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贤亮的传奇人生
中国当代争议最大的一个作家
中国当代争议最大的一个作家2014年9月27日下午,曾创作《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作家张贤亮走了。
正如他说,“命运是无可选择的,我不讨厌戏剧性的人生,我的人生特别有传奇性,就像我写过的,这些东西都超乎想象,是非常荒诞的。
”他的一生在劳改队、农场、牛棚里辗转,最终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人物,充满了传奇色彩。
坎坷的际遇张贤亮出生于南京一个富贵之家,他的童年是在上海一座花园洋房里度过的,祖父是外交官,父亲毕业于哈佛商学院,开过工厂,做过证券交易,母亲燕京大学毕业,他是张家唯一的男孩。
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张贤亮因发表诗歌《大风歌》被划为“右派分子”,“劳动改造”长达22年。
他在长期的体力劳动中,经历了肉体和心灵的变化。
他先集中对自我灵魂的严峻拷问,表达出现实社会中人经过艰难熬炼和痛苦洗礼后的反思,继而又从道德、历史、哲学的高度审视自己既往的人生历程,从充满苦难的人生中体悟新的人生境界,达到精神的升华。
从青春少年到沧桑中年,20多年间张贤亮从未放弃写作,1979年在连续发表三篇小说之后,张贤亮声名鹊起。
80年代《绿化树》《灵与肉》《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作品影响了一代人,被译成3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发行。
张贤亮的小说,于注重意境创造的同时,还很注重诗情的发掘与抒发。
他的小说不追求奇异的、曲折的、引人入胜的情节,却追求那种有力量的情节,有心量容量的情节,尤其是有诗情的情节。
因此,张贤亮的小说中洋溢着不能抑制的诗情。
“性”与“饥饿”张贤亮的小说从“饥饿”和“性”的角度揭示出生命本能的需求,实现了人类对自身本质的不同程度地反思。
这样,小说的思想内容在“饥饿”和“性”的基础上得到了根本性地挖掘。
《绿化树》从“饥饿”的角度揭示了人的生命存在和生存环境,此时漫及全国的大饥荒正严重威胁着每个地区。
作者在文中不厌其烦地也是无以加复地描写了人的“饥饿感”。
“饥饿会变成一种有重量、有体积的实体,在胃里横冲直闯;还会发出声音,向全身的每一根神经呼喊:要吃!要吃!要吃!……”张贤亮的小说到处充满着这样饿的气氛,既附和着当时的时代,又能使人从物质的视角引起对社会现实而有意义的反思。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张贤亮之二
告诉你⼀个真实的张贤亮之⼆“我很羡慕贾宝⽟”——著名作家张贤亮⾸度开⼝说感情银川尕妹“我很羡慕贾宝⽟,因为有那么多美丽的⼥性围绕在他⾝边。
”昨⽇,著名作家张贤亮在他的马缨花休闲中⼼内⾸次开⼝谈了⾃⼰的感情观。
年已过七旬的张贤亮依然⾝板笔直,⾐着合⾝⽽不失品位,浑⾝上下散发着浓浓的男性魅⼒。
在⾯对媒体记者的频频发问时,⽼张仍然⼿持⾹烟,不经意间的嬉笑怒骂之语却耐⼈寻味。
在多数⼥性记者关于情感的提⽰下,⽼张欣然谈起了即将要开拍的新《红楼梦》电视剧中的主⼈公贾宝⽟。
⽼张⼤⼤咧咧地说:“很多⼈都怕媒体,但我不怕!因为我没有什么要隐瞒⼤家的!”“我觉得贾宝⽟多情是因为他有这个资本,你看,象袭⼈、晴雯这么多的美⼈围绕在他⾝边,要换我可⾼兴得很!”张贤亮的真情告⽩引起了⼤家的⼀阵笑声。
很快,⽼张⼜再发惊⼈之语:“你们今天这么多漂亮的⼥记者围在我⾝边,我也很开⼼!你看,你们各有各的美丽,都让我很喜欢。
”说着,张贤亮开始⼀⼀点评“你有你的⼤⽅,你有你的妖艳,你有你的可爱,你有你的性感... ...”⽼张这边厢⼀⼀点评乐此不疲,那边厢,好多⼥记者两腮上早已飞起了红云。
但⽼张风流却不下流的俏⽪话还是把⼤家逗得前仰后合,乐不可⽀。
休闲中⼼为什么起名马缨花?为了让妙语连珠的张贤亮及时刹车,记者迅速提出了这个问题。
据了解,马缨花是张贤亮⼩说《绿化树》中的⼥主⼈公,张贤亮⾸次透露,“她”美丽、善良、勤劳,是他⼼中的⼥神。
这样的⼀位⼥神,她的原型究竟是谁呢?⼀贯善于⾔辞的张贤亮却在这个问题上总是和记者打马虎眼。
马缨花究竟是谁?据了解,《绿化树》是张贤亮在劳改时于1987年创作的⼩说,事搁这么多年,马缨花为什么还是在张贤亮⼼中挥之不去,以⾄于在修建休闲中⼼时,张贤亮都要⽤这个名字来为⾃⼰精⼼设计的景点命名。
这⼀连串的问题终于让张贤亮绕不过去了,他开⼝说,是的,马缨花确有其⼈,他是⼀位撒拉族妇⼥,⼩说中有⼿印的馒头等等这些细节都⾜以让⼈回味。
永远的张贤亮
远的忠诚》等的户外场景。
端坐在凤阳山革命根据地、新四军支队领导住过的旧址,你仿佛还能感受到革命先辈运筹帷幄的紧张与从容,窄窄的古驿道上,你似乎还能听到独轮车碾轧的吱呀声。
除了一些土生土长的“土著”,就连在凤阳工作和生活多年的异乡人,都需要一点点地深入了解才能揭开其中的神秘面纱。
比如沿着淮河自西向东来一场大河安澜的“蓝色旅游”。
于府城镇,你可以观淮水入城,大美凤阳将会尽收眼底。
临淮关有千年古镇,濠梁观鱼,庄周梦蝶,八仙之一的蓝采和升仙桥的遗址仍在,著名作家王安忆一篇中篇小说取名就叫《临淮关》。
在我工作过半年的板桥镇,千里淮河第一港———凤阳港尽收眼底,凤阳港不远处即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钟离子国故城遗址。
我曾经就有几次借出警之余,将其仔细端详了一番,发现城址的轮廓基本保存完整。
再到黄湾乡,一位国务院原副总理在这里洒下汗水。
到了枣巷镇,因为在镇上的派出所工作过七年,我已经把那儿当成了第二故乡,这个曾经遍地是枣却无巷的凹地,历经四年的艰苦努力,淮干工程主体现已完成,淮干桥头堡“一塔一阁”巍然屹立,气势恢宏的淮河节制闸、进洪闸将淮河与千亩田园水乡的花园湖一分为二。
说罢人文谈自然,讲完自然回到根。
这“根”是什么?是人。
人乃“万世根本”。
这一年多来,很多人都在问:“东北雪乡怎么了?丽江古城怎么了?”我想,无论有多少种分析和探究,最终都落在“人”上,是“人”这个根本出了问题。
据《凤阳史志》记载,因淮河穿境而过,在水路运输为王的时代,深受码头文化的影响,凤阳人多侠义气,爱广交朋友。
从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凤阳人的“敢为人先”更是国人皆知。
朱元璋就因为重视兄弟情、朋友意,方能拢八方好汉打江山;小岗人也因抱成团、讲乡情,才打破“大锅饭”,按下红手印。
600多年来,“乡下人”的憨厚、朴实深入到凤阳人的骨髓、血脉,成为基因和密码。
“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
”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认为它是一句介绍某一处景点的广告语,只是前不久,从外地出差返回家乡的路途中,无意中听到一段优美的旋律,才知道它竟是一句歌词,听着听着,顿时感觉暖意浓浓。
张贤亮轶事
他说 : “ 谢谢 。麻烦你们 了。”简短的交谈 ,使我感到他的亲切和人怕见面”,我同他似乎一见 如故。我和
张 贤 亮 同 志在 一 起 虽然 只 有 短短 的六 天 时 间 ,但 他 的平 易近 人 、坦 率 诚 恳 、才 思 敏捷 、善 于 言谈 ,却在 我 的 心 田打 下 了深 深 的烙 印。 陪伴 张 贤 亮 无论 是 白昼晚 间 ,还是 茶 余 饭后 ,亦 或下 乡的 路 上 ,采
皿
鸭 绿 江f Y A L U J I A N G
他 看 上去 挺 年 轻 的 。也 就三 四十 岁 的样 子 , 实际 上是 人 到 中年 。他
精力充沛 , 当金河介绍后, 我俩握手时, 我感到他的手掌微热而有力,
锐利 的 目光透 过近 视镜 片 闪射 出来。 我说:“ 热 烈欢迎 您到 辽 宁来 !”
遵夫人之命
大 学 中文 系毕业 即到 辽 宁省 作 家协会 从 事 编辑 工作 。1 9 9 7 年
5月加 入 中 国作 家协 会 , 曾经 参 与编 辑 《 鸭绿 江》《 辽 宁文 艺》 《 文 学 大观 》 《 文 学之友》《 书缘 》
张 贤亮来辽宁农村采访的起 因是这样的:1 9 8 6年 4月 2 8日, 当晴朗的白昼被人们繁忙 的工作挤跑 ,电视机便乘势抛 头露面 ,像 热情 而神 速 的邮递 员 ,向一 个个 家庭 送去 时代 、 社 会 和生活 的信 息 。 在 宁夏银 川的 一座小 楼里 , 五十 岁的张 贤亮 同他 的夫人 冯剑 华 , 并排 坐在 沙发 里看 电视 ,五 岁 的儿子小 小 已经进 入甜 蜜 的梦 乡。
访 的间隙 ,他讲了很 多自己亲身经历 ,像一部有趣的自传 ,对于我 的问题 。他也一一予以回答 ,给我 以兄长般的亲切感觉 。所受教益 颇深。张贤亮在 乡村的一言一行 ,也是值得称道的。
电影《牧马人》原著作家张贤亮:世界没了女人,我会窒息而死
电影《牧马人》原著作家张贤亮:世界没了女人,我会窒息而死展开全文关于电影《牧马人》原著作家张贤亮也是值得书写的,他是一个传奇的人物巨匠,我只能用笔谈的形式赏析一二,我欣赏他的一切,但是就文学而言,我个人觉着张贤亮对女性缺乏客观的观察,我总感觉对女人身体的欲望是他所有小说男主人公发展剧情的主要动力,在书的序言里,他也直截了当的表达:“如果在摇篮中发现世界没有女人,我一定会自我窒息而死”老年张贤亮了解作家张贤亮,才能知道他是多么的饥饿,按照他的话说:离开劳改场之前(43岁),他没有碰过女人。
女人对于张贤亮来说,似乎就像非洲饥饿儿童对糖果和食物的渴望,在《土牢情话》、《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长短牌小说里都有对女性身体的各种美好想象,然而也仅仅是远远的观望和想象,像一个青春期的少年躲在芦苇荡里偷窥,只要不是垂垂老矣的雌性,微风浮动都足以让十里之外的他“飘逸起来。
这和他个人经历真是太像了,几乎让人感觉他笔下每个男主人公的心理活动都是作家本人的真实体验:幼年张贤亮出生于上海资产阶级家庭,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公子哥儿。
他的父亲毕业于哈佛商学院,“九·一八事变”后回国,先后结交过张学良、戴笠等人,1949年,张贤亮的父亲作为旧官僚被关押,1954年不到18岁的张贤亮就这样告别了自己的学生时代。
后来张贤亮的父亲在监狱中死去,18岁的张贤亮就担起了家庭的重担,19岁的张贤亮带着母亲和妹妹,离开北京,到宁夏这块至今也不富裕的土地上,他们在贺兰山下安了家。
青年张贤亮1960年的一天,张贤亮逃离了被关押了三年的劳改农场。
但是,很快就被抓了回去过着遥遥无期的改造生活。
张贤亮右派生涯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劳改和劳教中度过的,在这期间,以“书写反动笔记和知情不报”的罪名被判三年管制;在“社教运动”中再次以“右派翻案”的罪名被判三年劳教;“文化大革命”中,升级为“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被群众专政;1970年,又被投进农垦兵团监狱……运动一来就抓去劳改,劳改几年又被转移到另一个农场就业劳教,境遇非常惨烈。
从受难者到启蒙者——张贤亮“伤痕小说”论
从受难者到启蒙者 ——张贤亮“伤痕小说”论 张 欣新时期,张贤亮是以一个受难者的身份重返文坛并开始小说创作的。
他22年的苦难遭遇引人同情,传奇的身世与经历也对读者具有吸引力,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他早期“伤痕小说”真实、凝重而又不乏温情的沉郁风格。
这以《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灵与肉》等作品最为明显。
他的作品深刻批判了血统论,书写了饥饿与苦难的历史记忆,深刻反映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问题,展示出知识分子内心深处的矛盾与痛苦,批判政治苦难与反思阴暗历史的勇气,与“伤痕文学”具有相同的精神诉求。
因而,他被一些文学评论家简单地看作“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家。
其实,张贤亮的小说美学风格与一般意义上的“伤痕文学”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说张贤亮的小说是所谓“伤痕文学”的话,那么也只能限于他重返文坛之初一两年时间内的创作,而不能涵盖他在20世纪80年代后的整个文学创作道路。
他的作品丰富和发展了新时期“伤痕文学”的书写内容,较早地实现了从“伤痕文学”向“反思文学”的精神超越。
早期伤痕小说创作之时,张贤亮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将自己的真实感情与人生经历投射到主人公身上,借作品中的人物来抒发他的苦闷与无助。
张贤亮在作品中多次谈到他经受的各种苦难与所见所闻,他是以一个受难者139的口吻来叙述这些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的。
因此,他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就显得格外真实,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从“反右”一直延续到“文革”的极左政治让张贤亮的诗人梦破碎了,他的青春岁月也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蹉跎。
母亲去世,他不能在堂前尽孝,由此产生的自责和愧疚之情缠绕、折磨着他,作家心底的伤痛之深是可想而知的。
这不但是他个人的不幸,也是整整一代人的悲剧。
因此,“伤痕文学”的出现有其合理性与必然性,它是从创伤性的心理积淀中追寻导致创伤的社会历史生活的根由。
批评家在肯定这些小说政治立场的前提下,对张贤亮早期伤痕小说的艺术得失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例如,有评论家指出,“由于张贤亮同志的创作敢于解放思想,也就敢于冲破长期来只能歌颂不许暴露这个老框框”“作者并非为暴露而暴露,而是通过暴露来激发人们对于‘四人帮’的仇恨,对于党的热爱和对于四个现代化的向往与责任感”。
“隐士”张贤亮
“隐士”张贤亮
雷晓宇
【期刊名称】《时代人物》
【年(卷),期】2013(000)008
【摘要】张贤亮今年77岁,在西北边陲的一座四合院里过着隐居的生活,窗外能看到若隐若现的贺兰山脉。
和早年相比,他的生活安静了很多。
上世纪80年代,身为名噪一时的作家,他总有写不完的小说。
上世纪90年代,他以文联主席的身份下海经商,又有谈不完的买卖。
到老了,他总算是名利双收,心满意足了。
上网去搜一下"张贤亮"3个字,你
【总页数】2页(P98-99)
【作者】雷晓宇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2
【相关文献】
1.中国隐士品格及其隐士文化——读王广新《中国隐士的品格》 [J], 刘芳
2.从张贤亮笔下的劳动妇女形象透视张贤亮的性别立场 [J], 裴亚莉;高丽华
3.隐士、隐士文化与儒释道 [J], 张伟;
4.设计师背后的隐士“ThinkPad X1隐士与P1隐士”成为设计师移动利器 [J],
5.论张贤亮小说的审美意向——张贤亮创作论之一 [J], 家昌;晓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76岁知名作家张贤亮回应5个情人传闻
76岁知名作家张贤亮回应5个情人传闻:无中生有
其怒称“无中生有”
本报讯日前,有网友“做他的情人”曝知名作家、宁夏西部影视城主席张贤亮包养情人,更爆猛料称76岁的张贤亮共有5个情人,该网友还大爆两人的性爱细节,尺度之大令众网友咋舌。
张贤亮昨日怒称“完全是无中生有”。
“做他的情人”在微博中称10月1日和“老太爷”分手了,而这位“老太爷”就是知名作家、宁夏西部影视城主席张贤亮。
该网友更爆猛料,称已过古稀之年的张贤亮包养了5个情人,自己是其中一个,老三是华夏西部影城马樱花里的王荣。
“做他的情人”还抱怨,“有钱人养情人就像养小猫小狗一样”,并透露张贤亮给每位情人的工资是一月三万。
张贤亮是国家一级作家、收藏家和书法家。
在文学和商业方面造诣颇深,代表作品有小说《绿化树》、《灵与肉》、《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由其创办并担任董事长的宁夏西部影视城公司,也已迅速发展成为中国西部最著名的影视城。
(陈家堃)。
张贤亮,坎坷与辉煌,常人无法想象
张贤亮,坎坷与辉煌,常人无法想象银川西部影城创始人张贤亮,坎坷与辉煌,常人无法想象大图模式大图模式作为独行背包客自由行来说,镇北堡西部影城的交通方式算是最方便的。
影视城以其古朴、原始、粗犷、荒凉、民间化为特色,主要景点有明城、清城、老银川一条街等多余处影视拍摄景观组成。
2007年4月,镇北堡西部影城被评为“中国最受欢迎旅游目的地”,是中国十大影视基地之一。
本图为清城,有没有大漠孤烟的沧桑?大图模式今天咱们来参观一下位居清城中心的张贤亮纪念馆。
在西部影视城,经常会邂逅有关张贤亮的元素,让人迷惑,张贤亮是谁?和西部影视城有什么关系?原来,是张贤亮创办的西部影视城,这里也是张贤亮投入半生心血的地方。
大图模式张贤亮纪念馆位于影城清城,曾是供游客参观的都督府。
这是座中西合璧的四合院,也是张贤亮生前生活、创作的地方。
大图模式纪念馆里介绍了张贤亮的生平,令人肃然起敬,荡气回肠。
张贤亮,祖籍江苏盱眙。
1936年12月生于南京,2014年9月卒于银川,享年78岁。
张贤亮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当代著名作家。
大图模式大图模式大图模式大图模式他的坎坷人生实际上从中学时代就开始了。
他没有读完高中就被勒令退学。
接着就被从北京遣赶到宁夏。
是宁夏这块原生态土地接纳了他。
他因一首叫做《大风歌》的长诗而获罪,被打成右派分子,从此开始了长达22年的苦难人生历程。
大图模式22年间,他两次被劳教,一次被管制,一次被群专,一次被关监。
他数次从饥饿的死亡线上爬过,但他的梦想没有丢失。
大图模式大图模式大图模式大图模式大图模式大图模式这里是张贤亮的写作室。
从展室陈设可以看出,张贤亮非常讲究生活品质,其书桌、书柜等都是做工考究的古典风家具。
书桌上摆放着老式打字机和笔记本电脑。
按照他生前写作的习惯,烟灰缸和咖啡摆放在电脑旁边,仿佛他还没有离开这座西北古堡的安心福地。
大图模式张贤亮的会客厅。
2014年9月27日下午14时,张贤亮在镇北堡影视城内逝世,享年78岁。
张贤亮的传奇人生
张贤亮的传奇人生作者: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4年第35期2014年9月27日,当代著名作家张贤亮因病在宁夏银川去世,享年78岁。
就如他诗中所写:“昆仑一出海天宽,万里风云任往还。
莫道缓时平如镜,微波深处隐狂澜。
”他的这段人间旅程有暗潮涌动,有跌宕起伏,有波澜壮阔,有长风万里,他说:“命运是无可选择的,我不讨厌戏剧性的人生,我的人生特别有传奇性,就像我写过的,这些东西都超乎想象,是非常荒诞的。
”张贤亮1936年出生在南京的大富之家,童年是在上海一座花园洋房里度过的,祖父是外交官,父亲毕业于哈佛商学院,开过工厂,做过证券交易,母亲燕京大学毕业,他是张家唯一的男孩。
一场巨大的社会革命改变了一个家庭的命运,也把这位“少爷”投入到社会的大潮中。
1957年 21岁的张贤亮因发表了一首《大风歌》,被打成右派,下放到银川郊区的西湖农场劳动。
从青春少年到沧桑中年,20多年间张贤亮在劳改队、农场和牛棚里辗转,九死一生,人身的不自由并不能羁绊思想的自由,1979年在连续发表三篇小说之后,张贤亮声名鹊起,那一年他平了反。
进入80年代,身心自由的他开始了创作的黄金时期,《绿化树》《灵与肉》《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作品影响了一代人,被译成3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发行。
根据他作品改编的电影《牧马人》《黑炮事件》《肖尔布拉克》也都风靡一时。
他把刚从思想苦难中解放出来的同时代人不敢说的话用小说表达出来,那些精心构架的故事述说了人们最痛苦的记忆截面,不是悲观的控诉而是给反思涂上一抹明亮的色调,“我把那时候的艰难岁月,把那时中华民族接近于崩溃边缘的状态,在作品里表现出来,为的就是不让那段岁月再重演。
”张贤亮的成就不仅在文学创作方面,在天苍苍野茫茫的贺兰山下,他打造了一个西部光影世界。
1961年,张贤亮到距银川20公里的镇北堡集市买盐时,偶然发现荒滩上的两座古堡废墟有特殊的视觉形象。
30年后他下海创业,把这个荒凉之地打造成中国西部题材和古代题材电影电视的外景拍摄地。
张贤亮生活糜烂
张贤亮生活糜烂
张贤亮,一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名人,如今却陷入了生活的糜烂之中。
曾经的他是一个备受瞩目的明星,拥有无数的粉丝和赞美,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生活却变得越来越糜烂。
曾经的张贤亮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年轻人,他在娱乐圈中闯荡多年,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竞争的加剧,他的事业开始走下坡路。
一时间,他陷入了迷茫和失落之中,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生活的糜烂并不只是指他事业的失败,更多的是他个人生活的颓废和堕落。
他沉溺于酒精和荒淫的生活,放纵自己,不顾一切地追求快乐和享乐。
他的家庭关系也因此而破裂,他的妻子和孩子们离他而去,让他陷入了更加深重的绝望之中。
然而,即使生活再糜烂,也总会有一丝希望的存在。
在最黑暗的时刻,张贤亮意识到了自己的堕落和沉沦,他开始努力改变自己,寻找新的生活方向。
他戒掉了酒精,重新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努力寻找新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慢慢地,张贤亮的生活开始有了转机,他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重新赢得了家人和朋友们的信任和支持。
他开始过上了健康、积极的生活,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和目标。
张贤亮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生活再糜烂,也不要轻易放弃。
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是重要的是要勇敢面对,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找到重新振作的力量。
生活中总会有转机和希望的存在,只要我们不放弃,就一定能够走出困境,重新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明之路。
张贤亮
80年代的文学拓荒者:张贤亮9月27日中午,作家张贤亮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8岁。
当这一消息在网上传播,引起了许多人对这位作家以及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回忆。
浴火重生和王蒙等作家一样,张贤亮的文学生涯始于上世纪50年代,又因反右等原因沉默长达20余年,直至文革结束,才有机会重新走上文坛。
他们既是1949年后的文学新生代,却也是迅速沦落的“伤痕一代”,而在精力血与火的锤炼后,他们的新作品赢得了更有力的生命。
在上世纪80年代,张贤亮的《绿化树》《灵与肉》等作品畅销一时,影响了一代人。
张贤亮曾说:“我是中国第一个写饥饿的,第一个写城市改革的,第一个写中学生早恋的,第一个写劳改队的…….”中途止步张贤亮等上世纪80年代作家如同拓荒者,一边捂住尚未完全愈合的伤痕,一边在新时期文学荒地上播撒种子。
遗憾的是,张贤亮并没在文学道路上走得更远。
由性到人性,由人性而探索更为深刻的人的命运问题,这是许多文学作品获得不朽的重要原因。
虽然“伤痕文学”在那个时代起到了反思与刺激的作用,但在这之后,包括张贤亮等一些伤痕文学作家却没能继续以文学的探索,回应时代的精神渴望。
张贤亮的文学生命,犹如突然中止的壁钟,从此陷入了尴尬和沉默之中。
此后的各种文学荣誉与职务,都不过是对他此前文学创作的追认与加封。
华丽转身但在文学意外,张贤亮提供了文人从商的一个榜样。
他以另一种方式,投入了时代的洪流。
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张贤亮基本上是弃文从商,创办了银川镇北堡西部影城。
张贤亮并不避讳自己的创作在上世纪90年代处于休眠状态,他称自己是“华丽的转身”,从文学跳入市场,用此前获得的70多万版税办起了影视城。
那会儿他在想,宁夏能搞什么第三产业?他想到了劳改时的南梁农场,那里的荒凉恰好适合拍电影,于是谢晋的《牧马人》、陈凯歌的《黄土地》,张艺谋的《红高粱》,冯小宁的《红河谷》,《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等作品也是在那里拍摄的。
这个地方几乎成了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外景拍摄地。
张贤亮
120
中国作家书画院协办
作家手札张贤亮
张贤亮,国家一级作家、收藏家、书法家。
1936年生于南京,祖籍江苏盱眙县。
代表作:《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
立体文学作品:镇北堡西部影城、老银川一条街。
50年代初读中学时即开始文学创作,1955年从北京移居宁夏,先当农民后任教员。
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因发表诗歌《大风歌》被划为“右派分子”,押送农场“劳动改造”长达二十二年。
1979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恢复名誉,重新执笔后创作小说、散文、评论、电影剧本,成为中国当代重要作家之一。
曾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副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宁夏分会主席等职,并任六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
2014年9月27日因病去世,享年78
岁。
活在活着的人的心里,
就是没有死去。
作家手札。
张贤亮的肆意人生
张贤亮的肆意人生作者:王春元来源:《全国新书目》2009年第01期《转身》讲述了包括王选、郭风莲、张贤亮在内的13个人的人生故事,以勾画当代中国纷繁激荡的历史进程。
本文摘自该书。
有删节。
一首《大风歌》把他打入地狱1936年,张贤亮出生于南京一个官僚资产阶级家庭,严格意义上说应该是一个买办资本家家庭。
但他自己说,他和这个国家同命运,同患难,他的传奇和这个国家的传奇是同步的。
他出生不久就是抗战,他在重庆生活了9年。
i945年以后,父亲到了上海,因为当时国民党内部的政治斗争和迫害,把他父亲清除了,撵到了北京。
他父亲很快在共和国成立前后被抓起来,投进监狱,不久就去世了。
当时北京要打造一个红色的首都,就把一切不符合条件的人都迁离北京,张贤亮同1000多人遭到流放,他们先坐火车到内蒙的包头,再从包头坐汽车,大概半个月才到黄河边上的宁夏。
1956年,毛主席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社会气氛相对宽松和谐。
这一切燃起了张贤亮对新时代期望,当时他已经是小有名气的诗人了,是宁夏干部文化学校的语文教员,他写了一首诗叫做《大风歌》,来歌颂这个时代,副标题就是“赞美这个时代创造物质和文化的人”,而就是这首诗把他打入了人间地狱。
很快席卷全国的反右斗争开始了。
这发表在西北的唯一的文学刊物《延河》上的一首小诗,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那时被《人民日报》批评,就基本上是定性了,所以运动一来,百分之百地把他划为右派,判3年劳教,地点在贺兰山下的一个劳改农场,后来叫西湖农场。
从死人堆里爬出来3年劳教结束之后,给他定性为群专人员,属于监管劳动。
他被分到离这个劳改农场大概40华里的南梁农场。
这时恰恰赶上大饥荒,人们饿得走不动,大量地死人。
睡在屋里一个炕上的两个人,早上一睁眼起来,一摸,另外一个身体凉了,然后就抬走。
张贤亮说,他有一天就坐在农场的土坯墙根底下晒太阳,在那儿看书,突然他脑袋一歪就饿晕过去了。
人们以为他死了,就把他与死人一起扔到停尸房。
张贤亮曾称情人不止20个 我不可能一夫一妻
张贤亮曾称:情人不止20个我不可能一夫一妻《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张贤亮著作家出版社注:本文发表于2013年6月3日的《经济观察报》张贤亮今年77岁,在西北边陲的一座四合院里过着隐居生活,窗外能看到若隐若现的贺兰山脉。
和早年相比,他的生活安静了很多。
上世纪80年代,身为名噪一时的作家,他总有写不完的小说。
上世纪90年代,他以文联主席的身份下海经商,又有谈不完的买卖。
到老了,他总算是名利双收,心满意足。
上网去搜一下“张贤亮”三个字,你自会知道他的经历。
如果非要说是段传奇,起头就是一首诗,发表于1957年,叫做《大风歌》。
如果不怕麻烦的话,还可以再去搜一下,网上也有这首诗的全文。
现在看起来,这首诗不太符合当今的审美,起头就有一连好几个排比句“我来了”,接的还是感叹号,有点激动得喘不过气来的样子。
再一想,放在那个年代倒也恰如其分,公私合营已经完成,大炼钢铁就要开始,想必一个19岁的少年也很难按捺住体内狂热的荷尔蒙。
这首热烈响应时代的诗歌得以顺利发表。
以此为界,我们年轻男主人公的命运就此发生逆转。
在接踵而来的运动中,他因此被划为右派。
此前,他是世家的孙少爷,祖父和父亲都是哈佛大学的毕业生,他家住在上海高恩路的洋房里。
现在上海已经没有这个名字的街道了。
不过,网络是个宝库,再搜索一下你就会发现,高恩路在1949年以前之所以闻名遐迩,不仅因为是奢华的法租界,还因为赫赫有名的荣德生绑架案就发生在这里。
荣家和张家勉强也算邻居吧。
1957年,张贤亮开始了长达22年的劳改生涯。
后面的很多事情,我们通过去年那次劲爆的微博桃色风波,多少有所耳闻。
在那次突然爆发又被迅速平息下去的风波里,张贤亮被塑造成了一个处处留情、出手大方的风流作家形象。
很讽刺,好像这个风波跟莫言拿诺贝尔文学奖正好是前后脚。
老作家久未写作,再一露面,竟然既不是因为文学成就,也不是因为商业名望,而是因为他跟其他30后截然不同的活法。
故事是假的,风流是真的。
波谲云诡的政治风云以难以预料的方式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私生活。
张贤亮:我在等死,不是开玩笑
我在等死,不是开玩笑作家张贤亮,资本家张贤亮作者:南方周末记者朱又可发自:银川2014-10-09 来源:南方周末张贤亮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如果不是阴差阳错,他早就是跨国资本家了,“怎么可能写小说?” (镇北堡西部影城供图)2013年秋天,张贤亮把自传片断交给南方周末发表。
2014年春天,他豁达地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我在等死,不是开玩笑,我现在是肺癌晚期,如果我明年这时候还活着,我再给你写东西。
”2014年9月27日,张贤亮辞世。
2014年9月30日上午10点,银川殡仪馆最大的悼念大厅里,拥挤着据说1500人。
电子横幅的大字“沉痛悼念张贤亮同志”下,轮番播放张贤亮在各种场合的照片。
张贤亮躺在鲜花中,身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宁夏文联党组书记兼主席郑歌平在致悼词时这样开头。
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正伟、白立忱送的花圈摆在吊唁厅右边的最前面。
与张贤亮的巨大知名度相比,媒体对宁夏的认知成为笑谈。
CCTV新闻频道播报张贤亮追悼会消息,把“银川镇北堡西部影城”读成“银川镇,北堡西部影城”,随后做了更正。
腾讯娱乐的新闻标题干脆把追悼会挪到了“西宁市殡仪馆”。
十多年前,当地的报纸就在连续讨论“宁夏在哪里”,因为很多信件地址写的是“甘肃省宁夏”。
按说张贤亮和电影界关系密切,他的《牧马人》、《肖尔布拉克》、《黑炮事件》等9部小说改编成电影,张艺谋的《红高粱》等从张贤亮的镇北堡西部影城走向世界,但电影界几乎对张贤亮的离世没有反应。
告别大厅外的花圈足够多,“备极哀荣”。
作家杨争光看了网上的现场照片后疑惑,“这是在八宝山吗?共和国如泣的歌者走了,应该有万人志哀的场面。
”门口右边第一个花圈的落款“贤妻冯剑华”。
头发花白、这天着深色衣服、身材依然挺拔的冯剑华,站在接受慰问的家属行列首位,她旁边站着浓眉高个的80后儿子张公辅。
张贤亮的“原罪”1980年,经过22年劳改和劳教,从西湖农场回到银川的张贤亮,跟比他小十来岁的散文组编辑冯剑华做了《朔方》的同事,两人最终结婚。
人物阅读素材:风流者张贤亮
人物阅读素材:风流者张贤亮风流者张贤亮闫红我不记得那时我多大,只记得当时我家的杂志都堆在我爸妈的床底下。
我爸妈订了很多文学期刊,他们不在家的时候,我就一本本地拖出来看。
有一次,我翻到一篇名叫《绿化树》的小说。
那篇小说很长,我爸妈下班时我还没看完。
这次我没像平时那样将它放回床底下,而是藏进了我的书包。
等爸妈睡着了,我又取出来看。
夜深人静,周遭寂然,只有日光灯发出细微的嗡嗡声,如诗里形容的那样,“漂白了四壁”。
整个世界变成起伏不定的汪洋大海,我在海的最中间,看那个年代久远的故事。
凌晨的时候,我终于合上那本杂志。
我不觉得疲惫,反而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振奋,仿佛在别人的人生里旅行了一回。
同时,我还感到前所未有的饥饿,一种带有实验性的生机勃勃的饥饿。
我悄悄溜下床,到厨房里找了个馒头,大口吃完了。
我后来又看到他的其他作品《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灵与肉》等。
平心而论,这些小说没有让我觉得那么震撼,甚至多少还有点重复,都是才子(少爷)落难、红颜相助的故事,但这一点也不影响我对作者的敬意。
一个作家,有这样一部作品就够了。
自己的好作品,像是一个山头,翻不过去,也算一种无奈的光荣。
2000年,距离我读张贤亮第一部作品10多年后,我终于见到了他。
那一年,他应安徽老作家鲁彦周之约,参加某白酒企业赞助的笔会,我很幸运地成为那次笔会的随行记者。
想象了很多回的作家出现在我面前,他的样子,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他當时年过六旬,依旧风度翩翩,脸瘦削修长,五官是偏清秀的那种。
最让他显得卓尔不群的,是他眉眼间的桀骜与淡漠。
他也说笑,有时甚至显得比别人更热闹,但那种热闹是瞬间就可以收起的,他眼神里马上就能竖起一道拒人千里的屏障。
他会跟同行的女性炫耀自己的大牌衣履(我后来在别人对他的采访里也看到了这一点),遭到嘲笑也不在乎。
有一次他还吹嘘自己非常擅长炒作,有很多得意之笔。
“你们知道我最成功的炒作是哪一次吗?”他细长的眼睛踌躇满志地看向天花板。
后来写出《媳妇的美好时代》等作品的金牌编剧王丽萍促狭地接口:“宫雪花那次呗。
《秃鹤》读后感
《秃鹤》读后感《秃鹤》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张贤亮的代表作之一,故事讲述了一个生于苦难年代的人物秃鹤的传奇人生。
作为读者,我深受其影响,感到了故事中所传递的人生价值和生活哲学的意义。
在本文中,我将就自己的一些感受与读后体会,展开深入的阐释和探讨。
《秃鹤》以苦难时代的血泪历史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人被强制送往农村贫苦家庭,其中包括他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艰难生存历程,以及他在不断反思中逐渐强大的自我领悟和独特的生存哲学。
作者巧妙地运用情景描写和人物刻画,展现了一个以经历苦难为基础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一个通向成功的自我救赎历程。
故事通过人物的关键选择和决策,揭示了自我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在其人生无助时成为一种强大的生命动力和意志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秃鹤不断反思和修正自己的生活态度,通过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发掘出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智慧。
作为一部传奇小说,其跌宕起伏的情节和深刻的人物心理刻画,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深受感染,既有泪目之情,又有人生的清醒感悟。
作品在情节安排上,充分反应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它以自信、激情和勇气等基本元素展示了秃鹤在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莫比乌斯环善意和拼搏实践精神,但却不失其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关注和体验层面的人性表现。
值得关注的是,《秃鹤》中,作者一直强调了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观念,作者运用生活细节和形象描写,描绘了一个真实而有血有肉的人生轨迹,表现了人生的矛盾冲突,展示出了一种超越生命的不朽。
秃鹤的人生旅程满载着感动,体现了顽强生命力,身临逆境依然保持了深刻的责任精神和生命探求的精神力量,具有反智和文化探讨的深度,让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尊严。
本书在人性之中阐述了道德和身份的根本意义,它的内化对人生命目标的提升和追求本质上都起到了促进和引导的作用。
作者用极致的笔触和深入的哲学思索,在一片荒漠地带中,展现了一个古朴而富有人文情怀的中国山村,人物的生活形态和随即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真实而动人的人物形象,胸怀宏愿、坚持不懈,脱胎于精神上对理想的执着奉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贤亮的传奇人生
作者:
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4年第35期
2014年9月27日,当代著名作家张贤亮因病在宁夏银川去世,享年78岁。
就如他诗中所写:“昆仑一出海天宽,万里风云任往还。
莫道缓时平如镜,微波深处隐狂澜。
”他的这段人间旅程有暗潮涌动,有跌宕起伏,有波澜壮阔,有长风万里,他说:“命运是无可选择的,我不讨厌戏剧性的人生,我的人生特别有传奇性,就像我写过的,这些东西都超乎想象,是非常荒诞的。
”
张贤亮1936年出生在南京的大富之家,童年是在上海一座花园洋房里度过的,祖父是外交官,父亲毕业于哈佛商学院,开过工厂,做过证券交易,母亲燕京大学毕业,他是张家唯一的男孩。
一场巨大的社会革命改变了一个家庭的命运,也把这位“少爷”投入到社会的大潮中。
1957年 21岁的张贤亮因发表了一首《大风歌》,被打成右派,下放到银川郊区的西湖农场劳动。
从青春少年到沧桑中年,20多年间张贤亮在劳改队、农场和牛棚里辗转,九死一生,人身的不自由并不能羁绊思想的自由,1979年在连续发表三篇小说之后,张贤亮声名鹊起,那一年他平了反。
进入80年代,身心自由的他开始了创作的黄金时期,《绿化树》《灵与肉》《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作品影响了一代人,被译成3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发行。
根据他作品改编的电影《牧马人》《黑炮事件》《肖尔布拉克》也都风靡一时。
他把刚从思想苦难中解放出来的同时代人不敢说的话用小说表达出来,那些精心构架的故事述说了人们最痛苦的记忆截面,不是悲观的控诉而是给反思涂上一抹明亮的色调,“我把那时候的艰难岁月,把那时中华民族接近于崩溃边缘的状态,在作品里表现出来,为的就是不让那段岁月再重演。
”
张贤亮的成就不仅在文学创作方面,在天苍苍野茫茫的贺兰山下,他打造了一个西部光影世界。
1961年,张贤亮到距银川20公里的镇北堡集市买盐时,偶然发现荒滩上的两座古堡废墟有特殊的视觉形象。
30年后他下海创业,把这个荒凉之地打造成中国西部题材和古代题材电影电视的外景拍摄地。
《红高粱》《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东邪西毒》等50多部电影都诞生在这里。
如今这一国家5A级景区成了宁夏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张贤亮总结道:“在毫无风景可言的…一片荒凉两座废墟‟上,将其变成独树一帜的旅游景区,里面的秘诀就是…文学‟。
”
当被问及“人生最大的回报”,张贤亮回答道:“求之不得,得之不求。
”半生苦难,半生闻达,或许不刻意的人生才会有最多的惊喜。
他的一生折射了中国的一段历史,他的西部传奇已然落幕,但他的作品或许能够踏入不朽的时光宝盒,他的光影世界也会将他的传奇流传下去。
■热议锐评:从经典作家,到成功商人,张贤亮的跨界变身,曾经被赋予太多解读。
其实,这又何必呢。
既为张贤亮,又何曾被那些莫名其妙的禁锢所限制呢?既然那段灰色的年
月,都可以大声去讽刺、去诅咒,头顶“经典作家”之名,当然也可以经商谋利了。
其实,遵从自己的内心,才是最张贤亮的活法。
(然玉《羊城晚报》)
■话题拓展:传奇人生;文学的价值;遵从内心的活法……
(资料来源:《北京晚报》《羊城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