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需要什么样的医疗保障制度Microsoft Word 文档 (6)

合集下载

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

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
11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
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即适 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据财政、 企业和个人承受能力,建立保障职工 基本医疗需求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12
(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基本内容
1、我国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总体指导思 想体现在以下“十八个字”上。 低水平; 广覆盖; 双方负担; 统账结合; 多层保障。
2.大病统筹。 3.医院直接管理医疗经费。
6
(二)探索医改思路和确立目标模式
7
(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
• 1994年的“两江”试点 自1994年国务院决定在江苏镇江、江西九
江试点开始,我国拉开了从计划经济下劳保医 疗与公费医疗体系向市场经济下社会医疗保险 体系转变的改革历程,逐步建立起包括城镇职 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内的三大医保 制度,初步构成了覆盖全体国民的医保体系。
具体说,企业要缴纳五项社会保险费用:
(1)养老保险。缴费率一般职工工资总额的20%; (2)失业保险。缴费率职工工资总额的2%; (3)医疗保险。单位缴费率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 (4)工伤保险。平均缴费率为企业工资总额的1%左右; (5)生育保险。企业按不超过工资总额的1%比例缴纳。
提取。
食、金融、石油、 免费, 单位统一
一般为5.5%。水利、民航等部 其家属 使用
门的职工及其家 实行半
属。
免费
3
劳保医疗
二、公费、劳保医疗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医疗费用上涨过快。 2. 包得过多,个人的权利与义务脱节,对供需
双方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 3.缺乏合理的医疗经费筹措机制和稳定的经费
退休人员,个人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对退休人员 个人账户的计入金额和个人负担医疗费用的比例给予 适当照顾;

医疗保障管理制度

医疗保障管理制度

医疗保障管理制度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障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保障人民的基本医疗需求,我国建立了全面的医疗保障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和医疗服务等方面对医疗保障管理制度进行探讨。

一、医疗保险医疗保险是医疗保障管理制度的核心。

我国实行的医疗保险制度主要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职工医疗保险等。

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广泛,为全国人民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

大病保险针对罕见、特殊和疑难重大疾病给予了更高的保障。

职工医疗保险则是企事业单位职工的特殊医疗保险制度,为职工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医疗保障。

二、医疗救助在医疗保障管理制度中,医疗救助是对经济困难人群提供的专项救助。

通过医疗救助,政府为贫困人群提供了基本的医疗保障。

医疗救助主要包括医疗救助对象的确定、医疗救助费用的支付和医疗救助机构的设立等方面。

医疗救助的实施,使困难群众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提高了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三、医疗服务医疗服务是医疗保障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

我国通过建立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实现了基层医院为基础、县级医院为骨干、地市级医疗中心为支撑的医疗服务体系。

同时,推动国家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的合理调整,确保人民能够获得质量优良、价格合理的医疗服务。

四、医药管理医药管理是医疗保障管理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我国通过完善医药市场准入制度,加强药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制定药品价格和医药服务价格的政策,实施医药质量监管和临床合理用药管理,保障了人民用药安全和医药领域的良好秩序。

综上所述,医疗保障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人民提供了基本的医疗保障,增强了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然而,医疗保障管理制度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养老人口增加、城乡差距等问题。

为此,我们应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管理制度,为人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保障服务。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有哪些内容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有哪些内容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有哪些内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是一个国家为了保障全体公民的基本医疗需求而实施的政策体系。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具体内容会有所不同。

在中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为城乡居民建立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

它覆盖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大体系,保障了城乡居民基本的医疗需求。

通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居民可以享受统一的医疗待遇和医疗服务报销。

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为职工建立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

通过单位和个人的缴费,职工可以在发生医疗费用时获得医疗保障。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了全国范围内的职工,保障了他们在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风险。

三、大病保险制度大病保险是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础上设立的一项专门用于保障罕见病、重大疾病和重大医疗费用的保险制度。

通过大病保险,参保人可以获得更高水平的医疗保障,避免因罕见病和重大疾病而导致的经济损失。

四、医疗救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是为贫困人口和特殊困难群体建立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

通过医疗救助,贫困人口和特殊困难群体可以获得医疗救助金或医疗救助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医疗费用无法承担的问题。

以上是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这些内容构成了我国全民医疗保障制度的核心,保障了全体公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仍需不断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医疗保障水平,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对于国家的社会稳定和人民的幸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希望在全社会的努力下,医疗保障制度能够不断完善,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我国的医疗保障措施包括

我国的医疗保障措施包括

我国的医疗保障措施包括
我国的医疗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我国实行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包括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了我国的农村居民和城市非工薪居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则覆盖了企业职工。

这些保险制度可以为参保人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和医疗费用报销。

2. 大病保险制度:我国实行了大病保险制度,为患有重大疾病的人群提供了保障。

大病保险可以帮助参保人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保障患者能够及时得到必要的治疗。

3. 医疗救助制度:为了保障经济困难的人群能够获得医疗救助,我国建立了医疗救助制度。

这个制度可以为贫困人口提供医疗费用补助,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必要的医疗服务。

4. 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为了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我国积极推进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这包括了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素质以及加强基层医疗服务的管理等方面。

5. 公立医院改革:我国正在进行公立医院改革,旨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这包括通过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施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改革等方面来优化医院管理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总的来说,我国的医疗保障措施包括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大病保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和公立医院改革等方面。

这些措施旨在保障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保障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人民健康,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制定本法。

第二条医疗保障制度应当坚持公益性、普惠性、可持续性和公正合理原则,保障全体人民享有基本医疗保障权利。

第三条国家采取多种形式,建立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等在内的医疗保障制度,强化医疗服务质量和绩效管理,提高保障水平。

第四条政府在整个医疗保障体系中起重要作用,应当加强对医疗保障的宏观管理、指导、协调和监督,统筹卫生、医疗、医保、药品、医疗器械等各方面的工作。

第五条医疗保障制度应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医疗保障事业,实现医疗保障制度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医疗保险第六条建立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保障参保人在医疗上的基本权利。

第七条实行个人和集体参保相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确保参保人能够及时获得基本医疗保障服务。

第八条大病保险制度应当覆盖重大疾病的医疗救治费用,对医疗费用大幅度超过限额的疾病给予补偿,保障参保人不因大病而致贫。

第九条政府出资建立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资金规模,按照统筹城乡、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扩大保障范围和提高保障水平。

第三章医疗服务质量和绩效管理第十条实行医疗服务质量和绩效管理制度,加大对医疗机构、医生、医疗人员等的监管,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保障水平。

第十二条医生应当尊重患者的合法权利,确保患者安全,不得对患者进行不必要的检查、治疗,不得诱导患者购买不必要的药品和服务。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和医生应当根据医疗服务质量和绩效评价结果,制定和落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绩效的措施和计划。

第十四条加强医疗人才培养和管理,推进医疗人员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提升,提高医生、护士等专业水平。

第四章医疗保障监督和管理第十五条加强医疗保障监督和管理,造福于人民,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保障基本医疗服务相关制度

保障基本医疗服务相关制度

保障基本医疗服务相关制度
是国家为了推动全民健康保障的重要举措之一。

为了确保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制度性安排和政策措施。

首先,国家实施了全民医保制度,通过社会化的方式实现了医疗保障的全覆盖。

这一制度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金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支付方式。

通过全民医保制度,每个人都可以参加医保,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

其次,政府通过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参保人提供了全面的医疗保险覆盖。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包括了医疗费用报销、门诊费用报销、住院费用报销等多项保障内容。

参保人只要按规定缴纳保险费,就能在需要医疗服务时得到相应的医疗费用报销,缓解了大部分民众因医疗费用过高而导致的负担。

另外,在医疗服务价格方面,政府通过实施医疗价格改革,控制了医疗服务价格的上涨趋势。

医疗价格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统一调整,确保医疗服务价格的合理性和透明度,防止价格虚高;另一方面是通过市场竞争机制,鼓励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医疗机构下沉,使得医疗服务价格得到控制。

总之,为了保障基本医疗服务,政府建立了一系列相关制度,包括全民医保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通过这些制度的实施,每个人都能获得基本的医疗保障。

同时,政府还通过医疗价格改革,控制医疗服务价格的上涨趋势,降低人们的医疗费用负担。

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全民提供了基本的医疗保障,有效推动了全民健康保障的实施。

第 1 页共 1 页。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医疗保险参保与权益保护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医疗保险参保与权益保护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医疗保险参保与权益保护医疗保险是现代社会中十分重要的保障制度之一,为了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我国建立了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

这些制度涵盖了医疗保险的参保和权益保护方面。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制度。

一、医疗保险制度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个层次的保障。

基本医疗保险是最基础的保障层次,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

大病保险则是针对一些重大疾病的高额医疗费用提供保障,主要是对医疗费用进行补充报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为农村居民提供医疗保障的特殊制度,其保障范围和报销比例有所不同。

二、医保参保流程医保参保是每个人都需要关注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个人需要向当地的社会保障机构缴纳医疗保险费用,并填写相关的参保申请表。

在缴费和申请手续完成后,个人就可以成为医保参保人员,并享受医保制度提供的各项权益。

三、参保人员义务作为医保参保人员,个人有一定的义务需要遵守。

首先,个人需要及时缴纳医疗保险费用,确保自己的保险权益不受影响。

其次,个人需要按照相关规定遵守就医流程,如选择合作医疗机构就诊、准确填写费用报销单据等。

四、报销范围与比例医保制度提供的报销范围和比例是参保人员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根据国家规定,医保制度可以报销一部分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如挂号费、检查费、药品费等。

报销比例根据不同的医保层次和个人缴费情况而有所不同,一般为一定的比例报销。

五、医保电子凭证为了提高参保人员使用医疗保险的便捷性,我国逐渐推行了医保电子凭证的使用。

参保人员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电子卡片等形式,进行医疗费用的结算和报销。

这大大简化了个人就医流程,提高了医保制度的使用效率。

六、异地就医报销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变动,参保人员需要在异地就医时如何进行医疗费用的报销。

我国医保制度提供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和报销的方式,参保人员可以在符合规定的合作医疗机构就诊时,直接使用医保卡进行费用结算。

七、大病保险大病保险是医保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一些重大疾病的高额医疗费用提供保障。

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

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

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中国医疗保障体系是指国家为全体公民提供的各种医疗保障政策和服务体系。

这个体系的建立旨在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不断演变和完善,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

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医疗保障体系的核心。

目前,我国实行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主要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两个层次。

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了绝大多数居民,通过缴费和补助的方式为参保人提供基本的医疗费用报销和支付保障。

大病保险则专门针对罹患特定重大疾病的人群,对其医疗费用进行全额报销。

这些制度的实施有效地减轻了居民的医疗负担,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二、公立医疗机构改革为了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公立医疗机构改革。

这些改革的核心任务是优化医疗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通过推行医改政策,加强公立医院的管理和监管,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方式,我国的医疗服务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医疗服务,推动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健康扶贫政策贫困人口是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群体。

为了解决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的健康扶贫政策。

这些政策主要包括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健康扶贫保险等。

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贫困人口可以享受到与非贫困人口相同的医疗保障待遇,有效提高了贫困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

四、医疗技术创新和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对于医疗保障体系的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

我国积极推进医疗科技创新,加强对新技术、新药物的研发和应用。

同时,积极引进和推广国外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经验,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总之,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通过建立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实施健康扶贫政策和推动医疗技术创新和发展,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为全体公民提供了有效的医疗保障,保障了人民的健康权益。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是指国家为解决人民群众医疗保障问题而建立的一套系统性工程。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完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大病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基础,它由各地设立的医疗保险基金和医保中心组成,覆盖范围广泛,可以保障参保人员在就医过程中的基本医疗费用。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涵盖了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职工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多个层次,为参保人员提供了经济上的保障。

大病保险制度是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础上设立的一种补充保险制度,用于保障重大疾病患者的医疗费用。

大病保险制度的设立,为罹患重大疾病的患者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援助,减轻了金钱上的负担,提高了群众就医的满意度。

医疗救助制度是我国医疗保障制度中的最后一道防线,主要针对的是贫困人口和突发重大疾病患者。

医疗救助制度通过设立救助基金,为贫困人口提供医疗费用补助和医疗费用直接支付等服务,保障了他们的基本医疗权益。

总的来说,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医疗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参保人数逐年增加。

从最初的职工医保到逐步实现全民医保,医保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能力得到提高,报销比例和报销范围逐步扩大,为参保人员提供了更多的经济保障。

第三,大病保险制度的设立,解决了罹患重大疾病的患者纠结于高额医疗费用的问题,保障了他们的基本医疗权益。

第四,医疗救助制度的建立,为贫困人口和突发重大疾病患者提供了一种专项救助措施,使他们能够及时获得基本医疗服务。

然而,我国医疗保障制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医保基金财政补贴比例较低,医保基金运行压力较大。

目前医保基金主要由参保人员缴纳和政府财政补贴组成,但政府财政补贴比例较低,使得医保基金运行压力较大。

其次,医保报销流程繁琐,很多参保人员仍然存在报销难的问题。

我国的医疗保障措施

我国的医疗保障措施

我国的医疗保障措施我国的医疗保障措施是指政府为了保障全民健康,提供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和医疗补助等措施和政策。

下面将从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和医疗补助三个方面来介绍我国的医疗保障措施。

首先,医疗保险是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主要有三大类,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主要面向有工作的城市职工,由政府和参保职工共同投保,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主要面向城乡居民,由政府和参保居民共同投保,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

大病保险主要面向患有特定重大疾病的人群,由政府全额负担。

其次,医疗救助是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

医疗救助主要面向困难群众,即无劳动能力或劳动能力丧失,无经济来源或经济来源十分微薄的人群。

医疗救助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们解决因疾病导致的医疗费用问题。

医疗救助的方式有两种,即支付方式和医疗救助金发放方式。

支付方式是指医疗救助资金直接支付给医疗机构,用于支付困难群众的医疗费用。

医疗救助金发放方式是指医疗救助资金直接发放给困难群众,由他们自行支付医疗费用。

最后,医疗补助是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医疗补助主要面向特定人群,如孤儿、残疾人等特殊群体。

医疗补助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们解决因疾病导致的医疗费用问题。

医疗补助的方式有两种,即直接资助和折扣补助。

直接资助是指政府直接给予特殊群体一定金额的资助,用于支付他们的医疗费用。

折扣补助是指政府对特殊群体的医疗费用给予一定的优惠折扣。

综上所述,我国的医疗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和医疗补助三个方面。

这些措施和政策的实施,可以有效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实现全民健康。

但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提高服务质量,保证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使更多的人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是指国家对于居民基本医疗保障的管理和监督措施,旨在实现全民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

具体的管理制度可以包括以下方面:1. 医疗保险制度:国家建立医疗保险制度,通过强制性或自愿参加的方式,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制度可以分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不同类型,覆盖不同群体。

2. 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建立医疗保险基金,由社会统筹筹资并进行管理,确保医疗保障资源的充足和合理分配。

医疗保险基金可以通过社会筹资、政府补助、企事业单位缴费等方式形成。

3. 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国家推动建立健全的医疗服务体系,包括市级以上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服务。

通过规范医疗机构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发展,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4. 医疗费用管理:设定医疗费用的合理价格,推行按项目付费制度,防止医疗费用过高和不合理增长。

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和医疗保险支付标准相匹配的机制,降低患者负担。

除了上述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外,还有一些相关的保障措施可以进一步提供保障,确保居民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障:1. 大病保险:设立大病保险制度,为居民提供对高额医疗费用的保障,例如对于某些重大疾病的治疗费用进行报销。

2.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为居民提供持续的健康管理和个体化的医疗服务。

3. 药品价格管控:加强对药品价格的监管和控制,使药品价格合理且可负担。

4. 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加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以上是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的一些主要内容,具体实施和细节还需根据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而定。

医疗保障制度范本

医疗保障制度范本

医疗保障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医疗需求,维护公民的健康权益,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规定了医疗保障的基本原则、制度框架、保障范围、筹资方式、支付方式、管理体制等内容。

第三条医疗保障制度的目标是实现全民基本医疗保障,提高公民的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第二章保障范围和对象第四条医疗保障制度的保障范围包括基本医疗服务、重大疾病救治、特殊疾病治疗等。

第五条医疗保障制度的对象为全体公民,包括城镇居民、农村居民、职工等。

第三章筹资方式第六条医疗保障制度的筹资方式包括政府投入、个人缴费、社会捐赠等。

第七条政府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保障需求,合理安排医疗保障资金。

第八条个人应当按时足额缴纳医疗保障费用,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障待遇。

第四章支付方式第九条医疗保障制度的支付方式包括按病种付费、按服务项目付费、按人头付费等。

第十条医疗保障资金应当按照规定的支付范围和标准进行支付,保障公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第十一条医疗保障资金的使用应当坚持节约高效、公平公正的原则,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五章管理体制第十二条医疗保障制度的管理体制包括国家医疗保障局、地方医疗保障部门、医疗保障经办机构等。

第十三条国家医疗保障局负责全国医疗保障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地方医疗保障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医疗保障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医疗保障经办机构负责医疗保障基金的征收、支付和管理等工作。

第六章监督与责任第十六条医疗保障制度的运行应当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政协和社会的监督。

第十七条医疗保障部门、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和医疗机构等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加强医疗保障基金的监管。

第十八条违反医疗保障制度的规定,损害公民医疗保障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第十九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国家医疗保障局。

医疗保障制度范本旨在保障公民的基本医疗需求,维护公民的健康权益,实现全民基本医疗保障。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基本医疗保障是指国家对公民提供的最基本的医疗保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为公民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险、医疗服务和药品保障,以保障公民基本的医疗需求。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不断完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推出了一系列的相应保障措施,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一、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1.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包括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两部分。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用于保障农村居民和城镇非工作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于保障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

这两部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分别由不同的部门管理,但目标都是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2. 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非常广泛,基本上覆盖了全国范围内的绝大部分人口。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包括农村居民、城镇非工作居民以及优抚对象等。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包括在职职工、退休职工以及符合条件的其他特定人群。

3. 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方式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主要通过个人缴费、用人单位缴费和政府补助三个途径。

个人缴费是公民根据自身的收入和医疗保险制度的规定,按照一定比例缴纳的费用;用人单位缴费是企事业单位按照一定比例缴纳的费用;政府补助是从财政预算中划拨给医疗保险基金的资金。

4. 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和支付方式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根据不同的医疗项目和医疗机构的定点等级划分,一般在70%到90%之间。

医疗保险的支付方式主要包括先付款再报销和后付款两种方式,公民可以根据自身经济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支付方式。

5. 基本医疗保险的管理机构和监管体系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管理机构主要包括国家医疗保障局、地方医疗保障局以及各级医保经办机构等。

这些机构负责制定和执行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和规定,审核和支付医疗费用,监督和管理基本医疗保险的运行情况。

二、相应保障措施1. 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网络建设为了方便公民就医和报销医疗费用,我国加大了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网络的建设力度。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基本医疗保障是指通过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险制度,为人民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

在中国,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制度等。

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指通过税费或社会统筹等方式筹集资金,以保险方式为参保人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

在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主要包括下列几种:1.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包括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三种主要类型。

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针对没有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城乡居民,由政府负责筹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主要针对在职员工,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费用;新农合则主要面向农村居民,由农民自愿参加并个人缴纳费用。

2. 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一般采取统筹支付和个人账户支付相结合的方式。

统筹支付主要包括按病种支付、按病床支付、按次支付等方式;个人账户支付则是指每个参保人都有一个个人账户,用于支付个人的医疗费用,个人账户余额不足时,还可以冲抵统筹支付。

3.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和监管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主要由政府和参保人共同缴费组成,由政府统一管理和监督。

政府要加强基金的财务管理,确保基金的合理使用和保值增值;对于违规使用基金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追究责任。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指政府为保障人民的基本健康需求而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在中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健康教育、基本预防接种、妇幼保健、慢性病管理、传染病控制等项目。

政府要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补贴和宣传,提高人民的健康意识和卫生素养,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

2.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政府要加大对基层卫生机构的投入,提高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质量水平,加强卫生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供给能力。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范文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范文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范文基本医疗保障是现代社会医疗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民健康保障的基石。

在我国,基本医疗保障由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药物制度组成,通过这些制度和措施,实现了对全体居民基本医疗需求的保障。

本文将从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两个方面展开,重点介绍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情况和运行机制。

一、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是我国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组织运行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它包括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层次保障、统一规划、分级负担等多种管理方式。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为了确保全体居民能够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并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可负担性和可持续性。

1.政府主导我国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由政府主导,政府在医疗保障领域具有主导权和责任。

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规定基本医疗保险的运行机制和管理要求,并通过财政补助、费用控制、医疗服务监管等手段,为保障对象提供基本医疗保障。

政府还通过购买服务、公立医院改革等方式,引导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社会参与基本医疗保障的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医疗机构、保险机构、居民等多方参与。

社会参与是基本医疗保障管理的重要原则,通过社会力量的参与,可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的效率和质量。

政府要建立健全社会参与的机制和渠道,加强与各方的沟通和合作,促进社会参与的广泛性和多元性。

3.多层次保障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采取多层次保障的方式,分别给予不同层次的医疗保障对象不同的政策待遇。

根据居民的经济状况和医疗需求,分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两个层次。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城镇劳动者和居民,新农合覆盖农村居民。

不同层次的保险给付水平和保险费用不同,以适应不同居民的保障需求。

4.统一规划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要实现统一规划,统筹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发展和管理。

政府要对基本医疗保障的筹资、保障标准、服务范围等进行统一规划,并及时调整和完善。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范文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范文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范文引言近年来,随着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会对基本医疗保障的需求越来越高。

基本医疗保障是国家为保障公民的基本医疗需求而设立的制度,旨在为全体居民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并保障他们的健康权益。

为了更好地实施基本医疗保障,我国建立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

本文将探讨这些制度和措施,以期加深人们对基本医疗保障的认识和了解。

一、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1. 医保基金管理制度医保基金是基本医疗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社会化筹资方式建立起来的,旨在提供医疗费用的支付和分摊。

我国的医保基金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征缴、保障、筹措、使用和监管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征缴制度是指通过社会化的方式,通过财政预算、个人缴费、单位缴费等途径收取医保基金;保障制度是指确保医保基金的公平和公正分配,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公平分享基本医疗保障所带来的福利;筹措制度是指通过多种渠道筹措医保基金,确保基金的持续运行;使用制度是指对医保基金进行合理的分配和使用,保障基金的效益最大化;监管制度是指对医保基金进行监督和管理,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率和质量。

2. 医疗服务定价制度医疗服务定价制度是基本医疗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规范和合理定价的制度。

我国的医疗服务定价制度主要包括政府定价、市场调节和医保支付等方面的内容。

政府定价是指政府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干预和调控,确保医疗服务价格的合理和公正;市场调节是指通过市场竞争来调节医疗服务价格,实现价格的合理和公正;医保支付是指通过医保基金支付医疗服务费用,保障参保人员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障。

3. 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医疗机构的经营行为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而设立的制度。

我国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多级别的分类管理。

其中,三级医院是指具备高水平医疗技术和专业人才的医疗机构,提供各类复杂和疑难病症的医疗服务;二级医院是指具备一定医疗技术和专业人才的医疗机构,提供一般疾病的治疗和健康管理;一级医院是指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的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指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的医疗机构,主要服务于社区居民。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是如何的?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怎么参加医疗保险:城镇企业职工按照属地原则,和用人单位按规定共同缴费,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由个人按照规定缴费,也可以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户籍人口可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城镇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可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怎么缴费:社会保险坚持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

享受医疗保障的前提,是按规定缴费。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用人单位缴费率是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由个人按照规定缴费。

还有哪些保障: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补助相结合的筹资方式。

近几年来,党和政府不断提高两项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2015年对居民医保的财政补助标准达到人均380元。

相应的,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平均水平逐步提高,2015年达到120元。

为促进低收入人群参保,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低收入家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所需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通过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等形式,保障参保人员患大病时的医疗费用。

国家自2012年起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从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基金中划出一定比例或额度作为大病保险资金,对经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补偿后需个人负担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保障。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文件,至2015年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会覆盖所有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人员。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

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是指国家为了保障人民的基本医疗保健需求而建立的一套制度和政策。

这套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国家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通过统一的医疗保险基金来筹集资金,为参保人提供医疗保障。

参保人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医疗保险计划,享受不同的医疗服务。

2. 医疗服务定点机构:国家设立了医疗服务定点机构,包括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以保证参保人能够获得基本的医疗服务。

参保人在就医时可以选择就近的医疗服务定点机构,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

3. 医疗费用结算管理: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监管医疗费用的结算,防止过高的医疗费用。

医疗机构要按照规定的价格标准结算费用,参保人只需支付自己的个人费用部分,其他费用由医疗保险基金支付。

4. 医疗救助制度:对于一些贫困人口或突发重大疾病的患者,国家提供医疗救助,为其解决医疗资金困难。

医疗救助可以覆盖参保人无法承担的高额医疗费用。

5. 医保信息化管理:国家推行医保信息化管理,建立了统一的参保人员和医疗服务信息数据库。

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方便
地查询和核对参保人的医疗保险情况,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以上是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的一些主要措施和保障措施,旨在保障人民的基本医疗需要,提升医疗保障水平,提高民众的健康水平。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保障基本医疗需求不可或缺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保障基本医疗需求不可或缺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保障基本医疗需求不可或缺医疗是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事情之一。

为了保障人民的基本医疗需求,我国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医疗核心制度,其中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被认为是保障基本医疗需求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的具体内容和作用。

第一项是医疗保险制度。

在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是最为重要的医疗保障制度之一。

它通过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了对全民的基本医疗需求的保障。

无论是城镇职工还是农民工,都可以参加医疗保险,享受医疗费用的报销政策,降低了人们就医的经济负担。

第二项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我国提供了一系列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妇幼保健、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等。

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还有效地控制了传染病的传播。

例如,在突发传染病疫情中,这些卫生服务项目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迅速控制疫情并保障人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第三项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

为了保障人民的基本医疗需求,我国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

通过提供先进的医疗设备、培训医务人员、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水平等方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为人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第四项是医生多点执业制度。

我国鼓励医生在多个医疗机构执业,这样可以提高医生的就医范围,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医生多点执业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某些地区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

第五项是药品供应保障制度。

药品是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药品供应保障制度保障了人民对药品的基本需求。

我国通过建立国家药物集中采购制度、推进药品价格和流通环节的监管等方式,保证了药品的供应安全和价格合理,保障了人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第六项是医院综合改革。

医院综合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旨在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我国通过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强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完善医院薪酬制度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满足了人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十八项医疗制度

十八项医疗制度

十八项医疗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制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实现公平、公正、高效的医疗保障,我国逐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十八项医疗制度。

首先是医疗保险制度。

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由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等多层次、多渠道组成。

这使得全国范围内的人民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减轻了医疗费用的负担。

其次是医疗服务价格制度。

根据病情、医疗方式和医疗设施等因素,我国建立了统一的医疗服务价格制度,确保医疗费用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这样,患者就不会因为价格而担心就医,同时医院也能够获得合理的收入。

再次是药品价格制度。

我国药品价格管理机制逐渐完善,实行了多种调控措施,如监管政策、价格谈判和医保目录等。

这样可以有效控制药品价格,降低患者的用药费用,同时防止药价过高对医疗费用造成负担。

此外还有医疗质量评价制度。

为了保证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我国逐步建立了医疗机构评审和医务人员考核制度。

对于失职、失责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会进行相应的惩处。

这样可以推动医务人员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确保患者的权益。

另外,我们还建立了医疗纠纷处理制度。

当医疗纠纷发生时,患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寻求解决。

同时,还设立了医疗责任保险,对医疗纠纷进行赔偿。

这样可以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医疗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此外,在传统医疗制度之外,我们还建立了互联网医疗制度。

通过手机应用、远程医疗和互联网医院等方式,患者可以在线咨询医生,预约挂号,还可以通过云诊断获取医生的专业意见。

这方便了患者就医,减少了等待时间,提高了医疗效率。

同时,我国还大力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中医药管理制度。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宝贵财富,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在临床上有着广泛应用。

通过规范中医药的生产、经营和使用,推广中医药的国际化,提高中医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此外,我国还实行了临床试验和新药上市制度。

这样可以促进医学科研的发展,提高新药的研发速度和质量,使患者能够及时使用到新的、有效的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需要什么样的医疗保障制度【摘要】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以下简称医改),事关每一个国民的健康、生活,因此,它必然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非常遗憾的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虽然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医改却非常失败,而且至今仍看不到有什么实质性的起色。

据最新资料显示,在医疗资源分配的公平性方面,我国位居全球191个国家的倒数第四位。

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占总人口大多数的中、低收入人群的强烈不满,成为社会不和谐的最强音!上层在作急,精英们在狡辩,老百姓在期盼,但迄今为止,堂堂十三亿之众,还没有人提出一套完整的、完全适合中国的医改方案。

也许医改确实太难,正如咸郎平教授所言,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医改是完全成功的(包括美国)。

也许中国的国情太特殊,不但人口最多,单是农村人口就有近八亿。

所以,即使国外比较成功的经验拿到中国来也行不通,甚至适得其反。

咸郎平教授的话使我吃惊不小,原来,当今世界最发达的美国医改也是不成功的,那么医改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呢?据我分析,医改不但涉及全民,涉及政府,而且还涉及医疗机构、保险公司和市场,任何一方不满意都不能算是完全成功。

美国实行政府和个人共同出资购买医疗保险,2003年,美国投入的国民医疗费用一共16790亿美圆,占当年GDP的15。

3%,其中政府投入占46%(我国为16%),保险公司投入占36%,个人投入仅占16%(我国为55%)。

即使政府投入如此巨大,也只能覆盖25%的人口,占总人口15%(约3800万人)的穷人无任何保障。

北欧国家实行高福利,全民免费医疗,老百姓很满意,但政府不堪重负,难以维计。

俄罗斯人均GDP3000美圆左右,政治上已实行民主,但医疗保障(以下简称医保)仍实行前苏联的社会主义福利制度,政府负担沉重,医疗机构无活力,政府想改革,但老百姓不同意,只好维持。

日本根据个人收入状况决定政府和个人承担医药费的比例,假如在中国,一定会变得无法操作。

如果说以上都是发达国家或较发达国家,中国不能比,那么,和我们国情最接近的印度相比呢?印度的人均GDP只有我国的50%左右,政府每年只投入几十亿美圆就做到了全民免费医疗,至于医疗设施、技术、服务质量如何则另当别论,但仅此一面就令我们既羡慕而又汗颜。

【关键词】医疗保障,国家主导,个人参与,城乡统筹,分层覆盖,全民受益。

【正文】纵观各国的医保制度,尽管千差万别,各具特色,但有一条是共同的,那就是没有哪一个国家把医疗完全推向市场,政府基本不管。

客观地说,医疗市场化并非有百害而无一利,最大的好处当然是政府的负担大大减轻;其二是医疗机构和设施大大增加甚至过剩,医疗技术及服务质量也得到提高。

但另一方面,大部份老百姓看不起病、住不起院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于是,社会出现了不和谐,医疗资源向城市倾斜,占去了资源总量的80%,占人口70%的农村医疗被边缘化;医患矛盾加剧,医商勾结、医疗腐败事件层出不穷;药品价格高居不下,暴涨的医疗费用击倒了多少低收入无保障的弱势人群,演绎了多少悲惨的故事;老百姓怕生病,有钱也不敢用,只能存在银行以备万一。

接下来就是消费持续低迷,无论国家怎样刺激消费,银行存款就是下不来,市场消费就是起不来。

这些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已经不是老百姓满不满意的问题,而是直接影响到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发展。

在一个《宪法》中写着社会主义的国度里,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天大的事情!改革开放前,我国城市企、事业实行的是苏联式医保制度,国家负担重,医疗机构少,服务质量差,资源浪费严重。

文化大革命中,农村推行合作医疗(赤脚医生),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也随之夭折。

改革开放后,医保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市场化,结果失败得更惨。

国外的制度不能用,国内的无法用,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医保制度呢?笔者根据国外的一些先进、合理的制度,结合我国特殊的国情,经过较长时间的研究和思考,提出以下医改方案,以供网友探讨和有关国家决策机关参考。

方案总体框架:国家主导,个人参与,城乡统筹,分层覆盖,全民受益城乡统筹,以全民合作医疗为基础,城市以五万人为基本单元,建立社区公立(非盈利牲)合作医院(以下简称社区医院)。

所谓公立,就是医院的基础设施及前期医疗设备由国家投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社区医院由政府考核指定或采取招投标的方式决定。

社区内每一个居民(包括有临时居所的居民和户口不在当地的大、中专在校学生、军人等),每年缴纳100-150元(根据不同地区而定)医保费,办理城市合作医疗卡,实行电脑管理。

个人年收入高于3000元低于4000元的,由政府给于40%的补贴;个人年收入低于3000元高于2000元的,由政府补贴60%--80%;个人年收入低于2000元者,由政府全额补贴(这部份人约占15%-20%)。

有条件的地方,可对所在地的在校大、中专学生、军人实行全额补贴。

居民每次看病只需交5元钱挂号费,其余的费用全免,包括诊断、治疗、药物、住院等费用。

未办理城市合作医疗卡的所在地居民及临时流动人员就诊,应全额收费。

每个医院配医护人员20-30人,人均月工资2000-3000元(保证医疗质量所必须),挂号收入主要用于医护人员奖金(根据医疗技术、工作量、服务质量而定),以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如小病大治之类)。

照此收费标准,每个社区医院的年收入约500-750万元,包括挂号收入(以人均一年就诊一次计)约525-775万元,除开医护人员的工资、奖金、办公费、设备添置、维护等费用,约有82%-85%的收入可直接用于患者,足以维持其正常运转。

农村村以乡为单位(每个乡大约2-3万人),以现有乡级卫生院为基础,设立农村乡立合作(非盈利牲)医院(以下简称乡立医院)。

所谓乡立,就是医院的基础设施及前期医疗设备由政府投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

所在乡居民每人每年缴纳60-100元(根据不同地区而定)医保费,办理农村合作医疗卡,实行电脑管理。

以村或个人为单位,凡人均年收入高于5000元的,此项费用由个人全额承担;年人均收入低于5000元高于3000元的,国家给予20%-40%的补贴;年人均收入低于3000元高于1000元的,由国家补贴50%-80%;年人均收入低于1000元的,由国家全额补贴。

居民每次看病除需交5元钱的挂号费(特困户可免交)外,其余费用全免(免费内容和城市社区医院同)。

照最低人数收费标准,每个乡立医院年收入约130-165万元(包括挂号费),每个医院配备20-25名医护人员,每人月平均工资1500-2000元,挂号收入主要用于医护人员奖金(分配同城市社区医院)。

城乡合作医疗医院所收医保费实行年终决算、审计,医护人员工资只能在核定范围内,未用完的资金由政府监管部门冻结,移入下一年度。

不足部份,在调整下一年度收费标准的基础上由政府补贴。

按照上述标准,以全国人均100元计算,每年可投入资金1300亿元,比2005年国家对医疗卫生的总投入还多100亿元,其中个人投入(按80%计算)约1040亿元,国家投入约260亿元.合作医疗具有保险和互助的双重功能,本来是很适合中国国情的,但过去曾两度在农村推行都归于失败。

最近正在试行的农村新合作医疗制度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大病统筹,尽管国家加大了投入,但仍然暴露出不少问题,前景并不乐观。

比如,农村每年都有上亿人外出打工,这一部份人的医保怎么解决?还有不少贫困人口,即使国家给予一定的补贴仍看不起病,更不用说有些疾病县级以下医院根本就无法解决。

笔者以为,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合作医疗本身,主要原因在于:1、投入太少(包括国家和个人的投入),不足以维持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由此导致农村医护人员收入低,工作条件差,对相关人才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医院设备及技术条件差,对患者同样没有吸引力。

2、城乡分割,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要求,动态适应功能差。

3、和合作医疗相关的操作规范、管理及监管制度、措施缺失或执行不力。

4、缺乏创新,特别是缺乏战略性创新,不能适应新的形势。

这些问题在本方案中都给予了充分地考虑。

城乡统筹的合作医疗的最大特点是覆盖面广,可全面覆盖全国城乡人口(包括流动人口),在个人和国家都花钱不多的条件下,能为全体国民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大部份患者可以就近、即时就医,方便、节约;不至于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不治之病;而且能使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倾于优化和合理。

它的主要功能是解决占疾病总量约80%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还可兼做社区(乡)的疾病预防,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为医改的进一步深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在政府主导下,全民参与,不但可以兼顾国家和个人两方面的合理负担,形成强大合力,而且还能把建国以来积累起来的医疗卫生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国家在各个时期不断投入建设的各级国有、集体医疗机构遍布全国城乡,连最贫困的边远山区也有乡级卫生院,近年来,这些机构又得到大力更新和扩建,这些就是城乡公立合作医疗的基础。

但要使这套制度有效实施、运转,还需要注重和解决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个人投入合作医疗的资金交给谁,由谁来监督、管理?第一个选择是政府的有关执能部门,由政府统一收取、分配和管理医保资金。

这样做的好处是,资金整体比较安全,老百姓比较放心,也便于政府投入和区域划分的调控。

其可能出现的弊端是,资金可能被腐败份子贪污或挪用。

为了得到更多的资金,掌握资金分配权的机构和个人可能成为合作医院公关、行贿、讨好的对象。

还可能出现犯罪份子相互勾结,合谋骗取资金,然后进行分赃等情况。

第二个选择是将医保费直接交所在地合作医院,国家投入部份也直接对医院,政府负责监管。

其好处是没有任何中间环节,医院可以直接把资金投入医疗,资金的利用效率较高。

其弊端是资金的总体安全性较差,假设有人卷席而逃,医院就可能倒闭,整个社区居民只能是望洋兴叹。

此外,社区(乡)合作医院之间可能不按划定区域收费,造成相互争夺病源,从而打乱合作医疗的正常秩序。

第三个选择是将医保费按政府划分的区域交指定银行,由银行制发合作医疗卡并控制资金支取。

社区(乡)合作医院可分期到银行支取应得资金,每月支取额不得超过全年资金总额的8.3%,特殊情况下需要超支的,须经政府监管部门批准,批准人及直接责任人对批准资金的安全承担连带责任。

这种方式的最大好处是,资金的整体及部份安全都比较有保障,居民交费方便。

弊端是医院不能直接获得收入信息。

2、社区(乡)合作医院的院长只能选举绝不能委任。

原因很简单,大量来自社会的现象说明,委任必然产生腐败,因为被委任者可以只对委任人负责而不对其他人负责,其他人无权对其进行监督。

对于被委任者来说,由于利益的驱使,最重要的事情是如何讨好上司,而不是其他。

试想,老百姓把钱集中交给一个可以对自己不负责的人来支配和使用,将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呢?假设他(她)不顾医疗质量,在医院中安插亲信,重用庸才,增大不合理开支,老百姓一点办法也没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