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qtsb_e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相关推荐《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精选13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笔记了。
你想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篇1这些天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才发觉原来自己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一窍不通。
虽然看不懂,但是感觉从这只有300来页的书本里看到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在中华上下5000千年的历史的发展脉络。
冯在着本书里讲了中国历史上的各家: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其实我也不清楚怎么去说,哲学的东西真是好难懂啊!不过他的这本书已经写得比较通俗易懂了。
是我看到过的哲学书中最好读的(虽然没有看过几本,呵呵~)在这本书的第一句: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
我们大概可以了解到中国哲学在重要性。
从这本书了解了八卦的由来,各个思想学派的发展历史,各个学派中的代表人物。
中国的哲学的精神,儒家文化何以在中国能有如此的地位,自我感觉各家的思想就是一个相互吸收和借鉴的历史,不知哲学是否都是形而上的,或许哲学就是这样吧。
我认为任何时代的思想都会受到自己所处的时代的各方面的条件的影响,特别是物质方面的条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哲学思想在经济的发展中也有意或无意地随着发展。
书上也说了些东方的哲学思想和西方的哲学思想的差别,毕竟两者的物质,地理历史等各方面的基础不同,所以理所当然地有差别。
但是两者都是人类的优秀的文明的一部份,如果能把两者优秀的成分相结合利用,正如本书上所说的中过哲学上负的方法和西方哲学正的方法相结合,才能产生未来的哲学。
虽然自己简直就是没有水平,但是还幻想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希望大家能体谅,或许当我看这本书第二次的时候会有所感悟!《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篇2对中国哲学,我一向抱着“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态度。
因为其浩瀚的思想,让人产生敬畏之心。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庄子思想)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第九章庄子思想一、逍遥游的人生观庄子对人生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幻想摆脱一切外物和肉体的束缚,追求一种个人精神上绝对自由的境界。
1.人不自由的两方面表现——“有待”和“有已”庄子认为,人所以不自由,一方面是由于外界物质条件的束缚,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自身肉体的束缚。
用庄子的话来讲就是“有待”和“有已”。
2.真正的自由——“无待”和“无己”真正的自由是一切条件都不需要依靠,一切限制都没有,在无穷的天地之间自由地行动,这叫做“无待”。
这是讲的要摆脱外界条件的限制和束缚。
同样,受自己的肉体以至精神的限制和束缚,也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所以各种主观条件也要摆脱,以达到“无己”。
庄子理想中的最高尚的人,都是能做到“无己”的。
例如,庄子在《大宗师》中描写的“真人”的情况是:睡觉时不做梦,醒来时无忧虑,吃东西也不感到特别香甜。
这种人对生不感到特别喜欢,对死也不感到特别厌恶。
总之,他们是自然而生,自然而死,也就是说一切听任自然,毫不计较个人得失。
这就叫“无己”,可以得到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3.达到真人的境界的方法——“坐忘”庄子认为,要达到这种幻想的境界,其办法是“坐忘”。
所谓“坐忘”,就是彻底地忘掉一切“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大宗师》)这就是说,不仅要忘掉外界物质世界,而且要忘掉自己的肉体、感官,排除形体、知识,使自己与整个自然混为一体。
据庄子说,达到了“坐忘”的人,他们是形同槁木(干枯了的树木),心如死灰(熄灭了的炭灰),无思无虑,无生无死,精神上得到了彻底的自由,也就是完全恢复了人的所谓“天然”本性。
4.反对当时统治者制定的制度从这种虚无主义的人生观出发,庄子对当时统治者制定的各种制度,竭力加以反对。
他认为当时的各种道德制度,是违反人的本性的,是造成当时社会争斗、混乱的原因之一。
因此,他对当时统治者所宣扬的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他认为那些宣扬仁义道德的人是专门祸害人的,而其结果是自作自受,害了自己。
马克思——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哲学”这个词 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似乎不够了解 它却充满神秘色彩。
而它在我心中是个很崇高 很神圣 同时也是一个含义深厚的词。
假期我在家中反复的看这本书 但总是感觉不太明白 似懂非懂。
哲学它是一个充满科学权威的领域 令人仰视它。
许多事情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 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 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 “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
所以哲学给人带来的魅力是无穷的《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将人生划分为四境界。
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我个人觉得,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都处于功利境界。
即我们所做的事都是出于利己考虑,尽管结果可能会对他人产生有利的影响。
其中关键的是这可以说中国和西方宗教的最大不同 在于多元和单一。
中国的道教是在外来的佛教的刺激下发展起来的 它以一向的“百家争鸣”的传统来接纳了宗教的介入结合了道家 阴阳家的一些观点 以及佛教的仪式。
它与佛教相抗衡着 形成了中国的多元性。
而西方基督教 特别是在中世纪时期 是毫无疑问的“独裁者”。
它强调耶稣的神性 和上帝的权威。
宗教的不同 信仰的不同是无法调和的。
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为自己谋取利益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同时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难免对他人的利益造成或多或少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这种影响引发了人与人之间一系列的问题,对此我有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人与人之间信任在逐步减少,诚信危机不容小觑。
现代社会的人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有时掌握信息资源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人在社会中的利益分配,因此,人与人之间慢慢就会产生欺骗,从而减少信任感。
再者,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人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难免会心理扭曲,为谋利益不择手段,直接导致诚信危机。
二、人与人的关系受利益因素影响增强。
人们由于在社会中的分工不同,进而引发了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的差别,而人总是向往好的事物的。
处于底层的人为获取相对高的社会地位,处于高层的人为保住既得利益。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篇一:《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导言部分:一、关于“中国哲学”的合理性问题要确立“中国哲学”在哲学、哲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并解决“中国哲学”的合理性问题,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何谓“哲学”。
“但凡思考宇宙、人生诸大问题,追求大智慧的,都属于哲学的范畴。
关于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人的尊严与价值、人的安身立命之道等,都是哲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如此看来,在自先秦到近代的数千年的中国“思想史”上所闪烁的的确是哲学的光芒无疑。
“哲学”应当作为全世界人的“哲学”,作为一门追寻“大问题”、“反思构成思想”的学问在各个民族中的表现方式是不一样的,是有差异的。
在古希腊哲学中表现为“探究万物最高的基本原理”;在印度哲学中则更多的带有宗教色彩;而在中国哲学中则体现为对“天道”的追求。
那么,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无论是西方哲学、印度哲学或是中国哲学都只是“哲学”这个大的概念框架之中的相互具有独立性的概念框架体系。
如此,在这里我们也就承认了“中国哲学”在哲学史上的独特地位,而不仅仅是思想如此简单。
二、中西哲学差异浅析自柏拉图以来,在西方哲学中,一元外在的超越、纯粹精神、不变实体是宇宙的创造者,而宇宙是不能够自我生成的。
反之,中国哲学家们却几乎一致认为宇宙是能够自我生成、变化的,即中国哲学家们的宇宙论是生成论而不是构成论。
中国哲学是气的哲学而不是原子论的哲学。
气的哲学昭示的是连续性的存在,自己创造自己、变动不居、永恒运动。
中国哲学家们对宇宙创化留衍的信念,实际上时对人的创造能力的确证。
②在中世纪时期,西方哲学与神学合流,神变成了至高无上的存在,而人则是神的奴隶,在中国哲学中则是倡导以人为本,即使是神也得为人服务,否则,变不使其成为神。
“西方哲学通过理性思辨的方式来考察、探究形而上学的对象,如理念、实体、本体、自由、不灭的灵魂等,因此知识论发达,格外看重作为对象的外在世界与主体认识能力的研究,形式概念的分析,客观的知识系统与理论的建构。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1500字《中国哲学史》是一本介绍中国哲学发展历史的重要著作,作者对中国哲学的起源、发展和影响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读完这本书,我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本书让我深感中国哲学的深邃与博大,也让我更加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
《中国哲学史》首先介绍了中国哲学的起源与发展。
作者指出,中国哲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先秦时代。
先秦时代,诸子百家的学说争鸣,产生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家和学派,如孔子、墨子、老子、庄子等。
他们的思想思想触及到伦理道德、政治治理、宇宙万物等方方面面,影响深远。
除了介绍中国哲学的起源外,这本书还详细阐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
作者把中国哲学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如秦汉时期的儒道合一、唐宋时期的理学兴起、明清时期的术法争鸣等。
每一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思想体系和学术流派,都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读到唐宋时期的理学兴起这一章节,我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方向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唐宋时期,中国哲学逐渐从儒道合一发展为以理学为主的学派。
理学强调实践,注重儒家经典的教育和研究,也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重要支撑。
唐宋理学以其独特的思想体系和学术方法,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我看来,唐宋理学的兴起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时代特征,也体现了中国哲学在思想上的成熟和深化。
此外,这本书还介绍了中国哲学对其他学科和文化的影响。
中国哲学不仅影响了国内的政治、伦理、教育等领域,也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与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思想。
此外,中国哲学也通过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对世界上的其他哲学和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哲学的博大精深使其成为世界上独具魅力的哲学传统。
通过阅读《中国哲学史》,我对中国哲学的独特之处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中国哲学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伦理道德的建设、心性修养的重要性等,与西方哲学有着明显的差异。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篇一】每个民族都会在其文明发展的同时对人和世界的各种本体性问题发问,由是则产生了哲人。
不同民族的哲人思考的终极问题往往相同,但思考的方法,思想的表述则大相径庭,是以各民族的哲学之面貌多有不同。
西方各民族的哲学自希腊出,自其伊始就遵逻辑、重推演,思辩缜密,有严谨的哲学体系。
而东方的中国哲学,或重现象而轻规律,或以直观臆断代替逻辑推演,且见于零散的言语中而长时间没有成为体系——这一切都让西方人和了解西哲的中国人生疑:中国哲学是不是合理的、完善的哲学?中国哲人的思考方式有无可取之处?我亦有此疑,而冯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则使我读罢豁然开朗。
冯先生指出,在中国,哲学如宗教之于西方世界一样深深渗入社会、为常人所持。
是以一些哲人并不以自己为哲人,只于日常行事中表达自己的思想,不求构筑体系,是以有别于西方。
而中国哲人从直观处得哲思的哲学方法论极似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等欧陆浪漫主义哲学家、诗哲所持之法。
较之拉丁语系诸语种,中文(尤其是先秦的文言文)无疑是一种微言大义、一言多意、拥有无穷“可能性”(海德格尔的概念)的语言。
现代西哲已开始反思其自苏格拉底诸贤时形成的“以逻辑证哲学”之法,认为以语言为代表的逻辑系统并不具备论述哲学的能力(而中国哲人早有“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义不可说”的观点)。
海德格尔们自成表意充满“可能性”的新概念而用括号“搁置”前人逻辑清晰的概念——而中国哲人早就在使用充满“可能性”的语言探讨哲学问题了。
可以说,中文对中国哲学的影响极大——既使中国哲学失之严密逻辑,又使其跳出逻辑的局限接触了另一些真理。
进一步看,拜语言所赐,中国哲学的直观认知之法于西哲传统上的理性思辨,恰似叔本华之于康德、黑格尔;孔子所赞许的“暮春而游”之境,也神似欧陆浪漫主义诗哲的追求。
所以,想研究中国哲学,不妨与西方浪漫主义哲学进行比较研究。
此余所得之一也。
有趣的是:与西哲的“先重逻辑、后弃逻辑”恰好相反,中国哲学的主体——儒学则在孔子的“零碎语录”式哲学后形成了宋儒的理学体系。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朱熹)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朱熹朱熹(公元1130年-公元1200年),字元晦。
朱熹继承、发展了韩愈的道统论。
他认为二程是直接继承孟子的,而他自己是继承二程的。
他宣扬道统,也就是认为道学已经掌握了永恒的终极的真理,二程和朱熹的学派,后人称为程朱学派。
从南宋到明清几百年间,程朱学派的哲学成为正统的官方哲学。
主要哲学著作是《四书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等。
他平日讲学的问答,后来编为《朱子语类》。
清初编纂的《朱子全书》是朱熹著作和语录的分类选辑。
一、理一元论朱熹发展了二程的理一元论,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1.理的几层意义程朱学派所谓理有几层意义。
①理的首要意义是事物的规律。
事物的规律是一类事物所共同具有的,是一般的东西,而事物则是特殊的东西。
一般存在于特殊之中,但程朱进而把一般与特殊割裂开来,认为理是可以离开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并且是事物的根本,在事物之先。
②他们所讲的理的内容还包括道德的基本原则、基本标准。
实际上,他们是把封建时代的道德标准绝对化永恒化,看成是宇宙的根本,一切事物的根源。
他们把当时道德的基本原则说成是自然世界的基本原理,把当时的社会秩序说成是自然的永恒的秩序。
这一方面把封建道德原则神秘化、永恒化,一方面又赋予自然世界以道德的意义。
其目的是抬高封建道德的地位,借以巩固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
程朱学派以理为中心观念,所以称为“理学”。
2.理是第一性,气是第二性朱熹认为:理是第一性的,是创造万物的根本;气是第二性的,是创造万物的材料。
他截然区分“形而上”与“形而下”,断言具体的东西以抽象的东西为根据。
朱熹也讲理与气不能相离。
朱熹还是强调地指出了“理”“气”的先后问题,论证理是第一性,气是第二性。
朱熹更明显地讲理在事物之先。
3.先于具体事物的一般原则“理”是“天理”朱熹认为,没有理也就不成其为事物,因此,尽管他强调理、气是不能分的,离开气也就无所谓理,然而归根结蒂,他认为理是根本,是决定事物之所以为事物的根据,也就是说“理”是第一性的。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孟子思想)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第七章孟子思想一、“仁政”学说1.背景孟子是孔丘孙子子思学生的学生。
他自称学习孔丘是他毕生的愿望,以孔丘思想的继承人自居。
他的言论思想保存在《孟子》中。
孟子所处的时代,在当时的思想意识领域里,主要是杨朱学派和墨家学派影响为最大。
“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孟子·滕文公下》)杨氏主张“为我”,墨家主张“兼爱”,他们都反对儒家亲亲、仁爱的原则。
所以孟子说:“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
”(同上)孟子自己就以“距杨墨”为己任的。
当时攻击儒家学说最激烈的是墨家学派,所以孟子也就把墨家当作思想战线上斗争的主要对象,反对墨子的“兼爱”、“互利”思想,使得儒墨之争成为这一时期思想战线上的主要内容之一。
2.仁政”学说在经济上的体现孟子发展和改造了孔丘的“礼治”和“德政”的理论,提出了“仁政”学说。
这是他政治思想的中心。
孟子“仁政”的政治主张,是针对当时地主阶级激进派推行的“严刑峻法”的政治措施而提出来的。
①主张实行“井田制”他对当时新兴地主阶级改革家商鞅主张积极开垦土地、鼓励私人占有土地、招徕劳动力等变革措施表示反对。
他认为,这样就会造成互相争夺,出现“私肥于公”的情况。
所以,他主张用他自己设想的“仁政”措施,通过“井田制”的形式来推行封建制度。
孟子设想的“井田制”就是国家把土地分给各级官僚地主,即所谓“分田制禄”。
然后,由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农民耕种。
具体来讲,即每平方里划分为九百亩,中间一百亩为公田,其余八百亩为私田,分给八家农民,每家种一百亩,八家共同耕种一百亩公田,先把公田种好了,然后才能种自己的私田。
这种生产方式也就是后人所谓的“以私养公”的劳役地租的剥削方式,它是封建制初期带有农奴制色彩的剥削方式。
孟子一方面希望用这种土地制度来限制由军功、垦荒等上升而来的新兴地主阶级扩大土地的占有;另一方面又企图用这种剥削方式来束缚农民,把农民牢牢地固定在土地上,以供封建领主的剥削。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精选6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读完一本书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书笔记呢?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1一、哲学探讨的问题———如何成为圣人:即获得终极幸福的人哲学是为了探究人如何成为人,知识是为了让人如何成为某一种人。
比如学习绘画是为了成为画家,学习医学是为了成为医者。
哲学则是为了成为心灵上最高成就的人。
中国比较普遍的哲学学派,一个是儒家,一个是道家。
儒家入世过多,道家则有入世亦有出世。
庄子说,儒家游方之内,道家游方之外。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为学是为了增加知识,为道则是为了提高心灵的境界。
形而上者谓之道,行而下者谓之器。
意思是无形体的规律是道,有形的东西则是器具。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一个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完成出世和入世的统一,他就是圣人。
古时中国认为圣人应该是内圣外王的。
中国古代哲学家都是以身载道,他的生活即他的哲学。
作者冯友伦则认为:一个人应该对宇宙有着非常高明的认识,又能生活在社会之中。
二、中国哲学的特点———含蓄,尚农,爱自然中国文化崇尚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
往往表达的思想不在言之中,而在言之外。
庄子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中国古代自以为中原乃世界的中心,外围是海。
所以用四海之内表示天下的意思。
士农工商,中国古代以地主和农民为最上。
所以反映出尚农,爱自然的哲学。
重农轻商的社会环境也造就了古代中国含蓄而基于直觉经验的哲学,不同于重商的西方基于推理演变的数理科学。
中国古代家族阶级复杂。
因而很多关于家族阶级关系的哲学出现,不管是老庄还是孔孟,都对父子,兄弟,君臣等关系有一套见解。
中国古代哲学最具影响力的六家: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家。
三、孔子、孟子、荀子———儒家孔子提倡名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长幼有序,君臣有别。
孔子提倡仁和义,这里的仁和义都是针对人而言,所以孔子的哲学依赖于人类社会。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王充思想)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王充思想一、背景王充是东汉时期重要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在我国哲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他的著作保存下来的只有《论衡》一书,是一部富有战斗性的唯物主义无神论著作。
《论衡》一书对当时的豪强贵族和官僚地主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论衡》批判的矛头,不仅指向天人感应、谶纬迷信,而且也指向腐朽的封建官僚政治。
王充一生由于贫困和接触下层人民,对人民的疾苦有一些同情的言论。
王充属于小地主阶层。
他的哲学、政治思想反映了寒门庶族地主的进步要求。
王充所处的时代,封建社会内部的矛盾已日益尖锐化,东汉王朝的统治者在精神上更加需要宗教唯心主义,西汉后期发展起来的谶纬迷信,经东汉光武帝刘秀的提倡,这时已成为官方的统治哲学。
王充高举“疾虚妄”的旗帜,对当时已经成为官方哲学的谶纬迷信进行了坚决有力的批判,通过这种批判建立起他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体系。
二、自然观和无神论1.“气”一元论王充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是“气”一元论,他提出“元气”为天地万物的原始的物质基础。
气是和云烟相似的物质,是没有意志的。
王充不仅明确说明了天地万物是由物质性的“气”构成,而且针对着唯心主义目的论特别强调天地万物的构成是没有目的的,不是由有意志的天所决定的。
王充花了很大力气论证“天道自然无为”的观点。
2.批判吸取老子哲学中自然无为的思想王充批判地吸取了老子哲学中自然无为的思想。
王充强调气的自然无为,正是和董仲舒以来的神学目的论针锋相对的。
天人感应的目的论,把天说成有意志的人格神,把自然界万物说成是天有意创造的。
王充强调自然无为,正是要打破这种关于“天”的神秘观点。
自然界万物的生成死灭,都是物质元气自己变化的结果,事前根本没有什么神意的安排。
3.批驳唯心主义目的论王充对“天地故生人”、“天地故生万物”的唯心主义目的论的批驳,当然是很简单的,但是可以看到一个特点,他是根据事实来批驳的。
王充认为,既然人不是天地故生的,那么人也就和其他东西一样是由“元气”构成的。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是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是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是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呈现了一个纷繁的文化盛世,呈现了一个纷繁的文化盛世,呈现了一个纷繁的文化盛世,具有深刻的现具有深刻的现代意义。
它用严谨的取材精确地论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将古今的哲学思想联系起来,渗透了古典文化,渗透了古典文化,打通融合,打通融合,为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充满了哲思与对现实问充满了哲思与对现实问题的关怀。
题的关怀。
《中国哲学史》主要内容概述《中国哲学史》主要内容概述在《中国哲学史》的开头,冯友兰老先生讲哲学之于中国与宗教之于西方作了简单的比较,西方人将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动当作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而中国人却将伦理(尤其是儒家伦理)当成精神基础。
然而在现实社会中,科学不断发展,冯友兰老先生在书中写道:“宗教倒是给予实际的信息。
不过宗教给予的信息,与科学给予的信息,不相调和。
所以在西方,宗教与科学向来有冲突。
与科学向来有冲突。
科学前进一步,科学前进一步,科学前进一步,宗教就后退一步;在科学进展的面前,宗教就后退一步;在科学进展的面前,宗教就后退一步;在科学进展的面前,宗教的权威降低宗教的权威降低了。
”而相较之下的哲学却并不受科学发展的负面影响,“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积极的知识。
我是指关于实际的信息),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
”无论是对于信奉宗教的人们来说,还是对于推崇哲学伦理的人们来说,假如这个世界上宗教已经达到最高价值没有什么能够再弥补它的存在,那么人们宗教意识的淡薄和宗教的逐渐淡出的确令人感到惋惜。
但是事实却是哲学相较宗教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它能达到更高 的价值,因为比起宗教来说,哲学更直接更纯粹,的价值,因为比起宗教来说,哲学更直接更纯粹,直击生活的智慧与真理。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先秦时期的哲学)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中华民族经过了长期的原始社会生活,约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开始进人奴隶制社会。
一、原始社会的人们的思维状况1.最原始的哲学唯心论的萌芽——灵魂不死/灵魂崇拜我国古代流传的神话和传说,例如,女娲补天、羿射九日、神农尝百草等等,反映了我国古代人类思维发展的原始状况。
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虽然想尽办法企图克服自然力带来的灾祸,但人类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产生了对捉摸不定的自然力和自身构造的各种错误、幻想的观念。
魔鬼、神怪、灵魂不死等即是这种幻想观念的一部分。
同时由于当时人们对梦境也不能正确理解,所以认为有离开肉体而存在的灵魂。
灵魂不死的观念或灵魂崇拜是最原始的哲学唯心论的萌芽。
2.无神论、唯物主义思想发展的萌芽另一方面,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和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也逐渐地积累了一些实际经验,对自然界的一些简单规律、物质现象也有一些朴素的了解,对客观世界在一定程度上采取现实的态度。
这可以说是无神论、唯物主义思想发展的萌芽。
二、奴隶社会的思想发展1.夏商周:与巫术密切结合的早期宗教公元前两千多年,我国建立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王朝,从此我国进入了阶级社会。
我国奴隶制经过夏、商,到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0年)得到了高度的发展。
我国奴隶制的经济特点是奴隶主贵族占有土地和奴隶,通过井田制和分封制分给各亲族和同盟的民族或部落,建立许多大小不等的诸侯国,以保卫整个奴隶制的经济制度。
到了周代,在政治上则是采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世袭制度,实行奴隶主贵族世卿世禄的等级制。
各级奴隶主享有种种经济、政治、法律上的特权。
奴隶社会中阶级矛盾激烈且尖锐。
在阶级社会中,哲学往往被打上阶级的烙印。
夏代的奴隶主为了论证自己统治的合理性,声称自己的政权是得之于“天命”的。
到商代更抬出了一个至高无上的神,叫做“帝”或“上帝”,形成一种与巫术密切结合的早期宗教。
这种宗教认为“上帝”是整个自然、社会的主宰。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孔子思想)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第二章孔子一、正名思想孔子认为要制止春秋时代礼崩乐坏、臣杀君、子杀父、犯上作乱的邪说暴行的流行,就必须恢复周礼的权威,重新肯定宗法等级制度的秩序,而其要害就是要正名。
只有正名,才能挽救秩序的崩溃,促进周礼的复兴;也只有正名,才能恰当地运用刑罚,制止邪说暴行的产生和流行。
所谓“周礼”,就是西周统治者制定的一整套经济、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礼节仪式等。
其中心内容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等级制、分封制和世袭制。
这套制度,在孔子看来是最完美的。
他一生的梦想就是要复兴这个“周礼”。
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他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
即处在君这个地位的人,应该具备君这个名称的人所应有的品行,得到君这个名称的人所应有的对待。
处在臣这个地位的人,应该具备臣这个名称的人所应有的品行,得到臣这个名称的人所应有的对待等等。
然而当时的实际情况已不是如此,孔子就想提出这个理想标准的“名”,来纠正那些不符合周礼情况的“实”。
孔子这种用名以正实的观点,就是后来所谓的“名教”。
孔子提出正名思想,以求恢复周礼所制订的世袭宗法等级制度。
就君臣关系来说,对于君,就应强调君应该享受的权利,对于臣,就应强调臣应该尽的义务。
1.孔子对周礼的补充和发展1:将周礼的根本归纳为正名思想孔子要求复兴周礼,但不是完全因袭周礼。
因为完全因袭已不再能充分地发挥周礼的作用了,所以,他对周礼有一定的补充和发展,这就是他所说的对周礼的“损益”。
他对周札的补充和发展的第一点就是上面所说的,将周礼的根本归纳为正名思想,这样,就使周礼的指导思想更集中、更明确、也更理论化了。
2.孔子对周礼的补充和发展2:强调道德教化孔子对周礼的补充和发展表现在强调道德教化。
用政令和刑罚这些办法进行统治,只能惩罚犯上作乱于事后,即使可以一时避免犯上作乱的事继续发展,但是人民并不认识这类事件的罪恶而感到羞耻,这类犯上作乱的事仍旧有一天可能爆发出来。
如果运用礼治德化和政令刑罚相辅而行,就可以预防犯上作乱于事前,引导他们不敢想和不会想犯上作乱的事,人心自然归服了。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陈亮与叶适)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陈亮与叶适一、陈亮、叶适功利学派的社会背景南宋时期,浙江一带,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有一部分中小地主兼营商业,形成一个在一定程度上商业化的地主阶层,他们没有政治特权,与当时的官僚大地主有一定的矛盾和斗争。
当时北方金国统治者的割据,使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受到一个很大的挫折,所以兼营商业的中小地主阶层坚决主张对金作战、反对南宋当局的屈服。
南宋时代,出现了代表这个阶层的思想家,这就是陈亮、叶适。
陈亮(公元1143年-公元1194年),字同甫,号龙川,少年即热心国事,喜谈兵略。
曾作《中兴五论》,反对当时的“和议”。
上书宋孝宗(赵育),力主抗金,受当权的大官僚嫉恨,曾二次被诬入狱。
晚年考中进士,授官,未及到任而病死。
著有《龙川集》,近年编为《陈亮集》。
叶适(公元1150年-公元1223年),字正则,又号水心,他官至工部侍郎,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
宁宗(赵扩)时,韩佗胄发动对金战争,兵败,以罪被杀,叶适被诬附和韩信胄起兵,夺官去职。
晚年居永嘉城外水心村讲学,后人称他为叶水心。
著有《水心文集》、《别集》及《习学记言》。
他的《文集》和《别集》,近年总编为《叶适集》。
陈亮、叶适都是代表兼营商业地主阶层的利益的思想家。
陈亮、叶适从其兼营商业的中小地主阶层立场出发,特别重视实际功效、实际利益,注意实际问题的研讨,反对空谈,反对玄想。
他们认为朱熹、陆九渊的唯心主义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没有实际效用的。
朱陆两派所特别重视的是巩固南宋封建等级制度的社会伦理秩序,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
陈、叶也要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但他们所特别重视的是抵抗金国统治的扩张,发展商品经济。
陈亮、叶适的学说当时被称为“功利之学”,在当时是比较重要的思潮。
二、陈亮的哲学观点与功利思想陈亮没有提出系统的哲学理论。
他提出了一些观点,对道学进行了批评。
他的基本观点是,第一,道在事物之中;第二,学以适用为主。
1.强调道在事物之中:“事物之故”针对朱熹所讲形而上的理,陈亮强调道在事物之中。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后期墨家)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第十一章后期墨家一、背景现存《墨子》一书中《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六篇著作,是形成于战国中、后期,墨家后学们的作品。
现统称这些作品的作者们为后期墨家。
这些作品中积极地发展了墨翟的唯物主义思想。
后期墨家抛弃了墨翟哲学中关于天志、鬼神等宗教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墨翟的狭隘经验论倾向和错误。
特别是后期墨家在批评惠施、公孙龙等名家的某些错误观点中,发展了墨翟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建立了一套相当完整的逻辑学理论,这在中国哲学史上是有很重要意义的。
二、社会历史观后期墨家继承了墨翟的“兼爱”、“尚同”等政治思想,其中特别强调讲实际功利。
1.反对孟子所宣扬的“义”,认为讲“义”不能离开“利”他们反对孟子所宣扬的“义”,认为讲“义”是不能离开“利”的。
“义”不应当只是主观的动机,而同时也应该是客观效果上的“利”。
2.反对一切离开实际“利”去宣扬空洞的“忠”、“孝”等道德观念他们也反对一切离开实际“利”去宣扬空洞的“忠”、“孝”等道德观念。
后期墨家认为,“忠,以为利而强低(当作‘君’字)也”(《经上》);“孝,利亲也”(同上)。
这是说,讲“忠”,就是要做有利的事以使君主强盛;讲“孝”,就是要有利于父母。
后期墨家这种强调实际功利的道德理论,是与孟子宣扬的天赋道德观念根本对立的。
3.反对永远不变的“义”后期墨家还反对永远不变的“义”。
他们认为历史是发展的,随着古今社会的变迁,过去所讲的“义”和今天所讲的“义”的内容是不同的。
尧的“义”名称虽在今天,而实际内容却在古代,所以,时代的不同(“异时”),“义”的客观对象(“所义”)和内容也是不同的。
尧的“义”只能适合于古代社会,不能适合于今天。
4.批判历史倒退论的观点后期墨家根据这些理论,批判了历史倒退论的观点。
当时一些守旧复古的人总认为历史一代不如一代,喜欢称道尧的“善治”。
后期墨家说,讲尧善治,那是就尧根据当时情况治理社会比较好而已。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管子》书中《心术》等四篇的思想)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第八章《管子》书中《心术》等四篇的思想《管子》一书是战国中后期各家著作的论文集。
其中《心术》上下、《白心》、《内业》四篇,内容相关、颇为重要。
《心术》上的后半部是对前半部作的解释,《心术》下是对《内业》作的解释。
这四篇一方面继承了老子学说的思想资料,另一方面又批判或改造了老子的哲学体系,对后来荀子和韩非的哲学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法、礼结合的社会政治思想这四篇对法和礼都作了解释。
《管子》四篇的作者对礼和法都作了肯定,企图将二者结合起来,以作为国家统治的工具。
1.心术《管子》四篇为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提出一套统治臣民的方法,这就是所谓“心术”。
“心术”这一术语,后来被荀子继承下来。
《管子》四篇讲的“心术”的大意是,君主要“恬愉无为,去智与故”(《心术》上),就是说,不要有私欲,要去掉巧智和故意造作,要按着臣民的实际情况去治理臣民。
他们说:“心术者,无为而制窍者也。
”(同上)这是说,君主心中没有私欲,耳目感官就能正确地考察臣民的言行,施行法治,任免官吏,就可以做到“无私”,这样,天下就能治理好了。
《管子》四篇的哲学观点,是为加强君主集权服务的。
二、“精”“气”说《管子》四篇的基本哲学思想资料是由老子那里吸收来的,但他们对老子的哲学体系进行了改造。
他们从老子那里吸收了“道”的概念,但与老子那种神秘的精神性的“道”是根本不同的。
他们把“道”也叫做“精”,而“精”是一种物质,即最精细的“气”。
《内业》篇说:“精也者,气之精者也。
”在《管子》四篇看来,“道”也是一种物质,只不过是一种最精细的物质——“精气”。
这种“精气”是和“形气”(一种较粗糙的气)相比较而言的。
1.“道”或“精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基本元素《管子》四篇也认为“道”或“精气”是无形无声的,但他与老子恍忽不可捉摸的“道”又是根本不同的。
他们认为,“道”或“精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基本元素。
2.“道”和具体事物的属性“德”不可分开《管子》四篇还认为,“道”和具体事物的属性“德”是“无间”的,即不能截然分开的。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中国哲学史》是对中国哲学历史发展的一次全面回顾和总结,通过对各个时期的哲学思想进行分析和解读,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哲学的独特之处和重要价值。
在阅读这本书之后,我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和演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对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智慧之所在有了更多的欣赏。
首先,这本书通过对中国哲学的历史演变进行了清晰的分期和分类,从而使我们更好地把握了不同时期不同哲学思想的主要特点和内涵。
例如,先秦时期的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都有着各自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这些思想对后来的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在宋明理学兴起之后,中国哲学开始出现了一种将儒家思想与佛家思想相结合的倾向,这是中国哲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通过对各个时期的哲学思想进行系统地整理和分析,我们更容易理解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和内在逻辑。
其次,这本书对每个时期的哲学思想进行了精辟的解读,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每种思想的核心观点和重要思想。
例如,在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规范,道家思想则主张追求自然,与世无争。
这些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通过对每个思想流派进行深入剖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思想的根源和发展轨迹,以及它们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最后,这本书还对中国哲学的价值进行了探讨,指出中国哲学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对世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西方哲学相比,中国哲学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强调道德与伦理的重要性。
中国哲学通过强调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弥补了西方哲学所忽略的一些方面,为人类的幸福和社会稳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
正因为如此,中国哲学在今天的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中国哲学史》是一本对中国哲学历史进行全面梳理和回顾的重要著作,通过对每个时期的哲学思想进行分析和解读,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哲学的独特之处和重要价值。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通用5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通用5篇)《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通用5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笔记了。
千万不能认为读书笔记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1其实大一暑假期间,已经看了这本书,但是因为去法院实习的缘故,迟迟没有做读书笔记,回过头来刚好这学期进行二刷,读书笔记也就变得不可或缺了。
因为有了第一遍的基础,就不打算按照目录的顺序进行阅读,而是采取总分总的方式,分别阅读各家学说,希望能得到一些不一样的收获。
摘录笔记以中国哲学背景为开头,包括第一章中国哲学的精神、第二章中国哲学的背景、第三章各家的起源,接着就是开始对于各家的阅读摘录,以儒家为首,包括第四章孔子、第七章孟子、第八章荀子、第十五章儒家的形上学、第十七章董仲舒、第二十三章到第二十六章的新儒家,然后以第十八章儒家的独尊和道家的复兴为节点,接着阅读道家,其包括第六章杨朱、第九章老子、第十章庄子这道家的三阶段,还包括第十九章和第二十章的新道家。
主要的儒家和道家结束后,开始第五章和第十一章的墨家、第八章的名家、第十二章的阴阳家、第十四章的法家、第二十一章的佛学和第二十二章的禅宗。
最后,以当下为焦点,世界为范围,阅读第十六章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第二十七章西方哲学的传入、第二十一章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结束对于整本书的阅读。
那么,接下来总的读书心得也就按这个方式进行思考。
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陆国家,由于是大陆国家且土地大部分适合耕作,故自然而然的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农业文明,而经济基础又决定了上层建筑,所以一切的源头都是农业,那自然就包括中国哲学。
在中国哲学中,对于宇宙的反应,本质上是对“农”的反应和看法,中国思想的主要两个趋势,道家和儒家的根源,他们是彼此不同的两极,但又在同一轴杆都表达了对农的渴望和灵感,只是在方式上各不相同。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老子思想)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第三章老子思想一、“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1.注重处理统治者和老百姓的关系老子十分注意处理统治者和老百姓的关系,他看到了人民与统治阶级的矛盾,看到了人民所以贫困和起来反抗的某些原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七十五章》)这是说,人民生活的贫困和不怕死地起来反抗,主要原因是统治者贪得无厌地剥削造成的。
他对当时一些统治者,只顾自己享受,穿好的,吃好的,搜括大量财货,而根本不管政治腐败,土地荒芜,粮仓空虚的现象进行了批评。
他甚至骂他们是强盗头子。
他有时借广大人民的口吻,向统治者发出一些反抗和威胁的言论,如“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七十四章》)但由于其局限,他的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是要求实现“无为而治”。
老子的所谓“无为而治”就是认为,统治者在表面上应该少一点欲望,少一点作为,对人民听其自然,这样做,统治才能巩固,得到更多的好处。
2.社会混乱的原因老子对当时的社会变化和社会现实有一套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社会之所以混乱,互相争夺,原因就在于人们欲望的过分,法令的繁多,知识的追求和讲究虚伪的仁义道德等等。
老子对仁义道德也进行了某些批评和揭露,他指出,所以要讲仁义忠孝那一套,都是因为大道废弃,六亲不和,国家昏乱。
因此,他认为,要使天下太平,没有争夺,就要取消知识,取消道德,取消新颖的器具和财货。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十九章》)老子指出,要使老百姓自然而然的生活,就不应搞什么知识,追求什么巧利等等;只有去掉了这些,老百姓才会各得其所。
3.理想社会:“小国寡民”在老子看来,最理想的社会和政治是:“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八十章》)这是说,国要小,民要少,有了器具、车船、武器,都不使用,甚至连文字也不要。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韩非思想)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第十四章韩非一、背景韩非,韩国人,曾与李斯同学于荀况门下,著有《五蠹》、《孤愤》、《显学》等五十五篇。
韩非是战国末期各家学说特别是法家学说的总结者之一,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他的著作保存在《韩非子》一书中。
战国末期,建立统一的封建地主阶级政权的条件已经成熟。
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全中国。
韩非的思想反映了这一时期地主阶级建立统一封建专制政权的要求。
他代表地主阶级中的激进派,①在政治上主张通过暴力、战争统一地主阶级政权,宣扬政令、刑法、赏罚都只能出自君主一人之手的极端专制集权制,反对孟子所宣传的“仁政”。
②在经济上,他主张“重农”,大力保护和积极发展农业生产。
③在思想上,则主张排斥各种矛盾、抵触的学说,确立一种统一的思想。
他总结前期法家的学说,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坚持进步的历史观。
在认识论上,他注重参验,在自然观上继承和发扬了唯物主义和无神论传统。
韩非许多主张以后都为秦始皇所采用,成为秦统一封建政权的理论基础。
一、法、术、势韩非子继承了荀子的“性恶”论,反对孟子的天赋“性善”论。
韩非企图从经济关系中来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
1.人人都有一种为自己打算的“自为心”他从地主阶级的立场出发,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赤裸裸的自私自利的关系。
他认为,人人都有一种为自己打算的“自为心”。
人的一切道德、感情、行为都决定于对自己有没有“利”,根本无所谓天赋的忠、孝、仁、义等道德观念。
他曾举例说:做车子的人希望别人富贵,做棺材的人希望别人早死,这不能说做车子的人就“仁”,做棺材的人就坏。
因为人不富贵,车就没人买;人不死,棺材就没人买,这都是他们的“利”之所在,不能说做棺材的人生来就憎恶别人。
2.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韩非认为,诸如君臣、父子、地主与雇工这些人之间的关系也都是为了各自的“利”。
他说,君主所以给臣民以高官厚禄,因为他知道这样做臣民们就可以为他服务,达到他的“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本人考研用)(一)先秦时期的哲学三皇: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
(或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中国古人坚信,人类文明没有神创的影迹。
伏羲创八卦并非“听”,而是“观”。
表征了重理性与重信仰的不同文化传统的区别。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1、进入“五帝”时代,已有大规模的战争。
2、宣扬“禅让”制度。
3、天下为公。
夏朝自禹至桀17君14世,从公元前21世纪到前17世纪。
商从汤到纣,31帝17世,公元前17世纪至前12世纪。
殷商西周的社会结构与思想信仰1、氏族制的社会组织结构一方面作为统治阶级的殷人,是以整个氏族的方式组成与面对被统治阶级的;另一方面,作为被统治阶级的人们,也以血缘亲族的方式生存着,被管制着。
与殷商有别的是,周朝在统治者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宗法制度。
包括:区分了嫡庶的关系,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子弟到各地,推行封建制与世袭制;明确远近亲属以及上下等级的不同,创设礼仪规范。
2、殷人的帝所表征的信仰固然保存着浓重的自然的成分,但是却担负了社会的与国家政治的许多功能了。
“帝”不是以“创世者”的身份获得支配世界的最高权力的。
殷人是在打败敌国获得中土的最高权力之后,将自己的祖先神上升为最高神的。
3、周人的祈天意识与敬德观念以“天”称至上神,显然凸现了至上神被赋予“上”、“大”意义后所获得的超越意义。
“德”的发现,首先意味着周人正式地思考并提出了一个关于统治权在道义上的正当性问题。
唯有“德”——承认他人、他族生存的权力与给予一定的位置——才能有人有土,即才能确保本族的统治权力而不失,终于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的一条重要古训。
天的自然生殖的特点、人格神的身份被淡化了,天被赋予了一种价值理性的品格。
帝向天的转化,隐含着这种品格的转变。
4、《尚书》与《易经》——中国最古老的经典“六经”——尚书、周易、诗经、礼经、乐经、春秋。
诗经、乐经、礼记侧重于性情与品德;尚书、易经、春秋侧重于知识。
尚书是记述三代君王霍先圣先哲言论与行事的典籍,最有价值的是“德”的观念的提出。
《洪范》:记住了周武王攻灭殷商之后,向其贤臣萁子讨教治理国家的方略。
五行出现。
《易经》:1、以繁杂的莁法取代只问一正一反的的龟卜,意味着对宇宙多样性的丰富感受。
2、以“易”为名,体现着古人对事物变化性的认识。
3、从数字到爻词体现了对经验事物矛盾运动的深刻了解,获得宇宙论的支撑。
后来的儒家借助体认宇宙生生不息的原则而成就人的“生生之德”,就使易经获得中国传统中又一重要的价值源头的意义。
春秋时期的社会变迁与思想转向周平王东迁为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49年被秦国所灭,历时420年。
春秋开始于前722年,止于前481年,战国开始于前476年。
周平王东迁意味着周王室的分裂与诸侯国的离心。
还有深层次的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的需要与可能。
殷商处在半渔耕半农耕的时代,殷末周初,转入以农耕为主,但主要生产工具是石器。
由于生产力低下,耕作的方式是集体协作。
全国土地归王族所有,臣属以井田制方式划分土地。
先治“公田”,后治“私田”。
西周末年,春秋时期,铁器发明,牛耕使用,个体经营方式出现。
这种阶级变动所显示出来的重要特征,是贵族阶级的衰落和战国之际平民地位的上升。
2、变法潮流1、废弃氏族制的管理方式,转向区域制,郡县制的设置与推行既体现了这种转向。
2、废弃世卿世袭制,选贤能担任官员,加速不同阶级的上下流动。
3、打破“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传统做法,制定公开而严明的各种法律,贫民由之获得与贵族平等的权利;4、推行耕战政策,3、《诗经》的“忧患”意识与先秦思想史的理性走向宗教信仰——价值理性——工具理性《周颂》表现了周人的基本的宗教信念。
“大雅”、“小雅”毕竟出现了一批具有浓厚“忧患”意识的作品。
天作为有灵性、有人格的神的意识进一步消退了,人们的思想进入了理性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人们还是持守着传统中的“德”,持守着对良好秩序(礼)和良好教养的一种理想。
这仍然是超越的,仍然具有宗教性。
《诗经》在这些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就是这样一种气质,正是贵族气质。
降及战国,各国内部的社会构成渐次由平民取代贵族,国与国的交往渐次功利化、权谋化,社会精神风貌由价值理性转向工具理性。
四、“士”阶层的活跃与“百家争鸣”的格局在西周时期,“士”不构成为独立的阶层。
到春秋,“士”这一阶层终于成为有教养、有学识,又有才干的士人,而为社会看重。
不同境遇、不同价值取向的士人都有志于构建自己的一套理论已立世,出现百家争鸣。
《庄子。
天下篇》把先秦思想区分为三个时期:1、沐浴在神明的临照时期:人们依一定的术数达到天意,生活在纯一与和谐中。
2、浸润在诗、书、礼、乐之教的时期:人们都显得十分有理性和教养。
3、逮变为百家之学时期:个人只把捉住事物的一个片面却自以为是,个人只顾及一己之私而自以为得。
人们开始自觉地思索宇宙的起源于人在宇宙中的位置问题,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人生存的价值与意义问题,并借助这种思考构起种种理论形态。
人的理性得到张扬,心灵与思想的自由得到巨大发展。
儒、墨曾经在春秋末年、战国初年产生巨大影响,成为显学,他们的基本倾向,是怀着崇高的价值理想,作入世拯救的工作的,他们的淑世精神赢得了后人的永远尊敬;道家、名家一度流播于战国中期,立场是批判性的、解构性的,借对社会与文化及其“进步”的深刻反省;法家、阴阳家则受宠于战国中后期,他们的努力是“重新建构”的,当阴阳(五行)家热衷于对宇宙发生发展的蓝图的玄想时,法家却依功利性的与工具的原则,为消解氏族贵族统治之后的、具平民化色彩的新的国家与社会运作体制提出了方案。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周王室已名存实亡,诸侯纷争,社会动荡。
在孔子看来,周礼是三代之治的总结,是典范。
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仁”的范畴,并借助“仁”与“命”的分立,凸显了人的价值主体性,进而把仁同德联系起来,建立起自己的道德学说;再进而把德同治联系起来,阐发自己的治国理想。
命——仁——德——治四者的特殊连接,构成基本思路。
“与命与仁”的观念结构从天到命的变化到春秋时期,天的主宰地位遭到怀疑,其人格神色彩淡化,孔子虽也提到天,但有的时候是指客观世界的存在与变动情况,有时候指道德价值的终极来源于意义。
从一开始就使儒学奠基在人文理性的基础上。
命——人之外的主宰力量。
是一种盲目的客观必然性,即“时命”。
这种状况是偶然的、暂时的。
坚信天道是公正的,具终极支配意义的。
天道就被赋予了道德的、价值的品格;作为公正的天道,其终极的支配地位不可逆转,这就是“天命”。
孔子没有明确的把时命转为天命,在孔子看来,生活在时命不济的年代,是不可以不接受外在条件的限制的。
“仁”的凸显与“仁学”的关系1、仁的情感性。
仁从孝悌出发,以孝悌为本,表明孔子立足于亲亲之情论仁。
爱作为一种价值理念,被赋予人之所以为人的“类本质”的意义。
2、仁的普遍性。
人都有可能将这种亲亲之情向外推开。
3、仁的族群本位性。
个人的本质是被放置在族群关系中予以定位的。
4、仁的践行。
关注人的日常具体行事。
“为仁由己”的道德哲学明确的肯定了道德行为、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原则。
仁作为道德的基本意识1、道德义务意识。
爱人就是一道绝对命令。
2、道德责任意识:仁的体现是忠恕。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成全他人、宽容他人,在个体的生存与发展中,有一种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
3、道德自律意识:仁的实施方式是克己。
克制物欲。
控制的标准是仁道。
为仁道而牺牲自己是克己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仁作为道德的基本要求1、处理亲属人际关系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孝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2、处理一般人际关系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
忠恕、恭、宽、信、敏、惠。
刚、毅、木、讷、温、良、俭、让。
3、最高的道德要求中庸。
中行者善于调节各方面的关系,勇于进取又考虑全局,为人耿直而又善于与人合作。
中庸的实质是寻求人际关系的高度和谐。
在承认对立差异的基础上,寻求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从而使相关的双方共生、共存、共发展。
“仁”与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1、求之于己。
2、笃信好学。
3、躬行实践。
最终目标是成圣。
“为政以德”的治国之道“道之以德”的治国方针只有实行德治和礼治才能赢得民心。
齐之以德不仅处于维系公共秩序的要求,也出于个人道德修养的需要。
一个有修养的人,他的理性精神即体现于一种有序生活中。
至于道之以政和齐之以刑,孔子虽然认为他们不能控制人心,但也没有完全否定他们的作用。
“无为而治”的领导方式最小的领导行为,一是修己,二是用人。
“修己以安百姓”的治国目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庶——富——教,是孔子的安民三部曲。
孔子哲学的思想史价值仁学由内圣开出外王。
依照道德的应然性编制理想世界,并借此理想世界来观照、批判现实世界,力图把理想世界对象化为现实世界。
孔子的伟大之处,他不仅把外王——追求理想社会看成是崇高目标,而且同时把内圣——追求理想的人格作为崇高目标,由于理想社会取决于时命,因此成就理想人格甚至有更优先的意义。
一方面表现为具有崇高的道德操守,另一方面表现为有教养、有节制的孔颜乐处。
老子《老子》成书于春秋晚期、战国前期。
以道为终极本源的宇宙论首次把道抽离出来,作为一个哲学形上学范畴予以系统化的论证。
形成第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宇宙论。
道——无形无象,不为任何事物所生。
独立的、无对待的、不会因外在力量有所改变。
但是与自己的实存性。
本源不能是绝对的无,道要创生万物,就必须是实有的。
到本来不是由经验所发现,实际上是从有形的世界突围到无形领域才体悟到的。
无是无名的缩语,天下万物由有名的天地所化生,天地又由“道”所化生。
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无意志、无目的、自然而然。
用道来取代天命、鬼神的权威,使老子成为春秋晚期人文精神觉醒过程中又一个重要奠基者。
道设置于混沌未分的气之前,不仅为有形、有质之前的一种存在状态,还是一种有气之前的存在状态,免不了被视为神秘的,“太一”后来被奉为神。
“反者道之动”与经验世界的辩证展示道生万物,天地万物最终复归于道。
反:一是相反,二指反复。
老子更重视反复。
一切事物皆运动,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里面经常相互转化。
并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由宇宙论开出的人生观和政治论“道法自然”的人生哲学与政治诉求1、自然无为。
自然从肯定方面讲,意识是依其本性来发展。
无为从否定方面讲,意思是不妄为,不包含任何人为的成分。
2、柔弱不争。
“弱者道之用”。
谦下、守雌、不争。
3、致虚守静。
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不管是孔子或老子,他们的追求都带有空想的性质。
老子哲学的历史地位对道体的沉思直接刺激了人们对万物本根的理性思考。
包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