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鼓楼区语文期中考试详解

合集下载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参考答案及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参考答案及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语言基础(9分)1. 世纪金榜导学号97874022【解析】选B。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

有天无日:①比喻暗无公理;②比喻肆无忌惮;③比喻无稽言行。

与“肆无忌惮”语意重复。

雕梁画栋:指房屋的华丽的彩绘装饰,常用来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

不经之谈: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

敛声屏气:抑制语声和呼吸。

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不合语境,句中没有畏惧之意。

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泛指空谈大道理。

含贬义。

2.课时提升作业三【解析】选C。

A项,句式杂糅,删去“的高度关注”或将“吸引”改为“引起”;B项,不合逻辑,删除“不再发生”之中的“不”;D项,搭配不当,可在第二个“患者”前加“加重了”。

3.课时提升作业十六【解析】选A。

B项,“家父”用于自称。

C项,“寄奉”谦敬不当。

D项,“贵校”称呼母校不当。

二、现代文阅读(3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世纪金榜导学号978740844、【解析】选D。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A项,无中生有。

说古体诗“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衰微”,于文无据。

B项,强加因果。

“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与“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并无因果关系。

C项,偷换概念。

原文是“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这不等于说古体诗更似绝句律诗。

5、【解析】选C。

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C项,曲解原意。

原文在第二段,“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这并不意味着唐人古诗“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

6、【解析】选B。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B项,分析不当。

说“本文引用……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不恰当。

原文第三段有“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之句,由此可见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节奏感和韵调感很不一样”,并不是为了说明“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每题3分,共21分)1.D(A.残羹冷炙 B.泾.jīng 销声匿迹 C.鬈.quán)2. B(流传:指事迹、作品等传下来或传播开。

留传:指遗留下来传给后代。

妄自菲薄:形容过分看轻自己,自轻自贱。

妄自尊大:过高地看待自己。

形容狂妄自大,不把别人放眼里。

一是一,二是二:形容说话老老实实。

丁是丁,卯是卯:形容做事认真,毫不含糊。

)3.A(四句话整体上呈“总-分-总”结构,中间两句根据前后文脉和文意,应先说“简”,后说“繁”。

)4.B(A语序不当。

应为“运动、变化、发展”。

C搭配不当。

两面和一面不能呼应。

D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词。

发挥……的作用)5.B(是因写此序之前,已经写过自序,故称此序为“指南录后序”。

)6.D(A悲:同情 B旌:表扬 C严:尊重)7.C(不是听从诸亮的建议,而是周瑜与黄盖共同定计)二、文言文阅读(20分)8.A(鼓:弹奏)9.C(A.距-拒庭-廷 B.详-佯倍-背 D.被-披共-供)10.B(A因:于是\通过 B乃: 才 C于: 在\被 D以:因为\凭借)11.D(③是括的行为。

⑤⑥均为悼襄王的行为)12.(1)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书籍,却不懂得灵活应变(随机应变)。

(4分。

“徒”1分,“书传”1分,“合变”1分,整体句意1分。

)(2)括替代廉颇后,就把规章制度全都改变了,又撤换并重新安排了军官。

(4分。

“既”1分,“约束”1分,“易置”1分,整体句意1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13.①描绘了一幅优美恬静、淳朴自然的山村春晚图。

(2分,意思对即可。

)②是从自然景色、田园风光、村人生活方面来写的。

(3分,意思对即可。

)14.①前两联表达了作者对山村景色的喜爱之情;②由前三联作者的喜爱和赞美联系到尾联的意思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山村生活的羡慕和向往之情;③在尾联中,作者由感而发,也表达了羁旅和宦游生活的沧桑之感、惆怅之情。

2017-2018学年江苏省高邮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江苏省高邮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一语文一、语言文字应用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脚胫.(jìnɡ) 蹙.眉(cuò) 小篆.(zhuàn) 不瘟.不火(wēn)B. 山罅.(xià) 流涎.(xián)繁冗.(rǒnɡ) 按捺.不住(nài)C. 别.扭(biè) 漂.白(piǎo)拖累.(lěi) 嗲.声嗲.气(diǎ)D. 掖.着(yē) 拓.片(tà) 暖和.(he) 相形见绌.(chù)【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音辨析。

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

A项,蹙眉(cù);B项,按捺不住(nà);D项,暖和(huo)。

平时注意识记、积累。

2. 在下列各句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

②小书绫很有,不但自己找了婆家,订婚以前,还亲自到婆家私访了一次。

③腿上的一根骨头却生疼起来,是我从未过的一种疼,像一根根针刺在骨头上又狠命往骨髓里钻。

A. 过分心机体味B. 过度心机体验C. 过分心计体验D. 过度心计体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正确运用。

过分:(说话、做事)超过一定的程度或限度。

过度:超过适当的限度。

修饰“集中”,应该用“过分”。

心机:心思,计谋。

心计:计谋,心里的打算。

结合“小书绫”这个人物形象的动作分析,用“心计”。

体验:亲身经历。

体味:体会品味。

和“疼”搭配,用“体验”。

综合C项正确。

3.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逼近)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乡间,民间)遽.契其舟(立刻)B. 予自度.不得脱(揣度,估量)忠义暴.于朝庭(暴露)便可白.公姥(告诉,禀告)C. 殆.例送死(接近于)呼中丞之名而詈.之(斥骂)恨.晨光之熹微(憎恶)D. 悲.予志焉(思念,同情)以老于户牖.之下(窗)聊.乘化以归尽(依靠)【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

【答案】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答案】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1.C(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A.“必然要在横向借鉴与纵向继承中作出取舍。

”理解有误,原文内容为“作为繁荣文学的手段,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或强调横向借鉴,或注重纵向继承,或兼而有之,都是必要的。

”繁荣文学的手段有三种,可以兼而有之,并非一定要在借鉴与继承中作出非此即彼的取舍。

B.原文内容:“一味强调时代精神的“淡化”,鼓吹文学‘面向自我,背对现实’,与现实生活‘保持距离’;用现代主义文学模式来度量社会主义的文学,认为文学的崇高感和英雄主义已不复存在。

”强加因果,强调表现自我与否认文学的崇高感与英雄主义是并列关系,非因果关系。

D.原文内容“文学的纵向继承,使文学的视野扩大到了文学历史的深层结构里去,使文学在反映现实生活时有了更充分的历史纵深感。

”有了更充分的历史纵深感并不同于彻底解决难题,同时,缺乏历史纵深感是否为难题,于文无据。

)2.C(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文章并未对新时期文学的本质作充分的论述。

)3.B(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根据原文论断,“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技巧与手法”应得出“使我国文学传统表现手法有了很大的突破,为新内容的表现开拓了新的领域”,无法得出“开拓出我国文学内容新领域”的结论。

)4.BE(B“无师自通”缺少文本依据,“超越师傅”“最吃香”并不仅仅因为“雕刻技艺”。

E文章没有运用“悬念、伏笔”。

)(答对1项2分,共4分)5.①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他”的传统木匠手艺渐渐失了用武之地;②“他”对木匠手艺的敬重和痴迷得不到人们的理解和尊重。

(每点2分,大意对即可。

共4分)6.①“活着的手艺”指木匠的手艺能够化腐朽为神奇,使死去的树木以另一种形式“活着”。

②世上的手艺都有着自己的尊严和生命,我们必须像敬重生命一样敬重“活着的手艺”。

③承载着传统文化的古老手艺不会因为时代的发展而失去生存的空间,它还会永远地“活着”。

(鼓楼语文)2017-2018学年高一鼓楼区期中统考语文试卷及解析

(鼓楼语文)2017-2018学年高一鼓楼区期中统考语文试卷及解析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
.之,为愚泉。愚
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
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 .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
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 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
C、 寥.( li á)o廓 缱绻.( ju ā)n
饿殍.(pi ǎ)o 冯.( pín)g 虚御风
D、 颓圮.(pǐ) 打夯.( hān)g
静谧.( mì) 酾.( shī)酒临江
【答案】 D
【解析】
悄( qi ǎ)o然, A 错;脊( j ǐ)骨,跬( kuǐ)步, B 错;缱绻( quǎn),C 错;故正确答案为
是”。 D 选项,考察 “而 ”的连词用法。前一个 “而”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 " 就 "" 接着 ", 或不
译。后一个 “而 ”表条件 ,才。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1)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2 分)
【答案】水是聪明人所喜爱的。可现在这条溪水竟然被愚字辱没,这是为什么呢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又买居.之,为愚泉 居:占为已有
B. 嘉.木异石错置 嘉 :美好的
C.而善鉴.万类 鉴:映照
D. 漱涤万物,牢.笼.百态 牢笼:束缚
【答案】 D.牢笼:包罗,概括
【解析】此题考查实词用法。考点是 “牢笼 ”一词的古今异义现象。 D 选项中,牢笼在现代

【最新】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及答

【最新】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及答

高一级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大自然中,悦耳动听的鸟鸣声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愉悦。

每一类鸟的鸣声都不尽相同。

乌鸦呱呱叫,山雀的鸣声如嘹亮的哨响,隐夜鸫的叫声则似长笛声般悠扬。

那么在复杂的背景噪声下,如何识别鸟鸣声?是否存在可以识别每一类鸟鸣的应用程序?针对上述问题,英国牛津大学的蒂莫·帕帕多普洛斯和他的同事,提出了一种能够识别各类鸟叫声的鸟鸣识别算法。

一般情况下,自然资源保护论者需要通过定期的徒步旅行或者直升机旅行的方式,对生存在特定区域内的鸟类数目进行统计和总结。

然而,如果通过音频录制鸟鸣,再将音频转化为物种计数,采用此方法代替旅行统计方式,将使得鸟类追踪的研究变得轻而易举,为研究鸟类种群数目是否下降或者鸟类的迁徙模式是否改变等,带来很大便利。

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丹·斯托博士称:“鸟鸣极其复杂,这些最简单的声音通常难以分辨,因为它们听起来如此相似。

”毕竟我们无法听清远处的,特别是在嘈杂环境中的鸟叫声。

牛津大学的研究团队在亚洲和欧洲共收录了15种不同鸟类的鸣叫声,包括新疆歌鸲、大山雀、画眉等。

他们收录的鸟鸣声中混杂了不同的音频环境,如市区公园中较为平缓的背景噪声或者露天市场中密集人群的喧嚣声。

如此多样化的混合声音,用于机器学习算法的训练过程,通过训练后的机器来选择包含鸟鸣声的音频段。

尽管鸟鸣声与部分噪声频率相近,影响算法的准确性,但这些学习算法仍能成功地从噪声中区分出鸟鸣声。

目前国内福州大学的研究团队,对于低信噪比鸟鸣识别的算法是将声音信号转化为图像,对图像进行处理得到一串被称作特征值的数字,并用这串数字代替声音进行识别。

高一级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题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分值:150 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先秦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这种思想首先体现为“乐”。

孔子非常擅长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社会经验进行审视和升华,自然之道和其处世之道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孔子深层的思考,其生态情怀也在类似的体悟中逐渐浓厚。

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让孔子得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样的结论。

由“乐”而生“畏”。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在孔子看来,四季的轮回、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运行轨迹和规律,这种力量非人力所能干涉,孔子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在这种感慨中毕现。

荀子则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既然这种“常”的力量如此强大,非人力所能改变,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

那么,该如何“制”呢?荀子较为强调见微知著、因循借力、顺时守天、因地制宜。

这种总结比起孔子体验式思维多了些理性,已试图对联系自然与人类社会的“道”进行理性阐释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推人及物”的思想就产生了。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生态道德的基础,“不忍心”推广于自然万物就成了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

如果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是简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推恩思维,是简单的换位思考、推己及人,那么,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则已拓展为推人及物了。

荀子也说:“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至。

”他认为自然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共性,有同质性;同时,根据某种特质,又可在共性的基础上区分差异,剥离出异质性。

这种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

2017-2018学年度高一期中考试答案语文

2017-2018学年度高一期中考试答案语文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答案1. C.解析:A选项,长歌当(dàng)哭: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力能扛(gāng)鼎:双手能举起一样沉重的东西,形容力气大,也用来比喻笔力雄健。

汗流浃(jiā)背:形容非常恐惧或惭愧。

现也形容流汗很多,衣服都湿透了。

"汗流浃背"常误写为"汗流夹背"。

B选项,振聋发聩: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

D选项,叱咤(zhà)风云:叱咤,怒喝声。

意为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借以形容威力极大,多用于形容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剑拔弩张:形容书法笔力遒劲。

也比喻对方摆开了阵势,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2. C.解析:A选项,炙:烤,烧。

手一接触就感觉到热得烫人。

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用于有权势的人,含贬义。

B选项,"莘莘学子"是指众多学生,例句中虽有"学子"条件,却不具备"莘莘"(众多)条件,所不符合语境。

C:鸿,巨、大;篇,篇章;制,写作、作品。

意为规模宏大的长篇或大部头的著作。

D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而句中“扑哧一声笑起来”与“忍俊”的意思一样,因而造成重复。

删去“扑哧一声笑起来”,句子才简明。

3. A.解析:B项,主宾搭配不当。

“仙岛湖”不是“时候”。

可改为“仙岛湖的夏天,是人们避暑纳凉、读书学习的好时候。

”C项,语序不当,应该是“要求每名学生三个月内完成20个小时的义工服务”。

D项,表意不明。

学生会的规定是告诉比赛日期还是不告诉比赛日期。

4. A解析:本题所选文字是谈读书多与少的关系,中心意思是说读书少而精远运胜过多而不求甚解。

抓住这一点就容易选出答案了。

5.D解析:D项数意为屡次,被意为受;A项器意正确,购意为重金征求;B项全对;C项踣意正确,谢意为道歉。

6.CC项均为转折连词却,然而;A项前之意为助词的,后之意为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B项前以意为连词来,后以意为介词把;D项前于意为介词在,后于意为介词对7.D8.BA原文并未提及丘处机是否大师兄,事实上大师兄是马钰,丘处机排行第四。

福建省六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语文有答案

福建省六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语文有答案

“永定、漳平、连城、长汀、上杭、武平一中”六校联考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半期考高一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2分,1至8题每题2分,9至10题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词的音形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聒噪(guō)伺候(sì)扪参历井(shēn)委屈求全惫懒B.瘦削(xuē)饿莩(piǎo)万乘之势(chéng)惴惴不安藩篱C.攥住(zǎn)忌讳(huì)一夫作难(nàn)环佩空归懵懂D.忖度(cǔn)执拗(niù)铁骑突出(jì)度长絜大潦倒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释义,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不违农时违:耽误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B.士大夫之族族:类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通:普遍是故无贵无贱无:没有D.约从离衡离:使……离散振长策而御宇内振:举起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追亡逐北,伏尸百万B.无失其时C.或师焉,或不焉D.君子生非异也4.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赢粮而景从②王无罪岁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④以弱天下之民⑤南取百越之地⑥吾师道也A.①⑤/②/③/④/⑥B.①/⑤/②⑥/③/④C. ①⑤/②⑥/③/④D. ①⑤/②/③④/⑥5.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古之学者必有师 B.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6.下列句子中,文言句式特征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李氏子蟠,不拘于时B.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7.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A.移其粟于河内冰,水为之而寒于水B.乃使蒙恬北筑长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弃甲曳兵而走吾尝终日而思矣D.填然鼓之吾从而师之8.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理学,又称“道学”,是宋代周敦颐、朱熹等人阐释儒家学说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2017-2018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J)

2017-2018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J)

2017-2018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J)副标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1.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A.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陶瓷文明,几千年的文明史蕴含着陶瓷发展一天天日臻完善的过程.B. 近年来,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C. 媒体做电商,要借鉴和吸收电商行业发展的先进成果,走有自己特色的“媒体电商”之路,而不是照搬互联网模式,否则可能会水土不服.D. 央视的《中华好诗词》以高雅的立意、精巧的设计、轻松的形式,将中华诗词艺术与电视媒体巧妙结合起来,满足了电视观众对传统文化多样性的需求.【答案】D【解析】A.成分赘余,日臻完善:臻,达到。

一天天逐步达到完美的境地。

“日”字和句中的“一天天”重复,删去“一天天”。

B.表意不明,“前者”指代不明,改成“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社会经济发展”。

C.搭配不当,“借鉴和吸收”与“成果”不一一搭配,改成“借鉴和吸收电商行业发展的经验”。

D.正确;故选:D。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了解常见病句类型以及掌握划分句子结构的能力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正确表述,也可以和同学多交流,这样就可以慢慢培养我们的语感.成分赘余是指成分累赘多余,造成重复啰唆,影响表达简明效果的一种语病.常见的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成分及助词“的”赘余的情况.1、主语赘余.例如:我们班的同学都好学,上课时我们都能认真听讲.(后句主语赘余)2、谓语赘余.例如:他正在进行打球,可上劲了.(谓语“进行”赘余)3、宾语赘余.例如: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宾语“想法”和助词“的”赘余)4、定语赘余.例如:这话里包含多少无声的潜台词啊!(定语“无声”和助词“的”赘余)5、状语赘余.例如:我在心里由衷地感谢他们.(状语“在心里”赘余)6、补语赘余.例如: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补语“一些”赘余)7、助词赘余.例如:由于历史动乱和气候的潮湿,珍贵的绘画损坏殆尽.(“气候”后“的”赘余)2.依次排列下面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无论岁月怎么发黄,那不染尘埃的情感,终会在记忆发黄的纸页上留有痕迹②虽然书信正在悄无声息地渐离我们的生活,但那份美丽,依然值得我们永久地回味③它承载的不仅仅是一种怀旧的情绪,更是一种文化④那人情似纸般的纯净,不假修饰、任情感宣泄的年代⑤书信曾是人们交流信息和情感的一种传统方式⑥我们怀念那用笔带着心血书写思念的时代。

2017-2018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2017-2018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高一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答案:D 【解析】由前后文“唯号称‘大家’的,得体兼风雅,追攀李杜,蔚为一代的‘新声’。

换句话说,就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互相结合,相得益彰”可知,D 项最准确。

2.答案: B 【解析】根据文章最后一段, B 项属强加因果。

3.答案:C 【解析】C 项表述过于绝对。

原文为“他们有时用一种清新刚健的调子,歌唱那统一繁荣、乐观向上的时代;有时又以诗人特有的敏锐,带着沉郁顿挫的感情,描述着盛极而衰的苦难,并对苦难中的生灵寄予深切的同情”。

4.答案:C 【解析】A项,“这说明他们现在的生活环境不稳定、不正常”对文章的理解有偏差。

这里是“我”努力想减少离婚带给孩子们的影响,并不代表目前生活不稳定、不正常。

B 项,“这说明两个孩子是非常不听话的”,属于无中生有。

D项,“意在启示我们应珍惜幸福的生活”对小说主旨理解有误,小说讲述了一位单身父亲因年幼的儿子理解自己而感到欣慰的故事,启示我们关爱亲人。

5.小说开篇以孤灯和清冷的光烘托家中冷清的氛围(2分),衬托出“我”被生活折磨得焦头烂额的痛苦心境(2分),并且引出下文对“我”的生活的具体描绘(1分)。

【解析】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

文章开篇描写孤灯及清冷的光,以此烘托出此时家中的气氛。

又根据下文的记叙可知,这样的环境描写也正反映“我”内心的情感。

从结构上看,又有引起下文的作用。

6.“我”是一个离过婚的、需要抚养两个孩子的单身父亲。

①有责任心,能够尽心尽力去抚养照顾孩子;②深爱孩子,尽力给孩子营造稳定、正常的生活环境;③坚强,一个人扛起生活的重担;④也有脆弱的时候,一个人会偷偷流泪。

(每小点2分,答对3点给满分)【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形象的能力。

人物形象的特点主要是通过文章中对人物的记叙、描写体现出来的。

可以先概括出其身份特征,然后再结合他的表现,把其性格特点逐一概括出来,如他的责任心,他爱孩子,他的坚强等。

7. 答案:D 【解析】 A.更;B.乐师;C.竟,竟然;D.疑惑|糊涂。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及答案(一)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及答案(一)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及答案(一)【注意事项】1、答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本试卷分为Ⅰ、Ⅱ两卷,请把非选择题答案按照要求全部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选择题答案请严格按照原题号涂在答题卡上。

4、请用黑色签字笔答题,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第Ⅰ卷一、现代文阅读:(27分)(一)回顾《老王》、《拿来主义》和《品质》,回答1-3小题。

(9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自诩.(xǔ)脑髓.(suí)吝啬.(sè)垄.断(lǒng)B.蹩.进(bié)赊.账(shē)国粹.(cuì)褶.皱(zhě)C.磕.头(kē)伛.偻(yǔ)冷炙.(zhì)趿.拉(tā)D.滞.笨(zhì)愧怍.(zuò)徘徊.(huái)时髦.(máo)2.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是不是他买了那些靴子来做摆设的呢?这好像也不可思义。

B.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谛了。

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C.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上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D.他怎么能活得这么久,我也莫名其妙。

他经常断炊。

他是个怪人。

3.下列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他们把一切垄断去了,”他说。

“他们利用广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垄断去了。

”B .店房有两间打通的铺面,开设在一条横街上——这条街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在那时,它却是坐落在伦敦西区的一条新式街道。

C .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

D .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4-7小题。

(18分)不落别处(1)在盛夏的信义路上,常常会看到一位流浪的老人。

他土头土脸,相貌丑陋,怪怪地穿一件很厚的褪了色的中山装,中山装里还有一件破旧的毛衣。

平常他就蹲坐在街角,歪着脖子,看来往的行人,也不说话,只是轻轻地摇动手里的奖券。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语文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语文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考试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3分)C(原文为“······在专家学者看来比较肤浅,甚至不合理、有问题”)2.(3分)A(B.原文为“快速获取最新信息、轻松解读深度信息”。

C. “监测环境、监督政府、传承文化、维护社会秩序等”不是媒体的职能。

D. “不再购买和接触该媒体”,是受众对该媒体“经济处罚”的具体表现。

)3.(3分)D(A.受众“改变”的是自己的生活现状而不是环境。

B. 不是对人生道路进行重新选择。

C. 原文为“社会文明进步的往往造成受众生存环境的深刻改变”。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4.(3分)B(“使他变得不再撒谎了”错误,文章是说“罗比发现自己越来越不怎么撒谎了”。

)5.(5分(1)含义:①谎言之境是指由谎言中的人物组成的世界,即文中的地洞里的世界。

②谎言之境是指撒谎的境界,即撒善意的谎言和恶意的谎言。

(2)作用:①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罗比因为有了地洞里的经历,才有了后来的改变。

②丰富了人物形象,让读者看到了一个知错能改的、善良的罗比。

③丰富了文章的主旨,标题“谎言之境”表明了这篇小说是对谎言境界的评述,不是简单的否定与肯定。

(含义2分,答对1点1分;作用3分,答对1点1分,2点给3分。

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6分)①交代出装有义肢的伊戈尔是别人谎言中的主角,那个说谎的人比罗比还要恶毒。

②对比,突出罗比的本性还不是很坏。

③推动情节的发展,伊戈尔给了罗比一些硬币,罗比才能离开地洞。

(每点2分,共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7.(3分)B (A.“‘人机对战’的综艺节目通过混淆人工智能的概念,使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对立起来”错,原文是“人为渲染了一种人机之间紧张的对立气氛”。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及答案(二)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及答案(二)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及答案(二)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9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0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凤”字的形体大致相同,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

东汉许筷《说文解字》云:“公耸,凤属,神鸟也。

……江中有公耸,似兔而大,赤目。

”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

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我们看到,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弄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

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

《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睐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凤鸟氏历正也,……九扈为九农正。

”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

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批的鸟,给以少昧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

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

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

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

《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

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不革服,“格于庙”(来不及换衣服就到神庙参拜),这个“庙”自然不可能是周庙,而是商人的神庙。

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

周人之所以宣扬天命,归根结底在于强调“周改殷命”是出自天的意志和抉择。

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A.敕造(chì)惫懒(bèi)讪讪(shà)扪参历井(shēn)B.錾银(zàn)两靥(yàn)桌帏(wéi)拗他不过(niù)C.蹙缩(cù)歆享(xīn)榫头(sǔn)鸡豚狗彘(zhì)D.庠序(xiáng)洿池(kuà)贾人(gǔ)间或一轮(jiàn)1.C(Ashàn Byè Dwū)2.下列词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俨然迷罔炮络飞端瀑流争喧豗B.放诞骐骥巉岩巫山巫峡气潇森C.驯熟伶俐踌躇间关莺语花底滑D.潦倒杜撰寒喧空闻虎旅传霄柝2.D(A惘烙湍 B萧 D暄宵)3、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A、老头儿看见它来到,知道这是一条毫无畏惧而且为所欲为的鲨鱼。

B、国家质量技术检测局宣布,从7月1日起生活饮用水必须明示酸碱度,这使大量不合格饮用水无地自容。

C、迅速反映现实生活,高奏时代主旋律,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这是文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

D、金沙遗址展览大厅里陈列的一件件色泽莹润、汗牛充栋的出土玉雕,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游客的赞赏。

4、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蔡校长说:“李虎对张林的批评是有充分准备的,我相信他们会处理好这件事。

”B.山东大学积极采取措施,培养新入校的大学生,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解决史学界后继乏人的状况。

C.人这一生,谁也带不走的是财富,谁都能留下的是名声;人不能把金钱带进坟墓,金钱却能把人带进坟墓。

D.出于对北极地区气候、环境、资源等方面长期考察,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决定在斯瓦尔巴违德群岛建立中国伊力特·沫林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

4、 C (A、有歧义 B、动宾搭配不当 D、成份残缺,“长期考察”后残缺中心词“的需要”。

2017-2018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2017-2018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怒发冲冠.(guān)荒冢.(zhǒng)蹙.眉(cù)叱咤..(chi chà)B.缱绻.(quǎn)流涎.(yán)蹩.进(biē)傫.然(lěi)C.骸.骨(hái)憎.(zēng)恶钳.制(qián)氛.(fēn)国D.干瘪.(biē)愆.期(qiān)佝.偻(gǒu)大腹便便..(pián)2.下列词话字形正确的一项是()A.锱铢必较荒诞不经闻过饰非未雨绸缪B.班驳陆离不容置辩礼尚往来戒奢以简C.重蹈覆辙盛气凌人赅人听闻肉袒负荆D.妄自尊大鸣琴垂拱残羹冷炙徒劳无功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大学的一些学生语文水平实在低劣,往往让人贻笑大方....,影响学校的声誉。

B.这种药能治疗心脏病,又没有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呢?C.众志成城,因人成事....,中国人民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了新中国。

D.中国好声音冠军张碧晨唱功很好,专家评价说,她在歌唱事业上会很有前途,一定会成为明日黄花....。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近年来,世界各地局部的战争接连不断,造成大量的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现象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B.在复习的最后阶段。

许多同学缺乏通盘考虑的意识,目无全牛。

不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导致复习效果不理想。

C.弟弟第一次看见大海,面对磅礴的海,他心情澎湃,特別是海浪汹涌时,他更是望洋兴叹....于这种自然的伟业。

D.瘦西湖作为一座“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湖上园林,融南方之秀、北方之雄于一体,风韵独具,秀色可餐....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陶瓷文明,几千年的文明史蕴含着陶瓷发展一天天日臻完善的过程。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完卷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敕.造(chì)炮洛.(luò)歆.享 (xīng) 间.或一轮(jiàn)B.宵柝.(tuò)猿猱.(náo)攒.聚(cuán)少不更.事(gēng)C.锋镝.( dí)鞭苔.(chī)笑靥.(yàn)扪参.历井(shēn)D.阜.盛(fù)朱拓.(tuò)蹙.痕(cù)藩.蓠(fān)2.下列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动词,吃B.吾从而师.之师:老师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借助D.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控制3.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申之以孝悌之义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鸡豚狗彘之畜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A.则耻.师焉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D.谨.庠序之教5.下列不含古今异义的一项是()(3分)A.是故无贵无贱B.以致天下之士C.仁义不失而攻守之势异也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二、默写(每空1分,共15分)三、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

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

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①有所更,不然必败。

翛不能用。

迁至中书舍人。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 无论岁月怎么发黄,那不染尘埃的情感,终会在记忆发黄的纸页上留有痕迹
② 虽然书信正在悄无声息地渐离我们的生活,但那份美丽,依然值得我们永久地回味 ③ 它承载的不仅仅是一种怀旧的情绪,更是一种文化 ④ 那人情似纸般的纯净,不假修饰、任情感宣泄的年代 ⑤ 书信曾是人们交流信息和情感的一种传统方式 ⑥ 我们怀念那用笔带着心血书写思念的时代 A.⑤③②⑥④① B.⑤③⑥④①② C.⑥④②⑤①③ D.⑥④③②①⑤ 【答案】A 【解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 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和判断。本段话题为“书信”,确定中心句 ⑤;③开头代词“它”,显然指书信,接⑤;②为语义转折,句末落在“回味”二字上,⑥ 起句为“怀念”,所以接⑥;④结构与⑥相同,紧接⑥;①最后抒情。 8.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组是( )(2 分)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和 《春秋公羊传》、《春秋谷粱传》合成“春秋三传”。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记 300 篇。包括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五 百多年之间的作品,分为“风”“雅”“颂”,相传为孔子编定,被列为儒家经典,是六经之 一。 C. 鲁迅先生曾用“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的文字给予《墨 子》一书以高度评价。 D.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 12 本纪、30 世家,70 列传,8 表 和 10 书,共 130 篇。和《战国策》、《汉书》和《三国志》并称“前四史”,鲁迅评价它是“史 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答案】A 【解析】 B 项《诗经》总计 311 篇,并非 300 篇,数量错。 C 项鲁迅赞誉的是《庄子》一书,并非《墨子》。 D 项《史记》中含 10 表和 8 书,并非 8 表和 10 书,数量错。
蹩.进(biě)
傫.然(1ěi)
C.骸.骨(hái)
憎.(zēng)恶
钳.制(qián)
氛.(fēn)围
D.干瘪.(biē)
愆.期(qiān)
伛.偻(gōu)
大腹便.便.(pián)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字音。
A. 叱咤 zhà B. 流涎 xián 蹩进 bié D. 干瘪 biě 伛偻 yǔ
2.下列词话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锱铢必较
荒诞不经
闻过饰非
未雨绸缪
B.班驳陆离
不容置辩
礼尚往来
戒奢以简
C.重蹈覆辙
盛气凌人
赅人听闻
肉袒负荆
D.妄自尊大
鸣琴垂拱
残羹冷炙
徒劳无功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字形。A.文过饰非 B.斑驳陆离 C.骇人听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
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
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既出,沛公留车骑,独骑一
马,与樊哙等四人步从,从间道山下归走霸上军,而使张良谢项羽。项羽亦因遂已,无诛
【解析】
(1)刘邦带着一百多骑兵来到项营,通过项伯的关系面见项羽,向项羽谢罪,说明自己没
C 项第一个“因”是“由∙∙∙∙∙∙(引导)”;第二个“因”,介词,“趁着”。
D 项第一个“于”,介词短语后置;第二个“于”,“由于”。
B 项“之”意义和用法相同,都位于主谓之间。
12.下列选项中,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2 分)
A. 求人可使报秦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B.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例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视之
A.于是项伯复夜.去
B.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C.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D.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答案】D
【解析】例句里“兄”名词作状语“像兄长一样”。A 项“夜”名词作状语,表时间,
“在夜里”;B 项“上”名词作状语,“向上”;C 项“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
A、第一个“乃”:是、就得意思。第二个“乃”:却。
B、第一个“以”:作连词,表示目的,相当于“来”。第二个“以”:把
D、第一个“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语与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变成偏
正结构。第二个“之”:作动词,译为“到,往”。
15.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麾:通“挥”,指挥
【答案】D
【解析】麾:挥手、招呼
14.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乃.持铁盾入到营
今君乃.亡赵走燕
B.暴师霸上,以.待大王
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C.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为.击破公军
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虚词用法。C 项是“替,给”的意思。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8 分)
9.下列选项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 分)
A.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秦伯说与郑人盟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B.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共其乏困
C.失其所与,不知 永保无疆之休 而境界危恶,层见叠出
D.敛赀财以送其行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因击沛公于坐
为明.日.黄.花.。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理解。
A.贻笑大方: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
人。指让内行人笑话。
B.屡试不爽: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爽:差错的意思。
C.因人成事:因:依靠。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
D.明日黄花: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
D.樊哙心急如焚闯军门,奋不顾身救主人,充分显示了他与刘邦生死与共的手足之情、君
臣之谊。
【答案】A
【解析】“足智多谋”不恰当,可改为“能言善辩”
16.翻译句子(8 分)
(1)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2)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近年来,世界各地局部的战争接连不断,造成大量的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现象
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B.在复习的最后阶段,许多同学缺乏通盘考虑的意识,目.无.全.牛.,不能从整体上把握知
识,导致复习效果不理想。
C.弟弟第一次看见大海,面对磅礴的海,他心情澎湃,特别是海浪汹涌时,他更是望.洋.兴. 叹.于这种自然的伟业。 D.瘦西湖作为一座“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湖上园林,融南方之秀、北方之 雄于一体,风韵独具,秀.色.可.餐.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理解。 A.毁家纾难:指不惜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解救国难的大义行为。 B.目无全牛: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 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C.望洋兴叹: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 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D.秀色可餐:形容秀美异常。现在有两种意思,一是指妇女姿色美丽诱人,二是形容自然 景色优美秀丽。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 分) A.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陶瓷文明,几千年的文明史蕴含着陶瓷发展一天天日臻完善的 过程。 B.近年来,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 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 C.媒体做电商,要借鉴和吸收电商行业发展的先进成果,走有自己特色的“媒体电商”之 路,而不是照搬互联网模式,否则可能会水土不服。 D.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以高雅的立意、精巧的设计、轻松的形式,将中华诗词艺术与 电视媒体巧妙结合起来,满足了电视观众对传统文化多样性的需求。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病辨析 。 A.赘余。日臻完善:臻,达到。一天天逐步达到完美的境地。“日”字和句中“一天 天”意思重复。 B.不合逻辑,“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和“选择前者——社会经济发展”矛盾。 C.搭配不当,“借鉴和吸收”与“成果”搭配不当,将“成果”改成“经验” 6.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传统礼貌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2 分) A. 你和我小学毕业时的合影我一直当作珍贵的“文物”惠.存.着。 B. 可能是一时疏忽,你的稿子有几个不大通畅的语句,我斗胆坐了斧.正.。 C. 你寄来的使用说明书,我有几个地方不大明白,特去信垂.询.。 D. 我的一首小诗在《星星》上发表了,现抄寄给你,请雅.正.。 【答案】D 【解析】 A 项“惠存”,“请保存”,多用于赠人物品时;B 项“斧正”,请他人为自己修正,多 用于请他人为自己修改文章时;C 项“垂询”,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多用于尊称长辈,上 级对自己的行动。D 项“雅正”,指将自己的书画文字赠人时,请对方指教。因此只有 D 项合适。 7.把下列句子组成语义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2 分)
A.在司马迁的笔下,樊哙不仅是一个其忠可嘉、其勇可贺的勇士,而且是一个机警干练,
足智多谋的智者。
B.生性率直坦荡而又胸无城府的西楚霸王乍见樊哙刚烈威猛之势,无端喜爱,不仅称其为
“壮士”,而且赏给他酒和肉。
C.项王放虎归山、养痈遗患,而刘邦转危为安、化险为夷,这一切都是因为樊哙舍生忘死
的斗争,机智巧妙的应变。
A.大学的一些学生语文水平实在低劣,往往让人贻.笑.大.方.,影响学校的声誉。
B.这种药能治疗心脏病,又没有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