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体育道德素质教育内容与方法的研究

合集下载

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

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

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大学教育的不断完善,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体育作为大学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可以锻炼身体素质,更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塑造他们的良好品格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一、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1. 大学生体育素质不断提高随着大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体育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体育活动在校园中日益普及,学生的参与度也在不断增加。

在学校开设的体育课程也在全面加强,很多学校还建立了专门的体育教育部门,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体育课程和活动。

2. 体育人文素质教育取得初步成果在大学生体育教育中,注重强调体育精神,培养学生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体育竞赛和活动,培养学生的韧性和意志品质,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

这些都为大学生成为社会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体育人文素质教育仍存在不足尽管大学生体育素质不断提高,但是体育人文素质教育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些学校只注重体育素质的培养,对于体育人文素质的培养重视不够;一些学生只注重赢面,缺乏对于体育精神的理解,导致一些严重的恶劣行为在体育比赛中出现;一些学生对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不足,导致身体素质下降,甚至引发健康问题。

二、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1.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大学生处于成长阶段,身心发育尚未成熟,体育活动不仅有利于锻炼身体,更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学生可以释放压力,增强体质,提升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保持健康的体魄。

2. 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精神体育活动是一种团队合作的高度集中的体验,参与其中的学生将更加深入地了解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提升他们的领导能力、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3. 塑造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大学生期间习惯和养成的生活方式,往往会影响其一生的身心健康。

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

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

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体育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文素质的培养则是大学教育的关键任务之一。

如何将体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培养出具有丰富人文底蕴和健康体魄的大学生,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将通过对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探讨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发展现状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得到了日益重视。

高校纷纷设立了相关的体育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加强了学生的体育锻炼和人文素质培养。

一些学校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如校园运动会、文艺表演赛等,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艺和锻炼身体的机会。

二、存在问题尽管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和发展,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些学校在体育设施的建设和体育锻炼的组织上还存在不足,导致学生无法充分参与体育活动。

一些学生在学习压力和社交压力下,对体育锻炼不够重视,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一些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和系统化,缺乏一定的针对性。

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学校的教师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足够的教学热情和诚意。

这些问题影响了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也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发展方向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整和改进。

学校需要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和建设,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参与度。

学校还需要改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热爱,使体育锻炼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学校需要加强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其针对性和专业性。

学校还需要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素养,提高其教学水平和教学热情,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能够真正感受到人文关怀和教育的情怀。

大学生体育教学德育培养实践研究

大学生体育教学德育培养实践研究
@吉 林教 育
GAOJ AOKE l YAN 懿
强匿
大 学 体 畜教 学德 言 馐 弄 践 研 究 寥
贵 州师 范大 学 张 高红


引 言
变得勇敢 、 坚毅 、 自信 , 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
( ) 二 培养策略与途径 。首先 , 创造一个 良好的教 育环境 , 有 利于大学生 良好思想 品德 的形成 。在体育教学 中体育教师既要
确德育教育 目标 , 优化教学方法 , 完善 对策 , 紧扣 教学过程 中出
现的问题 , 正确应用 大学体育 中的德育教育 , 大学 生形成 良 使 好意志品质。 三、 大学 生体 育 教 学 中 德 育培 养 实践 ( ) 一 培养内容 。首先 , 是合作精神和奋斗精神教育 : 大学体
范, 这种规 范是一种 建立在道德 判断基础上 的人为 约定 , 这样 能够 培养大学 生遵 纪守法 、 诚实公 正的体育 道德 , 激发 学生共 同协作的优 良体育 道德作风 。最后是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德 育 培养需要精 心设 计 , 大学体育教 学在制定教 学计 划时 , 明 要
学 知识 的情 况 , 对取得好 成绩 的同学 进行表扬 , 时指 出其不 及 足 。对 成绩 不够理想的同学给予充 足的信心 , 鼓励 他们继续努
动的发展 以及我 国的传统体育项 目, 对学 生进行以增强爱 国主 义、 集体 主义 、 社会 主义为核心 内容 的思想道德教育 , 全面提高 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同时通过对 各项运动项 目发展 、 变化 以 及 规则 等 的 学 习 , 强 学 生学 习 的兴 趣 , 正 学 习态 度 。培养 公 增 端
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 。大学体育是实施大学生德育

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

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

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学术知识外,对于体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

作为大学生,既要具备良好的体育素质,又要有高尚的人文情操,这既是社会对于大学生的期望,也是大学生自身的追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培养目标、现状分析和教育方法等方面对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进行研究。

一、培养目标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

体育素质是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之一,是体现身体素质水平的重要标志,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2. 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操。

人文情操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一个人文明程度的标志,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情感交流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需要具备全面发展的素质,既要有良好的体育素质,又要有高尚的人文情操,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现状分析1. 教育资源不足。

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缺乏专业的教育培训机构和师资力量,导致学校的体育人文素质教育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2. 学生缺乏主动性。

部分大学生对体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缺乏对素质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效果不明显。

三、教育方法1.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学校需要加大对体育人文素质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服务保障。

2. 建立健全的教育体系。

学校需要建立完善的体育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包括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和课程设置,明确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科学的教育指导。

3. 强化学生的参与性。

学校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增强学生的体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参与性,包括举办各类体育比赛和文化活动,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

论大学生体育道德素质教育内容与方法

论大学生体育道德素质教育内容与方法
于 受体 育 的生 物学 教 育 目标制 约 而往往 流 于形 式 。
育、 道德 范 畴教 育 、 德 规 范培养 , 同构 成 了体 育 道 共 道德 规 范教育 ; 道德 意志 培 养 、 德 情 感培 养 、 德 道 道
顺应素质教育深人化 、 观化的发展趋 势 , 微 充分挖
掘体育 的德育功能, 探讨大学生体育道德素质教育 内容与方法 的新体 系, 当前高校体育领域全面推 是
维普资讯 http://ww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福建高敦研究; o B 年第 5期 } t e
德育与学生工作
论大 学生体 育道德素质 教 育 内容 与方法
李 洛 平 ( 明职 业技 术 学 院人 文社 科 系 福 建 三 明 3 5 0 ) 三 6 0 0
摘 要 : 大学生体 育道 德素 质教 育 内容 体 系主要 由体 育道德 规 范 、 育道德 意 识 或心 理 品 体 质 、 育道德 活动 等三 大类体 育道 德素 质教 育及 十二 个构 成要素 所组 成。体 育道德 素质教 育 方 体 法按 照学科 特 色可分 成教 育 学类、 理 学类、 理 学类和 综合 类等 四种 类 型 。这 些方 法对 大 学 心 伦
生 良好 体 育道德 素质 的形成具 有各 自独特 的作 用。
关键 词 : 学生 ; 育道德 ; 大 体 素质教 育 ; 内容 ; 法 方


前 言
经过对 由参 考资料所得到 的数据进行统计 分 析 ,归纳出大学生体育道德素质教育由 l 个要素 2
构成。即, 道德 原 则教 育 、 道德 范 畴教 育 、 德 规 范 道 教育、 道德 意 志培 养 、 德 情感 培 养 、 德理 想 与 信 道 道 念 教 育 、 德认 识 教育 、 德 观念 教育 、 德选 择 教 道 道 道 育 、 德 行 为 教育 、 德 修 养 教 育 、 德 评 价 教 育 道 道 道

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

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

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部分主要围绕着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大学生对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内容不够完善等。

对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其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如何通过体育教育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具体而言,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揭示影响其教育效果的因素,探讨提升教育质量的途径,探索可行的实施方法,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究,旨在为推动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贡献。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促进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不断完善,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道德水平,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作出积极贡献。

1.3 意义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和能力,不仅仅是培养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人文素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

通过体育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领导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人文素质教育还可以加强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使他们更加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

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综合素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体育学领域研究大学生体育竞技场上的道德与道德教育

体育学领域研究大学生体育竞技场上的道德与道德教育

体育学领域研究大学生体育竞技场上的道德与道德教育体育竞技场是大学生展现个人体育才能和精神风貌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一个重要平台。

在体育学领域,研究大学生体育竞技场上的道德与道德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体育竞技场上的道德问题以及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大学生体育竞技场上的道德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比赛中的公平竞争。

公平竞争是体育竞技场上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之一。

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大学生可能追求胜利而不择手段,采取非法手段进行作弊、采取暴力手段对抗对手等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道德原则,也对其他选手形成了不公平的竞争环境。

第二,裁判与规则的尊重。

在比赛中,裁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裁判的公正执法是保障比赛顺利进行的基础。

大学生应该尊重裁判的决定,不得对裁判进行辱骂、攻击等行为。

同时,也应遵守比赛规则,不擅自修改、破坏规则以获得不当的利益。

第三,对手间的团队合作和友谊。

体育竞技场上,每个选手都有自己的队伍和对手。

团队合作和友谊是参与体育竞技的重要品质。

然而,一些大学生可能因为竞争的关系而忽视合作,采取破坏对手、诋毁对手等手段来达到个人利益。

这种行为不仅有损体育道德,也丧失了体育竞技带来的团队精神和友谊意义。

针对以上问题,大学生的道德教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首先,要强调道德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需要意识到在体育竞技场上的行为不仅仅关系到个人形象,更关系到整个团队和学校的面子。

通过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对公平竞争、尊重裁判、团队合作和友谊的意识,使其能够在竞技中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

其次,要加强道德规范的制定和落实。

建立起一套明确的规则和标准,使所有的大学生参赛选手都能够清楚地知道何为道德行为,何为不道德行为。

同时,要加强对参赛选手的规章制度培训,确保他们理解并遵守规则。

再次,要加强体育教练员和裁判员的道德教育。

教练员和裁判员作为体育竞技场上的管理者和评判者,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风范,起到榜样作用。

大学生优秀体育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大学生优秀体育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大学生优秀体育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与研究近年来,大学生体育素质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大学体育教师们也在不断努力改进体育素质教育体系。

大学生优秀体育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和研究,不仅是现代大学体育教育的主题内容,也是现代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

首先,详细了解学生的体育素质,梳理学生体育素质教育体系的开发理念。

从大学生体育素质教育课程及教学内容安排出发,要紧密结合学生实际,以优秀体育素质教育为目标,确定优秀体育素质教育体系的教育目标。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兴趣、身体状况和体能水平,制定相应的体育素质教育课程,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氛围中接受学习活动,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

其次,科学规范课程体系运行。

教学活动不仅要以参考资料为基础,还要借鉴国内外知名学校的优秀教学经验,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使学生体育素质教育更加科学、规范。

针对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要严格把关体育训练技巧、训练内容、训练量、训练频率、训练时间等,以保证学生在安全、适宜的环境中学习体育素质。

此外,制定具体考核办法,及时反馈学生体育素质及进步情况。

要按照学期和学校的正常考核程序,运用多种考核形式,采取分级考核、大练习等来考核学生的体育素质。

同时,要加强对学生体育素质的及时反馈及督促,并对学生较好的表现给予奖励,为学生拓宽发展空间。

最后,加强体育教师培训。

建立以学科为主,以发展学生体育素质为目标的进修教师队伍,加强体育教师的学科水平,并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教师更具有现代教育的知识和能力,为学生的体育素质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

建立优秀的大学生体育素质教育体系,不仅是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的长远目标,也是全面提升大学生体质的必然趋势。

因此,我们应该努力构建一个优秀的体育素质教育体系,不断改进体育教育,为大学生创造更加健康、优美的环境。

大学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大学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大学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体育教育在教学内容、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等方面,逐步强调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德育教育的定义、大学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的三要素以及大学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的实现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德育教育的定义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增强德性的一种教育形式。

德育教育主要包括:道德观念的引导、道德规范的传授和自觉遵守、道德品质的锻炼等方面。

它是大学教育中的核心内容,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德育教育是大学教育全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是人格陶冶和道德培养的根本途径。

二、大学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大学体育教育是在体育运动中以智育、体育、德育、美育为基础的一种教育形式。

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德育教育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常常有人认为体育只是锻炼身体的活动,其实体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活动,其目标不仅仅是体育方面的技巧,更包括德育教育。

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也能够提高其道德素质。

在大学体育教育中,要注重德育教育,在传授体育技巧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三、德育教育的三要素德育教育不仅仅是道德观念的引导,还需要德育教育的三个方面,分别是道德建构、道德感知和道德选择。

1、道德建构:主要是指教育者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的传授,包括礼貌、谦虚、尊重、公正等方面。

同时,教育者还需要树立正面的典型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2、道德感知:学生需要对周围环境的道德行为进行认知和感知,了解什么是好的行为和什么是不好的行为。

同时还需要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3、道德选择:学生需要在面对道德问题时具有正确的判断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

同时,学生还需要具备相应的道德自律能力,遵守使用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四、大学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的实现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如何实现德育教育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体育课程在课堂中加强德育教育。

教育者可以在体育课堂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进行道德规范的传授。

大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与实践

大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与实践

大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与实践人体的健康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础,而体育活动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方式之一。

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阶段,对于大学生的体育素养的培养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与实践,以及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素养水平。

一、体育素养的概念体育素养,简单来说就是指个体对体育运动的了解、认识和能力。

具备良好的体育素养,不仅仅表现在身体的健康状态上,更是表现在能够熟练掌握各种体育技能,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等多个方面。

二、大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1. 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大学生的体育素养培养,首先要从大学的体育课程入手。

体育课程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和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到体育运动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知识,提高体育素养水平。

2. 体育俱乐部与社团活动大学期间,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体育俱乐部和社团活动来培养自己的体育素养。

体育俱乐部为学生提供了各种丰富多样的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选择参加。

在俱乐部的活动中,学生能够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锻炼身体,提高体育素养。

3. 大学体育比赛的参与大学体育比赛作为大学生体育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展示自己体育素养的平台。

通过参与各类体育比赛,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增强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参与比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如何提高大学生体育素养水平1. 培养兴趣兴趣是学习体育技能和提高体育素养的动力来源。

大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体育技能的过程中,应该培养自己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只有对体育运动充满热情,才能够投入心思去学习和锻炼,提高体育素养的水平。

2. 坚持锻炼锻炼是提高体育素养的必经之路。

大学生应该养成每天坚持锻炼的习惯,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锻炼。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品德素养培养研究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品德素养培养研究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品德素养培养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体育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体育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精神风貌和道德修养的体现。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道德水平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甚至有些人出现了道德滑坡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体育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意在探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品德素养培养,就是希望通过研究和分析,能够找到一种有效的途径,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品德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体育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在体育锻炼的也能够得到身心全面的发展。

通过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和品德素养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找到相互融合的方法。

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才能够为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促使学生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的品德素养水平。

1.2 研究意义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品德素养培养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品德素养在当代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涉及到个体的道德认知、行为规范和社会责任等方面。

通过研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品德素养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品质,使他们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

通过研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品德素养培养,可以为学科素养教育的实践提供更为深入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品德素养,将有助于提升体育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字数:275】1.3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品德素养培养,旨在明确品德素养在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入分析品德素养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地位,并探讨有效的品德素养培养策略。

通过案例分析,本研究旨在探讨品德素养培养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效果,并总结品德素养培养对学生个人发展和整体教育的积极影响。

本研究还拟探讨品德素养培养的影响因素和未来发展方向,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和品德素养的双重提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浅谈如何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引言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将德育理念与体育教学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团队合作能力和自律精神。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如何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大学体育教学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来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公平竞争意识和友善互助的态度。

通过开展各种团队活动和体育竞赛,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友谊精神。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大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分组活动和团队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
团队意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团队比赛和运动会,让
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
大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是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
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制定训练计划和组织比赛来要求学生保持良好
的纪律和自律能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信念,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结论
大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培养学生的
品德修养、团队合作能力和自律精神,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
综合能力。

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创造出适
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

大学生优秀体育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大学生优秀体育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大学生优秀体育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与研究大学生体育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是我国建设健康中国的有力保障和重要支撑。

大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不仅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完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识别行为与操守的关系,加强学生认识事物、思考问题和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培养和谐文明的学术氛围。

我国拥有庞大的大学生人口,体育素质教育的推动和促进深受重视。

国家相关部门经过多年的研究,制订出了科学规范的大学生体育素质教育模式,对大学生的体育素质进行系统培养。

大学生体育素质教育体系应该建立在“素养为核心,竞技为舵”的理念上,建设真正实用化、全面化、高效化的体育素质教育模式。

首先实施全民健身,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和锻炼,青少年加强柔韧性训练和协调能力,保证学生体质更好地满足日常需求;其次,以国家标准为基础,科学规范学校体育训练,推广先进的体育技术,培养学生的体育竞技能力;最后,推动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文化活动,使学生充分了解体育文化,强化体育操守和文明素质。

大学生体育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有充分的精力、财力和人力保障。

针对学校体育设施的缺乏,应当加大投入力度,修缮和改造存在的设施和设备,不断完善和更新;充分发挥师生的作用,制定具有落地和可操作性的教育措施,精心筹办融资,加强体育训练的组织管理;体育素质教育体系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发挥学校社会关系网络的效果,吸引社会资源参与到体育素质教育的建设进程中来,为大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综上所述,大学生体育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必须从推广全民健身、科学规范体育训练以及进一步发挥人力、财力和其他资源等方面入手,充分利用学校与社会资源的关联关系,通过多种方式实施全面且相互衔接的大学生体育素质教育,从而实现大学生体育素质教育体系的完善,为建设健康中国出一份实力。

谈大学体育教育素质教学研究

谈大学体育教育素质教学研究

谈大学体育教育素质教学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大学体育教育素质教学的研究,通过对体育素质教育的理念与内涵、教学策略与方法、实践案例分析、实施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探讨,深入分析大学体育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研究背景部分重点介绍了大学体育教育的重要性,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如何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研究意义在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研究成果和意义,为未来大学体育教育提供启示。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大学体育教育素质教学的需求与挑战,为提升大学生体育素质教育水平提供参考与支持。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育、素质教学、研究、理念、内涵、策略、方法、实践、案例分析、挑战、未来发展、总结、展望、成果意义、启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体育教育在大学教育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体育素质教学则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大学生的体育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体育教育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大学生的需求,因此对体育素质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体育素质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更可以培养其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大学体育教育中的素质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的研究将有助于探索更有效的体育素质教学方式,为大学生的体育教育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大学体育教育素质教学的重要性,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寻找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促进大学体育教育的发展和提升。

通过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体育素质教学的理念和内涵,为教师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建议,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体育教育服务。

本研究还将通过实践案例分析,探讨体育素质教学的实施情况和效果,挖掘出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和方向。

通过对大学体育教育素质教学的系统研究和总结,旨在推动大学体育教育的进步和变革,为培养具有优秀体育素质的高素质人才做出贡献。

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体育课程研究

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体育课程研究

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体育课程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素质教育的理念也越来越被重视。

而作为大学生,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还需要注重身心素质的发展。

因此,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体育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体育课程与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是人类健康的基础,也是人生财富的一部分。

大学生时期正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而体育课程的开设能够帮助大学生在这个时期更好的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

体育课程的设置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优良的生活习惯,形成良好的形体和姿态,还可以预防和治疗一些常见的疾病,如脊柱侧凸、近视等。

另外,体育课程还可以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具有活力和耐力,更具有心肺功能。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更具有活力和耐力,还能够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工作、生活和娱乐中更具有活力和体验更丰富的生活。

二、体育课程与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大学生的体育课程教育除了关注身体健康以外,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

具体来说,体育课程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于大学生的提高和锻炼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锻炼意志品质。

在大学体育课程中,学生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和困境,掌握自我调整和坚持实现的能力。

这种意志品质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面对挫折时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也有助于学生日常学习中克服各种压力,更好的适应生活环境。

2、增强协调能力。

体育课程有助于学生的协调能力的提高。

这种协调能力的提高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体育运动方面的优良表现,也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较优表现,如手脑协调和身体协调。

3、促进身心和谐的发展。

体育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在心理和身体的基本方面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巧。

通过身体活动来增强身体素质,同时可以消除一定程度上的紧张和不适感。

此外,体育活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性格及其性情,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情感素质,更具有心理安全的稳固性。

三、创新体制,推动大学生体育教育与素质教育深度融合大学生的素质教育需要通过创新体制推动与体育教育的深度融合。

大学生优秀体育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大学生优秀体育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大学生优秀体育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与研究近几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大学生的学科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但大学生的体育素质却明显不及格,这给高校体育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素质,促使大学生健康成长,国家教育部相关部门和高校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构建全国性的大学生优秀体育素质教育体系。

首先,营造学习体育的良好氛围,提高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在对外联赛、文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中,开展科学、系统的体育锻炼,加强体育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精神。

其次,进一步完善体育教学体系,建立完善的体育教学框架,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体育成绩评定系统,根据学生的兴趣及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体育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此外,要重视锻炼大学生的体育协调能力,从技术和战术的角度指导学生参与体育比赛,注重训练学生的发挥和协调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表现力。

此外,还要引入体育项目,积极探索大学生体育素质教育的新路径。

除了传统的球类运动以外,可将更多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体育素质的体育项目引入大学课程中,如瑜伽、台球、舞蹈、空手道等。

这些体育项目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增强体育技术,树立正确的体育信念和价值观,从而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素质。

最后,要搭建完善的教研机构,加强对体育教育的指导和研究,建立一个完善的大学生优秀体育素质建设、评价体系,为大学生提供全面的体育服务。

同时,要汇集优秀的专家学者、教授和培训教师,加强体育教学研究与交流,为构建全国性的大学生优秀体育素质教育体系提供科学与理论支持。

经过上述措施的改革,大学生的体育素质及体质水平将会得到显著提升,更加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进而为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因此,构建全国性的大学生优秀体育素质教育体系具有现实意义,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大学生体育素质教育体系构建和研究,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体质和体育素质,使大学生能够健康成长,成为充满正能量的力量。

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

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

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体育教育逐渐脱离了以传授体育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开始注重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体育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大学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在传授体育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运动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使学生在未来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也具备了综合素质的发展。

本文主要围绕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展开探讨。

一、健康与运动体育是构建健康中国的重要途径,也是让全民体育生活不断丰富的基础。

在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中,健康原则是教育的首要目标。

通过体育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增强身体素质,同时也可以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疏导情绪、放松心情、促进精神与身体的协调发展。

这些都是对未来在角色、职业、人生方面的有益素质的培养。

二、文化素养的培养在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中,文化素养的培养也是一个重要目标。

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促进文化交流、开阔视野,更好地了解体育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具备塑造现代体育文化的能力与素养。

三、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大学期间是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关键时期。

通过体育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包容式的环境下发挥创造力,培养并加强社交技巧,提高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同时增强自身的信心和经验。

身体锻炼的同时,人际交往也得以增强,这些都是到了职场后迎头赶上许多问题的。

四、道德素质的提高体育人文素质教育还要有助于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的提高。

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引导学生遵守诚实、公平、团结和友好的组织原则,培养道德价值观,弘扬体育精神,让学生明确社会中的道德规范,掌握正确的价值观个人信仰和责任感。

五、科研素质的培养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成为决定国家未来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科研素质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体育人文素质教育中增强学生对身体和运动机理的认识,为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做好铺垫工作。

高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研究

高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研究

高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研究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许多专家学者都在研究高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产生了不少成果,也出现了许多分歧。

虽然在大学体育方面,也进行了素质教育的改革,但是我国现阶段的体育素质教育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为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素质,对当今我国的高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做出研究,找出更加合理的发展方向和教育内容。

1.从学校角度(1)相比于其他学习科目、实践项目,大学对于体育的重视度明显还是不够高的。

因而,体育课程的内容项目无法丰富起来,依旧是单一的课程模式。

有些学校太过于重视形式上的素质体育,没有提出实践体育的硬性要求。

(2)大学体育的指导思想没有不断地更新,与经济社会生活存在着一些脱节的地方,对于健康体育、终身体育和全程体育的体育教育理念宣传力度是不够的。

将“体育”这个大的概念就局限于体育课着个小小的时间内。

(3)大学体育在软件和硬件的投入上,也是远远不够的,各种体育课程体系所需要的体育设施、空间,学校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以致于一些体育课程无法开展。

在师资的建设上,有些高校也未能做到周全各个方面。

2.从学生角度(1)大学的体育教育存在着考试教育的价值取向,因而使学生的关注点始终停留在体育考试和如何取得体育成绩等这些层面上,对于体育课程大多都是应付式的态度,没有将体育与健康锻炼联系起来。

可以说学生们的目的和态度都是存在着或大或小的问题的。

(2)大学生对体育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高,他们把很多时间都用在了学业、交友、就业等方面上。

尽管相比于其他年级段的学生,大学生已经算是拥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但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于是他们无法对体育内容投入对于其他方面来说过多的精力。

(3)大学生从其本质上来讲,他们的观念还没有完全地转变过来,大多数学生对大学体育教育课程还处于一种小体育观的状态,将体育看成是一项需要完成的任务,认为其对于个人的其他方面没有太大影响。

3.从教师角度(1)许多大学教师的教育观念还是较为传统的,或者就是就完全是自由模式,这让学生在课堂上显得无所适从。

高校体育教学德育教育研究

高校体育教学德育教育研究

高校体育教学德育教育研究一.德育在体育教育中得以实现的途径1、体育教学内容不只重视身体锻炼更要重视心理锻炼在教与学的中间关键环节是授课,是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寓教于乐,要将锻炼身体和锻炼心理结合起来。

教学的内容是广泛的,教师不同学生不同方法不同内容也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并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可能性,帮助其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最终达到身心一致趋于完美。

(1)球类运动渗透的德育锻炼。

球类运动是团体合作性运动,需要本队队员的默契与理解,需要参与者具备对队友的关怀、支持与互勉互利。

团队合作的任何一项品质缺少,都不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具体实践中,可设计让每位学生做团队队长,让其队员参与献计献策的过程中去,使每个人都参与全程,在参与中,较好地学会自尊自爱、诚实公正、宽厚待人等良好品质,培养主人翁意识、团队认同感、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运动的意义、取得胜利的途径与德育的最终影响相结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在奔跑中感受执行、坚持与不放弃。

跑步的枪声响起,是对执行力的一声令下,更是对心理素质的切实考验。

枪声响起的瞬间培养了学生勇敢、自信、服从命令的品质,短跑的拼劲成就了学生的爆发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而长跑的过程则锻炼了学生坚持、执着于自己的追求、不言放弃的品质(3)在田径、体操、武术中感受丰富的集体主义教育。

组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观念和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明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的道理。

2、体育教学内容不应只强调教师传授更要重视学生消化吸收在任何教学活动中,教师都是起关键作用的因素。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会对学生造成最直观印象和影响的就是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这些细节中体现出的师德品质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部分老师较为涣散、迟到早退或者出口脏话、教学不严谨品行不端正,这些行为都将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大学生体育道德素质教育内容与方法的研究
张子沙1蒋艳阳2
(1湖南大学体育学院,湖南长沙市 410082
2广东商学院体育部,广东广州市 510015)
摘要:大学生体育道德素质教育内容体系主要由体育道德规范、体育道德意识或心理品质、体育道德活动等三大类体育道德素质教育及十二个构成要素所组成。

体育道德规范素质教育属于理性层面素质教育,体育道德意识或心理素质教育属于心理层面素质教育,体育道德活动素质教育则属于实践层面素质教育。

进一步研究表明,体育道德素质教育方法按照学科特色可分成教育学类、心理学类、伦理学类和综合类等四种类型。

这些方法对大学生良好体育道德素质的形成具有各自独特的作用,在学生体育道德教育培养实践中合理运用可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道德;素质教育;内容;方法
1 前言
随着学科素质教育论的形成与发展,素质教育与特定学科契合,正引发着一场素质教育与特定素质、特定年龄阶段对象结合的深刻改革。

由此,大学生体育道德素质教育问题进入了人们的研究视野。

体育道德素质教育是指在一定道德规范制约下,有目的、有计划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意识或心理品质,养成良好体育道德行为活动习惯的一种教育过程。

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体育道德教育在理论上虽受到教育者的一定重视,但在实践上却由于受体育的生物学教育目标制约而往往流于形式。

特别是联系到处于体育道德品质发展“成熟期”的高校学生,有关体育道德素质教育内容与方法的研究尚未见系统研究文献报道。

因此,顺应素质教育深入化、微观化的发展趋势,充分挖掘体育的德育功能,探讨大学生体育道德素质教育内容与方法的新体系,是当前高校体育领域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具有前瞻意义与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2大学生体育道德素质教育内容的研究
鉴于教育功能的多样性与教学过程的完整性,体育道德素质教育虽不能脱离体育教育过程而存在,但它作为体育素质教育系统中的一个独立子系统,仍具有本身相对完整的内部结构。

这一结构既要反映社会发展对大学生体育道德素质的高要求,又要符合体育道德素质教育的丰富内涵,体现体育道德教育的特征及高效能。

经对4省市16所不同类型高校201名高校体育教师、教育行政管理干部的调查,并对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得了大学生体育道德素质教育内容的12个构成要素。

即,道德原则教育;道德范畴教育;道德规范教育;道德意志培养;道德情感培养;道德理想与信念教育;道德认识教育;道德观念教育;道德选择教育;道德行为教育;道德修养教育;道德评价教育等。

参照伦理学和素质教育论的有关分类方法,并依据各构成要素内蕴的素质相似度,我们对上述十二个要素进行了归纳概括。

研究表明,道德原则教育、道德范畴教育、道德规范培养,共同构成了体育道德规范教育。

道德意志培养、道德情感培养、道德理想与信念教育、道德认识教育、道德观念教育,体现了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各种道德思想观念、情感、意志、理想、信念等心理活动形成的教育过程,构成了体育道德意识或心理素质教育。

而道德选择教育、道德行为教育、道德修养培养和道德评价教育,主要与学生体育道德活动实践相联系,它们共同形成了体育道德活动素质教育。

根据人类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和教育学分类的一般法则,上述三大类素质教育对应着三个基本教育层面。

一是理性层面,指的是体育道德规范素质教育。

二是心理层面,指的是体育道德意识或心理素质教育。

三是实践层面,指的是体育道德活动素质教育。

至此,我们可将大学生体育道德素质教育内容的相对合理模式用图1加以描述。

从图1可见,我国大学生体育道德素质教育相对合理结构,揭示了大学生体育道德素质教育多维复杂、纵横交错的结构体系,展示了21世纪大学生体育道德素质教育发展与优化的
演进轨迹。

它的研制与提出,无疑有助于现代素质教育论特别是体育素质教育理论的进一步丰富,有助于学生体育道德素质教育内容的进一步明确,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图1 大学生体育道德素质教育内容相对完整结构示意图
3 大学生体育道德素质教育方法的探讨
体育道德素质教育的方法是实现体育道德素质教育目标所采用的手段、途径或方式。

根据文献资料研究结果和专家调查有关意见,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等十二种体育道德教育方法在理论上较为成熟,在实践上较为可行。

按照这些方法的学科特色,可进一步将它们划分为:教育学类、心理学类、伦理学类和综合类等四类方法。

3.1 教育学类方法
这类方法在一般教育学著作中也称为德育方法,其最大特点是侧重于教育并富于德育意义。

实践证明,在师生参与、双方配合的情形下,运用这类方法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说服教育法: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传授体育道德知识,使受教育者明辨是非善恶,提高认识和理论水平,用以促成学生良好体育道德素养形成的方法。

(2)榜样示范法:指以他人的模范行为作为榜样,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感情、行为,提高受教育者的体育道德认识,以达到教育要求。

(3)对比教育法:指通过对体育活动中各种不同事物的特点、属性进行比较,从比较中得出正确的判断,从而达到提高受教育者体育道德认识的目的。

这是一种在反差中形成冲击,在冲击中引起醒悟,在醒悟中明辨是非的教育方法。

3.2 心理学类方法
此类方法主要是通过心理学上的暗示或自我暗示来调节受教育者的心理状态,使其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向教育者所预设的目标转变。

(1)情感体验法:指利用各种情境中的教育因素,特别是由教育者自觉创设的教育情境,通过受教育者的自身情感体验,进行积极的感化和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受教育者的良好道德情感的一种方法。

(2)自我教育法: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启发指导下,对自己的道德表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改正,以提高体育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习惯,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的方法。

(3)心理咨询法:是针对学生中轻度心理障碍者或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学生,运用心理咨询的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缓解心理紧张,减轻心理压力,维护心理平衡与心理健康,从而提高其心理素质,促进其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的方法。

3.3 伦理学类方法
该类方法是特指运用伦理学的原理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促进其体育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完善的独特方法。

这类方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控力和自我修养能力。

(1)道德修养法:是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进行自我教育,注重自治,以形成社会所要求的体育道德素质的方法。

(2)道德评价法:是指依据一定的体育道德规范要求,对受教育者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等品德表现予以褒贬判断的一种方法。

(3)慎独法:是指在独处无人监督时,仍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按一定道德准则行动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

它具有很高的道德修养境界,也具有相当难度。

它的特点在于强调要从“微”处和“隐”处下功夫。

一方面要积小善成大德又要“防微杜渐”;另一方面,在那些人们不注意或注意不到的地方严格要求自己,按道德规范办事。

3.4 综合类方法
此类方法是指综合运用多门学科、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理论,培养与发展学生体育道德素质的方法。

(1)价值澄清法: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感知自己或别人的道德价值观,使其通过对价值评价或选择的学习,获得最合适和清晰的个人价值观的一种道德教育方法。

(2)实践教育法:是在教育者的指导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参与各种体育实践活动,培养受教育者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方法。

(3)管理教育法:是指运用一定的组织纪律或行政措施来约束、规范和协调学生的行为,以养成良好体育道德品质的方法。

4 结论
4.1 通过调查研究得知,我国大学生体育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是一个多维度、多层面的复杂系统。

它主要由道德原则教育、道德范畴教育和道德规范教育所组成的体育道德规范素质教育;道德意志培养、道德情感培养、道德理想与信念教育、道德认识教育和道德观念教育所组成的体育道德意识或心理素质教育;道德选择教育、道德行为教育、道德修养培育和道德评价教育组成的体育道德活动素质教育等三类素质教育所组成。

按照认识规律及其与实践的关系,体育道德规范素质培养属于理性层面素质教育,体育道德意识或心理素质培养属于心理层面素质教育,体育道德活动素质培养则属于实践层面素质教育。

上述各类体育道德素质教育都有其特定的涵义,它们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构成了一个有机结构。

该结构展示了我国大学生体育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概貌与发展前景,为进一步推动大学生体育道德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指明了方向。

4.2 大学生体育道德素质教育方法可分成教育学类、心理学类、伦理学类和综合类方法等四种类型。

教育学类方法主要有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对比教育法;心理学类方法主要有情感体验法、自我教育法、心理咨询法;伦理学类方法包括道德修养法、道德评价法、慎独法;综合类中方法主要指价值澄清法、实践教育法、管理教育法。

这些方法对大学生良好体育道德素质的形成具有各自独特的作用,在学生体育道德教育培养实践中合理运用可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5 主要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重要讲话[A].光明日报.2001年1月10日
[2]唐凯麟.伦理学教程[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罗国杰.道德教育与价值取向[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张子沙等.对我国高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1年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