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轴索损伤
弥散性轴索损伤相关知识
弥散性轴索损伤相关知识
病理
弥散性轴索损伤的受伤机制是头部受外力作用,惯性力使脑扭曲变形,脑内产生剪切或牵拉作用,造成脑白质广泛性轴索损伤,病变分布于大脑半球灰质与白质之间、胼胝体、内囊区、脑干、小脑。
显微镜下可见神经细胞轴索断裂,可与脑挫裂伤或广泛性脑水肿合并存在。
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
伤后立即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程度深,时间较长,而颅内压增高症状及局灶性体征不典型。
如损及内囊,可出现偏瘫;伤及脑干,可出现脑干受损表现。
影像学检查
CT、MRI检查可明确损伤部位、性质,MRI优于CT。
鉴别诊断
弥散性轴索损伤症状不典型,特别是合并有脑挫裂伤时,临床表现尤为复杂,因此,依靠症状、体征诊断不易。
患者临床症状严重而CT 检查未显示出明显病变时应考虑本病,MRI检查可帮助鉴别诊断。
治疗概述
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急性期主要是降颅压及防治并发症,恢复期主要为神经营养等治疗。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
非出血性DAI
女,5 岁,车祸伤22 h,非出血性DAI
图1 T1WI
图2 T2WI
图3 DWI
Hale Waihona Puke 出血性DAI男,17 岁,车祸伤7 d,出血性DAI。 根据出血的时间不同病灶在T1WI及T2WI显示不同的信号。亚急性期显示为 T1WI及T2Flair上高信号。
M,18y,车祸致头部创伤后
车祸致头部创伤患者,M,17y。DWI可见双侧半卵圆中心、 放射冠及胼胝体多发高信号,在T2WI上呈模糊片状稍高信 号。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
LOREM IPSUM DOLOR
01 DAI是原发性脑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 02 脑闭合性外伤常见,发生率约为45% 03 特点:临床症状重而影像表现轻
概述
发病机制
• 突然的加速或减速及旋转性运动,产生瞬间 剪应力,使不同密度的灰质和白质发生相 对位移,造成轴索的破坏及伴行小血管断裂 损伤
C. DAI appears hyperintense on b0 image (SE-EPI) (arrow) D. DW image demonstrates DAI as high signal (arrow) in the splenium. The body of the corpus callosum is less bright (arrowhead). A small right gray/white matter junction DAI is also present. E. The high signal DAI on DW image is hypointense on ADC map (arrow) representing cytotoxic edema. The small gray/white junction DAI is also hypointense on ADC map (arrowhead)
弥漫性轴索损伤
近来大量实验表明环孢素A(CSA)对神经元及其 轴索损伤有着显著的保护和治疗作用,能有效地预 防颅脑伤后神经轴索继发性损伤[27]。有学者通 过对加速性脑损伤的大鼠在30min鞘内注射CSA证 实,伤后给CSA能明显减少76%的皮质脊髓束及内侧 束轴索内钙介导的血影蛋白水解及神经丝的收缩, 这两者都是轴索损伤及裂解的病理变化过程中至关 重要的一步,同时还发现脑组织中DAI标记物淀粉 样蛋白前体物质显著减少,这些都证实了30min内 给予CSA能显著减少中枢轴突损伤的密度,从而防 治随之发生的轴索断裂分离。
2. 钙离子内流学说 正常生理神经细胞外的Ca2+不
能通过轴索膜进入轴索内。颅脑损伤瞬时产生的剪 切力和张力可牵拉轴索骨架,造成轴索膜通透性增 加,启动Ca2+通道,致Ca2+大量内流,激发依赖 Ca2+的多种酶促反应,从而造成轴索骨架机能和结 构的破坏[10,11]。有研究表明,将离体神经轴 索暴露于高浓度Ca2+中,可以引发轴索内不可逆转 的徽管、微丝排列紊乱、内质网肿胀、线粒体空泡 形成[12]。研究证实,实验性脑损伤中,伤后 30min即出现Ca2+超载,伤后6~7h Ca2+超载达 到高峰。DAI早期钙颗粒细小,以后其数量逐步增 多,并出现粗大钙颗粒,Ca2+超载越明显,轴索损 伤越重[13]。
3 镁制剂治疗
Hale Waihona Puke 据报道用镁制剂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外伤后 神经细胞能量代谢,促使动物伤后神经功能 恢复,并指出最佳给药时间为伤后20min~ 24h,且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依赖关系 [26]。大剂量镁750μmol/kg较小剂量效 果更佳,能减轻脑水肿及显著改善脑外伤后 记忆功能障碍。
4 环孢素A治疗
弥漫性轴索损伤护理PPT课件
05
保持良好的卫生 习惯,避免感染
等并发症
预防并发症
保持呼吸道通 1 畅,预防肺部 感染
预防压疮,保 2 持皮肤清洁干 燥
预防深静脉血 3 栓,鼓励患者 多活动
预防泌尿系统 4 感染,保持尿 道清洁
预防肌肉萎缩, 5 鼓励患者进行 康复训练
4
评估指标
1
2
3
功能恢复 程度
4
疼痛缓解 程度
5
心理状态 改善程度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生化等
2
病情观察
意识状态:观察患者意
识是否清醒,有无昏迷、 01
嗜睡等现象
肢体活动:观察患者肢
体活动情况,有无瘫痪、 03
抽搐等现象
神经功能:观察患者神
经功能恢复情况,如肌 05
力、感觉、反射等
生命体征:监测患者体
02 温、脉搏、呼吸、血压
等指标,观察有无异常
疼痛程度:观察患者疼
02
感觉障碍:痛 觉、温度觉、 触觉等感觉减 退或消失
03
语言障碍:失 语、言语不清、 理解力下降等
04
认知障碍:记 忆力下降、注 意力不集中、 思维混乱等
05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意识障碍、 头痛、呕吐等症状
01
病理学检查:脑组织
05
02
活检等
神经功能评估:格拉
04
03
斯哥昏迷评分等
影像学检查:CT、 MRI等
05
康复效果评估:通过比较治疗前 后患者功能、认知、心理和社会 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变化进行评估
护理建议
定期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血 压、心率、呼吸等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预防感 染
弥漫性轴索损伤
小结
有人认为DAI是目前最重要的脑外伤类型之一,是引起死亡、 严重致残及植物生存的主要原因,虽然CT、MRI日臻完善, 但弥漫性脑损伤类型的诊断仍较困难,标准也尚未统一。因 此,充分认识有关DAI的病理改变与临床的关系,不仅可以 解释部分脑外伤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病程进展,也有助于提 高颅脑损伤的诊断水平。
收缩球(RBS)
收缩球:是轴索肿胀、断裂、近端局部轴浆溢出,轴膜包绕 形成的特殊病理结构,被认为是DAI的特征性病理改变。
致伤机制
目前对于DAI发病机制的认识基本一致,即由于外伤(击打暴力或旋 转暴力)使颅脑产生旋转加速度和/或角加速度,使脑组织内部易发 生剪力作用,导致神经轴索和小血管损伤。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动物 模型也成功模拟了临床所见的DAI。
弥漫性脑损伤的剪切力概念:不同质量的各部分脑组织,因惯性不同, 突然的加/减速运动可是各组织间产生相对位移,形成一种剪切伤。
白质和灰质交界处,两大脑半球之间的胼胝体,脑干头端以及小脑、 内囊和基底节则是剪应力作用下的易损区。发现交通事故仍是致伤的 主要原因。因为在交通伤中,脑组织更易受到剪应力的作用,且可多 次致伤,因此,对于交通事故中的头伤患者应警惕DAI的存在。直接 暴力作用于一侧顶部、枕部、额部,间接暴力作用于颌面部,以及间 接暴力所致的头部挥鞭样动作,都可以产生多方向的头部旋转,引起 DAI。
易受累位置
广泛的轴索损害:累计大脑、脑干和小脑的白质 和大脑深部核质,包括中线旁皮质下白质、胼胝 体、穹窿柱、内囊、基底节及丘脑、齿状核背侧 小脑叶、皮质脊髓束、内侧丘脑束、内侧纵束等。
胼胝体局限性出血灶:病变多位于中线一侧,常 见于胼胝体下部,室间隔可受累甚至断裂。
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标准
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标准
弥漫性轴索损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运动损伤,常常发生在肩膀、腰部、背部甚至膝盖等关节处。
它的主要症状是轴索变得软弱,给人一种轴索紧绷的感觉,伴有疼痛和灼热感。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在体检中,应该仔细检查受伤部位,以及检查关节功能是否受到影响。
如果受伤部位出现肿胀、红肿和疼痛,则可能是弥漫性轴索损伤。
其次,需要检查患者的运动范围,如果范围被明显地限制,就可能是弥漫性轴索损伤。
再次,MRI检查可以检查轴索的实质是否受损,如果轴索被损伤,则可以确认为弥漫性轴索损伤。
最后,需要检查患者的运动功能是否受到影响,如果患者的运动功能受到影响,则可以确认为弥漫性轴索损伤。
总之,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体检、运动范围检查、MRI检查和运动功能检查等。
如果患者的症状符合这些标准,则可以确诊为弥漫性轴索损伤。
弥漫性轴索损伤
弥漫性轴索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弥漫轴性索损护理查伤房鲁永秀弥漫性轴索损伤定义弥性轴索损漫(伤DI)A称弥又性漫白质伤,是在特脑殊外力制作用机下,内发脑生以的神经轴索裂为特断的一征列病系理生变化,理意识碍障其是典型临表床现。
AID断诊治和困疗,难单可发生独,亦与可严重脑挫伤、裂脑干血管损伤脑和部深血等出同发生时,预极后。
差弥漫性轴索损伤理病特征.1泛的轴广索损害累及:大脑、脑和干脑小的质和大白深部核质,脑括中线包旁质皮白下质、胝体胼穹、隆、柱囊内、基节及底丘脑、状核背齿小脑侧叶皮质、髓脊、束侧内脑系、丘内纵束侧。
等.胼2胝局限体出血性:灶病变位于多线中侧,常见一于胝胼体下,室部隔间可累受甚断裂。
3至.上脑干外背局侧限性血灶出:病位于变中脑桥脑和上部,侧单双侧,或常累及小脑上角。
常前者赖依镜和光电检查镜后,两依者肉眼和赖镜检查。
光弥漫性轴索损伤病理分级Ⅰ级只广泛有的索轴损害。
轻型AI。
DⅡ Ⅰ级级胼+胝体限性局血灶出。
型中AD。
Ⅲ级ⅡI+级上脑干背侧局限性出血外。
灶重。
型弥漫性轴索损伤影学像象征(一)DAI的T表现C:1 大.半球脑质白内发或多单小出血灶发,径直m2, 2m.胝体胼血出,.脑3内室出血4.,三第脑室围小周血出灶直,径2mm,5 .脑出血,干6急性期.合并肿胀,脑网蛛膜下腔血,出.7后弥期漫脑萎缩,脑性室偿性扩代。
大需指出要是,CT的现发临床与情病轻相重关性不高。
(二)AID的MI表R现:1. 出血非:灶T2显示大相白脑、质胼体胝小、脑和干脑侧圆背形、椭圆形线或状条信号影高T1,相等或呈低号,T2信于T1优,2.血性灶:伤后出4天,内T2显相大示脑白、质胼体、脑干胝背低侧信号影,天4在后1T上显相高信示影号,T1优于T2,相3.后期弥漫性萎缩,脑脑代偿性室大。
扩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目尚前无统的诊断标准,一较得到推比崇诊的依据为断:1 有.明外确史,伤尤是其车伤;祸 2.伤持续后迷昏时 .3头CT颅、RIMDAI有的像学依据;影 4. 情严病程重度与颅压升高内度程符不; 5 .临状床况,而头颅差TC未见显明结构异常或颅内,病变能不释临床解状;症 6 .后晚期出现伤弥性脑漫缩萎;7尸.发现弥漫性检索轴伤的损证据。
弥漫性轴索损伤查房护理课件
社交媒体推广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相关知识和案例,提高 公众的关注度和认识水平。
开展知识竞赛
组织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公众学习弥漫性轴索损 伤知识的热情和积极性。
建立患者康复支持网络
建立康复中心
建立专业的康复中心,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康复治疗和护理服务。
分类
根据损伤程度和范围,弥漫性轴 索损伤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不同程度的损伤对患者的预后 和康复影响较大。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主要由于头部受到旋转性外力作用, 如车祸、跌落、打击等事故。
病理机制
当头部受到旋转性外力作用时,脑组 织在颅内快速移动,与颅骨发生碰撞 和摩擦,导致神经轴索断裂和出血。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康教育
预防措施的宣传与教育
制定宣传教育计划
制定针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宣传 教育计划,明确宣传目标和内容
。
开展专题讲座
组织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向公众 普及弥漫性轴索损伤的预防知识
和技能。
制作宣传资料
制作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宣传 资料,包括手册、海报等,方便
公众获取信息。
提高公众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认识
媒体宣传
,预防感染。
病情观察与记录
意识状态
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的变 化,记录意识障碍的程
度和时间。
瞳孔和眼球运动
观察瞳孔大小、形状和 对光反射情况,以及眼
球运动情况。
肢体活动与感觉
观察患者肢体活动和感 觉功能的变化,记录异
常情况。
颅内压监测
如有颅内压监测设备, 应密切观察颅内压变化 ,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弥漫性轴索损伤
理现象;(8)特殊检查。其中伤后长时间昏 迷,无明显的神经系 统定位体征.无颅内压增高.影像学未能 显示颅脑结构异常 等特征才是诊断的关键。
影像学诊断
CT:被广泛应用于颅脑损伤的检查. 它能清晰地检出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外/下出 血.颅骨骨折 等。对DAI的检查表现为脑肿胀,脑灰白质交界 区、胼胝体及 周围、脑干、底节区等处广泛的、散在的、点片 状小出血灶 其主要是靠肿胀和出血灶等间接征象推断DAI
早期亚低温治疗可以降低脑耗氧量。维 持正常脑血流和细胞能量代谢.同时减轻乳酸堆 积:减轻脑 水肿,促进脑细胞结构和功能恢复,降低颅内压, 减轻脑轴索 损伤程度;降低因缺血后的病理损伤程度,改善 脑缺血后神 经功能恢复。 应注意掌握适应证,对临床怀疑DAI时应早期
伤后6~ 24 h行亚低温治疗,无颅内压增高者一般 维持24h即可, 必要时48 h。原则上不超过7 d。有颅内压 增高者应维持到颅 内压正常后24 h。药物选用冬眠一号微量 泵静滴。体温控制 在32-34℃,3-5 d为宜。
5.灭活神经轴索生长抑制物的 应用
近来许多有关研究 发现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纤维鞘存在两种神经轴索 生长抑制 物质,分别为N1-35和N1-250。它们只存在于中 枢神经系统 中.具有极强的抑制神经轴索修复再生的效能, 目前有两种 灭活两抑制物的方法:(1)X线照射;(2)应用单 克隆抗体中和 N1-35、N1-250的活性。
磁共振波谱分析 (MRS)
可通过脑组织物质能量代谢及生理变化改 变进行鉴 定和量化分析。脑损伤时脑组织和脑脊液 中乳酸含量增加的 程度与脑损伤程度呈正比。但该技术要求 磁场均匀性较高, 检查时间长,患者不能合作而受到限制。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健康宣教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减轻神经压迫,恢复神经功能
手术方式:根据损伤部位和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手术风险:手术风险较高,可能造成神经损伤
术后康复:术后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以恢复神经功能
预防措施
遵守交通规则
遵守交通信号灯,不闯红灯
01
遵守交通标志,不逆行、不超速
4
肢体反射异常:患者可能出现肢体反射减弱或消失,影响对刺激的反应。
感觉异常
01
肢体麻木、刺痛或感觉减退
02
肌肉无力、肌肉萎缩
03
平衡障碍、行走困难
04
反射减弱或消失
05
感觉异常,如温度、痛觉、触觉等感觉异常
06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血压波动、出汗异常等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皮质类固醇:减轻炎症反应,减轻神经损伤
x
01
损伤原因
02
症状表现
03
治疗方法
04
预防措施
损伤原因
交通事故
车祸:车辆碰撞、翻车等事故可能导致弥漫性轴索损伤
自行车事故:自行车碰撞、摔倒等可能导致弥漫性轴索损伤
摩托车事故:摩托车碰撞、摔倒等可能导致弥漫性轴索损伤
交通事故中的二次伤害:如被抛出车外、被其他车辆撞击等可能导致弥漫性轴索损伤
运动损伤
运动强度过大:超过身体承受能力,导致肌肉、关节等组织损伤
运动姿势不正确:运动过程中姿势不正确,导致关节、肌肉等组织损伤
运动环境不良:运动场地、器械等环境因素不良,导致运动过程中受伤
运动装备不合适:运动装备不合适,导致运动过程中受伤
运动前热身不足:运动前热身不足,导致运动过程中受伤
弥漫性轴索损伤
吸痰条件
只有那些多痰,经过适当化痰治疗还无法咳出痰液 的病人,或者出于紧急气道处理的需要,才用吸痰 管作气管内吸痰。
未行气管插管或气切患者 吸痰要点
操作要点: A 吸痰管应经鼻道进入,而不是口腔。难度差别很 大的。 B。半坐卧位,头高约45度角,比较容易进入。 C。吸痰管要先润滑好。估计管尖近至咽喉时,观 察胸部起伏,在吸气时(声门开放)迅速把吸痰管 插进去。 吸痰时间不应超过15秒。
弥漫性轴索损伤
弥漫性轴索损伤
的研究进展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 是由 于头部在成角或旋转加缄速运动中,周围脑组织与 中央脑组织之间由于质量不同而产生相对运动,在 脑组织内产生剪切力和牵张力,作用于神经纤维造 成轴索的剪切伤或牵拉伤。损伤以轴索断裂、回缩 和最后的神经纤维分解为特征。典型的DAI易发生 在胼胝体、皮髓质交界区、上部脑干及基底节等部 位。既可作为原发性脑损伤而独立存在,也可与其 它重型原发性脑损伤同时产生,作为伴发损伤而存 在。 DAI在颅脑损伤死亡患者中占29%~43%,占 重型颅脑损伤的20%,其临床特点为病情危重、昏 迷时间长、伤残率和病死率高。临床上迄今对于 DAI诊断困难且无切实有效的治疗措施。
临床比较困扰大家的情况往往是,没有血肿和挫裂 伤灶,或者虽然有但是很少不至于引起相应那么严 重的症状,这时候就需要考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可 能,如果是弥漫性肿胀、无中线结构移位,那么昏 迷是因为颅高压引起的吗?如果是,手术可能解决 问题,如果不是,那么即使手术,昏迷还是解决不 了,脑损伤自然也是没办法恢复。如果是伤后立刻 昏迷,这显示不是继发性脑损伤(如颅高压等引起 的昏迷),而是原发性的脑干损伤,或者是大脑半 球广泛的弥漫性轴索损伤导致,尤其前者常见。这 时候开颅减压解决不了原发性损伤,只能降低颅压, 暂时性的延长生命,手术的意义仅此而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弥漫性轴索损伤神经内科2009-12-01 22:20:34 阅读48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弥漫性轴索损伤基础及临床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 DAI )是外伤直接引起的广泛性脑实质轴索损伤,系颅脑损伤后的一种常见病理类型,其特征为神经轴索断裂,临床上以意识障碍为其典型表现,诊断和治疗困难,预后极差。
近年来对DAI的研究很多,已深入到亚细胞和分子水平,病理机制被逐渐阐明,干预病变进展的药物已在动物实验研究中得到证实,并开始在临床中予以应用。
一.DAI历史DAI概念的雏形,源于Strich 1965年在描述脑损伤后植物生存患者时所用的术语,即大脑白质弥漫变性。
60年代,Nevin和Peerless也强调了大脑白质损伤对预后的影响,并称之为弥漫性白质撕裂伤。
70年代,Zimmerman对大脑白质撕裂伤的CT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
80年代,Adams根据某些脑外伤患者胼胝体、内囊、脑干及穹隆等部位的神经轴索出现特征性损伤改变这一尸检结果,首次提出DAI,意在特指该类以轴索集聚区(含大脑白质)受损为主的脑损伤。
从此,DAI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脑损伤已被广泛认可和采纳。
二.DAI发病率和预后由于诊断标准不一,发病率报道也不一。
临床报道DAI占重型颅脑损伤的28%~42%,与33%的脑伤死亡有直接关系。
在脑外伤死亡病人中,DAI占29%~43%。
DAI是颅脑损伤后出现非血肿性迁延昏迷、严重致残的最常见原因,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DAI是颅脑损伤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病理变化,轻、中型脑伤也可存在DAI,只是受损轴索的数量和分布范围不同。
从临床角度讲,从短暂性意识障碍(脑震荡)到持续性昏迷(原发性脑干损伤)均可合并DAI。
一般来说,DAI预后差。
重型DAI病人治愈率5%,重残率14%,轻残率17%,植物生存率15%,死亡率高达49%。
Gennarelli(1987)按GOS评估法统计DAI预后百分比,结果显示,DAI早期病死率较高,占脑损伤早期死亡例数的33%。
由于缺乏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脑水肿等致颅内压明显增高的占位效应,故其预后极差的原因,除因脑干损伤引起中枢性功能衰竭外,还与持久、深度意识障碍引起的多系统并发症有关。
预后判断的指标,除影像学检查外,GCS亦是简便的评估手段。
三.DAI发生机制过去曾认为,白质损害继发于缺氧、缺血或因颅内血肿或脑肿胀所致的颅内压增高。
1982年,Gennarelli利用特制装置,成功地用灵长类动物复制出与人类DAI病理特征和临床表现一致的创伤性迁延性昏迷的动物模型,证明:①DAI是一种原发性脑损伤,并阐明了DAI发生的生物力学机理。
②DAI只发生于头部成角和/或旋转加(减)速过程中。
③不必有任何物体打击头部或头部撞击任何物体。
DAI发生的生物力学机理:在头部成角和/或旋转加(减)速过程中,由于脑内各组织的质量不同,因此其运动的加速度和惯性也不同,头部在成角或旋转加/减速运动中,周围脑组织与中央脑组织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将在脑组织内产生剪切力和牵张力,作用于神经纤维,即造成轴索的剪切伤或牵拉伤。
在损伤时,头部不必与外界接触,如果有接触,这种接触也只对头部的运动产生影响(出现加速或减速),而与否发生DAI无关。
动物实验进一步证实,轴索损伤的严重程度及分布范围与加(减)速度的大小、持续时间以及头部运动的方向有密切的关系。
加(减)速度小、持续时间长(10-20ms)的加/减速运动容易产生DAI。
不同旋转方向造成的DAI轻重不同,从重到轻排列,头部轴向(水平位旋转)>侧向(冠状位) > 斜向(介于冠状面和矢状面之间)>前后向(矢状面),头部轴向旋转较侧向旋转更易产生意识丧失。
临床的实际情况与DAI的生物力学原理相吻合。
DAI常见于交通事故伤中。
在翻车、撞车时,头部将经历加速或减速和旋转运动过程,同时头部撞击到相对较软的车内钝物(如衬垫的仪表盘、有弹性的挡风玻璃、可变形的车顶棚等)时,减速运动过程也相对较长,因而特别容易发生DAI。
临床和病理研究发现DAI较少合并颅骨骨折,这与脑挫裂伤多伴有颅骨骨折形成鲜明对照,说明两者的致伤机制的确不同。
四.DAI病理变化(一)三大病理特征1.广泛的轴索损害:累及大脑、脑干和小脑的白质和大脑深部核质,包括中线旁皮质下白质、胼胝体、穹隆柱、内囊、基底节及丘脑、齿状核背侧小脑叶、皮质脊髓束、内侧丘脑系、内侧纵束等。
2.胼胝体局限性出血灶:病变多位于中线一侧,常见于胼胝体下部,室间隔可受累甚至断裂。
3.上脑干背外侧局限性出血灶:病变位于中脑和桥脑上部,单侧或双侧,常常累及小脑上角。
前者依赖光镜和电镜检查,后两者依赖肉眼和光镜检查。
(二)病理分级Ⅰ级只有广泛的轴索损害。
轻型DAI。
Ⅱ级Ⅰ级+胼胝体局限性出血灶。
中型DAI。
Ⅲ级Ⅱ级+上脑干背外侧局限性出血灶。
重型。
(三)病理反应过程1.轴索球形成传统的观点认为,轴索在受伤瞬间即刻发生断裂,轴浆被挤出,断端形成回缩球(axonal retraction ball),这一过程被称为原发性轴索断裂(primary axotomy)。
但在动物实验中很少见到原发性轴索断裂,相反,轴索损伤后,轴索不会即刻中断,而是经历连锁的病理反应:首先是轴浆运输(axonal transport)在某些局部受阻,随后在阻塞处近端出现轴索肿胀(axonal swelling),继而在肿胀处出现轴索缩窄(axonal contriction),最后在受伤数小时后于缩窄断裂,这一过程称为继发性轴索断裂(secondary axotomy)或延迟性轴索断裂(delayed acotomy)。
尸检标本可见,轴索球一般于伤后12小时出现,2周以内数量逐日增多,持续存在最长可达64天。
现在认为,只有在遭受最大负荷时,轴索才在受伤瞬间断裂,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轴索将发生迟发性断裂。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概念。
这一发现为寻找治疗DAI的有效方法提供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时间窗(time window),即轴索受损后的若干小时将是决定受损轴索转归的关键阶段,如能阐明此阶段轴索病理反应的过程及其机理,采取针对性治疗,就能避免或减轻轴索损害,改善DAI 预后。
2.神经纤维丝破坏轴索内神经纤维丝(neurofilament,NF)结构紊乱,是引起轴索肿胀的关键始动因素,是轴索损伤最早、最主要的超微形态学改变。
DAI超早期在轴索完整时,神经纤维蛋白多种亚单位的免疫活性即已暴露。
近来证实,DAI后神经纤维丝蛋白以低分子量(68kD)亚单位免疫活性暴露最早。
贺晓生等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析及NF68免疫组化观察,认为NF68的磷酸化水解,造成了NF68免疫活性增强及其含量减少,这是导致NF结构破坏的重要原因。
可见,轴索损伤不是外力直接引发,而是一种继发损伤,有其复杂的中介机制。
3.钙离子超载在实验条件下,将神经轴索暴露于高浓度Ca2+中,可引起轴索内不可逆转的微管、微丝结构紊乱,内质网肿胀,线粒体空泡形成。
有证据表明,受体依赖性Ca2+通道多分布于神经元胞体及树突膜上,而电压依赖性Ca2+通道多分布于神经轴索膜上。
高浓度Ca2+导致的病理生化反应包括:①磷脂酶A2活性增强,使膜磷脂变性、分解,致膜损伤;②蛋白水解酶被活化,破坏微丝、微管,造成细胞骨架崩解;③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提高,使脂质过氧化反应过度,产生大量自由基,加重膜结构损害;④激活核酸酶使DNA结构断裂,核染色质溶解;⑤线粒体内氧化磷酸化脱耦联从而抑止能量的产生。
DAI时轴索内Ca2+超载则使轴索膜性解构水解、破坏,膜通透性增加,从而引起髓鞘板层分离、断裂,线粒体肿胀及空泡变,微管和微丝断裂、溶解及排列紊乱,最终形成组织水肿、软化。
实验表明,轴膜通透性增高,是反应性轴索损伤必然伴随的改变。
此外,Ca2+超载对血管内皮细胞同样产生类似的破坏作用,导致血管屏障受损,这也是造成脑组织水肿的一个原因。
钙结抗剂通过抑止Ca2+大量内流,对DAI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这也进一步证实Ca2+超载是DAI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
脑损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已明确肯定,脑损伤后其内部同时可产生自我损毁(autodestractive)和神经保护(neuroprotective)两种内源性因之的效应,二者作用结果相互消长,决定了组织损伤的预后。
强烈的自我毁损,常常引起二次脑创伤(secondary brain insult)。
自我损毁因之主要包括一些磷脂水解产物如游离脂肪酸、自由基、多种阳离子、生物胺、血栓素、内源性阿片类物质及兴奋性氨基酸等,它们共同参与着外伤后脑组织复杂的链式生化及代谢反应。
4.轴索反应神经轴索受到损伤后,其神经元胞体会出现中央染色质溶解或称轴索反应。
胞体的轴索反应在伤后24小时以内即可发生,并可持续十数日,它包括:神经元胞体肿大、变圆;胞浆中空泡形成,尼氏体变小,甚至消失;胞核肿胀,远离轴丘,最后固缩溶解。
5.DAI晚期改变DAI数周后,轴索断裂为多个节段,髓鞘碎片皱缩成空心或空心小球,吞噬细胞侵入吸收髓鞘分解产物,可特征性地出现小胶质神经细胞群落,但也可弥散存在非特异性的星型细胞。
数月后,轴索远侧断端发生Waller变性,脑实质内胶质细胞弥散增生并演变为瘢痕收缩,脑室则被动扩张。
五.临床表现(一)DAI的临床特点1.主要见于交通事故伤,坠落伤少见,2.一般无中间清醒期,3.颅骨骨折发生率低,4.一般无颅内压增高,5.较少合并脑表面挫裂伤和常见的颅内血肿,可有深部灰质小血肿。
(二)DAI的典型临床特点1.伤后立即陷入持续性昏迷,2.去大脑强直或去皮质强直,3.瞳孔不等大,或双侧散大,但与脑疝无关,4.高血压、多汗、高热,呼吸心率增快,5.持续植物生存状态。
近年来的临床研究显示,存在伤情较轻、预后较好的DAI病例,伤后有清醒期,并能言语,甚至可以不产生意识丧失。
伤情较轻的DAI病例的临床表现与上述典型征象有所不同,概括起来有如下特点:1.意识障碍时间虽较长(数天至数周),但往往能完全苏醒。
2.昏迷程度不太深。
一般为浅昏迷,或昏睡至浅昏迷,少数病人甚至无意识障碍。
3.瞳孔等大,光反应存在,或迟钝。
4.可有各种运动功能障碍,如单瘫、偏瘫、三肢瘫,但不能用相应功能区的脑挫裂伤或脑疝来解释,运动障碍在数周或数月后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甚至完全恢复。
5.生命体征无显著改变。
六.影像学征象常规CT、MRI在DAI的检查中阳性率不高,且影像学征象与伤情不完全一致。
CT、MRI不能直接显示轴索损伤,CT只能显示部分DAI的出血灶MRI对非出血灶的敏感性优于CT。
(一)DAI的CT表现:1.大脑半球白质内单发或多发小出血灶,直径<2mm,2.胼胝体出血,3.脑室内出血,4.第三脑室周围小出血灶,直径<2mm,5.脑干出血,6.急性期合并脑肿胀,蛛网膜下腔出血,7.后期弥漫性脑萎缩,脑室代偿性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