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受戒》中民俗文化语言翻译赏析
受戒汪曾祺赏析
受戒汪曾祺赏析 文革结束后,中断小说 创作多年的汪曾祺 重新提笔写小说, 这一阶段他的小说基本上以早年间在故乡高邮的生活为创 作素材。
以下是受戒汪曾祺赏析,欢迎阅读。
汪曾祺少年时为躲战火随父、 祖在乡间小庙住过半年多, 当时有一户赵姓人 家住在庙的附近。
经过 40 多年的人生积累,年过六旬的他回忆起当时的那段生 活经历,感到像小英子那样的农村女孩的感情是健康、美好、富有诗意的,于是 产生了创作冲动,决定要把那种美好的情感和生活样态写出来。
除了和尚庙、庵 赵庄中诸人都有生活原型外, 他还把祖母擅长剪花样的生活细节嫁接到了小说人 物赵大娘身上。
《受戒》完成后,由于自知作品的题材、风格不合于当时的文学 主流,所以汪曾祺一开始并不奢望发表,只给朋友和同事看过初稿。
1980 年 7 月, 北京文化局系统召开党员干部座谈会, 会上杨毓珉偶尔谈到了 《受戒》 , 说小说写得很美但恐难以发表。
在场的 《北京文艺》 负责人李清泉听后很感兴趣, 遂问汪曾祺要稿子。
8 月,汪曾祺把定稿转给李清泉并附了一份短柬,提到发表 它是要有一些胆量的。
尽管刚刚拨乱反正,人们对“极左”思潮还心有余悸,但 李清泉力排异议,于《北京文学》第 10 期(从该期起《北京文艺》更名为《北京 文学》)上发表了《受戒》。
人物介绍 1.明海 “荸荠庵”里 17 岁的小和尚。
因为家里兄弟多田地少,出于生计考虑选择 了出家,13 岁时到“荸荠庵”去家。
庵内的当家和尚仁山便是他的舅舅。
他与 “荸荠庵”的邻居赵姓人家的女儿小英子青梅竹马、 两小无猜, 还认了小英子的 母做干娘。
2.小英子 庵赵庄的赵大伯的小女儿,与明海年纪相仿,心灵手巧、活泼美丽。
她家是 “荸荠庵”的邻居,日子过得很兴旺,除了自家的地外还租种了庵上的十亩地。
3.仁山 明海的舅舅,“荸荠庵”的当家和尚,负责管理庵内的账簿,教明海念经,1/8深谙佛门的升迁之道。
其人黄、胖,不修边服,在庵里从不穿袈裟,经常披着短 僧衣,光脚趿 [tā]拉着僧鞋。
受戒赏析
风俗、童趣、人性——《受戒》赏析《受戒》原载《北京文学》1980年第10期,后收入《汪曾祺短篇小说选》。
是汪曾祺在八十年代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汪曾祺是一位老作家。
其创作受过多方面的影响。
汪曾祺曾说自己是沈从文的“入室弟子”,自然深受其影响。
此外,中国现代作家鲁迅、废名,外国作家契外国作家契珂夫等,都给他较大的影响。
年轻时,其小说有现代派的痕迹,大量地运用了意识流。
八十年代以后的创作,他有意回到现实主义,回归民族传统。
因此,他的新作大都带有强烈的乡土特色,并以其浓郁的人情味、健康的人性美和动人的风俗画的描写,赢得了广大读者的注目和欢迎。
其中,《受戒》就是最有影响的一篇。
作品分析:主题小说描写了少年明海到荸荠庵当和尚的一段生活经历,通过明海的所见、所闻、所作、所感,以及他与小瑛子之间的淳美爱情,细腻逼真地展现了高邮地区的风物、习俗和人情之美,不仅反映了劳动人民美好善良的感情,还热切地讴歌了健康、现实的人情和人性。
人物形象明海和小英子是小说着墨最多,最为引人注目人物。
明海是一个相貌清秀,性格乖巧的男孩。
由于家贫,十三岁就到荸荠庵出家了。
他之所以选择当和尚,是因为和尚“可以吃现成饭”,还“可以攒钱”,甚至可以还俗娶媳妇。
在荸荠庵,明海无忧无虑地度过了四年的光阴,然而这四年光阴令他最难忘的不是吃斋念佛,而是与小英子朦胧的恋情。
在初赴荸荠庵的船上,小英子就暗暗喜欢上了明海,她把自己吃剩的半个莲蓬头扔给明海,明海便“剥开莲蓬壳,一颗一颗吃了起来”。
后来,明海与小英子天天在一起玩耍、一起干活,两个人心照不宣,都在心里喜欢对方。
四年后,明海去受戒,到善因寺去烧疤,另一张当和尚的“合格文凭”,小英子去接明海,告诉他说:“你不要当方丈”,“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
明海则大声地回答:“要!”小说相当细腻、生动地描写了明海情感变化的过程。
小英子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农家女孩。
和谐宽松家庭环境,养成了她天真、善良的童心,而平日里的劳动又使她形成率真、大胆的性格。
汪曾祺《受戒》赏析
曾经,不止一次地置身于《受戒》中的桃花源,在这里我仿佛来到了一个原始的乌托邦,一个宁静美妙的世外桃源,并不顾一切地爱上了它!那是一片理想的乐土,确切的说,这是一个原始的乌托邦,在庵赵庄人们的心中,和尚和种地,织席,箍桶,画画等行当没什么不同,他们都是自由平等的职业人,与世道的艰辛,人生的苦涩都无关。
如小英子一家,赵大伯是田场上样样精通的好把式,不仅脾气好,身体也结实的像一颗榆树;赵大妈也是精神的出奇,她不仅家乡菜做得可口,而且剪的花样子也是众家嫁闺女的稀罕物;两个宝贝女儿更是漂亮,大英子文静,已有人家,小英子活泼,成天嘻嘻哈哈,像只喜鹊,从这家人的日子,就可看出庵赵庄芸芸众生的一斑。
至于荸荠庵里的僧侣生活就更令人向往了,完全没有一般佛门寺庙里清规的羁绊。
这里的和尚只要会一点做法事的基本功如放瑜伽焰口,拜梁黄忏之类,从此就可以吃现成饭,可以赚钱,可以还俗,可以娶亲,还可以买田置地,过优哉游哉的神仙日子。
庵里的老师傅终日枯坐念佛,不问世事,在那“一花一世界”里沉醉。
大师父仁山是“当家的”,管着经账,租账,债账三本帐簿,平日在庵里从不穿袈裟,经常是披件短僧衣,袒露着他那黄色的圆肚皮,光脚踢踏着拖鞋;其他两位师傅也是各有千秋,二师父在俗世是有家眷的,甚至每年还把他老婆接来避暑纳凉;三师父更是人不仅漂亮,有一手“飞铙”的绝活,甚至每场法事之后,村里就会有大姑娘或小媳妇蓦然失踪。
最让人诧异的是他们吃肉从不瞒人,甚至过年的时候就在大殿上杀猪,这里的和尚过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祥乐时光,这哪里是一个“佛门净土”,分明就是一个现代版的“桃花源”。
就在这样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梦境中,我们的小主人公小明子和小英子相遇了:小明子他面如朗月,声如钟磬,聪颖好学,在随舅舅出家做了和尚渡船时,遇上了小英子,渐渐的,他们就成了好朋友,明子经常上小英子家,就这样,他们间朦胧的初恋就悄然萌生了,他们一起做针织,一个画花,一个刺绣;他们一起栽秧,放牛,割稻子,看打场,特别是他们挖荸荠后回家的一段白描,“她挎着一篮子荸荠回去了,在柔软的田埂上留下了一串脚印。
汪曾祺-受戒赏析
一、创作背景《受戒》,这是作家汪曾祺十七岁那年,抗战爆发时,避难到了一个小寺庙里住了几个月的亲身经历与感受,最早曾以《庙与僧》为题在上海《大公报》发表,1980年才重新写成了《受戒》。
两部作品比较后发现,两小说都有“回忆”的特点,但相隔了近三十五年,作家对往事的回忆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小说风格也完全不同。
《庙与僧》严格说来,只是《受戒》的创作素材,作家对人生的理解,还停留在好奇阶段,并无成熟的见解。
经过几十年的发酵,才酿成醇美清新的《受戒》。
二、创作目的汪曾祺把《受戒》当成一个梦来写,因为这是一个永远已逝的梦,也是梦想。
这是作家创作《受戒》的目的,表面上写小明子与小英子的初恋,实际上还有更丰富的内涵,那就是他们的初恋中所表现出来的清纯、和谐,小明子的聪明能干,小英子的活泼大方,他们对戒律的藐视,他们旺盛的生命力,而所有这一切美好的东西,经过几十年新生活的改造,已不复存在。
于是,表面上欢快的《受戒》,便包含了作家的隐痛,表面上的初恋题材,表现的却是作家对纯朴人性的歌颂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三、小说特征1、回忆性特点汪曾祺小说的“回忆性特点”既是作家生活经历、创作经历使然,又是他对小说创作的观念使然。
选择表现旧生活,并不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而是“美学情感的需要”。
《受戒》中的小明子正是作家当初在避难寺庙里所见的小和尚,同时,又有作家自己少年时的影子,比如作品开始写小明子出家路上对沿路店铺的好奇,尤其是小明子朦胧的初恋,都融进了作家自己的感受。
小明子出家时十三岁,四年后受戒时十七岁时,汪曾祺十七岁时也正经历着初恋,和善而儒雅的汪父(汪曾祺曾说“多年父子成兄弟”),还在他写情书时给他出谋划策。
而小说中的小英子,也有现实生活的影子,甚至也有作家自己的影子,比如小英子的父母和善能干,勤俭持家,一家人过着殷实的生活,这与汪曾祺家的生活情景非常相似。
汪曾祺非常愿意始终像小英子那样无忧无虑地生活,像小英子那样开朗活泼,但世事不如意,他又是男性,因此,只能抱着“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有点女性化,这种不争也是无奈的,因此,他的小说中多有这种不争而忍耐的人物形象。
受戒名风名俗描写及立意
受戒名风名俗描写及立意汪曾祺的小说《受戒》叙述了小和尚明海和农家少女英子的情感故事,抒写了一曲浑然天成的田园牧歌。
在分析明海和英子的爱情故事时,多数人都认为是英子的主动、大胆促成了她和明海的爱情,其实,在明海和英子的爱情中,习俗描写对推动情节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明海和英子由相识到可能相爱到收获,那别有风情的习俗描写穿针引线,为我们编织了一曲浪漫的爱情故事。
一、出家当和尚的习俗,使明海和英子相识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各地形成了自己的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就是我们所说的习俗。
明海家乡的习俗之一就是“出家当和尚”,文章的第四段,作者两次交代“他的家乡出和尚”,表明明海家乡有当和尚的习俗。
一般是“人家弟兄多,就派一个出去当和尚”,偏偏明海家弟兄多,田又少,明海又是老四,明海当和尚是“在情在理,没有理由反对”;“当和尚也要通过关系”,偏偏明海的舅舅在学荠庵当和尚,明海有了当和尚的外在条件;“当和尚也不容易,一要面如朗月,二要声如洪钟,三要聪明记性好”,他舅舅给他相了面,保证明海能当个好和尚,明海具备了当和尚的内在条件;当和尚得念书识字,于是明海就开蒙入学,做好了当和尚的充分准备。
家乡当和尚的习俗,加上明海外在的条件和白身的条件,“他是从小就确定要出家的”,明海出家当和尚好像理所应当,而正是这次出家到李荠庵当和尚,使他在船上邂近了英子,明海和英子从此相识,出家当和尚的习俗描写,引出了小说的开端。
二、学荠庵的生活习俗,是明海和英子爱情的平台“山下的女人是老虎,遇见了千万要躲开”,白古以来,老和尚就这样告诫小和尚要远离女人。
明海与英了在船上邂近,二人只是刚刚相识,他们的故事能否继续下去,怎样让故事发展下去?作者紧接着描写了学荠庵里“无清规戒律”的生活习俗,为明海和英了爱情的发展搭建了平台,提供了可能。
一般说米,刚进庵里的小和尚的生活应该不得清闲,而学荠疮的明海“日子清闲得很”,这庵里的和尚不兴做什么早课、晚课,明子敲三声磐就全部代替了,然后挑水、喂猪。
汪曾祺《受戒》诗意化叙事研究剖析
汪曾祺《受戒》诗意化叙事研究剖析第一篇:汪曾祺《受戒》诗意化叙事研究剖析汪曾祺《受戒》诗意化叙事研究摘要:汪曾祺的《受戒》小说建构了诗意化的梦境,呈现了一种独特的诗意意境。
诗意化的叙事性在《受戒》小说文本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本文着重对《受戒》小说的诗意化叙事展开研究,本文一共有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从一个由梦引发的诗意化意境出发、第二部分通过进行诗意化叙事人物分析,刻画了诗意化的田园生活里率真、活泼的主人翁形象,第三部分诗意化叙事语言分析,第四部分对汪曾祺诗意化的叙事进行总结,说明了小说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中国民间生活形态,借鉴了“中国味儿”的民间语言魅力。
关键字:汪曾祺;小说;《受戒》;诗意化;叙事;研究“这篇小说写的是什么?我在大体上有了一个设想之后,曾和个别同志谈过。
‘你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东西呢?’当时我没有回答,只是带着一点激动说:‘我要写!我一定要把它写得很美,很健康,很有诗意!’写成后,我说: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
美,人性,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
”【选自《关于(受戒)》汪曾祺】《受戒》小说发表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它以清新脱俗的诗意化叙事风格带给读者前所未有的清新风,并在当时的文坛造成了极大的轰动影响。
《受戒》里的故事发生在三十年代的苏北里下河,讲述了小英子和明子两个少男少女之间的纯真懵懂的初恋。
汪曾祺在小说中营造了一个田园牧歌式的自然生态系的诗意化社会,在这个高度自由的自然环境里所有的人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舒缓和解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又美好,处处都体现着真、善、美的人性。
“当时的文学创作,可以大致分析出两大潮流。
一是‘伤痕文学’和初见端倪的‘反思文学’,是感伤的、愤怒的、政治化和道德化的、英雄主义的和悲剧色彩的,是以上种种情调的粗糙混合物,前者依据的是50年代理想主义的价值体系,试图恢复所谓‘十七年’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后者直接与两次大战后的西欧文学认同,凭借大劫难中的共同体验表达青春的抗议。
读汪曾祺《受戒》
读汪曾祺《受戒》读汪曾祺《受戒》两个人像红杏一样闹———读汪曾祺《受戒》毕飞宇文汇报2016-07-02第8版《受戒》很著名,是汪曾祺先生标志性的作品,简单,明了,平白如话,十分好读。
小说写的是什么呢?自由恋爱。
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爱上了一个情窦初开的小伙子,明海和小英子,他们相爱了。
一、文人气的包浆《受戒》是一个恋爱的故事。
有趣的事情却来了,这个有趣首先是小说的结构。
《受戒》总共只有15页,分三个部分。
它的结构极其简单,可以说眉清目秀。
每一个部分的开头都是独立的一行,像眉毛:第一个部分,“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顺着“出家”,作者描写了神职人员的庙宇生活,篇幅是十五分之七,小一半;第二个部分,“明子老往小英子家里跑。
”沿着“英子家”的这个方向,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农业文明里的乡村风俗,篇幅是十五分之六,差不多也是小一半;第三个部分,“小英子把明海接上船”,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在水面上私订了终身,篇幅却只有十五分之二。
这样的结构比例非常有趣。
我敢说,换一个作者,选择这样的比例关系不一定敢,这样的结构很特殊。
就篇章的结构比例来说,最特殊的那个作家可不是汪曾祺,而是周作人。
关于周作人,我最为叹服的就是他的篇章。
从结构上说,周作人的许多作品在主体的部分都是“跑题”的,他的文章时常跑偏了。
眼见得就要文不对题了,都要坍塌了,他在结尾的部分来了小小的一“俏”,又拉了回来。
这不是静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很惊险,真是风流倜傥。
鲁迅的结构稳如磐石,纹丝不动。
可周作人呢?却是摇曳的,多姿的,像风中的芦苇。
鲁迅是战士,周作人是文人。
汪曾祺不是战士,汪曾祺也是个文人。
这一点非常重要。
不了解这一点,我们就无法了解汪曾祺在八十年代初期为什么能够风靡文坛。
1980年,汪曾祺在《北京文学》的第十期上发表了《受戒》,所有的读者都吓了一大跳———小说哪有这么写的?什么东西吓了读者一大跳?是汪曾祺身上的包浆,汪氏语言所特有的包浆。
这个包浆就是士大夫气,就是文人气。
《受戒》:淮扬文化的意蕴之美
李凌云《受戒》是汪曾祺的代表作之一。
他的不少作品被选人中学语文课本,作品中浓厚质朴的民俗风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的家乡高邮位于京杭大运河之畔,这里河网密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近代扬州、淮安因为运河地位的失落失去了以往的繁华,但高邮依然是一个依靠水而富庶的所在,那里人情浓郁、民风醇厚。
人们过着桃花源般的生活,乐天知命,健康蓬勃,追求生活的乐趣。
他们的文化观念除了来自鱼米之乡富庶生活方式之外,还有来白淮扬地区运河文化的生活方式,所以既知足常乐又得风气开明之先。
汗曾祺的许多作品里再现了淮扬文化的意蕴之美。
《受戒》写于1980年,作者在小说的最后特别注明写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
故事就发生在作者的家乡,明子是小说中的主人公,也可以说是一个意象,一种理想。
作者借助这个意象,这片美丽的桃花源,曲折含蓄地表达他对理想世界和理想人性的向往和追求、那么,作者是如何塑造明子、英子这样寄
李凌云《受戒》是汪曾祺的代表作之一。
他的不少作品被选人中学语文课本,作品中浓厚质朴的民俗风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受戒》赏析
《受戒》赏析2014年2月28日本文叙述者意欲向读者叙述的是一种独特的生存环境中奇异的人情风俗及其人群的生活方式。
首先,故事的行为“空间”——“这个地方的地名有点怪,叫庵赵庄”。
“庵赵庄”这一符码,指称着两重涵义:庄上大都姓赵,庄上有一个庵。
庄以族为名,是中国传统社会注重血缘聚居的一种反映;庄以庵名,则可见这座小小的菩提庵对庄上人家的重要性。
“出和尚”便是这个地方的一大特色。
和尚象征着佛教,象征着信仰。
“出家”当和尚意味着接受某些特定的“禁止”、契约规束。
正是这些“禁止”、契约规定了和尚是不同于常人的、是“非常人”。
在一般读者的眼里,和尚正是“不同的人”,是异己的“他者”。
但本文向读者叙述的、明子家乡的和尚则几无“他者化”的特征,和尚的生活几与常人无别。
一个人出家当和尚,接受的“禁止”规约还没有获得的“自由”多。
当和尚可以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吃现成饭,哪个庙都管饭;一是可以攒钱,由和尚还俗娶媳妇是很容易的。
有许多人出家当和尚好像正是出于这些“现实”的考虑,而几无信仰方面的需求。
明子正是这样的。
而要当上和尚却不容易,必须得是面如朗月,声如钟磬,还要聪明记性好。
在这一处地方,和尚与常人最大的不同处,只是和尚必须烧戒,需要做法事,而做法事却是要收钱的。
人们对佛教的信仰似乎也就止于放焰口。
宗教与信仰已经充分地融进当地的民俗风情、传统道德伦理资源构成的文化整合体中去。
换句话说,佛教已被本土化、具体化为“当地”的宗教。
信仰变成了当地人独特的信仰,和尚也是当地人特有的。
在这一层面上看,小说本文表述的深厚内涵正是这种外来的宗教资源在与中国本土文化发生碰撞时、对抗以后的一种结果:宗教被接受,但是被消解式地接受,即被“本土化”,被本土文化所扭曲变形、整合吸收。
印度的佛教被本土化以后,形成了中国的佛教。
中国佛教又分南、北二宗。
北宗恪守教义,谨行教规,主张通过苦行修炼彻悟“佛性”,寻求超脱。
南宗教派则认为人人心中皆存佛性,“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在通向“彻悟”、“佛”的道路上,人人是平等的。
《受戒》赏析
《受戒》赏析汪曾祺借自己的理想为人们未经压抑自由生长的天性作了一个绝美的比喻。
《受戒》中芦苇的清香轻衬的那块忘俗的天地,幽静寺庙中小和尚明子青涩拘谨少年的影子,农家女小英子水乡里养出来的率性天真,《受戒》是乡土自然清新得不容许一粒灰尘的呼吸,它把一直在其中自自在在行走.生活.哭哭笑笑.说话的故事的淳朴人们的美揭发出来,带着不留余地的罪恶,让读者徒然心羡怅然向往那种原始的自由和恣意。
它激起的更多的是对那种迥然不同的美的遥不可及的遗憾,深沉到伤及人的自信。
作为狭隘空间中的文明人,我们少有超越理性的天性,那些被称为冲动和错误,或是蒙上了不真实的色彩,所以猛然间停住脚面对一片梦般叫你心有戚戚的美的影射时,才发现有种天赋很早就被遗弃了。
这是来自《受戒》的暗示。
汪曾祺是个迷惑人的高手,他尽由自己不紧不慢地茧中抽丝,便让读者适应了遥远的故事。
作者力求的不仅是内在的美的本质,他还把这种意思组织得和谐生动,轻松灵动的整体,征服的就不仅是人的思想,还有感觉了。
他选择的是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加清新活泼的语言效果。
关于高邮水乡,作者显然是倾注了热情,带着最亲切的回忆和最深刻的理解来描绘她的一切。
我们看到的就是生灵活现的人和人们,只不过没有尔虞我诈的心计,没有追名逐利的欲望,没有太多的琐碎和市侩,怎样是最透明的它就是怎样。
这种全新的意境已经足够让人心驰神往了,那男女主人公更是集中了这种"朴实"的菁华,他们是简单自由的,却更尊重天性。
我们不妨这样看待《受戒》:它虽然是雾里盛开的花,但它毕竟宣告了另一种花开的样子,既使不可企及,雾里观花也是安慰。
作者在全文营造的一种轻松活泼、让人赏心悦目的情感基调,是和他选用的幽默清丽的语言风格分不开的。
他惯用一些不以为然的笔调来叙述有悖常理的事情,给人的心理和视觉都是一种全新的不大不小的冲突,让这篇皈依美的文字从头到脚都充满了吸引人的气质,它有存在不可多得也并非完全脱离现实,像没有沾烟尘的野外的风,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当作这样一股不合时宜的空气,它告诉我们:生活还可以是这样一种样子。
《受戒》赏析
《受戒》赏析受戒一)佛教制度:凡皈依佛教的人都应受持戒律,以便更好修行。
因不同教派对教义的不同理解,产生了不同的戒条。
分为五戒、八戒、十戒、俱足戒等。
或小乘戒、大乘戒、居士戒、比丘戒、比丘尼戒等。
出家者受持戒法后即成为正式僧尼。
沙弥和沙弥尼必须受持十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香鬘,不视听歌舞,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
上座系佛教比丘有227戒,比丘尼有331戒,此传汉地比丘守250戒,比丘尼守348戒,藏传佛教喇嘛持253戒。
信奉大乘的汉地佛教僧尼还须受菩萨戒。
凡受戒者不许破戒,但允许声明舍戒还俗。
破戒者要受到惩罚。
如果遇特殊情况,也可以暂时破例开戒。
为表示笃信佛法、虔守佛规,需受戒,即用戒香炙烧头额或手腕,炙成3个、6个、9个或12个黑疤,越多表示越虔诚,戒期完毕,由传戒者发给“戒牒”及“同戒录”。
(二)受戒(a1—Ihram)伊斯兰教朝觐仪式之一。
为阿拉伯语“伊哈拉姆”的意译。
伊斯兰教法规定,世界各地穆斯林朝觐者在进入圣地麦加前,必须在指定地点进行受戒,亦称“戒关”。
实系朝觐前必做的端正意念,净身素装的准备工作。
朝觐者一进入“戒关”必须举意并作大小净,去常服,换戒衣。
受戒后礼两拜副功拜,即进入麦加禁寺朝觐。
戒衣为两幅未缝制的白布(亦称“朝觐服”,妇女仍着素服),一幅称伊扎尔(Izar)围在腰间,一幅称布尔代(Burdah)披在肩上,缠头赤足。
受戒后必须严守禁戒事项:戒修饰,戒房事,戒争论,戒流血,戒狩猎,戒杀生,戒伤“禁地”草木等。
朝觐者还要不断高声诵念“应召词”:“我应召而来,主啊~我应您召唤而来。
我应召而来,您是独一的主宰。
我应召而来,您是独一的主宰。
我应召而来,赞颂、恩慈和权力确属于您,您是独一的主宰”。
历史上,受戒地点教法规定有五:东以匝提?尔勒格(Dhiti‘Irq)为伊拉克等地区朝觐者受戒之地,北以盖勒乃?麦纳则勒(Qarnaal-Manizal)为内志等地区朝觐者受戒之地,西以朱哈法(al-Juhfah)为叙利亚等地区朝觐者受戒之地,南以叶兰兰(Yalamlam)为也门等地区朝觐者受戒之地,中以祖勒?侯莱法(Dhual-Hulayfah)为麦地那等地区朝觐者受戒之地。
汪曾祺的《受戒》赏析
在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作者用散文
化的笔调,赞颂了淳朴的人性之美,在结构上行云流水,自然随意。作品重点描绘了小和尚明海和小英子的爱情萌动,明海“受戒”后,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爱情,确实让人感到荒诞,但这种种的现象似乎是作者对圣俗权威的一种挑战吧!
汪曾祺的《受戒》赏析
从小深受传统文化精神熏陶的汪曾祺
,对中国传统文化由衷地热爱,所以他的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内涵,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汪曾祺的《受戒》简介
写一个小和尚和一个叫小英子的小姑娘清清爽爽,朦朦胧胧的爱情。全篇有一万二千多字,几乎没有什么故事
情节,但却极富诗情地展现了三十年代苏北里下河的田园风光。小和尚明海与农家少女的初恋被作家描绘得如诗如画,醉人心田。文章发表之前,有人问汪曾祺:“你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东西呢 ”汪曾祺说:“我要写,一定要把它写得很美,很健康,很有诗意。”写成后,汪曾祺宣布:“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美,人性,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这些话,我们都可以把它看做是汪曾祺创作这篇小说
受戒汪曾祺赏析
文革结束后,中断创作多年的重新提笔写小说,这一阶段他的小说基本上以早年间在故乡高邮的生活为创作素材。
以下是受戒汪曾祺赏析,欢迎阅读。
汪曾祺少年时为躲战火随父、祖在乡间小庙住过半年多,当时有一户赵姓人家住在庙的附近。
经过40多年的人生积累,年过六旬的他回忆起当时的那段生活经历,感到像小英子那样的农村女孩的感情是健康、美好、富有诗意的,于是产生了创作冲动,决定要把那种美好的情感和生活样态写出来。
除了和尚庙、庵赵庄中诸人都有生活原型外,他还把祖母擅长剪花样的生活细节嫁接到了小说人物赵大娘身上。
《受戒》完成后,由于自知作品的题材、风格不合于当时的文学主流,所以汪曾祺一开始并不奢望发表,只给朋友和同事看过初稿。
1980年7月,北京文化局系统召开党员干部座谈会,会上杨毓珉偶尔谈到了《受戒》,说小说写得很美但恐难以发表。
在场的《北京文艺》负责人李清泉听后很感兴趣,遂问汪曾祺要稿子。
8月,汪曾祺把定稿转给李清泉并附了一份短柬,提到发表它是要有一些胆量的。
尽管刚刚拨乱反正,人们对“极左”思潮还心有余悸,但李清泉力排异议,于《北京文学》第10期(从该期起《北京文艺》更名为《北京文学》)上发表了《受戒》。
人物介绍1.明海“荸荠庵”里17岁的小和尚。
因为家里兄弟多田地少,出于生计考虑选择了出家,13岁时到“荸荠庵”去家。
庵内的当家和尚仁山便是他的舅舅。
他与“荸荠庵”的邻居赵姓人家的女儿小英子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还认了小英子的母做干娘。
2.小英子庵赵庄的赵大伯的小女儿,与明海年纪相仿,心灵手巧、活泼美丽。
她家是“荸荠庵”的邻居,日子过得很兴旺,除了自家的地外还租种了庵上的十亩地。
3.仁山明海的舅舅,“荸荠庵”的当家和尚,负责管理庵内的账簿,教明海念经,深谙佛门的升迁之道。
其人黄、胖,不修边服,在庵里从不穿袈裟,经常披着短僧衣,光脚趿[tā]拉着僧鞋。
4.仁海仁山的二师弟,很爱干净。
有家室,老婆每年夏秋之间会到庵里住几个月。
汪曾祺的《受戒》赏析
从小深受传统文化精神熏陶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由衷地热爱,所以他的作品往往
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内涵,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汪曾祺的《受戒》简介
写一个小和尚和一个叫小英子的小姑娘清清爽爽,朦朦胧胧的爱情。
全篇有一万二千多字,几乎没有什么故事情节,但却极富诗情地展现了三十年代苏北里下河的田园风光。
小和尚明海与农家少女的初恋被作家描绘得如诗如画,醉人心田。
文章发表之前,有人问汪曾祺:“你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东西呢”汪曾祺说:“我要写,一定要把它写得很美,很健康,很有诗意。
”写成后,汪曾祺宣布:“我写的是美,
是健康的人性。
美,人性,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
”这些话,我们都可以把它看做
是汪曾祺创作这篇小说的初衷,也是作家通过文章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汪曾祺的《受戒》赏析
汪曾祺“文化寻根文学”的代表人物,作品深受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
汪曾祺在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读书时,曾师从沈从文,在风格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沈从文的影子。
《受戒》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新隽永,淡薄高雅的风俗画,我们能感受到乡间随着季节交替而变化的自然风景,我们可以看到自足自乐的农家的生活和劳动,我们可以感受到一大一小两座庙各自的不同景象。
汪曾祺给我们营造了一个理想中的世界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恐怕难以在现实中寻找像荸荠庵这样的地方?它只存在作家难以忘怀的,亦真亦幻的梦里吧!。
解构《受戒》:汪曾祺佛教文化的文学表现
解构《受戒》:汪曾祺佛教文化的文学表现《受戒》是中国著名作家汪曾祺的一篇短篇小说,该作品通过描写一个普通人在佛教寺庙中受戒的经历,展现了佛教文化在汪曾祺笔下的独特表达。
本文将从汪曾祺作品中体现的佛教思想、文化符号以及文学技巧等方面进行解构与分析。
一、佛教思想的呈现在《受戒》中,汪曾祺通过主人公受戒的经历,展现了佛教思想对个体心灵的启迪和救赎。
故事中的主人公原本是一个修行有成的尼姑。
虽然有了修行的成果,她却依然感受到生活的痛苦和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在寺庙中受戒后,主人公重获新生,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通过主人公的经历,汪曾祺传递了佛教思想中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强调个体通过修行和觉悟可以达到内心的平和与解脱。
二、文化符号的运用《受戒》中大量运用了佛教文化的符号和象征,以丰富作品的意象与深度。
在故事中,寺庙被描绘成充满佛教气息的圣地,如香烟、经书、佛像等形象的描绘都暗示着佛教的存在。
同时,作者还通过对主人公心理的描写,展现了佛教文化对于人们心灵的影响,如主人公在佛像前面痛哭流涕的场景,表达了内心的无助和对佛教的虔诚。
三、文学技巧的运用汪曾祺善于运用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叙事手法,使得《受戒》中佛教文化得以深入人心。
首先,他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将寺庙的环境描绘得令人身临其境。
其次,通过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和内心独白,展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
此外,作者还运用意象的方式,如通过寺庙中的钟声、香烟的销毁等,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的主题。
四、佛教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呼应《受戒》中,汪曾祺将佛教文化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呼应了人们追求内心平静与解脱的心理需求。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种种压力和困扰,渴望通过信仰和修行找到一种心灵的寄托。
《受戒》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又以佛教文化为支撑,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综上所述,汪曾祺的《受戒》通过佛教文化的表达与描写,展现了佛教思想对个体心灵的影响和启迪,运用了丰富的文化符号和巧妙的文学技巧,将佛教文化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向读者传递了追求内心宁静与解脱的情感共鸣。
汪曾祺《受戒》中民俗文化语言翻译赏析
汪曾祺《受戒》中民俗文化语言翻译赏析汪曾祺《受戒》中民俗文化语言翻译赏析汪曾祺《受戒》中民俗文化语言翻译赏析从小深受传统文化精神熏陶的汪曾祺,对中国传统文化由衷地热爱,所以他的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内涵,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在创作上他追求回归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中去,在语言上他则着力强调运用中国味儿的语言。
他的小说《受戒》,就体现出以上特点。
原文句子结构并不复杂,基本都是短句,但大量地方性特色语言,民俗词汇,民歌小调及其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给翻译增加了不少困难。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类相同的生活环境,经历和人类认知的普遍共性决定了语言间的可译性;然而中西文化间在政治,宗教信仰,价值观,文化传统和风土民情间的巨大差异又造成两种语言间的词汇空缺及两种语言间的可译性限度。
异化与归化则是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才出现的一对新名词。
归化则是将原文中独特的异域文化内容,化归为译入语自身明白流畅的表达,尽量减少译入语读者的陌生感。
然而,在理论上,只讲异化和归化两个极端及其对立是不正确的。
异化归化的辩证统一才是事实和真理,也就是异化和归化都有个适度和分寸。
具体从语言角度看,对中国民俗文化语言的翻译可有以下策略:1.音译;2.音译加注;3.直译;4.直译加注5.意译。
本文将对比赏析汪曾祺《受戒》两个英译本(1.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出版中英对照版,译者不详;2.四川外语学院杨纡凡硕士论文《受戒》翻译报告)中民俗文化语言的翻译策略。
首先,对小说名“受戒”的翻译两个译本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翻译策略:外研社版译文采取了意译法,将其译为“the love story of a young monk”;杨将采取偏直译的方法将其译为“ordination”。
“受戒”“bEing prohibited into monkhood”是佛家文化中出家的一种仪式,“ordination”“神职授予”不仅保持了与原文的形式对等还考虑到译入语读者的文化背景。
一尘才起,大地全收——汪曾祺小说《受戒》的文化解读
一尘才起,大地全收——汪曾祺小说《受戒》的文化解读
杨林
【期刊名称】《江汉论坛》
【年(卷),期】2008(000)001
【摘要】汪曾祺的小说<受戒>传递着这样一种文化信息:佛教的世俗化其实就是
佛教的人情化,只要是合乎"人情"的,总能够七弯八拐地符合"神意". "神性"可以在世俗生活中溶解,世俗生活亦可以有"神性"的发现.如果说信仰就是对神性的敬畏,那么生活本身也可以起恭敬之念,生畏惧之想.恭敬的态度其实未必只对着神灵,恭敬是一种泛神的态度,一种过日子的态度,或许这也是汪老的<受戒>之道、立身之道和书写之道.
【总页数】4页(P109-112)
【作者】杨林
【作者单位】广东金融学院财经传媒系,广州,5105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7
【相关文献】
1.试论汪曾祺小说《受戒》的文化空间 [J], 华静;梁美亚;
2.试论汪曾祺小说《受戒》的文化空间 [J], 华静;梁美亚
3.中国乡村民间文化视角透视的乡土民俗风情——当代京派作家汪曾祺小说《受戒》研究述评 [J], 杨妮
4.流水蕴墨味——评汪曾祺小说《受戒》散文化风格 [J], 容绮璐
5.人间有味是清欢
——汪曾祺小说《受戒》和《异禀》中的食物意蕴 [J], 段丽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梦中的芦花荡——汪曾祺民俗风情小说《受戒》赏析
梦中的芦花荡——汪曾祺民俗风情小说《受戒》赏析
赵姗姗
【期刊名称】《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年(卷),期】2010(000)002
【摘要】汪曾祺的民俗风情小说<受戒>用不连贯的故事情节、散文化的描写,宣
扬善良、友爱.全文洋溢着朴素、纯真、自由的人性情感,使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爱情,还有人性中最纯最真的美和人们赤裸裸的情感.整篇文章格调清新明快,朴素而有光彩,充满着诗的蕴藉和散文的美感,是新时期民俗风情小说的典范之作.
【总页数】2页(P84-85)
【作者】赵姗姗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教育系,2551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诗意空间的多维建构——论汪曾祺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的连环画改编 [J], 赵树勤;李岳峰
2.中国乡村民间文化视角透视的乡土民俗风情——当代京派作家汪曾祺小说《受戒》研究述评 [J], 杨妮
3.流水蕴墨味——评汪曾祺小说《受戒》散文化风格 [J], 容绮璐
4.人间有味是清欢
——汪曾祺小说《受戒》和《异禀》中的食物意蕴 [J], 段丽丽
5.汪曾祺小说《受戒》的语言艺术探析 [J], 武金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汪曾祺《受戒》中民俗文化语言翻译赏析汪曾祺《受戒》中民俗文化语言翻译赏析汪曾祺《受戒》中民俗文化语言翻译赏析从小深受传统文化精神熏陶的汪曾祺,对中国传统文化由衷地热爱,所以他的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内涵,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在创作上他追求回归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中去,在语言上他则着力强调运用中国味儿的语言。
他的小说《受戒》,就体现出以上特点。
原文句子结构并不复杂,基本都是短句,但大量地方性特色语言,民俗词汇,民歌小调及其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给翻译增加了不少困难。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类相同的生活环境,经历和人类认知的普遍共性决定了语言间的可译性;然而中西文化间在政治,宗教信仰,价值观,文化传统和风土民情间的巨大差异又造成两种语言间的词汇空缺及两种语言间的可译性限度。
异化与归化则是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才出现的一对新名词。
归化则是将原文中独特的异域文化内容,化归为译入语自身明白流畅的表达,尽量减少译入语读者的陌生感。
然而,在理论上,只讲异化和归化两个极端及其对立是不正确的。
异化归化的辩证统一才是事实和真理,也就是异化和归化都有个适度和分寸。
具体从语言角度看,对中国民俗文化语言的翻译可有以下策略:1.音译;2.音译加注;3.直译;4.直译加注5.意译。
本文将对比赏析汪曾祺《受戒》两个英译本(1.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出版中英对照版,译者不详;2.四川外语学院杨纡凡硕士论文《受戒》翻译报告)中民俗文化语言的翻译策略。
首先,对小说名“受戒”的翻译两个译本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翻译策略:外研社版译文采取了意译法,将其译为“the love story of a young monk”;杨将采取偏直译的方法将其译为“ordination”。
“受戒”“bEing prohibited into monkhood”是佛家文化中出家的一种仪式,“ordination”“神职授予”不仅保持了与原文的形式对等还考虑到译入语读者的文化背景。
“the love story of a young monk”则是在译者对小说内容做出整体考虑后得到的译文,摆脱了原文形式的限制却很好的保留了原文风格和整体意译也符合译文读者的思维习惯。
根据柰达“动态对等”理论,“功能对等”先于“形式对等”,译文的表达方式应是完全自然的,并尽可能地把原语表达的意义内容纳入译文读者的文化范畴。
译文读者的感受被置于首位,关键是让他们能清楚了解原文信息内容的意图,所以必须尽可能消除异己文化的屏障。
所以外研社英译有其理论基础,这也是我更喜欢的版本。
“受戒”在字形上近似于“爱戒”,外研社版译文中“love story”与“a monk”的和谐统一正好将这一特点体现出来。
原文1:庵,是因为有一个庵。
庵叫菩提庵,可是大家叫讹了,叫成荸荠庵。
连庵里的和尚也这样叫。
译文1a:As to the word an,that was easy to understand for there was a nunnery in the village,which was originally named Boddha ter it was wrongly called Biqi(Water Chestnut)Nunnery,and even those living within had called it that.(外研社版)译文1b:And it was named“An”because there was a nunnery,Bodhi Nunnery(“An”is the equivalence of nu nnery in Chinese pronunciation).However,people including monks of the nunnery mispronounced it as Biqi Nunnery(“Biqi”is the equivalence of water chestnut in Chinese pronunciation).(杨译)原文1是在对文中一处地名“庵赵庄”名字由来做出解释,译文b将“菩提庵”直译为“Bodhi Nunnery”并加注解说明在中文中“an”就是“nunnery”的意思,这样有助于译入语读者理解小说。
而译文a将其译为“Boddha Nunnery”“佛教庵”,并未加注解解释“an”的意思,这样对于不懂中文和中国文化的读者其实是很难理解为什么有个“nunnery”就要叫它“an”呢?对于“荸荠庵”的翻译,两版译文都是采取了音译加注的翻译策略。
原文2:当和尚也要通过关系,也有帮。
译文2a:There were also fractions among the monks,and one must have certain relations with them in order to join.(外研社版)译文2b:.However,there were factions among monks and it was not easy to be a monk because of the qualification,which shall be obtained through Guanxi(Guanxi literallymeans“connections”or“relationships”as it essentially boils down to exchanging flavors).(杨译)“关系”算是重人情礼节的中国文化带来的特色词汇了,虽然在现代社会“有关系”很大程度上伴随着利益交换,但是在原小说中主人公明子通过其舅舅去当和尚并未提及利益关系。
译文2b,对“关系”一词进行音译加注的处理,并通过增译“it was not easy”表现了“关系”的引申意义:当和尚并不容易。
但其狭义地将“关系”的理解为利益交换并附加上了译者主观评价,使其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未免有些偏颇。
译文2a直译为“have certain relations with”,将其模糊化处理似乎更要恰当。
原文3:仁山,即明子的舅舅,是当家的。
不叫“方丈”,也不叫“住持”,却叫“当家的”,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他确确实实干的是当家的职务。
他屋里摆的是一张帐桌,桌子上放的是账簿和算盘。
账簿共有三本。
一本是经帐,一本是租帐,一本是债帐。
译文3a:Renshan,who was Mingzi’s uncle,managed the temple.It was very reasonable that people also calledhim“manager”instead of“abbot”.He alone attended to the daily life of the others.In his room on a desk lay an abacus and there volumes of account books.In one was recorded the accounts for money recEived for the Buddhist services,in the second the rent,and in the third the debts owed to the nunnery.(外研社版)译文3b:It was reasonable to call him“the monk in charge”instead of“the head monk”or“abbot”,because he did what the head should do,indeed.In his room,there was one counter with one abacus and three account books,namely,account book for recurrent expenditure and revenue,account book forrent and account book for debt.(杨译)首先,这两段译文对“方丈”“主持”“当家的”进行了不同的处理。
根据《佛光大辞典》做出的解释:“方丈,一丈四方之室。
又作方丈室、丈室。
即禅寺中住持之居室或客殿,亦称函丈、正堂、堂头。
印度之僧房多以方一丈为制,维摩禅室亦依此制,遂有方一丈之说;转而指住持之居室。
今转申为禅林住持,或对师父之尊称。
”“‘住持’之语义为‘安住之、维持之’。
原意指代佛传法、续佛慧命之人,后乃被用来指称各寺院之主持者,或长老。
此词用在寺职称谓时,又称寺主或院主。
日本佛教界称之为住职。
由于住持之住处称为‘方丈’,故‘方丈’一词亦被引申为住持之意。
”因此,这两个词语实际上都是对寺院领导者的尊称,与“当家的”寺院的实际管理者区分开来。
另一方面,英汉词义本身存在差异,英语词义比较灵活,词的涵义范围比较宽,比较丰富多变,词义对上下文的依赖比较大,独立性比较小。
汉语词义比较严谨,词的涵义范围比较窄,比较精确、固定,词义的伸缩性和对上下文的依赖性较小,独立性较大。
英文中“abbot”一词便可同时表达“方丈”“主持”之意,于是译文3a将“当家的”译为“manager”,将“方丈”“住持”合译为“abbot”。
译文3b.试图对等地将“方丈”“住持”的区别在译入语中表现出来,选用了“the head monk”和“abbot”;两种表达。
而读者不难发现,这样处理同下文出现矛盾,既然“he did what the head do”那么为什么不叫他“the head monk”呢?而对“经帐”“租账”“债账”的处理,两译文都是在理解下文的基础上进行翻译,尽管直译意译的程度各不相同,但都正确再现了原文内容。
此外,“尚真”是这篇小说的一大语言特色,全文都是以平实、口语化语言记录,运用了大量通俗语言及民谣,将淳实真挚的语言与地域淳朴的风俗结合以实现“至情”。
对译者来说这无疑是一大难题,要忠实于原文,完整准确翻译原文意思,再现原文文化内涵,又要实现原文和译文的风格对等。
原文4a.唱完了,大家还嫌不够,他就又唱了一个:姐儿生得漂漂的,两个奶子翘翘的。
有心上去摸一把,心里有点跳跳的。
......对于这段颇具风格而又实在欠雅致的民歌,杨将其句子做了合并处理意译为:After one song was finished,others were not enjoyable enough,so he sang another one afterwards:the woman was born beautifully with cocked breast.Im excited in the hope of touching them...译文将原文内容和情感以译入语读者容易理解的方式再现出来,然而在形式上却难以再现中文民歌的结构美和音韵美,这的确是翻译的一大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