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测平均速度

合集下载

1.3运动的快慢第2课时匀速直线运动及平均速度的计算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1.3运动的快慢第2课时匀速直线运动及平均速度的计算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第2课时 匀速直线运动及平均速度 的计算
知识点一 匀速直线运动 1.物体做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可分为_直__线___ 运动和_曲__线___运动;按照速度是否变化,又分为_匀__速___ 运动和_变__速___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 速度不变的运 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1)运动的轨迹是直线;(2)运动的 速度保持不变;(3)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其路程与时间的 比值是不变的。 说明: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4.(2022·普宁期中)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前一半路
程的速度是6 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9 m/s,则全程
的平均速度是
( B)
A.7.3 m/s
B.7.2 m/s
C.7.5 m/s
D.7.4 m/s
5.(2021·深圳期末)小宇跟小丽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宇
都比小丽领先10 m到达终点。若小宇退后10 m再同小
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
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
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的关系的是
( D)
A.
B.
C.
D.
[方法指导] ]由题意和位置图可知,甲、乙两人都在做匀 速直线运动,并且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图象是两 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且乙的倾斜程度更大。
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
通过的路程是5 m,第3秒内通过的路程是7 m,则他
A.前2 s内的平均速度为5 m/s
( B)
B.后2 s内的平均速度为6 m/s
C.3 s内的平均速度为7 m/s

1.3.2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v-t图像人教版(教材)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PPT

1.3.2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v-t图像人教版(教材)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PPT

二.描点 标度合适么? 绘了实现计策的未来情景,即以樊将军头颅为信物见秦王而报仇,樊将军因而自刎。这些,为荆轲赴秦作了重要准备。
一、导入: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大堰河的笑是有着多种原因的,有为和乳儿重新生活在一起的喜悦,有在劳动中获得的满足。这让我们想起了另一个和她有着相似命 运的人——祥林嫂,当她在鲁0家.6 作着比一个男人还多的事情时,“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这是多么淳
电磁打点计时器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27.表现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诗句: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电磁打点计时器:
(1)构造: 线圈 接线柱
(2)原理:
永久磁铁
振针
振片
限位孔
复写纸 纸带在哪?
定位轴
(3)使用电压:~8V交流电; 我国 50Hz
如何接线?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目的要求】 6.太子丹见荆轲迟迟未发,“疑其改悔”。荆轲怒斥太子丹,告别赴秦。 (可让学生回忆初中的有关知识,然后回答,教师补充。)《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 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大约成书于战国初,与《国语》成书时间差不多 ,二书在思想倾向上与基本一致,《左传》比《国语》有新的发展,民本思想更加鲜明。《左传》中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地 位贵贱,职务高低,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代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有天子、诸侯、卿、士大夫,也有将相、武臣、学者,有说 客、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客等。各种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较详 细的事迹记录或鲜明的形象描绘。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 11.《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 10.在上段叙述荆轲匆匆告别的基础上,又十分真切而生动地描绘了易水送别,慷慨悲歌的壮烈场面。 18.这一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结局:荆轲壮烈牺牲。 “雨巷诗人”的大名我们早已听过,有谁知道作者的基本情况? 14.《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 :“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 4、至此,丁香姑娘已经成为抒情主人公和我们读者共同的期盼和向往,那麽,我们是不是可以说,这个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姑娘就是诗 人爱情向往的象征? 问:诗人回忆了在大堰河家里生活的几个分镜头?主画面又是什么呢?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盛唐王朝,光耀四方,唐诗,以杰出的成就,成为世界文学中的一朵奇葩,今天,6.2班的同学用歌声唱出对唐诗的热爱,请听《读唐 诗》。

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测平均速度导学案 鲁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测平均速度导学案 鲁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测平均速度导学案鲁教版1、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重难点: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测平均速度例题:一物体做变速运动,前10s走了30m,停止5s后,又以2、4m/s的速度运动了5s求;(1)前10min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目标检测:1、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B、6、25m/sC、6、75m/sD、7、5m/s2、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

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A、10cm/sB、9cm/sC、8cm/sD、7cm/s3、钢球沿20m长的斜面滚下后,又在水平地面上滚动25m距离才停止、钢球在斜面和地面上滚动时间分别是5s和10s,则钢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在水平地面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在整个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4、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___。

(3)请根据图表中所给信息回答:,,。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____(填“大”或“小”)。

一、复习检查1、完成下列速度单位变换:15m/s= km/h,72 km/h=m/s。

2、在“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中,说乌龟胜了兔子,是指乌龟的速度快3、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是运动,变速运动用来描述运动的快慢。

1.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1.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3.6 km/h,②1 m/s=100 cm/s。
5.(1)矢量性:速度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方向
与时间Δt内的位移Δx的方向相同。
思考: 本节课学习的速度和初中所学的一样吗?
不一样。
本节课所学的是
初中所学的是
v
v
位移
时间
路程
时间
那么初中学习的是什么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继续往
下听吧!
例题:求小车的速度
在第3s内前进1m……请分析该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都是矢量
平均速度是过程量 瞬时速度是状态量
平均速度的方向与该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相同,
不一定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瞬时速度的方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
任意相同时间内通过相同的位移才是匀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 矢量(位移方向) 过程量
瞬时速度 矢量(运动方向) 状态量
例题:求小车的速度
A
-30
-20
-10
0
Δx1
10
20
Δt1=10s
思考:比较v1和v2的大小?
2<-5
{
结论:
v的绝对值
=
v的大小
v的正负
=
v的方向
B
30
Δx2
C
40
Δt2=2s
x/m
科学思维:比值定义法
比值定义法:用物理量之比定义新的物理量
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
x
v
=
速度的定义方法是比值法定义法:
规定电动自行车在城区限速20 km/h。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B )
A.电动自行车限速20 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B.电动自行车限速20 km/h,指的是瞬时速度

1.3 速度 学案(解析版)

1.3 速度 学案(解析版)

1.3速度学习目标:理解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矢量,速度的方向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

知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在描述运动快慢的区别与联系。

基础知识:一、平均速度1.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式:v=Δx Δt.3.矢量性:速度是矢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4.物理意义:粗略描述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二、瞬时速度(1)定义:当Δ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用v=ΔxΔt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2)意义: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3)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该时刻物体运动的方向.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4)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快慢.(5)瞬时速度的测量:测量瞬时速度,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代替,而且所取时间越短,误差越小.重难点理解:一.对速度的理解1.对速度定义式v=st的理解(1)公式中的s是物体运动的位移,不是路程.(2)v=st是速度的定义式,不是决定式.v大小与s及t无关.不能认为v与位移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2.速度的矢量性(1)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对应时刻的运动方向.(2)比较两个速度是否相同时,既要比较其大小是否相等,又要比较其方向是否相同.二.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区别和联系1.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比较(1)平均速度: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即平均速度=位移时间.(2)平均速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即平均速率=路程时间.2.瞬时速度和速率(1)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是矢量,其方向就是该时刻(或该位置)物体运动的方向.描述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2)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速率是标量,没有方向,速率只能反映某时刻(或某位置)物体运动的快慢,不能表示方向.(1)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是两个不同概念,只有在Δt→0时,平均速度才能近似看成瞬时速度.(2)误认为平均速度就等于速度的平均值,即v=v1+v22(v1、v2分别是物体的初、末速度).(3)误认为平均速度大小等于平均速率.在计算平均速度时,用路程与时间的比去求解.典例1、(多选)以下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位移越大,其速度一定越大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其速度一定越大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跟时间的比值是一个恒量[解析]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小不仅与位移有关,还与时间有关,选项A、B错误,C、D正确.[答案] CD典例2、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 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杭州还有100 km.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A.80 km/h是平均速度,100 km是位移B.80 km/h是平均速度,100 km是路程C.80 km/h是瞬时速度,100 km是位移D.80 km/h是瞬时速度,100 km是路程解析:在某路段或路口限定最高时速,是指任一时刻都不能超过该速度,是瞬时速度,较远距离的公路是有弯的,100 km是指路程,D对.答案D巩固练习:1.某列火车在一段长为30km的平直路面上行驶,行驶的平均速度为60km/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列火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0。

1.4测量平均速度-课件

1.4测量平均速度-课件
斜面坡度过小,小车做变速运 动不明显,也可能不会运动; 坡度过大,小车运动太快,用 时太短,会增大测量时间的误 差。并且测量过程中也不能改 变斜面的坡度。
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注意事项: 2、实验时为什么每次都要让小车从静止释放?
由静止释放,则每次小 车的初速都为0,都相同 ,这样保证了实验控制 变量的要求。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2、由静止释放小车,用__停__表__测量小车从斜面顶 端滑下到撞击到挡板的时间,记为
实验:测00m
2.2s
0.32m/s
3、根据测得的 程的平均速度
,利用公式:
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1.4《 测量平均速度》
温故知新
速度的定义是什么?速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公式为: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机械运动有哪些分类呢?
曲线运动
机械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温故知新 快速判断下列运动属于哪类机械运动?
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的实例 观察并思考,图片中下滑的物体在做什么运动?
由公式
可知实验结果偏大。
超声波测距
倒车雷达
超声测速仪
由于超声波指向性强,能量消耗缓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
较远,因而超声波经常用于距离的测量,如测距仪和物位测
量仪等都可以通过超声波来实现。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
度约为340m/s。
超声波测距
由于超声波指向性强,能量消耗缓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较 远,因而超声波经常用于距离的测量,如测距仪和物位测量仪 等都可以通过超声波来实现。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 340m/s。

21-22版:1.3 第2课时 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速度-时间图像(步步高)

21-22版:1.3 第2课时 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速度-时间图像(步步高)

1 2
(2)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 ①选取一条点迹清晰便于分析的纸带. ②从能够看清的某个点开始,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 间的时间间隔T=5×0.02 s=0.1 s.在纸带上用O、A、B、C、D、…标出 这些“计数点”,如图3所示.
图3
用刻度尺依次测出OA、OB、OC、OD、…的距离是s1、s2、s3、s4、…,
图6 解析 根据(1)表格中数据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 然后连线得到v—t图像如图所示.
(3)根据图像定性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从v-t图像中看出,物体在0~4 s内做 加速运动,4~6 s内物体做匀速运动.
例3 (多选)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v-t图像如图7所示,下列判断正确
的是
123456
图3
(1)在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_启__动__电__源__再_拉__动__纸__带__.(选填“拉 动纸带”或“启动电源”)
解析 在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启动电源,再拉动纸带.
123456
(2)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__4__个计时点没有标出. 解析 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 n=ΔΔTt -1=00..012ss-1=4 个计时点没有标出.
向相反.
图8

(3)可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①图线平行于t轴表示做匀速运动,图线1、2分别表示向正、负方向做匀 速运动; ②图线3表示向正方向做加速运动,图线4表示向负方向做加速运动;图 线5表示沿正方向做减速运动.
三、利用光电门测速度 如图9所示,当滑块通过光电门时,光电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条通过光电门 的时间,而遮光条的宽度d已知,且非常小.由于滑块通过光电门的时间 Δt非常短,在这段时间内滑块的运动可以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所以 可认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等于其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 即 v=ΔΔxt=Δdt.

【导】课时2 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8页)

【导】课时2 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8页)

新知探究
2.(多选)(2023·河北保定市高一期末)某段时间内甲、乙两物体的 位置—时间(x-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 s内乙物体的平均速度为2 m/s
B.图像交点P代表甲、乙两物体此时速度相同 C.0~2 s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D.t=2 s时,甲、乙两物体在同一位置
新知探究
PS:区分位移和速度的正负方法: (1)位移方向是相对于坐标轴原点的。t轴上方位移为正,t轴下方 的位移为负。 运动方向以x-t图线中直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 图像中的拐点表示速度发生变化,如图所示, A点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发生变化,方向不变; B点表示物体的速度方向变化,大小可能变可能不变。
新知探究 练习
1.(多选)某同学出门乘坐公交车去学校参加期末考试,公交车出发加 速,飞速地奔驰着,到站减速。如果将公交两站间的行驶进行简化, 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 ) A.图像OA段表示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大 B.图像AB段表示物体静止 C.在0~3 s内与6~9 s内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D.在6~12 s内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1.3课时2 测量纸带的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学习目标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速率的含义。 2.会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3.理解v-t图像的含义,能用实验数据绘制v-t图像,并会 根据v-t图像分析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新知探究 知识点一: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率
新知探究
(2)速度方向判断:向上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 运动,如图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向下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沿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图线2;平行与时间轴的直线则表示物体静止,如图线3.

必修1 1.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教案)

必修1 1.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学设计方向相同v3=-8m/s 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反v1<v2<v3注意:矢量的正负号仅表示方向,比较大小取绝对值,绝对值大的速度大。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1)定义:物体运动的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叫做平均速度。

(2)定义式:(3)物理意义粗略地描述了物体运动快慢程度和方向;平均速度大,物体运动快,反之慢。

(4)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由位移的方向决定,它的大小表示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注意:①平均速度必须指明那段时间或哪段位移。

②平均速度不考虑运动过程的细节问题,只考虑初末位置及整个过程的运动时间问题。

③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大小一般不等于平均速率。

针对练习(2019.湖南学业考试)某校教师举行50m往返跑接力比赛,胡老师一次往返用时20s,则他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m/s平均速率_____m/s提示:物体往返一次位移为x=0,所以平均速度为0。

物体往返一次路程为100m,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学生记忆并理解平均速度及其物理意义,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大小一般不等于平均速率。

学生练习掌握基础知识才能灵活运用。

巩固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的区别③取下纸带,从能够看得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出若干个点,如果共有n个点,那么n个点的间隔数为n-1个,则纸带的运动时间Δt=(n-1) ×0.02 s④用刻度尺测量出从开始计数的点到最后一个计数点间的距离Δx .⑤利用公式v=Δx/Δt计算出纸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3)数据处理①在图中选取纸带上一点为起始点0,后面每5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用数字1,2,3,…标出这些计数点;②测量各计数点到起始点0 的距离x,记录在表 1 中;③计算两相邻计数点间的位移Δx,同时记录对应的时间Δt;④根据Δx 和Δt 计算纸带在相邻计数点间的平均速度v。

1.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1.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⒈ 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⒉ 当△t 非常非常小,△x/△t 就可以看做某时刻(或某位置)的瞬 时速度。(极限思想) ⒊ 物义: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⒋ 方向:这一时刻物体的运动方向。 ⒌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
6.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为一标量。
(1)需测量的量: 1.测平均速度:
(2)关系式:
△x =? △t =?
2.如何测出E点的瞬时速度?
D
F
D
F
DF
原则:准确性 可行性
0
1
2
3
手拉纸带在几段时间中的位移和平均速度
区间
0-1
1-2
2-3
3-4
△x/m
△t/S
v/(m•s-1)
4-5 5-6
3.根据测量数据做出v-t图像
v/(m·s-1)
t t1
在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BC )
s
v
s
v
o A
to
t
B
o
to
t
C
D
说一说: 请同学们定性描述下图中表示的物体的运动情况。
s
v
o
A
o
t
B
t
三、平均速度
1.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物体在这段时间
(或这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公式:
v
x t
⒊ 物义:粗略地描述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4.方向:与某段时间内位移的方向一致。
5.注意:计算物体的平均速度时必须指明物体是在哪 段时间内或哪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

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D、F两点间的距离过小,
测量误差会增大。所以
实际测量过程中要根据
需要及所用仪器的情况,
在要测量的点附近选取
合适的位移和时间。请
考虑此实验中产生误差
的原因。
就会精确一些。D、F两点离E点越近,算出的平均速度越
接近E点的瞬时速度。
思考:此实验中产
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图1.3-3 计算每隔0.06s的平均速度纸带示意图
速度。
E点在D、G两点之间,D、G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也可
以求出。如果不要求很精确,用这个平均速度粗略地代表E
点的瞬时速度,也未尝不可,如果把包含E点在内的间隔取
得小一些,例如取图1.3-3中的DF线段,那么经过D、F两
点所用的时间∆t就会变短,用两点间位移∆x和时间∆t算出
的平均速度代表纸带在E点瞬时速度,
请根据上述测量瞬时速度的方法,计算上节实验中纸带上各级计数点的瞬时
速度。
每隔0.06s计算一次速度。
1. 从纸带起始点0算起,后面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
2. 测量各计数点到起始点0的距离x,记录在表2中;
3. 计算两相邻计数点间的位移 x ,同时记录对应的时间 t ;
4. 根据 x 和 t 算出的速度值就可以代表在这一区间内任意一点的瞬时速度。
(3)0~8s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答:(1)3m/s
(2)1.5m/s
(3)-0.75m/s、2.25m/s
3.实验: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测量平均速度 用手拉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时,纸带运动确定时间内的位移就
被记录下来,据此可以计算纸带运动的速度。
图1.3-2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示意图。若想计算实验时运动纸带在D、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精讲精练1-4 测量平均速度(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精讲精练1-4 测量平均速度(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精讲精练(人教版)专题1.4 测量平均速度课前预习1.平均速度是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是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段路程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测量物体平均速度使用的物理仪器有停表和刻度尺。

使用停表测量时间,用刻度尺测量物体运动的路程,用公式V=s/t求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3.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4.做物理实验时,要有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要实事求是测量和记录实验数据,要养成与他人交流合作的精神。

知识点解读与典例突破1.测量平均速度:(1)原理:V=s/t;(2)测量工具:刻度尺和秒表。

2.测量平均速度注意事项:(1)一是斜面坡度不能过大或过小,过大则运动时间太短,增大时间测量误差,过小则小车可能不会运动,或变速运动不明显。

(2)要保证每次测量都从同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车(3)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实验中我们应多测量几次(4)测小车通过的路程时,应从开始计时时的车头测量到计时结束的车头,而不是测量斜面的长度(5)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1,前半程的平均速度v2,后半程的平均速度v3之间的关系是v3>v1>v2.(6)下半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半程路程除以全程时间与上半程时间之差。

能够从中点由静止释放测下半程运动时间?不合理,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所用的时间。

或者,因为小车全程运动中通过中点的速度不为0.或者,小车通过全程所用的时间与上半程所用时间的差值才是下半程所用的时间。

【例题1】(2019贵州铜仁)小王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他已经从实验室借到的实验器材有:小车一辆、秒表一块、长木板一块、小木块一块。

(1)他为了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2)为了方便计时,应该使斜面的坡度(选填“较大”或“较小”)(3)经测量,S1=0.9m,S2=0.4m,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的过程中,秒表记录如图所示,则小车在S3上的平均速度是m/s。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物理1.3.2实验: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物理1.3.2实验: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3)A、B、C、D…各点的瞬时速度分别为
v A x 1 2 T x 2 、 v B x 2 2 T x 3 、 v C x 3 2 T x 4 、 v D x 4 2 T x 5
3.用v -t图像描述物体的速度: (1)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2)根据不同时刻的瞬时速度值,在坐标系中描点。
类型二 实验数据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典例2】某同学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 时,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依次 选出7个计数点,分别标记为O、A、B、C、D、E和F,每 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每相邻两计数 点间时间间隔为T,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 Hz 。 世纪金榜导学号
第2课时 实验: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实验目的】
1.学会用___________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 度。 打点计时器
2.能利用v -t图像分析实验数据,描述物体的运动。
【实验器材】 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 复写纸、导线、_______、纸带、坐标纸。
刻度尺
【实验原理与设计】
1.实验的基本思想——极限思想(微元法)。
2.实验原理:
(1)速度的计算:根据纸带计算平均速度:根据______可
求出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v x t
(_2_)__位_移__的测测量量。:_Δ__x_是纸带上两点间的距离,利用 (刻3)度时尺间的测量:Δt是这两点间的_________。在Δt 足__够__小__时__,_我。们可以认为其平均速度时近间似间看隔作某点的
(1)实验中除了电磁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
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直轨道、细线、钩码、导线及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习题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习题

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主要知识1.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以这条直线为x坐标轴,这样,物体的位置就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位移就可以通过坐标的Δx=x2-x1来表示,Δx的大小表示位移的,Δx的正负表示位移的。

2.速度表示质点运动和的物理量。

(1)定义:质点的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

(2)定义式:v= 。

(3)单位:、、等。

(4)矢量性:速度的大小用公式计算,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的。

3.平均速度(1)定义:在变速运动中,运动质点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只能地描述运动的快慢。

(2)理解: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跟选定的时间或位移有关,不同或不同内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必须指明求出的平均速度是哪段或哪段内的平均速度。

4.瞬时速度(1)定义:运动质点在某一或某一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2)理解:①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与质点经过某一位置时的相同。

②瞬时速度与时刻或位置对应,平均速度跟或对应。

③当位移足够小或时间足够短时,认为平均速度就等于。

④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和瞬时速度相等。

5.速率速度的叫做速率,只表示物体运动的,不表示物体运动的,它是量。

6.速度有许多单位,在国际单位制里速度的单位是m/s,但汽车速度常用km/h作单位,1m/s= km/h,1km/h=m/s。

高速公路上某类汽车的限速为120km/h= m/s。

7.质点沿x轴正方向运动,在t=2时刻它的位置坐标为x1=-4m,t=6s时它的位置坐标为x2=6m,则在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置变化Δx= m,平均速度v= m/s。

典型练习题1.试判断下面的几个速度中哪个是平均速度()A. 子弹出枪口速度是800m/s,以790m/s的速度击中目标B. 汽车从甲站开往乙站的速度是40㎞/hC. 小球第3秒末的速度是6m/sD. 汽车速度计上指示着速度60㎞/hE. 路口路标上写着15㎞/h2.一辆汽车做单向直线运动,先以20m/s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一半的位移。

1.3快慢变化的运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3快慢变化的运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一个百米赛跑冲过终点的______速度是10m/s
(填瞬时速度或平均速度)
4.一汽车在一直线上运动,第一秒内通过5m,第二秒内通 过10m,第三秒内通过 20m,第四秒内通过 5m,则最初 2秒 7.5m/s 的 平 均 速 度 为 ___________ ;最后2秒的平均速度为 10m/s 。 12.5m/s ;全部时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 __________
A、 B
C
§1.C 变速运动(快慢有变化的运动)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严格意义上的匀速直线运动 是不存在的。 常见的直线运动都是变速直 线运动
频 闪 照 片
探 究 变 速 运 动 的 特 点
匀速直线运动: 在相等的时间里,物 体的位移相等的直线 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在相等的时间里,物 体的位移不相等的直 线运动
解:1)设物体全过程运动的位移为△t,运动 时间为△t,则: v ① 物体全过程运动的平均速度 t 设前半段时间内的位移为 x1 1t 后半段时间内的位移为 由题意得: △x= △x1 +△x2
2 2 t x2 2



联立以上方程可解得: v 1 2 2
小结
(变 等 效速 替运 代 法动 )
平均速度——一段时间内
s v t
瞬时速度——某一时刻
v瞬 v平均
s (t 0) t
效果相同: 在相同的时间t内,实现的相同的位置变化(位移s相同)
辨析:平均速度or瞬时速度?
1、汽车仪表如图所示,该速度值是( 瞬时速度 )
2、火车以70km/h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子弹以 900m/s的速度从枪筒射出,这里的速度是( 瞬时速度)

1.3.2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v-t图像—【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

1.3.2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v-t图像—【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
• 2. 使用打点计时器之前没有检查振针,振针距复写纸的 距离过高,在使用该计时器时可能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若振针距复写纸的距离过低,在使用该计时器时可能会 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无点迹 直线
• 3.使用打点计时器时,使用的电压过低,会造成什么样 的结果?使用的电压过高,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点迹模糊 短线
加速 手拉纸带在几个时刻的瞬时速度
使用打点计时器时,使用的电压过低,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使用的电压过高,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手拉纸带在几个时刻的瞬时速度 可以从纸带上直接读出来的物理量有哪些? V0 V1 V2 V3 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次序能否颠倒?颠倒后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1.3.2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v-t图像
判断物体的运动规律(纸带从左侧开始打点)
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次序能否颠倒?颠倒后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1)超声波的速度大小;
匀速直线运动 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哪些物理量?
<< < 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 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盒接收,从B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Δt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 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像. 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次序能否颠倒?颠倒后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两点靠得越近,实验结果越准确? 可以从纸带上直接读出来的物理量有哪些?
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次序能否颠倒?颠倒后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原理:脉冲电流经放电针、墨粉纸盘放电
OA B
C
D
E
F

1.3测平均速度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八年级上册物理

1.3测平均速度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八年级上册物理
b.注意学生的作业是否有逻辑错误,计算是否准确,数据记录是否精确。
c.评价学生的作业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反馈时,针对每个学生的问题,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例如:
a.对于实验数据测量不准确的学生,建议他们在实验过程中更加仔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b.对于误差分析不够深入的学生,建议他们回顾实验原理,思考可能的误差来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4.科学交流与合作:在实验和讨论环节,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学习过速度、时间和位移等基础知识,对物理概念和公式的理解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在学习本节课之前,他们应该已经掌握了如何使用刻度尺、秒表等基本实验工具,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从知识层面来看,大部分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并能够运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然而,对于一些生活中的复杂情境,学生可能还难以将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因此在应用方面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从能力层面来看,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应该不存在太大问题,但部分学生可能在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上有所欠缺。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缺乏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1.平均速度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知道平均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平均速度的计算:引导学生运用速度公式计算物体的平均速度,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平均速度在实际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平均速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实验的能力:在实验环节,学生分组进行测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验操作能力。

高一物理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第 1 课时 速度 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高一物理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第 1 课时 速度 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高一物理1.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第1课时速度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一、速度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2.定义: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之比.3.定义式:v =ΔxΔt.4.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或.常用单位:千米每时(或)、厘米每秒(cm/s 或cm·s -1)等.1m/s =km/h.5.矢量性: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选填“标量”或“矢量”),其方向和时间Δt 内的位移Δx的方向(选填“相同”或“相反”).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1)描述物体在时间Δt 内运动的及方向.(2)v =Δx Δt.2.瞬时速度(1)描述物体在运动的快慢和方向.(2)当Δt 时,ΔxΔt叫作物体在时刻t 的瞬时速度.3.速率:的大小.汽车速度计的示数是汽车的速率.4.匀速直线运动:瞬时速度的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三、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计算平均速度用刻度尺测出n 个点之间的间距Δx ,测出n 个点之间的时间Δt ,则平均速度v =ΔxΔt.2.计算瞬时速度取包含某一位置在内的一小段位移Δx ,根据v =ΔxΔt算出这一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用这个平均速度代表纸带经过该位置的瞬时速度.一般地,取以这个点为的一段位移来计算.如图所示,E 点的瞬时速度可用D 、F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代表,即v E =ΔxΔt.【即学即用】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由v =ΔxΔt可知,v 的大小由Δx 决定.()(2)两物体的速度分别是v 1=2m/s ,v 2=-3m/s ,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v 1>v 2.()(3)物体的平均速度为零,则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4)时间越短,平均速度越接近某点的瞬时速度.()2.如图所示,两路灯灯杆A 、B 相距40m ,一辆汽车用3.2s 时间通过这两根路灯灯杆,据此可以计算出汽车在这段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m/s.若灯杆A 的附近与A 相距0.42m 处有一块路牌,汽车驶过灯杆A 和路牌间的这一小段距离只用了0.03s ,则在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m/s ,可以认为汽车驶过灯杆A 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m/s.【探究重点】一、对速度的理解(1)公式:v=ΔxΔt,①该式中Δx是物体运动的位移,不是路程;②该式是速度的定义式,v的大小与Δx及Δt无关.(2)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比较两个物体的速度是否相同时,既要比较速度的大小是否相等,又要比较速度的方向是否相同.例1(多选)对速度的定义式v=ΔxΔt,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v与运动的位移Δx成正比,与运动时间Δt成反比B.速度v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Δx和时间Δt都无关C.此速度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针对训练1(多选)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速运动,取向右为正方向,甲的速度为2m/s,乙的速度为-4m/s,则可知()A.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B.因为+2>-4,所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C.这里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质点的运动方向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s后甲、乙相距60m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知识深化1.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比较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物理意义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及方向,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对应描述物体在某时刻运动的快慢和方向,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对应大小由v=ΔxΔt求出当Δt→0时可由v=ΔxΔt求出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不一定与物体某时刻运动的方向相同就是该时刻物体运动的方向说明(1)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相等(2)当Δx足够小或Δt足够短时,可以认为平均速度就等于瞬时速度2.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和速率的比较(1)平均速度①定义式: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即v=ΔxΔt.②意义:粗略地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2)平均速率①定义式:平均速率=路程时间,即v=st.②意义: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有关.(3)速率①概念: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②意义:精确地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运动的快慢.(4)平均速度的大小与平均速率的关系:平均速度的大小一般不等于平均速率,只有在单方向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才等于平均速率.例2(多选)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般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B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C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运动的快慢D .只有瞬时速度才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针对训练2以下关于速度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 .子弹以900m/s 的速度从枪口射出,指的是平均速度B .汽车在平直的乡村公路上的行驶速度约为30km/h ,指的是平均速度C .某城区道路汽车的限速为40km/h ,指的是平均速度D .比较汽车和动车从宜昌开往武汉的行驶快慢,应比较它们的瞬时速度例3在东京奥运会田径男子100米半决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刷新亚洲纪录.假设他在50m 处的速度为9.9m/s ,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6m/s ,则他在比赛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 .9.9m/sB .10.17m/sC .10.25m/sD .10.6m/s例4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单向行驶,从A 处行驶到B 处用了60s ,A 、B 两地相距900m ;在B 处停留30s 后沿原路返回,又用了45s 到达A 、B 的中点C 处.问:(1)这辆汽车前60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多少?(2)这辆汽车从A 处到C 处的平均速度大小是多少?例5一物体沿正东方向以4m/s 的速度匀速运动4s ,又以3m/s 的速度向北匀速运动4s ,求这8s 内物体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sin37°=0.6,cos37°=0.8).三、测量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8V 交变电源(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V 交变电源)、复写纸(或墨粉纸盘)、导线若干、刻度尺、纸带、坐标纸.2.实验步骤(1)使用打点计时器获得3~5条纸带.(2)选择一条点迹清晰便于分析的纸带,测出纸带从打第1个点到打第n 个点的运动时间Δt .(3)用刻度尺测量第1个点到第n 个点间的位移Δx .3.数据处理(1)测量平均速度若电源频率为50Hz ,每隔0.1s(或更短)计算一次平均速度.①在图中选取纸带上一点为起始点0,后面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用数字1,2,3,…标出这些计数点;②测量各计数点到起始点0的距离x ,记录在表1中;③计算两相邻计数点间的位移Δx ,同时记录对应的时间Δt ;④根据Δx 和Δt 计算纸带在相邻计数点间的平均速度v .表1手拉纸带的位移和平均速度位置01234…x /mΔx /m Δt /s v /(m·s -1)(2)测量瞬时速度每隔0.06s 计算一次速度①选取一条点迹清晰便于分析的纸带;②从纸带起始点0算起,后面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③测量各计数点到起始点0的距离x ,记录在表2中;④计算两相邻计数点间的位移Δx ,同时记录对应的时间Δt ;⑤根据Δx 和Δt 算出的速度值就可以代表在Δx 这一区间内任意一点的瞬时速度.将算出的各计数点的速度值记录在表2中.运动物体在1,2,3,4,…各点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 1=x 1+x 22T ,v 2=x 2+x 32T ,v 3=x 3+x 42T ,v 4=x 4+x 52T,…表2手拉纸带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位置012345…x /m Δx /m Δt /s v /(m·s -1)4.注意事项(1)如果电源频率为50Hz ,在纸带上数出了n 个点,那么它们的间隔数是(n -1)个,它们的时间间隔为(n -1)×0.02s.(2)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手拉动纸带时速度应快一些,以防点迹太密集.(3)计算计数点的瞬时速度时,Δx 、Δt 应取此计数点前、后两个点之间的位移和时间,即v n =x n +x n +12T.例6(1)在某次实验中,某同学选出了一条清晰的纸带,并取其中的A 、B 、C …七个点进行研究,这七个点和刻度尺标度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可求出A 点到D 点的距离是cm.(2)由实验数据可得A 点到D 点的平均速度是m/s ;B 点的瞬时速度是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四、利用光电门测速度如图所示,当滑块通过光电门时,光电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而遮光条的宽度d 已知,且非常小.由于滑块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 非常短,在这段时间内滑块的运动可以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可认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等于其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即v =Δx Δt =dΔt.例7用如图所示的计时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4mm ,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4s.(1)则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为m/s.(2)为使ΔxΔt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______.A .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B .换用宽度更宽的遮光条C .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D .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 新课程同步练习
课标引领
1.3《测平均速度》同步练习
1. 知道测平均速度的原理。

2. 熟悉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会用刻度尺测量路程和用秒表时间)。

3. 正确进行实验,减小误差。

(测平均速度的过程和方法) 1.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

2.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
是 ,时间的单位是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先 ,根据 ,选择量程和分度值恰当的刻度尺。

3.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 。

4.如图所示,用A 、B 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______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______不正确.
5. 和 之间总会有差异,这个差异叫做误差。

减小误差的方法有两种:一是 ;二是 。

6.用小车“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目的是 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

(2)实验原理(依据公式)是 。

(3
(4(5)实验中应使小车的 (前沿、前轮、后轮、后沿)对准起点线。

(6)起点画线的目的是 ,应选择
(铅、粉)笔划线并在实验完毕后擦去痕迹。

(7)斜面的坡度“很小”目的是 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这样小车下滑速度减慢,便于测量所用时间。

1.两个同学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秒表每格为1S ,该次
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
m/s ,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m/s .
2.小明在班上给同学们讲了新的"龟兔赛跑"故事:乌龟和兔子由起点出
发后,兔子很快把乌龟落在后面.它看到乌龟跑的太慢了,就在半途的
一棵树下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离终点很近了,兔子急忙去追,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在小明讲的这个故事中,关于乌龟和兔子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乌龟和兔子的平均速度相等
B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兔子的平均速度要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
C .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D .在兔子睡醒之后追赶乌龟的那一段时间里,兔子的平均速度肯定要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
3.某物体在前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0m /s ,后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5m/s ,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10m /s B.12m /s C.15m /s D.25m /s
4.测出你自己走路时的平均速度
(1)需要用哪些器材: 米尺、停表
(2)写出实验步骤;说明要测量的物理量,并设计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知识应用 基础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