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品课个性化教学的转变思路

合集下载

新时期初中思想品德课改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新时期初中思想品德课改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新时期初中思想品德课改的问题及改进策略随着时代的发展,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也面临了一些问题,如传统教学模式单一、教材内容不够贴近生活、学生对课程缺乏兴趣等。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进行改革和探索,下面我将从教学模式、教材内容和学生兴趣等方面提出改进策略。

一、教学模式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知识传递,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动性。

新时期的教学模式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1.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学方法包括讨论式教学、角色扮演、场景模拟等,这些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2.强调实践与实际应用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可以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调研等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锻炼实践能力。

二、教材内容方面当前的教材内容,往往过于抽象和理论,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需要加强改进。

1.注重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应该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了解课程与生活的相关。

例如在教学中讲解爱国、尊老爱幼等话题,就可结合实际生活情境加以说明。

2. 关注跨学科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不应该是与其他课程割裂开来的,应该和其他学科紧密结合,进行跨学科教育。

例如,在语文、历史等学科中,应该贯穿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三、学生兴趣方面学生的兴趣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

1.体现多样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爱好和特长,教学应该多样化,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和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关注个性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优势。

总结起来,新时期初中思想品德课改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有很多,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转变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转变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转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中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新课改”为着每一个学生发展、终身发展,为着促进每位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发展”,成为我们新的教学核心理念。

下面笔者将谈谈在学习课程标准后认为需要做好的几大转变。

1教学手段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

教学手段单一,即”一块黑板。

一根粉笔。

一本书。

一张嘴”,以教师讲授为主。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教学条件的改善,信息的四通八达。

随着人们对新课程理解的不断加深,品德教师必将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一定要整合、利用好各种资源,包括图片资料、影视资料、历史文献、其他学科资源、专家讲座、社会教育基地、网络资源等。

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进各种教学资源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等。

运用现代化的各种教学手段是现代化教学活动的必然趋势,也是推进课程改革的有效保证。

2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我国当前初中品德教材的内容上来看,很多内容都拥有比较强的模拟再现功能。

所以,进行情景再现等主题拓展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和吸收知识要点,对品德教材中的情感和观点进行深入理解,进而用这些观点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达到良好的效果。

比如,品德教师可针对教材上的一个比较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辩论。

两组同学各自设立自己的论点,相互辩论,真理在争论的过程中自然浮出水面,透过辩论的过程,学生可以有效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并将之运用于实践中。

3教学模式由教师主导向学生主体转变新课程彻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变”一讲到底”为“教学合一”。

传统的”一讲到底”,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教育理念转变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教育理念转变

气 的一 潭死 水 。 当代 的初 中生 已经 不再 是 十 年前 或 者 五
年前 的初 中生 了 , 们更 加早 熟 , 于 网络 、 讯 的发 达 , 他 由 资 他 们 能 更 加 自 由 地 接 触 外 面 的 世 界 ,也 更 有 自 己 的 独 立 主见 。 愿 意被 命 令 、 愿 意被 束缚 这 些人 类 的天性 在 他 不 不 《 点分 析 》 交流 探 讨 , 够 分 析 优 秀 的 传 统 文 化 对 当 观 的 能
夫教资 204-:刊 料 0&P- 旬 1 lq g
初 中 思 想 品 德 课 教 学 中 的 教 育 理 念 转 变
刘 辉
( 州市 贾 汪 区教 育 局 , 苏 徐 州 徐 江 摘 要 : 课 改 对 于 思 想 品 德 教 学提 出 了新 要 求 , 新 培 2 11) 2 0 1
《 础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纲 要 ( 行 ) 的 “ 维 目 标 ” 向 基 试 》 三 指
学 生 的 全 面 发 展 , 重 学 生 在 品 德 、 智 、 美 等 方 面 的 注 才 审 成 长 。 想 品德课 是 一 门时 代性 和实 践性 都很 强 的 学科 。 思
脱 离 时 代 的 思 想 品 德 课 除 了一 味 的 说 教 之 外 就 是 缺 乏 生
个 国 家 民 族 的 物 质 为 基 础 , 神 更 是 其 灵 活 所 在 。 共 中 精 中 央 、国务 院 《 于深 化 教育 改 革全 面 推 进 素质 教 育 的决 关 定 》 指 出 : 当 今 世 界 , 学 技 术 突 飞 猛 进 , 识 经 济 已 中 “ 科 知 见 端 倪 , 力 竞 争 日趋 激 烈 。 育 在 综 合 国 力 的 形 成 中处 国 教 于基础 地 位 . 力 的强 弱越 来 越取 决 于 劳 动者 的素 质 , 国 取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四个转变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四个转变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四个转变为适应初中学生的成长需要,思想道德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增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进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慢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道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增进初中学生思想道德进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

依据以上的教学目标,通过对《学习、课程与评估》的研习,我以为个人要不断的改变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使实际教学情形与个人的教学愿景更为接近,必需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尽力。

1.转变课程教学理念在过去的教学中咱们只是一味的依托讲义的知识,一直以讲义作为唯一的教授知识的渠道。

此后必需尽力冲破传统的“课程即是教材”“课程即是知识”“教师仅是课程的执行者”等狭隘的课程观,树立建构主义的课程教学意识。

课程不仅包括了知识,而且包括了学习者占有和获取知识的主体活动进程,即课程知识是在充满生机的社会性交往进程中建构生成的。

建构主义以为,知识是由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它取决于特定情景下的学习历程。

在课程教学进程中,应该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轻忽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是学生知识的帮忙者、增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

教师的作用应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成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和合作者。

应当树立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学习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任何学科的学习和理解都不会像在白纸上画画一样,学习总要涉及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学生老是以自身的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或信息。

同时,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还应充分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彼此作用。

通过讨论与合作,能够帮忙学生看清事物的方方面面。

由于在讨论中学生不断对自己的试探进行反思,对各类观念进行组织,自己的建构能力自然会取得提高。

树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课程教学观念。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的创新教学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的创新教学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的创新教学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时刻都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让他们成为有德有才的人才。

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改变,教学方法也需要随之不断创新。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创新教学更是至关重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就初中思想品德的创新教学进行探讨和思考。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往往比较枯燥,缺乏实际应用。

我们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手段,如游戏化教学、情景模拟等方式,使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教授“诚实守信”这一思想品德时,可以设计一些情景模拟游戏,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场景,从而深化他们对这一品德的理解和认识。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教学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往往是老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

而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如小组讨论、课堂互动等,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进行道德情感教育时,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材料,进行研究探讨,并展开小组分享和讨论,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三、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我们不仅要灌输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更要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通过创新教学手段,比如项目驱动教学、案例分析等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可以设立一些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注重实践环节创新教学还可以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感受和理解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志愿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善良和关爱他人的快乐和意义。

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思想品德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他们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初中德育教学改进思路

初中德育教学改进思路

初中德育教学改进思路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变革,初中德育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和创新,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初中德育教学改进思路。

一、设立德育课程
1. 为什么需要设立德育课程
2. 德育课程的设置原则和内容
3. 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二、注重个性化德育教育
1. 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
2. 个性化德育教育的措施和方法
3. 个性化德育教育的评估方法和策略
三、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
1. 家校共育的重要性
2. 学校与家庭合作的方式和手段
3. 学校与家庭共同解决的德育问题
四、积极育人,多元评价
1. 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2. 多元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3. 评价结果的引导和利用
五、建立正向激励机制
1. 正向激励机制的重要性
2. 正向激励机制的设计与运用
3. 正向激励对初中生德育教育的影响
六、师德师风建设
1. 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
2. 师德师风对学生影响的重要性
3. 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七、教育科技与德育教学融合
1. 教育科技的发展对德育教学的影响
2. 教育科技在德育教学中的应用
3. 教育科技与德育教学融合的优势和挑战
结语:初中德育教学的改进思路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工作。

只有注重实践创新,积极探索和尝试,才能不断提高德育教学的质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希望本文提供的思路能够有所启发,为初中德育教学的改进提供参考和帮助。

浅谈初中思品课的个性化教学设计

浅谈初中思品课的个性化教学设计

浅谈初中思品课的个性化教学设计新课程的施行,对广大思品教师提出了新挑战。

思品教师要想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落实新课改精神,就必须注重自身的完善和发展,改进教学方法,推进个性化教学。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思品教学的发展。

听了专家们的讲课,我对个性化教学设计有了新的认识。

个性化教学设计从科学定义方面讲是指基于教学内容,依据学生情况,能够充分反映教师个体的教学风格、教学优势、教学个性、教学经验以及个性心理特征与倾向性,并能充分体现其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从教学实践上说就是同一内容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教学设计。

通过学习现从自己教学实践方面谈谈个人的浅显认识和体会。

一、个性化教学设计必要性1、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呼唤个性化教学设计时代是在发展变化的,而人的思想、行动必须跟着变化,死守着原有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而不顾及时代的发展,无异于“刻舟求剑”。

当课堂充分开放,着眼培养学生的素质时,课堂教学设计就应该体现个性化。

众所周知,未来人才的特征往往是复合型的,这就需要受教育者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从实践中培养学生能力。

因此,教学设计就不能固守陈规,亦步亦趋,而应该广泛吸纳,兼容并蓄,富于变化。

2、要优化学生学习方式必须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带着自己的经验、知识、想法、兴趣参与课堂学习,并成为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多变性和复杂性,所以从学生学习的特点来看,课堂教学不应局限于千篇一律的程式,应该具有创新精神。

如果课前设计陷入僵化,把教学当作是排戏、演戏,教师当导演,学生做演员,或是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教师自问自答,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只能被动学习,只能由教师牵着鼻子走。

3、学科特点决定了个性化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初中思品是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为目的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

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有其不同于其他学段不同课程的独特规律特点。

浅议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改

浅议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改

浅议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改摘要:为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一轮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各省市普遍实施。

新课程倡导新理念,对课堂教学提出新的要求。

作为一名课改中的思想品德教师如何面对新的挑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这既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

关键词:初中思品课教学方式教学改革新课程改变了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与方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效果,让学生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注重读、议、练、讲有效结合,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教学,才能向课堂要质量,达到课改理念的体现、课标的落实和新教材的运用的教学效果。

现就本人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供大家探讨。

一、体现教材特点,先学后教新旧教材有明显的区别:如果说旧教材称为教本,是以教师的教为主,那么,新教材就是学本,是以学生的学为主。

许多教师将教育服务于学生的位置颠倒,把学生当作自己课堂教学表演的工具。

新教材倡导以人为本,即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自学、探索、实践的过程,让每位同学都变成为有理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动发展的个体,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渴望表达、渴望体现自身价值的愿望,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

具体分为两个阶段:1.课前预习,即课中、课前预习,生成问题。

课前预习,即传统教学中的课前预习。

在上新课前,学生先将下一节课的内容看几遍,并把看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生成解决不了的问题,并把解决不了的问题交给老师。

课中预习是指学生根据教师下发的导学提纲再次自学课文,对看不懂的内容学生相互讨论,把解决不了的问题交给老师。

2.课上合作学习,即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

教师对学生提交的在课前、课中预习生成的问题进行归纳,然后巧妙地引导、启发学生,让学生的思维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使他们在相互质疑、探究中不断解惑。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

具体体现在:1.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帮助学生改善心理品质与个人的道德品质,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关注学生的交往,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交往能力,学会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使学生在生活中能与他人、集体和谐相处;3.关注社会、国家的事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国家的关系,积极参与各种社会生活;4.学习基本的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并要承担相应的义务,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与未来生活的交往做准备。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的创新教学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的创新教学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的创新教学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积极思想的重要途径,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本文将围绕【浅谈初中思想品德的创新教学】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探讨如何创新思想品德教学,提出一些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期为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新思路和新方向。

一、关于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思想素质的提升,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影响。

思想品德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在面对社会现实和成长中的挑战时,能够正确把握和处理各种问题,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健康成长。

在当前社会,初中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内容陈旧,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多是一些道德规范和故事,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认同。

2. 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实效性。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以灌输为主,缺乏互动和趣味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不够紧密。

思想品德教育往往停留在课堂内部,缺乏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

以上种种问题,说明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亟需改革和创新。

那么,应该如何创新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其实效性和趣味性呢?三、创新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策略和方法1. 创新教学内容,注重针对性和复合性。

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既要传承传统的美德观念,又要借鉴当下的社会问题,关注时事热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处理社会现实中的各种问题。

2. 创新教学方法,提倡多元化和趣味性。

思想品德教育需要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参与和互动中产生共鸣,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几个转变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几个转变


实现人本转变
二、 实现单纯 的课堂教学到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的转变
长期 以来 , 我们 虽然进行 了多次 的课程 改革 , 且 而
这种改革一 次比一次更重视人的资源的开发 , 以谁 为 但 教育本位 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 我国又一次进行 的 课程改革 , 旨在实现 由知识本位 、 学科本位 到关注人 的 发展 的转变 , 以适 应 国际竞争 的需要 , 培养更 多更好 的
3 4 中学教学参考( 下旬) 2 1 . 总第 7 0 01 2 2期
若要取得思想品德课教 学的理想效果 , 还必须在教
学方法上实现根本转变 , 必须以素质化 的课 堂教学 与实
践活动相结合 的多样化 教学方 法取代单一 的机械 的纯
知识化教学。这势必要求我们做到 以下几点 。
1 . 确立新的认知观。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 , 无论新知识 的获得 或是现成知识 的掌握 ,都离 不开学生 的积极参 与, 离不开学生这一认知主体 的活 动。学生掌握知识 的 过程 , 际上是一种探究 、 实 选择 、 创造 的过程 , 学生科 是 学精神 、 创造精神乃至世界 观逐步形成 的过程 。新课程 改革 明确要求教师要 引导学生勇于质疑 、 调查 、 探究 , 在 实践 中学习。对学生来说 , 最重要 的不再是被动地接受 和存储 知识 , 当“ 充 存储器 ”而是学会探 究 , , 为终 身学习 奠定基础。学生必须克服书本 中心 、 教师 中心和死记硬 背, 必须摆脱 “ 应试教育 ” 的束 缚特别是 分数的束缚 , 做
中学教 学 参 考
教学 肘空 …… ……一 …
. . . . .
浅谈初 中思想品德课教 学 的几个转变
甘 肃民勤县 薛百 中学(330 刘能瑞 730 )

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转变

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转变

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转变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正是在此理念指导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更具有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这种变革给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和学习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新课改后的教材和教学要求,如何适应新课改后的教材,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观念的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是“教师中心论”“教材中心论”。

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以教师讲解为主要途径,以教材为主要内容,学生的学习任务就是在教师详细讲解下去掌握教材中的知识。

他们的头脑成了教材内容“存储器”,学生认识活动的目的是掌握知识而不是发现真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导致学生在学校活动中处于消极和被动状态,缺乏自主发现、探索、认识事物的动力和能力,而学生的这种状态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化社会的要求。

作为教师要深刻认识到你不可能把所有知识全部给学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变“教师教材中心论”为“学生学才中心论”已成为当前教师转变观念的重点。

二、角色的转变有了观念的转变,教师就要从原来的“演员”角色迅速转变到“导演”的角色上来。

心理学家莫雷诺认为“角色转化是一种心理挑战,它让人暂时置身于对立面及他人的社会角色,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方式态度行为,以增进人们对社会的角色及自身的理解,通过感受的反馈,更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角色。

”在“教师教材中心论”的模式下,教师表演得再出色,也是教师本身的才华、知识能力得到了表现,作为学生他想了些什么、领悟到了什么却无法表现,教师在唱“独角戏”,使得学生对学习缺乏热情和兴趣,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自我发展,因此作为教师要乐于从演员的位置上退下来,担当起导演的角色。

引导学生走进教材,让教材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学材”。

三、行为的转变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教材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学材”,教师必须在行为上进行彻底的改变。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法的改进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法的改进

杏坛沙龙2013-013.要解决好高一与初中数学的衔接教学问题因为很多高一教师没有教过初中,甚至有的学校的高一数学教师多为新的毕业生,经验不足,且不熟悉教材,教法还无法适应学生的情况,尤其是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方式普遍存在。

因此,以老带新的问题显得更重要了。

况且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知识的深度、广度和能力要求更高。

此外,高一数学内容多、课时紧,客观上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4.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学不好数学,不能全怪学生,更不能因此放弃学生,而应理解他们,关心并耐心帮助、鼓励他们,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激起他们学数学的兴趣,才能有效地提高普通中学文科生的数学成绩。

(作者单位广东省紫金县尔崧中学)身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光荣而又神圣的教师,特别是任思想品德课的教师,承担着学生思想品质、道德风尚培养的重任。

要提高教学质量,做到“立竿见影”“事半功倍”,必须在教学育人的方式方法上下苦功。

知识在升级,科学在发展。

教学方法自然不能一成不变。

那陈旧的老一套,已跟不上发展更新的步伐,教学方法改革已是势在必行。

一、丰富思想品德课堂内容以前,我国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把应试作为唯一目的。

这种教学通常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每一位教师实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很怕学生“吃不饱”,思想品德课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理论性。

以上诸多因素让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很厌烦。

因此,我们要在丰富课堂内容方面大做文章。

要丰富思想品德课堂内容,就要在课堂中把思想品德知识与历史知识、时事知识、娱乐内容等有机地结合。

在讲解国家主权的内容时,我会讲到中日之间岛屿争端的事例。

岛屿是国家的邻土,关系到国家的主权,以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这就避免了思想品德课枯燥、乏味的现象。

这种做法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

二、由“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转变为“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方式过分地强调了教师或者学生的作用,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双重作用。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创新思路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创新思路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创新思路思想品德学科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重要学科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采取创新的思路和方法,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

一、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探究,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引入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交流和合作中主动思考和表达,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

例如,在讲解一个道德问题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围绕该问题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然后,再由学生分小组进行互动,让他们共同探讨解决办法。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二、融入现实生活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内容通常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将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感受和应用所学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以“诚实守信”为例,我们可以邀请一些社会上的成功人士来进行经验分享,让学生了解到诚实守信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同时,还可以组织一些实际的活动,如参观企事业单位、社区服务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三、注重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和同理心,让他们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感受,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观看电影等方式引导学生产生共鸣,进而引发情感的共鸣。

同时,还可以开展一些情感培养的活动,如情感表达、情感分享等,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倾听他人的故事,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

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丰富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等,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课堂转型的实践和思考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课堂转型的实践和思考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课堂转型的实践和思考近年来,思想品德教育在初中课堂中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显著转变,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转向了更为注重学生思辨、探究、自主学习和实践的教学模式。

下文将从课程理念、教学策略和教师角色三个方面,探讨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课堂转型的实践和思考。

一、课程理念转变以前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往往将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观点灌输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

面对单调乏味的课堂,许多学生早已开始反感甚至厌恶这门学科。

而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教育理念的转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也开始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为目标。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要地位,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实践。

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展现自己的思想和判断力,让学生们感知和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反思。

这种课程理念转变,促使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真正成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发展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二、教学策略调整除了课程理念的改变外,新的教学策略也有很大的变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读书笔记、试卷作业等方式,教师往往按照教材来讲授,并在课上总结,课下布置作业等。

这种教育模式过分注重知识的内容和形式,并且缺乏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形成了群体单一的行为模式,给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带来了很多的限制。

在新的教学策略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启发思维,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思考、辩论,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乃至引导学生参与实际活动,在创新中实现自我培养和成长。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可以更积极地思考和探究,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思维等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信和自主精神。

三、教师角色变革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很大程度上展示了教师的角色变革。

过去,教师的角色是知识传授者和教育引导者,他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信息传递和价值观引导。

初中个性化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初中个性化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初中个性化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近年来,个性化教育已经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初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如何改进和创新个性化教学方法,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学习环境的优化、教学内容的灵活性、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以及评价方式的转变等方面,探讨初中个性化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学习环境的优化是改进个性化教学方法的重要一环。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一个宽敞、明亮、安静的教室环境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借鉴、互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同时,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

教学内容的灵活性是实施个性化教学的必要条件。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教师需要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

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教学选修项目、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以及给予学生选择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等方式,提供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学习内容。

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选课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是改进个性化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经无法适应学生的多样性需求,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尝试新的教学方式。

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互联网资源,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采用问题解决、探究式学习等主动参与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

此外,通过开展项目制学习、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以致用,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评价方式的转变是实施个性化教学方法的必备条件。

传统的考试评价方法,往往只注重学生记忆的能力,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个性发展。

因此,在个性化教学中,需要改变评价方式,注重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点。

可以采用开放性问题、实际操作、课堂表现等多种评价方式,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他们的实际水平,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探索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新思路

探索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新思路

探索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新思路思想品德学科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往往被忽视或者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导致学生对思想品德知识的理解程度不深,无法真正将道德品质融入日常生活中。

因此,我们需要探索一种新的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一、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实际生活场景的教学方法,通过情境设置和角色扮演等活动,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道德选择和决策的过程。

在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场景让学生参与,并引导他们面临不同的道德困境,通过讨论和分析,激发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通过模拟一个学生在班级中发现同学作弊的情境,让学生思考应该如何正确应对,如何维护公正和诚信。

二、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一种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并进行表演的教学方法。

在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并根据角色的身份和背景,进行相应的道德选择和行为表演。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情绪投入,激发道德情感的培养。

例如,学生可以扮演一个商家和一个消费者,通过互动和交流,了解商业道德的重要性。

三、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分析真实案例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的教学方法。

在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能够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同时也能够加深对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的理解。

例如,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社会新闻中的道德事件,让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他们了解各种道德取舍和后果。

四、团队合作教学法团队合作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的教学方法。

在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共同解决道德问题和进行道德探讨。

试论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要做好的几个转变

试论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要做好的几个转变

试论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要做好的几个转变本人从事初中政治课教学也有很多年了,真正尝到了其中的酸甜苦辣,体会到了其中的喜怒哀乐。

现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行,要求改变初中思想政治课现状的呼声也很高。

本人认为,要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质量,改变现状,必须要做好几个转变:一、教师角色的转变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授--受”关系,教师的“权威”地位不容质疑,更不能改变,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是消极的接受知识的“容器”。

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构建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

师生之间要实现相互沟通和交流,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合作、对话理解的关系。

现在风靡全国的新一轮课程结构的调整要求教师要转变角色,其中明白无误的提出了有十大转变:1、由“权威者”向“非权威者”转变;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3、由“导师”向“学友”转变;4、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5、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6、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奔河”转变;7、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8、由“蜡烛”向“果树”转变;9、由“统治者”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10、由“园丁”向“人生引路人”转变。

思想政治课教师更走在这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前面,应该改变原先的拥有知识的权威者的形象,而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组织、引导及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研究,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思想观念的转变长期以来,由于思想政治课偏离学生实际,使学生普遍失去了学习兴趣。

有些学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和集体荣誉感;心胸狭窄,自私心较强;缺乏团结互助精神等。

就其根本原因来说,都与我们的教学指导思想偏颇密切相关。

一般来讲,以往许多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只满足以下两个方面: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学生能对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巩固即可。

新课程改革后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除以上内容外,还应该至少包含以下两个方面,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观点、信念,转化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良好行为习惯,所有的教育者都应当完成这个思想观念的转变,使思想政治课从知识型向实践型转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课程改革的成功,才能真正纠正目前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人才。

探究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新思路

探究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新思路

探究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新思路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要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

在新课程改革下,道德与法治教育要从简单的知识传授转变为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正确价值观为目标的教育。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讨论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开展道德实践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道德标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注重法治教育的实践性教学。

法治教育不仅仅是学习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要通过实践性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法律的权威和约束力。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法庭、模拟法庭辩论、开展法制教育实践活动等,让学生了解法律的运行机制,学会依法行事,并培养自己的法律意识。

注重教育与生活的结合。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内,应将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

可以通过生活化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判断是非曲直,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

可以组织学生成立课后服务社团,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注重跨学科的融合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不应仅仅依靠道德与法治课程,还应将其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形成跨学科的综合教学。

在历史课上,可以通过学习历史上的法律制度和案例,培养学生对法律的理解和感知;在文学课上,可以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道德冲突和法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新课改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需要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注重实践性教学,注重教育与生活的结合,注重跨学科的融合教学。

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法治意识,为他们健康成长和未来的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4年浅谈初中思想品德兴趣化教学

2024年浅谈初中思想品德兴趣化教学

2024年浅谈初中思想品德兴趣化教学在初中教育中,思想品德课程是培养学生道德观念、塑造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

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以灌输知识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为了提升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兴趣化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创建积极课堂氛围、结合实践体验教学、个性化教学评价、整合跨学科知识、持续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以及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探讨如何实现初中思想品德的兴趣化教学。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例如,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情境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体验知识的生成和应用。

这些方法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时代感的教学素材,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生活实践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增强课堂的吸引力。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教师应该通过设置问题、引导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实践活动,拓宽知识面,增强实践能力。

创建积极课堂氛围课堂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影响。

教师应该注重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会更加自信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结合实践体验教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等方式,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道德的力量。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个性化教学评价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思品课个性化教学的转变思路
作者:战毓娇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8年第02期
摘要:模式化教学的侧重点是“教”,个性化教学的侧重点是“学”,显然将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引入初中思想品德的课堂,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综合能力。

结合教学实例,就个性化教学模式在思想品德课上的应用问题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思想品德;模式化;个性化
长期以来,思品课的教学只注重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力求使学生在一节短短的课上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培养正确的品德行为。

一堂课的内容都是在固有模式下从外到内、自上而下的灌输,教师俨然成为“知识的搬运工”,课堂教学犹如同一模板的复制品。

因此,学生不喜欢上思想品德课,对“老学究”课有种无可奈何的感觉。

其实兴趣才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应试教育重视教师的教学过程,采用模板式的教学模式,而忽视了学生的特点,包括学生的学情特点和身心特点。

这样的教学模式难免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我们应该采取更为灵活、更为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让思品课鲜活起来。

为此,我在初中思品课从模式化到个性化转变的过程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紧抓新颖点——公益广告,教学渗透底线伦理的一剂良药
什么是“底线伦理”?通俗地说,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道德“下限”,是人们普遍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

而我们的新课标中反复强调:初中生恰好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与独立意识正逐步强化。

在初中学习阶段帮助初中生树立起崇高的责任意识以及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的核心作用在于引领学生对社会进行了解与参与各项公共生活、热爱生活、领悟人生,进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所以,我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第一个就是关注公益广告——为了促进公益事业,唤起人们对各种公众现实问题的关心,呼吁人们用行动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广告。

公益广告面向大众,包涵所有阶层,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同时又如春风般沁入学生的心田,最后达到发人深省的启迪性效果。

举例来说,在学习《与父母的关系》一课时,可以播放“family”公益广告,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将字母比喻成家庭成员,其中“f”是爸爸,“m”是妈妈,“i”是我,刚开始是我小时候,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我,渐渐地,“f”的背驼了,“m”的身材臃肿了,而“i”在父母的关爱下,健康快乐长大,变得强壮,最后,“i”变成父亲贴身的拐杖,变成母亲可靠的保护伞……见到此种情景,学生都会被深深感染,进而“心动不如行动”,一定会为父母做一些事情。

实际上,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约有83%的青少年认为公益广告是一种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约有92%的青少年则认为公益广告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生活之中的各种陋习。

由此可以看出,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灵活地运用公益广告,便能够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取得实实在在的收获。

二、认真择定个性化学习方法——注重“体验”与“分享”式
教学
体验不但是一种活动,而且也是活动的最终结果。

分享实际上是对体验的一种升华,学生将在体验过程中取得认知与情感,在课堂中或者日常生活中展开交流分享。

体验分享教学具体涵盖如下几个环节:第一,激趣导入。

借助多媒体出示视频、图片以及歌曲、复习提问等多种形式,促使学生增加对学习的兴趣;第二,自主学习。

出示与教学目标相结合的学习问题,学生按照问题阅读,熟悉教材内容,形成对课堂教学知识的总体认识与感知,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打好基础;第三,探究体验。

将情景材料、角色扮演、模拟活动等多种形式设立起来,从而使学生亲身体验,并从中获取认识与情感。

三、引导质疑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处于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推动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

当他们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教师应及时给予解惑,他们便可以取得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比如,在讲解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时,与现实存在的一些社会现象结合起来,让学生广泛开展讨论,寻找其存在这些矛盾的根源。

待学生思考、讨论、发言后再做进一步的引导解惑。

一问一答,使学生很快进入了角色,引起了兴趣,明白了道理,懂得了“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我们党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结果”“现实中存在的社会现象是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这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知识,而且使学生对现实社会有了正确客观的认识,这比平铺直叙讲理论更有峰回路转之效。

四、知识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思想品德课教学不应仅停留于对知识的掌握层面上,而应该运用所学到的各种知识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关注社会、关注未来被视为社会赋予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一项使命,同时也是培养新一代创新型人才的实际需要。

创新最初来自于实践,联系时事政治、联系实际生活,指引学生学以致用,才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社会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只有对社会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充分思考与判断,才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政治视野,学生才会关心社会,并适应社会。

教师应该主动地引入各种社会现象,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社会的复杂性,同时在体验与研讨的过程中明辨是非善恶,做出最为正确的判断。

思想品德课教学特别要求充分思考所学习到的知识及国内外时政热点问题的相互结合,及时解答师生重点关注的时政热点问题。

参考文献:
陈芳.体验式教学在中小学思品课中的运用[J].新教育,2016.
编辑郭小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