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知识

合集下载

管理学总结的必背知识点

管理学总结的必背知识点

一、管理概念和管理学的历史发展1. 管理的概念及其含义2. 管理学的起源和发展3. 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二、管理者的基本职能和角色1. 管理者的四大职能2. 管理者的角色理论3. 管理者的有效行为三、组织结构和设计1. 组织和组织结构的概念2. 组织结构的类型和特点3. 组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四、领导与决策1. 领导的概念和特点2. 领导风格和领导能力3. 决策的过程和方法五、沟通与团队管理1. 沟通的定义和作用2. 沟通的原则和技巧3. 团队建设和团队管理六、人力资源管理1.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2. 人力资源规划和招聘3. 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1. 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2. 竞争战略和绩效评估3. 变革管理的过程和方法八、项目管理和风险管理1. 项目管理的定义和特点2. 项目管理的五大过程组3. 风险管理的概念和方法九、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1. 企业文化的含义和作用2. 建设和传播企业文化3.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实践十、全球化和跨文化管理1. 全球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2. 跨文化管理的挑战和机遇3. 国际化经营的策略和方法以上这些知识点构成了管理学的核心理论内容,掌握这些知识对于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应用这些管理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技能和综合素质。

同时,用心用功,将这些管理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才能真正发挥出管理学知识的价值和社会效应。

管理学知识点

管理学知识点

1、什么是管理?管理具有普遍性吗?答:管理是指在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运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来协调他人的劳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高效率地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管理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任何发展阶段上都具有的现象。

各种不同的管理活动过程具有共同的规律性,每一种管理活动都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协调人们的活动,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过程,因而管理具有普遍性。

2、简述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答: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所以,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①管理的科学性是艺术性的前提和基础。

②管理的艺术性是科学性的突破和创新.③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可以相互转化。

④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各有自己发挥作用的场合和时机3、管理的一般环境与具体环境包括哪些因素?环境对管理实践有何影响?答:一般因素有国际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技术因素,法律政治因素。

任务因素的利益相关者有顾客,供应商,竞争对手,监管者,特殊利益代表组织。

环境对管理实践的影响,从经济上看,其他同类产品价格上的升降及原材料、劳动力工资等经济上的变化可能会使价格相应的上升或者下降;从政治条件上看,国家政策的出台和变动都对经营决策者的管理方法有影响,有促进生产销售的政策的提出可能会使得管理者提高生产量,反之减少;从社会、自然等因素上看,社会的变革,社会上重大事件的影响,以及自然方面自然灾害或其他方面的变化都对管理者有影响;在技术上,技术的进步或者后退都会使得管理者改变其决策。

4、管理者应具有何种技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上有何侧重?答:(1)技术技能:对于基层管理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较重要,对于高层管理较不重要。

(2)人际技能:对于所有层次的管理者重要性大体相同. (3)概念技能:对于高层管理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较重要,对于基层管理较不重要。

各级管理者最基本的管理技能是,能识别和确认本企业或本部门所有控制过程,和各个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管理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重点知识点总结一、管理的定义与功能管理是指在组织中对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协调,以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基本功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二、管理的层次与技能管理分为三个层次: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和基层管理。

各层次管理者需要具备不同的技能,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和政治技能。

三、管理理论的发展1. 古典管理理论-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法约尔的管理职能理论- 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2. 人本管理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3. 现代管理理论- 系统理论- 决策理论- 质量管理理论四、决策与计划决策是管理的核心,涉及问题识别、方案制定、分析比较和选择实施。

计划是决策的延续,包括目标设定、策略制定和行动计划的编制。

五、组织结构与设计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各部分的排列方式,影响组织的运作效率。

组织设计需要考虑环境、战略、技术、规模和文化等因素。

六、领导与激励领导是影响他人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激励理论指导管理者如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七、沟通与信息管理沟通是管理的基础,有效的沟通能够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理解。

信息管理涉及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和传递。

八、控制与绩效评估控制是确保组织活动按计划进行的手段,包括制定标准、测量绩效和采取纠正措施。

绩效评估是对组织和员工绩效的系统评价。

九、变革与创新管理组织变革是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变化的过程。

创新管理是鼓励和实施新思想、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过程。

十、全球化与管理全球化对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包括跨文化管理、国际战略和全球供应链管理。

结语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广泛的理论和实践。

了解和掌握管理学的重点知识点,对于提高管理效率和组织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管理者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以引领组织走向成功。

管理学知识点整理版

管理学知识点整理版

第一章管理与组织导论●管理者为什么很重要?1.在这个复杂、混乱和不确定的时代,组织比以往更需要他们的管理技能和能力。

2.管理技能和能力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至关重要.3.员工-管理者关系的质量是员工生产率和忠诚度的最重要变量。

●谁是管理者?管理者是通过协调和监管其他人的工作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人员。

●管理者的划分基层管理者:最底层的管理人员,他们管理着非管理雇员所从事的工作。

(主管、区域经理、部门经理、办公室主任)中层管理者:对基层管理者进行管理的人员。

(地区经理、项目主管、工厂厂长、事业部主任)高层管理者:负责为整个组织制定决策、计划和目标并进而影响整个组织的管理人员。

(执行副总裁、总裁、执行董事、首席运营官、首席执行官)●管理者在哪里工作?组织:是对人员的一种精心安排,以实现某个特定目的。

(这个目的是个体无法单独实现的。

)组织的共同特征:①有一个明确的目的(目标)②是由人员组成的③有一种精心设计的结构●管理者做什么?管理指的是协调和监管他人的工作活动,从而使其有效率、有效果地完成工作。

●效率和效果效率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

通常指“正确地做事”,即不浪费资源。

效果是指所从事的工作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

通常指“做正确的事”。

●管理职能计划:设定目标,确定实现这些目标的战略,并且制定计划以整合和协调各种活动。

组织:安排各项工作,以实现组织目标。

领导:同他人合作并通过他人去实现目标。

控制:对员工的工作进行监控、比较和纠正。

●管理角色管理角色指的是管理者按照人们的预期在实践中展示的具体行为或表现。

明茨伯格的10种管理角色可以被组合成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和决策制定。

1.人际关系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2.信息传递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3.决策制定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配置者,谈判者●管理者需要的技能1.技术技能:某个特定领域的知识和专业技术。

2.人际技能:与他人和睦相处、密切配合的能力。

十大管理知识点

十大管理知识点

十大管理知识点
1.沟通与协作:包括有效沟通、团队合作和人际关系管理等方
面的知识。

2.目标设定与规划: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
计划和策略。

3.决策与问题解决:学会分析问题、做出决策,并有效解决问题。

4.领导与激励:了解领导力和激励员工的方法,以实现团队目标。

5.变革管理:管理组织变革,促进企业发展和创新。

6.时间管理:有效管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7.项目管理:规划、执行和监控项目,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并达
到预期效果。

8.财务管理:了解财务知识,如预算、成本控制、财务报告等。

9.风险管理:评估并管理组织的风险,以降低潜在损失。

10.绩效评估与反馈:设定绩效指标,评估员工绩效,并提供
及时的反馈,促进员工发展。

管理学重点知识

管理学重点知识

管理学重点知识管理学重点知识一:1.管理的性质2.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3.管理的职能与其内涵4.泰勒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5.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6.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7.企业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8.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9.目标管理的优越性。

10.决策的特征11.决策的原则12.特尔菲法13.企业组织结构14.组织工作原则15.直线职能制结构特点:16.集权与分权的标志17.人员配备原则18.管理人员需要量的确定20.管理人员****的内容渠道的优缺点21.管理人员培训的内容22.领导的影响力23.领导理论形成的阶段24.领导班子的构成26.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管理学重点知识二:27.激励过程28.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9.双因素理论30.控制系统的特点31.实现有效控制的基本要求32.全面质量管理33.企业与外部关系协调34.冲突给组织带来的好处35.协调组织冲突的对策36.信息沟通的障碍及其克服37.目标管理的优越性38企业流程再造。

39.计划工作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40.目标管理的特征及优越性。

41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42.怎样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43.领导者个人素质。

44.激励的手段和主要方法。

45.有效现场控制需具备的条件。

46.有效控制的原则47.影响信息沟通的因素。

48.目标设立是目标管理的重要过程,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49.什么是决策的满意原则?50.什么是管理幅度?其影响因素有哪些?51.什么是“彼得现象”?如何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52.在领导者的个人素质中,其知识构成应达到什么要求?53.简述协调及其作用。

看过“管理学重点知识“。

管理的常识

管理的常识

管理者: 保持稳定 解决问题 按章行事
领导的技能
管理人员的层次
氛围
高层
中层
基层
技术性技能
技术性技 能
必备的技巧
人际技能 人际技能
概念性技能
概念性技 能
核心人才的管理方式 (塑造型领导理论)
三个关键的方面:
具有领袖的气质 —能够灌价自豪感,信心和尊重 —注意到什么是真正重要的 —激起使命感
个人的关心 —把每一个下属看作是独立的个人 —通过授权、培训和指导提供学习经验
1.1对绩效负责的管理观
功劳VS苦劳
只有功劳才会产生绩效,苦劳不会产生绩效。
能力VS态度
只有能力才会产生绩效,态度只有转化成能力才会产生绩效。
才干VS品德
只有才干才会产生绩效,品德只有转化成能力才会产生绩效。
权利
责任
利益
基于责任所做的权利和利益的分配,就是合适的管理行为。
经营能力就是选择做正确的事情。 管理能力就是确保把事情做正确。 管理做什么,必须由经营来决定。 管理水平不能超越经营水平。
组织结构是自我约定的关系
一个组织是否强大,其实首先取决于你的资源 。 资源和权力是一个组合过程,如果我们能够找到这个组合,资源就会到来。 公司设定多少个副职,或者多少个经理岗位,最重要的是看有多少的责任需
要分配,这里没有臃肿或者管理人员太多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界定责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组织结构的功效
组织结构所要解决的是权力与责任关系是否匹配的问题 ; 组织结构的纵向设计是界定权力指令的,同时也就界定了责任和权限; 组织结构的横向设计是界定了如何沟通,界定了如何控制公司资源。
1.3如何能管理有效

(完整版)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大全

(完整版)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大全

第一篇绪论(一)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基本特征:1。

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 2。

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3。

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3、管理的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4、管理的基本职能:1。

计划 2.组织 3.人员配备 4。

领导 5。

控制5、掌握管理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重要意义:1。

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

学习引进国外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3。

结合实际,随机制宜的学习运用。

6、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7、管理学的特点:1。

一般性 2。

多科性 3。

历史性 4。

实践性8、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三个层次或侧重点):1。

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其研究内容分为: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方面、深层建筑.2.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3。

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或工作出发,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9、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1。

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

2。

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

3.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10、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1.唯物辩证法 2。

系统方法 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11、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12、系统的特性:1.整体性 2。

目的性 3。

开放性 4.交换性 5.相互依赖性 6.控制性13、系统的观点:1。

整体观点 2.“开放性"与“封闭性” 3.封闭则消亡的观点4.模糊分界的观点 5。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第一节管理1.管理:(美国,里基·W·格里芬)在特定的组织环境条件下,管理者为了有效率与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采用(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地分配和协调的过程。

2.这一定义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管理的主体——管理者管理的客体——所有资源管理的本质——资源配置活动或过程(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管理的职能——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管理的载体——组织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组织成员共同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组织管理活动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3.管理的职能:法约尔: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孔茨和奥唐内尔: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和控制。

周三多: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与创新本书: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4.管理职能及之间的相互关系a.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决策和计划是其他管理职能的依据;b.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c.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

5.管理角色亨利˙明茨伯格:十种角色a.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礼仪性质的职责,如参加社会活动)、领导者角色(和员工一起工作并通过员工的努力来确保目标的实现)和联络者角色(与外界建立联系)b.信息角色:监督者角色(获取信息)、传播者(把监督获取的大量信息分配出去,传递给有关员工)、发言人(把信息传递给外界)c.决策角色:企业家(对发现的机会进行投资)、冲突管理者(处理冲突,解决问题)、资源分配者(决定组织资源用于哪些项目)、谈判者(对员工、供应商、客户和其他组织进行谈判工作)6.管理技能:罗伯特·卡茨认为,有效的管理者应当具备三种基本技能:技术性技能、人际性技能和概念性(conceptual)技能。

1.技术技能(—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来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如工程师、会计、技术员等。

管理学知识点汇总整理

管理学知识点汇总整理

管理学知识点汇总整理一、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对组织内外的个体、团体和组织本身的行为、观念、价值观等进行分析、解释并提出应对策略的学科。

学习这门课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组织内部的各种行为和决策,促进组织的发展和进步。

二、领导学领导学主要研究领导者的个性、能力、行为等,探究领导者如何影响和激励下属,以及如何在不同环境下达成目标。

学习领导学可以帮助我们发掘自身的领导潜能,提升领导能力,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三、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合理地配置、使用、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学习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人力资源的作用和重要性,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四、组织设计组织设计是指通过对组织结构、工作流程、人员配置等方面的调整和改进,提高组织的效率和灵活性。

学习组织设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组织的结构和运作方式,掌握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高组织的设计水平。

五、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指通过系统性的思考和规划,确定组织的长期目标和发展方向,并通过实施和监控来保证实现目标。

学习战略管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掌握制定和实施战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组织的战略管理水平。

六、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指通过设定绩效目标、评价绩效表现、提供反馈和奖惩措施等手段,提高员工绩效和促进组织发展。

学习绩效管理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绩效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掌握绩效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组织的绩效管理水平。

七、营销管理营销管理是指通过市场调研、产品定位、价格策略、渠道管理等手段,实现产品销售和市场份额的增长。

学习营销管理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市场营销的理论和实践,掌握营销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组织的营销管理水平。

八、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指通过财务分析、资金筹集、风险控制等手段,实现组织的财务目标和财务稳健。

学习财务管理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财务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组织的财务管理水平。

管理学所有重点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所有重点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所有重点知识点总结一、管理学概论1. 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组织中的人员和资源,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

2. 管理的特征管理的特征包括目的性、全面性、系统性、协调性、灵活性和科学性。

3. 管理的作用管理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益,以实现组织的长期发展和壮大。

4. 管理技术管理技术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基本要素。

计划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而确定行动方案、组织是指将资源配置到适当位置以达成目标、领导是指发挥影响力,促使员工努力工作、控制是指对组织进行监督、引导和调整,确保实现预定目标。

二、管理学基本原理1. 公司管理原则公司管理原则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基本要素。

2. 管理的职能管理的职能包括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方面。

3. 管理的原则管理的原则包括透明、公正、公平、高效和创新等。

4. 管理的技术管理的技术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基本要素。

三、管理学的基本理论1. 经济学管理理论经济学管理理论主要是以经济学为基础,通过全面比较、分析和研究,使企业与经济的管理活动能够进行顺利、有序的进行和组织。

2. 社会学管理理论社会学管理理论主要是以社会学为基础,通过社会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帮助各种企业及与社会的管理者完成对于人与社会关系的应用和研究。

3.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主要是以人力资源管理学为基础,通过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企业各种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工作环境的创造。

四、管理学的基本方法1. 计划方法计划方法是指在正式及非正式计划中考虑到小集团、中集团、大集团、公司及其他社会经济活动实体在个别和集体方面遵循相关的政策、目标、原则、方法和指导方针。

2. 组织方法组织方法是通过实际的过程和系统组织来保证最有效的对企业各种活动的控制。

3. 领导方法领导方法是运用领导者全面、周到、热忱的关怀,激发员工的潜能和创造力,同时使员工的绩效更好达成公司的目标。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全面总结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全面总结

第一章管理与管学一、管理的概念与属性【1】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包括:(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2)管理的本质是协调(3)协调必产生在组织中,协调的中心是人,协调的方法具有多样性。

【2】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物的关系强调管理的自然属性,就是强调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的基本性质或一般性质。

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活动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

管理的社会属性:体现人与人的关系强调管理的社会属性,就是强调其不能脱离特定生产关系和特定社会制度、不能回避管理为谁的利益而服务的特殊性质或社会性质。

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社会历经变迁,但管理的这种特殊性质从根本上仍然没有改变【3】管理的科学性、艺术性与技术性管理的科学性:遵循客观规律、客观规则,具有普遍性和真理性。

管理的艺术性:富有创造性管理的技术性:技术手段、方法二、管理的主体与客体【1】管理者:管理者是从事管理工作,负有领导和指挥下属完成任务职责的人。

是指挥别人活动的人。

管理者是管理的主体。

管理者的层次: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操作者高层:全面负责整个组织的管理,负责制定组织的总目标、总战略,掌握大政方针并评价整体绩效---“挥手”中层:贯彻执行高层管理者制定的重大决策,监督协调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注重日常的管理事务---“叉腰”基层:给下属作业人员分派具体工作任务,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活动,保证各项活动的有效完成管理者技能:基本技能一: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基本技能二: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基本技能三: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管理者的角色:正式权力和地位: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2】管理的客体管理的客体是组织的各种资源,包括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

管理学知识汇总

管理学知识汇总

第一章导论§1.1 管理的概念和性质管理的概念: 指在一定环境下,管理者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整合组织中的各种资源,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的性质:二重性自然属性---生产力:管理的自然属是由共同劳动的社会化性质决定的、与生产力相联系的、不因社会制度不同而改变的一种客观存在的性质。

社会属性---生产关系:管理的社会属性是由共同劳动所采取的社会结合方式的性质决定的,是同生产关系直接相联系的,是由维护社会生产关系和实现社会生产这一目的所决定的一种性质。

管理的不确定性和创新性§1.2管理的职能计划:计划职能是指管理者对将要实现的目标和应采取的行动方案作出选择及具体安排的活动过程,简言之,就是预测未来并制订行动方案。

组织:组织职能是指管理者根据既定目标,对组织中的各种要素及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合理安排的过程,简言之,就是建立组织的物质结构和社会结构。

控制:领导职能是指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对被管理者施加影响的过程领导:控制就是保证组织的一切活动符合预先制订的计划管理的四项基本职能,即: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任何一项职能出现了问题,都会影响其他职能的发挥乃至组织目标的实现。

1、职能是按一定顺序发生的,计划职能是首要职能,其他职能都是为计划职能及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

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和保证计化方案的实施,必须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权利体系和信息沟通渠道,因此产生了组织职能;在组织保证的基础上,管理者必须选择适当的领导方式,有效地指挥、调动和协调个方面的力量,解决组织内外的冲突,最大限度的提升足迹效率,于是产生了领导职能;为了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管理者嗨必须根据预先制订的计划和标准对组织成员的各项工作进行监控,冰纠正偏差,即实施控制职能。

2、各职能之间相互交叉。

管理过程又是一个各种职能活动周而复始的循环进行的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各种职能之间经常相互交叉。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一、管理学概论1、概念:管理学就是在一定得环境下,为有效得达到组织得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得发挥对组织资源与组织活动进行有意识得有组织不断得协调活动。

特征:目得性、人本性、组织性、有效性创新性。

性质:二重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2、基本职能: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控制。

3、管理者与管理对象分类:高层、中层、低层管理者(地位不同) 综合、职能、直线、参谋人员(性质与范围不同)4、管理者得角色①人际角色来自于正式权利,并必须处理与组织成员与其她利益相关者得关系(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②信息角色:依靠建立起来得组织内外得关系网,管理者成为组织得神经中枢并获得与传递信息(监督者、传播、发言人)③决策角色:全面信息做出决策、组织成员按计划行事,分配资源,保证计划得实施与完成。

(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5、管理者得素质与技能素质:良好得思想品德、德才兼备;身体素质好;良好得信息素质;良好得心理素质。

技能:技术技能、具有解决专业技术问题得能力;人际技能:管理处理人际关系得技能,能理解激励她人;概念技能:管理者具有观察、理解与处理各种全局性得复杂关系。

6、管理得对象:人、财、物、时间信息与无形资产。

二、管理思想与理论得形成与发展1、古典管理理论①科学管理之父--泰罗A科学管理得出发点:科学管理得中心问题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得工人;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得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得工具、机器与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实行有差别得计件工资制; 工人与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得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实行职能工长制;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B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遵循得原则: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报酬合理、集权与分权、等级链与跳板、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②韦伯行政组织理论主要内容三种权力类型: 1)理性—合法得权力 2)传统得权力 3)超凡得权力韦伯—理想行政组织体系得特点: 1)明确得分工 2)自上而下得等级体系 3)人员得考评与教育 4)职业管理人员 5)遵守规则与纪律 6)组织中人员之间得关系2、行为管理理论霍桑试验—四个阶段①工作场所照明实验②继电器装备室实验③大规模访谈研究④接地板接线实验梅奥在霍桑实验得基础上,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其主要内容有三1)职工就是“社会人” 2)满足工人得社会欲望,提高工人得士气,就是提高生产效率得关键。

管理学知识点汇总

管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讲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的概念管理就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定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此概念包含5个观点: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协调必定产生于社会组织之中。

协调的中心是人。

协调的方法是多样的,需要定性的理论与实践,也需要定量的专门技术。

2.管理的职能计划:计划是指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须的行动。

计划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前提,离开它其他管理职能将无法行使,因此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组织:组织是从事管理活动的载体,组织的目标决定着组织结构的具体形式和特点,组织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的保证。

领导:有效的领导领导是组织任务完成的关键因素。

控制:控制的实质是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计划是控制的标准。

创新:创新是一切管理活动的核心,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3.管理的二重性○1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客观需要,管理也是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职能,而且管理也是生产力。

管理的这些性质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

○2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进行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

管理从来就是为统治阶级、为生产资料的占有者服务的,管理不能不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

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社会属性具有剥削性和资本的独裁性。

4.十大角色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一项被广为引用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可被归入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

5.三种技能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在行使五种管理职能和扮演三类角色时,必须具备以下三类技能:技术技能:指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人际技能: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包括对下属的领导能力及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

概念技能:指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6.研究方法:归纳法、演绎法、试验法7.研究对象广义研究对象:生产力方面:主要研究生产力的合理组织问题。

(完整版)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1、管理学概论1、概念:管理学是在一定的环境下,为有效的达到组织的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的发挥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进行有意识的有组织不断的协调活动。

特征:目的性、人本性、组织性、有效性创新性。

性质: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基本职能: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控制。

3、管理者与管理对象分类:高层、中层、低层管理者(地位不同)综合、职能、直线、参谋人员(性质与范围不同)4、管理者的角色①人际角色来自于正式权利,并必须处理与组织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②信息角色:依靠建立起来的组织内外的关系网,管理者成为组织的神经中枢并获得和传递信息(监督者、传播、发言人)③决策角色:全面信息做出决策、组织成员按计划行事,分配资源,保证计划的实施和完成。

(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5、管理者的素质与技能素质:良好的思想品德、德才兼备;身体素质好;良好的信息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

技能:技术技能、具有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人际技能:管理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能理解激励他人;概念技能:管理者具有观察、理解和处理各种全局性的复杂关系。

6、管理的对象:人、财、物、时间信息和无形资产。

2、管理思想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古典管理理论①科学管理之父--泰罗A 科学管理的出发点: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实行职能工长制;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B 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遵循的原则: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报酬合理、集权与分权、等级链与跳板、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②韦伯行政组织理论主要内容三种权力类型:1)理性—合法的权力2)传统的权力3)超凡的权力韦伯—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1)明确的分工2)自上而下的等级体系3)人员的考评和教育4)职业管理人员5)遵守规则和纪律6)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2、行为管理理论霍桑试验—四个阶段①工作场所照明实验②继电器装备室实验③大规模访谈研究④接地板接线实验梅奥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其主要内容有三1)职工是“社会人” 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管理学知识大全

管理学知识大全

管理学知识大全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管理和领导的学科,涉及到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战略管理等多个领域。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管理学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从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管理学的发展历程、管理学的主要理论和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介绍,为读者提供一份全面的管理学知识大全。

一、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学科。

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管理的定义、管理的职能、管理的层次等内容。

1.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和整合各种资源,以实现组织的长期发展和利益最大化。

2.管理的职能管理的职能包括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方面。

规划是确定组织目标和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方针和政策;组织是将各种资源合理地配置和组织起来,以实现规划的目标;领导是激励和指导员工,使他们积极地工作和为组织的目标努力;控制是对组织的运作进行监督和检查,以确保组织达到预期的目标。

3.管理的层次管理的层次包括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和基层管理三个层次。

高层管理负责制定组织的长远发展战略和政策;中层管理负责执行高层管理的战略和政策,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计划;基层管理负责具体的生产和运营工作,以确保组织的日常运作。

二、管理学的发展历程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古代的管理思想到现代的管理理论,管理学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古代管理思想古代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目的论”和“形式论”等管理思想,强调组织的目标和结构对管理的重要性。

古罗马的军事家凯撒则提出了“分工”和“指挥”等管理原则,对后世的管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工业革命前的管理实践工业革命前的管理实践主要体现在手工业和家庭作坊中。

这一时期,管理主要是由手工业主和家庭作坊主进行,管理的内容主要是生产和销售。

管理常识

管理常识

管理常识1. 管理的对象为人员、资金和物资。

2. 管理具有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四大职能。

3. 管理的原理主要有系统原理、整分合原理、弹性原理、反馈原理、能级原理和动力原理。

4. 古典管理学说的两大流派:美国的泰罗的“科学管理”和法国的法约尔的组织理论。

5. 行为管理学说是继古典管理学说之后发展起来的,大体可分为二个时期:前期的人际关系学说和后期的行为科学。

6. 管理科学学说兴起于行为科学方兴未艾的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以系统的观点,运用数学、统计学的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现代管理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计划与控制,以解决各项生产、经营问题。

7.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科学。

它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8. 目标管理方法的特点:(1)以目标为中心;(2)重视“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3)强调整体性、协调性管理。

9. 激励理论分为三类:(1)需要型激励理论;(2)过程型激励理论;(3)状态型激励理论。

需要型激励理论是从动机——行为过程或激励过程的起点,即人的需要出发,试图解释是什么因素引起、维持并且指引某种行为去实现目标这类问题。

该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奥德弗的ERG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是从激励的起点——未满足的需要到需要的满足这样的过程来探讨、分析人的行为是如何产生、导向一定目标和维持下去或最后终止等问题。

属于该激励理论的主要有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洛克的目标理论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状态型激励理论是从激励的终点——需要的满足与否或状态来探讨激励问题的。

它包括公平理论和挫折理论。

10. 组织文化是指一个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把组织内全体成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知识(十七)、验收1、施工单位必须遵照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进行量化验收;2、验收时应具备产品合格证或设计计算书;3、验收时应具备经过批准的施工方案和安装拆卸、操作人员上岗证书,并应有单位技术部门井字架基础验收报告;4、井字架安装完后应试运行,且必须经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检测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十八)、使用管理1、工地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每天进行巡查,并填写巡视记录;2、操作人员必须进行班前检查和保养,确认各类安全装置安全可靠方能投入工作;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3、操作人员操作时,信号不清不得开机,发现安全装置、通讯装置失灵时应立即停机修复;4、严禁人员攀登、穿越提升机架体和乘坐吊篮上下;5、装设摇臂把杆的井字架,其吊篮与摇臂把杆不得同时使用;6、井字架在工作状态下,不得进行维修、保养工作,否则应切断电源在醒目处挂“正在检修,禁止合闸”的标志,现场须有人监护;7、作业结束后,应降下吊篮,切断电源,锁好控制电箱,防止其他人员擅自启动提升机电气工程安全质量控制分析一、电气工程的重要地位电气工程(本文所指的电气工程泛指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强电及弱电工程)是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建筑比作计算机,结构相当于计算机的硬件,建筑装饰相当于计算机的外观,通风相当于计算机的散热通风,那么电气工程就相当于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PU),同时提供所有硬件运行所需的能源。

随着建筑智能化的迅速发展,电气工程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工期、投资和预期效果,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整体设备的安全运行、节能效果及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使用功能,包括工作、生活在其中的人员的舒适性、安全性、高效性。

二、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工程的质量是几代人的事,工程建设不同于科学实验,不能有失败,不能拿工程做“实验”。

电气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物功能是否正常运行,影响该建筑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一)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电气工程师不能只停留在按图施工的水平,要全面熟悉设计图纸,努力并善于发现图纸中的不足,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对业主而言是维护其利益,对自己也是提高。

好的工程质量是由高素质高水平的施工人员完成的,这就要求施工前要对施工队伍及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估,并调整好技工和普工的比例。

要对技工进行持证上岗,但也不能偏信证件,因为现在假证存在较多,主要还要看实际操作水平。

根据业主及土建工程的总体进度编制电气工程进度计划、人员计划、机具计划并组织落实,工程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改及补充。

(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施工中必须根据已会审后的电气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按照国家现行的电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法规、文件,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进行。

施工中若发现图纸问题应及时提出并处理,不允许未经同意私自变更设计。

要求严格坚持执行和落实“三检”制,关键部位,实施旁站监理。

严格推行规范化操作程序,编制符合规范、工艺标准、可操作的质量控制程序。

平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资料,特别是隐蔽工程的验收资料及隐蔽签证。

未经有关人员在隐蔽验收表上签字,不得进行下道工序,防止监督流于形式。

记录好施工日志。

1.主体施工阶段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严把电气管材、线盒的质量关,将不合格材料拒之于工程之外。

如镀锌钢管的壁厚,厚管不小于2.5mm,薄管不小于1.5mm,镀锌层应完好,PVC管应采用中型以上,一般采用重型管,必须是阻燃型。

每次进材料都应填报审表,经监理审查同意后方能用于工程。

为不影响结构、保证保护层厚度,预埋电线管不能敷设在钢筋的外侧,管路在同一处交叉不能超过三条,线管不能并排绑扎在一起。

管与管、管与盒连接应牢固、紧密,要防止堵塞,绑扎必须牢固。

住宅部分的墙体上一般均有开关和插座,墙体定位必须准确。

强弱电的线盒间距符合要求。

均压环、避雷带、防雷引下线等对建筑的安全非常重要,是否漏焊,焊接长度及质量是否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每处都要仔细检查,特别是结构转换层,由于柱子主筋调整,防雷引下线容易错焊、漏焊,所以电气工程师要提醒施工人员引起重视,这也是监理检查内容的重点,必须认真检查,确保工程质量。

2.安装及调试阶段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要求先对配电箱、线盒内压线做样板,布线整齐、压接牢固,多股线搪锡,然后再全面展开,防止做了大量工作后才发现存在的问题,返工困难,而且影响进度。

接地线的连接,接地端子的预留应符合规范要求;外墙的金属门窗、栏杆防及屋面的金属大件部分防雷作为关键,搞好工序衔接,防止遗漏;设备外壳接地应完善。

要求工作按程序进行,如所有电缆、插接母线、导线、设备必须经绝缘测试合格后方能送电调试,严禁凭“经验”、凭感觉冒然送电。

设备运行调试要按先空载后带负荷、先单体后联动进行。

并应先对可调元件如热继电器调整至设计规定值,调试运行还要持续运行规定的时间,验证电气及机械性能的可靠性。

重点检查吊顶内的线路,导线穿管敷设必须符合要求。

发电机自启动、与市电切换,双电源末端切换的调试,尽管实施时比较简单,但往往因为太简单、不重视或各工种之间协调不好而出现问题。

(如:有的工程出现过,柴油发电机带不了负荷,只因开关的整定值未按设计要求设定;双电源末端切换箱在发电机供电时无法自动切换,只因二次回路转换开关未打到自动位置;发电机供电回路未核对相序,因相序反了而导致电机反转。

)消防泵的控制,因涉及降压起动、现场手动、消防控制室手动、自动起动、备用互投等控制,且往往涉及几家安装调试(供货)单位,很容易发生技术上、协调配合上的问题,加上个别设计存在一些小缺陷,影响调试和验收,电气工程师必须提前熟悉设计图纸及厂家提供的二次线路图、控制原理图,及早发现或预见可能发生的问题,并作出处理。

这部分调试很关键,有时很小的一点问题就会影响整个消防工程的验收。

总之,在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方面需注意的细节问题很多,要抓住关键点,重点检查和控制。

三、电气工程施工的安全工作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对新进场员工要根据工程的特点进行岗前安全培训。

要编制针对本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组织措施。

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并应设专职持证上岗的安全员。

要求施工班组每天上班前要根据当天的工作安排进行安全交底。

安全工具及设施要落实到位。

电气设备要符合有关临时用电的管理规定。

临时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应包括下列内容:1)临时用电系统一般应采用TN-S供电系统。

它是把工作零线N和专用保护线PE在总供电电源处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也称三相五线制。

它的优点是正常情况下PE专用保护线上无电流,此线专门承接故障电流,确保其保护装置动作。

应该特别指出,PE线不许断线。

在距离较远的供电干线末端应将PE线做重复接地。

建设工程教育网2)设置漏电保护器,应坚持三级保护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原则。

3)特殊场所应根据有关要求使用相应安全电压等级供电。

安全电压指不戴任何防护设备,接触时对人体各部位不造成损害的电压。

我国国家标准GB3805——83《安全电压》中规定,安全电压值的等级有42、36、24、12、6V五种。

同时还规定:当电气设备采用了超过24V时,必须采取防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4)电气设备的制造、安装及防护、安装位置、配电分级、导线选择及布线、接线等均要符合临时用电规范要求。

电气设备应由专人操作及负责维护保养检查。

并留有记录。

5)电气设备的操作与维修人员必须由经过培训后取得上岗证书的专业电工完成。

各类用电人员均应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及操作规程。

总之,随着建筑智能化的发展,电气工程在建筑工程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涉及专业及领域更多,技术更新更快,也将更加复杂,要想把此项工作做好管好,电气工程师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和学习,与时俱进。

电力供应事故原因探析及安全思考大型冶金企业的电力供应具有供电量大、操作频繁、供电线路密集等特点。

仅以马钢股份公司动力厂为例,年供电量20 亿kWh ,年操作次数12 万次,22 个变电所散落在整个厂区,供电线路(架空线、电缆)总长602 km.但是,冶金企业的供电单位在冶金企业中又处于辅助地位,在管理上、技术上、设备改造投入上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与电力部门相比有较大差距,导致供电事故比较多,影响冶金生产和人身安全。

因此,有必要通过对事故的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一般规律,从中寻找安全供电的思路。

1.马钢供电事故回顾 1. 1检修过程中的事故 1. 1. 1触电事故供电检修人员触电的主要类型有:(1)误攀登带电线路。

架空线路检修时,登杆作业者未仔细核对作业杆号,误登邻近带电的线路,触电坠杆导致人身伤亡。

(2)误入有返回电的开关柜。

开关柜内检修时,断路器、闸刀断开后,作业者疏忽了变电所之间联络线送过来的返回电,造成在柜内触电。

(3)误送电。

检修尚未结束,由于开关多,调度易发生差错,误将电送到正在检修的设备上,使检修作业者触电。

1. 1. 2二次回路工作失误,造成大面积停电(1)误拆保护回路直流电源线,造成保护拒动,越级跳闸。

(2)误停电压互感器,造成低电压保护动作,错误切除有低电压保护的用户。

的管理更科学化,规范化。

(3)继电保护试验时,错误短接继电器的接点,造成全所断电。

1. 1. 3安全措施、劳动防护措施不正确,造成线路倒杆、高空坠落。

检修人员或设备与带电体安全间距不够,产生电弧放电等人身、设备事故。

1. 2操作过程中的事故(1)站错开关柜位置。

变电所内开关柜整齐排列,外观无明显差异,操作者不仔细对照开关柜编号,很容易站错位置,误切开关。

(2)带负荷拉闸刀。

断路器和闸刀有连锁装置,断路器没有开断之前,闸刀拉不开,但有时连锁装置失灵,操作者又违反操作规程,就会出现这种错误,造成弧光短路。

在操作事故中,此类事故相对频度较高,对设备、人身均会产生严重伤害。

(3)带地线送电。

装设接地线是一项安全措施。

检修之前由运行人员在检修设备上装设,送电之前必须拆除,但由于检修结束后没有及时拆除、送电之前又没有认真检查,从而产生这样的事故。

(4)带故障送开关。

变电所正常分段运行,母联断开。

运行中的设备出现故障,因本柜保护拒动、越级跳闸造成一段母线失电后,运行人员慌乱中没有判明,未从母线中切除故障设备,就立即合上母联开关,造成全所断电扩大了事故。

(5)判断失误。

例如变电所低压电断电,失去照明,运行人员误判断为全所断电,拉开受电开关,结果真正造成了全所断电。

1. 3设备运行中的事故 1. 3. 1设备本身的原因(1)开关、闸刀、母线、架空线路等设备连接部位发热,又没有及时发现、处理,由此造成设备局部烧坏、断线和弧光短路事故。

(2)电缆中间头爆炸,引发电缆隧道内电缆着火。

(3)因绝缘老化和表面污秽导致互感器、断路器、变压器等供电设备闪络和爆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