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一、隋朝:繁盛一时1、隋朝建立:581年,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2、大运河的开通:开通皇帝:隋炀帝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中心:洛阳,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分成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地位: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作用: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二、唐朝:繁荣而开放1、著名皇帝:唐高祖:李渊,618年建立唐朝,都城:长安唐太宗:李世民,年号贞观,史称“贞观之治”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史称“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前期,年号开元,初期统治称为开元之治,后创造了唐朝最鼎盛时期,“开元盛世”。

2、民族关系——唐朝时,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吐蕃(藏族)和唐朝“和同为一家”。

3、对外交往(双向交流,高度开放)日本:遣唐使、鉴真东渡,传播唐朝文化;天竺:玄奘西游,学习佛法,把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

新罗:物产居进口首位4、科举制:(1)诞生:隋炀帝(设置进士科)。

(2)完善: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创设殿试、武举,唐玄宗将诗赋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

(3)作用: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对统治者最有利)科举制僵化于明朝(八股取士),废除于清朝末年(1905年)5、隋唐文化赵州桥:隋朝,李春诗歌:李白(诗仙)杜甫(诗圣)白居易书法:颜真卿、柳公权(颜筋柳骨)绘画:阎立本、吴道子(画圣)世界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一、民族政权的并立1、辽:契丹族、阿保机2、北宋、汉族、赵匡胤(陈桥兵变)3、西夏:党项族、元昊4、南宋:汉族、赵构5、金:女真,阿骨打6、元:蒙古族、忽必烈澶渊之盟:北宋与辽,抗金英雄:岳飞抗元英雄:文天祥二、经济重心的南移1、原因:北人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的社会秩序比较安定2、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宋3、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南方商业繁荣:开封和杭州的繁华。

初一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初一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初一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一、复习目标1.回顾课本内容,整理重要知识点2.掌握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及其发展过程3.对历史人物、地理位置等有一定的了解4.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便于回顾和巩固知识点二、历史事件1.秦朝的建立与统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秦始皇的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兵马俑的发现与意义2.西汉的兴起与繁荣-汉高祖刘邦的政策-汉武帝的与内外扩张-西汉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科技发展3.东汉与三国时期-汉光武帝的政策-郭嘉、诸葛亮等重要人物-三国鼎立的形成与发展-三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变化4.北魏、南朝与隋朝-北魏的建立、统治和民族融合-南朝宋、南梁、南陈的建立与发展-隋朝杨坚的政策和统一中国5.唐朝的辉煌-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成就-玄武门之变及其影响-唐朝的科技发展和对外关系6.五代十国与宋朝的建立-五代时期的动乱与分裂-阮、后、刘、杨四姓的统治-宋朝的建立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7.南宋和元朝的兴起-钓鱼城之战与南宋的建立-元朝的建立和统治-蒙古族的历史及对中国的影响8.明朝的建立与发展-明朝的统治者及其政策-明朝的疆域扩展与国际关系-明朝的文化、科技及其对世界的影响9.清朝的建立与后期的动荡-满清的入关及其政治制度-乾隆时期的疆域扩张与-鸦片战争及其他不平等条约十、历史人物1.夏商周周文化中的重要人物2.秦始皇、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孙权、刘备、曹操等人物3.北魏的拓跋氏、尉迟姓和司马姓的重要人物4.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元太祖成吉思汗、明太祖朱元璋等人物十一、地理位置1.中国各个朝代的疆域变化及其地理位置2.郑和下西洋的航线和目的地3.中亚和西亚的地理位置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三、复习方法1.复习历史事件时,按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回顾2.对于关键的人物、政策等,分别做一个小结4.培养记忆和归纳整理的能力,进行知识点的回顾和巩固四、复习技巧1.将重要的知识点记在笔记本上,方便日后回顾和复习2.制作复习卡片,将知识点分成不同的类别,方便归类和记忆3.利用配图和图表等形式进行记忆,提高复习效果4.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将复习时间分配到不同的知识点上,避免盲目复习。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二、贞观之治:人物:唐太宗措施: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轻傜薄赋,发展生产;任用贤才(房玄龄谋杜如晦断);善于纳谏(魏征)。

表现: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武则天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

其统治时期有“贞观遗风”之称。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二)灿烂的宋元文化1、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2、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毕升发明。

它经济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欧洲的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四百年。

3、指南针:战国的“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南宋时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

4、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5、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6、沈括:北宋时期的科学家。

成就有《梦溪笔谈》、创制“十二气历”。

7、郭守敬:元朝时的著名天文学家和水利专家,成就有《授时历》和主持开凿通惠河。

8、《资治通鉴》:作者北宋的司马光,体例是编年体通史。

内容的时间跨度从战国到五代。

9、词:宋朝的主要文学形式。

著名的词人有: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

其中:北宋苏轼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两宋之交李清照词风格委婉,清新自然;南宋辛弃疾词经常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伤。

10、元曲:元杂剧和散曲组成。

元杂剧作家最有名的是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

11、绘画:北宋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元代最著名的画家是赵孟頫,他的作品被称为“神品”(《秋郊饮马图》)。

七下历史复习提纲

七下历史复习提纲

七下历史复习提纲一、文明的发展1.文明的起源和特征2.旧石器时代的人类3.新石器时代的人类4.农业革命和城市的兴起5.文明的七大河流6.文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二、古代文明的兴起1.古埃及文明a.尼罗河文明的起源b.法老王的统治和金字塔的建造c.古埃及的文化和宗教2.古巴比伦文明a.两河流域文明的兴起b.君主制和法律的出现c.《吉尔伽美什史诗》的重要性3.古印度文明a.印度河流域文明的起源b.婆罗门教和佛教对印度社会的影响c.孔雀王朝的兴起和繁荣4.古中国文明a.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b.商朝的兴起和商都遗址的发现c.周朝的分封制和《周礼》的制定d.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和思想家三、希腊罗马古典文明1.古希腊文明a.希腊城邦的兴起和特点b.希腊神话和奥林匹克运动会c.希腊哲学家和科学家的贡献2.古罗马文明a.罗马城的建立和扩张b.罗马法律和斗兽场c.公元前476年的西罗马帝国灭亡四、伊斯兰文明1.伊斯兰教的起源和信仰2.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和贡献3.伊斯兰科学和哲学的发展4.伊斯兰文明对其他文明的传播和影响五、中国古代科技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2.古代中国的造船技术和海上贸易3.秦始皇的修建和兵器发展4.汉朝的科技成就和丝绸之路的开辟六、世界的大航海时代1.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推动力2.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事业3.哥伦布和麦哲伦的航海探险4.大航海时代对世界的影响七、工业革命和现代化1.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影响2.世界工业的扩散和变革3.工业革命对农业和城市发展的影响4.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化的发展八、近现代历史1.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2.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3.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影响4.冷战时期的国际格局和对立5.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和挑战以上是七下历史复习的提纲,可以根据各个主题展开详细的学习和复习,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一.隋朝的统治:1.建立:581年,杨坚建隋,定都长安。

2.统一:589年,隋灭陈朝,统一南北。

3.隋能够统一南北的原因:长期的分裂与动荡,使人民渴望统一;南北朝时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经济的发展,为统一创造了条件;隋文帝的文治武功使隋朝经济和军事力量迅速增强;陈的统治者荒淫奢侈、腐败无能。

4.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缢死,隋灭亡。

5.大运河的开凿:⑴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⑵开凿时间:605-610年。

⑶三点: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⑷四段:大运河从北往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⑸五河: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⑹全长:两千多公里。

⑺作用: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文化的交流。

⑻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6.评价大运河的开凿: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同时运河的通航也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

但隋炀帝滥用民力,也造成百姓的困苦。

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对后世最重要的贡献。

二.“贞观之治”:1.含义: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有所发展,科技文化繁盛,民族关系相对融洽,对外交往频繁,国力逐渐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2.原因:①政治上,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沿用和发展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增加宰相人数,合并州县,精简机构;②文化上,发展科举,重视教育;③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④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

三.开元盛世:1.贞观遗风:武则天当权时期,重用人才,发展生产,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基础,史称其统治有“贞观遗风”。

2.开元盛世:⑴含义: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比较稳定,经济繁荣发展,科技文化繁盛,民族关系融洽,对外交往频繁,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七下历史复习提纲

七下历史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复习提纲第一课、开运河,创科举一、隋朝统一南北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废北周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杨坚就是隋文帝。

2、统一南北:589年,隋朝灭掉南方的陈,南北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二、大运河的开凿1、大运河的开凿: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全长2000多千米,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这里要重点记住大运河图片)三、科举制的创立1、科举制的创立:隋文帝时,改革选拔官吏的办法,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开创科举的先河。

隋炀帝又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2、作用:科举制打破的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的做官参政的机会;选拔官吏的权利也从地方集中到了中央,为统治者吸收、笼络人才扩宽了道路。

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以后各朝都相继沿用,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第二课、贞观之治一、玄武门之变1、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二、轻徭薄赋三、知人善任,重视纳谏1、唐太宗的用人观:“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2、重用的人才:富有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房谋杜断);敢于直言的魏征和能征善战的大将李靖、李勣等。

四、加强中央权力1、措施:①沿用三省六部制②增加宰相人数③合并州县,精简机构五、完善科举制六、贞观之治1、局面: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

2、原因: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知人善任、重视纳束,加强中央权力,完善科举制,大兴教育。

第三课、开元盛世一、女皇武则天1、荣誉: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2、在位时的措施:①重视人才②创立武举③创立“自荐”求官制度④重视农业生产⑤大修寺院3、作用:在她当权的半个世纪中,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基础,史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

二、开元盛世1、出现的原因: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政绩卓越。

他选拔德才兼备的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为相,大力发展生产。

七年级下册历史提纲

七年级下册历史提纲

七年级下册历史提纲摘要:一、中国古代史1.夏商周时期2.春秋战国时期3.秦汉时期二、中国近现代史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隋唐时期3.五代十国时期4.宋元明清时期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新中国成立2.社会主义建设3.改革开放正文:【中国古代史】1.夏商周时期- 夏朝的建立与灭亡- 商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周朝的封建制度与礼乐文化2.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诸子百家与思想启蒙- 秦国的统一战争3.秦汉时期- 秦始皇的统一事业- 秦朝的短暂与灭亡- 汉朝的文景之治、武帝盛世与衰落【中国近现代史】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鼎立- 西晋东晋的更迭- 南北朝的对峙与民族融合2.隋唐时期- 隋朝的短暂统一- 唐朝的开元盛世、安史之乱与衰落- 科举制度的完善与发展3.五代十国时期- 五代更迭与十国分立- 宋朝的建立与统一4.宋元明清时期- 宋朝的经济、文化发展- 元朝的统一与民族政策- 明朝的永乐盛世、嘉靖倭乱与衰落- 清朝的康乾盛世与鸦片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新中国成立- 抗日战争胜利- 解放战争与国共内战- 1949年新中国成立2.社会主义建设- 土地改革与农业集体化- 工业化与“大跃进”- 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发展3.改革开放-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 经济特区的设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上就是七年级下册历史提纲的主要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时期)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2、隋的统一:589年,统一南北3、隋朝统一全国的意义: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

继秦汉以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4、●大运河:(这是隋朝对历史最大的贡献)①开凿:隋炀帝②三点:中心是洛阳,最北端是涿郡(今北京)最南端是余杭(今杭州)③四段: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④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⑤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⑥作用:大大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5、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6、唐太宗统治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

7、贞观新政主要内容:①经济:在赋役制度方面,唐朝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②政治: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③法律:唐朝在《隋律》的基础上形成《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8、唐太宗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魏征,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9、“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创立的,唐朝完善。

“三省”是互为牵制的平行机构,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政令执行。

中书省长官起草一份诏令,接下来交门下省审议,最后交尚书省执行。

尚书省下设有六部;10、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

武则天颁布《姓氏录》,将武氏列为一等,主要是为了巩固统治。

11、武则天统治时期改革措施(1)大力发展生产,(2)重用有才能的人。

武则天在历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12、唐朝的全盛局面出现在唐玄宗在位时期,他统治前期的年号是开元,因而唐玄宗统治的前期被称为“开元盛世“。

13、历史上唐朝三个强盛时期依顺序为唐太宗时的“贞观之治”;武则天时的“贞观遗风”;唐玄宗时的“开元盛世”。

14、唐朝发明的筒车主要用于灌溉。

曲辕犁主要用于翻土。

15、●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提纲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提纲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提纲(一)“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二、贞观之治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3、崇尚节俭;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三、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为什么历史上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为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提纲(二)经济重心的南移一、南方农业的发展1、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1)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占城稻)(2)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3)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棉花:从两广、福建到长江流域)2、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1)经济因素:大量中原人口的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2)自然因素:宋代南北气候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南方自然条件保持较好.(3)政治因素:南方战乱较少,为经济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1、丝织业水平的提高(蜀地丝织业“号为冠天下”)2、棉织业的兴起(海南岛发展到东南沿海)3、制瓷业的成就(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瓷都:景德镇)4、造船业的发展(宋朝的造船业成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三、南方商业的繁荣1、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商业都市:开封、杭州)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2、海外贸易的发展(1)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广州、泉州;(2)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2)市舶司的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3、货币制度的变化(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提纲(三)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隋唐时期,我国人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2)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3)15世纪,欧洲出现活字印刷术,比中国晚约四百年.2、指南针的应用(1)战国时期,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2)北宋,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3)南宋,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4)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3、火药的应用(1)唐朝中期,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2)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3)宋元,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4)13、14世纪,火药及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二、史学成就《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史学上的“两司马”史学家年代著作体例叙事范围司马迁西汉《史记》纪传体通史黄帝到汉武帝时期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战国到五代三、宋词宋词的代表人物:词人代表作品风格婉约派李清照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清新自然.豪放派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慷慨激昂,气势豪迈.辛弃疾4、元曲(1)由杂剧和散曲组成.(2)最优秀的剧作家:关汉卿,其代表作是《窦娥冤》.5、绘画(1)宋代绘画,突出表现在:山水画、花鸟画和风俗画的创作中.(2)李公麟,人称“宋画第一”.(3)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4)赵孟頫的画,人称“神品”6、书法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1、公元581年,杨坚(就是隋文帝)建立隋朝。

2、大运河的开通:①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②在位的皇帝:隋炀帝。

③时间:605年起。

④规模: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天的北京),南至余杭(今天的杭州)⑤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P4图重点),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⑥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二课“贞观之治”1、唐朝建立的时间618年、人物李渊(就是唐高祖),都城长安。

2、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年号贞观,人称他的统治是“贞观之治”。

3、唐太宗时期最著名的谏臣魏征,他还任命房玄龄和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4、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5、人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三课“开元盛世”1、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人称他的统治是“开元之治”或“开元盛世”。

2、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灌溉工具筒车。

3、唐朝的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珍品。

4、唐都长安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是商业区。

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1、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是在隋炀帝时。

2、科举制的完善是在唐朝,完善科举制的人物有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3、科举制主要的考试科目是进士、明经两科。

进士科考中第一的称为状元。

4、武则天时开创了殿试和武举5、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

6、科举制的影响:①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有真才实学的人可以做官;②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③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大大有利于诗歌的繁荣;④科举制影响深远。

第五课“合同为一家”1、唐太宗时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因此各族尊奉他为“天可汗”。

2、吐蕃是藏族的祖先,主要生活于青藏高原。

3、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入吐蕃的作用(意义):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4、公元8世纪,唐朝又将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七下历史复习提纲

七下历史复习提纲

七下历史复习提纲一、古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1.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文明•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文明特点•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旧石器时代的人类进化与发展2. 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文明•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文明特点•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新石器时代的人类进化与发展3. 早期农业文明的兴起•早期农业文明的特点和条件•早期农业文明的典型代表•早期农业文明的发展与影响二、古代中国的初步形成1.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特点•夏、商、周三代的君权制度•夏、商、周三代的官制与社会组织2. 周朝的分封制度•周朝的分封制度的出现背景•周朝的分封制度的内容•周朝的分封制度的影响3. 春秋时期的政治变革•春秋时期的政治变革背景•春秋时期的政治变革的内容•春秋时期的政治变革的影响三、古代中国的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1. 秦朝的统一•秦朝的统一背景•秦朝的统一过程•秦朝的统一对中国历史的影响2. 汉朝的兴起与发展•汉朝的兴起背景•汉朝的兴起过程•汉朝的兴起对中国历史的影响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革•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革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革的内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四、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1. 埃及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埃及文明的兴起背景•埃及文明的社会组织和政治制度•埃及文明的科技与文化成就2.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发展背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社会组织和政治制度•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科技与文化成就3.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形成•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形成背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社会组织和政治制度•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科技与文化成就以上是对七下历史复习提纲的概括,更详细的内容可以根据提纲展开,以帮助复习七下历史知识。

初一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优质5篇)

初一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优质5篇)

初一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优质5篇)1.初一下册历史复习提纲第1篇一、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二、贞观之治:(“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1、治国思想: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

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被唐太宗比喻为镜子)2、唐太宗治国措施:①政治:完善三生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完善科举制度(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官吏政绩。

②经济:减轻人民的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③军事: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3、唐太宗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统治。

4、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5、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

]唐太宗亲眼目睹隋朝的覆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体现了唐太宗重视君民关系的治国思想.三、武则天的统治: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1、措施:①政治上: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②经济上: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

2、影响: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四、开元盛世(“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统治措施:①政治上: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②经济上:发展经济,改革税制;③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时期都出现了繁荣盛世局面,共同原因:国家统一安定,统治者勤于政事,重用人才,重视发展农业,重视吏治等。

启示:政治清明稳定,社会就会发展,否则社会经济就会遭到破坏。

统治者怎样做才能使国家富强?要爱惜百姓、提倡节俭、注重经济发展、重用人才、保持社会安定等。

初一级下学期历史教学工作计划2.初一下册历史复习提纲第2篇一、带着情感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精选)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精选)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第一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隋朝建立者:杨坚(隋文帝) 建立时间:581年年号:开皇定都:长安陪都:洛阳统一:589年意义:是继秦汉之后,又一次统一。

隋朝实现统一的条件:客观上:①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②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③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

主观上:①隋朝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②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陈朝都城:建康(今南京)大运河开凿原因:为大大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

开凿时间:隋炀帝时期开凿的用时六年。

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连接五条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三点、四段、五河)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开凿大运河的影响(意义、作用):①大运河通航后,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②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③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④此后,历朝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隋朝灭亡的原因:统治者推行暴政,导致农民起义,最后被推翻。

唐朝建立者:李渊(唐高祖,开国皇帝)建立时间:618年都城:长安李世民(唐太宗)上台时间:626年,627年改年号“贞观”。

魏征著名谏臣,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贞观新政主要内容:①在赋役制度方面,唐朝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使人身关系束缚逐渐松弛;②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③唐朝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

《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第三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武则天原为唐高宗的妃子,兼通文史,多谋善断,受到高宗的宠爱和倚重。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第1课隋朝的统一一、隋文帝统一南北1、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朝灭南朝的陈,实现南北统一。

⑴隋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⑵意义: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2、隋文帝的改革措施政治上:中央设立三省六部制;地方实行州县两级制。

经济上:清理户口,整理户籍;继续推行均田制;轻摇薄赋。

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二、大运河的开凿(1)开凿目的: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中心:这条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南抵余杭,全程2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4)南北四段和连接水系:这条大运河由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5)作用、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与交流。

三、李渊灭隋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死。

李渊父子在太原起兵,迅速占领长安。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第2课“贞观之治”一、“贞观之治”1、唐朝开放的民族政策很成功,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

2、唐太宗重用贤才,虚心纳谏。

房玄龄长于谋略,杜如晦善于断决大事,唐太宗就任用他们做宰相。

魏征为人刚正,敢于直谏,他前后进谏200多次,深受太宗器重。

3、唐太宗的统治措施:①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地方官的素质。

②经济上:继续推行均田制,奖励垦荒,轻徭薄赋。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提纲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提纲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提纲一、秦始皇统一中国
1. 秦国的崛起
2. 秦始皇的统一战争
3.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4. 秦朝政治改革
二、汉朝的建立和外交政策
1. 刘邦的起义和汉朝的建立
2. 卫青、霍去病等将领的取胜
3. 中原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4. 丝绸之路的开通
三、汉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
1. 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2. 科举制度的建立
3. 文化艺术的发展
4. 医学、农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繁荣
四、唐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
1. 唐朝的建立
2. 太宗、文/武/肃/代四次变法
3. 唐朝文化的繁盛
4. 大唐风华的盛世
五、宋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
1. 北宋时期的政治制度
2. 翰林学士制度和制科考试
3. 北宋文化的繁荣
4. 南宋的建立与文化艺术成就
六、明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
1. 明朝的建立
2. 洪武、永乐、嘉靖等朝代的政治制度
3. 明朝文化的繁荣
4. 明朝科技、地理、医学等学科的发展
七、清朝的建立和政治制度
1. 清朝的建立
2. 三藩之乱和居庸关之战
3. 清朝的封建政治制度
4. 义和团运动和戊戌变法
八、民主革命和近代史
1. 辛亥革命的爆发
2.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3. 国共合作与抗日战争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以上为七年级历史下册的知识点提纲,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文化成就等重要内容。

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我们的国家、
民族的发展历程,这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成长都有很大的帮助。

202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复习提纲

202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复习提纲

202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复习提纲第一章:秦始皇统一中国1.1 秦国的崛起- 李斯变法- 秦国的军事强大1.2 秦汉的争斗- 项羽与刘邦的战争- 刘邦的胜利与建立汉朝1.3 秦汉政权的发展- 秦汉政权的组织体系- 郡县制的建立1.4 秦汉文化的传承- 秦汉文化的特点- 秦汉文化对后世的影响第二章:西汉王朝的兴衰2.1 汉武帝的统治- 汉武帝的改革措施- 西汉的边疆扩张2.2 王莽篡权与公孙氏的- 王莽的改革失败- 公孙氏的与灭亡2.3 东汉王朝的兴起- 光武帝的- 东汉的统治和衰落2.4 西汉文化的繁荣- 文学艺术的发展- 文化传承对后世的影响第三章:秦汉之后的中国3.1 三国时期的分裂- 曹操与刘备对抗- 孙权的东吴3.2 三国时期的兴衰- 吴蜀之间的斗争- 三国时期的文化繁荣3.3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东晋的统治与北方民族的入侵- 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3.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的传入与发展- 文化繁荣对后世的影响第四章: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4.1 丝绸之路的开通- 丝绸之路的起源- 丝绸之路的繁荣与影响4.2 中华文明的传播- 中华文明的传播方式- 中华文明对周边国家的影响4.3 南海丝绸之路- 南海丝绸之路的起源- 南海丝绸之路的重要性4.4 对外交往与文化传播- 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 古代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以上是《202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复习提纲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知识提纲整理)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知识提纲整理)

背诵题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的统一1.581年,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589年灭掉南方的割据政权陈朝,统一全国。

2.隋统一后措施: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二:开通大运河1.开通大运河的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起下令开凿大运河。

2.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3.开通运河的影响: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隋文帝即位后,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3.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四:隋朝的灭亡1.隋炀帝残暴的统治导致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2.科举制创立的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 300多年。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唐朝建立和“贞观之治”1.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原镇守太原的隋朝官僚李渊趁机起兵。

618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3.贞观时期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经济上: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发展农业。

军事:唐太宗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

二:女皇武则天1.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下册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古代疆域的变化、农业与手工业、商业与手工业的发展、中国古代城市与市场的变迁、大运河与各大运输线、中国古代科技与书籍的发展、中国古代教育制度、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化交流与交通、以及中外交通运输的比较等。

一、中国古代疆域的变化1.西周时的疆域、著名战役与变化2.春秋战国时期的疆域变化3.秦朝和汉朝的疆域巩固与扩展4.其他朝代的疆域变化二、农业与手工业1.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与成就2.农耕文化的传播3.农耕手艺的改进与技术革新4.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与成就三、商业与手工业的发展1.商业的起源与发展2.秦汉时期的商业繁荣3.商业活动的组织与发展4.商业关系与商业道德四、中国古代城市与市场的变迁1.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与发展2.唐宋时期的城市与市场繁荣3.城市特点与市场规模的扩大4.城市与市场的功能与影响五、大运河与各大运输线1.大运河的修建与发展2.大运河的重要性与功能3.其他重要运输线的建设与发展4.运输线对经济与社会的影响六、中国古代科技与书籍的发展1.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与影响2.中国古代书籍的发展与出版3.科技与书籍对社会文明的促进七、中国古代教育制度1.中国古代教育的起源与发展2.古代教育的体制与内容3.儒学与科学的并重八、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1.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概述2.四大发明的意义与影响3.科技对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促进作用4.中国古代科技的传播与交流九、中国古代文化交流与交通3.文化交流与物品贸易的影响十、中外交通运输的比较1.中国与西方的交通运输发展对比2.中外交通运输的相互学习与影响。

七下历史复习提纲

七下历史复习提纲

七下历史复习提纲一、古代的非洲•非洲的地理特点•古代非洲人的生活方式•埃及文明的兴起和发展•西非的古国家:加纳、马里、锡金二、古代的美洲•美洲的地理特点•奥尔梅克文明的兴起和衰落•玛雅文明的繁荣与灭亡•阿兹特克帝国的崛起和覆灭三、古代的中国•中国的地理特点•先民的迁徙与部落联盟•夏、商、西周三代的政治与经济•东周时期的分裂与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秦朝的统一和统治者秦始皇•秦朝统一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化•西汉的兴起和汉武帝的扩张战争•东汉时期的黄巾起义和三国鼎立四、古代的印度•印度的地理特点•印度的种姓制度和宗教•摩揭陀王朝的兴起和阿育王的统一制度•部分的笈多王朝和长暂的外来统治•印度教的发展和佛教的兴起五、古代的希腊•希腊的地理特点•米诺斯文明的兴起和巴尔干半岛的殖民扩张•古希腊城邦的兴起和民主制度•古希腊的奴隶制度和雅典民主的特点•古希腊的科学、艺术和哲学成就•马其顿王国的崛起和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六、古代的罗马•罗马的地理特点•罗马城的建立和成长•罗马帝国的扩张和统一•罗马法的发展和影响•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传播和迫害•西罗马帝国的衰落和东罗马帝国的延续七、古代的东亚•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中国唐宋时期的繁荣与开放•日本和朝鲜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蒙古帝国的兴起和征服•元朝的统治和元朝始祖忽必烈•朱元璋建立明朝和明成祖的统治八、古代的阿拉伯•阿拉伯的地理特点•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和穆罕默德的创立•阿拉伯帝国的繁荣和伊斯兰教的快速传播•阿巴斯王朝的进一步扩张和文化繁荣•西班牙穆斯林王国的兴起和繁荣以上为七下历史复习提纲,包含了古代的非洲、美洲、中国、印度、希腊、罗马、东亚和阿拉伯等地区的历史要点。

通过复习这些内容,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古代世界的发展和演变。

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现代世界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考点:大运河的开通及作用七下P4 能力要求:识记理解一、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隋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意义: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隋的灭亡:暴政引起农民起义,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1、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③统治者提倡节俭。

3、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大运河的开通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通原因: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3、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7、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8、流通七省区:(略)9、开通的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考点:“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七下P8—9 能力要求:识记考点:武则天的政绩七下P9 能力要求:识记一、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李渊就是唐高祖。

★★.思考:秦亡汉兴,隋亡唐兴,有什么共同之处?秦亡汉兴,隋亡唐兴的相同点:①秦隋都是在完成统一后很快灭亡的。

秦隋后期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灭亡的原因都是统治者残暴道,政治黑暗,滥用民力,经济倒退,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②汉唐的兴起都是统治者吸取前朝的教训,都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且都成为影响当时世界的大国;汉唐两朝初的统治者,都勤于政事,轻徭薄赋,发展生产,都整顿吏治,任用贤良。

二、“贞观之治”1、唐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①吸取隋亡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②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③崇尚节俭,节制享受欲望。

④合并州县,整顿吏治。

⑤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魏征为著名谏臣。

⑥大兴学校,发展科举。

2、效果: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3、评价: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

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

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贞观政要》是记录唐太宗政绩和他与魏征等议论古今得失的书。

★★.比较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项目汉武帝唐太宗政治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重视人才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发展科举经济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亲临治理黄河,重视兴修水利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役和徭役军事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使匈再无力与西汉对抗在西域设臵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思想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办太学重视人才培养,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学员。

民族关系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唐蕃友好★★.中国古代出现治世的原因:①政策因素:农民战争的作用(农民起义迫使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②政治交往因素:民族间融合和中外交往的加强。

③群众作用:人民的辛勤劳动。

④个体作用:杰出帝王将相的个人政治品质。

三、女皇武则天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2、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3课“开元盛世”考点:“开元盛世”七下P12—15 能力要求:识记一、“开元之治”唐玄宗即位以后,“励精为治”:①任用贤才(姚崇);②重视地方吏治;③注意节俭。

这些改革措施,使得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开元盛世的局面是怎样出现的?“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为盛世的出现,构筑了坚实的基础。

唐玄宗个人很有才能,重用贤能,锐意进取,取得显著成效。

1、农业方面:①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②农耕技术提高: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

③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饮茶之风开始在唐朝盛兴。

④生产工具的改进:出现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创制新灌溉工具──筒车。

2、手工业方面: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

②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

3、商业繁荣:①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②长安城: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4、“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5、封建社会经济繁荣和发展的共同原因:①继承性因素:前朝经济基础的继承。

②社会环境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安定。

③政治因素:国家统一、政治清明。

④经济政策因素:统治者调整经济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⑤经济交往因素:民族间的经济交流和中外交往的加强。

⑥群众作用:人民的辛勤劳动。

⑦生产力(科技)因素:生产技术革新(生产工具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水利的兴修。

★★.唐朝衰落的原因:唐玄宗后期,为富庶繁荣所陶醉,骄奢之心日益增长,早期的勤政纳谏作风逐渐退化。

他任用“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为相,宠爱贵妃杨玉环,又用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为相,导致地方军阀安禄山和史思明长达八年(755年—763年)的武装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唐朝从此走向衰落。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第4课科举制度的创立考点: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七下P17—19 能力要求:识记一、科举制的诞生1、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以分科举人取代了魏晋以来九品官人的制度。

★★.思考:隋朝为什么要采用科举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科举制创立前(魏晋以来),土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是做高官的基本条件。

官员大多只能从高门权贵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为朝廷和国家出力。

官员的选拔权力集中在地方权贵手中,不利于中央集权。

利用考试选拔官员。

普通读书人和贫穷人家的子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这样就扩大了选官范围,选官权力也就牢牢控制在中央手中。

2、隋文帝实行分科考试;隋炀帝时,正式设臵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3、意义:从此门弟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二、科举制的完善1、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

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是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

{进士(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查治理政事的能力) 明经(背诵儒家经典)四书:《大学》 《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2、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3、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

4、唐玄宗: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

人物 贡献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诞生阶段隋炀帝 正式设臵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唐太宗 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 完善阶段 武则天 增设殿试、武举唐玄宗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三、科举制的影响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也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第5课 “和同为一家”考点:文成公主入藏 七下P23—24 能力要求:识记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一、西南──吐蕃(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2、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3、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4、8世纪初,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成为“和同为一家”了。

★★.松赞干布向唐朝求婚的原因:十分仰慕中原文化★★.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使节向唐朝求婚时的情景。

★★.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许多工业品、谷物、菜籽、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文成公主是一位献身于两大民族友好团结伟大事业的优秀女性,她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二、北方──回纥的勃兴1、回纥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

2、8世纪中期,唐玄宗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

三、东北──靺鞨(“车书本一家”)1、7世纪末,粟末靺鞨部首领大祚荣统一了周围各部,建立政权。

2、8世纪前期,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加授渤海都督。

从此,粟末靺鞨政权以“渤海”为号。

粟末靺鞨有“海东盛国”之称。

3、唐朝管理东北边疆的机构是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

四、西南──苍山洱海间的南诏1、六诏居民是今天彝族和白族的祖先。

2、南诏首领皮罗阁统一六诏,唐玄宗封他为云南王。

民族 活动地区 与唐朝的关系今何族的祖先 吐番 西南 和同为一家: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通婚。

藏族 回纥 西北 唐玄宗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维吾尔族 靺鞨 东北 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满族 南诏 西南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