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详细答案)

合集下载

德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阶段性考试(期末考)试卷

德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阶段性考试(期末考)试卷

德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阶段性考试(期末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2018·江苏模拟)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人们在厌弃________的道德说教之后,曾经热情地________过真实性,以为艺术的要旨就是真实;当真实所展示的画面过于狞厉露骨、冷酷阴森,人们回过头来又追求道德的光亮,以为抑恶扬善才是艺术的目的。

其实,这两方面的理解都太________。

杰出的艺术,必须超越对真实的追索,也必须超越对善恶的裁定,而达到足以鸟瞰和包容两者的高度。

A . 喋喋不休呼唤局部B . 喋喋不休呼吁局限C . 侃侃而谈呼唤局限D . 侃侃而谈呼吁局部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高校新闻联播》旨在打造属于大学生的视频新闻阵地、报道全国高校的校园新闻为目的,为大学生提供展现美丽校园、表达师生情谊、讲述青春故事的窗口。

B . 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在出访吉布提期间,看望了在执行吉布提保障设施建设任务的部队官兵。

范长龙说,海外保障设施建设要加强统筹协调,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建设质量。

C . 书展本身就是一次集中的、有文化的营销活动,以包括周边活动和衍生品售卖在内越来越元化,不断打开图书市场。

D . 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是一个思想与学术都异常活跃的时代。

3. (2分)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A . 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B . 同学刘欣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C . 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 . 李明的同桌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8分)4. (6分) (2015高二上·株洲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山东省德州市某重点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山东省德州市某重点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I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 甲胄. / 压轴.嗔.怪 / 缜.密标识. / 博闻强识.B.刹.那 / 古刹.褒.义 / 煲.汤累.赘 / 果实累.累C.湮.没 / 殷.红噱.头 / 矍.铄模.版 / 装模.作样D. 案牍. / 渎.职佣.工 / 佣.金舷.梯 / 扣人心弦.2.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父亲阅历的丰富、办事的干炼以及对人事的宽容,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B.省公安厅决定,从6月下旬开始重点办理群众及待解决的各类证件、户口及车辆号牌等问题。

C蔬菜检测员将运用先进的设备进行检测,一旦发现残留农药超标,就将蔬菜就地消毁。

D. 中国和平发展环境来之不易,我们充分展示自己真正的判断力,理性爱国,不能意气用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据悉,“泉城美食节”将于本月底举行,消息一经披露,“美食家”们闻风而动,争先恐后地赶到济南,意欲大快朵颐....。

B.欧洲多国经济长期低增长、高支出、高福利社会制度已经积羽沉舟....,对这一制度进行的每项改革都遇到极大的公众阻力,举步维艰。

C.《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D. 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涵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世间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 “春季高考也玩穿越!”今年的春季高考作文以《回到……》为题,对此,走出考场的考生们互相交流心得:回到童年,回到过去,回到激情燃烧的岁月……B. 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制定新的经济政策,这些政策能让老百姓今后买得起房吗?能让更多人在股市里挣钱吗?能使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吗?引起了中国大妈们的关注。

C.“冰心墓碑涂字案”开庭了。

山东省德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 语文

山东省德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 语文

高三语文试题2018.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

非选择题写在答题卡对应区域。

严禁在试卷上答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埃及文明被亚历山大征服,早已改变了形态;而两河流域的文明破碎,陷入乱局;“龙的传人”的中华文明为何连续不断,其奥秘何在?②一体多元的文化格局是中国文化长期延续发展的保障。

在中国历史上,对于龙文化的崇拜始终是主流的文化,无论是伏羲女娲时期还是夏商周时期,甚至是明清时期,这种信仰始终没有改变过。

到了晚清时期,黄龙旗还成为国旗在国际上交流,代表中国形象在世界上传播。

历史上无论是哪一个民族主导国家政权,总是将龙作为帝王的化身,作为国家最高权力的化身,同时也是整个民族最为吉祥的符号,这是共识。

在传统国家体制下,民众也有自己的信仰空间,各民族也有自己的信仰,多元化保障了文化的多样性。

一体与多元形成一种稳定的结构,也形成和谐的文化生态,这样就避免了尖锐的文化冲突。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着民族间的征战,但是并不存在尖锐的内部的文化冲突,文化是多元共生的,又是统一的。

多元的前提是统一,没有一体就没有多元,那就只有无休止的纷争。

③中国文化的包容开放与创新支持文化长期延续。

中国的龙文化不是保守的,而是不断调适的、包容的,形成了博大丰富的内涵。

曾经有帝王想独占龙文化的资源,但是这份全民族的宝藏必须民族成员共享。

所以我们看到,民间也在享用龙文化这一符号。

比如龙舟竞渡,从两宋以来,民间社会龙舟竞渡蔚为大观,极大地促进了文化认同,形成了官民一体的共同习俗。

外来的佛教的龙文化进入中国,很快就加入了中国龙文化体系,而随着海洋文化的拓展,龙王的文化发展起来了,于是有了四海龙王。

现在我们分不清哪些是原始的龙文化,哪些是后期加入的龙文化,也分不清哪些是外来的龙文化,哪些是本土的龙文化。

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一、(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行走陆河,最令我震憾的是陆河的十里梅花长廊。

登车出发之际,主人(执意/特意)..相告,我们来早了,陆河著名的青梅也即白梅花要到大寒小寒之间才会盛开。

十里梅花长廊是一道大山峡,初入时两旁满目青山,但坡上坡下、沟畔.崖头、峰巅谷底、高低远近、参差.错落的是一些枝丫(光秃/斑驳)的树木,它们就这样①。

此即为梅树,无叶无花,唯有。

我们继续行进,山愈深,沟愈大,梅树愈盛,枝干。

越往里走,梅树越多,渐渐尉为大观....遮山蔽岭,以一种逼人的气势接海天,入青冥.。

面对着这填山塞谷布满天地的梅树,我们一大群人站住了。

我能想象(铺天盖地/漫山遍野)的白梅花盛开时的情景:如云,如雾,如,浩浩汤.汤,横无际涯;风起则粉蝶凌空,遮天蔽日,②。

称之为陆海水奔涌,汪洋恣肆....河梅海,不为过也。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沟畔.(pàn)震憾B.填山塞.谷(sè)尉为大观C.参差.(cī)青冥D.浩浩汤.汤(tāng)汪洋恣肆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特意斑驳铺天盖地B.执意斑驳漫山遍野C.执意光秃铺天盖地D.特意光秃漫山遍野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即便冬季仍旧一丛丛一片片地生长在绿意盎然的大山之中②花落则遍野皆银,白浪坠渊B.①一丛丛一片片地生长在即便冬季仍旧绿意盎然的大山之中②花落则白浪坠渊,遍野皆银C.①即便冬季仍旧一丛丛一片片地生长在绿意盎然的大山之中②花落则白浪坠渊,遍野皆银D.①一丛丛一片片地生长在即便冬季仍旧绿意盎然的大山之中o②花落则遍野皆银,白浪坠渊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11月17日下午进行的亚洲游泳锦标赛女子50米仰泳决赛中,傅园慧不孚众望,以27秒86的成绩摘得冠军,践行了自己还要在泳池争金的承诺。

B.安徽坚持创新发展,量子通信、智能机器人产业等亮点登堂入室,推荐协调发展,合肥都市圈、皖江城市带、皖南示范区、皖北和大别山区建设齐头并进。

山东省德州市 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山东省德州市    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1)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______ ,______。

(2)写游鱼动态的句子:______,______。

(3)只留下京口供后人欣赏凭吊而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______ ,______ ?(5)《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______ ,______。

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______ ,______ ,”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2.下列各句中,标题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这小娘们可会理财呢!”果园主摇着头,议论她说,“像这样精明强干的女人现在难得见到了…”B. 量子卫星的成功发射,有利于我国量子通信技术实用化整体水平的提高。

量子通信分为两种:一种是量子保密通信(量子密钥分发):另外一种是量子隐形传态。

C. “初唐五言律第一”的杜审言(胡应麟《诗薮》),为盛唐诗坛开宗立派的孟浩然、岑参,还有张继、陆羽、皮日休等荆楚诗人词客,均为唐宋文学之名家。

D. 我们必须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

是就是,非就是非,判断明确,毫不含糊。

3.下列各名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鸽子能利用地球磁场来导向,相映成趣....的是,研究人员新近发现一种细菌也能感应地球磁场,这种细菌在磁场中的行动方向就像是一个罗盘针。

B. 热情的张阿姨听说小王是自己女儿的朋友,便拉着小王的手全神贯注....地跟她拉起了家常,一直聊到深夜,害得小王都没赶上末班车。

C. 专家指出,只要采取“绿色生活方式”,使家里的每件物品都物尽其用....,就可将家庭产生的垃圾量降低25%,化学洗涤用品的使用量减少三分之二。

D. 这些优秀作品并没有在获奖后被束之高阁....,而是在政府扶持下尝试走市场化的道路,丰富文化市场,让本地群众享受到原法原味的本土文化。

2018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德州市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酒馔/撰写孤僻/癖好讥诮/峻峭忌妒/殚精竭虑B.搅拌/绊倒祈祷/乞求枝柯/舸舰赢弱/果实累累C.搠倒/溯流掂量/惦记洗漱/咳嗽玷辱/拈轻怕重D.端倪/睥睨挑衅/体恤棕榈/闾阎提防/金榜题名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跳槽邻界点醍醐灌顶树倒猢狲散B.心扉协奏曲骨鲠在喉时世造英雄C.像素副食品不记前嫌家书抵万金D.饯行热烘烘先发制人蚍蜉撼大树3.在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柯达有过这样自豪的口号:‚你只要按下快门,其他的交给我们。

‛但对于今日的柯达而言,那些曾经的辉煌都已是明日黄花。

B.酒家又切了二斤熟牛肉,再筛了三碗酒。

武松吃得荡气回肠,只顾要吃;去身边取些碎银子,叫道:‚主人家,你且来看我银子!还你酒肉钱够么?‛C.全球经济波谲云诡,资本市场动荡不安。

在货币政策紧缩、国内资金面紧张的大背景下,今年以来国内A股不断下跌,很多普通投资者或深度套牢,或忍痛割肉出场,令人扼腕叹息。

D.虽然美联储三位高层都表示反对美联储未来两年维持利率不变的举动,但他们的言论也显示,美联储内部对此问题莫衷一是。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凡·高在三十七岁时结束了自己病痛相伴的生命,半年之后,提奥也随之而去。

但在他们的故乡荷兰,至今还传诵着他们情同手足、亲密无间的友谊。

B.《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执行秘书吕克·尼亚卡贾就有关土地荒漠化问题曾说,人们能够也必须阻止土地蜕化,以应对环境变化、人口增长所带来的挑战。

C.对老百姓来讲,生活幸福与否,跟收入是否有增加、社会是否有保障、社区是否功能健全这三大指标休戚相关。

D.实际上,保险最怕‚临时抱佛脚‛,要想让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加安心,你需要把自己的保障提前化、日常化,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对待生命和健康。

山东省德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含答案.pdf

山东省德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含答案.pdf

高三语文试题2018.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

非选择题写在答题卡对应区域。

严禁在试卷上答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埃及文明被亚历山大征服,早已改变了形态;而两河流域的文明破碎,陷入乱局;“龙的传人”的中华文明为何连续不断,其奥秘何在?②一体多元的文化格局是中国文化长期延续发展的保障。

在中国历史上,对于龙文化的崇拜始终是主流的文化,无论是伏羲女娲时期还是夏商周时期,甚至是明清时期,这种信仰始终没有改变过。

到了晚清时期,黄龙旗还成为国旗在国际上交流,代表中国形象在世界上传播。

历史上无论是哪一个民族主导国家政权,总是将龙作为帝王的化身,作为国家最高权力的化身,同时也是整个民族最为吉祥的符号,这是共识。

在传统国家体制下,民众也有自己的信仰空间,各民族也有自己的信仰,多元化保障了文化的多样性。

一体与多元形成一种稳定的结构,也形成和谐的文化生态,这样就避免了尖锐的文化冲突。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着民族间的征战,但是并不存在尖锐的内部的文化冲突,文化是多元共生的,又是统一的。

多元的前提是统一,没有一体就没有多元,那就只有无休止的纷争。

③中国文化的包容开放与创新支持文化长期延续。

中国的龙文化不是保守的,而是不断调适的、包容的,形成了博大丰富的内涵。

曾经有帝王想独占龙文化的资源,但是这份全民族的宝藏必须民族成员共享。

所以我们看到,民间也在享用龙文化这一符号。

比如龙舟竞渡,从两宋以来,民间社会龙舟竞渡蔚为大观,极大地促进了文化认同,形成了官民一体的共同习俗。

外来的佛教的龙文化进入中国,很快就加入了中国龙文化体系,而随着海洋文化的拓展,龙王的文化发展起来了,于是有了四海龙王。

现在我们分不清哪些是原始的龙文化,哪些是后期加入的龙文化,也分不清哪些是外来的龙文化,哪些是本土的龙文化。

山东省 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山东省  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期末语文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名篇名句默写杜牧在《阿房宫赋》中,“______ ,______ ”两句描写了秦人把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视为铁锅、石块等肆意挥霍的奢侈生活。

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必须要有各项适宜的制度,在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 ,______ ?”两句,以车做比喻说明这个道理,并用反问句加强了语气。

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国风》和《小雅》进行了评价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

二、语言表达(本大题共2小题,共11.0分)2.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生产者要想增加收入,①______。

如果某种农产品价格再稍有提升、生产者往往更是一哄而上,不计环境资源代价一味追求增产。

可结果却是该农产品相对过剩,②______,陷入增产不增收困局。

实践反复证明,以增产为导向的农业发展很难持续,而且③______。

3.下面的材料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的片段。

请筛选其中的信息,简要概括2018年高考全国Ⅲ卷作文题的命题意图。

不超过30字。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中国,而且深刻地改变了世界。

2018年高考语文充分发挥作文的积极导向功能,直观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

比如全国Ⅲ卷作文题,三条标语言简意赅,意味深长,浓缩了改革开放不平凡的40年历程,折射出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式等方面的变迁,分别喊出了各自阶段的历史任务与时代精神的最强音。

三条标语的组合,可以帮助考生在完成写作任务的过程中,时刻铭记改革前辈的光荣与梦想,深刻领会当代青年的使命与挑战,不忘初心,接力奋斗,砥砺前行,全力以赴走好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三、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完成下列各题。

山东省德州市 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山东省德州市  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______,______。

(2)《师说》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______,______。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白成易《观刈麦》中,描写妇女儿童支援农忙场景,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句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5)《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幸福生活的语句: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爱好广泛,喜欢安静的棋类运动,对热闹的纸牌游戏也来者不拒;欣赏通俗感性的流行歌曲,对庄重恢宏的交响乐也甘之如饴....B. 荧屏上,他沉着大方,点评时事亦庄亦谐....,精辟的见解让人折服;镜头外,他开朗乐观、热心助人,是邻居、朋友心中的活雷锋.C. 虽然最初并不相信自己涉嫌犯罪,但由于电话那头的骗子言之凿凿....,加上所谓最高检的“全国通缉公告”,信息闭塞的受害人最终成了骗子的猎物.D. 在媒体的长枪短炮前,明星们也许悟出了言多必失的道理,鲜有人会再聚光灯前竹筒倒豆子.....,少说、不说成了他们自我保护的明智选择.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 如何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有学者提议,应倡导全民重温中华经典,对弘扬民族文化更俱积极意义B. 来自全国各地的捐款已经达到20万元,这笔善款将全部用于这个孩子的生理以及心理康复的治疗费用C. 天津市“五大道首届文化创意节”日前开幕,主办方推出的新颖、独特的系列活动,受到市民和四方游客的热捧D. 工作压力、环境污染、睡眠不足、缺乏运动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同样不容忽视。

山东省德州市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山东省德州市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山东省德州市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

非选择题写在答题卡对应区域。

严禁在试卷上答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西美学比较彭吉象人类都在追求真善美,但是,中国的美学和中国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善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伦理价值;而西方的美学和西方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真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认识价值。

正因为如此,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很大的不同。

以西方话剧和中国戏曲中的悲剧为例,西方的悲剧可以说是彻底的悲剧,一悲到底,如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到最后差不多台上所有的主要人物都死了。

中国的戏曲不是没有悲剧,但它一定要有一个光明的结局,或者称为大团圆的结局,一定要让“善”战胜“恶”,这就是中国文化强调的美与善的统一。

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的是表现、抒情、言志,而西方美学强调的是再现、模仿、写实。

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同。

中国的艺术注重表现艺术家的情感。

如中国绘画更多地强调表现,不注重焦点透视,而是注重散点透视;西方绘画却强调再现、模仿和写实,非常注重焦点透视。

为什么会这样?区别的原因在哪里呢?我觉得除了两种文化不同以外,还有一个就是两种文学的源头不一样。

中国文学史是从《诗经》《楚辞》开始的。

《诗经》大部分在黄河流域,而《楚辞》是在长江流域。

它们分别代表了中国的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是抒情诗歌。

抒情诗歌就是要表现、抒情和言志。

所以中国文学艺术的源头是抒情文学,文化的传承形成了中国艺术强调抒情的特点。

西方文学公认的源头是《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

《荷马史诗》是史诗,是在讲故事,而且故事非常精彩。

还有古希腊的戏剧也很有名。

我们可以发现,《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都是叙事文学,叙事文学一定要再现、模仿、写实,和我们抒情文学的表现形式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两种文学艺术的源头不同,造就了中西方美学与艺术各自的特色。

山东省德州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德州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德州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

非选择题写在答题卡对应区域。

严禁在试卷上答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国宝说话”实现文化的轻传播张焱春节期间,此前大受好评的《如果国宝会说话》在央视重播。

这部纪录片以5分钟一集讲述一件国宝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将国宝及其背后所承载的厚重文化,向广大观众进行富有温情的介绍。

“六千年,仿佛刹那间。

村落成了国,符号成了诗,呼唤成了歌。

”“陶,出于土,而炼就生活。

它需要摔,需要捏,需要烧。

制陶如塑人,在经过这些磨难之后,陶土变成了器,完成涅槃。

”“以小博大、不欺老幼、善于忍耐,这既是剑的品格,也是君子的信仰。

”……有网友点评,这些诗化语言的解说词是“心与历史的对话,文明与传承的写照”,而正是这样“心与历史的对话”,完成了一次文化的轻传播。

守成与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在这两点上,《如果国宝会说话》都可圈可点。

先说守成。

以《如果国宝会说话》中介绍的国宝为代表的文物,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物质基因,展现了以器传道的重要文化传承路径,需要现代人读懂这些器物上的文字、解读这些器物上的密码、传递这些器物呈现的价值,更需要我们守护这些器物代表的精神。

因为在这些精神中,有圣人的教诲,有君子的信仰,有道法自然的境界,更有执两用中的智慧,它们构成了民族的灵魂,构成了民族力量的源泉。

而我们今天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提倡,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无法一蹴而就,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经常的浸润,《如果国宝会说话》便是很好的尝试。

再说创新。

让甲骨文变成流畅的白话文,让国宝文物的丰富意向层层展现,让年轻、青春的面孔演绎历史的现场,让古与今有了时间的隧道,这个从容又丰富的解读过程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完整性和不间断性。

而5分钟精短视频,集故事性、文学性、历史性、娱乐性于一身,高清影像画面干净、画质精美,既适合在传统大屏幕上多集播放,也适合现代人在地铁等地方,利用闲暇零碎时间观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德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埃及文明被亚历山大征服,早已改变了形态;而两河流域的文明破碎,陷入乱局;“龙的传人”的中华文明为何连续不断,其奥秘何在?②一体多元的文化格局是中国文化长期延续发展的保障。

在中国历史上,对于龙文化的崇拜始终是主流的文化,无论是伏羲女娲时期还是夏商周时期,甚至是明清时期,这种信仰始终没有改变过。

到了晚清时期,黄龙旗还成为国旗在国际上交流,代表中国形象在世界上传播。

历史上无论是哪一个民族主导国家政权,总是将龙作为帝王的化身,作为国家最高权力的化身,同时也是整个民族最为吉祥的符号,这是共识。

在传统国家体制下,民众也有自己的信仰空间,各民族也有自己的信仰,多元化保障了文化的多样性。

一体与多元形成一种稳定的结构,也形成和谐的文化生态,这样就避免了尖锐的文化冲突。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着民族间的征战,但是并不存在尖锐的内部的文化冲突,文化是多元共生的,又是统一的。

多元的前提是统一,没有一体就没有多元,那就只有无休止的纷争。

③中国文化的包容开放与创新支持文化长期延续。

中国的龙文化不是保守的,而是不断调适的、包容的,形成了博大丰富的内涵。

曾经有帝王想独占龙文化的资源,但是这份全民族的宝藏必须民族成员共享。

所以我们看到,民间也在享用龙文化这一符号。

比如龙舟竞渡,从两宋以来,民间社会龙舟竞渡蔚为大观,极大地促进了文化认同,形成了官民一体的共同习俗。

外来的佛教的龙文化进入中国,很快就加入了中国龙文化体系,而随着海洋文化的拓展,龙王的文化发展起来了,于是有了四海龙王。

现在我们分不清哪些是原始的龙文化,哪些是后期加入的龙文化,也分不清哪些是外来的龙文化,哪些是本土的龙文化。

龙文化的发展容纳中外古今文化精华为一体,所以与时俱进,日新其业,生生不息。

中国文化连续不断的文明是一种发展的创新性的延续,绝不是固步自封的。

④龙文化符号成为智慧的化身,也保障了中国文化的联系不断。

«周易»之«乾»卦,以龙为喻,深刻表现了中庸平和的生活态度。

强调潜龙在渊、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不同状态下的不同的生活态度。

终日乾乾之谨慎始终是正面的态度,而亢龙有悔则是对于冒进的警告。

这样一种以龙为喻的生活智慧,保障了文明的稳健发展、持续发展,防范轻率的态度造成文明的中断。

在今天看来,这种态度依然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基本姿态。

⑤所以,作为“龙的传人”,中华文明起源于八千年前,经过了三千年的演进,在五千年前形成了成熟的文明与多元一体的形态,形成了具有认同感的符号,开始“龙的传人”的整体进程。

经过五千年的包容创新性发展,具有不可战胜的韧性与与活力,在当今世界呈现出无限的活力。

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就是建立在这样坚实的文化基础之上。

(节选自2017年11月27日«北京日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世界古文明或被外族征服改变了形态,或文明破碎陷入乱局,只有中华文明长期延续发展。

B.从伏羲女娲到明清时期,对于龙的崇拜始终是主流,而黄龙旗代表中国形象在世界上传播。

C.中国文化与时俱进,生生不息,绝不固步自封,所以龙文化的发展容纳中外古今精华为一体。

D.«乾»卦以龙为喻而表现的中庸平和的生活态度,至今依然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基本姿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②段从不同时期、不同阶层、不同民族等方面论证一体与多元的和谐文化格局是中国文化延续发展的保障。

B.文章第③段以民间龙舟竞渡成风、佛教龙文化进入中国为例,分别论证了中国文化的包容开放与创新。

C.文章第④段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述了龙文化蕴含的智慧保障中国文化持续发展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

D.文章论证结构层次清晰,开篇提出问题,然后分析了中华文明长期延续的原因,最后进一步强调其发展历程和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民众与各民族没有了自己的信仰,那么就无法实现文化的多样性,很难避免尖锐的文化冲突。

B.历史上“龙”既是国家最高权力的化身,也是全民族最为吉祥的符号,想独占龙文化资源只能以失败告终。

C.飞龙在天、潜龙在渊等不同状态下不同的生活态度充满智慧,是中华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特征之一。

D.中华文明经过长期的演进及创新发展,具有了不可战胜的活力,这是我们建立民族的文化自信的基础。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精神强度雪小禅①我喜欢“精神强度”这个词。

②非常达利。

我在看达利的油画时常常会想起这个词。

他反对时间,把时间变成变形的钟表挂在树上,把沙发做成马桶。

那种精神强度可以把一切扭曲。

他的画不凌厉,但看毕震撼之后是无限的激荡,好像得了脑震荡的人,好长时间会缓不过来。

③其实精神真是最形而上的东西。

最不可靠,也最可靠! 就象过分美于一种植物的叫法。

我喜欢铁线蕨这个植物。

只是喜欢它的叫法。

在蕨类植物里,它有一种突兀的美。

我喜欢类似于它的人,干净、倔强、饱满……喜欢长风浩荡,喜欢渺目烟视……内心里越是野旷人稀,它呈现给艺术的越是生动疼痛。

④有精神强度的人,不会轻易被打倒。

虽然有时候他很脆弱,但这脆弱,其实是艺术里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架,犹如寂寞花园里一朵绮丽的花,安静地开,安静地谢。

⑤看过一个纪录片,是记录清华物理系教授叶企孙的。

钱学森、杨振宁全是他的学生,他开中国物理系先河,终生未婚。

把自己交给了物理,交给了学生。

在文革时期,被说成特务,为了不牵连学生,在清华遇到学生时,他假装不认识。

有学生上前打交道,他摆着手说,不要来,不要来。

那时他背已驼发已白,每天不说一句话。

他的小屋,只有一张床,床上,放着整摞的物理书。

而他睡觉的地方,只是一张椅子。

事后有人问过他,觉得寂寞吗? 孤独吗? 绝望吗? 他答,我有物理,有书,有天空,有深邃的精神。

如果不是精神世界的强度,或许他早就和一些大师一样选择自杀,投湖或悬梁。

他倔强地活在自己的芬芳世界里,一直到生命最后。

⑥看«杜拉斯传»,惦记于这个女人的精神强度———她的一生,总在打倒别人,从来没有被别人打倒过。

即使爱情。

她用她的文字打倒读者,用她的爱情打倒男人。

在离别时,她不哭男人哭;在爱着时,她得意地说,你多幸运呀,你爱上我,你爱上这么著名的一个作家!⑦她一点不卑微,一点不示弱,一点也不!⑧我在她的强度里感觉到了无限的软弱。

她没有性别,她是杜拉斯。

⑨而大师黄永玉,一直在用画来表达他的精神强度。

“三月间杏花开了,下点毛毛雨,白天晚上,远近都是杜鹃叫,哪儿都不想去了 我总想邀一些好朋友远远地来看杏花,听杜鹃叫。

”这是黄永玉同他表叔沈从文聊天时说的话。

黄永玉问表叔,这样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 沈从文答,“懂了就值了”。

⑩是啊,懂了就值了。

这世间,必有一种懂得是精神,穿越灵魂,幽幽而来。

总有那个明白三月间杏花开了,下点毛毛雨的惆怅的人,总有发个信儿就刹那间说慈悲的人,因为,他的精神强度恰巧与你在一个线上,不远,不近———你说,他懂;他说,你懂。

即使没有那个一起来看杏花的人,还是饱满的。

因为内心是强大的,是蓬勃的,是生生不息的,是杏花春雨里最美的笛声,是一个人的自斟自饮。

是徐悲鸿说的那句,“我就要一意孤行”。

那些有精神强度的人,是金,藏于内心。

不显露,但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会闪现出非常动人的光芒。

即使放在最孤寂的地方,他不凋落;放在最热闹的地方,他不张扬。

他用精神支撑着内心,那个花园里,妖娆地开着一朵又一朵世间难寻的花,如果你进得去,那么你看得到。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②段作者用达利的画作所产生的震撼效果把“精神强度”的力量具体化,使读者对“精神强度”这一抽象概念有了初步的形象的认识。

B.第③段作者说喜欢铁线蕨突兀的美,是为了强调精神的可靠,并以此类比与它相似的人的个性特点,引出下文对叶企孙等人的描述。

C.文中说杜拉斯“从来没有被别人打倒过”,又说“在她的强度里感觉到了无限的软弱”,可见作者对杜拉斯精神强度的理解在不同阶段有矛盾认识。

D.文章最后一段以“花园”设喻,与第④段遥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圆融;同时也使文章意蕴更加丰富,给读者留下广阔的回味空间。

5.结合全文,概括文中“精神强度”的含意。

(5分)6.本文很多独句成段的段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12月18日下午,中国全球化智库与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7)»蓝皮书。

蓝皮书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达54.45万人,留学人数增速放缓,较2015年增速下降8.17个百分点。

即便这样,中国仍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等国家的最主要留学生源国。

另一方面,来华留学生源国覆盖范围稳定,以友好国家和周边国家为主,近几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来华留学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来华留学生人数增长最快的为韩国、泰国、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和老挝,增幅的平均值超过20%。

(摘编自中国教育在线«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7)»)【材料二】【材料三】来华留学生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其专业主要集中在汉语语言、人文社科和中医等传统的专业方向,理工类专业留学生在来华留学生中所占比例较低,总体规模较小,发展也相对缓慢。

另外,来华留学生在国内分布不均衡的特点较为突出,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和来华留学网发布的«2014年来华留学调查报告»显示,中国50所重点大学招收留学生人数比例可以占到来华留学生总人数比例的77%,而数量更多的普通高校仅占比23%。

中国政府奖学金对来华留学的引领作用持续显现,青海、宁夏、云南、江西和广西等中西部地区和边境省区的留学生规模显著扩大,奖学金对周边国家生源的拉动作用明显。

(摘编自全球化智库(CCG)编写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材料四】我国出国留学生在专业选择上也以前景较好的专业为主。

2017年留学专业选择更加趋向理性化,从扎堆的金融、商科等转向就业前景更广阔的专业。

近五年的留学数据显示:留学生在专业选择上以商科为主,其他专业,比如理工科、设计、计算机,选择这三个专业的留学生不断增加。

在院校选择上更趋向理性,滤去了过往出国留学追求“镀金”“名校”等虚荣心理,学生和家长越来越重视海外教育的体验,聚焦点由院校综合排名转向专业排名,同时结合家庭实际经济情况、未来就业等因素做选择,而非盲目跟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