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知识点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针对国内外敌对势力,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
2.含义:这些措施兼有“①战时”和“②共产主义”两种特色,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3.内容(1)实行余粮收集制:国家实行对粮食的③垄断政策,不许私人买卖。
(2)推行工业国有化:先后把④大中小工业企业收归国有,国家集中管理。
(3)取消自由贸易:对粮食和主要消费品的供应实行严格的⑤配给制。
(4)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15~50周岁有劳动能力者都必须参加劳动。
4.评价(1)积极: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
(2)消极:超越⑥生产力发展水平,引发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知识点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出现严重的⑦经济和政治危机。
2.时间、标志: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3.内容(1)农业:以⑧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出租土地等。
(2)工业: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和⑨外国资本家开发矿产、森林、油田等。
(3)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在分配方面实行⑩按劳分配制。
4.评价(1)促进了⑪经济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从根本上巩固了新生政权。
(2)是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新经济政策知识点三“斯大林模式”1.1925年,苏联提出了“⑫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优先发展⑬重工业,采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到1937年,苏联成为工业强国,工业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2.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苏联推行了⑭农业集体化运动,到1937年90%的农户加入集体农庄。
3.斯大林模式(1)含义: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
(2)评价积极:苏联迅速实现了⑮工业化,为后来的反法西斯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第3课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优秀教学案例
本节课的案例亮点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合作意识和道德素养。通过合理的教学策略和丰富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教训。这些亮点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在案例设计中,我以时间为线索,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分为三个阶段:斯大林时期、赫鲁晓夫时期和勃列日涅夫时期。通过分析每个阶段的特点、改革措施及成效与挫折,使学生深入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
同时,本节课还注重引导学生从人性的角度审视历史,让学生了解改革者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困境和挑战。例如,在讨论斯大林模式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斯大林会采取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是什么?在讨论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他们的改革会出现挫折?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二)问题导向
1.针对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各个阶段,设计具有逻辑关系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改革的原因、过程和成效。
2.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关注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中的人性关怀,如改革者面临的困境、改革对人民生活的影响等。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使学生对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教训有更深刻的认识。
2.运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从人性的角度审视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人教版历史必修2学案: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学习总结 -含解析
学案28 单元学习总结苏俄(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1.1917~1927年(1)主题:摆脱政治经济危机,向社会主义过渡。
(2)措施:先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3)特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使用行政和军事手段直接过渡;新经济政策是遵循市场价值规律实行间接过渡。
(4)结果: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战争需要,但引发了政治经济危机;新经济政策恢复了经济,巩固了政权,找到了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但随着形势发展被逐步放弃。
2.斯大林执政时期(1)主题:建立社会主义,实现工业化。
(2)措施:“斯大林模式”。
(3)特征: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的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4)结果:国家按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但是后来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
3.二战后(1)主题:改革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提高综合国力。
(2)措施:20世纪五十年代赫鲁晓夫改革,1964年勃列日涅夫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改革。
(3)特点: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仅是做了一些修补;戈尔巴乔夫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根本性改革,但其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失败。
一、全面认识斯大林模式1.含义:斯大林模式是在外部存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内部存在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这一体制因形成于斯大林执政时期,因此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2.形成原因:斯大林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1)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是其基本原因。
(2)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物力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要求,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都是造成权力过于集中的重要客观因素。
(3)封建专制、封建思想残余的存在则是个人迷信盛行及个人专断的社会文化基础。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历史教案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江苏省考试说明]1.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②新经济政策;③“斯大林模式〞。
2.二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①赫鲁晓夫改革;②勃列日涅夫改革;③戈尔巴乔夫改革。
[近年江苏高考命题角度]1.2008年第23题考查斯大林体制和苏联赫鲁晓夫改革2.2009年第17题考查对斯大林及斯大林模式的评价3.2010年第23题考查苏联新经济政策及苏联工业化4.2011年第16题考查斯大林体制的弊端5.2012年第17题考查新经济政策的实质6. 2012年第19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重点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评价(1)从特点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险恶的战争环境和物资缺乏的特殊条件下,被迫采取的带有军事性与共产主义特点的非常政策,是超越生产力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措施。
(2)从经济作用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对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和确保国内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3)从消极作用看,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得不到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
[史料]重点二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实质、作用1.特点(1)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2)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3)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传统观念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2.实质史料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1921年列宁《论粮食税》导读:史料说明列宁等人及时调整了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新〞的实质是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发展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导学案)
课题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课型
新课
时间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
2、了解斯大林模式与苏联解体之间的关系
重难点
重点: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比较、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教学过程
【预习生疑----知识梳理】(个人对照教材,完成重点知识的填空。)
【知识梳理】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l.背景:(l)胜利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国内外敌对势力疯狂反扑。
(2)1918年夏,苏俄进入时期。
2.目的:集中全国的、、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3.内容:(l)实行。
(2)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苏联漫画家摩尔的作品《救命》,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初,一位农民的骷髅化,其背后的“麦 穗”已经干瘪萎缩。这幅漫画意在表明()
A.战时共产主义超经济剥夺,挫折了农民的积极性
B.新经济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人民热烈欢呼
C.农业集体化损害农民利益,遭到人民反对
D.人们对高度集中斯大林模式的不满
(2)工业:①解除对部分中小企业的,允许私人开办。
②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方式让经营。
(3)流通:改变国家垄断的做法,恢复和。
(4)分配:废除,实行按劳分配。
3.作用:
(1)提高了人民的积极性,促进了的迅速恢
(2)有利于稳定。到年,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三、“斯大林模式”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教育资料】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7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导学案学习专用
第七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课标要求】(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知识结构】(1)经济:①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实行单一公有制,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 ②在经营管理体制上,国家通过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对经济直接管理,排斥市场调节(农业集体化、城市经济高度集中的行政计划经济) ③在经济建设方针上,优先发展重工业(2)政治: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党,最高苏维埃成为党中央指示的表决机器;党的权力又高度集中于党中央,党中央的权力又高度集中于总书记手中。
(3)文化:采用行政手段对学术文化领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形成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
3.认识斯大林体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1)该体制的积极作用:①经济:能够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解决刻不容缓的难题,一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②政治: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一定程度上维系了社会稳定。
(2)该体制的局限:①经济: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严重影响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大包大揽的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动力②政治:导致对斯大林个人崇拜和大清洗运动的发生,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③文化:日趋单一,创造性受到极大压制。
(3)经验教训:①遵循经济发展规律②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④国民经济应按比例协调发展⑤应注意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苏联工业化建设:(1)目的:①(因在资本主义包围下)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②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2)进程:①1925年提出方针②1928年开始一五计划③1937年基本完成(战前完整执行两个五年计划)(3)特点: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追求高速度③依靠本国力量积累资金(资金主要来源于对国内农业的掠夺和高积累)④依靠国家有计划的投资完成(4)成就:①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②国民经济结构发生改变,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占据绝对优势③工业总产值实现大跨越,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新人教版)2020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整合教学案必修2
单元整合一、知识结构认读[认读要领]一种经济模式:“斯大林模式”。
二大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三大经济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二、重大历史线索1.苏联(苏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历程和经验教训(1)苏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比较项目1917—1927年1928—1953年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主题摆脱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向社会主义过渡建立社会主义,实现工业化改革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提高综合国力措施先后实行“战时共产“一五”计划;农业1956年赫鲁晓夫改①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模式,尤其是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需要立足实际,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在改革中不断完善社会主义。
②必须把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相结合作为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和中心环节。
③必须高度重视农业,正确处理好农业与工业、重工业与轻工业之间的关系,促进各部门协调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④必须推进民主和法制建设,不断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
⑤社会发展具有多样性特点,要顺应潮流,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2.列宁经济政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过渡理论的重大发展(1)过渡方式发展: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两种方式,即马克思主义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直接过渡,列宁主义的新的由不够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逐步过渡。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最大区别是:前者想越过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后者则是利用资本主义,通过市场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3)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
①列宁贡献: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首次引进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多种所有制并存。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单一的公有制,是计划经济,不存在市场、商品、货币关。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教案
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课标要求: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单元综述:概述了列宁时期、斯大林时期以及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这一较长的历史阶段苏俄、苏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线索。
1、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面对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势力的疯狂进攻,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度过了三年国内战争的困难时期。
之后由于出现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苏俄逐渐转向新经济政策。
2、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走向现代化之路。
建设过程中,在国外资本主义包围和国内经济文化落后的背景下,苏联逐渐形成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苏联的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从一个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成为强大的工业国。
3、二战后,苏联军事政治实力强大,成为与美国相抗衡的世界超级大国。
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斯大林模式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政治上高度集权等。
4、斯大林逝世后,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等苏联领导人进行了改革,但收效甚微。
5、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力图通过改革振兴苏联,但后期改革逐渐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国家逐渐陷入泥潭。
1991年,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苏联解体了。
学法指导:学习本单元。
可以以时间为主线进行前后联系,从整体上把握苏联者会主义建设的过程及经验和教训,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也可以联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以达到总结苏联经验教训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目的。
重难突破:正确把握新经济政策(1)从必要性看:①经过七年的国际、国内战争,苏俄经济遭到演那种破坏,日用品及其缺乏,人民生活困苦不堪,采取措施恢复经济成为当务之急。
②经济困难造成严重的政治危机。
人教版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教案设计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标要求】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重点讲解】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内忧(地主、资产阶级叛乱)外患(外国武装干涉)。
1)政治上:英、法、美、日等武装干涉苏俄,支持俄国境内的叛军,国内战争爆发;2)经济上:原料缺乏,人民忍饥挨饿。
2、目的: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后来苏俄把它视为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途径和模式。
3、内容1)军事上:组建红军进行抵抗。
2)经济上: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国家实行对粮食的垄断政策。
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其余粮食以极低的价格交售给国家。
②工业: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
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
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商业:取消商品贸易。
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以实物集中分配。
④劳动分配: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不得食”的原则。
4、实质: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排斥市场,采用军事性行政命令方式的经济体制。
5、评价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实行的,在当时最大限度地集中、利用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战胜了国内外敌人,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2)但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而且在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不仅没有收缩,反而进一步加强,许多措施超出战时需要,反而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其原因在于,布尔什维克党主观上存在着试图由此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的愿望,但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1)经济困难:国内战争结束后,亟须恢复遭战争破坏的经济。
2)政治危机: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
必修二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导学案
必修二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导学案编写人:杨芳审核人:蒋向东编写时间:2014.3.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整合】要点二全面认识斯大林模式1. 含义:“斯大林模式”是指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的社会模式,是对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理论、体制、政策的统称。
其主要内涵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但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或固定模式。
2. 特征(1)经济方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过多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生活,实行高积累,高投资。
(2)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于党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不分,个人专政,民主法制被忽视,减少群众监督,个人崇拜之风盛行,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极不正常。
3. 影响(1)积极影响①促进了苏联经济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使苏联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斯大林模式的创立是取决于当时苏联极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可行方式,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的国家的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③使苏联免受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同时抓住时机,大量引直先进技术和装备,使苏联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
(2)消极影响①没有处理好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造成了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
②没有处理好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危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
③没有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要点三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要点四苏联工业化与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不同及原因1. 不同(1)重点: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的。
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根据2007年最新人教版必修2教材修订吴光辉)
本稿根据2007年1月第3版 2008年3月安徽第3次印刷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②)进行了大部分内容的修订!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同步导学单元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特点和影响;通过自主阅读,尝试理解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原因和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2)掌握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农业集体化和“斯大林模式”等重要概念的内涵;正确理解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农业集体化的弊端和“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学会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能正确认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对于中国的影响,以及“斯大林模式”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关系。
(3)识记苏联解体的相关基本史实;掌握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失败的原因;正确分析戈尔巴乔夫执政时苏联的形势和戈尔巴乔夫经济与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问题式合作探究,理解和掌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和新经济政策等重要概念;通过教材历史纵横、学思之窗、史料解读、问题探究等方式,学会正确理解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原因和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正确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通过历史比较、联系现实等方式,掌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对苏俄走上发展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影响及这段史实的现实意义。
(2)通过数据资料的分析,掌握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培养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通过对“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表现、利弊进行讨论和探究,提高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3)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评价斯大林;比较勃列日涅夫改革与中国的经济改革,总结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的经验;通过问题探究和问题比较的方法,分析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以及戈尔巴乔夫改革与中国改革的异同。
高中历史必修2精品学案:单元提升: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元提升(七)一、苏俄(联)经济体制的探索与调整主要内容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业:余粮收集制;工业:国有化;商贸:取消自由贸易;分配:实物分配制(1)社会主义模式不可能固定不变,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应与时俱进,从国情出发(2)改革要从实际出发,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合理的改革措施,并对原有的体制做深入剖析(3)苏联的解体只能说明新经济政策农业:固定的粮食税;工业:部分恢复私营经济;商贸:允许自由贸易;分配:按劳分配斯大林模式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建立集体农庄,建立集体所有制1.马克思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其主要特征是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2.列宁认为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俄国也能建成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探索。
列宁根据不同情况,先后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使苏联恢复了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
3.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尤其是发展重工业;政治上建立社会主义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斯大林时期推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并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带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端,严重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
4.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但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改革都没有取得成功,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5.戈尔巴乔夫对社会主义提出了新的看法。
以“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民主化”和“公开性”,对苏联的历史全盘否定。
他所进行的改革不但没有解决苏联长期存在的问题,反而激化了矛盾,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
6.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二者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近现代进程中主要经济发展模式经济体制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典型国家英国美国苏联中国所有制私有制私有制为主,兼有国有单一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工业化道路先轻工业,后重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农、轻、重协调发展,稳步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业化资金来源殖民掠夺、对外贸易、企业积累企业积累、政府投资或扶植农业和轻工业提供资金企业积累、引进外资、政府扶持农业制度资本主义大农场全盘集体化(集体大农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考法1比较型选择题[典例1] 勃列日涅夫改革推行新经济体制,在某些方面比赫鲁晓夫改革更加深入,这表现在()A.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B.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C.突破了斯大林体制的框架D.一定程度上运用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解析』勃列日涅夫改革并未突破斯大林体制的原则和框架,仍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A、C两项错误;B项属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相对赫鲁晓夫改革是一种进步。
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专题学习总结学案 人民版必修2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专题学习总结一、苏联探索社会主义的三大实验1.追随“理想”的实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非常措施。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战胜了敌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它作为应战解危的非常措施是成功的。
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一项发展生产力的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尝试是失败的。
2.面对现实的实验——新经济政策(1)一个勇敢的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方面把农民的余粮全部收集到国家手中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工业方面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除重要的工矿企业由国家经营外,中小企业可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商业取消一切自由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废除平均主义配给制,商品通过市场用方面品由国家集中分配货币自由交换等(2)核心:通过市场机制来建设社会主义。
3.回归“理想”的实验——斯大林模式(1)斯大林探索的途径: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阶级斗争尖锐化。
(2)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点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②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二、20世纪苏俄(苏联)经济政策与改革项目背景特点作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内战争“战时”和“共产主义”保证了战争胜利新经济政策经济和政治危机利用市场、商品和货币关系经济恢复,政局稳定斯大林模式经济恢复;大规模经济建设高度集中经济迅速发展赫鲁晓夫改革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及苏联的危机农业是重点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勃列日涅夫改革工业是重点军事实力膨胀戈尔巴乔夫改革分经济与政治两个阶段对斯大林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启示(1)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一切从实际出发;(3)注重民生问题;(4)科学决策,和谐发展;(5)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全面认识斯大林模式1.含义:斯大林模式是在外部存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内部存在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学案: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课程标准】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必要性。
【知识梳理】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提示] 1918年3月,苏俄与德国签订条件苛刻的《____________》,使苏俄得以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1.背景:俄国十月革命后,_______与苏俄境内的_____________联合进攻苏俄,_________(1918-1920)爆发,苏俄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2.目的:集中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3.实施:苏维埃政府在经济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______措施,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4.主要内容:(1)农业方面:实行_____________,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2)工业方面:不论企业大小,一律收归国有_______,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3)商业方面:______________;(4)分配方面:粮食等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统一分配,实行___________;(5)劳动方面: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
[课堂思考1]苏俄国内战争时期,一位瘦弱的老农坐在街道一个偏僻的角落里兜售自产的农产品,类似于“摆地摊”。
你觉得这是真的吗?依据是什么?5. 特点:兼有“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特色。
6. 评价:(1)积极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__________,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保卫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2)局限性: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___________,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
二、新经济政策1、实施背景:1920年底苏俄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课堂思考2]根据材料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战争结束后继续推行的原因。
高一历史人教必修2第7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 背景:________年夏,苏俄进入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时期。
2. 内容(1) 农业:实行__________。
(2) 工业:全面国有化,不论大中小企业。
(3) 产品分配:取消了自由贸易。
(4)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3. 特点:兼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特色。
4. 影响: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但引发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 背景:“______________”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 内容(1) 农业:以固定的________代替余粮收集制。
(2) 工业:将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收归国家所有,________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3) 流通:恢复货币流通和________买卖。
(4) 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
3. 特点:在以________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价值规律,发展________经济。
4. 评价:提高了人民的______________,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____________。
斯大林模式一、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1. 工业上:优先发展________,其资金来源于农业和轻工业。
2. 农业上:农业集体化,建立________,以摆脱粮食供应困难。
3. 管理上:实行高度集中的________,以行政指令代替市场调节。
4. 所有制:实行单一的________经济。
二、斯大林模式的经验教训1. 经验(1) 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__________体制和新型的________模式。
(2) 国家统一调配________、________和财力资源,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2. 教训(1) 片面发展__________,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影响国民经济平衡和持续发展。
(2) 牺牲广大__________,挫伤他们的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人教版必修二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人教版必修二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考纲要求}考什么?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改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课标要求}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考情分析}本单元属于世界近现代经济史部分,一般选择题会涉及较多,其中,这部分内容包括苏联的大部分历史,苏联这个国家也是高考的重点,几乎年年涉及,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联的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会容易命主观题。
主要讲述了苏联经济体制创新和调整的史实,主要内容线索:(1)十月革命后至1991年苏联解体前苏联(苏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改革,重点掌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的基本内容、特点、成效等和二战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人的改革概况。
复习思路上,应着眼于对各国经济体制调整的具体背景、特征、影响等方面的分析,并同世界史中的自由主义、垄断资本主义以及当今中国经济改革相联系;注意与社会热点的结合,着重点可放在罗斯福新政的借鉴意义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以及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国内:反革命势力猖獗,企图将新政权扼杀在摇篮里。
(2)国际:帝国主义集团企图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3)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困难。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3、内容: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②工业: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③贸易:取消自由贸易④分配: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配给制4、评价:历史作用:特殊条件下和特殊历史时期,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人力物力、财力战胜敌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局限性:损害农民利益;违背经济发展规律,不是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正确途径5、后果:引发了严重的经济与政治危机,且导致了海军基地兵变。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23讲 人教版必修二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设计
第23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考纲要求]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2.斯大林模式。
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考点一列宁时代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巩固苏维埃政权。
3.内容4.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色。
5.评价[图示图解]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标志:1921年,俄共(布)十大召开,标志着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3.内容4.特点5.影响轻巧识记新经济政策可归纳为“一、二、三”一个创新:在小农经济占优势情况下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两个特点: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三个背景:政治危机、经济危机、直接过渡失败。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史料一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解读史料表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农民的掠夺十分严重,已激起了农民的极大怨气和愤怒。
史料二1921年苏俄的重工业产量只有一战前1913年的20%……叛乱席卷了全国,甚至连十月革命的中坚分子喀琅施塔得水兵也打出了“要苏维埃,不要共产党的苏维埃”的口号参与叛乱。
为此而震惊的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解读史料表明新经济政策实行前夕,俄国国内工农业产量大幅度下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空前激化了各种矛盾,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
列宁也认识到了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尝试行不通。
史论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三点认识(1)“战时”:从背景看,它是在面临国内叛乱和国外干涉的严峻形势下采取的。
从目的看,它主要是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
从内容看,各项措施主要为战争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 背景:________年夏,苏俄进入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时期。
2. 内容(1) 农业:实行__________。
(2) 工业:全面国有化,不论大中小企业。
(3) 产品分配:取消了自由贸易。
(4)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3. 特点:兼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特色。
4. 影响: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但引发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 背景:“______________”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 内容(1) 农业:以固定的________代替余粮收集制。
(2) 工业:将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收归国家所有,________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3) 流通:恢复货币流通和________买卖。
(4) 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
3. 特点:在以________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价值规律,发展________经济。
4. 评价:提高了人民的______________,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____________。
斯大林模式一、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1. 工业上:优先发展________,其资金来源于农业和轻工业。
2. 农业上:农业集体化,建立________,以摆脱粮食供应困难。
3. 管理上:实行高度集中的________,以行政指令代替市场调节。
4. 所有制:实行单一的________经济。
二、斯大林模式的经验教训1. 经验(1) 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__________体制和新型的________模式。
(2) 国家统一调配________、________和财力资源,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2. 教训(1) 片面发展__________,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影响国民经济平衡和持续发展。
(2) 牺牲广大__________,挫伤他们的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
(3) 长期计划指令,阻碍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造成________低下。
(4)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成为____________的一个重要原因。
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苏联改革一、赫鲁晓夫改革1. 背景: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________的弊端日益显露。
2. 内容(1) 农业:实行________,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家庭副业,扩大________;鼓励垦荒,提倡种植玉米。
(2) 工业:废弃____________;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3. 评价: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________了斯大林模式,但他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无法从根本上________这一模式。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 内容(1) 恢复________体制,加强对经济的________。
(2) 坚持集中计划管理,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3) 运用__________,刺激企业改进________。
(4) 注重发展苏联的________,特别是与________有关的工业部门。
2. 结果(1) 在勃列日涅夫任职期间,苏联____________与美国匹敌。
(2) 军备竞赛使经济负担不断增长,1975年以后,经济发展进入________时期。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 背景: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速度、人民________持续下降。
2. 内容(1) 重点用________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2) 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________计划。
(3) 调整________结构,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
(4) 实行各种形式的________和承包,并出现了与国外合资的企业。
(5) 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立____________。
3. 结果及成因(1) 结果:未取得预期成果,把改革重点转向________,终致________。
(2) 成因:①改革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②坚持传统做法,优先发展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道题目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目要求。
1. 1918年6月28日,人民委员会决定:“设在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境内的下列工业和工商企业及其全部资本和财产(无论其现状如何),一律归苏维埃共和国所有。
”这表明当时的苏俄开始()A.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向新经济政策过渡C. 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D.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2. 列宁曾说:“我们承认自己对农民是负了债的。
我们用纸币从他们那里换来粮食,我们向他们借的,我们应当偿还这笔债务,恢复了我们的工业以后,我们一定要偿还。
”这段材料反思的是()A. 余粮收集制B. 粮食税C.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 农业集体化3. 1921年,列宁宣布说:“我们搞错了,我们的一举一动似乎表明可以在一个几乎不存在资本主义的国家建成社会主义。
在建成一个社会主义社会之前,我们必须重建资本主义。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俄国从未经历资本主义阶段B. 列宁主张积极发展资本主义C. “搞错了”的原因是脱离了国情D. “重建”的手段是加强国家干预4. “仅在实施的头一年,就有一万家企业租了出去,其中大部分都转到了私人手上。
按规模说,这都是些工人不超过5人的小作坊;它们通常利用本地的原料,生产日用必需品。
……和以前相较,对照是令人惊讶的,因为在苏维埃政权的初年私人贸易是被禁止的,而对工人的剥削是绝对不允许的。
”材料所反映的经济变革有()①部分恢复私有制②实行商品贸易③用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④禁止私人贸易A. ①②B. ③④C. ②④D. ①④5. “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列宁得出上述认识的时间应在()A. 二月革命时期B. 十月革命时期C.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D. 新经济政策时期6. 阅读下图,关于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表述最符合史实的是()A. 从1926年开始实施B. 突出优先发展重工业C. 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D. 使苏联工业总值跃居欧洲第一7. 1930年3月,斯大林批评全盘集体化运动中违反农民自愿原则的过火行为,于是引发了大规模退社的浪潮。
到6月,集体农庄的比例已经由60%降到了23.4%,斯大林不得不在6月再次改变态度,又一次掀起了集体化运动的高潮。
材料直接反映了苏联农业集体化()A. 是违背农民意愿的强制行为B. 服务于苏联国家工业化进程C. 是超越生产力水平的激进措施D. 和社会主义的经济理念不符8. 1958年1月,赫鲁晓夫在莫斯科举行的农业工作会议上表示:“在莫斯科,玉米的收成往往很低,而有时在报告材料上却能对付过去。
莫斯科州人搞这一套是很有一手的。
有时收成不怎么好,他们就找一些丰产田,根据丰产田求出平均数字……”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 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没有成效B. 赫鲁晓夫强行推广面积种植玉米的运动C. 当时苏联农业领域出现“浮夸风”现象D. 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9. 1973年3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工业管理的若干规定》的决议,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建立生产联合公司和工业联合公司并减少管理层次来改进工业管理体制。
此后,联合公司在苏联普遍建立起来。
到1979年,联合公司达3 947个,参加的企业共有17 516个。
这一措施()A. 是赫鲁晓夫改革的重要内容B. 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发展C. 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框架D. 拉开了苏联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序幕10. 1987年,苏联通过了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正式提出了“加速战略”,规定经济方面的首要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并对经济进行质的改造,将整个国民经济转向集约化轨道。
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经济“改造”的措施是()A. 用经济管理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B. 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实行计划经济C. 注重发展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D. 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写“A”,错误的写“B”。
11. 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苏俄战胜国内外敌对势力,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条件。
()12. 在苏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与外国合资的企业的经济现象开始于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13. 在斯大林模式下,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14. 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破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成为苏联第一个改革者,从而使苏联一跃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
()15. 戈尔巴乔夫当政后,面对严重的困境,在经济上废除了指令性计划,代之以指导性计划,并调整所有制结构,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好转,稳定住了国内的政治局势。
()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6. 在现代化的历程中,农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基础。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鉴于农产品价格低下和农民购买力猛降构成了大萧条的原因之一,罗斯福一上任就拟定一个农业法案。
它旨在恢复农业购买力、减少农产品过剩。
从结果上看,它则使农民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国家用补贴等重要杠杆来直接调控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购买力。
这在美国历史上是破天荒的,它严重修改了所谓“自由企业制度”及其运行方式,对挽救资本主义农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罗斯福传》材料二赫鲁晓夫上台时苏联的农业问题十分尖锐。
赫鲁晓夫执政后首先改革农业计划制度。
赫鲁晓夫指出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
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整。
……在1953年的九月全会上,赫鲁晓夫提出要种植玉米。
——《苏联真相》材料三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国领导层看来,70年代农业成就不能满足本国需要,其失误在于计划不周和管理不当,在于农民缺乏努力工作和发挥积极性的动力。
中国政府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市场力量在农村地区的作用也进一步扩大。
从一开始,就多数农产品而言,新兴的市场便已存在,并被允许获得更大的发展。
……1985年,经过连续三次创纪录的丰收。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为挽救美国农业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你怎样理解罗斯福的措施“严重修改了所谓‘自由企业制度’及其运行方式”?根据材料二概括赫鲁晓夫执政后是如何进行农业改革的。
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农业改革的举措呈现什么特征?上述有关农业改革,有成功、有失败,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