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游戏活动《好玩的圈圈》教案
《好玩的圈》活动教案(通用5篇)

《好玩的圈》活动教案(通用5篇)《好玩的圈》活动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好玩的圈》活动教案(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好玩的圈》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1、在用圈摆成的图案中练习单脚、双脚、左右脚交替等各种跳的能力。
2、提高玩圈的兴趣,激发玩圈活动中的创造性。
3、学习与同伴商量合作玩的方法。
活动重点:练习单脚、双脚、左右脚交替等各种跳的能力。
活动准备:1、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塑料圈占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一。
2、音乐、录音机。
游戏化教学过程:1、引出主题,激发兴趣:“今天,要带大家到儿童乐园表演节目,你们喜欢吗?在马路上开车,可要注意红绿灯。
”(教师扮演杂技团团长,幼儿当杂技演员,手拿塑圈为方向盘,听音乐在场地四周自由地作边跑边开车,教师用红灯停,黄灯准备,绿灯开的口令为信号,控制幼儿的身体动作,使幼儿准备活动有一个动静交替的过程。
)2、准备动作练习:“杂技演员穿过几条马路,终于来到了儿童剧院,请小演员们跟着音乐来活动一下身体吧。
”(听音乐,幼儿手拿塑圈,跟着教师做圈操。
)3、基本动作练习:“们小演员们已经学会了用圈作方向盘开汽车,用圈做操的本领。
这个圈还可以帮助们练习跳呢!看谁最动脑筋和别的小演员想得不一样?”(幼儿想出多种用圈练习跳的方法,并亲自尝试,教师个别指导,互相启发交流。
)4、“们请最受欢迎的小演员来表演给大家看。
”(个别幼儿示范表演跳圈的方法。
)(1)单圈跳:将一个圈平放在地,在圈里单脚或双脚跳进跳出。
(2)多圈跳:幼儿把圈排成一排,从圈的这头练习用单脚、双脚或左右脚交替等方法跳到圈的那头。
(3)带圈跳:幼儿三四人一组,站在圈里,手拉手,用脚踏着圈向前快跳。
5、增加难度,重点指导:“刚才,小演员们用圈各自表演了观众喜欢的节目,接下来,们再表演更精彩的节目吧。
小班游戏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圈圈》5篇

小班游戏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圈圈》小班游戏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圈圈》精选5篇(一)教案:好玩的圈圈教学目标:1. 通过游戏的方式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敏捷。
3. 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
教具准备:1. 圆形标志物。
2. 音乐设备。
3. 小奖品(可选)。
教学过程:1. 介绍游戏规则和目标: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每个孩子手上都拿着一个圆形标志物,当音乐响起时,孩子们在教室内随意走动;当音乐停止时,教师会叫出一个数字,孩子们需要找到有对应数字的伙伴与之握手。
找不到对应数字的孩子会被请出游戏。
2. 练习游戏规则:音乐开始后,孩子们开始随意走动,音乐停止后,教师叫出一个数字,孩子们尽快找到对应数字的伙伴握手。
3. 游戏演练:教师持续进行音乐与停止的循环,每停止一次,都叫出一个数字,孩子们找到对应数字的伙伴握手。
每一轮结束后,游戏继续,直至只剩下最后一对孩子。
4. 结束游戏:最后剩下的一对孩子可以给予小奖品作为鼓励,同时教师也可以给予其他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
教学反思:1.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观察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思维敏捷能力。
2. 游戏的难度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增加数字的范围或者增加圆形标志物的数量。
3. 教师在游戏中需要提醒孩子们保持安全,避免碰撞和摔倒。
4. 游戏结束后,教师需要及时总结和鼓励孩子们的表现,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
小班游戏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圈圈》精选5篇(二)教案:小班游戏《小手变变变》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1. 将各种小动物的图片准备好,如猫、狗、鸟等。
每种动物准备至少3张图片。
2. 准备一个小袋子或者纸袋。
3. 在教室中准备一个大圆圈。
活动过程:1. 导言(5分钟):老师向幼儿们介绍今天的游戏活动,告诉他们要玩的是一个叫做《小手变变变》的游戏。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好玩的圈圈》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好玩的圈圈》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圈圈,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技能目标: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圈圈,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难点: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各种形状和大小的圈圈若干,彩色笔、画纸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游戏场地,确保幼儿可以自由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5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形状和大小的圈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圈圈的名字。
2. 游戏环节(10分钟):(1)圈圈找朋友: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有一个圈圈。
教师喊出圈圈的名字,幼儿需要迅速找到对应的圈圈并圈起来。
(2)圈圈传递:教师将圈圈放在地上,幼儿排成一排。
教师发出信号,幼儿用手指将圈圈传递给前面的同学,直到圈圈回到教师手中。
(3)圈圈绘画: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彩色笔和画纸,让他们用圈圈作画,发挥想象力,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和感受,引导幼儿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关注每个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确保他们能够积极参与。
2. 在游戏设计时,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确保游戏既能达到教学目标,又能让幼儿感到快乐。
3.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他们提供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
4. 通过团队合作游戏,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和团队意识,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到合作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圈圈的认识和手眼协调能力。
2. 关注幼儿在团队合作中的参与程度,评价他们的团队意识和交往能力。
3. 搜集幼儿在游戏中的作品,评价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教学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增进家校沟通。
小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好玩的圈圈》

小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好玩的圈圈》一、教学内容本次健康公开课的主题是《好玩的圈圈》。
我们将通过游戏的方式,向小班学生们介绍一些简单的身体锻炼方式和健康习惯。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腿部运动:让学生们双腿分别分别成「丫」字站着,然后抬起手臂伸展手指,用食指与拇指的文字组成「圈」的形式,在空中画圈。
然后换腿,重复此动作。
2.手部活动:唤醒手部的运动能力,可以让学生们双手握拳,然后将双手缓慢地交叉叠起,再缓慢地打开。
这个动作重复三次。
3.脖子运动:针对学生久坐不动导致的肩颈肌肉紧绷问题,可以让学生们将头抬起,向左拧,然后向右拧,每个方向重复两次。
4.深呼吸:让学生学会呼吸运动,在课堂上教导学生深呼吸。
让学生坐直,深吸气,感受肚子的起伏,然后再慢慢地呼出。
二、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好玩的圈圈》的身体锻炼方式和健康习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以下知识:1.学习简单的身体锻炼方式。
2.教育学生养成健康的习惯。
3.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自我保健方法。
三、教学资源教学资源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音乐:在教学中将配上适当的音乐。
2.教具:需要准备一些筹码或手势标示器,用以指示学生运动的动作。
四、教学过程本次教学的过程将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热身热身是每次身体锻炼的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教学的开端。
首先,教师可以放一首优美的音乐,让学生们自由活动身体、做简单的拉伸运动来达到热身的效果。
第二部分: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图片、问答等方式,教师向学生们介绍本次教学的主题和目标,引导学生们进入课题。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演示教师将用筹码或手势标示器向学生们演示身体锻炼的动作,并让学生们重复进行,短暂休息后再进行下一项动作的演示和学习。
第四部分:复习通过对本次教学的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确保学生们能够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
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们展示与健康有关的图片或视频,进一步激发学生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五、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针对小班学生的身体发育和生理特点,采用了有趣、富有互动性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们兴趣。
小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好玩的圈圈》

小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好玩的圈圈》【教学目标】1.知道如何通过运动促进身体健康。
2.了解身体的部位和其作用。
3.学会团队合作,参与小组游戏。
【教学重点】1.认识身体的不同部位及其作用。
2.理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3.通过小组游戏体验团队合作过程中的乐趣。
【教学难点】1.调动学生积极性,积极参与游戏。
2.理解身体不同部位及其作用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1.导入(1)师生互动,创设有利于孩子们学习的氛围。
(2)通过介绍和逐一举例介绍小班的常见健康问题(如牙齿问题、眼部问题、耳朵问题、口腔卫生问题等),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3)利用图片或动画等向幼儿介绍人体的主要部位,并模仿动物的动作引导幼儿进行身体活动,以此激起幼儿的探究欲望。
2.学习部位及其作用(1)教师向孩子们介绍不同的运动方式,如跑步、跳跃、转圈,以及如何通过运动锻炼身体的不同部位,如腿部、手臂、肩部等。
(2)让孩子认识不同部位的作用,如眼睛和鼻子帮助我们看和呼吸,手和腿可以帮助我们移动等。
3.团队合作,参与游戏(1)通过小组游戏(如“好玩的圈圈”)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
(2)游戏规则:1)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4人左右,每组先给自己组的成员编号,A1、A2、A3、A4等。
2)每个小组将几个同样大小的圆形物品(可以是球,也可以是圆盘等)摆放在距离小组几米远的地方,然后按字母顺序叫号,例如第一个叫叫出A1号,所有的A1号都要跑到物品前拿起一个物品,然后将物品交给自己的同伴,第二个叫出A2号,所有的A2号再跑到物品前拿起一个物品,以此类推。
最后看哪个小组成功拿到了最多的物品。
(3)让幼儿体验这个游戏,而不拘泥于胜负。
4.活动总结(1)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检查孩子们对身体不同部位及其作用的掌握程度。
(2)引导幼儿总结今天学习的知识,如何运动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在游戏过程中学习如何团队合作等。
【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收集反馈意见,评估教学效果,帮助教师判断教学效果和下一步的改进方向。
小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圈圈》

小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圈圈》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小班幼儿园的健康教育课程。
小班幼儿的年龄在3-4岁之间,这个时期的幼儿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期,需要全面提高幼儿关注自身健康的意识。
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身体需要保持健康。
2.教育孩子们掌握保持健康的基本方法。
3.增强孩子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提高他们的流行病防范意识。
4.培养孩子们的协作能力和交际能力。
教学内容圈圈游戏圈圈游戏是一种有趣的活动,有利于幼儿们学习如何保持身体健康。
游戏规则如下:1.所有的幼儿在一个大圆圈中站成一排,每个幼儿都获得一个彩色球。
2.老师会提出问题,比如:“请举起你的球,如果你今天吃了水果。
”幼儿必须在10秒钟内决定是否举起球。
3.如果他们做对了,可以在圆圈中前进一步。
4.游戏结束后,老师会根据圆圈中幼儿的位置分发奖品。
国际鼓掌法国际鼓掌法是一种用手拍击身体的方式,有助于清除肺部杂质和增加免疫力,从而改善身体健康。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带领幼儿们学习这种技巧,让他们反复练习。
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是本次教学法的主要方法。
在互动式教学中,老师利用生动的沟通模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通过这种方式,幼儿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健康的重要性,掌握身体健康的诀窍。
实例教学实例教学是本次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给予幼儿典型的实例,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掌握保持身体健康的基本方法。
例如,可以拿一些实验材料,通过实验来教育幼儿如何清洁手部,认识肺和呼吸系统的作用等。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健康教育课程,幼儿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掌握保持身体健康的基本方法。
我们采用互动式教学和实例教学的方法,使幼儿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同时利用圈圈游戏和国际鼓掌法,激发幼儿探索身体健康的热情,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和协作能力。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到幼儿们的年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需要老师采用生动的语言和动画,增加互动性,抓住孩子们的兴趣,使他们专注于课堂内容。
小班游戏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圈圈》

小班游戏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圈圈》小班游戏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圈圈》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认知、感知和动手能力。
2.增强幼儿的团体意识,并使他们珍惜集体,开心地一起玩。
3.熟悉幼儿的性格特征,以及探讨游戏所给予幼儿的胜利和失败的体验,并逐渐建立理解、宽容的态度。
二、教学过程:1.教师首先向幼儿耐心地解释规则:1)将一张大纸围坐在幼儿周围,把幼儿分成两组,一组站在圈纸外面,另一组站在圈纸里面。
2)外面的小朋友手上各拿一支笔,刚开始的时候画出圆形。
3)圆圈里的小朋友需要把圆圈里的大图形填满。
4)外边的小朋友需要在圆圈里再画一个小图形。
如此循环往复。
5)游戏的规则是:只要有一个小朋友在画的过程中出现失误,游戏就结束。
2.在幼儿参与的游戏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及时发现幼儿的错误,并耐心地向幼儿讲解,帮助幼儿纠正,确保幼儿能够不断进步。
3.通过游戏的进行,教师评价幼儿的表现,并耐心地对幼儿进行评价,帮助幼儿感受胜利时的愉悦和失败时的挫折,以培养幼儿的宽容与理解。
三、教学反思:好玩的圈圈是一款拥有简单规则的游戏,幼儿们在玩游戏时可以自由发挥、快乐的参与其中,不仅可以具备了认知和动手能力,而且也可以体验团体的意识和集体活动中的乐趣。
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教师需要耐心地讲解规则,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当幼儿的游戏出现失误时,需要及时纠正幼儿,帮助幼儿不断进步。
同时,教师还需要及时对幼儿进行评价,让幼儿感受到胜利时的愉悦和失败时的挫折,所以评价的方式及时性与正确性是需要重视的。
综上所述,好玩的圈圈是一副有趣、迷人的游戏,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与规范,能够让游戏更加有意义、更加有成效。
小班户外好玩的圈圈教案

小班户外好玩的圈圈教案小班户外好玩的圈圈教案1活动目标:1、初步生疏自己的身体器官,并了解身体各局部的名称及功能。
2、产生关注自己身体的意识,懂得要爱清洁、讲卫生,爱护自己身体。
3、培育幼儿的自信念,会用身体语言表达情感。
活动预备:多媒体课件、布娃娃及橡胶娃娃、水果头饰及对应小卡片。
活动过程:一、师幼谈话引入课题今日我们的活动室来了好多客人老师,我们先和客人老师打个招呼吧!小伴侣今日看起来特殊精神,现在和老师一起给后面的客人老师变个手指魔术好吗(两只小鸟)米老鼠奇奇看到小伴侣变手指魔术这么棒,也想和你们一起玩。
瞧!它来了!看它手儿挥的多好看,小伴侣也跟王老师一起来动动我们的身体!做的好的小伴侣米老鼠奇奇有礼物托我送给你哦!师幼一起做律动我的身体。
小伴侣,刚刚我们在动动身体的时候,你们找到了头、肩、胸、腰等身体的很多部位,真棒!今日,王老师带小伴侣到身体王国去看看都有些什么。
我们动身吧!二、生疏身体各局部1、出示眼睛图:小伴侣看,这是什么你的眼睛在哪里,小伴侣用小手摸摸你的小眼睛。
我们的眼睛可以做什么(看老师,看爸爸妈妈)还可以干什么(看书)老师把它编成了一句好听的话“我用眼睛来看书,我的眼睛看一看〞谁能学着说2、出示耳朵图:这是什么你们摸一摸你们的小耳朵,播放爆炸声:你们听到了什么耳朵可以用来干什么(听声音)“我用耳朵听声音,我的耳朵听一听。
〞3、出示鼻子图片:这是什么鼻子可以做什么跟老师说:“我用鼻子闻气味,我的鼻子闻一闻〞4、出示嘴巴图片:嘴巴可以干什么(说话)“我用嘴巴来说话,我的嘴巴说一说。
〞哪个小伴侣能仿照老师,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说嘴巴的作用“我用嘴巴吃东西,我的嘴巴吃一吃。
〞“我用嘴巴来喝水,我的嘴巴喝一喝。
〞5、出示小手图片小伴侣,你们的小手在哪里拍拍你们的小手!我来考考谁的小手最机敏。
(快快的拍手,渐渐的拍手;变石头,变剪刀,变成布;举起来,转一转,藏起来)想一想,你们的小手除了可以跟老师一起做玩耍外,每天还可以用小手做什么(画画、拿东西、)用小手可不行以打人啊“我用小手来画画,我的小手画一画〞6、出示小脚图片:你们的小脚在哪里用小脚跺一跺。
小班游戏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圈圈》

小班游戏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圈圈》游戏简介《好玩的圈圈》是一款适用于小班教学的游戏,旨在通过互动游戏的方式帮助幼儿学会认识形状和颜色,提升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游戏目标•让幼儿学会认识不同形状的图形。
•帮助幼儿学会区分基本的颜色。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游戏设备•彩色纸板/卡片•彩色粘贴纸•彩色笔•带有形状和颜色的卡片(圆形、方形、三角形等)•计时器游戏规则1.将纸板/卡片分成若干个方格,每个方格上面画上不同的形状(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和颜色(红色、蓝色、黄色等)。
2.将彩色粘贴纸剪成圆形,将每个圆形贴在纸板/卡片上的图形上。
3.选择一个幼儿作为指导员,其他幼儿依次进行游戏。
4.每位幼儿根据指导员的提示找到相应的图形,将圈圈粘在该图形上。
5.游戏结束时,计时器停止,并统计每位幼儿所粘贴圈圈的数量和准确性。
教学反思本次游戏《好玩的圈圈》在小班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以下是我对这次游戏教学的一些反思和总结:教学准备我提前准备了游戏所需的彩色纸板、卡片、彩色粘贴纸和计时器,确保了游戏材料的充足和准备工作的周全。
这对于顺利进行游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游戏规则设计游戏规则设计简单明了,容易理解,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
通过选择幼儿作为指导员,激发了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游戏目标达成通过游戏的进行,幼儿学会了认识不同形状的图形和区分基本的颜色。
他们在游戏中不断观察和辨认,提高了观察力和注意力。
同时,通过比较圈圈的数量和准确性,幼儿也培养了一定的集中注意力和比较能力。
学习反馈在游戏结束后,我对每位幼儿进行了个别的学习反馈。
我表扬他们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并指出他们在游戏中的进步和表现。
同时,我也提醒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继续努力,并注意观察和练习。
改进空间虽然整体游戏效果不错,但仍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会增加一些更复杂的图形和颜色,以提高幼儿的学习挑战性。
其次,我会加入更多的互动环节,如幼儿之间的合作和竞赛,以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好玩的圈圈》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好玩的圈圈》含反思小班游戏教案《好玩的圈圈》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游戏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喜欢一圈多玩,尝试创新玩法,练习走、跑、跳、抽等基本动作,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游戏《好玩的圈圈》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 练习走、跑、跳、抽等基本动作。
2. 喜欢一圈多玩,尝试创新玩法。
3. 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4. 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活动让每个幼儿都能体会到玩圈的乐趣。
教学难点:能自己想出跟别人不一样的玩法。
活动准备塑料圈每个幼儿一个小球若干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热身)小朋友肩套圈随老师跑入场地活动身体,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做做准备活动暖和一下身体。
师带着小朋友做运动(绕手腕脚腕、压腿、下蹲、绕肩、等运动)。
二:基本部分(游戏)1、自由玩圈①师:每个小朋友手中都有一个圈,可以怎么玩呢?看哪位小朋友玩的方法多。
②小朋友自由玩圈。
(师观察小朋友活动,并和小朋友交流)③师请个别玩得好的小朋友演示圈的玩法给大家看。
④请小朋友再次玩圈,玩自己没有玩过的方法。
2、游戏:小球钻圈把幼儿分成三个组,要求幼儿可使用单臂肩上投球,注意动作协调、自然。
滚球时,瞄准方向后再滚球。
3、游戏:“过小河”把幼儿分成三个组,要求幼儿双脚或单脚跳,落地要轻。
三、结束部分:游戏:开火车师:刚才我们玩了那么多好玩儿的方法,现在我们来玩儿开火车吧(把幼儿分成两个组,一组跟老师,另一组跟阿姨)小朋友把圈套在自己的胸前,一只手扶住自己的圈,别一只手拉住前面小朋友的圈。
①听老师的口令用脚尖走。
②听老师的口令用脚跟走。
活动延伸:钻山洞把圈固定在两个椅子间,间隔一米放一个,一组摆放五个。
幼儿分成三组依次钻过。
此活动在幼儿熟练的情况下,可以竞赛的形式来开展。
教学反思在备课前,我就一直构思如何来安排这节课,我班班额过大(77名幼儿,最近常到园的也有70或72名幼儿),对幼儿的分组活动也做了认真的思考,组分多了没人管理(一个老师、两个保育员),最终把每个游戏活动时分成三个组来完成。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好玩的圈圈》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好玩的圈圈》含反思小班游戏教案《好玩的圈圈》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游戏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喜欢一圈多玩,尝试创新玩法,练习走、跑、跳、抽等基本动作,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游戏《好玩的圈圈》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 练习走、跑、跳、抽等基本动作。
2. 喜欢一圈多玩,尝试创新玩法。
3. 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4. 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活动让每个幼儿都能体会到玩圈的乐趣。
教学难点:能自己想出跟别人不一样的玩法。
活动准备塑料圈每个幼儿一个小球若干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热身)小朋友肩套圈随老师跑入场地活动身体,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做做准备活动暖和一下身体。
师带着小朋友做运动(绕手腕脚腕、压腿、下蹲、绕肩、等运动)。
二:基本部分(游戏)1、自由玩圈①师:每个小朋友手中都有一个圈,可以怎么玩呢?看哪位小朋友玩的方法多。
②小朋友自由玩圈。
(师观察小朋友活动,并和小朋友交流)③师请个别玩得好的小朋友演示圈的玩法给大家看。
④请小朋友再次玩圈,玩自己没有玩过的方法。
2、游戏:小球钻圈把幼儿分成三个组,要求幼儿可使用单臂肩上投球,注意动作协调、自然。
滚球时,瞄准方向后再滚球。
3、游戏:“过小河”把幼儿分成三个组,要求幼儿双脚或单脚跳,落地要轻。
三、结束部分:游戏:开火车师:刚才我们玩了那么多好玩儿的方法,现在我们来玩儿开火车吧(把幼儿分成两个组,一组跟老师,另一组跟阿姨)小朋友把圈套在自己的胸前,一只手扶住自己的圈,别一只手拉住前面小朋友的圈。
①听老师的口令用脚尖走。
②听老师的口令用脚跟走。
活动延伸:钻山洞把圈固定在两个椅子间,间隔一米放一个,一组摆放五个。
幼儿分成三组依次钻过。
此活动在幼儿熟练的情况下,可以竞赛的形式来开展。
教学反思在备课前,我就一直构思如何来安排这节课,我班班额过大(77名幼儿,最近常到园的也有70或72名幼儿),对幼儿的分组活动也做了认真的思考,组分多了没人管理(一个老师、两个保育员),最终把每个游戏活动时分成三个组来完成。
中班游戏教案详案《好玩的圈圈》 (2)

中班游戏教案详案《好玩的圈圈》教案名称:好玩的圈圈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游戏规则,并能够在游戏中遵守规则;2. 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反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游戏道具:一张圈圈游戏地图、奖品(如糖果或小玩具);2. 计时器;3. 游戏规则。
教学过程:1. 游戏介绍(5分钟)a. 老师向学生介绍《好玩的圈圈》游戏,简单描述游戏规则和目标。
b. 老师向学生展示游戏道具,并说明道具的使用方法。
2. 游戏规则解释(10分钟)a. 老师详细解释游戏规则:学生将站在地图边缘的起点,然后轮流投掷一个小球,目标是使小球停留在地图上的任意一个圈圈内。
b. 如果小球停留在圈圈内,则学生所处的位置就是小球所停留的圈圈的编号。
c. 如果小球停留在圈圈的交叉线上,则学生所处的位置是与小球靠近的圈圈的编号。
d. 学生的目标是尽可能达到更高的圈圈编号,最后的得分越高越好。
3. 游戏实施(20分钟)a.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一名学生作为记录员。
b. 每个学生轮流投掷小球,并由记录员记录该学生所处的圈圈编号。
c. 游戏进行一定时间后,计时器结束游戏,并由记录员统计每个小组的得分。
d. 老师根据得分情况,为每个小组颁发奖品。
4. 游戏反思(5分钟)a. 老师与学生一同回顾游戏过程,询问学生对于游戏规则的掌握情况。
b. 在学生的参与中,检查游戏过程中是否有违反规则的情况,引导学生分析并讨论。
c. 鼓励学生讲述自己在游戏中的体会和感受,分享游戏中的团队合作或个人成长经历。
教学延伸:1. 可以调整游戏规则,添加难度或者增加游戏的变化性;2. 周密组织好游戏活动,确保学生的安全;3. 鼓励学生进行游戏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以提高游戏的质量;4. 可以适当增加游戏奖励的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学生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好玩的圈圈》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好玩的圈圈》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圈圈的不同玩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技能目标: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快乐,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圈圈的基本玩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难点:让幼儿在游戏中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圈圈、音乐、图画等。
2. 环境:宽敞的游戏场地。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基本技能训练(10分钟):教师示范圈圈的基本玩法,如转圈、跳圈、丢圈等,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3. 团队游戏(10分钟):教师组织团队游戏,如圈圈接力、圈圈捉迷藏等,让幼儿在游戏中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4. 创意环节(5分钟):教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创造新的圈圈玩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针对活动中的不足进行反思。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 关注幼儿在创意环节的表现,评价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搜集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六、教学延伸活动: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游戏活动,共同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七、教学内容拓展:1. 增加圈圈游戏的难度,如加入音乐节奏、变换游戏场地等,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2. 引入其他类型的游戏,如益智游戏、亲子游戏等,丰富幼儿的游戏体验。
八、教学方法改进:1. 采用分组教学法,让幼儿在小组内合作完成游戏任务,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好玩的圈圈》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好玩的圈圈》含反思教案名称:好玩的圈圈课程目标:1.培育幼儿的动手本领和察看本领。
2.通过游戏,帮忙幼儿了解圆形这种基本几何形状及相近的形状。
3.加强互动沟通,培育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圆形厚纸板。
2.颜料,画笔。
3.剪刀,胶水。
4.抹布。
5.音乐。
游戏步骤:1.先用颜料将纸板涂成各种颜色。
2.编老师用剪刀将五颜六色的纸板分别剪成不少于10个大小相同的圆形。
3.游戏开始时,老师将圆形纸盘散布在室内,让幼儿们在音乐声中各处找圆形纸板,并将它们集齐。
4.找到后,老师激励幼儿将它们放到一起,制造出新的图案或图画,仿佛于拼图游戏。
5.幼儿可以轮番共享他们的图形或图画,加强互动沟通。
6.游戏结束后,让幼儿一起清理现场。
反思:1.游戏前,老师应当将游戏目的和规定告知幼儿。
在游戏中,要不断地激励和引导幼儿。
2.游戏的重点是让幼儿了解基本几何形状,并通过互动游戏方式,加添了幼儿们的爱好性和参加性,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
3.游戏中的音乐可以缓解幼儿们的紧张情绪,让他们在放松的氛围下玩游戏。
4.在游戏前,老师要准备充分,订立好游戏规定。
在游戏过程中,老师要提示幼儿注意安全,确保游戏的安全性。
5.游戏结束后,老师要适时评价和表扬幼儿们的表现,让他们感受到本身的成就和进步,同时也要引导幼儿们一起清理现场,养成良好的习惯。
总之,这个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一次有趣味的互动学习经过,能够帮忙他们更好地学习和认得基本几何形状,并在游戏中培育他们的动手本领、察看本领和团队意识。
对于老师来说,更是一次教学实践的机会,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总结,提高本身的教学本领和素养。
小班游戏活动《好玩的圈圈》教案

小班游戏活动《好玩的圈圈》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圈圈,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技能目标: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快乐,培养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圈圈若干,绳子一根,音乐播放设备。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游戏场地,安全无障碍物。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游戏介绍(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和玩法,给每个幼儿分发一个圈圈,讲解圈圈的用途和注意事项。
3. 游戏进行(10分钟):教师播放音乐,幼儿手持圈圈跟随音乐节奏走动,音乐停止时,幼儿迅速找到一个伙伴,组成一个圈圈。
教师根据音乐节奏变化,让幼儿变换圈圈的形状和大小。
4. 游戏总结(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和收获,总结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给予鼓励和表扬。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游戏活动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进行类似的游戏。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一些圈圈元素,如圈圈挂饰、圈圈地垫等,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圈圈的魅力。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活动结束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活动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关注幼儿的需求,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通过游戏活动,加深对颜色和形状的识别,提高观察能力。
2. 技能目标: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快乐,培养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七、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圈圈若干,绳子一根,音乐播放设备。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游戏场地,安全无障碍物。
中班游戏教案详案《好玩的圈圈》

中班游戏教案详案《好玩的圈圈》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观察力、专注力和反应能力。
2. 锻炼幼儿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圈圈2. 老师准备的一些指令卡片3. 音乐4. 教学环境布置教学步骤:引入活动 (5分钟):1. 引入游戏《好玩的圈圈》的主题,告诉幼儿今天要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叫做《好玩的圈圈》。
2. 让幼儿围成一个大圈,告诉他们将要在这个大圈里进行一些有趣的活动。
活动一:圈圈指令 (15分钟):1. 将指令卡片打乱,每次从卡片中抽出一张指令卡片。
2. 老师读出指令,并示范给幼儿看。
3. 幼儿听到指令后,按照指令在圈圈中做出相应的动作。
4. 例如,指令是“踩圈圈”,幼儿就要踩着圈圈走一圈。
活动二:圈圈传递 (15分钟):1. 将圈圈递给一个幼儿,幼儿按照音乐的节奏将圈圈递给旁边的幼儿。
2. 当音乐停止时,持有圈圈的幼儿就要拿出一个指令卡片并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3. 然后,幼儿将圈圈递给下一个幼儿,并继续进行游戏。
活动三:圈圈捉迷藏 (15分钟):1. 将教室或场地分成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放置一个圈圈。
2. 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自由活动,当音乐停止时,幼儿要在所在的区域里找到最近的圈圈坐在里面。
活动四:圈圈接龙 (15分钟):1. 幼儿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站在一侧,面对面排成一条直线。
2. 每个小组的第一个幼儿手里拿着圈圈,当音乐开始时,两个小组的第一个幼儿同时开始走,将圈圈传递给后面的幼儿。
3. 当圈圈传到最后一个幼儿手里后,这个小组就赢得了比赛。
总结活动 (5分钟):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整个游戏过程,总结游戏的乐趣和好处。
2. 鼓励幼儿分享游戏中的乐趣和感受。
3. 对参与和表现出色的幼儿给以表扬和奖励。
扩展活动:如果时间充足,可以进行一些扩展活动:1. 创建一个团队比赛,让几个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能够更快地完成圈圈接龙。
2. 老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反应和表现调整游戏的难度,例如增加指令的复杂度或加快传递圈圈的速度。
中班游戏教案《好玩的圈圈》及教学反思

中班游戏教案《好玩的圈圈》及教学反思一、游戏介绍1.1 游戏目标游戏旨在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等多种方式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
1.2 游戏材料游戏所需材料包括5个圆环、5个方环、5个三角形环、1个圆柱体。
1.3 游戏规则第一轮1.分成5组,每组至少2人,每组一次只能操作一次;2.由老师将5个圆环、5个方环、5个三角形环分别放到游戏区域内;3.老师宣布任务:将5个圆环同时套在圆柱体上,其他图形不得放置在圆柱体上,3分钟内完成任务即为获胜。
第二轮1.每组人员重新站好队,重新分配队形;2.将圆环和方环重新混合在一起,放到游戏区域内;3.老师宣布任务:将5个圆环和5个方环同时套在圆柱体上,3分钟内完成任务即为获胜。
胜利条件1.圆柱体上需要同时放置5个同形状的图形,方可获得胜利;2.3分钟内完成任务即为获胜。
二、教学策略2.1 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2.提高幼儿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2.2 教学重点1.幼儿对不同形状的图形的认知;2.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3.幼儿的思维逻辑和问题解决能力。
2.3 教学方法1.游戏式教学法;2.动手操作法;3.团队合作学习法。
三、教学准备3.1 教具准备1.圆柱体1个;2.圆环5个、方环5个、三角形环5个。
3.2 教学环境准备1.教学区:一张桌子;2.游戏区:地面或较大的桌面。
四、教学过程4.1 游戏引入老师向幼儿介绍本次游戏内容,并向小朋友们展示游戏区域和游戏材料。
4.2 游戏操作第一轮1.老师将5个圆环、5个方环、5个三角形环分别放到游戏区域内;2.分成5组,每组至少2人,每组一次只能操作一次;3.帮助学生分配好队形,并宣布任务:将5个圆环同时套在圆柱体上,其他图形不得放置在圆柱体上,3分钟内完成任务即为获胜。
4.学生开始游戏。
第二轮1.每组人员重新站好队,重新分配队形;2.将圆环和方环重新混合在一起,放到游戏区域内;3.老师宣布任务:将5个圆环和5个方环同时套在圆柱体上,3分钟内完成任务即为获胜。
小班玩圈圈教案5篇

小班玩圈圈教案5篇小班玩圈圈教案篇1活动目标:1.对玩圈感兴趣,试验用多种方法玩圈。
2.练习钻、跳、平衡等基本技能。
3.能依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4.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喜好。
活动准备:呼啦圈若干、音乐八段活动过程:一、热身活动通过听一听、猜一猜各种动物声音,和幼儿一起模仿各种小动物动作来活动上肢、腰和下肢的肌肉及各个关节。
二、基本活动引导幼儿试验圈的一物多玩,体验玩圈的乐趣。
1.老师对幼儿因势利导,感知小圈圈颜色和形状,激发幼儿玩圈的兴趣。
2.探究圈的玩法,试验一物多玩,老师、幼儿之间共享、沟通圈的多种玩法。
3.通过模仿游戏,引导幼儿练习的平衡、跳、钻、爬等技能,体验大家一起玩的乐趣。
(1)引导幼儿变成小风车在圈里转,训练幼儿的平衡本领。
(2)引导幼儿模仿小动物,利用圈练习跳的.技能。
(3)引导幼儿学小动物,利用圈练习钻的技能。
三、结束活动创设情境和幼儿一起听音乐做放松动作,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幼儿乐观搭配,认真试验,在自主练习里取得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欢乐和喜悦,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小班玩圈圈教案篇2小班体育游戏圈圈乐是一个磨练幼儿身体协调性的游戏,游戏比较简单,却又好玩,更可以在游戏中学习到基本技能,让幼儿一起团结合作,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最终目标。
小班体育游戏圈圈乐:游戏过程1、准备活动:师幼共同做圈操。
师幼每人一个圈,引导幼儿随音乐一起做操,活动身体各关节。
2、引导幼儿玩圈。
(1)请幼儿自由玩圈。
请幼儿说一说师怎样玩圈的`?并演示玩法。
(2)鼓舞幼儿探究圈的多种玩法,引导幼儿相互学习。
(3)引导幼儿合作玩圈。
3、组织幼儿玩“运粮食”的游戏。
玩法:各组幼儿手拿沙包从起点启程,依次钻过“山洞”,跳过“小土坑”,走过“小桥”,将手中的“粮食”(沙包)送到“粮仓”,然后跑回起点。
(情景:用两把小椅子辅佑襄助将圈立起来——山洞,两个圈紧挨着依次摆好——小土坑,平衡木——小桥,纸箱——粮仓。
大班体育游戏教案《好玩的圈圈》 (2)3篇

大班体育游戏教案《好玩的圈圈》 (2)大班体育游戏教案《好玩的圈圈》 (2)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2. 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和身体协调能力;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反应速度。
教学准备:1. 场地:室外开放场地或室内宽敞的大厅;2. 器材:一条绳子、一块大布、若干个编织袋。
教学过程:1. 游戏介绍:- 本游戏是大班体育游戏《好玩的圈圈》,游戏规则简单,但需要团队合作和策略思考。
- 游戏的目标是将绳子通过大布的圆孔穿过,而不碰到绳子。
- 游戏开始时,学生们组成多个团队,每个团队站在一边,持续比赛直到最后一个团队完成任务。
2. 分配队伍:- 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分组,每个小分组约3至5人,确保每个小分组有相同数量的成员。
- 每个小分组确定一个队长,由队长代表小分组进行比赛。
3. 游戏规则:- 每个小分组的队员按照顺序依次参与比赛,队员在完成任务后返回队伍。
- 每个小分组的队长在队员间传递编织袋,队员需要用编织袋接住。
- 队员接住编织袋后,将其当作“圈圈”,由队员控制绳子穿过袋子,并将绳子通过大布的圆孔。
- 如果队员碰到绳子或绳子穿过袋子之外的位置,任务失败,继续下一位队员。
- 每个小分组的队员依次进行比赛,直到有一个小分组的队员成功完成任务,该小分组获胜。
4. 游戏要点:- 队员需要紧密协作,相互传递编织袋,确保绳子顺利穿过袋子。
- 队员需要观察绳子的位置,灵活调整袋子的位置,避免碰到绳子。
- 队员需要快速反应,确保在袋子位置合适的情况下完成任务。
5. 游戏结束:- 游戏结束后,可以为获胜的小分组颁发荣誉证书或奖品,鼓励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现。
- 鼓励全班学生向获胜的小分组学习,分享成功经验和团队合作的感受。
教学扩展:1. 可以在游戏中增加一些障碍,增加游戏的难度和挑战性;2. 可以将游戏进行改编,例如要求队员在穿过袋子的同时还要跳过绳子;3. 可以增加计时要素,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好玩的圈圈 教案

好玩的圈圈教案教案标题:好玩的圈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圈圈游戏的规则和基本技巧。
2. 学生能够在游戏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3. 学生能够通过游戏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
教案时间:1课时(约45分钟)教学准备:1. 圈圈游戏所需的游戏道具(如纸板、彩色笔等)。
2. PPT或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
3. 学生分组名单。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圈圈游戏的概念,并展示游戏道具。
-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圈圈游戏有什么了解?你们玩过类似的游戏吗?2. 游戏规则介绍(10分钟)- 结合PPT或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详细介绍圈圈游戏的规则和基本技巧。
- 强调游戏中的团队合作和竞争要素,并解释其重要性。
3. 游戏实践(25分钟)-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4-6人。
- 按照规定的游戏时间,让学生自由组织队伍进行游戏实践。
- 教师可以在游戏过程中观察学生的表现,并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 游戏总结(5分钟)- 请学生就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和反思。
-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游戏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们是如何克服困难的?你们有什么收获?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和改进圈圈游戏的规则,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2. 引导学生思考:圈圈游戏中的团队合作和竞争要素在现实生活中的哪些场景中也能够应用到?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游戏实践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竞争意识、手眼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等方面。
2. 收集学生的总结和反思,评估他们对游戏规则和基本技巧的理解程度。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案,学生能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观察学生的表现,并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游戏中的团队合作和竞争要素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游戏活动《好玩的圈圈》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大班幼儿遗落在我班的几个做器械操用的圈圈,班上两个幼儿拿来玩时我发现圈在他俩手上竟然玩了那么长的时间兴趣都还那么浓。
为了让别的幼儿也能感受玩圈的乐趣,根据小班幼儿喜欢模仿,对游戏感兴趣,拿到东西喜欢摆弄等特点,我特设计了这次活动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
活动目标
1.练习走、跑、跳、抽等基本动作。
2.喜欢一圈多玩,尝试创新玩法。
3.培养幼儿团结协作、遵守纪律的优良品质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4.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让每个幼儿都能体会到玩圈的乐趣。
教学难点:能自己想出跟别人不一样的玩法。
活动准备
塑料圈每个幼儿一个
小球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热身)
小朋友肩套圈随老师跑入场地活动身体,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做做准备活动暖和一下身体。
师带着小朋友做运动(绕手腕脚腕、压腿、下蹲、绕肩、等运动)。
二:基本部分(游戏)
1、自由玩圈
①师:每个小朋友手中都有一个圈,可以怎么玩呢?看哪位小朋友玩的方法多。
②小朋友自由玩圈。
(师观察小朋友活动,并和小朋友交流)
③师请个别玩得好的小朋友演示圈的玩法给大家看。
④请小朋友再次玩圈,玩自己没有玩过的方法。
2、游戏:小球钻圈
把幼儿分成三个组,要求幼儿可使用单臂肩上投球,注意动作协调、自然。
滚球时,瞄准方向后再滚球。
3、游戏:“过小河”
把幼儿分成三个组,要求幼儿双脚或单脚跳,落地要轻。
三、结束部分:
游戏:开火车
师:刚才我们玩了那么多好玩儿的方法,现在我们来玩儿开火车吧(把幼儿分成两个组,一组跟老师,另一组跟阿姨)小朋友把圈套在自己的胸前,一只手扶住自己的圈,别一只手拉住前面小朋友的圈。
①听老师的口令用脚尖走。
②听老师的口令用脚跟走。
活动延伸:钻山洞
把圈固定在两个椅子间,间隔一米放一个,一组摆放五个。
幼儿分成三组依次钻过。
此活动在幼儿熟练的情况下,可以竞赛的形式来开展。
教学反思
在备课前,我就一直构思如何来安排这节课,我班班额过大(77名幼儿,最近常到园的也有70或72名幼儿),对幼儿的分组活动也做了认真的思考,组分多了没人管理(一个老师、两个保育员),最终把每个游戏活动时分成三个组来完成。
在“自由玩圈”活动中,当老师让幼儿自己想出圈的玩法时,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每个幼儿都能拿着圈玩,有几个幼儿表现特别突出,能用圈套自己、手上转、地上滚,老师请出玩法好的幼儿玩给大家看时,别的幼儿都积极地跟着做,活动中老师说的不多,幼儿能自主练习,每个幼儿都能玩起来。
在“小球钻圈”活动中,老师分组示范动作后让幼儿自己尝试,幼儿跃跃欲试,第一次滚球的时候,老有幼儿滚不到圈里,老师让他们多看(看别的小朋友滚)多练,经过尝试后最终能把小球滚进地上的圈里,开始距离要远些,看到幼儿能滚进的不多,及时缩短距离后效果好很多。
这个活动中,幼儿参与意识强,看到自己能把球滚进圈里时都很激动,都期盼能再滚一次。
“过小河”时,老师在讲双脚跳的要领时,幼儿在原地就跟着做,都能双脚多前一个圈跳进后一个圈,只有少数幼儿能连续跳,几个年龄小、个子矮小的幼儿跳时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摔在地上,经过老师再次提醒方法以及同伴鼓励后,能坚持跳完,还有几个幼儿胆小不敢双脚跳,在老师的鼓励帮助下也敢跳了。
“开火车”时,幼儿一个接一个做得非常好,用脚尖走比较平稳,用脚跟走时好些幼儿走不了几步就掌握不了平衡,这时我缩短了脚跟走的时间,幼儿就走得很好了。
这次活动设计方案时幼儿我没把人数问题考虑周全,分成三个组活动,幼儿的等待时间都很长,后面没玩的幼儿玩的兴致受到一定的影响,有的幼儿开始不能约束自己,经过老师的提醒后方能管住自己。
活动前没考虑到小班幼儿的能力,第一次滚小球时,距离远了,幼儿滚球的准确性差,第一轮幼儿基本都没把球滚进圈里。
如果现在让我再上一次,首先我会考虑到人数的问题,尽可能让每次活动的人数少一些,把幼儿分成两部分来上,一部分由一名保育员安排在教室做别的活动,每个游戏活动前把游戏规则讲清楚,让幼儿在活动时安全方面有保障。
活动前多推敲活动方案的可行性,并对教案进行说课,发现问题及时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