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12 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学案)

合集下载

历史二轮复习学案 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

历史二轮复习学案  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

一.知识网络二.核心梳理1.历史条件(1)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

(2)20世纪初俄国处于落后地位,社会矛盾尖锐。

(3)一战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

(4)20世纪初,俄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布尔什维克党日渐成熟。

2.概况(1)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统治。

俄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

(3)七月事件:临时政府使用武力镇压革命,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4)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临时政府,取得起义胜利。

3.结果(1)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成立新政府——人民委员会。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2)苏维埃政权在苏俄确立起来。

(3)1922年,苏联成立。

4.意义(1)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3)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三.思维点拨——十月革命的四大特点1.革命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2.革命道路:开创了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3.革命历程:十月革命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相联、急剧发展的不同性质的阶段。

4.革命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武装暴力夺取政权。

四.难点突破——苏联(俄)对中国民主革命和国家建设的影响1.苏联(俄)对中国的民主革命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1)苏俄(联)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改变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国际环境,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得到了苏俄(联)的声援和帮助。

(2)苏共在中国推行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是造成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出现“左”倾和右倾错误的重要原因。

一.知识网络二.核心梳理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内容:农业——余粮收集制;工业——工业国有化;商品流通——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社会劳动——强制劳动。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学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学案

5、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行的措施有哪些?
6、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标志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反馈:1.有人说,“对于苏联农民而言,1920 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 年的春天阳光灿烂”。
这里“阳光灿烂”的原因是实行了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
(1)经济上:忽视社会主义
的要求,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造成经济效益低下;
统得过死,妨碍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的发挥。
(2)政治上:权力过于

制被忽视,权力愈来愈集中到个人手里,
最后形成了个人的高度集权。
展示:1策的有什么的作用?
3、 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成功,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启示? 4、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实行哪些政策?
宿迁现代实验学校导学案
自主学习
快乐成长
学习内容
第2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导学过程
感悟
预习:★★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①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②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把经济建设搞好。
3.苏联成立:(1)苏联成立:十月革命后,原俄罗斯境内建立了多个苏维埃共和国,它们在自愿
平等的基础上联合起来,于
年底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2)苏联历史沿革: 1)1917年十月革命以前,沙皇俄国(沙俄)。 2)1917年—1922年,苏维埃俄国(苏俄)。 3)1922—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 4)1991年至今,俄罗斯。

2018届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专题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导学案

2018届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专题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导学案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考点归纳]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一)形成的背景:(1)列宁逝世,斯大林确立了在苏联的领导地位。

(2)苏联在当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3)苏联作为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资本主义的封锁和包围中,必须尽快实现工业化,壮大国家力量。

(4)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二)形成过程1.工业化:(1)目的:为了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2)工业化方针的提出(3)开始:1926年,苏联进入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

(4)过程:1926年—1928年,对原有的工业企业进行改造,同时新建几千家企业;1928年—1933年,苏联开始实施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33年—1937年,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5)成就:①苏联从一个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实现了工业化②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化体系③工业总产值位居世界第二、欧洲第一。

(6)经验教训:经验:实施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激发群众的建设热情等;教训: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形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局面,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2.农业集体化:(1)目的:为了解决工业化高速发展对粮食的需求,配合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2)农业集体化方针的提出:(3)开始:1929年下半年起,一场大规模、群众性的集体化运动开始。

(4)完成及意义:1937年,农业集体化完成,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当创造了便利条件。

二.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表现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

具体表现在:1.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并对经济进行直接管理。

2.国家对经济实施指令性的计划管理,用强制性行政手段包揽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排斥市场调节。

3.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

三.斯大林模式的经验教训1.经验:计划经济模式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解决重大问题,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推荐学习]高考历史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2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和苏联的社会主义

[推荐学习]高考历史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2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和苏联的社会主义

专题12 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和苏联的社会主义1.毛泽东说:“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

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广大,所缺的是武装,现已适值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

”他强调湖南暴动“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

这一思想的提出( )A.体现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构想B.表明了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C.说明了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唯一斗争方式D.完善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解析:根据题干可以得知,武装暴动是共识,但是不要把眼光只放在广东,可以看到武装湖南并北上,打破了传统的革命道路路线,为中国革命道路提供了新构想,故A项正确。

答案:A2.《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1940年,是毛泽东全面阐述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代表作。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被直接吸收、借鉴到这篇文章中来。

毛泽东借鉴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三民主义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C.新三民主义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D.毛泽东为全面评价孙中山的历史地位答案:C3.“对于国家的税收、合作社的积累、农民的个人收入这三方面的关系,必须处理适当……国家要积累,合作社也要积累,但是都不能过多。

我们要尽可能使农民能够在正常年景下,从增加生产中逐年增加个人收入。

”上述文字最有可能出自毛泽东的(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新民主主义论》C.《论人民民主专政》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解析:《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于1957年,属于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探索的一部分,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的学说,故D项正确。

答案:D4.邓小平说:“有些理论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吓唬人的,不是右,而是‘左’。

‘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

‘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 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

……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是来自经济领域,这些就是‘左’。

2019高三历史二轮练习课时功课--专项3课时功课12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和苏联的社会主义

2019高三历史二轮练习课时功课--专项3课时功课12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和苏联的社会主义

2019高三历史二轮练习课时功课--专项3课时功课12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和苏联的社会主义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和苏联的社会主义【一】选择题1、巴黎公社委员兰维埃说:“公民们,我高兴得心都要跳出来,话也说不出来了。

不过,请允许我赞颂巴黎人民,因为他们给全世界做出了榜样。

”这主要是指巴黎公社()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B、没收了逃亡资本家的工厂C、废除了旧的国家机器D、打击了国内外反动势力解析:此题是对巴黎公社影响的理解。

材料中的“给全世界做出了榜样”是指巴黎公社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A项正确;B、C、D三项均与题干要求不符。

答案:A2、朱自清在《论标语与口号》中说:“标语口号用在战斗当中,有现实性的必要的。

”与标语“打倒战争!打倒沙皇专制政府!临时革命政府万岁!”相关的“战斗”是()A、巴黎公社B、二月革命C、十月革命D、苏联解体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说明问题的能力。

由“沙皇”可以排除A、D两项,由“打倒沙皇专制政府!临时革命政府万岁!”可判断这是二月革命中出现的标语。

答案:B3、下图是列宁在1917年8月9日越过俄、芬边境时使用的假身份证。

证上化名是伊万诺夫,职务是火车机车司炉。

当时列宁持此证越境的直接背景是()A、布尔什维克党通过近期武装起义的决议,临时政府加强对冬宫的防守B、俄军前线惨败后,临时政府出动军队镇压彼得格勒示威者C、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实际权力D、沙皇军队高级军官挑起叛乱解析:“七月事件”后,临时政府开始大肆逮捕和杀害布尔什维克党人,列宁等人被迫转入地下活动,A发生在10月;C不是直接背景;沙皇统治在二月革命中被推翻,D也不正确。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导学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导学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导学案导学案课题: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型:阅读理解与课堂讨论时间:两个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历史背景。

2. 掌握苏联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成就。

3. 能够分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和失败原因。

教学准备:1.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相关教材和课件。

2. 学生课本、笔记本和铅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时学习的内容,包括列宁和斯大林的领导作用,建立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等。

让学生阅读课本中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文,并回答以下问题:(1)苏维埃政权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2)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内容有哪些?(3)苏联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取得的成就有哪些?3. 小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组织他们进行讨论。

目的是让学生思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和失败原因。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来引导他们的思考,例如:(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哪些方面取得了成功?(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什么最终失败了?第二课时:4. 分享讨论结果(15分钟)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每个小组需要提出一到两个主要观点,并对其进行辩证分析。

5. 教师点评(10分钟)根据学生的观点,对他们的讨论进行点评和补充。

重点强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和失败原因,并引导学生关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让学生自主拓展,并针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和失败理由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

要求他们整理成绩表,并准备下节课进行展示。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将拓展延伸部分的研究成果整理成报告,并准备下节课进行展示。

教学资源:1.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相关教材和课件。

2. 学生课本、笔记本和铅笔。

教学反思:这堂课通过阅读理解、小组讨论和师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历史背景,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思考能力。

2018届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和苏联的社会主义(64张ppt)

2018届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和苏联的社会主义(64张ppt)

解析: ①本题易错选为 C 。主要由于对新 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区别不 清。②十月革命是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斯大林模式是在列宁去世以后由斯大的经济政策。苏俄共产党 领导试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 共产主
义,最后遭到了失败。③此类错误的防范一 要结合其时代背景和目的理解影响、作用、 意义,一要注意对比区分。 答案:D
3.结果 (1)颁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 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2)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
4.意义: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 社会主义革命;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 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开创了国际社 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清单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 政策
项目 背景 苏维埃政权 面临国内反 革命叛乱和 外国武装干 涉的威胁 内容
二、对历史事件的表述忽略时间信息 【典题剖析】 1917 年 11 月 8 日,中国驻俄记
者刘镜人致电北京政府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工 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委员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 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 站 „„” 电 文 中 的“ 广 义派 ” 、 “政 府 ” 分别 指 ( )
(1)恢复部门管理体制,扩大国有企业
经营自主权 (2)注重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
戈尔巴乔 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调整苏 夫改革 联的所有制结构
国内局势失控,最 终导致苏联的解体
问题突破 问题 1 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项目 相同 背景 动力 领导 不同 性质 目的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一战的影响 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 工兵代表苏维埃 列宁及布尔什维克党
使俄国的经济生产恢复到战
前的水平,巩固了工农联盟
背景 相 同 点 结果 特点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教案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教案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教案
一、课题: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二、目标:
1. 了解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尝试与实践。

2. 深入理解苏联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型过程中所遵循的模式。

3. 学习苏联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三、内容:
1. 苏联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所接受的特权性地位:
苏联社会主义改造是建立在已经存在的基本社会结构之上的,特殊社
会阶层(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军队、科技界)获得了特权性地位。

2. 苏联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强调的共同主义特质:
苏联社会主义改造期间,目标是打破多元的社会结构,把资本主义社
会变成一个更共同、更平等的社会体系。

平等的机会和资源是可以共
享的,所有的人都有权利参与政治事务和共同决策。

3. 苏联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关于历史发展的认识:
苏联社会主义改造期间,重视历史的错综复杂性,认为历史是有规律
演变的,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实践,注重通过系统化的实
践来实现民主政治、文化发展、经济发展等等。

四、教学过程:
1. 让学生先对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尝试与实践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共
商教学内容;
2. 通过文献的阅读和讨论,让学生理解苏联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
转型过程中所遵循的模式;
3. 结合实际,让学生提出苏联社会变革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4. 小组活动,分别对苏联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特权性地位、共同主义
特质和历史发展进行探讨,并发表小结;
5. 结课,总结学习成果,着重强调苏联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教案

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教案

第22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战时”的特点;同时它又是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设想和实践,但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具有“共产主义”的特点。

(2)新经济政策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

(3)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促进了苏联的工业化,但也存在不少弊端,影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4)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

但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

(5)勃列日涅夫改革以工业为重点,促进了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但苏联的经济发展也因此陷于停滞。

(6)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开始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但未取得预期效果,后转向政治领域改革,放弃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一、从“理想”到“现实”的“实验”——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1.背景(1)政治上: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2)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3.内容4.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色。

5.评价(1)积极: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财力、物力,保证了军事上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2)消极:不是向社会主义道路过渡的正确道路。

它严重超越苏俄的生产力水平,引发农民和士兵的不满。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1.背景(1)现实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根本原因: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小农经济占优势,工业生产落后。

2.开始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最全版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最全版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教学目标一、思想教育目标1.通过对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讲述,使学生认识:苏联在短期内所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有力地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通过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分析,使学生认识:苏联在取得经济建设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致使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极一时。

它的缺点和弊端成为后来苏联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二、基础知识目标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和农业集体化方针的确定;五年计划的实施;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的重大缺陷;1936年苏联宪法;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盛行;苏联的大清洗运动。

三、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培养学生运用现象和本质、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中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教学要点一、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列宁逝世2.苏联的工业化3.苏联的农业集体化4.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1. 1936年苏联宪法2.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3.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4.苏联的大清洗运动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使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虽然存在着种种弊端,但确实使苏联在较短时间实现了工业化,增加了国力,为以后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取得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使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但是,它本身的严重缺点和弊端,以及个人崇拜风气的盛行,后来成了苏联国民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提高的严重障碍。

本节重点: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本节难点: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评价一、“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一目,教材主要写了以下三个问题:1.列宁逝世。

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斯大林成为苏联领导人,开始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学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学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高一政治新授课学案课题:《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学案编号:1 使用时间:第1 周编写人:审核人:课标要求考情概览年份试题类型考查考点描述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阐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轨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趋势2023浙江选择题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2022海南选择题揭露资本主义的真实面目2023新课标选择题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2022年辽宁选择题马克思主义特点基础知识1.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涵(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时,它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适应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判断一种社会形态的更替是进步还是倒退,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思考:人类社会发展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1 .原始社会(1)地位(2)原始社会生产力特点(3)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特点(4)上层建筑特点(5)解体的原因、过程(私有制产生的原因和过程)2.奴隶社会(1)阶级的含义(2)奴隶制生产关系特点(3)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4)国家的本质及含义(5)奴隶社会的积极评价思考:如何理解阶级分化是私有制的产物,也将随着私有制的消失而消失。

3.封建社会(1)封建社会生产力特点(2)封建制生产关系特点(3)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特点(4)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和主要方式(5)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思考:如何正确看待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课题: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复习课)【设计依据】一、理论依据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课程标准依据1.描述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阐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2. 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轨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学生情况】学生已经完成了必修一第一课的学习,已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但由于学生刚刚开始高中政治课的学习,对学习重点的把握、知识结构的梳理等能力还有欠缺,需要通过系统复习加以指导。

【教学目标】1. 通过系统梳理教材,讲解重点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2. 通过系统复习,使学生对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有更清晰把握,理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进一步树立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

3. 通过知识复习和热点讲解,引导学生坚信科学社会主义,弄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哪来,增加政治认同;引导学生在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中,全面评价一个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培养科学精神;引导学生了解人类对理想社会追寻的过程,批判剥削社会的专制统治,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引导学生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提高学生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自觉性,提高公共参与能力。

【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3.《共产党宣言》二、教学难点1.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2.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科学【教学过程描述】一、课堂导入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和任务安排2.结合时政热点——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等,点明第一课的学习意义。

二、讲授新课(一)知识巩固1.教材梳理:回顾教材内容,明确主干知识。

第一课共有两个框题,我们要思考两个框题之间有何内在联系?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共分两目,第一目围绕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讲述了原始社会的生产生活状况、生产关系的特点,介绍了私有制的确立过程。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程教学设计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名师教案一、课标内容从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

二、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观看视频、史料讲解、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2.学习目标: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苏俄新经济政策、苏联成立时间、两个五年计划、农业集体化、苏联模式等基本史实。

目标2:阅读教材,列举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认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适合国情的,有利于苏俄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重点)目标3:阅读教材及材料,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分析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及弊端,认识苏联在短期内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重点)目标4:阅读教材,了解苏联农业集体化及斯大林模式的相关情况及其影响与弊端,认识到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启示。

(难点)三、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在俄国十月革命后,为了粉碎国内外敌人的进攻,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情况下,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这项政策在当时起到了积极地作用,但是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减产,饥荒流行。

这时的苏俄政府会采取什么措施改变这种状况呢?2.讲授新课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目录(2)自主学习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苏俄新经济政策、苏联成立时间、两个五年计划、农业集体化、苏联模式等基本史实。

(3)合作探究出示任务:任务二:【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填写下列表格,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学生阅读教材和填写。

教师出示答案。

战时共产主义在政策新经济政策衣业..•.•:字行桑粮收集制••.1...1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允许使••A.1J zj**1H-*J用雇佣万动力,允许出租土地,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农民可以自由买卖。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优秀篇)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优秀篇)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优秀篇)《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课标内容1、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2、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2过程与方法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1937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与此同时,出现了重大曲折和失误,主要表现为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切实际的不断变革生产关系;严重违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过度集中、缺乏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新经济政策难点: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时期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三、学法引导:质疑导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阅读课文说一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背景、时间、内容、意义。

2、讨论一下,和平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否合时宜。

让学生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严重阻碍经济发展。

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俄国国情决定的。

在相对落后的情况之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需要一个逐步过渡的阶段,即在一个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巩固工农联盟后,再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它是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

列宁的这一创新精神直到今天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原因:直接原因——经济困难、政治危机根本原因——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水平内容:农业——粮食税;工业——国家资本主义;商业——市场经济;意义:实践——消除危机,恢复经济理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3、苏联的成立(板书)苏联的全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为什么要成立苏联呢?这是恢复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是加强国防,抵抗外来侵略的需要;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际主义政权性质所决定的。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发展》教案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发展》教案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发展》教案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1.2《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必备知识】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两大历史条件和两大理论基石。

2.《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和发表的意义。

【关键能力】培养学生分析科学主义社会演变规律的能力。

【核心价值】1.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历程的意识。

2.树立资本主义一定会被科学社会主义取代的意识。

二、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学习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帮助学生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科学精神】相信资本主义一定会被社会主义取代,弘扬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两大历史条件和两大理论基石;《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和发表的意义。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历程的意识;树立资本主义一定会被社会主义取代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自主探究+小组合作2、情景设置+问题探究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问题导入:社会主义为什么要经历由空想到科学的过程?合作探究:这一变革将把世界上那种旧的、不合适的以及散播无知、贫穷、个人竞争、内讧和民族战争的丑恶制度连根铲除并彻底消灭。

将以合乎理性的社会制度来代替它……创立这一制度可以用说服的办法,使政府相信建立这一制度的原则完全是真理。

——欧文《人类思想和实践中的革命或走向理性社会》1.结合教材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中“丑恶制度”指的是什么?与之相对的理想状态是什么?你认为作者的愿望能够实现吗?(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1.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1.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思考1:为什么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建设美好社会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思考2:结合教材知识,评析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影响和历史局限性。

2.结合教材知识,评析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历史进步性:①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②设计了未来理想社会的美好蓝图③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①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下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下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等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客观认识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同时实事求是地总结其成就与失误。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要认识到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它不仅对苏联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影响了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认真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即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学习重难点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温故知新1.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了__________,其性质是一场___________革命。

同年的11月,起义爆发,这就是著名的十月革命,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__________革命。

2.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是_________主席是______________3.苏俄实行了____________政策来粉碎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学习过程导学问题一、苏俄(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很顺利吗?主要有什么方式建设社会主义?导学问题一、阅读教材,找出并写出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及作用。

________年,苏俄实现新经济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学问题二.你能分清沙俄.苏俄与苏联吗?请说出。

导学问题三、请写出最早加入苏联的四个加盟共和国。

导学问题四、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主要表现在那两个方面?请说出,各自又有什么成果?导学问题五、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以及特点?请评价一下斯大林模式。

2018概论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教案

2018概论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教案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的恢复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还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必须加以引导。从1950年5月起,国家采取了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等形式,开始把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了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使之成为了国营经济的有利补充。
总之,通过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各种非公有制的经济已经被纳入了公有制经济控制的国民经济体系之中。在没收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基础上建立的国营经济,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它已经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成分。它为建国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最基本的经济保证。
授课课题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阐述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思想、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及其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及其重大意义。
能力目标: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方针、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形式及历史经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懂得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成果。
【问题】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如何选择了社会主义?
当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10月1日正式建立时,国家新领导面临一些棘手的问题……社会政体四分五裂,公共秩序和风气已经败坏,被战争破坏的经济遭受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折磨,中国根本的经济和军事落后性,给社会精英争取国家富强的目标造成了巨大的障碍……中国共产党面临严峻的考验。
政治特征:
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一是工人阶级,这是新民主主义国家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对国家的领导通过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来实现;二是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它们在国家政权中占有重要位置,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其中的农民阶级与工人阶级一起,构成新民主主义国家的阶级基础;三是民族资产阶级,它是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中阶级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既可以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也可以被引导走向社会主义,其本身并不代表一种独立的发展方向,因此,这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就集中表现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随着全国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只有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必然使中国社会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和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和导学案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苏联模式等基础知识。

理解二三十年代苏联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过程与方法:通过向学生引入有关历史资料,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能力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对比和分析,培养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形成自己的科学观点和知识结构,达到教学目标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的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它不仅对苏联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影响了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

认真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苏联模式。

【教学难点】正确评价苏联模式。

一、新课导入1920年底,苏维埃俄国国内战争逐渐平息。

但是,工厂停工,农业产量急剧下降,饥荒严重。

面对严重的危机,政府必须调整政策。

苏联是如何建立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怎样的?二、课堂活动目标导学一:新经济政策1.教师讲解: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效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最终战胜了敌人。

但是,对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生产生活的诸多限制,也引起了他们的不满,阶级敌人利用农民的不满,在一些地区组织叛乱,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定。

这就说明1918年开始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能适应新的情况,必须加以调整,尽量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提出问题:针对这种形势,列宁做出了怎样的探索?学生分组制出前后经济形势对比表格,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思考。

2.教师讲述:1921年3月,根据列宁的提议,布尔什维克通过了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的决议,苏俄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向解读】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2)“斯大林模式”;(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命题热点突破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1)背景:国内战争爆发,苏联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2)内容:农业——余粮征集制;工业——工业国有化;商品流通——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社会劳动——强制劳动。

(3)特点:适应战时需要;具备某些共产主义的特征,否定商品货币和市场规律。

(4)评价①积极——在战时特殊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上的胜利。

②消极——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引起人民不满,引发了政治、经济危机。

2.新经济政策(间接过渡)(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的经济政治危机。

(2)内容:农业——粮食税;工业——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商品流通——允许自由贸易。

(3)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

(4)意义①表明苏俄探索出了在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基础之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②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例1、(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17)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

”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

以上论断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答案】C【解析】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指出当前俄国革命应该由资产及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度,“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说明革命斗争的方式,故C项正确。

A项是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之前;B项材料中无法体现出该信息;7月的讲话以及流血事件说明和平夺权已经不可能,故D项错误。

【变式探究】(2016年浙江卷文综历史22)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

它集中反映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B.新经济政策的结果C.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答案】C【解析】分析前后社会结构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前个体农户占有绝大部分的比例,集体农庄农户占【规律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两次尝试探索,也是近年高考命题高频考查的知识点,尤其是新经济政策与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比较,与中国改革开放的联系更是重中之重。

备考时要注意这几点。

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两次尝试探索(1)追随“理想”的实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①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构想: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

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人力战胜了敌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它作为应战解危的非常措施是成功的。

但不是一项发展生产力的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尝试是失败的。

(2)面对现实的实验:新经济政策①一个勇敢的调整:农业:余粮收集制→粮食税;工业:国有→国家资本主义;商业:取消贸易→允许自由贸易;分配:平均分配→按劳分配。

②核心:通过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私有,利用市场机制、商品货币关系来建设社会主义。

(3)不同结果:前者适应了战争需要,但国内战争结束后引发政治经济危机;后者恢复了经济,巩固了政权,找到了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但随着形势发展被逐步放弃。

【变式探究】(2016年江苏单科卷历史19)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

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

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 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 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答案】C【解析】A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命题热点突破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和调整1.“斯大林模式”的形成(1)确立:20世纪30年代中期,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确立了斯大林经济体制。

(2)主要表现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②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④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与专制。

(3)评价①积极:使苏联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国资源,建立、健全工业体系,实现工业化。

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消极: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生产,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成为苏联后来解体的重要原因。

2.“斯大林模式”的调整例2、(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18)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一段时间内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

这一时期是A.二月革命时期 B.国内战争时期C.农业集体化时期 D.德军入侵时期【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变式探究】(2016年浙江卷文综历史22)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

它集中反映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B.新经济政策的结果C.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答案】C【解析】分析前后社会结构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前个体农户占有绝大部分的比例,集体农庄农户占【方法技巧】“斯大林模式”是高考考查的高频点。

对苏联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斯大林模式”等知识点的命题较多;命题形式选择题与非选择并重。

复习备考时,要分析“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影响,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认识“斯大林模式”的深远影响及其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经济改革、苏联解体的历史渊源。

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意义在于找到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2)“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经济上国家实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政治上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于党。

(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经验教训:社会主义制度要在发展中自我完善,社会主义改革势在必行。

2.苏联改革与失败对中国的启示(1)社会主义没有固定模式,关键在于符合本国国情,根据是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马克思主义需要发展,要防止教条主义,要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要坚持实事求是。

(3)要加强执政党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4)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变式探究】从1929到1931年苏联政府对集体农庄粮食的收购价格不断压低,同时出口却从1300万公担提高到5.18亿公担,粮食出口为苏联换取了购买机器的资金,使苏联成为世界市场上机器的最大买主,这说明苏联 ( )A.新经济政策没有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B.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工业积累了资本C.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D.没有抓住西方经济危机的有利时机发展本国经济答案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斯大林模式,考查学生准确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由“粮食出口为苏联换取了购买机器的资金”可知苏联农业集体化目的是为工业积累资本,而不断压低对农民粮食的收购价格则极大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B项正确。

从1929到1931年,新经济政策已经废除,A项错误;C、D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

【高考真题解读】1.(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17)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

”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

以上论断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答案】C【解析】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指出当前俄国革命应2.(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18)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一段时间内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

这一时期是A.二月革命时期 B.国内战争时期C.农业集体化时期 D.德军入侵时期【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苏俄国内战争时期,故B正确;二月革命时期不符合材料“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的时间信息,故A错误;农业集体化时期不符合可耕地面积缩减的信息,故C 错误;德国入侵俄国是在1941年,不符合材料的时间信息,故D错误。

1.(2016年浙江卷文综历史22)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

它集中反映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B.新经济政策的结果C.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答案】C【解析】分析前后社会结构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前个体农户占有绝大部分的比例,集体农庄农户占【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2.(2016年江苏单科卷历史19)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

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

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 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 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答案】C【解析】A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不符,故排除;B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题目中随着苏联“一五”计划的深入,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的现象反映了斯大林模式下,国家片面发展重工业,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导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发展的史实,故C项表述正确;D项的表述与苏联的土地归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史实不符,故排除。

【考点定位】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特点3.(2016年全国新课标2卷文综历史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四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学到什么?》。

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