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受美学看《受戒》的解读困境
浅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
浅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汪曾祺的《受戒》是一篇以佛教为题材的短篇小说,通过叙述一位小和尚受戒的过程和他与禅师的对话,展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人性的思考。
本文将从描写细腻、寓意深刻和情感真挚三个方面对《受戒》的审美追求进行分析。
汪曾祺在《受戒》中展现了高超的描写技巧,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小和尚受戒过程中的内心变化。
文章以细微的动作和细节入手,如小和尚坐在禅师前,双手合十,一声不响地等待,这一动作凝聚了小和尚对受戒的虔诚和敬畏之情。
作者还描绘了禅师牵起小和尚的手,慢慢地走向受戒地点的场景,通过这个动作,读者能够感受到小和尚内心的紧张和充满期待的情绪。
通过细腻的描写,汪曾祺将小和尚受戒的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审美感受。
在《受戒》中,汪曾祺通过小和尚和禅师的对话,传递了深刻的寓意。
禅师告诉小和尚:“寺中金宝,外边狗屎”,这句话表达了禅师对世俗名利的鄙视和对内心追求的鼓励。
小和尚通过禅师的教诲,逐渐认识到自己修行的目的不在于寻求外在的名利,而在于内心的净化和升华。
通过这个寓意,汪曾祺表达了对人性的思考和对虚荣和功利的批判,呼吁读者追求内心的真善美。
汪曾祺在《受戒》中展现了作者真挚的情感。
小和尚被受戒后的兴奋和喜悦所感染,他紧紧地握住禅师的手,热泪盈眶,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而禅师则温和地拍了拍小和尚的肩膀,表示对他的鼓励和祝福。
通过这些情感的表达,汪曾祺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小和尚的关怀和对美善事物的推崇。
这种真挚的情感与美的追求相结合,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共鸣。
汪曾祺的《受戒》通过精心的描写、寓意深刻和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
通过对小和尚受戒的过程和他与禅师的对话的叙述,汪曾祺传递了对人性的思考和对内心追求的呼唤,唤醒了读者的内心共鸣和对美的感悟。
这种审美追求,不仅给读者带来精神上的享受,而且对人们修身养性、追求真善美的生活方式提出了启示。
从接受美学看《受戒》的解读困境
营 造 上 。 该 作 品发 表 时 出现 了读 者接 受 困境 . 从 接 受 关 学的 视 角观 照 . 可 以探 究 出 2 0 世纪8 0年 代 初 的 艺 术 标 准 和 审 美 经验 的特 点 。 关键词 : 《 受 戒 》 接 受 美学 读 者 解 读 困境
化。 《 受戒》 在2 0世 纪 8 0年 代初 “ 隐 含 的读 者 ” 即” “ 潜
有 次 北 京 市 文 联 开 会 研 究 丁 作 ,汪 老 一 位 朋 友 发 言 研 究 者 同样 受 历史 条件 的制 约 。 以铜 为镜 . 可 以正 衣
说: “ 我 认 为 对 作 家们 的 创 作 思 想 .领 导 还 要 多 关 心 冠 ; 以 古 为镜 , 可 以 知兴 替 ; 以人 为镜 . 可 以 明得 失 。 一 一 些, 现 在不提文艺为政治服务 , 不搞样板 戏 . 不弄‘ 三 般 读 者 习 惯 于 对 文 学作 品进 行 剖 析 和批 评 , 但 是 却 常
[
圜目匿圈
Z
【
从接 受 美学看《 受戒 》 的解 读 困境
黄 斯 文
摘 要: 相 较 于 新 时 期 的 其 他 小说 , 《 受戒》 无 疑 是 较 式 深 受 政 治 实 用 主 义影 响 , 往往 忽视 了单 纯 性 的阅 渎 难 归类 和 定 位 的 。 《 受戒》 的 异 质 性 不仅 体 现 在 叙 述 视 愉悦 和超 功 利 的美 学 享受 。 而《 受戒》 沿 袭 的是 以沈 从 角的 多样 性 上 , 还 体 现在 其远 离政 治经 济 意 识 形 态的 话 语 方 式 。 汪 曾祺 打 破 了 因果 对 应 的 传 统叙 事逻 辑 .
观呈现 , 只是这种反射是潜在 隐晦的 , 作 品 的过 程 , 要探 究 2 0世 纪 8 0年 代 的读 者 对 略 了 。接 受 美 学 倡 导 自觉建 立期 待 视 野 , 包括 拓 宽 审 于《 受戒》 的 接 受 困境 , 不妨借用姚斯 的“ 期待视野 ” ② 美经验和解读视 野 , 拓宽社会 生活经验 , 这 对 读 者 们 概 念来 诠 释 。作 为 接 受 主 体 的读 者 , 基 于个 人 与 社会 的复杂原因. 心 理 上往 往 会 有 既 成 的 思 维 指 向 和 观 念 结构 , 这 种 既 定 心 理 图式 , 就 是 期 待 视 野 。2 0世 纪 8 0 如何 进 行 文 学 接 受 活 动 . 有 很 大 的启 迪 。
浅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
浅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受戒》是中国现代作家汪曾祺的一篇短篇小说,通过描写一个佛教徒接受戒律的过程,展现了作者的审美追求。
本文将从题材、叙事手法和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浅析。
从题材上看,《受戒》描写了一个佛教徒接受戒律的过程。
整个故事基本上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
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小智准备受戒的内心世界以及接受戒律的仪式,展现了他对佛教的虔诚和浓厚的信仰。
作者还通过主人公与大师的对话,展示了佛教的智慧和教益。
这一题材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但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信仰事物的审美情趣和追求。
在叙事手法上,《受戒》采用了以主人公内心活动为主线,穿插对话和描述的叙事方式。
整篇小说通过主人公小智的思考和回忆,展现了他对接受戒律的内心挣扎和思考。
而在他与大师的对话中,通过互相追问和换位思考,大师对小智的引导和启示,读者也能感受到作者对佛教智慧和教导的积极态度。
这种叙事方式既通过个人经历和思考展示了主题,又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成长过程,增加了作品的深度和感染力。
在语言风格上,《受戒》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力图达到“言简意赅”的审美追求。
作者运用大量的对话,使作品具有了生动的场景和自然的流动感。
作者还用大量的象征手法,如小智翻开《本愿经》,被书中的“墨脱”所迷惑,象征着他对戒律的迷惑和困惑,而后大师的指点使他茅塞顿开,洞悉了佛理佛义。
这种简约明快的语言风格不仅使作品更加贴近读者,也使读者更能深入领会到作者的审美追求。
汪曾祺的《受戒》通过佛教徒接受戒律的过程,展现了作者的审美追求。
从题材上看,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对待佛教的态度,呈现出他对信仰事物的审美情趣和追求。
在叙事手法上,通过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和与大师的对话,展示了他的成长与领悟。
在语言风格上,作者运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使作品具有了深度和感染力。
通过这些方面的分析,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受戒》中作者的审美追求,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审美的鉴赏方式。
浅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
浅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
汪曾祺的《受戒》是一篇以佛教宗教仪式为背景的短篇小说,通过对主人公受戒过程的描写,探讨了人生的追求和审美观念。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富有的商人,他正在接受佛教的受戒仪式,希望通过皈依佛门来寻求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在受戒的过程中,主人公感受到了短暂的宁静和心灵的满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发现自己无法真正抛弃尘世的欲望,心中的烦躁和焦虑再次袭上心头。
从整个故事的构架来看,汪曾祺试图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受戒经历,表达出人们对于心灵的渴望和对于人生意义的追求。
主人公在受戒的过程中,通过参与宗教仪式,获得了一种精神上的宁静和安抚。
这种宁静并没有持久,主人公很快就重新陷入了纷繁复杂的尘世中。
在审美追求方面,小说中体现了苦乐并存的审美观。
在主人公受戒的过程中,他体验到了一种短暂的快乐和内心的解脱。
佛门教义中有一种观念叫做“无上乐”,指的是通过修行和悟道得到的无上的快乐。
主人公在受戒的过程中,虽然只是体验到了一点点的无上乐,但这让他对人生感到了一种希望和欢愉。
随着主人公重新回到世俗的生活中,他很快就发现无法逃脱尘世的琐碎和烦恼。
他重新沉浸在商业的竞争中,被追求物质财富和地位的欲望所束缚。
这个过程表达了作者对于尘世的批判和对于人性的深思。
通过《受戒》这个故事,汪曾祺试图传递出一种对于人生意义和追求的思考。
他认为人类永远无法完全摆脱欲望和追逐,但又对于内心的平静和解脱有一种向往。
这种苦乐并存的审美观体现了汪曾祺对于人生的理解和思考。
浅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
浅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汪曾祺是中国当代文学界的一位着名作家,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审美追求和深刻的文学内涵而闻名。
他的短篇小说《受戒》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该作品以其独特的审美追求展现了汪曾祺对人性、情感和生命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展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汪曾祺《受戒》的故事背景、人物塑造、叙述技巧和主题内涵等方面,来探讨汪曾祺在《受戒》中所体现的审美追求。
我们不妨从故事背景着手,来解读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
《受戒》的故事背景设置在中国乡村,讲述了一位正在隐退的书生和一位孤独的尼姑之间的一段爱情故事。
在这一背景下,汪曾祺通过对乡村风土人情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淳朴、忧郁的生活氛围,这种生活氛围融入了作者对人性、情感的审美关怀,使整个故事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
通过对乡村风情的描绘,读者不仅感受到了作者对于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人间百态的关怀,同时也感受到了作者对于简朴、平实生活的美学追求。
我们不妨从人物塑造方面来探讨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
在《受戒》中,作者通过对书生和尼姑这两个主要人物的塑造,展现了其对人性的审美关怀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书生是一个正在隐退的文人,他对世俗的厌倦和对纷扰的回避,表现了对传统文人风范的向往和追求。
而尼姑则是一个孤独、清高的女子,她对世俗的冷漠和对人间的超脱,表现了对个体境遇的思考和对生命幸福的向往。
通过对这两个人物的塑造,汪曾祺展现了其对于人性、情感的审美关怀,使整个故事充满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情感的细腻表达。
我们可以从叙述技巧方面来分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
在《受戒》中,汪曾祺采用了一种清新、含蓄的叙述方式,通过细腻的笔锋和深邃的意境,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纯净、恬静的心灵世界。
作者通过对人物内心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含蓄、克制的审美追求,使整个故事充满了深情、厚意。
作者还巧妙地运用对话和心理描写等手法,使整个故事更加生动、自然,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观赏性。
浅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
浅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汪曾祺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以其独特的文风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而闻名。
他的作品《受戒》是一部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小说,其审美追求在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本文将从叙事手法、情感表达和人物塑造等方面对《受戒》的审美追求进行浅析。
在叙事手法上,《受戒》展现了汪曾祺独特的审美追求。
小说以简洁明快的叙事风格,将古代僧人和现代人的故事巧妙地交织在一起。
汪曾祺通过交错叙事的方式,将两个时代的故事融为一体,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审美情感。
他还巧妙运用回忆和幻想的手法,使故事更加丰富多彩,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更深层次的共鸣。
这种叙事手法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古代与现代文化的深刻理解,更凸显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独特审美追求。
在情感表达上,《受戒》体现了汪曾祺对人性和情感的深刻关怀。
小说中虽然涉及了宗教信仰的话题,但作者更多地关注的是人的内心世界和感情生活。
在描述古代僧人的故事时,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们内心的挣扎和矛盾,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对于现代人物的刻画也同样细腻入微,展现了他们现实生活中的痛苦和迷茫。
作者通过情感的渲染和表达,使整个故事充满了温情和人性的关怀,体现了他对文学审美追求的深刻理解。
在人物塑造上,《受戒》展现了汪曾祺对人物形象丰满与复合性的审美要求。
小说中,古代僧人和现代人物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他们的性格和命运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物群像。
作者通过对人物的丰富性和复合性的刻画,展现了对人物形象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古代僧人身上透露出的古朴与深邃,现代人物身上流露出的现实与朴素,共同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人物画卷。
这种对人物的细致塑造和丰满刻画,正体现了作者对文学审美追求的独特理解。
读汪曾祺《受戒》
读汪曾祺《受戒》两个人像红杏一样闹———读汪曾祺《受戒》毕飞宇文汇报2016-07-02第8版《受戒》很著名,是汪曾祺先生标志性的作品,简单,明了,平白如话,十分好读。
小说写的是什么呢?自由恋爱。
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爱上了一个情窦初开的小伙子,明海和小英子,他们相爱了。
一、文人气的包浆《受戒》是一个恋爱的故事。
有趣的事情却来了,这个有趣首先是小说的结构。
《受戒》总共只有15页,分三个部分。
它的结构极其简单,可以说眉清目秀。
每一个部分的开头都是独立的一行,像眉毛:第一个部分,“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顺着“出家”,作者描写了神职人员的庙宇生活,篇幅是十五分之七,小一半;第二个部分,“明子老往小英子家里跑。
”沿着“英子家”的这个方向,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农业文明里的乡村风俗,篇幅是十五分之六,差不多也是小一半;第三个部分,“小英子把明海接上船”,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在水面上私订了终身,篇幅却只有十五分之二。
这样的结构比例非常有趣。
我敢说,换一个作者,选择这样的比例关系不一定敢,这样的结构很特殊。
就篇章的结构比例来说,最特殊的那个作家可不是汪曾祺,而是周作人。
关于周作人,我最为叹服的就是他的篇章。
从结构上说,周作人的许多作品在主体的部分都是“跑题”的,他的文章时常跑偏了。
眼见得就要文不对题了,都要坍塌了,他在结尾的部分来了小小的一“俏”,又拉了回来。
这不是静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很惊险,真是风流倜傥。
鲁迅的结构稳如磐石,纹丝不动。
可周作人呢?却是摇曳的,多姿的,像风中的芦苇。
鲁迅是战士,周作人是文人。
汪曾祺不是战士,汪曾祺也是个文人。
这一点非常重要。
不了解这一点,我们就无法了解汪曾祺在八十年代初期为什么能够风靡文坛。
1980年,汪曾祺在《北京文学》的第十期上发表了《受戒》,所有的读者都吓了一大跳———小说哪有这么写的?什么东西吓了读者一大跳?是汪曾祺身上的包浆,汪氏语言所特有的包浆。
这个包浆就是士大夫气,就是文人气。
评析汪曾祺小说《受戒》
人间存一角,聊放侧枝花——评析汪曾祺小说《受戒》汪曾祺给宗璞画过一幅牡丹,题曰:“人间存一角,聊放侧枝花,欣然亦自得,不共赤城霞。
”个人觉得此诗颇可作为对《受戒》的生动注脚,甚至是作家对全部作品的自况。
尽管《受戒》或许算不得汪曾祺最好的小说,但仍不失为一则人文俱老的典例。
作为一个特殊历史时段的第一声晨号,它无疑出色地完成了一种唤醒使命,笔墨间的些许毛草并不影响它歌唱的嘹亮。
《受戒》刊于《北京文学》1980年第10期,发表后即引来纷纭聚讼,这场“论争档案”可谓是异常激烈:围绕着作品是好是坏,持意见不同的双方阵营代表互不相让、各抒己见。
持见不同者认定:“小说的一些描写是离奇怪诞,脱离了生活的真实的……这种‘解放’不是出格得难以令人置信吗……恰恰缺乏教育意义。
”(国东:《莫名其妙的捧场》)“汪曾祺的世界有一种纯粹之美,太合于理想化了,形成‘现代缺憾感’”,“失误根本之点是从未考虑‘历史发展’,笔下人物就难免概念化、公式化甚至脸谱化”。
(沉风:《沉思于昨天和今天之间》)“汪曾祺作品缺乏老舍市民小说那种引人深思的内涵和辐射性的思想冲击力,因而有些作品不够厚重与深刻。
”(周荷初:《汪曾祺小说中的美学评价》)尽管有批评声和反对声,但是赞扬和掌声几乎有着压倒性的优势,唐挚《赞〈受戒〉》、张同吾《写吧,为了心灵》、陆建华《动人的风俗画》、季红真《传统的生活与文化铸造的性格》、雷达《论汪曾祺的小说》等当年论著中的“人性抒写”、“温暖叙事”、“文士风度”、“风俗小说”、“笔记体例”等种种归结则对汪曾祺研究具有某种奠基的意义。
迄今见诸报刊的、直接针对《受戒》的评论探究早逾百篇,如此密集的凝视和聚焦在当代短篇小说批评史上颇显稀罕。
《受戒》可能不是汪曾祺最好的小说,比之艺术更为圆熟、思想更为深邃的《大淖记事》、《八千岁》、《异秉》、《岁寒三友》等作品,它自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不过它所做的已然足够了。
特别超前的游戏品格,使作品成为当时文坛珍贵的旁逸。
浅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
浅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受戒》是汪曾祺的一篇短篇小说,通过描写寺庙中一个居住着一个受戒僧的故事,探讨了宗教信仰与人性的关系,并体现出作者追求和倡导的审美理念。
汪曾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他独特的审美追求。
在小说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色,在人物描写中也展示了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心理描写。
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带给读者强烈的感官冲击和美的享受,体现出他对于美的追求和表达。
作者对月亮的描绘:“那月亮现在千山万水,人说它离人很远,我不这么觉得,这是天地凑合起来的一种美。
”(《受戒》),表达了他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美的观照。
在《受戒》中,汪曾祺通过对宗教信仰和人性的思考与探讨,体现了他对宗教美的追求。
小说中的受戒僧是一个虔诚的信徒,他对佛教有着深厚的理解与追求,积极参与寺庙的宗教活动。
作者通过对受戒僧的描写,表达了对佛教信仰的敬畏和追求,批判了世俗的功利观念和物欲横流的社会现象。
他也思考了宗教信仰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以及人对于宗教信仰的态度和价值。
这种对宗教信仰的思考和追求,体现了汪曾祺对美的探究和追求。
汪曾祺通过对寺庙和僧侣的生活状态的揭示,体现了他对道德伦理美的追求。
在小说中,作者描绘了寺庙中僧人默默无闻的生活,他们冥思苦想、努力修行,过着简朴无欲的生活。
作者通过对僧人日常生活的描绘,探讨了道德和伦理美的价值,并呼吁人们追求精神上的富足和内心的净化。
他通过对比寺庙中僧侣与外界世俗生活的反差,批判了功利主义和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提出了追求道德美的思考。
通过对《受戒》的分析,可以看出,汪曾祺在这篇小说中体现了他独特的审美追求,包括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对宗教信仰的追求以及对道德伦理美的探讨。
他通过对这些主题的探讨,使读者对美有了新的认识和体验,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信仰、美和情感的思考与反思。
这种审美追求体现了作者对人生、艺术和精神境界的独特追求,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浅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
浅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汪曾祺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以描绘中国农村生活为主题,其中《受戒》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将从叙事结构、意象运用、语言风格三个方面对《受戒》进行审美分析,探讨其审美追求。
汪曾祺在《受戒》中运用了复叙的叙事结构,采用双层时间线并行叙事的形式。
故事由主人公李福禄不平凡的一生展开,通过对他的个人经历的描写,构建了一个兼具现实与理想的双重世界。
一方面,通过对李福禄生活琐碎、贫困、困顿的叙述,反映了农村生活的艰辛和心理压力。
通过对李福禄对思想追求、艺术创作的追求的描写,表达了他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种双层叙事方式使得小说主题更加丰富,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汪曾祺在《受戒》中大量使用了意象来丰富作品的艺术表现。
他通过描写戒指这个意象,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李福禄一生执着追求的鸟和斑马的意象,亦是他追求理想完美生活、追求精神境界的体现。
这些意象的运用,不仅形象地展示了小说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也传递了作家对美好生活的思考和追求。
通过意象的运用,作家将艺术与生活相结合,提高了作品的审美价值。
汪曾祺在《受戒》中语言简练、质朴的一种特殊风格,使得作品更加接地气。
他运用大量的口语化的语言,以及贫困山区当地的方言,使得作品更加贴近农村的实际生活。
通过详细而生动的细节描写,读者容易代入情境,进而感受到小说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考。
这种语言风格可以使读者感到亲切和身临其境,进而使读者更容易对作品产生共鸣。
汪曾祺《受戒》通过独特的叙事结构、意象运用和语言风格,追求了艺术的审美效果。
通过对李福禄一生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富有现实意义和艺术美感的双重世界。
通过对戒指、鸟和斑马等意象的运用,隐喻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通过简练、质朴的语言风格,使读者更容易代入情境,共鸣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考。
这些都体现了汪曾祺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追求,使得《受戒》成为一部具有深刻意义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评析汪曾祺小说《受戒》
人间存一角,聊放侧枝花——评析汪曾祺小说《受戒》汪曾祺给宗璞画过一幅牡丹,题曰:“人间存一角,聊放侧枝花,欣然亦自得,不共赤城霞。
”个人觉得此诗颇可作为对《受戒》的生动注脚,甚至是作家对全部作品的自况。
尽管《受戒》或许算不得汪曾祺最好的小说,但仍不失为一则人文俱老的典例。
作为一个特殊历史时段的第一声晨号,它无疑出色地完成了一种唤醒使命,笔墨间的些许毛草并不影响它歌唱的嘹亮。
《受戒》刊于《北京文学》1980年第10期,发表后即引来纷纭聚讼,这场“论争档案”可谓是异常激烈:围绕着作品是好是坏,持意见不同的双方阵营代表互不相让、各抒己见。
持见不同者认定:“小说的一些描写是离奇怪诞,脱离了生活的真实的……这种‘解放’不是出格得难以令人置信吗……恰恰缺乏教育意义。
”(国东:《莫名其妙的捧场》)“汪曾祺的世界有一种纯粹之美,太合于理想化了,形成‘现代缺憾感’”,“失误根本之点是从未考虑‘历史发展’,笔下人物就难免概念化、公式化甚至脸谱化”。
(沉风:《沉思于昨天和今天之间》)“汪曾祺作品缺乏老舍市民小说那种引人深思的内涵和辐射性的思想冲击力,因而有些作品不够厚重与深刻。
”(周荷初:《汪曾祺小说中的美学评价》)尽管有批评声和反对声,但是赞扬和掌声几乎有着压倒性的优势,唐挚《赞〈受戒〉》、张同吾《写吧,为了心灵》、陆建华《动人的风俗画》、季红真《传统的生活与文化铸造的性格》、雷达《论汪曾祺的小说》等当年论著中的“人性抒写”、“温暖叙事”、“文士风度”、“风俗小说”、“笔记体例”等种种归结则对汪曾祺研究具有某种奠基的意义。
迄今见诸报刊的、直接针对《受戒》的评论探究早逾百篇,如此密集的凝视和聚焦在当代短篇小说批评史上颇显稀罕。
《受戒》可能不是汪曾祺最好的小说,比之艺术更为圆熟、思想更为深邃的《大淖记事》、《八千岁》、《异秉》、《岁寒三友》等作品,它自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不过它所做的已然足够了。
特别超前的游戏品格,使作品成为当时文坛珍贵的旁逸。
关于《受戒》的接受美学分析
关于《受戒》的接受美学分析作者:储建明来源:《文学教育》2013年第07期内容摘要: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一种潜在性文本,都存在着一个蕴含未定性意义的召唤结构,阅读理解文学作品需要从作品的召唤结构和读者的阅读期待之间展开对话。
汪曾祺小说《受戒》是一部接受美学理论影响下的力作,研读它的文本内容和文学艺术,可以充分证明读者对文本的接受过程就是对文本意义的再创造过程,也是文本意义得以具体实现的过程。
关键词:召唤结构期待视野水乡诗化小说梦一.召唤·期待文学作品的真正存在,只在于它的被展现的过程,只在于通过读者的再创造或再现来使得作品得到完美的表现。
“文学作品具有两级,我们可以称之为艺术极和审美极:艺术极是作品的本文,审美极是由读者完成的对本文的实现。
”从接受美学来看,每一部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的核心,应该发生在作品的召唤结构和读者的阅读期待的相互作用之中。
作品的实际位置存在于文本和读者之间,读者将自身置入于文本的历史视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凭借着自身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审美趣味、接受能力等期待视野与文学文本展开对话融合,于是,读者对文本的接受过程就是对文本意义的再创造过程,也是文本意义得以具体实现的过程。
作品的意义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从文本中挖掘出来的,在作品未经阅读理解之前,作品仅仅是一种潜在性文本,有着相当的空白和未定点,这种情况就构成了作品的召唤结构。
只有在读者阅读的具体化活动中,这些空白和未定点才能得到补充和完善,才能生成作品的重要意义。
文学作品反映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总同时是一个共同的世界,并且包括其他人的共在。
这是一个存在着的世界,是在一个真实的无限的历史的世界里被作家创造出来的有意义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人类的生命存在就成为了其中的基本事实,文学的历史性在历时性的交叉点上显示出来,它的过去和它的未来成为了不可分割的结构因素,所有的世界都统一在文学期待、记忆和建立作品意义的期待视野之中。
所谓期待视野,就是在读者进入阅读接受之前由于主体和客体、历史和现在、自我和他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阅读心理已经形成了的某种认知结构和预期认知。
浅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
浅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受戒》是浙江文学家汪曾祺的一篇小说,氛围迷离,主题丰富,情节曲折。
小说描绘了一个和尚入住一座偏远山寺的生活,其间展现了一个和尚的修行过程和改变。
本文将从小说的审美追求角度出发,探讨其艺术特点。
首先,小说塑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从一开始,小说就以“沉静的山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空灵、飘渺的气氛。
在这个氛围下,读者仿佛也进入了山寺的一角,感受到了这里的宁静之美。
《受戒》中的空灵是来自于这里的无人之境,这种安静是一种全然入迷的状态,人们在其中彻夜难眠。
这种环境对于和尚的修行十分有利,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和尚独有的精神世界。
同时,小说注重对人物内心的描绘。
从和尚的心路历程、寺庙的陈旧与淳朴,到僧侣视角的自叹与推惜,作者用一种温情的笔调,描画出了多重人物的深层心理。
在这些人物中,最为鲜明的是和尚的内心橙景。
在大禅堂睡不着的时候,他对自己长期的堕落、对叔伯父母的思念、对自己一世别无遗憾的感慨等,让读者感受到了这个内心世界的丰富性。
另外,小说描绘了和尚在修行过程中的纠结和挣扎。
他在这座山庙中所经历的陡变为他的心境带来了不小的波动,在和尚走出自己的道路时,这种波动变得更加明显。
他曾想过要丢开佛法的枷锁,甚至不顾亲人的反对回到尘世中来。
这一刻,他觉得自己坚不可摧,但后来又转向更加狂热的信仰。
这样的转变为小说注入了一丝逼真的情感。
最后,小说细心刻画了山寺的自然景色,表现了浓郁的自然意象。
在晨光初照时,古老殿堂的木梁彰显着苍老、朴实的韵味,而丛林深处的古老松柏仿佛在一声声钟鸣中发出呜咽。
整个山寺被浓郁而微妙的自然意象贯穿,让读者不禁沉迷于这片寂静而美丽的景观中。
总之,《受戒》是一篇充满审美追求的小说。
作者通过巧妙描写人物内心、塑造自然意象、刻画环境氛围来展现自己多样的审美深度。
其笔法恰到好处,让读者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之美,也让我们对生命中的意蕴有了更为深刻的感受。
关于《受戒》的接受美学分析
质朴 的气 息 。 水是 万物 之 本源 ,人 的生命 同
样 离不 开水 ,对 水 的迷恋 就 是对 生 命 本源 的迷 恋 ,汗 曾祺那 铭 刻 于心 的水 乡情 结 在作 品 中得 到 _ 『 充分 的 释放。 汪 曾祺在 回答 安妮 ・ 居 里安 女 士的 问题 时说过 , “ 为什 么我 的小 说 里 总有 水 ? 即使 没 有写 到水 , 也 有 水 的感觉 。这 个 问题我 以前没 有 意识 到过 。 是 这样 。 这是 很 自然 的。 我的 家乡 是 一 个 水 乡,我 是 在水 边 长大 的, 耳 目之所 接 , 无 非 是水 。水影 响
学教 育
关于《 受戒》 的接受美学分析
回 储建 明
内容摘要 : 任何文学作品都是 一种潜在性文本 , 都存在着一个蕴含未定 性意义的召唤结构 , 阅读理解 文学 作 品 需要 从 作 品的 召 唤 结构 和 读 者 的 阅读 期 待 之 间 展 开 对话 。 汪 曾祺 小说 《 受戒》 是 一部 接 受 美 学理 论 影 响 下
中 。作 品的实 际位 置 存在 于文 本 和 读者 之 问 ,读 者将 自身置 人 于文本
的历 史视 域 ,在 阅 读理解 过程 中凭 借 着 自身 的思 想 观念 、 道德 情 操 、 审 美趣 味 、接受 能力 等 期待 视野 与 文 学 文本 展开对 话融 合 , 于是, 读 者对 文本 的接 受过 程就 是 对文 本 意义 的 再创 造过 程 ,也是 文 本意 义得 以具 体实 现 的过 。 作 品的意 义是 读 者在 阅读 过 程
抒 写” 。 晚年 的他 更 加 明确指 的空 白和未 定 点 ,这种情 况 就构 成 了作 品 的召 唤 结构 。 只有在 读 者阅读 的具体 化
浅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
浅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汪曾祺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情节丰富,语言简练,深受读者喜爱。
短篇小说《受戒》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本文将从审美追求的角度对该作品进行浅析。
《受戒》讲述了一个年轻和尚在僧院中的生活。
整个故事以一天的时间为线索,通过描写主人公的日常生活和内心矛盾来展现出作者的审美追求。
汪曾祺在《受戒》中追求的审美是生活的真实与自然。
故事以和尚这个特殊的角色为主线,通过对他日常生活琐事的细致描写,展现了真实而丰富的生活场景。
主人公在早起打坐、洗漱、吃饭等过程中,细节丰富而真实地展示了僧院中的生活状态。
而且,作者用简练的语言,将这些看似平凡的生活细节传达出来,使读者感受到了和尚真实而自然的生活状态。
汪曾祺追求的审美是人性的矛盾与探索。
在《受戒》中,年轻和尚将自己封闭在僧院中,过着清净的生活,但内心却充满了矛盾。
他反复思考离开僧院的问题,对于尘世的种种诱惑和欲望也产生了向往。
这种对于人性矛盾的描写,使作品更加贴近读者的内心体验,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生活意义的思考和探索。
汪曾祺追求的审美是对时空的关注与思考。
整个故事以一天的时间为限,通过对不同时间段的描写,作者展示了不同时空下的生活场景与人物形象。
从清晨的打坐,到白天的劳作,再到晚上的沉思,每个时间段都有不同的景象和心理状态。
通过这样的描写,作者使读者对时空的反思更加深入,在忙碌与静谧、虚无与真实等对立的语境中,探讨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汪曾祺追求的审美是语言的简练与准确。
整个故事中,作者运用简洁而准确的语言,将复杂的内心状况和生活场景传达给读者。
他避免了繁琐的修辞和华丽的辞藻,在平实的语言中展示了人物的情感与思想。
这种简约的语言风格,使作品更富有力量和感染力,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受戒》是汪曾祺的一部代表作品,通过对一个年轻和尚生活状况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真实生活、人性矛盾、时空关注和简练语言的审美追求。
通过这种追求,汪曾祺成功地打动了读者的内心,引发了人们对生活意义与价值的深入思考。
浅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
浅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汪曾祺是中国当代一位杰出的作家,他以精湛的辞章和独特的视角著称。
他的作品《受戒》是一部表现道家智慧与人性的小说,通过主人公陶五叔的经历展现了生命的追寻和境界的追求。
这部小说展露出了汪曾祺的独特的审美追求,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浅析。
汪曾祺在《受戒》中展示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小说中的陶五叔是一个以自然为依托的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贯穿全书。
他喜欢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和宁静,将自己融入到大自然中。
他的生活也与自然相连,他喜欢吃野菜、喝自制的糙米酒。
汪曾祺通过描写陶五叔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寄托,传递出一种简朴而纯粹的审美情感。
汪曾祺在《受戒》中运用隐喻和象征手法来展现人性和人生的深层次问题。
小说中,陶五叔经历了一系列的生活变故和心灵追求,他通过修行寻求心灵的安宁。
修行的过程就像是一场战斗,他不仅要面对外界的艰辛和挫折,同时也要面对内心的困惑和纠结。
他修行的目的并不是追求超越人类的境界,而是希望通过修行让自己更加接近真实和本真的自己。
这种修行的心境传递出了深远的人生哲理,体现了汪曾祺对人性和人类命运的思考和关怀。
汪曾祺在《受戒》中展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小说中的陶五叔是一个信奉佛道两门的智者,他融会贯通佛、道两家的思想,在修行中体悟出了属于自己的一套哲学体系。
汪曾祺通过陶五叔这个角色的塑造,向读者展示了一种复杂而又深邃的中国传统文化形态,呈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尊重。
通过对陶五叔修行心境和人生观的描写,汪曾祺成功地表达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追求。
在语言表达方面,汪曾祺运用了独特的词汇和句法结构,使整个小说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他的文字简练而又深邃,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和洞察。
他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使得读者可以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和内心的变化。
整个小说仿佛一幅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不仅突出了汪曾祺的个人风格,也体现了他对艺术的追求和对文学的热爱。
浅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
浅析汪曾祺《受戒》的审美追求汪曾祺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受戒》。
《受戒》是一篇以佛教僧人为题材的小说,通过对僧人受戒仪式的描写,展示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追求。
汪曾祺在《受戒》中运用了丰富的细节描写和独特的叙事手法,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受戒仪式的庄重和神圣。
文章以主人公不舍离别的心情开篇,通过描写寺庙、僧人禅堂的布置、佛殿里泛黄的壁画等细节,让读者感受到受戒仪式的庄严和神秘。
通过对僧人袒露心声、短短十八字的受戒誓言以及嗓音沙哑的僧人的描写,使读者对受戒仪式的神圣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从文学审美的角度来分析,《受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汪曾祺在《受戒》中注重对细节的描绘。
通过对寺庙的描写,如“香烛腾腾,檐口初现云彩,层层圣象似乎隐现”,作者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秘而庄重的佛教世界。
作者对佛殿内的壁画的描写,如“泛黄的壁画早已剥落”,让读者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史的长久流传。
这些细节的描写使整个受戒仪式更加真实,读者可以通过这些细节感受到仪式的庄重和神圣。
汪曾祺在《受戒》中运用了独特的叙事手法。
整篇小说围绕着僧人受戒的经历展开,通过主人公的视角,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将读者带入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通过主人公在仪式中的心情变化的描写,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起伏和变化。
叙事手法的灵活运用使整个受戒过程更加丰满,使读者能够在欣赏小说的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佛教的思想和文化。
汪曾祺在《受戒》中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赞美。
通过对佛教僧人的描写,如“高大而结实的僧人”、“他们斗志昂扬地唱,直到喉咙发哑”,作者赞美了佛教僧人的虔诚和奉献精神。
通过对仪式的描写,如“受戒誓言结结实实被我说下”,作者赞美了受戒仪式的庄重和神圣。
作者对佛教文化的赞美以及对仪式的庄重性的描写使得整个受戒过程更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读者也因此更能够深深地感受到佛教文化的美。
汪曾祺的《受戒》通过细节描写、独特叙事和对佛教文化的赞美,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追求。
《受戒》研究述评[推荐5篇]
《受戒》研究述评[推荐5篇]第一篇:《受戒》研究述评《受戒》研究述评【摘要】谈中国文学史,避不开汪曾祺;走近汪曾祺,当绕不过作品《受戒》。
小说初发在《北京文学》1980年第10期,随即引起文界轰动,直至今日,仍行情看涨。
本文就试图从文体特色,艺术渊源,思想特质等几个方面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展开总结与评述,并期望于梳理的过程中有所发见。
【关键词】《受戒》;文体特色;艺术渊源;思想特质;述评观览一部中国文学史,作家汪曾祺可称为文坛“异数”。
他大器晚成,“文革”结束后,因一部《受戒》饮誉当时,却于评论界一片寂然中悄然复出。
而是时,文学之舞台正通过“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方式表达一代知识分子对已逝时代的思考与反省。
然而,汪曾祺却不随“流俗”,剑走偏锋,以独特的方式发出自己对那个时代,那个时代里所上演的云波诡谲的声音,这声音不是呐喊,倒更像沉默。
《受戒》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以平和淡泊的风格、和谐优美的意境“颇显不合时宜,它让读者感到陌生,也让批评家感到陌生”[1]。
于是,在80年代初,汪曾祺的小说创作研究文章只是作为推介类文章刊登于《读书》、《当代文坛》和大学学报,因为在当时,人们刚从梦魇中走出,似乎并未有足够的准备接受这样的作品,同时对评论者也是挑战。
我们通过研究者陆建华的论文《汪曾祺研究资料索引》,可知较早评介《受戒》的有唐挚的《赞〈受戒〉》以及张同吾的《写吧,为了心灵——读〈受戒〉》,两文分别刊在1980年《文艺报》第12期和1980年《北京文学》的第12期[2]。
但这种情况自1986年左右开始,似乎有所转变,笔者为此对1989年至2013年末的有关《受戒》的研究文章进行了统计,从结果来看,数量上有199篇,其中并不乏硕士论文。
这些研究文章绝大部分都集中在作品的文体特色、艺术渊源、以及思想特质三个方面。
但也有一些文章从接受学、生态批评、翻译学、心理学等角度来进行分析,拓宽了研究的视角,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研究的深度。
寻根文学《受戒》 审美分享
审美分享:受戒美学风格分享关键字:健康自然纯净和谐分论点:1.“空白”和“同构”的接受美学理论首先,“接受美学理论”简单来说即指读者对文本的接受过程就是对文本意义的在创造过程,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文本意义得以实现。
这里的“空白”相当于我们所熟悉的“留白”艺术,就是说作者点到为止,剩下的读者自行领会。
而“同构”就是说一个作品的完成不只是说作者写完发表了就完了,同时还包含一个读者在阅读领会过程中对文本的一个参与创作过程。
在这点来说。
作者与读者地位是平等,且交流互动,这就是说同构。
这样呢,在读者进入阅读接受后,不仅获得欣赏的美感,更有思想的快感。
比如我们看到结尾,小英子和明子的对话,“你不要当方丈”“好”“我给你做老婆好不好”“好”然后小船划进了芦苇荡。
后面发生了什么呢,作者没继续写,于是我们便会自行对后续的故事进行自己的一个创造和书写过程,这样绵远悠长的作品自然带给我们一个美得相享受。
2.自然与人物的神奇的耦合性。
首先,和大家分享一个概念,叫:“期待视野”,意思是说,读者在进入阅读接受之前由于种种因素而对于作品进行的预估和评判。
也就是说,我们看到这个题目,会自然对文章由一个自己的预估,看到某个情节会产生某个预测和想法。
比如说《受戒》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充满淳朴民风的水乡,人物形象便透露着清净和质朴的气息。
本应庄严肃穆的菩提庵变成了充满世俗气息的荸荠庵;本应受着清规戒律舒服的和尚们却是过着逍遥自在的人间生活。
“这个庙无所谓清规戒律,也没有人会说这几个字,因为这个地方,人不生病,牛不生灾,也没有大水大旱闹蝗虫,日子过得很兴旺。
”所以庵赵庄的人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样超然世外桃源似的环境中,悠闲自得,和谐共生。
所以,明海聪明、洁净而天真,小英子也是活泼热情而勇敢,一切似乎就水到渠成。
3.“气氛即人物”的美学观《受戒》几乎是一篇诗化的小说,没有明确的情节,而作者着力于渲染某种气氛的烘托。
在某种意义上,人和事反倒成了背景,而背景反倒成了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接受美学看《受戒》的解读困境摘要:相较于新时期的其他小说,《受戒》无疑是较难归类和定位的。
《受戒》的异质性不仅体现在叙述视角的多样性上,还体现在其远离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的话语方式。
汪曾祺打破了因果对应的传统叙事逻辑,淡化了情节,将读者注意点从情节引导到艺术氛围的营造上。
该作品发表时出现了读者接受困境,从接受美学的视角观照,可以探究出20世纪80年代初的艺术标准和审美经验的特点。
关键词:《受戒》接受美学读者解读困境
1980年在《北京文学》杂志发表的《受戒》,引发的争议很多。
一方面,小说中清澈空灵的美学氛围和另类的叙述方式颠覆了传统创作模式,甚至可以认为,《受戒》才是真正意义上新时期小说的开端。
但是,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环境中,读者对于《受戒》文本涵义的具体化和再创造出现了困境,他们找不出合适贴切的场域去安放这类作品。
不仅小说的发表机构小心翼翼,而且文学界对于《受戒》定位态度也犹疑不决——这和日后的“汪曾祺散文热”形成很大反差,这种读者接受困境的出现很值得探究和反思。
一、与权威话语格格不入的思想
据邓友梅回忆,《受戒》写成后曾在剧团里传阅,有次北京市文联开会研究工作,汪老一位朋友发言说:“我认为对作家们的创作思想,领导还要多关心些,现在不提文艺为政治服务,不搞样板戏,不弄‘三突出’是好事,可也不能完全不讲思想性啊。
曾祺前两天
写了个小说给我看,写小和尚恋爱,有趣倒挺有趣,可主题思想是什么呢?有什么教育意义呢?”①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文学接受是读者的审美经验创造作品的过程,要探究20世纪80年代的读者对于《受戒》的接受困境,不妨借用姚斯的“期待视野”②概念来诠释。
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和观念结构,这种既定心理图式,就是期待视野。
20世纪80年代初的读者,经历的是“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生活实践和简单粗暴的文化教育,被灌输的是权威主导下的政治经济思想,例如抗敌救国、工农联盟、民主专政、打倒封资修等等,读者习惯于功利化阅读,思维方式深受政治实用主义影响,往往忽视了单纯性的阅读愉悦和超功利的美学享受。
而《受戒》沿袭的是以沈从文为首的京派文学理念,致力于诗化小说在美学、哲学上的文艺创造。
读者在文章中捕捉不到社会公共范围内的主导命题,其期待水平与作品意蕴必然产生强烈落差,期待视野的狭窄导致了接受渠道的断裂,这恰恰反映了京派文学传统在湮没了几十年后造成的巨大文化断层,以至于在复现时造成了疏离感和陌生化。
《受戒》在20世纪80年代初“隐含的读者”即”“潜在读者”③的大量缺失,恰恰体现了“文革”时期审美经验的贫瘠、接受范围的狭窄和艺术标准的单一。
“文革”时期,“艺术之美”是小资的产物,是禁忌的话题,汪曾祺说:“文艺有三种作用:教育作用,美感作用和认识作用。
是的,我承认有的作品有更深刻或更明显的教育意义。
但是我希望不要把美感作用
和教育作用截然分开甚至对立起来,不要把教育作用看得太狭窄,那样会导致题材的单调。
美感作用同时也是一种教育作用。
”④读者阅读时能否实现审美动机、受教动机、求知动机的平衡,是决定其评价是否合理的关键。
接受美学文学史观的基础在于:文学作品没有客观的永恒不变的涵义或意义。
他们认为历史研究是一种随着认识的增长而不断变化的对经验的研究,历史研究者同样受历史条件的制约。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一般读者习惯于对文学作品进行剖析和批评,但是却常常忽略进行作品的“解读”之解读,对作品的“批评”进行批评。
在读者对于作品价值进行定性时,作品其实也对读者即审美主体经验、情感和艺术趣味进行了客观呈现,只是这种反射是潜在隐晦的,故而被长期忽略了。
接受美学倡导自觉建立期待视野,包括拓宽审美经验和解读视野,拓宽社会生活经验,这对读者们如何进行文学接受活动,有很大的启迪。
二、对神性和启蒙精神的另类态度
炉火纯青的白话美是《受戒》最突出的特色,然而“当汪曾祺用那富有口语美的语言表达的思想情感、所颂扬的人生态度与我的接受心理相抵触时,我也会感到不太舒服”。
⑤当小说采用全知视角叙述时,确有许多作者主观的表述。
例如:“你以为这容易呀?哼,单是一开头的发擂,手上没工夫就敲不出迟疾顿挫!”“他们吃肉不瞒人。
年下也杀猪。
杀猪就在大殿上。
”作者语气的赞许和自
豪是不言而喻的。
“他爹、他娘就和舅舅商议,决定叫他当和尚。
他当时在旁边,觉得这实在是在情在理,没有理由反对。
当和尚有很多好处。
一是可以吃现成饭,二是可以攒钱。
”以及“大英子已经有了人家。
人她偷偷地看过,人很敦厚,也不难看,家道也殷实,她满意。
已经下过小定。
”——小说的人物却没有丝毫的委屈和反对,对长辈意志的顺从是这么自然,毫无做作,这种毫无冲突的人际状态本身就让人惊讶,这些都体现了世俗伦理“父慈子孝、夫唱妇随”的高度理想状态,然而回到现实中这和启蒙主义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理性精神是有相悖之处的,作者似乎有意回避了这一点。
其次,小说中最颠覆想象的是佛教和世俗人情的统一:作为僧侣,却依然可以有七情六欲,能尽情享受世俗生活的美好。
和尚可以任意破除清规戒律,二师父仁海可以接师母住在荸荠庵里消夏,“他是有老婆的。
他老婆每年夏秋之间来住几个月,这两口子都很爱干净,整天的洗涮”。
三师父仁渡因会飞铙的绝技而有着不止一两个相好的,甚至还会唱荤歌小调,“大家还嫌不够,他就又唱了一个:姐儿生得漂漂的,两个奶子翘翘的。
有心上去摸一把,心里有点跳跳的”。
就连老方丈也藏着一个19岁的小老婆。
这个庵里无所谓清规,连这两个字也没人提起。
这种性和情欲的自然流露,无疑突出了“对神的嘲弄,对人的自然情感与生活权利的肯定”,⑥这种建立在人性善基础上的桃花源,显得如此诗意而梦幻,对于被神权政治统治几十年的读者来说,是极大的精神冲击。
作品人物的活动是客观已然的,读者无从褒贬。
读者针对的是
作者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欣赏和赞叹。
读者潜意识下认为作者不该在诗化的世界里嘲弄神性,在世俗的世界里亵渎信仰。
这种不满和批判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中唐韩愈等古文运动家提出的“文以明道”,该理论经宋代周敦颐完善为“文以载道”:写文章是为了说明道,弘扬精神的,文学也就是传播儒家之“道”即自然法则和伦理道德的手段和工具。
这样的文学观念强调了文学的严肃教化目的。
权威的语文教材就很好地传承了宋朝理学传统,例如《白杨礼赞》,作者大都是有着高尚的品德良心和崇高的社会责任感,站在权威的道德高地让读者仰视。
所以,一旦汪曾祺有意放低“思想的头颅”,有意游离于现实伦理规则之外,在文学想象空间进行精神自娱,反而无法让读者接受和理解。
引用罗兰·巴特的“作者已死”的观点,不妨说,《受戒》写成之后,作者已然从文本中“缺席”,文中的主观化的表述已经不具有权威性,读者如果费尽心思地纠缠于作者的另类态度,反而会使文本解读过程受干扰,陷入被动阅读,影响独立的思考和判断。
所以,如果读者能放松对作品的教化功能的期待,单纯从审美动机出发,甚至不妨以读童话寓言的态度去观照文本,或许更容易打破心理接受的桎梏,更好地收获审美情感愉悦。
注释
①邓友梅.再说汪曾祺[j].文学自由谈,1997(11).
②(德)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340-345.
③(德)伊瑟尔.隐含的读者[m].巴尔迪摩,1980.
④汪曾祺.关于《受戒》[j].小说选刊,1981(2).
⑤王彬彬.我喜欢汪曾祺,但不太喜欢《受戒》[j].小说评论,2003(3).
⑥季红真.传统的生活与文化铸造的性格[j].北京文学,1983.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