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妙笔生花——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到妙笔生花——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
开宗明义,先讲两例:
一个是曾国藩修改“报告”的故事:
相当年,曾国藩率湘军与太平天国军队作战,开战之初,被太平军打得一败涂地,有几次差一点掉了脑袋,因此,师爷给清朝中央政府写战况报告时,如实汇报战争之惨烈,声称时常处在“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的境地。

曾国藩一看,惊出了一身冷汗,朝廷看到这个报告,必定认为自己指挥无能,湘军打仗无能,这还了得!曾国藩毕竟是文坛高手,他用笔轻轻一勾,把两个词的顺序颠倒了一下,变成了“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这真是妙笔生花,湘军不怕牺牲,前赴后继,顽强作战的英雄气概和形象跃然纸上。

果不然,朝廷看过战况报告后,并没因为他们打了几个败仗而怪罪,反而对他们“屡败屡战”的顽强精神大加赞赏。

再一个是龙云妙笔救民主人士的故事:
解放战争前夕,国民党云南省的省政府主席龙云手下关押着一批著名民主人士。

特务头子沈醉奉命带了一批人去云南,准备杀掉这些民主人士。

当时,龙云正在与共产党秘密联系,进行谈判,不愿杀害这批民主人士。

就拍电报请示蒋介石,老蒋当时口述了八个字:“情有可原,罪无可逃。

”龙云见了电报非常为难,旁边有人给他出主意,将电文改一下,他一听感到是个好办法,随即大笔一挥,将电文改成“罪无可逃,情有可原”。

沈醉来到一看,老蒋这分明是不杀之意嘛!就这样,这批民主人士逃过了一劫。

后来,沈醉回去跟老蒋汇报,老蒋一听当下大骂“娘希匹”,但电令已出,覆水难收,只能怀疑自己当时脑袋发晕或是秘书记错了。

从上述事例我们可以看到,说“妙笔生花,一字千金”并不为过。

拿破仑有句名言:“新闻记者的一支笔,顶得上十万支毛瑟枪”。

机关干部要想有作为,就要努力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做到妙笔生花。

第一,材料追求要“四有”
在撰写材料、起草文件的过程中,机关的同志或许都有这样的体会,虽然各种体裁的文字材料,如决定和决议,工作总结和会议报告,首长讲话和典型材料,乃至公函、书信、通知等,都有其各自的写作特点,但在本质上的要求都是一样的,一是要引人看,要有吸引人的力量。

不仅开头引人看,还要让人家能够一口气看到底。

二是使人看得懂。

人家看不懂,或不完全懂,目的就达不到。

三是能说服人、打动人。

如果看完了、看懂了,说服不了人,还是达不到目的。

能够体现这三项要求的,就是毛泽东所指出的,“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有这样三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

”而要使写出的文字材料呈现出“三性”要求,就要注意做到以下“四个有”:
(一)要有思想作灵魂
古人讲,“文以载道”,用现在的话说,写文章就是表达思想。

所以,思想是文字材料的骨干和核心,关系很重大。

如果把一篇文字材料看作是一个人体的话,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有
思想的文字材料,是一个神采奕奕的活人;没有思想的文字材料,是一具直挺挺的僵尸,优劣不言自明。

所谓有思想,就是文字材料要有鲜明的立场和观点,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旗帜鲜明。

机关干部写材料,无论对上、对下、对内、对外,都是为了阐明某个观点,说服他人相信,争取各方支持,推动工作落实。

如果一篇材料,有的只是华丽的词藻,有的只是庞杂的材料,却并没有说明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人们看过后,根本不知道是在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需要什么,这样的文字材料就是没有灵魂的文章。

真正好的材料,一定要鲜明而有力地拥护那些应当拥护的东西,同时也一定要鲜明而有力地反对那些应当反对的东西,这才是一篇生机勃勃的好文章。

认真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凡是那些千古不朽的作品,都赖于它能表达深刻的思想,给人以震撼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能流传至今不衰,主要还在于文中洋溢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境界。

诸葛亮的《出师表》,也就相当于请战书或决心书,之所以流传下来,也在于文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高尚情怀。

文章赖“思想”而永生,无“灵魂”而猝死。

起草文字材料,一定要注意把思想提炼出来。

那么,如何使写出的材料有思想?中央在一个通知中提出了一个基本要求:“起草一个文件,或者讲一篇带有指导性的讲话,总应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讲,有思想就是善于抓问题,抓住了问题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提炼“思想”的技巧有这么几点:
1、把上边的东西实际化。

起草文字材料,应以上级指示和要求为指导,但决不是上边东西的简要抄袭。

有些东西在上级是“思想”,在下一级简单照搬,不一定会被人们感到是“思想”,还可能落个“传声筒”的名声。

正确的做法是,紧密结合单位实际,把上面的东西细化,把普遍的要求个性化,在上情与下情结合中,提出自己的具体要求和办法,既不违背上级精神,又能突出单位特色。

2、把具体的东西政治化。

公文写作最忌讳就事论事,从现象到现象,只见事不见人,或只见人不见思想。

这就要求动笔写材料的人,要善于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看待具体问题,从一般的现象中看出不一般的本质。

能够做到,着眼上边向下边看,看提出的观点对不对;着眼外面向里面看,看提出的观点新不新;着眼全局向局部看,看提出的观点指导性强不强。

3、把传统的东西时代化。

写文字材料最怕语言陈旧,信息陈旧,事例陈旧,观念陈旧,“重复过去的故事”。

要使写出的文字材料有思想、有新意,必须给传统的东西赋予时代的内容,以增强时代感和针对性。

使人感到有新思想、有新语言、有新事例,这样才能使传统的思想在新形势下发扬光大,焕发活力,保持威力。

(二)要有事实作筋骨
任何一篇好的文字材料,都不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而是通篇充满着事实的力量。

思想是从事实中提炼出来的,道理是用事实阐发出来的,经验是从事实中总结出来的,即使鞭鞑的各种消极现象和消极因素,背后也都有事实为左证。

简言之,一切都要有事实作支撑。

最近看了一个材料,很受启发。

1976年,周恩来总理逝世后,联合国决定降半旗致哀。

而为一个国家政府首脑降半旗,这在联合国还是第一次。

当时,有的国家代表提出异议,今后是否各国总理逝世后都要降半旗?为回答这个问题,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先生在联合国总部
大厦台阶上作了《一分钟的演讲》:哪个国家的总理像周恩来那样,终生只有一个妻子,而且始终相敬相爱?哪个国家的总理像周恩来那样,无比热爱他的亿万人民,自己却没有一个子女?哪个国家的总理像周恩来那样,虽然他的国家家大业大,而自己却在国外没有一分钱存款?如果是这样,逝世后联合国也为他降半旗。

听完这《一分钟的演讲》,联合国所有官员都折服了,在半旗垂落下,怀着崇敬的心情为周恩来低头默哀。

这就是事实的力量。

一般来说,事实最有说服力,也最能感动人。

但只有事实还不够。

在写作时,你还要考虑,怎样才能把这一事实交代清楚,写得完美,使人读起来有兴味。

大文豪郭沫若在答《新观察》记者问时,有这样一段话:“要使文章生动,我想,少用形容词是一个秘诀。

现在有些文章有个毛病,就是爱堆砌形容词,而且总是爱用最高级的形容词,如形容一个人的美,就说‘非常非常的美’或‘极端极端的美’。

又如‘六万万人正以排山倒海、乘风破浪之势……’这样的句子,就有点不恰当”。

郭老讲的这个问题,到现在仍具有针对性和普遍性。

学会用事实说话,首先要扭转观念上的一个误区,认为机关公文不能太具体、太实际,不然就会缺乏普遍指导意义。

由于这个思想的指导,有的在起草过程中,总是追求原则化、理性化的东西。

表面上看,这样的材料立意很高,气势很大,实际上却是很“虚弱”,里面多是缺乏实际内容的大话、空话、套话。

这样的文字材料写得再多,也只是应景文章、表面文章,对工作起不到什么作用。

所以,应走出“坐而论道,从虚到虚,原则来原则去”的误区,不断提高用事实说话的能力。

1、善于运用自己调查的资料。

这就要求动笔前,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我过去搞新闻时,听到一个“七分采访,三分写作”的说法,感到很有道理。

机关干部起草公文也可以借鉴这个“三、七”律,有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就不用闭门造车,绞尽脑汁空洞编造了。

2、善于运用数字资料。

数字本身枯燥无味,但如果运用得当,就会极大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说服力。

比如,周恩来总理是举世公认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楷模,用什么样的赞美语言歌颂都嫌不到位。

有一份材料用了这样一串数字:“周恩来是1974年6月1日住进医院的,据资料统计,1至5月共139天,他每天工作12-14小时有9天;14-18小时有74天;19-23小时有38天;连续24小时有5天。

只有13天工作在12小时之内。

而从3月中旬到5月底,2个半月,日常工作之外,他又参加中央会议21次,外事活动54次,其它会议和谈话57次……”有这一连串数字,任何赞美的评价都可视为是多余。

3、善于运用科研成果资料。

科研成果中,有自然科学的,有社会科学的,根据文字材料需要,都可以适当运用。

比如,我们经常论述坚韧不拔的精神,有的文章就列举几位名人的韧性:达尔文《物种起源》用了27年,歌德的《浮士德》写了60年,司马迁的《史记》用了18年,司马光编《资治通鉴》达19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花了30年,章应星的《天工开物》写了18年……通过这一座座丰碑,我们仿佛看见了这些名人为实现他们的目标而毅力坚韧,百折不挠的高大身影,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说服力。

4、善于运用典故资料。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古今中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典故,其中有的事例不一定真实,所阐述的思想内容却是真实的,运用得当,可使文章增辉。

我看到以前李瑞环同志在会见香港各界知名人士时的讲话稿,其中就运用了一个典故:古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汉朝时,京城田氏三兄弟田真、田庆和田广,一直和睦相处,庭院中有棵紫荆树,也长得花繁叶茂,但后来他们闹别扭,要分家,紫荆一夜之间就枯萎了,兄弟三人大为震惊、大受感动,
于是兄弟不再分家,和好如初,紫荆花又盛开如故。

晋代陆机曾作诗说,“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

”唐代李白感慨道,“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

”上面讲的故事,是体现“天人感应”思想的一个传说,未必真有其事。

但这个故事所表达的道理,的确发人深思。

当然,写文章用材料用事实说话,不能是事实材料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把叙事与明理结合起来,夹叙夹议,事理结合。

比如前边讲的李瑞环同志引用这个典故后接着说:“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之所以历经磨难而绵延不衰,屡处逆境而昂扬奋起,就是因为有许多这样博大深邃的思想,有一种内在的强大凝聚力。

当今中国要发展,要振兴,必须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特别要倡导‘和合’,强调团结。


(三)要有细节作血肉
现在,机关文字材料有三个比较明显的弱点:一是空泛论述不实在,二是抽象呆板不生动,三是干干巴巴不丰满。

大话、套话、空话、废话太多。

正如毛泽东批评的“看这种文件是一场大灾难,耗费精力又少有所得。

”一篇好的文字材料,必定要有血有肉,详略适当,该简的地方一笔带过,该繁的地方不能省略,否则就剩下干巴巴的几条筋,像骷髅般丑陋难看。

1、要在抽象的论述中加些不抽象的东西。

胡乔木同志曾指出,写文件要生动,不生动人家不愿意看,但不能像普通文学作品那样办。

要生动就得在抽象的论述中加些不抽象的东西,可以增加生动性。

纯粹抽象的,像算术题似的,一道道列下去,怎样也不会生动,因为全部是抽象的。

我们讨论工作本来是比较抽象的东西,讲的道理、列的数字是抽象的,可以穿插一些具体人、具体单位、具体事实,这样文章就可以不那么沉闷。

他还列举了一个例子,当年湖北省委转发关于红安县委搞试验田的经验报告,加了一些具体情节:乡里人到县里要见干部,干部开始说是“没有时间”,等到“有时间”,又说“下班了”。

以后城里干部下乡,乡里人也说“没时间”,等了一会,他也说“我下班了!”引用了这么件事就大为生动。

还提到干部穿着鞋袜,在田岸上“检查生产”,社员骂了他一顿,说“摇摇摆摆像个相公,莫把田埂子踩塌了!”单这句话还不够,又问:“你骂谁?”社员说:“我骂你!”然后再加上县委书记说:“骂得对!”有这样的对话,印象就很深刻。

从胡乔木举的这个例子不难看出,公文起草运用细节,确能增加生动性。

2、要把工作中的原则要求讲细致。

“细节”也不一定都是人物对话、人物动作,把工作中的原则要求讲细致,就得有细节。

比如,我们经常强调,改进领导作风,关心群众利益,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这话没错,写起来顺手,读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

但仔细一琢磨,到底怎样做才算“想、急、帮”,很难有个准确地答案。

所以,千真万确的大话、套话,不一定是有用的话,在材料起草中一定要少用或不用。

毛泽东同志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就把“细节”交待得很清楚:“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的问题。

妇女群众要学习犁耙,找什么人去教她们呢?小孩子要求读书,小学办起来了没有呢?对面的小桥太小会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这“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

”看了这些要求,任何人都知道如何去做,用不着费劲去揣摩领导心思。

1966年邢台发生地震,周总理来到隆尧县的寨村,当他得知群众炊具被砸坏,每天只吃干粮时,没有提一些“要高度重视、全力解决”之类的大口号,而是指示救灾指挥部负责人:“要保证群众每家有一盏煤油灯,一个和面盆,一口锅,一把饭勺,每人一双筷子,一个碗”,有了这样的“细节”,文章怎能不实在、不生动呢?
3、用形象化语言表述理性内容。

有人讲,机关公文理性占很大比例,不好出细节。

实际上,理性文章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述出来,也能出“细节”。

比如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讲到大革
从上述资料看出,越是大手笔,写出的文章和文件越是有感情。

周总理作为一个大国的总理,不打官腔、不摆架子,增加了“您”、“如蒙您同意”、“谨”等字句,使全文显示出谦和、协商、恳切的感情。

而有些机关的同志,却恰恰相反。

机关不大,职务不高,起草出来的材料语言非常生硬,习惯于居高临下教训别人,习惯于用打“官腔”的指令性语言,“应该”、“必须”、“一定”之类的词语频频使用,看过或听过之后,有一种受训的感受,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使文章充满感情的第一条要求:位置要摆正,不居高临下。

第二条要求:思维要辩证,不走向极端。

第三条要求:语言要活泼,不板着面孔。

第二,起草之前要“四问”
一问写得是什么?文体不同,写法也有所不同。

讲话、指示、通知、谈话、请示、报告等各有自己特定的写作要求,如果不加区分,就可能写出的东西不对路。

比如,首长讲话中的论述性内容与理论文章中的论述性内容,请示中的部署性内容与指示中的部署性内容,计划方案中的方针政策性内容与指示中的要求性内容,是不一样的,如果混淆了,写出来的东西很可能就是不伦不类。

二问给谁写得?就是说写东西先搞清楚稿子的主体身份是谁?是正职、副职、部门领导、还是机关干部、理论工作者?不同的身份,在思维层次、考虑问题的角度、内容重心、详略取舍、说话口气等方面,都应当有所不同。

比如写讲话材料,高级首长和高级机关讲的东西就不能太琐碎,一般干部讲的东西就不能口气太大。

对上的材料不能像老师教学生一样摆乎一通“道理”,部门领导讲话不能尽是“原则要求”。

写首长讲话,要学会运用反映首长职务身份的语言、反映首长性格气质的语言、反映首长个人经历亲身感受的语言,尽可能体现首长的个性特点。

只有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能是首长的口气,而不是机关腔调。

三要看给谁看(听)的?要搞清楚,我们写的材料,是向上级领导汇报,还是对部属讲话;是给机关干部讲课,还是给基层官兵搞教育。

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口气。

比如,对上汇报要简洁干练,对群众讲话要亲切通俗,对部队战前动员要斩钉截铁……。

讲话只有增强针对性,才能受到听众欢迎。

四问起到什么目的?要搞清楚,我们写这个材料的目的,是对重要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总结、指导,还是对重大问题进行请示、报告、说明、解答;是对重要理论决策进行宣传、阐述、辅导、讲解,还是一般场合的称赞、祝贺、希望;是新话题还是老话题,是理性话题还是敏感话题,是一般性的表态内容还是重大实质性问题。

目的不同,需求也不同。

这是机关写作的重要环节。

第三,写作之中要“四求”
一是求“高”。

要做到思维层次上的去,把得准。

写首长讲话,就要站在首长的高度上去思考问题,谋篇布局,写出恢宏大气,写出理论高度、指导力度和思想深度。

二是求“新”。

要做到视角新,思路新,概括新,语言新。

首长讲话不仅要讲决策、部署、要求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阐述确定这些决策、部署、要求的基本考虑和基本思想。

首长讲话的指导性,从根本上讲并不完全在于讲话者身份的权威性,而在于所讲问题的深刻见解和说服力。

一个首长讲话写得成功不成功,对人有没有启发,能不能让人打上烙印,对工作有没有指导作用,关键看问题抓得准不准,道理讲得深不深,有没有超出一般的新内容。

三是求“实”。

要做到情况分析归纳实在,联系实际紧密,指导性意见切实可行。

首长讲话面对的是做实际工作的人,讲话基本功能是回答、解决实际工作中提出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因此,要真正能吸引人、打动人,对人有启发,对工作有指导,就必须紧贴实际,实实在在。

不能不着边际的说空话套话,不能从头到尾都是报纸上的官话,不能没有着落的讲一般原则。

四是求“顺”。

要做到基本思路顺,框架结构顺,逻辑关系顺,没有“硬伤”。

首长讲话必须通顺,准确、全面、妥帖,不能硬掰、硬扯、硬挂、硬拔,一定要防止片面性、模糊性,这是首长讲话的基本功能和性质所决定的。

首长讲话要用以指导工作、统一认识,如果写得不顺,就会产生歧义、误导甚至偏差,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产生严重后果。

第四,写成之后要“四看”
材料写完之后,不要头脑发热,忙着出手,要“跳”出来,凉下来,回头看,自己当听众和读者再验收一遍。

一看到位不到位——层次、态度、思想、语言是否符合要求。

二看得体不得体——是不是做到了符合讲话人的角色,维护发言者的形象,顾及各方面的影响,把握好火候分寸,照应到相应关系。

三看严谨不严谨——是否经得起检验、推敲,有没有立不住的说法和提法,有没有引用不实不当的数据、事例和情况。

四看细致不细致——关键处有无文字错漏,有没有明显的病句,格式、打印、装订、页码、报送范围等是否恰当。

重要环节要准确无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