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修改文章三法
不求甚解公开课教学(最新整理)
《不求甚解》公开课教案实习教师:刘燕授课班级:九年级93班教学目标:1、理解“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
2、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提纲。
3、对驳论文有初步的了解,并学会运用。
教学重点:1、理解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2、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提纲教学难点:1、理清文章结构;2、学写驳论文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故事导入:有一个老太太做寿,满堂儿孙、亲戚朋友都纷纷送礼、问候。
但有位客人没有买礼物,觉得不好意思,就提议做一首诗来祝贺。
众人都很高兴,客人便吟诵起来:“这个婆娘不是人!”大家听了很震惊,都斥责这个人胡言乱语。
客人说:“别急,请听下一句——九天仙女下凡尘!”好!好!众人转过了神,夸赞起来。
客人又道:“儿孙个个都是贼!”这下老太太的儿孙可不干了,围过来要揍他。
客人又说:“别忙——盗得仙桃庆寿辰!”儿孙一听又乐了。
众人都赞扬这首诗做得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只看到第一句或者第三句就认为是在骂人,便会误解。
只有四句一起看,才发现是赞美的诗歌。
所以我们看问题不能一叶障目,不能只根据只言片语就妄加判断,要纵观全局。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不求甚解》就是批驳根据只言片语就妄加判断,忽视了整体的课文。
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119页。
二、解题、作者介绍、文体知识1、解题:不求:不追求。
甚解:比较深刻的理解。
(原指读书只领会精神实质,不咬文嚼字。
现多指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2、作者介绍:马南邨,原名邓拓(邓子健)(1912—1966)笔名叫马南邨,福建闽侯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治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
在十年动乱初期被“四人帮”迫害致死。
3、文体知识:杂文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一种文体。
杂文要求内容有很强的针对性,能针对某一事物和某一个人的某一观点有针对性地发表自己的议论和意见。
这篇文章作者就针对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4、驳论文:是指先提出对方错误的观点,加以直接批驳(驳论点)。
清 唐彪之《读书作文谱》
读书作文谱卷一凡书之首卷,不得不将根本工夫言之。
正虑初学见之,以为迂阔当也,然不可因此将全书去之不阅,后尽有切近易入目者,请随意从后卷起可也。
(一)学基涉世处事,“敬”字工夫居多;读书穷理,“静”字工夫最要。
然涉世处事,亦不可不静,读书穷理,亦不可不敬。
二者原未尝可离。
故周子言圣人主静,程子喜人静坐,已包敬字在内。
朱子恐人流于禅寂,于是单表敬字,日:“动时循理则静时始能静”。
此言最为了徹。
大抵执事有恪,动时敬也,戒谨恐惧,静时敬也;时行而行,物来顺应,动时静也,时止而止,私意不生,静时静也,二者本不宜分属。
但整齐严肃,于事上见得力,故日:涉世处事,敬字工夫居多也;澄清静坐,于道理上易融会,故日:读书穷理,静字工夫最要也。
今彪先欲人读书穷理,故专阐发“静”字,因多集古人之言以证之。
唐彪日:心非静不能明,性非静不能养,静之为功大矣哉!灯动则不能照物,水动则不能鉴物,静则万物毕见矣。
惟心亦然,动则万理皆昏,静则万理皆徹。
古人云:静生明。
《大学》日:“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
”颜子未三十而闻道,盖静之至也。
伊川见其徒有闭户澄心静坐者,则极口称赞。
或问于朱子日:程子每喜人静坐何如?朱子日:静是学者总要路头也。
每日间取半日静坐,半日读书,行之数年,不患不长进。
然世人有终日读书不辍者,竟无片时静坐者,是止知读书之有益,而不知静之为功大也。
何不取古之言细思之?《易》云:君子以洗心退藏于密。
又日:“收敛归藏,乃见性情之实。
”《诗》云:“夙夜基命宥密。
”诸葛武侯日:“宁静以致远。
”司马迁日,内视之谓明,反听之谓聪。
诚以静坐不视,则目光内照,不听,则耳灵内徹,不言,则舌华蕴,故日:三化反照于内,则万化生焉,全才出焉。
虽然,非可以徒然从事也,必宜觅致功之法。
昔周濂溪欲人寻孔颜真乐在休处,罗仲素欲人看喜怒哀乐未发时气象如何,柴阳皆两赞其妙。
彪亦有一诀,欲人寻认此身本来真面目。
三法之中,任用一法,时常寻看,或十年,或二十年,寻看得来,固属上智,寻看不来,心亦有所专主,自然能静。
诗词欣赏之切入、减字、替换三法——以《唐宋诗词选读》的教学为例
联想:(浅层次)街灯——明星——天河——街市想象:(深层次、创造性)牛郎织女民间故事:受压迫、痛苦、黑暗—— 对旧传统的反抗(悲剧)诗中:自由、幸福、光明—— 对新生活的追求(喜剧)对比到乏味,也经不起学生问几个“为什么”。
教法的改变,关键在于备课要备得深入,要深到课文作者的构思过程中。
(作者单位:徐州市第三十一中学)看出是在羁“旅”之中?诗人如何写出“夜”之壮美?“书”写了怎样的情志?再如:张九龄《望月怀远》中如何扣“望”和“怀”写景抒情?刘禹锡《始闻秋风》如何写出风“始”之意?如何体现是“秋风”?怎样写出“闻”秋风的感受?杜甫有《客至》与《宾至》,“客”与“宾”有什么不同?表达的情感又有哪些不同?这样对内容有统摄力的题目,抓住它,就可以理清诗的层次脉络和情感。
词本是用来填的,唐至五代,只是供歌女歌唱而已,有词牌而无题目。
到了北宋,文人参与写词后,词就渐有了题目。
这样的词主要的功能就是抒发作者自己的感受了,教学中尤其要指导学生关注。
如晏殊《破阵子·春景》,题目特意加“春景”二字,可以问词中写了哪些“春”意——燕子来,梨花落,碧苔生,黄鹂鸣。
春“景”有物有人,人之“景”如何体现春意?“女伴”“采桑”“昨宵春梦”“今朝斗草”,这是青春人行春日事,而“笑从双脸生”则写出春天心情。
再如陆游《卜算子·咏梅》的“梅”是哪般姿态,词人又托梅“咏”何种情志?从题目切入是非常便捷有效的分析方法,学生能很快把握诗词的层次脉络,为后续的鉴赏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二、比较分析诗意用“减字法”1.减字分析情蕴古人说,诗用实字易,用虚字难。
盛唐人因为善用虚字,所以其作品开阖响应。
善用虚字能有效地增添诗句的声情韵致,表达出种种含蓄婉曲的言外之旨,具有实词难以达到的审美效果。
体会虚词,可用“减字法”,减去虚词,再进行比较。
比如杜牧《九日齐山登高》颈联与尾联: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论文修改意见
论文修改意见论文修改意见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论文修改意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文修改意见冉金花论文修改意见:1、论文格式不对,目录放在摘要前;2、没有参考文献,谢辞。
3、论文的字体、字号不符合要求。
4、摘要及关键词重新写。
5、论文第二章详细写。
6、加子课题题目。
宋党伟论文修改意见:1、目录让word自动生成;2、文章第二部分面临的主要问题较浅,请根据你的分析找出深层的问题、主要问题。
3、然后第三章主要是对策分析,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4、论文字体、字号不对。
5、最后一部分差谢辞。
6、关键词3~5个。
陈云论文修改意见:1、论文格式不对,没有摘要,参考文献,谢辞。
2、写上子题目。
3、文章在第二章后加一章写出解决第三方物流问题的解决措施。
4、请提出自己的观点。
刘志波论文修改意见:1、目录应放在最前面。
2、第三章要详细写,并且要有小标题。
3、第四章写网络广告的发展趋势4、第五章总结5、可去掉英文摘要马锐锋论文修改意见:1、将论文题目改为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现状与对策,然后第二章要有小标题并详细写;2、注意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的对策要联系实际,具有实际操作的意义;3、总结前对移动电子商务作展望4、谢辞不是谢词5、开题报告中加上参考文献6、任务书的格式重新排版,()学生应完成的任务写本论文应达到的目标7、请修改完后将其打印出来,交过来。
付元论文修改意见:1、只能打开论文及任务书,任务书的题目不对,请改正,然后将打印稿交过来;论文修改意见:逻辑结构混乱,第一部分请从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着手引出安全问题,然后介绍防火墙目前的技术及解决措施、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自己的想法、观点,最后对防火墙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作展望,不是对电子商务作展望,请认真修改。
不要东拼西凑郑赛论文修改意见:1、论文的格式每章应从新的页面开始;2、论文至少要有三章,每章要有小标题;3、请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撰写,而不是抄袭;4、开题报告,请加上参考文献;5、任务书请仔细检查,有错,学生应完成的任务一栏填写本论文要在达到的目标。
“任务驱动型”作文论证分析三法
周刊
任务驱动型 作文论证分析三法
陈亚平
过程的逻辑关系 , 本文介绍三种增强 任务驱动型 作文逻辑严密性的论证方法 . 关键词 : 任务驱动型 ; 逻辑严密 ; 论证方法 摘㊀要: 凡是议论文 , 理性逻辑论证与思辨是其根基 , 因此 , 任务驱动型作文也需 要 严 密 的 逻 辑 , 透彻的分析, 需要的是论证
������������������������������������������������������������������������������������������������������������������������������������������������������������������������������������������������������������������������������������������������������������������������������������������������������������ ������
例子出发 , 继而回归到文章所要表达的 未 成 年 人 的 三 观 培 养上 , 最后扣问人们 的 社 会 责 任 意 识 , 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 服力与逻辑力量 . 二 ㊁运用论证法 由于学生在刚接触 任务驱动型 作 文 时 , 总是害怕离开 材料主题太远 , 或者 是 思 维 不 够 严 谨 , 于是在运用一些语言 时显得比较呆板或者是不停地重复 . 为 此 , 应教会学生使用 多种句式形式来增强语言的逻辑性 , 如可 以 使 用 话 题 作 文 中 的因果 ㊁ 假设 ㊁ 对比 ㊁ 反问 ㊁ 比喻论证等 方 法 , 通过语言的表述 将道理阐述清楚 . 如: 小王与长辈间存在矛盾 , 存在 种 种 无 奈 和 苦 恼 , 但事 情难道不能解决吗 ? 并非如此 , 小王完 全 可 以 用 一 种 更 加 平 和的方式与长辈们沟通 , 不喜欢聚会的方 式 亦 可 以 变 成 另 一 种让小辈们觉得轻松惬意的方式 . 只 要 二 者 能 和 睦 共 处 , 共 享天伦之 乐 , 寻 找 一 种 适 合 的 方 式 又 有 何 不 可? 多 一 点 沟 通, 多一点理解 , 让长辈不自伤 , 让晚辈不自恼 . 如此抗拒 , 只会 让 长 辈 们 寒 心 ㊁ 难 过, 不 如 笑 脸 相 迎, 迎 合长辈们的希望 , 让 长 辈 们 开 心, 不 是 一 件 好 事 么? 古 人 可 以为了长辈 , 在冷洌 的 寒 风 中 卧 冰 求 鲤 , 难道作为一文明富 足社会中的青年连出席一些聚会都做不到么 ? 解析 : 本文段运用了设问 ㊁ 反问句 式 , 很好地表达了对小 王的劝慰 , 娓娓道来 , 将道理蕴含在句 式 中 , 特别是最后一句 与古人的对比和反问更增加了对小王的劝抚效果 . 三 ㊁就事论事法 围绕 中 心 事 件 抽 丝 剥 茧㊁ 层 层 深 入, 始终围绕任务进行 分析 , 从一而终 , 不可要求论证过程面 面 俱 到 , 能从本质上分 析问题 存 在 的 纠 结 点 在 哪 里 , 进而明确自己的任务展开 论证 . 如: 家 族 聚 会 是 当 下 人 们 联 络 亲 情㊁ 维系亲人关系的重 要纽带 . 你出生在一个大家族 , 一定 会 有 很 多 的 亲 戚 . 亲 戚 们聚在一起 , 能谈谈天 , 聊聊生活琐事 , 不也是一种很愉快很 轻松的放松方式吗 ? 如今社会 , 已不再 像 古 老 的 原 始 社 会 或 者古代的传统家庭 关 系 那 样 , 而 是 各 自 分 散, 呈现家族关系 分散的模式 . 亲戚们因为分散在各地 , 平常很少有时间聚在 一起 , 时间一长 , 亲 戚 间 的 关 系 自 然 就 愈 发 生 疏 了.而 这 样 的家族聚会 , 正能把 聚 少 的 亲 戚 们 联 络 起 来 , 哪怕是一起坐 下来喝一杯茶 , 也是 对 亲 情 的 一 种 维 护 , 是促进亲情的一种 好方法 . 而且 , 它也是长辈们的期盼 , 是长辈们对晚辈㊁ 家族 之情维系的一种体 现 , 你 经 常 借 故 缺 席, 自然是拂了长辈们 的好意 , 也难怪长 辈 们 不 高 兴 了 . 还 有 , 家族聚会大多在节 假日举行的 , 也不会 占 用 你 太 多 的 时 间 , 用一点时间换来亲 人之间的热络 , 不也是一种让人温暖的行为吗 ? 解析 : 本段中能紧 紧 围 绕 家 族 聚 会 层 层 分 析 , 从古代 讲到现代 , 从分散讲 到 相 聚 , 从 原 因 讲 到 方 法, 始终围绕 是 否应该参加家族聚会 这个任务来论证 , 分析透彻 . 在 任务驱动型 作 文 的 写 作 中 , 当 然, 以上所概括的这 三种论证方法 , 如果仅仅使用一种 , 可能会使论述过于单薄. 为增强议论的说服力 , 都会兼用多种论证方法 . 作者简介 : 陈亚平 , 福建省宁德市 , 周宁县第一中学 .
三招教你把文章写得深刻
三招教你把文章写得深刻以小见大法古人云:“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这说的其实也就是以小能见大、见微可知著。
高明的作者常常由一物之微,而触动人世的大题,犹似潺潺山溪,蜿蜒注入大海。
例如《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由文人集会引发了欢乐有尽、人生苦短的感思;《石钟山记》里苏轼由对山名来由的考察告诉了人们凡事不可臆断的道理;《游褒禅山记》则借深入华山洞游览的体会,阐明了学习立业必须坚持不懈、知难而愈进的道理。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花未眠》也是以小见大的经典。
请看下面的文段:花未眠这众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发现花的机缘。
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
正因为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说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自然的美则是无限的。
至少人的一生中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是很有限的。
这是我的实际感受,也是我的感叹。
人感受美的能力,既不是与时代同步前进,也不是伴随年龄而增长。
凌晨四点的海棠花,应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
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凌晨四点的海棠花未眠本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小事,川端康成却由此生发了美学思考,弓I发了对生命的感悟:“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因为“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生命终将走到尽头,那就“活下去”吧,只为了欣赏更多的美。
审美,对于作者来说,早已不是目的或手段,而成为他生命本体的存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所谓以小见大,就是通过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来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
这里的“大”是大的话题、大的道理,它可能关系到自然社会、人生命运、天地宇宙等等。
研究“见大”的走向,大致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着力,走客观的、向外的路,重哲理感悟。
如上文所举的《花未眠》的文段,川端康成由花未眠发现的是一条审美理念:“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
”类似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饱含哲理。
这就是走的“向外的路”。
二是在对人类自身的观照上着力,走主观的、向内的路,重人性幵掘。
化猫为虎三步骤浅谈公文修改
化猫为虎三步骤浅谈公文修改化猫为虎三步骤浅谈公文修改一、解题:什么叫“化猫为虎”?我曾经写过一篇《“照虎画猫”三步骤》的系列文章,说的是初学写作者,怎样入门写公文。
在那篇文章里,我说:什么是虎?什么是猫?领导要求起草的文件,就是我们将要画的“猫”。
但是,我们没画过猫,怎么办?好办。
你去找一只“虎”来,照“虎”画“猫”就行了。
“虎”是什么?“虎”就是公文的规范文本。
在本文里,我还是套用上边的比喻,把领导要求修改的、或者我们自已要修改的公文称之为“猫”,把修改之后的合格的公文称之为“虎”。
这,就是本文所说的,“化猫为虎”。
“化猫为虎”,就是修改文章。
也许,您注意到了,我写的是“化”,而不是“画”。
为什么用“化”而不用“画”呢?我以为,“画”者,只不过是画皮毛而已。
凡是大家,表面上,看其用笔在“画”,实则,用心在“化”。
“化”者,一是,“化”灵魂,二是,“化”筋骨,三,才是画皮毛。
此“画”,也是“化”,由内而外的“化”。
凡是大家,都注重文章的修改。
“马克思写《资本论》,从计划到草稿都经过了多年的和多次的修改。
他给恩格斯写信说‘这自然象生小宝宝一样,在一阵剧痛以后用舌头去遍舐那活宝宝,多愉快呀。
’在文学家方面,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据说修改过七遍。
他们写那样大的作品还改了又改,我们平常写短文章更应当多加修改了。
”(何其芳《西苑集》) 何其芳先生说过,“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用过功夫”。
那么在,修改公文“化猫为虎”的过程中,要用那些功夫呢? (预告:下篇“二、“病猫”病在哪里?) 上文,我解释了为什么把修改文章叫做“化猫为虎”。
在此,我想说一说,怎样才能看出,要化的“猫”有什么毛病。
二、诊断:“病猫”病在那里?那么,在修改公文“化猫为虎”的过程中,要用那些功夫呢?记得,好象是陆游吧?他对想要学写诗的儿子说过:汝要学写诗,功夫在诗外。
俗语云:功夫在外不在内。
把这两句话的本意,借用并延伸一下,是不是同样可以说,修改文章的功夫,也在文章之外。
言之有序指公文三要素的
言之有序指公文三要素的古人对说话写文章,有三个要求,那就是要“有物、有序、有文”。
我们的公文写作也是如此。
(一)先说“有物”“有物”,就是要有内容。
公文内容,主要是指,观点正确,提法妥当,情况真实可靠,数字准确无误,措施要求符合实际、切实可行。
要做到言之“有物”,其前提是懂事明理。
《红楼梦》上有一一个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过去对这话,大家持批判的态度,认为这是世故油滑。
其实,能够做到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也是写好文章的重要前提。
一个凡事稀里糊涂的人肯定写不好公文。
对于文秘人员来说,就必须加强政治理论、文秘知识和经济、建设、财税、金融、教育、卫生等业务的学习,努力做到“肚里有”。
同时,要加强调查研究,了解社情民意,增强对各项工作的感性认识,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
现在有一种认识误区,认为业务是主管部门的事,我们只要从文字和格式_上把关即可。
其实,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在不了解内容的情况下把关文字,很难弄清文字的准确、妥当、贴切与否。
目前,很多部门单位的材料根本就拿不上个,很多时候,无法执行部门代拟稿制度,我们必须亲自动手起草初稿,这就要求我们更应该尽可能多地掌握业务知识。
(二)再说“有序”“有序”就是要有条理、有规范,语言符合逻辑,行文符合格式要求。
公文文种可分为法律性公文、法规性公文、通用规范性公文、专用规范性公文、非规范性公文等几大类。
对于这些公文文种,特别是和我们密切相关的通用规范性公文、专用规范性公文、非规范性公文文种,我们都要明确它们的定义和格式特点,清楚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文种,努力做到了然于胸、运用自如。
例如,请示和汇报两种文种,过去是不分的,如“关于xx问题的请示报告”,是请示呢,还是报告呢?含混不清,致使行文混乱,容易引发扯皮,影响工作效率。
那么,报告与请示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 一是从公文处理上讲,报告与请示的最大区别是,报告属阅件,请示属办件;报告一般不需要办理、回复,请示则应办理、批复,要有回音。
思辨三法质疑问难,互文比较,解构误读——以高中古诗文教学为例
622021.2•高中敢进击秦军,遂杀苏角,虏王离”,一个“遂”字可见诸侯兵的适时参战极大地帮助了楚军,改变甚至决定了战局。
另外,“于是赵王歇及张耳乃得出巨鹿城谢诸侯”这一故事尾声的交代,也显示了赵军一方在战争中的作用。
正是因为赵军的顽强抵抗,楚军绝秦甬道后的主动出击,诸侯兵的适时参战,里应外合,腹背合力,才促成了“巨鹿之战”的胜利。
那么,《史记·项羽本纪》与《资治通鉴·巨鹿之战》两个不同的版本哪个更接近、符合历史真相呢?司马迁、司马光两位史学家都以严谨著称,孰是孰非着实还不好轻断。
不过,司马迁在《史记·张耳陈余列传》中也有涉及“巨鹿之战”的记述:项羽兵数绝章邯甬道,王离军乏食,项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
章邯引兵解,诸侯军乃敢击围巨鹿秦军,遂虏王离。
涉间自杀。
卒存巨鹿者,楚力也。
《资治通鉴·巨鹿之战》的记载与这个记述基本相同。
笔者妄加揣测,可能是司马光看到了司马迁记述前后不一之处,择其更合情理者而用之。
那么,司马迁《史记》的记述缘何会前后不一呢?是司马迁的百密一疏吗?宋代刘辰翁说:“叙巨鹿之战,踊跃振动,极羽平生。
”(《班马异同评》)明代茅坤也说“巨鹿之战”是“项羽最得意之战,太史公最得意之文”(《史记抄》)。
司马迁极力歌颂项羽的丰功伟绩,塑造了一位反秦的英雄形象。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言语中透出无限的敬佩之情;“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无限遗憾、无限惋惜的心情。
或许是司马迁太喜爱项羽了,太为他惋惜了,所以竟不惜违背了“不虚美、不隐恶”的求实精神,委婉含蓄地拔高了项羽的形象。
这样看来,比较《资治通鉴·巨鹿之战》与《史记·项羽本纪》中关于“巨鹿之战”的记述,两者记述稍异,但情感甚迥。
或许司马光以编年体记述“巨鹿之战”,情感较为平和,更为客观;而司马迁以纪传体记述项羽,情感虽然真挚而饱满,但毕竟有点情绪化了。
材料处理三法
要求
选用事例三个以上 事例要有详例有简例,多维组合 事例后要有适当议论 500字以上
我国有9亿农民,农村劳动力约4.5亿人, 大约有1亿剩余劳动力。我国每个农户 有耕地0.5公顷,美国每个家庭农场拥 有耕地180公顷。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 水平达到80%以上,而我国只达到20%。 我国的劳动生产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39%。
这段文字一开始就亮出观点,接着在观 点与材料的衔接处,用一句话作为“纽 带”。概括材料时,用“就像……说 的……”的句式,加强表现力和说理性, 然后引述牛顿的故事,避免单纯的引用。 最后一句话,稍作发挥,既是对牛顿故 事的概括,亦能概括全材料,还点明了 材料的意义。
一、事例宜切合题旨忌若即若离 写议论文选择事实论据的时候,要注意所 选事例的意义,一定要与论点相吻合,不 能若即若离,顾此失彼。例如写《说恒 心》,举下面这个事例是否妥贴呢?
参考标题或话题:“谁能抓住机遇, 谁就可能成功”“要善于发现”等。
六、事例宜叙议结合忌简单罗列
议论文中的言之有据(摆事实)和言之成 理(讲道理)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 相辅相成的关系。举例只是议论的手段, 明理才是议论的目的。因此要力求做到精 选事例与深入议论相互配合,做到事与理 之间的契合、呼应与阐发。如果只是一味 举例,举例之后不作必要的阐发和分析, 文章难免缺乏思想深度。
材料处理三法
一、对一段材料进行概括。这种概 括要求在文字上紧缩、剪裁、突出 原材料中能为议论文的观点服务的 内容。
1960年,在我国遇到暂时经济困难的日子里, 一天,毛泽东主席对他的警卫说:“我不吃猪肉 和鸡了。猪肉和鸡要出口换机器,我看有米饭, 有青菜,有盐有油,就可以了。”一次毛主席召 集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开会。深夜,警卫与服务员 商量:趁着开会,给中央领导同志做些包子,多 放些猪肉。当他们把夜餐送上去以后,不多时, 周总理就出来了……严肃地说:“以后没有主席 的话,可不要这么做了。”后来,警卫和秘书、 大夫一起向毛主席说:“主席,您这样下去会把 身体搞坏的。党和人民都需要您!”毛主席听后 无限深情地对大家说:“全国的老百姓都是这样, 我一个人吃了不舒服啊!
32种写作文的方法
32种写作文的方法1、第一人称叙事法【特点】由于文章的内容是通过“我”传达给读者,表示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者就是叙述者本人的亲身经历,使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
采用第一人称,由于叙述人是当事人,所以叙述的人与事,只能是“我”活动范围内的人物和事件。
活动范围以外的人物和事情就不能写进去。
2、第三人称叙事法【特点】用第三人称叙事,叙述人既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现在读者面前,能自由灵活地反映社会生活。
但第三人称叙事又往往不如第一人称叙事那么亲切自然。
3、顺叙法【特点】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
否则,容易出现罗列现象,犯平铺直叙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帐,使人读了索然无味。
4、倒叙法【特点】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
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
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
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5、插叙法【特点】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
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
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
在插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
6、补叙法【特点】补叙主要用于对上文的叙述补充说明,一般是片断性的、简要的,不具备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释或说明的文字放有前面,以引起下文。
补叙的作用,一般不发展情节、事件,只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作用。
高考文言文阅读常考题型答题技巧
高考文言文阅读常考题型答题技巧文言文翻译文言翻译歌诀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进行翻译。
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词语。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带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我们对文言文题普遍有一定的畏难情绪。
其实,只要稍稍作一点准备,就会发现,历年的高考都有一定的规律。
高考选文标准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符合这一要求的文言文,主要是以下六个方面:“二十四史”中的传记部分和《资治通鉴》中的名段;以《孟子》《韩非子》为代表的先秦浅易文言文;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作品;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笔记文;以《梦溪笔谈》为代表的古代科技短文;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短篇文言小说。
从以往的选文看,高考虽说回避社会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但倡导并弘扬真善美是永恒的时代主题,结合当前反腐倡廉和社会舆论看,对忠臣廉吏的价值判断依然会影响高考文言文的选文。
(微信公众号:伊人频道)如何读懂文言文文段?先做最后一道选择题(往往落足在对全文思想的把握上),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后再做其余三道题。
第6题的题干如果是“对选文的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那就是说75%的内容是正确的,极具参考意义。
带着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两遍。
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
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
对理解文段起关键作用的词句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
先认真阅读最后一道有关内容分析的题目,把握文段主旨。
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
(微信公众号:伊人频道)【文言断句】答题技巧总体原则是将初步断句的结果带进原文翻译,通则对,不通则错。
具体方法如下:①虚词标志法:句首常有“盖、夫、惟、凡、故、今、若夫、且夫、至于、至若”等虚词;句尾标志词有“也、乎、焉、矣、耳、哉、与(欤)”等虚词。
高考作文语言如何出彩
高考作文语言如何出彩精心锤炼的语言才是好语言。
佳酿总是经过长久的酿造才有它独特的芳醇,文章也是一样,经过锤炼的语言才是有生命力的语言,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古人在写文章时非常讲究锤炼语言,因而所写的名句才千古流传而依然魅力无穷、熠熠生辉:“春风又绿江南岸”,用一“绿”字,化静为动,使春风拂绿江南之景境界全出;“僧敲月下门”的“推敲”故事今传为美谈;杜甫“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更是见大诗人创作之严谨。
只有用心的砧去锤打语言,才能够让你的作品字字珠玑,充满文采。
对于高考作文而言,要想做到语言的新鲜、生动、活泼,充满灵气与文采,锤炼的功夫必须具备,那么,如何才能使你的文章文采飞扬呢?1、巧用动词,把事物写活。
动词表现物或事物,不仅能够准确、简练、生动、形象,还能够化动为静,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
古往今来,人们对动词的使用总是情有独钟。
“红杏枝春意闹”,一个“闹”字,则春之意境全出;“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一个“噪”一个“鸣”字就起到了动静互化的效果;上文的“春风又绿江南”和“推敲”的故事,也是运用动词的范例;朱自清更是运用动词的现代语言大师,他在<荷塘月色>中这样写到:“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着轻纱的梦。
”“泻”字描写出了月光自上而下的洒落,写出了月光的轻柔缓和地流动;而“浮”“洗”“笼”字则写出了月光在池塘中缓缓升起,又慢慢泛开,最后笼罩全塘的朦胧。
2、活用形容词,绘声绘色绘形。
灵活运用形容詞能把事物描写得生动而又贴切,能够调动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让人充分感知所描写的对象。
还是朱自清,还是<荷塘月色>,有这样精彩的描写:“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甜甜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高中文言散文教学三法
成部分。
三 、在置换中感悟 古人写文章很强调炼字炼 意,不仅在诗词中多见 ,如 “ 春风又绿江南岸” 的“ 绿 ”, “ 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 “ 闹 ”等都是文坛佳话,而且散文中也不 乏其例 ,比如 “ 环滁 皆山也 ”就很典型 ,教学文言散文有 时采用 “ 置换感悟法 ” 就会产生很好 的教学效果 。所谓置换感悟法,是指在教学中用局部替换的方式
以体悟。 《 六国论 》是史论,表面上是论述 战国时期六 国灭 亡的原因 的,实质上
是拿战 国时 的六国来说宋 ,意在借古讽今,向北宋统治者敲起 警钟,提醒 治国 的人应当吸取这个历史教训。通过细读让学生明 白了古人追 求文贵其简,文简 而理周, “ 也”虽是一个常见语气词,但在这 一特 定语 境中却有 强烈的感情色 彩, 在带有规劝性的心态下 , 显得委婉含蓄, 令人回昧。 可 以毫不夸张地说 , “ 故 日弊在赂秦也”的 “ 也”一字千金,充分显示 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深沉忧患意识 , “ 先天下之忧而忧 ”的襟怀。这个 “ 也 ”是文气之所在,文情之所在,文脉之 所在 。其后教者再进行适度拓展 ,联系欧阳修 《 醉翁亭记》的 “ 也 ”字所具有 的一唱三叹风韵和苏轼 的 《 定风波》 “ 也无风雨也无晴质疑中领悟
、
学贵有疑,教贵设疑,语文教学必须强化问题意识,努力创设问题情境 , 以提 问为手段来进行语文教学 实践活动 。 在教学文言散文 时, 要善于发现 问题、 善于提炼 问题 、善于围绕 问题组织教学 。首先要善于深入钻研 教材 ,弄清楚应 该教什么和怎样教。教材是进行教学的凭借,是教学诸要素中的一大要素,只 有深入钻研教材,准确地从整体上把握住教材的重点、难 点和疑 问点,做到心 中有数 ,既讲究 问题的梯度 ,又讲究 问题环环紧扣,为教学能渐入 佳境而做好 充分准备 。其次要善于发现有价值的 问题。问题的价值又不应 是抽象的,而应 是具体的 ,好的问题不仅能 以少胜多,使学生触 类旁通、举一反三 ,而 且能牵 问而动全课 ,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有时有价值的问题 在似平而奇之 处 ,有时则在形拙实巧之处 ,有时则在表精里妙之处。第三是充分了解学生, 善于让学生质疑。 问题只有切合学生的实际,才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才让 有助于让学生学会 “ 思 ”,学会 “ 疑 ”,学会 自我发展,增强鉴别评价能力。 第 四讲究提 问方法 ,教学需要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链,使之成为教学的有机 组
三年级的作文教学
三年级的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学生的写作能够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必须坚持不懈,收集了三年级的作文教学。
欢迎阅读。
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这段话阐述了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性质与地位。
而对于刚刚学习写作的三年级孩子来说,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作文也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
我认为对于刚学习写作的孩子来说不要刻意强调种种要求和规矩,而是让学生放胆去写,自由去写,首先迈开步子,走上乐写之路,消除对写作的神秘感和畏惧心里,树立起写作的自信心。
为了让学生把写作变成自己内在的需要,由“要我写”过渡到“我要写”“我想写”。
教师就必须做好作文的指导与训练工作。
三年级作文如何起步呢?我觉得做到以下几点很重要:一、乐于表达从《语文新课标》对写作教学的要求中,我们可以发现对于起步作文着力强调学生习作兴趣的同时,更突出学生的主体体验。
当学生有了自己心里想说的话,有了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有了现实生活的关注与热爱,才能提起写作的兴趣,才会“乐于表达”。
叶圣陶先生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
”叶老的话揭示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
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才会真实生动。
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可以让学生每个人都带一种水果回校,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有顺序的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
这样,他们的探索兴趣将是空前高涨的,虽然他们的收获会有差异,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们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搜集信息。
有了诸多的感受与体验,学生怎么不会乐于打开他们的话匣子呢。
二、善于积累要让学生善于写作就必须善于积累,所谓的“善于写作”就是让学生写得清楚,写得充分,写得实在。
作文指导《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学会用情节突转法记事》教案
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学会用情节突转法记事教学目标:1.了解曲折的情节有助于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2. 借鉴美文,学会用突转法将故事变曲折的技巧。
3. 提高叙事能力,使文章引人入胜。
教学重难点:1. 借鉴美文,学会用突转法将故事变曲折的技巧。
2. 让学生通过训练,能恰当运用一波三折的写法。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视其所好,可知其人)1.古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
故事情节平淡无奇,叙述直来直去,读来没有情趣;故事情节曲折回旋,波澜起伏,才会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2.大清乾隆王翰林为母亲做寿,请纪晓岚即席作个祝寿词助兴。
老纪不推辞,当着众宾客脱口而出。
教师出示《祝寿诗》,请学生朗诵,教师设疑,谈感受,其他同学边听并思考。
诗文正文如下: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
儿女个个都是贼,偷得蟠桃献娘亲。
诗文的第一句给你怎样的感受?因为是祝寿诗,老太太过生日,你期待的第一句是怎么样的?突转法使得诗文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兴波澜,生变化,促曲折的方法很多,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种——情节突转法。
二、借助美文发现技巧(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点拨:情节突转法,记叙事件时,顺着一个方向铺陈渲染,把读者的注意力和情感愿望吸引到这处方向发展的一种可能性上去,层层推向高潮;达到顶点时,笔锋陡然一转,通过另一种结局的突然揭晓,掀起波澜,使读者对事件意义的理解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PPT展示)教师出示阅读材料:《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我。
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
“妈妈,爸爸下午什么时候回来?”我红着脸问。
“他晚上七点钟回来。
”母亲摸着我的脑袋,笑着说。
七点。
七点一刻。
七点半。
父亲还没有回来。
我实在等不及了。
我敬仰我的父亲。
他是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
他一定会比母亲更加赞赏我这首精彩的诗。
作文三步读改法
作文三步读改法作者:黄志芳来源:《教育教学论坛·上旬》2011年第08期摘要:本文通过认真默读看整体、轻声细读看局部、表情慢读请人改等三步措施,系统地论述了作为语文老师如何指导学生读改作文。
关键词:默读;细读;慢读古人云:“文章千古事。
”又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足见写好文章之重要。
但是,写好文章实在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古往今来,文学大师们在重视构思写作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后期改文章这一环节。
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改。
”好文章都是后期经过练字酌句改出来的。
如唐代代诗人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著名苦吟诗人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诗人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清代诗人顾文炜“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等,这些语句都从侧面表述了修改文章的重要意义。
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怎样指导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养成字斟句酌、精推细敲、文不厌改的良好习惯和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修改方法呢?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应指导学生从不同形式的“读”文入手,开展作文的修改训练。
俗话说:“读能通神”,读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文章通过眼看口诵才能入耳入心,使无声文字变为有声语言,在这过程中就能发现问题。
因此,读改作文,应指导学生做到如下三步:第一步,认真默读看整体。
即在初稿完成之后,先从整体构思出发,大处着眼去进行修改,具体说应做到“五是否”,即:文章中心是否鲜明集中;选材组材是否典型合理;主体内容是否具体充实;详略安排是否得当;条理线索是否清楚。
一般来说,这几个方面若有问题则容易发现,在具体操作时,可让学生在读中认真思考,详加审视。
读后不妨再引导学生回想一下学过的一些相类似的范文,两相对照,或许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感悟,从而茅塞顿开,思路顺畅,把文章从整体上把握好,使之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
例如,在指导学生修改《人生路上》为题的作文时,初稿完成后,第一,从写作要求进行修改。
这篇习作的要求是“人生是条路,漫长而曲折。
成语 形容化平凡为不杇
成语形容化平凡为不杇1. 点石成金- 读音:diǎn shí chéng jīn- 出处:汉·刘向《列仙传》:“许逊,南昌人。
晋初为旌阳令,点石化金,以足逋赋。
”- 解释: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
也指对人稍作指导,就可以让他幡然醒悟或让事物发生巨大的变化。
- 造句:这位老师就像有魔法一样,总能点石成金,把学生们普通的作文修改得非常精彩。
- 小片段例子:小明写了一篇作文,自己觉得平淡无奇。
拿给李老师看,李老师看了看说:“你这文章就像一块璞玉,只是还没雕琢好。
”只见李老师在几个地方稍微改动了下,加了几个词,换了一种表述。
小明再读的时候,惊讶地说:“哇,这简直就像换了一篇文章啊,老师您可真是点石成金啊。
就好比原本是一颗普通的石头,在您手里一下子就变成了闪闪发光的金子。
这文章现在读起来太有感觉了,我怎么就想不到呢?看来您的指导太重要了,这文章一下子就从平凡变得出众了。
” 观点结论: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改变就能让平凡的东西变得非凡,就像点石成金一样神奇。
2. 化腐为奇- 读音:huà fǔ wéi qí- 出处:《庄子·知北游》:“是其所美者为神奇,所恶者为腐朽。
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 解释:指变坏为好,变死板为灵巧或变无用为有用。
- 造句:这位厨师真是厉害,能把一些看似要扔掉的食材化腐为奇,做出美味佳肴。
- 小片段例子:小王开了个小饭馆,有一天食材供应商送错了货,送来一些有点变质的蔬菜。
小王很生气,觉得这些菜只能扔掉了。
这时候厨师老张说:“别扔啊,看我的。
”老张把那些有点问题的蔬菜仔细挑选处理了一下,用独特的烹饪方法做了出来。
顾客吃了都赞不绝口,小王惊讶地说:“老张啊,你这可真是化腐为奇啊。
这就像把废墟变成了美丽的花园一样。
本来是要扔掉的东西,你居然能做出这么好吃的菜,我真是服了。
这说明只要有想法和技术,再平凡甚至有点糟糕的东西都能变得很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人修改文章三法
霜刃
“文章不厌百遍改”,是说修改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所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虽有绝对化之嫌,但强调精心修改还是可取的。
古人对文章的修改十分重视。
宋代诗人吕本中就说过“文字频改,工夫自出。
”清人李沂《秋星阁诗话》则以比喻来表达此意:“能改则瑕可为瑜,瓦砾可为珠玉……昔人谓‘作诗如食胡桃、宣栗,剥三层皮方有佳味’。
作而不改,是食有刺宣栗和青皮胡桃也。
”大匠不示人以璞,真正负责的作者是不会向读者拿出自己的“毛坯”的。
那么,古人是如何修改文章的呢,这当中有没有可供今人借鉴的合理成分呢?一般说来,古人改诗饰文,不外以下三法。
一.搁置法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冷处理法。
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唐子西的话说,文章写好之后,“姑置之,明日取读,瑕疵百出,辄复悲吟累日,反复改正,比之前时稍稍有加焉;复数日,取出读之,疵病复出,凡如此数四,方敢示人。
”这是完稿后,暂时搁置,在以后的几天内反复修改。
清人唐彪《读书作文谱》中也有类说法:“当其甫(刚刚)做就时,疵病亦不能自见,
惟过数月,始能知之。
若使当时即知,则亦不下笔矣。
故当时确能见,当改则改之,不然且置之,俟迟数月,取出一观,妍丑了然于心,改之自易。
”唐彪认为文章的疵病一般写作的当时是不容易发现的,因为如果当时就能发现,也就不会那么写了。
这一观点很符合写作的心理实际。
作者刚写完时,思维还处于原稿的“状态”中,“难以自拔”,文章的毛病也就不易发现,这正是所谓当局者迷。
搁置一段时间以后,便可以以“读者”身分去检查文稿,由当局者转为临时的“旁观者”。
再说,在搁置的一段时间内,作者对文章本身或对文章之外的相关情况或许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这时再修改态度也就更为客观,立足点也就更高。
有名的《醉翁亭记》首句“环涂皆山也”之所以成为简洁为文的典型,据说就是欧阳修冷处理的成果。
二.吟诵法诗圣杜甫就曾说他自己“新诗改罢自长吟”,长吟就是大声诵读。
诗歌也好,散文也罢,写出来总是让人读的。
因此,一般的人在写好诗文后,总要有声有色、抑扬顿挫地吟诵一番,这样既可自我体会思想感情,也能及时发现文字语法等方面的毛病。
一般说来诵读比默读效果要好。
清人何绍基很重视高声朗读,他在《与汪菊士论诗》中说:“理不足读不下去,气不盛读不下去,情不真读不下去,词不雅读不下去,起处无用意读不起来,
篇终不混茫读不了结。
”关于吟读式修改,有一个常为人们提起的例子。
欧阳修为韩琦作的《相州昼锦堂记》,第一稿中有“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后来欧阳修又送去第二稿,韩琦仔细对照了一番,看到只不过加了两个“而”字,成为“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粗一看并无差别,可是吟诵起来,味道就大不一样了。
原稿无“而”字,读起来就显得过于急促,似有气不足之感。
有了这两个“而”字,节奏变缓,读起来沉郁有力,更能表现韩琦那种“衣锦还乡”、踌躇满志的心态,全文也因之而生色。
三.求助法李沂在《秋星阁诗话》中说:“诗能改,尚矣。
但恐不能自知其病,必资师友之助。
妆必待镜明者,媸不能自见也。
”最后一句是个很妙的比喻,意思是一个人化妆,之所以要照镜子,是因为脸上的灰尘、病疵等自己看不见。
故李沂认为,自己的诗文自己能修改好,当然最好。
但一般情况下,自己是不容易发现毛病的,故要借助镜子。
这里的镜子,实际上是比喻帮助自己修改文章的师友。
薛雪在《一瓢诗话》中也有类似的主张:“著作脱手,请教友朋,倘有思维不及,失于检点处,即当为其窜改涂抹,使成完壁。
”古人不仅提出这些有益的观点,有的还能切实行之。
欧阳修作《岘山亭记》时,已经身为朝廷重臣,但却不耻下问,虚心向属下章子厚求教。
章看
了原稿,果然指出其中“元凯铭功于二石,一置兹山,一投汉水”之句音节欠佳,气势不畅,于是将后二句改为“一置兹山之上,一投汉水之渊”。
如此一改,不仅音节和谐,而且“之上”和“之渊”对比鲜明,给人的印象更为深刻。
另一个例子是,范仲淹作《严先生祠堂记》,稿成后请他的好友李觏指正。
李当即指出,文稿结尾部分“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中,“德”字下得欠妥。
前文“苍苍”、“泱泱”所表之义博大,相较之下“德”字显得太实太板,且与“山高水长”不能般配,提议换成“风”字。
范欣然接受。
确实“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给人的感觉飘逸深远多了。
至于古代传为佳话的许多“一字师”、“半字师”的轶闻,由于篇幅所限,也就不再赘举了。
记不得是古代哪位大作家,晚年仍孜孜不倦地修改早年的文章,其妻劝他不必自苦,说你这么一把年纪了,难不成还怕先生(此指老师)嗔怪吗?大作家回答说:“不畏先生嗔,却怕后生笑。
”这种对后人负责的态度很值得今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