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和中枢传导时间的研究
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对脊髓损伤的评价及法医学意义
The Evaluation of SCI by TM S—M EP an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Its Forensic Significance
YANG Lei1,LIU Xing-ben2,ZHU Rong-tin ̄,XU Xiao-min ,ZHENG Chuan-fe ,ZHOU Yu-xin3 (1.Xinlian Institute of Foren sic Medicine,Jiaxing 314ooo,China;2.SchooZ of Forensi c Medicine,China Medic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001,China,"3.Rehabilitation Center o f Shengf ing Hospital,China Medica l
University,Shenyang 1 loool China、
Abstract:0biective To f ind an objective and accurate examination for evaluation of spinal cord injury
(SCI) in forensic clinical medicine.M ethods The onset 1atency of codex,peak latency of N 1,centra1 motor conduction time (CM CT) and wave width of the abductor pollicis brevis and the anterior tibialis were calculated by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motor evoked potential (TM S—M EP).The data of 68 patients SDf iered from SCI including 23 cervica1 levels and 45 thoracolum bar levels were collected and compared with that 0f 30 norm al controls. Results In experim ental group. when the muscle strength of the abductor pollicis brevis or the anterior tibialis decreased or disappeared。the onset latency of cor. tex. the peak latency of N 1. and CM CT prolonged and the wave width broadened.And these indexes of grade 2 and 3 muscle strength in experimental g 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 rol g r oup (P<0.05).Conclusion The TM S—MEP can determine directly and objectively the motor functional status of pyramidal tract of spinal cord in 0rder to provide more accurate and objective evidences in forensic m edicine. Key words:forensic medicine;spinal cord injury;evoked potentials,motor;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大鼠运动诱发电位皮质潜伏时和中枢运动传导时间的影响
tt cn u t n t fmoo v k d p tnilo aswi ee r lifrt nMA Yuu n o o d ci i o tr eo e oe t frt t crb a naci / j a ,HUA o me a h o NG i Je ,
间( Mc ) c T 和皮质潜伏时 ( L 的变化 。 C) 结果 : ①术前各组左右侧 C T、L的 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意义( > .5 。②术后 1 左侧 C T、 L MC C P 00 ) d MC C 较术前和右侧 缩 短 ( < .1 。③ 治疗 7 P OO ) d时 , 双侧 C T C MC 、 L各 组 之 间以及 各 组双 侧 C T C MC 、 L比较差 异 均无 显 著性 意 义 ( > P 00 ) . 。④ 治疗 1d ,0 % MT亚组左侧 C T C 较 正常组和治疗 7 时均缩短 ( < . )双侧 C T、 L 5 4 时 10 MC 、 L d P 00 , 5 MC C 均较 术 前缩短 ( 左侧 P 00 , < .1右侧 P O0 )8 % MT < .5 ;0 亚组右侧 C T C 较术后 1 缩短 ( < . ) MC 、 L d P O 5。 0 结论 : 实验结果 提示 2 HzrMS 本 0 T 有助 于促 进脑梗 死大 鼠双 侧 C T和 c 缩 短使双侧 大脑达到 某种平衡 或者代 MC L 偿 ,0 MT和 10 MT 8% 0% 两种强度的 rMS T 作用 可能较大 。 关键词 脑梗死 ; 经颅磁刺 激 ; 运动诱发电位 ; 中枢传导 时间; 皮质潜伏时
C iee o ra ’eabl ainMe iie c.2 V l2 ,N .0 hns u n l R h itt dcn .O t 01 J f i o I o 6 o1
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检测应用进展及法医学意义
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检测应用进展及法医学意义曹磊;陈维忠;张玲莉【摘要】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motor evoked potential,TMS-MEP)检查是评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一种神经电生理检查方法,其法医学应用价值已逐步得到一些法医学者的关注.本文综述了TMS-MEP 的发展概况、原理、优势以及目前在评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临床治疗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探讨了TMS-MEP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者客观肌力评定的意义.%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motor evoked potential(TMS-MEP) test is one of the electrophysiological examination methods to evaluate the function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he value of the TMS-MEP has been recognized by some clinical forensic workers recently.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rinciple and advantages of TMS-MEP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unctional evaluation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d clinical treatment. The value of TMS-MEP in forensic medicine, especially in objective assessment of muscle strength after injury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s also discussed.【期刊名称】《法医学杂志》【年(卷),期】2011(027)002【总页数】3页(P139-141)【关键词】法医学;诱发电位,运动;综述[文献类型];经颅磁刺激【作者】曹磊;陈维忠;张玲莉【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湖北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湖北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湖北武汉,4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F795.1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利用时变磁场作用于大脑皮层产生感应电流改变皮层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从而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活动的生物刺激技术。
经颅磁刺激(TMS)简介与应用
功能区定位方法
FUNCTION MAPPING
经颅磁刺激(TMS)简介和应用
重复刺激-常规TMS与模式化TMS
常规 每次治疗1000-3000脉冲
花样、模式化
经颅磁刺激(TMS)简介和应用
副作用
诱发癫痫 短暂狂躁
晕厥
短暂头痛 短时听力改变 损坏颅内设备
头皮电极烧伤 大脑结构改变 组织毒素 其他瞬时效应
• TMS是唯一的科研、诊断、治疗设备,具有高度 因果分辩率
• TMS影响到神经科学中:分子、突触、细胞、网 络、脑区、系统、行经颅为磁刺的激(各TMS个)简层介和次应用
国内将出版的第一部TMS专业书
经颅磁刺激(TMS)简介和应用
TMS背景 - 简史
1781,意大利解剖学家Galvani发现生物电
经颅磁刺激(TMS)简介和应用
刺激模式和频率对BDNF的影响
经颅磁刺激(TMS)简介和应用
TMS诱发大脑共振频率
脑电图EEG由大脑皮层神经的突触后电位组成,其振荡周期与神经回路、不应期、 代谢、同步化有关。根据脑电图频率可推算TMS频率及刺激作用 大脑基本振荡频率:睡眠时慢波-δ(delta)波,频率为4Hz以下, α(alpha)波,频率为8-13Hz,清醒安静闭目时即出现, β(beta)波约14-30Hz,睁眼经,颅情磁刺绪激紧(张TM、S)焦简虑介剧和应增用多。神经元兴奋性增高,
经颅磁刺激(TMS)简介和应用
二、TMS使用参数
1,TMS术语与使用方法
2,TMS参数设置:强度、频率、 刺激、刺激时间、间歇时间。
3,TMS副作用, 安全指南: 1996年美国与2008年意大利制定
经颅磁刺激(TMS)简介和应用
TMS使用 - 手持式单刺激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常用行为学实验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常用行为学实验研究进展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特征是多巴胺神经元的损失和运动障碍。
为了研究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科学家们经过不断努力,发展了许多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并利用行为学实验对这些模型进行研究。
本文将介绍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常用的行为学实验及其研究进展。
一、旋转行为实验(Rotational behavior test)旋转行为实验是帕金森病大鼠模型中最常用的行为学实验之一。
该实验通过观察大鼠的旋转行为来评估其运动障碍程度。
实验方法一般是给予大鼠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阿片类药物apomorphine)或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如多巴胺受体拮抗剂haloperidol)后观察其旋转行为。
正常情况下,大鼠在注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后会出现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行为,而注射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后会抑制旋转行为。
而帕金森病大鼠在多巴胺神经元损失后,注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后旋转行为会减少或消失。
旋转行为实验可以用来评估药物对帕金森病大鼠的疗效,以及揭示帕金森病的病理机制。
最近的研究表明,旋转行为实验可以用来评估帕金森病大鼠对脑电刺激的反应,这为脑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提供了基础。
步态分析是评估动物步态功能的重要方法,也是帕金森病大鼠模型中常用的行为学实验之一。
该实验通过评估大鼠行走时的步态参数,如步幅、步频、支撑时间等,来评估其运动障碍程度。
正常情况下,大鼠的步态参数是稳定的,而帕金森病大鼠步态参数会表现出异常。
近年来,步态分析在帕金森病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科学家们发现帕金森病大鼠的步态分析可以用来评估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如药物治疗、基因治疗和深部脑刺激治疗等。
步态分析还可以用来研究帕金森病的病理机制,如多巴胺神经元损失对步态的影响等。
三、旋转杆测试(Pole test)旋转杆测试是一种评估大鼠运动协调和平衡能力的行为学实验。
该实验通过观察大鼠在竖直杆上爬升和下降的表现来评估其运动能力。
经颅磁刺激促进帕金森病皮质纹状体突触重塑的研究进展
小 鼠和 MP P毁损 的 P T D小 鼠) 黑 质 内存 在 神 经 祖 细 胞 , 的
颅 骨 而 达 到 脑 内深 层 组 织 , 因而 磁 刺 激 技 术 可 应 用 于 脑 神 经
皮 质 的 联 络 纤 维 大 部 分 都 投 射 到 额 叶皮 质 , 区域 在 对 运 动 该 的发 起 以及 对 经 直 接 通 路 与 间 接 通 路 反 馈 来 的 信 息 进 行 处
理 与 加 工 中 占有 举 足 轻 重 的地 位 E 。 6 ] 研究发现 P D大 鼠毁 损 侧 额 叶 皮 质 、 状 体 内 分 子 层 与 纹 外 颗 粒 层 被 标 记 的 纤 维 和 神 经 细 胞 明 显 减 少 , 触 形 态 异 突 常 , 布 不 均 。P 分 D黑 质 纹 状 体 皮 质 投 射 通 路 遭 到 破 坏 , 叶 额 皮 质 内 大量 轴 突 终 末 丧 失 , 触 密 度 减 少 , 而 导 致 突 触 素 突 从 表 达 量 减 少 _ 。 突触 素 的 减 少 可 导 致 乙 酰 胆 碱 、 氨 酸 等 神 7 ] 谷 经递质释放异常 , 突触 囊 泡 转 运 能 力 下 降 , 经 系 统 的 兴 奋 神 与 抑 制 失衡 , 而 出现 神 经 功 能 障 碍 。 从 新 近 报 道 P 大 鼠 脑 内 存 在 自体 神 经 干 细 胞 的 增 殖 , D 在 多 巴胺 神 经 元 受 损 后 , 状 体 的 神 经 干细 胞 可 分 化 为 胶 质 细 纹 胞 『 。在 S a 8 ] h n等 『 首 先 报 道 证 明成 年 小 鼠 ( 括 转 基 因 P 9 包 D
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梗死最佳方案的研究
康复科 20 09年 1_ - 6月住 院的急 性脑梗死 患者 9 , 0例
1 资 料 与 方 法
点, 然后逐 渐调小 刺激 强度 , 将刺激 1 、 5次引出 0次 有 的运 动诱发 电位达 到 5 V的强度定为静息运动阈值 0 ( M ) 并在刺激部位的头皮做记号标 志 , RT, 以便治疗时
在同一部位重复刺激 。根据分组情况实施 以下 3种方
11 一般 资料 .
选取 在海南省 人 民医院神经 内科 及
案的治疗 : 1 用 5H 爆发 ( u t刺激模式 , () z bm ) 刺激患侧 M1 , 发频率 4 zb m 内 3个脉 冲 , 区 爆 0 H ,u t 刺激 2S停 , 8S刺激强度 8 % MT 治疗 2 i 36 0个 脉冲。 , 5 , 0m n共 0 () 2 高频刺激 :5H 刺激患侧皮质 ຫໍສະໝຸດ 1 , 1 z 区 刺激 28停 ,
行训 练者 ;4 体 内有金属植入物者 。 ()
12 rM . T S的治 疗 方 法 所 有 患 者 均 进 行 脑 梗 死 常规
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 , 病情稳定后加做 rM T S治疗。治 疗 2 i 次 , 0mn / 每周 治疗 5d 停 2d 疗程共 4周 。仪器 , , 使 用华 中科技 大学研 制 的 C Y— I C 型经 颅磁刺激 仪 ,
8 %的患者存在着 不 同程 度 的运动功 能缺损 , 0 致残 率
经颅磁刺激、经颅电刺激训练认知注意力的利弊与机制
经颅磁刺激、经颅电刺激训练认知注意力的利弊与机制目前,无创性的经颅刺激技术由于其在脑部功能研究及治疗方面的有效性、无创性、易操作、价格低廉等优势正在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与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两种方法,TMS、tDCS作为有效的脑功能调节技术,具有可逆性改变神经电导率的能力,且不对神经组织造成损伤,即具有安全的神经调节能力。
注意力障碍虽只是认知障碍的一个方面,但患者若有注意力障碍时,常表现为注意力涣散,不能将其长时间地保持在某项康复训练上。
因此,注意力障碍的康复是认知康复的基础,只有改善注意障碍,记忆、学习、执行等其他认知障碍的康复才能有效进行,使大脑更多地接受外界信息量,避免认知障碍加重,产生恶性循环。
TMS、tDCS两者各有其优势,但是临床上如何合理地选择和有效利用这两种方法训练认知注意力,尚需要对其从各个方面进行了解和考量。
1.基本原理1.1 TMS TMS刺激装置包括电容器和感应器两个主要部分。
电容器储存大量的电荷,在极短时间放电,使感应器的感应线圈产生磁场,并在脑产生反向感生电流。
皮层的电流可以激活大的锥体神经元,引起轴突的微观变化,并进一步引起电生理和功能的变化。
其最终既可引起短暂脑功能的兴奋或抑制,也可以产生长时程的皮层可塑性改变。
TMS的刺激线圈有多种。
大的圆线圈穿透性较强,但产生的效应不够局限;而小型的“8”字线圈空间局限性较好,例如刺激运动皮层的空间分辨率可以达到0.5~1.0cm,而它的穿透性较弱,只能达到脑3cm[1]。
TMS有3种主要刺激模式:单脉冲TMS(sTMS)、双脉冲TMS(pTMS,或double.coil TMS)以及重复性TMS(rTMS)。
3种刺激模式分别与不同的生理基础及脑机制相关。
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评估脑梗塞预后的研究
w o w r d n i e o h v e e r 1if r t n o t p t n ri o pt l r 0矗o Ap i 2 0 o J n 0 7 h e e i e t d t a e c r b a n a c i u — a i t n h s i e 4 i f o e o a we m r 0 5 t u e 2 0 . l
Pr vn a o e’ s t lNan a g 30 6 Chi o icilPe pl 5 Ho pia, Ch n ,3 00 , na
[ bta t Obet e T vsgt teeet f t vkdptni ( P yt nca i gei A s c】 r jci oi et ae h f c o o eoe o t l ME )b a srna man t v n i f mo r e a r l c
si lt n o h r g o t a u fmoo u ci n i ai n s w t e e r lif r t n M e h d T e p t n s t mua i n t e p o n si v l e o trf n t n p t t i c r b a n a ci . t o s h ai t o c o e h o e
wi ee rl nac o G N ・igu , U Xi u 『 i mue a.eat e to e rl y i g t crb a frt n O G Lny nQ n i ,Xa ,t1 D p r n f N uo g,a Xi h i i h o m o Jn
[ 要 】目的 探 讨 经 颅 磁 刺 激 运 动诱 发 电位 ( P 检 测 在 脑梗 塞 患 者运 动 功 能 预 后 评 估 中 的价 值 。方 摘 ME )
经颅磁场刺激(TMS)综述
经颅磁场刺激(TMS)综述发表时间:2013-05-22T15:57:15.92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5期供稿作者:孙洪江1 范淑环2[导读] 神经功能成像技术的应用在飞速发展。
脑科学研究领域出现了四大技术。
孙洪江1 范淑环2(1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 130000;2一汽总医院 130000)21世纪是脑科学世纪,认识脑,保护脑,创造脑是现代科学中的重大课题,本项目涉及到人类健康第一杀手的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经颅磁场刺激是神经科学中科研,诊断,治疗的新技术,能够无创无痛直接刺激大脑皮质,调节大脑皮质的兴奋性,可塑性,促使大脑皮质和刺激回路的神经元发生生理生化和细胞结构的修复性改变,达到大脑神经功能康复的目的。
TMS技术的刺激参数包括:刺激部位,刺激强度,刺激时间,间歇时间,刺激频率,刺激模式,6个主要参数的排列组合能模拟大脑神经网络的信息编码模式,要达到刺激效果,必须对神经解剖生理,神经调节机理,神经损伤修复原理有深刻理解,必须熟练掌握肌电图诱发电位技术,经颅磁刺激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康复评定技术。
神经功能成像技术的应用在飞速发展。
脑科学研究领域出现了四大技术。
1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技术,由计算机建立与能量代谢有关的大脑功能图像。
2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射频信号与血红蛋白的含氧量有关,因此能对不同脑区的活动给出非常灵敏的测量。
3是脑磁图MEG,利用低温超导的高灵敏度传感器检测磁场来给大脑功能区定位。
具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
4是经颅磁场刺激TMS技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颅外的磁场通过颅骨在颅内感应出电流,无损无痛的刺激大脑局部神经,通过观察刺激的效果来给刺激区功能定位。
最重要的是TMS不仅是大脑功能检测定位的诊断设备而且是调节大脑功能的治疗设备。
脑神经刺激是一门专业技术,包括术中大脑电刺激、迷走神经刺激、大脑深部刺激、小脑电刺激、经颅电刺激和电休克等,这些都要进行麻醉或手术。
帕金森病运动诱发电位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影响因素。方法 : 6 共 8例 P 患 者 , 选 择 3 D 另 O名 健 康 者 为 对 照 组 。 采 用 统 一 帕 金 森 病 评 定 量 表 ( — UP D S 、 颅磁 刺 激运 动诱 发 电位 ( P R )经 ME )作 为评 定 指 标 。结 果 :P D患 者 ME P的静 息 阈值 ( RMT 、 ) 中枢
W ANG n we , Mi g iGU i g GUO io g, ta Pn , Jh n e l
De f Ne rlg Fis Ho p t l f biM e c lUnv ri pt u oo y, rt s ia He e dia iest o o y,S iiz u n ( 5 0 1 , bi ia h ja h a g 0 0 3 ) Hee n Ch
tre o e o e ta MEP).R s l :① RMT n o v k d p tn il( eut s a dCMCT fp t n swihPD d ce s do r h r o ai t t e ra e rwe es o t e
e e inf a tyc m p rd wi o tos u E m pi d sween tc a g d ② Th n dsg ii n l o ae t c nr l ,b tM P a l u e r o h n e . c h t eRMT nln i o g
c u s ( 5 y a s fP p t n swa h re e o p r d wi h r c u s ( 5 y a s g o p o r e ≥ e r )o D a i t s s o t n d c m a e t s o t o r e < e r ) r u .Th e h e RM T
帕金森病研究进展与康复治疗现状
帕金森病研究进展与康复治疗现状摘要: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罹患的以中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进行性退变为主、多系统受累的缓慢进展的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其病因、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明了。
目前,药物治疗仍是 PD 的最主要治疗方法,但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症状,不能阻止 PD 病情进展。
而康复治疗则被认为可改善 PD 患者多种功能障碍,提高自理能力,推迟或减少用药剂量,甚至能延缓疾病的进展。
本文对其康复治疗现状与研究进展等情况做一综述,意在为今后的诊治和康复方法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帕金森病进展康复治疗现状原发性帕金森病,简称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隐袭起病,进展缓慢,其特征性病理改变为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退变减少和路易小体形成,导致纹状体区多巴胺递质减少,从而临床上出现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等特征性症状,同时伴各种非运动症状,如嗅觉障碍、便秘、睡眠障碍等[1]。
帕金森病是继阿尔茨海默病之后的第2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据推测,国人PD到 2030 年约占世界PD患者总数的50%[2]。
PD 的发病机制复杂,症状多样,常造成多种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导致工作能力丧失和生活质量下降[3]。
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5岁以上人群中大约有1.7%的人患有此病,高龄老人的患病率则更高[4]。
目前,药物治疗仍是 PD 的主要治疗方法,PD的康复近年逐渐受到重视。
康复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推迟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甚至还能延缓疾病的进展[5]。
本文参考国内外研究、指南和相关文献,对 PD的研究进展与康复治疗现状进行综述,以期提升对PD 康复治疗水平和治疗技术发展,不断提高PD患者生存质量。
1、PD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PD的病因迄今尚未明确,主要病理及发病机制晚近认为黑质-纹状体多巴胺通路变性并出现路易小体导致基底核输出过多,丘脑-皮质反馈活动受到过度抑制,作用于纹状体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减少,乙酰胆碱相对增加,导致患者出现运动和非主动运动[6]。
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异 性 ,受 多 种 因 素 影 响 ,包 括 内存 因 素 和 外 在 因 素 。 本 文 将 tor codex,PMC)、辅 助 运 动 区 (supplementary motor area,SMA)
对 TMS治 疗 PD 的影 响 因素 的最 新 进 展 综 述 如 下 。
以 及 头 眼 协 调 运 动 区 等 脑 区 组 成 。根 据 患 者 不 同 的 临 床 特
见 的 变 性疾 病 ,其 药 物 治 疗 存 在 一 定 的 局 限 性 ,而 且 随 着 病 rTMS刺 激 大脑 皮 质 辅 助 区在 30~45 min内 可 使 PD症 状 恶
程 进 展 逐 渐 衰退 ,部 分 患 者 对 多 巴胺 治 疗 不 能 耐 受 。 经 颅 化 ,且 持续 1周左右 。 目前 ,对 TMS频 率 的选 择存 有较 大争
1 磁 刺 激 线 圈 的 选择
点 刺 激 不 同 脑 区 ,其 中 最 常 见 的 是 刺 激 M1区 。 刺 激 M1区
磁 刺 激 仪 本 身 性 能 ,尤 其 是 线 圈 的 各 项 参 数 ,决 定 所 产 可 引 起 对 侧 上 肢 不 自主 收 缩 ,易 于 定 位 ,而 且 多 数 选 择 刺 激
医学创新 201 1年 1月 箜 鲞篁 塑
rI !
塑 』 翌:
: .
经颅 磁 刺激 治疗 帕金 森 病 影 响 因素 的 研 究 进 展
唐 强 胡非非 王艳 高 潇
【关键词 】 经颅磁刺激 ; 帕金森病 ; 影响因素
帕 金森 病 (Parkinson’S disease,PD)属 于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常 而 ,Boylan… 曾 报 道 高 频 (10 nz)、高 强 度 (150% 运 动 阈 值 )
经颅磁刺激在临床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指南
经颅磁刺激在临床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指南2023年,国际临床神经生理学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 IFCN)更新了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在临床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指南(上一版于2008年发表在《临床神经生理杂志》上)。
2023版指南对TMS检测的各项指标进行了定义和规范,并对TMS在临床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分析,我们将对此版指南内容进行三期解读,以期为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提供依据。
TMS在神经退行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1.1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在ALS的诊断中,明确患者是上运动神经元还是下运动神经元损伤非常重要。
TMS不仅为了解ALS的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而且已经成为ALS一种重要的诊断技术。
成对脉冲TMS研究显示,ALS患者皮质内抑制下降、皮质内易化增强,表明大脑皮质过度兴奋是ALS的发病机制。
短间隔皮质内抑制的降低是ALS预后不良的指标,与疾病的恶化相关,ALS患者也会出现长间隔皮质内抑制的降低,如果LICI和SICI同时降低,表明易化回路过度活跃,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加重的信号,提示患者病情更加严重。
单脉冲TMS也为ALS患者皮质过度兴奋提供了证据,ALS 患者会出现皮质静息期(cortical silent period, CSP)降低,在疾病的早期,与其他神经肌肉疾病相比,ALS患者CSP 降低会更加显著。
在ALS早期,与健康成人比较,患者静息运动阈值(restmotor threshold, RMT)会降低,其与保留的肌束和反射亢进有关,且RMT会随着疾病的进展而增加,这可能反应了上运动神经元的变性,TMS阈值跟踪检测已成为ALS患者上运动神经元损伤一个客观稳定的指标。
正常或无改变↓: 下降↑: 上升1.2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AD患者的静息运动阈值(RMT)和活动运动阈值(active motor threshold, AMT)下降提示运动皮质兴奋性的增加,这反映了皮质神经传递的功能改变。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以方测证研究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以方测证研究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肌肉僵硬、震颤、运动缓慢、平衡困难等症状。
为了深入了解其病理机制、寻找治疗方法以及评价药物的疗效,科学家们广泛使用动物模型来模拟帕金森病的症状和病理学改变。
其中,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是最常用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
1.MPTP(1-甲基-4-苯基哌啶)模型:MPTP是一种常见的引起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神经毒素,通过注射或给予大鼠口服,可以损伤多巴胺能神经元。
MPTP进入大鼠脑后,被转化为MPP+,这种物质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进入多巴胺能神经元并导致细胞凋亡。
该模型能够重现帕金森病患者的神经元丢失和病理学变化,并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等症状。
通过该模型,科学家可以研究药物对多巴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和对症状的改善效果。
2.ROTENONE模型:Rotenone是一种植物源性杀虫剂,可模拟帕金森病神经系统中线粒体损伤的情况。
通过给予大鼠灌胃或腹腔注射,可以引起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进而导致细胞死亡和帕金森病症状的出现。
Rotenone模型模拟了神经系统中线粒体损伤的重要特点,为研究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以及开发线粒体保护剂提供了有力工具。
3.6-OHDA模型: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 6-OHDA)是一种神经毒性物质,常用来引起帕金森病动物模型。
通过在大鼠脑内或特定区域注射6-OHDA,可以选择性地损伤多巴胺能神经元。
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可以准确地模拟帕金森病的病理学改变和症状,为研究帕金森病的机制和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以上三种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均已广泛应用于研究该疾病的病理学、病机学以及药物的疗效评价。
通过这些模型,科学家们可以深入了解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神经环路的损害以及炎症反应等方面的变化。
此外,适当的干预可以通过这些模型提供对药物疗效的实验性证据,为药物研发和治疗帕金森病提供指导。
TMS介绍(修改版)
经颅磁刺激-TMS
1985年,英国Barker首先用TMS引出运动诱发电位MEP 1987年,英国MAGSTIM开始生产TMS
1992年,美国Cadwell研制出重复经颅磁刺激器
不同形式的神经刺激在人类 现已经被证明能够提高我们的学 习,记忆功能和操作能力,提高 注意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
TMS作用机理
• 利用双向调节的机理去易化或抑制刺激区神经 • 诱发LTP/LTD效应 • 频率依赖性,高频与低频的相反作用。 • 刺激间隔依赖性,不同的间隔效果不同。 • 刺激强度依赖性, • 刺激时程依赖性, • 刺激时序依赖性, • 神经状态依赖性, • 神经历史活动依赖性等
常规TMS与模式化TMS
经颅磁刺激-TMS
1985年,英国Barker首先用 TMS引出运动诱发电位MEP
1987年,英国MAGSTIM 开始生产TMS
1988年中国人研发的第一台TMS
刺激线圈与刺激原理
TMS是诱发电刺激
功能区定位
运动区 定位
单次TMS刺激枕部视觉 皮质可引起磁光效应、 还可以产生短暂的视觉 盲点。
•抑郁症終生患病率为6.1%~9.5%,約13%~ 20%的人一生曾有過一次或几次以上抑郁体 验。
• 70%的自杀为抑郁症。
抑郁症治疗
实例:rTMS治疗抑郁症
• 刺激部位:DLPFC(PET研究表明抑症患者左侧 DLPFC 代谢下降,rTMS可以使得DLPFC 代谢改变 rTMS增加BDNF的mRNA表达)
• 中枢静息期检测(SP),靶肌收缩时刺激兴奋后有一段无 肌肉收缩的静息期,反映中枢抑制。
• 皮质的联系和传导,与多导EEG连接,研究神经传导和连接 功能定位。
经颅磁及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监测大鼠脊髓功能
经颅磁及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监测大鼠脊髓功能余科炜;李家顺;徐龙江;杨海涛;田毅华;赵卫;胡玉华【期刊名称】《武警医学》【年(卷),期】2000(011)010【摘要】目的检测大鼠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与电刺激MEP信号的正常值,比较两者在刺激方式、信号特征和临床意义等方面的异同.方法 20只雄性SD大鼠经静脉麻醉后采用Mag 2型磁刺激仪和Cantada型肌电图仪分别进行单次经颅磁及电刺激,观察不同刺激强度下,在T<,12>硬膜外和双侧前肢伸肌和后肢腓肠肌记录的MEP变化特征.结果磁刺激ScMEP先正后负,以P<,1>和N<,1>波最显著,波形不够稳定,个体间差异较大,随着刺激强度增大,MEP潜伏期缩短,波幅增大.近阈值电刺激MEP与相应的超强磁刺激MEP潜伏期相近,波幅也相差不大.结论采用单次磁或电震刺激MEP仍能客观反映脊髓运动传导束的功能状态,电和磁刺激MEP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同源成份,可以作为临床与动物实验比较研究的依据.【总页数】5页(P579-583)【作者】余科炜;李家顺;徐龙江;杨海涛;田毅华;赵卫;胡玉华【作者单位】武警上海总队医院骨科,上海,201103;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武警上海总队医院骨科,上海,201103;武警上海总队医院骨科,上海,201103;武警上海总队医院骨科,上海,201103;武警上海总队医院骨科,上海,201103;武警江苏总队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全麻下经颅电和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监测脊髓功能的比较 [J], 王巧恒;左明章2.术中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监测在术前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J], 徐薇; 王树杰; 朱洁; 沈建雄; 王惠珍; 仉建国; 王升儒3.术中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监测在术前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J], 徐薇;王树杰;朱洁;沈建雄;王惠珍;仉建国;王升儒4.经颅磁、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安全性研究 [J], 曹起龙;于国平;黄福南5.大鼠经颅磁及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波幅及潜伏期特征的研究 [J], 余科炜;李家顺;贾连顺;袁文;胡玉华;石志才;戴伯军;何海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颅磁运动诱发电位 正常值
经颅磁运动诱发电位(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Evoked Potentials, TMS-EPs)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神经生理学检测方法,用于评估大脑皮层功能和神经传导速度。
TMS-EPs通过在头皮上施加磁场刺激来激发神经元活动,并记录产生的电位变化。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神经疾病或损伤对大脑功能的影响。
正常值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健康个体所表现出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范围。
然而,由于经颅磁运动诱发电位的正常值因年龄、性别、个体差异和测量条件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且相关研究还不够充分,因此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正常值。
以下是一些关于经颅磁运动诱发电位正常值的基本信息,供参考:1. 刺激参数- 刺激位置:通常选择运动皮层附近的主运动区(motor cortex)。
- 刺激方式:单脉冲刺激或重复脉冲刺激,通常使用单脉冲刺激。
- 刺激强度:根据个体的舒适感和反应调整,通常为大约80-120%的运动阈值。
2. 记录参数- 电极配置:通常使用表面电极(如贴片电极)进行记录。
- 采样率:典型的采样率为1-2 kHz。
- 激发-记录间隔:通常为5-50 ms。
3. 正常反应特征- 主要成分:经颅磁运动诱发电位主要包括早期组分N15、P30、N45和P60等。
- 反应幅度:不同成分的幅度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通常在正常范围内。
- 反应潜伏期:正常情况下,不同成分的潜伏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4. 年龄和性别差异- 年龄因素:经颅磁运动诱发电位的反应幅度和潜伏期随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需要考虑年龄因素进行比较。
- 性别因素:目前尚无明确的证据表明经颅磁运动诱发电位在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尽管经颅磁运动诱发电位的正常值仍然存在一些争议和不确定性,但它作为一种神经生理学检测方法,仍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前,这项技术主要用于评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癫痫等)的诊断和治疗效果,以及研究大脑功能和神经可塑性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论
著】
帕 金 森 病 模 型 大 鼠 经 颅 磁 刺 激 运 动 诱 发 电 位 潜 伏 期 和 中 枢 传 导 时 间 的 研 究
孙 丽君 , 贺 娟
005 10 0) ( 内蒙古 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 内蒙古 呼和浩特
【 摘要】 目的 : 探讨帕金森病(D 模型大鼠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 crc t c c ) P) oila ny( L 和中枢传导时间 cna c dco ta le etlo utn r n i
t e C T 。方 法 : i (C ) m 健康 S r u — a l ( D 雄性 大鼠4 p g D we S ) ae y 0只 , 随机分 为2组 : 实验组 ( D模 型组 ) 8只, ① P 2 ②对 照组( 生理 盐水 组 )2只, 1 选
取右侧黑质致密部(u s ni ngapr o at,N ) sbt t i as mpc S c 与中脑腹侧背盖(et g na ae , T 为手术靶点 , a a r c a vnr t met ra V A) ae l 实验组注射 6一羟基多 巴胺( 6
【 bt c】 O jcv:h mo t s r ae l rf Dhs oi lh so M — E nratadf A s at r be i T e i fh r e c it m k e a Cr a te l o T S M Pa o l n i te a e e a h so c a iP t rh d f c b m i y
维普资讯
20 07年 1 月 1
中国民康医学
Me ia o ra fC ie eP o l He t dc l un o hn s e pe J l l ah
No 2 07 v, 0
第1 9卷
上半月 第 1 期 1
Vo . 9 F 1 1 HM No 1 .1
Th t d fCo tc lt r s l fM o o v k d p tntasb r n c a il e su y o ria h ehod o tr e o e o e il y ta s r na m a n tc si lto f r mo lr t fPa kn o g ei tmu a n o de aso r is n ̄dsa e i ie s
S N L —u ,E Ja U i jnH un (h flt opt f ne M noi M d i o Inr ogl ei oee Inr noa 05 , h a i d a l a a c l l M i0 n
一
O D 制备帕金森病动物模型 , H A) 对照组注射 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 , 于制模前 、 制模后 1周 、 3周分别行 双下肢 C C T检查 。结果统计采用 L、 C
SS 1 PS1. 5统计软件处理 , 00 P< .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 果 : 术后 1 , 周 左下肢 C 、 C 实验组较对照组 降低 , L CT 具统计学意义( 00 )实验 P< .5 ,
组 自身左右侧 T MS—ME P比较 , 左下肢 C 、C T较右下肢降低( L C P<00 ; .5) 制模前 、 术后 1 、 周 术后 3周实验组 大鼠左 下肢 C L、C T进行性 降 C
低 ( 00 )实验组大鼠右下肢及对照组大 鼠左侧及右侧 下肢 C 、 C 无显著性差 异( O0 ) 结论 :D模型大鼠损毁侧皮层兴奋性增 P< .1 ; LCT P> .5 。 P
( 2 )o nr op( n= 8 r ot l u n=1 ) sl th prtdt gtnr h sbt t i apr cmpc S c n gt et g n l c og r 2 , ee e e e rei g tu s ni n as o at N )adr h vnr t met ct o a a i a a g r a( i ae a ae Vr ) N n T ee net ah 1 ( 1 /.6—0 D B )slt no6— H Ai xe m na gop Sl e ra( .S c d A w r i ce ec x 4x p A a V j d 2l g 1 H Ai P S o i f 0 D epr e t r . an n uo n i l u i cna ig % vt i i o er i et m ct ni cn o gop xm nt gcrclaec C ) cnr odc ot nn i 2 i m nCwt i m t jce t s el a o ot l u .E a ia n o i tny( L 、 e tl nu- a hs yn doa o i n r r i t al ac t n( C ) e r prt n aw e n re ek l e at prt n t ii l nl iw sdn s gS S 1 . otaeR ・ i o C T bf eoe i , ekadt e e sa r f r e i .S tt a aa s a oeui P S 5sf r. e o ao h w t e o ao a sc y s n 1 w
加, D模型大鼠病情越重 、 P 病程越长 , L C C 、C T缩短越明显。
【 关键词 】 帕 金森病模型; 大鼠; 经颅磁刺激; 运动诱发电位; 潜伏期; 枢传导时间 中
[ 中图分类号] R 4 . 72 5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0 6 (0 7 1 — 90— 4 39 20 ) 1 0 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