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哲学之经院哲学

合集下载

第六讲 中世纪哲学(NEW)

第六讲 中世纪哲学(NEW)
第一阶段:教父哲学。以希腊哲学功底,确立基督 教教义、信条。
第二阶段: 经院哲学。理性精神,信仰首位
二、教父哲学
(一)教父哲学对待理性和信仰的的态度 (二)奥古斯丁的哲学思想
二、教父哲学
理性和信仰
1.希腊教父(理性精神, logs 中心主义)
(1)早期为基督教合理性辩护,《米兰赦令》后, 批判异端思想,确立正统教义。
“无中生有” “道成肉身”。 “你一言而万物资始,你是用 你的 ‘道’—言语—创造万有。” ——奥古斯丁
(2)上帝造的物在本质上是善的,而不可能是恶的东西。 问题:创世之前,上帝在哪里?是为奥秘,不可诘致,只能信
仰。
(三)被造的世界
2.种质(The Seminal Principles)
在创世活动中,上帝已经把种质(rationes semi-nales)植 于物质之中,因而也就把所有会出现的物种的潜能安放 在了自然之中。这些种质是事物的胚芽,它们是看不见 的,但具有作为原因的力量。因而所有的物种都携有一 种看不见的和潜在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使它们成为它 们现在尚不是的东西。
(二)上 帝
上帝就是永恒的真理本身。 上帝的本质即知识、智慧、善和力量的统一。 上帝是纯粹的、完满的、最高的存在, “并不存在 于空间的区间或范围之中”,同样也“不存在于时间 的区间或范围之中”,亦即上帝是“永恒的”。 对上帝知之最多的人可以最为深刻地理解世界的真实 本性,特别是人的本性和人的命运。
——德尔图良
二、教父哲学
(一)教父哲学对待理性和信仰的的态度
3. (早期)基督教的基本教义的确立 (1)上帝论 德尔图良:“三位一体” (2)基督论——基督的神人两性 (3)人性的问题——“原罪”与 “救赎”

西方哲学史知识点整理

西方哲学史知识点整理

西方哲学史知识点整理西方哲学史知识点整理一、希腊哲学的起源1、前苏格拉底哲学:主要关注自然学和宇宙论,如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赫拉克利特、阿那克萨哥拉等。

2、苏格拉底哲学:关注伦理学和人类学,以对话和质问的方式探究真理和美德。

3、柏拉图哲学:创立了理念论和灵魂三重结构,影响了后来的新柏拉图主义和基督教哲学。

4、亚里士多德哲学:建立了逻辑学和形而上学,关注实体、真理和逻辑原理。

二、中世纪哲学1、教父哲学:主要关注基督教信仰和神学,如奥古斯丁、拉克坦提乌斯等。

2、经院哲学:在基督教神学的基础上,发展了逻辑学和形而上学,如安瑟尔姆、阿奎那等。

三、现代哲学1、文艺复兴哲学:关注人文主义和人类自由,如伊拉斯谟、弗朗西斯·培根等。

2、经验主义哲学:关注经验和实践,强调观察和实验,如霍布斯、洛克、贝克莱等。

3、理性主义哲学:关注理性和演绎法,如笛卡尔、斯宾诺莎等。

4、德国古典哲学:以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等为代表的哲学流派,关注先验论和绝对精神。

四、20世纪哲学1、分析哲学:关注语言和逻辑分析,如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等。

2、现象学:关注经验和意识,探究人类的本质和意义,如胡塞尔、海德格尔等。

3、存在主义哲学: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存在意义,探究人类的自由和责任,如萨特、加缪等。

4、后现代主义哲学:关注多元性和相对性,批判现代性和宏大叙事,如福柯、德里达等。

五、其他重要哲学家和思想家1、卢梭:提出了社会契约论和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对现代政治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尼采:批判了基督教道德和现代性,提出了超人概念和永恒轮回学说,对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3、马克思: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理论,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4、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学说,对心理学和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5、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者,对现代物理学和哲学产生了深刻影响。

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一、导言西方哲学史是一门探讨人类思想发展历程的学科,通过对各个时期的哲学思想、观点、方法和流派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化的底蕴和精神。

中世纪经院哲学概论

中世纪经院哲学概论

中世纪经院哲学概论中世纪经院哲学概论段德智中世纪经院哲学不仅是中世纪基督宗教哲学的主要形态和典型形态,而且也是整个中世纪哲学的主要形态和典型形态,对基督宗教哲学乃至整个西方哲学的后世发展,特别是对其现当代发展有着无可更替的作用。

因此,我们对中世纪哲学的考察便从概述中世纪哲学的历史背景、学院性质、学术地位和历史概貌开始。

第一节经院哲学兴盛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黑格尔在考察哲学的时代性时,曾经深刻地指出:“哲学与它的时代是不可分的。

……哲学并不站在它的时代以外,它就是对它的时代的实质的知识。

”[①]因此,在我们考察中世纪经院哲学时先行地考察一下它赖以产生的时代,亦即它赖以产生和兴盛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也就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了。

经院哲学的拉丁文为“philosophia Scholastica”。

其中,“philosophia”的意思为“哲学”。

而“Scholastica”的词根“schol-”的基本意义为“教学”、“教材”、“教室”、“讲堂”或“学校”,故而其基本意义为“学校(学院)中人”,尤其意指“学校或学院中的教师或学者”。

因此,“philosophia Scholastica”的原初意义和基本意义在于“学校或学院中的教师或学者的哲学”。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妨将经院哲学称作“学院哲学”。

[②]这一点从经院哲学的理论队伍或学术阵容方面看,是相当清楚的。

我们知道,古代的基督宗教哲学有两种基本形式,这就是教父哲学和经院哲学。

“教父”,拉丁文为“Patres Ecclesiae”。

其中第二个词“Ecclesiae”的词根为“Ecclesia”,其基本意义为“教会”。

这就意味着教父哲学家通常为教会中人士,而非“学院中的学者”。

第一个词“Patres”的词根为“pater”,而“pater”的基本意涵虽然为“父亲”,但却有“创始人”、“始祖”、“首领”、“组织者”、“筹备者”、“举办者”等延伸义,故而人们不仅用它来表示有社会地位的“贵族”、“元老”、“绅士”,而且还用它来表示具有神职的“神父”,后来它的一个同义词“papa”竟被人用来指称“教皇(教宗)”。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一、名词解释1、经院哲学:在中世纪所形成的一种由理论到理论,由思想到思想,由文本到文本的关于真理性的空洞的真论,这种真论只相信《圣经》所说的话是唯一的真理,凡是符合《圣经》的就是真理,反之就是谬误,这种从理论出发并将它绝对化的观点就是经院哲学,也可叫“空洞的争论”2、新唯物主义:马克思通过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世界观的不合理性的批判,创造了一种与以往的所有哲学完全不同的新的世界观或本体论,即以实践为基础的世界观或实践本体论完成了西方哲学的一次重大本体论转向。

社会静态结构:即社会有四大要素两大基本矛盾。

在马克思看来所有私有制社会都是由这两个矛盾构成,人类要正确的认识社会历史的存在状态,都必须从这种基本结构出发。

3、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另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4、“实践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为表达自己哲学的本质特征,以区别于其它一切形态的哲学所使用的概念。

就其本质而言,“实践唯物主义”这一概念初步形成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神圣家族》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得到进一步规定,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形式正式出现。

5、实践的唯心主义:①马克思把意识分为“实践的意识”和“理论的意识”两大部分,社会权力属于前者,哲学等属于后者。

实践的意识(社会权力)作为对一定的社会生活(如市民社会)的反映,也是第二性的东西。

②在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工的条件下,社会权力必然要独立化(统治阶级化,政治化),同它的经济基础相对立。

③这个独立化了的社会权力就是“实践的唯心主义”,即剥削阶级的国家。

其中,“唯心主义”指国家对社会的经济剥削;“实践的”指这种剥削的手段是具有普遍强制性的暴力(Gewalt,权力)。

因为,实践具有“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的双重特征。

经院哲学是中世纪西欧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哲学

经院哲学是中世纪西欧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哲学

一、西方文化发展到中世纪,其主要成就有哪些?答:主要成就有三方面:经院哲学、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中世纪大学成为中世纪文化的典型代表:中世纪成为近代西方文化孕育的时代,基督教文化成为主文化。

(一)首先是经院哲学、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中世纪大学的兴起。

A.经院哲学是中世纪西欧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哲学,托马斯阿奎那是经院哲学集大成者,他的代表作是《神学大全》。

以阿奎那理论为代表的经院哲学主张信仰服从理性,哲学服务神学,目的在于使基督教信条系统化,以维护教会和封建主的统治;但形式逻辑思维方法使欧洲人养成极其严格而缜密的思维方式,影响着后世西欧哲学的思想方法。

经院哲学反映了当时宗教信仰与古典文化处于这样一种关系:一方面,在中世纪初期,知识文化活动是教会隐修士的生活特点和特权,文学、艺术,甚至自然科学都是在为圣经作注解。

哲学成为宗教的婢女,知识成为信仰的奴仆。

另一方面,古典文化中的哲学在神学庇护下得以保存,哲学与宗教信仰互相交融。

经院哲学在中世纪西欧文化中占统治地位。

B.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是西欧中世纪文学的两大组成部分。

骑士文学的基本体裁是抒情诗和叙事诗,法国的《罗兰之歌》是骑士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骑士文学的地位——骑士文学中的爱情主题无疑是对基督教会禁欲主义的挑战;骑士文学中的忠君爱国思想预示着民族意识、国家意识的觉醒。

市民文学产生于中世纪城市复兴以后,主要叙述市民家庭和爱情生活的悲欢离合,抨击贵族的专横和教士的贪婪。

法国的《列那狐的故事》是市民文学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

市民文化的兴起,使得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文化中的地位发生了新的变化和新的发展趋势——随着一个独立的、与封建贵族和教会相对立的阶层——城市市民兴起,基督教文化逐渐走向尽头,代表新的中产阶级的文化应运而生。

随着这种新的阶级力量的壮大发展,一种借助于古典文化形式的新的文化运动正在孕育。

C.大学的兴起——欧洲人冲破宗教的囹圄新兴的市民阶层出于经济活动的需要,强烈要求展开世俗教育;教会为了在更大范围内研究和传播神学,也支持大学的创办。

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的定义概述(一)【经院哲学】(Scholasticism)亦译士林哲学、经院主义。

指中世纪西欧基督教哲学。

“经验哲学”一词从拉丁文“学校”(Schole)演化而来。

中世纪教会垄断一切学问,修士会聚于学院(经院),主要研究基督教的教理,同时也研究哲学、逻辑、语法、修辞学等其他知识,以服务于基督信仰为目的。

由于这一时期的哲学,主要产生于经院,所以被称为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寻求理性与信仰之间的调和,谋天启与人智的统一。

经院哲学是唯理的,而非实验的;换言之,它根据逻辑,而非根据科学或经验观察。

它依据自然理性,更依据权威的经典。

它通常把圣经的经文乃至教父的论述作为逻辑推理的前提。

在基督教思想史上,通常称“教父哲学”为组织教理的时代,称跟随其后的“经院哲学”为论证教理的时代。

经院哲学建立在教父哲学的基础之上。

它始于第九世纪,至十五世纪而衰,历时六百年之久。

期间可分为四个阶段。

十一世纪以前为准备阶段,著名学者有:吉伯特(Gerbert,约945—1003)、贝伦加尔(Berengar de Tours,约1010—1088)、兰弗朗克(Lanfranc,约1010—1089)等。

至十二世纪为发展阶段,安瑟伦、哲罗姆(Jerome of Champeaux)、阿伯拉尔(Petrus Abailardus,1079—1142)、洛色林(Roscelinus,约1050—1125)等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人物。

这一阶段主要争论的问题是唯名论和唯实论。

十三世纪为经院哲学的鼎盛时期,主要代表人物是托马斯·阿奎那和邓·司各托。

其之兴旺,得益于阿拉伯及希腊学者之影响。

经由阿拉伯人重新发现和翻译的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传入西欧,与那时崇尚自然理性和逻辑推理的经院学风恰相契合。

于是教会学人皆舍柏拉图,而宗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有关“纯形式”和“不动之推动者”的论述成为托马斯·阿奎那等经院哲学家用来证明上帝存在的主要思路。

中世纪哲学之经院哲学

中世纪哲学之经院哲学

共相表述的事物共同 状态在感性事物之中, 但共相把握这一状态 的方式却在理智之中, 表现为心灵中的一般 印象。
阿伯拉尔还提出了第四个问题: “共相是仅仅对可知事物的命名呢,还 是也指某些其它事物?” 他认为,个别 事物是产生共相的原因,但共相一旦产 生,便成为不依赖于个别事物的心灵印 象。即使个别事物消失,印象依然存在, 如“玫瑰花”。 阿伯拉尔的观点是一般被称作“概念 论”,即认为共相是逻辑概念与心灵中的 观念。这就为后来的“实在论”(托马斯· 阿奎那)用上帝心中的理念说明个别事物 的存在提供了理论依据。
坎特伯雷的安瑟尔谟
(一)生平介绍
早期实在论最著名的代表。 著作:《论语法》 《独白》 《论自由选择》 《论魔鬼的堕落》 《上帝为何化为人》 最后一名教父 第一个经院哲学家
安瑟尔谟(1033——1109)
(二)关于信仰与理性的关系的观点 1、不否定理性的作用。 2、认为“信仰,然后理解”。(信仰高于理性) “不把信仰放在第一位是傲慢,有了信仰之 后不再诉诸理性是疏忽。两种错误都要加以 避免。”
(三)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
“本体论证明”,其实就是从上帝的概念直接 推出上帝的存在。 ۞安瑟尔谟对上帝的本体论证明,可以概括为如 下三段推理: ۞上帝是不能设想比它更完满的东西,不能设想 比它更完满的东西(正因为无与伦比地完满), 所以,不仅存在于思想中,而且也在世纪上存 在(否则它就不是无与伦比地完满了),因此 上帝存在。
早期经院哲学
马哲专业 朱琳静 1200006
早期经院哲学
公元455年,西欧历史进入了黑暗时 代。
“黑暗时代”这一概念专指中世纪 文化蒙昧和倒退的特征。
经院哲学:
来自拉丁文,原意为“学院中人的思 想”。其特定含义是,在公教会学校里 传授的,以神学为背景的哲学。

(完整版)中世纪哲学之经院哲学

(完整版)中世纪哲学之经院哲学
“不把信仰放在第一位是傲慢,有了信仰 之后不再诉诸理性是疏忽。两种错误都要加 以避免。”
(三)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宣讲》:“能否找到一个独立的充足的关于上 帝存在的证明” ——本体论证明——仅仅依 靠概念的分析而不依赖于经验事实的证明—— 先天证明
“本体论证明”的内容; 因为: “上帝是一个被设想为无与伦比的东西” 又因为 :“被设想为无与伦比的东西不仅存在
(一)含义及基本特征
1、含义 ▪ 原义:“学院中人的思想”,“士林哲学”
▪ 特殊含义:在公教会(或天主教会)学校里 传授的、以神学为背景的哲学。
▪ 延伸含义:指那种脱离实际、排斥经验,搞 形式主义和繁琐论证的哲学。
▪ 如:论证“神用泥土捏成的人的始祖亚当有 无肚脐眼?”“吃人的野蛮人死后肉体复活 的情况如何,这个复活的肉体是他们自己的 肉体,还是他人的肉体?
▪ 争论绝不是一场纯思辨的争论,是当时社 会的政治斗争的反映。
三、经院哲学中的亚里士多德主 义
一、生平及著作
▪ 1225年,阿奎那出生在意大利一个贵族家庭。
▪ 1230年—1239年,阿奎那在卡西诺修道院(本笃 会的教会学校)接受数学、拉丁文教育。
▪ 1239年—1245年,阿奎那到那不勒斯接受大学教 育,在那不勒斯,阿奎那用拉丁语阅读亚里士多 德、阿威洛伊、阿维森纳、迈蒙尼德的著作,并 成为多明我会的成员。
(四)实在论的观点 ▪ 实在论:不同的词与不同的实在相对应,殊
相表示个别实在,共相表示普遍实在。即共 相既是心灵中的一般概念,又是这些概念所 对应的外部实在。
▪ 实在论也有极端派和温和派的区分: 极端的实在论认为一般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 在是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更高级的存在。 温和实在论认为实在是存在于个别事物之 中的一般本质。

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兴起于11世纪,12-13世纪达到鼎盛,15世纪以后逐渐走向瓦解。

它是与宗教神学相结合的唯心主义哲学,属于欧洲中世纪特有的哲学形态,是天主教教会用来训练神职人员,在其所设经院中教授的理论,故名经院哲学。

其代表人物有安瑟伦、托马斯·阿奎那等,经院哲学并不研究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天主教教义、教条进行论证,以神灵、天使和天国中的事物为对象。

当然,在神学允许的范围内也讨论了一些哲学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关于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激烈斗争的两派,即唯名论和唯实论。

唯实论认为,一般先于个别,是存在于个别事物之外的一种实在;唯名论则相反,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是实在的,一般知识是人们用来表示个别事物的名称和概念,他没有实在性。

中世纪是哲学变为神学的婢女的蒙难期,经院哲学是理性思维产生的怪胎,但其内部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仍显现着人类的哲学思维在向前迈进。

经院哲学(Scholaticism)是一种为宗教神学服务的思辨哲学。

它的研究只允许在基督教教义的范围内自由思维,为信仰找合理的根据。

它反对离开教义而依靠理性和实践去认识和研究现实。

因而其结论也不受经验和实践的检验。

经院哲学往往争论一些荒唐的问题,如“天堂里的玫瑰花有没有刺?”“上帝能否制造出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天使吃什么?”“一根针尖上能站多少天使?”“到世界末日,死人复活时,是青年还是老年?”“鼹鼠有没有眼睛?”等等,都是一些脱离实际、烦琐空洞的抽象议论。

经院哲学运用理性形式通过抽象而烦琐的辩证方法论证基督教信仰。

经院哲学家们围绕着共相与个别、信仰与理性的关系展开了长期的斗争,形成了“唯实论”和“唯名论”两个派别。

唯名论的代表是法兰西的罗瑟琳(Rucelinus,1050—1108)。

他认为,只有个别的东西有实在性,“共相”或“一般”只是个名称、概念。

这种思想在宗教上,否认了三位一体的最高神,只承认分别存在的圣父、圣子、圣灵。

经院哲学家是什么意思

经院哲学家是什么意思

经院哲学家是什么意思
经院哲学家这个词源自古希腊,指那些在学院或学派中从事哲学研究和思考的人。

在哲学史上,经院哲学家是指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家,他们在基督宗教信仰和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哲学观念,对中世纪欧洲的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经院哲学家主要在教会学院中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他们通常是修士、神父或神学教授。

经院哲学家的研究范畴涵盖了从神学到形而上学等各个领域,他们致力于通过逻辑分析和争辩来解决哲学上的难题,试图回答关于上帝、人类、存在等根本问题。

在经院哲学家中,最著名的包括托马斯·阿奎那、奥古斯丁、阿尔贝·玛吕尔等人。

他们在探讨自然哲学、道德哲学、形而上学等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塑造了中世纪哲学的面貌,对欧洲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院哲学家的思想和方法虽然受到了批评和质疑,但无疑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迪。

他们通过对信仰和理性的统一探索,开辟了哲学的新思路,为后世哲学家的思想建构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总的来说,经院哲学家是一群在中世纪欧洲兴起的哲学家,他们以对上帝、人类和世界的思考为核心,形成了独特的哲学体系,成为整个中世纪哲学历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他们的思想和方法对后世哲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哲学史上的重要角色之一。

中世纪 经院哲学 本体论证的特点

中世纪 经院哲学 本体论证的特点

中世纪经院哲学本体论证的特点中世纪经院哲学是中世纪欧洲哲学的一种学派,它以神学为基础,试图通过信仰和理性相结合来解决形而上学和哲学问题。

本体论是经院哲学的重要问题之一,本体论证的特点包括:对存在的思考、对上帝的思考、论证的教父化和上帝的存在证明。

首先,本体论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对存在的思考上。

经院哲学的本体论主要关注的是存在的本质和原理。

本体论证试图回答“什么是存在?存在是什么?”这样的问题。

根据经院哲学家们的观点,存在可以被理解为“真”,它是实在的、稳定的、不变的。

本体论证试图通过分析存在的特点和属性来得出对存在的定义并进行证明。

例如,通常会提出“存在是是非不一致的”这样的命题,并通过推理来证明这一命题的正确性。

其次,经院哲学的本体论中,对上帝的思考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经院哲学是一种基督教哲学体系,它认为上帝是存在的根源。

因此,经院哲学家们试图通过本体论证来证明上帝的存在。

他们认为上帝是存在的最高形式和原则,是绝对完美、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

一些经院哲学家运用本体论证来探讨上帝的本质和属性,例如圣奥古斯丁提出的“上帝是存在的本源”和圣安素姆的“上帝是至善的”,这些都是试图通过本体论证明上帝的存在。

第三,本体论证的特点是论证的教父化。

在中世纪经院哲学中,教父们的权威被普遍崇拜和尊重。

因此,经院哲学的本体论证常常借鉴和引用教父们的观点来进行论证。

一些教父的著作成为了经院哲学家们思考的重要对象,他们试图通过解读和理解教父们的观点来解决本体论问题。

例如,经院哲学家们通常会引用圣奥古斯丁的著作,他们认为圣奥古斯丁的思想是对本体问题的重要贡献。

最后,经院哲学本体论的另一个特点是上帝的存在证明。

经院哲学家们试图通过逻辑推理和理性论证来证明上帝的存在。

他们认为上帝是存在的最高原因和目的,因此需要通过推理和证明来表明上帝的存在。

在本体论证中,会引用一些经院哲学家提出的存在证明的观点,例如圣安波罗修斯的“透过有序宇宙和因果关系可以推断出上帝的存在”,还有圣托马斯·阿奎那的“运动是有引起者,引起者不可能无限回溯,因此必有第一位运动者,即上帝”。

中世纪 经院哲学 本体论证的特点

中世纪 经院哲学 本体论证的特点

中世纪经院哲学本体论证的特点中世纪经院哲学是指中世纪欧洲的一种哲学思潮,其主要特点是它注重对信仰与理性的统一,试图通过理性来证明宗教信仰中的真理。

而本体论证是经院哲学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推理方法,它试图通过思考存在的本质和属性来探究宇宙的本原和真理。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世纪经院哲学和本体论证的特点。

中世纪经院哲学的产生是在11世纪,由于基督教的崛起,学者们开始将信仰与哲学进行融合,并试图用哲学的方法来解释信仰中的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学派包括安塞尔穆与威廉·奥卡姆等人代表的斯科拉哲学派。

经院哲学家们在探索真理时非常重视思辨推理,而本体论证是一种最重要的推理方法之一。

所谓本体论证,即通过对存在的本质和属性的思考来推导出一般的存在形式或实体的特性。

本体论证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经院哲学家们认为本体论证的目标是达到真理。

他们相信,真理是宇宙存在的本质和属性的真正反映,通过本体论证可以揭示真理,并达到对宇宙本原的认识。

他们认为,人类必须经由理性去追求真理,而不仅仅停留在信仰的层面。

其次,本体论证注重逻辑严谨的推理。

经院哲学家们追求在推理过程中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则,其中包括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分析方法。

他们将推理过程中的众多概念进行分割、分类和归纳,以达到更精确和有效的论证。

再次,本体论证强调对定义和命题的重要性。

经院哲学家们认为,通过对存在的定义和命题的思考,可以揭示存在的本质和属性。

他们试图对抽象概念和实体进行精确的定义,并据此推导出一般的存在特性和真理。

这种方法强调理性思考的重要性,因为只有通过精确的定义和命题,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另外,本体论证在对存在的本质和属性进行思考时,也注重对语义和语法的分析。

经院哲学家们相信,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因此掌握语言的意义和用法对于理解存在的本质至关重要。

他们试图通过对词语的语义和语法进行分析,以及对命题的讨论和解释,来达到对存在真理的理解。

最后,本体论证还涉及对宇宙的因果关系的思考。

经院哲学思想在欧洲中世纪的传播与影响

经院哲学思想在欧洲中世纪的传播与影响

经院哲学思想在欧洲中世纪的传播与影响中世纪是一个极其繁荣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思想充实的时代。

在那个时代里,经院哲学的思想开始在欧洲不断传播,并对欧洲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经院哲学可以追溯到10世纪的中世纪,是当时的学者用来研究宗教道德和哲学问题的一门哲学。

经院哲学在传统基督教教义与逻辑思考的基础上,加上了新的成分,例如古希腊哲学、后期拉丁文化等。

经院哲学并不是一种教条式的研究方法,它注重通过理性辩论去证明和解决哲学难题,故常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哲学思想体系。

在欧洲中世纪的这个时期,经院哲学的思想被广泛学习和传播。

在欧洲中世纪时,经院哲学的思想最早是由彼得·阿伯拉尔出版的《伦理学》和《Peter Lombard’s Sentences》一书来传授的。

然而,最成功地推广和教授经院哲学思想的,则是托马斯·阿奎那。

托马斯·阿奎那是一位神学家、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他在教授经院哲学时,强调通过修辞的优美和力量去传达复杂的哲学概念。

他的学生们把他的讲义整理编成了一本书,名叫《托马斯大师的哲学总汇》。

这个教材受欢迎程度非常高,成为欧洲中世纪最广泛传播的一本哲学书。

中国唐代的高僧义净,也曾向阿奎那学习,传授历史著作。

权威学者们指出:“在欧洲中世纪的时期,经院哲学思想的影响深远。

它不仅影响了宗教领域,也影响了哲学、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

”在宗教方面,经院哲学的思想推广对于中世纪的天主教教会来说,眼下和尤其重要。

在哲学方面,这种思想流派的推广,推动了欧洲哲学的发展和演变。

经院哲学的思想引入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推进了哲学知识体系的发展和系统化。

在政治方面,经院哲学的思想被用来反对封建制度和专制政治,并为自由思想和个人权利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社会和文化方面,经院哲学的思想强调了人性的自由、理性、和平与身心和谐,对人类的理性思维和精神上有着极大的影响。

思辨和理性主义的精神,逐渐被大众所认可,进而在探索自然、科学和艺术领域等得到有力的支持和推动。

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知识体系中

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知识体系中

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知识体系中
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知识体系包括:宗教原则、神学、逻辑学、辩证法、数学、自然哲学、伦理学和经济学。

它们是关乎仰与理性联系的核心学科,它们既可以彼此独立,也可以彼此相互结合,以求达到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宗旨。

逻辑学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的是通过推理、论证和研究来达到一种可行的结论。

逻辑学可以用来解释宗教原则,以便更好地理解宗教仰。

辩证法则是逻辑的一种变体,它是以假设的方式来推理,能够提供更多的解释选择。

数学也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用于推理,可以用来解释宗教原则。

数学可以帮助理解宗教仰,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推理其他方面的事情。

自然哲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科学,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整个宇宙,以及人们在宇宙中的位置。

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知识体系是一种完整的体系,它涵盖了宗教原则、神学、逻辑学、辩证法、数学、自然哲学、伦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

这一知识体系可以用来帮助人们理解宗教仰,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在理性与仰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

经院哲学对于欧洲教育发展的贡献

经院哲学对于欧洲教育发展的贡献

经院哲学:欧洲教育发展的奠基之石
经院哲学作为中世纪欧洲重要的哲学思潮,不仅与神学密不可分,更是欧洲教育发展的奠基之石。

经院哲学将理性和信仰融合起来,成
为让人们理解社会、自然、精神世界的重要工具。

在欧洲教育史上,
经院哲学从12世纪开始,一直持续到16世纪,贡献了以下几个方面:
1. 提供一种启示性的思考模式
经院哲学通过研究辩证性的“问题-说理-回应”的思辨过程,提
供了一种启示性的思考模式。

这种思考模式让人们逐渐从有限的知识
中走向更加丰富、更加充实的智识领域。

2. 推广阅读的重要性
由于经院哲学主张透过阅读和讨论来学习,并强调对经典著作的
深入研究,因此推广了阅读的重要性。

经院哲学成为学习者们的榜样,几百年来一直影响着欧洲的教育。

3. 提高教育的普及程度
经院哲学的教育理念充满了人文主义的精神。

哲学家们致力于推
动教育普及与改革,主张教育与理性的普及应该是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的目标。

他们认为,人的知识能力是可以通过教育不断提高的。

4. 引领新思潮
经院哲学从中世纪起就是欧洲哲学界的中坚力量,对欧洲思想界的进一步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追求真理、批判性讨论的精神仍是当今欧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经院哲学的教育思想仍然具有启示性,值得我们探讨和学习。

第二章:中世纪的经院哲学

第二章:中世纪的经院哲学
一﹑经院哲学的形成
基督教为了反对各种异端和异教,反对国 王派的势力,巩固自己的统治,实现其世界霸 权的野心,加强了对神学理念的研究和教育, 竭力建立一种为基督教教义作论证的哲学体 系.这样,经院哲学便应运而生了。
5
经院哲学是在中世纪的教会学校中发展起 来的基督教哲学.中世纪的教会学校是研究神 学和哲学的中心,任教的教师和学者被称为经 院学者,他们所研究的基督教神学被称为经院 神学、经院哲学.
专题二:中世纪的经院哲学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经院哲学是中世纪的基本的哲学形态.它继承和
发展了古代的哲学和基督教神学,成为中世纪占统 治地位的哲学,是连接欧洲古代哲学和近代哲学的 中间环节。 经院哲学深深地植根于中世纪封建制度的社会生活 的土壤之中.
2
欧洲封建社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五至十世纪),是封建制度的形 成阶段; 2.第二阶段(十一至十四世纪),是封建社会 的繁荣阶段; 3.第三阶段(十五至十六世纪),是封建制度 的衰落阶段. 本章主要讨论前两个阶段,即所谓的“中世 纪”时期的哲学.
10
B.补赎论.
每一位受造、有理性的生物,不论天使或是人,对神均有顺
服的义务,但当人背叛神,拒绝顺服的时候,就是明明地羞 辱了神,并且亏欠了神的荣耀——这就是“罪”。人犯罪, 使神的尊严受到损失,神就必须刑罚犯罪者。然而,神为何 不能凭著自己的意志,无条件地赦免人呢?“如不刑罚而无 条件赦免罪人的话,神对有罪者和无罪者的待遇就完全相同, 这和神的本性不调和” .安瑟伦认为果真如此,神则失去了 自己绝对公义的标准。神的自由意志及慈爱不能违反自己的 公义,神的属性完全,并不相互冲突。人必须为所犯的罪, 付上相当的代价。但是,如何补偿罪人对神的亏欠呢?

哲学派别的划分及其代表人物

哲学派别的划分及其代表人物

哲学派别的划分及其代表人物感谢邀请。

从整个西方哲学史的角度来看:一,在古希腊哲学中:1,米利都学派: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他们认为构成世界的本源是“无定形”的,如水,气。

2,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他认为构成世界的本源是“有定形”的,如数(阿拉伯数字)3,爱非斯学派:赫拉克利特他认为构成世界的本源是“无定形的火”但是又受有定形的规则——“逻各斯”所影响4,爱利亚学派:克塞诺芬尼,巴门尼德,芝诺,麦里梭这一学派的大致演变为:克塞诺芬尼提出万物本源是“一”,而一是神,是超越了人的特殊和局限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的神;这个神的概念到了巴门尼德那里被阐述为一个纯粹的哲学概念——“存在”,而与此区别一切流动变化的事物是——“非存在”;与此以后关于存在的学问被称为“本体论”。

之诺和麦里梭只是做了一些修饰工作,在这里就略过不说了5,智者派: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高尔吉亚——无物存在6,早期希腊自然哲学的延续——原子论恩培多克勒——四根说,流射说阿那克萨戈拉——种子说留基波——此人无证可靠,据说原子论首先由他提出来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影像说7,苏格拉底8,受苏格拉底影响而衍生出的一众学派麦加拉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为欧几里得和欧布里德犬儒学派:创始人为安提斯泰尼,代表人物为第欧根尼昔勒尼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为亚里斯提卜9,柏拉图10,亚里士多德11,伊壁鸠鲁学派:代表人物伊壁鸠鲁——原子论的宇宙观,感觉主义的认识论,快乐的伦理学12,斯多葛学派:创始人为芝诺(不是爱利亚学派的芝诺),代表人物:克利安提斯,马克奥勒留13,怀疑主义:创始人为皮浪,代表人物为埃奈西德穆等14,新柏拉图主义:普罗提诺——太一及其流溢二,在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中1,教父派哲学:早期人物希腊护教士查士丁,拉丁教父德尔图良代表人物:奥古斯丁——上帝创世说,原罪与救赎等,他是基督教神学的重要奠基者2,经院派哲学:波爱修,中世纪哲学之父爱留根纳,安瑟尔谟,阿伯拉尔主要人物:托马斯阿奎那——上帝存在的宇宙论和目的论证明,形式与质料等学说,他是自奥古斯丁以来基督教神学最重要的理论之柱,形成了与柏拉图——奥古斯丁传统相对立的亚里士多德——托马斯传统。

外国哲学名词解释(19)

外国哲学名词解释(19)

本体论主义:(英ontologism)西方哲学史理论。

指把本体与现象对立起来,以独断的态度研究超越的本体问题的学说。

古希腊哲学中已经有本体与现象的对立,巴门尼德认为存在是本体,是静止的,而现象世界则是运动的。

柏拉图以理念为本体,现实世界为现象、为本体所派生,现象永远在追求本体,已具本体论主义的雏形。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基本上是从经验来说明现象的形成,没有把现象与本体割裂开来,但后来提出形式的形式,形成一种离开现象的本体,他的形而上学追求一种作为存在的存在也带有本体论的意义。

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以本质为主要内容,认为哲学是神学的侍婢,借助于柏拉图主义与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理论,以神学论证上帝的存在,本体论主义有很大的发展。

唯理论者法国笛卡儿、荷兰斯宾诺莎、德国莱布尼茨以不同的形式提出本体论主义的理论。

英国休谟以怀疑主义打破追求本体的迷梦,导致德国康德的批判哲学,研究理性的来源及其所能达到的范围,认为形而上学是不能成立的,而上帝存在、灵魂不死、意志自由只是一种假定。

康德以后,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的体系以一种思辨为基础的哲学回到本体论。

英国罗素不认为本体是超越的存在,而是在认识之中由直觉所达到与现象相对立的存在,故本体是意识内在的对象。

德国胡塞尔的先验本体论、N.哈特曼的批判本体论、海德格尔的基本本体论均属于这种理论,是以一种新的形式继续发展的本体论主义。

蒂利希的神学提出一种相互联系的方法把有限的人的生活与无限的神相互联系起来,认为宗教是最后关怀的对象,也自称为本体论主义。

现象论:(英phenomenalism)将客观存在的物质对象归结为实际的和可能的感觉的哲学理论。

英国贝克莱最早提出了主观唯心主义的现象论体系。

他同意洛克关于人的一切观念源自感觉经验的主张,但不同意洛克把现象和客观存在的对象区别开来的观点,认为人并不拥有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的感觉知觉,人感知的只是人们自己的感觉,从而把存在归结为被感知的存在,“存在即是被感知”。

中世纪经院学派的经济思想

中世纪经院学派的经济思想

中世纪经院学派的经济思想西罗马帝国崩溃,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公元5世纪至公元11世纪是封建社会的早期,这时,昔日繁荣的罗马帝国经济被破坏,城市被消灭,西欧被分割成许多小领地,商品货币流通大大减少,社会生产力处于停滞状态。

公元11世纪至公元15世纪时西欧封建社会处于兴盛阶段。

这时期城市兴起,国内贸易有了发展,对外贸易活跃,十字军东征促进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欧洲形成了地中海地区和北海、波罗的海地区的两大主要贸易区。

城市和贸易的发展冲击农村,许多庄园加入了市场交换,农民与市场的关系日益密切,货币地租开始流行。

但是,在15世纪以前,西欧社会经济仍以自然经济为基本特征,商品经济还受到很大限制,生产的规模和商品的价格还由市政当局或行会规定。

西欧封建社会的宗教是基督教。

教会既是大封建主,又是思想文化领域的统治者。

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是经院哲学即基督教哲学。

经院哲学把《圣经》和宗教教义作为知识的来源和真理的标准,把古希腊的哲学,尤其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按教会的要求加以“修正”,以此作为论据,进行繁琐的论证和争辩。

中世纪思想意识领域的一切形式,都带有浓厚的神学色彩。

经院哲学的经济思想在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

封建社会初期的经济思想,主要反映在6世纪的《夸萨利克法典》,8世纪末的《庄园赦令》及9世纪萨克森农民大起义的资料中,其特征是封建主为大地产辩护。

农民及各种神秘主义的宗教异端力图维护农村公社所有制。

封建社会兴盛时期的经济思想,除了占支配地位的经院哲学,还有城市的经济思想及宗教异端和农民起义的经济要求。

在西欧城市兴起过程中,曾爆发“城市公社革命”,这是新兴城市为摆脱封建主统治而爆发的革命。

当时提出的城市公社经济纲领,反映了市民的要求。

纲领要求在城市领地内消灭农奴制度,要求承认所谓城市法权,市场法是城市法权中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了种种规定,以保障城市工商业能安定地发展。

行会的经济思想也是城市经济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23年,有教皇约翰廿二世册封托马斯为圣 徒,指出“托马斯著作的每一章节都含有无比的 力量”,并授予托马斯“共有博士”、“天使博 士”的称号。1567年,托马斯更被加封为“圣师” 黑格尔在他的《哲学史讲演录》里只为托马 斯保留了少得可怜的篇幅,而罗素则是更是毫不 客气地总结道:“阿奎那没有什么真正的哲学精 神。”
(二)托马斯的政治学
有明显的宗教目的。 (1)同意亚里士多德的“人是社会的动物”的观点, 因此认为社会和国家是自然的,国家是为了公共的 善而建立的。 (2)认为教会追求超自然的善高于国家谋求的公共 的善,因此教会高于国家。 (3)认为国家制定的人类的法规依据于自然律,是 成文法的自然律。 成文法的来源有:一是上帝直接向人类宣布的神律, 二是人的信仰与理性。 (4)认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都是好的 国家形式,其中君主政体为最好。
2、认为神学高于哲学,哲学是神学的奴仆。 (1)认为神学“在思辨和实践两方面都超过其 他科学”,因此神学高于哲学。 (2)认为人的理性属于自然,而上帝的恩典又 是成全自然的,这种相辅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关系使神学 需要哲学。认为神学可借哲学“来把自己的 义理讲得更清楚些”。
(二)上帝存在的五个证明(“五路”)
(一)生平活动 Roscellinus、约1050——1125年。极端唯名 论的代表。
唯名论和唯实论之争
唯名论和唯实论之争是经院哲学内部的争论。 (一)争论的焦点 关于一般(概念)或共相是否实在的问题, 或者说究竟“一般”(共相)是实在的,还是 “个别”(殊相)是实在的。
(二)问题的由来
3世纪的新柏拉图主义者波菲利在《亚里士多德范 畴篇注释》提出认为是最高级的问题的三个问题: (1)共相是否独立存在,或者仅仅存在于理智之中? (2)如果它们是独立存在,它们究竟是有形的,还是无 形的? (3)如果它们是无形的,它们究竟与感性事物相分离, 还是存在于感性事物之中,并与之一致? 6世纪的哲学家波埃修把问题引进,并强调其研究价值。 12世纪时问题成为神学家关注的焦点。
1248年—1252年,阿奎那与阿尔伯特一起来到科隆从事 神学研究工作,彼得·伦巴德的《箴言录》(当时大学 和多明我会标准的神学专著)、新柏拉图主义者狄奥尼 西的《神的名称》等对阿奎那影响很大。有“西西里哑 牛”之称。 1252年—1259年,阿奎那到巴黎的多明我会讲授《箴言 录》,旁征博引的研究、教学风格使其深受欢迎。成为 神学学士、硕士。《围绕真理的纷争问题》诞生。着手 《反异教大全》的写作。 1259年—1268年阿奎那到罗马,演讲威廉·波拉杜斯的 《邪恶大全》、《美德大全》,定居意大利。写作《神 学大全》。 1268年—1274年,阿奎那在巴黎、那不勒斯等地工作, 1274年死于参加学术活动的途中。
(三)唯名论的观点 唯名论:认为一切词都是个别事物的名称, 共相不表示个别事物之外的实在。 极端的唯名论和温和的唯名论: 极端的唯名论认为共相只是名词,如果说它 们是实在的话,这种实在不过是“声音”而 已。 温和的唯名论认为共相是一般概念,是心灵 对个别事物的个别性质加以概括或抽象而得 的,概念只存在于心灵之中。
统治者被授予统治权的目的不是让他们 谋求私利,而是让他们谋求自己所治理的区 域的公共幸福。
正义的政体和非正义的政体
“如果一个自由人的社会是在为公众谋幸 福的统治者的治理之下,这种政治就是正义 的,是适合于自由人的。相反地,如果那个 社会的一切设施服从于统治者的私人利益而 不是服从于公共福利,这就是政治上的倒行 逆施,也就不再是正义的了”。
三、经院哲学中的亚里士多德主 义
一、生平及著作
1225年,阿奎那出生在意大利一个贵族家庭。 1230年—1239年,阿奎那在卡西诺修道院(本笃 会的教会学校)接受数学、拉丁文教育。 1239年—1245年,阿奎那到那不勒斯接受大学教 育,在那不勒斯,阿奎那用拉丁语阅读亚里士多 德、阿威洛伊、阿维森纳、迈蒙尼德的著作,并 成为多明我会的成员。 1245年—1248年,阿奎那在巴黎大学从事教学和 研究工作,结识巴黎大学神学教授大阿尔伯特。
三、托马斯·阿奎那的哲学思想
《神学大全》的结构是由问题和论文组成的 一部著作。写作方式分五步: 1. 问题的设定; 2. 异议; 3. 与异议相反的权威论述; 4. 问题的结论; 5. 对异议的回答。
(一)托马斯论哲学和神学的关系
1、哲学和神学是两门不同的科学。 (1)区分科学的标准不在于客观对象,而在于研究方式, 同样的对象可以被不同的方式认知而成为不同科学的研 究对象。神学和哲学有着共同对象,但哲学以理性认识 它们,神学靠天启认识它们,两者因此是两门独立的科 学。 (2)神学虽然也使用演绎推理,但它的演绎前提与哲学 的不同,而判断一门学问是否科学的标准取决于它是不 是一个演绎体系,因此神学和哲学是不同的科学。 (3)“在哲学外,建立一种凭上帝启示的学问,是有益 的”。好处是比人类的拯救来的更合适、更准确。
(四)实在论的观点 实在论:不同的词与不同的实在相对应,殊 相表示个别实在,共相表示普遍实在。即共 相既是心灵中的一般概念,又是这些概念所 对应的外部实在。 实在论也有极端派和温和派的区分: 极端的实在论认为一般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 在是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更高级的存在。 温和实在论认为实在是存在于个别事物之 中的一般本质。
(一)含义及基本特征 1、含义 、 原义: 学院中人的思想” 士林哲学” 原义:“学院中人的思想”,“士林哲学” 特殊含义:在公教会(或天主教会) 特殊含义:在公教会(或天主教会)学校里 传授的、以神学为背景的哲学。 传授的、以神学为背景的哲学。 延伸含义:指那种脱离实际、排斥经验, 延伸含义:指那种脱离实际、排斥经验,搞 形式主义和繁琐论证的哲学。 形式主义和繁琐论证的哲学。 论证“ 如:论证“神用泥土捏成的人的始祖亚当有 无肚脐眼?”“吃人的野蛮人死后肉体复活 无肚脐眼?”“吃人的野蛮人死后肉体复活 的情况如何, 的情况如何,这个复活的肉体是他们自己的 肉体,还是他人的肉体? 肉体,还是他人的肉体?
(五)争论的哲学意义 争论的焦点实际上是希腊哲学中的柏拉图 和亚里士多德着重探讨的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问题,因此,争论就是在特殊情况下的哲学 活动,是哲学基本派别斗争的特殊形式。 列宁说:“当然,中世纪唯名论者同实在 论者的斗争和唯物主义者同唯心主义者的斗 争具有相似之处”。 (六)争论的社会意义 争论绝不是一场纯思辨的争论,是当时社 会的政治斗争的反映。
为了避免社会的混乱和解体,社会必须拥有 某种治理的原则和控制的力量。这样,就有了统 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划分。托马斯指出,就像 在人身上体力从属于感性和智力、感官服从智慧 一样,在社会中,“才智杰出的人自然享有支配 权,而智力较差但体力较强的人则看来是天使其 当奴仆”。不过,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托马斯 又返回到君权神授的观点。他认为,人的自然本 性本身就是上帝的创造物。上帝在创造这种自然 本性的同时,也为人类社会安排了君王,授予这 些君王以统治尘世的权力。
第一个证明依据事物的运动。 第一个证明依据事物的运动。 运动是一个事实,究其原因,一个事物运动的原因 在于另一个事物的推动,每一个推动者又被另一事物所 推动,这样循环下去,这一系列“推动”之处,必然有 一个不动的推动者,这个“第一推动者”就是上帝。 第二个证明依据事物的动力因。 第二个证明依据事物的动力因。 推导的方式与上述证明相似,每一个事物都必然有 一个动力,而最初的那个终极动力因,就是上帝。
2、基本特征 经院” 即教会或修道院办的学校) A. 以“经院”(即教会或修道院办的学校) 为生存环境, 为生存环境, 辩证法” B. 以“辩证法”(即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论辩 推理)为操作原则。 推理)为操作原则。
(二)“经院哲学”的发展过程: 经院哲学”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早期):从九世纪到十二世纪末,经 院哲学的准备和形成时期,最主要的是唯名论同 实在论之争。安瑟尔谟被称为“最后一个教父和 第一个经院哲学家”。 第二阶段:从十三世纪到十五世纪中叶,经院哲 学兴盛和开始衰落时期,最主要的是托马斯·阿 奎那的经院哲学。
(四)关于同罗色林的争论 罗色林: Roscellinus、约1050——1125年。极端唯名 论的代表。 主要思想: 1、认为真正的实体只是个别事物。 2、认为共相(一般概念)不表示个别事物之外的实 在,如果是实在的话,只是表示声音而已。 他同罗色林的争论代表了实在论同唯名论的第一 次交锋。争论焦点是共相是否具有实在性。
第三个证明依据可能性与必然性的关系。 第三个证明依据可能性与必然性的关系。 简而言之,有些事物是可能存在的,但有些则是必 然存在;必然存在的事物的“必然性”,有些是由于其 他事务造成的,但总有一个事物,它的“必然性”是 “自因”的,它并不依赖于别的事物而存在,这个“自 因的必然存在”就是上帝。 第四个证明依据事物完善性的等级。 第四个证明依据事物完善性的等级。 一定有一个“最完善”的事物存在,并且这个最完 善的事物是其他事物完善性的原因。这就是上帝。 第五个证明依据自然的目的性。 第五个证明依据自然的目的性。 自然物的活动是有目的的,这个世界秩序的安排者 就是上帝。
托马斯追随亚里士多德,试图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 解释社会团体和国家的起源。他和亚里士多德一样,认 为人天然是社会的和政治的动物。这不仅是因为人只有 通过群体生活才能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而且还因为只 有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分工合作,人们才能够得到所有 必需的知识。此外,与其他动物相比,唯有人拥有语言 能力,它使人们互相之间能够交流思想内容,为共同的 社会生活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但是,人为了自己的 生存,都只顾及自己的利益,而这种各不相同的私人利 益与把社会团结在一起的公共利益是相互冲突的。
二、早期经院哲学
辩证法与反辩证法之争 ——辩证法能否运用于神学? 1、贝伦伽尔(1010-1088):首先将辩证法用于神 学讨论。《论圣餐》 2、达米安(1007-1072):最得力的反辩证法者。 “哲学应当像婢女服侍主人那样为神圣的经典服 务。”——哲学是神学的婢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