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阅读之三学案)
三维设计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散文阅读no.3备考怎么学学案3
语文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NO.3 备考怎么学 学案3 结束
文中所说的“清洁的精神”的含义是什么?(2 分) [自主尝试] [解题指导] 本题属于深层义的理解。“清洁的”做“精 神”的定语,是理解的核心。本段文字主要是对庄子精神的深 刻理解,所以我们可以从文段中找到解说庄子精神的关键的词 语来加以解释。 [参考答案] “清洁的精神”是一种洁身自好、拒绝诱惑、 (1 分)不屈从权势的精神。(1 分)
NO.3 备考怎么学 学案3 结束
2014年天津高考 请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2014年安徽高考 请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2014年山东高考 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其他设问方式: (1)联系上下文,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 (2)请解释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3)请简析该句的内涵。 (4)请联系全文,说说你对某句的理解。
语文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NO.3 备考怎么学 学案3 结束
[常见设问方式]
2014年湖南高考 综观全文,简析文中加点词“篡改”的内涵。 第四段中“铁牛”“拖拉”加上引号,有什
2013年浙江高考 么特别用意? 标题“自然”与第四段中加点“自然”的含
2010年四川高考 义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原文简要辨析。 其他设问方式: (1)文中画线部分中的“×××”指什么? (2)文中以“×××”词来比喻什么?其中的含义是什么? (3)“×××”一词强调的是什么?
语文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NO.3 备考怎么学 学案3 结束
[例一] 阅读下面的文段,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
幽雅的歌舞厅里,一会飘出“贝.多.芬.”,一会儿又飘出 “莫.扎.特.”,令人顿生“三月不知肉味”之感。(2 分)
初三阅读之三 学案)
初三阅读之三学案工整书写并背诵下面两个语段:1.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从穿石的滴水中,我们读出了坚持的可贵;从蜂蜜的浓香中,我们读出了勤劳的甜美。
2.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井底的蛙,当你自我欢唱时,视野便窄了;笼中的鸟,当你安于供养时,自由便没了;水中的萍,当你随波逐流后,根基就没了。
品味重要词句的内涵赏析散文的语言特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5分)夜读岳飞李元洛窗外,江南的春雨潇潇。
远处高楼上五彩霓虹灯明灭不定,近处有流行音乐在卡拉OK泛滥新潮。
我独坐书房,像独守汪洋大海中的一座孤岛,挑灯夜读八百年前的岳飞。
我读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
丞相祠堂何处寻?多年前有缘去四川成都,刚刚从杜甫《蜀相》诗中走进去,便在武侯祠的回廊上被镇住了。
回廊壁上嵌着两块硕大的青色石碑,镌刻的正是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
我平日也读过不少碑帖,最令我五内如沸的莫过于这一方了。
那遒劲奔放的行草,喷自一管八千里路云和月中的凌云健笔,涌自一位英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激烈壮怀。
巴山楚水,万叠千重,我无法将那碑文搬回家去,只能将它藏在心中。
数年之后,我专程拜谒谭嗣同的家乡浏阳,竟然在浏阳的书店买到新出版的《岳飞书前后出师表》。
谭嗣同是封建末世的奇男子,岳飞是名彪青史的伟丈夫,我的遇合冥冥之中有什么天意吗?我庆幸我的夙愿于斯时斯地如愿以偿。
今夜,窗外是潇潇的江南春雨。
我没有去凭栏,我品读岳飞书于《出师表》之后的“跋”:“绍兴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遇雨,遂宿于祠内。
更深秉烛,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词、诗赋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觉泪下如雨。
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
道士献茶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
我的耳边,敲响岳飞八百年前在南阳武侯祠听到的雨声,我的眼前,红起岳飞当年夜深不寐时点燃的烛光。
岳飞他瞻仰武侯祠而泪下如雨而坐以待旦而挥涕走笔,这不是一种精神人格上深刻的领悟、沟通和激动吗?一位,少年时母亲就在他背上刺下了“精忠报国”的叮咛,一位,在危急存亡之秋向历史和苍生作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表白。
高三语文复习 文学类文本阅读(三)小说教学案高三全册语文教学案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文学类文本阅读)三
1.含义:①“雁阵〞象征人的价值无比崇高,是表现人性的主题、促使狗娃人性复苏的重要形象;
②它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使主题的表现由隐而显;
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了矛盾冲突。
1.〔4分〕最后写郑副长在家里发现获奖证书一事,一方面暗示郑副长的竹画确有程度,使情节波澜再起,给人留下
无穷韵味,使小说的主题得到了升华;另一方面,原来妻子说的一切只是一个好心的谎话,这又使副长妻子这一人
物形象显得更加鲜明,让人不能不为副长妻子的贤慧聪颖而折服。
〔每方面2分,大意相近即可〕
【答案】(2)(6分)①具有仁慈、温婉等传统的女性美;②有责任心,做事认真;③对人生抱有美妙的向往和期待。
【考点】考察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解析】小说中的人物的分析要根据故事情节、事件,从人物描写的方法〔如动作、语言、心理活动、肖像〕角度入手分析。
【思路分析】人物形象的答题格式是:性格+身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寓言三则》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寓言三则》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寓言文学的特点和作用。
2. 理解《寓言三则》中的寓意和主题。
3. 掌握寓言文学的阅读和分析技巧。
4. 培养学生的思辩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1. 熟悉《寓言三则》这篇寓言故事。
2. 掌握寓言文学的阅读方法和分析技巧。
3. 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和主题。
教学准备1.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寓言三则》课文。
2. 板书:《寓言三则》故事标题和重要词汇。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几个寓言故事的插图,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向学生介绍寓言文学的概念,并解释其特点和作用。
第二步:阅读与理解1. 学生个别自读课文《寓言三则》。
2.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课文内容,尝试理解故事的寓意和主题。
3. 整个班级共同探讨故事的寓意和主题,并记录在板书上。
4. 老师帮助学生解读故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第三步:分析与讨论1. 老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寓言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 各个角色代表了什么?- 故事中的情节有何寓意?- 故事传达了什么样的价值观念?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分析和理解。
第四步:思考与拓展1.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寓言文学的作用和价值,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个人反思并写下自己对寓言故事的感悟和启示。
教学延伸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则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并用自己的话解读其中的寓意与主题。
2.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寓言故事或其他文学作品,提升阅读能力和素养。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参与度、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对寓言故事寓意和主题的解读是否准确。
参考资料1.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寓言三则》课文。
2. 人教版语文教材教案参考。
江苏省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三文言文阅读之解释词语翻译句子学案含答案_165
专题三文言文阅读之解释词语翻译句子【学习目标】1. 明确中考文言文阅读的相关考点。
2. 提炼归纳文言文释词译句的方法。
3. 掌握并能运用所讲方法给文言文释词译句。
【典型例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崇明老人记[清]陆陇其崇明具有吴姓老人者,年已九十九岁,其妇亦九十七岁矣。
老人生四子,壮年家贫,鬻①子以自给,四子尽为富家奴。
及四子长,咸能自立,各自赎身娶妇,遂同居而共养父母焉。
伯仲叔季②,列肆.五间:每户一铺,另辟一间,为出入之所。
四子奉养父母,曲.尽孝道。
始拟.膳每月一轮,周而复始,其媳日:“翁姑老矣,若.一月一轮,则必历三月后,方.得侍奉颜色..,太疏。
”拟每日一家,周而复始。
媳又日:“翁老矣,若一日一轮,则历三日后,方得侍奉颜色,亦疏。
”乃.以一餐为率③,如蚤.餐伯,则午餐仲,晚餐叔,则明日..蚤餐季,周而复始。
若逢五及十,则四子共设于中堂,父母南向坐,东则四子及诸孙辈,西则四媳及诸.孙媳辈。
分伯仲坐定,以次..称觞④献寿。
率⑤以为常。
老人饮食之所,后置一橱,橱中每家各置钱一串,每串五十文。
老人每食毕,反手于橱中随意取钱一串,即往市中嬉,买果饼啖之。
橱中钱缺,则其子潜补之,不令老人知也。
老人间往知交游,或对弈,或樗蒲⑥。
四子知其所往,随遣人密嘱其家佯输于老人,老人亦不知也。
老人胜,辄踊跃归。
亦率以为常。
盖数十年无异云。
(选自《明清散文名篇集粹》,有删改)【注】①鬻(yù):卖。
②伯仲叔季:兄弟排行的次序。
③率(lǜ):文中指频次。
④称觞(shāng):举杯。
⑤率(shuài):大致,一般。
⑥樗蒲(chū pú):古代一种游戏。
1. 解释文中第②小节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列肆.五间()曲.尽孝道()始拟.膳每月一轮()()若.一月一轮()方.得侍奉颜色..()()乃.以一餐为率()如蚤.餐伯()则明日..蚤餐季()西则四媳及诸.孙媳辈()以次..称觞献寿()()2.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备考2023】中考语文一轮 议论文阅读题型三 学案(含答案)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指导与训练·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解题策略及训练】题型三品析议论文“趣味引用”的作用“趣味引用”是指在议论文行文中,为了更好地表述观点,一般在文章的前面引用逸闻趣事、名家典故等材料,以增加文章的知识性、趣味性,更好地为论点服务。
引用的内容可以是一则故事,一个回忆片段;也可以是记叙的一个场景,一些让人动容的话语。
其中,最常见的还是“故事”。
常见题型1文章某段有何作用?开头引用xx严厉批评xx的故事,作用是什么?3本文开头是如何引题的?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4选文第x段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公式呈现讲故事的作用(1)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2)概括内容+引出论点(论题)(3)起到“论据”的作用公式解读总体解读:技巧始终为中心服务。
“趣味引用”本质上就是一种技巧,大多数情况下以“故事”呈现。
在中考的议论文中,大多数“故事”都是出现在文章的开头部分,但是并不排除在“文中”的情况。
无论位置出现在哪里,作用都是大同小异的。
具体解读:(1)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为了阐述一个道理,先在道理之前讲述一个与之相关的故事:在这里,我们姑且可以把它理解为行文中的“起兴”--为言己物,先言他物。
其目的还是为论点服务的。
用一则材料或一则故事,就可以将这个道理讲得比较熨帖,比较生动,增加知识性和趣味性。
综上所述,可以把这个作用归为“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概括内容+引出论点(论题)。
一般情况下:“故事”在前,论点(论题)在后。
文章“低回婉转”讲述故事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出论点”。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如果在做中考试题时,发现试题的分值特别大,抑或这段文字特别强调什么内容,就需要对这段故事进行简单的概括。
当然,从回答试题的完整性以及结合文本的角度,概括内容对于回答中考试题而言也是“百利无一害”的。
(3)起到“论据”的作用。
从上文的分析得知,材料是为论点服务的,所以,故事也就有可能是证明论点的材料,从而起到“论据”的作用。
专题06《昆虫记》-名著阅读必备知识点详解及过关题训练(学案含解析)
专题06 《昆虫记》-名著阅读必备知识点详解及过关题训练(学案含解析)《昆虫记》知识点整理与必做题目基本文学常识【作者简介】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
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
法布尔半生坚持自学,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精通拉丁语和希腊语,喜爱古罗马作家贺拉斯和诗人维吉尔的作品。
他在绘画、水彩方面也几乎是自学成才,留下的许多精致的菌类图鉴曾让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诗人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尔赞不绝口。
他也为漂染业作出贡献,曾获得三项有关茜素的专利权。
【写作背景】1823年12月,法布尔降生在法国南方一个贫穷的农民家中。
上小学时,他常跑到乡间野外,兜里装满了蜗牛、蘑菇或其他植物、虫类。
法布尔15岁考入师范学校,毕业后谋得初中数学教师职位。
他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到一本昆虫学著作,立志做一个为虫子写历史的人。
靠自修,法布尔取得大学物理数学学士学位,两年后又取得自然科学学士学位。
又过一年,31岁的法布尔一举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他出版了《天空》、《大地》、《植物》以及《保尔大叔谈害虫》等系列作品后。
1875年,法布尔带领家人迁往乡间小镇。
整理20余年资料而写成的《昆虫记》第一卷于1879年问世。
1880年,法布尔用积攒下的钱购得一老旧民宅,他用当地普罗旺斯语给这处居所取了个雅号--荒石园。
年复一年,“荒石园"主人穿着农民的粗呢子外套,尖镐平铲刨刨挖挖,一座百虫乐园建成了。
他把劳动成果写进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中。
1910年,《昆虫记》第十卷问世,法布尔86岁。
【内容概述】《昆虫记》是一本讲昆虫生活的书,被誉为“昆虫的史诗”涉及蜣螂、蚂蚁、西绪福斯虫等100多种昆虫。
《昆虫记》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
《昆虫记》一书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分析论证思路与论证手法-河北安平中学高三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复习学案三
学案三分析论证思路与论证手法“分析论证”是最能体现议论文文本特征的题目之一,考查的是对文章论证思路和论证手法的分析,重点考查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采用了什么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
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和常见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手法,要注意判断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
一、把握论证思路论述类文章,根据其论述的特点,可分为:解说性论述、证明性论述、思辨性论述。
它有一些基本结构形式,如并列、递进、对比、总分是其常见的四种结构体式:(一)并列对中心论点进行条分缕析,分解出几个分论点,共同来阐述文章的中心论点。
各个分论点平行列举,各个阐述。
语言标志有“首先”、“其次”、“再次”,或“一方面”、“另一方面”,或“其一”、“其二”等。
(二)层进后面的论证是在前面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前后之间是逐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关系。
层进式结构中各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前后顺序有内在的紧密联系,不能随意变动。
(三)对比把两种观点加以对比,通过二者的对比,突出论证其中一方面的正确性。
往往一方面用墨较多,作为论证的重点;而另一方面着墨较少,只作陪衬。
(四)总分文章各层次之间有总说与分说的关系,总论点在各层次的分论点当中体现,而各层次的分论点由总论点统领,可以先总后分,也可以先分后总,还可以先总后分再总。
二、分析论证方法(一)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二)理论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运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及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观点。
(三)对比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四)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五)因果论证根据客观事物之间都具有的普遍和必然的因果联系的规律性,通过分析原因来论证结果。
(六)类比论证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
(七)引申论证对被否定的反面论点进行合乎逻辑的引申,导出荒谬的结论,从而予以驳倒。
初三阅读理解技巧教学案
初三阅读理解技巧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初三阅读理解的基本要求和技巧。
2. 掌握阅读理解中常见的题型及解题方法。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答题效率。
二、教学内容1. 阅读理解的基本要求和技巧。
2. 阅读理解中常见的题型及解题方法。
3. 阅读理解案例分析和解题讲解。
三、教学步骤及教学重点1. 引入(教师)通过提问和介绍,引导学生了解阅读理解的重要性和在中考中的分值比例。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认识到阅读理解的重要性。
2. 提出问题(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解题思维。
3. 讲解阅读理解的基本要求和技巧(教师)- 了解文章结构:首先要读题,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有目的地阅读文章,了解文章主题和结构,掌握文章的大意。
- 抓住关键词: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抓住关键词,理解每个句子的含义,从而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
- 注意上下文推断:针对某些具体细节问题,可以通过上下文的线索进行推断,找到正确答案。
- 提前预测: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题目内容提前预测,为解题过程提供线索。
4. 讲解阅读理解中常见的题型及解题方法(教师)- 主旨大意题:通过抓住关键词,理解每个段落和整篇文章的主题思想,选择正确的答案。
- 细节理解题:在阅读过程中,重点关注文章的细节信息,通过定位和推理找到答案。
- 推理判断题:通过对文章的推理和理解能力,选出正确的答案。
- 表达态度题:通过倾听作者的意图和作者的言辞,选出正确的答案。
- 词义猜测题:通过上下文的线索,猜测生词的词义。
5. 阅读理解案例分析和解题讲解(教师)教师提供一些实际的阅读理解案例,通过分析和解题过程,引导学生熟悉题型,掌握解题技巧。
6. 学生练习(学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完成一些阅读理解的练习题,加深对阅读理解技巧的理解和应用。
7. 讨论与总结(教师和学生)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解题过程中的困惑和难点,总结解题的有效方法和技巧。
学案三 文言句式
“被”字句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无标志句
①感斯人言。(《琵琶行》) ②而刘夙婴疾病。(《陈情表》)
9
@《创新设计》
[即学 即练]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吾兰芝长初见.还笑时于,大府方吏之家见.丁宁
B.吾身属死今人为手.之,虏为.矣天下笑者,何也
20
@《创新设计》
【参考译文】 孔子谒见齐景公,景公送给他廪丘作为食邑。孔子谢绝了,不肯接受,回到住处
以后对学生们说:“我听说君子有功因而接受俸禄。今天我游说景公,景公并没有采 纳我的建议,却赐给我廪丘邑,他太不了解我了。”让学生们赶快套好车,告辞以后 就走了。孔子这时是平民,他在鲁国只当过司寇的官,然而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君主 难以跟他相提并论,三位帝王的辅佐之臣不比他显赫,这是因为他取舍都不苟且啊!
省略介词 省略兼语
列坐(于)其次。(《兰亭集序》) 使(之)快弹数曲。(《琵琶行》)
13
@《创新设计》
[即学 即练] 5.下列各句中,没有省略现象的一项是( )
A.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 B.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C.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D.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解析 A项,“伐齐”前省略主语“廉颇”;B项,“剑舞”后省略谓语“为乐”; C项,“晋军”“秦军”后省略介词“于”;D项,没有省略现象。 答案 D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C.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D.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解析 其余三项均为定语后置句。 答案 D
24
@《创新设计》
@《创新设计》
(2)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板块三文学类阅读(散文)学案23札记评点——利用小文体,写好小赏评
学案23札记评点——利用小文体,写好小赏评复习任务了解札记、评点读书类小文体的特点,学会利用它们写出对文学作品的赏析和评论。
教材梳理1.札记教材学习任务群单元学习(研习)任务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任选一首诗歌,想一想: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怎样的特点?激发了你怎样的情思?如何通过意象来欣赏诗歌?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写一则札记。
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学习任务群9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包身工》用文学笔法报道真实事件,其中的人物、事件、环境都是真实的,但又运用了较多的文学手法,如塑造形象、刻画细节、营造气氛等,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深入阅读课文,结合具体内容,就作品新闻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写一篇札记。
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学习任务群10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结合本单元课文中的实例,探究语言的表达技巧,选择一个角度,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语言鉴赏札记。
2.评点教材学习任务群单元研习任务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学习任务群8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评点,是古人品析诗文的常用方法。
学习评点,既能培养细读文章的能力,又能提高概括表达的水平,有助于研习古代诗文。
从本单元所选的古代散文中选择一篇,试作评点,并与同学交流。
活动一学写札记(一)概念何谓札记?古称小木简为札,条记于上,故称“札记”。
在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时,把心得、体会、感想、疑问、意见、评论等分条记录下来,就是札记。
广义上的札记包括思想札记、读书札记、工作生活札记,下面主要讲的是狭义概念,专指读书札记。
(二)写法1.提纲式:勾勒全文,明确主次提纲式读书札记,是通过编写、勾勒内容提纲,明确主要和次要内容。
这种读书札记以理清书的主要内容为目的,使人更快地掌握全书的内容逻辑、作者的思想脉络等。
2.评注式:有感而发,随文批注评注式读书札记,是在原书正文旁边加上批注,对书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写下自己的感想、体会,以肯定其思想艺术价值。
我国古代学者常用这种方法评点名著,如金圣叹评《水浒传》、脂砚斋评《红楼梦》等都属于评注式读书札记。
初三阅读教学设计教案
初三阅读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其阅读效率和信息获取能力;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增强其分析问题的能力;3.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本类型的特点,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内容:1. 预读和预测:通过图像、标题、关键词等对文章进行预读和预测,提前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题。
2. 快速阅读:通过快速浏览文章,抓取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信息获取能力。
3. 细节理解:通过理解文章中的具体细节,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4. 推理判断:通过分析文章中的事实和信息,进行推理判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
5. 文本鉴赏:通过阅读不同文本类型的文章,比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让学生了解不同文本类型的特点和风格。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预习活动:通过给学生展示文章的标题、插图、关键词等,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预读和预测。
3. 快速阅读: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浏览文章,抓取关键信息。
4. 细节理解:分析文章中的细节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5. 推理判断:让学生根据文章中的事实和信息进行推理判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
6. 文本鉴赏:让学生阅读不同文本类型的文章,比较其特点和风格,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7.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8.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展开思考,并提出问题或展示个人观点,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9. 课堂作业:布置适当的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与反馈:1. 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表现进行观察和评价,包括快速阅读的时间、细节理解的准确度、推理判断的逻辑性等。
2.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和反馈,通过小组讨论或展示个人答案的形式,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和提高。
3. 教师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错误和改正,并给予鼓励和肯定。
九年级第三单元阅读教学设计
九年级第三单元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对第三单元的阅读教学,使学生能够:1. 掌握文章的基本结构和组织方式;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4.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掌握文章的主旨和细节;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文章中的隐含信息,掌握文章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学用书:九年级英语教材第三单元阅读部分;2. 阅读材料:包括不同题材和难度的文章,如新闻报道、科普文章等;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约10分钟)通过给学生展示一篇新闻报道的标题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
2. 预测(约5分钟)要求学生根据标题、开头段落或图片,预测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鼓励学生提出各种猜测,并解释他们的猜测依据。
3. 阅读(约20分钟)为学生分发阅读材料,并让他们阅读整篇文章。
在阅读过程中,鼓励学生标记重点信息和不理解的词汇。
可以在课堂上提供必要的词汇解释和背景知识。
4. 理解(约15分钟)针对不同的文章,可以设计不同的理解问题。
可以要求学生回答关于文章主旨、中心思想、作者观点以及细节信息等方面的问题。
也可以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和分析文章。
5. 分析讨论(约15分钟)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鼓励学生在小组中相互辩论和交流,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和思考问题。
6. 总结(约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引导学生指出自己在阅读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今后需要改进的方向。
五、拓展活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内容,可以组织一些拓展活动。
比如,让学生选取一篇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进行阅读和分析,并可以展示给其他同学分享。
六、课堂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听从学生的问题和回答,以及参与讨论的情况等,进行课堂评价。
2023年文言文中考一轮复习课课过关练第三篇《湖心亭看雪》学案(解析版)
第三篇——湖心亭看雪知识梳理作者简介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
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他的散文以清淡率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寓情于景,意趣深远,成就较高。
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文体本文是一篇小品文。
小品文的文体并无定制,尺牍、日记、游记、序跋等均可包含,其特点有三:一是通常篇幅不长;二是结构松散随意;三是文笔轻松而富于情趣。
小品文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在明代。
晚明小品文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产物,它的核心为“性灵”,与唐宋古文的核心“道统”恰好相对,使散文得到了一次解放。
作品梗概张岱出身于书香门第,明亡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悠游的生活。
明亡以后,他曾参加抗清斗争,后消极避居于山中,坚守贫困,潜心著述。
《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入山以后。
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本文便选自《陶庵梦忆》写作背景《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
《陶庵梦忆》是张岱于明亡后避居深山所做,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主题概述本文记述了一次湖心亭赏雪的往事,描绘了西湖雪后的洁净之美,以及亭上的遇人之乐,表达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以及闲情雅致,隐含着淡淡的故国之思。
课文内容概说本文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
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
文章叙事是线索,写景是重点,抒情是灵魂。
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做到了景有含情,情景交融,情事交融。
作者在写景、叙事中透露出作者游湖观雪的雅趣,显得悠远脱俗,卓然独立。
湖、山、人共同构成了极具艺术境界的画面。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文笔简练,全文不足二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尤其令人惊叹的是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一组合,竟将天长水远的阔大境界,甚至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全都传达出来,令人拍案叫绝。
2024年中考地理复习+学案+专题三地图判读专题
专题三地图的判读〖基础巩固〗1.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内容越;比例尺越,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2.判断地图的方法:有指向标的地图,箭头指向为,相反的方向为;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方向;既无指向标又没有经纬网的地图,就按照一般方法上北下南,。
3.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等高线的地方,坡缓。
4.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是;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是;两山峰之间的部位是;等高线重叠处是;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的是山峰。
5.海拔500米以上,地势起伏很大,顶尖坡陡的是山地;海拔在200—500米之间,地势起伏较大,顶圆坡缓的是;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的是。
〖精讲点拨〗1.(2018中考)关于图中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村落的海拔高度位于100—200米之间B.较长中虚线AB是一条山谷线C.若赵庄、周村之间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是1.5千米D.图中A、B两地的气温差应为3℃2.(2013中考)有一地理兴趣小组判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时得出以下结论,请你找出说法错误的一项()A.图中①、②、③处都有可能发育成河流B.村庄甲及附近地区若有大片农田,最有可能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C.B处、C处地形部位的名称分别为鞍部、陡崖D.村庄甲位于水电站乙的东北方向3.某中学地理夏令营在如图区域开展了一次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A、B、C、D四地区中的A地,可以进行攀岩活动B.图示区域是丘陵,张庄所在地形部位为山谷,王庄所在地形部位为鞍部C.图中所示的4个村庄中,看不到水库景区的村庄是李庄;可能受山洪影响的村庄是刘庄D. B、C两条引水线路中,能自流灌溉的是B线路〖有效训练〗1.八年级1班的同学准备从学校出发,去公园参加秋游活动。
出发前,他们在比例尺为1:100 000的地图上测量出两地距离是5厘米,那么他们的实际路程是()A.500千米B.50千米C.5千米D.0.5千米房县的小明非常喜欢地理。
语文 第11课题《文言文阅读三》复习教案(苏教版九年级).doc
课题:文言文阅读(三)课型:复习课时间:执笔:刘兰华审核:初三语文组[复习过程]一. 导入谈话:7—9年级学段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虽然不高,但如果平时没有一定的古汉语知识的积累,那么阅读课外文言文肯定是比较困难的。
“功夫在课外”,文言文知识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要靠我们平时多阅读,多记忆,多理解,多归纳,多积累,只有这样,我们阅读文言文才能心有灵犀,也才能游刃有余。
综观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情况,对文言文的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l.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文言虚词的作用。
2.文言文的朗读节奏。
3.句子的翻译和理解。
4.文意的理解和内容的分析评价等。
考查的选文内容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2010年泰州卷的文言文选文将仍然取自课外,但篇幅短小,文意浅显,注重考查学生的文言迁移能力。
文言文的文意把握以翻译句子和理解句意为前提,而弄懂句意、正确朗读又以理解文言文的字词含义为前提。
所以我们首先要注意对古汉语中虚实词意义的理解和积累。
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结合语境理解词义,比较,辨析,归纳,找出词语运用的有关规律。
把握文言实词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尤其是把握尚有生命力的实词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或用法,如“之、其、而、以、于、因、为、焉、乃、则、然、或”等。
其次,熟读、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培养文言语感。
朗读、背诵要准确、顺畅,要把握朗读节奏,文言文朗读节奏一般按意义划分;也要注意一些语法现象,如发语词或句首连接词后要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介宾短语往往是独立单位等。
再次,要了解文言文的常见句式,掌握文言句子的翻译原则。
如省略句翻译要补出省略内容,倒装句翻译要按现代汉语习惯确定语序,翻译句子以直译为主,尽量保留原文句型,表达文意不走样,等等。
最后,要注重整体感知,掌握阅读技巧,全面准确地把握文言文的文意。
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既要理清文章结构,概括文段内容,又要联系选文出处、作者背景,了解写作目的,多角度思考问题,把握作者观点、态度和思想感情,二. 导学:巩固拓展延伸(2009·泰州)文言文阅读理解。
如何提高初中生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Unit 3 教案.doc
如何培养初中生英语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教学案例设计主备人:汪菊荣一、教材分析1、本节阅读课选择的是一篇有关学校规则的文章,内容都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本节课设计了快速阅读和仔细阅读2个阅读任务。
根据实际,我在本节阅读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对阅读内容中的学生穿校服的话题的讨论,然后就讨论内容写一篇书面表达。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好,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较好,学生也有一定的学习策略和合作学习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准确朗读并识记单词和短语如:concentration , atpresent, opportunity, experience, member, design.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被动语态来谈论学校规则并发表意见。
2、能力目标能通过扫视获取文章的主要信息。
通过精读获取文章的具体信息。
通过写作训练学生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①使学生学会对学校规则进行评价,②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止确对待各种规则。
四、学习重难点1、能够完成本节课的阅读任务。
2、能够完成写作训练。
五、过程和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形式来开展阅读训练。
六、学习策略1、能够通过小组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
2、通过完成各项任务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策略。
七、教学过程Step 1: Warming up and Lead-in1、就学生学校规则出示图片,并引导学生做pairworko2、导入新课Step2: Reading出示阅读任务:Taskl: fast readingTask2: careful readingTask3: Intensive readingStep 3 : Writing (Homewok)英语课上,开展了一个以“Should students wear uniforms at school? ”为题的讨论,结果如下,请你用英语作个小结,并说说你的看法•词数80左右.agree disagreeReasons Cheaper, beautiful ugly uncomfortablecon cent rate on study look smartlook tidy wear our own clothesknow who we are be good for studyingbe proud of our school design our own clothesdon't go shopping often go shopping for other things suchas shoesShould students wear uniforms at school?We had a discussion about whether students should wear uniforms at school. Here is the result:Some students think we should wear uniforms becaus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tep 4:summary1•词组回顾2. Reading strategy带着问题去读文章,增强阅读的目的性,通过扫视快速的获取文章的主要信息,通过仔细阅读获取文章的详细信息。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阅读》研讨课教案_3
九(上)第三单元(小说)复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复习归纳本单元的知识框架。
2.掌握小说阅读的中考考点及题型。
掌握小说阅读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小说阅读的一般方法。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示例演示法问题讨论法阅读指导法【学习方法】温故整合法分类归纳法合作探究法学以致用法【学习课时】1课时课前准备一、复习本单元所学过的小说,归纳其各自的侧重点。
二、翻看近几年中考小说阅读题,熟悉小说阅读的考点及题型。
三、结合所学课文归纳小说阅读的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我们刚刚学完的第三单元的课文从题材、体裁上应归属于哪一类呢?今天,我们就侧重从体裁的角度对本单元进行一个系统的复习。
(板书课题)二、回顾旧知,构建知识框架。
1.同学们,你们在学习小说时大多从哪些方面去分析文章呢?明确:情节、人物、环境、主题、语言、写法2.在做小说阅读题时,你发现小说阅读一般都爱考查什么呢明确:①概括故事情节②分析人物形象③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④把握小说主题⑤品味小说语言⑥赏析小说写法本节课的复习重点是:情节、人物、环境三、合作探究,总结阅读方法结合本单元所学小说,分析下列问题。
1.如何划分小说的结构并概括情节?(1)如何划分小说结构?《故乡》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心声》公开课前,想读课文;回家路上,偷读课文;次日放学,听读课文;公开课上,终读课文。
依据时间地点的转移来划分;如《故乡》《心声》《孤独之旅》家道中落,随父放鸭;撑船赶鸭,初到苇荡;苇荡遇雨,经受考验;与鸭共成长。
《我的叔叔于勒》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依据小说情节的四部分来划分;如《我的叔叔于勒》《孤独之旅》(2)如何概括小说情节?什么人什么事什么重要强调什么。
(同一主语可承前省略)2.如何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1)通过故事情节来分析《心声》与万卡有着相似经历的李京京,要求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万卡》,遭到老师的拒绝,但他心里不服气,不仅自己努力练习,而且还去纠正被安排朗读课文的同学的错误,最后公开课时别人怯场,给了李京京一个机会,他终于声情并茂地朗读了《万卡》,借此发泄了心中积郁的块垒。
《血缘与地缘》《名实的分离》《欲望到需要》三章学案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精读学习指导(七)一、学习内容:《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二、思维导图:三、核心概念:任务一:结合三章相关论述及思维导图,提炼以下核心概念的内涵及特点。
1、血缘社会:2、地缘社会:3、文化英雄:4、时势权力:5、名实分离:6、欲望:7、需要:四、学以致用(一)文本理解1、从权力的发生、权力的性质、“反对”的性质三个角度比较时势权力、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权力的不同。
2、中国古代的商业历来不发达,请结合《血缘与地缘》的内容,做分析。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1974年,第一台个人电脑问世的消息激发了盖茨的全部激情。
他决定从哈佛退学,投入到这一场计算机浪潮之中。
因为这是一次百年不遇的机会。
1975年,盖茨和他的好朋友保罗终于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1981年,当时最大的计算机公司IBM公司正式展出其新型个人计算机,轰动一时。
而更引人注目的是,为IBM公司提供语言程序的正是年轻的盖茨领导下的微软公司。
经过不懈的努力,微软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在 IBM 个人电脑问世半年后,微软正式成为个人电脑软件方面的领导者。
年仅26岁的盖茨也一举成名。
材料2:东汉末年,社会混乱,群雄逐鹿,产生了曹操、刘备、诸葛亮、周瑜等历史风云人物……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请结合《名实的分离》前5段,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
(二)选择题阅读《血缘与地缘》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一个社会只要长幼之间没有社会的差次,年长的对年幼的无强制的权力,它就一定不是血缘社会。
B 现代社会虽然不是血缘社会,但也没有完全抛弃血缘继替,因为现在依然是以亲属来担负生育。
C 血缘继替是安稳既有秩序的最基本的方法,如果抛弃了这一方法,就无法避免社会纠纷的发生。
D “地”的关联派生于社会关系,所以“村落”这样的概念在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中意义不完全相同。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血缘继替与社会结构关系密切:血缘继替维持着社会结构的稳定,而社会结构若发生变化,则会影响到血缘继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阅读之三学案
工整书写并背诵下面两个语段:
1.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
的力量;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从穿石的滴水中,我们读出了坚持的可贵;从蜂蜜的浓香中,我们读出了勤劳的甜美。
2.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井底的蛙,当你自我欢唱时,视
野便窄了;笼中的鸟,当你安于供养时,自由便没了;水中的萍,当你随波逐流后,根基就没了。
品味重要词句的内涵赏析散文的语言特色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5分)
夜读岳飞李元洛
窗外,江南的春雨潇潇。
远处高楼上五彩霓虹灯明灭不定,近处有流行音乐在卡拉OK泛滥新潮。
我独坐书房,像独守汪洋大海中的一座孤岛,挑灯夜读八百年前的岳飞。
我读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
丞相祠堂何处寻?多年前有缘去
四川成都,刚刚从杜甫《蜀相》诗中走进去,便在武侯祠的回廊上被镇住了。
回廊壁上嵌着两块硕大的青色石碑,镌刻的正是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
我平日也读过不少碑帖,最令我五内如沸的莫过于这一方了。
那遒劲奔放的行草,喷自一管八千里路云和月中的凌云健笔,涌自一位英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激烈壮怀。
巴山楚水,万叠千重,我无法将那碑文搬回家去,只能将它藏在心中。
数年之后,我专程拜谒谭嗣同的家乡浏阳,竟然在浏阳的书店买到新出版的《岳飞书前后出师表》。
谭嗣同是封建末世的奇男子,岳飞是名彪青史的伟丈夫,我的遇合冥冥之中有什么天意吗?我庆幸我的夙愿于斯时斯地如愿以偿。
今夜,窗外是潇潇的江南春雨。
我没有去凭栏,我品读岳飞书于《出师表》之后的“跋”:“绍兴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遇雨,遂宿于祠内。
更深秉烛,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词、诗赋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觉泪下如雨。
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
道士献茶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
舒胸中抑郁耳”。
我的耳边,敲响岳飞八百年前在南阳武侯祠听到的雨声,我的
眼前,红起岳飞当年夜深不寐时点燃的烛光。
岳飞他瞻仰武侯祠而泪下如雨而坐以待旦而挥涕走笔,这不是一种精神人格上深刻的领悟、沟通和激动吗?一位,
少年时母亲就在他背上刺下了“精忠报国”的叮咛,一位,在危急存亡之秋向历史和苍生作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表白。
虽然异代而不同时,这却是一个
心忧天下的灵魂和另一个心忧天下的灵魂的隔代相呼,是一颗高贵的心和另一颗高贵的心的遥相感应。
八百年后的今日春夜,我侧耳倾听的是江南夜雨,更是那英雄二重奏的铿然和鸣。
稍后于岳飞而呼吸在同一个时代的陆游,对《出师表》也赞美不已:“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病起书怀》)《出师表》的具体指涉,也许离我们已经太遥远了,今天夜半我挑灯仔细看的,是和我们仍然十分亲近的岳飞的事迹。
有一回,岳飞和一群文人学士谈及纷乱的时局,有人提出“天下纷纷,不知几时才可太平”,岳飞有名的回答传于后世,直到今天仍然掷地作金石之声而振聋发聩:“只要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天下自然就会太平”!当今之世,钱潮动地,欲浪拍天,
芸芸众生对财神的尊敬不是远远超过了对其他所有的神明?岳飞登坛拜将,身居高位,但自俸仍然甚俭,全家仍然是布衣粗食,他无论平时或战时也仍然和士卒
同甘共苦,这样,岳飞的部队上下一心,真正是“战无不胜”,连强敌也无可奈何地惊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今天,人欲与物欲一起横流,穷乡僻壤仍然饥肠辘辘,酒楼宾馆有的人却挥公款如挥泥土。
窗外,今夜已潇潇雨歇。
在商品狂潮的惊涛拍岸声里,在现代的滚滚红尘
之中,我再一次夜读八百年前的岳飞。
我读人的傲然脊梁,读民族的浩然正气,读历史的巍然丰碑。
1.从全文看,标题“夜读岳飞”中“读”的意思有哪两层?(4分)
2.文章第①段,作者在书房挑灯夜读,为什么还要写远处高楼上明灭不定的五彩霓虹灯以及近处泛滥新潮的流行音乐?(4分)
答:
3.第②段“我庆幸我的夙愿于斯时斯地如愿以偿”,“我的夙愿”具体指的是什么?(3分)
20.文章末段,作者说读岳飞,就是“读人的傲然脊梁,读民族的浩然正气,读历史的巍然丰碑”,这样说有什么深刻的含义?(4分)
附优秀作文:
一道风景线
爸爸的自行车是一道永远不老的风景线。
夕阳西下,随着一阵轻脆的铃声,我冲出校门,爸爸笑着向我挥手,我一蹦一跳来到爸爸身前,放下书包,坐上爸爸的自行车。
我喜欢坐在车子前架上,这样我可以随意的按响车铃。
每当我按响车铃,爸爸总是敲我脑袋,说我调皮,引得大家都看这辆破的“凤凰”牌自行车。
我可不管这些,爸爸越是说我,我将车铃按的越响。
路人都向我看来,这自行车也就成了马路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我的欢声笑语也渗满车轮滚过的路面。
马路上的自行车是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很快,我到了学骑自行车的时候了。
于是每当爸爸有空,他就教我骑自行车。
我当然无法掌握这个庞然大物,爸爸答应在我身后扶着自行车。
可是有时爸爸说话不算数,我骑着骑着爸爸就放了手。
于是,我摇摇晃晃地就摔在了地上。
爸爸的自行车也摔得一身泥,龙头也弯得不成样子。
我爬起来,转过身气呼呼地向爸爸走去,刚走到一半,我就忍不住笑了,因为爸爸一直傻乎乎地对我笑。
被摔坏的自行车是最可笑风景线。
还记得那一天,我做完课间正向教室走去,忽然爸爸出现在我面前,他手中拿了个塑料袋,气喘吁吁地说:“你的美术工具,看一下,有没有少。
”我接过塑料袋,不禁泪水充满眼眶。
我真不应该不信任爸爸,故意将美术课提前了两节课。
“没少”我说。
“那就好”爸爸转身跨上自行车。
我默默凝望远去的自行车,那车虽破旧,但却精神抖擞的自行车。
于是,我想起了那辆在风雨中送我去医院的自行车,那辆开学时停放在众多摩托车、汽车间的自行车………渐渐的,泪水洒满了我的衣襟.
承载着父爱的自行车是最感人的风景线。
马路上的、被摔坏的、承载着父爱的自行车,无一不是一道风景线,而爸爸对我深深的爱则融入在那风景线中。
〖点评〗
本文在结构方面特色鲜明,文章用四个段首排比句领起了四个片段,分别是“爸爸的自行车是一道永远不老的风景线”、“马路上的自行车是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被摔坏的自行车是最可笑风景线”、“承载着父爱的自行车是最感人的风景线”,四个片段共同汇成一道爱的风景线。
很好的表现了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