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性教学在高中数学课上的应用
高中数学课堂中的“3+1”教学模式
高中数学课堂中的“3+1”教学模式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
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是数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们需要探讨和思考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教学的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升级和改进。
在数学教学中,采用“3+1”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现就此做一简单介绍。
一、“3+1”教学模式是什么所谓“3+1”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堂数学课中,将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讲授知识、锻炼技能、尝试拓展。
每个部分约用25分钟,之间有短暂的休息。
而“1”则指的是教师概括和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复习。
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3+1”的时间安排,但一般总时长不超过90分钟。
1.讲授知识部分:在此阶段,教师要先为学生们讲解本节课要讲的知识点,并解释相应的概念和公式。
教师讲解时可穿插着举一些实例来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
2.锻炼技能部分:在此环节,教师要安排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练习知识点和公式的运用。
教师在此部分也可针对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3.尝试拓展部分:在本环节,教师要为学生们提供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们尝试去自行探索和解决。
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4.总结复习部分:本部分是课堂的收尾环节,教师要对本节课所讲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概括,并对学生们的答疑做出回应。
同时,也可布置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作业,让学生们在课外再次巩固所学内容。
1.促进学生积极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锻炼自己的数学功底,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学科。
2.突破单一教学模式的限制: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常被诟病为枯燥乏味,而“3+1”教学模式则从讲授知识、锻炼技能、尝试拓展以及总结复习等四个方面,针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进行了创新和改进。
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课堂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黄志福摘要:在新课程逐步推进和落实的过程中,我国教育体系对于高中数学教育提出了各种全新的要求。
为切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就需要多关注教师教育素养和教育能力。
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学习能力,让师生能够从根本解决学习问题、学习要求。
本文将以新课程为视角,阐述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思路,希望能够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作为一门十分严谨但也非常灵活的学科,数学在高中阶段对大部分学生而言都是比较难的科目。
不少学生由于跟不上进度,所以最终出现了厌学心理。
为了在高中数学中打造高质量课堂,教师需要做好学生兴趣度激发,用适合学生的条件和环境焕发课堂活力,这样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建适合学生的教学风格激发学生兴趣正如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一样,不同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育风格也是不同的。
教师所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长时间摸索和尝试总结得来的方式,其体现的是教师的教学魅力和个人个性。
在面对个性化十足的高中生时候,教师不可以用固定的教学方法、教学风格,而是要用更贴合学生实际,能够展现自我魅力的教学手段。
要因地制宜的根据学生学习兴趣、性格特征开展教学[1]。
首先教师需要快速了解新鲜事物,掌握新鲜事物的学习方法,要创新过去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
教师需要提前备课,严密的剖析数学教材,化难为易、化整为零。
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合理删减内容。
要做好教案材料的重新整理。
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用自己所擅长的方法,将知识的学习过程变得学生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接受的形式。
高中教师需要多样化自己的教学手段、教学形式[2]。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难易度合理调整教学过程。
教师需要多加关注学生行为和表现。
要从学生反应条件选择教学对策。
要多关注学生反映和情况。
洞察学生接受能力,做好教学方式调整。
教师需要明白哪些是重点内容、哪些是非重点内容,而不是一直跟随着课时进行活动。
高中数学多元化教学的几点尝试
高中数学多元化教学的几点尝试高中数学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和家长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数学教学往往以传统的方式进行,例如通过课堂上的讲解和学生的课后练习来进行。
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我们需要进行多元化的教学尝试,让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感到更加有趣和有挑战性。
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些关于高中数学多元化教学的几点尝试。
一、引入游戏化教学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学生们往往会感到数学是一门难以理解的学科,因为大部分时间他们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讲解。
为了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我们可以引入游戏化教学的方式。
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能够通过解决数学问题来获得乐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可以设计一些数学谜题游戏,让学生通过解题来获取游戏积分,或者设置一些数学竞赛活动,让学生们在竞赛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实践教学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是停留在纸上谈兵,学生们只是在纸上进行数学推导和演算,难以将抽象的数学理论联系到现实生活中。
我们可以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实际场景中进行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可以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来理解数学的应用和意义。
三、多媒体教学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来让学生更加生动地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
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展示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同时感受数学的魅力。
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数学动画,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都有着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个性化教学是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关键之一。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个性化辅导和教学,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方式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和教学方式。
关于“高中数学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实验的结题报告
关于“高中数学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实验的结题报告作者:辛中华 2005年6月一、课题概述1、课题的背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教育改革必须着眼于未来”。
所以我们的教育必须以培养高素质的有创新意识、有探索精神、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
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我国教学思想观念的一次重大转变,更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又一次质的飞跃。
2000年国家教育部在高中各学科新教材中加入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这正是为学校开展创新教育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平台。
(一)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二)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
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
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我们应该从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去理解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及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6个“具有”。
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要达到6个“改变”。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2、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为此,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特别设立的教学活动。
)(三)探索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目的: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4.使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5.培养教师及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2、研究对象及方法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新课程标准,相应出台了许多研究性课程与研究性学习的试点方案。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6 课件?曲边梯形的面积? 王建鹏
惠安县岗位练兵 惠安县教育局
三等奖
惠安县总工会
?浅谈高中数学直觉思维的
7
陈佳聪
培养?
CN 期刊
基于“几何画板〞的数学实
8
张清强
验
?中学数学教学参 考?
CN 期刊
一类轨迹方程定义域的巧
9
张清强
解
?数学教学通讯?
CN 期刊
10
2、课题的研究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课题组成员用建构主义理论和主体教育理论指导课堂教学,积极探索适应学
〔10〕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
姓 名 年 龄 职 称 职 务 工作单位 分 工
陈一平
54
中高
副校长 惠安高级中学 搜集整理
王建鹏
31
中一 教研副组长 惠安高级中学 抽样调查
陈姗菁
30
中二
惠安高级中学 数据分析
张清强
28
中二
惠安高级中学 评价研究
陈佳聪
28
中二
惠安高级中学 评价研究
力,成为中学数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引起了我们对本课题的极大关注和浓厚兴趣,决定对本
课题进行研究。
〔3〕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的支撑性理论主要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主体教育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以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根底的主动建构。
关于建构主义及其教学涵义,在我国的主要研究者是南京大学郑毓信教授。建构主 义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形成数学教育建构观。
1
王建鹏
设想?
?数学教育研究?
省级期刊
?基于知识交汇的高三立体
2
王建鹏
几何教学探究?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现代高中数学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教学内容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普遍存在。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尝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教学方法来改善数学教学质量。
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挖掘学生学习潜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成为现代高中数学教育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围绕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开探讨,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教学模式的探索、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课堂实践案例的分享,探讨如何在高中数学教育中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1.2 研究意义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学业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往往注重灌输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思维。
有必要进行探索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学习兴趣。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关乎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乎学生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过对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方法创新,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通过教学实践案例的分享和学生学习效果评估的反馈,可以不断总结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本文旨在通过实践探索的方式,探讨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
通过对教学实践的总结和展望,为未来的高中数学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高中数学教学的改进和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2. 正文2.1 提出问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课堂上主要是接受老师的知识传授,缺乏主动探究和学习的机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
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的概念教学
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的概念教学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中数学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其中,将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的概念教学,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本文旨在探讨数学史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作用与价值,以及实施策略。
我们将首先对数学史的概念及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阐述,然后分析如何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融入数学史,最后讨论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高中数学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以促进数学概念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二、数学史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作用将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的概念教学中,可以发挥多方面的重要作用。
数学史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起源和发展,从而增强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通过了解数学概念的历史背景,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内在的逻辑和本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记忆和应用上。
数学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注重理论的讲解和题目的解答,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
而引入数学史,可以通过讲述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发现的历程等有趣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数学史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上的数学家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往往需要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他们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创新,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学习这些历史案例,学生可以学习到数学家们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史还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现象。
通过学习数学史,学生可以了解到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加深入地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
数学史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引入数学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认识到数学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课题的尝试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天津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一年级数学左文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课题的尝试一、引言著名数学家吴文俊院士在《数学教育不能从培养数学家的要求出发》一文中指出,“任何数学都要讲逻辑推理,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用数学去解决问题,解决日常生活,其他学科出现的数学问题。
学校给的题目都是有答案的,已知什么,求证什么都是清楚的,也一定是做得出的,但是将来到社会上,所面临的问题,大都是预先不知道答案的,甚至不知道是否会有答案,这就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会处理各种实际问题的数学方法。
”在新编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将研究性课题描述为:对某些数学问题的深入探讨,或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数学研究性课题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注重学生对问题的主动探究,主张对学习过程的真切体验,在开放、自由的环境中,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实现人的内在提升与主体的解放。
如何在数学学科中落实研究性学习?怎样有效地激发每位学生的对问题研究的兴趣?应该采取哪些引导方式?是当前摆在我面前的难题,也可以说是当前大多数数学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但这些难题正是数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研究性课题纳入大纲,有力的促进了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使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更加具体、更加明确,实施更有方向、更有保障。
我通过对新大纲中研究性课题理论的学习,结合学校实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研究性课题的开展做了一些尝试。
二、对课题目标的认识国家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机会,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这一总目标下,渗透到数学学科,大纲给研究性课题提出了四个具体的教学目标:●学会提出问题和明确探究方向。
研究性课题着眼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作为实践主体按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从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方向,这样,容易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获取知识,变简单地死记硬背为灵活地运用和拓展。
基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
基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新高考政策的实施,高中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需要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模式,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在新高考背景下已经显露出种种不足,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探讨基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高中数学教学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因应学生的变化,采用更加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研究如何在新高考背景下创新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动力,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新高考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影响、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基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的思路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推动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
1.2 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的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研究如何创新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更好地适应新高考政策和考试要求,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已经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比如注重死记硬背而忽视理解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主导而忽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
研究如何创新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动力,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基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的探讨,寻找出一种更适合新高考要求和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模式,推动高中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2. 正文2.1 新高考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影响新高考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影响可以说是深远而重要的。
高中数学_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函数极值与导数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整个中学数学对函数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导数的基本概念,初步具备了运用导数研究函数的能力,这为《函数的最值与导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用导数的方法来研究函数的性质,是对函数研究的深化与提升。
同时本节教材是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充分体现新课标精神,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很好的教学载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①掌握函数极值的定义,了解可导函数极值点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②掌握利用导数求不超过三次多项式函数极值的一般方法;③通过对比原函数的增减和导函数的正负,利用函数的图像,给函数的极值以直观的验证。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究,归纳得出数学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层层深入、一丝不苟研究事物的科学精神;体会数学中的局部与整体的辨证关系.3.教学重、难点本着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和考试大纲的要求,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求可导函数的极值的一般方法.教学难点:1、 0x 为函数极值点与)(0x f =0的逻辑关系2、将知识和方法内化为技能。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运用导数去研究函数,但还不够深入,因此在学习上还有一定困难。
本节课能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导数研究函数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导数的工具作用。
三、教法、学法分析(一)教法分析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获得直观的感受,使数学的课堂富有趣味性,采用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结合高中学生的求知心理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开展教学。
由于学生对极限和导数的知识学习还十分的有限(大学里还将继续学习),因此教学中更重视的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探索过程,而略轻严格的理论证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必须得到充分发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电脑演示动画图形,直观形象,便于学生观察.幻灯片打出重要结论,清楚明了,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二)学法分析1. 采用体验学习及问题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亲历教师预设的各种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不但使学生主动掌握知识,而且要培养的独立探究能力和态度。
怎样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怎样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课堂学科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那么,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一、作为教师,课堂上应做到以下几点1、先学后讲。
这是关于教学顺序的总要求。
新授课一般要经过学生自主或合作性的学习、探究,当学生经过集体合作探究仍然不能解决某些问题、理解某些内容时,教师再进行精讲点拨。
2、三讲三不讲。
要求教师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重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充分利用有效时间完成教学过程。
3、及时矫正反馈。
学生的提高需要自己的内省和反思,更需要教师的纠正和反馈,教师应该通过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将正确的信息及时地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纠正学习行为。
4、三布置三不布置。
不布置重复性的作业,不布置惩罚性的作业,不布置超过学生合理学习限度的作业;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
5、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思维能力的培养,总是从问题开始。
可以以生活中的问题创设,也可以以课堂中生成的问题创设等等。
6、减少无效教学环节。
无效教学环节冲淡了课堂教学的落实,有时在环节转换和串联语上花费的教学时间太多,这样势必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益。
二、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
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
再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或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
单就每节课在上课之前对于课堂教学中教、学各个环节教师、教材、媒介、学生有个精细的设计,包括在反思中遗留问题的讲解都应考虑在内。
问题驱动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尝试
问题驱动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尝试发布时间:2021-10-21T08:34:58.116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6卷16期作者:杨长利[导读] 高中阶段的学习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将教学策略进行充分的调整与改革,需要将高中学科的深入进行整合与挖掘。
杨长利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 610066摘要:高中阶段的学习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将教学策略进行充分的调整与改革,需要将高中学科的深入进行整合与挖掘。
问题驱动的整体教学模式作为新课改制度模式下的拓展阶段,高中时期的数学学习更需要注重深度的拓展与创新,将教学实用性与整体性的关系进行整合与发展,坚持正确的方向引导,将问题驱动模式作为整体导向,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才更加实用。
着重突出教学方法的优势,将问题驱动与教学有效性进行调整,促进教学问题的驱动才能更加适应教学有效性的创新。
本文主要就问题驱动策略的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尝试方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问题驱动;高中数学;教学方式;有效性尝试教育课改的调整与转化,将数学科目对知识进行全面的改革与调整,发挥最大的优势,形成数学教学的全新模式,更加注重数学分析能力,而不是一味的关注数学成绩,通过营造和谐自主的学习模式,将知识学习当中的模式进行深刻的调整,着重问题驱动层面的运用,突出有效性教学意义的分析与强调。
高中数学学习的重要性难以忽视,问题驱动策略将高中教学运用进行转化,从多个方面共同探讨与研究,全面落实教学质量深入到课堂当中,才更适合学生的发展与学习。
循循善诱的模式比直接公布答案更有意义,高中学习全是为了最后冲刺,为了那张满意的答卷。
一、高中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一)过于注重成绩、忽视能力的培养以成绩论输赢的思想已根深蒂固,并且许多老师也进入到了无可扭转的局面当中,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十分单一,缺少对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数学属于学习主要科目,并且答案具有唯一性,一步错步步错的现象时有发生。
教育部门十分注重学生的数学学科探究,数学成绩也为学生的竞争提供了充足的优势,为了将整体学习成绩提升,老师也会过度的关注学生成绩,将更多的时间放在知识讲解当中,期望在短时间内提升学习效率,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会导致学生投机取巧,为了成绩提升不择手段,但这并不是学生最真实的成绩,往往会丢失数学学习的真正含义。
在实践中学习 在探索中收益——新课改背景下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 习 教育 理 论 , 升 自身 素 养 . 学 提 学 习 先 进 的教 育 理 论 , 握 探 究 教 学 的 方 法 , 注 当 掌 关 前 教 改 动 态 , 取 有 益 经 验 , 断 提 高 和 丰 富 自己 的 教 育 汲 不
教 学 理 论 水 平 , 重 自身 科 学 素 养 和 研究 能 力 的提 高 。 没 注 . 有 主体 教 育 思 想 实 践 的 教 师 , 很难 进 行研 究 性 教 学 。教 师 应 不 断 丰 富完 善 知 识 结 构 , 化 自身研 究 式 学 习 的 能 力 , 强
课 反 思 — — 议 课 互 动— — 专 业 引 领— — 主 题 总 结 。 二 要
不 少 教 师 认 为 ,高 中阶 段 其 主要 任 务 是 学 好 各 门 文 化课 , 研 究 性 学 习应 放 在 课 外 , 应 作 为 必 修课 : 搞 不 搞研 究 性 学 习 会 影 响 学 生 的学 习成 绩 , 低 升 学 率 … … 显 然 , 降 这 是 受 应 试 教 育 、 面 追 求 升 学 率 的影 响 所 产 尘 的 顾 虑 , 片 因
随 着 高 中 新 课 程 方 案 的 实 施 ,研 究 性 学 习 已正 式 列 入 课 程 计 划 , 贯 穿 在 高 中数 学 教 学 的 始 终 。研 究 性 学 习 并
改 进 了 学 生 的 学 习方 式 、 师 的教 学 方 法 , 养 了学 生 的 教 培 数 学 创 新 精 神 和 创 造 能 力 , 师 生 展示 自我 、 展 自我 提 为 发
第 1 2期 21 0 0年 1 2月
中小学教 学研 究
Te c ig Re e rh f rPr a y a d Mid e S h l a hn s a c j r n d l c oos o m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索
随笔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索莫绍会摘要: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教会学生数学的思考方式。
当然,教师要不断挖掘数学问题,做更多的思考与准备,结合相应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切实发挥引导作用。
在新时期背景下,数学的课堂中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但是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常常无法掌握知识中的重点。
针对这些存在与数学课堂中的重点,教师要逐一解决,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从而有效提升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正确提问;信息技术高中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在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常常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导致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当中逐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
因此,数学教师要尝试将数学内容和一些更形象的知识结合在一起,优化现有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可以在学习当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
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讨论当中对自己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更深入的记忆,同时也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实现自身的全面成长。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丰富现有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接受到更加丰富和多彩的教学,从而对自身的思维进行拓展。
一、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高中的学生面临升学的压力,使得教师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尤为看重,在数学的课堂中,教师在教授知识时大都是教给学生如何运用知识解答不同的题型,即使学生掌握了知识,也只是学会了如何答题,而不是实际掌握知识。
对此,在新时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要联系生活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过程中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分析知识,学会应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从而有效提升了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二、正确提问,促进互动在过去的课堂上,教师占据了过于重要的位置,起主导作用,成为了课堂的主体,留给学生思考和发言的机会较少,提问时也只是采用具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或者有某种固定答题思路和倾向的题目,这种教学方法会使得学生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只能应对传统的、常见的、已经做过无数次的题目,却无法帮助他们找到新型题目的解题思路。
“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研究与实践
“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研究与实践一、概述高中数学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学科,其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一直是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
“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这两种教学方法,以其独特的优势,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题多解”是指针对同一数学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知识点出发,寻找多种解题思路和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拓宽思维视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在“一题多解”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同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通过比较不同解法的优劣,帮助学生掌握数学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多题一解”则是指通过归纳总结不同数学问题的共性和规律,找到一种通用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的体系化结构,提高解题效率。
在“多题一解”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不同问题之间的联系和相似之处,通过总结规律,让学生掌握一种更加高效的解题方法。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将“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这两种教学方法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灵活思维,通过“多题一解”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和知识体系化能力。
同时,这两种方法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这两种教学方法,可以推动高中数学教学的创新与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1. 高中数学教学的挑战与机遇高中数学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
一方面,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中数学教学的手段和方式也日趋多样化,为教学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挑战方面,高中数学的知识点繁多且抽象,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高中高三数学《数学与音乐》优秀教学案例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与音乐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3.创设实践性学习环境,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音乐实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相互评价:小组内成员相互评价,从学术、合作、创新等方面对同伴进行全面的评价。同时,鼓励学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小组成员共同进步。
3.教师评价:我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运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给予及时反馈,指导学生调整学习策略。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与音乐融合的热爱,提高他们对数学和音乐的鉴赏能力。
2.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音乐治疗、数学在音乐产业中的应用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4.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热情,培养他们勇于挑战、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
(四)反思与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相互评价,帮助他们发现自身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不足,进而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1.自我反思:学生在课后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思考在数学与音乐融合的学习中,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遇到了哪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二)讲授新知
1.三角函数与音律
首先,我会讲解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如正弦、余弦、正切等,以及它们在音乐中的应用。通过具体实例,如吉他弦的振动频率与音高的关系,让学生理解三角函数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
基于数学文化的高中数学教学案例
基于数学文化的高中数学教学案例作者:***来源:《新课程》2024年第06期一、背景数学文化涵盖了数学知识、思想、方法,以及它们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应用和影响,这包含了数学在历史、科学、艺术和哲学等领域的应用和影响。
因此,高中数学教学的重心不再只是解题技巧和公式定理的灌输,而是要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之余,能够深度理解并体验到数学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在这个背景下,这套教学案例设计独特而新颖。
案例不再是一道道简单的数学题目,而是具有真实性、历史性和文化性的问题,如金字塔的建造问题、哥德巴赫猜想等,这些都是数学历史上的重大问题,是数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过程(一)引入数列概念在初步接触数列概念的阶段,教师会通过举例来引入数列的定义和特性。
在数学的领域里,数列是一项基本且关键的概念,特别是对高中生来说。
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一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实际例子帮助学生感受数列的实用性。
例如,可以用人口增长、金融投资收益等现实情境来说明数列如何在社会和经济领域内发挥作用。
数列的定义涵盖一组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数,这些数称为项,它们按照位置排列形成第一项、第二项等序列。
探索数列时,会发现它们可能遵循某种规律,像等差数列中项与项之间的差是恒定的,等比数列中每一项都是其前一项的固定倍数。
这些规律反映了数列的结构特点,为深入数学研究提供了线索。
教师:同学们知道数列是什么吗?学生1:数列就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串数字。
教师:非常好,这是数列的基本理解。
数列确实是一系列按照特定规律排列的数字。
谁能说出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呢?学生2:我们考试成绩表上的成绩由高到低排列,可以看作是一个数列。
教师:很好的例子,每次考试的成绩确实可以形成一个数列。
大家知道人口增长怎么算吗?学生3:人口增长,是不是每年的人口数量会有变化,这个变化可以用数字表示出来。
教师:正是如此。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有一个城市从2000年到2020年每年人口的数据,这些数据会形成怎样的数列呢?学生4:这應该是一个时间序列的数列,可能是递增的,因为人口一般会增长。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数学实践性作业实施研究——以“数学建模”为例
一、引言作业布置作为教学重要环节之一,是检查学生学情、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长期以来,教师为了更快速、便捷地达到熟悉、巩固知识点的目的,布置的作业仍以现成的学案或套题为主,形式单一、效率不高、缺乏评价。
这与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把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相融合的培养目标不符合。
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精心设计基础性作业,适当增加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
”[1]实践性作业是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设计的,以提升数学素养、培养实践能力、发展数学情感为目标,需要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一种数学作业形式。
融于丰富情境的实践性作业,以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这六大方面)、培养实践能力、发展数学情感为目标,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真正有机结合,是学校学科教育作业体系改革中重点关注的方向。
本研究从教材和课程标核心素养视域下 高中数学实践性作业实施研究——以“数学建模”为例● 范 力摘 要:本研究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进行实践性作业设计研究。
在“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单元中,以构造“茶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模型”为例,在实践性作业设计原则、设计策略上进行实践性作业设计探索,希望以此案例为高中数学教师开展实践性作业设计提供借鉴。
关 键 词:高中数学;实践性作业;作业设计策略课题来源: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研究” (编号:2023JXY510)。
作者简介:范力,山东省菏泽市第二中学高中数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准出发,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切入点,在数学文献、高考情境试题、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寻求实践活动素材,进行作业设计。
选取“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这一主题单元,以构造“茶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模型”为例,在实际教学中开展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和设施,进而探讨高中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的策略。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策略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策略发布时间:2021-04-30T15:30:50.70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期(下)作者:陈显伟[导读] 让学生对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解,陈显伟成都外国语学校 611731摘要:让学生对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做到将其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应用,需要教师进行多方面的引导。
首先,在教学理念上要及时进行更新,充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教学。
教师应做到与时俱进,懂得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结合相关知识为学生提供更为直观的教学展示,使其对较为复杂的知识内容有更好的理解。
关键词:高中数学;知识运用能力;策略分析一、高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师的教学观念过于传统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其在课堂中多为教师单一的讲解教学为主,缺少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注。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使一部分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抗拒心理。
枯燥的教学模式只是关注对理论知识的传授,教师对学生是否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没有过多的关注。
长此以往,学生没有形成一定的意识,对理论知识的实践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高。
(二)学生课业压力重高中生即将面临高考,其本身要承担繁重的课业压力,更多的学习动机是为高考做准备。
学生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吸收更多的数学知识,教师通常也是为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而展开教学。
学生和教师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更多是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并不能针对相应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更侧重于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只要针对相关的知识能完成解题即可,两者对将知识进行实际的应用并没有更多的关注。
导致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内容不能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其将数学知识进行具体实践的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
二、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策略(一)营造教学情境数学知识有一定的关联性,往往学生对某个知识点没有清晰的认知,直接影响接下来的内容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尝试性教学在高中数学课上的应用
辽宁省瓦房店市第六高级中学王爽
一.初探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教为主、学生学为辅,然后通过机械地操练巩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很好的得到开发和发挥,传统教学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重讲轻练,对于数学课来说,比不上语文课上丰富多彩的知识、比不上外语课上动听的口语表达,如果一味的教师讲学生学,学生很容易枯燥乏味,多个方面共同要求我们要改变教学方法。
而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充分结合,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共同思考、交流知识和经验、沟通师生情感,最终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为顺应新课程改革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二、应用尝试性教学,实现高效课堂
我国数学界学者邱学华2000年完整提出“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的新观点,形成尝试教学理论的核心。
尝试教学法最大的优点是“先练后讲,先学后教”。
以往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
而尝试性教学是先让学生尝试练习,然后教师针对学生尝试练习的情况进行讲解,先让学生尝试,就是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真正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
1、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尝试性教学的第一步是准备练习,这一步是尝试教学的预备阶段,要做好两个准备:
首先是心理准备:创设尝试氛围,激发学生进行尝试的兴趣。
温故知新是尝试性教学法的主要精髓,让学生在复习旧知的活动中同化其认知结构,进一步利用已有知识去探索教师即将提出的尝试题。
其次是知识准备:对解决尝试问题所需的基础知识先进行准备练习,然后采取“以旧引新”的办法,从准备题引出尝试题,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为学生解决尝试题铺路架桥。
这就要求我们要恰当的选取尝试题。
课前尝试题最好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既能复习前一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又能为我们这一节课的学习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比如《两角和与差的正弦》这一节课前尝试可以选择这样的一道
题:cos(20)cos(25)sin(20)sin(25).
计算既能让学生计算出结果,︒+-︒+︒+-︒
x x x x
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如何求和与差的正弦?为学生的尝试活动提出任务,让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之中。
新课尝试题出示后,必须激发学生尝试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可以先让学生思考并相互讨论解决方案。
而尝试练习根据学科特点有多种形式。
教师要巡视,以便及时掌握学生尝试练习的反馈信息,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学生尝试中遇到困难,可以继续阅读课本,同学之间也可互相帮助。
2、培养学生自学、互助的能力
教师出示尝试练习后,学生会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对于学生来说唯一的途径就是自学课本,让他们主动从课本中总结出能过解决尝试题的知识,初试解决尝试题,然后找同学回答怎样解决的,说出具体办法和结果,这时教师对回答的结果不加以评论,然后然全班同学一起讨论方才给出的尝试题,让他们在方法上、过程上、步骤上、结果上惊醒讨论研究,让他们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真正体会到是自己通过努力解决出的问题,成就感、自豪感油然而生,然后教师再利用提问的形式对刚才的尝试题加以解释,比对第一名同学答的对错加以判断,并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总结、概括强调本节的重难点。
为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需要再次出示尝试题,这次尝试题要相对复杂点,和刚才的题要有阶梯性,这个过程一般采取让好、中、差三类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同时在练习本上做的办法,让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利用自己学会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在快乐中学会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应用尝试性教学法后,作为教师的我发现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增强了,经常能举一反三,针对知识点各抒己见,不需要老师提提讲解,大大节省了课上时间,多让学生板演和相互纠正。
通过合作学习,大家能彼此帮助,大大缩小了优差生的差异,有利于提高整体的学习效率。
尝试性教学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集认知、情意、技能于一体的良好的数学教学模式,值得各位同行们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