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第21讲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教案

合集下载

中考一轮复习直角三角形和勾股定理复习课件

中考一轮复习直角三角形和勾股定理复习课件

题型一 直角三角形的性
质与判定
题型分类·深度剖析
(2)证明:∵△BAD和△BC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B=AD,CB=CE,∠CBE=∠CEB=45°,
∵AD∥NE,∴∠DAE+∠NEA=180°,
∵∠DAE=90°,∴∠NEA=90°,
∴∠NEC=90°+45°=135°.
∵A、B、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那么 a2+b2=c2
若D为斜边AB的中点呢?
C
B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
斜边的一半.
若∠A=30°呢?
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 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基础过关
1.已知菱形的对角线长分别为6cm和8cm,
则菱形的边长为 A.10cm
( C) B.8cm
C. 5cm
D. 14cm
2.如图,在Rt△ABC中,∠ACB=90°,AC=8cm,BC=
6cm,点D为AB的中点,则CD5 =______cm,高4C.8E=
cm.
E
面积转化 的思想
基础过关
3. 将一个有45°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一张宽为3 cm的纸带 边沿上.另一个顶点在纸带的另一边沿上,测得三角板的一边与 纸带的一边成30°角,如图,则三角板的最大边的长为 (D )
A.3 cm C.3 2 cm
在△MAN 和△EAN 中, A∠MM=ANAE=,∠EAN, AN=AN,
∴△MAN≌△EAN(SAS),∴MN=EN.
在Rt△ENC中,由勾股定理,得EN2=EC2+NC2,
∴MN2=BM2+NC2,∵BM=1,CN=3,∴MN= 12+32= 10. 2+NC2,∵BM=1,CN=3,∴MN= 12+32= 10.

最新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第21讲 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

最新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第21讲 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

第21讲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目录:考点知识梳理中考典例精析基础巩固训练考点训练考点知识梳理考点一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分类1.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2.等腰三角形分为:底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温馨提示1.若题目中没有明确边是底还是腰,角没有明确是顶角还是底角,就需要分类讨论.2.等腰三角形的两腰必须满足两腰之和大于底,底角α满足0°<α<90°,顶角β满足0°<β<180°.考点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1.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3)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温馨提示这个性质简称“三线合一”,但不能简单地说成“等腰三角形的高线、中线、角平分线三线合一”.2.判定:(1)定义法;(2)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温馨提示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重要定理,是把三角形中的角的相等关系转化为边的相等关系的重要依据.考点三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1.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内角都等于60°.2.判定(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温馨提示由判定(2)可知,在等腰三角形中,只要有一个角是60°,不论这个角是顶角还是底角,这个三角形就是等边三角形.也可以根据定义判定.考点四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1.经过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性质(1)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2)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温馨提示1.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这一点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2.锐角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在三角形内部,直角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恰是斜边的中点,钝角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考点五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1.性质(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2)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4)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温馨提示勾股定理的使用范围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因此可作高来构造直角三角形.2.判定(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温馨提示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识别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理论依据,在运用时,一定要用两短边的平方和与长边的平方作比较.2.能够成为直角三角形三条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3.若a,b,c为一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则以ma,mb,mc(m>0)为三边的三角形也是直角三角形.4.如果一个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中考典例精析考点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例1 如图,AC,BD相交于点O,AB∥DC,AB=BC,∠D=40°,∠ACB=35°,则∠AOD=_______.【点拨】∵AB=BC,∠ACB=35°,∴∠A=∠ACB=35°.∵AB∥DC,∴∠OCD=∠A =35°.∵∠D=40°,∠AOD是△OCD的外角,∴∠AOD=∠OCD+∠D=35°+40°=75°.【答案】75°考点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例2 如图,已知A,B,C,D是⊙O上的四点,延长DC,AB相交于点E.若BC=BE.求证:△ADE是等腰三角形.【点拨】本题考查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证明:∵A,B,C,D四点共圆,∴∠A=∠BCE.∵BC=BE,∴∠BCE=∠E,∴∠A=∠E.∴AD=DE,即△ADE是等腰三角形.考点三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例3 如图,四边形ABCD中,AC垂直平分BD,垂足为E,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A.AB=ADB.AC平分∠BCDC.AB=BDD.△BEC≌△DEC【点拨】∵AC垂直平分BD,∴AB=AD,BC=DC.∴△ABD,△BCD是等腰三角形.∴AC平分∠BCD.再应用“SAS”判定△BEC≌△DEC,∴选项A,B,D正确.故选C.【答案】C方法总结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利用这个性质可以证明两条线段相等,进而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考点四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例4 在△ABC中,∠C=90°,AB=7,BC=5,则边AC的长为_________.【点拨】在△ABC中,∵∠C=90°,AB=7,BC=5,∴AC=AB2-BC2=72-52=2 6.【答案】26方法总结若已知三角形中的一个角为90°,解这个三角形首先应考虑用勾股定理;证明一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可证明一个内角等于90°,也可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考点五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例5 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的高为4,在这个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内有一点P,若点P到AB的距离是1,点P到AC的距离是2,则点P到BC的最小距离和最大距离分别是_________.【点拨】由题意等边△ABC的高为4,点P到AB的距离是1,点P到AC的距离是2,①若点P在等边△ABC的内部,则可得到点P到BC边的距离PD为1;②若点P′在等边△ABC的外部,则由对称性可以得到点P′到B′C′边的距离P′E为1;这时点P′到BC的距离P′F=EF-P′E=2×4-1=7.所以点P到BC的最小距离和最大距离分别是1和7.【答案】1和7方法总结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都等于60°,中线、高线、角平分线为同一条线段,三线合一.根据以上性质可以进行相关的计算与证明.基础巩固训练1.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是6 cm和3 cm,那么它的周长是(D)A.9 cm B.12 cmC.15 cm或12 cm D.15 cm解析:分两种情况:(1)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6 cm,则它的周长为6×2+3=15(cm);(2)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3 cm,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6 cm,3 cm,3 cm,不可能.故选D.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4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C)A.40°B.100°C.40°或100°D.70°或50°解析:分两种情况:(1)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40°,则底角为(180°-40°)÷2=70°;(2)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40°,则顶角为180°-2×40°=100°.故选C.3.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顶角的度数为(D)A.60°B.120°C.60°或150°D.60°或120°解析:分两种情况:(1)当这条高在三角形内部时,顶角的度数为90°-30°=60°;(2)当这条高在三角形外部时,顶角的度数为90°+30°=120°.故选D.4.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P 是∠ABC 的平分线BD 上一点,PE ⊥AB 于点E ,线段BP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点F ,垂足为点Q .若BF =2,则PE 的长为( C )A .2B .23 C.3 D .3解析:∵△ABC 是等边三角形,BD 平分∠ABC ,∴∠DBA =∠DBC =30°.∵QF 垂直平分BP ,∴BP =2BQ ,且∠BQF =90°.在Rt △BFQ 中,FQ =12BF =1,BQ =BF 2-FQ 2=22-12= 3.于是BP =2 3.在Rt △BPE 中,PE =12BP = 3.故选C. 5.如图,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E ,过点E 作MN ∥BC 交AB 于点M ,交AC 于点N ,若BM +CN =9,则线段MN 的长为( D )A .6B .7C .8D .9解析:∵∠ABC ,∠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E ,∴∠MBE =∠EBC ,∠ECN =∠ECB .∵MN ∥BC ,∴∠EBC =∠MEB ,∠NEC =∠ECB .∴∠MBE =∠MEB ,∠NEC =∠ECN ,∴BM =ME ,EN =CN ,∴MN =ME +EN ,即MN =BM +CN =9.故选D.6.已知a ,b ,c 是△ABC 的三边长,且满足关系式c 2-a 2-b 2+|a -b |=0,则△ABC 是 等腰直角三角形.解析:∵c 2-a 2-b 2+|a -b |=0,c 2-a 2-b 2≥0,|a -b |≥0,∴c 2=a 2+b 2,a =b ,∴△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7.如图,在等腰△ABC 中,AB =AC ,AD 平分∠BAC ,点C 在AE 的垂直平分线上,若DE=10 cm,则AB+BD=10cm.解析:∵AB=AC,AD平分∠BAC,∴BD=CD,又∵点C在AE的垂直平分线上,∴AB+BD=AC+CD=EC+CD=DE=10(cm).8.如图,在△EBD中,EB=ED,点C在BD上,CE=CD,BE⊥CE,A是CE延长线上一点,EA=EC.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解:△ABC是等边三角形.理由:∵EB=ED,∴∠EBD=∠D.∵CE=CD,∴∠CED=∠D.又∵∠BCE=∠D+∠CED,∴∠BCE=2∠D=2∠EBD.∵BE⊥CE,∴∠BCE=60°,∠EBC=30°.∴BC=2CE.∵EA=EC,∴BC=AC.∴△ABC是等边三角形.考点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80°,则它的底角是(B)A.20°B.50°C.60°D.80°2.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6,另一边长为13,则它的周长为(C)A.25 B.25或32C.32 D.19解析:若腰长是6,则三边长分别为6,6,13,∵6+6<13,∴假设不成立;若腰长是13,则三边长分别为13,13,6,∴周长为13+13+6=32.故选C.3. 如图,点E 在正方形ABCD 内,满足∠A EB =90°.AE =6,BE =8,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C )A .48B .60C .76D .80解析:∵∠A EB =90°,AE =6,BE =8,∴AB =AE 2+BE 2=62+82=10.∴S 阴影=102-12×6×8=100-24=76.故选C. 4. 一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的长为( D )A .5 B.7 C. 5 D .5或7解析:当4是直角边时,第三边的长为32+42=5;当4是斜边时,第三边的长为42-32=7.故选D.5. 如图,△ABC 中,AB =AC =10,BC =8,AD 平分∠BAC 交BC 于点D ,点E 为AC 的中点,连接DE ,则△CDE 的周长为( C )A .20B .12C .14D .13解析:∵△ABC 是等腰三角形,AD 平分∠B AC ,∴CD =BD =4.又∵点E 为AC 的中点,∴CE =AE =5,且DE 是△ABC 的中位线,∴DE =12AB =5, ∴△CDE 的周长=CD +CE +DE =4+5+5=14.故选C.6. 如图,在△ABC 中,AB =AC ,点D ,E 在BC 上,连接AD ,AE .如果只添加一个条件使∠DAB =∠EAC ,则添加的条件不能为( C )A .BD =CEB .AD =AEC .DA =DED .BE =CD解析:∵AB =AC ,∴∠B =∠C .A 中,添加BD =CE ,可根据“SAS ”证明△ABD ≌△ACE ,∴∠DAB =∠EAC ;B 中,添加AD =AE ,则∠A DE =∠A ED ,再由外角的性质可得∠DAB =∠EAC ;C 中,添加DA =DE 不能得出∠DAB =∠EAC ;D 中,添加BE =CD ,由等式的性质可得BD =CE ,同A 可得∠DAB =∠EAC .故选C.7.如图,等腰△ABC 的周长为21,底边BC =5,AB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连接BE ,则△BEC 的周长为( A )A .13B .14C .15D .16解析:因为△ABC 为等腰三角形,所以AB =AC .因为BC =5,所以2AB =2AC =21-5=16,即AB =AC =8.因为DE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所以AE =BE ,所以△BEC 的周长=BE +EC +BC =AE +EC +BC =AC +BC =8+5=13.故选A.8.已知三组数据:①2,3,4;②3,4,5;③1,3,2.分别以每组数据中的三个数为三角形的三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 D )A .②B .①②C .①③D .②③解析:①∵22+32=13≠42,∴以这三个数为三角形的三边长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②∵32+42=52,∴以这三个数为三角形的三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符合题意;③∵12+(3)2=22,∴以这三个数为三角形的三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符合题意.故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②③.故选D.9. 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10米,另一棵高4米,两树相距8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问小鸟至少飞行( B)A .8米 B.10米 C.12米 D.14米解析:如图,设大树高AB =10米,小树高CD =4米,过C 点作CE ⊥AB 于点E ,连接AC ,则四边形EBDC 是矩形.∴EB =4米,EC =8米,AE =AB -EB =10-4=6(米).∴在Rt △AEC 中,AC =AE 2+EC 2=10(米).故选B.10.如图,△ABC 为等边三角形,点E 在BA 的延长线上,点D 在BC 边上,且ED =E C.若△ABC 的边长为4,AE =2,则BD 的长为( A )A .2B .3 C. 3 D.3+1解析:如图,延长BC至F点,使得C F=BD,连接E F,∵ED=EC,∴∠EDC=∠ECD,∴∠EDB=∠EC F.∴△EBD≌△EFC.∴EB=EF,∠B=∠F.∵△ABC是等边三角形,∴∠B =60°,∴△BEF是等边三角形,∴AE=CF=2.∴BD=CF=2.故选A.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1.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D,E是△ABC内两点,AD平分∠B AC,∠EBC =∠E=60°,若BE=6 cm,DE=2 cm,则BC=8 cm.解析:如图所示,延长AD交BC于点M,由AB=AC,AD是∠B AC的平分线可得A M⊥BC,B M=MC=12BC.延长ED交BC于点N,则△BEN是等边三角形.故EN=BN=BE=6 cm,∴DN=6-2=4(cm).在Rt△DMN中,∵∠MDN=30°,∴MN=12DN=2(cm).∴BM=6-2=4(cm),∴BC=2BM=8(cm).12.如图,四边形ABCD中,∠B AD=∠B CD=90°,AB=AD,若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24 cm2,则AC长是43cm.解析:如图,将△ADC 旋转至△ABE 处,则△AEC 的面积和四边形ABCD 的面积相等,为24 cm 2,这时△AE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作边EC 上的高AF ,则A F =12EC =FC ,∴S △AEC =12AF ·EC =AF 2=24,∴AC 2=2AF 2=48,AC =43(c m).13. 如图,在Rt △ABC 中,∠A CB =90°,AB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AC 于点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若∠F =30°,DE =1,则BE 的长是 2 .解析:在Rt △F DB 中,∵∠F =30° ∴∠DBF =60°.在Rt △ABC 中,∵∠ACB =90°,∠ABC =60°,∴∠A =30°. 在Rt △AED 中,∵∠A =30°, DE =1,∴AE =2.∵DE 垂直平分AB ,∴BE =AE =2.14. 如图,AD ⊥BC 于点D ,D 为BC 的中点,连接AB ,∠A BC 的平分线交AD 于点O ,连接OC ,若∠A OC =125°,则∠A BC = 70°.解析:∵AD ⊥BC 于点D ,D 为BC 的中点,∴AD 是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OB =OC ,∴∠OBC =∠C .∵∠A OC =125°,∴∠C OD =55°.∵∠ODC =90°,∴∠C =35°,∠OBC =35°.∵BO 平分∠A BC ,∴∠A BC =2∠OBC =70°.15.如图,在等腰△ABC 中,AB =AC ,∠B AC =50°,∠B AC 的平分线与AB 的中垂线交于点O ,点C 沿EF 折叠后与点O 重合,则∠OEC 的度数是 100°.解析:如图,由AB =AC ,AO 平分∠B AC ,得AO 是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连接OB ,则OB =OA=OC ,所以∠OAB =∠OBA =12×50°=25°,∠OBC =∠OCB =180°-50°2-25°=40°.由折叠可知EO =EC ,故∠OEC =180°-2×40°=100°.三、解答题(共40分)16.(8分) 将一副三角板拼成如图所示的图形,过点C 作CF 平分∠DCE 交DE 于点F .(1)求证:CF ∥AB ;(2)求∠DFC 的度数.解:(1)证明:∵∠DCE =90°,CF 平分∠DCE ,∴∠DCF =45°.∵△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 AC =45°.∴∠B AC =∠DCF .∴CF ∥AB .(2)∵∠D =30°,∴∠DFC =180°-30°-45°=105°.17.(8分) 如图①,在△ABC 中,AB =AC ,点D 是BC 的中点,点E 在AD 上.(1)求证:BE =CE ;(2)若BE的延长线交AC于点F,且BF⊥AC,垂足为F,如图②,∠B AC=45°,原题设其他条件不变.求证:△AEF≌△BCF.证明:(1)∵AB=AC,D是BC的中点,∴AD⊥BC,∴AD是BC的垂直平分线,∴BE=CE.(2)∵∠B AC=45°,BF⊥AC,∴△AB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F=BF.由(1)知AD⊥BC,∴∠EAF=∠C BF.在△AEF和△BCF中,AF=BF,∠A FE=∠B FC=90°,∠EAF=∠C BF,∴△AEF≌△BCF.18.(12分) 如图,Rt△ABC中,∠C=90°,AD平分∠C AB,DE⊥AB于E,若AC=6,BC=8,CD=3.(1)求DE的长;(2)求△ADB的面积解:(1)在Rt△ABC中,∠C=90°,∴AC⊥CD.又∵AD平分∠C AB,DE⊥AB,∴DE =CD,又∵CD=3,∴DE=3.(2)在Rt△ABC中,∠C=90°,AC=6,BC=8,∴AB=AC2+BC2=62+82=10.∴S△ADB=12AB·DE=12×10×3=15.19.(12分) (1)如图①,已知:在△ABC中,∠BAC=90°,AB=AC,直线m经过点A,BD⊥直线m, CE⊥直线m,垂足分别为点D,E.证明:DE=BD+CE.图①(2)如图②,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直线m上,并且有∠B DA=∠A EC=∠B AC=α,其中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DE=BD+CE是否成立?如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图②(3)拓展与应用:如图③,D,E是D,A,E三点所在直线m上的两动点(D,A,E三点互不重合),点F为∠B AC平分线上的一点,且△ABF和△ACF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BD,CE,若∠B DA=∠A EC=∠B AC,试判断△DEF的形状.解:(1)证明:∵BD⊥直线m,CE⊥直线m,∴∠B DA=∠C EA=90°.∵∠B AC=90°,∴∠B AD+∠C AE=90°.∵∠B AD+∠A BD=90°,∴∠C AE=∠A BD.又∵AB=AC,∴△ADB≌△CEA.∴AE=BD,AD=CE.∴DE=AE+AD=BD+CE.(2)结论DE=BD+CE成立.证明:∵∠B DA=∠B AC=α,∴∠DBA+∠B AD=∠B AD+∠C AE=180°-α,∴∠DBA=∠C AE.∵∠B DA=∠A EC=α,AB=AC,∴△ADB≌△CEA.∴AE=BD,AD=CE.∴DE=AE+AD=BD+CE.(3)由(2)知,△ADB≌△CEA,∴∠DBA=∠EAC.∵△ABF和△ACF均为等边三角形,∴∠A BF=∠C AF=60°.∴∠DBA+∠A BF=∠EAC+∠C AF.∴∠DBF=∠EAF.又∵BF=AF,BD=AE,∴△DBF≌△EAF.∴DF=EF,∠B FD=∠A FE.∴∠DFE=∠DFA+∠A FE=∠DFA+∠B FD=60°. ∴△DEF为等边三角形.。

24.数学 第21讲 直角三角形

24.数学  第21讲 直角三角形

第21讲 直角三角形1. (2014,河北)如图,将长为2、宽为1的矩形纸片分割成n 个三角形后,拼成面积为2的正方形,则n 不等于(A )第1题图A. 2B.3C. 4D. 5【解析】 如答图.将长为2、宽为1的矩形纸片分割成n 个三角形后,拼成面积为2的正方形,则n 可以为3,4,5,故n ≠2.第1题答图2. (2012,河北)如图,AB ,CD 相交于点O ,AC ⊥CD 于点C .若∠BOD =38°,则∠A = 52°.第2题图【解析】∵∠BOD =38°,∴∠AOC =38°.∵AC ⊥CD ,∴∠A =90°-∠AOC = 90°-38°=52°.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例1 (2019,滨州)满足下列条件时,△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为(C ) A. AB =41,BC =4,AC =5 B. AB ∶BC ∶AC =3∶4∶5C. ∠A ∶∠B ∶∠C =3∶4∶5D. ⎪⎪⎪⎪cos A -12+⎝⎛⎭⎫tan B -332=0 【解析】 ∵52+42=25+16=41=(41)2,∴△ABC 是直角三角形.选项A 不符合题意.∵(3x)2+(4x)2=9x 2+16x 2=25x 2=(5x)2,∴△ABC 是直角三角形.选项B 不符合题意.∵∠A ∶∠B ∶∠C =3∶4∶5,∴∠C =53+4+5×180°=75°≠90°.∴△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选项C 符合题意.∵⎪⎪⎪⎪cos A -12+⎝⎛⎭⎫tan B -332=0,∴cos A =12,tan B =33.∴∠A =60°,∠B =30°.∴∠C =90°.∴△ABC 是直角三角形.选项D 不符合题意.针对训练1 (2019,三明一模)如图,在△ABC 中,CE 平分∠ACB ,CF 平分∠ACD ,且EF ∥BC 交AC 于点M .若CM =5,则CE 2+CF 2= 100 .训练1题图【解析】 ∵CE 平分∠ACB ,CF 平分∠ACD ,∴∠ACE =12∠ACB ,∠ACF =12∠ACD ,即∠ECF =12(∠ACB +∠ACD)=90°.∵EF ∥BC ,CE 平分∠ACB ,CF 平分∠ACD ,∴∠ECB =∠MEC =∠ECM ,∠DCF =∠CFM =∠MCF.∴EM =MC ,MF =MC.∴EM =MF =CM =5.∴EF =10.由勾股定理,可知CE 2+CF 2=EF 2=100.针对训练2一个三角形的周长为38,第一条边长为a ,第二条边长比第一条边长的2倍多3.(1)用含a 的式子表示第三条边长;(2)若这个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求a 的值;(3)若a 为正整数,则此三角形能否为直角三角形?说明理由. 解:(1)由题意,得第二条边长为2a +3. 所以第三条边长为38-a -(2a +3)=35-3a .(2)由三边关系,可知⎩⎪⎨⎪⎧a +(2a +3)>35-3a ,a +(35-3a )>2a +3.解得513<a <8.∵a ≠2a +3, ∴分两种情况.①a =35-3a ,解得a =834.不符合三边关系,舍去.②2a +3=35-3a ,解得a =625.符合三边关系.∴a =625.(3)此三角形不能为直角三角形.理由:∵513<a <8,且a 为正整数,∴a =6或7.当a =6时,三边长为6,15,17,62+152≠172,不是直角三角形. 当a =7时,三边长为7,17,14,72+142≠172,不是直角三角形. 综上可知,此三角形不能为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例2 (2019,安徽模拟)如图,在△ABC 中,∠C =90°,AC =6,BC =8,D 是BC 边的中点,P 是边AB 上的动点.若要使△BPD 为直角三角形,则BP =(165或5 ).例2题图【解析】 在Rt △ABC 中,∵∠C =90°,AC =6,BC =8,∴AB =62+82=10.∵D 是BC 的中点,∴CD =BD =4.分两种情形:①当∠DPB =90°时,△DPB ∽△ACB ,∴BP BC =BDAB.∴BP 8=410.∴BP =165.②当∠PDB =90°时,易证DP ∥AC.∵CD =DB ,∴AP =PB =5.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PB 的值为165或5.针对训练3 (2019,上海)如图,已知直线l 1∥l 2,含30°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C 在l 1上,30°角的顶点A 在l 2上.如果边AB 与l 1的交点D 是AB 的中点,那么∠1=120°.训练3题图【解析】 如答图.∵D 是斜边AB 的中点,∴DA =DC.∴∠DCA =∠DAC =30°.∴∠2=∠DCA +∠DAC =60°.∵l 1∥l 2,∴∠1+∠2=180°.∴∠1=180°-60°=120°.训练3答图一、 选择题1. (2019,深圳福田区模拟)下列性质中,直角三角形具有而等腰三角形不一定具有的是(C )A.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B. 内角和等于180°C. 两个锐角的和等于90°D. 有一个角的平分线垂直于这个角的对边【解析】 任意一个三角形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选项A 不符合题意.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等于180°,选项B 不符合题意.只有直角三角形才有两个锐角的和等于90°,选项C 符合题意.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垂直于顶角的对边,而除等腰直角三角形外其他直角三角形没有任何一个角的平分线垂直于这个角的对边,选项D 不符合题意. 2. 如图,在△ABC 中,∠BAC =90°,AD ⊥BC ,垂足为D ,E 是边BC 的中点,AD =ED =3,则BC 的长为(D )第2题图A. 32B. 3 3C. 6D. 62【解析】 ∵AD =ED =3,AD ⊥BC ,∴△AD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得AE =32+32=3 2.∵在Rt △ABC 中,E 为BC 的中点,∴AE =12BC.∴BC =2AE =6 2.3. (2019,益阳)已知M ,N 是线段AB 上的两点,AM =MN =2,NB =1,以点A 为圆心,AN 长为半径画弧;再以点B 为圆心,BM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C ,连接AC ,BC ,则△ABC 一定是(B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解析】 如答图,AC =AN =4,BC =BM =3,AB =2+2+1=5,∴AC 2+BC 2=AB 2.∴△ABC 是直角三角形.第3题答图4. (2019,成都)将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和矩形纸片按如图方式叠放在一起.若∠1=30°,则∠2的度数为(B )第4题图A. 10°B. 15°C. 20°D. 30°【解析】 如答图.∵AB ∥CD ,∴∠ADC =∠1=30°.∵△A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DE =45°.∴∠2=45°-30°=15°.第4题答图5. (2019,宁波)已知直线m ∥n ,将一块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ABC 按如图方式放置,其中斜边BC 与直线n 相交于点D .若∠1=25°,则∠2的度数为(C )第5题图A. 60°B. 65°C. 70°D. 75°【解析】 如答图,设AB 与直线n 相交于点E ,则∠AED =∠1+∠B =25°+45°=70°.∵直线m ∥n ,∴∠2=∠AED =70°.第5题答图6. (2019,张家口一模)如图,长为8 cm 的橡皮筋放置在x 轴上,固定两端A 和B ,然后把中点C 向上拉升3 cm 至点D ,则橡皮筋被拉长了(A )第6题图A. 2 cmB. 3 cmC. 4 cmD. 5 cm【解析】 ∵C 为AB 的中点,∴AC =12AB =4 cm ,AD =BD.根据题意,得DC ⊥AB ,CD =3 cm .在Rt △ACD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D =AC 2+CD 2=5(cm ).∴AD +BD -AB=2AD -AB =10-8=2(cm ).故橡皮筋被拉长了2 cm .7. (2019,宁波)勾股定理是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在我国古算书《周髀算经》中早有记载.如图①,以直角三角形的各边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再把较小的两张正方形纸片按图②的方式放置在最大的正方形内.若知道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则一定能求出(C)第7题图A.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B. 最大正方形的面积C. 较小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D. 最大正方形与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解析】设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c,较长直角边长为b,较短直角边长为a.由勾股定理,得c2=a2+b2.阴影部分的面积为c2-b2-a(c-b)=a2-ac+ab=a(a+b-c),较小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长为a,宽为a+b-c,则较小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a(a+b-c).∴知道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则一定能求出较小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8. (2019,河南)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D=90°,AD=4,BC=3,分别以点A,C为圆心,大于12AC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E,作射线BE交AD于点F,交AC于点O.若O是AC的中点,则CD的长为(A)第8题图A. 2 2B. 4C. 3D. 10【解析】如答图,连接FC,则AF=FC.∵AD∥BC,∴∠FAO=∠BCO.∵O是AC的中点,∴OA=OC.∵∠AOF=∠COB,∴△FOA≌△BOC(ASA).∴AF=BC=3.∴FC=AF=3,FD=AD-AF=4-3=1.在△FDC中,∵∠D=90°,∴CD2+DF2=FC2.∴CD2+12=32.∴CD=2 2.第8题答图9.(2019,黄石)如图,在△ABC 中,∠B =50°,CD ⊥AB 于点D ,∠BCD 和∠BDC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E ,F 为边AC 的中点,CD =CF ,则∠ACD +∠CED 等于(C )第9题图A. 125°B. 145°C. 175°D. 190°【解析】 如答图,连接DF.∵CD ⊥AB ,F 为边AC 的中点,∴DF =12AC =CF.∵CD =CF ,∴CD =CF =DF.∴△CDF 是等边三角形.∴∠ACD =60°.∵∠B =50°,∴∠BCD +∠BDC =130°.∵∠BCD 和∠BDC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E ,∴∠DCE +∠CDE =65°.∴∠CED =115°.∴∠ACD +∠CED =60°+115°=175°.第9题答图二、 填空题10. (2019,黔东南州)如图,点E 在正方形ABCD 的边AB 上.如果EB =1,EC =2,那么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 3 .第10题图【解析】 由勾股定理,得BC =EC 2-EB 2= 3.∴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BC 2=3.11. (2019,东营)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30°,腰长为23,则它的周长是( 6+43 ).【解析】 如答图,过点A 作AD ⊥BC 于点D.∵AB =AC ,∴BD =DC.在Rt △ABD 中,∠B =30°,∴AD =12AB = 3.由勾股定理,得BD =AB 2-AD 2=3,∴BC =2BD =6.∴△ABC的周长为6+23+23=6+4 3.第11题答图12. (2019,南京)无盖圆柱形杯子的展开图如图所示.将一根长为20 cm 的细木筷斜放在该杯子内,木筷露在杯子外面的部分至少有 5 cm.第12题图【解析】 由题意,可得杯子内细木筷的长度最长为122+92=15,则木筷露在杯子外面的部分至少有20-15=5(cm ).13. (2019,北京)如图所示的网格是正方形网格,则∠P AB +∠PBA = 45 °.(点A ,B ,P 是网格线的交点)第13题图【解析】 如答图,延长AP 交格点于D ,连接BD ,则PD 2=BD 2=12+22=5,PB 2=12+32=10,∴PD 2+DB 2=PB 2.∴∠PDB =90°.∴∠DPB =∠PAB +∠PBA =45°.第13题答图14. (2019,枣庄)把两个同样大小含45°角的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其中一个三角尺的锐角顶点与另一个三角尺的直角顶点重合于点A ,且另外三个锐角顶点B ,C ,D 在同一直线上.若AB =2,则CD =( 6-2 ).第14题图【解析】 如答图,过点A 作AF ⊥BC 于点F.在Rt △ABC 中,∠B =45°,∴BC =2AB =22,BF =AF =FC =22AB = 2.∵两个三角尺大小相同,∴AD =BC =2 2.在Rt △ADF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DF =AD 2-AF 2= 6.∴CD =DF -FC =6- 2.第14题答图15. (2019,鄂州)如图,已知线段AB=4,O是AB的中点,直线l经过点O,∠1=60°,P是直线l上一点,当△APB为直角三角形时,则BP=(2或23或27 ).第15题图【解析】如答图.∵AO=OB=2,∠1=60°,∴当BP1=2时,∠AP1B=90°.当∠P2BA =90°时,∵∠1=60°,∴BP2=OB·tan∠1=2 3.当∠P3AB=90°时,∵∠AOP3=60°,∴AP3=OA·tan∠AOP3=2 3.∴BP3=AB2+AP23=27.综上所述,当△APB为直角三角形时,BP的长是2或23或27.第15题答图三、解答题16. (2019,大庆)如图,一艘船由A港沿北偏东60°方向航行10 km至B港,然后再沿北偏西30°方向航行10 km至C港.(1)求A,C两港之间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1 km,参考数据:2≈1.414,3≈1.732)(2)确定C港在A港的什么方向.第16题图解:(1)由题意,可得∠PBC =30°,∠MAB =60°. ∴∠CBQ =60°,∠BAN =30°. ∴∠ABQ =30°. ∴∠ABC =90°. ∵AB =BC =10 km ,∴AC =AB 2+BC 2=102≈14.1(km). 答:A ,C 两港之间的距离约为14.1 km. (2)由(1)知,△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BAC =45°.∴∠CAM =60°-45°=15°.∴C 港在A 港北偏东15°的方向上.17. (2019,呼和浩特)如图,在△ABC 中,∠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 (1)若a =6,b =8,c =12,请直接写出∠A 与∠B 的和与∠C 的大小关系; (2)求证:△ABC 的内角和等于180°;(3)若aa -b +c=12(a +b +c )c ,求证:△ABC 是直角三角形.第17题图(1)解:∠A +∠B <∠C .(2)证明:如答图,过点B 作MN ∥AC . ∵MN ∥AC ,∴∠MBA =∠A ,∠NBC =∠C .∵∠MBA +∠ABC +∠NBC =180°, ∴∠A +∠ABC +∠C =180°. 即△ABC 的内角和等于180°. (3)证明:∵aa -b +c =12(a +b +c )c ,∴ac =12(a +b +c )(a -b +c )=12[(a +c )2-b 2].∴2ac =a 2+2ac +c 2-b 2. ∴a 2+c 2=b 2.∴△ABC 是直角三角形.第17题答图1. (2019,绵阳)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DC ,∠ADC =90°,AB =5,CD =AD =3,E 是线段CD 的三等分点,且靠近点C ,∠FEG 的两边与线段AB 分别相交于点F ,G ,连接AC 分别交EF ,EG 于点H ,K .若BG =32,∠FEG =45°,则HK 的长是(B )第1题图A.223 B. 526 C. 322 D. 1326【解析】 ∵∠ADC =90°,CD =AD =3,E 是CD 的三等分点,∴AC =32,CE =1,DE =2.∵AB =5,BG =32,∴AG =72.∵AB ∥DC ,∴△CEK ∽△AGK.∴CE AG =CK AK =EK KG .∴172=CK AK =EKKG.∴CK AK =EK KG =27.∵CK +AK =32,∴CK =223.如答图,过点E 作EM ⊥AB 于点M ,则四边形ADEM 是矩形.∴EM =AD =3,AM =DE =2,∴MG =32.∴EG =EM 2+MG 2=352.∵EKKG=27,∴EK =53.∵∠HEK =∠KCE =45°,∠EHK =∠CHE ,∴△HEK ∽△HCE.∴HC HE =HE HK =CE EK=153=35.∴设HE =3x ,HK =5x.∴5x +2233x =35.解得x =106.∴HK =526.第1题答图2. (2019,齐齐哈尔)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BD ⊥AC ,垂足为D ,且BD =12AC ,则等腰三角形ABC 底角的度数为 15°或45°或75°.【解析】 本题分三种情况.①如答图①,当点B 是顶角顶点时,∵AB =BC ,BD ⊥AC ,∴AD =CD.∵BD =12AC ,∴BD =AD =CD.在Rt △ABD 中,∠A =∠ABD =12×(180°-90°)=45°.②如答图②,当点B 是底角顶点,且BD 在△ABC 外部时,∵BD =12AC ,AC =BC ,∴BD =12BC.∴∠BCD =30°.∴∠ABC =∠BAC =12×30°=15°.③如答图③,当点B 是底角顶点,且BD 在△ABC 内部时,∵BD =12AC ,AC =BC ,∴BD =12BC.∴∠C =30°.∴∠ABC =∠BAC =12×(180°-30°)=75°.综上所述,等腰三角形ABC 底角的度数为15°或45°或75°.第2题答图3. (2019,湖州南浔区二模)【尝试探究】如图①,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两个顶点B ,C 在直线MN 上,D 是直线MN 上一个动点(点D 在点C 的右边),BC =3,BD =m ,在△ABC 同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DE ,∠ABC =∠ADE =90°,EF ⊥MN 于点F ,连接CE .(1)求DF 的长;(2)在判断AC ⊥CE 是否成立时,小明同学发现可以由以下两种思路解决此问题. 思路一:先证CF =EF ,求出∠ECF =45°,从而证得结论成立.思路二:先求DF ,EF 的长,再求CF 的长,然后证AC 2+CE 2=AE 2,从而证得结论成立.请你任选一种思路,完整地书写本小题的证明过程. 【拓展探究】(3)如图②,将图①中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都改为有一个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ABC =∠ADE =90°,∠BAC =∠DAE =30°,BC =3,BD =m .判断AC ⊥CE 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第3题图(1)解:∵△ABC 和△AD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ADE =90°, ∴AB =BC ,AD =DE ,∠ADB +∠EDF =90°. ∵EF ⊥MN ,∴∠DEF +∠EDF =90°. ∴∠ADB =∠DEF .在△ABD 和△DFE 中,⎩⎪⎨⎪⎧∠ADB =∠DEF ,∠ABD =∠DFE =90°,AD =DE ,∴△ABD ≌△DFE (AAS).∴DF=AB=BC=3.(2)证明:思路一:由(1),得△ABD≌△DFE,∴DF=AB=BC=3,EF=BD=m.∴CF=CD+DF=CD+BC=BD=m.∴CF=EF.∵EF⊥MN,∴∠ECF=45°.∵∠ACB=45°,∴∠ACE=90°,即AC⊥CE.思路二:由(1),得△ABD≌△DFE,DE=AD.∴DF=AB=BC=3,EF=BD=m.∴CF=CD+DF=CD+BC=BD=m.由勾股定理,得DE2=DF2+EF2=32+m2=9+m2.∴AE2=2DE2=2(9+m2).∵AC2=32+32=18,CE2=CF2+EF2=2m2,∴AC2+CE2=AE2.∴∠ACE=90°,即AC⊥CE.(3)解:AC⊥CE成立.理由:如答图,过点E作EF⊥MN. ∴∠DEF+∠EDF=90°.∵∠ADE=90°,∴∠ADB+∠EDF=90°.∴∠ADB=∠DEF.∵∠ABC=∠EFD=90°,∴△ABD∽△DFE.∴EFBD=DFAB=DEAD=tan∠DAE=tan 30°=33.∴EF=3m 3.∵∠BAC=30°,BC=3,∴AB=3 3.∴DF=33AB=3.∴DF=BC.∴CF=CD+DF=CD+BC=BD=m.∴在Rt△CEF中,tan∠ECF=EFCF=3 3.∴∠ECF=30°.∵∠ACB=90°-∠BAC=90°-30°=60°,∴∠ACE=90°,即AC⊥CE.第3题答图。

初二勾股定理教案

初二勾股定理教案

初二勾股定理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文案策划、工作计划、作文大全、教案大全、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copywriting planning, work plan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s, speech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初二勾股定理教案标题:初中数学教案:勾股定理一、教学目标:1.了解勾股定理的概念和原理;2.能够灵活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相关问题;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第21讲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教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第21讲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教

第20讲: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一、复习目标(1)掌握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2)掌握角平分线性质的逆定理。

(3)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复习重难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其应用。

四、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性质与判定b,外接圆勾股定理及逆定理互逆命题如果两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正好相反,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命题、定义、定理、公理述,作出_______(二)题型、技巧归纳考点一:利用勾股定理求线段的长度技巧归纳:勾股定理的作用:(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求另两边的关系;(3)用于证明平方关系的问题.考点2实际问题中勾股定理的应用技巧归纳:利用勾股定理求最短线路问题的方法:将起点和终点所在的面展开成为一个平面,进而利用勾股定理求最短长度.考点3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技巧归纳:判断是否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判断的方法是:判断两个较小的数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大数的平方即可判断.考点4定义、命题、定理、反证法技巧归纳:只有对一件事情做出判定的语句才是命题,其中正确的命题是真命题,错误的命题是假命题.对于命题的真假(正误)判断问题,一般只需根据熟记的定义、公式、性质、判定定理等相关内容直接作出判断即可,有的则需要经过必要的推理与计算才能进一步确定真与假.(三)典例精讲例1 将一个有45度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一张宽为3 cm的纸带边沿上,另一个顶点在纸带的另一边沿上,测得三角板的一边与纸带的一边所在的直线成30度角,如图21-1,则三角板的最大边的长为( )A、3CMB、6CMC、CMD、CM[解析] 如图所示,过点A作AD⊥BD,垂足为D,所以AB=2AD=2×3=6 (cm),△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2AB=62(cm).例2 一个长方体形的木柜放在墙角处(与墙面和地面均没有缝隙),有一只蚂蚁从柜角A处沿着木柜表面爬到柜角C1处.(1)请你画出蚂蚁能够最快到达目的地的可能路径;(2)当AB=4,BC=4,CC1=5时,求蚂蚁爬过的最短路径的长;(3)求点B1到最短路径的距离.解:(1)如图,木柜的表面展开图是两个矩形和.。

勾股定理单元复习教案

勾股定理单元复习教案

年级数学科辅导讲义(第讲)学生姓名:授课教师:授课时间:专题勾股定理章节复习目标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重难点勾股定理的应用常考点勾股定理的计算、勾股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知识梳理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为a、b,斜边为c,则a²+b²=c²。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下面关系:a²+b²=c²,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满足a²+b²=c²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若a,b,c是一组勾股数,则ak,bk,ck(k为正整数)也必然是一组勾股数。

常用的几组勾股数有3,4,5;5,12,13;6,8,10;7,24,25;8,15,17;9,40,41等。

4.勾股定理的应用:①圆柱形物体表面上的两点间的最短距离;②长方体或正方体表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问题。

5.直角三角形的判别:①定义,判断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直角;②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一边的平方等于另外两边的平方和,则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6.拓展:特殊角的直角三角形相关性质定理。

精讲点拨考点1. 勾股定理【例1】在Rt△ABC中,已知两边长为3、4,则第三边的长为变式1 在Rt△ABC中,已知两边长为5、12,则第三边的长为变式2 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6,则它的高是________变式3 在Rt△ABC中,∠C=90°,a,b,c分别为∠A,∠B,∠C所对的边,(1)已知c=4,b=3,求a;(2)若a:b=3:4,c=10cm,求a、b。

考点2. 勾股定理的证明【例2】如图:由四个全等直角三角形拼成如下大的正方形,求证:222a b c +=变式 如图:由四个全等直角三角形拼成如下大的正方形,求证:222a b c +=考点3 勾股定理的应用【例3】 如图,A 市气象站测得台风中心在A 市正东方向300千米的B 处,以107千米/时的速度向北偏西60°的BF 方向移动,距台风中心200•千米范围内是受台风影响的区域. (1)A 市是否会受到台风的影响?写出你的结论并给予说明; (2)如果A 市受这次台风影响,那么受台风影响的时间有多长?变式1 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某一时刻刚好飞到一个男孩子头顶上方4000米处,过了20秒,飞机距离这个男孩子头顶5000米,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变式2 一个25m 长的梯子AB ,斜靠在一竖直的墙AO 上,这时的AO 距离为24m ,如果梯子的顶端A沿墙下滑4m ,那么梯子底端B 也外移4m 吗?考点4.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例4】三角形的三边为a 、b 、c ,由下列条件不能判断它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a:b:c=8∶16∶17B . a 2-b 2=c 2C .a 2=(b+c)(b-c) D . a:b:c =13∶5∶12 变式1 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 c b a 2)(22+=+,则这个三角形是( )A. 等边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锐角三角形.变式2 已知,△ABC 中,17AB cm =,16BC cm =,BC 边上的中线15AD cm =,试说明△ABC是等腰三角形.变式3 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F 为DC 的中点,E 为BC 上一点,且EC=41BC , 求证:AF ⊥EF .考点5.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相关面积计算【例5】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已知∠A=900,按规定这个零件中∠DBC 应为直角,工人师傅量得零件各边尺寸:AD = 4,AB = 3, BC = 12 , DC=13,问这个零件是否符合要求,并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变式1 如图示,有块绿地ABCD ,AD=12m ,CD=9m ,AB=39m ,BC=36m ,∠ADC=90°,求这块绿地的面积。

《勾股定理》优秀说课稿(精选5篇)

《勾股定理》优秀说课稿(精选5篇)

《勾股定理》优秀说课稿(精选5篇)《勾股定理》优秀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勾股定理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是几何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揭示了一个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它可以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问题,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根据之一,在实际生活中用途很大。

教材在编写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分析、拼图等活动,使学生获得较为直观的印象;通过联系和比较,理解勾股定理,以利于正确的进行运用。

据此,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及其证明。

2、能够灵活地运用勾股定理及其计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4、通过介绍中国古代勾股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与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勾股定理的证明和应用。

教学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

二、说教法和学法教法和学法是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本课的教法和学法体现如下特点:1、以自学辅导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兴趣,组织学生活动,让同学们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

2、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操作、归纳,理解定理,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演示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分析、证明,使学生得到获得新知的成功感受,从而激发学生钻研新知的欲望。

三、教学程序本节内容的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动手、动脑方面,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教学程序设计如下:(一)创设情境以古引新1、由故事引入,3000多年前有个叫商高的人对周公说,把一根直尺折成直角,两端连接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如果勾是3,股是4,那么弦等于5。

这样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

2、是不是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有这个性质呢?教师要善于激疑,使学生进入乐学状态。

3、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初中数学教材勾股定理教案

初中数学教材勾股定理教案

教案: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和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能够灵活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大胆猜想,并探索勾股定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逻辑推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出结论获得成就感,培养探索热情和钻研精神;同时体验数学的美感,从而了解数学,喜欢几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及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并能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面积法方法证明勾股定理。

课前准备:多媒体ppt,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 多媒体课件放映图片欣赏:勾股定理数形图,1955年希腊发行的一枚纪念邮票,美丽的勾股树,2002年国际数学大会会标等。

通过图形欣赏,感受数学之美,感受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

2. 多媒体课件演示FLASH小动画片:某楼房三楼失火,消防队员赶来救火,了解到每层楼高3米,消防队员取来6.5米长的云梯,但云梯底部离楼墙还有1.5米,问消防队员能否进入楼内救火?(二)新课导入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上述情境,提出问题:为什么消防队员无法进入楼内救火?学生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消防队员取来的云梯长度不满足勾股定理。

2.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勾股定理的定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

(三)探索勾股定理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尝试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猜想,探索勾股定理的规律。

3. 教师让学生用面积法方法证明勾股定理,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逻辑推理。

(四)总结与应用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勾股定理的定义和证明方法。

2. 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解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回顾勾股定理的定义,探索勾股定理的规律,并用面积法方法证明勾股定理。

2020届中考数学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及其应用

2020届中考数学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及其应用

第21讲: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一、夯实基础1.在△ABC 中,∠C=90°, ∠C=72°,AB=10,则边AC 的长约为(精确到0.1)( ) A.9.1 B.9.5 C.3.1 D.3.52.如图是油路管道的一部分,延伸外围的支路恰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6m 和8m.按照输油中心O 到三条支路的距离相等来连接管道,则O 到三条支路的管道总长(计算时视管道为线,中心O 为点)是( )A 2m B.3m C.6m D.9m3. 已知小龙、阿虎两人均在同一地点,若小龙向北直走160公尺,再向东直走80公尺后,可到神仙百货,则阿虎向西直走多少公尺后,他与神仙百货的距离为340公尺?A . 100B . 180C . 220D . 2604. 将一个有45度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一张宽为3cm 的纸带边沿上,另一个顶点在纸带的另一边沿上,测得三角板的一边与纸带的一边所在的直线成30度角,如图(3),则三角板的最大边的长为A. 3cmB. 6cmC. 32cmD. 62cm5.如图,△ABC 中,∠C=90°,AC=3,∠B=30°,点P 是BC 边上的动点,则AP 长不可能是O(第2题图)(A )3.5 (B )4.2 (C )5.8 (D )76. 如图3,在△ABC 中,∠C=90°,BC=6,D,E 分别在AB,AC 上,将△ABC 沿DE 折叠,使点A 落在点A′处,若A′为CE 的中点,则折痕DE 的长为( )A .21 B .2 C .3 D .4图3A 'CBADE二、能力提升7.下列命题中,其逆.命题成立的是______________.(只填写序号) ①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全套资料联系QQ/微信:1403225658 ②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它们相等; ③如果两个实数相等,那么它们的平方相等;④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222a b 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8. 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为了证明勾股定理,创制了一幅“弦图”,后人称其为“赵爽弦图”(如图1).图2由弦图变化得到,它是用八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记图中正方形ABCD ,正方形EFGH ,正方形MNKT 的面积分别为S 1,S 2,S 3. 若S 1,S 2,S 3=10,则S 2的值是 .9. 一个正方体物体沿斜坡向下滑动,其截面如图所示.正方形DEFH 的边长为2米,坡角∠A =30°,∠B =90°,BC=6米. 当正方形DEFH 运动到什么位置,即当AE = 米时,有DC 2=AE 2+BC 2.10. 把命题“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222a b c +=”的逆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中考数学复习方案第四单元三角形第21课时直角三角形及勾股定理

中考数学复习方案第四单元三角形第21课时直角三角形及勾股定理
综上所述,原直角三角形纸片的斜边长是 4 5或 10,
故答案是:4 5或 10.
第二十五页,共四十页。












考向二 勾股定理(ɡōu ɡǔ dìnɡ lǐ)及其逆定理的应用
例2 [教材(jiàocái)题]一架2.5米长的梯子靠在一座建筑物上,梯子的底部离建筑物0.7米,如果
梯子的顶部滑下0.4米,梯子的底部向外滑出多远?












题组二
易错题
【失分点】
直角的不确定引起的分类讨论;求最短距离时,将立体(lìtǐ)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求解.
6.[2018·东营]如图 21-2 所示的圆柱的高 AB=3,底面直径 BC=3,现在有一只蚂蚁
想从 A 处沿圆柱表面爬到对角 C 处捕食,则它爬行的最短距离是 (
A.3 1 + π
的中点,连接BM,MN,BN, ∠BAD=60°,AC平分∠BAD,AC=2,则BN的长为
.






图21-6
第二十二页,共四十页。






[答案] 2
1
[解析]在△ CAD 中,∵M,N 分别是 AC,CD 的中点,∴MN∥AD,MN= AD,
2
1
在 Rt△ ABC 中,∵M 是 AC 的中点,∴BM= AC=1.
∵∠ACB=45°,∴AF=CF=1,
∴DF= 2 - 2 = 3,
∴CD=DF-CF= 3-1.

精选-中考数学总复习第四单元三角形第21课时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课件

精选-中考数学总复习第四单元三角形第21课时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课件

(1)把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就得到它的逆命题,所以每个命题都有逆命题.
(2)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若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它就是这个定理的逆定理,称这两个定理为 互逆定理
互逆定理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4
课前双基巩固 考点四 命题、定义、定理、公理
定义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交流方便,我们就要对名称和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做出明确的规定,也就是给它 们下定义
第 21 课时 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1
课前双基巩固
考点聚焦
考点一 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性质与判定
定义
性质
判定 常见 结论
最新
有一个角是①
直角
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② 互余
(2)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 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③ 一半
(3)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④ 一半
最新
精选中小Hale Waihona Puke 课件7课前双基巩固
3. [七下 P161 习题第 1(2)题改编] 已知命题:“自然数是整数.”写
出它的逆命题:
.该逆命题是
(填
“真”或“假”)命题.
[答案] 整数是自然数 假 [解析] 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可得 到其逆命题.举一个反例,可说明这是一 个假命题,如“-2 是整数,但-2 不是自然 数”,可知该逆命题为假命题.
2
2
精选中小学课件
2
课前双基巩固 考点二 勾股定理及逆定理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 a,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 c 的平方,即① a2+b2=c2

中考数学冲刺复习课件:第21课时直角三角形和勾股定理

中考数学冲刺复习课件:第21课时直角三角形和勾股定理

第21课时 直角三角形和勾股定理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4•黄石)如图21-1,一个矩形纸片,剪去部分后得到
一个三角形,则图中∠1+∠2的度数是( C )
A.30°
B.60° C.90°
D.120°
2.如图21-2,△ABC与△ABD是直角三角形,点F是AB的中点
,若CF=8,则DF的长为( C )
第21课时 直角三角形和勾股定理
4.(2014•西宁)如图21-8,在△ABC中,∠C=90°,∠B=30° ,AD平分∠CAB交BC于点D,E为AB上一点,连接DE,则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D )
A.∠CAD=30° B.AD=BD C.BD=2CD D.CD=ED
提示:∵在△ABC中,∠C=90°,∠B=30°, ∴∠CAB=60°,∵AD平分∠CAB,∴∠CAD=∠BAD=30°, ∴∠CAD=∠BAD=∠B, ∴AD=BD,AD=2CD, ∴BD=2CD, 根据已知不能推出CD=DE, 即只有D错误,选项A、B、C的答案都正确.
A.49
B.25
C.13
D.1
提示:由于大正方形的面积25,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
则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是25-1=24,即4× ab=24,
即2ab=24,a2+b2=25,
则(a+b)2=25+24=49.
5.(2013•济南)如图21-5,小亮将升旗的绳子拉到旗杆底端
,绳子末端刚好接触到地面,然后将绳子末端拉到距离旗杆
8.在△ABC中,若BC边上的中线AD= BC, 则该三角形的形状为( B )
A.等边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9.在下列选项中,已知三角形三边长,能

2019年中考数学复习 三角形 第21讲 三角形试题(含解析)

2019年中考数学复习 三角形 第21讲 三角形试题(含解析)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第21讲 三 角 形1. (2011,河北)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x ,13.若x 为正整数,则这样的三角形个数为(B )A. 2B. 3C. 5D. 13【解析】 由题意,得⎩⎪⎨⎪⎧2+x >13,x <13+2.解得11<x <15.因为x 为正整数,所以x 可以为12,13,14.2. (2013,河北,导学号5892921)如图①,M 是铁丝AD 的中点,将该铁丝首尾相接折成△ABC ,且∠B =30°,∠C =100°,如图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第2题图A. 点M 在AB 上B. 点M 在BC 的中点处C. 点M 在BC 上,且距点B 较近,距点C 较远D. 点M 在BC 上,且距点C 较近,距点B 较远【解析】 如答图,取BC 的中点E ,连接AE ,则BE =CE .∵∠C =100°,∴AB >AC .∴AB+BE >AC +CE .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AC +BC >AB .∴AB <12AD .∴AD 的中点M 在BE 上,即点M 在BC 上,且距点B 较近,距点C 较远.第2题答图3. (2014,河北)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边AB ,AC 的中点.若DE =2,则BC 的长为(C )第3题图A. 2B. 3C. 4D. 5【解析】 ∵D ,E 分别是边AB ,AC 的中点,∴DE 是△ABC 的中位线.∴BC =2DE =4.4. (2014,河北)如图,平面上直线a ,b 分别过线段OK 两端点,则a ,b 相交所成的锐角是(B )第4题图A. 20°B. 30°C. 70°D. 80°【解析】 如答图,分别延长a ,b 交于一点,形成一个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以得到a ,b 相交所成的锐角是100°-70°=30°.第4题答图5. (2018,河北)下列图形具有稳定性的是(A )A B C D【解析】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的边与角例1 如图,把△ABC 沿DE 折叠,当∠A 落在四边形BCDE 内时,∠A 与∠1+∠2之间始终不变的关系是(B )例1题图A. ∠A =∠1+∠2B. 2∠A =∠1+∠2C. 3∠A =∠1+∠2D. 3∠A =2(∠1+∠2)【解析】 ∵△ABC 沿DE 折叠,∴∠1+2∠AED =180°,∠2+2∠ADE =180°.∴∠AED =12(180°-∠1),∠ADE =12(180°-∠2).∴∠AED +∠ADE =12(180°-∠1)+12(180°-∠2)=180°-12(∠1+∠2).∴在△ADE 中,∠A =180°-(∠AED +∠ADE )=180°-⎣⎢⎡⎦⎥⎤180°-12(∠1+∠2)=12(∠1+∠2),即2∠A =∠1+∠2. 针对训练1(2018,聊城)如图,将一张三角形纸片ABC 的一角折叠,使点A 落在△ABC 外的A ′处,折痕为DE .如果∠A =α,∠CEA ′=β,∠BDA ′=γ,那么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A )训练1题图 A. γ=2α+βB. γ=α+2βC. γ=α+βD. γ=180°-α-β【解析】 如答图.由折叠,得∠A ′=∠A .∵∠BDA ′=∠A +∠AFD ,∠AFD =∠A ′+∠CEA ′,∠A =α,∠CEA ′=β,∠BDA ′=γ,∴∠BDA ′=γ=α+α+β=2α+β.训练1答图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中位线例2 如图,在△ABC 中,分别作其内角∠ACB 与外角∠DAC 的平分线,且两条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交于点E .(1)①如图①,若∠B =60°,则∠E = 30° ;②如图②,若∠B =90°,则∠E = 45° ;(2)如图③,若∠B =α,求∠E 的度数;(3)如图④,仿照(2)中的方法,在(2)的条件下分别作∠EAB 与∠ECB 的平分线,且两条角平分线交于点G ,求∠G 的度数.① ② ③ ④例2题图【思路分析】 (1)①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DAC -∠ACB =∠B =60°,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FAC -∠ACE =30°,可求∠E 的度数.②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DAC -∠ACB =∠B =90°,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FAC -∠ACE =45°,可求∠E 的度数.(2)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DAC -∠ACB =∠B =α,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FAC -∠ACE =12α,可求∠E 的度数.(3)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G =∠HAC -∠ACG =32∠FAC -32∠ACE =32(∠FAC -∠ACE ),可求∠G 的度数. 解:(1)①30°②45°(2)∵AF 平分∠DAC ,CE 平分∠ACB ,∴∠FAC =12∠DAC ,∠ACE =12∠ACB . ∵∠DAC -∠ACB =∠B =α,∴∠E =∠FAC -∠ACE =12∠B =12α. (3)∵AG ,CG 分别平分∠EAB 与∠ECB ,∴∠G =∠HAC -∠ACG =32∠FAC -32∠ACE =32(∠FAC -∠ACE )=32×12∠B =34α. 针对训练2 (2018,广州海珠区模拟)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E 是AD 的中点,连接BE ,CE .若△ABC 的面积是8,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B )训练2题图 A. 2 B. 4 C. 6 D. 8【解析】 ∵AD 是△ABC 的中线,∴S △ABD =S △ACD =12S △ABC .∵E 是AD 的中点,∴S △ABE =S △BDE =12S △ABD ,S △CDE =S △CAE =12S △ACD .∴S △ABE =14S △ABC ,S △CDE =14S △ABC .∴S △ABE +S △CDE =12S △ABC =12×8=4.∴阴影部分的面积为4.针对训练3 (2018,黄石)如图,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高,AE ,BF 分别是∠BAC ,∠ABC 的平分线,∠BAC =50°,∠ABC =60°,则∠EAD +∠C 等于(A )训练3题图A. 75°B. 80°C. 85°D. 90°【解析】 ∵AD 是BC 边上的高,∠ABC =60°,∴∠BAD =30°.∵∠BAC =50°,AE 平分∠BAC ,∴∠BAE =25°.∴∠DAE =30°-25°=5°.∵在△ABC 中,∠C =180°-∠ABC -∠BAC =70°,∴∠EAD +∠C =5°+70°=75°.针对训练4 (2017,河北)如图,A ,B 两点被池塘隔开,不能直接测量其距离.于是,小明在岸边选一点C ,连接CA ,CB ,分别延长到点M ,N ,使AM =AC ,BN =BC ,测得MN =200 m ,则A ,B 间的距离为 100 m.训练4题图【解析】 ∵AM =AC ,BN =BC ,∴AB 是△CMN 的中位线.∴AB =12MN =100(m).一、 选择题1. (2018,长沙)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B )A. 4 cm ,5 cm ,9 cmB. 8 cm ,8 cm ,15 cmC. 5 cm ,5 cm ,10 cmD. 6 cm ,7 cm ,14 cm【解析】 A. ∵5+4=9,9=9,∴此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B. 8+8=16,16>15,∴此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C. ∵5+5=10,10=10,∴此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D. ∵6+7=13,13<14,∴此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2. (2018,石家庄模拟)一副三角板有两个直角三角形,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则α的度数是(A )第2题图A. 165°B. 120°C. 150°D. 135°【解析】如答图.∵∠1+45°+90°=180°,∴∠1=45°.∵∠1=∠2+30°,∴∠2=15°.∵∠2+α=180°,∴α=165°.第2题答图3. (2018,石家庄裕华区一模)如图,将△ABC沿DE,EF翻折,顶点A,B均落在点O处,且EA与EB重合于线段EO.若∠DOF=142°,则∠C的度数为(A)第3题图A. 38°B. 39°C. 42°D. 48°【解析】∵△ABC沿DE,EF翻折,∴∠DOE=∠A,∠EOF=∠B.∴∠DOF=∠DOE+∠EOF =∠A+∠B=142°.∴∠C=180°-∠A-∠B=180°-142°=38°.4. (2018,昆明)在△AOC中,OB交AC于点D,量角器的摆放如图所示,则∠CDO的度数为(B)第4题图A. 90°B. 95°C. 100°D. 120°【解析】∵CO=AO,∠AOC=130°,∴∠CAO=25°.∵∠AOB=70°,∴∠CDO=∠CAO +∠AOB=25°+70°=95°.5. (2018,淄博周村区二模)用三角板作△ABC的边BC上的高,下列三角板的摆放位置正确的是(A)A B C D【解析】根据高线的定义可得出结论.6. (2018,贵阳)如图,在△ABC中有四条线段DE,BE,EF,FG,其中有一条线段是△ABC 的中线,则该线段是(B)第6题图A. 线段DEB. 线段BEC. 线段EFD. 线段FG【解析】 根据三角形中线的定义可得出结论.7. (2018,宿迁)如图,点D 在△ABC 的边AB 的延长线上,DE ∥BC .若∠A =35°,∠C =24°,则∠D 的度数是(B )第7题图A. 24°B. 59°C. 60°D. 69°【解析】 ∵∠A =35°,∠C =24°,∴∠DBC =∠A +∠C =59°.∵DE ∥BC ,∴∠D =∠DBC =59°.8. (2018,石家庄模拟)如图,长度为10 m 的木条,从两边各截取长度为x m 的木条.若得到的三根木条能组成三角形,则x 可以取的值为(C )第8题图A. 2 mB. 52 mC. 3 mD. 6 m【解析】 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得2x >10-2x ,且2x <10.解得2.5<x <5.9. (2018,廊坊安次区一模)下列图形中,能确定∠1>∠2的是(C )A B C D【解析】 A. ∵∠1与∠2是对顶角,∴∠1=∠2.故此选项错误.B. 若两条直线平行,则∠1=∠2.若两条直线不平行,则∠1与∠2的大小关系无法进行判断.故此选项错误.C. ∵∠1是∠2所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且与∠2不相邻,∴∠1>∠2.故此选项正确.D. ∵已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由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判断出∠1=∠2.10. (2018,长春)如图,在△ABC 中,CD 平分∠ACB 交AB 于点D ,过点D 作DE ∥BC 交AC 于点E .若∠A =54°,∠B =48°,则∠CDE 的度数为(C )第10题图A. 44°B. 40°C. 39°D. 38°【解析】 ∵∠A =54°,∠B =48°,∴∠ACB =180°-54°-48°=78°.∵CD 平分∠ACB交AB 于点D ,∴∠DCB =12×78°=39°.∵DE ∥BC ,∴∠CDE =∠DCB =39°. 11. (2018,西安灞桥区模拟,导学号5892921)如图,S △ABC =1.若S △BDE =S △DEC =S △ACE ,则S △ADE 等于(B )第11题图A. 15B. 16C. 17D. 18【解析】 ∵S △BDE =S △DEC ,∴BD =DC .∴S △ABD =12S △ABC =12.∵S △ABC =1,S △BDE =S △DEC =S △ACE ,∴S △BDE =S △DEC =S △ACE =13.∴S △ADE =S △ABD -S △BDE =12-13=16. 12. (2018,杭州二模)四根长度分别为3,4,6,x (x 为正整数)的木棒,从中任取三根,首尾顺次相接都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则(D )A. 组成的三角形中周长最小为9B. 组成的三角形中周长最小为10C. 组成的三角形中周长最大为19D. 组成的三角形中周长最大为16【解析】 由从中任取三根,首尾顺次相接都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可得3<x <7.因为x 为正整数,所以x 只能为4或5或6.所以其周长最小为4+3+4=11,周长最大为4+6+6=16.13. (2018,河北二模)如图,将直角三角形纸片ABC 折叠,使点A 与点B 重合,折痕为DE .若∠C =90°,∠A =35°,则∠DBC 的度数为(C )第13题图A. 40°B. 30°C. 20°D. 10°【解析】 ∵∠C =90°,∠A =35°,∴∠ABC =55°.由折叠,可得∠ABD =∠A =35°.∴∠DBC =∠ABC -∠ABD =55°-35°=20°.二、 填空题14. (2018,泰州)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1,5,第三边的长为整数,则第三边的长为 5 .【解析】 设第三边的长为x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4<x <6.因为第三边的长为整数,所以第三边的长是5.15. (2018,白银)已知a ,b ,c 是△ABC 的三边长,a ,b 满足|a -7|+(b -1)2=0,c 为奇数,则c = 7 .【解析】 ∵a ,b 满足|a -7|+(b -1)2=0,∴a -7=0,b -1=0.解得a =7,b =1.∵7-1=6,7+1=8,∴6<c <8.∵c 为奇数,∴c =7.三、 解答题16. (2018,宜昌)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A =40°,△ABC 的外角∠CBD 的平分线BE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E .(1)求∠CBE 的度数;(2)过点D 作DF ∥BE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F ,求∠F 的度数.第16题图【思路分析】 (1)先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ABC =90°-∠A =50°,由邻补角的定义得出∠CBD =130°.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求出∠CBE =12∠CBD =65°.(2)先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CEB =90°-65°=25°,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出∠F =∠CEB =25°.解:(1)∵在Rt △ABC 中,∠ACB =90°,∠A =40°,∴∠ABC =90°-∠A =50°.∴∠CBD =130°.∵BE 是∠CBD 的平分线,∴∠CBE =12∠CBD =65°. (2)∵∠ACB =90°,∠CBE =65°,∴∠CEB =90°-65°=25°.∵DF ∥BE ,∴∠F =∠CEB =25°.17. (2018,扬州江都区模拟)如图①,在△ABC 中,BD 平分∠ABC ,且与△ABC 的外角∠ACE 的平分线交于点D .(1)若∠ABC =75°,∠ACB =45°,求∠D 的度数;(2)若把∠A 截去,得到四边形MNCB ,如图②,猜想∠D ,∠M ,∠N 的关系,并说明理由.第17题图【思路分析】 (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角平分线定义,先求出∠D ,∠A 的等式,推出∠A =2∠D ,最后代入求出即可.(2)根据(1)中的结论即可得到结论.解:(1)∵∠ACE =∠A +∠ABC ,∴∠ACD +∠ECD =∠A +∠ABD +∠DBE ,∠DCE =∠D +∠DBC .∵BD 平分∠ABC ,CD 平分∠ACE ,∴∠ABD =∠DBE ,∠ACD =∠ECD .∴∠A =2(∠DCE -∠DBC ),∠D =∠DCE -∠DBC .∴∠A =2∠D .∵∠ABC =75°,∠ACB =45°,∴∠A =60°.∴∠D =30°.(2)∠D =12(∠BMN +∠CNM -180°). 理由:如答图,延长BM ,CN 交于点A ,则∠A =∠BMN +∠CNM -180°.由(1)知∠D =12∠A . ∴∠D =12(∠BMN +∠CNM -180°).第17题答图1. (导学号5892921)如图,在△ABC 中,D ,E 两点分别在AB ,BC 上.若AD ∶DB =CE ∶EB =2∶3,则△DBE 与△ADC 的面积比为(C )第1题图A. 3∶5B. 4∶5C. 9∶10D. 15∶16【解析】 ∵AD ∶DB =CE ∶EB =2∶3,∴S △BDC ∶S △ADC =3∶2,S △BDE ∶S △DCE =3∶2.设S △BDC =3x ,则S △ADC =2x ,S △BED =1.8x .∴△DBE 与△ADC 的面积比为1.8x ∶2x =9∶10.2. (2018,天津南开区模拟,导学号5892921)如图,在△ABC 中,∠A =α,∠ABC 的平分线与∠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 1,得∠A 1,则∠A 1=( α2) .∠A 1BC 的平分线与∠A 1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 2,得∠A 2,…,∠A 2 017BC 的平分线与∠A 2 017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 2 018,得∠A 2 018,则∠A 2 018=( α22 018 ).第2题图【解析】 ∵∠ACD =∠A +∠ABC ,∠A 1CD =∠A 1+∠A 1BC ,∠ACD =2∠A 1CD ,∠ABC =2∠A 1BC ,∴2∠A 1CD =∠A +2∠A 1BC ,即∠A 1CD =12∠A +∠A 1BC .∴∠A 1=12∠A =α2.依此类推,∠A 2 018=α22 018. 3. (2018,苏州常熟模拟)△ABC 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点I ,过点I 作DI ⊥IC ,交AC 于点D .(1)如图①,求证:∠AIB =∠ADI ;(2)如图②,延长BI ,交外角∠ACE 的平分线于点F .①判断DI 与CF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②若∠BAC =70°,求∠F 的度数.第3题图【思路分析】 (1)只要证明∠AIB =90°+12∠ACB ,∠ADI =90°+12∠ACB 即可.(2)①只要证明∠IDC =∠ACF 即可.②先求出∠ACE -∠ABC =∠BAC =70°,再求出∠F =12∠ACE -12∠ABC =12(∠ACE -∠ABC )=12∠BAC 即可解决问题.(1)证明:∵AI ,BI 分别平分∠BAC ,∠ABC ,∴∠BAI =12∠BAC ,∠ABI =12∠ABC . ∴∠BAI +∠ABI =12(∠BAC +∠ABC )=12(180°-∠ACB )=90°-12∠ACB . ∴∠AIB =180°-(∠BAI +∠ABI )=180°-⎝ ⎛⎭⎪⎫90°-12∠ACB =90°+12∠ACB . ∵CI 平分∠ACB ,∴∠DCI =12∠ACB . ∵DI ⊥IC ,∴∠DIC =90°.∴∠ADI =∠DIC +∠DCI =90°+12∠ACB . ∴∠AIB =∠ADI .(2)解:①DI ∥CF .理由:∵CF 平分∠ACE ,∴∠ACF =12∠ACE =12(180°-∠ACB )=90°-12∠ACB . ∵∠IDC =90°-∠DCI =90°-12∠ACB , ∴∠IDC =∠ACF .∴DI ∥CF .②∵∠ACE =∠ABC +∠BAC ,∴∠ACE -∠ABC =∠BAC =70°.∵∠FCE =∠FBC +∠F ,∴∠F =∠FCE -∠FBC .∵∠FCE =12∠ACE ,∠FBC =12∠ABC , ∴∠F =12∠ACE -12∠ABC =12(∠ACE -∠ABC )=12∠BAC =35°.。

2024年中考第一轮复习直角三角形 课件

2024年中考第一轮复习直角三角形 课件

[解析] 设AB=x,则AC=x-2.由勾股定理,
.
得x2-(x-2)2=82.解得x=17.
■ 知识梳理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⑥ 斜边的平方
勾股定理
如果三角形中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⑦ 平方 ,那么这个三角形
的逆定理 是直角三角形
勾股数
能够成为直角三角形三条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AD=BC,∠A=∠B=∠CFE=90°,AB∥CD,∴∠AED=∠CDF,∠A=∠CFD=90°,
AD=CF,∴△ADE≌△FCD,∴ED=CD=x,∴FD=x-1,
在Rt△CFD中,FD2+CF2=CD2,∴(x-1)2+32=x2,解得x=5,∴CD=5.故选B.
考向三
勾股定理与拼图
例 3 [2020·孝感]如图 19-11①,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一个大正方形,中间是个
图19-6
∴∠BEC=90°,∠BFC=90°,
1
2
∵G 是 BC 的中点,∴EG=FG= BC=5,
∵D 是
1
EF 的中点,∴ED= EF=3,GD⊥EF,
2
∴∠EDG=90°.在 Rt△ EDG 中,
由勾股定理得,DG= 2 - 2 =4,故答案为 4.
考向二
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
例2 [2020·宜宾]如图19-7,在Rt△ABC中,∠ACB=90°,D是AB的中点,BE平分
∠ABC交AC于点E,连结CD交BE于点O.若AC=8,BC=6,则OE的长是
.
图19-7
【方法点析】勾股定理是求线段长的重要工具,主要应用:(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
两边长求第三边长;(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长求另两边的关系;(3)用于证明平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课件(第21讲_直角三角形)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课件(第21讲_直角三角形)

考 点 训 练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考 点 知 识 精 讲 中 考 典 例 精 析
举 一 反 三
考 点 训 练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考 点 知 识 精 讲 中 考 典 例 精 析
1.已知在△ABC 中,∠A∶∠B∶∠C=1∶2∶3,则 BC∶AC∶AB 的值为( A.1∶2∶3 B.3∶2∶1 C.1∶ 3∶2 D.1∶2∶ 3
(2)(2009· 济宁 )如图,△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C 是斜边,将△ABP 绕点 A 逆时针旋 转后,能与△ACP′重合,如果 AP= 3,那么 PP′的长等于( ) A.3 2 B.2 3 C.4 2 D.3 3
举 一 反 三
【点拨】本组题考查直角三角形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性质、判定.
【解答】(1)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判定 A、B、D 三项均能构成直角三角形.∵( 3)2+ 22≠( 5)2,∴选 C. (2)由旋转的性质可得∠P′AP=90° ,AP′= AP=3,在 Rt△APP′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考 点 PP′= AP 2+ AP ′2= 32+ 32=3 2,∴选 A.
C
)
2.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 1= 30° ,∠ 2=50° ,则∠ 3 的度数 等于( C )
举 一 反 三
A. 50° B. 30° C. 20° D .15° 3. 利用图①或图②两个图形中的有关面积的等量关系都能证明数学中一个十分著名的定 理,这个定理称为勾股定理,该定理的数学表达式是 a2+b2= c2.
考 点 训 练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4. 如图, 点 P 是∠AOB 的角平分线上的一点, 过 P 作 PC∥OA, 交 OB 于点 C, 若∠ AOB 考 点 =60° ,OC=4,则点 P 到 OA 的距离 PD 等于 2 3. 知 识 精 讲

专题21 勾股定理-2023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热点题型与方法精准突破(解析版)

专题21 勾股定理-2023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热点题型与方法精准突破(解析版)

专题21 勾股定理【考查题型】【知识要点】知识点一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概念: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斜边为,那么。

变式:,,,,.适用范围: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所存在的数量关系,它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因而在应用勾股定理时,必须明了所考察的对象是直角三角形。

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思路是:1)图形进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2)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方法一(图一):,,化简可证.方法二(图二):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为大正方形面积为,所以方法三(图三):,,化简得证图一图二图三知识点二勾股数勾股数概念: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即中,,,为正整数时,称,,为一组勾股数常见的勾股数:如;;;等扩展: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组勾股数:1)(为正整数);2)(为正整数)3)(,为正整数)注意:每组勾股数的相同整数倍,也是勾股数。

知识点三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内容:如果三角形三边长,,满足,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为斜边【注意】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数转化为形”来确定三角形的可能形状,在运用这一定理时,可用两小边的平方和与较长边的平方作比较,若它们相等时,以,,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时,以,,为三边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若,时,以,,为三边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2)定理中,,及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不可认为是唯一的,如若三角形三边长,,满足,那么以,,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但是为斜边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用问题描述时,不能说成:当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时,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知识点四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性质: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初三数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学案:第课时22.勾股定理与直角三角形(无答案)

初三数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学案:第课时22.勾股定理与直角三角形(无答案)

初三中考第一轮复习课题22:勾股定理与直角三角形【知识点一】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概念勾股定理适用范围勾股定理的证明常见的勾股数勾股定理勾股数含字母代数式的勾股数勾股定理逆定理勾股定理逆定理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联系与区别1.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2.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解题方法3.利用勾股定理求几何体表面最短距离4.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勾股定理考查题型 5.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解题6.利用勾股定理解决翻折问题7.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几何图形面积问题8.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9.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实际应用【精讲精练】考点1 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1.有两根木棒,分别长6cm,5cm,要再在7cm的木棒上取一段,用这三根木棒为边做成直角三角形,则第三根木棒要取的长度是 cm.2.△ABC三边长a,b,c+|b-a-1|+(c-5)2=0,则△ABC是 .3.(2018•无锡市)已知△ABC中,AB=10,AC=,∠B=30°,则△ABC的面积等于.4. (2019•衢州)一块圆形宣传标志牌如图所示,点A,B,C在⊙O上,CD垂直平分AB于点D.现测得AB=8dm,DC=2dm,则圆形标志牌的半径为()A.6dm B.5dm C.4dm D.3dm(4)(5)5.(2018•湘潭)《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数学著作之一,在“勾股”章中记载了一道“折竹抵地”问题:“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翻译成数学问题是:如图所示,△ABC中,∠ACB =90°,AC+AB=10,BC=3,求AC的长,如果设AC=x,则可列方程为.6.若CD是△ABC的高,AB=10,AC=6,BC=8,求CD的长.7.△ABC在方格纸中的位置如图1,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1)图1中线段AB的长是______,AC的长是_______,BC的长是_______;(2)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在图2中画出△DEF,使DE,EF,DF三边的长分别为2,8,10,并求DF边上的高.考点2双勾股问题1.(2009•抚顺)将一个含30°角的三角板和一个含45°角的三角板如图摆放,∠ACB与∠DCE完全重合,∠C=90°,∠A=45°,∠EDC=60°,AB=4,DE=6,则EB=.(1)(2)(3)2.(2009•深圳)如图,在Rt△ABC中,∠C=90°,点D是BC上一点,AD=BD,若AB=8,BD=5,则CD=.3.在△ABC中,AB=AC=5,BC=6.若点P在边AC上移动,则BP的最小值是.4.已知BD垂直平分AC,∠BCD=∠ADF,AF⊥AC,(1)证明四边形ABDF是平行四边形;(2)若AF=DF=5,AD=6,求AC的长.考点3 利用勾股定理求最值1. 如图所示,圆柱的高AB=3,底面直径BC=3,现在有一只蚂蚁想要从A处沿圆柱表面爬到对角C处捕食,则它爬行的最短距离是 .2.如图,已知长方体的三条棱AB、BC、BD分别为4,5,2,蚂蚁从A点出发沿长方体的表面爬行到M的最短路程的平方是_____.3.(2018•南通)如图,正方形ABCD中,AB=2,O是BC边的中点,点E是正方形内一动点,OE=2,连接DE,将线段DE绕点D逆时针旋转90°得DF,连接AE,CF.(1)求证:AE=CF;(2)求线段OF长的最小值.【知识点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①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

勾股定理-讲义

勾股定理-讲义

勾股定理一、知识梳理1.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2)勾股定理应用的前提条件是在直角三角形中.(3)勾股定理公式a2+b2=c2的变形有:a2=c2﹣b2,b2= c2﹣a2及c2=a2+b2.(4)由于a2+b2=c2>a2,所以c>a,同理c>b,即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大于该直角三角形中的每一条直角边.2.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有一个角为90°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除了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性质外,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性质1: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定理).性质2: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性质3: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直角三角形的外心位于斜边的中点)性质4: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乘积等于斜边与斜边上高的乘积.性质5: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等于30°.3.勾股定理的应用(1)在不规则的几何图形中,通常添加辅助线得到直角三角形.(2)在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时勾股定理与方程的结合是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方法,关键是从题中抽象出勾股定理这一数学模型,画出准确的示意图.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的应用.(3)常见的类型:①勾股定理在几何中的应用:利用勾股定理求几何图形的面积和有关线段的长度.②由勾股定理演变的结论:分别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长向外作正多边形,以斜边为边长的多边形的面积等于以直角边为边长的多边形的面积和.③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运用勾股定理的数学模型解决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④勾股定理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的应用:利用勾股定理把一个无理数表示成直角边是两个正整数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4.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1)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先根据题意把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后,再确定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一般情况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在平面图形上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2)关于数形结合的思想,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它们本身就是数和形的结合,所以我们在解决有关结合问题时的关键就是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二、经典例题+基础练习1. 勾股定理.【例1】已知△ABC中,AB=17,AC=10,BC边上的高AD=8,则边BC的长为()A.21 B.15 C.6 D.以上答案都不对.练1.在△ABC中,AB=15,AC=13,BC上的高AD长为12,则△ABC的面积为()A.84 B.24 C.24或84 D.42或84练2.如图所示,AB=BC=CD=DE=1,AB⊥BC,AC⊥CD,AD⊥DE,则AE=()A.1 B. C. D.2 2. 等腰直角三角形.【例2】已知△ABC是腰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以Rt△ABC的斜边AC为直角边,画第二个等腰Rt△ACD,再以Rt△ACD的斜边AD为直角边,画第三个等腰Rt△ADE,…,依此类推,第n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A.2n﹣2 B.2n﹣1 C.2n D.2n+1练3.将一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对折后再对折,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形,然后将阴影部分剪掉,把剩余部分展开后的平面图形是()A. B. C. D.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例3】以边长为2厘米的正三角形的高为边长作第二个正三角形,以第二个正三角形的高为边长作第三个正三角形,以此类推,则第十个正三角形的边长是()A.2×()10厘米 B.2×()9厘米C.2×()10厘米 D.2×()9厘米练4.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是4,以AB边所在的直线为x轴,AB边的中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则顶点C的坐标为.4.勾股定理的应用.【例4】工人师傅从一根长90cm的钢条上截取一段后恰好与两根长分别为60cm、100cm的钢条一起焊接成一个直角三角形钢架,则截取下来的钢条长应为()A.80cm B. C.80cm或 D.60cm 练5.现有两根铁棒,它们的长分别为2米和3米,如果想焊一个直角三角形铁架,那么第三根铁棒的长为()A.米B.米C.米或米 D.米5.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例5】如图A,一圆柱体的底面周长为24cm,高BD为4cm,BC是直径,一只蚂蚁从点D 出发沿着圆柱的表面爬行到点C的最短路程大约是()A.6cm B.12cm C.13cm D.16cm 练6.如图是一个长4m,宽3m,高2m的有盖仓库,在其内壁的A处(长的四等分)有一只壁虎,B处(宽的三等分)有一只蚊子,则壁虎爬到蚊子处最短距离为()m.A.4.8 B. C.5 D.三、课堂练习1.已知两边的长分别为8,15,若要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则第三边应该为()A.不能确定 B. C.17 D.17或2.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若∠A:∠B:∠C=1:2:3.则a:b:c=()A.1::2 B.:1:2 C.1:1:2 D.1:2:33.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厘米,4厘米,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A.12厘米 B.15厘米 C.12或15厘米 D.12或(7+)厘米4.有一棵9米高的大树,树下有一个1米高的小孩,如果大树在距地面4米处折断(未完全折断),则小孩至少离开大树米之外才是安全的.5.如图,一棵大树在一次强台风中于离地面3m处折断倒下,树干顶部在根部4米处,这棵大树在折断前的高度为m.6.在一个长为2米,宽为1米的矩形草地上,如图堆放着一根长方体的木块,它的棱长和场地宽AD平行且大于AD,木块的正视图是边长为0.2米的正方形,一只蚂蚁从点A处,到达C处需要走的最短路程是米.(精确到0.01米)四、能力提升1.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x,则满足此三角形的x值为()A.5 B. C.5或 D.没有2.已知直角三角形有两条边的长分别是3cm,4cm,那么第三条边的长是()A.5cm B.cm C.5cm或cm D.cm3.已知Rt△ABC中的三边长为a、b、c,若a=8,b=15,那么c2等于()A.161 B.289 C.225 D.161或289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5,底边上的高为4,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A.12 B.13 C.16 D.185.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8cm,4cm,5cm.一只蚂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A爬到点B.则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的长是cm.6.如图所示一棱长为3cm的正方体,把所有的面均分成3×3个小正方形.其边长都为1cm,假设一只蚂蚁每秒爬行2cm,则它从下底面点A沿表面爬行至侧面的B点,最少要用秒钟.7.如图,一个长方体盒子,一只蚂蚁由A出发,在盒子的表面上爬到点C1,已知AB=5cm,BC=3cm,CC1=4cm,则这只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cm.8.如图,今年的冰雪灾害中,一棵大树在离地面3米处折断,树的顶端落在离树杆底部4米处,那么这棵树折断之前的高度是米.9.如图所示的长方体是某种饮料的纸质包装盒,规格为5×6×10(单位:cm),在上盖中开有一孔便于插吸管,吸管长为13cm,小孔到图中边AB距离为1cm,到上盖中与AB相邻的两边距离相等,设插入吸管后露在盒外面的管长为hcm,则h的最小值大约为cm.(精确到个位,参考数据:≈1.4,≈1.7,≈2.2).10.如图是一个外轮廓为矩形的机器零件平面示意图,根据图中的尺寸(单位:mm),计算两圆孔中心A和B的距离为mm.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一、知识点梳理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说明: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验证利用了三角形的全等.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将数转化为形,作用是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必须满足较小两边平方的和等于最大边的平方才能做出判断.(2)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问题的实质就是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然后进一步结合其他已知条件来解决问题.注意:要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先要构造出三角形,然后知道三条边的大小,用较小的两条边的平方和与最大的边的平方比较,如果相等,则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否则不是.2.勾股定理的应用(1)在不规则的几何图形中,通常添加辅助线得到直角三角形.(2)在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时勾股定理与方程的结合是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方法,关键是从题中抽象出勾股定理这一数学模型,画出准确的示意图.(3)常见的类型:①勾股定理在几何中的应用:利用勾股定理求几何图形的面积和有关线段的长度.②由勾股定理演变的结论:分别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长向外作正多边形,以斜边为边长的多边形的面积等于以直角边为边长的多边形的面积和.③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运用勾股定理的数学模型解决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④勾股定理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的应用:利用勾股定理把一个无理数表示成直角边是两个正整数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3.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1)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先根据题意把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后,再确定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一般情况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在平面图形上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2)关于数形结合的思想,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它们本身就是数和形的结合,所以我们在解决有关结合问题时的关键就是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4.方向角(1)方位角是表示方向的角;以正北,正南方向为基准,来描述物体所处的方向.(2)用方位角描述方向时,通常以正北或正南方向为角的始边,以对象所处的射线为终边,故描述方位角时,一般先叙述北或南,再叙述偏东或偏西.(注意几个方向的角平分线按日常习惯,即东北,东南,西北,西南.)(3)画方位角以正南或正北方向作方位角的始边,另一边则表示对象所处的方向的射线.5.三角形的面积(1)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边长与高线乘积的一半,即S△=×底×高.(2)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6.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7.坐标与图形性质1、点到坐标轴的距离与这个点的坐标是有区别的,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到x轴的距离与纵坐标有关,到y轴的距离与横坐标有关;②距离都是非负数,而坐标可以是负数,在由距离求坐标时,需要加上恰当的符号.2、有图形中一些点的坐标求面积时,过已知点向坐标轴作垂线,然后求出相关的线段长,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和规律.3、若坐标系内的四边形是非规则四边形,通常用平行于坐标轴的辅助线用“割、补”法去解决问题.二、经典例题+基础练习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例1】下列四组线段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a=1,b=2,c=3 B.a=2,b=3,c=4 C.a=2,b=4,c=5 D.a=3,b=4,c=5练1.下列各组线段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A.30,40,50 B.7,12,13 C.5,9,12 D.3,4,6练2.下列各组数据中的三个数作为三角形的边长,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B.1,,C.6,7,8 D.2,3,42. 勾股定理的应用.【例2】如图,有两颗树,一颗高10米,另一颗高4米,两树相距8米.一只鸟从一颗树的树梢飞到另一颗树的树梢,问小鸟至少飞行()A.8米B.10米C.12米D.14米练3.如图,小亮将升旗的绳子拉到旗杆底端,绳子末端刚好接触到地面,然后将绳子末端拉到距离旗杆8m处,发现此时绳子末端距离地面2m,则旗杆的高度为(滑轮上方的部分忽略不计)为()A.12m B.13m C.16m D.17m 3.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例3】如图,透明的圆柱形容器(容器厚度忽略不计)的高为12cm,底面周长为10cm,在容器内壁离容器底部3cm的点B处有一饭粒,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容器外壁,且离容器上沿3cm的点A处,则蚂蚁吃到饭粒需爬行的最短路径是()A.13cm B.2cm C.cm D.2cm练4.如图,一只蚂蚁沿着边长为2的正方体表面从点A出发,经过3个面爬到点B,如果它运动的路径是最短的,则AC的长为.4.勾股定理的应用:方向角.【例4】已知A,B,C三地位置如图所示,∠C=90°,A,C两地的距离是4km,B,C两地的距离是3km,则A,B两地的距离是km;若A地在C地的正东方向,则B地在C 地的方向.练5.如图,小明从A地沿北偏东60°方向走2千米到B地,再从B地正南方向走3千米到C地,此时小明距离A地千米(结果可保留根号).5.坐标与图形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例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2,2),B(3,2),C是坐标轴上的一点,若△ABC 是直角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共有()A.1个 B.2个 C.4个 D.6个练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1,1),点B的坐标为(11,1),点C到直线AB的距离为4,且△ABC是直角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有个.三、课堂练习1.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12米,另一棵高6米,两树相距8米,一只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数的树梢,问小鸟至少飞行米.2.如图,小聪用一块有一个锐角为30°的直角三角板测量树高,已知小聪和树都与地面垂直,且相距3米,小聪身高AB为1.7米,则这棵树的高度= 米.3.如图,是矗立在高速公路水平地面上的交通警示牌,经测量得到如下数据:AM=4米,AB=8米,∠MAD=45°,∠MBC=30°,则警示牌的高CD为米(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1.41,=1.73).4.在底面直径为2cm,高为3cm的圆柱体侧面上,用一条无弹性的丝带从A至C按如图所示的圈数缠绕,则丝带的最短长度为cm.(结果保留π)5.如图,点E是正方形ABCD内的一点,连接AE、BE、CE,将△ABE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到△CBE′的位置.若AE=1,BE=2,CE=3,则∠BE′C= 度.四、能力提升1.下列四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4,5,6 B.1.5,2,2.5 C.2,3,4 D.1,,3 2.若a、b、c为三角形三边,则下列各项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a=7,b=24,c=25 B.a=5,b=13,c=12C.a=1,b=2,c=3 D.a=30,b=40,c=503.以下各组数为边长的三角形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3、4、6 B.9、12、15 C.5、12、14 D.10、16、25 4.工人师傅从一根长90cm的钢条上截取一段后恰好与两根长分别为60cm、100cm的钢条一起焊接成一个直角三角形钢架,则截取下来的钢条长应为()A.80cm B. C.80cm或 D.60cm5.现有两根铁棒,它们的长分别为2米和3米,如果想焊一个直角三角形铁架,那么第三根铁棒的长为()A.米 B.米 C.米或米 D.米6.现有两根木棒的长度分别为40厘米和50厘米,若要钉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框架,那么所需木棒的长一定为()A.30厘米 B.40厘米 C.50厘米 D.以上都不对7.如图A,一圆柱体的底面周长为24cm,高BD为4cm,BC是直径,一只蚂蚁从点D出发沿着圆柱的表面爬行到点C的最短路程大约是()A.6cm B.12cm C.13cm D.16cm8.如图所示,是一个圆柱体,ABCD是它的一个横截面,AB=,BC=3,一只蚂蚁,要从A 点爬行到C点,那么,最近的路程长为()A.7 B. C. D.59.有一长、宽、高分别是5cm,4cm,3cm的长方体木块,一只蚂蚁要从长方体的一个顶点A处沿长方体的表面爬到长方体上和A相对的顶点B处,则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径长为()A.5cm B.cm C.4cm D.3cm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1,1),点B的坐标为(11,1),点C到直线AB 的距离为4,且△ABC是直角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有个.11.设a>b,如果a+b,a﹣b是三角形较小的两条边,当第三边等于时,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12.有一棵9米高的大树,树下有一个1米高的小孩,如果大树在距地面4米处折断(未完全折断),则小孩至少离开大树米之外才是安全的.13.如图,一棵大树在一次强台风中于离地面3m处折断倒下,树干顶部在根部4米处,这棵大树在折断前的高度为m.14.“为了安全,请勿超速”.如图,一条公路建成通车,在某直线路段MN限速60千米/小时,为了检测车辆是否超速,在公路MN旁设立了观测点C,从观测点C测得一小车从点A到达点B行驶了5秒钟,已知∠CAN=45°,∠CBN=60°,BC=200米,此车超速了吗?请说明理由.(参考数据:≈1.41,≈1.73)15.校车安全是近几年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安全隐患主要是超速和超载.某中学九年级数学活动小组进行了测试汽车速度的实验,如图,先在笔直的公路l旁选取一点A,在公路l上确定点B、C,使得AC⊥l,∠BAC=60°,再在AC上确定点D,使得∠BDC=75°,测得AD=40米,已知本路段对校车限速是50千米/时,若测得某校车从B到C匀速行驶用时10秒,问这辆车在本路段是否超速?请说明理由(参考数据:=1.41,=1.73)16.如图,一根长6米的木棒(AB),斜靠在与地面(OM)垂直的墙(ON)上,与地面的倾斜角(∠ABO)为60°.当木棒A端沿墙下滑至点A′时,B端沿地面向右滑行至点B′.(1)求OB的长;(2)当AA′=1米时,求BB′的长.勾股定理中的折叠问题一、经典例题例1.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6,BC =8。

【中考一轮复习】特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课件

【中考一轮复习】特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课件
F (2)若AB+CD=2 3 +2,求AB.
D
A
E
B
目录
01 直角三角形性质与判定 02 勾股定理
典型例题
【例4】“赵爽弦图”奇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是我 国古代数学的骄傲.如图所示的“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 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设直角三角形较
长直角边长为a,较短直角边长为b.若ab=8,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5,
D.②③
2.如图,Rt△ABC中,∠B=90º,AB=4,BC=3,AC的垂直平分线DE分别
交AB,AC于D,E两点,则CD的长为_2_85__.
A
E D
B
C
当堂训练
3.如图,有两棵树高10米,另一棵高4米,两树相距8米. 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小鸟 至飞少行飞的行距(离不)B可能是( A ) A.8米 B.10米 C.12米 D.14米
判定
定义法:有一个角是90º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有一条边上的中线是这边的一半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等面积法求斜边上的高:如图,S=0.5ab=0.5ch,
其中a,b为两个直角边,c为斜边,h为斜边上的高.
a
b
h
c
当堂训练
1.如图,在Rt△ABC中,∠ACB=90º,CD为AB边上的高,CE为AB边上
连接BE,ED,BD.若∠BAD=58º,则∠EBD的度数为_3_2__度.
6.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º,D、E是边AB上两点,且CE所在
直线垂直平分线段AD,CD平分∠BCE,BC= 2 3,则AB=_4__.
D
A
E
C
A E D

初中勾股定理试讲教案

初中勾股定理试讲教案

初中勾股定理试讲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勾股定理的内容,能够运用勾股定理进行直角三角形的边长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探索并证明勾股定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勾股定理的内容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三角形知识,如三角形的分类、直角三角形的特征等。

2. 提问:同学们知道直角三角形的特点吗?直角三角形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吗?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介绍勾股定理的定义: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 解释勾股定理的由来: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总是等于斜边的平方。

3. 引导学生理解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通过几何图形的折叠、拼接等方式,证明勾股定理的正确性。

三、例题解析(15分钟)1. 给出几个运用勾股定理的例题,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和解答。

2. 分析例题中的关键步骤,引导学生掌握勾股定理的应用方法。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布置一些有关勾股定理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

五、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总结勾股定理的定义、证明和应用。

2. 强调勾股定理在数学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运用勾股定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讲解、例题解析、课堂练习和小结等环节,让学生学习了勾股定理的内容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实验和推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勾股定理的应用方法。

overall,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勾股定理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但在课堂互动和提问环节,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参与度,提高课堂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第21讲直角三角形与勾股
定理教案
一、复习目标
(1)掌握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和直角三角形的性
质。

(2)掌握角平分线性质的逆定理。

(3)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复习重难点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其应用。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性质与判定
ab
,外接圆半径
勾股定理及逆定理
互逆命题
如果两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正好相反,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命题、定义、定理、公理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交流方便,我们就要对名称和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作出
________
(二)题型、技巧归纳
考点一:利用勾股定理求线段的长度
技巧归纳:勾股定理的作用:(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求另两边的关系;(3)用于证明平方关系的问题.
考点2实际问题中勾股定理的应用
技巧归纳:利用勾股定理求最短线路问题的方法:将起点和终点所在的面展开成为一个平面,进而利用勾股定理求最短长度.考点3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
技巧归纳:判断是否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判断的方法是:判断两个较小的数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大数的平方即可判断.
考点4定义、命题、定理、反证法
技巧归纳:只有对一件事情做出判定的语句才是命题,其中正确的命题是真命题,错误的命题是假命题.对于命题的真假(正误)判断问题,一般只需根据熟记的定义、公式、性质、判定定理等相关内容直接作出判断即可,有的则需要经过必要的推理与计算才能进一步确定真与假.
(三)典例精讲
例1 将一个有45度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一张宽为3 cm 的纸带边沿上,另一个顶点在纸带的另一边沿上,测得三角板的一边与纸带的一边所在的直线成30度角,如图21-1,则三角板的最大边的长为( )
A、3CM
B、6CM
C、CM
D、CM 6
[解析] 如图所示,过点A作AD⊥BD,垂足为D,所以AB=2AD=2×3=6 (cm),△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AB=6(cm).例2 一个长方体形的木柜放在墙角处(与墙面和地面均没有缝隙),有一只蚂蚁从柜角A处沿着木柜表面爬到柜角C1处.
(1)请你画出蚂蚁能够最快到达目的地的可能路径;
(2)当AB=4,BC=4,CC1=5时,求蚂蚁爬过的最短路径的长;
(3)求点B1到最短路径的距离.
解:(1)如图,木柜的表面展开图是两个矩形和.
蚂蚁能够最快到达目的地的可能路径有如图的AC′1和AC1.
(2)蚂蚁沿着木柜表面经线段A1B1到C′1,爬过的路径的长是l1==.
蚂蚁沿着木柜表面经线段BB1到C1,爬过的路径的长是l2==.
l1>l2,最短路径的长是l2=.
(3)作B1E⊥AC1于E,则B1E=·AA1=·5=20
89
89
例3 已知三组数据:①2,3,4;②3,4,5;③1,,2.分别以每组数据中的三个数为三角形的三边长,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 ) A.②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解析]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即可构成直角三角形.只要判断两个较小的数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大数的平方即可判断.
①∵22+32=13≠42,
∴以这三个数为长度的线段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
②∵32+42=52 ,
∴以这三个数为长度的线段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符合题意;
③∵12+(√3)2=22,
∴以这三个数为长度的线段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符合题意.
故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②③.
故选D.
例4 下列命题为假命题的是( )
A.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B.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C.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
D.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一条边的长与该边上的高的乘积的一半
[解析] 选项A和B中的命题分别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与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均为真命题;对于选项C,只有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而其他三角形的三边都不具有这一关系,因此是假命题;选项D中的命题是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也是真命题,故应选C.
(四)归纳小结
本部分内容要求熟练掌握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角平分线性质的逆定理、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五)随堂检测
1、在Rt△ABC中,∠C=90°,AC=9,BC=12,则点C到AB的距离是( )
A. B. C. D.33
4
2、下列命题中,其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________.(只填写序号)
①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②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它们相等;
③如果两个实数相等,那么它们的平方相等;
④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如图以Rt△ABC的三边为直径的3个半圆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
4、已知等腰Rt△ABC的直角边长为1,以Rt△ABC的斜边AC为直角边,画第二个等腰Rt△ACD,再以Rt△ACD的斜边AD为直角边,画第三个等腰Rt△ADE,…,依此类推直到第五个等腰Rt△AFG,则由这五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所构成的图形的面积为________.
五、板书设计
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角平分线性质的逆定理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六、作业布置
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课时作业
七、教学反思
借助多媒体形式,使同学们能直观感受本模块内容,以促进学生
对所学知识的充分理解与掌握。

采用启发、诱思、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充分掌握知识。

进行多种题型的训练,使同学们能灵活
运用本节重点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