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1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

• 3、学习与教学过程
三个过程:
(1)学习过程 (2)教学过程 (3)评价/反思过程
1.学习过程
教育心理学研究核心内容
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教师。同学 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 态度的过程
2.教学过程
确定教学目标
组织教学内容
分析教学对象
选择 教学策略
选择 教育方法
选择 教学形式
评价教学效果 ? 找出原因 采取措施
当代教育心理学
教学内容
1 2 3 4 第一部分 绪论 第二部分 学生心理与教师心理 第三部分 一般学习心理 第四部分 分类学习心理
5 第五部分 教学心理
第一部分 绪论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是研究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 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科学。
1、学习与教学相互作用过程的模式
(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
• (1)对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和发展 都起着重要作用(教育学中的教学论、课 程论、德育论) • (2) 对人类学习过程的了解还将为人工 智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2、实践意义
• (1) 提供学与教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 研究成果,帮助教师指导和评价自己的教 学。 • (2) 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帮助教 师解决实际的课堂问题。 • (3)有助于更新教育观念,帮助教育者提 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 3、学习与教学过程
三个过程:
(1)学习过程 (2)教学过程 (3)评价/反思过程
总结: 三大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 程 五大因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 教学环境 三大过程统摄五大要素,又受五大要素的影响和 制约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绪论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绪论

•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 教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 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 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 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 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 在一起。
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过程
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评价/反思过程
•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教育心理学发展 概况 • 第一个时期(1949年—1958年)以马克思 主义为指导,改造旧中国心理学并建设中 国的心理学。 • 第二个时期(1959年—1966年)统一认识, 明确方向,1962年成立了教育心理专业委 员会。 • 第三个时期(1966年—1976年)遭受破坏 • 第四个时期(1976年—)重新恢复、不断 发展的新生时期。
• 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 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 态度的过程。 • 2.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 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 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 能和态度。 • 3.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 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 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 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 检验、反思。
• 学习心理——学生是怎样学习的 • 教学心理——教师是怎样教学,论述与 学校教育实践紧密相联的心理学问题。 • 学生心理——学生的心理发展 • 教师心理——教师的心理品质和专业素 质
• • • • • • •
• • • •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何谓教育中的儿童 论教育促进人的个性发展的逻辑 激进建构主义:一个后现代数学教育观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探析 区域教育现代化实践新探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城市学校适应问题的文 化审思 独生与非独生儿童个性与攻击行为研究 新任特岗教师的现状与培养建议 中学物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分析 外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内涵与特征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 绪论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 绪论

求是,切忌受主观偏见的影响。客观性 原则应是一切学科研究应遵循的通则, 但对于心理学研究来说尤为重要。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要求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选 题要充分考虑学校教育实际的要求,研究情 境的设计要尽可能同实际的教育情境相接近; 研究所得结论要在学校教育实际中得到检验。
E. L. Thorndike 1874—1949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我国最早编写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的学者是廖世承(1924年出版)。 1980 年 , 潘菽出版我国第一部 《教育心理学》。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对象
广义的定义: 1、潘菽(1980):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 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 狭义的定义: 1、美国教育百科全书(1970):教育心理学是对教 育过程中的行为的科学研究,实际上教育心理学通 常被定义为主要涉及学校情景的学生的学与教的科 学。 2、彼得罗夫斯基(1972):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研 究教学和教育的心理学规律。
上的任务两个方面: 从理论上说,教育心理学要为发展与完善学 与教的理论提供心理学依据,同时也要为促 进整个心理科学理论发展提供事实材料与科 学的概括。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内容
就实践任务来说,教育心理学必须选择业已
形成的理论,将其转化为对教育实际工作的 建议,以提高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成效。 但教育心理学在为教育实践服务时,只能为 有效的学与教提供一般原理和建议,而不能 为解决特定情境中的实际问题准备好可以直 接采用的处方。
(三)教育心理学化运动 1 夸美纽斯 2 卢梭 3 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4 赫尔巴特:将“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付诸 实现 (1)提出意识域和统觉团、统觉过程等概念

史上最全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1-3章)

史上最全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1-3章)
(1)班集体的类型★ (根据性质划分):
•团结的班集体 •散聚的班集体 •离散的班集体
(2)学生班集体的特征: 具有育人的目的性、 组织的指令性、成员发展的相近性、活动的 整体性与独立性相结合、伙伴关系的平等性、 教师的影响性。
(3)优秀学生班集体的形成过程 –组建阶段 –形核阶段 –形成阶段 –发展阶段
• 知识要点: • 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定义;学习教 育心理学的意义;发展的三个时期;桑代克、布 鲁纳、布卢姆、加涅、奥苏贝尔等代表人物的贡 献和代表著作;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五个趋势;研 究方法。 • 本章考点 • 教育心理学、六种研究方法的定义、学习教育心 理学的意义,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范围以及发 展历程和趋势
第二节 历史、发展与现状
一、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从1903年★★★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著《教育心理学》 开始。1913年,桑代克吧这本书扩展为《教育 性理学大纲》,分为“人的本性”、“学习心 理”、“个别差异及其原因”三大卷。 二、教育心理学的三个发展阶段: (1)初创时期(1903年-20世纪20年代) (2)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 (3)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
对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和体系贡献较大的学者
BLoom,E.S. 布卢姆 Bruner,J.S. 布鲁纳 Gagne,B.M. 加涅 Ausubel,D.P. 奥苏贝尔 Anderson,R.C 安德森 1913《教育目标分类》(1956)和 《人类的 特征与学习》 (1976)是他的代表作, 提出“掌握学习”的理论。 《教育过程》 (1960)是其代表作,他 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影响巨大。 研究学习分类的权威,信奉在教师指导 下的学习为最有效的学习。《学习的条 件》(1965)是他的代表作。 1968年和197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影响较大,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 他与富斯特合著的《教育心理学:教和 学的科学》(1974),坚持行为主义观 点。

教育心理学1

教育心理学1

教育心理学-----物理2班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实验研究:是指创设一定的情景,对某些变量进行操纵或控制以揭示教育、心理现象的原因和发展规律的研究。

这种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3.行动研究:是指有计划有步骤的对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由教师或研究人员共同合作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4. 最近发展区:是指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考虑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他人,尤其是成人指导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的较高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叫做最近发展区。

5. 客体永久性:亦称“客体永恒性”,“永久性客体”。

系瑞士儿童心理学家J·皮亚杰研究儿童心理发展时使用的一个概念。

是指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

如和乳儿做“藏猫儿”游戏时,你藏起来,不见了,他还用眼睛到处寻找。

儿童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久性。

(网上查出来的)6. 支架教学:教师或其他助学者通过和学习者共同完成蕴含了某种文化的活动(如数学活动、语言活动、科学活动等),为学习者参与该活动提供外部支持,帮助他们完成独立自主无法完成的任务。

7. 智慧技能的学习:指运用符号或概念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能力的学习。

(p32)8. 动作技能的学习:指通过身体动作的质量的不断改善而形成的整体动作模式的学习。

9.练习律:(law of exer。

ise)桑代克提出的学习三定律之一,指学习需经过多次重复才能完成,它包括应用律(使用律)和失用律(不用律)。

应用律是指个体对刺激一反应间的可变联结应用的次数越多,则刺激一反应间的联结就越强。

失用律则是指应用的次数越少,则刺激一反应间的联结就越弱。

10.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

学习者有准备而又给以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活动则感到烦恼,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以活动也感到烦恼。

陈帼眉《教育心理学》1-3章资料整理

陈帼眉《教育心理学》1-3章资料整理

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1、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0-6岁)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2、学前儿童心理学与有关学科的区别和关系1,发展心理学1.发展心理学又称为年龄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出生到衰老整个过程中的心理的发生发展。

2.主要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青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

3.广义上来说它还包括人类心理种系发展的研究,又可以分为动物心理学民族心理学。

4.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支内容最为充实的分支或组成部分。

2,普通心理学1.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2.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是以普通心理学为依据和基础。

3.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资料和成果可以丰富和促进普通心理学的研究。

3,学前教育学1.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必须了解学前教育学。

3.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是学前教育学提出理论和实际资料的依据。

4,儿童解剖生理学1.儿童解剖生理学是研究儿童身体结构和机能的发育的科学。

2.儿童解剖生理学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前提。

3.心理是脑的机能,儿童生理解剖学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知识依据5,辩证唯物主义哲学1、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离不开一定的哲学思想指导。

2、学前儿童心理学又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科学依据。

3、如何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1,抓住学科特点2,明确基本概念,基本知识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1,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知识,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变化的基本规律以及儿童心理变化的原因2,培养对学前儿童的兴趣和感情3,初步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4,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5、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1.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必须考虑到儿童生活的客观条件。

2.任何结论都要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

2,发展性原则1.不仅要注意已经形成的心理特征和品质,更应注意刚萌芽的新特征和品质。

教育心理学概述-1

教育心理学概述-1

教育心理学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其基本任务就是揭示并研究学生如何有效学习、教师如何合理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获得高效学习结果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个过程交织在一起。

(一)五要素1.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

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第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社会文化差异等。

年龄差异主要体现在思维水平的差异;第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在学生这一要素中,无论群体差异还是个体差异都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畴。

2.教师:在教学中起关键作用。

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方面。

3.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课程标准、教材、课程。

4.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如实物、文字、口头语言、图表、图像以及动画等。

教学媒体往往要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而实现,如书本、板书、投影仪、录像以及计算机等。

5.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等)、教学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等。

(二)三过程1.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2.教学过程——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3.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

教育心理学 第1章绪论

教育心理学 第1章绪论
实验形式主要有三种:单组实验、等组实验、轮组实验等。 单组实验
【案例】 刘老师开展了一项“培养中学生化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实验研究”,他 首先选取了一个班作为实验样本,在实验前运用《中学生化学创造性思维 能力测试试题》对全体学生进行化学创造性思维能力测试(前测),并统 计了所得数据;然后根据化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理论模型及化学教学 实际,编写化学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教程,该《教程》以高二年级化学基 础知识内容为主线和载体,设计若干循序渐进的化学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 教案,每个教案的设计尽量体现启动、探究、归纳、演绎、创新、点评和 练习等重要环节中的一个或几个,原则上一个教案为一个教学课时,一个 课时重点训练一个主题,同时,在课外还适当安排了一些创造性实践活动 。实验时间为一年,一年后,采用事先设计的经过预测的《中学生化学创 造性思维能力测试试题》对实验组所有学生的化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又进行 一次全面测试(后测),接着比较了前、后测的实验数据。
程序教学和机 器教学兴起,同 时信息论的思想 为许多心理学家 所接受,这些成 果也影响和改变 了教育心理学的 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成熟和完善阶段(20世纪60 年代至今) 美 国
布鲁纳发起了提倡发现学习的课程改革运动。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围绕着计算机辅助教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苏 联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的研究,它推动了前苏联的学制与课程改革。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为基础的学习理论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列昂节夫和加里培林等提出了学习活动理论。
我 国
中国教育心理学思想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20世纪我国出现第一本有 关教育心理学著作《教育实用心理学》;2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前, 教育心理学问题的研究逐渐展开,60年代受十年动乱的冲击,研究一 度中断。70年代末重新繁荣。

2020年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1(1)

2020年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1(1)

练习
1、青少年在童年期思维特征以形象思维为主,在青年期以抽象思维为主,
这体现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A.不均衡性 B.阶段性
)特点。
C.顺序性 D.个别差异性
2、“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一说法说明了儿童身心发展特征具有(
的特征。

A.连续性与阶段性
C.不平衡性
B.定向性与顺序性
D.差异性
第二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02
01 学 生 心 理 03
04
绪 论
教 师 心 理
学 习 心 理
05
教 学 心 理
教 育 心 理 学
心 理 学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3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4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1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2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与教育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发生认识论” 主要观点:心理发展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 结果。随着环境和有机体自身的变化,智力的 结构和功能必然不断变化,以适应变化的条件。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
Negative 我国
1.1924 年,廖世承《 教育心理学》
2.1926年, 陆志韦翻译——《 教 育心理学概论》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
1、总体特点: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有独立体系的学科正式形成
2、西方
20世纪60年代: 布鲁纳课程改革运动 罗杰斯人本主义 20世纪70年代: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加涅信息加工—为教育心理学的 成熟奠定基础

教育心理学(1--3)

教育心理学(1--3)

四,完善时期(80S以后) 从纯理论向综合性的应用项目发展 基础研究课题与应用性研究课题结合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中学生的人格的发展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第一节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的概念 ●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 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 其一:阶段性和连续性 其二: 其二:方向性和顺序性 其三:不平衡性 其四:差异性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 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 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青年初期:是指14,15岁至17,18岁时期,相当 于高中时期.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 成人接近的时期.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关于学习准备 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 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 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 和特点.包括纵向的方面和横向的学习. ●关于关键期 我们应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 的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成熟时期(60—70S) ●60年代初:布鲁纳:课程改革运动 ●70年代: 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意义的获得与保持 的进程 加涅:则系统总结了已有的学习研究成果,对人类 的学习进行系统分类,并阐明了不同类型学习的内部 与外部条件 晚近以来:逐渐转向教育过程中学生心理的探讨, 并重视教学手段的改进 ●60年代开始,国际教育心理学发展呈现如下趋势: (一)内容趋于集中 (二)各派的分歧日趋缩小 (三)注重学校教育实践
(一)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教育心理学(1)

教育心理学(1)

1.学与教的过程从宏观上说包括5个要素,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其中的是( B )。

A.学生与教师B. 教育行政部门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2.教育心理学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也都集中体现在对( A ) 的不同解释上。

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评价过程D.反思过程3.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 D ) 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杜威B.加涅C.乌申斯基D.桑代克4. ( C )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

A.杜威B.鲁宾斯坦C.罗杰斯D.布鲁纳5.负有理论发展与实践指导双重使命的研究范式是( B ).A.教育行动研究B. 设计型研究C.质性研究D.定量研究1.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是儿童认如发展水平达到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 ( C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2.自我中心是哪一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 B )A.感知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3.在2~3岁孩子的房间内,所有的桌子、椅子、水金和壁柜都是儿童尺寸的,以便孩子尽可能自己做事。

在这种房间的孩子可能发展( A )。

A.自主性B.主动性C.勤奋感D.信任4.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2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C )A自主感对羞耻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个体能正确建构自我,知道如何用这些意识察觉做出适当的行为,并规划、引导自己的人生。

这种能力属于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的( D )。

A.语言智能B.逻辑——数学智能C.空间智能D.内省智能2.某学生喜欢通过接触和操作物体来学习,并对能动手参与的活动更感兴趣,那么他最可能属于以下哪种学习者?( C )A.视觉型学习者B.听觉型学习者C.动觉型学习者D.触觉型学习者3.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A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沉思型4.以下测验中,常被用来测量场依存型——独立型的是( B ).A.大五人格测验B. 镶嵌图形测验C.房—树—人测验D.瑞文推理测验1.下面哪种情况发生了学习? ( D )A.小李从亮处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高B.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C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 D.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2.下面哪种学习不属于学习的主体分类? ( C )A.人类学习B.机器学习C.网络学习D.动物学习3.下列哪种学习的复杂程度比概念学习高? ( A )A规则学习 B.信号学习 C.辨别学习 D.连锁学习4.下列哪种学习不属于加涅所划分的学习结果类型? ( B )A.态度B.习惯C.言语信息D.运动技能5.下面哪种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 C )A.科学家探索新材料B.小学生通过编打油诗背诵圆周率的小数点后十位C.中学生听讲座,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D.儿童尝试错误走迷宫1.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迷笼实验证明了学习是(A)A.建立刺激——反应联结的规程B.认知同化的过程C.产生顿悟的杖程D.信息加工统程2.“一时遭蛇唬,十年伯外绳”反映了条件作用的( C )A.消退B.分化C.泛化D.维特3.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认为,有机体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一现象称为( B )。

教育心理学(1)

教育心理学(1)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规律的科学2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及教学环境,三个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3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景中通过与教师、同学、教学信息发生相互作用后获得知识、技能、产生态度的过程4教学过程:是通过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产生态度的过程5教学评价与反思: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前对教学设计的预测和评测,在教学过程中对教监视和分析,在教学后检验和反思,特别注意评价学习的结果。

6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和干预学生的行为、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7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产生时期(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8教育心里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应用感官或借助于科学的观察仪器,有计划有目的的对被试的言行表进行考察,从而收集资料的方法。

调查法:在自然条件下、对所要研究的对象的状况进行实际的了解,搜集有关资料的方法访谈法: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进行交谈来搜集资料的方法。

问卷法:将严格设计的问题或表格以书面的形式发给研究对象,进行如实的回答,搜集资料的方法测量法:用某种测验来研究心理活动规律与特性的方法实验法:从某种理论出发,有计划的控制某些条件,以促使某种或某种现象的产生,从而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可分为实验条件下、自然条件下9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

衰老到死亡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一序列的心理变化。

10中学生心里发展的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11学习准备:指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里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里反战的水平和特点。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概述一、不定项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2.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年。

A.1879年B.1897年C.1789年D.1789年3.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A.教学过程B.教学手段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4.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编制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斯金纳B.布鲁纳C.华生D.桑代克5.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科学。

A.基本教育规律B.基本教学规律C.基本心理规律D.基本身心规律6.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以社会科学为主D.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以自然科学为主7.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布鲁纳D.华生8.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这本著作被认为“奠定了俄国教育科学的科学研究基础”。

A.《大教学论》B.《人是教育的对象》C.《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大纲》9.学习的主体因素,指()。

A.学生B.教师C.教学手段D.教学环境10.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教学媒体B.教师C.学生D.教学环境1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教学方法B.教师C.学生D.学习过程12.1924年我国学者编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A.陶行知B.蔡元培C.潘菽D.廖世承13.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为智力超常或有特殊才能的儿童提供更为充实、更有利于其潜能充分发展的环境和教学内容,说明教育心理学具有()作用。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PPT课件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PPT课件
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教师可以准确、合理、有效、 全面的了解学生,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对教育现象形成新 的科学认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 术的突飞猛进,教育心理学也在适应社会发展中 不断完善。正确剖析和认识社会出现的教育现象, 既需要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现实视野,也需 要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研究成果。
第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一)教育心理学的界定 教育心理学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理解。 广义的教育心理学是指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
为规律的科学。它既包括学校教育心理 学,也包括家庭和社会教育心理学。
狭义的教育心理学专指学校教育心理学。即教育心理 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韵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LOGO
• 四、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教育心理学不仅为实际教育活动提供一
般性的理论指导,也为教师参与教学研究 提供了可参照的丰富的例证。即教育心理 学给教师提供进行科学研究的思路和研究 的方法.使教师不仅能够理解、应用某些 基本的原理和方法,而且还可以结合自己 的教学实际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去验证这 些原理并解决特定的问题。
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一)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教师不仅可以正确分析、了 解学生,而且可以预测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发展的方 向,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或预防措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学习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传授 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从 而更好地驾驭教一学过程,更好地教导学生。
LOGO
• 4.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
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简单的实 物、口头语言、书本、录音、录像、网络、多媒 体计算机等都属于教学媒体范畴。它日益成为教 育心理学所关注的一项独特的课题。 5.教学环境

教育心理学(张大均)(1)

教育心理学(张大均)(1)

第三章学习动机一、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一)学习动机的培养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二)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认知好奇心是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核心,是一种追求外界信息、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驱力,表现为好奇、探索、操作和掌握行为。

2、运用强化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为学生设立明确、适当的学习目标(2)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3、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第四章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一、陈述性知识的表征知识学习的结果总是以某种方式储存于大脑中,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陈述性知识主要是以命题及其网络或图示等方式在头脑里进行表征的。

(一)命题表征命题指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它由系词将主词和宾词联系而成。

命题在心理学中是指由语词表达的意义的最小单元。

它一般由一个简单的句子来表达。

(二)命题网络表征若干个命题彼此联系组成命题网络。

它表现为较为复杂的句子或由多个句子围绕一定的意义组成的段落。

(三)图示表征心理学家把有关许多属性组合的知识储存方式称为图式。

图式分两种:一种为事件图式;另一种为做事图式。

图式是一种组织化的认知结构。

图式理论认为,记忆系统是由大量的图式构成,因此,图式是陈述性知识表征的一种重要形式。

二、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种类(一)表征学习这种学习又称词汇学习,它是指学习单个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单个符号代表什么。

奥苏泊尔认为,对于个人来说,他开始是不知道某个词代表什么,它的意义如何。

他必须学会这些符号代表什么。

(二)概念学习概念学习是将具有共同特征的同一类事物或现象以一名词来加以概括。

学习概念就是获得概念的一般意义,即掌握概念的共同关键属性。

(三)命题学习命题是由若干概念、词汇等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

学习者必须先了解组成命题的有关概念的意义,才能获得命题的意义。

三、陈述性知识的习得(一)陈述性知识同化的条件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获得的最终表现是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教育心理学1

教育心理学1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1、中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中学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

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

这一要素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第一是(群体差异),第二是(个别差异)。

4、年龄差异主要体现在(思维水平)的差异。

5、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物质环境包括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臵;社会环境包括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

6、(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7、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8、俄国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卡普杰列夫)1877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也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9、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二、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10、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是(连续性和阶段性)、(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11、我国心理学家把个体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12、小学生以(机械记忆)为主,中学生以(理解记忆)为主。

13、(皮亚杰)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初创立了“发生认识论”。

14、皮亚杰认为,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和过程。

15、皮亚杰把经验区分为(物理经验)和(逻辑数理经验)两种。

16、前运算思维阶段儿童的言语表现出(自我中心)的特点,(自我中心)的语言有三种表现形式:(重复)、(独白)和(集体独白)。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教育心理学)1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教育心理学)1

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中学生期2、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A、0~2岁B、2~7岁C、7~11岁D、11~15岁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

比如12~18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A、勤奋感对自卑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自主感对羞耻感4、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A、男优于女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C、女优于男D、男女总体水平,有年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5、依照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A、准备律B、刺激律C、失败—成功律D、成功—成功律6、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A、斯金纳B、巴甫洛夫C、加涅D、苛勒7、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A、完形—顿悟说B、认知—结构学习论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8、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

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A、可能选择B、犹豫不决C、回避这项任务D、坚决选择9、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A、也是中等B、不利C、关系不大D、最有利10、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

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A、知识巩固B、知识运用C、知识提起D、知识迁移11、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率。

这是运用了()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B、交式法C、比较法D、直观法12、学习策略中的一种——元认知策略、包括制定认知计划(计划策略)、监视计划执行(监视策略)和()A、调节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实施策略D、价值性13、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交通性、独创性和()A、多样性B、迅速性C、流畅性D、价值性14、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A、道德理念B、道德行为C、道德品质D、道德意识15、一般说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创优,即依从、认同和()A、内化B、行为C、实行D、反馈16、学生害怕在社会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考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考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教育过程B. 学习过程C. 教育与学习过程D. 教育与教学方法答案:C2.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所有以上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学习理论B. 学习动机C. 学习策略D. 教学设备答案:D4.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A. 古典时期、现代时期B. 古典时期、现代时期、后现代时期C. 现代时期、后现代时期D. 古典时期、后现代时期答案:B5.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提供理论基础B. 指导教育实践C. 促进学生发展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_________与_________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答案:教育者;学习者7.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_________法可以控制变量,观察特定条件对结果的影响。

答案:实验8. 教育心理学的_________阶段,主要关注教育实践和教育效果的科学性。

答案:现代9. 教育心理学的_________阶段,强调教育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答案:后现代10.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答案:认知特点;情感态度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答案: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意义在于帮助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发展和情感成长,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12. 描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答案: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学习理论、学习动机、学习策略、认知发展、情感态度、社会文化因素、教育评价等。

13. 解释教育心理学中的“认知冲突”概念。

答案:认知冲突是指学习者在面对新信息或新观点时,原有认知结构与新信息之间产生的不一致或矛盾,这种冲突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促使其调整或重构认知结构,实现认知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3年下半年第一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教育心理学》第一章至第四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单选,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初创的时间是( A )
A、1903年
B、1879年
C、1950年
D、1970年
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D )
A、教育内容
B、教育环境
C、教学媒体
D、学习过程
3、小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阶段是( A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幼儿期
D、青年初期
4、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材的作者是( D )
A、潘菽
B、吴天敏
C、曹日昌
D、廖世承
5、守恒形成是在什么发展阶段( C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6、认为有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主要学习方式的学者是( D )
A、罗杰斯
B、斯金纳
C、布鲁纳
D、奥苏伯尔
7、为获得师长赞许而表现出来的学习需要,这是( B )
A、认知的内驱力
B、附属的内驱力
C、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D、避免失败的内驱力
8、一般难度的学习任务,最佳的学习动机水平( C )
A、强
B、较强
C、中等
D、弱
9、生理自我基本成熟是在( A )
A、3岁左右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初期
10、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 B )
A、罗杰斯
B、马斯洛
C、苛勒
D、阿特金森
11、力求成功的动机占优势的学生,给其提供成功概率多少的任务最佳( B )
A、20%
B、50%
C、80%
D、100%
12、提供奖励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称之为( C )
A、强化
B、负强化
C、正强化
D、惩罚
13、我国心理学家将学生的学习分为三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 D )
A、品德的学习
B、态度的学习
C、人格的学习
D、行为规范的学习
14、广义的学习是( D )
A、人所特有的
B、动物特有的
C、学生的学习
D、人与动物共有的
15、皮亚杰认为,7—11岁的儿童处于( C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6、人与人能力水平有差异,气质、性格不相同,这说明心理发展具有( C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差异性
D、不平衡性
17、布鲁纳认为学习的三个过程是:获得,转化和( B )
A、内化
B、评价
C、外化
D、物化
18、认知方式又称之为( C )
A、认知差异
B、非智力因素
C、认知风格
D、人格因素
19、桑代克认为,学习即( A )
A、联结
B、完形
C、反应
D、反映
20、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何种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B )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环境
D、物质环境
二、选择题(多选,每小题20分,共20分)
1、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征是(AD)
A、自我中心
B、多维思维
C、思维的可逆性
D、思维的不可逆性
2、属于联结学习理论的是( AD )
A、试误说
B、建构主义说
C、顿悟说
D、操作条件作用说
3、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 BD )
A、机械学习
B、接受学习
C、意义学习
D、发现学习
4、学与教的系统包括的五个要素是: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和(AB )
A、教学环境
B、教学媒体
C、教学过程
D、学习过程
5、成就动机中的三种内驱力是(ABC )
A、认知的内驱力
B、附属的内驱力
C、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D、本能的内驱力
6、自我意识的三种心理成分是(ACD )
A、认识成分
B、行为成分
C、情感成分
D、意志成分
7、操作条件作用说将强化分为(AC )
A、正强化
B、内部强化
C、负强化
D、替代强化
8、试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 BCD )
A、动机律
B、效果律
C、练习律
D、准备律
9、根据学习动机的性质,可将动机分为(AD )
A、高尚正确的动机
B、内部动机
C、外部动机
D、低级错误的动机
10、维纳的三维归因模式的三维是(ABC )
A、可控性
B、稳定性
C、内外因素
D、自觉性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0分)
1、12—18岁儿童的心理矛盾主要是勤奋感对自卑感。

(×)
2、苛勒认为,学习即联结。

(×)
3、接受学习不一定是机械学习。

(√)
4、比率智商的计算公式是实际年龄除以智力年龄乘以100。

(×)
5、性格具有道德评价意义。

(√)
6、将失败归因于能力,会提高学习动机。

(×)
7、认知方式有好差之分。

(×)
8、广义的特殊儿童既包括弱智儿童,也包括超常儿童。

(√)
9、少年期是指小学阶段学生。

(×)
10、由于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顺序性之特征,所以我们要因材施教。

(×)
四、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某人智商75,这说明他智力中等。

2、对学生成败的归因,影响到学生后继的学习动机与行为。

五、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简述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2、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3、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六、论述题(共2小题,选择1题作答,共20分)
1、试对某一学习理论进行阐释。

2、试述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