2012届高考复习方案(新课标)第2模块第18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2012古代诗歌鉴赏 新
㈤ 品味语言
1 理解修辞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 反问、双关、起兴。
2 揣摩境义
典故、曲笔 、寓意。
3 把握特色
激越奔放,深沉委婉。 典雅工巧,清新自然。
二 、鉴赏技巧
㈠ ㈡ ㈢ ㈣ ㈤ ㈥ 读懂诗意,辨析笔法 体味基调,领悟曲笔 善于比较,把握意旨 抓住诗眼,理清思路 分析细节,揣摩诗情 把握意境,分辨写法
一 、鉴赏要点
㈠ ㈡ ㈢ ㈣ ㈤
辨明题材 领会意境 分清手法 读懂典故 品味语言
㈠ 辨明题材
1 2 3 4 5 6 建功立业,保国戍边。陆游《书愤》 追古伤今,忧国忧民。姜夔《扬州慢》 仕途失意,怀才不遇。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寄情山水,向往自然。王维《山居秋暝》 离情别恨,多愁善感。柳永《雨铃铃》 送往迎来,友朋之欢。杜甫《客至》
读李清照《如梦令》一词,按要求答题。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 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 肥红瘦。 “ 试问卷帘人”一句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 想感情? 由海棠凋谢联想到青春易逝,红颜易老, 由伤春进而自怜,问海棠正是此时此际作者 一腔幽怨情怀的反映。
㈢ 善于比较,把握意旨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按要求答题。
(如闲适,愉悦,乐观,郁闷,烦恼,凄苦等,2分)
注:答出两种手法以上,取其答得较好的一种给分。要点 完整,可得满分;但错别字较多,有明显语病的,扣 1分。
㈣ 读懂典故
1 典故的本义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用典的寓意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天日暖玉生烟。 典故与诗旨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
3
古 诗 词 表 达 技 巧
借景抒情 叙事抒情 托物言志 直接抒情 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 表现手法 以动衬静 情景交融 使用典故 细节描写 侧面烘托 抑扬 赋、比、兴(创作方法)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的内容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的内容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的内容一、教学目的明确古代诗歌鉴赏的考试内容:1、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掌握基本的鉴赏方法二、教学方法:分层探究法三、教学程序:导——练——矫——结教程:导语:高考诗歌鉴赏一般考查对关键词语意义的理解、思想内容的把握和语言技巧的赏析,近几年的高考古诗鉴赏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是“诗眼”的理解、形象的赏析、意境的领悟和艺术手法的评价,其复习方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方法提示一:抓诗眼——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
所谓“诗眼”是全诗意境展开的总纲,是情感的脉络。
因此,抓住诗眼,就能扣住主旨答题,把握了诗歌的灵魂。
典题练习: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一)秋夕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诗歌一、三句写景,你认为哪两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解析及答案:“冷”和“凉”用得最好。
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写景,很好地衬托了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
(二)雪晴晚望贾岛倚仗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闻打暮天钟”是不是全诗的诗眼?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解析及答案:是全诗的诗眼。
因为,这句用在篇末起着点活全诗的作用。
前七句都是写静景,是望景。
“闻打暮天钟”写一声清脆的钟声,由视觉转到听觉。
这钟声不仅惊醒了默默赏景的诗人,而且钟鸣谷应,使前六句所有景色都随之飞动起来。
整个诗境形成了有声有色、生动活泼的局面。
在这充满山野情趣的诗境中,似乎隐隐吐露出诗人“归卧故山”的思想。
方法提示二:析形象——诗歌中的形象往往指诗中的景物和人物,反映出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作品风格,寄寓着诗人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认识,融入历史文化内涵形成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或者情景交融拓展为具有深刻内涵的意境。
阅读答题时要特别注意分析诗人描绘的生活图景,领悟蕴含在其中的情趣和理趣。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表达技巧教案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表达技巧一、表达技巧简介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难以穷尽。
概括起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在现代作品中,基本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
在古代诗歌中主要有描写、抒情两类。
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别。
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换个角度,有实写、虚写之说。
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直接抒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是直接抒情;李清照“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也算是直接抒情。
而姜夔《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却是间接抒情,它同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样,都是借景抒情。
2.运用表现手法的技巧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有比兴手法,如《孔雀东南飞》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象征手法,如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有对比、烘托、反衬、托物言志、拟人化等等,不一而足。
例1:绝句二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
诗的前两句写景,简直是一幅令人目迷神驰的风景画。
你看: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一团团燃烧着的旺火,多么灿烂。
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与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光的红艳,青与红相互斗丽。
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托而逾显其白;一个“欲”字,则以拟人化赋花朵以动态,使之摇曳而多姿。
看来诗人是运用了多种技巧来描写这幅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画。
然而诗人的旨意不在此,而在后面两句:“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今春”之景不可谓不美,但“看又过”包含着时光流逝,归期遥遥,远春景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的内容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理解各种诗歌类型的表现手法,提高古代诗歌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实践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诗、词、赋、散文等不同文学形式的特点及区别。
2. 古代诗歌的类型:山水田园诗、边塞诗、豪放派、婉约派等不同类型的诗歌特点。
3. 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
4. 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意象分析、情感分析、结构分析等。
5. 古代诗歌实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进行详细解析,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类型及表现手法;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
2. 教学难点: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在实际诗歌鉴赏中的应用;对复杂情感和意象的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2. 课堂讲解:对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类型、表现手法进行讲解,结合具体诗歌进行分析。
3. 实践鉴赏:让学生对选取的诗歌进行自主鉴赏,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五、课后作业:1. 背诵、默写课后选取的古代诗歌。
3.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歌,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背景、作者生平等,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诗歌的详细解析,使学生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运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诗歌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诗歌中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2年高考古诗鉴赏答题方法指导讲义
2012年高考古诗鉴赏答题方法指导讲义(一)2012年高考古诗鉴赏答题方法指导讲义目录2012年高考古诗鉴赏答题方法指导讲义(一) (1)第一部分基础常识 (1)一、了解古典诗词的发展变化 (1)二、掌握诗歌类别及其特点 (2)三、熟悉古典诗词鉴赏常用的格式和术语 (3)四、鉴赏范围:古诗大致上有五大题材 (4)五、诗歌的表现技巧 (4)(一)“方式、手法”的区分(二)“情”“志”的区别:(三)“情”“景”的区别:(四)描写的角度:六、意象、意境概念 (7)七、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答题用语 (9)八、常指的“作用”用语 (10)九、常提到的感情基调和创作风格 (10)十、评价诗歌语言风格常用语 (10)十一、评价主旨常用语 (11)附:著名诗人的风格附:常用意象含义附:古诗鉴赏答题模式归类2012年高考古诗鉴赏答题方法指导讲义(二) (20)第二部分熟记解题方法 (20)一、考纲陈述 (20)二、答题原则 (20)三、分类解析解题方法及步骤 (23)【一】意象、意境类鉴赏题 (23)(一) 如何辨析诗中的形象 (23)1、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24)2、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 (25)3、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27)(二)如何鉴赏诗歌的意境 (28)(三)意象、意境类出题方式 (29)【二】语言类鉴赏题 (32)(一)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作用) (32)(二)对关键语句的理解(含义、色彩、情味、效果) (34)(三)对语言风格的概括:(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 (36)【三】表达技巧类 (38)【四】诗歌内容、篇章结构(结构思路)类鉴赏题 (41)【五】评价鉴赏类 (47)(一)评价情感、主旨 (47)(二)评价阐释类 (49)(三)比较评价类 (51)1、不同诗歌体裁及意象比较 (53)2、同一诗人抒写相似内容所表达思想感情的比较 (54)3、不同诗歌描写相同对象的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的比较 (56)(四)综合表述类 (58)2012年高考古诗鉴赏答题方法指导讲义(一)北师大成都实验中学老章编写1鉴赏古诗无需引经据典,无需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只需鉴赏评价作品本身的特点。
2012届高考古代诗词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
1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1:春行即兴 李 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
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骤二)。
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
答题示例2:游月陂宋〃程颢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3分)[参考答案]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1分)营造了宁静(或静谧、幽静等)(1分)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1分)的心情。
(2)“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3分)[参考答案]反衬(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1分)。
2012年高考诗歌鉴赏教案
2012年高考诗歌鉴赏教案——咏史怀古诗鉴赏教学目标:1、把握咏史怀古诗鉴赏类诗歌的常见命题角度。
2、了解咏史怀古诗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常用哪些意象表达愁思之情)3、结合具体作品把握咏史怀古诗的几种具体表现形式。
教学重难点:咏史怀古诗鉴赏类诗歌的表达技巧教学过程:在广袤无垠、熠熠生辉的中国古典诗词的天空中,咏史怀古诗诗歌是一个耀眼夺目的星座。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哀怨;“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的忧愁;“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感伤;。
这些咏史怀古诗的绝唱,纵使穿越千百年的雨雪风霜,仍然响彻在我们的耳畔。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历史走近诗人。
怀古咏史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表达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的诗歌。
怀古咏史类作品,严格地说,应该有“怀古”和“咏史”两个小类。
“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长于情景交融;“咏史”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特定的人和事,而陈述自己的独到见地。
——长于议论精辟。
三、归纳咏史怀古诗的特点方若虚云:“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
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己。
”(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2)意象:历史人物、乌衣巷、吴钩、淮水、《后庭花》、六朝、华清宫…(3)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古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4)表现手法:对比、触情入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拟人、借古讽今、吊古伤今、用典(5)思想感情:感慨盛衰无常;感慨壮志难酬;感慨国运衰微;抒发爱国情怀;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6)语言:含蓄(7)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四、鉴赏步骤(1)知人论世:明了诗人所处的时代和写作此首诗的背景。
在赏析这类作品的“抒怀”特点的时候,必须了解诗人感慨的事由。
如同是怀乡思亲:杜甫《月夜》“今夜郛州月,闺中只独看。
2012届高考语文模块复习课件18
2011-7-9
第18讲 │ 真题体验 18讲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考试说明》中鉴赏诗 歌的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是常考内容, 一定要复习到位。 诗中第三联“但 留云对宿, 仍值月相寻”一句明显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重点是赏析这种拟 人手法的妙用。(2)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读 懂作品是关键, 真正领悟诗人寄寓诗中的个人情感, 注意结合诗作分析。 “悲虫”也会有“好音”,虫是无所谓“悲”或“喜”的,那是因为诗人的个人 情感的原因,所以结合原诗不难整合出答案。
2011-7-9
2.[2007·重庆卷 . 重庆卷] 重庆卷
第18讲 │ 真题体验 18讲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及修辞手法。苏轼《海棠》诗 中的“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两句, 有“造语之奇,构思之巧” 的美誉,“奇”在古人常常以人喻花,而作者却以花喻人且兼用移情手法。 在诗人的想象里,海棠花也和人一样,会在深夜睡去,因此,特地点燃高 烛,使海棠打起精神,真是痴语。同时,也化用了李商隐的“客散酒醒深夜 后,更持红烛赏残花”(《花下醉》),却又无斧凿之迹。(2)此题考查的是评 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 E 级。 本题选了两首诗进行比较阅读。 苏轼的诗中“泛崇光”“空蒙”“红妆”一类词,表达了苏轼对盛开的海棠花的 喜爱之情。白居易的诗,题目中的“惜”,第一句中的“惆怅”,第二句中的 “残”,末句中的“惜”等表明了诗人对将要凋零的牡丹花的珍惜、惋惜之情。
【新课标】2012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精品PPT教学课件
答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是通过 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 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 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景寓情来表现的。 句句写景,景景关情。
二、描写手法 描写手法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鉴赏古诗中的描写
手法,主要是鉴赏侧面描写中的渲染、烘托、动静结合、 虚实相生和白描等。
三、修辞手法 古人写诗很注重修辞。为了使描写的事物更为形象生
动,常采用比喻、比拟等手法;为了突出诗歌主旨,常采 用夸张、对比、反问等手法;为了使字句更为精巧,常采 用借代、双关、对偶、反复等手法。
[例证3] (2009·浙江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 问题。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元)王 旭
(2009·宁夏·海南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鹧鸪天 代人赋 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 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 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 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 酒店门外用布做的幌子。
[注] 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 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②局:指 棋盘。
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 的情怀? 答:
解析:通过题干可看出,本诗是一首感物抒怀诗。作者 写“琴”“棋”二物,托物言志。借琴的“直”、棋局 的“方”,来表现自己的“直、方”之志,抒发对个人 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答案:手法:对比(反衬)。 情感: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 赞赏之情。
四、表现手法 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高考主要涉及用典、象
【新课标】2012年高考总复习专题第2编13-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精品PPT教学课件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 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 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 (2)此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 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一定要结 合诗歌中的诗句和命题者所给的注释进行 分析。从对诗歌的“人不到”和注释的分 析,可以知道题干表述的观点是正确的。 考生也可把“人不到”的“人”理解为泛 指,这样,题干表述的观点就不正确。作 答这类评价题,无论是赞成还是否定,关 键是要说明理由,言之成理即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解析】 (1)此题综合考查理解诗歌中 的语句、分析概括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表 达技巧的能力。第七句写江中波涛的声响, 就像水晶宫里在演奏美妙悦耳的《霓裳羽 衣曲》乐曲。这种生动的比喻表现出词人 所独有的想像。第八句写当行舟到达岳阳 时,作者要登楼眺望雄伟壮阔的洞庭湖面 的愿望。
• (2)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风格的能力。 风格由多重因素构成,具体为作品的思想 内容、表达技巧、语言风格等。这首词叙 述了词人在洞庭湖为风浪所阻的情景。全 词浓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奇幻的艺术想像, 无不显示出豪放的风格。而豪放派的代表 人物就是苏轼和辛弃疾。只要辨识清楚了 词的豪放特色,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
• ②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主要是把握其运 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其语言的风格特点。
2012年高考诗歌鉴赏部分(二)
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表现手法。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表达技巧的种类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方式。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简单说包括各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写作手法)的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方式。
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抒情可分为直抒胸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手法常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二)表现手法:联想、想象、类比、象征、渲染、烘托、悬念、对比、反衬、托物言志、赋比兴、虚实结合、动静相衬、景情理合一等。
(三)行文结构:承上启下、起承转合、衔接、铺垫、照应等。
(四)材料取舍:主次、详略、繁简等。
材料是构成文章的血肉,材料的详略取舍往往体现了作者的用意。
(五)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对比、反复、拟人、夸张、反问、设问、对偶、用典、互文等。
在实际的运用中,多种修辞又往往是一起连用的。
下列几组概念的区分非常重要。
(一)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芭蕉残荷、梧桐细雨、飞蓬浮萍、鸿雁闲鹤、大漠古道、长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载传递了人们极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
如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无限离愁别恨。
2012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
2012 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学设计2012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学设计高三语文复习第27 讲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作品的形象古代诗歌鉴赏,《考试说明》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从近两年的高考试卷来看,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常常是交融在一同而不是独自立题的,可是很多考生对古代诗歌鉴赏仿佛还未曾入门,常常答非所问,甚至全然牛头马嘴,所以这里试图采纳由分而总的方法,帮助考生提升基本的鉴赏能力。
一、什么是作品的形象一般说来,诗歌作品的形象包含人物形象和自然形象这两个方面。
人物形象又包含作为描绘客体的人物和抒怀主人公。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绘的琵琶女,她是作为描绘客体的人物形象,而此中的“江州司马”白居易则是抒怀主人公。
作品中描绘的自然光景不再是客观的光景,而是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也就是作者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称之为意象。
它比之自然界中的客观光景更简单激发读者的共识。
这类能引发读者想象和思虑的艺术境地,称为境界。
比如《琵琶行》开头所描绘的浔阳江头夜送客的光景,“枫叶荻花秋瑟瑟” ,“别时茫茫江浸月”等等,就组成了悲凉、压迫,令人心地茫然的境界,显示出全诗的感情基调。
可是,就详细的诗歌而言,其形象是各有重视的,有的重视于抒怀主人公即作者的形象,有的重视于描绘客体的,也有全部是写景的。
例 1:渔家傲记梦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银河欲转千帆舞。
忧如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哪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的主要代表作家,但这首诗风格豪迈,境界阔大,并且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全词写的都是梦幻:上片写词人飞上了天,天帝很关怀她,“殷勤问我归哪处” ,即问她要到哪里去,归宿是什么?下片写她对天帝的回答。
“我报”即我回答说,“路长嗟日暮” ,前路迷茫,一片惨淡,令人悲伤。
她不满于“学诗漫(徒)有惊人句”,而要乘长风,展鸿图,飞往仙岛(“三山”),去追求光明和自由的理想的境地。
2012年高考语文 古典诗词鉴赏知识复习教学策略(2) 新课标
2012年新课标高考古典诗词鉴赏知识复习教学策略〔2〕第三章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模式诗歌鉴赏简答题:根据题目类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答题方法。
诗歌鉴赏题选材大都是唐诗、宋词、元曲,有两个特点非常明显:一是试题切入角度小,但以对全诗的理解为基础,且离不开景、情、境;二是文字浅易,抒发的是人之常情,如山水情、故园情、别离情等。
考生一般对考点比较熟悉,能比较轻松地读懂诗歌,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答题不规X,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
如何让他们在紧X复习中轻松而又有效地攻克这一难题,是我们一线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
诗歌鉴赏的题型很多,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近年常见常考的每一种题型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每一种题型总结了相应的一套答题模式。
以最新高考诗歌鉴赏题为例展示如下:第一节炼字型1.提问方式:①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②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诗中哪些字眼表现〔突出〕了诗的某一点?2.提问变体:①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②诗中某个字〔某句诗〕的作用是什么?诗中为什么要用某个字〔某句诗〕?说说〔简析〕诗中某个字〔某句诗〕在诗中的作用。
③诗中某个字〔某句〕换作〔改作〕某有什么作用?两者有什么区别?哪一个好,为什么?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炼实词:动词,表颜色的词,拟声词,叠词,形容词和副词等修饰语〔自,孤,独,冷等〕,化动为静或化静为动。
炼虚词:数词,连词,副词等。
炼押韵〔平仄〕:调换词序。
注意:一般而言,五言诗在第三字,七言诗在第五字炼字4.答题模式: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③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后面三点可概括为: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①某个字〔某句话〕运用了……手法〔修辞方法等〕,表面的意思是……言外的意思是…〔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②某个字〔某句话〕运用了……手法〔修辞方法等〕,表面的意思是……言外的意思是…〔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换作某,就起不到这样的表达效果。
2012年新课标高考古典诗词鉴赏知识复习教学策略
2012年新课标高考古典诗词鉴赏知识复习教学策略第一章考纲与核心知识体系构建第一节新课标考纲与高考命题对应关系一、新课标考纲:古代诗文阅读《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总体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E二、《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具体阐释:1.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
诗歌中的词语多是内涵丰富、文学性很强的词语,正确理解这些词语在诗歌中的含义,对于正确分析综合并鉴赏诗歌,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果对诗歌中词语的含义不能正确理解,也就很难谈得上对于整首诗作分析和鉴赏。
2.概括诗歌的中心思想。
每一首诗歌都表达一定的思想,高考通过对概括诗歌中心思想的考查,透视考生的整体概括能力。
3.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
诗歌是作者思想的产物,同一事物,作者的世界观不同,处境不同,审美情趣不同,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就不同。
古代诗歌阅读,就是要透过诗歌的语言外壳,发掘出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
4.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诗歌是艺术地运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高考通过对诗歌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鉴赏的考查,可以评估出一个人的文学品位。
5.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对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评价属于创造思维的范畴,不但需要调动考生阅读的积极性,还要开动考生主观思维的机器,因此,科学地评价一首诗的思想内容,非要下一番苦功不可。
第二节高考考情分析近年来高考诗歌命题有以下特点:一、取材多样化。
唐诗宋词虽然仍占主要地位,但古诗、元曲、明清诗词也有录用。
二、题材丰富多彩。
遍及田园、山水、咏怀、羁旅行役、边塞、风物、咏史等多个侧面。
三、考查方式多样。
除传统的单诗鉴赏外,单以2007全国各地高考卷为例,比较鉴赏的比重明显加大,共有5套考查了比较鉴赏,其中浙江卷将三篇作品进行了比较鉴赏,一首唐诗,一首金词,一首元曲。
鉴于2010年黑龙江省第一次施行新课标高考标准,考查方式应沿用宁夏、海南卷的考查方式,变化不会很大,即诗歌鉴赏题出比较鉴赏的可能性不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分析个别诗句的手法 1.[2010·浙江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6 分 ) 浙江卷] . 浙江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① 定 林 [宋]王安石 宋 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② 但留云对宿, 值月相寻。 但留云对宿,仍 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 今南京)。 【注】 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 今南京 。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 憩。②仍:又。 (1)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3 分 )(♦) 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诗人为什么认为“ 诗人为什么认为 悲虫”也会有“好音”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3 分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18讲 │ 真题体验 18讲
【解析】 (1)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感情,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 捕捉直接表情之字词,看到题目中的“喜”与诗文中的“愧”;即可知晓诗 人表达的是一种又“喜”又“愧”之情;二是缘“情”溯因,深解其味,“喜” 因外弟见宿(远道来访),“愧”己“独”居荒郊,业“旧”且“贫”,自身年迈, 又无“四邻”,“静夜”来客,何以待之,深思很久,亦无良策,明言愧对 表弟,实为悲叹自己,最后只好自我宽解,家况凄凉,他人能常来探视, 本身就是一种情分,何况又是自己的表弟呢,悲愁什么,该欢喜才是! (2)分析情景的关系,亦可从修饰景物的形容词入手,再结合景物间的相 互关系来分析。一般情况下,多是喜景表乐情,悲景表哀情,少数例外。 两句诗,描绘出一幅画:室外,一株经霜肃杀,已是叶黄枝衰的老树, 又在遭受着秋雨的淋摧;室内,一个饱经沧桑,满头白发的老者,相伴 的只有一盏孤灯。缘此物景表达出来的悲哀之情,十分浓郁。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18讲 │ 真题体验 18讲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考试说明》中鉴赏诗 歌的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是常考内容, 一定要复习到位。 诗中第三联“但 留云对宿, 仍值月相寻”一句明显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重点是赏析这种拟 人手法的妙用。(2)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读 懂作品是关键, 真正领悟诗人寄寓诗中的个人情感, 注意结合诗作分析。 “悲虫”也会有“好音”,虫是无所谓“悲”或“喜”的,那是因为诗人的个人 情感的原因,所以结合原诗不难整合出答案。
2.[2007·重庆卷 . 重庆卷] 重庆卷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18讲 │ 真题体验 18讲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及修辞手法。苏轼《海棠》诗 中的“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两句, 有“造语之奇,构思之巧” 的美誉,“奇”在古人常常以人喻花,而作者却以花喻人且兼用移情手法。 在诗人的想象里,海棠花也和人一样,会在深夜睡去,因此,特地点燃高 烛,使海棠打起精神,真是痴语。同时,也化用了李商隐的“客散酒醒深夜 后,更持红烛赏残花”(《花下醉》),却又无斧凿之迹。(2)此题考查的是评 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 E 级。 本题选了两首诗进行比较阅读。 苏轼的诗中“泛崇光”“空蒙”“红妆”一类词,表达了苏轼对盛开的海棠花的 喜爱之情。白居易的诗,题目中的“惜”,第一句中的“惆怅”,第二句中的 “残”,末句中的“惜”等表明了诗人对将要凋零的牡丹花的珍惜、惋惜之情。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18讲 │ 真题体验 18讲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海 棠 [宋]苏 轼 宋苏 ① 香雾空蒙月转廊。 东风袅袅泛崇光 ,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唐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惟有两枝残。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惟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崇光:美艳的光彩。 【注】 ①崇光:美艳的光彩。 (1)苏轼《海棠》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两句抒写 苏轼《 苏轼 海棠》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 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的《 (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 苏轼的 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 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18讲 │ 真题体验 18讲
【答案】 (1)前两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 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两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2)苏诗爱花之盛开, 白诗惜花之将谢。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18讲 │ 真题体验 18讲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18讲 │ 真题体验 18讲
【答案】 (1)此诗表达了作者悲喜交加(或悲中有喜,喜中带悲)的 感情。(2)以悲景写哀情,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或寓情于景,不直接写 情,而将情完全寄寓在景物中)。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18讲 │ 真题体验 18讲
【答案】 (1)“宿”和“寻”皆为人的动作, 运用拟人手法, 把“云”和“月” 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相寻,写出了在定林寺流连忘返 的愉悦心境。(2)诗人被罢官后,寄情自然山水,认为只要超越凡尘,便 能随处得到自己的快乐,即使悲鸣的虫声也是美妙│ 真题体验 18讲
三、分析整首诗歌的手法 全国卷Ⅱ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1.[2010·全国卷Ⅱ]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 . 全国卷 ① 梦中作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② ③ 无奈客思家。 棋罢不知人换世 ,酒阑 无奈客思家。 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 【 注】 ①本诗约作于皇 祐元年 , 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 见两童子在下棋, 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 ② 见两童子在下棋, 于是置斧旁观, 于是置斧旁观, 等一盘棋结束, 等一盘棋结束, 斧已烂掉。 斧已烂掉。 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酒阑:酒尽。 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4 分 )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4 分 )(♦)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18讲 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 达技巧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18讲 │ 真题体验 18讲
真题体验
一、分析诗歌意象的写法 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 1.[2008·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 分) . 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注】 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18讲 │ 真题体验 18讲
(1)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 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 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 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 分)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18讲 │ 真题体验 18讲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分析诗歌意象采用的修辞手法。吕本中的《木芙 蓉》中,木芙蓉成为广大人士和爱国志士的象征。诗中第二句指出木芙蓉开放在 严霜袭来的秋季,其鲜艳的色泽显示出它不畏强暴的精神。 《窗前木芙蓉》是诗 人早期的作品,写秋天盛开的木芙蓉花不怕寒霜,傲然怒放,没有一般的花那样 纤弱,动不动就是“愁红怨绿”的可怜样子。这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2)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对形象的把握要结合诗歌的主旨、作者的情感和表达技 巧进行综合分析。答题的模式为:(手法)+意象(对象特征)+情感+(作用)。木芙 蓉,又名芙蓉花、木莲。木芙蓉作为花中的高洁之士,屡屡出现在文学作品之中。 屈原《楚辞》有“采薜荔含水中,擘芙蓉兮木末”,白居易有“花房腻似红莲朵,艳 色鲜如紫牡丹”, 极言木芙蓉的芳艳清丽。 两诗都把木芙蓉人格化, 吕诗要抓住“着 意红”“犹胜”“任东风”等关键词进行赏析,突出了一种逍遥闲适的豪迈;范诗是诗 人早期作品,写秋天盛开的木芙蓉花不怕寒霜,傲然怒放,没有一般的花那样纤 弱,动不动就是“愁红怨绿”的可怜样子。作者借木芙蓉表现了自己少年时的意气 风发、昂扬不凡的气度和面对逆境的乐观情怀。
2.[2009·江西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 . 江西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西卷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① 平生自有分,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 蔡家亲:表亲。 【注】 ①蔡家亲:表亲。 (1)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 分 ) 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 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 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 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 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4 分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