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用人力资本所有者产权主导中国国有企业改革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国有资本与国有企业改革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国有资本与国有企业改革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国有资本与国有企业改革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改革是重要的议题之一。

国有资本是指由国家所有、控制和管理的资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国有企业改革则是针对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的种种挑战和问题提出的改革方案。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改革,分析其理论基础和现实应用,并探讨其在当代经济发展中的意义和挑战。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国有资本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经济基础之一。

国有资本的产生和存在,与生产资料公有制密不可分。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通过国有资本对经济进行调控和管理,保障公有制的实现和发展。

国有资本的形成来源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过程,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国有资本的存在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特征,是维护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在实践中,国有企业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来自私营企业等其他所有制经济组织的竞争压力。

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激励机制和运行效率等方面也存在不少弊端和问题。

因此,国有企业改革成为当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议题之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下的国有企业改革,旨在维护和巩固国有资本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

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是优化国有资本的配置和使用,推动国有企业的产权、管理和激励机制等方面的改革,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具体而言,国有企业改革包括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优化经营管理机制、促进企业员工激励等方面。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关键一环。

通过完善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明确国家和企业的权责关系,建立健全的产权保护制度,可以有效激发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和约束机制,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的监督和指导,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工作探讨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工作探讨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工作探讨凌若冰 昆明城投能源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摘 要 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是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企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配套文件陆续出台。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国企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切实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

《关于加大力度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强调要实现人员“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发挥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在推动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中的“牛鼻子”作用。

文章从国企改革大环境需求展开研究,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变革在国企改革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简述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相关流程和要点,探讨面临的阻力和难度,提出在改革进程中职业经理人制度是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发展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改革 人力资源管理 任期制 契约化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3)10-149-04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国企改革工作已推行多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步伐不断加快,新一轮工作的深度、广度和力度也显著超过以前。

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了制定职业经理人制度所需遵循的有关要求,自此,经理层成员任期制以及契约化管理的要求被提出,并成为国企改革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一、国企改革推动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范围不断扩大,不仅覆盖了农村和城市,还深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改革内容也持续不断地深化。

于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原则被提出。

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此后一系列配套文件陆续出台构成国企改革的主体框架和四梁八柱。

人为本――论国有企业改革

人为本――论国有企业改革

人为本――论国有企业改革【摘要】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议题。

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困难与挑战、人才培养与激励、制度创新与管理优化以及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等关键议题。

人才培养与激励被认为是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同时制度创新与管理优化也是推动改革的重要举措。

文章指出,以人为本,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充分重视人才培养与激励,积极推进制度创新与管理优化,才能有效促进国有企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进而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向前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人为本、必要性、困难与挑战、人才培养、激励、制度创新、管理优化、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可持续发展。

1. 引言1.1 人为本——论国有企业改革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改革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人为本的理念被提出并被广泛认可。

人为本,即将人的利益摆在首位,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人的作用不可忽视,只有充分发挥人的潜力和积极性,才能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

“人”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决定性因素。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国际市场的开放,国有企业必须不断探索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改革路径。

在这一背景下,人才培养与激励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

人才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只有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要重视人才培养与激励,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激发其工作热情和创新意识。

只有这样,国有企业才能实现改革发展的目标,迎接新的挑战,实现长远发展。

以人为本,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向和目标。

2. 正文2.1 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在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国有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

浅析国有企业改革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国有企业改革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着 重 要 的作 用
失衡 ; 同时 . 职工 惟 有 在 获 得 职 务晋 升之 后 才 会 加 薪 : 除 此 之外 . 还存 在企 业 的 奖励 方 案落 后 等 等各 种 不 良现 象 上 述 各 种 问题 均 能 够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影 响 到 职 工 的 工 作 公平 性 持 怀 疑态 度 . 导致 其 激 励机 制 根本 无 法 发挥 作 用
人 力 资 源管 理 是 获 取 人 员 、 培训 员工 、 评 价 绩 效 和 给 付 报 酬 的过 积极性 . 使 他 们 的薪 酬 安 全 感 降低 . 并 且 对 业 绩 考 核 的 程 , 同时 也 关 注 劳 资关 系 、 工 作 安 全 与 卫 生 及 公 平 事 务 。人 力 资 源 能 够 帮助管 理 者在激 烈 的竞争 中 . 通 过有 效 的管理 手段 对 员工 进行 激 励 、
显 得尤 为重 要 ( 囊 括所 有 职 工 ) 签订相应的任务合同 , 利 用 这 种方 式 来 下 的 经 济 发 展需 求 .

进 一 步 细 分 工 作 与绩 效 指 标 . 并 且 需 要 签 订 个 人绩 效 合

国有 企业 人力 资源管 理 中存在 的 问题
同. 以 此来 推 动 职 工 不 断 发 展 . 实 现 对 他们 的有 效 管 理 .
来说 , 人 力 资本 激 励 体 系 主 要 包 括 企 业 文化 、 职 务 晋 升
在 全 球 化 的 商 业 环境 下 . 人才的流动将更加频繁 . 企 业 之 间 的人 才 竞 争 将 日益 激 烈 。 国有 企 业 体 制 僵 化 。 流动性低 . 沿 用 传 统 的 人 事 选拔 制度及薪资管理制度 . 使“ 员工能进不 能出 ‘ 大锅饭 ” 现 象 仍 然 存 在 安 于 现 状 的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制 度 同 样使 员 工 缺 乏 进取 心 和 个 人 职业 规 划 。企 业 培 训 课 程 形式 化 、 内容 单 一 . 不 能 提供 科 学 系 统 的 培

人力资本视角下对国有企业经营者产权和竞争激励机制的一个评述和展望

人力资本视角下对国有企业经营者产权和竞争激励机制的一个评述和展望

人力资本视角下对国有企业经营者产权和竞争激励机制的一个研究评述和展望毛海娜,张国民(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090)[摘要]目前,以人力资本为视角对国有企业经营者产权和竞争激励机制进行的研究还很少。

在人力资本理论基础上,结合时下的一些前沿研究,构建一套以人力资本外部性内化的产权安排为核心,以竞争机制的引入为手段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是一个全新的研究框架,可深入分析国有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构成;可重新分析国企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的界定,重构国企公司治理框架;可利用锦标赛理论对经营者组织内部薪酬结构和权力安排的合理化进行研究;对广义内部劳动力市场和行为合约理论进行重构和修正;可重新探讨高效的经理人市场构建问题。

[关键词]人力资本;国有企业经营者;产权激励;竞争激励[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Review of Studies and the Outlook on the Property Rights of Bus ines s Operators and Competitive Incentives ofState-Owned Enterpris es from Human Capital Pers pectiveMAOHaina,ZHANGGuominAbs tract:Therearefewstudiesonthebusinessoperators'propertyrightsandcompetitiveincentivesofstate-ownedenterprisesfromthehumancapitalperspectivenow.Basedonthehumancapitaltheorycombiningwiththecutting-edgeresearches,thispaperproposesanewstudyframefocusingontheinternalpropertytransformationofhumancapitalbymeansofcompetitiveincentivesformanagingandinspir-ingbusinessoperators.Thisframecanbeusedtoanalyzethehumancapitalcompositionofbusinessoperatorsofstate-ownedenterprises;redefinetheoperatorhumancapitalpropertyrightsofstate-ownedenterprises,restructuringcorporategovernanceframe;studytheinternalpaymentstructureofbusinessoperatorsandrationalizethepowerarrangementbasedonthetournamenttheory;reconstructthebroadsenseinteriorlabormarket;modifythebehavioralcontracttheory;andprobeintothesolutionstoconstructingeffectivemanagermarkets.Key words :humancapital,operatorsofstate-ownedenterprises,propertyincentives,competitiveincentives[收稿日期]2012-09-07[作者简介]毛海娜(1987-),女,山西运城人,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劳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国企改革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转型

国企改革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转型

国企改革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转型发布时间:2021-05-19T02:55:28.359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8期作者:于涛[导读] 作为国有企业内部重要的资源配置维度,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愈来愈凸显。

人才的流动可谓是“双刃剑”,一方面给企业带来了活力,比如人才流动可以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但另一方面过度的流动又会导致企业前期的培养投入无法获得应有的回报。

山东潍坊烟草有限公司诸城分公司山东潍坊 262200摘要:国有企业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以及人才建设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适应不同的环境的过程。

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更新人力资源的管理理念,积极从简单的行政管理者,向服务传递者和战略型管理者转变。

在此基础上,推进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角色转变,促进人力资源管理者素质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国企改革;人力资源管理;角色转型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和问题分析(一)人才流动与培养作为国有企业内部重要的资源配置维度,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愈来愈凸显。

人才的流动可谓是“双刃剑”,一方面给企业带来了活力,比如人才流动可以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但另一方面过度的流动又会导致企业前期的培养投入无法获得应有的回报。

国有企业在人才培训的规范性上有优势,不断向社会输送了高质量人才,然而,近年来随着市场化竞争的加剧,国有企业人才流失问题也十分严重。

其中,技术型人才、复合型人才以及高学历高层次人才流失比例最大。

国有企业的人才流失可能增加企业人才交替成本、人才风险成本以及文化蜕变成本等。

(二)绩效考核和管理企业的绩效管理已有成熟的理论与模式,然而国有企业在落实绩效考核及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绩效管理的可持续性较差,无法与企业的目标相契合;绩效管理除了起到资源分配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要为员工提供足够的激励。

一些企业会简单地把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考核,事实上,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

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

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

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日益开放,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国有企业是以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主导的企业,与私营企业相比,其资本实力和经验积累更为充足。

然而,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的效率和创新能力相对较弱,需要进行市场化改革,以适应市场变化、增强竞争力。

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产权改革国有企业的产权属于国家所有,这导致了企业管理机制单一、决策权过度集中、效率低下等问题。

产权改革是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方面,可以通过转变所有制、股份制改革和员工持股等方式,实现国有企业的产权多元化。

首先,转变所有制可以通过国有企业改制为股份公司,将国有资产股份化,以股权作为公司治理的基础和核心,使国有企业与国民经济的衔接方式更加顺畅。

同时,国家也可以通过股权多元化的方式,吸引社会投资,优化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提高企业治理效率。

其次,股份制改革是产权改革的另一种形式,它是将国有企业公司化以后,改制为股份制企业,并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股票,与社会资本形成股份合作关系的改革形式。

通过股份制改革,提高企业的治理效率、增强企业发展动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员工持股也是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的一种方式。

员工持股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的参与度和安全感,减少员工流动,稳定企业的运营和发展。

同时,员工持股还可以增加企业的人情味,建立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共同体。

二、市场化运作国有企业的市场化运作是市场化改革的关键。

在市场化运作的基础上,国有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同时还可以创新产品和服务,提高市场占有率。

首先,国有企业可以改善自身运作机制,实施市场化管理方式,强化利润意识。

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市场化定价、市场化销售、市场化采购等方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真正实现把握商机、提高效率的目的。

其次,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优化国有企业运作流程,提升服务质量。

人力资本产权与企业所有权安排——人力资源产权理论与我国国有制经济改革新思路

人力资本产权与企业所有权安排——人力资源产权理论与我国国有制经济改革新思路

维普资讯
学谈 毫
此 , 有 制 经 济 内部 的 权 力 、 任 、 益 配 置 , 就 是 说 国 有 企 业 的 产 权 , 该 在 国 家 与 企 业 员 国 责 利 也 应
工 西 商 谈 判 的 基 础 上 , 人 力 资 本 投 入 比例 进 行 配 置 。 按
本 , 是 人 力 资 本 。 国 家 运 用 特 有 的宏 观 管 理 知 识 在某 些 经济 领 域 进行 的 宏 观 决 策 , 整 个 国 而 对 民经 济 整 体 起 到 画 龙 点 睛 作 用 , 致 国 民 经 济 体 系 的 健 康 发 展 , 障 社 会 福 利 最 大 化 , 社 会 导 保 使 民众 进 行 财 富 创 造 的 制 度 环 境 良好 。 果 只是 将 国 家 看 成 是 货 币 投 入 者 , 家 只 凭 借 货 币投 入 如 国 者 身 份 就 可 获 得 国 有 企 业 利 润 , 面上 强 调 国 家 作 用 , 际 上 否 定 了 国家 对 国 有 资 产 保 值增 值 表 实
微 观劳 动 。 正是 企业经 营者 和企业员 工 自身 人力资 本 的投^ , 使 国有 资产 的保 值增值 得 以实 才 现 。 业 经 营 者 和 企 业 员 工 特 有 的 人 力 资 本 是 , 体 经 营 国有 企 业 , 国 有 制 经 济 的 宏 观 目标 , 企 具 使
通 过 企 业 经 营 具 体 得 到 实 现 。 既 然 企 业 经 营者 和 企 业 员 工 凭 借 自身 人 力 资 本 参 与 了 国有 制 经 济 的分 工 协 作 体 系 , 理 应 获 得 与 自身 人 力 资 本 投 人 相 适 应 的 生产 资 料 占有 权 、 营决 策 权 和 就 经 剩 余 索 取 权 。可 见 , 国 有 制 经 济 中 的人 力 资 本 构 成 体 系 分 析 , 家 与 企 业 员 工 的 关 系决 不 是 从 国 货 币 所 有 者 与 经 营 者 之 间 的 关 系 , 而 是 宏 观 劳 动 型 人 力 资 本 所 有 者 和 微 观 劳 动 型人 力 资 本 所 有 者 之 问 的 关 系 , 同 一 劳 动 分 工 体 系 中 的 平 等 合 作 关 系 , 劳 动 者 之 问 的 互 相制 约 关 系 。 因 是 是

人为本—论国有企业改革

人为本—论国有企业改革

人为本—论国有企业改革近年来,人为本的理念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

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国有企业改革也逐渐走上了人为本的道路。

本文将从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实施人为本的重要意义以及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具体措施三个方面来论述人为本-论国有企业改革。

首先,谈到国有企业改革,不得不提到其必要性。

中国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然而国有企业在这一过程中也面临了一系列的问题。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给国有企业带来了许多弊端,比如低效率、高成本、缺乏竞争力等。

而市场经济的引入使得国有企业不得不面对剧烈的市场竞争和产权改革的任务。

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国有企业改革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而人为本的理念在此时应运而生,因为只有将人的因素引入国有企业改革中,才能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实现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实施人为本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重要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

人为本是对以往以行政手段为主导的管理模式的一次革命。

以往的管理模式以权威性、不断追求效率为核心,忽视了人的因素,忽视了员工的需求和动力,导致了员工的积极性不足。

而实施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则是以人的需求为中心,通过激励机制和公平性的维护,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实施人为本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施人为本可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而实施人为本正是为了满足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需求,给员工提供更多的自主权和自主空间,从而激发员工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其次,实施人为本可以增强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国有企业改革意味着组织结构和制度的变革,对员工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过程。

而实施人为本则可以通过强调公司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关爱和重视,从而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高员工的稳定性和忠诚度。

最后,实施人为本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人力资本产权与国企改革

人力资本产权与国企改革
此 , 者 认 为 , 企 改革 的 当 务 之 急 是 设 计 一 种 制 度 以 吸 引 和 留 住 人 才 笔 国
人力资本产权与国企 改革
● 宋 言东
摘 要: 随着知识 经济的到 来, 力资 本将取代 金融 资本 成为企 业 人 成长的决定 因素 。通过 分 析 , 文章认 为在 我 国 国企 改革 中应 对人 力资 本 予 以 高度 重视 。 为使 国企 能 够 吸 引 和 留住 人 力 资 本 并 使 之 在 国 企 改 革和发展 中起主导作 用, 作者在 产权制 度等方面进行 了探讨 。 关 键 词 : 企 改 革 人 力 资 本 产 权 制 度 企 业理 论 国 中图分类号 :20 F 4 文献标识码 : A

产或其他对 公 司 的利 益 , 中包括 提供 的劳 务 其 或约定在 未来 提供 的劳务 , 实质 上就 是 承 认 这 人力 资本产权 。 由于该法迎合 了知识 经 济 的发展 , 短 短几 年 内就在 在 全美得到 了迅速 的推 广和普及 。 我们在国企改革 中 , 应借鉴西方 国家这种新 出 现的企业 制 度 . 现 对 有 国企产权制度进行创 新 , 劳 动者 特别 是经 营者 成 为国有 企 业合 法 使 的所 有者 , 并使他们凭 借所有权合法获取 企业的剩余索取 权和控制权 。 为使 劳动者成为企 业 的所 有者 , 劳动 者个 人必 须完 整拥 有 其 自身 凝结 的人力资本的所 有 权。人 力资 本所有 权 是 人力 资本 产权 的基 础 . 是人力 资本 产权权能体 系中其他权利 得 以实 施 的前 提 条件 。作 为 人力 资本载体 , 劳动者在不 同的 社会经 济 条件 下拥 有人 力 资本 所有 权的 程 度大不相 同。在 自由社 会 中, 动者 完全拥 有 自身凝结 的 人力 资本 所 劳 有权 . 这样 , 劳动者为 了最大 化其 人 力资 本所 有权 收益 , 然通 过机 能 必 分工将 人力 资本产权进 行分解 和让渡 , 如通 过 契约 形式 将 人力 资本 的 使用权 、 配权 、 支 决策权 在一 定 时间让 渡 给企 业 , 而 达到 人力 资本 配 从

论人力资本产权与国有企业激励机制改革

论人力资本产权与国有企业激励机制改革

论人力资本产权与国有企业激励机制改革崔艳春(广东粤电航运有限公司)摘要:本文从对国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分析,探讨了国有企业激励机制产生的原因及保证其有效实施的因素,进而利用一个模型引出人力资本以及人力资本产权的概念,通过人力资本的特性及其产权的权能结构说明了人力资本产权在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实施中的关键性作用,结合目前国有企业激励机制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若干改进的办法。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产权激励机制一、国有企业激励机制产生的原因(一)国有企业的内在矛盾以及代理理论的产生所谓国有企业,它的资本全部或主要由国家投入,其全部资本或主要股份归国家所有。

,而企业的所有者是国家的全体公民。

然而,从这个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国有企业自身存在这两个突出矛盾:第一个矛盾是企业所有者存在与缺位的矛盾。

根据定义来看,国有企业的所有者为国家的全体公民,但这个范围太过宽泛。

因此,周其仁曾经指出,中国的国有企业面临“所有者缺位”的问题,本人认为用来形容这个问题是十分恰当的。

第二个矛盾是所有者集体行使权利的特定要求与这种行使方式费用过高的矛盾。

由于国有企业的性质所决定了企业的一切权利都归国家所有,因此使国有企业的权利行使具有一种集体特性,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随着投入人数的增加,所得到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因此,当管理费用大于所产生的收益时,这种权利的行使就成为一种不经济的行为,因此也就使得行使权利成为不可能。

随着市场机制的趋向成熟、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分工的日趋复杂,一种新的委托—代理形式随之形成,宣告了国有企业古典形态的终结和现代形态的开始。

(二)现代委托—代理理论的特点以及实行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实际上,现代企业的委托—代理形式是一种多层次的上下关系,从中央政府到最终代理人,中间的任何一个局中人都扮演着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双重角色。

在这里我们将国有企业中的剩余索取人称为委托人,而将经营管理企业的企业家称为代理人,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和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

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

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国有企业的发展与提高效益,进一步深化经济改革。

本文将对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进行探讨和分析。

1.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现状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资本的代表,其产权制度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过去,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一直以所有权集中、任人唯亲等问题为主要特征。

由于自身管理体制的落后以及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国有企业长期存在管理效率低下、资金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

2.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在于推动国有企业转型升级、提高效率和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产权制度改革能够激励国有企业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便于市场化运作与经营决策的灵活性。

3.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1)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引入民间资本,推动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实现混合所有制,引入竞争机制,提高企业活力和效率。

(2)股权分置改革:通过分离政府和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3)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股东权益保护,提高企业的透明度与责任管理。

(4)转变政府职能:将国有企业进行市场化改革,政府职能由直接经营转变为监管和服务职能,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4.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效果与挑战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效果在于提高了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增加了国家和社会的财富。

然而,产权制度改革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政府在改革中的角色定位、产权保护等问题的解决。

5. 经验借鉴与展望国内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同时也需要与国际接轨,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

未来,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还需在法制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以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是推动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人力资本管理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人力资本管理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人力资本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改革也成为推进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一环。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人力资本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从国有企业改革的角度出发,阐述人力资本管理的意义、挑战和应对之策。

一、人力资本管理的意义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政府的重要支柱。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机制限制,国有企业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落后的管理模式、低效的生产效率、员工意识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

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管理势在必行。

首先,人才是企业的重要资源。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激励是关键之一。

国有企业需要拥有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员工队伍,通过人才战略引领企业的转型升级。

其次,人力资本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人力资本管理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和参与感,减少员工流失率,保证企业持续发展。

最后,人力资本管理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

通过创新人力资本管理机制、培养创新文化和机制,使企业更具弹性和活力,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

二、人力资本管理的挑战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人力资本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第一,管理模式滞后。

由于历史原因和制度限制,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较为落后,无法适应当今市场经济形势和企业发展要求。

第二,人才激励机制不完善。

国有企业在薪酬、福利、提升空间等方面的激励机制相较于民营企业还有较大的差距,难以留住优秀的人才。

同时,由于企业性质的特殊性,国有企业在激励机制上需要平衡利益关系,增加了难度。

第三,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

随着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具备跨领域、跨市场的高素质管理人才,但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面临着管理人才短缺的困境。

三、人力资本管理应对之策针对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人力资本管理挑战,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建立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企业荣誉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意识,为企业转型升级奠定基础。

国有企业改革浅谈

国有企业改革浅谈

国有企业改革浅谈国有企业改革浅谈一、引言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课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国有企业改革进行浅谈。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1: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改革成为必然。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意义重大。

2: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要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竞争力。

国有企业改革旨在通过引入竞争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

三、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与方向1: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是所有制改革,主要包括股份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等。

通过引入非国有资本,激发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

2:市场化运作国有企业改革要推动企业向市场经济转型,实行市场化运作,注重企业自主决策和创新能力。

3:产权保护与法治建设国有企业改革要加强产权保护,完善法治建设,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四、国有企业改革的挑战与对策1:客观环境因素国有企业改革面临市场竞争、国际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制约。

应加强市场调研,深入分析企业现状,制定相应的改革对策。

2:内部管理问题国有企业改革要解决内部管理问题,如企业机制不灵活、效率低下等。

需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3:员工安置与利益调整国有企业改革涉及到员工的安置和利益调整问题。

要合理安置职工,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五、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果与影响1:经济效益的提高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

2:资源配置的优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3:经济结构的升级国有企业改革加速了经济结构的升级,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了国民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所有制改革:指改变国有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引入非国有资本,实现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合作。

国有企业解决人力资本产权问题的对策探讨

国有企业解决人力资本产权问题的对策探讨
有 更 多 的企 业 产 权 。 因 此 , 统 的 “ 投 资 ( 质 传 谁 物
资 本 )、 受 益 ” 企 业 组 织 原 则 已 不 适 应 企 业 的 谁 的
实际需 要 。片面 强 调物 质 资 本 所 有 者一 方 的产 权
管 理 和 利 润 分 配 , 而 使 企 业 真 正 成 为 以 资 本 权 利 从
全人 力资本 市场 , 修改有关 的法律法规和 改革相关 的配套制度 等五个 方面。其 中, 重点是推进人 力资本股权 化, 其 他对策是其 前提 和保 障。 关键词 : 企业 ; 产权 ; 人力资本
作者简介 : 刘研华(9 8一) 女 , 17 , 辽宁大石桥人 , 沈阳化工学院经管学院讲师 , 济学博 士, 经 从事企业管理研究。
性 收 益 ( 。 其 实 质 是 把 企 业 员 工 的 人 力 资 本 所 m) 有权转 化 为对企 业 的股权 , 企 业 的物质 资本 股权 与 相 结 合 , 业 员 工 可 以 根 据 股 权 法 参 与 企 业 的 经 营 企
的人力 资本 所有 者 将逐 步替 代 物 质 资 本 所有 者 拥
中图 分 类 号 :2 29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6— 15 20 )3— 0 3 4 收 稿 日期 :0 8一 l一 7 F 7 .2 A 10 2 6 (0 8 0 0 3 —0 20 O 0


树立 人力 资本产 权 观念
是 , 统 理 论 是 产 生 于 工 业 经 济 时 代 的 , 着 时 代 传 随 的 发 展 , 论 也 需 要 发 展 。 现 代 知 识 经 济 是 智 力 经 理 济 、 慧 经济 、 能 经 济 , 谓 的科 学生 产 力 、 识 智 智 所 知 生 产 力 、 术 生 产 力 也 都 表 现 为 智 力 型 和 知 识 型 生 技

从现代产权理论看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从现代产权理论看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从现代产权理论看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所有或控股的企业,其产权归属于国家。

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例如效率低下、创新能力不足等。

因此,对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现代产权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方向。

一、产权理论概述产权是指在法律规定下对一种财产所享有的控制、支配和支配行为的权利。

产权制度是保护和调节财产所有权的体系,它可以影响资源配置、经济效益和社会公平。

现代产权理论主要关注几个核心要素,包括产权清晰、产权权能、自治权和交易效率。

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国有企业产权界定不清,产权不明确,导致决策权和经营权混淆。

其次,国有企业缺乏有效的产权权能,管理决策滞后,难以有效运作和竞争。

此外,国有企业自治权不足,政府过度干预,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

最后,国有企业交易效率低下,制约了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

三、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基于现代产权理论的视角,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首先,明确国有企业的产权归属,建立科学合理的产权界定机制,可以推动企业决策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提高企业的经营活力。

其次,完善国有企业产权权能,赋予企业更多自主权,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同时,加强国有企业的自治权,减少政府干预,推动资源的有效配置。

最后,通过改革提升国有企业的交易效率,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要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首先,建立健全的产权界定机制,明确国有企业的产权归属,避免多头管理。

其次,完善产权权能,赋予国有企业更大的自主权,提高其经营决策的灵活性。

同时,加强国有企业的自治权,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推动资源的合理配置。

此外,还应推动国有企业走向市场化,引入竞争机制,提高交易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

五、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挑战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面临着一些挑战。

人力本产权化——国企改革的根本途径

人力本产权化——国企改革的根本途径

文 章 编 号 :0 2— 2 1 2 0 )0—0 6 10 0 4 (0 2 1 0 7—0 4


国 有 企 业 问 题 的 深 层 次 原 因 剖 析
企 业 ,是 按 照 公 司 法 运 作 的 。 真 正 的 公 法 人 企 业 往 往
只 是 “ 全 法 人 ” “ 殊 公 法 人 ” 业 。 于 后 两 类 公 完 和 特 企 对 法 人 企 业 的治 理 ,并 不 是 引 入私 法 人 企 业 治 理 结 构 , 而 是 通 过 立 法 形 式 ,一 般 采 取 个 案 处 理 ,即 一 个 企 业
维普资讯
科 学 学 与资本产权化

国芷改革昀糠本途径
・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水承 静 段 万春 洪 洁
摘 要 :根 据 国 企 问题 的 国 内 外 研 究 成 果 以及 国 际 比较 、历 史
配 。提 出 以企 业 家 形 态 的 人 力 资 本 产 权 化 为 突 破 口 ,带 动 企 业 的 产 权 帝 度 和 治 理 结 构 的 变 革 ,来 解 决 国 有 企 业 的 一 系列 1
营 决 策 是 为 保 护 自 己 的 合 法 权 益 , 治 理 结 构 理 论 是 按
合 理 也 是 合 法 的 , 应该 受 到 指 责 。 不
比 较 研 究 , 出 国 企 问 题 的 根 源是 治 理 结 构 与 产 权 制 度 不 匹 指
股 权 相 对 集 中 时 ( 德 、 日 分 别 由 银 行 和 法 人 持 股 ) 如 , 大 股 东 在 公 司 治 理 中 发 挥 核 心 作 用 。这 与 批 评 政 府 干 预 国 有 企 业 的 观 点 不 同 , 国 家 是 大 股 东 ,干 预 企 业 经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最新资料推荐------------------------------------------------------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现代公司制度的显著特征之一是两权分离,兼得资本聚集和专业化管理的优势。

但是,这种优势是有代价的,即公司股东与公司管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带来的激励不相容。

从股东一方来看,股东把公司看成是一种投资工具,以投入公司的资本承担风险,期望经理能够为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而勤勉工作。

从管理层一方来看,管理层将公司作为领取报酬、额外奖赏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场所,以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目的。

因此,产生了由二者利益冲突导致的激励不相容。

股权激励是一种以公司股票为标的,对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骨干员工及其他人员进行的长期性激励机制。

通过股权激励,被激励者能够以股东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以解决管理层和股东利益冲突问题。

股权激励制度产生于 20 世纪 50 年代的美国, 1952 年,辉瑞(pfizer)公司于率先推出股票期权。

从此以后,以股票期权为代表的股权激励制度在赢得世界上各大企业集团的青睐。

近代西方股权激励理论源于公司治理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有机结合。

1 / 13一方面,股权激励是为了解决企业委托代理问题,通过股权激励使代理人和委托人的利益最大程度地达成一致,促使代理人切实关注企业长期发展和股东的利益,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降低企业代理成本。

另一方面,股权激励属于薪酬激励范畴,属于薪酬结构中的长期激励部分。

其激励对象为企业核心人员,尤其是高层管理者。

其目的是吸引并激励核心人才为企业长期战略目标努力。

现代企业理论和国外实践证明,规范的股权激励对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代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增强公司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与公司管理者实现了双赢的结果。

基于两权分离理论看国企改革四十年

基于两权分离理论看国企改革四十年

基于两权分离理论看国企改革四十年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国企改革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经进行了四十年的历程。

在这四十年中,中国国企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既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教训。

本文将从两权分离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国企改革的历程、成就和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们来看看什么是两权分离理论。

两权分离理论指的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即所有权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制,并由政府或集体管理,而经营权则属于企业的经营者,他们可以自主决策和承担风险。

两权分离理论认为,只有当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时,企业才能实现真正的市场化经营,最大化地发挥效率和创造力。

国企改革的历程国企改革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开始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并逐步打破计划经济的体制障碍。

国企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企业经营机制改革、企业管理制度改革等。

最具标志性的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即国企改制和股份制改革。

国企改制是指将国有企业从单位制体制改为公司制体制,使其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

股份制改革是指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民间资本,实现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法人化。

国企改革的成就国企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得到明显改善。

在国企改革之前,国有企业存在着“大包大产”、“大锅饭”等问题,经营效率低下。

而通过国企改革,企业获得更多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经营效益。

国有企业通过引入民间资本,得到了更多的企业管理经验和市场化运营理念,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国企改革还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为各个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国企改革的挑战国企改革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国有企业的民营化程度不够高。

虽然国企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部分企业中,国有股权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企业的经营仍受到政府的干预和指导。

国有企业存在着重组整合不彻底、资产负债表不清晰、股权多元化、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导致了企业经营效益和竞争力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权 原 则 ,不 能科 学地体 现 中国 国有 企 业 的设 立宗 旨和特 定 功 能 ,也 不 能科 学地建 立 国有 企 业 的治
理 结构 。 现 实需要 我们 用 人力 资 本 产 权 原 则替 代 货 币 资本 的产 权 原 则 主 导 国有 企 业 的下 一 步 改
革 ,用 人 力 资本产 权 原则 确定 全体 人 民 的 国有 资产 所有 权 。
可行 的制 度保 证 的产 权制 度 根源 。 在 现实 的 国有资 产运 作 中 ,社 会 民众 不能 有效 地参 与 国有 资产 管理 的后 果是 严 重 的 :第一 ,社 会
者 提 出 ,用 人力 资本 产 权原 则替 代货 币 资本 的产 权
原则 主导 国有企 业 的下 一步 改革 ,用人力 资 本产 权
维普资讯
经 济理 论 与经 济 管理 2 0 0 8年第 8期
论用人力 资本所有者产权 主导 中 国 国有企 业 改革
方竹 兰
( 国人 民大 学经 济 学院 ,北京 1 0 7 ) 中 0 8 2
[ 摘 要] 我 国 国有 企 业 的改革 ,仍 然 遵 循 着 “ 投 资 ,谁 所 有 ,谁 受 益” 的货 币 资本 产 谁
民众对 于原本 属 于全 民所 有 的 国有 资 源 的配置 缺乏
表达 意见 的渠道 。国有 资源 的配 置从 宪法 原则 上讲
感 谢 匿 名评 审 人 提 出 的修 改建 议 ,笔 者 已作 了相 应 的 修 改 ,本 文 文 责 自负 。
维普资讯
经 济理 论 与经 济管 理
20 0 8年第 8期 资 格 管 老板 呢 ?社 会 民 众 无 理 由设 计 出一 套 系 统 的 、严 防官员 私 权侵 犯公 权 的制度 和 机制 。这 是 国
[ 键 词] 国有企 业 ;人 力资 本 ;改革 关

[ 图分 类号 ]F 7 —0 [ 中 2 0 5 文献标 识 码] A [ 文章 编号 ] l O - 5 6 ( 0 8 8 0 5 0 O O 9 X 2 0 )0 —0 0 ~ 7 用什 么样 的 产 权 制 度 主 导 中 国 国有 企 业 的 改
级 政府 的国有 资产 管理 部 门 ,将 国有 企业 纳入 到各 级 政府 的行 政 管理 体 系 中 ,希 望 以 国家 机 构 的货 币
资本产权加上行政本位 的资产管理模式来提高 国有
[ 收稿 日期 ] 2 0 —0 —0 08 5 4
[ 作者 简介 ] 方竹 兰 ( 9 4 ) 1 5 一 ,女 ,上海 市人 , 中国人 民大 学经济 学 院教授 ,经济 学博 士 。
革 ,关 系到 中 国 国有 企 业本 身 的发 展质 量 ,也关 系 到 中 国社 会 主义 市场 经 济体 制建 设 的方 向 ,由于 中
国国有 企业 在 中 国经济 发展 中的特 殊作 用 ,中国 国
有 企 业 的改革 无 疑是 一 个具 有全 局性 、战 略性 的大
问题 。
迄今 为止 ,我 国 国有 企业 的改革 ,仍 然遵 循 着 “ 投资 ,谁 所 有 ,谁 受 益 ” 的货 币 资 本 产 权 制 度 谁 原 则 o 3 照 这一 原 则 ,我 们 将 国家 看 成是 国有 企 [按 1 业 的投资 者 ,因而 国家 是 国有 企业 的 天 然所 有者 、 天 然 决策 者 和天然 受 益者 。根 据 这一 产权 原则 设计 的 国有 资产 管 理体 制不 断 强化 着 国家 机构 对 于 国有
可 以或 多或 少从 国有企 业 的现有 产权 原则 中找到 产
生 的根源 。问题 的紧迫 性还 在 于 , 国有 企业 改革 中 产权 原 则 的 困惑很 可 能 模 糊 我 们 体 制转 轨 的方 向 , 对 于建 立公 平竞 争 的社 会主 义市 场经 济体 制 十分 不
利 。为 了充 分发 挥 国有企 业在 经济 运行 中的 主导作
用 ,尽快 解决 国有企 业改 革 中存 在 的 问题 ,实现 国
有企 业 的经 济效 益 与社会 效 益 和谐发 展 的 目标 ,进 而加 快 建立社 会 主义 市 场经济 体 制 的步伐 ,需 要 我
们重 新 反思 中 国 国有企 业 的产权 制度 原则 ,为此 笔
有企 业运 行 中社会 民众参 与 国有 资产 管理无 法得 到
企 业 了各
有 企业 治理 结 构 。国有 企 业 目前 存 在 的许 多 问题 ,
比如 国有 企业 的垄 断利 润 自留 ,国有企 业 的 内部 福
利 过 多 ,国有 企业 对 非 国有 企 业 平 等 竞 争 的排斥 , 国有 企业对 于 社会 公 民责任 的忽视 ,以及更 严重 的 国有 资产 的流 失 ,国有 企业 的浪费腐 败 等问 题 ,都
企业 的效 率 ,实现 国有 资 产 的保 值 增值 。从 中国 国 有企 业发 展 的现状 看 ,这 样一 套 国有企 业改 革 思路 具有 很 大 的片面性 。其 片 面性 就在 于 它使 国有 企业 改革 遵循 了一 般 私有 制企 业用 货 币资本 产权 主导企 业 所 有权 的原 则 ,不 能科 学和完 整 地体 现 中 国国有 企业 的设 立宗 旨和特定 功 能 ,也 不 能建 立完 善 的 国
的治理 模式 替代 货 币资 本产 权 的治 理模 式 , 以此 来 充 分体 现 中 国国有 企业 的独 特性 质 ,使 中国 的国有 企 业 真正 成 为 全 体 人 民共 享 所 有 权 、共 同参 与 管 理 、共 享 收益 的全 民所 有制 企业 ,真正 服务 于全 体
中 国人 的根 本 利益 和长 远需 求 ,发 挥 国有企 业社 会 主 义 市场经 济 引导 力量 的 功能 和作 用 。 [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