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一模力学实验
2011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力学实验.2
2011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力学实验1(2011安徽).为了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降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
实验册除了砝码的质量m与弹簧长度l的相应数据,七对应点已在图上标出。
(g=9.8m/s2)(1)作出m-l的关系图线;(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解析:Ⅰ.(1)如图所示(2)0.248~0.2622(2011江苏).(8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
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 静止在某位置。
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_______N。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___。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2解析:3(2011北京)如图2,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
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______ (填选项前的符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E.测量平抛射程OM,ON○3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_ (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 (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
○4经测定,m1=45.0g,m2=7.5g,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距O点的距离如图3所示。
碰撞前、后m1的动量分别为p 1与p 1´,则p 1:p 1´=____ :11;若碰撞结束时m 2的动量为p 2´,则p 1´: p 2´=11:_______。
2011年西城区物理一模解析
2010~2011年西城区中考一模试题分析整体难度本试卷整体难度中等偏难, 对于经典题型, 如船球模型、力学中的差量思想、电路变换的阻比功率比的计算考察比较全面. 一模试卷中力学比例较大, 难度也高, 第23题、第37题要求学生对力学概念深入理解的同时, 还要会用巧解计算, 对学生的要求与往年相比有所提高. 多选题第15题, 看似很简单的比热容知识点, 考察的方法比较特别, 已知条件没有直接给出, 而是需要同学们推理得到, 也会使一些同学在此失分. 不过整体试题不偏、不怪, 考察学生基本功及能力提升, 是选拔优秀生源再好不过的试题.分值分布知识板块所占分值分值各版块难易比例一、单选题:1. 内能与热量的辨析——概念易错题7.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凝固,其内能一定减小B .物体熔化,一定放出热量C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D .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答案 A.解析: ①改变内能两种方式, 做功与热传递. 凝固放热, 内能减少. A 正确. ②熔化放热, B 错误. ③内能增加可能是对它做功了, 也可能吸热, 所以C 错. ④晶体熔化, 吸热, 内能增加, 但温度不变. ☆“内能”“热量”“温度”是易混淆的三个概念. 需要掌握几个要点:(1)内能大小不测, 影响因素有物质种类、质量、温度、物态. 例如1kg 的0℃的冰与1kg 的0℃的水谁的内能更大呢? 当然是水, 原因0℃的冰变成0℃的水叫熔化, 熔化需要吸热.(2)内能的变化判定, 考虑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例如“物体内能增大,一定吸收了热量”及“物体温度升高, 一定是因为吸收了热量”均是错误的说法.(3)判断温度如何变化, 需要思考一下物态变化中的“晶体熔化”, 虽然吸热了, 内能增大了, 但是温度并没有发生改变. 例如“物体吸热, 温度一定升高”及“物体内能增大, 温度一定升高”均是错误的说法.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如果说“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 内能一定增大”就是正确的.2. 电路变换的计算——必考题型10.将两个定值电阻并联在电压为U的电源两端,R1消耗的功率为P1,R2消耗的功率为2P1。
北京市各区2011年中考物理一模实验题汇总
2011年各区初三物理一模实验题汇总《2011海淀一模》35. 实验台上有如下实验器材:一个带支架的杠杆、一个量程为0~5N 的弹簧测力计、七个质量均为100g 的钩码和两段细绳。
请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在杠杆平衡时,如果动力臂和阻力臂保持不变,则动力的变化量跟阻力的变化量成正比”。
(1)在图20所示的杠杆中,点A 表示钩码悬挂在杠杆上的位置,请在合适的位置标出弹簧测力计施加拉力的作用点,用B 表示。
(2)写出主要实验步骤,画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实验步骤:①用细绳做一个绳套,拴牢在杠杆的B 位置处,调节杠杆使其水平平衡,把动力臂L 动、阻力臂L 阻记录在表格中。
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位置。
②在A 位置处挂1个钩码,在B 位置处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水平平衡,将所挂钩码的质量m 0、弹簧测力计示数F 动0记录在表格中。
③在A 点处加挂1个钩码,在B 点处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水平平衡,将所挂钩码的总质量m 1、弹簧测力计示数F 动1记录在表格中。
④仿照步骤③,重复5次,每次在A 点处加挂1个钩码,在B 位置处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水平平衡;将各次所挂钩码的总质量m 2~m 6、弹簧测力计示数F 动2~F 动6记录在表格中。
⑤根据F 阻=G 砝码=m 砝码g ,分别算出每次施加在A 位置的阻力大小F 阻0~F 阻6;分别算出实验中动力变化量ΔF 动1(F 动1-F 动0)~ΔF 动6(F 动6-F 动0);分别算出与动力变化量对应的阻力变化量ΔF 阻1(F 阻1-F 阻0)~ΔF 动6(F 阻6-F 阻0);将以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图20《2011通州一模》35. 实验桌上有如下实验器材: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已调零的电流表、电压表各一,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若干,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请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两个电阻R 1与R 2串联时,如果R 1的阻值保持不变,则电阻R 1与R 2串联的等效电阻R 跟电阻R 2的关系为:R = R 2+ b (b 为常量)”。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1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部分)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1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2011.3)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24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第Ⅰ卷 (选择题 88分)注意事项:1. 第Ⅰ卷共22小题,每小题4分,共88分。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AI 27 S 32 Cl 35.5 Fe 56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如图甲所示,在圆柱体上放一物块P ,圆柱体绕水平轴O 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从A 转至A ′的过程,物块与圆柱体保持相对静止,从起始位置为出发点,则图乙反映的是该过程中( )A .重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B .支持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C .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D .合外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7.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I 、II 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
在0~t 2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I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增大,II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减小B .t 2时刻两物体相遇C .在第一次相遇之前,t 1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D .I 、II 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122v v 18.在电梯内的地板上,竖直放置一根轻质弹簧,弹簧上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
当电梯静止时,弹簧被压缩了x ;当电梯运动时,弹簧又被压缩了10x 。
则电梯运动的情况可能是( )A .以大小为10g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B .以大小为10g的加速度减速上升C .以大小为10g的加速度加速下降D .以大小为10g的加速度减速下降19.设同步卫星离地心的距离为r ,运行速率为1v ,加速度为1a ;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2a ,第一宇宙速度为2v ,地球的半径为R ,则下列比值正确的是( )A.12v r v R =B.12a ra R=C.2122a R a r=D.12v v =20.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电场中a 点以初速度0v 进入电场并沿虚线所示的轨迹运动到b 点,如图所示,可以判断( )A .a 、b 两点比较,粒子的加速度在b 点时较大B .a 、b 两点比较,粒子的电势能在a 点时较大C .粒子可能带负电,在b 点时速度较大D .粒子一定带正电,动能先变小后变大21.如图所示,M 是一小型理想变压器,接线柱a 、b 接在电压μ=311sin314t (V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变压器右侧部分为一火警报警系统原理图,其中2R 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制成的传感器,所有电表均为理想电表,电流表2A 为值班室的显示器,显示通过1R 的电流,电压表V 2显示加在报警器上的电压(报警器未画出),3R 为一定值电阻。
北京市海淀区2011届高三一模考试(理综物理)(2011海淀一模)
海淀区高三第二学期期中练习试卷物 理 2011.4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的干涉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的衍射现象说明光是横波B .光电效应现象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C .在电磁波谱中,波长很短的γ光子只具有粒子性D .光在任何介质中的速度都相同是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之一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氢原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电子的动能增加,原子的电势能减少B .氢原子被激发后发出的可见光光子的能量大于紫外线光子的能量C .α射线是由原子核内放射出的氦核,与β射线和γ射线相比它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D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会随温度或压强的变化而变化15.一列沿x 轴传播的简谐横波,t =0时刻的波形如图1中实线所示,t =0.3s 时刻的波形为图中虚线所示,则A .波的传播方向一定向右B .波的周期可能为0.5sC .波的频率可能为5.0HzD .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9.0m/s16.我国研制并成功发射的“嫦娥二号”探测卫星,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 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的周期为T 。
若以R 表示月球的半径,则A .卫星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为22π4TR B .卫星运行时的线速度为T R π2 C .物体在月球表面自由下落的加速度为22π4T R D .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TRh R R 3)π2 ( 17.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
如图2所示,O 是一个带电的物体,若把系在丝线上的带电小球先后挂在横杆上的P 1、P 2、P 3等位置,可以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物体的作用力的大小。
这个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θ显示出来。
若物体O 的电荷量用Q 表示,小球的电荷量用q 表示,物体与小球间距离用d 表示,物体和小球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用F 表示。
则以下对该实验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A .保持Q 、q 不变,增大d ,则θ变大,说明F 与d 有关B .保持Q 、q 不变,减小d ,则θ变大,说明F 与d 成反比C .保持Q 、d 不变,减小q ,则θ变小,说明F 与q 有关D .保持q 、d 不变,减小Q ,则θ变小,说明F 与Q 成正比18.近年来,随着移动电话的普遍使用,无线电台站(基站)的分布越来越密集,电磁辐射污染的话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2011年高考物理实验题汇总
挂在橡皮绳下端的钩码个数
橡皮绳下端的坐标(X/mm)
甲
乙
1
216.5
216.5
2
246.7
232.
3
284.0
246.5
4
335.0
264.2
5
394.5
281.3
6
462.0
301.0
(1)同一橡皮绳的 X 加
X 减(大于或小于);
(2)
同学的数据更符合实验要求(甲或乙);
(3)选择一级数据用作图法得出该橡皮绳的劲度系数 k(N/m);
该同学实验结果的是
。
③用加水的方法改变拉力的大小与挂钩码的方法相比,它的优点是
。
a.可以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b.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
c.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d.可以获得更大的加速度以提高实验精度
【解析】(1)① a = 2d ②C a = F1 F0 。③BC
t2
m
(浙江卷)21.Ⅰ(10 分)在“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甲、乙两位
答案:(1)之前 (2)(见右图)
(3)同意 在 v-t 图象中,速度越大时,
加速度
越小,小车受到的合力越小,则小车受空气阻力越大。
(福建卷)19.(2)(6 分)某实验小组研究橡皮筋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实验时,将原长 约 200mm 的橡皮筋上端固定,在竖直悬挂的橡皮筋下端逐一增挂钩码(质量均为 20g),每增 挂一只钩码均记下对应的橡皮筋伸长量;当挂上 10 只钩码后,再逐一把钩码取下,每取下一 只钩码,也记下对应的橡皮筋伸长量。根据测量数据,作出增挂钩码和减挂钩码时的橡皮筋
识图。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一、高考题:1、(2010广东卷)(1)图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①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 ,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
②ABCD 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
从图13中读出A 、B 两点间距s=__________;C 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ks5uks5uks5u答案:①0.02s,②0.70cm,0.100m/s 解析: (1)①s fT 02.01==②读A 、B 两点数值:1.00cm 、1.70cm 故:s=1.70cm-1.00cm=0.70cms m s m t BD v v BD c /100.0/102.010.190.022=⨯+===- 2、(2011广东卷)图14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O 、A 、B 、14图C 、D 和E 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加速度大小用a 表示.① OD 间的距离为________cm .② 图15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s-t 2图线(s 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________,其大小为________m/s 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析:(1)答案:1.20 a/2 0.933要估读一位,②s=v 0t+21at 2,斜率为a/2【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2010广东卷)(1)图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①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 ,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
②ABCD 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
从图13中读出A 、B 两点间距s=__________;C 点对应的速度2/s .1.2.315图O BCDEA ••••••132cm14图是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011年高三理综物理一模 - 答案
丰台区2011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统一练习(一)理科综合 (物理)(参考答案)21(1) ① cabe (2分)② 11kΩ (2分) 21(2) ①AC (2分)②0.857、0.734、0.0734 (3分) ③描点,将五点连成通过原点的直线(3分)④W 与△v 2成正比 (2分)⑤ 可行 (1分)从A 到B 的过程中,恒力做的功为W MN =Fx MN (1分) 物体动能的变化量为E k N -E k M =12mv M 2-12mv N 2=12m (T x N 2)2-12m (T xM 2)2=222421Tx x m M N - (1分)有Fx MN =222421T x x m M N-,说明合外力做功等于物体动能变化,即验证了动能定理。
(1分)22. (16分)(1)(4分)金属棒开始下滑的初速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a mg mg =-θμθcos sin (2分)得:a =10⨯(0.6-0.25⨯0.8)m/s 2=4 m/s 2 (2分)(2)(6分)设金属棒运动达到稳定时,设速度为v ,所受安培力为F ,棒沿导轨方向受力平衡,根据物体平稳条件F mg mg =-θμθcos sin (2分)将上式代入即得F =0.8 N此时金属棒克服安培力做功的功率等于电路中电阻R 消耗的电功率 P =Fv (2分) P =0.8×10W=8W (2分)(3)(6分)设电路中电流为I ,感应电动势为EBLv E ==0.4×1×10V=4V (2分)EI P =,48==E P I A=2A (2分)R E I =,24==I E R Ω = 2Ω (2分) 23. (18分)解析: (1) (6分)设质子第1次经过狭缝被加速后的速度为v 1 2121mv qU =① (2分) 1211r v m B qv = ② (2分)联立①②解得:qmUB r 211=(2分)(2) (8分)设质子从静止开始加速到出口处被加速了n 圈,质子在出口处的速度为v2212mv nqU =③ (2分) Rv m qvB 2= ④ (1分)qBmT π2=⑤ (2分) nT t = ⑥ (1分)联立③④⑤⑥解得 22BR t Uπ=(2分)(3) (4分)回旋加速器正常工作时高频电压的频率必须与粒子回旋的频率相同。
【物理】2011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一模试卷分题型汇编——实验题
东城区21.(18分)(1)某同学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他将单摆挂起后,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测摆长l :用米尺量出摆线的长度;②测周期T :将摆球拉起,摆角小于5°时自由释放摆球,在摆球某次通过最低点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将此作为第一次,接着一直数到摆球第60次通过最低点时,按下秒表停止计时,读出这段时间t ,算出单摆的周期T =60t ; ③将所测量的 l 和T 值代入单摆周期公式,算出重力加速度g ,将它作为实验的最后结果写进实验报告中去。
请在下面的空白处,分别指出各步骤中遗漏或错误的地方。
① ; ② ; ③ 。
(2)某实验小组选用下列器材探究通过热敏电阻R x (标称阻值为180Ω)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特点。
实验器材:多用电表,电流表A (0-50mA ,内阻约15Ω),电压表V (5V ,内阻约20k Ω),电源E (6V 直流电源,内阻可忽略不计),滑动变阻器R (最大阻值为20Ω),定值电阻R 0(100Ω),电阻箱(99.9Ω)、开关K 和导线若干。
①该小组用多用表的“×1”倍率的挡位测热敏电阻在室温下的阻值,发现表头指针偏转的角度很小;为了准确地进行测量,应换到 倍率的挡位;如果换档后就用表笔连接热敏电阻进行读数,那么欠缺的实验步骤是: ,补上该步骤后,表盘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它的电阻是 Ω 。
②该小组按照自己设计的电路进行实验。
实验中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使加在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从0开始逐渐增大到5V ,作出热敏电阻的I-U 图线,如右下图所示。
请在所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必需的器材,在方框内画出该小组设计的电路图。
③分析该小组所画出的I-U 图线,说明在电流比较大的情况下热敏电阻的阻值随电流的增大而 ;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④请提出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法,说明你对变化原因的判断是正确的。
东城区参考答案21.(18分)(1)(6分) ①要用卡尺测出摆球的直径d ,摆长l 等于摆线长加上2d(2分); ② 单摆周期T 的计算,应该是T =29.5t(2分); ③改变摆长,多次测量,取g 的平均值作为实验的最后结果(2分)。
北京市各区2011年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分类汇编:选修3-3:力学实验
北京市各区2011年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分类汇编:选修3-3:力学实验1.(2011海淀二模)(1)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请按照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6甲、乙两图都是光的条纹形状示意图,其中干涉图样是 。
②将下表中的光学元件放在图6丙所示的光具座上组装成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并用此装置测量红光的波长。
将白光光源C 放在光具座最左端,依次放置其他光学元件,由左至右,表示各光学元件的排列顺序应为 。
(填写元件代号)③已知该装置中双缝间距d =0.50mm ,双缝到光屏的距离L =0.50m ,在光屏上得到的干涉图样如图7甲所示,分划板在图中A 位置时游标卡尺如图7乙所示,则其示数为_________mm ;在B 位置时游标卡尺如图7丙所示。
由以上所测数据可以得出形成此干涉图样的单色光的波长为 m 。
(2)用半径相同的小球1和小球2的碰撞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8所示,斜槽与水平槽圆滑连接。
安装好实验装置,在地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铺放复写纸,记下重锤线所指的位置O 。
接下来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A 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
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步骤2: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位置B ,让小球1从A 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
重复多次,并使用与步骤1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步骤3: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M 、P 、N 离O 点的距离,即线段OM 、OP 、ON 的长度。
图8甲乙丙 图6图7甲 A 位置 B 位置丙乙①对于上述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滚下 B .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 .斜槽轨道末端必须水平D .实验过程中,白纸可以移动,复写纸不能移动E .小球1的质量应大于小球2的质量②本实验除需测量线段OM 、OP 、ON 的长度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
2011年一模大题-力
37.建筑工人使用如图28所示装置,将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水泥板M 吊起后放入水中。
工人通过控制电动机A 、电动机B ,始终保持水泥板M 所受拉力竖直向上。
当电动机A 对绳的拉力为零时,电动机A 对地面的压强为p 0;当水泥板M 一端被竖直滑轮组拉起,另一端仍停在地面上,且水泥板M 与水平地面成某角度时,电动机A 对地面的压强为p 1;当水泥板M 被竖直滑轮组拉离地面时,电动机A 对地面的压强为p 2;当将水泥板M 被悬挂着浸没在水中时,电动机A 对地面的压强为p 3。
已知:水泥板M 的体积V M 为0.1m 3,1p ∆=01p p -=5250Pa ,2p ∆=02p p -=10250Pa ,3p ∆=03p p -=5250Pa ,不计绳重和轴摩擦。
(g 取10N/kg )求:(1)竖直滑轮组中动滑轮的总重力G 动 ; (2)水泥板M 所受重力G M ; (3)竖直滑轮组提拉水泥板M 将其立起的过程中机械效率η。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7.某工厂设计了一个蓄水池,如图25所示,水源A 罐的液面高度h 1=3m ,且保持不变。
罐底有一个小出水口,面积为S 1,S 1=0.1m 2.孔下通过一个截面积为S 2活塞与杠杆BC 相连, S 2=0.24m 2。
杠杆可绕B 端上下转动,另一端有一个中空的圆柱体浮子,横截面积为S 3,S 3=0.8m 2,BO 是杠杆总长的31。
原设计打算当杠杆水平时,浮子浸入水深为h 2,h 2=0.7m ,活塞恰好能赌住出水口,但在使用时发现,活塞离出水口尚有一小段距离时,浮子便不再上浮,此时浮子浸入水深为h 3,h 3=1m ,为了使活塞自动堵住出水口,只得将浮子的质量减去一部分,设减去的质量为m ′。
(g 取10N/kg ,杠杆水平时,认为BO 仍是杠杆总长的31,活塞及连杆和杠杆的质量均不计,杠杆所受浮力不计,浮子浸入水中体积变化引起的蓄水池液面变化忽略不计。
第一部分 专题六 第1讲 力学实验
3.以纸带为主线的实验是历年来力学实验的重点,而根据
纸带分析计算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又是重中之重.处理纸带问 题注意以下几方面:
sn+sn+1 (1)速度利用 vn= 2T 求解,做题时注意区分其中的 T 是指“两计时点之间的时间”还是“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 (2)为减小误差,灵活选择计数点利用逐差法求加速度,一 般情况下: - = a1+a2+a3 = [s4+s5+s6-s1+s2+s3] ,同样需注意 a 3 9T2 式中的 T 所指的时间.
5 个点取一个读数点,测量得 AB=3.01 cm,AC=6.51 cm,
AD=10.50 cm,AE=14.99 cm,AF=20.01 cm,AG=25.50 cm,
则 B 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0.326
大小为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0.500
图 6-1-8 解析:(2)螺旋测微器主尺读数为 1.5 mm,微分筒读数为 0.375~0.383;游标卡尺为 10 分度,主尺上读数为 1.00 cm, 游标尺读数为 5×0.1 mm=0.05 cm.
(1)螺旋测微器读数 ①看半刻度是否露出;②可动刻度要估读. (2)游标卡尺读数 ①主尺上的读数,应以游标的 0 刻度左端上主尺的刻度为准; ②看清游标的精确度; ③游标卡尺都是根据刻线对齐来读数的, 所以都不再往下一 位估读. 易错提醒: 做题时需注意细节方面的内容,如: (1)有效数字位数; (2)如题目中无单位,勿遗漏单位.
从近三年力学实验来看,突出简单基础,以后考向仍然
会以纸带为主线考查,考查内容有:
(1)基本原理知识,如基本仪器读数. (2)理解应用层面如速度、加速度计算,各种简单图象分
专题11 力学实验(原卷版)
模块一力学专题11 力学实验*知识与方法一、初中物理实验方法1.控制变量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某一物理量往往受几个不同因素的影响,为了确定该物理量与各个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其固定不变,只研究其中一个因素,看所研究的因素与该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分析思路:找好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自变量:实验中主动变化的量。
因变量:实验中被动变化的量,一般也是研究目标。
控制变量:除自变量之外其他可能会引起因变量变化的量,需控制不变。
2.转换法:在科学探究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或者不易观察的现象,通常改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
3.等效替代法: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陌生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用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代替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
4.科学推理法: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以真实的实验为原型,通过合理的推理得出结论,深刻地揭示科学规律的本质。
二、测定性实验1.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用刻度尺测量长度(1)使用注意事项:刻度尺的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不能以磨损的刻度线为起点。
(2)读数注意事项:读数时,视线经过被测物体测量末端并与尺面垂直,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用停表测量时间3.测量平均速度实验原理:v ts = 后半程平均速度:v 222t s =11——t t s s = 小车平均速度的关系为:v 1< v < v 2。
4.用天平测物体质量5.用量筒测物体体积6.测量物体的密度实验原理:ρVm = (1)测密度比水大的物体的密度实验器材:陶块、细线、适量水、烧杯、量筒、天平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物体质量m ,记入表格;②用量筒取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 1,记入表格;③用细线拴着物体放入量筒内的水中,使其浸没,测出此时的总体积V 2 ,记入表格;④利用ρVm =12—V V m =,计算物体的密度ρ,记入表格。
2011年北京一模力学难题选解归类.
2011年北京力学难题选解归类一、不同容器中放入v相同,密度不同小球后,压强、压力的变化比方法;1是找密度关系2是找液面升高了h3是找P、F。
二、利用容器的液面变化测密度1、已知总液面的高度时,不用大面积减小面积2、不知总液面的高度时,用大面积减小面积三、以下此类问题分三步解;1是找体积V,2是找质量m,3是用公式ρ=m/V计算1、直接找;一是体积V,二是质量m,2、都需要补充一个第一状态图;3、有拉力、支持力的此类问题分四步解;1是找体积V,2是找质量m,3是用三力平衡列方程计算G=F拉+F浮求出ρ液,4是用公式ρ=m/V计算1、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容器质量相等,上下两部分高度相同,容器壁厚度可忽略。
容器甲的底面积为S1,容器乙的底面积为S2,S1∶S2=2∶1。
在两容器中装入深度相同的水,再分别放入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物块A 和B。
物块A 放在容器甲中,静止时有1/3的体积露出水面,物块B 放在容器乙中,静止时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物块A 和B 均未与容器底部接触,水也没有溢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C)A.物块放入前,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
B.放入物块前,甲容器的水多,所以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大。
C.放入物块后,甲、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之比为4∶9D.放入物块后,甲、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变化量之比为4∶9因为;物块A有1/3的体积露出水面,物块B,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所以,ρA=2ρ水/3 ρB=3ρ水/4 ρA:ρB=8/9物块A 放在容器甲中,页面升高了h1=2V/(3S1),压强增大了P1=ρ水g h1 =ρ水g2V/(3S1),物块B 放在容器甲中,页面升高了h2=3V/(4S2),压强增大了P2=ρ水g h2 =ρ水g3V/(4S2),P1/ P2=8S2/9S1=4/9F1/F2=P1S1/(P2S2)=8/92、(11东城一模)12.如图7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容器质量相等,上下两部分高度相同,容器壁厚度可忽略。
探究2011年高考物理试题中的力学实验
探究2011年高考物理试题中的力学实验2011年高考试题中的力学实验问题,几乎涵盖了考试大纲所涉及的所有力学实验。
试题源于教科书而不拘泥于教科书,试题情境以及设问都是对原基本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仪器器材、数据处理某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创新与变通,在考查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较好的考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综合运动物理知识与方法,数学知识与方法的能力。
一、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实验的基本思路是,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通过作图(力的图示)求得两个互成角度的恒力的合力大小及方向。
再运用等效法(两分力共同作用与合力单独作用产生相同效果)或平衡法(三个共点恒力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测出合力大小及方向。
比较求得的合力与测出的合力,看二者是否一致。
例1.(江苏物理)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
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
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_______N。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___。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3)某次实验中,某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请您提出两个解决办法。
解析:(1)弹簧测力计刻度部分每小格代表0.2N,从图上可以先读出整数位为3N,再读出不足1N部分为:3小格0.2N/小格=0.6N。
则弹簧秤的是数为:3.6N。
(2)只要验证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重物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上即可。
每次只需保证O点(重物)保持静止即可,不必要每次都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选D。
(3)如果不更换重物M,即不改变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合力大小及方向,欲使A 的拉力减小点,可以不改变B的拉力方向而将其大小减小一点;也可不改变B拉力的大小而顺时针增加该力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初2011级“一诊”考试物理模拟案(一)
初2011级“一诊”考试物理模拟案(一)一、选择题1.体积为100cm 3的冰熔化成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冰=0.9×103 ㎏/m 3) ( ) A.质量不变,水的体积为90cm 3 B.质量变大,水的质量为100g C.质量不变,水的体积为100 cm 3 D.质量变小,水的密度为1.0g/cm 32.把一金属块放入盛满酒精的杯中,有8g 酒精由杯中溢出,若将金属块放入盛满水的杯中时,溢出的水的质量是(ρ酒精=0.8 g/cm 3 )( )A.大于8gB.等于8gC.小于8 gD.无法确定 3.如右图为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作出的图象。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B.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C.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大D.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4.火车车厢内水平桌面静止一物块A ,如图所示,在火车启动向右运动速度越来越大的过程中,物块A 受力情况是( )A .重力、支持力、火车的牵引B .重力、支持力、向左的摩擦力C .重力、支持力、向右惯性力D .重力、支持力、向右的摩擦力 5.草坪上静止的足球被运动员一脚踢出后在草坪表面向前运动,最后停下来。
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足球能在草坪表面向前运动,是由于足球受到运动员的作用力B.足球能在草坪表面向前运动,是由于足球受到平衡力的作用C.足球最后要停下来,是由于足球有惯性D.足球由静止变运动,是由于足球受到运动员的作用力6、图 3 中的物体重 10 N, 在受到 4 N 水平拉力作用的情况下于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 ,那( )A.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14 NB. 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为 6NC. 若减小水平拉力 , 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减小D. 若往物体上放一个较重的砝码 , 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增加7.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张文超同学利用牙刷做实验,当用力匀速拖 动牙刷时,刷发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弯曲,对这一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刷发弯曲越厉害说明牙刷受到的力越大B 、从刷发弯曲的方向可以判断牙刷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左C 、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在刷发上D 、手的拉力和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不平衡 8.在铁路道口常设有如图所示的道闸,这种道闸平时上扬,当火车要通过道口时道闸转动到水平位置,示意过往的其他车辆停车等候,这种道闸称为常开型道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丰台区2011
(2)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合外力所做的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再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
小车所受到的拉力F
为0.20N,小车的质量为200g。
①实验前,木板左端被垫起一些,使小车在不受拉力作用时做匀速直线运动。
这样
做的目的是 .
A.为了平衡摩擦力
B.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细绳对小车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
D.可以用质量较小的砝码就可拉动小车,以满足砝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的要求
②如图所示,同学甲选取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做分析。
小车刚开始运动时对应在纸
带上的点记为起始点0,在点迹清楚段依次选取七个计数点A、B、C、D、E、F、
G。
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测量起始点0至各计数点的距离,计算计数
点对应小车的瞬时速度、计数点与O点之间的速度平方差、起始点0到计数点过
程中细绳对小车做的功。
其中计数点D的三项数据没有计算,请完成计算并把结
果填入表格中。
③以W为纵坐标、以△v2为横坐标在方格纸中作出W—△v2图象。
B、C、E、F四点
已经在图中描出,请在图中描出D点,并根据描点画出图象。
④根据图象分析得到的结论 。
⑤同学乙提出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来验证动能定理。
如图所示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小车在恒力F 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纸带,测量数据已用字母表示:r 在图中。
小车质量为m ,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 。
利用这些数据可以验证动能定理。
请你判断这种想法是否可行?如果不行,说明理由。
如果可行,写出必要的分析与推理。
石景山2011年一模
21.(18分)(1)如图所示,某同学为了测量截面为正三角形的三棱镜玻璃折射率,先在白
纸上放好三棱镜,在棱镜的左侧插上两枚大
头针P 1和P 2,然后在棱镜的右侧观察到 P 1
和P 2的像。
当P 1的像恰好被P 2的像挡住时,
插上大头针P 3和P 4,使P 3挡住P 1、P 2的像,
P 4挡住P 3和P 1、P 2的像。
在纸上标出的大头针位置和三棱镜轮廓(实线)如图所示。
①在答题卡...的图上...
画出对应的光路; ②为测出三棱镜玻璃的折射率,若以AB 作为分界面,需要测量的量是 和 ,并在图上用符号标出,则该三棱镜玻璃折射率的计算公式是n = ;
③若在测量过程中,放置三棱镜的位置发生了微小的平移(移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底边仍重合),仍以AB 作为分界面,三棱镜玻璃折射率的测量值 其真实值(填“大于”、“小于”、“等于”)。
海淀区2011年一模
9、“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如图6所示,当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0。
当用4条、6条、8条……完全相同
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第4次……实验时,
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2W0、3W0、4W0……,每次实
A B C P 1
P 2 P 3 P 4
验中由静止弹出的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①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打点计时器可以用直流电源供电,电压为4~6V
B .实验中使用的若干根橡皮筋的原长可以不相等
C .每次实验中应使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弹出
D .利用每次测出的小车最大速度vm 和橡皮筋做的功W ,依次做出W-vm 、W-vm2、W-vm3、W2-vm 、W3-vm……的图象,得出合力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②图7给出了某次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打出的纸带,从中截取了测量物体最大速度所用的一段纸带,测得O 点到A 、B 、C 、D 、E 各点的距离分别为OA=5.65cm ,OB=7.12cm ,OC=8.78cm ,OD=10.40cm ,OE=11.91cm ,。
已知相邻两点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 ,则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v m = m/s 。
东城区2011年一模
21.(18分)
(1)某同学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他将单摆挂起后,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测摆长l :用米尺量出摆线的长度;
②测周期T :将摆球拉起,摆角小于5°时自由释放摆球,在摆球某次通过最低点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将此作为第一次,接着一直数到摆球第60次通过最低点时,按下秒表停止计时,读出这段时间t ,算出单摆的周期T =60
t ; ③将所测量的 l 和T 值代入单摆周期公式,算出重力加速度g ,将它作为实验的最后结果写进实验报告中去。
请在下面的空白处,分别指出各步骤中遗漏或错误的地方。
① ; ② ; ③ 。
西城区2011年一模
(2)(8分)乙同学设计的“直线运动加速度测量仪”如图5所示。
质量为1.00 kg 的
绝缘滑块B 的两侧分别通过一轻弹簧与框架A 连接,弹簧的劲度系数均为
100N/m 。
滑块B 还通过滑动头与长为12.00 cm 的电阻CD 相连,CD 中任意一段
的电阻都与其长度成正比。
将框架A 固定在被测物体
上,使弹簧及电阻CD 均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平行。
通
过电路中指针式直流电压表的读数,可以得知加速度
的大小。
不计各种摩擦阻力。
电压表内阻足够大,直
流电源的内阻可忽略不计。
设计要求如下:
a .当加速度为零时,电压表示数为1.50V ;
b .当物体向左以可能达到的最大加速度10.00m/s 2加速运动时,电压表示数
为满量程3.00V
; 图5 B A 左 右 C D V
c.当物体向右以可能达到的最大加速度10.00m/s2加速运动时,
电压表示数为0。
①当电压表的示数为1.80V时,物体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m/s2;
②当加速度为零时,应将滑动头调在距电阻CD的C端cm处;
③应选用电动势为______V的直流电源。
朝阳区2011年一模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共180分)
21.(18分)(1)某同学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一薄金属圆板的直径D,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厚度d,示数如图所示。
由图可读出D=________mm,
d=________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