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小说叙事的剧本化倾向
对余华小说作品艺术性的探讨
对余华小说作品艺术性的探讨作者:周静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4年第05期摘要:作为一名先锋派的小说家,余华属于那种特立独行的作家。
他总是能用最直接最简单的艺术手法来表现出自己的思想和追求。
在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余华不在乎传统的叙事方式,他有自己的创作风格,有自己的艺术特色。
他不断地追寻并叙述着自己对现实世界的迷茫和思考。
本文通过对余华小说作品的研究,探讨并分析其作品的艺术性价值所在。
关键词:余华小说作品艺术特征引言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80年代的中国文坛异常活跃,余华就是那一批成长起来的作家。
从1987年开始,余华先后完成了《十八岁出门远行》和《我没有自己的名字》等四部短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等三部长篇小说的创作。
强烈的自我挑战和自我超越,使得余华在文学上的思想和内涵得到了不断的转型和升华,从而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以及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
他的作品先后被翻译成八种外文传播于海内外,其中《活着》获得了多项国际文学奖项。
余华是一个笔耕不辍、风格多变的当代小说家。
一、弃恶扬善的思想艺术凡是读过余华作品的读者,都会被充斥着暴力和血腥的内容所震撼,更会被暴力和血腥背后隐藏的温情和关爱所感动。
余华对现实世界采取了怀疑与拒绝的态度,而更倾向于追求一种精神的真实。
通过不断地重复人世间的冷漠与残酷,对其进行酣畅淋漓的刻画和描写。
余华表达了一种对人的荒诞性处境和荒谬感的思考,充溢其中的是对命运悲剧和人性恶的绝望。
绝望之中,余华又将自己对人世间的温情、关怀与爱表露无疑。
这使我想到了清代学者胡文英评价庄子的话: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
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善与恶始终是人性的两面,弃恶扬善,先抑后扬,通过恶彰显善的可贵,借助死领悟生的可贵,这是余华一直在追求的思想境界。
《活着》是一部典型的宣扬弃恶扬善的作品。
年轻的富贵不学无术、无所事事,各种沉迷,各种堕落,而到最后却终于迷途知返,回归善良。
浅析余华小说《活着》的叙事艺术特色
浅析余华小说《活着》的叙事艺术特色
。李梦石 刘国文
(佳木斯大学 人文学院,黑龙江 佳木 斯 154007)
【摘 要】余华作为大陆地 区先锋派 小说 的代表作 家,其作 品叙 事 的语言特色及作 品的写作风 格一直是
独 树 一 帜 的 。《活 着 》作 为余 华 一 生 创 作 的经 典 作 品之 一 ,对 余 华 特 殊 的叙 事 语 言 、叙 事 视 角 和 叙 事 方 法 展 现
《活着》坚持并贯彻了余华一 向的叙事语言 特色 ,那 种真 因失血 过多而死 ,医院的医生 向匆匆赶来 的福贵问 的问题却
实而又冷静的叙述让读者的 内心深受故事情节转折 、起 伏的 是 “你有几个儿 子”和“你为什么只生一个儿子 ”。这种语 言上
折磨。余华对作品中彰显人物个性的语言 的描述 ,以及 对语 的描写 不仅仅是对 于医生的冷漠的刻画 ,也是对当时那个社
单单 以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 的视角进行叙 述 ,而是采 用了 时间 ,这些时 间的巧妙拿捏 、取舍总会 在作 品中以各种形 式
以第一人称叙述 为主 、第三人称叙述为辅 的叙事模式 。这两 展现 出来 。比如对福 贵父 亲和母亲 的死亡 描写 ,并没有 泼洒
个视 角便是 去民间采集歌谣 的“我”以及作 为主人公 的福贵 , 过多的笔 墨 ,甚至对福贵母亲 的去世 ,仅仅 用了“我离 家两 个
【4' ̄ 'lWl#l李梦石 ,佳木斯大学人文学 院汉语言文学 (s)专业2013级1班学生。刘 国文 ,佳木斯大学人文学 院教师 。
69
l孽
厂作 冢作 品
但是 ,这种 转变也让 《活着》有 了 自己的特色 。余华 没有 概要 、场景 、停 顿等手法来 调节故事 文本 的叙事 时间和故 事
余华小说《此文献给少女杨柳》的叙述艺术分析
余华小说《此文献给少女杨柳》的叙述艺术分析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学思潮、文学著作涌入中国,给中国的作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思想冲击。
很多人开始了模仿西方的写作理论和写作技巧来进行文体实验,创作异于以往中国主流文学形式的小说,余华的《此文献给少女杨柳》正是体现这种形式的成果之一。
一、叙述人称的转换80年代的余华在他的作品中既充当着作者的角色又充当着叙述者的角色,他认为自己笔下的人物只是自己的发言人,让他们说什么他们才能说什么,这些角色没有自己的声音。
在《此文献给少女杨柳中》中,余华依然是一个叙述上的侵略者而非聆听者,他在小说中分别安排了三个叙述者来讲故事。
小说的第一节,“我”向读者介绍了自己居住在小城烟,“我”是一个拒绝与他人交往、厌恶世俗的人,直到1988年的5月8日我感觉到一个年轻女子走进我的生活,并改变了我的生活状态;接下来的第二、三、四节,跳到了外乡人的叙述,他告诉了“我”十年前的1988年5月8日到1988年的9月3日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第五节从逻辑上是紧接着第一节的,1988年5月8日“我”是在街上游荡的时候感觉到了一个年轻的女人,之后她对我的生活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第七节中“我”为了摆脱这种被打乱的生活,又一次出去游荡,在这次游荡中“我”遇到了一个穿黑夹克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向“我”讲述了他在十年前的1988年5月8日及之后发生的事情;第九节在逻辑上紧接着第六节,用第一人称讲述了1988年5月8日之后“我”感觉到了这个年轻女人之后的故事,包括后来的车祸、失明、接受角膜移植等等。
小说在“我”的叙述中插入了外乡人和穿黑夹克的年轻人的叙述,从三个不同的视角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三个大致相同却又因细节问题错综复杂的故事。
这三个叙述者用不同的叙述不断改变着自己的经历,小说通过不断变换叙述人称讲述三个同中有异的故事,“罗生门”式的叙述方式使小说呈现出无穷的内在扩张力,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产生疑点、悬念,在真真假假中不断挖掘,直到理出让自己满意的逻辑结构。
论余华小说的叙事模式与解构策略
溯 到青 年时光 , 经过种种人世变迁 , 最终 回到老年。 这 种 叙事 时间构成 了一个 轮 回 ,暗示 了生命 本身 的因
果, 一 切 终 要 回 归 于 自然 。
入, 让人感 觉仿佛一切都 是可以过去 的 , 一切终将 归
于平 静 。 “ 富贵” 回忆 中故 事 中 的时 间横 跨 富 贵 的 整 个
慨 。《 活着》交织错 落的时序展现 了其 虚无 主义的思 想, 凸显 了生命之轻 、 消解 了存在之重 , 具有 解构的意
味。
而叙 事时序在 《 在 细雨 中呼 喊》 中表现得更 为错
综复杂 : 毫 无 关 联 的 往 事 可 以拼 接 在 一 起 , 叙 事 时 间
叙述 开始于某天 “ 我 ”在 田间 遇 见 一 个 老 人 , 而 “ 这 位 老 人 后 来 和 我 一 起 坐 在 了那 颗 茂 盛 的树 下 , 在
那 个 充 满 阳 光 的下 午 , 他 向 我 讲 述 了 自 己” 这 位 老 人
人生 , 而“ 我” 的故事 中的时 间仅 仅是从 中午到傍 晚。 苦难 悲痛 与平静淡定交缠在一起 , 青年时的大起大落
同, 在“ 富贵” 的故事里 , 经历 的是大喜大悲 , 而在 “ 我”
的故事里 , 面 对 的始 终 是 一 个 平 静 的 老 人 。 每 当 “ 富 贵” 故 事经历重大变 故的时候 , 叙 事 时 间 便 会 切 换 到 现 在 。我 便 会 面 对 着 这 个 平 静 的 老 人 , 这样 的 时 间 插
五次是在二喜 、 苦根死时中断 : 老人说着站 了起来 , 拍
拍屁 股上的尘土 , 向池 塘 旁 的 的《 活 着》 的叙事 时序很具 有余华 的
叙 事 特 点 。此 文 由两 个 嵌 套 的故 事 组 成 , 一个是 “ 我”
论余华小说的叙事转型
论余华小说的叙事转型余华是中国当代文坛上备受瞩目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作品以其扣人心弦的叙事方式著称。
其中,余华小说的叙事转型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余华小说的叙事转型。
一、从强化个体性到拓展社会视野余华早期的小说作品,可以说是以强化个体性的叙事方式为主。
如《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作品中,一方面通过对人物的深入刻画,塑造出了较为具体、独立的个体,同时又将这些人物置于特定的时间、地点和社会背景之中,体现出了其所处的特定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
而在其后期的作品中,余华的叙事有了明显的转变,不再局限于个体,而是开始向更广阔的社会视野拓展。
比如在《在细雨中漫步》中,余华着重描绘了农村变革与城市化进程对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影响,呈现了一个包括更加广泛的社会群体在内的逐渐变化的时代图景。
二、从塑造悲情到表达思想情感余华小说的另一特点在于其强烈的悲情色彩,将一些人物置于极度悲惨的处境中,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比如《活着》中的主人公,经历了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等种种苦难后,依然保持着对生命的执着。
而在后来的作品中,余华的叙事呈现出了一种更为复杂的情感表达方式,不仅局限于悲情的塑造,而是更集中于思想和情感的交锋。
如在《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中,余华通过对三十年前的事件进行回顾,阐述并反思了当时年轻人的理想与现实的对抗,揭示出这个时代的特点和蕴含的意义。
三、从直言深刻到张弛有度在叙事表达方面,余华小说的语言一直以其直言深刻、生动鲜活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然而,在叙述方式上,余华的叙事从过去的单调一致逐渐向张弛有度的方式转变。
具体而言,在叙事结构上,余华采用多元化的叙事模式,如广义上的叙述、回忆体、拟人化、寓言等方式,充分挖掘故事的层次和深度。
如在《第七天》中,作者以主人公的身份描绘了重口味的惨烈事件,但同时又将此事件与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和人性谴责相结合,达到了一定的审美和思辨的效果。
论余华创作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论余华创作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余华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巨匠,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本文将探讨余华创作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并列举以下九个提纲标题:一、逆向叙事余华的小说常常使用非线性时间结构,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使读者在阅读时感到时间的错乱。
他善于用闪回和预示的手法,将时间线打乱,增加了小说的复杂性和难度。
二、碎片化叙事余华的作品善于运用碎片化的叙事方式,在文本中穿插着各种看似毫不相关的碎片,如随机的文字、语句和符号,这一些看似故意的断片式写作不仅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性,也是他对现实世界的抵抗。
三、否定权威后现代主义作家反对权威和权力的统治,他们经常使用荒诞和讽刺的手法来质疑既有的权威和主流的话语体系,突出小人物的角度和想法,余华的小说中常常表达出对社会现实、人性弱点或政治话语的反思。
四、文本的自我反思余华的小说经常反思文学创作本身,他对小说的写作形式和创作技巧的探究,使读者发现文本内部的问题和矛盾,这种对文本自身的重视和探究是后现代主义小说的重要特点之一。
五、多元观察角度叙述者的切换和人物间的交错,使得小说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观察角度。
这种多元的视角展示了小说人物的复杂性、跨越角色和身份的多样性,使得小说的故事更加生动、奇幻、真实和复杂。
六、混杂文本余华的小说常常融合多种文本形式,如情节、传说、新闻等,这种混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小说的艺术性和娱乐性,同时也突出了文化碎片的世界化、融合性和流动性。
七、意义不确定性后现代主义认为意义并非是固定的,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因此余华的小说经常在意义上出现多样性,读者往往面临着一种不确定性和困惑,他的小说深刻反映了当时历史环境之下的人们的精神状态。
八、自由主义与反知识分子余华的小说探索自由主义的观点,在文本中反映了小人物对自由主义的向往和追求。
另一方面,余华的小说表现出反知识分子的倾向,对那些弱势群体抱有深情和关注,并对富人、权贵持有一定的严肃的态度。
浅论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
浅论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余华是当代中国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之一,他的小说作品以其深刻的叙事艺术而著称,深受读者喜爱。
本文将从余华小说的叙事手法、叙述结构和叙事风格等方面对其叙事艺术进行浅论。
余华小说的叙事手法非常独特,并且变化多样。
在他的作品中,常常会运用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和多角度叙述等多种叙事手法,灵活运用不同的叙述方式来展示故事情节和人物内心的感受。
比如在《活着》中,余华运用了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以讲述者的口吻将读者带入角色的内心世界,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故事的情感张力和内在冲突。
而在《许三观卖血记》中,余华则采用了第三人称叙述的方式,通过多角度的叙述来展现出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生活状态。
这种丰富多样的叙事手法不仅使得余华的小说具有了更加立体和饱满的叙事效果,同时也增加了作品的阅读趣味和艺术价值。
余华小说的叙述结构非常严谨和严密。
在他的作品中,情节的展开往往呈现出一种环环相扣、扣人心弦的叙述节奏。
他擅长通过叙述结构的设计来营造出一种紧张感和悬念感,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时时刻刻都能够被吸引住,难以释手。
比如在《活着》中,余华通过将主人公福贵的命运起起伏伏、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进行细致入微的叙述,使得整个故事情节呈现出了一种生动而真实的感觉,读者仿佛就置身于这个充满了戏剧性和荒诞性的世界之中,与主人公一同经历了一场生活的浩劫。
这种叙述结构的严谨和严密不仅使得余华的小说具有了一种非常强烈的叙事张力,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与故事情节高度融合的阅读体验。
余华小说的叙事风格也非常独特。
他擅长运用大量的比喻、象征和隐喻等修辞手法来对故事情节进行精彩的描绘和生动的刻画。
在他的作品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富有诗意的叙述场景和独特的叙述语言,使得整个故事情节呈现出了一种既现实又超现实的感觉。
比如在《活着》中,余华通过对人物和事件的描绘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寓意,使得故事具有了一种深刻的内在含义和抽象的思想意蕴。
这种叙事风格的独特性不仅使得余华的小说具有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崭新而富有探索欲的阅读体验。
浅论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
浅论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余华是中国当代文坛上备受瞩目的作家,以其深刻的人性洞察、鲜明的写作风格赢得了广泛的读者群体。
他的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艺术深入人心,本文就从叙事角度来谈谈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
余华的小说往往采用非线性叙事方式,多以倒叙、双重叙事等形式展开。
这种叙事手法打破了传统线性叙事的模式,使故事更为生动、有趣。
例如《再生缘》中,主人公在疯狂逃亡过程中一遍又一遍地回忆往事,前后交替呈现,加深了故事的情感层次和意义深度。
《活着》中阿Q离奇的命运也是通过这种叙事方式展开的。
故事以阿Q死亡告终,却回到了他生前的经历,最后传承到他的后代,更好地表达了生命的价值。
此外,余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也是通过作者娴熟的叙事技巧展现出来的。
在《兄弟》中,聚焦两个长大后生活完全不同的兄弟,通过他们的思想、行为、言谈等细节揭示出他们艰难的命运和悲惨的人生。
余华刻画的这些人物形象多为边缘化、弱势的群体,他们处于社会流变中往往受到压迫、剥削和侮辱,而作者却始终给予他们关注和关怀,以此表达出自己对人类尊严和平等的思考和主张。
除此之外,余华也很擅长将历史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他的小说往往蕴含深层的历史感。
例如《活着》中的福贵,在解放前的农村底层生活,身处动荡的历史背景下,遭受到残酷的政治迫害,并亲身经历到中国社会的巨变。
《在细雨中呼喊》中,主人公李雪哲是一个消失的造反派,他的命运也与历史的背景密不可分。
余华通过这样的手法将微观世界与宏观历史结合起来,更加真实地呈现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价值和意义。
总的来说,余华小说的叙事技巧娴熟,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他创造的这些虚构世界深刻而深情地描绘了人类的痛苦与困境,以及个体与历史的碰撞。
思想的深度和语言的简洁也是余华小说的魅力所在,他的作品必将在中国文学中永垂不朽。
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kdh
摘要: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作家余华,其作品的先锋性之一可以说是“叙事革命”:一是重复循环手法的运用,二是叙事距离的转变。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以上两点,来探讨余华是如何在自己的作品中叙事的,从而更好地理解余华小说创作的先锋性。
关键词:余华;叙事;重复;循环;叙述距离从某种意义上说,小说是叙事的艺术。
以《十八岁出门远行》而跻身文坛的先锋派代表作家余华,在“叙事革命”方面是功不可没的。
1.重复循环重复,在中外文学创作中,本是一种修辞手法,它通过重复某个词、短语或句子而使文章达到某种特殊效果。
在小说叙事中,重复也是一种重要手段,它主要是指多次讲述发生过一次的事或类似的事,包括事件重复和话语重复。
一般来说,重复难免显得罗嗦、唠叨,一般作家都把重复作为禁忌,少用或不用。
但重复作为叙事策略,曾被先锋小说家普遍采用,而其中余华在这方面取得突出而独特的成绩,这在余华90年代以后的几部长篇小说中体现得较为典型。
下面就结合余华的代表作《许三观卖血记》来分析这一叙事策略。
《许三观卖血记》讲述了一个小城丝厂的送丝工人许三观从青年到老年的一生。
小说中主人公许三观一生共卖了12次血,故事情节就是随着这12次卖血而徐徐展开的。
许三观的一生最主要的事件就是不断地卖血,重复地卖血就标志着他需要不断地克服生活的苦难。
许三观的生活显然是一种简单的生活,重复的生活,不断失血的生活。
也正是这种曲折的卖血经历,表现出了普通民众的爱与恨、善与恶;表现了普通人身上具有的人类的优秀品质:牺牲、奉献、无私、忍耐……在这种“重复卖血”中,隐含着丰富深刻的“重复性经验”,从而使作品形成了跌宕起伏的情节发展曲线和回环激荡的主旋律,让人看后都不禁为许三观的一生而感到沉痛和心酸。
叙述许三观的12次卖血,这是对事件的重复。
除了事件的重复,还有话语的重复。
这一手段并非是将同一段话语原原本本地反复讲述,而是每一次重复讲述的角度、层次都有所不同,从而使一个事件的意义得到多层次、多方面的展示。
浅论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
浅论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
余华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以其深刻的思想、独特的叙事风格和独具特色的文学形式赢得了广泛的读者和好评。
他的小说常常探讨现代社会中人性的扭曲和人性的拯救,深入揭示了人性的本质和复杂的心理世界。
下面将从余华小说的叙事角度对其作品进行浅论。
余华小说的叙事风格独特,以极简主义的笔法、情节的逻辑跳跃和极强的视觉形象为特点。
在叙事上,他常常采取非线性、错综复杂的叙事结构,将故事时间和空间穿插、交织,达到超越现实与思想的层面,使小说具有鲜明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余华小说中的角色群像多样,常常以小人物为主人公,从他们的个体经历展开全景式的社会叙述。
他的小说在人物刻画上善于描写人物的内心体验和情感变化,通过角色的思想、语言、行动等方面的描绘,深刻揭示了人类的本性和社会现实。
余华小说中的语言风格幽默、古怪,常以暴力、黑色幽默来表达人类的黑暗本性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他的语言真实、生动、朴素,充满想象力和力量,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共鸣和震撼感。
余华小说中的人性主题深刻、复杂,挖掘人性的荒诞、扭曲和人性的挣扎、救赎。
他的作品通过对人性的深刻反思,探索了人类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意义,以及人类存在中的矛盾和冲突。
余华小说中的人性主题体现了人的复杂、矛盾的心理状态和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引起人们对人性、社会现实、价值观等问题的深入思考。
总之,余华小说的叙事风格独特、语言简练、形式新颖,人物形象深刻、真实,探讨人的基本问题和社会的复杂现实。
他用自己特有的艺术手法,让人们看到了世界上的种种不公、不满和绝望,反映了人类在时代变革中的种种情感和心理变化。
浅论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
浅论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余华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小说以其深刻的现实主义风格和扎实的叙事功底而著称。
余华的小说叙事艺术独具匠心,他通过细腻入微的叙事方式,将人性的复杂、生命的苦难、历史的沉浸和社会的变迁刻画得淋漓尽致。
本文将从余华小说的叙事特点、叙事结构、叙事角度和叙事语言等方面,浅论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
余华小说的叙事特点余华小说的叙事特点体现在对人的关怀和对历史的关注上。
余华的作品以中国大陆农村为题材,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和故事的叙述,展现了一个个普通人的命运与内心。
他的小说中充满了对人性的关照,对人生的洞察,对命运的思考。
余华用故事讲述人生,通过对人物的细致塑造,揭示了人性在各种磨难中的扭曲和挣扎,在命运的巨轮下不屈的坚韧和韧性。
余华的小说叙述着中国的历史。
他的作品中融入了历史的烙印,直面中国的社会变革和历史沧桑。
余华通过小说讲述了中国几十年来的社会变革和人民遭受的苦难,揭示了社会的暴力与不公,以及人民对此的反抗与求索。
余华的小说以历史为背景,以人物为中心,通过对历史的再现与人性的探究,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余华小说的叙事结构通常采用线性叙事结构。
他通过线性的叙事方式,沿着时间发展的脉络,叙述人物的生活经历和命运变迁。
他的小说中常常交织着多个时间节点的叙述,通过对现实和回忆、过去和现在的交错展开,深化了对人物内心和命运的揭示。
余华的叙事结构清晰、紧凑,能够将读者带入故事场景,感受其中的情感和张力。
余华的小说叙事结构常常以“寓言”的形式出现。
他借助寓言的叙事手法,通过对小说世界中的虚构事件和人物的隐喻刻画,阐发了更深刻的主题和意义。
他的小说中常常出现寓言般的情节和人物,通过这种叙事结构,余华在表层故事之下,揭示了更为深刻和抽象的内涵,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反思和启示。
余华小说的叙事角度多样,常常采取第三人称全知视角。
这种叙事角度可以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而且也能够揭示出更多的内在联系和外在意义。
浅论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
浅论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余华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小说以其深刻的现实揭示和独特的叙事风格而闻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进行浅论。
余华小说的叙事风格简洁直接。
他常常以干净利落的笔触描绘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情感。
“余华文风简约,几乎没有修饰和华丽的修辞,最大限度地突出故事本身。
”在《活着》这部作品中,余华通过简短的叙述方式表达了主人公福贵在生活起起伏伏中的痛苦和坚强。
他将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复杂的情节通过简单的语言组织得井然有序,使读者能够直接而深刻地理解和体验故事的内涵。
余华小说的叙事方式常常采用多重时间结构。
他经常通过回忆和闪回的方式,将故事展开于过去和现在之间,呈现出一种纵深的艺术效果。
在《活着》中,主人公福贵回忆起自己的一生,并通过回忆的方式将读者带回到他的童年、青年和中年时期,以此展示他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变迁。
余华通过这种叙事方式,生动地展示了主人公的成长轨迹和人生命运的变迁,使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常常以讽刺和黑色幽默为特色。
他通过夸张和荒诞的情节,嘲笑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荒诞和矛盾。
他善于将底层人物和社会边缘人物的遭遇与现实社会的荒唐进行对比,从而展现出社会的矛盾和人性的丑陋。
在《许三观卖血记》中,余华通过描述主人公许三观的卖血经历,以讽刺和黑色幽默的方式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和弱势群体的困境。
这种叙事方式使整个故事在荒诞中揭示出现实生活的残酷和荒谬,有力地抨击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丑陋。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还有很多其他的特点。
他常常通过细节的描写来营造氛围和增强故事的真实感;他善于运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使故事更富有深度和哲理。
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现实揭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作品通常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成为当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浅论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
浅论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余华是当代中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艺术和深刻的人物描写而著称。
他的作品大多以中国农村为背景,描绘了中国社会的阴暗面和人性的残酷,展现出了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和深刻的情感内核。
本文将围绕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展开探讨,剖析其在叙事结构、文学手法和题材选择上的独特之处。
余华小说的叙事结构首先表现为错综复杂。
余华的小说大多采用多重叙述的方式,通过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交叉叙述来展现故事的全貌。
比如他的代表作《活着》就以主人公福贵的人生经历为主线,穿插了大量的回忆与闪回,将主人公的命运与中国社会的变迁相结合,通过主线和支线的交叉叙述,使整个故事更加生动丰富。
余华小说的叙事结构还常常是一种非线性的叙述。
他会巧妙地运用回忆、闪回等手法,将故事情节展开与收束相结合,增加了故事的悬念性和可读性。
这种错综复杂的叙事结构不仅增加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而且更好地彰显了小说的主题和情感。
余华小说的叙事手法表现为写实主义的特点。
余华善于以平实而深刻的叙述方式,揭示人物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在他的笔下,人物形象往往是鲜活立体的,他通过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生活百态。
在小说《活着》中,主人公福贵的人生遭遇十分凄惨,但余华并没有过分渲染其悲惨命运,而是以冷静的文字,还原了真实的生活状态。
通过对农村人的生活的描绘,余华让人们感受到他们在无望中仍然生存下去的勇气与顽强。
这种真实而朴素的叙述方式,使余华的小说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让读者产生更深的共鸣和感悟。
余华小说的叙事手法还表现为注重细节的描写。
他对人物的描写往往是非常细致入微的,他善于捕捉人物的细微情感和细节变化,通过对人物内心的描写来展现其丰富的情感和复杂的心理活动。
比如在《许三观卖血记》中,作者对许三观的内心感受和苦闷状态的描写十分细腻动人,通过对其心理的描写,展现了农村人在生活压力下的挣扎与奋斗。
他的叙述中还会穿插大量的细节描写,比如对于农村风土人情、农村生活细节的描写十分丰富生动,让读者仿佛置身感受到了一种亲切和真实的氛围。
【推荐下载】关于余华小说的先锋叙事及其转型
关于余华小说的先锋叙事及其转型 余华小说的先锋叙事及其转型:他的小说在叙事时间、叙事对象、叙事态度上分别经历了由零碎模栩转向具体明确、由人物的欲望转向人物的性格、由冷淇紧张转向温和舒级的成功转型. 余华的小说创作从1987年1月在《北京文学》上发表的成名作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到1996年的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是8o年代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即先锋小说,后期是9o年代创作的三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 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最初发表在1991年第6期《收获》上时名为《细雨与呼喊》) 这部作品一经间世,人们便立即就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余华对他前期作品的一个总结,也是他的创作发生变化的开始。
,,[lj(P341,《活着》的发表标志了先锋叙事的成功转型。
余华曾经被看作是小说革命的先锋性拓展的代表人物,[l1卿36)他的小说前后时期的变化正体现和代表了先锋小说发展的趋势、方向和必然. 叙事时间由零碎模糊转向具体明确余华前期的先锋小说在叙事上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打碎传统线性完整的时间链,故意淡化情节和对故事性的消解,整个叙事结构在时间线索上是任意的、零碎的和散乱的,人物的游离性和符号化,时间、结构、人物是跳跃的和错乱的,叙事视角不断地游移和转换,叙事没有明确的时间、地点和历史背景。
余华小说的叙事深受法国新小说派核心作家罗伯一格里耶等后现代主义作家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强调的是一种彻底多元化、碎片化的世界观。
他认为世界并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是各种碎片的拼接。
因此,我们不可能给世界一个统一的认识,也不可能相信所谓的永恒真理,而只能认同这种碎片化的存在状态。
~由于世界本身不存在统一性,所以对中心意义的追寻也完全是徒劳和没有价值的。
同样就叙事而言,文本内部也不可能存在任何中心意义,一切都只能是表面化、平面化和不稳定的,这种纷乱而不确定的过程就是文本的一切。
余华小说的创作特点
论余华小说创作的特点在先锋派小说家当中,余华是较为独特的,他的小说对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美学风格给予彻底的否定,传达出对现实世界异于常人的认识和感受。
他的小说不断地叙说着对自己现实世界中人及人的命运思考、怀疑、迷惑……讲述着一个个人们无法逃离的厄运,展示一幕幕的人生悲剧。
以下笔者尝试从哪些方面来阐述余华的小说创作特点。
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形式的意义,在于它对内容的塑造作用。
恰当的形式能使内容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不恰当的形式,不仅不能使内容充分表现出来,而且会损害内容的表达。
艺术表现形式一般是指叙述手法和语言的运用,余华的作品对形式的偏好和新形式的创作极大地引起了读者的注意。
其实好的故事并不排斥适当的形式,鲁迅的作品就是形式和故事内容的巧妙结合。
余华在写《活着》时,由于形式上的装饰意味消失了,叙述重心倾向到人们的命运本身。
《活着》以平实的手法,将富贵的苦难一生娓娓道来,尽管他经历了儿子、妻子、女儿、女婿,外孙众多亲人死去的打击,饱尝着孤独无依的痛苦,终日与老牛为伴,但仍以豁达坚韧的人生态度生活在世间。
尽管这篇小说与余华八十年代的作品一样,写出许多死亡和那令人发指的暴虐残忍的场面,但往昔梦幻、神秘的感觉已经消退,也摆脱了那阴暗的氛围,从虚幻天空回落到现实大地,小说中完整的故事,清晰的情节线索,达观乐生的生活态度与冷静平实的写作手法,把生存的人生价值包容在从容的形式叙述之中。
随着《许三观卖血记》的出版,人们又一次惊叹,余华不仅把故事讲述得精彩绝伦,而且形式感也很强。
余华自己也坦言:“我觉得我是从内心深处把握分寸去写作,这不是技巧能够解决的。
”[1]《许三观卖血记》昭示了余华崭新的精神气象,悲悯、温情接纳勾销了冷漠无端的暴力,彰显了人生存的艰难和价值。
而且余华为表达“这是一本平等的书” [2] 而采取取消作者身份的叙述方式,这也是决定了叙述的节奏和规律,像民歌般迁流漫衍,流淌着作者平民化、生活化的平和节奏。
试析余华《活着》的叙事语言余华活着语言风格
试析余华《活着》的叙事语言余华活着语言风格试析余华《活着》的叙事语言余华活着语言风格叙事语言是叙事者借以完成叙述行为的工具,也是读者与叙事者之间的媒介。
作家的思想很大程度上是要借助语言这一媒介体现的,因而叙事语言也成为了解作家的直接路径。
余华的《活着》在叙事语言上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笔者试以小说的叙事语言为切入点,分别以地域性乡土语言、充满温情的语言及冷静的死亡叙述三方面浅析其语言的独特风格。
余华;《活着》;叙事语言C953A1007―4309(2010)10―0125―1.5《活着》是余华作品由暴力转向温情的代表作之一。
在叙事手法、叙事语言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平缓的叙事语调、直白简单的叙事方式、重复而有节奏的叙述技巧向人们讲述了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
一、地域性乡土语言对作家而言,他的作品之所以能形成别具一格的风格固然与作家独有的个人感悟、思维方式、表达技巧等内在的因素有关,同时与他所生活的时代、文化、地域等外在因素也相关。
被比利时《南方挑战》杂志评价为写出了“以地区性个人经验反映人类普遍生存意义”的余华,其文学创作与文学思想始终是饱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有着吴越文化的精神,有着乡土文化的特质。
《活着》所蕴含的地域性乡土语言使文本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它将江南农村生活、乡土人情等都浓缩到文本中,清晰地再现了浙江一带的乡村风貌;且小说以老人讲故事的口述形式展开,语言高度口语化的同时质朴简洁,富有日常生活气息和浓烈的乡土韵味。
小说中的人物,从福贵的父亲到小孙子苦根都具有个性化的语言。
作家巧妙地结合不同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同一人物的不同年龄不同地位、不同的社会大环境、等等,给每一人物特定的言语措辞。
透过语言的表层我们读到的是实实在在的、活生生的农民。
作为故事的讲述者福贵,作家给予他最简洁最朴素也是最粗俗的措辞。
余华说“福贵这个人物,他是一个只读过几年私塾的农民,而且他的一生都是以农民的身份来完成的,让这样一个人来讲述自己,必须用最朴素的语言去写,必须时刻将叙述限制起来,所有的词语和句式都为他而生,因此我连成语都很少使用,只有那些连孩子们都愿意使用的成语,我才敢小心翼翼地去使用。
从《兄弟》看余华的叙事风格
从《兄弟》看余华的叙事风格
余华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常常使用直白的
语言,描绘出人性的复杂性和生活的残酷性。
在他的代表作《兄弟》中,他的叙事风格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讲故事的方式非常简单明了,情节跌宕起伏,通过各种手段
将读者的情感拉扯至深处,形成强烈的阅读体验。
2. 余华的叙事非常直白,他不会过多修饰语言或追求诗意,而
是用有力的情节和深刻的描绘准确表达出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残
酷性。
3. 他通过描写具体的人物和事件,探讨人的内心困境和现实的
挑战,以此展现出人性的各种可能。
4. 余华的作品中常常使用天然、合理的事物比喻人性的强弱、
品性的良恶。
例如:《兄弟》中的火车头、绿豆草、象社会等等。
5. 他的小说常常使用非线性叙事的手法,引人回忆过去,反复
推进,力图西省出更多人性的细节。
总之,余华的《兄弟》在叙事上具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图像
意象,直白而又深刻,让读者看到了世间最复杂的人性和最残酷的
生存环境。
浅论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
浅论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余华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其小说的叙事艺术在当代文学界备受称赞。
余华小说的叙事风格独特,语言简明,细节刻画生动,表现手法多样,情感表达深刻,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与生命哲学性质,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以及人性的复杂性。
余华小说的叙事风格尤为独特。
其作品常常采用非线性叙事,跳跃式的时间表达方式和故事情节的颠覆式组合,给予读者强烈的冲击感和思考空间,使得小说的叙事极具张力。
例如,在《许三观卖血记》中,作者通过对主人公生命中的几个节点的反复转述和巧妙跳跃,将发生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地的故事融合在一起,达到了对人物的深刻刻画。
这种叙事手法能够极大地增强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和读者的阅读愉悦度。
余华小说的语言简明,但又足以表现出作品的情感深度。
他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准确生动、图像化的描写方式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节奏,表现出种种生动的画面和人物形象。
例如,在余华的《活着》中,余华采用朴实的语言描述四十年间的农村生活,小说的语言中不乏农民口头语言、民间故事等等,但这样做不但没有决堤式的感情爆发,更让小说显得更加真实、生动,同时,也强化了作品对读者的吸引力。
除此之外,余华小说经常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塑造,达到情感表达的深入。
小说中的一些细节,不仅是对故事的补充,更是切入人物内心感受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活着》中,福贵的父母在他患病时为给儿子省钱,用布包住一条手臂,虽然这并不是整个小说的重点,但通过这样细节的描绘,使得读者在对福贵的深情关注中更能够感受到人性中的善念和人性的复杂性。
总体来看,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具有现实主义色彩和生命哲学性质。
他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在描绘人物的同时,深入探究人性精髓。
余华小说中关于人性的探究往往涉及抉择、责任、生命观等主题,给人更多思考的空间。
通过余华小说的阅读,读者不仅从故事情节中获取阅读感官的乐趣,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些“生命哲学”主题,从而感受到小说的思想价值,从而找到自己的人生信仰,这也是余华小说与众不同的精髓所在。
论《活着》的叙事美学风格
论《活着》的叙事美学风格余华是当代著名的实力派作家,《活着》发表于1992年,是余华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此小说的主要特征是叙述者由作者主体转向了人物主体,而且采用双重声调的叙述结构和镶嵌式叙述结构。
《活着》采用了最单纯最朴素的叙述声调,平实的语言、单纯的句式带来扑面而来的温情和熟悉的亲切感,引起读者情感声调的激荡和共鸣:叙述声调的安详平静与人生苦难的沉重形成了巨大的情感张力。
标签:余华;活着;叙事美学[文献标识码]A余华是当代著名的实力派作家,他的创作在当代文坛越来越凸显出重要性和影响力,他的文本具有一种震撼人心、感人肺腑的穿透性力量,90年代的《在细雨中呼喊》、《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等长篇作品明显地标识了余华小说创作在艺术上的转型。
这种转型的主要特征是叙述者由作者主体转向了人物主体以及相应变化的由人物主导的叙述声调中生长。
先锋小说以对叙事美学的大胆实验著称,作为先锋小说家中的翘楚,余华的文本整合了现代、后现代等多方面的叙事技巧,经过多年锤炼,形成了卓越超绝的叙事技术。
《活着》发表于1992年,是余华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里,曾被人们称为“先锋作家”的余华一改昔日的诡异,转而采用写实的手法,摒弃形式的繁杂,以其惊人的简单叙述,铸就了小说意义的深邃与复杂。
余华认为“活着”是他迄今所有作品中最好的题目,是中国语言中最有力量的词。
这个词,表达的意蕴不是进攻、喊叫,而是忍受,人的忍耐力是惊人的。
我曾经说过“我是为写作而活着”,但是如果某一天上天剥夺了我写作的能力,我还是会挣扎着活着。
“活着”是生命本身的要求,也是活着的人的最基本的目的,人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1〕本文从叙事美学的角度通过以下几方面重新对文本进行阐释。
一、双重声调的叙述者托多洛夫把叙事者称为叙事文中的“陈述行为主体”〔2〕,瑞蒙·科南称它是“声音或讲述者”〔3〕《活着》采用了采风人和老人双重声调的叙述结构,采风人在文本中起串场的作用,将故事的真正讲述者引出,之后他便退居幕后,成为故事的聆听者,他确实拥有的是一个读者的身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 , 秦 时 期 将 文 字 作 品 统 称 为 文 学 , 魏 晋 以 后 才 逐 渐 将 文 学 先 到 作 品 单 独 列 出 。在 现 代 通 常 将 文 学 分 为 诗 歌 、 文 、 说 、 本 四 散 小 剧 大 类 型 。我 们 知 道 , 说 作 为 文 学 作 品 中的 一 大 体 裁 , 是 通 过 描 小 它
写 完 整 的 故 事 情 节 和具 体 的 环 境 .塑 造 多 种 多 样 的任 务 形 象 , 从
不在 意 自 己的 身 体 . 可她 爱 自 己的 脸 蛋 。 那 支只 吸 了 一 口的 香烟
搁 在 茶 几 上 . 己燃 烧 着 自 己… … 自
这 段 文 字 就 采 用 了第 三 人 称 的 叙 事 视 角 , 者 在 使 用 一 系 列 作 动词 的同时一直强调 “ ” “ 己” 烟 、 “ 她 给 自 点 给 自己 ” 排 容 貌 , 安 而 香烟也是“ 自己 ” 烧 着 “ 燃 自己 ” 短 短 百 十 来 个 字 , 着 一 个 形 容 。 不
中图 分 类 号 :1 64 10 . 文章 编 号 :1 7 — 1 1 2 1 ol 0 8 — 2 6 3 2 ( 01 ) 一 0 5 0 l
上 改 变 这 一 叙 事 倾 向 。如 小 说 《 栗》 : 战 中
她 止 住 咳 嗽 以后 . 泪 汪 汪 地 又 给 自 己点 燃 一 支 香 烟 . 眼 随后
视 觉 文化 逐 渐 成 为 文 化 主 流 . 家 们 也 自觉 不 自觉 地 在 文 学 创 作 作
心 理 活 动 。“ ” 我 冲进 教 室 打 了 有 庆 , 庆 回 家 之 后 还 一 直 耿 耿 于 有
怀 , “ ” 竟 是 他 父 亲 。作 者 并 没 有 直 接 对有 庆 的 心 理 活 动 进 但 我 毕 行 描 写 , 是 通 过 有 庆 反 复 分 糖 的过 程 这一 动作 化 视 觉 造 型 把 有 而
要 的是 小 说 中栩 栩 如生 的画 面感 和 镜 头 感 。这 实 际 上 也成 为 了 张
段 , 本 只 有 靠 台词 和 动作 。这 也决 定 了 小 说 的语 言 生 动 、 腻 、 剧 细
富 有 感 情 , 剧 本 的语 言 简 沽 、 素 . 言 表 述 能 更 容 易 地转 化 成 而 朴 语 动 作 、 面或 场 景 。 画
词 , 过 动 作 和 场 景 的冷 静 描 写 将 一位 爱美 的 哀 伤 的 时 尚女 郎 的 通
糟 糕 心 情 活 灵 活 现 地展 现 了 出来 。
而 广 泛 反 映社 会 生 活 的 。而剧 本 作 为戏 剧 、 视 艺 术 创 作 的 脚 本 , 影
它 往往 以代 言体 方式 为 主 表现 故 事 情 节 。 中 电影 剧 本 由场 景 描 其 写 、 物 对 话 和 动 作 描 写 构 成 . 就 是 由画 面 来 讲 述 故 事 。小 说 的 人 它 表 现手 法 以 叙 述 为 主 , 剧 本 以 对 白 为 主 . 是 小 说 和 剧 本 写 作 而 这
的最 大 也 是 最 根 本 的 区别 。在 塑 造 人 物 方 面 小 说 可 以 调 动 一 切 手
余 华 的 小 说 《 着 》 张 艺 谋 成 功 地 导 演 为 同 名 电 影 《 着 》 活 被 活 。 《 红 灯 笼 高 高 挂 》 由 苏 童 小 说 《 妾 成 群 》 改 编而 成 ) 《 豆 》 大 ( 妻 、菊 ( 由刘 恒 小 说 《 羲 伏 羲 》 编 而 成 ) 《 机 》 《 叫刘 跃 进 》 均 伏 改 、手 和 我 ( 由刘 震 云 同名 小 说 改 编 而 成 ) 电影 的成 功 都 不 仅 仅 在 于 小 说 文 等 本给 导演 们 提 供 了 富 于 动 态 的情 节 和 性 格 鲜 明 的 人 物 形 象 . 重 更
实 际 上 , 种 文 学 体 裁 向另 一 种 文学 体裁 的 倾 斜 和 靠 近 的 文 一
学 现 象 并 不 罕 见 。比如 堪 称 中 国 古 典 短篇 小说 巅 峰 的 《 斋 志 异 》 聊
就 呈 现 出 明 显 的 诗 化 倾 向 。 代 作 家 史 铁 生 的 { 小 说 《 虚 笔 当 乇篇 务
文 学 界 ・ 学 评 论 文
余华 小 说 叙 事 的剧 本化 倾 向
梁 军 刚
( 康 学 院 中 文 系 , 西安 康 7 5 0 ) 安 陕 2 00
摘 要 : 消 费文 化 语 境 中 . 学 作 为 一 种 特 殊 的 精 神 产 品 也 在 文 在 逐 渐 走 向 商 品 化 0世 纪 八 九 十 年 代 以来 以影 像 艺术 为 代 表 的 2
拿 出化 妆 盒 , 新 安 排 自己 的 容 貌 , 细 心擦 去 被 眼 泪 弄 湿 了的 重 她 欧 洲 传 统 文 学 理 论 将 文 学 分 为 诗 、 文 、 剧 三 大 类 。在 中 散 戏 睫毛 膏 , 用 手 巾纸擦 起 了脸 和嘴 唇 , 下 去 是 漫 长 的化 妆 。 并 又 接 她
庆 当 时 矛 盾 复 杂 的 心理 活动 跃 然 纸 上 。 似 乎 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由作 者 叙 事 的 外 这 聚 焦 模 式 决 定 的 , 我 认 为 余 华 并 不 是 因 为叙 事 人称 而选 择 叙 述 但
中融 八 了视 觉元 素 . 小说 叙 事 呈 现 出一 种 明 显 的 剧 本 化 倾 向 。 本 文 主要 以 余 华 的 小 说 为 例 对 这 一 现 象进 行 了独 特 的 分 析 和 深 入
的 探 讨
方式 ,而 是 他 出 于 叙 述 方 式 的需 要 选 择 了第 一人 称 的 叙 事 视 角 。
小 说 文 本 中大 量 这 样 的 例 子 也 足 以 证 明叙 事 视 角 并 不 能 从 根 本
文献标识码 : A
关键词 : 小说 叙 事 ; 言 ; 觉 文化 ; 本 化 ; 语 视 剧 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