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及改革研究_基于_省略_劳动力流动及人口城市化视角的分析_柳建平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进展与问题研究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进展与问题研究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逐渐被重视起来,成为了当前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议题。
土地是农民的生产资料,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仍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
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进展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首先,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实行,使得农民能够通过承包土地来获得经济收益,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其次,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农村土地市场体系,为土地资源的配置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和方式,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和农民的收入水平。
此外,土地基本政策的建立,为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了承前启后的保障和支持。
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虽然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瓶颈。
首先,农村土地承包制度还面临着一些矛盾和问题,如土地承包期限的问题、承包权能力的问题、对土地的处置权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完善和改进。
其次,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障碍和问题,如土地使用权的界定、流转市场的监管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此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还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土地权属证明难、土地资源利用问题、土地扶持政策的缺失等。
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展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改革和努力。
未来,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首先,进一步深化土地承包制度的改革,完善承包权能力和流转市场体系,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和收入水平,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
其次,解决土地权属证明难的问题,建立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长效机制,加强农村土地的规划和管理,推动农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还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土地法律制度和扶持政策,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保障和支持。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城市化问题研究报告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问题研究——以城市农民工福利问题为例作者:王晓红专业名称:文秘指导教师:浏讲师摘要随着社会经济逐步发展,大量的农民工开始涌入,农民工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当前农民工形成了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群体,他们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与其伴生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如治安问题、出租屋管理问题等,笔者则针对金牛区农民工社会福利问题提出几点浅见。
文章首先介绍了农民工的涵义,对金牛区农民工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金牛区农民工社会福利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梳理,最后得出了笔者对完善农民工福利管理的粗浅的策略及建议。
关键词:金牛区;农民工;社会福利目录摘要I目录II前言11、城市农民工福利管理问题研究的重要性21.1降低社会矛盾21.2确保农民工工资保障与劳动强度的科学管理22、城市农民工福利管理面临的问题32.1农民工缺乏劳动保障及劳动纠纷等法律咨询福利32.2子女上学福利不足带来的人口管理和公共生活服务压力大4 2.3社区福利较少,影响农民工的融入速度42.4排斥情绪导致的农民工自卑心理严重43、城市农民工福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63.1缺乏权威的福利管理机构,引发安全隐患63.2农民工总体参保率低63.3社会因素导致的歧视、排斥现象的产生74、加强城市农民工福利管理问题的建议84.1将农民工福利管理制度纳入法制轨道84.1.1强化各组织间的相互配合84.1.2出台有关农民工管理的规性文件和规章84.2强化公安部门的社会治安管理职能84.3强化治安宣传工作,消除农民工歧视问题94.3.1把握传媒宣扬的舆论导向94.3.2开展普法宣传,消除农民工歧视问题94.4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扶持9.4.5引导正确舆论导向,消除农民工歧视问题10五、结论11致12参考文献12.前言人口迁移行为的发生,必须借助一定的外界力量。
各地区不同经济的不同发展程度、不同的历史文化积淀等都影响了人口的流向;同时,农民工也作用于其流入地的发展。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利用研究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利用研究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入进行,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了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
在新农村建设中,土地制度改革和土地的合理利用是关键要素。
本文将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背景和目标出发,并探讨土地利用的方法和策略,旨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资源面临严峻的挑战。
传统的农村土地制度面临诸多问题,如土地承包期限短、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不畅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土地的高效利用,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显得尤为迫切。
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目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通过确权登记和流转制度的建立,使农民能够依法享受土地所有权,同时鼓励农村土地的流转,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通过这一改革目标的实现,将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土地支撑。
三、土地利用的方法和策略1.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针对不同农村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发展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规划。
重点考虑耕地保护、生态农业发展、农村旅游开发等方面的需求,确保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2. 推进土地流转鼓励土地的流转有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流转、农民股份合作制等,激励农民参与土地流转,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3. 发展特色产业与农业转移人口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农民增收新途径。
同时,加强农业转移人口的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鼓励他们创业就业,减少农村劳动力资源浪费。
4. 强化土地资源保护加强土地资源保护,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严禁违法占地行为,健全土地执法机制,加大对违法土地行为的惩处力度,建立长效保护机制。
结语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土地利用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只有通过改革土地制度,优化土地利用方式,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力度,创新土地利用管理机制,为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而努力。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报告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报告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引言•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现状分析•国内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经验借鉴•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路径探讨•保障措施与建议01引言农村土地制度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制度保障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革命的必然要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目标、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效果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目的深入了解当前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针对性的改革方案和建议,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研究任务分析研究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原因,总结提炼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提出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和实施路径,为全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研究目的与任务02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现状分析1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及特点2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农民享有承包经营权。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由于土地的不可移动性,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相对稳定,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部分地区出现土地流转现象。
农地使用权的相对稳定政府对农村土地的使用进行了严格的用途管制,严格控制非农用地转为农业用地。
土地用途管制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部分农民选择进城务工,出现农地流转现象。
农地流转现象增多农地流转形式包括出租、转让、转包、互换等多种形式,满足了不同主体的需求。
流转形式多样化部分地区的农地流转程序尚不规范,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流转程序不规范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及特点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农民对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流转权等权利存在模糊认识。
土地产权不明晰土地征收制度不完善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法律制度不完善在征地过程中,部分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征地补偿标准偏低。
部分地区存在土地资源浪费现象,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一直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从不同角度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行研究及探讨。
首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解决农村土地问题的重要途径。
在过去的土地制度中,土地分配不均、使用权不清晰等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通过改革土地制度,可以实现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农民增收等目标,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其次,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涉及农民土地权益的保障。
在土地制度改革过程中,要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经营权等合法权益,确保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不受损失。
只有健全的土地权益保障体系,才能有效推动土地制度改革向前发展。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需要激发农村土地资源的活力。
通过改革土地流转机制,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农田的利用效率和生产力水平。
激发土地资源的活力,对于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另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还需要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土地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可以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只有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还需要注重规划和政策支持。
要建立健全的土地利用规划和政策法规,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引导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只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才能确保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还需要注重土地制度创新。
要积极探索土地制度改革的创新模式,通过新机制、新方式带动农村土地资源的发展和利用。
只有不断创新土地制度,才能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要建立规范的土地权益保护体系,完善土地承包权、经营权的法律制度。
只有依法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才能确保土地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另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还需要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进程。
通过推进土地流转市场化,可以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最优配置,增强土地的流动性和灵活性。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回顾反思与展望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回顾反思与展望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我国建国以来一项重要的任务。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如土地规模小、分散经营、低效率等,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进行了一系列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建立,主要目的是保障农民的土地经营权。
在这个阶段,政府通过土地承包给农民使用,确保农民有稳定的土地使用权,鼓励农民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金进行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第二个阶段是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推进,主要目的是实现农村土地的集体经营和规模经营。
在这个阶段,政府鼓励农民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推动土地的集体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竞争力。
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和农民对土地承包权的界定和保护存在不一致,导致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受到侵害。
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规范操作和乱象,导致一些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受到损失。
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带来的农民收入增加不明显,一些农民仍然面临着贫困和低收入的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可以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做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加强农民的土地承包权保护,确保农民的土地承包权不受侵害。
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体系,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监管和管理,防止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乱象。
要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识和能力,增加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收益。
要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支持力度,提供土地流转的财政和金融支持,帮助农民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竞争力和效益。
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服务,提高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增加农民的收入。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改革,我国可以解决农村土地问题,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民收入。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发展变革及机理分析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发展变革及机理分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土地资源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成为了一项重要工作。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进行了多次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引入市场化和合法化的手段,实现了土地利益的合理分配。
本文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历史、发展现状以及机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开始进行土地改革,实现了土地的集体化和公有制化。
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得到了极大地改善。
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土地制度遇到了瓶颈,农民的土地流转受到了限制,土地流转的效率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面临着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挑战,需要重新审视农村土地制度。
因此,我国开始进行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二、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已经进入了深入开展的阶段。
2008年之后,我国先后实施了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等一系列政策,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和变革。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改革政策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延续,而是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改进。
例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将原本的使用权转变为所有权,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权利,从而解决了过去农民无法卖掉或转让宅基地的困境。
同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因此,在开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过程中,我国需要考虑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让更多的农民受益。
一方面,要加强法律法规管理,以保护农村土地流转中弱势群体的利益,另一方面,要结合地理和经济特点,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三、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机理分析1.物质基础为改革奠定基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项基本任务,就是改善农村物质生活条件。
通过改革,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土地使用权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企业,并通过就业和创业等方式增强农民收入,从而达到改善物质基础的目的。
这也为改革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制度变迁背景下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
制度变迁背景下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随着中国农村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土地制度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农村土地资源是农村人口的重要财产和生存基础,土地制度改革不仅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更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本文将探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历史背景20世纪70年代,中国农村开始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简称“家庭承包制”)改革,农民个体经济获得了发展。
2008年,我国又将家庭承包制改为三权分置制度,即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开。
此外,我国政府还在土地承包方面实施了许多利民惠民的政策,如乡村集体产权制度、土地流转等。
从家庭承包制到三权分置制度再到乡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改革进程中,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是,改革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二、主要内容1.家庭承包制家庭承包制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第一步,它使农民通过承包土地形成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实现了农村经济的腾飞。
但是,由于农村社会经济基础薄弱,承包土地的规模小、流转难等问题仍然存在。
2.三权分置制度三权分置制度是家庭承包制的升级版,将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从原先的集体所有权中分离出来,使得土地的流转更加便利,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同时,三权分置制度推动了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和农民的土地增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乡村集体产权制度乡村集体产权制度破除了土地制度中的“谁承包、谁经营”的限制,将土地使用联营化和规模化,发挥农村林果、草畜等资源的优势,推进农村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
同时,乡村集体产权制度将农村集体经济的组织形式多元化,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创业机会。
三、存在的问题1.官员权力侵占农民土地问题由于政府对土地资源的把控,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强制征收、强制流转等手段,有时会侵犯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导致农民利益受损。
2.农民土地流转问题尽管三权分置制度改革的推出极大地促进了土地流转的发展,但是农民流转经验不足、流转价格不确定、土地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仍然存在。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土地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
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土地制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探索。
一、土地制度改革的历程中国的土地改革可以追溯到1949年。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中,农村私有财产制度得到了构建,实现了新中国的根本制度建设目标,也过渡了农村初步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阶段。
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农村经济已经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农村土地制度问题问题又成为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来源。
在这个背景下,1982年,中国开始进行了新一轮的土地制度改革,确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承包制度。
到2018年,中国土地制度改革已经走过了近40年的历程。
重点包括承包责任制实施、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框架建立、“三权分置”改革试点、乡村振兴战略等多个阶段和方面。
二、土地制度改革的意义土地承包制度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也是农村改革的重要标志之一。
通过实现土地权利制度的改革,农民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稳定地经营土地,承担经营风险和责任,享受土地红利,增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同时,它也是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
农村土地流转的推进,创造了空间和机会推动小农户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现代化转型。
土地制度改革的意义还在于,它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一的发展。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城乡双方互动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城乡统一的重要条件和基础。
三、土地制度改革的困境和挑战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一些困境和挑战。
第一,土地流转和农权流转制度尚不健全。
一方面,由于农民对土地所有权的固执观念,他们更愿意选择承包、出租、批准变更的方式来流转土地;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各界对土地财产权改革认识不同,改革进程缓慢,很难形成流转机制的形成和完善。
第二,农民对土地的利益特别关注,对土地资源就产生持有保守的态度。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及改革——基于当前土地功能变化视角的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及改革研究*———基于当前土地功能变化视角的分析○柳建平[摘要]土地制度安排受既定条件下土地所承载的各项功能的影响。
随着土地功能的变化,制约农地制度进一步向合理化方向变革的条件已发生逆转,应不失时机地对现行农地制度的缺陷进行修补和改革,如:在土地制度变革的目标及方向上,应坚持“以民为本”、“地权归农”,保护农民土地权利的基本原则。
在具体措施上,一是加快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步伐和力度,尽快卸去本不该由农地承担的功能;二是抓住农村社会保障已取得初步成效的有利时机,推进农地制度改革。
本文主要从收入、要素、资产以及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土地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所发生的一些显著变化,意在表明对现行土地制度进行变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变革的基本方向、具体措施等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土地制度;土地功能;农村社会保障[中图分类号]F3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12X(2012)—01—0075(05)[作者]柳建平,副教授,硕士,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70土地是农户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在一定的产权制度安排和生产经营方式下,承载着为农户提供收入、稳定预期、资产保值增值等多种经济功能,同时也承载着为农户提供食物、保障生存、满足就业、平抑风险,以及在农村人口社会保障严重缺乏下的替代等多种社会功能。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以及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国家对“三农”问题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土地所承载的多项功能有消有涨,相对于20世纪80、90年代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些变化不仅改变了农地制度变迁的外部环境,也对农地制度变革提出了新要求。
认真分析土地功能的新变化,对深刻认识当代中国农地制度变革的必要性、可行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地经济功能的变化土地作为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基础功能是经济要素功能。
在既有资源约束和技术条件下应对其进行合理配置,以求达到产出的最大化。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及改革研究——基于农村劳动力流动及人口城市化视角的分析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及改革研究——基于农村劳动力流动及人
口城市化视角的分析
柳建平
【期刊名称】《中州学刊》
【年(卷),期】2011(000)005
【摘要】土地制度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在不同阶段作用的变化表明,土地制度变革虽然对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至目前,由于对土地潜在价值预期的不断升高及土地资产功能的强化,使得流动者对土地的依恋情节高涨,又成为阻碍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且这一因素与阻碍农村人口城市化的两个基本原因,即城市户籍制度排斥和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缺失紧密相关.在当前户籍制度韧性极强的情况下,可通过赋予农民“永久”土地使用权,促进土地权利市场交易的制度变革,解除土地制度对城市社会的屏蔽,实现土地财富向资本财富的转换,同时也可为农村人口、包括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总页数】6页(P72-77)
【作者】柳建平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兰州7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1.1
【相关文献】
1.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及改革研究——基于现代农业发展经验的思考
2.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学分析——基于完善劳动力市场的视角
3.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及改革研究——基于对“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的思考
4.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及改革研究——基于土地功能历史变迁视角的分析
5.中国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失衡之谜——基于城市便利性视角的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研究
关于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研究中国土地制度是中国开放以来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中国土地制度的研究涉及到多个层面和方面,包括的目标、的方向和路径、的成果和问题等。
本文将针对这些方面展开讨论,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土地制度。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土地制度的目标。
中国的土地制度旨在确保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稳定且有保障,提高农民的土地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这一目标体现了党中央对农民利益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是中国农村发展的基础。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土地制度的方向和路径。
中国的土地制度经历了多个阶段和探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政府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和措施。
从20世纪70年代的集体化到80年代的责任田制度,再到90年代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国的土地制度一直在不断发展。
目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正在朝着市场化、法治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努力。
然而,中国土地制度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农村集体土地的确权和流转仍然存在一定的难题,包括土地权属不明确、土地流转成本高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其次,由于土地供给的紧张和土地流转市场的不完善,一些大规模农业经营主体无法获得足够的土地资源,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最后,土地制度可能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如土地被侵占、农民补偿不到位等,这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强监管和维权保障。
在解决这些问题和推动土地制度的过程中,需要政府、农民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当继续深化,完善相关政策,加大土地流转市场的建设和发展。
农民应当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和组织能力,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社会各方应当加强对土地制度的宣传和监督,引导社会舆论的积极参与。
总结起来,中国土地制度是中国开放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利益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在土地制度的道路上,中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然而,土地制度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政府、农民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土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传统的农村土地制度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土地流转不畅、农民抵御外来投资的能力差、土地财政难以实现等问题,制约了农村现代化的发展。
因此,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已经成为了当前中国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
一、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中国的土地制度一直以来都是非常注重土地所有权和流转的问题。
随着乡村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农村流转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我们需要对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进行深入探讨,改革土地流转制度,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目前,一些地方出台的法规、政策已经迈出了积极的步伐。
但仍然有一些问题待解决,如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流转过程中的产权保护问题等。
未来需要改革完善相关政策,为土地流转的顺畅开辟一条畅通的道路。
二、农民土地产权作为传统中国社会的特点,农民对土地的占有和所有权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
因此,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如何保障农民的土地产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只有在农民土地产权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农民可以更好地坚守土地、发展种植业。
但是,现实中很多地方对于农民土地产权的保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行政机关违法占用、贷款抵押权、产权备案等问题。
因此,未来需要通过立法规范、财产权保护等措施,保护农民的土地产权。
三、农村土地财政改革农村土地制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土地财政。
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怎样让土地利益更好地实现和分离已成为关注的焦点。
当然,财政也是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目前如何建立完善的农村土地财政制度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必须做出确切的政策措施,完善农村土地财政机制,才有助于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愿景。
四、种植业现代化改革农村土地制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推进种植业现代化。
中国的农业已经受到了很多挑战,如土地资源短缺、粮食安全、农民收入水平低等。
如果我们想让中国的农业创新和发展,必须不断推进种植业现代化。
这样可以为农民创造更多的收益和就业机会,也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需求。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土地作为基本生产要素,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重要影响。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目标是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经营管理体制,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农民的土地经营权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该制度取消了集体农庄和人民公社,将土地分配给农民个体承包户,实现了土地的私有化。
这一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村农民收入的大幅增长。
然而,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土地承包期限较短,给农民的土地保障感不强。
其次,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土地利用方式出现了扩张和多元化,需要更加灵活的土地经营管理体制。
此外,土地交易市场发展不健全,在征地拆迁、产权确权和土地流转等方面出现了种种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政府开始推进农村土地制度的第二步。
2024年,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展开,旨在加强农村土地权益保护。
通过确权登记,农民可以从法律上获得对土地的资产性权益保障,促进土地资产的有效利用。
此外,中国政府也鼓励农村土地流转,推动农村土地的集体经营和规模经营。
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可以将自己的土地承包给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实现规模经营,提高生产效益。
在土地流转方面,中国政府也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
例如,国家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行适度流转、有偿流转的原则,并对农业转移人口和外来务工人员等人群提供流转补偿和就业扶持政策,鼓励他们参与农村土地流转。
然而,农村土地制度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农村土地流转存在不少障碍,如征地拆迁的制约、农民土地意识的转变、资金和信贷的缺乏等。
此外,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的推进也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公众参与不够等问题。
因此,为了促进农村土地制度的顺利进行,政府应采取一系列措施。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及法律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及法律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据绝大多数的国家,农村土地制度既关系到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也是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稳定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深入发展,农村土地制度也需要不断地适应时代要求进行改革,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推动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当前,国家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面不断推进,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到期后再分配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土地集中、土地流转价格低等问题还待解决,因此,对于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坚持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促进农民经济地位提高,为后续改革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提出发展趋势和相应的法律对策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同时,由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一个涉及多领域、多层级、多利益主体的复杂工程,需要在法律价值观和法律体系上进行制度设计和实践推进,因此,本课题拟调研相关政策法规、颁布相关文件及实施情况,并以实证研究方法,深入调研实际情况,分析政策落实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及其对策,旨在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分析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政策背景、发展趋势和现状,探讨未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问题。
2.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的法律问题:从土地用途、土地征收补偿、土地流转、农民权益等角度,分析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的法律问题,探究法律规范制度创新和完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法律支持和制度保障。
3.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相应的法律对策:针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的法律问题,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和政策建议,促进制度创新和实践落地,提高法律规范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拟采用文献研究、实证调研和法律分析的综合研究方法进行。
具体而言,可先调研相关政策法规以及实施情况,分析其制度构架和操作细节;结合采访、调查等方法深入诊断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为分析法律问题和提出对策提供实证支持;运用法学研究方法,对目前农村土地制度的法律规范进行分析,为提出改革建议和制度方案提供依据和参考。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一、引言近年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文将探讨这一改革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并分析其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背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改革开放以前,土地集体所有制是主要的土地制度形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农村土地制度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1. 分田到户分田到户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一步。
通过将土地分配给农户个人所有,并确保农户对土地的权益,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2. 宅基地制度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的重要环节。
改革后,宅基地的使用权得以明确,农民可以合法拥有宅基地,并有权使用、转让、抵押等,这为农民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了促进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成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通过流转,农民可以将自己的土地承包给合作社、企业或其他农户,实现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并获得相应的流转收益。
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影响1.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实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分田到户、宅基地制度改革以及承包经营权流转等举措,使农民能够依法享有土地权益并灵活运用土地资源,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村经济增长速度。
2. 促进了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对农民收入的增加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农民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获得了更多的流转收益,同时由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农业产业化能够更好地推进,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3. 推进了农村社会稳定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农民提供了更加稳定和清晰的土地权益保障,有助于减少土地纠纷和冲突,提高农村社会的稳定性。
同时,土地流转还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城乡融合发展,减少了农村贫困现象,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社会生活。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案研究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案研究随着中国农村发展的进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各级政府都致力于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土地制度改革方案。
本文将探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案的研究,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背景介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解决土地问题、推动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
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几经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挑战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问题限制了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其次,土地确权登记工作亟待加强,许多地方还存在土地权属不清的问题。
此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宅基地制度也需要进一步改革。
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目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以及农民收入的增加。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管理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进行制度设计,建立健全的市场化流转机制,鼓励土地的流转,促进农村资源的优化配置。
同时,要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管理,保护农民合法权益,防止土地恶性流转。
2. 完善土地确权登记制度加强土地确权登记工作,提高土地权属的明晰度。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的登记与备案制度,规范土地买卖交易行为,为农民提供法律保障。
3. 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制度,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决策机制,促进农村农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4. 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完善宅基地使用权的制度设计,加强对宅基地流转的管理,鼓励农民将宅基地转化为资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案的实施为了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案的实施,需要政府、农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农民要积极参与土地流转和确权登记工作,增强自身的土地经营意识。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一、前言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成为国家深化农村改革、推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土地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既涉及到广大农民切身利益,又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
因此,近年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话题。
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背景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发展一直是重要的政治任务之一。
具体来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农地流转是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方式。
2. 新型城镇化体系建设需要——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建设新型城镇化体系的重要举措,新型城镇化建设也要依托农村资源及其发展。
3.多元化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实现农业多元化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推动力。
4. 完善农村产权制度需要——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产权制度的关键一环,其实施还需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法规体系和政策制度。
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要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是整合农村土地资源,实现土地流转。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1.完善土地流转政策——加快建立健全安全、高效、公正、稳定的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制定相关政策支持流转。
2. 保障农民利益——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确保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协商权、收益权等,同时防止农民因土地流转失去生计。
3. 土地权能清晰明确——建立健全土地产权制度,明确土地权能边界,防止土地被侵占、破坏或非法流转,确保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4.完善地方政府责任——加强地方政府的监管和执法,及时发现和处理土地流转中的问题,促进土地流转的健康持续发展。
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意义1. 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9月中州学刊Sep.,2011第5期(总第185期)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No.5【农业与农村经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及改革研究*———基于农村劳动力流动及人口城市化视角的分析柳建平摘要:土地制度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在不同阶段作用的变化表明,土地制度变革虽然对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至目前,由于对土地潜在价值预期的不断升高及土地资产功能的强化,使得流动者对土地的依恋情节高涨,又成为阻碍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且这一因素与阻碍农村人口城市化的两个基本原因,即城市户籍制度排斥和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缺失紧密相关。
在当前户籍制度韧性极强的情况下,可通过赋予农民“永久”土地使用权,促进土地权利市场交易的制度变革,解除土地制度对城市社会的屏蔽,实现土地财富向资本财富的转换,同时也可为农村人口、包括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土地制度;劳动力流动;人口城市化中图分类号:F3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1)05—0072—06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劳动力流动一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最具影响力的普遍现象,并成为推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力量和动力。
从劳动力流动的初始动力、基本条件等方面考究,其中农村土地制度变革是一个重要因素,并且在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不同阶段其发挥的作用和功能有所差异。
同时,从当前农村劳动力流动所反映的新情况、新特征、新趋势及农村流动人口城市化、市民化角度反观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与之的适应性问题,对推进农村土地制度的进一步变革有着重要意义。
一、土地制度与农村劳动力流动纵观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征差异,将其可分为1978———1983年的初始阶段,1984———1999年的曲折阶段和2000年以后至今的有序流动阶段。
以下就土地制度在劳动力流动不同阶段的影响和作用以简要回顾和总结。
1.1978—1983年:农村劳动力流动初始阶段这一阶段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思维及体制惯性影响,加之国内食品供给并不十分充足及大量知青返城等现实条件约束,各级政府对农村劳动力流动采取了严格控制政策。
在这一背景下,这一时期农村劳动力流入到城镇的规模变化并不大,大量从土地上释放出来的剩余劳动力主要向农村非农产业转移,乡镇企业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体。
至1978年时,农村劳动力转移累计总量为3298万人,转移到城镇的累计仅为148万人,仅占累计总量的4.49%;到1983年时,转移累计总量为4912万人,转移到城镇的累计为572万人,转移到城镇的人口仅占转移人口总量的11.65%。
这一阶段劳动力流动的典型特征是“离土不离乡”。
这一时期也是土地制度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收稿日期:2011—07—0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劳动力流动与农村经济结构转型的互动机理及调控政策研究》(71063017)、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新生代农民工择业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10YJA790123)、西北师范大学第三期知识与科技创新项目、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柳建平,男,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兰州730070)。
27其特点是确立了土地集体所有、农户家庭经营的基本形态,实现了“包干到户”。
这种制度安排赋予了农民土地的生产经营权和剩余索取权,因而较有效地解决了“人民公社”制下的“搭便车”行为和监督问题,降低了制度运行成本,使得农民长期受制度禁锢的生产积极性得以释放,其社会经济效应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
这一变革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发挥了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推动力。
这种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身自由的解放,使得农民有了自主安排劳动时间的自由,二是在家庭经营及土地资源相对十分有限的背景下,大量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三是农业产出的大幅增加为劳动力流动准备了物质基础和条件。
尽管这一时期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受到国家政策限制,但“短缺经济”给农村个体服务业及乡镇企业发展提供的机会和空间,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以农村非农就业为主,且总体上转移劳动力数量仍然以平均每年超过8%的速度增长。
由此可见,在改革开放初期,土地制度的变革成为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推动力。
2.1984—1999年:农村劳动力流动曲折阶段从1984年开始,由于国家准许农民自筹资金、自理口粮,进入城镇务工经商,同时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城市改革及不断扩大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为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提供了条件和动力。
这一时期“进厂又进城、离土又离乡”的农民工大量出现,每年以上百万人口的规模向城市流动,转移到城镇的劳动力比重从1984年的10.56%增长到1989年的14.65%。
1992年之后,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及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国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的政策逐步放宽,并提出实行宏观调控下的有序流动,特别是1997年的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允许已经在小城镇就业、居住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人口在小城镇办理城镇常住户口,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有序地向小城镇转移。
期间,又由于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城市下岗失业问题突出,一些城市制定了限制农民进城的政策,使得农村劳动力流动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
但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由于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迅速扩大,城市对劳动力需求增加迅猛。
这些因素共同驱使农村劳动力流动进入到一个空前高涨的阶段。
到1999年,农村非农产业就业人员达1.6亿人,已占农村就业人口总数的33%,相比1989年非农产业就业人口数增长了近1倍。
总之,这一时期劳动力流动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离土又离乡”,而所谓的曲折性是指国家及地方政府政策对农村劳动力流动过度控制所造成的影响。
这一时期,土地制度变革主要是“承包制”的建立和完善,其特点是明确了土地承包期限、强化和稳定了农户对承包土地经营权利的完整性。
土地制度一如前一阶段,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提供着基础条件。
但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结构剧烈转型,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严重的“三农”问题,使得土地制度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和作用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首先,随着国家工业化快速发展,农业比较效益持续走低,在以均分为特征的土地制度下,细碎分散的土地经营模式难以从根本上提升土地的产出效率,土地农业经营的收入功能持续弱化,由此土地制度内生了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推力”。
其次,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对吸附农村新增劳动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一定程度上缓释了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的过度膨胀。
进入21世纪,一些学者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绝对数及比例的估计不仅几乎未变,甚至还有所提高。
而依据中国人口在1962年到1974年之间是生育率高峰期推断,整个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是农村劳动力增加量持续增加且基数较大时期,因而稳定的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为这一时期数量庞大的农村剩余但又未外出的劳动力就业提供了“蓄水池”作用。
再次,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为流动劳动力提供最后的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一时期土地政策强调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性,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外出打工者的土地仍然可以保留,并成为化解外出风险、抵御失业风险的有效保障。
3.2000年———至今: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阶段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政策发生了积极变化,特别是自2006年以来,相继出台了多项旨在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法律政策,农民工政策有了重要突破。
主要表现在:一是取消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不合理限制,统筹城乡就业,积极推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
二是积极推进就业、社会保障、户籍、教育、住房、小城镇建设等诸多方面的配套改革,推动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三是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制定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扩大工伤、医疗保险覆盖范37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及改革研究———基于农村劳动力流动及人口城市化视角的分析围,保护农民工正当权益。
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服务和培训工作不断推进,农民工公共卫生服务不断完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两个为主”政策确立。
在这一系列政策背景下,农村劳动力流动和转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2000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为5.14亿,当年从事农业的人员数为3.28亿人,从事非农产业的人数为1.52亿,其中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人数为7849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比例分别为63.8%、29.5%和15.3%。
到2005年时,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达到最大,为5.46亿,当年从事农业的人员数降至2.99亿,从事非农产业的人数上升为2.04亿,其中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人数上升为1.26亿,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比例分别为54.9%、37.4%和23%。
至2008年,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下降至5.05亿,从事非农产业的人数为2.73亿,其中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人数上升为1.4亿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比例分别为54%、39.5%和27.8%。
其中有两个特点值得注意,其一是农村劳动力供给总量从2005年之后呈下降趋势,其二是农民工已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近三分之一。
这一时期,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结构的进一步转型,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规模持续扩大及第二代流动者成为主体,农户和土地的关系正在发生一些新的改变,土地及其制度安排在劳动力流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第一,随着土地经营收入重要程度的下降,流动者的收入成为农户家庭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土地对流动者的生存生活保障进一步降低。
农户土地经营收入(农业收入)在延续前期低迷状态后,于2004年走出低谷,但其增长潜力依然有限,在农户总收入中的比重进一步下降,而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进一步上升。
从农民人均纯收入来看,农业收入由2004年的1056元到2008年的1426元,平均每年的增加额不足100元,而占总收入的比重由2000年的37.01%下降到2008年的29.97%。
工资收入由2000年的702元,增长到2008年的1854元,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31.17%到2008年时为38.94%,已成为农民收入的最重要的来源,且二者之间差距呈继续扩大之势。
这说明土地对农户及流动者来说,土地对其发展的重要程度已显著下降。
第二,土地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依然存在,但其就业保障功能更多地转向心理保障。
由于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外出流动者的就业,更加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农民工还无法和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及城市公共服务。
城市就业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使大量农民工将农村作为其城市就业失败后的退路。
同时,由于第二代流动者已成为农民工的主体,他们普遍存在着对农村现状的不满,与农业和家乡的关联明显减弱,传统农本观念有了很大的改观,有意于农业生产和居住在农村的占少数,且在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方面更接近于城市市民,具有更加明显的留城意愿,回农村务农只是最后的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