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六月荔枝丹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介绍荔枝贮藏时说,“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 持在1℃到5℃,可贮藏30天左右”;
又如介绍荔枝结实时说,“一个荔枝花序,生花 可有一二干朵,但结实总在一百以下” 。
举例子:
增强文章的厚重感和说服力 。
如唐明皇为了让杨贵妃吃上鲜荔枝,“就要派 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
如为证明广东很早就有荔枝,用了“南越王尉 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的例子。
MTV设计示例
镜头二:(远景)宫殿楼群(镜头推 进)殿内,歌舞正酣。 (特写)杨贵妃没精打采状。 (画外音)岭南贡品到 (特写)杨贵妃喜形于色。起身。 (拉伸、虚化)歌舞声增大 (滚动字幕)
MTV设计示例
过华清宫 (略) (画外音):一千一百多年前, 诗人杜牧远眺骊山,忧思满怀, 借“一骑红尘”传递的小小荔枝 写尽他内心的慨叹。这是一种什 么样的水果,竟然引得妃子这样 喜爱,以致不惜劳民伤财,不远 千里飞马传送呢?
MTV设计示例
镜头四:翻开的古书,(推近)荔 枝图序(移动)划线文字:
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 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画外音)荔枝是否如白居易所说呢? 让我们近距离的来看一下。
镜头五:荔枝林(推近)一棵荔枝 树(再推)一簇红荔枝(特写) 一个红荔枝……
本文以短小的篇幅、丰富的知识,
饶有兴味地介绍了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 既有一般说明文简明准确的特点,又有 清新怡人的诗意,知识与思想并重,诗 情盎然,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科学小品。 把握说明顺序,理解说明方法,探究说 明技巧,感受语言魅力是学习科学小品 的四大要素。
引用 :《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的重六十克。5
分类别 :“广东有双季荔枝,……又有四季荔枝,”
下定义10 :“荔枝壳表面……特称龟裂片。”、“两侧……
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 2 4
说明方法
打比方:
使说明的事物更生动形象,让读者更易理解。
列数字:
使得事实确凿,更具说服力 。
如介绍荔枝大小时说,“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 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
一方面说明荔枝不耐贮藏,另一方面就是对这 件事的嘲讽。
5、引用苏轼的诗歌“罗浮山下四时春……不妨 长作岭南人”
一方面为大力发展荔枝生产展现了一幅蓝图, 另一方面说明荔枝的味美。
阅读比较
荔枝,无患子科。常绿乔木,高可达20
米。偶数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或披针形,
全缘,革质,侧脉不明显。……花小,无花
4.榴大如杯,赤色有黑斑点,皮中如 蜂窠,有黄膜隔之,子形如人齿,淡红 色,亦有洁白如雪者。——《事类合聚》
原因——结果 现象——本质
本文的说明顺序
说 明 方 法:
常见说明方法有以下七种,本文主要用了哪些 说明方法?请找出实例。
举例子 :“一些稀奇的品种,如……‘龙牙’,……‘珍 列数字 珠:’荔。枝”大4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5
打比方 :荔枝稀奇品种有细长如指的“龙牙”4
作比较
:“优良的荔枝,种子发育不全,形状很小有似 丁香。” 9
作 者 简 介:
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 作家。他创作,编写、翻译了二十九部生物 学著作。《南州六月荔枝丹》《花儿为什么 这样红》,都选自他的《生物学碎锦》。
他的作品清新优美,大多以绚烂多彩的生物 为写作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 学知识融为一体,有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 艺术性。他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1981年荣获 全国1976年10月—1979年12月全国“新长征优秀 科普作品奖”一等奖。
12、荔枝的产地 13、荔枝的品种 14、荔枝的习性
15、因地制宜,发展荔枝生产
外壳构造⑵
外部形态
外壳颜色⑶
课 荔枝的形 (2—5)
外
荔枝形状⑷
(
文
态结构 (1—10)
表
大小重量⑸
)
——
—— ——
结主
内部构造
构
(6—10)
荔枝薄膜⑹
荔枝果肉⑺
内
分
析
次
荔枝的生
古 荔枝产地和栽培史 ⑾
古代的荔枝书谱⑿
MTV设计示例
镜头三:荔枝园大景。(镜头推近)一棵果 实累累的荔枝树(再推)绿叶掩映下一簇 红红的荔枝
(渐变(由小变大)字幕)南州六月荔枝丹
(画外音)这是明朝诗人陈辉《荔枝》诗中 的一句话,它清楚地告诉我们,荔枝生长 在南方,六月成熟,成熟的荔枝是红色的。 白居易在他的《荔枝图序》中对荔枝有过 更为清楚的描述:
“一年开花两次”、“大约重60克”、“通常直 径三四厘米”、“重达四五十克”等等。
语言的科源自文库性还表现在语言的周密上。
2、文学性
本文的文学性主要体现在引用古诗文、史料、 故事上。从标题开始,相继引用了陈辉、郭明章、 邓萧、徐勃、杜牧、苏轼等诗人的诗句,既增强 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又充实了文章的内容。此外,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表达生动形象, 凸现文采。
作者为什么用“南州六月荔枝丹” 为题,而不直接用“荔枝”为题?有 什么好处?
产地 成熟期 果实成熟的颜色 激发丰富的联想;并引用了明 朝诗人陈辉《荔枝》中的诗句, 增加了浓厚的文学气息。
《荔枝》【明】 陈辉 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 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 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 乌府日长霜暑静,几株斜覆石阑干。
荔枝贮藏⑻
( 里 )
图 产情况
(11—14) 荔枝的生长北限⒀
荔枝果核⑼ 荔枝的花⑽
今
荔枝生产的发展⒁
说明顺序
一、时间顺序: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 来说明
二、空间顺序: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 如:外——内 远——近 局部——整体
三、逻辑顺序:依据事物之间或某一事物各部 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说明。 如:一般——个别 主要——次要
作业:
请利用下面的资料,运用本文 最具特色的说明方法,起个好题 目,写一段富有文学情趣的介绍 石榴的说明文字。然后读一读, 同学间交流评价。
1.燃灯疑夜火,辖珠胜早梅。— —梁元帝《咏石榴》
2.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 烧天。——白居易《山石榴》
3.榴者,天下之奇树,九州岛之名 果……缤纷磊落,垂光耀质,滋味浸液, 馨香流溢……遥而望之,焕若隋珠耀重渊; 详而察之,灼若列宿出云间。千房同膜, 千子如一,御饥疗渴,解醒止醉。—— 潘岳《安石榴赋》
做一回导演、制片人
请同学们为荔枝制作一个 短片,或解说特征或叙述故事, 充分展示我们自己的创意。独 立设计脚本,独立编写解说文 字。
MTV设计示例
镜头一:黑夜。驿站。一驿卒 手牵一匹骏马翘首远处。急促 的马蹄声后,一骑快马飞奔而 至,马上人滚鞍下马,将手中 一袋东西交与驿卒,驿卒马上 飞身上马,骏马绝尘而去, (拉长镜头)骏马狂奔在山路 上。
阅读课文,概括每段段意,了解大致内容。
引出说明对象 1、由内心的疑问导入说明对象
介绍关 于荔枝 的科学 知识
荔枝生产的 发展前景
2、荔枝的表面构造 3、荔枝的色泽 4、荔枝的果形 5、荔枝的大小、重量 6、荔枝壳内的薄膜 7、荔枝肉的色、味及加工 8、荔枝的贮藏 9、荔枝的核
10、荔枝的花 11、荔枝的花蜜
引资料:
既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又充实了文章的 内容 。
1、引用白居易的《荔枝图序》 人感觉开头新颖,引人入胜,并为后文作者与
白居易对荔枝的不同看法提给供依据。 2、引用徐勃《咏荔枝膜》
说明荔枝味美。
3、引用白居易的“一日面色变,……色香味尽 去矣”
说明荔枝不耐贮藏。
4、引用杜牧的诗歌“长安回望绣成堆……无人 知是荔枝来”
瓣,呈绿白或淡黄色,有芳香,圆锥花序。
果实心脏形或圆形;果皮具多数鳞斑状突起,
呈鲜红、紫红、青绿或青白色。果肉(假种皮)
新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多汁,味甘美而有佳
香。
——摘自《辞海》
科学性与文学性的统一
1、科学性 “现代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
完全不可能的事” 语言的准确还表现在确数、约数的运用上,如
又如介绍荔枝结实时说,“一个荔枝花序,生花 可有一二干朵,但结实总在一百以下” 。
举例子:
增强文章的厚重感和说服力 。
如唐明皇为了让杨贵妃吃上鲜荔枝,“就要派 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
如为证明广东很早就有荔枝,用了“南越王尉 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的例子。
MTV设计示例
镜头二:(远景)宫殿楼群(镜头推 进)殿内,歌舞正酣。 (特写)杨贵妃没精打采状。 (画外音)岭南贡品到 (特写)杨贵妃喜形于色。起身。 (拉伸、虚化)歌舞声增大 (滚动字幕)
MTV设计示例
过华清宫 (略) (画外音):一千一百多年前, 诗人杜牧远眺骊山,忧思满怀, 借“一骑红尘”传递的小小荔枝 写尽他内心的慨叹。这是一种什 么样的水果,竟然引得妃子这样 喜爱,以致不惜劳民伤财,不远 千里飞马传送呢?
MTV设计示例
镜头四:翻开的古书,(推近)荔 枝图序(移动)划线文字:
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 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画外音)荔枝是否如白居易所说呢? 让我们近距离的来看一下。
镜头五:荔枝林(推近)一棵荔枝 树(再推)一簇红荔枝(特写) 一个红荔枝……
本文以短小的篇幅、丰富的知识,
饶有兴味地介绍了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 既有一般说明文简明准确的特点,又有 清新怡人的诗意,知识与思想并重,诗 情盎然,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科学小品。 把握说明顺序,理解说明方法,探究说 明技巧,感受语言魅力是学习科学小品 的四大要素。
引用 :《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的重六十克。5
分类别 :“广东有双季荔枝,……又有四季荔枝,”
下定义10 :“荔枝壳表面……特称龟裂片。”、“两侧……
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 2 4
说明方法
打比方:
使说明的事物更生动形象,让读者更易理解。
列数字:
使得事实确凿,更具说服力 。
如介绍荔枝大小时说,“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 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
一方面说明荔枝不耐贮藏,另一方面就是对这 件事的嘲讽。
5、引用苏轼的诗歌“罗浮山下四时春……不妨 长作岭南人”
一方面为大力发展荔枝生产展现了一幅蓝图, 另一方面说明荔枝的味美。
阅读比较
荔枝,无患子科。常绿乔木,高可达20
米。偶数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或披针形,
全缘,革质,侧脉不明显。……花小,无花
4.榴大如杯,赤色有黑斑点,皮中如 蜂窠,有黄膜隔之,子形如人齿,淡红 色,亦有洁白如雪者。——《事类合聚》
原因——结果 现象——本质
本文的说明顺序
说 明 方 法:
常见说明方法有以下七种,本文主要用了哪些 说明方法?请找出实例。
举例子 :“一些稀奇的品种,如……‘龙牙’,……‘珍 列数字 珠:’荔。枝”大4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5
打比方 :荔枝稀奇品种有细长如指的“龙牙”4
作比较
:“优良的荔枝,种子发育不全,形状很小有似 丁香。” 9
作 者 简 介:
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 作家。他创作,编写、翻译了二十九部生物 学著作。《南州六月荔枝丹》《花儿为什么 这样红》,都选自他的《生物学碎锦》。
他的作品清新优美,大多以绚烂多彩的生物 为写作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 学知识融为一体,有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 艺术性。他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1981年荣获 全国1976年10月—1979年12月全国“新长征优秀 科普作品奖”一等奖。
12、荔枝的产地 13、荔枝的品种 14、荔枝的习性
15、因地制宜,发展荔枝生产
外壳构造⑵
外部形态
外壳颜色⑶
课 荔枝的形 (2—5)
外
荔枝形状⑷
(
文
态结构 (1—10)
表
大小重量⑸
)
——
—— ——
结主
内部构造
构
(6—10)
荔枝薄膜⑹
荔枝果肉⑺
内
分
析
次
荔枝的生
古 荔枝产地和栽培史 ⑾
古代的荔枝书谱⑿
MTV设计示例
镜头三:荔枝园大景。(镜头推近)一棵果 实累累的荔枝树(再推)绿叶掩映下一簇 红红的荔枝
(渐变(由小变大)字幕)南州六月荔枝丹
(画外音)这是明朝诗人陈辉《荔枝》诗中 的一句话,它清楚地告诉我们,荔枝生长 在南方,六月成熟,成熟的荔枝是红色的。 白居易在他的《荔枝图序》中对荔枝有过 更为清楚的描述:
“一年开花两次”、“大约重60克”、“通常直 径三四厘米”、“重达四五十克”等等。
语言的科源自文库性还表现在语言的周密上。
2、文学性
本文的文学性主要体现在引用古诗文、史料、 故事上。从标题开始,相继引用了陈辉、郭明章、 邓萧、徐勃、杜牧、苏轼等诗人的诗句,既增强 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又充实了文章的内容。此外,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表达生动形象, 凸现文采。
作者为什么用“南州六月荔枝丹” 为题,而不直接用“荔枝”为题?有 什么好处?
产地 成熟期 果实成熟的颜色 激发丰富的联想;并引用了明 朝诗人陈辉《荔枝》中的诗句, 增加了浓厚的文学气息。
《荔枝》【明】 陈辉 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 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 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 乌府日长霜暑静,几株斜覆石阑干。
荔枝贮藏⑻
( 里 )
图 产情况
(11—14) 荔枝的生长北限⒀
荔枝果核⑼ 荔枝的花⑽
今
荔枝生产的发展⒁
说明顺序
一、时间顺序: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 来说明
二、空间顺序: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 如:外——内 远——近 局部——整体
三、逻辑顺序:依据事物之间或某一事物各部 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说明。 如:一般——个别 主要——次要
作业:
请利用下面的资料,运用本文 最具特色的说明方法,起个好题 目,写一段富有文学情趣的介绍 石榴的说明文字。然后读一读, 同学间交流评价。
1.燃灯疑夜火,辖珠胜早梅。— —梁元帝《咏石榴》
2.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 烧天。——白居易《山石榴》
3.榴者,天下之奇树,九州岛之名 果……缤纷磊落,垂光耀质,滋味浸液, 馨香流溢……遥而望之,焕若隋珠耀重渊; 详而察之,灼若列宿出云间。千房同膜, 千子如一,御饥疗渴,解醒止醉。—— 潘岳《安石榴赋》
做一回导演、制片人
请同学们为荔枝制作一个 短片,或解说特征或叙述故事, 充分展示我们自己的创意。独 立设计脚本,独立编写解说文 字。
MTV设计示例
镜头一:黑夜。驿站。一驿卒 手牵一匹骏马翘首远处。急促 的马蹄声后,一骑快马飞奔而 至,马上人滚鞍下马,将手中 一袋东西交与驿卒,驿卒马上 飞身上马,骏马绝尘而去, (拉长镜头)骏马狂奔在山路 上。
阅读课文,概括每段段意,了解大致内容。
引出说明对象 1、由内心的疑问导入说明对象
介绍关 于荔枝 的科学 知识
荔枝生产的 发展前景
2、荔枝的表面构造 3、荔枝的色泽 4、荔枝的果形 5、荔枝的大小、重量 6、荔枝壳内的薄膜 7、荔枝肉的色、味及加工 8、荔枝的贮藏 9、荔枝的核
10、荔枝的花 11、荔枝的花蜜
引资料:
既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又充实了文章的 内容 。
1、引用白居易的《荔枝图序》 人感觉开头新颖,引人入胜,并为后文作者与
白居易对荔枝的不同看法提给供依据。 2、引用徐勃《咏荔枝膜》
说明荔枝味美。
3、引用白居易的“一日面色变,……色香味尽 去矣”
说明荔枝不耐贮藏。
4、引用杜牧的诗歌“长安回望绣成堆……无人 知是荔枝来”
瓣,呈绿白或淡黄色,有芳香,圆锥花序。
果实心脏形或圆形;果皮具多数鳞斑状突起,
呈鲜红、紫红、青绿或青白色。果肉(假种皮)
新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多汁,味甘美而有佳
香。
——摘自《辞海》
科学性与文学性的统一
1、科学性 “现代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
完全不可能的事” 语言的准确还表现在确数、约数的运用上,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