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3论述类文本阅读“归纳要点,概括中心”解题步骤及解题四法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3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解题思维、途径和应注意的问题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3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解题思维、途径和应注意的问题

主标题: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解题思维、途径和应注意的问题副标题:探寻该考点解题思维所在,找寻更好的解题途径,明确解题应当注意的各方面问题关键词:解题思维,途径,问题难度:3重要程度:4内容:一、解题思维:(一)、抓住重要语句。

文章或语段中的重要语句是我们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关键所在,尤其是作者表达观点态度比较明确的一类文章,文中的重要语句,就是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依据。

比如,议论文中的起始句、终结句、论点句,散文中的卒章显至句、议论抒情句。

(二)、着眼标志词语。

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是在文章或语段中分散显现,有的是散见于文章的字里行间,就应当作综合的归纳分析。

文章或语段中的一些标志词,如“认为”、“以为”、“感到”等之类的词语,往往是作者直接表明观点态度的句子,抓住它也就抓住了作者在文中的思想动态,归纳起来便于梳理,便于把握。

(三)、注意提示语、附加语。

提示语、附加语往往为解答问题指明方向,使我们明确答题的重心、范围。

提示语主要指文段以及试题出现的提示性语言,附加语包括注解、题解、时间、背景等,它往往对分析作者的观点有很大的启迪性。

二、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途径途径多种多样,主要有三条。

1.从概括性强的句子入手:有的文章的观点是直接表述的,抓住了概括性强而又表达某种看法的句子,就抓住了作者的观点态度。

2.从文中运用的材料入手:文中运用的材料,不论是事实还是文献资料,总是要表达一定的观点的。

因此,从分析材料入手,是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重要途径。

3.从作者的评述入手:有时候,作者把自己的观点态度隐含在具体的评述之中而不直接说出。

这就要求从分析具体的评述入手,提出精要,作出概括。

三、分析概括观点态度应注意的问题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1.整体解读。

要摆脱自己的“思维定式”,寻找作者的思路,不能越俎代庖,把自己的观点态度强加在作者之上。

分析概括全文的观点态度固然要注意这一点,即便是分析概括文章局部表现的观点态度,也应如此。

高考复习之论述类文本: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高考复习之论述类文本: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论述类文本5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一、解读高考1.考纲考情(1)理解:①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2)分析综合: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从选材上看,范围较广,文化色彩浓郁。

近年来,高考考查的论述类文章涉及文艺理论、文化学、艺术与美学、历史学、气象学、建筑学、日常生活与饮食等。

2.趋势分析近五年以来,新课标全国卷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以社会科学类文章为主,考查重点有理解文中的重要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文章的分析与归纳。

备考重点是强化学生对重要概念内涵与外延的迅速解读判断能力,以及对较复杂句子逻辑关系的正确把握。

二、考点探究考点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归纳内容要点”。

是指把现代文阅读中的整体内容或其中某一部分内容用几句简明的话扼要地表达出来。

它是一种提炼和综合的过程,即在正确理解有关内容的本质后进行提炼说明。

如果内容比较复杂,还需要把若干要点合并或归纳共同特点后再概括。

“概括中心意思”。

是把文章内容主旨化,是一种“化零为整”的归纳整理过程。

它需要运用已提供的文字材料对作者用意、有关背景进行分析,对文章思路作合理的补充或完善,然后用自己的话对内容、主旨加以阐发或概括。

1.阅读《两汉经学》,完成问题。

两汉经学经学的真正确立是在汉武帝时代。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设置五经博士,收博士弟子五十人。

其后博士弟子屡经增加,东汉时多达三万人。

五经博士及其弟子以五经为研习对象,这就形成了经学。

所谓经学,是指专门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

从中国文化史看,经学出现的前提是汉王朝运用国家力量将民间流传的文化经典宣布为国家经典,并设立博士制度予以专门研究,于是,五经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的根据。

从国家制度层面保证儒家经典的传习,确立了儒家经典在中华文化经典中的主流地位,客观上也确立了经学在中国学术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3 论述类文本阅读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方法技巧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3 论述类文本阅读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方法技巧

主标题: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方法技巧副标题:明确考点要点,掌握考点层次,探寻解题策略与步骤,结合例题深入体会。

关键词:归纳,要点,概括,中心难度:2重要程度:3内容:【考点提要】归纳内容要点,是把文章的整体内容或其中某一部分用几句简明扼要的话表述出来。

它是一种提炼和综合的过程,在正确理解有关内容的本质后进行提炼说明,做到全面、准确、简明。

概括中心意思,是把文章内容、主旨具体化,需要运用提供的文字材料,对作者用意、有关背景进行分析,对文章思路作合理补充或完善,综合作者的写作意图,抓住本质进行概括。

它是从具体语言材料中抽取文章主要内容,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过程,是检测语言素质的重要环节;既检验感性思维(理解文本),也检验理性思维(理解命意)。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在信息筛选的基础上对文章材料和思想的进一步把握。

前者的前提是对文章内容有准确的理解,对其写作思路有清晰的判断;还应注意: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作归纳,防止要点遗漏。

后者即概括出来的中心意思要能够覆盖全文或整个段落,不能离题太远、太笼统。

这是互相联系的两方面。

后者指从具体语言材料中抽取主要内容,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过程,包括概括段落中心、归纳内容要点、概括全文中心的循序渐进过程,必须以把握文章的各方面基本内容为基础。

前者又需以整体把握文章意旨即中心意思为宏观指导。

内容要点的归结包括三个层次:1具体的内容加以概括。

具体是指详尽的叙述,展开的描写,充分的论证或说明;概括是指内容的全面,文字的简练。

把具体的内容加以概括,就是化繁为简,要求科学性与倾向性的统一、概括性与具体性的统一。

2抽象的内容加以阐发。

抽象的,也就是概括的。

阐发,即化抽象、概括为具体。

常见的有两种形式:举出实例,分析因果。

3含蓄的内容加以解说。

语句的含蓄,主要表现在: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或某种目的,故意不直接表达想表达的内容,而把它隐含在字里行间;运用象征、双关等修辞格,采用婉曲的手法表达思想、观点、看法。

论述类文本阅读.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doc

论述类文本阅读.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doc

论述类文本阅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班级姓名一、《考纲》要求: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二、考点解说:所谓“要点”“中心”,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

它们可以是指全文的,也可以是指文章的局部的。

“归纳内容要点”包括三层含义:①具体的内容能加以概括;②抽象的内容能加以阐发;③含蓄的内容能加以解说。

“概括中心意思”包含两层含义:①论述了什么内容(指论述的中心或中心论点);②对文章的价值判断。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需要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筛选”,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阅读目的取舍信息的思维活动,捕捉和选取有效的、舍弃无关紧要的内容。

“整合”,就是将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分析、综合,形成符合试题要求的语句表述。

三、典型例题:(2012 江苏)笑的价值[英] 伍尔芙有一些事物,是在语言之外却又不亚于语言的,笑,便是其中之一。

因为,笑尽管没有言辞,却是除人以外任何动物都发不出来的。

一只狗,躺卧在炉前地毯上,因痛哭而呜咽,或因欢乐而吠叫,我们自会明白它的意思,而不觉有什么怪异之处。

然而,假如它放声大笑呢?假如,当你走进房间,它不是摇尾吐舌,表示见到你时的欢愉,而是发出一串咯咯的笑声——咧着大嘴笑——笑得浑身直哆嗦,显出极度开心的种种神态呢?那样,你的反应一定是惊惧和恐怖。

笑,似乎主要是而且纯然是属于人的。

笑因何而起,我们几乎莫名其妙,它何时发生,也难以说清。

幽默是顶峰,只有最罕见的才智才能登上塔尖,鸟瞰整个人生的全景。

喜剧则徜徉于大街小巷,反映着琐细的偶发的事件——它那面明察秋毫的小镜子,映照出在它前面走过的人们身上无伤大雅的瑕疵和怪癖。

笑,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它时时都在提醒着:我们不过是人,而人,既不会是完美的英雄,也不会是十足的恶棍。

一旦我们忘却了笑,看人看事就会不成比例,失去现实感。

要做到能够嘲笑一个人,你首先必须就他的本来面目来看他。

财富、地位、学识等一切身外之物,都不过是表面的积累,切不可让它们磨钝喜剧精神的利刃。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3论述类文本阅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解题策略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3论述类文本阅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解题策略

主标题:“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解题策略副标题:研读这一考点,提高阅读效率,明确解题策略。

关键词:归纳,概括,解题,策略难度:2重要程度:3内容:一般来说,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的内容很多,但对其核心的信息,则往往可以用一句话或几句话来归纳概括。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考查的就是考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该考点属于《考试大纲》“现代文阅读”中“分析综合”方面的内容,能力层级c级。

考场解答“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题,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明确设问类型,确定答案区域。

解答文学作品阅读题,可先整体阅读全文,再看后面问题;也可先看后面问题,再整体阅读原文,但不管采用何种方式,解题之前都应明确设题的类型和考查的角度——因为不同类型的设题,其答案的区域往往也不同。

根据设题类型来确定答案区域,可以使我们的思考更加有的放矢,从而提高考场答题的有效性。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设题有的只是针对某一个段落或几个段落;有时则是针对整篇文章,我们应该根据问题类型来锁定答案区域。

针对某一个段落的设题,有时题目会有明确的标示,如08年湖北卷17题“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文章第⑤自然段的主要观点,不超过20字”。

有时则不明确标示,其答案的区域就要通过我们的阅读和思考来确定,如08年全国卷ⅰ14题“根据文意,说说古阳关为什么闻名遐迩”,通过阅读全文我们不难发现,其答案(①是通往西域边防的关隘;②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关口;③王维《渭城曲》诗中对古阳关的咏叹;④有关“阳关道”的民谚广为流传)的前3个要点就在第2自然段;第4个要点则在倒数第2段。

针对整篇文章的设题,答案则贯穿于全文,解题时要求我们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前提下,尤其要注意各段的中心句、文章的主旨句以及过渡句;对于中心句并不明显或本来就没有中心句的段落,则要通过分析语句间的关系来提取关键词语和概括内容要点。

如08年重庆卷16题“文章描绘了‘时间’的各种行走方式,请简要概括”,其答案的3个要点(①时间在钟表时行走。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3论述类文本阅读“归纳要点,概括中心”解题步骤及解题四法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3论述类文本阅读“归纳要点,概括中心”解题步骤及解题四法

主标题:“归纳要点,概括中心”解题步骤及解题四法副标题:明确考点要求,分析出题技巧,探寻解题步骤,掌握解题四法。

关键词:解题步骤,四法难度:2重要程度:3内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要求考生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语句、语段乃至整篇文章的中心要点。

它常常从以下三个方面出题:(1)能否对具体的内容(比如某一段落)加以概括;(2)能否对整篇材料中心加以归纳;(3)能否对文中含蓄的内容(比如某些人、某些事的特点)加以解说。

概括“内容要点”的要求:1.内容要点要齐全。

指不能遗漏文段的主要内容,必须按要求把文段的要点一一找出来,尤其是题目规定的要点数目,缺一不可,这是内容概括的基本要求。

2.表述角度要吻合。

指答案要与题目的具体要求一致,不能答非所问。

3.作答语言要精确。

要点概括题的作答语言要求精练,字数符合规定,形式合乎题目要求。

一、解题步骤1.带着题目,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带着题目阅读有利于我们更快更好地筛选出相关信息。

阅读时,要重视标题、起始段、结尾段及各段落的首尾句的相关内容,理清全文的脉络。

阅读时既要弄清字面上的意思,又要力图获取字里行间的隐含信息;既要注意文中隐含情感的文字、传递知识的语段、阐释观点的段落,还要特别注意超出常规的新思维。

2.对照考题,找到答题区间,筛选出相关的语言材料,选好答题的角度,组织好答题的语言。

这类题目的语言表达,可采取诸如“摘录法”“浓缩法”“拼接法”“改写法”“活译法”“仿写法”“分析法”“综合法”等。

3.快速浏览全文,拟出答案。

(1)注意理清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抓准核心句子——起始句、重点句、归纳句,这些句子常常是提炼文段(或全文)内容要点(或中心意思)的依据。

概括中心要点时,要注意保持概念的一致。

对于文中比较长的句子的紧缩,要注意把握住其要点。

(2)要注意文段中多次出现的词语、意义相近的词语,这些词语是内容要点、中心意思的外在表现,不可忽视。

(3)概括时,要注意保持角度一致,概括的层次要恰当,内容要涵盖得全面正确,概念要限制准确,表达要精练确切。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归纳内容要点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归纳内容要点

论述类文本阅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突破核心词语,挖掘深层含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艺术实践证明,要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就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

如果不能把握和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真实和社会历史的真实,不能把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成功地揭示出来,就没有活生生的真实的人,就没有真正深刻的典型。

巴金曾经指出:“为了应付新的需要,有人注意到了优点和缺点,于是在正面人物身上加入一些缺点,在动摇人物身上加入一些优点,总之使得每个人甚至反面人物都带有‘人情味’。

但是作品里面的那些人仍然没有血色,不像真人。

为什么呢?我想有一个原因是,除了优点和缺点以外,活人的身上还有别的东西。

”人类复杂的内心图景,不是用几笔鲜明的色彩可以描画清楚的,不是“优点”“缺点”这种具有确定范围的概念性语言可以概括的。

事实上,人的性格世界有很大的模糊性特征,了解人物形象的模糊性,对作家塑造人物性格,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性格元素模糊性主要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性格元素之间往往是不同向的,甚至是彼此矛盾对立的: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肯定性方向,表现为善,表现为美,表现为真,表现为圣洁;另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否定性方向,表现为恶,表现为丑,表现为伪,表现为鄙俗。

这种双向性,使一个人的性格表象变得纷纭复杂,使一个人有时像他自己,有时又不像他自己;有时忠于他自己,有时又背叛他自己。

这就是说,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元素往往不能按照同一确定的方向运动,而正是这种非同向发展的各种性格因素,才形成人物性格的模糊性。

例如,构成阿Q性格整体的元素是非常复杂的,而这些杂多的性格元素,又表现为双向性:质朴愚昧又狡黠圆滑,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这些元素在自身运动的过程中,互相碰撞,互相交叉,形成复杂的性格表象。

性格元素模糊性的另一层意思,则是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都带有二重性,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3 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文的归纳和概括方法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3 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文的归纳和概括方法

主标题:论述文的归纳和概括方法副标题:分别总结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的方法技巧,有理有据,全面提高现代文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论述文,归纳,概括,方法难度:3重要程度:3内容: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思想是高考论述文阅读的一个重要考点,下面我们即结合《宇宙的未来》作一解读。

一、逐段归纳,合并段意,概括要点。

文章设计段落、层次的目的是为了区分内容的。

归纳内容要点时,可以从对每个段落的意思分析上入手,通过对段落的分析,找出层次,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进而明确文本的主要内容。

例如这篇文章,通过逐段归纳,我们可以概括出三个层次的内容:巫师预言宇宙的未来,宗教预言宇宙的未来,霍金科学地预测宇宙的未来。

二、注意抓住各段的中心句或概括句。

中心句和概括句往往都是要点。

因此寻找中心句和概括性语句来概括内容要点,是最重要的途径。

这就要求我们要特别严重注意文段的总起句、总结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这些句子大多是中心句。

对于没有中心句或概括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间的关系(因果、递进、并列等),从而分析并把握其内容要点。

例如这篇文章第11、13段的最后一句都是该段的中心句,也是课文的内容要点。

中心句或概括句前往往会有这样的提示词:“这意味着”“这表明”“因此”“所以”“我认为”“我们可以断定”等,注意这些提示词有助于我们快速归纳要点。

三、根据不同文体来归纳要点。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写作模式,论述文要紧紧抓住说明的对象、顺序及其特征,这些内容多为文本要点。

例如本文是一篇关于预测宇宙未来的自然科学类说明文。

按时间顺序讲了古代的巫术和近代的宗教预言都是荒谬可笑的,而现在科学预言是可行的,可靠的。

又按逻辑顺序谈到宇宙的未来能预测吗,为什么能预测,预测的结果等,弄清了这些,也就把握了主要内容。

四、重视频繁出现的词语,即文章的关键词。

仔细阅读第6至25段(这一部分也是课文的主体部分),可以发现文中有些词语――预言、混沌、宇宙的密度、临界值、暗物质、黑洞等多次出现。

2016届高考语文 专题13 论述类文本阅读(必考)课件

2016届高考语文 专题13 论述类文本阅读(必考)课件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就是根据文章的线索和
材料安排的顺序,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等问题。具 这是把握作者写作思路的手段,也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旨、 分析写作技巧的重要环节。
体来说就是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弄清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对于论述类文本,内容要点的呈现方式主要有:论点及分 论点、论点的若干论据、现象背后的本质、产生现象的原因、 发展导致的结果、分析得出的结论等。而中心意思一般都在概 括文章或段落后才得出,也有少数以观点句的形式直接呈现。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整体把握主旨,思悟隐含意图 分析概括 利用显性因素,挖掘潜在信息 观点态度 综合分析鉴别,依文合理推断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就是对文中明确提出的观 点进行分析、阐释或评价,转换成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对作者 在文中隐含的观点进行归纳、提炼、概括,使之明朗化、具体 化、简约化。
怎样筛选并整合信息? 筛选并整合信息的前提是善于区分和辨析信息。能够通过比 较分清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次要信息,哪些是明示信息, 哪些是隐含信息;能够辨析内容的性质以及内容之间的关系, 分清哪些是观点,哪些是材料,哪些是原因,哪些是结果,哪 些是前提,哪些是结论等。在语言形式上,要特别关注材料中 的指示语、概括语、主旨句、过渡句和标题用语等。“整合” 意味着要根据试题提出的条件,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源进行分类 集中,重新组合,粗略概括。文章中有些信息是明摆着的,叫 做“明示信息”;有些信息则藏在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如副标 题、注释、文中的括号内的内容等,叫做“隐含信息”。这些 信息是我们阅读社会科学类文章应该注意的,同样是考查筛选 并整合文中信息的命题重点之一。
的,还需要重视以下几点: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3 论述类文本阅读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命题形式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3 论述类文本阅读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命题形式

主标题: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命题形式副标题:全面分析高考试题,把握这一考点考查情况,明确高考命题形式。

关键词:分析概括,概述,命题形式难度:2重要程度:3内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与“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不同的是,它要求考生能够从阅读材料中概括出作者的看法并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价,而不是单纯的分析文章所述的事件或所说的道理的具体内容。

有些文章,其中心思想到底是什么,很难给人以明确的解释,而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观点和态度则是比较客观的,或赞成,或反对;或喜爱,或厌恶,比较容易掌握。

对于读者来说,首先把握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才能更好地了解作品的思想,所以,高考试题从目前看,考查这方面的内容更多一些。

出题的形式,或者辨析从文中得出的判断的正误,或者辨别与原文意思是否相符,或概括简答等等,因而要将文中的信息进行辨别、比较、筛选,抓住重要信息材料,联系文章,根据题干要求仔细推敲、揣摩、分辨正误,并能表述出来。

一、什么是作者的观点态度1.所谓“观点”,就是作者对事物所持的看法;是对论述的社会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所谓“态度”,就是指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包括肯定与否定、爱与憎、褒与贬,以及某种程度的保留等。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也就是文章的意旨。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一能力点,是在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进一步要求。

2.作者的观点态度,在不同类型的文章中有不同的表现形态。

一般说来,论说性的文结字是明朗的、直说的;但有的文章作者的观点态度就不够明显。

有的文章从总体上看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明确的,但具体到对文中某一部分内容的观点态度,如引用、转述多人观点时作者本人的意图就比较隐蔽;文学作品则比较含蓄。

论说性的文章中,中心论点、分论点以及某些评论,就是作者在文中的主要观点。

叙述性的文学作品,一般以写人、叙事、写景见长,观点态度等不直接说出,但是,也是可以捕捉到的。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3论述类文本阅读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全面解读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3论述类文本阅读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全面解读

主标题: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全面解读副标题:全面解读高考论述类考题,分析相关特点及命题特点,并做考势预测。

关键词:高考,论述类,阅读,解读难度:2重要程度:3内容:高考语文每年都会考查论述类文本阅读,所考内容广泛,涉及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历史、伦理、哲学以及教育探索、考古研究、诗画评论、文学评论和艺术鉴赏等。

这一类阅读主要考查考生对社会科学的了解,是语文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一个点。

综观2011年高考语文全国17套试卷,其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选文具有以下特点:一、学术性强学术性一是指它的专业性,二是指它的系统性。

无论是经过命题者删改的文章,还是命题者从原文中节选的片段,都是如此。

二、品位高雅高考所选的论述类文本,其作者多为一流学者或作家,既有名家经典也有鲜活时文,所论述的多为某一领域的重要问题,不仅有着独到的见解,而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信息量大,语言也比较规范。

同时,这些文章也体现出作者鲜明的个性。

三、重点突出高考语文试题的论述类文本主要包括科技文化和文学艺术两大类。

这主要是考虑到高中生的知识背景和解读能力,尽可能减少一点解题的障碍。

除此之外,从题目的设计来看,题量一般为3~4题,分值为9~18分不等,基本上维持高考小阅读的形式。

题型以选择题为主,辅以简答题。

选文篇幅一般在1000字左右。

命题特点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主要考查了考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一、理解能力理解类试题侧重考查考生对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对文章各个段落、整体文意的把握;要求考生从表情达意出发,从理清思路出发,立足于篇章和主旨去分析句子,读懂文章。

2011年高考语文17套试卷对该类试题均有所涉及。

二、分析综合能力1.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

所谓筛选整合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将文中相关而又分散的信息提取并集中起来,加以处理。

这类试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既体现为几个层次能力的综合考查,又体现为对文本信息的高度综合考查。

2016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3论述类文本阅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概述

2016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3论述类文本阅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概述

主标题: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概述副标题:总结这一考点所用的方法技巧,具体应注意到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归纳,概括,技巧难度:2重要程度:2内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就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整理的阅读思维过程。

一般来说,一篇文章的每一个主体段落都相对集中表达了一个中心思想。

我们把这个中心思想叫做段落的中心。

段落的中心有时用中心句或中心词加以概括,这种中心句或中心词往往分布在段首的开启句或段末的收束句。

有的段落没有中心句或中心词,这就要在深入把握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找到一个上位的词句总括全部内容,这就是概括段落的中心。

一个段落的中心往往就是全文的一个内容要点。

一般来说,文章有几个主体段落就有几个内容要点。

多个内容要点按或并列、或对比、或层进、或阐释等关系组合在一块,就形成了文章的中心。

论述文中的内容要点大多是全文的分论点,全文的中心意思大多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分论点与中心论点大多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是从具体语言材料中抽取文章主要内容,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阅读思维过程。

这个过程包含概括段落中心、归纳内容要点、概括全文中心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是指将文章的整体内容和文章的主题中心用简明的语言表述出来。

1.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有文体特征意识:论述文,论题、论点(分论点)是主要信息,论据和论证是次要信息;说明文,说明的对象、说明的内容和对象的特征(特点)是主要信息,说明的方法及运用到的材料是次要信息。

要有切层分层意识:研究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

同一关系取其一;相属关系取其”属”;相并关系取其”和”;主次关系(偏正关系)取其”主”。

要有全文整体意识:分析归纳时,要从全文出发、整体把握,才能全面准确。

语言组织方法主要有:(1)采用摘句法: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进行压缩;(2)采用合并法:在各层意思不可缺时,可将各层内容合并起来;(3)采用提炼法: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的重点,选择主要内容;2.分析归纳中心意思,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1)寻找中心句(段),概括中心意思:有的标题即是中心,有的开头点明中心,有的结尾揭示中心。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3论述类文本阅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考点指要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3论述类文本阅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考点指要

主标题: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考点指要副标题:明确归纳要点的一般步骤,注意归纳要点的几个问题,尤其是要注意的两个方面。

关键词:归纳,概括,考点,指要难度:2重要程度:3内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要求归纳某一片段的思想内容或整篇文章的中心。

文章的内容要点,就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

文章的内容要点,可是指全文的,也可以是指文章的局部的。

这一考点主要以主观题(如填空、简答、摘要)的形式来考查,当然在做选择题时也离不开这种能力。

归纳概括能力是建立在准确理解和信息筛选基础之上,是理解分析基础上的综合,也是较难的认知活动。

试题通常要求概括文本的核心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或者对要点进行归纳。

归纳要点的一般步骤:整体感知→锁定区域→筛选信息→提炼概括归纳要点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1、分析句与句间的关系2、抓关键词语,比较分析、归纳合并3、概括提炼要点。

归纳要点时尤其要注意下面两点:1.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在具体的文章中,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因此寻找概括性语句来概括内容要点,是最重要的途径。

2.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为了防止内容要点的遗漏,应对相关文字作大致的层次分析。

例如,2008年重庆卷《时间怎样地行走》第15题“文章是围绕人的成长与对时间的感受来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

”本题要求考生对全文的内容要点进行归纳概括,需要统揽全文,对文章作出大致的层次分析,明确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构思的,从而概括出“童年时代感受到人的生活和快乐受时间的支配;青少年时代有冷落时间到感受时间无处不在;成年以后由感受时间隐藏在生活里到领悟时间引领生命。

”再看重庆卷第16题“文章描绘了时间的各种行走方式,请简要概括。

”本题要求考生概括时间的各种行走方式,文章作者是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的顺序写了自己从挂钟、手表、白发等具体物象中感受到的时间行走,最后领悟到生命中的时间行走。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3 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方法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3 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方法

主标题:论述类文本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方法
副标题:寻求方法上的突破,使得学生能够从方法上掌握这一考点,以求高分。

关键词:理解,句子,方法
难度:2
重要程度:3
内容:
理解句子的方法如下:
1.摘录法:顾名思义,就是选摘原文原句来作答。

2.浓缩法: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按照题目规定的字数,将其“浓缩”为合乎规范的句子作为答案。

3.改写法:依据题目,将原文中的某个或几个句子,作点改动,使其合乎答题的要求。

4.拼接法:将分散在文章各处的某个句子,有机地拼接融合在一起,使之满足答案的要求。

5.仿写法:依照文章中的某个句子的形式,再造一个形式上与其相似而内容上又合乎提问要求的句子,使之成为答案。

6.活译法:这是指回答那些含有比喻的句子含意的简答题,可以采取翻译(活译)的方法来诠释它,说出这个比喻的本体,等于就找到了答案。

7.分析法:对于分析句子层次、分析某个句子的作用和分析文章层次、分析某种写法的意义的试题,这种方法最管用。

回答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自拟答案。

8.综合法:也就是综合运用以上所述方法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3 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思路与规范-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素材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3 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思路与规范-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素材

主标题: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思路与规X副标题:认真审读试题,明确答题思路,分类总结如何进行规X答题。

关键词:阅读,答题思路,规X难度:4重要程度:3内容:经过近几年的完善,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已经走向成熟,臻于完美。

仔细揣摩,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思路清晰,题型成熟。

如果能依据命题思路,挖掘内在规律,强化答题思路,那么一定能答到点子上,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如果能根据命题题型,探索答题技巧,加强答题规X,那么就一定能答得规X些,提高得分率。

一、含义类就现有命题而言,主要考查重要词语或关键句子的理解,有客观选择题和主观表达题两种题型。

从命题趋势来看,已经由客观选择与主观表达的两者并存逐渐转向主观表达的一统天下。

答题思路上,主要有三点:一是要放入语境。

无论是重点词语,还是关键句子,都要放到具体的语境之中。

二是要划出要点。

要根据上下文,紧扣重点词语或关键句子,划出相关的有效信息。

三是要筛选领悟。

如果是客观选择题,就要通过筛选来作出正确选择;如果是主观表达题,就要通过领悟来做出正确答案。

例如,2008年高考某某卷语文题第19题:“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怜惜的人是最可怕的,所以李逵还是活在书中的好。

”这句话如何理解?粗看全文,立马就可知道:所要理解的关键句子,就是文本的最后一节。

细读关键句子,可以划出三个要点:“连生命都不怜惜”、“最可怕”和“活在书中的好”。

仔细体会,深入进行领悟:“连生命都不怜惜”是说要珍惜生命,无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最可怕”是说要反对崇尚武力,滥用暴力;“活在书中的好”是说李逵破坏性太大,有警醒作用。

根据以上领悟,稍加进行整理,便可形成正确的答案。

规X答题,要做到三点:其一是要点题。

要紧扣题目,在开头标出“理解”。

可直接用“理解”二字,也可用“某词语或句子理解如下”。

其二是要分条。

要分条进行阐述,体现出答题的层次性;要用①②③标示出来,表现出答案的条理性。

其三是要升华。

或略作总结,让答题有所提升;或阐述作用,让解答更加完善。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3论述类文本阅读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3论述类文本阅读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主标题: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副标题:了解考点内容,为答题做好准备关键词:根据,内容,推断,想象难度:2重要程度:4内容:“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是一个阅读能力点和测试点。

这个能力点的提出,表明现代文阅读测试增加了创造性阅读的要求,体现了素质教育创新意识的要求。

阅读中的推断和想象,属于阅读心理学范畴,称为“预测”,是一种根据已知探求未知的过程。

读小说,看电视连续剧,推测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就是推断和想象自觉不自觉的运用。

只要有阅读,就会有推测;完全没有的推测的阅读是不存在的。

根据文章内容作推断和想象,通常放在第Ⅰ卷现代文选读(一)中,用单项选择题考查;第Ⅱ卷中的现代文阅读,偶然也会出现这样的推断题。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主要集中在“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这个考点上,“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想象”这个考点还没有出过考题。

所谓“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是指文章本身没有提供现成的结论,而要通过间接的推断得出结论。

当然这个推断不是凭空进行的,而是根据文章的内容,有根有据地得出的。

推断是一种带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把“推断”列入《考试说明》,这体现了由过去比较注重知识立意向以能力立意转变的命题思想。

推断和想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推断就是推测断定,要求根据已知信息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或对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判断。

它属于逻辑思维,具有抽象性、严密性和理性色彩的特点。

想像,就是在原有表象(主要指语言文字的描述)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

它属于形象思维,具有形象性、创造性和感性色彩的特点。

因此,本考点实质上就是增加了对思维方法的考查,要求能够运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等多种不同的思维方法去思考问题,寻求答案。

推断和想象主要有下列两种类型:1.根据文中的材料推出新的结论。

这实际上是运用原文所提供的材料,在原文允许的范围内,通过想象进行再创造,推出原文没有直接表述的观点,得出原文所没有必要直接得出的结论,或者提出新的看法。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3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中的“数字法则”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3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中的“数字法则”

主标题:论述类文本阅读中的“数字法则”副标题: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是有规律可循的,“三个”意识、“六要”阅读、“十字”秘诀;“二十字”方针,是经过剖析大量高考真题而摸索出来的解题数字法则。

对考生做论述类文本阅读会大有裨益!关键词:论述类,阅读,数字法则难度:3重要程度:4内容:论述类文本阅读中的“数字法则”是便于记忆、易于操作、实战性极强的阅读技巧点拨。

概括地说,即是:“三个”意识;“六要”阅读;“十字”秘诀;“二十字”方针。

试分述如下:【强化“三个意识”】做论述类文本阅读题,首先要有三个意识:文体意识、文本意识、规范意识。

“文体意识”即要把握论述文的文体特点,论述文是典型的议论文,要抓住议论文的三要素,根据议论文的行文思路去阅读文章;“文本意识”即要把握答案来自文中的原则,考纲对论述文的能力要求是基本阅读,不需鉴赏,所以一般答案都能在文中找到相关信息,答题时根据不同问题在文中找到相应的答题区域,然后提取关键信息组合作答;“规范意识”即要规范作答,如果是归纳要点的题要分点作答,不同点体现不同角度,另外要注意根据问题角度来作答,不要答非所问,做到答案清晰简洁。

【要做到“六要”】一要整体把握。

答题要在通读了全文之后再动手,有时甚至需要读两遍,才能真正读懂。

只有读懂了,答题才会准确。

可以先浏览问答题内容,一般问答题都会涉及全文的主要内容,带着问题阅读,有利于迅速把握文章要点。

二要找准论点。

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三要分析论据。

一方面要分清是事实论据还是理论论据,另一方面要能分析此论据是用来证明什么观点的。

四要明确论证方法。

辨明文章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其中,举例论证比较好辨别,道理论证一般指引用了名人名言做论据的,比喻论证指论证的语句采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对比论证一般需找出正反两方面的论述。

五要分析文章的结构。

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引论――本论――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标题:“归纳要点,概括中心”解题步骤及解题四法
副标题:明确考点要求,分析出题技巧,探寻解题步骤,掌握解题四法。

关键词:解题步骤,四法
难度:2
重要程度:3
内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要求考生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语句、语段乃至整篇文章的中心要点。

它常常从以下三个方面出题:
(1)能否对具体的内容(比如某一段落)加以概括;
(2)能否对整篇材料中心加以归纳;
(3)能否对文中含蓄的内容(比如某些人、某些事的特点)加以解说。

概括“内容要点”的要求:
1.内容要点要齐全。

指不能遗漏文段的主要内容,必须按要求把文段的要点一一找出来,尤其是题目规定的要点数目,缺一不可,这是内容概括的基本要求。

2.表述角度要吻合。

指答案要与题目的具体要求一致,不能答非所问。

3.作答语言要精确。

要点概括题的作答语言要求精练,字数符合规定,形式合乎题目要求。

一、解题步骤
1.带着题目,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带着题目阅读有利于我们更快更好地筛选出相关信息。

阅读时,要重视标题、起始段、结尾段及各段落的首尾句的相关内容,理清全文的脉络。

阅读时既要弄清字面上的意思,又要力图获取字里行间的隐含信息;既要注意文中隐含情感的文字、传递知识的语段、阐释观点的段落,还要特别注意超出常规的新思维。

2.对照考题,找到答题区间,筛选出相关的语言材料,选好答题的角度,组织好答题的语言。

这类题目的语言表达,可采取诸如“摘录法”“浓缩法”“拼接法”“改写法”“活译法”“仿写法”“分析法”“综合法”等。

3.快速浏览全文,拟出答案。

(1)注意理清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抓准核心句子——起始句、重点句、归纳句,这些句子常常是提炼文段(或全文)内容要点(或中心意思)的依据。

概括中心要点时,要注意
保持概念的一致。

对于文中比较长的句子的紧缩,要注意把握住其要点。

(2)要注意文段中多次出现的词语、意义相近的词语,这些词语是内容要点、中心意思的外在表现,不可忽视。

(3)概括时,要注意保持角度一致,概括的层次要恰当,内容要涵盖得全面正确,概念要限制准确,表达要精练确切。

(4)注意弄清作品的社会背景,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知人论世。

(5)充分利用题干所提供的信息。

题干常能显示命题意图,显示答题的方向,显示答题的区间,显示答题的方法。

(6)借助归纳概括内容要点、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
标题法(从标题理解中心来作答)、开篇法(抓住首段中心句作答)、结尾法(用画龙点睛的语句的意思作答)、摘录关键句法(利用文中议论、抒情的关键文字作答)、自拟法(根据理解,抓住写作目的作答)
二、概括“内容要点”的方法
1.抓住关键词句,找准答案起止。

解题时应抓住与答案有关的关键语句,确定题目的答案在文中的具体所在。

在多数情况下,文中都有一些词句与题目相呼应,这就给我们找准答案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分析句子关系,理出答案要点。

在找到答案的大致位臵之后,对相关内容的句子关系进行分析,按要求从中提取答案的要点。

把似是而非的答案排除出去,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3.研读意义组合,概括文段大意。

就是要研究段落内部的意义组成,对文段的信息进行抽象,不遗漏必不可少的重要信息。

4.根据题目要求,精确组织答案。

解题时,不但要正确理解作者的原意,更要准确领会命题的意图。

每一道题目,都有其特定的作答要求,诸如语言、字数、角度、方式等方面。

作答前,我们就应该弄清题目的具体要求,以免无谓的丢分。

另外,要高度重视语言的运用,一般说来,应尽可能地使用原文的语句,摘录有概括性的关键词语。

若要用自己的话,也要紧扣原文意思,使用一些有表现力的语句(如成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