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州六月荔枝丹》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理清文章思路,快速概括内容要点。
能力目标: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知识,把握说明顺序。
情感目标:通过品味文章内容增强学生对自然事物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学习难点: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一、自主学习
1.作家作品
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生于1901年,浙江省海宁县人。
他著有《中国植物图鉴》等专著,他的《鸟类概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学著作。
《南州六月荔枝丹》写于1979年5月,选自《生物学碎锦》。
2.生字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褐.色()红缯.()醴.酪()绛.囊()贮.藏()渣滓.()粤.()瓤.肉()
日啖.()萌蘖.()龟.()裂
(2)词语解释
缯:
绡:
兼程:
次第:
迁怒:
萌蘖:
(3)解题
3.文体知识
(1)科学小品:多用文艺性笔调介绍科学知识和阐述科学道理,使人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某种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的一种文体。
特点: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
(2)说明文
种类: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
说明方法: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
作比较分类别画图表作引用摹状貌
语言:平实性生动性准确性
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说明。
空间顺序——即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
如:整体——局部上——下外——内远——近
逻辑顺序——即依据事物之间或某一事物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说明。
如:一般——个别主要——次要原因——结果
现象——本质总述——分说简单——复杂特征——功用
二、合作探究
1.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有关荔枝的知识?每个方面介绍了哪些具体内容?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列出全文的结构提纲。
2.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3.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找出来。
三、反馈检测
(一)填空
1.《南州六月荔枝丹》的作者是中国著名科普作家,本文选自他的《》。
2.“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出自唐代诗人_____的《荔枝图序》。
3.课文以诗句“南州六月荔枝丹”为标题,该诗句出自明朝陈辉的诗《》,其中“南州”指________________,六月指的是阴历_____,也就是阳历七月。
(二)选择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红缯.(zēng) 贮.藏(chú) 记载.(zǎi) 绚.丽(xuiàn)
B.壳.面(ké) 焦核.(hái) 龟.裂(guī) 渣滓.(zhǐ)
C.醴酪.(lào) 祠.堂(sí) 闽.山(mǐn) 褐.色(hè)
D.紫绡.(xiāo) 宠.幸(chǒng) 萌蘖.(niè) 妃.子(fēi)
5.下列语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
B.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
C.盛产荔枝的地区,应该大力发展荔枝。
D.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说它“莹白如冰雪”,完全正确。
6.“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对该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也许可能发生,也许不会,说明作家说话模棱两可,态度不明朗。
B.实际上是说将来也许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
C.用推测的语气表达。
D.但能不能发生还不一定,这就让人无懈可击。
7.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蒂部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
有的边高,一边低。
B.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说它“莹白如冰雪,”完全正确。
C.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挂绿”等。
D. 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一百以下,所以有“荔枝十花一子”的谚语。
(三)判断
8.文中的“仙人本是海山姿”中“仙人”指的是像南海观音之类的人。
( )
9.本文引用了唐代杜甫的诗(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
(四)阅读理解
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生在树头,从远处当然看不清它亮面的构造,只有红色映入眼帘,因而把它比作“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真,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
荔枝的成熟期,广东是四月下旬到七月,福建是六月下旬到八月,都以七月为盛期,“南州六月荔枝丹”指的是阴历六月,正当阳历七月。
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挂绿”等,又有黄荔,淡黄色而略带淡红。
10.这段文字集中说明成熟的荔枝的__________,引用古诗着意对__________做了渲染。
11.文中所写荔枝的颜色有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列不属于本段话用的说明方法的是()
A.引用
B.打比方
C.列数字
D.举例子
13.文中第一句的“大多数”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翻译语句。
(1)飞焰欲横天
(2)红云几万重
15.文段出自课文__________,作者________。
题目出自___朝陈辉的诗歌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