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辨证分型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断与辨证治疗-精选文档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断与辨证治疗-精选文档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断与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学“下利”、“久泄”、“久痢”范畴,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疾病。
起病大多缓慢,有腹泻腹痛、逐渐加重,便血和脓血便的症状,可伴有乏力、纳差、消瘦等,严重者有发热、多汗、便血、进行性消瘦等表现,诸症中尤以腹泻多见。
患者一旦患上该病,常常迁延不愈,痛苦万分,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与工作。
目前,对于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上以中医辨证治疗为主。
研究发现,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如果辅以有效的观察手段,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为研究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治疗的观察效果,我院于2013 年1~12 月展开观察,现将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男性48例、女性40例,年龄26~59 岁、平均年龄(43.25±1.5)岁。
为直肠型13例(14.7%)、直乙状结肠型25例(28.4%)、左半结肠型(脾曲以远)22例(25%)、广泛结肠型(脾曲以近)7例(7.9%)和全结肠型21例(23.9%)。
大肠湿热证8例(9.1%)、脾虚湿蕴证17例(19.3%)、寒热错杂证18例(20.5%)、肝郁脾虚证32例(36.4%)、脾肾阳虚证7例(7.9%)、阴血亏虚证6例(6.8%)。
统计仅以症候最为突出者入选辩证类型,其中80例(90.9%)兼有血瘀表现,如舌色暗红,舌面有瘀斑,舌底静脉迂曲等,74例(84.1%)兼有湿盛表现,如舌苔白厚或夹有黄苔,脉濡或滑;少有单一证型表现的。
所有患者均按照实验室检查以及无痛内镜检查结果确诊。
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程度不同的发热、腹痛、腹泻、乏力、血便等症状,排除肝肾等重大疾病患者。
1.2 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本病临床表现特点,可归属中医“休息痢”、“久痢”和“肠?”等病范畴。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证候分类标准:(1)大肠湿热证。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分析与辨证分型关系探讨
现脾虚湿热并存 , 中气下 陷、 阳不振 为主要症候 。后 或 脾
期 因久病不 愈 , 病及 肾 , 脾 肾两 亏 , 与本文 的辨证 脾 则 这
表 2 患 者病 程 时 间与 辨证 分 型 关 系
分析观点相一 致 。有 人对本 病进 行资 料分 析[ , 脾虚 2有 ] 表现者 占 7 . , 属湿 热者 占 1 . , 明脾虚 为本 58 纯 05 说
表 3 患者 病 变 部位 与辨 证 分 型 关 系
证 型 直 肠 直 乙 结 肠 左 半 结 肠 右 半 结 肠 全 结 肠 例 ( )
因素 ,有针 对 的施 治才 能有好 的疗效 。
3 参 考 文 献
[] 陈 治 水 ,危北 海 ,陈 泽 民. 慢性 非 特 异 性 溃疡 性 结 肠 炎 中 1 西 医 结 合 诊 断 、辨 证 和 疗 效 标 准 [ ] 中 国 中 西 医结 合 杂 志 , s.
亏虚型 ,气滞血瘀 型 。患 者年 龄 、病 程时 间 、病变 部
位 及 内 镜 下病 变 程 度 与 辨 证 分 型 的 关 系 见 表 1 4 ~ 。
表 1 患 者年 龄 与 辨 证 分 型 关 系
证 型 %2 0岁 2  ̄ 3 0 9岁 4 ~ 5 O 9岁 > 6 例 ( ) 0岁
溃 疡 性 结 肠 炎 是 一 种 慢 性 非 特 异 性 炎 症 性 肠 道 疾
表 4 患者 内镜 下 病 变程 度 与 辨 证 分 型 关 系
病 ,临床主要 有腹 泻 、腹痛 、血 便或 发 热等 症状 。笔 者 收集 1 9  ̄ 2 0 9 9 0 7年 本 院确 诊 的溃 疡 性 结 肠 炎 病 人
2 讨 论
就 中医辨证分型来看 , 溃疡性 结肠 炎有脾 虚或脾 胃
(完整版)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中医辨证分型,口服汤药治疗溃结的目的,主要是从机体内环境出发,从整体上改善阴阳偏盛偏衰的状况,临床上一般分四个证型。
(1)寒热错杂型:此型临床比较多见,特征是病情时发时止,绵绵不绝,既有腹痛喜温喜按之虚象、寒象,又有心烦、舌红,苔黄之热象,有时还有脓血夹杂、里急后重之实证。
总之,病机非常复杂,寒热虚实互见,非专业中医师不得明辨,口服乌梅丸效果比较好,或者将乌梅丸改为汤药并随症加减煎服,见效会更快些。
(2)湿热积滞型:中度和重度溃结或急性暴发型溃结或慢性溃结的急性发作期多见此型。
此型的特征是起病急、腹痛明显,暴注下迫、里急后重,甚至恶寒发热。
此证兼有表症时要表里双解,宜服葛根荃连汤,无表症时治以燥湿清热止痢之法,可服白头翁汤等中药。
对此证还应配合其他疗法,尽快控制病情。
(3)寒湿积滞型:慢性持续型溃结多为此型,此型特征是腹痛绵绵,喜温喜按,食欲不振,轻度的里急后重感。
舌苔白滑或白腻。
治宜温中散寒、健脾利湿之法,可以选胃苓汤、温脾汤、香砂六君子汤服用。
(4)气血不足型:溃结长期不愈,患者身心疲惫,易见此型。
此型特征是气血不足,下焦虚衰,多见的症状是神疲乏力,四肢不温,消瘦贫血,腹中隐痛,下痢稀薄,舌淡脉细。
治宜温补脾肾之法,可用附子理中汤,金匾肾气丸治疗。
中医治疗:中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由外邪内侵、饮食所伤、内伤七情、脾胃虚弱所致。
属中医泄泻、肠风、便血、腹痛等范畴,中医药治疗本病已显示出其优越性和广阔的前景。
针对湿热壅盛患者,芍药汤、白头翁汤、香连丸、葛根芩连汤多被选用以清热燥湿。
而胃苓汤、当归四逆汤、香砂六君子、不换金正气散多在临床用以温散寒湿。
连理汤、乌梅丸、薏苡附子败酱散、半夏泻心汤多用以温中清肠。
芍药汤药方∶【出处】《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分类】清热剂-清脏腑热【组成】芍药(30克)当归(15克)黄连(15克)槟榔(6克)木香(6克)炙甘草(6克)大黄(9克)黄芩(15克)肉桂(5克)【用法】水煎服。
溃疡性结肠炎辨治思路与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辨治思路与方法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存在很多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思路。
下面将就溃疡性结肠炎的辨治思路和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1. 辨证论治思路: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首先要根据个体化的辨证论治思路来制定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主要症状、舌诊、脉诊等来辨证,可以将溃疡性结肠炎分为气滞型、血瘀型、痰湿型、寒湿型等不同的证型。
2. 中西医结合治疗:由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复杂,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可以更加全面地治疗疾病。
中医注重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扶正祛邪,调理脾胃功能等,而西医注重控制炎症反应、免疫调节以及抗炎作用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取长补短,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3. 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生物制剂等。
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具有抗炎、止泻、改善病情等作用;糖皮质激素可以迅速控制炎症反应,但长期应用会有一些副作用;免疫调节剂和生物制剂能够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抑制炎症反应。
4. 饮食调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选择易消化、软烂、清淡易吸收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软烂蔬菜、水果泥等。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葱、蒜、酒精、咖啡等。
心理因素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和病情稳定方面有重要影响。
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和压力,适当进行放松和调整,还可以尝试一些心理疏导的方法,如冥想、瑜伽等。
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主要是通过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扶正祛邪,改善肠道炎症和免疫功能等方面发挥作用。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大黄、连翘、白芍、川芎等,可以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进行个体化的配方。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多样,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及辨证论治原则,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策略,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心理调理等方面的综合治疗,以期达到控制病情、减轻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患者也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并进行定期的复查和随访,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0例溃疡性结肠炎内镜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关系的探讨
( T h e F i r s t A f f i l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 X i e g e o f S h i h e z i U n i v e r s i t y, X i n j i a n g, S l l i h e z i 8 3 2 0 0 0 , C h i n a . )
中图分 类号 : R 2 5 9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3 ) 0 1 — 0 0 0 4 — 0 2
I n 6 0 pa t i e n t s wi t h ul c e r a t i ve c o l i t i s e n do s c o pi c ma ni f e s t at i o n s an d s y ndr o me di ie f r e nt i a t i on
Abs t r ac t : I n 6 0 UC p a t i e n t s e n d o s c o p i c ma n i f e s t a t i o n s a n d TCM S y n d r o me D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Ty p i n g i n r e l a t e d r e s e a r c h ,f o u n d i n u l c e r a t i v e c o l — i i r s e n d o s c o p i c ma ni f e : s t a t i o n s a n d s vn dr o nl e d i fe r e n t i a t i o n o f t r a d i t i o na l Ch i ne s e me d i c i n e} l a ¥c e r t a i n r e l a t i o n .Th i s s t u d y s h o ws t h e UC e n — d o s c o p i c in f d i n g s i n t o di r e c t l y a s p a r t o f t h e t r a d i t i o t ml Ch i n e s e me d i c i ne , i s t h e i ns p e c t i o n o f mi c r o s c o p i c o bs e r v a t i o n i n TCM s y n d r o me d i f - -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h i n e s e me di c i n e ,a s a b a s i s f o r t r a d i t i o na l C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e x t e n s i o n ,e x p a n s i o n ,o r wi U ma k e u p t h e d e ic f i e n c y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论治(中医临床)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论治(中医临床)【概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uc)属非特异性炎症性肠道疾病,1875年Wilks及Moxon首先对本病进行了描述,将其从慢性腹泻疾患中独立出来。
1903年Wilks及Boas定名为“溃疡性结肠炎”,数十年来沿用此名。
1973年WHO所属医学科学国际组织委员会(CIOMS)定名为“特发性直肠结肠炎”,但在临床工作上,国内一般习惯地称本病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uc),是一种病变主要在大肠粘膜和粘膜下层,可形成糜烂、溃疡、原因不明的弥漫性非特异性炎症。
病变多在直肠及乙状结肠。
向上呈连续性非跳跃式蔓延,累及部分、大部分或全结肠。
临床上以腹泻、粘液血便、腹痛为主要症状,病情轻重悬殊,多数病程缓慢,有反复发作的趋势,亦有急性爆发者。
可产生严重的局部和远处并发症。
急性爆发型死亡率高,慢性持续性癌变机会多。
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青中年为多。
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尚未明确。
引起其发病的因素是多种的,目前一般认为与感染因素、精神因素、酶因素、保护物质缺乏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有关。
组织学的基本特点是肠腺紊乱,基底膜断裂、以至消失,粘膜和粘膜下层各种炎性细胞浸润,隐窝脓肿形成,继发发生坏死,产生广泛糜烂或多发性溃疡。
长期反复发作,可形成多发性炎性息肉。
一般认为,隐窝炎及隐窝脓肿是原发病变。
祖国医籍中,虽然没有结肠炎的病名,但其临床表现与泄泻、痢疾等病证相似。
因所下之物如涕如脓、粘滑垢腻,排出噼噼有声,故《黄帝内经》中称之为“肠噼”。
如《素问·太阴阳明篇》说:“饮食不节,起居不时,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稹满闭塞,下为慎泻,久为肠噼。
”《素问·通评虚实论》说:“帝曰:肠噼便血如何?歧伯曰:身热者死,寒则生。
帝曰:肠噼下脓血如何?歧伯曰:脉悬绝死,滑大生”。
因其病程长久而缠绵,时愈时发,《诸病源候论》称为“久痢”、“休息痢”。
溃结病理标准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炎症细胞浸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结肠黏膜下层会有
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这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典型病理表现之一。
2.隐窝脓肿和黏膜糜烂:隐窝脓肿和黏膜糜烂是溃疡性结
肠炎的另一个重要病理特征。
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黏膜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糜烂和浅溃疡,伴随炎性渗出物。
同时,脓肿也会出现在肠道的隐窝内,引起局部或广泛的黏膜炎症。
3.腺体排列紊乱及杯状细胞减少:在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
过程中,肠道腺体的排列会出现紊乱,有时甚至出现腺体缺失的情况。
同时,杯状细胞的数量也会减少,导致肠道分泌功能受到影响。
4.黏膜肌层增厚: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黏膜肌层会增厚,
并伴有纤维组织增生,这是由于长期的炎症刺激导致的肠道组织增生和纤维化。
5.肠壁全层炎: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变化还包括肠壁全层
炎。
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整个肠壁都有炎症细胞浸润,并伴随水肿、充血和纤维化等改变。
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
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按溃疡性结肠炎病情轻重可分为3级(1)轻度:此型最常见,通常仅累及结肠的远端部分,病情轻,腹泻每日少于4次,腹痛、便血清或少见,缺乏全身症状和体征。
(2)中度:介于轻度与重度之间,起病突然,腹泻每日4一5此,为稀便和血便,腹痛较重,有低热,体重减轻,食欲减退,可有肠道外表现。
(3)重度:起病急骤,有显著的腹泻、便血,有持续的严重腹痛,可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
按溃疡性结肠炎病程经过可分为以下4型(1) 初发型:指无既往病史而为首次发作,病情轻重不等,可转为其他类型。
(2) 慢性复发型:临床最多见,病变范围小,症状较轻,往往有缓解期,但易复发,预后好,多数对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有效。
(3) 慢性持续性:病变范围广,首次发作后可持续有轻度不等的腹泻、便血,常持续半年以上,可有急性发作。
(4) 急性爆发型:少见,起病急骤,局部和全身症状严重,常有高热、水样泻、急性结肠扩张,易发生下消化道大出血及其他并发症入和肠穿孔。
暴发型病例急需用皮质激素、输血等治疗,预后差,有些溃疡性结肠炎病例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可在2周之内死亡。
如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和护理溃疡性结肠炎要选用正确的药物,主要是一些抗生素类的药物,这种药物的主要作用是能缓解溃疡性结肠炎带来的一些症状,能起到治疗的作用,还有就是抗生素还可以防止溃疡的结肠出现继发感染。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除了用药物治疗以外还可以通过增强我们的抵抗力,来缓解结肠炎的症状,因为只要我们的抵抗力提高了,免疫系统就会抵抗外来致病菌的攻击,促进结肠炎的康复,所以患者还要加强身体的锻炼。
导致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精神和情绪因素,人们往往有神经衰弱病症、情绪烦躁,心情郁闷,精神压力比较大的时候就会引起肠道的某一些反应,就会诱发溃疡性结肠炎,所以要治疗和控制溃疡性结肠炎的反复发作还是要控制情绪的。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要注意多休息,还要注意增加营养,但是不能吃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这些纤维素会刺激和损伤溃疡的肠道粘膜,就会引起溃疡的加重或难以愈合,由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有腹泻的症状,所以还要补充营养和电解质。
辨证分型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69例论文
辨证分型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69例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574.6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122-01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属祖国医学的“肠癖”“久痢”“休息痢”“血痢”等范畴。
本文采用四逆散和理中汤加减辨证施治,获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文取2011~2005年的临床病例,具有典型症状。
经在便常规检查,x线钡剂灌肠检查或纤维肠镜检查有溃疡病灶者,共69例。
其中男性38例,女性31例;其中20~30岁22例,31~40岁37例,41岁以上10例;病程1~5年43例,6~10年15例,11年以上11例。
2 辨证分型与治疗2.1 肝脾不和,气滞湿郁型:主征:腹痛即泻,大便粘液较多或、兼有脓血,里急后重明显,泻后痛减,反复发作,发作后大便时溏时干,常伴有食欲不振,胸脘痞满,噫气不舒,性急易怒等征。
脉像弦滑或滑速,舌红苔腻。
常因情绪激动而加重,一般多为急性发作,实征较多。
治宜疏肝理气,和胃化湿。
方用四逆散加减治疗,柴胡,白芍,枳壳,甘草;里急后重加大黄、木香;腹痛甚者加元胡;血便者去枳壳加广三七、地榆碳。
2.2 脾虚湿盛,寒热夹杂型:主征:腹痛绵绵不巳,长期大便稀溏,脓血杂下,甚或滑脱不禁,里急后重较轻,常伴有畏寒怕冷,神疲短气,脘腹胀满,面色苍白,脉像沉或濡滑,舌淡苔腻,常因过度受凉或包含不洁而加重。
一般为急性发作,本虚标实,寒热夹杂症。
治宜温运脾土,调和寒热法。
方用理中丸加味治疗,党参、白术,炮姜、甘草,腹冷痛者加乌附片、元胡,脓血便者,滑脱不禁者加赤石脂,五更泻者加肉豆蔻、吴芋。
以上二型,临床上相互转化,可以根据主征,脉像,舌像辨症施治,待症状消失后,继续服用健脾益气,佐以导滞的丸剂巩固治疗,如参苓期加山楂、槟榔等为丸,每次服6克,每日三次。
白开水送服,连续服用三个月。
3 治疗结果以症状消失,大便检查正常,x线钡剂灌肠或乙状结肠镜检查溃疡愈合,经一年观察未复发者18例,占26%;临床症状消失,或偶有复发,而症状轻微,大便检查正常,x线钡剂灌肠检查或乙状结肠镜检查溃疡缩小或变化不明显者为显效43例,占62.3%;以症状减轻但不稳定,大便检查时而异常,x线钡剂灌肠检查或乙状结肠镜检查未见改善为好转8例,占11.7%。
溃疡性结肠炎辨治思路与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辨治思路与方法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结肠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结肠黏膜溃疡、出血和炎性病变。
本篇文章将介绍溃疡性结肠炎的辨治思路和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的辨证主要包括湿热蕴结、气滞血瘀和肾虚湿阻等几种类型。
1. 湿热蕴结型:湿热蕴结型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特点是病程长、发作频繁、热重于湿、舌红苔黄。
治疗可选择清热解毒药物,如黄连、黄芩、连翘等,配合芦荟、玄参、地黄等清热利湿之品。
能够清热解毒、利湿通便、凉血止血。
2. 气滞血瘀型:气滞血瘀型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特点是腹痛、腹胀、大便稀溏、舌淡苔薄。
治疗可选择活血化瘀药物,如川芎、桃仁、赤芍等,配合木通、徐长卿、郁金等活血化瘀之品。
能够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止血痢。
3. 肾虚湿阻型:肾虚湿阻型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特点是病程长、症状轻微、大便稀溏、舌苔白腻。
治疗可选择温补肾阳药物,如续断、肉苁蓉、淫羊藿等,配合沙苑子、木通、莪术等温补肾阳之品。
能够温肾健脾、利水化湿、止泻。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辅助治疗。
(1) 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如氨氯地平、噻唑烷酮等,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肠道黏膜炎症。
(2) 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龙、硫唑嘌呤等,能够抑制免疫反应,减少肠道炎症。
(3) 抗生素:如甲硝唑、阿奇霉素等,能够抑制肠道细菌生长,减少感染。
2. 辅助治疗:辅助治疗是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复发。
常见的辅助治疗方法包括:(1) 饮食调理:减少粗纤维食物的摄入,避免油炸和辛辣食品的食用,增加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摄入。
(2) 心理调节:情绪稳定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可以通过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等方式进行。
(3) 运动锻炼: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加强身体的抵抗力,改善肠道蠕动,有助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的辨治思路和方法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结合药物治疗和辅助治疗,以达到缓解症状、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溃疡性结肠炎(泄泻)的中医分型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泄泻)的中医分型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结直肠黏膜呈连续性、弥漫性炎症改变为特点的慢性非特异性大肠炎症性疾病,病变部位主要累及黏膜和黏膜下层,西医上属于炎症性肠病(IBD)范畴,中医学属“休息痢”“久痢”和“泄泻”等病证范畴。
通常将慢性持续性UC 归为“久痢”的范畴;将活动期与缓解期交替出现的UC归为“休息痢”的范畴;缓解期,仅表现为大便溏薄、次数增多时,归为“泄泻”的范畴。
中医辨证分型(1)湿热蕴肠证:主症:腹痛,腹泻,便下黏液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
次症:身热;小便短赤;口干口苦;口臭。
舌脉: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2)热毒炽盛证:主症:便下脓血或血便,量多次频;发热。
次症:里急后重;腹胀;口渴;烦躁不安;腹痛明显。
舌脉: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
(3)浊毒内蕴证:主症:大便脓血并重;里急后重,大便黏腻、排便不爽。
次症:口干口苦、口黏;头身困重;面色秽滞;小便短赤不利;腹痛。
舌脉: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4)脾虚湿蕴证:主症:腹泻,夹有不消化食物;黏液脓血便,白多赤少,或为白冻。
次症:肢体倦怠,神疲懒言;腹部隐痛;脘腹胀满;食少纳差。
舌脉: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白腻,脉细弱或细滑。
(5)寒热错杂证:主症:下痢稀薄,夹有黏冻;反复发作。
次症:四肢不温;腹部灼热;腹痛绵绵;口渴不欲饮。
舌脉:舌质红或淡红,苔薄黄,脉弦或细弦。
(6)肝郁脾虚证:主症:常因情志因素诱发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烂或黏液便;腹痛即泻,泻后痛减。
次症:排便不爽;饮食减少;腹胀;肠鸣。
舌脉: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或弦细。
(7)瘀阻肠络证:主症:腹痛拒按,痛有定处;下利脓血、血色暗红或夹有血块。
次症:面色晦暗;腹部有痞块;胸胁胀痛;肌肤甲错;泻下不爽。
舌脉:舌质暗红,有瘀点瘀斑,脉涩或弦。
(8)脾肾阳虚证:主症:久泻不止,大便稀薄;夹有白冻,或伴有完谷不化,甚则滑脱不禁。
次症:腹胀;食少纳差;腹痛喜温喜按;形寒肢冷;腰酸膝软。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或特发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炎症性结肠病。
主要病变累计直肠、乙状结肠,也向大肠近端连续不问断地逐渐扩展遍及整个结肠和末端回肠。
青壮年多见。
病因迄今不完全清楚,专家、学者多认为与自身免疫因素和遗传因素有关,感染和精神状态是其促发因索。
饮食失调,过度疲劳亦为本病复发的常见诱因。
临床通常依据病理经过、病情程度、病变部位和范围分型,按病程经过分为:初发型、慢性复发型、慢性持续型、急性暴发型。
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中型、重型。
按病变范围分型:直肠炎、直肠乙状结肠炎、左半结肠炎、右半结肠炎、区域性结肠炎和全结肠炎。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诊断鉴别诊断1 临床症状症状轻重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1.1 腹泻每日数次至数十次,甚至大便失禁,大便可为稀水样,黏液血便或完全血便,多伴有黏液。
5%左右的病人可有便秘。
1.2 腹痛为隐痛或左下腹绞痛。
轻型或病变间歇期可无腹痛或仅有腹部不适。
里急后重系直肠受累的结果。
1.3 便血新鲜血附着大便表面多为直肠受累,脓血便、黏液血便或全血便提示病变累及乙状结肠以上部位。
1.4 其他症状可有发热、贫血、消瘦、低蛋白血症、血沉快、水电解质紊乱,精神焦虑或神经衰弱等表现。
尚有食欲不振、腹胀、重症病人可伴恶心呕吐。
1.5 体征轻型甚至中型患者大多数无阳性体征,部分患者受累肠段可有轻度压痛。
有些患者可触及痉挛或肠壁增厚的乙状结肠。
直肠指检可能正常,或感觉黏膜肿胀,柔软光滑,肛管触痛,指套有血液附着。
重型或急性暴发型患者可有明显鼓肠,腹肌紧张,腹部压痛或反跳痛。
1.6 肠外表现关节炎发生率约为5%~10%;皮肤病变可有结节性红斑,多型性红斑、口疮性溃疡、坏疽性脓皮病等;眼病可有虹膜炎、葡萄膜炎、角膜炎等;溃疡性结肠炎还可伴有脂肪肝、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胆管周围炎、硬化性胆管炎等。
程芳博士:溃疡性结肠炎分型标准
程芳博士:溃疡性结肠炎分型标准
溃疡性结肠炎一般按照患者的病程长短,发作程度,发作时候累及的范围及病情分期进行综合分型。
因此一个溃结患者的完整诊断是包括以下分型的。
1)溃结的临床类型分为四型:初发型;慢性复发型;慢性持续型,急性型。
初发型——无既往病史的首次发作;
慢性复发型——最多见,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
慢性持续型——症状持续,中间有症状加重的急性发作;
急性型——起病急,病情严重,全身毒血症状比较明显,可以伴有中毒性的巨结肠,肠穿孔,败血症等并发症。
以上四种类型可以相互转化。
2)溃结的临床严重程度,可以分为轻度,重度,中度。
轻度——是腹泻次数每天小于4次,便血轻或无,没有发热,贫血轻或无,抽血化验血沉正常。
重度——腹泻每天多于6次,有明显粘液脓血便,体温高于37.5度。
脉搏每分钟高于90次,血红蛋白低于100克每升。
化验血沉大于30毫米每小时。
中度——介于轻度与重度之间。
3)溃结的病变范围
按照解剖部位,分为直肠炎,左半结肠炎(结肠脾曲到直肠和结肠交界,可以理解为左侧的结肠)和全结肠炎(超出以上直肠,左半结肠范围都属于)
4)溃结的病情分期
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
缓解期指暂时没有症状,活动期指有症状的时期。
缓解期可因一些致病因素或社会环境变化,比如饮食失调,劳累,精神刺激,感染,搬家,工作或处境的变迁,天气变化等加重症状,使疾病转为活动期。
溃疡性结肠炎 评分标准
溃疡性结肠炎评分标准溃疡性结肠炎评分标准。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其评分标准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评分标准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下面将介绍溃疡性结肠炎的评分标准,希望能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一、症状评分。
1. 腹泻,0分(无);1分(轻度,每天1-2次);2分(中度,每天3-4次);3分(重度,每天5次以上)。
2. 腹痛,0分(无);1分(轻度,每天1-2次);2分(中度,每天3-4次);3分(重度,每天5次以上)。
3. 便血,0分(无);1分(轻度,每天1-2次);2分(中度,每天3-4次);3分(重度,每天5次以上)。
4. 体重减轻,0分(无);1分(轻度,每月1-2kg);2分(中度,每月3-4kg);3分(重度,每月5kg以上)。
二、肠镜检查评分。
1. 粘膜红肿,0分(无);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
2. 溃疡,0分(无);1分(1-2个);2分(3-4个);3分(5个以上)。
3. 狭窄,0分(无);1分(有)。
三、生活质量评分。
1. 工作能力,0分(无影响);1分(轻度影响);2分(中度影响);3分(严重影响)。
2. 社交能力,0分(无影响);1分(轻度影响);2分(中度影响);3分(严重影响)。
3. 心理状态,0分(无影响);1分(轻度焦虑或抑郁);2分(中度焦虑或抑郁);3分(严重焦虑或抑郁)。
四、总分评定。
1. 轻度,总分3-8分。
2. 中度,总分9-16分。
3. 重度,总分17分以上。
以上就是溃疡性结肠炎的评分标准,通过评分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希望临床医生能够根据评分标准,科学合理地进行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导语:肠道健康应该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因为肠道出现问题就意味着不能吸收日常吃的所有食物,而且因为肠道炎症很容易引发更严重的疾病。
生活中较为
肠道健康应该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因为肠道出现问题就意味着不能吸收日常吃的所有食物,而且因为肠道炎症很容易引发更严重的疾病。
生活中较为多见的肠道疾病就是溃疡性结肠炎了,这种病简称溃结不但会出现肠道症状,还会出现一些全身症状。
下面就来详细的说一下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表现。
1.类型按临床表现和过程可分4型。
(1)初发型:症状轻重不一,既往无溃结史,可转变为慢性复发型或慢性持续型。
(2)慢性复发型:症状较轻,临床上最多见,治疗后常有长短不一的缓解期。
复发高峰多在春秋季,而夏季较少。
在发作期结肠镜检查,有典型的溃结病变,而缓解期检查仅见轻度充血、水肿,黏膜活检为慢性炎症,易误为肠易激综合征。
有的患者可转为慢性持续型。
(3)慢性持续型:起病后常持续有轻重不等的腹泻、间断血便、腹痛及全身症状,持续数周至数年,其间可有急性发作。
本型病变范围较广,结肠病变呈进行性,并发症多,急性发作时症状严重,需行手术治疗。
(4)急性暴发型:国内报道较少,约占溃结的2.6%,国外报道占20%。
多见于青少年,起病急骤,全身及局部症状均严重,高热、腹泻每天20~30次,便血量多,可致贫血、脱水与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衰弱消瘦,并易发生中毒性结肠扩张,肠穿孔及腹膜炎,常需紧急手术,病死率高。
溃疡性结肠炎分型标准
溃疡性结肠炎分型标准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主要累及结肠黏膜,以肠道黏膜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特征。
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溃疡性结肠炎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溃疡性结肠炎对于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此,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分型标准有着深入的了解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我们来谈一谈溃疡性结肠炎的分型标准。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分型标准主要包括Montreal分型和Paris分型。
Montreal分型是根据疾病的年龄、病程、累及范围和临床表现来进行分型的,将溃疡性结肠炎分为不同的阶段,包括A1、A2、A3、S1、S2和L1-L3六个不同的亚型。
而Paris分型则是根据结肠镜下观察到的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来进行分型的,将溃疡性结肠炎分为E1、E2和E3三个不同的亚型。
这两种分型标准各有其特点,可以相互补充,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
其次,我们来讨论一下不同类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策略。
根据Montreal分型,A1型溃疡性结肠炎多见于年轻人,病变范围较小,临床表现轻微,通常可以通过局部治疗和口服药物控制病情。
而A3型溃疡性结肠炎则是指病变范围较广泛,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需要长期口服激素类药物或免疫抑制剂来控制炎症。
根据Paris分型,E1型溃疡性结肠炎病变范围较小,临床表现轻微,可以通过局部治疗和口服药物控制病情;而E3型溃疡性结肠炎病变范围广泛,病情较为严重,需要长期口服激素类药物或免疫抑制剂来控制炎症。
因此,不同类型的溃疡性结肠炎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
溃疡性结肠炎的分型标准对于临床医生评估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不同类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策略的了解,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
因此,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分型标准有着深入的了解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我们临床医生的责任和使命。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知识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知识中医无溃疡性结肠炎病名,据其临床表现应归属于祖国医学中医内科“泄泻”、“痢疾”、“便血”、“肠风”或“脏毒”等范畴。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不太明确,它属于炎症性病变,这种病症在青年人群上比较常见。
患病之后患者会出现血性腹泻、腹痛等问题,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中医疗法在对溃疡性结肠炎认知和治疗的过程中能发挥相对突出的作用,还可以借助针灸等其他的相关方式来缓解溃疡性直肠炎患者的症状,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文章了解了解吧!认识溃疡性结肠炎的基本情况1.危害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以结肠黏膜炎症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肠病,中医认为其病因主要是由于情志不畅、饮食不节、气血不和等因素导致肝胆湿热、脾胃虚弱等病理变化,从而引发结肠黏膜炎症。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方法主要包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调理脾胃等方面。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黄芩、连翘、地黄、当归、川芎等,可以通过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调理脾胃等作用来缓解炎症、促进肠道修复。
此外,中医还强调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油腻过多的食物,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蔬菜等,同时也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等情绪波动。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营养不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常伴有腹泻、便血等症状,导致营养吸收不良,容易出现贫血、体重下降等问题。
2. 肠道穿孔: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黏膜受损,容易出现肠道穿孔,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3. 肠道狭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黏膜受损,容易出现肠道狭窄,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4. 癌变风险增加:长期慢性炎症刺激会增加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发生结肠癌的风险。
5. 心理问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常伴有腹泻、便血等症状,容易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出现抑郁、焦虑等问题。
因此,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来说,及时治疗非常重要,可以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溃疡性结肠炎辨证分型
……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
结肠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水肿,黏膜下树枝状小血管走行模糊不清或消失,黏膜面呈颗粒状、脆性增加,轻触易出血。
常有糜烂或浅小溃疡,附着粘液或脓性渗出物。
重型病人的溃疡较大,呈多发性散在分布,可大片融合,边缘不规则。
后期可见炎性息肉,黏膜较苍白,有萎缩斑片,肠壁僵直而乏膨胀性,结肠袋消失。
对重型患者检查时应慎防结肠穿孔。
在确定诊断之前必须多次作粪便检查,除外病原体的存在。
并要注意与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克隆病、结肠癌、血吸虫病、肠结核等肠病的鉴别。
本病的主要症状是腹痛、腹泻,大便带有脓血。
重型可出现发热、身痛、消瘦、衰弱等症。
根据临床经验,本症主要分为以下几型:
大肠湿热型症状:腹痛、下痢脓血,肛门灼热,泻而不爽。
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导滞,调气行血。
方药:芍药汤加白头翁汤加减:白头翁20克、黄柏10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大黄5克、槟榔10克、当归10克、木香10
克、炙甘草15克。
寒湿凝滞型症状:痢下白多赤少,或纯为白冻,伴腹痛,里急后重。
苔白腻,舌质淡,脉滑或濡。
治法:温化寒湿。
方药:胃苓汤加减:苍术10克、白术15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桂枝10克、茯苓15克、炮姜10克、木香10克、炒白芍10克。
脾胃虚弱型症状: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兼有粘液,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
肢倦乏力。
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胃。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党参10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扁豆10克、山药15克、陈皮10克、木香10克、砂仁10克、炮姜10克。
肾阳虚衰证症状:晨起腹泻、腹痛、肠鸣,便急,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
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固肠。
方药:四神丸加减:补骨脂12克、肉豆蔻10克、吴茱萸5克、赤石脂10克、五味子10克、肉桂10克、白芍15克、炙甘草5克、炮姜5克、诃子肉10克。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中医“痢疾”、“泄泻”范畴,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常常为虚实夹杂,寒热互结之证。
故临床用药时应根据证型
灵活掌握。
大肠湿热型和寒湿凝滞型均属实证,多表现于初次发作的急性期。
但因此病容易反复,很多病人病程较长,体质虚弱,在急性发作时亦可出现以上症状,应属本虚标实之证,须根据病情辨证施药。
对久病脾胃已伤,不宜口服寒凉之剂,但脓血便又很严重的患者,可给予口服扶正之品,再根据病情给予凉血之品灌肠治疗。
另外,多数病程较长的病人均为脾肾两虚型,需用健脾温肾法治疗。
我院制剂室自制的健脾温肾丸是溃疡性结肠炎恢复期的有效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