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_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范式转变
特殊教育学校教学工作总结
特殊教育学校教学工作总结特殊教育学校教学工作总结1一、认真落实两个常规,加强教学管理。
在常规教学管理中,建立各种常规管理制度,实行校长负责下的领导分工把关制,认真落实《仙桃特校教学常规实施细则》,不断完善常规管理办法。
教务处除每月进行一次常规教学检查外,还不定期进行抽查,并及时将检查结果总结反馈。
在课堂教学常规管理上,建立监督机制,实行推门听课,严格上课规范,树立全校师生的“铃声意识”,向40分钟要质量,要效益。
同时,我们还认真执行教师签到制度,认真落实查班制度,督促教师真正做到不迟到,不早退。
二、积极开展“比教学”活动,以练兵、比武促教师能力提升。
一是领导带头,以练兵备战比武。
学校先后开展了全体教师基本功训练、教师专业知识培训、全体教师说课、讲课和教学反思“大练兵”。
通过自我练兵学科组练兵全员大练兵的形式进行,要求人人参与,人人有进步。
二是全员参与,以比武促进提升。
3月教学常规管理月、10月教科研月,学校先后举行了教师基本功大赛、教师说课“大比武”、优质课比武、反思展评活动。
特别是在10月举行的教师“优质课”比武活动中,老师们课前充分准备,课上认真对待,课后及时反思,并积极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课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加大教研力度,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
为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学校鼓励教师加强业务学习,积极为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创造条件,引导教师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变。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实行“常态课”与“展示课”相结合的听课制度体系,即每位教师每学期要讲一节“常态课”,每学期教务处组织全体教师听两节“展示课”。
同时,我们根据聋生特点,在加强手语教学的同时,进一步推进笔谈交流的教学,分阶段对学生进行笔谈训练,使学生耳聋心不聋,口哑笔不哑。
我们在以往对部分聋生进行个别语训的基础上,专门成立了语训实验班,加大了口语教学的力度,将口语教学效果纳入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估范畴,使部分有残余听力的学生有了更多说的机会。
关于特殊教育的研究论文
关于特殊教育的研究论文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最关键的就是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的发展,作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是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发展壮大的需要,也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特殊教育的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特殊教育的研究论文范文一:关于特殊教育研究的范式与困境[论文摘要]“经验—分析”为主的实证主义研究范式、以“归纳—演绎”为主的教育学研究范式、以“批判—理解”为主的社会学研究范式是特殊教育研究的明显特征。
当前,特殊教育研究经历着全纳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抵牾、多学科的参与对特殊教育学科地位的质疑、丰富多样的特殊教育实践对特殊教育研究回应能力的质疑等后现代遭遇。
[论文关键词]特殊教育研究本质主义后现代主义范式一、特殊教育研究的范式对特殊教育研究的描述和分析不单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而是一个总体性的范式问题。
托马斯·库恩指出,范式是“一个特定社团的成员共同接受的信仰、公认的价值和技术的总和”。
“科学发展是新范式取代旧范式的过程”。
可见,范式作为一个研究共同体所共同遵循的理论体系、价值信念、思维方式和技术规范的总和,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观察世界的视野与理论参照的体系。
借鉴他的范式概念和理论,特殊教育研究不但涉及特殊教育研究者共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程序,还涉及共同的教育研究信念、价值观点。
以此反观,特殊教育研究先后出现了以下三种研究范式:(一)经验一分析为主的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这主要体现在基督教和医学/心理学为主的前现代特殊教育阶段,即特殊教育尚未向教育学领域转移以前。
这时期,是特殊教育及其研究的自发和萌芽时期。
特殊教育与研究表现为传教士个体自发行为的“传教士教育”或医生自发的“医疗训练教育”及其研究。
这时期的研究是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上,主要针对“特殊儿童的残疾是怎样的”、“如何针对残疾进行康复训练和学习”,揭示残疾和教育训练之间的因果联系,重视对特殊儿童进行感官训练,提高感官机能。
2023年军队文职人员公开招录考试《教育学》真题库(含答案)
2023年军队文职人员公开招录考试《教育学》真题库(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40题)1.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意指A.最新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B.超出目前的解决问题水平C.正处于掌握边缘的解决问题水平D.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2.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力量。
这一理论的主要缺陷是A.忽视了教育的其他社会功能B.有教育万能论的倾向C.忽视了劳动力市场中的其他筛选标准D.夸大了教育对人力资本的作用3.被朱熹称为“为学之序”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A.《大学》B.《中庸》C.《论衡》D.《白鹿洞书院揭示》4.学生因“凹镜”知识掌握不好而影响了“凸透镜”知识的学习。
这种迁移现象是A.纵向迁移B.横向迁移C.一般迁移D.普遍迁移5.裴斯泰洛齐认为,道德教育最基本的要素是A.儿童对母亲的爱B.儿童对父亲的爱C.儿童对全人类的爱D.儿童对上帝的爱6.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学内容、组织、方法及媒体的使用等所进行的系统规划称为A.教学策略B.教学模式C.教学目标D.教学设计7.国子学始立于A.西晋B.东晋C.南朝D.北朝8.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教育现象及其规律,反映了人们在教育学建构中的A.科学取向B.实践取向C.规范取向D.人文取向9.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将每个人接受的教育分为三类,即A.知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和劳动的教育B.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和人为的教育C.社会的教育、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D.自然的教育、社会的教育和个人的教育10.教育制度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当代教育制度发展的方向是()。
A. 职业教育B. 成人教育C. 终身教育D. 高等教育11.近年来,一些教育研究者开始关注教育活动过程的动态生成、非线性特征及其中潜在的、无序的和偶然的因素。
特殊教育工作总结(2篇)
特殊教育工作总结一年来,我区特殊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区教委“1123”工作思路,着眼于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和更好地满足区域特殊教育服务对象的需求,坚持“育人为本、以师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强化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着力提升特殊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区教委正确领导、特教中心管理____指导和基层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较好成绩,下面就一年来的的重点工作简要总结如下:一、突出重点,提升质量,全面推进随班就读工作深入开展(一)以教学评优活动为抓手,全面启动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提升随班就读工作质量。
随班就读是我区特殊教育的主体,是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安置形式,截止到目前,全区中小学随班就读学校已达____所,随班就读学生人数____人。
课堂教学是随班就读工作的中心,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实施是确保随班就读学生获得发展的保障。
一年来,区特教中心围绕课堂教学这一中心,以在全区启动、实施、推进随班就读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为重点,以课堂教学评优活动为抓手,加强教科研和师资培训力度,使随班就读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和随读教师专业化水平及课堂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1.全员培训,达成共识。
,伴随新学期工作会,中心邀请____进行了《____》专题讲座,使大家充分认识到,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在随班就读工作中重要意义和作用,对如何制定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推进实施有了全面的认识,为后续工作推进打下了良好基础。
2.整合资源,典型引路。
____月,中心整合区域特教资源,开展了“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与实施”特教课堂教学展示暨师资培训会。
中心____各校特教负责人和全体区级中小学随班就读教研员走进二小原汁原味的特教课堂,通过观摩良乡二小特教班凸显“个别化教育制定与实施”数学、语文、体育三节展示课,聆听特教教师主题说课,与会人员评课以及邀请培智学校的副校长结合“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二次深入讲座的精彩点评,实现了典型引路,深化推进的目的。
我国师范教育发展历程及改革方向探析
我国师范教育发展历程及改革方向探析如果从20 世纪初清政府确立师范教育体系开始计算,我国师范教育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历史。
在这百年的历程中,我国的师范教育经历过了动荡也获得过机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我国师范教育发展历程纵观整个师范教育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过渡期(建国初期到1957 年前)解放初期的师范教育主要是模仿前苏联的教育模式,同时沿袭了民国时期的一些传统,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个性,不过由于国家对于人才的迫切需要,当时的师范教育被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时任教育部部长马叙伦指出:“师范教育是整个教育建设的中心环节,师资问题如不解决,文化建设的高潮就很难到来,甚至会影响经济建设。
”当时的《人民日报》向全国强调:“师范教育就好比工业中的重工业,机器中的工作母机,它是国家教育建设的根本,是全部教育的中心环节。
”于是,师范教育成了教育领域乃至国家建设的重心。
1953 年11 月,教育部专门召开“第一次全国高等师范教育会议”,会上讨论了师范教育教学改革的性质、方针、步骤等问题,强调:“高等师范教育是办好和发展普通教育的关键”,“高等师范学校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中等教育,影响新中国青年一代的培养。
”这一阶段,师范教育在模仿与摸索中获得了一定发展。
2、动荡期(1957 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从1957 年起,中国教育开始革命化、政治化。
1958 年对教育进行大批判,师范教育受到了巨大>中击,出现了“师范性” 和“学术性”之争。
1958年8月15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拔掉资产阶级教育教学中的一面白旗》的社论,认为“心理学”是伪科学。
1960 年全国师范教育改革座谈会召开,会上提出师范教育存在“少、慢、差、费”现象,认为课程内容脱离政治、脱离生产、脱离实际,认为强调师范性是造成师范教育少、慢、差、费的根本原因,提出要大力精减教育科目,把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三科合一。
会上还提出了“努力使高等和中等师范学校的文化科学知识水平分别相当于综合性大学和高中的程度。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方案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方案目标本专业发展规划方案的目标是帮助特殊教育教师制定个人的专业发展路径,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以更好地服务特殊学生群体。
专业发展路径为了实现以上目标,特殊教育教师可以按照以下路径进行专业发展:1. 研究与培训特殊教育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
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研究与培训:- 参加相关的专业培训班和研讨会,了解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研究与特殊教育相关的学术研究和论文,深入了解行业前沿的理论和实践;- 参与跨学科团队合作,与其他专业人员交流合作,提高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
2. 实践与经验积累专业发展不能仅止于理论研究,实践与经验积累同样重要。
特殊教育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积累实践经验:- 参与特殊教育学校或机构的实践教学,亲身体验和应用所学知识;- 拓展教学资源,并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参与特殊教育项目和活动,提供更多的学生支持和服务。
3. 专业交流与合作专业交流与合作是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关键。
特殊教育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交流与合作:- 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其他专业人员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成果;- 积极参与专业社群,与同行进行交流合作,共同解决教学难题;- 参与行业组织和协会,关注行业动态,参与相关的专业活动。
评估与调整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特殊教育教师应定期评估自己的发展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评估和调整的方式包括:- 反思与总结个人的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经验;- 寻求同事和上级的反馈和建议,了解自己的优势和改进的方向;- 不断更新发展计划,制定新的目标和策略。
结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重要且必要的过程。
通过制定个人的专业发展规划方案,特殊教育教师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特殊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教师的角色转变
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教师的角色转变摘要:融合教育是当前国际国内特殊教育界最热门的话题,并且这一话题对国内特殊教育界的影响正在不断扩大。
理想的融合教育是希望没有界限的融合,无论是在设施设备、教学手段、教学策略,还是在教育理念、安置方式等方面,是毫无保留的,发挥教育最大作用的融合。
但就目前现实而言,融合教育离理想距离甚远,更多是基于实际出发的,实用主义的因素较多。
这种变化对基层特殊教育的实践有了较多的要求和挑战。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融合教育下的特殊教育教师面临转变、角色及核心能力展开探讨,希望可以对业内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融合教育;特殊教育;教师一、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教师需要做出的转变(一)观念转变融合教育是一种理论范式,也是一种指导思想。
融合教育在当前特殊教育大背景下无法避免。
因此,作为特殊教育教师,建立融合的观念至关重要。
接纳与包容是融合教育的根本特征。
一个融合教育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树立融合的观念并坚持不懈。
有研究表明,许多教师并未彻底接纳融合教育的理念和做法,并直接导致了他们难以成功地胜任融合教育的实践。
这就说明,观念的改变是整个融合教育体系中的关键。
(二)策略转变融合教育要落到实处,单靠一两个教师是无法胜任的,也是不可能完成的。
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是一个双向融合的过程,既包括特殊儿童主动的回归主流,又包括周围的环境、健全人群主动为特殊儿童的回归创造条件。
对于特殊儿童而言,后者的融合尤显重要。
一方面在学校教育中,需要教师创设与生活接近的情景,在直观体验中学习;另一方面在社会群体中,包括社区、家长、爱心人士、普通教师、普通学生、特教专家等都要有机会在特殊儿童融合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
融合教育的时间、空间不能局限在学校内,要跳出学校谈融合,以特殊儿童适应社区生活为目标组织融合教育。
(三)内容转变当前我国在推进融合教育的实践时需要保持一定的理性,过度地去谈全面的、公平的融合是乌托邦式的理想,是缺乏生存土壤的。
教师教育的发展轨迹和变化特点
教师教育的发展轨迹和变化特点随着人口红利消失、知识经济兴起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教师作为教育的最主要实践者,其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也成为了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
教师教育的发展轨迹和变化特点,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教师教育的数量和类型不断增加。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教育在规模和层次上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从最初的少数师范学校到如今全国各地的大大小小师范院校,从单一的小学、中学教师培养到涉及各个领域的教师继续教育,教师教育的数量和类型不断增加,更加符合时代的需求。
第二,教师教育的理念和内容不断变革。
从最初的强调知识传授到今天的重视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教育的理念和内容不断变化。
此外,在教学方法、课堂管理、态度培养等方面,也在不断探索新途径和方法,力求让教师更具专业性、创新性。
第三,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不断壮大。
随着教师教育的普及和深入,其师资队伍也不断壮大。
除了专业教育学家和教育实践者之外,还包括了教育科技人才、教学评估人才、教育标准人才等等。
这些人才的加入,不仅拓宽了教师教育的视野,也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支持。
第四,教师教育的实践环节愈加重要。
在教师教育中,实践环节一直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其地位和作用在不断加强。
通过校外实习、
教学观摩和教育实验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教师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也可以更好地将学习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总之,教师教育的发展轨迹和变化特点是多方面的,其重要性和意义不容小觑。
随着国家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教育也将继续适应时代的需求,不断创新和发展。
特殊教师教育(职前本科)模块整合式课程体系的建构
变儿童 、 清除 内部不 利 条件人 手 , 向重视 环境 的作用 。持 殊教育 教 师的基本 角色 也从 以知识 传 授 为重 转
作者简介 : 申仁 洪 ( 9 O )男 . 庆 师 范 大 学 教 育学 院 , 教 授 . 士 。 17 一 . 重 副 博 基 金项 目 : 本文 为 重 庆 市 教 育 委 员 会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重 点 课 题 《 殊 教 育 教 师 专 业 发 展 标 准 与 重 庆 市 特 殊 教 育 可 特
・
】 3 ・ 2
维普资讯
然而 自 2 0世纪 8 0年 代 以来 , 特殊教育 无论是 在 基 本理 念 、 教育 对 象 、 安置 形 式 、 程 内容 、 育方 课 教
法还是 评价体 系都 取得 了前 所未有 的进 步 。特 殊 儿童 的 特殊 性 不仅 仅是 儿童 的 内部 生 理 条件 或疾 病 ,
关 键 词 : 殊 教 育 专 业 ; 程 结构 ; 块 整合 式课 程 特 课 模 中 图 分 类号 : 7 G6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4 9 2 0 ) 5 l3 5 l 7 —0 2 ( 0 6 0 —0 2 一O
为 因应 特殊 教育 的发展 变化 , 传统 的特 殊师 范教育 正在 向特殊 教 师教育 进行范 式性转 换 。 并 且启 Ⅲ
型 教 师 。 殊 教 育 专 业 需 要 建 构 起 “ 块 整 合 式 ” 程 体 系 。“ 块 整 合 式 ” 程 。 向课 程 设 置 模 块 化 、 源 整 特 模 课 模 课 指 资
教育研究范式的演变过程
教育研究范式的演变过程教育研究范式的演变教育研究范式是指教育研究的理论框架,它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方法来理解和研究教育问题。
它的演变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研究者们开始探索教育研究的不同方法。
这些方法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传统范式、构建主义范式和复合范式。
传统范式是20世纪50年代最早的教育研究范式,它基于经典科学方法,侧重于定量研究,以收集和分析数据来探索教育问题。
它的主要特点是以实证为基础,以描述和推断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探索和描述教育现象为主要研究目的。
构建主义范式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新型教育研究范式,它基于构建主义理论,侧重于定性研究,以收集和分析数据来探索教育问题。
它的主要特点是以构建主义理论为基础,以叙述和解释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探索和理解教育现象为主要研究目的。
复合范式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型教育研究范式,它基于复合研究方法,侧重于定量和定性研究,以收集和分析数据来探索教育问题。
它的主要特点是以复合研究方法为基础,以描述、解释和推断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探索、理解和推断教育现象为主要研究目的。
传统范式、构建主义范式和复合范式是教育研究范式的三个主要阶段,它们的演变反映了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
传统范式以实证为基础,以描述和推断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探索和描述教育现象为主要研究目的。
构建主义范式以构建主义理论为基础,以叙述和解释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探索和理解教育现象为主要研究目的。
复合范式以复合研究方法为基础,以描述、解释和推断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探索、理解和推断教育现象为主要研究目的。
这三个阶段的演变反映了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教育研究范式的演变。
传统范式以实证为基础,构建主义范式以构建主义理论为基础,复合范式以复合研究方法为基础,这三个阶段的演变表明,教育研究范式的演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不断发展和完善,以更好地满足教育研究的需求。
总之,教育研究范式的演变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它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传统范式、构建主义范式和复合范式。
特殊教育师范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以特教师范专业为例
作者简介院孟红(1981—),女,硕士,琼台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心理学、特殊教育学。
特殊教育师范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以特教师范专业为例孟红(琼台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海南海口571127)摘要:2015年教育部印发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培训等工作进行了规范,进一步推进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进程。
创新行为需要以实践作为支撑,以创新潜力、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作为基础。
高校在培养特殊教育师范生的过程中首先需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采取多元化教育模式,让特殊教育师范生能够接触到更多先进、广阔的知识内容以备未来职业的需求。
本文针对创新能力内涵进行分析,并提出基于特殊教育师范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策略。
关键词:特殊教育师范生;创新能力;教学体系;实践中图分类号:G76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5-0100-03一、特殊教育的发展情况特殊教育,是指以盲童、聋童、智障儿童、超常儿童、语障儿童、多重残疾儿童等为主要对象,开展的经过特别设计的教学活动。
根据笔者2020年6月的最新调查显示,目前,海口市共有特殊教育学校7所,其中,盲聋综合特校1所(公办),弱智校1所(私办)、聋弱综合学校6所(2所公办,4所私办)。
共计69个教学班,在编教职工625人,其中具有教师资格的老师408人。
海口市6—16岁残障儿童总数为3793人(以实际办证人数为准),在校接受特殊教育的残疾儿童少年2875人,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为55.75%。
只有极少部分学生(0.5%)在市高中阶段特教学校就读。
在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中,智力残疾比例最高(约占34.75%),其次是听力残疾(约占13.95%)和视力残疾(约占4.21%)。
受各种条件限制,目前,并不是所有的智力残疾儿童少年都能进入学校读书。
既然并不是所有残障儿童都满足入学条件,那么积极有效地培养适合个别教育的创新式特殊教育师资力量,以开展一对一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就显得十分重要且必要了[1]。
近年来我国对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研究综述
近年来我国对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特殊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满足具有特殊学习需求的学生群体的教育需求。
特殊教育教师作为这一领域的核心力量,其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直接关系到特殊教育质量的高低。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我国对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研究的现状、特点和主要成果,以期为我国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在概述部分,本文将首先介绍特殊教育教师的定义及其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阐述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随后,将概述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研究的主要领域和研究方向,包括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教育能力培养、教育模式创新等方面的研究。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总结我国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贡献,并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展望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促进我国特殊教育教师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的历史发展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的历史发展,与特殊教育的发展紧密相连,也与社会对特殊教育理解和接纳程度的提升密不可分。
在我国,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的历史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的萌芽期(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特殊教育刚刚起步,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主要依附于普通师范教育,缺乏专门的特殊教育教师教育机构。
此时,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主要以在职培训为主,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第二阶段: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的初步形成期(1979-1990年)。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特殊教育得到了较快发展,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也开始受到重视。
1983年,我国第一所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成立,标志着我国特殊教育教师教育开始走向专业化。
这一时期,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开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初步形成了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
特殊教育的培训心得5篇
特殊教育的培训心得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汇报材料、自我鉴定、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方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presentation materials, self-evaluation, documentary evidence, contract agreements, reflections, comprehensive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特殊教育的培训心得5篇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获得的宝贵财富,通过书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不断思考和反思,提升自己的创造力水平和能力,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特殊教育的培训心得5篇,感谢您的参阅。
师范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师范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展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特殊教育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之一,根据国家统计,我国现在特殊儿童的人数已经超过了1千万,而师范特殊教育作为培养特殊教育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其发展趋势和展望成为了众多教育从业人员和外界关注的焦点。
下面,笔者将对师范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展望进行梳理和分析。
一、发展趋势1.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师范特殊教育覆盖范围和招生比例的增加,特殊教育人才的规模也在逐步扩大。
未来,专业化水平将成为师范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趋势。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全面的特殊教育理论知识,并结合实际学习特殊教育技能,以更专业的态度和更高的专业水平为特殊儿童的发展和成长提供更好的服务。
2.国际交流和合作加强全球范围内特殊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也给师范特殊教育开拓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和机会,未来专业交流、国际合作的趋势将日益强烈,开拓国际交流的前沿和方向、强化国际合作,将是师范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趋势。
3.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技术也在特殊教育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未来,特殊教育课程和培训将会趋向个性化,同时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学生和教育者将更加方便的获取教育资源、访问知识库并交流知识技能,增强教育资源的整合性和发挥特殊教育的优势性。
二、展望1.提高专业素质和知识水平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对特殊教育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创新和研发特殊教育课程和教育工具,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高素质特教人才和高品质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促进师生交流和知识共享未来,学校将加强师生交流和学术研究,倡导探索创新和知识共享,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同时教师也加强自身知识储备、掌握新技术,乐于分享个人经验和思考,真正实现教育教学活动的互动与发展。
3.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和实施未来,学校将加强特殊教育的实践教学和实验环节,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注重实践教学,丰富实践研究的手段和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学习动力,让学生真正了解特殊教育的核心理念、关注特殊教育的实践应用,实现特殊儿童的学习和发展。
教师教育的发展轨迹和变化特点
教师教育的发展轨迹和变化特点1. 引言教师教育是指为培养专业能力、知识和素养全面的教师而进行的各种培训和教育活动。
它紧密关联着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升和教育改革的推进。
本文将探讨教师教育的发展轨迹和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对教育事业的影响。
2. 教师教育的历史发展教师教育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教育是由私人教师提供的,他们为富人家庭的子女提供教育。
在中世纪,教会机构承担了教育的责任,并建立了许多学校和大学。
教师教育主要是通过传统的师徒传授和传统知识的传递来实现的。
到了19世纪,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开始了现代教育体系的建设,教师教育逐渐得到了重视。
德国的师范学校是最早的教师培养机构之一,它们致力于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
其他国家也相继建立了各类教师培训机构,并逐渐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的教师教育体系。
3. 教师教育的变化特点3.1. 多元化的培养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教师培训以面授和实习为主,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而现代教师教育更加注重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和教育领导能力。
近年来,教师培养机构开始采取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包括线下教学、在线学习、实践教学等,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3.2. 科技的应用和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技在教师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电子教育平台、教学管理系统、虚拟实验室等科技手段,使教师教育更加灵活、高效和个性化。
同时,科技也改变了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主要来源,而是指导者、组织者和评估者。
3.3. 素质化的培养目标过去,教师教育主要注重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的传授。
而现代教师教育更加注重教师的整体素质培养。
教师应具备科学的教育观念、广博的知识基础、扎实的教学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道德素养。
因此,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逐渐转向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培养。
3.4. 专业化的发展方向随着社会对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教育也面临着专业化的挑战。
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1. 加强师资培训:提供针对特殊教育的专业培训课程,培养和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这包括教育心理学、特殊教育学、多元智能理论等方面的培训。
2. 提供实践机会:为特殊教育教师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能够在真实的特殊教育环境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这可以通过与特殊教育学校或机构的合作实、观摩课程等方式实现。
3. 激励政策支持:建立特殊教育教师的激励机制,包括薪酬待遇、晋升机会等方面的支持。
这可以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他们的专业发展动力。
4. 资源共享与合作:促进特殊教育师资队伍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合作。
通过建立特殊教育教师交流平台、举办学术研讨会等方式,提高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和专业素养。
5. 建立评估机制:建立特殊教育教师绩效评估机制,定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进行评估和反馈。
这有助于发现教师的优势和不足,并针对性地提供培训和支持。
通过以上策略,可以不断提高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为特殊教育教学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这将有助于实现特殊教育的目标,确保每个特殊学生都能够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和良好的成长环境。
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现状与发展
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现状与发展引言特殊教育是指为那些在智力、行为、情感、身体等方面与正常人有明显差异的学生提供教育服务的一种教育形式。
随着社会对教育公平的要求日益提高,特殊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然而,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现状与发展,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现状师资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特殊教育师资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和班级中,特殊教育教师普遍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
此外,特殊教育教师队伍中缺乏高水平的学科领军人才。
这种情况导致了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水平的不均衡,无法满足特殊教育学生的差异化需求。
缺乏培养机制和体系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机制和体系仍不完善。
相比于普通教育,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相关政策、规划和机构相对较少。
目前仍缺乏明确的培养路径和标准,各高校开设的特殊教育专业课程数量有限,培养模式单一,很难满足特殊教育师资的多样化需求。
缺少实践机会和研究支持特殊教育师资培养过程中,实践机会和研究支持相对不足。
特殊教育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以更好地应对特殊教育学生的需求。
然而,当前特殊教育师资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和科研的时间和资源较少,无法充分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发展方向建立综合培养体系为了改善特殊教育师资不足的问题,我们需要建立一套综合培养体系,包括培养路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等方面的设计。
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结合国内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改进和创新。
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教师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养。
加大投入力度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需要更多的政府和社会投入。
政府应当提高对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视程度,增加相应的财政补贴和专项资金,支持高校和教育机构开展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工作。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积极参与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事业,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范式转变申仁洪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400047)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殊师范教育逐渐成为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主体,这是当时特殊教育发展的使然。
但是随着社会变迁,特殊教育的发展,带有一次性、终结性的职前教育特色的特殊师范教育面临着严重的困境,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形势需要。
以特殊教师教育代替特殊师范教育标志着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范式转变。
奠基于终身教育思想和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殊教师教育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并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 特殊教育 师范教育 教师教育 专业发展分类号 G760From Normal Education to Teacher Education:the Transition of Model of Teacher's Training in Special EducationShen Renhong (Chong qing No rmal U niversity,Chong qing,400047)A bstract T he normal education of special education,as a one-off and terminative pre-professionaleducation,which has been the main model of special teacher's training from1980s,is facing a plig ht be-cause of the dev elo p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and the tr ansitio n of society.Based on the idea of lifelo ng ed-ucation and the theory of professional dev elo pment,the teacher education o f special education gradually be-comes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special teacher's training.Key words special education norm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pro fessional development1 特殊师范教育:传统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基本范式及其时代困境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正规的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体系,要么采取短期培训方式,要么利用中等普通师范教育解决特殊教育教师的需求。
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为特殊教育带来了具有活力的发展。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特殊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特殊教育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受教育人数逐年递增,对特殊教育师资的需求量急剧增加。
在这一日趋强烈的社会需求驱动下,特殊师范教育成为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主体。
中等特殊师范、大专和本科学历层次的特殊师资培养格局逐步形成。
特殊师范教育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中也面临着困境与挑战。
1.1 特殊师范教育的特点1.1.1 培养模式的专门化。
建立特殊师范教育是要针对特殊儿童的基本特点和特殊教育需要培养未来教师专门化的知识和技能,以便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而使特殊儿童获得良好的发展。
所以在特殊师范教育中,有各种细化的专业,如盲教育、聋教育、智力落后儿童教育、学校心理(健康与咨询)等专业。
每一个专业和每一个层次的教育都有自己专门的定位,或偏重于心理,或偏重于教育,或定位于义务特殊教育、或定位于中等特殊教育或特殊职业教育。
1.1.2 培养目标的定向性。
培养模式的专门化使得培养目标呈现出定向性的特点。
所谓培养目标的定向性有两层基本的含义:一是所有的学生在进校之时起,就十分明确自己未来的生涯发展道路:为特《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第4期(总第46期)Chines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 n(M onthly)N o.4,2004(Serial N o.46)殊儿童的学习服务,成为一个特殊教育教师;二是每一个专业的学生都直接定向到各自的专门学校中,扮演特定的教师角色,完成规定的教育任务。
1.1.3 培养历程的终结性。
特殊师范教育所招收的学生多是初中或者高中应届毕业生,所接受的专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职前教育。
也就是为未来的职业生活做准备。
职前性的特点直接导致了特殊师范教育带有一次性、终结性的特征。
无论是培养者、被培养者还是社会舆论都秉承一个基本的假设:所有的学生只要毕业,就已经掌握了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可以胜任各自专业的教育教学活动了。
1.1.4 课程设置的智能性。
在传统特殊教育中,对教学情景的控制和对知识的传授就是教师的主要职责。
为了赋予教师这种使命,特殊师范教育发展起了智能型的课程体系,其培养目标就是学科专家,它着重于培养教师外显的可测量的素养结构,形成相关的知识、教学技能和研究能力。
这种课程体系有它自身的优势:有利于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容易找到客观的评价指标和衡量标准,便于管理。
但是它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忽视了教师的教育活动是一个高度个人化、情景化的活动,忽视对未来教师缄默知识、教育态度、教育理念以及情感、意念的培养。
1.1.5 培养方法的程序性。
特殊师范教育的培养方法有固定的程序,班级授课制是其主要教学组织形式。
理论学习与实践环节分布在不同的阶段,先学理论,再进行见习和实习,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成为整个教育阶段的主要和核心任务。
教师讲解、学生记诵和理解成为主要的教与学的方法。
因此在多数情况下,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情境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理论无法指导和关照实践,实践也很难为理论提供支持与修正。
1.2 特殊师范教育的现时代困境特殊师范教育的发展,适应了当时的特殊教育发展状况,对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但是在新的形势下,其培训理念和培训方式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和挑战。
毫无疑问,今天的中国正在经历着急剧的社会变迁。
这种变迁最初由社会制度层面开始,现在已经逐渐渗透到了社会关系乃至社会行为层面[1]。
其中最剧烈、最深刻、最根本的变迁莫过于经济领域中的产业结构与经济体制的变化[2]。
与此同时,与教育密切联系的知识在经历了从原始神话到古代形而上学的第一次知识转型和从古代形而上学到现代科学的第二次知识转型之后,正经历着从现代科学到后现代文化的第三次知识转型[3]。
急剧的社会变迁,带来了特殊教育的全面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殊教育无论是在基本理念、教育对象、安置形式、课程内容、教育方法还是评价体系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特殊儿童的特殊性不仅仅是儿童的内部生理条件或疾病,而是被理解为“儿童以极其复杂的方式与环境相互影响的结果。
”[4]于是特殊教育的视角也就从改变儿童、清除内部不利条件入手,转向重视环境的作用。
特殊教育教师的基本角色也从以知识传授为重点转换到以“为特殊儿童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升提供服务”为中心上来:在与知识的关系上,从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转换为情景意义的建构和阐释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与学生的关系上,从塑造者转换为对话者和合作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在与教学情景关系上,从控制者转换为参与者和引导者;在与课程的关系上,从课程的使用者转换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与组织者,教师本身就是首要的课程资源;在学习环境的关系上,由学习环境的被动适应者转换为学习环境的主动创设者和优化者;在与教学方法的关系上,由对固定教学方法的单纯操控者,转换为使方法与学生特点、课程内容、学习环境、教师自己的人格特征相互交融,进而构成艺术化的教学生活。
要完成这种角色的转换,特殊教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先进的教育理念,富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之间需要有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教师要有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意识和能力、要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增强对课程的整合能力、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
在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上,教师需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这种转变的过程正是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
现代特殊教育教师基本角色的转换要求全新的素养结构和成长方式,传统的特殊师范教育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无论是从具体的操作系统、还是在观念层面上都已经无法满足现时代特殊教育的发展需要。
于是一种新的教师教育范式得以显现。
2 教师教育:基于专业化发展的特殊教育教师成长范式的转型 传统上,教师被界定为:“接受社会的一定委托,·65·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范式转变/申仁洪在学校中以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的影响为其主要职责。
”[5]教师的角色也就从社会和育人两个方面予以界定:从社会的角度,教师作为社会的代表者、社会道德的实践者、人类文明的建设者而存在,从育人的角度,教师被看成是家长的代理人、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纪律的管理者、班集体的领导者、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心理健康的维护者而存在。
[6]据此,特殊师范教育在本质上属于终结性的技师培训模式。
教师则被假定为技术人员(teacher as technician),用别人设计好的课程达到别人设计好的目标,是手段-目的的中介人。
特殊师范教育强调对教师行为和技能的训练,但轻视对这些行为的思考;倾向于让教师照本宣科和遵循教学常规,而不容许他们慎重思考有关教学信念与假定,学生思维以及教学行动的后果与替代方案等问题。
未来教师们被告之课堂管理和教学的策略并被要求忠实地践行,但并不去解释为什么要以这种方式而不是以那种方式行动。
这种模式的问题在于,它使得教师们的视野被狭隘地限定于科目内容及其传授方式上,因而既不能透彻地了解这些科目内容背后的目的,也不能完全了解其教学活动在学生身上产生的实际效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对各种挑战,国内外都把基于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作为基本突破口。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劳工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它是一种公共的业务。
”[7]。
自此以后,西方在理论和实践上一直把教师专业化当作教师发展的方向。
我国对教师专业发展问题集中关注与讨论是90年代后半期的事,不过现在教师专业化已成为我国实际推行的政策, 2001年下半年开始全面推行的教师任职资格制度就是一个明显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