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生的基础和条件》说课稿
上课《1.3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解剖
一:旅游资源的形成 (一)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雅丹地貌:在中国内陆荒漠里,有一种奇特的地理 景观,它是一列列断断续续延伸的长条形土墩与凹地沟 槽间隔分布的地貌组合。
九寨沟彩池
长江三峡
虎跳峡
(二)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
人类活动的 影响作用
宏观层面:选择地理环境相对理想的地方居住 (江河之滨、山前平原、植被繁茂之地等)
“风水科学”
微观层面:修建园林、寺庙、宝塔等 强调自然和人文景观协调
而被开发为旅游资源的中山,多是花岗岩山地 。距今约1亿年的燕山造山运动形成了地下的花岗岩 体,大约距今8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万年开始,花岗岩体上露地表, 经风化侵蚀作用,形成花岗岩山地。
一:旅游资源的形成 (一)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而被开发为旅
游资源的中山,多 是花岗岩山地。距 今约1亿年的燕山 造山运动形成了地 下的花岗岩体,大 约距今8000万年开 始,花岗岩体上露 地表,经风化侵蚀 作用,形成花岗岩 山地。
砂岩是岩石碎屑和化学胶结物组成的一种沉 积岩,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也能发育成千姿百 态的砂岩地貌。
武陵源——天子山
一:旅游资源的形成 (一)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红色砂岩形成一种美丽壮观的砂岩地貌,因 中国的丹霞山而得名丹霞地貌。
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广东丹霞山
九华山
《旅游学概论》说课稿
《旅游学概论》说课提纲系别:酒店管理系课程的整体设计一、课程的定位与目标(一)课程定位:1、基础性《旅游学概论》课程是旅游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了解旅游及酒店业的入门课程。
它以旅游活动的内容和构成要素为主线,研究旅游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影响。
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应用性强,强调基础概念,对于旅游专业学生掌握本学科的结构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前位性一般情况下,旅游学概论总是作为其它专业课的前位课程,也就是大一新生在第一学期就会接触到的课程,这对于学生有效把握与后续课程的关联与衔接,将起到重要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职业素养,从而为系统、全面地学习如《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其他专业课程奠定良好基础。
本课程是为培养旅游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职旅游专业人才服务的。
旅游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将来毕业后的工作岗位有:旅行社方向-—导游、计调、部门经理等;酒店方向-—旅游接待、酒店客房、餐饮、康乐等基层服务人员和领班、主管等初中级管理人员;旅游行政单位和其他与旅游相关的工作岗位等。
学生通过对这门基础课程的学习对旅游及旅游业有初步的认识,为将来的职业规划起到积极作用。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有关旅游学及旅游业的基本知识,具备现代旅游管理的基本技能,具有能够运用旅游学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旅游实践问题的能力,并注意渗透思想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强化职业道德观念。
尤其旅游职业道德培养更需要随时随地,贯穿于每一堂课.教育学生从一个文明的旅游者做起,进而成为称职的旅游从业者。
课程目标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职业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旅游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旅游实践问题.2、具有采集使用信息、分析归纳、总结交流经验的能力。
3、能用所学的专业术语表达自己对某些问题的分析及见解;4、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调查旅游资源,并能对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价;5、能够进行旅游市场调查,并对旅游市场的状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1.1 旅游的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 二、旅游在旅行的发展过程中孕育 • 1、旅行的含义 • 旅行:是人们出于迁徙以外的任何目的,离开自己的常 住地到异地作短暂停留并按原计划返回的行为。 • 2、旅行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 旅行产生的基础和条件是:社会大分工。它产生于原始 社会末期,它是伴随商业活动的兴起而产生的。 • 在早期人类历史上,有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是畜牧 业与农业的分离,第二次是手工业从农业、畜牧业中分离 出来,第三次是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早期,商业从农 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中分离出来。商业的发展,促使商人 到处奔走,旅行活动由此而开始。 • 纵观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诸多著名的古老旅游线路,例如 “丝绸之路”、“香料之路”、“琥珀之路”等,都是这 类活动踏出的踪迹。 • 结论: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 四、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和经济条件的 成熟 • 什么叫意识? • 人的生存意识、社会意识、精神文化意识等,是随着人类自身的进化 和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由此可以了解,享乐旅行或旅游 所以发生,是源于人类文化意识的发展,尤其是审美意识的发展和精 神生活需求的提高,并非有了人类就有旅游。 • 人类的任何活动或者是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条件, 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而不能单凭个人的意志而随心所欲。在 这个历史条件中,经济条件是起决定作用的。具体一点说,人们只有 在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条件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才会产生外出 旅游的享乐念头。正如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所说“皇宫中的人所想的, 和茅屋中的人所想的是不同的”。由此可见,旅游是人类超出生存需 要而具有享受性的上种生活方式或社会活动形式。
•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旅游是人类自身的 进化和在社会发展历程中产生的,其基础 条件是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 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和进步。
旅游学概论教案 第二章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题 目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教学方式主要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教学手段主要包括教具、多媒体教室等。
主要教
学内容
及过程
【旧课复习】
旅游季节性的成因
【导入新课】
提问: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经历那几个阶段?
【教学过程】
一、古代旅行产生的前提条件
人类的旅游活动究竟始于何时?
是否从人类开始出现之时起,就有了旅游活动?
旅游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举世瞩目,世界各国政府都普遍重视发展旅游业。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各国都纷纷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扶持措施。如政府投资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积极组织和参与旅游产品的推广、税收优惠、简化出入境手续等。
二、现代科学技术对旅游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三世界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1、世界现代旅游业发展概况
(六)教育事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人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憧憬与期待
教育的发展使人们增加了对外部世界的了解,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也使他们克服了对异国他乡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对外出旅游变得更有信心。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旅游信息的传递变得更为方便快捷,人们可以通过更多的媒体来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
1)商品交换的出现是旅游需求产生的根本前提
(2)奴隶制经济的发展是旅行活动发展的物质基础。
(3)古代国家的形成为旅游活动提供了社会保障。
《旅游的产生导学案》
《旅游的产生》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本文,了解旅游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旅游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一、导入你是否曾想过,为什么人们会喜欢旅游呢?旅游是如何产生的呢?本节课将为你揭开旅游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二、导学内容1. 旅游的起源旅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人们出于探险、寻找资源、交流文化等目标,开始进行长途观光。
例如,古希腊的奥林匹亚运动会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观赏比赛,这可以看作是旅游的一种形式。
2. 旅游的发展历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旅游逐渐成为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
在中世纪,贵族们经常进行朝圣和游览,这也可以看作是旅游的一种形式。
到了近代,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兴起,旅游逐渐成为一种大众化的消费行为。
3. 旅游产生的原因旅游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对美好生活的倾慕、对文化交流的渴望等。
此外,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也是旅游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4. 旅游的影响旅游对个人和社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个人而言,旅游可以带来放松身心、增长见闻、结交朋友等好处。
对社会而言,旅游可以增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缘、增进文化交流等。
三、导学问题1. 旅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2. 旅游的发展历程中有哪些重要事件?3. 旅游产生的原因有哪些?4. 旅游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是什么?四、拓展延伸1. 你有没有想过未来的旅游会是什么样子的?2. 你最想去哪个地方旅游?为什么?五、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旅游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了旅游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观光中,能够更加珍惜这份美好的体验。
项目一 任务一 旅游的产生 (最新版旅游概论教案第一章)
地中海沿岸:史上最早的商业发达地区,旅游历史同样悠久。
4、“享乐旅行”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享乐旅行:是指出自消遣娱乐和享受人生价值的需要而进行的非功利性的旅行活动。
※交流体会:
想一想,什么样的古代商人才会进行“享乐旅行”?
说一说,社会分工极大促进了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为什么?
提问:那么,具有现代意义的旅行和旅游活动产生的条件又是什么呢?
1、即使假期足够长,晓东的“感恩行动”计划能够一次圆满完成吗?
2、人们一般首先喜欢去哪一类地方旅游?为什么?
3、设计旅游线路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4、根据上述案例,你认为哪一种旅游方式最经济?
分析教材中的导入案例
根据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
同时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积极回答
5'
教学过程
教学分析
二、旅游源自旅行
1、旅行观念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人类的剩余劳动产品已逐渐转化成商品,标志着商业到了应运而生的历史阶段,这就是人类旅行观念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并促使有自觉目的的意识的旅行活动的萌芽。
2、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在商业利益驱动下,商人们已经走遍了他们所知道的世界。
3、经商旅行孕育着旅游的因子
经商旅行目的在于获得商业利润,实质上是一种广泛的社会交往活动。
※交流体会:
想一想,阶级社会中的人类有了哪些思想意识上的飞跃?
课件展示
比较异同
图示说明
知识拓展
交流探讨
感知体会
课件展示
课件展示
图文说明
课堂交流
畅所欲言
课件展示
交流探讨
感知体会
5'
5'
5'
5'
5'
旅游资源说课稿
《旅游资源》说课稿一、说教材分析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在学习了旅游概述的基础上,对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地理环境特征;不同的地理环境孕育形成了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的进一步了解。
本节教材重点介绍了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资源的分类(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文化景观旅游资源、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在学习旅游资源的特性和分类后,学生对旅游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至此为旅游资源的欣赏提供了条件。
2、说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A.学生在知道旅游资源含义的基础上,结合图片列举,总结出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B.学生对旅游资源的特性进行概括,并能对其特性作用举例说明;C.学生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并学会判断某种旅游资源的类别。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旅游资源特性的描述,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学生阅读分析图片信息,提高学生归纳和把握事物重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参与和交流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感知旅游资源的价值,并敢于与其他人分享自身的感受,感悟不同的旅游资源类型的不同魅力,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保护旅游资源的意识,通过学生对祖国秀美河山和红色旅游图片的观赏,是学生感知祖国的美好与壮丽,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说教学重难点重点:一是旅游资源的特性;二是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三是旅游资源的欣赏。
难点:旅游资源主要类型的划分——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文化景观旅游资源、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4、说课课时安排:一课时二、说教法及学法1、说教法及选择依据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以此为出发点,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人类旅游产生的基础和条件是什么
人类旅游产生的基础和条件是什么?答:旅游是人类自身的进化和在社会发展历程中产生的,其基础条件是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和进步。
就个体而论,旅游者的产生,是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文化意识和经济条件成熟的结果。
为什么说旅游孕育于旅行之中又脱胎于旅行之外?旅行是重于行,即赶路到达某处;旅游是重于游,但也是一种行。
旅行时欣赏景色便衍生出旅游,因此旅游孕育于旅行;但是旅游是以美景为目的地,旅行是以终点为目的地,因此旅游不同于旅行,脱胎于旅行之外。
旅游的定义:旅游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旅游与旅行、游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只有旅行而没有游览构不成旅游;而没有以旅行为前提的游览也仅是游览而不是旅游。
只有旅行和游览相结合才能构成完整意义的旅游。
这就是旅行、游览、旅游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
旅游是非功利性的,为何又有“商务旅游”、“会议旅游”等称呼?其根据是什么?当私有利和私有观念形成后,旅行活动开始现现,但都基本带有功利的目的,与现代旅游存在本质区别,但它是旅游形成的基础。
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的意识随之发展,精神需求不断提高,经济条件的成熟。
在商务活动、出席异地会议等过程中兼顾游览、消遣等这种公务与游玩相结合的活动形式包容在旅游范畴之内,即不论是以商务、会议活动为主,游览消遣为辅,或是相反,只要在整个外出旅行计划内或着说在某一段完整的旅行时间内,存在着或发生着非功利性的游览观赏活动,从理论上说,可同样称为旅游。
如何成为出色的旅游从业人员?做旅游多年,感觉这是一个非常有活力、朝气的行业,接触永远的都是最新推的好玩、好吃和各类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人群,确实是一个非常锻炼人、扩大人际交往和提升自我品味的低成本职业。
那么做合格的旅游从业人员需要做到哪些和注意些什么呢?第一:平和健康的心态心境不能轻易因外界条件而变化太大,面对客人要笑口常开,绝不能把丝毫的不悦情绪带到工作中去。
旅游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旅游产生得基础与条件》说课稿各位老师早上好,我就是永登县大同一中从事英语教学得老师刘晓莉,今天我说课得内容就是《旅游业产生得基础与条件》第一、说教材。
《旅游业产生得基础与条件》选自教育规划教材《旅游概论》第一章第一节。
旅游概论作为旅游专业得一门核心课程,就是学习其她课程得基础,而第一章第一节又就是基础得基础,“良好得开端就是成功得一半”因此上好这节课事至关重要得。
第二、说学情。
本课得教学对象就是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得学生。
学生思维活跃,有创造性。
但对旅游业产生得基础与条件有所知又不全知,而且专业敏感性不强,但求知欲强烈。
第三、说教学目标。
本课内容历史性、理论性强,所以将教学目标与重难点设计为:知识目标:1、旅行得起源2、旅行得发展3、旅游出现得基础与条件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驾驭旅游知识得能力与团队合作、自我学习得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认识家乡,热爱家乡得情节,增强学生学习热情。
重点:1、旅游产生得基础与条件难点:1、顺应历史得变化,探究出旅游得发展历史第四、说教法。
依据本课理论性强与学生自信张扬得特点,在理论联系实际,启发性教学原则下,为了突出重点,使学生达到本节设定得教学目标,我采用了小组讨论法、基于任务得探究式教学法等教学法。
注重合作竞争,本节课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得合作意识,团队意识。
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得积极性,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既增长知识,又锻炼自己。
第五、说学法。
1、自助探究合作学习:“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就是教育发展得必然趋势。
第六、说教学过程。
我得教学过程分为六步骤:1、课前准备:要求学生预习教材收集资料2、教学引入:问学生喜不喜欢旅游,找几个学生发言说出自己印象最深得旅游经历或者自己最向往得旅游地,与大家分享分享。
然后引出既然旅游如此受大家热爱,那么旅游从何而来呢,它经过了哪些历史得发展呢?3、分组讨论:采取小组讨论得方式提出问题:A、早期人类得“迁徙”与旅游得关系B、三次社会大分工分别就是什么C、商业与商人得出现与旅游得关系D、享乐旅行与旅行得关系(给学生15到20分钟讨论时间,结合课本得出结论)4、汇报检查由各小组得发言人用简练、概括得语言汇报本组得讨论结果,我将各组得发言要点及时记录在黑板上,然后总结讲评完成难点得突破。
旅游资源说课稿
旅游资源说课稿《旅游资源》说课稿一、说教材分析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在学习了旅游概述的基础上,对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地理环境特征;不同的地理环境孕育形成了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的进一步了解。
本节教材重点介绍了旅游资源的特性位置相对稳定性、物质景象组合性、美学属性、历史文化属性和非消耗性和旅游资源的分类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文化景观旅游资源、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在学习旅游资源的特性和分类后,学生对旅游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至此为下一节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布提供了条件。
2、说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A(学生在知道旅游资源含义的基础上,结合图片列举,总结出具体资源和抽象资源;B(学生对旅游资源的特性进行概括,并能对其特性作用举例说明;C(学生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并学会判断某种旅游资源的类别。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旅游资源特性的描述,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学生阅读分析图片信息,提高学生归纳和把握事物重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参与和交流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感知旅游资源的价值,并敢于与其他人分享自身的感受,感悟不同的旅游资源类型的不同魅力,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保护旅游资源的意识,通过学生对祖国秀美河山和红色旅游图片的观赏,是学生感知祖国的美好与壮丽,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说教学重难点的确定重点:一是旅游资源的特性;二是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
难点:旅游资源主要类型的划分,让学生掌握哪些是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文化景观旅游资源、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4、说课时安排:一课时二、说教法及学法1、说教法及选择依据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以此为出发点,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出具体资源和抽象资源。
旅游资源学基础说课稿
《旅游资源学》课程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所说的课程是《旅游资源学》,我将从课程性质与作用、教材和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建设、学情、教学方法手段及作业布置、考核方法、教学特色与建设规划等7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1.开课背景旅游资源是伴随现代旅游业的崛起和旅游学的诞生而产生的一个概念,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旅游者游览观光、休闲娱乐、度假疗养、陶冶情操的对象。
因此,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
可以说,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或地区是否拥有丰富且颇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因此,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熟练掌握旅游资源的相关知识是进行后续学习和从事旅游实际工作的基本要求。
2.课程性质和作用《旅游资源学》是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
根据社会需求,我院制定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方案中确定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培养分为旅行社经营管理、酒店管理和会展管理三大方向。
其中旅行社经营管理方向主要面向旅行社计调、门市接待、导游、景点讲解员等岗位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在毕业时具备旅游产品设计和行程制定、旅游产品销售、撰写导游词、熟练运用导游语言进行讲解等职业能力。
为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
必须建立层级递进的知识体系。
首先初步了解旅游学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旅游资源相关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全面掌握;只有对旅游资源的概念、类型和价值等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够对旅游资源进行组合完成旅游产品的设计,以及对旅游资源进行剖析,撰写导游词,讲解景点。
与层级递进的知识体系相对应的是我们课程设置的先后顺序,《旅游资源学》课程就处在从基础过度到技能的连接点上,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
该课程恰当地衔接起《旅游概论》、《管理学原理》等先导课程和《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景区管理》、《旅游文化》等后续课程,在整个专业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说课稿模板6篇
说课稿模板6篇“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而【说课稿】则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说“怎样教”,说课稿则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
教师在吃透教材、简析教材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的基础上,遵循整体构思、融为一体、综合论述的原则,分块写清,分步阐述教学内容,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小编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6篇《说课稿模板》,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说课稿模板篇一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旅游”,可以说这是一个世界性的时尚话题,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作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越来越被更多的人们所接受与喜爱。
文中涵盖了有关这一话题的许多内容,如:“人们在旅游中的交通方式”“旅游点的选择”,还有新兴的旅游方式----“探险旅游”、“生态旅游”等等。
而所有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几乎都是围饶这一中心话题而设计的。
而在上这一单元时,正赶上“十一”长假到哪去的话题,学生应该比较感兴趣。
Waring-up 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通过图例可以看出人们旅游过程中发生的不文明行为;第二、三部分要求讨论有哪些交通方式。
主要目的在于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引出话题,为后面几堂课的讨论做好热身准备,是本单元的总动员。
比如:第一部分的图例内容与ec-travel联系比较紧密,我就把它作为这一课(第六课时)的导入。
Listening提供了两部分听力资料。
前面为三则飞机起飞前的广播通知;后面是写在五张明信片上的旅游者的自叙。
目的在于通过输入语言,掌握一些旅游中会碰到的常用表达法。
Speaing 提供的是关于“时光机器”的资料,幻想人们可以借助于这一神奇的交通工具,在过去、未来的时间长河里随心所欲地畅游,文后设计了表格。
这是一个比较开放性的话题,学生可以展开想象,结合学过的历史、地理知识畅所欲言,能充分调动他们“说”的兴趣。
中职旅游概论第三版第一章旅游的产生及其科学概念ppt课件
的消遣性、娱乐性的社会活动。
• 只有旅行而没有游览构不成旅游;而没有以旅行为前提的游览也仅是游
览而不是旅游。只有旅行和游览相结合才能构成完整意义的旅游。这就是
旅行、游览、旅游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
案例分析: 晓东和妈妈在暑假期间随旅游团去长白山旅游。 旅游的活动内容如下: 早餐后从长春乘旅游大巴赴长白山(约7小时) 抵达二道白河镇,当晚住宿于此镇。第二天早晨 进入国家AAAAA级风景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沿途观赏四个垂直自然景观带,乘倒站车登天池 主峰观天池胜景,后观东北第一大瀑布—长白瀑 布,长白山高热温泉群,品尝温泉煮鸡蛋,晓东 还购买了长白山的特产——人参,准备拿回家给 奶奶煲汤。午餐后洗温泉浴,乘车赴延吉,晚餐 后,住延吉。第三天早晨乘大巴返回长春。
第 二、旅游与旅行、游览之间的联系和区
二
节 旅
别
游 的
小组讨论:旅游与旅行、游览分别是什么意思,它们的关系是
概 什么?
念
• 1、游览:是一种“边走边看”,即具有“步移景异”功能和动与静相结合
的活动形式。
• 2、旅行:是指人们在空间上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行进过程,它的目
的广泛。
• 3、旅游:是一种排除功利目的的旅行和游览相结合,以获得精神愉快感受
攻略 标清(270P).qlv
思考问题:
(1)去外地上大学是不是旅游活动?为什么? (不是旅游活动。因为旅游活动表现为以娱乐、享受,消遣、休 闲为主要目的,去外地上大学、去异地工作都不属于旅游活动的 范畴。)
(2)去外地参加会议是否属于旅游活动?
(属于旅游活动。因为会议期间往往有较多的闲暇时间,可以进行一些 娱乐、消遣活动,所以应属于旅游活动的范畴。)
第一章 旅游及产生与发展教案
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能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观察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的发展,认识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规律。
教学重点:1.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2.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教学难点:旅游活动的产生。
教学内容:第一节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与发展一、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移活动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人类客观上既无开展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亦无外出旅行的愿望。
二、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背景三次社会大分工与旅行的产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与农业分离;第二次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三次大分工商业、商人与农业、手工业分离。
易货贸易的发展使得不同产品之间的交换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人们需要了解其他地区的生产和需求情况,需要到其他地区去交换自己的产品或货品,因此也产生了旅行经商或外出交换产品的需要。
人类最初的旅行活动远远不是什么消遣或度假活动,而是人们出于现实主义目的,特别是出于经商贸易、扩大对其他地区的了解和接触的需要,所促发的一种经济活动。
三、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西方奴隶制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客观上为当时的旅行发展提供了便利的物质条件。
一方面是道路的建设;另一方面是驿站(既有官方的,也有私人旅店)的发展。
奴隶制社会的旅行活动基本上都是在本国境内进行的,特别是以较近距离的旅行为主。
但也有国际性的长途贩运,大多是贩运粮食、酒、铅、锡和陶器等基本商品,另外还有奢侈品。
就整个世界而言,人类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活动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绝大多数旅行活动是人们出于易货经商的需要自发开展的一种经济活动,是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产品交换,从而推动了人们对外出旅行的需要。
四、封建社会时期旅行的发展(一)中国道路:驰道、直道、五尺道、新道等四通八达的道路网驿站:置、邮、驿、亭、站、军台、赤台、水驿、递运所类型:帝王巡游:乾隆下江南、隋炀帝下江南、秦始皇东巡士人漫游:李白、杜甫、苏轼等公务旅行: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宗教旅行:鉴真东渡、玄奘取经科学考察旅行:徐霞客地学考察、李时珍药物考察商旅:始终在各种旅行中占据主导地位。
《旅游基础》课件
旅游基础课程介绍旅游的基本概念、功能和意义,旅游市场与需求,旅游产 品与策划,旅游管理与服务,以及旅游市场的发展和趋势。让我们一起探索 旅游世界的精彩吧!
旅游基本概念
什么是旅游
探索旅游的定义和范围,以及旅游的核心概念。
旅游的功能和意义
介绍旅游对个人、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和贡献。
旅游的种类和特点
旅游产品与策划
旅游产品的组成和特点
了解旅游产品的要素和特点,以及如何设计吸引人 的旅游产品。
旅游策划的步骤和流程
探索旅游策划的关键步骤和流程,确保旅行的成功。
旅游线路规划和设施建设
考虑旅游线路的规划和合理布局,以及相关的设施 建设。
旅游活动策划和营销
制定旅游活动策划和营销策略,吸引更多的游客。
旅游管理与服务
研究中国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规模和特点。
旅游市场的发展与趋势
分析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国际旅游市场概述
了解全球旅游市场的趋势、竞争和发展机会。
旅游市场的未来展望
展望旅游市场的未来,探索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的机遇。
参考资料
《旅游基础》 《旅游产品与策划》 《旅游市场的发展和趋势》
《旅游市场与需求》 《旅游管理与服务》
1
旅游管理的概述
介绍旅游管理的定义、范围和重要性。
2
旅游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探讨旅游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方法,以及管理技巧的应用。
3
旅游服务的概述
了解旅游服务的特点和重要性,以及提供优质服务的方法。
4
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标准
讨论旅游服务质量的评估和提升方法,以及行业标准和认证。
旅游市场的发展和趋势
中国旅游市场概述
《旅游的产生》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旅游概论
《旅游的产生》教学分析在教学中,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是至关重要的。
《旅游的产生》作为一篇中文教学材料,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旅游的起源和发展,帮助他们拓展视野,增进文化交流。
本文将从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对《旅游的产生》进行分析。
起首,从内容上看,《旅游的产生》主要盘绕旅游的定义、历史起源、发展过程和意义展开。
通过介绍旅游的观点和起源,学生可以了解旅游的本质和意义,从而激发对旅游的兴趣。
同时,通过历史起源和发展过程的介绍,学生可以了解旅游产业的发展脉络,认识到旅游对经济和文化的重要性。
最后,通过讨论旅游的意义,学生可以深入思考旅游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其次,从教学方法上看,《旅游的产生》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阅读理解、讨论互动和案例分析等。
通过阅读理解,学生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理解文章内容,掌握关键信息。
通过讨论互动,学生可以展开思维,交流观点,激发进修兴趣。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教学方法的结合,既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进修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从教学效果上看,《旅游的产生》在学生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教学实践,学生对旅游的观点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旅游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过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旅游的重要性和影响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同时,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可以说,《旅游的产生》作为一篇中文教学材料,既符合学生的进修需求,又具有一定的教学效果,是一篇值得推荐的教材。
综上所述,《旅游的产生》作为一篇中文教学材料,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多样,教学效果良好。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篇教材,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进修兴趣。
置信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旅游的产生》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为学生的中文进修和文化交流带来更多的收获。
旅游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旅游产生的基础和条件》说课稿
各位老师早上好,我是永登县大同一中从事英语教学的老师刘晓莉,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旅游业产生的基础和条件》第一、说教材。
《旅游业产生的基础和条件》选自教育规划教材《旅游概论》第一章第一节。
旅游概论作为旅游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而第一章第一节又是基础的基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上好这节课事至关重要的。
第二、说学情。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的学生。
学生思维活跃,有创造性。
但对旅游业产生的基础和条件有所知又不全知,而且专业敏感性不强,但求知欲强烈。
第三、说教学目标。
本课内容历史性、理论性强,所以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为:知识目标:
1.旅行的起源
2.旅行的发展
3.旅游出现的基础和条件
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驾驭旅游知识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自我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识家乡,热爱家乡的情节,增强学生学习热情。
《旅游概论》教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5'
小 结
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和经济条件的成熟。正确掌握旅游的定义,并区分旅游与旅行、游览的区别,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今后学习《旅游概论》的基础。
2'
作 业
1、人类旅游产生的基础和条件是什么?
2、为什么说旅游孕育于旅行之中又脱胎于旅行之外?
3、什么是旅游?旅游与游览、旅行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一、按旅游区域划分
(一)国内旅游: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居民在其国家(地区)的境内所进行的旅游活动。分为:
1、地方性旅游
2、区域性旅游
3、全国性旅游
(二)国际旅游: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另一个或几个国家(地区)所进行的旅游活动。分为:
1、跨国旅游
2、洲际旅游
3、环球旅游
提问:如果按照旅游的目的划分,你认为可以将旅游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呢?
教案设计
课题
第一章旅游概述
第一节旅游的产生第二节旅游的概念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使用教材
《旅游概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旅游产生的过程。掌握旅游的定义。
能力目标
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促使其树立自信心。
教材分析
重点
掌握旅游的定义。
难点
对旅游的定义的理解。
关键
了解并掌握旅游的概念。
图示说明
课件展示
课件展示
5'
5'
5'
教学过程
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新授
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
讨论加深学生的认识,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旅游说课稿
《旅游学概论》说课提纲系别:酒店管理系课程的整体设计一、课程的定位与目标(一)课程定位: 1、基础性《旅游学概论》课程是旅游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了解旅游及酒店业的入门课程。
它以旅游活动的内容和构成要素为主线,研究旅游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影响.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应用性强,强调基础概念,对于旅游专业学生掌握本学科的结构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前位性一般情况下,旅游学概论总是作为其它专业课的前位课程,也就是大一新生在第一学期就会接触到的课程,这对于学生有效把握与后续课程的关联与衔接,将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职业素养,从而为系统、全面地学习如《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其他专业课程奠定良好基础.本课程是为培养旅游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职旅游专业人才服务的。
旅游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将来毕业后的工作岗位有:旅行社方向——导游、计调、部门经理等;酒店方向——旅游接待、酒店客房、餐饮、康乐等基层服务人员和领班、主管等初中级管理人员;旅游行政单位和其他与旅游相关的工作岗位等.学生通过对这门基础课程的学习对旅游及旅游业有初步的认识,为将来的职业规划起到积极作用.(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有关旅游学及旅游业的基本知识,具备现代旅游管理的基本技能,具有能够运用旅游学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旅游实践问题的能力,并注意渗透思想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强化职业道德观念。
尤其旅游职业道德培养更需要随时随地,贯穿于每一堂课。
教育学生从一个文明的旅游者做起,进而成为称职的旅游从业者。
课程目标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职业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旅游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旅游实践问题.2、具有采集使用信息、分析归纳、总结交流经验的能力。
3、能用所学的专业术语表达自己对某些问题的分析及见解;4、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调查旅游资源,并能对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价;5、能够进行旅游市场调查,并对旅游市场的状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产生的基础和条件》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所说课的题目是《旅游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等方面,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课的理解与设计。
学科名称:旅游概论
题目:旅游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课的类型:新授课
一、【教材分析】
<<旅游概论>>第一章旅游的产生及其科学概念
<<旅游概论>>是旅游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是旅游专业学生开始学习旅游专业的入门课程和基础课程。
旅游概论是旅游学的概括论述,是以旅行游览活动作为特定的研究领域,以旅行游览过程中特有的矛盾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
本教材以旅游的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资源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的理论为主要的研究内容。
同时涉及支持和保障旅游活动顺利开展的旅游业和旅游政策法规等相关范畴内容,以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第一节旅游产生的基础和条件,是第一章旅游的产生及其科学概念的重要内容。
作为学习旅游专业的学生,在最初接触旅游专业课程时,必须要了解并掌握旅游产生的基础和条件,为正确的理解旅游的科学概念打好理论基础,并且是学习全书的重要基石。
这一节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旅行源于“采猎人”的迁徙活动;第二部分为旅游在旅行的发展过程中孕育;第三部分为“享乐旅行”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第四部分为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
求的提高和经济条件的成熟。
二、【学情分析】
学生初学旅游与旅游业,对旅游与旅游业只是简单的了解,但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对许多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富有探索精神。
因此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些特点。
三、【教学目标】
根据旅游专业的教育,教学目标要求和本节的特点、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一)认知目标
了解并掌握旅游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二)能力目标
通过了解采猎人的迁徙活动,旅行的发展过程以及享乐旅行的出现,来掌握旅游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三)情感目标
使学生对旅游产生的基础和条件有清晰客观的认识。
并致力于发展中国旅游业,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
并培养学生为中国旅游业服务的思想感情以及正确的工作方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和经济条件的成熟。
重点的解决:通过对前三个问题(1、旅行源于“采猎人”的迁徙活动。
2、旅游在旅行的发展过程中孕育。
3、“享乐旅行”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的学习加上对这个问题举例说明及理论讲解,使学生理解为什么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和经济条件的成熟。
原因:只有在对前三个问题的透彻理解上,才能让学生自然深入的理解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和经济条件的成熟。
(二)教学难点
旅游在旅行的发展过程中孕育。
难点的解决(方法):温故知新,讲授、举例
通过回忆初中历史关于三次社会分工的知识,引出旅游在旅行的发展过程中孕育。
原因:由于初学者容易产生概念混淆,所以必须明确旅游与旅行的区别,而对两者概念的区别,必须建立在对三次社会大分工知识理解的基础上。
五、【教法、学法】
课堂上,结合本节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并丰富举例,引导他们积极思维和理解,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
(一)教法:对于教师的作用,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
”“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根据以上课标要求以及本课内容的特点,教学时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通过启发,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所以我使用的教法有:
1、讲授法:以抽象概念为主的知识,采取这种教学方法。
2、举例法:在讲述过程中融入一定的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的实例,将学生
的注意力兴趣引发到课堂上来,然后转到所教主题上。
这样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学法:教是为了学,教师的教授只有在学生那里转化为学习的能力,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
而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
新课改和新课程标准都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以,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所以我使用的方法主要是:
自主探究法:本课以旅游产生的基础和条件为主,单纯讲解比较抽象而且枯燥,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达到教学目标。
因此,结合自主探究法,给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创设轻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以探究的方法突出本课重点——旅游产生的基础和条件,促进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六、【教学内容】
一、旅游产生的基础与条件。
(一)旅行源于“采猎人”的迁徙活动。
原始人的生活方式迁徙—旅行
(二)旅游在旅行的发展过程中孕育。
1、旅行观念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2、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3、经商旅行孕育着旅游的因子。
(三) “享乐旅行”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四)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和经济条件的成熟。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复习上节课学到的绪论的知识。
(二)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兴趣:通过提问同学们心目中的旅游是
什么样子的,在大家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情感思维活动。
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调动学生兴趣。
(二)提示教学目标。
(三)唤起先前经验:回忆初中历史关于三次社会分工的知识,
(四)呈现教学内容:在讲授新课的时候运用小组讨论,学生回答,举例,学生自主探究等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六)总结:再次将所学知识复习巩固
(七)课后作业:记忆重点内容
1、人类旅游产生的基础和条件是什么?
2、什么是旅游?旅游与旅行、游览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八)板书设计:
一、旅游产生的基础与条件。
(一)旅行源于“采猎人”的迁徙活动。
原始人的生活方式迁徙—旅行
(二)旅游在旅行的发展过程中孕育。
1、旅行观念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2、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3、经商旅行孕育着旅游的因子。
(三) “享乐旅行”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四)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和经济条件的成熟。
八、【综合评价】
教学每一课,要根据教材特点,制定准确具体的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重点,然后紧扣教学目标和重点,构思教学过程。
教学应着眼于学,着力于导,着重于练,优从于学习过程,使之科学,适度,提高教学效率,把教学目标,重点放在前面。
正是基于这些,构思一个优化的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真正体现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教是为了不教。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尽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秉承“自主、合作、探究”六字方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创设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学习、体验和感悟,获得知识的同时提升情感和价值观,真正做到愉快地“享受”学习,期望能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期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到此完毕,敬请各位老师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