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品课堂有效教学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思品课堂有效教学之我见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有效教学的理念最终要通过课堂活动来实现。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互动的过程。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学形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下面,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要求之一。创设教学情境是上好思想品德课的有利条件和有效手段。国外的一位教育家这样一个比喻:将10克盐放在你面前,无论如何你将难以下咽;但当将10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您会在享用佳肴时全部吸收了。可见,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须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更好地被理解和掌握。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引起学生“我要学,我乐意学”的情感体验,扩大其视野,激活其思维,并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启发、帮助学生认知、理和掌握知识,提高探求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和谐统一,促成有效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问题驱动,创新思维
所谓“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索、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学情境类型多样,形式丰富,特别要强调的是问题情境的运用和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一方面,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问题情境的运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创新了思维,提升了能力。
三、以生为本,鼓励参与
以书本知识的灌输和教授为中心展开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节,往往让人感到枯燥无味,曾一度陷入了“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恶性循环局面。《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显然,这一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发展和进步的鲜明要求,无疑从思想观念上打破了传统教学对学生发展的严重束缚。
教学的本质是交往,在课堂上,学生是主角,是特定的记忆主体和信息交换主体,教师则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协调者、指导者。所以,有效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一方面要坚持主体性原则,关注课
堂上的学生,既要重视学生的认知需求,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行为需求,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并创造条件让学生观察、操作、实践、归纳、类比、猜想、争辩、交流、反思,最大限度地锻炼思维,发展潜能,主动掌握、构建和应用知识,提高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例如:《挫而不折积极进取》这一节课主要围绕“怎样战胜挫折?”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为此我采用了田甜的故事材料并分成三部分讲完,每一部分又设计了针对性的问题:①田甜遭遇了哪些挫折?②田甜在挫折面前采取了怎样的态度,如果向挫折屈服,她的生活又会是怎样的?③田甜又是怎样战胜挫折的呢?学生在一段一段故事、一个一个问题的引导下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交流,达到心灵的碰撞、情感的升华,从而提高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充分发挥了引导的作用。要注意的是教师的引导不能忽视知识点的及时生成和知识网络的构建,以便使学习更加有效。
另一方面,要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想、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促进共同发展。
四、练习反馈,总结提高
练习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巩固新知,形成技能技巧、培养创新意识,形成良好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
的重要途径。从形式上看,练习的类型可以有多种多样,口试、笔试、抢答、演讲、竞赛、进行手工制作、参加座谈会、报告会、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等,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的具体实际不断去设计和创新,使之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从时间上看,练习有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之分。其中课堂练习更具有即时性,它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将知识加以理解和应用;另一方面,能时暴露学生对所学知识在识记、理解和应用上的不足,并得以及时修正和弥补,有利于查漏补缺。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一环节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检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对于存在问题进行调整,对于过易或者过难的题目进行修正,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则可以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