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学生的声音世界

合集下载

声音的世界教案

声音的世界教案

声音的世界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声音的世界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 掌握声音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声音现象。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 声音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教学难点:1. 声音的传播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2. 声音的特征与分类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

2. 实验材料:弹簧、木棍、铃铛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包含不同声音的视频,引起学生对声音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平时都听到过哪些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二、理论讲解(15分钟)1. 通过多媒体展示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包括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声音的传播媒介等。

2. 介绍声音的基本特征,如音调、音量和音色,并解释其与振动频率、振幅和波形的关系。

3. 分类讲解声音,如乐音、噪音和语音等,并与实际生活中的声音进行对比。

三、实验探究(20分钟)1. 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利用弹簧和木棍制作简易乐器,观察不同材料和不同形状的乐器发出的声音特点。

2.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不同材料和形状对声音的影响,并解释原因。

四、概念巩固(10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声音现象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2. 提问:为什么在空气中传播的声音比在水中传播的声音更快?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特殊的声音现象,如回声、共鸣等,并解释其原理。

2.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更多关于声音的知识,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

六、课堂总结(5分钟)1. 学生进行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强调声音的重要性和应用。

教学延伸:1. 布置声音实地考察任务,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记录各种声音现象,并进行总结报告。

2. 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学习乐器演奏和歌唱等,进一步感受和理解声音的世界。

教学评估:1. 实验报告评估:评价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观察和总结能力。

小学音乐有趣的声音世界教案优秀范文

小学音乐有趣的声音世界教案优秀范文

小学音乐《有趣的声音世界》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知各种声音,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

2. 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丰富学生的音乐生活。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 常见声音的分类和特点3. 音乐中的声音运用4. 音乐创作和表演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分类。

2.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各种声音。

3. 采用创作法,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各种声音的音频素材3. 音乐创作和表演的工具和材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音频片段,引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声音的基本知识。

3. 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各种声音,如人声、乐器声、自然声等。

4. 创作: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可以使用乐器或电子设备进行创作。

5. 表演: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作品,可以进行个人或小组表演。

6. 总结: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强调声音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分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各种声音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3. 学生对音乐创作和表演的兴趣和参与度。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提高对音乐素材的感知能力。

2.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厅或音乐会,感受现场音乐的魅力。

3. 开展音乐比赛或音乐会,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对教学效果的反思,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成果。

2. 对教学方法的改进和优化,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对学生的个性化关注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九、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音乐教育网站、在线音乐课程、音乐素材库等。

2. 图书资源:音乐教材、音乐故事书、音乐家传记等。

3. 音响资源:各种乐器的音频素材、音乐CD、音乐软件等。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活动寻找生活中的声音|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活动寻找生活中的声音|人教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声音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声音世界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寻找生活中的声音这个主题非常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提出各种声音的例子,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不过,我也注意到在辨识音色这个环节,学生们还存在一些困难。尤其是区分不同乐器的音色时,他们往往会混淆。这说明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更多地运用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感受和辨别。
在难点解析部分,我尽量用简化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还是有效的。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意识到有些地方讲解得还不够透彻,需要进一步细化教学内容,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进度。
总体来说,今天的课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们对声音世界的探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然而,我也深知教学永远有改进的空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关注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位学生都能在音乐的世界里找到乐趣。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生活中的声音如何融入音乐创作”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突破方法:教师提供创作框架和指导,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进行创作尝试。
(4)团队协作: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可能难以平衡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有效协作完成任务。

关于声音的世界的教案

关于声音的世界的教案

关于声音的世界的教案第一章:声音的基础知识1.1 声音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

1.2 声音的特性:讲解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即音调、响度和音色。

1.3 声音的单位:介绍声音的单位,包括分贝、赫兹等。

第二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1 声源:探讨声音的产生原理,介绍不同类型的声源。

2.2 声音传播:讲解声音在空气、液体和固体中的传播特点。

2.3 声波:介绍声波的基本性质,如振幅、周期、频率等。

第三章:音乐与声音3.1 音乐的基本元素:讲解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基本元素。

3.2 音乐的风格与流派:介绍不同风格和流派的音乐特点。

3.3 音乐欣赏:引导学生学会欣赏音乐,提高音乐素养。

第四章:声音与生活4.1 声音的应用:探讨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通讯、娱乐等。

4.2 噪声污染:讲解噪声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

4.3 声音的利用与控制:介绍声音的利用和控制技术,如隔音、消声等。

第五章:声音的测量与评估5.1 声音的测量:介绍声音测量的仪器、方法和标准。

5.2 声音的评估:讲解声音质量的评估方法,如主观评估和客观评估。

5.3 声音的优化:探讨如何优化声音质量,提高声音的传播效果。

第六章:声音与听力6.1 耳的结构与功能:介绍人耳的构造和听觉生理机制。

6.2 听力损伤:讲解听力损伤的原因、类型和危害。

6.3 听力保护:介绍保护听力的方法和建议。

第七章:声音与语言7.1 语言的起源与发展:探讨语言的起源、发展过程和特点。

7.2 语言的构成与表达:讲解语言的词汇、语法和修辞等基本要素。

7.3 语音识别与合成:介绍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的原理和技术。

第八章:声音与艺术8.1 声音艺术:探讨声音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如声音装置、声音绘画等。

8.2 表演艺术中的声音:讲解音乐、戏剧等表演艺术中声音的表现技巧。

8.3 声音与影像:介绍声音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和与画面的配合技巧。

第九章:声音与科技9.1 录音技术:介绍录音设备、录音过程和录音技巧。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教案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教案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各种声音的产生和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

2. 通过模仿、创造等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讲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不同乐器和声音的产生原理。

2. 声音的特性:介绍音调、响度和音色,让学生通过实践和对比,感受和理解这些特性的不同。

3. 声音的模仿:让学生模仿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和表现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声音的产生和特性,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

2. 难点:让学生通过模仿和创造,理解和掌握声音的产生原理和特性。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声音的产生和特性。

2.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模仿和创造,感受和理解声音的特性。

3. 对比法: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声音的特点和差异。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材、多媒体设备、乐器、声音采集设备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有利于学生实践活动。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播放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声音的来源和特点。

2. 讲解:讲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和特性,让学生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定义和区别。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声音模仿活动,鼓励他们创造独特的声音组合。

4. 展示: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声音模仿作品,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七、课堂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采集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尝试进行模仿和创新。

2. 要求学生记录下自己模仿的声音,并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分享和交流。

八、评价方式1. 学生模仿声音的准确性和创造力。

2. 学生对声音特性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九、教学延伸1. 邀请音乐专业人士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乐器的发声原理和演奏技巧。

小学音乐《有趣的声音世界》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有趣的声音世界》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有趣的声音世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的概念和基本知识。

3.观察、感知、欣赏和模仿不同的有趣声音。

4.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表演和创新能力。

5.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音乐的概念和基本知识。

3.不同的有趣声音。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CD、录音机等音响设备。

3.不同的乐器和其他音响道具。

4.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声音道具。

四、教学步骤1.导入(10分钟)a.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拉伸操,放松身体,做好准备活动。

b.教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c.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喜欢听音乐吗?你们知道音乐是怎么来的吗?”听取学生的回答。

2.概念解释(10分钟)a.教师简单解释音乐的概念和音乐的基本要素(旋律、节奏、韵律等)。

b.教师向学生展示不同的乐器图片,让学生猜猜看这些乐器发出的是什么声音。

c.学生尝试模仿这些声音,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4.有趣声音的观察和感知(20分钟)a.教师播放一段录音,让学生用耳朵去感知和猜测是什么有趣的事情在发生。

c.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小组间进行交流和分享。

5.有趣声音的欣赏和表演(25分钟)a.教师播放一段有趣声音的录音,让学生仔细聆听和欣赏。

b.学生分组进行有趣声音的表演,可以使用乐器、道具、人声等。

c.教师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表演。

6.总结(10分钟)a.教师向学生总结音乐的概念和基本要素,让学生互相复习和巩固。

b.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你最喜欢的有趣声音是什么?”听取学生的回答。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感知、欣赏、模仿和表演不同的有趣声音,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听觉、表演和创新能力。

同时,通过分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然而,本课时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教师的引导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小学一年级音乐上(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欣赏青蛙音乐会)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音乐上(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欣赏青蛙音乐会)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音乐上(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欣赏青蛙音乐会)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小学一年级音乐上》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有趣的声音世界”,其中的欣赏曲目是《青蛙音乐会》。

这一单元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欣赏和体验,了解和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欣赏能力。

《青蛙音乐会》是一首富有童趣的乐曲,以青蛙的叫声为主题,模拟了青蛙们在夏夜的池塘边举行音乐会的场景。

这首乐曲旋律优美,节奏变化丰富,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音乐教育,他们对音乐有着天然的好奇心和热情。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听觉和音乐感知能力正在发展中,他们能够通过简单的音乐实践,如听辨、模仿等,来感受和理解音乐。

同时,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他们喜欢富有想象力和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通过音乐活动来体验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欣赏《青蛙音乐会》,了解和感受自然界中青蛙的叫声,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2.通过模仿青蛙的叫声,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通过欣赏和体验,理解《青蛙音乐会》的主题和情感。

2.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模仿青蛙的叫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手段:1.直观演示法:通过播放《青蛙音乐会》的录音,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乐曲的氛围和情感。

2.模仿法:让学生模仿青蛙的叫声,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3.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共同完成音乐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青蛙音乐会》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妙,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欣赏: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聆听乐曲,感受乐曲中的各种声音,引导学生想象青蛙音乐会的场景。

《有趣的声音世界》(教案)2022-2023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

《有趣的声音世界》(教案)2022-2023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

有趣的声音世界教案•主题:有趣的声音世界•学年:2022-2023学年•年级:三年级下册•实践活动类型:综合实践活动一、背景知识声音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通过声音交流和获取信息,听音乐、看影视作品,都需要声音。

因此,声音学习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和认知。

二、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学习如何识别声音,并辨认不同声音;3.通过收集和分析声音,了解不同的声音来源和应用;4.提高学生对声音世界的认知和兴趣。

三、教学内容1.声音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声音的定义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基本特征:频率、振幅、波长、声速等。

2.声音的分类和识别声音的分类:响度、音调、音色等。

声音的识别:节奏、语调、语气、语音等。

3.声音的应用和收集日常生活中的声音应用:交通工具、电器设备等。

收集声音的方法和技巧:录音、采样、分类等。

声音的分析和应用:音乐、声音效果等。

4.声音的趣味拓展声音游戏:识别声音、模仿声音等。

声音创作:制作音乐、声音效果等。

四、教学方法1.互动引导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提问,启发学生思考;2.实践探究法:通过课堂实验、调研、制作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声音;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制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流程阶段一:导入环节(10分钟)1.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

2.向学生提问:你们平时都听听什么声音?阶段二:知识讲解与呈现(30分钟)1.教师讲解声音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传播和振动特征。

3.老师带领学生听不同的声音,并识别声音的不同特征。

阶段三:实践探究(50分钟)1.在自然环境下收集不同的声音,如鸟鸣、车鸣、风声等。

2.学生分小组聊天,观察和分析声音的特征。

3.在小组合作下,学生用手机或录音设备录下声音,完成声音分类和现场制作声音效果。

阶段四:总结与延伸(20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所制作的声音效果,并讨论声音应用的多样性。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的世界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的世界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的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方式;2.掌握声音的基本特征,包括频率、波长、速度;3.了解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4.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频率、波长、速度等声音的基本特征;3.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听觉和声音的物理本质之间的联系;2.生活中不同实物发出的声音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通过实验和演示教学生产声音的方法和传播方式;2.归纳法:将声音的基本特征和应用进行整理归纳,提高学生的综合性思维能力;3.想象法:开展生动的比喻和类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声音的特性和应用。

五、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教师通过介绍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声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声的世界”。

步骤二:讲解基础知识1.声音的产生:通过实验演示教学声音的发生原理;2.声音的传播方式:介绍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方式;3.声音的特征:引导学生了解声音的频率、周期、波长和速度,以及声音质量的判定方法。

步骤三:探究声音的应用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实验,探究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声音放大、消音、降噪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步骤四:练习和巩固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模拟生活中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并分析不同物体之间声音的差异。

步骤五:归纳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归纳,让学生将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加深对声音的认识,并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六、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如课堂讨论、分组活动实验、小测验等。

七、教学资源1.幻灯片课件;2.实验器材;3.课外阅读资料。

八、教学后记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传播、特征、应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用心倾听,走进学生心灵 走进学生的心灵

用心倾听,走进学生心灵 走进学生的心灵

用心倾听,走进学生心灵走进学生的心灵摘要:教育是雕塑心灵的艺术,真正的教育必然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而心与心的对话又是从真诚的倾听开始的。

本文阐述了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必须学会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呼声,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让灵魂和灵魂激荡,才会收到最佳教育效果的现代教育理念。

关键词:教育倾听尊重和关怀2008年8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首先要立“师德”。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即“师魂”,师爱是师德的核心。

一、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黄月霞指出,倾听是有效沟通所必备的元素,它是一种接纳的心底语言。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别人尊重的愿望。

教育是雕塑心灵的艺术,真正的教育必然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而心与心的对话又是从真诚的倾听开始的。

作为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疾苦。

教师在学生面前学会了倾听,就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学生们就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

他们就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愿望、要求、困惑告诉你,求得老师的关怀和尊重,求得老师的宽容和理解,求得老师的帮助和解释。

这个时候所进行的交流,就是心与心的交流,就是灵魂和灵魂的激荡。

在我所教的2008届学生中,有一个性格比较古怪的男生,他学习勤奋,争胜心强,家长对他的期望值很高,从高一开始,他的心理压力就很大。

高一开学一个月后,学校组织第一次月考,他忘我地复习,甚至在学校开秋季运动会时,他也在班里复习功课,国庆节放假期间,他也在家里认真学习,基本不出门,在月考成绩出来后,他的成绩居全班第一名。

一开始,我并没有过多地注意他,因为刚开学一个月,对他的了解还不够深。

以后通过与他的家长接触逐步了解到,他的家人过于看重成绩,而且仅仅看重考试成绩,常常给他讲考试不好没脸见人,这样无形中给学生施加了比较大的心理压力。

声的世界单元教学反思

声的世界单元教学反思

声的世界单元教学反思声的世界单元教学反思近年来,教育界一直追求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而不再仅仅注重知识的灌输。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声的世界单元,以培养学生的听觉感知和音乐欣赏能力为目标,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以“声的世界单元教学反思”为主题,分步探讨该单元的设计与实施,并且探讨学生的学习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声的世界”这一概念。

声的世界是指一切能听到的声音,包括自然声、人工声和音乐声等。

声的世界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不同声音的产生原理、声音的特征和声音的应用,培养学生对各类声音的辨别能力、表现能力以及音乐鉴赏能力。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如下步骤进行:第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声音在开始本单元的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故事或图片引起学生对声音的兴趣,进而引导他们观察周围声音的来源。

教师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例子,如大自然中的鸟鸣声、风声,或者是城市中的车辆声、人声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的方式,认识到声音的存在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第二步:学习声音的产生原理在学生对声音稍有了解后,教师可以引入关于声音的产生原理的知识。

例如,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声音的产生过程。

可供选择的实验有:用橡皮筋和空瓶制作简易乐器,演示声波的传播过程等。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并通过媒质传播的。

第三步:分析声音的特征在学生对声音产生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声音的特征进行分析。

声音的特征包括音高、音量、音色和音调等。

通过播放不同的声音片段,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并描述这些声音的特征。

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声音特征的角度去分析不同乐器的声音特点,以及声音在不同环境中的变化。

第四步:音乐鉴赏及表现在学生对声音的特征有了一定了解后,教师可以引入音乐的概念,结合声音的特征进行音乐鉴赏和表现。

通过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曲目,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并分析音乐的特征,如节奏、旋律、和弦等。

主题五 走进声音世界教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主题五 走进声音世界教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主题五走进声音世界教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玻璃杯敲打,发现不同的声音,引导学生思考声音产生的原因。

2.查一查: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资料,让他们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和分类等知识。

3.想一想: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些问题,例如为什么不同的杯子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如何改变声音的大小和音调等。

4.试一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例如用小快板制造不同的声音,或者用不同大小的杯子制造不同的音调等。

四)总结反思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反思,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体验,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主题五:走进声音世界活动设计思路: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声音的基本知识,包括声音产生原理和分类等,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玩一玩”、“查一查”、“想一想”、“试一试”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生活,了解自然与科技,热爱自然与科技。

在活动中,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建立不断探究的信心和勇气。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声音的科学知识,学会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会与他人合作,并注意倾听他人意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敢于动手。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对资料的简单整理与分析。

难点:初步养成观察的惯,提高自身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

课时:1课时课型:实验课教学具备:教科书、玻璃杯、小快板教学方法:探究法、观察法教学过程:一)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注意资料,让学生探索杯子为什么会“唱歌”,了解七个音符的知识,并能分辨不同的音。

二)活动准备1.组建研究团队,教师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增减任务分工。

2.制订活动方案,以组为单位,重点放在步骤、注意事项等的设计上。

三)实施阶段1.玩一玩:让学生用玻璃杯敲打,发现不同的声音,引导学生思考声音产生的原因。

2.查一查:提供资料,让学生了解声音产生原理和分类等知识。

3.想一想:让学生思考问题,例如为什么不同的杯子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如何改变声音的大小和音调等。

听音辨物教案

听音辨物教案

听音辨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音与物体的关系,认识到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点。

2、培养学生通过倾听声音来辨别物体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3、激发学生对声音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增强他们对生活中各种声音的感知和欣赏。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物体声音的特点和差异。

(2)训练学生通过声音准确辨别常见物体。

2、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复杂的声音环境中准确捕捉关键声音特征。

(2)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敏感度和分析能力,克服干扰因素。

三、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现场展示不同物体发声,让学生直接感受声音的差异。

2、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听音辨物的实践活动,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3、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共同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收集各种能够发出明显声音的物体,如铃铛、木鱼、鼓、杯子、纸张等。

2、准备录音设备,录制各种物体的声音,用于课堂播放。

3、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声音与物体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五、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包含多种声音的音频,如鸟鸣声、雨声、汽车喇叭声等,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能从这些声音中想到什么物体吗?”引导学生思考声音与物体的联系,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听音辨物。

2、知识讲解(10 分钟)(1)展示准备好的各种物体,如铃铛、木鱼、鼓等,分别敲击或摇动它们,让学生倾听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并描述声音的特点,如清脆、低沉、响亮等。

(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常见物体的图片,并播放对应的声音,让学生观察和倾听,进一步了解声音与物体的关系。

3、小组活动(15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放一些物体,如杯子、纸张、铅笔等,让学生自己尝试制造不同的声音,并互相倾听和交流。

然后,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声音,向其他小组展示,让其他小组猜测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

4、听力训练(15 分钟)播放事先录制好的各种物体声音的音频,让学生认真倾听,并在纸上写下他们认为对应的物体名称。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声音的奇幻世界:用声音创造想象力丰富的世界和角色形象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声音的奇幻世界:用声音创造想象力丰富的世界和角色形象
播放喧闹的声音或快节奏的音乐, 让学生想象一个充满活力、热闹的 空间,如市场或节日庆典。
神秘的空间
引入神秘的声音效果或低沉的音乐 ,帮助学生想象一个充满未知和神 秘感的空间,如魔法森林或神秘城 堡。
案例分析:优秀声音作品欣赏
电影配乐
选取经典电影中的配乐片段,让学生感受音乐如何为电影场景营 造氛围和情感。
学生实践活动设计
声音创作任务布置及要求
创作任务
学生需运用各种声音元素,创造 一个奇幻的声音世界,并塑造出 具有特色的角色形象。
创作要求
学生需关注声音的质感、节奏和 变化,通过模仿、组合和创新等 方式,打造出丰富多彩的声音效 果。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实践
分组方式
学生可按兴趣或特长自由组合,每组 4-6人,共同进行声音创作。
引导学生探索声音设计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了解如何通过音效、 音乐等元素为电影创造出独特的氛围和情感。
声音艺术与装置艺术
介绍声音艺术与装置艺术的结合,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声音和空间 的交互作用创造出沉浸式的艺术体验。
声音治疗与心理健康
探讨声音治疗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声音来放 松身心、缓解压力和改善睡眠质量。
1 2
声音的基本特性
学生了解了声音的基本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 音色,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我们对声音的感知。
声音与想象力的关系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认识到声音可以激发我们 的想象力,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世界和角色形象。
3
声音艺术的表现形式
学生了解了声音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如音乐、 音效、配音等,以及它们在创造想象力丰富的世 界和角色形象中的作用。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敏感度 和欣赏能力,激发他们的 创造力和想象力。

原创小班科学精品课件各种各样的声音声音

原创小班科学精品课件各种各样的声音声音

原创小班科学精品课件各种各样声音声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教材第四章“声音世界”中探索,具体内容涉及声音多样性及其产生原理。

我们会详细讨论声音如何通过振动产生,声音传播方式,以及如何区分和识别不同声音。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将能够:1. 描述声音产生基本原理;2. 识别和分类不同声音;3. 理解声音在生活中应用;4. 培养学生听觉敏感性和观察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声音产生机制和传播过程。

重点则是教会学生如何辨别不同声音,并激发他们对声音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包括:音响设备、音叉、鼓、不同材质物品(如纸张、塑料瓶等)。

学具包括:笔记本、铅笔、声音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播放不同环境中声音,如森林中鸟鸣、水流声等,让学生闭眼聆听并尝试分辨。

2. 理论讲解讲解声音基本概念,通过动画和实物演示,解释声音是通过振动产生并传播。

3. 例题讲解通过举例,如敲击音叉产生声音,让学生理解声音与振动直接关系。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每组用不同物品制作简单乐器,产生并记录不同声音。

5. 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享他们制作声音,讨论每种声音特点和制作过程中观察。

六、板书设计板书将包括:1. 声音定义和产生原理;2. 声音分类和特点;3. 声音与振动关系图示。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描述你所听到过三种不同声音,并说明它们是如何产生。

2. 记录一天中听到声音,尝试分类并解释它们意义。

答案示例:1. 三种声音:汽车喇叭声(由振动盘产生)、水流过管道声音(由水流与管道壁碰撞产生)、键盘打字声音(由按键机械撞击产生)。

2. 声音记录表:早上鸟鸣声(自然界生物活动)、中午学校铃声(社会活动信号)、晚上家人交谈声音(人类沟通方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学生对声音产生原理理解程度,并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

拓展延伸方面,鼓励学生在家中寻找不同声音源,记录并分析它们,进一步探索声音奥秘。

声音教案大班

声音教案大班

声音教案大班教案标题:探索声音的奇妙世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并能够通过听觉感知声音;2. 培养学生对不同声音的辨别能力,如高低、大小、快慢等;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通过合作创造有趣的声音。

教学材料:1. 音乐播放设备;2. 不同乐器的录音或演示音频;3. 音乐节奏器材,如手鼓、铃铛等;4. 图片或实物,代表不同声音的事物,如钟表、汽车、鸟叫等。

教学流程:引入活动:1. 制作一个声音盒子,将各种声音的图片或实物放入盒子中,让学生通过听觉猜测盒子里的声音是什么。

2. 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可以通过让学生拍手、敲桌子等方式,让他们感受到振动产生的声音。

探索声音:1. 播放不同乐器的录音或演示音频,让学生辨别出不同乐器的声音,并询问他们对这些声音的感受。

2. 利用音乐节奏器材,教授学生一些简单的节奏,让他们模仿并尝试击打乐器,创造出自己的声音。

3. 带领学生观察不同事物的图片或实物,引导他们讨论和描述这些事物所产生的声音,并尝试模仿这些声音。

创造声音: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动物、交通工具等,并鼓励他们合作创造与主题相关的声音。

2. 每个小组准备一段短暂的表演,展示他们创造的声音,并让其他学生猜测表演中的声音代表的是什么。

总结活动:1. 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内容,让学生总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不同声音的特点。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创造声音活动中的体验和收获。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记录不同事物所产生的声音,并与同学分享;2. 引导学生尝试用声音来表达情感和意义,如通过声音来模仿动物的叫声、表达喜怒哀乐等。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引入活动中对声音的猜测和讨论能力;2. 评估学生在探索声音和创造声音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3. 听取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总结和分享,评估他们对声音的理解程度。

教学反思:1.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观点,促进互动和思维发展;3. 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激发他们对声音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声音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声音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声音【引言】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班学生正处于探索世界的阶段,通过科学教案认识声音,可以帮助他们对声音的来源、性质和应用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本文将结合中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设计一节针对声音的科学课程。

【活动一:感知声音】首先,为了让学生深入感受声音,我们可以组织一次声音探索活动。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提供一些发声工具,如钟摆、小号、手风琴等。

让学生轮流使用这些工具,并观察他们发出的声音。

引导学生用手摸摸发声工具,感受声音的振动。

并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发声工具发出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活动二:声音的传播】接下来,我们可以引入声音的传播概念,让学生了解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在黑板上画一条固体、液体和气体三个环形图,并引导学生在每个环上列举出几个例子。

比如,固体环上可以写上"铃铛"、"钟摆",液体环上可以写上"鱼缸中的鱼叫声",气体环上可以写上"人的说话声"。

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些例子,发现声音的传播需要媒介,而媒介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活动三:声音的变化】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探索声音的变化。

给每个小组发放不同长度的吸管,并提供一小桶水。

让学生按照吸管的长度从短到长的顺序,将吸管浸入水中吹出声音,并观察声音的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吸管的长度会影响声音的高低。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可以初步认识到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速度有关。

【活动四:声音的利用】最后,我们可以介绍声音的一些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们可以播放一些调皮的声音,如动物叫声、音乐片段等,让学生猜测声音的来源。

然后,我们可以谈论声音在生活中的用途,比如用声音传达信息、用声音提醒我们等。

还可以示范一些简单的声音实验,如用杯子和绷带制作简易电话,让学生体验声音的传输和放大。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将进一步认识到声音的多样性和实际应用。

一年级音乐课教案

一年级音乐课教案

一年级音乐课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声音的奇妙世界教学目标:1. 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不同声音的辨识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听觉感知能力。

4. 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听辨不同音乐、声音,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辨别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音符的间隔与高低变化。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简易乐器(如手拍、拍手等)。

3. 图片或实物,代表不同音乐和声音的素材。

教学过程:引入:1. 听一段悦耳动听的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平时听到的不同声音和音乐,让他们描述这些声音给他们带来的感受。

主体:1. 使用图片或实物代表不同声音和音乐,给学生展示,引导他们辨识这些声音和音乐的不同特点。

2. 听声音游戏:播放不同声音的录音,学生根据声音进行选择,并实践复制这些声音。

例如,汽车的声音、雨滴的声音等。

3. 音乐欣赏:播放几段不同风格的音乐,学生观察音乐家演奏的姿势、动作和乐器,根据音乐特点来感知音乐的情感表达。

4. 音符游戏:将学生分为小组,给每个小组准备几个不同音符的图示,学生按照图示的高低变化排列成一首简单的乐谱,然后用简易乐器模仿演奏。

总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2.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声音和音乐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巩固学习成果。

拓展活动:1. 带领学生在校园中寻找各种声音和音乐的来源,并用录音设备记录下来,分享给同学听。

2. 鼓励学生用自己感兴趣的声音或乐器创作一段简短的音乐,进行小型表演。

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辨别能力,通过听辨不同声音和音乐,帮助学生感知音乐的情感表达。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多种媒体和实物来呈现声音和音乐,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音乐《有趣的声音世界》教案三篇有趣的声音世界教案

小学音乐《有趣的声音世界》教案三篇有趣的声音世界教案

小学音乐《有趣的声音世界》教案三篇有趣的声音世界教案教案网免费发布小学音乐《有趣的声音世界》教案三篇,更多小学音乐《有趣的声音世界》教案三篇相关信息请访问教案网。

1.了解生活中与自然界中各种常见的声音的特质,能够辨别出这些声音。

2.引导学生观察、聆听发现和寻找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培养学生安静倾听的习惯。

3.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再现生活中声音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带领学生走入声音的世界,引导学生注意聆听生活中的各种声音,使学生养成安静倾听的良好习惯。

2.再现生活中的各种声音。

教材分析教材中分别列举了三组学生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易于分辨和模仿的声音。

三组声音分别是:城市中的声音:汽车、钟表、直升机、火车。

森林中的声音:流水、小鸟、狮子、大象。

乡村中的声音:鸭、鸡、狗、猫、雷雨。

这几组声音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很容易分辨,也易于模仿。

特别是生活在农村中的学生,对大自然中的自然声音会有更深切的感受,在夜间的田野中经常会上演一部神奇而美妙的声音交响曲。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一、谜语导入1.猜谜语。

2.游戏。

启发学生注意倾听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模仿这些声音。

教师做出一些能发出声音的动作。

如:开门、走进教室、关门、走到钢琴前、打开琴盖、弹几个音……(1)教师做完动作,请个别学生讲出做了哪些事,然后教师总结。

(2)请学生总结从哪些声音听出教师的动作,并模仿这些声音。

二、看图配音1.欣赏动画《生活中的声音》(无声)。

提问:动画中应该有哪些声音呢?学生看后回答并模仿这些声音,教师总结评价。

2.欣赏动画《生活中的声音》(有声)。

学生聆听动画中的声音,找出自己没有模仿出的声音进行模仿。

教师进行总结评价,学生再次完整模仿动画中的声音。

三、模仿生活中的声音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你能模仿出这些声音吗?学生模仿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教师及时评价,找不同的学生模仿。

四、简单分类教师与学生一起将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进行简单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开学生的声音世界
发表时间:2012-06-29T08:42:16.327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年第28期供稿作者:付少兵[导读] 通过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领悟力、理解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付少兵
摘要:通过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领悟力、理解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而这些能力不但语文学科需要,其他学科也离不开。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优先培养学生读的能力,学生只有在读懂的基础上才能理解,才能更好地思维。

关键词:语文教学;朗读;作用
语文是我国传统的教育学科,传统的学校教育称为读书,重在“读”,如苏秦苦读,“头悬梁,锥刺股”,所以能够游说天下;屈原好读,留下《离骚》传万代;杜甫勤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祖冲之喜读,为人类创造了非凡的奇迹,算出了圆周率,编写了数学专著《缀术》;近现代的文学家鲁迅、郭沫若,数学家童第周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自己“读”出来的。

但是长久以来,中国的语文教育都徘徊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

语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朗读,过多的是教师的讲解,把一篇文章讲的毫无遗漏,其结果是造成学生读起书来没有感情,读完一篇文章不能很好地理解与感悟。

这样的教学法,效果肯定差,其原因就是没有让学生充分的朗读。

造成学生朗读能力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没有考核标准,但最重要的还是教师根本忽略了朗读教学。

可喜的是,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大大提高了朗读的地位,制定出了严格的评价标准。

这说明中国的教育者已经开始重视朗读在初中教学中的作用了。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在教学中,就比较重视朗读教学并积极躬行。

一、自由朗读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多数教师喜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由阅读。

学生的思维被问题牵引,无法真正得到激活。

笔者认为应让学生自己去读、去发现问题,然后师生共同讨论归纳。

当然也许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会超出所学的学科范围,也可能幼稚而无价值,但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又可以相机引导学生如何提问,岂非一石二鸟,何乐而不为呢?
二、朗读是激活诗歌教学的金钥匙
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教材中,选取了许多现代诗歌。

现代诗歌历来被视为难讲的体裁,让许多教师挠头。

因为诗歌具有跳跃性、存在着意义缺位现象、象征意义浓厚,所以,初入中学的学生一时难以理解。

以《在山的那边》为例,笔者在讲这课时,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大胆范读给学生听。

面对陌生的体裁、深奥的语句,学生们开始有点茫然,可是在听完教师有感情的朗读后,很容易就体会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成功的教学经验说明,声音可以把缺位的意义表达出来,而学生那颗敏感的心,恰恰对声音的感受力最为精准。

他们能从声音中感受到作者的心声、贴近作者的心怀,使朗读扫清了意义上的障碍,降低了理解的难度。

活用朗读让现代诗歌不再是一杯苦涩的茶,而是让学生在苦涩中品味到了甘甜。

三、用自己的声音歌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个性张扬的时期,在心理上,他们对于事物的喜爱是建立在这个事物是否能发展个性的基础上的。

如果在这个领域里能证明自己的能力,那么他就愿意在这个方面付出。

许多同学留恋网络世界就是因为在虚拟的空间里,他们能实现自己的想法,施展自己的能力。

同理,如果想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就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打开一个缺口,让学生去自由发挥,朗读就是这样的一条捷径。

如果说文字是无声的音符,那么文章就是一首动人的歌曲,而让学生用他自己的声音将他唱响,往往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讲授《春》的过程中,笔者特意安排了整整一课时的时间进行朗读指导、反复范读,规范学生的朗读习惯,然后指导学生模仿朗读。

在模仿过程中,启发学生自己体会、融入自己的感受。

这一堂课下来学生完全体会了作者的情感,居然还能当堂背诵整篇文章,更意外的是学生们对朗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有机会就争先恐后的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许多对语文不感兴趣的同学也读得绘声绘色,因此而喜欢上语文课。

让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歌唱,让他们在朗读的这片世界里张扬自己的风采,让语文教学也变得生动起来。

四、多面朗读,让学生的语文世界充满乐趣
朗读可以加入很多辅助手段,也可幻化多种形式。

比如配乐朗读,可以让朗读听起来更加悦耳,而分角色朗读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表现能力。

在进行七年级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中,笔者给学生范读一篇范文《夜的海》。

这篇文章语言含蓄优美,意境幽深,笔者选用了钢琴演奏家里查德.克莱德曼的《柔如彩虹》作为背景音乐。

在舒缓悠扬的音乐配合下,当笔者深情地读完这篇文章时,学生还沉浸其中,那次作文学生写得都很成功。

学生是孩子,他们的感悟力很强,他们能很容易从轻快明朗的颜色上感受到喜悦、从阴郁低沉的声调中体会到悲伤,而朗读恰恰能从感官入手打动学生,引发他们更为深入的思考。

所以笔者认为通过朗读这种感官体会的途径逐渐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也不失为一个语文学习的好办法。

分角色朗读是学生喜欢的朗读形式。

许多课文如《皇帝的新装》、《羚羊木雕》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在朗读中,学生完全投入其中。

当一个人陶醉在某种享受中的时候,负担不见了、压力不见了。

这时的语文学习就不再枯燥了。

五、养成朗读习惯,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叶圣陶说过:“习惯养成的多,那个人的能力就强。

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的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习惯。

”我们无论是读书、学习,还是写作都应该养成好习惯。

那么,怎样才能养成好的朗读习惯呢?首先要让学生懂得朗读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式,可以调动多种感官,培养多种能力;其次要给学生提供多种朗读的素材,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章思想,培养语感。

妙用朗读,让教师和学生都不再为学习而发愁;有了朗读,语文的世界不再寂寞无声,朗读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异彩纷呈的世界。

让我们一起努力,在课堂中鼓励学生放声朗读,还语文课一美丽动人的容颜,让汉语丰厚的语言之花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在学生的心田上绚烂开放。

作者简介:付少兵,中学一级教师。

1994年毕业于安康师范学校,2003年获得西南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

参考文献:
[1]李小卫.让朗朗书声充满校园[J].甘肃科技,2010(5).
[2]刘进佳.语文课堂上不能缺少琅琅的读书声[J].教育艺术,2010(8).
[3]陈静茹.在朗读中感悟语文的艺术魅力[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8(7). 作者单位:陕西省岚皋县滔河九年制学校邮编:7254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