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攻击_受欺负类别儿童的同伴交往自我知觉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摘要:攻击行为和亲社会行为是童年期较为常见的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行为,也是个性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儿童的攻击行为有男女和年龄的差异。
同时儿童产生攻击行为的原因是多样化的。
了解了儿童产生攻击行为的原因后,进一步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矫正儿童的攻击行为。
关键词:攻击行为性别差异年龄差异1 引言攻击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是指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
就攻击行为的方式看,它通常划分为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和关系攻击。
身体攻击是指攻击者利用身体动作直接对被攻击者实施的行为,如打人、踢人和损坏、抢夺他人财物等;言语攻击是指攻击者通过口头言语形式直接对被攻击者实施的行为,如,骂人、羞辱、嘲笑、讽刺、起外号等;关系攻击则是指攻击者故意操纵和破坏他人的同伴关系从而伤害他人的行为,如为了伤害或控制他人有目的地终止友谊或认同,散布谣言致使同伴排斥或拒绝他人等。
攻击性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是儿童的一种主要社会行为,是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发展状况既影响儿童人格、品德和良好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也是个体社会化成败的重要指标。
大量理论研究与实践表明,攻击性行为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性发展是有明显的不良影响,危害较大。
经常受到攻击的儿童通常会导致情绪抑郁、焦虑紧张、注意力分散、自卑孤僻、厌学逃学、学习成绩下降和失眠,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自杀;而对攻击者来讲,攻击他人则可能会造成以后的暴力犯罪或行为失调,因为攻击行为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现象。
心理学家韦斯特曾进行了长达14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70%的暴力少年犯在13岁就被确认为有攻击性行为,而且儿童的攻击性水平越高,今后的犯罪可能性越大。
也就是说,儿童攻击性行为是今后各种行为问题的先兆。
2 儿童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2.1儿童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一些研究者认为,女性的攻击性低于男性(Ez21。
tt,1994:Maeeoby&Jaek一in,1974);而另一些研究者(Cotton,1994:Sheldon&Chesney一1ind,1993)认为性别差异并不存在。
幼儿同伴交往类型
幼儿同伴交往类型幼儿时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发展阶段之一,这个时期的社交经验对于孩子未来的人际关系和情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幼儿在这个时期通过和同伴的交往来学习和发展自己的社交技能,这种交往的方式和类型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幼儿的同伴交往类型主要包括五种:独立型、协作型、争斗型、支配型和融合型。
这些类型的区分主要是基于幼儿在与同伴交往时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态度。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类型。
独立型独立型幼儿通常喜欢独自玩耍,不太愿意与别的幼儿一起玩耍。
他们通常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玩具或游戏,并专注于自己的活动。
当其他幼儿靠近他们时,他们通常会回避或者拒绝与他们交往,这种行为表明他们对社交交往缺乏兴趣或者经验。
独立型幼儿通常表现出来的情感状态是孤独和沮丧。
协作型协作型幼儿通常愿意与别的幼儿一起玩耍,他们喜欢分享自己的玩具和游戏,并且乐于与别的幼儿一起完成任务。
他们通常会与别的幼儿进行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这种行为表明他们对合作和互助有着强烈的兴趣和需求。
协作型幼儿通常表现出来的情感状态是友善和合作。
争斗型争斗型幼儿通常喜欢与别的幼儿争夺玩具或游戏,他们经常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包括推、打和咬等。
他们通常会在交往中试图控制别的幼儿,并且不喜欢与别的幼儿分享自己的玩具和游戏。
这种行为表明他们对权力和控制有着强烈的需求。
争斗型幼儿通常表现出来的情感状态是愤怒和敌意。
支配型支配型幼儿通常喜欢控制别的幼儿,他们经常表现出支配性行为,包括命令、指挥和威胁等。
他们通常会试图控制别的幼儿的行为,并且不喜欢听从别的幼儿的命令。
这种行为表明他们对权力和控制有着强烈的需求。
支配型幼儿通常表现出来的情感状态是自信和傲慢。
融合型融合型幼儿通常喜欢与别的幼儿交往,他们通常会试图与别的幼儿建立亲密的关系,并且喜欢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验。
他们通常会与别的幼儿进行合作,互相帮助,并且喜欢与别的幼儿一起玩耍。
这种行为表明他们对亲密关系和合作有着强烈的需求。
中小学生受欺负与其社会行为同伴关系之间的关系共7页word资料
中小学生受欺负与其社会行为同伴关系之间的关系分类号B844.21问题提出欺负是儿童间尤其是中小学生之间经常发生的一种消极的社会行为。
因此,关于学校欺负问题的研究,研究者们最初强调的就是行为问题。
就欺负行为的实施者而言,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会逐渐形成一种稳定的性格特征,甚至会导致以后的行为犯罪。
而作为欺负行为的承受者--受欺负者而言,行为问题则更加严重。
大量研究发现,受欺负者普遍具有行为退缩、胆小怕事的行为特征,并且,受欺负者的行为退缩和行为屈从会引起再次受欺负,却得不到同伴的广泛支持,久而久之,成为大家公认的“出气筒”、“窝囊废”。
但也有一些受欺负者的行为表现截然相反,表现出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受欺负后,会对欺负者做出反击或转而欺负比他更弱小的儿童。
因此,有些研究者(christina Salmivalli,Jarkko Karhunen,and Kirsti gerspetz,1996)根据受欺负者的反应,把他们分为三种类型:反抗性、无助型和冷漠型。
其中,反抗型和无助型更易重复遭到同伴欺负。
因此,有研究者认为长期受欺负的儿童也具有某种人格特性导致短期或长期的行为失调。
综观以往关于学校欺负与儿童同伴关系的大量研究,关注欺负者的同伴关系的研究较多,相比之下,受欺负者的同伴关系很少被考察。
在这少量的研究中,David G.Perry等人(1988)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最系统。
他们不仅探讨了儿童受欺负与同伴接纳和拒绝之间的相关,而且进一步考察了被拒绝儿童中受欺负者的比例以及受欺负者的受欢迎情况。
结果发现,儿童受欺负与同伴接纳呈负相关,与同伴拒绝正相关,但与同伴拒绝之间的相关系数大于与同伴接纳之间的系数。
这一研究结论同样得到很多研究者(Coie,Dodge,&Kurpersmidt,1988;Hartup,1983)的支持,他们认为,有些受欺负者自身令人讨厌的个性加强了同伴们对他的排斥。
另外,David.Perry等人(1988)的研究还发现,在被拒绝组中,受欺负者的人数显著高于其他组,在受欢迎组中人数最少,但受欺负者在其他组的比例却无显著差异,这就说明受欺负儿童成为受欢迎儿童的机率并不比其他组儿童多。
儿童攻击行为的自我认知训练
儿童攻击行为的自我认知训练攻击行为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常见的行为问题之一。
许多儿童在面对挫折和冲突时,可能会表现出攻击性的行为,包括肢体攻击、言语攻击等。
这种行为对儿童自身和他人都带来了不良影响。
因此,进行儿童攻击行为的自我认知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儿童攻击行为的特点、原因以及自我认知训练的方法和效果。
一、儿童攻击行为的特点儿童攻击行为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特点:1. 冲动性:儿童在面对挫折和冲突时,常常缺乏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容易冲动地进行攻击。
2. 自我保护:攻击行为有时是儿童为了保护自己免受侵害而采取的一种防御措施。
3. 情绪表达:有些儿童攻击行为是因为他们无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情绪,通过攻击来释放内心的不满和愤怒。
二、儿童攻击行为的原因儿童攻击行为的产生通常与以下几个原因密切相关:1. 家庭环境:儿童在家庭中观察和学习到的家庭冲突和暴力行为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模式,增加攻击行为的可能性。
2. 自我调适困难:有些儿童由于自身的特殊原因,如认知能力不足或情绪调控困难,导致他们无法有效地处理挫折和冲突,从而表现出攻击行为。
3. 社交技能匮乏:一些儿童缺乏适当的社交技能,无法有效地与他人交流和解决问题,因此他们更倾向于采取攻击行为。
三、儿童攻击行为的自我认知训练方法针对儿童攻击行为,自我认知训练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和理解自己的行为,从而有效地控制和调适自己。
1. 情绪认知训练:通过情绪认知训练,儿童可以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并了解情绪与行为的关系。
例如,当儿童感到愤怒或沮丧时,他们可以学会通过适当的方式来表达情绪,而不是采取攻击的方式。
2. 行为替代训练:这种训练方法帮助儿童学会将攻击行为替代为积极、合理的行为方式。
例如,儿童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学习使用言语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而不是使用暴力或攻击。
3. 自我反思:儿童需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并思考行为的后果。
通过引导他们回顾和分析攻击行为的原因和结果,帮助他们意识到攻击行为的负面影响,并鼓励他们主动寻找替代的解决方式。
2022年国家开放大学7月儿童心理形考任务阶段测验五问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7月小朋友心理形考任务阶段测验五问题及答案概念题01. 社会化概念题02. 隔代教养概念题03. 同伴概念题04. 同伴互动概念题05. 平行游戏概念题06. 联合游戏简答题01. 简要分析家庭功能旳影响因素。
简答题02. 爸爸与孩子和妈妈与孩子旳互动方式有哪些不同?简答题03. 父母旳教养方式会影响小朋友旳发展,父母教养方式中有几种维度和类型?简答题04. 幼儿旳游戏是观测幼儿同伴交往行为旳重要活动,试用巴顿对幼儿游戏行为旳观测简述同伴交往行为旳发展。
简答题05. 简要分析电视对幼儿发展旳悲观影响。
简答题06. 幼儿园教师是如何影响幼儿发展?简答题07. 简要分析幼儿园课程对幼儿发展旳影响。
论述题01. 家庭功能是影响小朋友发展旳重要因素之一,什么是家庭功能?在和谐健康旳家庭中,家庭功能有什么特点?论述题02. 试分析影响父母教养方式旳因素。
论述题03. 妈妈看到5岁旳毛毛有几次和小朋友玩旳时候,由于和小朋友抢玩具,和小朋友发生冲突,而毛毛又总是吃亏,甚至挨打,毛毛旳妈妈紧张毛毛受到别旳小朋友旳“欺负”,后来就尽量不让毛毛和小朋友一起玩,带着她和大人一起散步、跳舞,请你根据“同伴关系对幼儿发展旳影响作用”来分析毛毛妈妈旳做法与否恰当,为什么?论述题04. 每个人都需要有朋友,小朋友不仅需要有足够旳同伴关系,还需要密切旳友谊关系。
朋友是小朋友重要旳社会化代理人之一。
试分析友谊对幼儿发展旳影响。
一、概念题1.答:小朋友获得她所在旳社会旳价值原则、行为准则和行为技能旳过程。
2.答:简朴地说,就是有祖辈父母照顾孙辈孩子旳现象。
3.答:同伴是指小朋友与之相处旳、具有相似或相似社会认知能力旳人。
4.答:同伴互动是指年龄相似或相近旳小朋友,由某种共同旳活动引起,并在活动中互相影响、互相作用。
5.答:小朋友单独玩,但是她选择旳活动自然把她带到别旳孩子中间。
她旳玩具与周围孩子玩旳相似,但是她自己玩,不影响或变化其她孩子旳活动,没有互相旳交流,但有时有互相旳模仿。
不同攻击/受欺儿童的同伴关系情感性质认知研究
标
福 州 3 0 0 1 5 1 8
2华 东师范 大 学 , 海 20 6 ) . 上 0 02 摘 要: 本研 究利用 计 算机 程序 呈现 8个 暗含 不 同同伴 情感 关 系 的小 对话 场 景测查 儿 童 的 同
伴 情 感 关 系判 断准 确 性 , 用 问卷 法 对儿 童 的 同伴 关 系情感 性质 认 知进 行初 步探 查 , 果 表 明 : 采 结 不 同类 型儿 童 之 间 的 同伴 情 感关 系 判 断准确 性存 在 显 著性 差 异 , 卷 入儿 童 高于 直 接攻 击 儿 童。 不 未 同类 型 儿 童对 同伴 关 系情 感 性质认 知 ( 同程度 ) 认 的差异 , 整体 而言 , 间接攻 击 儿 童采取 趋 中认 知 ,
一
、
研 究 过程
被试 来 自福 州市 的 四 、六 、八 年 级学 生 。使 用
S l vl 的受 欺负 分量表 和 Mat a al mi i s n等 的攻 击行 为 分 e
量表 ,这 些分 量 表 都 已经 得 到 国 内学 者 的修 订 及 使 用 。 个分 量表 合起 来包 括直接 攻击 、 两 间接攻击 、 欺 受 负三 个 因子 , 采用 同伴提 名方 法 , 经前 测检 验 , 内部 一 致性 系数 为 . 3 结构 效度 良好 , MO .1 ,i=00 9 , 2 K =9 7s . , g 0
关键 词 : 同伴 情感 关 系判 断 ; 同伴 关系 情感 性质认 知 ; 击/ 攻 受欺 中 图分类 号 : 0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6 3 9 8 (0 10 — 0 2 0 17 —8 42 1) 60 8 — 5
同伴关 系 的情 感性质 影 响着 儿童 对 线索 的解 释 、 目标 分 类和 反应 决 定 , 儿 童对 同伴 关 系情感 性 质 的 而 觉知 、 断 更可 能起 着根 本 性 的影响 。儿 童对 人 际关 判 系 的认 知 , 响着 其 人 际 关 系 的质 量 、 影 与别 人 进 行 的 努 力和 投入 度 、 以及 调用 人 际关 系解 决 问题 时采 取 怎
儿童和青少年同伴侵害与攻击行为关系的三水平元分析
03
缺乏对干预和预防措施的研究 ,未来可以探讨如何通过干预 同伴侵害来减少攻击行为。
研究对实践的启示与建议
01
02
03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关注和预防同 伴侵害的发生,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 攻击行为的儿童和青少年,应当采取 适当的措施进行干预和矫正。
学校和社区应该建立积极的氛围,鼓 励孩子们参与各种有益的活动,以减 少他们接触不良同伴的机会,从而降 低攻击行为的发生。
数据来源与处理
01
02
03
数据来源于多个已发表 的研究,涉及不同地区 、不同类型学校和不同 年龄段的儿童和青少年
样本。
对数据进行清洗、整理 和标准化处理,确保数
据的质量和可比性。
对潜在的中介变量进行 控制,以探讨同伴侵害 和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
。
03
同伴侵害与攻击行为的关 系
同伴侵害与攻击行为的现状分析
同伴之间的关系受到多种调节因素的影 响,包括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等。
详细描述
研究表明,同伴侵害和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在不同性别 、年龄和文化背景中存在差异。例如,男性和女性在遭 受同伴侵害时,表现出不同的攻击行为特点;不同年龄 段的个体在面对同伴侵害时,也表现出不同的攻击行为 模式;此外,文化背景也会影响同伴侵害和攻击行为之 间的关系,如在某些文化中,个体更倾向于通过攻击行 为来应对同伴侵害。
同伴侵害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同伴侵害和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包括个体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
研究表明,同伴侵害和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并非单一、 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例如 ,个体特质如自尊、焦虑等会影响个体的攻击行为表现 ;家庭因素如家庭暴力、父母教育方式等也会影响个体 的同伴侵害和攻击行为;此外,社会因素如社会压力、 媒体影响等也会对同伴侵害和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产生 影响。
儿童攻击行为与同伴关系的互动模式
儿童攻击行为与同伴关系的互动模式儿童攻击行为是指儿童之间出现的身体或言语上的不友好行为,包括打骂、恶言相向等。
这种行为经常出现在同伴间,对儿童的心理和社交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儿童攻击行为与同伴关系的互动模式,以帮助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该问题。
一、攻击行为对同伴关系的影响儿童攻击行为对同伴关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攻击行为破坏了同伴间的友好氛围,使得互动变得紧张和不愉快。
同伴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也会因此受到破坏。
其次,受攻击的儿童往往会感受到痛苦和孤立,心理健康可能受到损害。
同时,攻击行为还可能引发更多的报复行为,形成恶性循环。
二、攻击行为的成因与类型儿童攻击行为的成因有多种,其中包括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
个体因素包括自尊心差、注意力不集中等,环境因素则包括家庭和学校环境等。
了解攻击行为的成因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预防和干预。
攻击行为的类型也多种多样。
身体攻击包括打、踢、推等行为;言语攻击则涉及恶言相向、诋毁等。
有些攻击行为是直接的,有些则是通过排斥和忽视来实现的。
研究表明,男孩更倾向于身体攻击,而女孩则更多地表现出间接的攻击行为。
三、同伴关系的互动模式攻击行为与同伴关系的互动模式较为复杂。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模式,其中的分类仅为了更好地理解,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
1. 受攻击者-攻击者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一些儿童扮演受攻击者的角色,而另一些则扮演攻击者的角色。
这种模式下,受攻击者常常变得沮丧和孤立,而攻击者获得了一定的权力感和满足感。
这种模式对儿童的心理和社交发展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2. 受攻击者-旁观者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一些儿童遭受攻击,而其他儿童则充当旁观者,既不参与攻击也不提供帮助。
这种模式下,受攻击者可能感到无助和孤立,同时也缺乏支持和保护。
3. 攻击者-保护者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一些儿童扮演攻击者的角色,而另一些则踊跃地表现出保护和支持受攻击者的行为。
这种模式下,受攻击者得到了一定的安慰和支持,但攻击行为仍然存在。
儿童攻击行为的自我认知与自我控制
儿童攻击行为的自我认知与自我控制儿童攻击行为是指儿童在日常生活或社交环境中表现出的攻击性行为,包括言语攻击、肢体攻击以及破坏性行为等。
这种行为不仅对他人造成伤害,同时也会对自身的发展和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儿童攻击行为的自我认知与自我控制成为了研究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儿童攻击行为的定义、原因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儿童攻击行为的定义攻击行为是指儿童在与他人互动过程中,使用非法或不适当的方式,意图伤害他人、威胁他人或破坏他人私人财物的行为。
攻击行为可以表现为言语攻击(如辱骂、恶意揭露他人隐私等)、肢体攻击(如打人、踢人等)以及破坏性行为(如破坏公共财物、破坏他人物品等)。
这些行为常常是出于发泄情绪、寻求关注或满足权力欲望等心理原因所导致。
二、儿童攻击行为的原因1. 心理因素:儿童可能因为自卑、焦虑、不满或受到挫折而表现出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可以成为他们发泄情绪的方式,以获得心理上的平衡。
2. 家庭因素:家庭环境不稳定、家庭暴力或亲子关系不良等因素会对儿童攻击行为产生影响。
如果儿童在家庭中接触到暴力或争吵的行为,往往会模仿并将这种行为带进学校或社交场合。
3. 社交因素:儿童攻击行为往往与社交环境有关。
如果儿童处于竞争激烈、人际关系紧张的学习环境中,他们可能会通过攻击行为来维护自己的地位或权力。
三、儿童攻击行为的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是指儿童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
当儿童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伤害和自己的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时,他们就具备了自我认知能力。
自我认知有助于儿童认识到攻击行为是不恰当的,并且意识到改变这种行为对自己和他人都是有益的。
儿童实现自我认知的途径有很多,例如:1. 教育引导: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儿童思考和回顾自己的行为,帮助他们认识到攻击行为的不良后果,并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
2. 视频教育:适当的视频教育可以向儿童展示攻击行为对他人和自己的伤害,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到攻击行为的后果。
农村小学生同伴攻击受侵害类型及其学校适应_基于潜在剖面分析
农村小学生同伴攻击受侵害类型及其学校适应_基于潜在剖面分析概述同伴攻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尤其在农村地区的小学生群体中,一些孩子在同伴间经历了攻击和受侵害的行为。
了解这些攻击和受侵害的类型以及学校应对方式对于保障农村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促进他们的适应至关重要。
本文将基于潜在剖面分析方法对农村小学生同伴攻击受侵害类型进行研究,并探讨学校如何适应这些问题。
一、同伴攻击受侵害类型的潜在剖面分析潜在剖面分析是一种常用于揭示潜在变量的统计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农村小学生的行为和心理等特征来理解同伴攻击受侵害类型的内在结构。
通过对多个指标进行量表测量和因素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种类型: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打压排挤和关系破裂。
1.1 身体攻击身体攻击是指农村小学生在同伴间采取肢体动作造成伤害或危险的行为。
这可能包括打架、推搡、踢踹等。
身体攻击常常源于农村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和缺乏冲突解决能力。
1.2 言语攻击言语攻击是指农村小学生通过语言的方式对同伴进行辱骂、嘲笑、羞辱等行为。
这种攻击方式常常会给受侵害者带来心理上的创伤和自尊心受损。
1.3 打压排挤打压排挤是指农村小学生在同伴间通过排斥行为将某一同伴孤立起来,不给予交往和参与的机会。
这种行为会导致受侵害者的社交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从而引发心理问题。
1.4 关系破裂关系破裂是指由于同伴攻击和受侵害,农村小学生之间的原有关系被破坏。
受侵害者可能会失去信任感、自我忧虑,并将这种沮丧情绪转移到其他人际关系中。
二、学校适应方式的研究了解同伴攻击受侵害类型后,学校需要相应的适应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农村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2.1 营造积极的校园环境学校应该采取措施创建积极团结的校园环境,以培育良好的同伴关系。
可以通过强化师生关系、举办集体活动、鼓励学生互助合作等方式来提升学生间的关系质量,减少攻击和受侵害行为。
2.2 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农村小学生增强自我价值感和情绪调节能力。
儿童攻击行为与人际关系的发展
儿童攻击行为与人际关系的发展儿童的攻击行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攻击行为可能会出现在不同的情境和关系中。
这种行为对儿童的人际关系发展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儿童攻击行为的类型、原因以及其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并提供一些有效的干预和管理策略。
一、儿童攻击行为的类型儿童的攻击行为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和关系攻击。
身体攻击包括打击、踢踹、推搡等肢体接触的形式;言语攻击则包括嘲笑、侮辱、恶言恶语等语言上的攻击;关系攻击则是指故意破坏他人友谊、诋毁他人形象等行为。
这些攻击行为通常在儿童的互动过程中出现,具有不同的目的和动机。
了解攻击行为的类型对于理解其原因和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二、儿童攻击行为的原因儿童的攻击行为往往是多种原因的综合结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1. 情绪调节困难:儿童可能因情绪波动大、无法有效调节情绪而表现出攻击行为。
攻击可以作为一种释放负面情绪和获得情绪满足的方式。
2. 自我保护:面对威胁、恐惧或其他挑战时,儿童可能会使用攻击来保护自己。
这种攻击行为常见于存在竞争、紧张关系的环境中。
3. 社会学习:儿童可能通过观察他人或模仿他人的攻击行为来学习并应用在自己的互动中。
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塑造有着密切关系。
4. 不良情绪表达:攻击行为可能是儿童无法有效表达自己需求、无法与他人沟通的结果。
当他们难以用言语或其他方式表达自己时,攻击行为成为他们主要的沟通方式。
了解攻击行为的原因有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攻击行为的发生率。
三、儿童攻击行为与人际关系的影响儿童的攻击行为对其人际关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影响:1. 亲密关系受损:攻击行为容易引起他人的对立和抵触,导致亲密关系的破裂。
长期以往,攻击行为可能会导致儿童孤立和缺乏正常的亲社交经验。
2. 社交问题:攻击行为使儿童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产生负面情绪,缺乏合作和共享的能力。
不同攻击/受欺负类别儿童的同伴交往自我知觉
Self-perceived Peer Relationship Among Different Aggression/Victims Groups
作者: 周宗奎[1];蔡春凤[1];赵冬梅[1]
作者机构: [1]华中师范大学心理系,武汉430079
出版物刊名: 心理发展与教育
页码: 23-28页
主题词: 攻击-受欺负类型;自我知觉的社会能力;朋友;同伴提名
摘要:以474名小学三、四、五、六年级的儿童为被试,考察了不同攻击-受欺负类型儿童自我知觉的社会能力以及自我提名的朋友与双向互选朋友数量、同伴积极提名、消极提名的关系。
结果表明。
各攻击,受欺负组别在自我提名的朋友数量上无显著差异,但在自我知觉的社会能力、双向互选朋友数及同伴积极提名、消极提名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在自我知觉的社会能力方面,单纯攻击组最高,攻击-受欺负组最低。
在双向互选朋友以厦同伴积极提名方面,未参与组最高,其余依次为单纯攻击组、单纯受欺负组和攻击-受欺负组。
幼儿攻击行为的分类
幼儿攻击行为的分类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攻击行为是一种常见现象。
这种行为可能表现为言语或身体上的侵犯,对其他孩子或成人造成伤害。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幼儿攻击行为,对其进行分类是必要的。
以下是幼儿攻击行为的七种分类:1. 工具性攻击工具性攻击是指幼儿为了获得某个物品或达到某种目的而对他人生理或心理造成伤害的攻击行为。
这种攻击行为通常表现为为了获得玩具、零食或其他物品而推搡、抓挠或抢夺。
2. 敌意性攻击敌意性攻击是指幼儿故意伤害他人的攻击行为,这种攻击行为通常源于对其他孩子的嫉妒、愤怒或竞争心态。
例如,为了争夺老师的关注或成为“领导者”,幼儿可能会对其他孩子采取嘲笑、排斥、威胁等行为。
3. 愤怒/应激性攻击愤怒/应激性攻击是指幼儿在感到愤怒或受到威胁时采取的攻击行为。
这种攻击行为通常是由于幼儿感到不安、受挫或受到恐吓而引起的。
例如,当幼儿受到批评或与同伴争吵时,可能会采取打人、踢人或咬人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4. 歧视性攻击歧视性攻击是指幼儿基于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外貌或其他特征对他人进行歧视和攻击的行为。
这种攻击行为通常表现为对其他幼儿的嘲笑、排斥或侮辱,以及对他们身体上的侵犯。
5. 反社会性攻击反社会性攻击是指幼儿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对他人进行攻击的行为。
这种攻击行为通常表现为无缘无故地伤害他人,如踢人、抓挠或咬人等。
反社会性攻击的幼儿可能存在心理或情感问题,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关注和支持。
6. 语言性攻击语言性攻击是指幼儿通过言语对他人进行侮辱、嘲笑或挑衅的攻击行为。
这种攻击行为通常表现为骂人、嘲讽、威胁或其他具有恶意的言语表达。
语言性攻击同样会对受害者的心理造成伤害,并可能导致长期的心理创伤。
7. 身体接触性攻击身体接触性攻击是指幼儿通过身体接触对他人进行伤害的攻击行为。
这种攻击行为通常表现为打人、踢人、推搡或抓挠等具有物理接触的行为。
身体接触性攻击会对受害者的身体造成疼痛和伤害,并可能导致外伤和长期的身体影响。
儿童对教师应对同伴侵害策略知觉的调节作用研究论文
儿童对教师应对同伴侵害策略知觉的调节作用研究论文儿童对教师应对同伴侵害策略知觉的调节作用研究论文同伴侵害(peer victimization)是个体遭受同伴攻击的经历,是在儿童与同伴交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有数据显示,10%23%的学龄前儿童持续或经常遭受同伴侵害,并且在整个学龄阶段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同伴侵害对儿童心理适应和社会适应都会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导致儿童出现诸多问题,包括退缩、抑郁、孤独、焦虑、注意力分散等情绪问题或内化问题,以及违纪、攻击、厌学、自杀等行为问题或外化问题,致使他们在同伴群体中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
且长期遭受同伴侵害的儿童不断将同伴侵害的经历内化,逐渐形成低自尊、低自信等消极适应水平,若不加以有效的控制和引导,很有可能演变成极具危险的犯罪行为。
也有研究表明,有些受侵害儿童并不存在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甚至未来发展状况良好。
根据心理韧性理论,这很可能是某些保护性因素减少或消除了同伴侵害的消极影响,防止和减少了儿童危险行为的发生。
在个体健康发展过程中,保护性因素不仅包括环境因素,如家庭氛围、同伴关系、社会支持等,还包括一系列个体因素,如自我观念、情绪调节能力、沟通交往能力等。
研究表明,在同伴侵害发生时,儿童的同伴关系、应对策略、情绪调节等多种因素对受侵害者发挥了保护作用。
例如:在个体因素中,高自尊被认为对儿童的积极适应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受侵害者如果自尊水平较高,则因身体侵害和关系侵害所引发的行为问题也少,这说明高自尊能够抵抗或改善儿童因同伴侵害而导致的适应失调问题。
一、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研究被试为青岛市3所幼儿园的`252名中班和大班的儿童。
其中,中班122名,大班130名;男孩136名(占54%),女孩116名(占46%);最小年龄3.96岁,最大年龄6.95岁,平均年龄5.03±0.82岁。
(二)研究材料儿童对教师应对同伴侵害策略知觉量表根据Troop-Gordon研究改编而成的儿童对教师应对同伴侵害策略知觉量表来测量儿童知觉水平。
不同攻击_受欺负类别儿童的同伴交往自我知觉
社会能力 、自我知觉的认知能力 、自我知觉的运动技
参照 Schwartz 等人研究采用的标准对儿童进行
能和一般自我知觉 ,本研究只选用其中的自我知觉 分类[17] 。具体方法为 :攻击和受欺负分数 ( Z 分) 均
的社会能力这一维度 。内部一致性信度为 0178 。 超过 015 的儿童被归为攻击性受欺组 ,受欺负分数
该量表给被试同时呈现两个描述性的句子 (如 :一些 大于 015 但攻击分数小于 0 的儿童为单纯受欺负
孩子觉得交朋友很困难 vs 另外一些孩子觉得交朋 组 ,攻击分数大于 015 但受欺负分数小于 0 的儿童
友很容易) ,首先要求被试确定他Π她更符合哪一句 为单纯攻击组 ,其余的为未参与儿童 。攻击性受欺
2006 年
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2期
下的欺负行为分数 : (1) 一个人如何被同伴看待 ; (2) 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 ; (3) 一个人认为别人会怎么看 待他Π她 。结果发现 ,同伴报告的欺负行为分数与儿 童自我报告的欺负行为分数之间相关很小 ,但同伴 报告的欺负行为分数与知觉到的同伴评定分数之间 有中等相关 。说明欺负者在一定程度上知道同伴群 体如何看待他们的行为 ,但他们不赞同或者不在乎 这种评价 。但是 ,对受欺负行为来说 ,情况就不一样 了 。三种情况下的受欺负分数存在一致的相关 ,说 明受欺负者不仅承认自己有被欺负行为 ,而且认识 到同伴怎么看待他的行为 。
同伴关系的发展研究_周宗奎
关系水平和群体水平 ( Hinde,1987 ) 。 个体特征水 平研究个体的气质、 性格、 生理特征以及个体的社交 知识、 技能等与同伴交往的关系; 互动水平上的同伴 交往经历, 是指两个个体在社会交换过程中交织在 一起的行为, 包括亲社会行为、 攻击行为、 退缩行为 等; 关系水平涉及两个相互熟识的个体间持续的互 动, 是一种双向的关系, 反映的是两个个体间的情感 联系; 而群体常常是儿童出于共同的兴趣或处于相 同的环境自发形成, 也可以是正式建立的, 学校中的 。 班级就是最普遍的例子 这四个层次分别代表了社 交复杂性的不同程度。 进一步来说, 这四个水平是 互相联系、 互相影响的。 每一水平上的事件和过程 都会受 其 它 水 平 上 的 事 件 和 过 程 的 限 制 和 影 响 ( Rubin, 1998 ) 。 基于上述层次划分, 我们对同伴关系的影响因 素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基本思路是: 个体特征水平和 互动水平会影响儿童的同伴关系 ( 关系水平的友谊 和群体水平的同伴接纳) 。 1. 1. 1 个体特征水平对同伴关系的影响 首先, 我们考察了社会技能对同伴关系的影响 。
同伴关系是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 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 系, 这种人际关系是平行、 平等的, 不同于个体与家 长或与年长个体间交往的垂直关系 。同伴关系既是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背景, 也是社会性发展的主 要内容。由于在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 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上世纪 30 年代以来, 同伴关 系一直都是儿童社会化领域的重要研究主题 。 在这一背景下, 自 2002 年开始, 我们与美国孟 菲斯大学 Cohen 和 Hsueh 教授团队合作创建了“中 , 美儿童同伴关系数据库 ” 对小学 3 ~ 6 年级儿童的 同伴关系、 心理社会适应等变量进行了纵向追踪 , 目 前已持续采集数据 13 年, 入库 2000 余名被试。 基 “中美儿童同伴关系数据库 ” , 于 我们围绕同伴关系 的发展特点、 影响因素、 影响后效等问题开展了一系 列研究。本文正是对我们团队 13 年儿童同伴关系 研究工作的总结, 主要涉及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及 影响后效、 同伴关系的追踪研究、 同伴关系的中美比 较和网络同伴关系等方面。
童年晚期同伴关系不利与儿童的攻击行为-自我概念与同伴信念的中介...
童年晚期同伴关系不利与儿童的攻击行为:自我概念与同伴信念的中介...篇一: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对其教育的影响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以及对教育的影响摘要:自我概念是国际60年代以来有关自我问题研究的核心课题。
研究者在自我概念结构方面的提法不尽一致,但各种观点的相容与共通性很高。
自我概念在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客观地决定了积极自我概念的养成在儿童教育目标中具有特殊地位,自我概念的发展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核心构成部分,而发展的核心机制,是儿童在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存在与他人的相互作用。
本文描述了儿童自我概念的大致发展过程和特点,探讨儿童自我概念对其日后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自我概念;发展特点;教育影响一、自我概念的涵义及其功能(一)自我概念的涵义有关自我概念问题的讨论从詹姆斯就已开始,但自我概念的提法从罗杰斯的自我理论开始。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人现象场中与个人自身有关的内容,是个人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和看待自身的方式。
罗杰斯将詹姆斯和米德的主体我和客体我的概念统整到了一起,使自我概念的内涵同时兼具对象与作用两个方面。
Shavelson认为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知觉,这种知觉是通过对环境的经验和解释形成的,并受到他人评价、自我评价和归因的影响,将自我概念区分为一种多侧而、多等级的结构。
Byrne认为自我概念是关于自己技巧、能力、外表和社会接受性方而的态度、情感及知识的自我知觉。
国内学者也对自我概念的涵义有多方而的探讨。
林崇德等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关于自己的特点、能力、外表、态度、情感和价值等方而的整体认识。
黄希庭指出,自我概念是个人对自己所有方而的觉知,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有组织的结构,具有评价性且可以与他人分别开来。
历史上,自我概念具有各种不同的涵义,主要原因在于这个概念源自多种学科。
哲学和神学强调自我是道德选择和责任感的场所洲白床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自我是个体独特性和神经症的根源;社会学强调语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是自我实现并得以保持的基础;实验社会心理学强调自我是认知组织、印象处理和动机激发的源泉。
有童年创伤的小学生同伴攻击和同伴受侵害类型及其情绪适应:基于潜在剖面分析
有童年创伤的小学生同伴攻击和同伴受侵害类型及其情绪适应:基于潜在剖面分析龚玲;张睿【期刊名称】《北京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24(38)3【摘要】全球每年约有三成左右的学生卷入校园欺凌,主要体现在同伴攻击与同伴受侵害行为上。
以739名五年级和六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童年创伤量表(简版)(CTQ-SF)筛选出有童年创伤经历的212名小学生。
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方法,探索同伴攻击和同伴受侵害类型,进一步探讨童年创伤经历、攻击和受侵害类型、情绪适应三者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1)对于有童年创伤经历的小学生,攻击和受侵害类型可分为三类:低攻击-低受侵害型(42.45%)、中攻击-中受侵害型(43.40%)、高攻击-高受侵害型(14.15%)。
(2)攻击和受侵害程度与情绪适应存在负相关,在消极情绪的得分上,高攻击-高受侵害型被试得分显著高于其他类型;在积极情绪的得分上,低攻击-低受侵害型被试得分与其他类型无显著差异。
(3)所在年级、是否为留守儿童对有童年创伤经历的小学生同伴攻击和受侵害的潜在分类有显著影响。
因此,建议关爱儿童心理健康,预防童年创伤;培养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健康的同伴关系;帮助儿童建立正确观念,习得情绪调节方法,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总页数】10页(P68-77)【作者】龚玲;张睿【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29.2【相关文献】1.童年中晚期同伴侵害与情绪适应:归因的中介作用2.童年晚期同伴关系不利与儿童的攻击行为:自我概念与同伴信念的中介作用3.童年中晚期同伴侵害对儿童心理社会适应影响的纵向分析4.童年中期同伴关系、同伴关系知觉与心理行为适应的关系5.农村小学生同伴攻击受侵害类型及其学校适应:基于潜在剖面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童年中期同伴关系_同伴关系知觉与心理行为适应的关系_蔡春凤
童年中期同伴关系、同伴关系知觉与心理行为适应的关系蔡春凤1,2 周宗奎2(1武汉大学HOPE 护理学院,武汉,430071)(2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武汉,430079)摘 要 本研究以422名小学二、三、四年级的儿童进行为期3年的纵向研究,考察了时间2的同伴关系知觉在时间1的同伴关系和时间3的心理行为适应之间的中介效应。
结果表明,自我知觉的社会能力在同伴接纳与社交/领导行为和孤独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自我知觉的友谊质量在双向互选朋友与社交/领导行为和孤独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
关键词:同伴关系知觉 社会喜好 社会行为 孤独感 中介效应1 问题提出 大量研究发现,儿童的同伴关系与其后期适应有密切关系。
特别是同伴拒绝,与后期的外部问题(如攻击-破坏行为或青少年犯罪)、内部问题(如孤独、压抑)、学业或学校适应(如成绩不良、辍学)有关[1]。
许多关于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都致力于检验儿童的行为和他们的同伴接纳之间的关系。
从许多方面(同伴报告、教师报告和观察者)得来的证据表明,被拒绝的儿童和同伴接纳性高的儿童在同伴群体中表现了显著不同的行为模式。
受欢迎儿童或高接纳性儿童比其他儿童更可能有亲社会行为,被拒绝的或低接纳性儿童更可能表现出攻击性的、破坏性的和不适当的行为,他们比其他儿童更少可能有亲社会行为[2]。
除同伴接纳以外,儿童的友谊是另一种重要的同伴关系。
同伴接纳性考察的是群体水平上的同伴关系,而友谊关系重点强调的是同伴间双向水平的同伴关系。
友谊与同伴接纳有些重叠的地方,但它们对儿童的发展和适应具有独立的影响[3]。
关于早期同伴关系和后期适应,有两种理论模型,即同伴关系在儿童发展中的伴随观点和因果观点。
伴随观点认为,同伴互动不一定对后期适应结果具有决定性作用,后期的问题行为主要是先前早已存在的问题行为的继续,同伴拒绝只是这些问题的一种表现形式。
因果观点认为,同伴互动在发展中扮演多种重要角色,一个儿童的同伴关系质量会影响后期适应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问题提出
最近 20 多年来 ,学校欺负问题成为教育与心理 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 。随着研究的深入 ,研究 者们认识到 ,儿童的行为背后常常隐藏着一个人的 认知模式 ,儿童容易成为受欺负的对象或者喜欢攻 击别人 ,除了儿童的个性以及学校 、家庭环境的影响 外 ,个人的认知模式也起到了重要作用[1] 。
主试为经过培训的心理学专业研究生 ,以班级 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 ,所有问卷当场收回 。主要变 量的测量工具如下 :
(1) 班级戏剧问卷 该问卷由 Masten 等 1985 年编制 ,被认为是测量 儿童的社会行为方面信 、效度较高的工具 。本研究 选取其中两个维度 :外部攻击和受欺负 。统计时先 计算每个项目的得分 (每个儿童在某个项目上被其 他同学提名的次数为该儿童在此项目上的得分) ,然 后计算各维度的平均分 (一个维度上个项目得分的 平均值为该维度的平均分) ,再将各维度分在班级内 标准化 ,计算标准分 。 (2) 同伴提名问卷 包括同伴最喜欢 (积极提名) 、最不喜欢提名 (消 极提名) 和朋友提名 ,集体施测 。最喜欢 、最不喜欢 提名采用限定提名法 ,先让每个被试看一遍全班同 学的名单 。然后请被试分别选出“你最喜欢的三个 同学”和“你最不喜欢的三个同学”。朋友提名采用 非限定提名法 。每个被试按照有全班同学编号的名 单分别写出自己的朋友的编号 。统计时根据每个被 试提名为朋友的同伴编号计算出每个人自我提名的 朋友数量以及双向互选朋友数量 。统计时以班级为 单位进行标准化 。 (3) PCSC 量表 ( The Perceived Competence Scale for Children) PCSC 量表是 Harter1982 年编制的儿童自我知
2 115 2 115 0 0 1 018 2 115 2 115 4 410 2 210
3 115 1 017 4 312 0 0
5 318 1 019 5 511 3 311
关于攻击和受欺负者的社会信息加工过程和特 点 ,国内外已有较多的研究 。如攻击性或受欺负儿 童的敌意归因偏见 、问题解决策略不当 、观点采择能 力缺乏等等[2] 。此外 ,由于儿童的自我概念或自我 知觉是影响其行为的重要认知因素之一 ,一些研究 者也将自我概念和自我知觉纳入攻击2欺负问题的 研究框架中来 。
儿童的自我概念或自我知觉是在社会交往中形 成发展的 。社会心理学家库利和米德认为 ,儿童自 我概念形成的过程就是“镜像自我”形成的过程 。也 就是说 ,儿童把他人当作一面镜子 ,通过他人对自己 的表情 、评价和态度等来了解和界定自己 ,形成相应 的自我概念[3] 。
从童年中期开始 ,同伴对儿童的影响逐渐增加 , 同伴交往经验对儿童自我的重建具有重要的作用 。 儿童是带着个人特点进入同伴群体的 ,同伴群体对 儿童进行评价 ,并对其作出回应 。在这种交往过程
表 1 儿童的攻击Π受欺负类别分布情况
3 年级
4 年级
5 年级
6 年级
χ2
攻击2受欺组 单纯受欺组 单纯攻击组 未参与组
男 ( n %) 女 ( n %) 男 ( n %) 女 ( n %) 男 ( n %) 女 ( n %) 男 ( n %) 女 ( n %)
9 716 3 213 7 515 2 116 8 612 3 213 6 611 5 511
中 ,儿童逐步形成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 ,也就是自我 概念 。自我概念是在人际交往中形成与发展的 ,同 时自我概念会引导个体按照有利于保持一致性的方 式行动 、决定个体对经验的解释和对自己的期望和 后继的行为[4] 。
许多研究发现 ,虽然攻击性儿童有明显的社会 、 行为和学校适应问题 ,但他们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能 力 ,存在自我知觉偏见[5] 。与退缩性被拒绝儿童相 比 ,攻击性被拒绝儿童对他们的同伴关系的知觉更 不准确 ,因为尽管被同伴拒绝 ,但他们的自我知觉或 自我评价与一般儿童无显著差异[6] 。相反 ,越来越 多的证据表明 ,长期受同伴欺负的儿童更易于将他 们的同伴关系困难归因于自己的能力缺乏 ,因此受 欺负常常与低自尊 、低社会能力知觉 、低同伴接受性 等相关 。Hymel 等[7] 考察了被拒绝儿童的知觉准确 性 。他们将 4~5 年级儿童分为四个组 :攻击性不受 欢迎儿童 、退缩性不受欢迎儿童 、攻击2退缩性不受 欢迎儿童和一般儿童 ,通过比较儿童对四个领域的 能力 (一般能力 、学业 、同伴关系和外貌) 的自我评定 和同伴评定之间的差异来评估其知觉的准确性 。结 果表明 ,一般儿童和退缩性不受欢迎儿童的知觉最 准确 ,也就是说 ,他们的自我评定与同伴评定之间差 异最小 ;而两个攻击组的儿童倾向于在四个领域内 高估他们的能力 。Gottheil 等[8] 也考察了儿童对欺负 和受欺负行为的知觉 ,他们比较了儿童在三种情况
Crick 和 Dodge 等认为[13] ,人际知觉的准确性是 重要的社会技能指标 ,儿童的自我知觉对其同伴关 系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儿童对关系中的自我和他人 的理解影响他们在同伴互动中的行为 ,反过来这些 互动经历也影响他们的自我知觉[14] 。儿童的欺负Π 受欺负地位是在同伴交往中形成的 ,一旦建立会保 持很长的时间 ,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同伴关系[15] ,但 是 ,国外对儿童人际知觉的研究大多是以不同社交 地位 (受欢迎或被拒绝) 的儿童为对象的 。许多研究 都发现 ,低地位儿童对他们自己和他人的一些特质 的评估比较不准确 ,而高地位儿童的自我知觉与他 人对他们的知觉更为一致[16] 。关于欺负类儿童自 我知觉 ,从一般意义上对自我概念或自尊的考察相 对较多 ,但对儿童的人际知觉的考察比较少 ,对具体 领域内的自我知觉 (如友谊关系) 的研究更少 。
但是 ,大部分关于儿童自我知觉的研究是以攻 击性儿童或被拒绝儿童为研究对象的 。少数对欺负 类儿童自我概念的研究也是把受欺负儿童当作是一 组与攻击性儿童不同的群体来考察的 。随着研究的 深入 ,研究者们发现 ,受欺负儿童并不是一个同质的 群体 ,有的儿童是顺从的或退缩性的 ,有的儿童则是 具有攻击性的 ,相当一部分被同伴评定为受欺负者 的儿童同时也是攻击他人的欺负者[9] 。
2006 年
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2期
下的欺负行为分数 : (1) 一个人如何被同伴看待 ; (2) 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 ; (3) 一个人认为别人会怎么看 待他Π她 。结果发现 ,同伴报告的欺负行为分数与儿 童自我报告的欺负行为分数之间相关很小 ,但同伴 报告的欺负行为分数与知觉到的同伴评定分数之间 有中等相关 。说明欺负者在一定程度上知道同伴群 体如何看待他们的行为 ,但他们不赞同或者不在乎 这种评价 。但是 ,对受欺负行为来说 ,情况就不一样 了 。三种情况下的受欺负分数存在一致的相关 ,说 明受欺负者不仅承认自己有被欺负行为 ,而且认识 到同伴怎么看待他的行为 。
3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项目号 30270473) . 作者简介 :周宗奎 ,男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 Email :zkzhou @ccnu - 1. ccnu. edu. cn
23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的描述 ,然后再确定他Π她是有点符合该描述还是完 组 、单纯受欺负组 、单纯攻击组和未参与儿童分别
全符合 ,分别记为 1~4 分 。计算该维度所有项目总 为 :43 人 (715 %) 、15 人 (216 %) 、22 人 (318 %) 、394
分的平均分 ,并在年级内标准化 。
人 (8611 %) 。各年级和男女生攻击Π受欺负类别分
24
因此 ,本研究将以社会测量学方法考察不同攻 击 - 受欺负类别儿童的自我知觉 。旨在更深入地了 解不同攻击受欺负类别儿童在同伴交往领域的自我 知觉 ,从而为在我国中小学中开展更有效的欺负预 防与干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
本研究主要考察同伴关系知觉的两个方面 :自 我知觉的社会能力和特定领域 (友谊) 的自我知觉 , 其中自我知觉的社会能力以 Harter 编制的儿童自我 知觉问卷作为测量工具 ,友谊自我知觉是以儿童自 己提名的朋友数和双向互选朋友数来衡量的 。
因此 ,在研究欺负问题时 ,有的研究者根据儿童 的攻击和受欺负分数 ,将儿童分为四个组别 :攻击2 受欺 负 组 、单 纯 攻 击 组 、单 纯 受 欺 负 组 和 未 卷 入 组[10~12] 。国内张文新等人发现 ,自尊与欺负 、受欺 负行为均有负相关 ,受欺负者通常有低自尊 ,欺负 受欺负组儿童的自尊更低[9] ;周海咏等人也发现 ,单 纯欺负组儿童的在学业 、社交和一般自我概念方面 与非卷入儿童无显著差异 ,但单纯欺负组儿童与欺 负2受欺负儿童差异显著 ,前者具有相对积极的自我 概念[6] 。
该量表给被试同时呈现两个描述性的句子 (如 :一些 大于 015 但攻击分数小于 0 的儿童为单纯受欺负
孩子觉得交朋友很困难 vs 另外一些孩子觉得交朋 组 ,攻击分数大于 015 但受欺负分数小于 0 的儿童
友很容易) ,首先要求被试确定他Π她更符合哪一句 为单纯攻击组 ,其余的为未参与儿童 。攻击性受欺
2006 年 文章编号 :100124918 (2006) 0220023228
心理发展与教育 中图分类号 :B84411 文献标识码 :A
第2期
不同攻击Π受欺负类别儿童的同伴交往自我知觉 3
周宗奎 蔡春凤 赵冬梅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系 ,武汉 430079)
摘 要 :以 474 名小学三 、四 、五 、六年级的儿童为被试 ,考察了不同攻击 - 受欺负类型儿童自我知觉的社会能力以 及自我提名的朋友与双向互选朋友数量 、同伴积极提名 、消极提名的关系 。结果表明 ,各攻击Π受欺负组别在自我提 名的朋友数量上无显著差异 ,但在自我知觉的社会能力 、双向互选朋友数及同伴积极提名 、消极提名上均存在显著 差异 。在自我知觉的社会能力方面 ,单纯攻击组最高 ,攻击2受欺负组最低 。在双向互选朋友以及同伴积极提名方 面 ,未参与组最高 ,其余依次为单纯攻击组 、单纯受欺负组和攻击2受欺负组 。 关键词 :攻击2受欺负类型 ; 自我知觉的社会能力 ; 朋友 ; 同伴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