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概况。
2、学习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
3、识记并运用说明文相关文体知识和能力。
4、引导学生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十幅浮雕中了解我国近百年的人民革命斗争史,了解中国革命经过的艰苦道路,懂得中国人民为取得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激励自己缅怀先烈心向党,继承先烈未竟的事业奋勇向前。
5、推荐有关的课外读物,了解革命先烈、革命前辈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二、学习重点
1、本文是说明文,写法上很有特色。它在按空间方位的顺序介绍事物的同时,又运用了时间顺序,使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2、大碑座上10幅浮雕的介绍,涉及的历史知识广,初一学生尚未系统学过,如何把握讲解分寸,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三、学法指导
1、查阅相关资料,辅助解读课文。运用课本第一页插图“人民英雄纪念碑”作为直观教具。
2、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表示时间和方位的词句,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3、积累知识,阅读历史人物故事。
四、教材分析:第一次学习说明文,(七上《宇宙里有些什么》)。要告诉学生说明文常识,要围绕说明文文体知识学习说明文。(对象、内容、顺序、方法及作用,语言)掌握说明文常识,做题技巧及
能力。初步学习写作说明文。2012中招《蓝光警戒》2013《“不假思索”的肌肉记忆》
第一教时
导入:
你们到过北京吗?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在天安门对面树立着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它“巍峨”、“雄伟”、“庄严”。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从地面到碑顶高达三十七点九四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纪念碑用一万七千块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以上种种仅是稍加说明,已显示出纪念碑的巍峨、雄伟、庄严。
一、初读:
1.作者
周定舫,生于1931年11月13日,浙江省定海县人。1953年8月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分配到新华社北京分社担任记者。现为北京新闻学会会员。
2.背景:
3、字词:
①字音认读。
②字形辨识。
③词语补注。
奠基礼浮雕镏金天堑挺拔敬仰践踏
二、寻读:出示图片,直观感受纪念碑
1.解题:文章标题下面有个副标题,标题和副标题各有什么作用?
提示:文章的标题是纪念碑的主题,表明作者要歌颂的对象,揭示全文的中心。副标题标明文章所要介绍的对象表现作者对革命先烈无限崇敬怀念的心情。(“瞻仰”意思是恭敬地看,表示对革命先烈的万分崇敬。)
2、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3、说明的内容有哪些?
4、您能看出本文的说明的顺序吗?
5、理清文章的层次。
第一部分:1自然段:瞻仰纪念碑的心情和整体特征。
第二部分:2--10自然段:具体介绍纪念碑的结构及十幅浮雕。
第三部分:11自然段:瞻仰后的感受。
三、识记说明常识
1、说明文定义: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介绍事物、解释事理为主要内容的问题。它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成因、结构、关系等,还解释事物的变化规律,目的在给人以知识。
2、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3、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打比方、下定义、列图表、摹状貌、作诠释、引古籍十种。
4、分类: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5、语言风格:平实的语言风格、生动的语言风格6
6、说明文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
四、评读
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知道的相关历史有哪些?
2、背诵碑文。
3、汉白玉的特殊意义
玉文化为中国所独有。玉是中国最传统、最古老的饰物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后期就开始出现,经过不断演变,玉成为中国人心目中最高的审美标准。而且玉本身的材质就名贵,玉的质地很坚硬,制作玉所付出的劳动力难以想像,一条简单的纹路都要历尽千辛万苦才能完成,体现出“美就是对困难的克服”的美学观点。
第二教时
一、初读
1、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什么?
(点题,总领全文;交代瞻仰心情;说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总体特征是巍峨、雄伟、庄严。)
2、阅读2至6节找出表明顺序的关键词语。
从总体上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把纪念碑一步步介绍到我们面前来?
活动顺序:未进入广场——进入广场——越过广场——踏着石道——走到碑前由远而近介绍。
空间顺序:台阶——平台——碑身——碑身的东西两侧上部——小碑座——碑顶——大碑座。由远到近,有下到上的顺序介绍。
3、阅读7至10节,介绍十幅浮雕时又是安什么顺序介绍的?
空间顺序(东南西北)和时间顺序1839。6.3销毁鸦片烟、金田起义;1911辛亥革命、1919五四爱国运动1925五卅运动;1927八一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1949胜利渡江,解放全中国、两块装饰性浮雕。
4、第6至10节又是怎样的结构顺序?第十幅浮雕又是怎样的结构顺序?
都是总分结构顺序。就整篇文章来说是总分总结构顺序。
二、寻读
1、阅读2至5节,说说文章哪些地方体现了纪念碑的巍峨、雄伟、庄严?
(像巨人,10层楼高,17000块花岗岩写其巍峨、雄伟;写60吨重,装饰花纹,8个大花圈写其庄
严。紧扣事物特征说明。)
2、第三段介绍了纪念碑的那些内容?采用什么说明方法?这与段首有何联系?
(兴建过程、规模、材料、意义。列数字、作比较。突出纪念碑的巍峨、雄伟、庄严。)
3、从文中还能找到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吗?并说说其作用?另外还有打比方:纪念碑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的南部。摹状貌:介绍五四运动画面时“一群男女青年学生,举着“废除卖国密约”的旗帜,慷慨激昂的来到天安门前。梳着髻子、系着长裙的女学生,在3市民散发传单。”
4、第4、5段介绍碑身时安怎样的顺序说明的?
(碑身四周的汉白玉栏杆——碑身正面——碑身背面——碑身的东西两侧上部——小碑座——碑顶的顺序。
5、碑文中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的含义是什么?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的是哪些英雄? 为什么不是按照时间顺序介绍碑文的?
明确:(“三年以来”是指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1946年至1949年最后三年的解放战争时期;“三十年以来”是指从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整个历史时期;“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1840年,这一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由此标志着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由此可以知道,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的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特别是三年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和革命者)重点研讨第6—10自然段十幅浮雕,没有必要一一讲解。
6、本部分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说明的。它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总——分),就整篇文章是总——分——总的结构。
7、重点讲析一、二两幅浮雕。第一幅浮雕先写画面后写意义,第二幅先写意义后写画面。
(教师示范分析第一幅浮雕:“销毁鸦片烟”。作者用了四句话,分三层次来介绍:第一句是第一层,写明了事件(销毁鸦片烟)、背景(鸦片战争前夕)、时间(1839年6月3日)、地点(虎门)、人物(群众)──这是记叙部分。第二、三句是第二层,描述了画面,先详写销烟场面,作者抓住人物“愤怒”的神情,显现了他们对帝国主义的仇恨;用“运”、“倾倒”等词表达销烟态度的坚决;用“一箱箱”、“倾倒”与“一股股”、“升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示了中国人民挺身而出,还击帝国主义的威风。第三句略写了炮台和群众的战船,烘托了两军对峙的紧张局势和中国人民严阵以待、毫不动摇的销烟决心。最后一句是第三层,以简明的语言点明了这幅浮雕的主题。)
(第二幅浮雕的写法与第一幅相比稍有变化,三句话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先交代事件──1851年的金田起义;接着阐述历史意义:“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严重地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然后形象地再现画面:“大刀、梭镖、锄头、火把”是农民起义的武器”,“一群”人民的儿女“冲下来”,旌旗“迎风飘扬”显示了起义队伍人数众多势不可当。)
8、同学们找找其他几幅浮雕是怎样写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分组合作讨论
借鉴上述方法自读课文,完成四、五、六、七、八、九、十幅浮雕的分析。
教师小结:作者介绍10幅浮雕的方法不同。有的直接从画面开始(如“销毁鸦片烟”、“武昌起义”、“抗日敌后游击战”);有的从革命斗争的历史意义谈起(如“金田起义”、五四爱国运动”)有的从历史历史事件的经过介绍谈起(如“五卅运动”、“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行文富有变化,避免呆板。在介绍时作者正确选用了“碑身东面”、“碑身后面”、“碑身西面”、“碑身正面”等方位词,交代清观察部位,在介绍的顺序上巧妙地把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结合起来。
三、品读:
1、体会在介绍10幅浮雕时富有表现力(准确生动)的词语。
如第十幅画面中“吹起、高举、发射、踏着、冲去、前进”准确而又生动的突出解放军渡江作战势如破竹,一往无前的气势和宏大场面。
2、、武昌起义的画面时:深夜,起义的新军和市民,摧毁了湖广总督府门前的大炮,正向总统府莉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