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和禅宗
禅宗与精神分析
目录摘要 (2)ABSTRACT (2)一、禅宗与精神分析的起源与发展 (3)(一)禅宗起源与发展 (3)(二)精神分析的起源、发展与传播 (3)二、对禅宗与精神分析的理解 (4)三、禅与精神分析的比较 (6)(一)禅宗与精神分析的共通之处 (6)(二)禅宗与精神分析的相异之处 (7)四、禅宗与精神分析的融合 (8)五、总结 (10)参考文献 (11)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摘要:当禅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逐渐渗透到西方文化的各个领域的时候,也被纳入到了西方精神分析的治疗当中,并被视为对治疗师和患者心灵的一种洗涤。
通过对禅与精神分析的起源与发展的了解和比较,将二者融合运用到生活与治疗当中,本文将探索二者在发展与融合时所产生的共鸣。
关键词:禅宗;精神分析;洞察;顿悟Abstract:When Zen buddhism to find their way into all areas of Western culture as a treas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 the Zen buddhism was seen as a kind of spiritual washing to therapist and patients.Daring the process of therapy in Western spiritual psychoanalysis.Though understanding to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zen buddhism and psychoanalysis,we try to apply them to life and therapy and explore the resonance when they are develop and integrate.Keywords:zen buddhism; psychoanalysis; insight; insight前言:在中国人的生活背景中,有许多能对人的内心世界产生影响的传统文化资源与精神分析之间有异曲同工之处,比如能让人“顿悟”的禅宗。
中国传统的禅宗思想
中国传统的禅宗思想可以说禅宗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独具特色的一项。
禅宗起源于唐代中国,因在印度佛教中“禅那”一词的译音为“禅”,故名为“禅宗”。
禅宗的思想核心是“悟”,即通过冥想、打坐等方式,达到直接悟性的境界,体验真实的生命本质,从而看破生命中的种种幻想和束缚,最终实现心灵的自由和超越。
禅宗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艺术、哲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禅宗的思想特点禅宗的思想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批判理性,“言语不逮”,强调直接悟性;二是注重方法,如打坐、坐禅、禅悟等,以求突破幻象,实现本我;三是“看心为觉”,将悟性当作认知的本源,不依赖于经验和因果。
禅宗思想的核心是证悟。
禅宗认为“诸法无我”,即某种表象下的存在,并不代表其真实存在,其存在并不等价于它的实在性。
禅宗不仅否认概念性知识的一切价值,而且也否定道德规范和所有客观存在的本质。
禅宗主张的是要去除所有假设和为真实所糊涂的瞎想,通过直接悟性而达到真实的认识。
禅宗把“觉悟” 看作是认知的一种,认为这种认知能够既跨越史学和经验,突出认识的有限性,又能够直接体验实在的生命。
这种认知不仅超越了理性、知识等传统学科范畴,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开拓世界、创新历史的意义。
二、禅宗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影响禅宗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深远且广泛。
首先,在文学艺术上,禅宗与诗歌结合,产生了“诗狂论、古意、墨宝”等艺术形式,形成了赞美生命、自然与心灵的诗歌。
其次,在建筑和园林中,禅宗的思想以自然美、人文情、趣味性和精神节肢及所孕育的禅意修养,形成了丰富多彩、气韵环美的禅园建筑。
再次,在医学中,禅宗为中医学的疑问和治疗方法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从禅宗的角度看,病是由于人们的紧张、压力、忧虑等负面情绪引起的,体验禅悟可以帮助人们摆脱这种负面情绪,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最后,在哲学、道德、社会等领域,禅宗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禅宗代表了自我与大众性、理性与非理性、历史与超历史、经验与超经验等相对的一种特性,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人文精神,为当代世界提供了重要启示。
禅学精神下的二元对立
禅学精神下的二元对立禅学精神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流派之一,是在佛教文化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禅宗强调内觉、领悟、体验、直指本心等方式,帮助人们超越思维的限制和对立,达到心灵的自由与平静。
禅学精神下存在着许多二元对立的概念和思想,这些二元对立在禅宗思想中的体现,既是揭示了矛盾的本质,又是指导人们寻找平衡和解决矛盾的方法。
禅学精神下的二元对立包括"有"与"无"的对立。
禅宗强调"无我"的观念,认为个体自觉的存在是虚幻的,只有抛弃有限的个体认知,追求无始无终的真实本性,才能获得心灵的解脱和平静。
禅学精神下的二元对立还包括"返静"与"常闹"的对立。
禅宗强调回归安静、内觉、内心安宁的状态,认为世俗的喧嚣和心灵的安宁形成了鲜明的对立,而返静即是要超越常人的追逐和执着,寻求内心的宁静。
禅学精神下的二元对立还有"空"与"有"的对立。
禅宗认为万物皆空,事物的存在并不是真实的,而是因缘和合的结果。
空即是一切事物的本质,虚无、无为、无量。
而有则是世俗的存在,是表象和幻象。
禅宗倡导超越对有的执着,追求空的境界。
禅学精神下的二元对立还有"无为"与"为"的对立。
禅宗强调无为而治,认为追求非行为、非计划、非目的的生活方式,可以达到自在与自由。
禅宗强调的无为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做,而是指通过觉知和领悟,追求无为而为的境界。
禅学精神下的二元对立体现了禅宗思想中超越矛盾和对立的核心观念。
禅宗通过悟性的领悟和内觉的体验,追求超越表象和幻象的本质,从而达到心灵的自由与平静。
禅学精神下的二元对立,不仅具有哲学意义,还指导人们寻求内心解脱和和谐的方法。
中国古代禅宗文化及其精神内涵
中国古代禅宗文化及其精神内涵禅宗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中的精髓所在。
禅宗文化与佛教密不可分,源于印度佛教,成为了中国佛教的一个派别,并逐渐融入了中国文化,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禅宗文化的精神内涵体现在其思想、哲学、艺术等多个方面,具有深厚的修养、超脱尘世的境界和对人生、世界的独特领悟。
禅宗思想的精髓在于“悟空”、“本觉”、“般若”。
悟空是指破除迷惑,觉悟空性,认识真实世界的本质;本觉则是指内在的本性觉性,是众生本有但常常被糊涂覆盖的一面;般若则是指智慧,通过提升自己的境界,触发内在的智慧,认识真实的存在。
这种思想与佛教的“无我”、“缘起”、“空性”等核心思想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中国禅宗思想的核心。
在实践上,禅宗强调简约、清净、自我修养,全身心地追寻和感悟真实的存在,以达到身心的净化和境界的提升。
禅宗在道德伦理、心理学、人生观等方面也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这些思想不仅影响了后世的佛教、儒家等思想,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禅宗哲学也是禅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核心思想是破除二元论和二元对立。
禅宗强调的是“中道”,也就是超越对立,平衡的人生境界,既不追求极富欲望的物质生活,也不陷入无理性的虚无主义。
禅宗主张“一切如来”、“一切皆空”二合一的思想,这体现了禅宗哲学追求的最高境界,也为其开创了一种宽广而包容的思想氛围。
在禅宗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诗歌、绘画和茶道。
这些艺术体现了禅宗文化的特点,追求的是清新、淡泊、内敛和静谧。
诗歌中有着禅宗的精神内涵,注重的是追求境界,表达个人的心灵世界和感悟。
这些禅诗独具风格,语言简练优美,令人回味无穷。
绘画也是禅宗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禅宗画家强调笔墨的简洁和自由,以其意境深远和艺术价值贯穿了中国画的历史。
茶道则是禅宗文化的象征,它不只是一种茶叶的烹饪方式,而是一种细腻、清新、虔诚和传统的生活方式。
禅宗文化的精神内涵还可以在禅宗寺院中找到。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禅宗思想探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禅宗思想探析中国传统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其中禅宗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对于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禅宗思想起源于印度佛教,经过数百年的传播和演变,融入了中国的哲学、文化和艺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禅文化。
本文将通过探讨禅宗思想的核心理念、实践方式和影响,向读者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中禅宗思想的重要地位。
禅宗思想的核心理念是觉悟和空性。
在佛教传统中,觉悟指的是超越个体的认知,认识到一切事物的本质皆为空性。
禅宗注重通过冥想和内心静默的实践,以体验这个世界的真实本质。
禅宗认为,凡事皆空,离开了表象和言语的烦扰,人们可以接触到自己内心深处最本真的存在。
这种觉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禅宗思想的实践方式以禅修为中心。
禅修是一种静坐冥想的修行方法,通过呼吸、观察和专注,使内心达到平静和清明的状态。
禅修的目的是超越物质世界的烦恼,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禅修被广泛应用于艺术、文学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中国古代文人往往通过禅修来寻求艺术的灵感和个人的境界提升。
禅宗文学也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意境而广受欢迎。
禅修的实践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卓越成就。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禅宗思想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禅宗强调当下的存在和心流体验,鼓励人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快乐和意义。
禅修的实践让人们学会静心思考,并更好地与自己和他人相处。
禅宗思想还注重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关系,提倡“中庸之道”。
这种关注生态和社会的价值观,至今仍对中国人的行为和思维模式产生影响。
禅宗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对艺术表现产生了重要影响。
禅宗与中国绘画、书法、园林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禅画、禅诗和禅园。
禅画注重表现自然和内心的美,通过简洁和凝练的笔墨,传达出禅修的境界和主题。
禅诗则以简练的词句表达无尽的境界和感悟,给读者以启发和思考。
禅园以自然、简约和平和的布局,营造了追求内心平静和修行的环境。
禅学精神下的二元对立
禅学精神下的二元对立禅学是一种追求内心平静的心灵修行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禅宗的兴起对中国哲学、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禅学以其独特的思想观念和修持方式在世界各地广为传播。
在禅学的理念中,二元对立是一种特有的思维方式,是禅学对世界、人生、人际关系等方面之理解的一种表现。
本文结合禅学的特点,探讨禅学精神下的二元对立。
一、正念与放下在禅学的世界观中,正念与放下是一种二元对立的状态。
正念指的是专注、警觉、不偏不倚地留意当下。
禅学认为人们的烦恼大多源于无明、贪嗔痴三毒,正念修持可以帮助人们戒除烦恼,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清净。
而在修持正念的过程中,禅师们强调的放下也是极为重要的。
禅学认为,如果过分执着于某种事物或感情,会导致内心的扭曲和烦恼的产生,所以放下是摆脱痛苦的关键。
但正念与放下并不是排斥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在修持正念的过程中,同时要学会放下执著,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二、生与灭禅学认为,生与灭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本质特征,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宿命。
在生与灭的二元对立中,禅学主张超越对这种对立的执着。
生与灭是一种不可分割的对立统一,生与灭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互为因果。
生离了灭没有意义,灭离了生也无法存在,只有在这种对立统一中,人们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和超越。
禅学通过坐禅、参禅、悟禅等方式,让人们直接体验生与灭的真相,从而认识到生死无常,超越生死的焦虑,获得内心的平和和快乐。
三、因果报应在禅学的世界观中,因果报应是一个重要的观念,也是一种二元对立的状态。
在禅学中,一切事物都有其因果关系,没有因就没有果,每一个现象都有其自然的因果律,这是宇宙间一切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
禅学认为,人们的言行举止都会产生因果关系,好的因会带来好的果,坏的因会导致坏的果。
因果报应的理念让人们更加慎重地对待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做伤害他人的事情,不做伤害自己的事情。
因果报应的观念也教导人们要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
禅宗文化调研报告
禅宗文化调研报告1. 简介禅宗(Chan Buddhism)是佛教教派之一,起源于古代中国,后传入日本、韩国等国家。
禅宗注重直接体验并超越言语和概念的真实性,追求心灵的解脱与觉醒。
本报告旨在调研禅宗文化及其在当代社会的影响。
2. 历史背景禅宗起源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由印度佛教的达摩祖师传入中土。
初期发展主要分为南宗与北宗,后逐渐形成五家七宗的体系。
禅宗在唐代达到鼎盛,受到皇族、文人士大夫等社会阶层的广泛支持与追随。
3. 禅宗教义禅宗教义强调直接指向心性的体验,通过坐禅冥想与公案默念等修行方法,追求觉醒与解脱。
禅宗注重“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强调教法的直接传心,超越言语与概念的界限。
4. 禅宗文化4.1 禅画与禅诗禅宗文化在美学领域表现出独特的风格。
禅画以墨与水墨为主要媒介,追求意境的简约与表现心灵境界。
禅诗则以简约、意境深远而闻名,对于表达禅宗境界有着特殊的意义。
4.2 禅悦与禅茶禅宗倡导随机应变、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
禅悦(Chanoyu)是一种宗教艺术,强调茶道的点茶、品茗、洗茶具等过程,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4.3 禅宗礼仪禅宗具有严格的仪式与礼仪体系,如佛堂的布置、坐姿、手印的使用等。
这些礼仪不仅体现出对于佛陀的崇敬,也强调修行者内心的专注与敬重。
5. 禅宗对当代社会的影响5.1 精神修养与心理健康禅宗修行强调觉察当下,并通过冥想与坐禅减少焦虑、压力与消极情绪。
禅宗被认为对于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与平衡具有积极的作用。
5.2 禅宗哲学与思考方式禅宗的思考方式强调直觉、超越概念与直接体验。
这种思维方式对于当代社会中逐渐增加的复杂问题、困惑与争议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思考与解决方式。
5.3 禅宗与艺术创造禅宗文化对于艺术创造与美学的影响广泛存在。
禅宗的艺术风格与审美观念对于当代的艺术家与文化创作者具有启示作用。
6. 结论禅宗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力远不止于宗教范畴。
禅宗的精神价值与思考方式对于当代社会提供了积极的影响与启示,尤其在精神修养、心理健康、思维方式的塑造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禅学精神下的二元对立
禅学精神下的二元对立禅学是一种东方哲学与思维方式,其强调的是马上行动以及透彻觉悟的思维方式。
禅学精神主要是指禅宗中所强调的思维方式,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禅学不仅仅指的是一种宗教信仰,也包括了一种更深层次的哲学思想和人生观。
在禅学的思维方式下,存在一种二元对立,即是形与空、相与空、我与非我、生与死、有与无等。
这些二元对立在禅学哲学中被视为一种众生的错误见解,也就是迷悟之分。
禅学强调的是超越这些二元对立,获得真正的觉悟。
首先,形与空是指一切存在于世间之物都包括两个方面,即是形和空。
形指的是物质,而空则指的是其无常性。
因为在禅学中,万物皆为幻象,不存在真正的实在物质。
禅学强调的是认识到这种幻象,并超越对物质的执着,抱持空无的态度去看世界。
其次,相与空则是指相和空之间的相互作用,及二者的关系。
相是指形式上的表象,而空则指的是无常性。
因为所有存在于世间的物,都是相对而言的,而非绝对。
禅学认为,相与空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相互制约。
因此,禅学的思想强调的是超越相对,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再次,我与非我指的是区分自我和外界的概念。
在禅学哲学中,认为自我是一个幻象,没有真正的存在。
由于自我是相对而言的,因此它存在于外界之中。
因此,禅学的思维方式强调的是尽快超越自我,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内在的觉悟。
总之,禅学的哲学中存在很多二元对立的概念,这些对立被认为是一种众生错误的认识之分。
而禅学强调的是超越这些对立,认识到幻象的本质,达到真正的觉悟。
禅学的思维方式,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超越外在的表象,从而能够更加内心平和,并获得真正的幸福。
禅宗剖析资料
禅宗剖析一、禅宗的历史和起源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分支,起源于印度佛教的某些教义。
在传入中国后,禅宗吸收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元素,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
据传菩提达摩为禅宗的创始人,被尊为初祖。
其后,经过几代禅师的传承和发展,禅宗逐渐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之一。
二、禅宗的核心思想禅宗的核心思想是“心性本净,佛性本有”。
它主张通过修行,舍离文字义解,直彻心源,觉悟出不需外求的清净自心。
禅宗的信仰是人心本来清净,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识自性,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
这种思想体现了禅宗对于心性、佛性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三、禅宗的修行方法禅宗的修行方法主要包括禅定和参禅。
禅定是一种通过静坐冥想的方式,使内心达到平静、清净的状态。
参禅则是在禅师的指导下,通过参悟一些禅机或公案,达到心性的觉悟。
此外,禅宗还提倡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随缘任运的态度,让禅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禅宗的悟性和境界禅宗的悟性是指通过修行和参悟,达到对于宇宙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这种理解超越了常规的逻辑思维和经验认知,是一种心源性的觉悟。
禅宗的境界则是指通过修行和悟性,达到的一种心灵上的自由、超脱和圆满的状态。
这种境界超越了生死的轮回和烦恼的束缚,是一种永恒、和平的境界。
五、禅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禅宗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禅宗吸收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元素,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
其次,禅宗对于中国的艺术、文学和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禅宗的“无我”思想对于中国的书法艺术、绘画艺术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此外,禅宗的“心源说”也为中国的哲学思想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六、禅宗的争议和批评尽管禅宗在中国文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争议和批评。
首先,禅宗的修行方法和理论对于一些人来说过于神秘和难以理解。
其次,禅宗的某些极端思想可能被一些人利用为逃避现实、追求个人自由的借口。
此外,禅宗的某些分支可能存在派别之争和传承上的争议。
精神分析师们看到的佛教
Cooper
• Cooper同样发现了佛学正念中纯粹的观察 和注意的方法其实和弗洛伊德的“均匀悬 浮注意”是同样的姿态。Cooper提出精神 分析的理论和佛学内观的结合将会创造出 一种新的范式。Cooper通过案例证明,内 观的方法可以让治疗师通过自己观察身心 体验的过程,觉知到各种内化的认同形式, 让治疗师能够更深刻地参与患者的心理过 程,并且能够退出。(Cooper,1999)
• Mark Epstein认为,佛学中的定学修行会导 致弗洛伊德所言的海洋感觉,可以满足融 合自我和自我理想的愿望,而慧学修行则是 探查自我表象和质对理想自我的,所以慧 学修行不但不是退行到原始自恋,相反是 质对原始自恋的,而且他认为正念修行可 以培育治疗性分裂的能力强化自我观察能 力,就像自由联想和均匀悬浮注意力一样。 (Epstein,1990)
Chalif
• Robert Chalif在结合自己临床经验以及总结 精神分析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持续的毗婆 舍那的修行可以帮助动力学取向的治疗师 在治疗中即时处理自己的反移情,并利用 反移情。他在治疗中主要是通过观察自己 的呼吸来了解自己的反移情。(Chalif, 2001)
Falkenstöm
精神分析师们看到的佛教
李孟潮
Alexander
• Alexander 1931年时候就发现了弗洛伊德和佛学 的相似之处,他认为佛陀和弗洛伊德有惊人的相 似之处,他们都注重克服自恋和情绪阻抗。(I will not again point out the striking similarity between the analytical method and the doctrine of Buddha. The overcoming of affective resistance and of narcissism, so that one is able to recollect instead of repeat…this is the doctrine common to Freud and Buddha.) (In Molino, p122)
禅与精神分析:解除压抑与开悟
禅与精神分析:解除压抑与开悟弗洛姆引用地址:/b255 69/d2*******.htm[复制│超文本复制] 返回《心理研究所》关闭窗口01856 278dhiti发表于:05-04-22 10:48dhiti按:关于心理学和佛教的关系,是东西方人本主义者所喜欢的一个主题.而其中禅和精神分析则是在三十年前就开始的讨论,这包括日本的铃木大拙(日本佛教的禅宗之曹洞宗分支)和弗洛姆等人.他们有对此问题专著问世.以下的文章就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当然这里面许多观点还是值得心理学一方和佛教一方再讨论的。
因为铃木大拙的意见并不能代表佛教的传统完整意见,特别是一些心灵禅修传统中的真正意见。
不过作为一种观点还是值得一读的。
在某些面向里,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些事情。
后来的研究则包括西藏会馆\例米甲协会等等和国际上著名心理学家的讨论等等.对于佛教的心理学研究,东西方的讨论基础学者往往居多,就学者和禅者平行的观点这几年开始出现.这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这两者.今年在华人心理学大会上我也提交一篇论文,试图作为还算能够熟悉这两者的角度来比较这两者.这些讨论会对于将来十分有意义。
《佛教和心理学关系的定位——一种自体心理学观点的阐释》论文提要:目的阐述对于佛教的心理学研究和临床运用中需要注意和理解的问题方法以自体心理学理论为平台,使用自体心理学的人格自恋概念联接佛教的我执概念,尝试横向比较自恋性人格障碍者、神经症患者、健康人、佛教修行者之间的心理区别。
结果1.反映心理学和佛教的交集和差异的区间,以提供一种佛教心理学观点2.解释佛教的心理学缘起模型3.以自体心理学的现代术语转译佛教的核心理论,以达成对于佛教的理解视角。
关键词自体心理学;佛教;自恋;我执;缘起模型;区间——————————————————————————————以下的文章在我看来是铃木大拙时代的讨论,一些观点显然有点陈旧,当代精神分析的理论发展已经远远不止于此。
而在另一个方面,佛教禅修的传统在这方面也有许多自己的评价。
“悟”与“意识转变”——禅宗与精神分析思想与实践的比较探析
(武汉轻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40)“悟”与“意识转变”何为芳摘要:中国的“禅宗”主要以特定的修行方式来追求明心见性之“开悟”,西方的“精神分析”主要以某些治疗方式实现人之“无意识向意识转变”,两者皆是通过彰显人的真实本性使人获得幸福安宁之心理状态的思想和实践,而且它们在关于“自性”与“无意识”的概念理解、“悟”与“无意识转变”之心理状态的描述、达到“悟”和“转变”的实践方法等方面极具相似之处。
这些相通之处可以促进彼此互动及发展,运用心理学概念分析佛法有利于现代人更好去理解,而诸多禅宗的开悟实例对心理学的研究更是宝贵的资源等。
关键词:意识;无意识;自性;悟中图分类号:B946.5;B84-0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477(2018)10-0089-05湖北社会科学2018年第10期作者简介:何为芳(1984—),女,武汉轻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禅宗与精神分析思想与实践的比较探析禅宗与精神分析两个思想体系分别是东方和西方思想的独特表现形式,但是两者皆是关于人之本性,致使人之幸福的实践。
精神分析本身在于治疗,但这种治疗最终目的是使人获得幸福安宁的心理状态,即克服自我分裂感和异化感,观照真实自我,达到与万物一体的体验,并使人的潜能得以充分发展,在创造性领域如是观照世界。
而这种与人的本性相一致的存在状态与禅宗所述“明心见性”的目标是极为相似的,那么禅宗中对悟的理解与精神分析心理学体系中的一些论述是否有对应相似之处,文章试图用弗洛姆的相关理论对禅宗中“悟”的心理转变及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以彰显两者可以互相学习和进一步发展的资源。
一、意识与无意识现代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艾瑞克·弗洛姆(Erich Fromm )认为禅宗返归内心而达开悟之境正是精神分析对灵魂治疗的方法和最高目标。
他将宗教分为权威主义(authoritarian )宗教和人本主义(humanistic )宗教,并认为东方的佛教就是人本主义宗教的典型。
禅宗与中国文化精神(楼宇烈)
禅宗与中国文化精神--楼宇烈先生于1999年12月15日于北大讲座记录佛教作为外来宗教,为什么能和中国本土文化很好融合,并产生出极有生命力的宗派——禅宗呢?要弄清这一问题,先必须讲清楚禅宗的精神。
而要讲清楚禅宗的精神,又必须交待清楚禅宗和禅的关系。
禅是印度古代宗教中相当普遍的修行方法,不是佛教独有的,佛教只不过继承发展了这一方法。
佛教有很多修行法门,常称“八万四千法门”,禅修是最普通、最重要的修行法门之一。
禅常称定,要求修者保持头脑的专一、清净、安宁,通过这种专一可以发生智慧,故又称“静虑”、“思维修”。
修禅者在安静的意识状态下,发挥想象,思考人生的根本问题,对各种现象的本质进行观照,后来还发展为对西方极乐世界、净土的观想。
禅最后要达到一种认识现象本质的智慧,佛教称这种智慧为般若,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无上正等正觉,是平等的、无分别的智慧。
这种智慧在不同宗派里,有不同的说法,有的强调觉,有的强调悟。
总之,是通过定来发慧,禅或定只是达到慧的方法、途径、工具,不过也是不可缺少的。
佛教之根本可概括为戒、定、慧三学。
首先要守戒,在此基础上坐禅、入定,最后达到慧,即正确认识到现象世界是平等的、无差别的,因缘和合所成的,是假象、幻象,没有独立自性。
佛教各宗派都重视禅修,但各派之间对禅修的认识却不同。
禅宗强调的,不是一般的禅,是最上乘禅。
慧能在《坛经》中把禅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
小乘禅是“见闻转诵”,只知道念经,生吞活剥,不能很好地理解经文的意义。
中乘禅是“悟法解义”,能领悟佛法,把握佛法的意义,不过也只是对佛教表面意义的一种了解。
大乘禅是“依法修行”,能按照正法进行修行,很多大乘禅师都是这样做的。
最上乘禅则是“万法尽通,万法具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
最上乘禅实质上是一种对佛教根本精神的全面把握,“万法尽通,万法具备”就是说明这一点。
再说“一切不染,离诸法相”。
一般修行求解脱的人,大多以分别见设想有一个彼岸、菩提、涅槃在那儿,因此就想求得菩提、涅槃,到彼岸去。
禅修与精神分析的自我探寻
感 的 出现解 释 为认 同过 程 的最终 产 物 , 在此 过 程 中会 学 且
到认 取某 些构 成 同一性 经 验 的五 蕴 ( 蕴 、 蕴 、 蕴 、 蕴 、 色 受 想 行
无我。
性循 环 , 让 这样 的个 体无 法 分清 楚 幻 想 和 现 实 。这 种 分清 也 楚 真实 和幻 想 的能 力是 禅修 的 基础 。
由此可见 , 对于不 同层次的 自我结构治疗 目标和技术也
要有所不同。很多情况下 , 诸如早期依附和联结 的失败导致
的孤僻和精神失常的人格结构 、 自我分化失败导致的精神分
裂 症 、 体 和 客体 整 合 失 败 导 致 的边 缘 障 碍 等 , 自 治疗 的 首要 目 是 要建 立结 构 , 标 而非揭 露 压抑 。需 要通 过 整合 矛 盾 的 主 客 意象 和情 感 , 立 自体 与 客 体 的恒 定 性 , 建 以帮 助 个 体 在 面 对 失望 、 困扰 和 失 落 时 , 与 客体 保 持 稳 定 的 关 系 。对 于这 仍
崭 新 的两人 关 系 , 获得 过 去他 们在 早 期 发 展 危机 时 所 没 能拥 有 的能 力 , 无 法 通 过 禅修 达 到 。 因为 对 于 禅 修 而 言 , 有 这 具
一
步的运作都会被立 即纳为只是注意的对象 , 而不加 以压制或
探索 。 () 2 无稽 查 。任何 一 切 的思 想 、 受 和感 觉 都 被 允 许去 感 觉察 , 而不 加 以拣 择或 区分 。这 在 某种 程 度 来 说 当然 是 一种 目标 或结 果 , 而非 一 种 从 最 外 围 开 始 练 习 的 技 巧 , 就跟 自由 联想 能力 被 说 成是 成功 分析 的结 果 一 样 , 它是 要 学 习 的 。跟 精神 分析 中 自由联想 的基 本 规则 一 样 , 强行 设 定 任 何 督查 不
完形治疗理论的渊源
完形治疗理论的渊源完形治疗理论主要渊源有三:第一是精神分析,完形治疗从中撷取一些与内在生命有关的主要原理。
着重个人成长、经验和责任的人本主义、全人观、现象学与存在主义著作为第二个渊源。
完形心理学则是第三个渊源,完形治疗当中的完成、解决和整合的范型来自于此,同时也是处理未竟事宜的基础。
另外,除了以上三大渊源,完形治疗也受到禅宗、勒温的场域理论、葛斯坦的机体心理学影响及心理剧、身体治疗等流派的影响。
波尔斯曾在日本一间禅寺挂单数月。
禅宗教导我们以「净眼」观之,期待能见到事物原貌而非个人的预期或记忆。
虽然禅宗的发展比现象学早了好几世纪,但两者都避开诠释和理论,着重直接经验。
跟这个教派一样,波尔斯也非常重视明显可见之处,而不去寻找下意识的肇因。
根据现象学派的理论,唯有透过当下的描述,才能了解一个人的经验。
现象学的方法企图让我们解除评断、解释和预期的束缚,直见事物的本貌。
就这个层面而言,它与禅宗不谋而合。
完形治疗理论完形治疗的基本前提是:生命的一切发生在当下,不在过去或未来;当我们沉浸于过去或幻想着未来时,就不算全然活着。
活在当下让我们能够为自己所说的话、所做的选择一及所采取的行动负责;全然活在此时此地带给我们更多直接面对生命、无惧于展现生命力的激励、能量和勇气。
完形治疗的焦点是现象(what)和过程(how)而非原因(why),为什么的答案只提供解释和借口,却会让人失去生命的主宰权和责任感;而什么和如何的答案则能增加觉察,有助于我们去看到自己在做什么,是怎么做的。
觉察,非责难也非解释,更能带来自我驾驭。
当一个人透过完全的觉知、生机盎然的接触而诚实面对自己与存在的本质时,成长和改变会是自然且无可避免的结果。
存在最本质的矛盾之处在于,当这个人面对并且完全地成为自己本然的样子,而非试图成为他不是的样子时,改变自然发生。
完形治疗师并不会将改变本身当作目标。
治疗师的工作是帮助案主发展出他自己的觉察,并与他当下的样子做完全的接触。
谁的精神分析与谁的禅宗——关于弗洛伊德到弗洛姆与佛教到禅宗的对比分析
向 了他 自己 . 即“ 人道主义精神分析” 的 理论 。另 一 方 面 , 他
把禅宗称为 “ 印 度 理 性 与 抽 象 性 同 中 国 的 具 体 性 与 现 实 主 义相融合 的产物” 。 『 l 阳 但 他也承认 “ 对 禅 宗 思 想 作 系统 描 述. 这 一任 务超 出我 的 知识 与经 验 ”。 这 就 造 成 了 两处 混 淆。 一 方 面 没 有 区 别 弗 洛 伊 德 精 神 分 析 的 传 统 与 弗 洛 姆 改 造后 “ 人道 主义 的精 神 分析 ” , 另 一 方 面 没 有 区别 传 统 佛 教① 与 禅宗 的思 想 。 本 文 拟 就 此 问 题 加 以 区 分 , 不 再 赘 述 精 神 分 析 与禅 宗 的众 多 相 似 性 。 而是 把 目光 集 中到 弗 洛 伊 德 与 弗 洛姆 的理 论 核 心 . 更 明晰 地 论 述 自弗 洛 伊 德 到 弗 洛 姆 的 精 神 分 析 发 展 与佛 教 到 禅 宗 的 发 展 之 间 的 比较 分 析 。
吕 昂
( 南京大学 哲学系, 江苏 南京 2 1 0 0 9 3 ) 摘 要: 精 神 分 析 学 派 的理 论 与 佛 教 思 想有 一 定 的 相近 之 处 , 弗洛伊 德 的理 论 核 心 可 以从 人 性 论 、 文明观、 宗教 性 几 个 角
度 找 到 与佛 教 的 共性 。在 对 比 中可 以发 现 , 弗洛 伊 德 的 思 想接 近 原 始佛 教 , 弗洛 姆 的 思 想 贴 近 禅 宗 , 二 者 的 转 变 与 原 始 佛教 到 禅 宗 的转 变是 有 相似 性 的 。 关键 词 : 精神分析 ; 弗洛 伊 德 ; 弗洛 姆 ; 原 始佛 教 ; 禅宗
中 图分 类 号 : B 1 ; B 9 4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 9 0 0 4 ( 2 0 1 3 ) O 1 — 0 0 1 2 - - 0 4
禅宗与精神分析
2
东西方宗教的理性思想悖论
▪ 19世纪对有神论观念的抛弃,是件不小的成就,地球不再是 宇宙的中心,人丧失了由上帝所指定的支配其他被造物的中 心角色
我相信我看见了,但实际上我仅仅是看见了文字;我相信我感受到 了,但实际上我仅仅是思想到这些感受
用头脑思想的人是异化了的人,是生活在洞穴里的人 知性知识作为科学技术成就的一个条件而日益为人们所重视,随之
而来对学识和教育的重视,词汇便日甚一日地取代了经验
11
解除压抑
▪ 意识到那些本来是无意识的东西,并从而扩大 一个人的意识领域,这就意味着接触现实,并 在这一意义上把握真理
▪ 人放弃了如父母般伸出援助之手的上帝的幻象,但同时也放 弃了一切伟大的人道主义宗教的真正目标:克服一己之我的 局限,达到爱、客观、谦和,尊重生活从而使生活本身成为 生活的目的,使人成为其潜能得以实现的人
▪ 西方的一神教对超验的天父-救主这种观念表示强烈的向往, 为了克服人类生存中的无助状态,信仰以上帝为象征的父母 并仰赖他们的帮助
▪ 用知性去支配自然及所生产的越来越多的物品,成为生活的 最高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人把自己变成了物,生命变为财 物的附属,存在(to be)被占有(to have)所支配
▪ 在西方文化的源头--无论是希腊还是希伯来,生活的目标是追 求人的完美;而在现代人这里则是追求物的完美,以及如何 创造它们的知识
▪ 对于那些在异化中受苦的人,治疗并不在 于使他免除疾病,而在于使他获得幸福安 宁(well-being)
5
禅学与精神分析
禅学与精神分析禅宗是从佛教里发展而来,禅宗是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宗派。
禅宗,是佛教禅定之学的通称,包括禅宗之学在内禅定在佛教修持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禅宗“见性成佛”之道也无不是统摄于禅。
佛教认为,通过“禅”的修习可以“探究身心世界之奥秘,认识自己,开发本性潜能,激发出般若智慧,解脱生死为中心的一切系缚,解决人本性中绝对自由之追求与客观现实的矛盾,达到“常、乐、我、净”的涅架彼岸,从而净化人心,让个人获得更好的发展。
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他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自由联想、释梦,他认为人的行为受潜意识的控制,一个人的发展决定于早期经验,他认为有心理问题的人主要是由于性压抑,他支持泛性论。
其后的荣格、阿德勒以及弗洛姆、霍妮等的学说都是非泛性论,属于新精神分析而弗洛伊德的学说被归为经典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治疗方法的基本疗法就是自由联想,可以阐释为认识你自己,心理医生的义务就是引导你,在认识的过程中坚持下去,知道找到自己问题所在。
禅宗是东方的文化产物,确切的说是中国思想和文华产物,但是在近代以后,禅宗逐渐传入西方,尤其是于19世纪末叶传到欧美等地产生了影响。
在20世纪40年代,随着大工业社会的发展,西方社会的人们生活在压力和紧张之下,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枯燥而痛苦,除了求救与心理学外,渐渐被东方的佛教、禅宗产生了兴趣。
20世纪50年代以后,禅宗在西方获得的更大的发展。
人们学习禅宗的静修方法,参禅、学禅、打坐等,以求在学禅的过程中获得心灵的宁静。
除了忙碌于工作的人外,西方大学校园里也兴起了学习禅宗的热潮。
最早探究心理学与佛教的人是心理学家荣格,他对西藏的密宗进入深入的研究,探索东方的佛教与西方心理学的关联,他的分析心理学体系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
而实际上,整个西方的精神分析以及广义的动力心理学治疗、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和格式塔心理治疗,包括罗杰斯、马斯洛、霍妮、弗洛姆、拉康等都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分析和禅宗开悟—弗洛姆著现代美国精神分析派心理学家弗洛姆,对由日本铃木大拙等传入西方的临济禅与精神分析进行了相当深入的比较研究。
在〈精神分析与禅〉一文中,弗洛姆认为精神分析变无意识为意识的实验性方法虽然与禅家的开悟之道不同,但若把弗洛伊德变无意识为意识的原则推到最后,就接近禅宗开悟的概念。
弗洛姆以西方人代表者的口气,对东方的这一珍贵礼物表示感谢。
同时,他也认为:精神分析对学禅者也具有重要意义,精神分析揭示无意识的方法若推至尽头,有可能成为开悟的一个步骤,精神分析可能有助于学禅者避免假开悟的幻象,避免那种把开悟纯粹建立于主观之上的、建立于一种精神病现象或自我诱导的恍惚状态的基础之上。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马斯洛通过对“自我实现者”实例的观察分析及自己的内省体验,说生活在人生目的和内在价值意义上的“超越性自我实现者”的最大特点,是“时常具有统一的意识和高原体验,有着或曾有过同启迪、顿悟、了然于心相伴随的高峰经验,这种启迪、顿悟和了然偶或甚至经常改变他们对世界和自己的看法。
所谓“高原体验”,指宁静、沉思的心态,有如佛教禅思中的正受。
更为高级的“高峰体验”,则近于禅宗的开悟,这种体验常包含神秘感、神圣感,令人心醉神迷,达到相对忘我的境地,超越时空,感到自己的力量臻于顶峰,比任何时候都更富创造力和责任感,轻松自如,快乐无比,情不自禁地表达自己对“存在性认知”的体悟,说出类似诗人、哲学家、禅师的语言,马斯洛甚至用佛家的“涅磐”来称呼这种体验。
马斯洛认为这种体验足以改变人的世界观,使人格发生良性质变,对社会公众极为有益。
达到这种高峰体验的途径,自然无过于佛家的顿悟样。
佛家关于“无我”与佛性“真我”的哲理,及在禅思中观无我的方法,足以弥补人本主义心理学易滋长个人主义之弊端,促进人的自我实现朝着有益于社会的方向发展。
一、当今精神危机与精神分析的作用美国:弗洛姆在展开这一课题之始,我们必须反省在这生死存亡的历史时期,西方人在精神上所经历的危机,以及精神分析在这一危机中所起的作用。
虽然大部分西方人没有自觉地感受到(可能大多数人永远不会站在激烈批判的立场上意识到这一危机)他们正经历着西方文化的危机,但至少有一部分持批判态度的观察者已承认这一危机的存在,并了解它的性质。
这一危机可描述为诸如:“不安”,“厌倦”,“时代病”,“麻木不仁”,人的机械化,人与自己、与他的同胞。
与自然界异化。
人追逐理性主义,已到了使理性主义变得完全非理性的地步。
从笛卡尔以来,人就日益将思想与情感分离;人们认为只有思想才是合理的,而情感本质上即是非理性的。
人被劈成两半,一半是知性,这被认为是真正的我(1),它要支配另一个我(me),如同支配自然一样。
用知性去支配自然及所生产的越来越多的物品,成为生活的最高目标。
在这一过程中,人把自己变成了物,生命变为财物的附属,存在(to be)被占有(to have)所支配。
在西方文化的源头——无论是希腊还是希伯来,生活的目标是追求人的完美;而在现代人这里则是追求物的完美,以及如何创造它们的知识。
西方人现在处于一种不能体验情感的人格分裂状态,因而感到焦虑、抑郁和绝望。
口头上他仍把幸福、个人主义和首创精神视作生活的目标,但事实上他并没有目标。
若问他为什么活着,他这一切奋斗到底是为什么,他会感到困惑。
有人会说是为了家庭而活,有人会说是为了“玩乐”而活,另外一些人则会说是为了赚钱而活,但在实际上,没有谁知道为什么而活;除了想逃避不安全感与孤寂感之外,他没有任何目标可言。
的确,今日进教堂的人比以往更多,宗教书籍亦颇为畅销,人们比以往更多地谈到上帝。
但这种宗教现象只是掩盖着深处的物质主义态度和非宗教的态度,这种现象可理解为对19世纪倾向(以尼采“上帝死了”的名言为特征)在意识形态上的一种反动,这种反动导因于人们的不安全感和认同感。
实质上,在这种现象里找不到真正的宗教态度。
从某个角度看来,19世纪对有神论观念的抛弃,是件不小的成就。
人们向现实迈出了一大步。
地球不再是宇宙的中心;在一切被创造物中,人丧失了由上帝所指定的支配其他被造物的中心角色。
从新的客观现实来研究人的潜藏动机,弗洛伊德认为对全知全能的上帝的信仰,乃植根于人类生存中的无助状态。
人为了克服这种状态,便只能信仰以上帝为象征的父母和他们的帮助。
他认为,人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伟大导师的教导,父母、朋友和爱人洋溢着爱的帮助虽能帮助他,也不过是帮助他勇敢地接受生存的挑战,并全力以赴地回应这一挑战。
人放弃了如父母般伸出援助之手的上帝的幻象,但他同时也放弃了一切伟大的人道主义宗教的真正目标:克服一己之我的局限,达到爱、客观(objectivity)、谦和,尊重生活从而使生活本身成为生活的目的,使人成为其潜能得以实现的人。
这些既是西方各大宗教的目标,也是东方各大宗教的目标。
但是,东方没有超验的天父-救主这种观念的负担,而西方的一神教却对这一超验的观念表示强烈的向往。
道教和佛教在合乎理性与现实主义方面,优越于西方宗教。
他们能够如实地、客观地看待人,因为没有别人,只有“觉者”才能作人的导师;而人们之所以能被他们引导,乃在于人入内心里皆有觉醒与开悟的能力。
东方的宗教思想——道教与佛教,以及两者的结晶禅宗,所以对当今西方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原因即在于此。
禅宗帮助人们为其生存问题寻找答案,这个答案本质上同犹太教一基督教的传统答案并无二致;但禅宗的答案却不违背理性、现实主义与自主性,这正是现代人的极其可贵的成就。
东方的宗教思想比西方的宗教思想更合乎西方的理性思想,这的确是耐人寻味的悖论。
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概念中的价值与目标精神分析典型地表现了西方人的精神危机以及谋求解决这一危机的意图。
在精神分析学说的最新发展中,在“人道主义”的或“存在主义”的分析中,明显地呈现出这一趋势。
但在讨论我自己的“人道主义的”概念之前,我要说明的是,与大多数人所认为的完全相反,弗洛伊德本人的体系超出了“疾病”与“治疗”的概念,关系到人的“拯救”,而不仅仅是对精神病人的治疗。
从表面上看,弗洛伊德是新精神病疗法的创始者,他的主要兴趣和毕生为之努力的主题也在于此。
但是,若进一步观察,我们可看出在对神经症进行治疗的医疗观念背后,有着一种完全不同的兴趣,这种兴趣弗洛伊德很少表明,很可能连他自己都未曾意识到。
这一隐藏的思想并不涉及精神疾病的治疗,而是涉及一种超出疾病与治疗观念的东西。
这种东西是什么呢?他所发起的“精神分析运动”的性质是什么呢?弗洛伊德对人类未来的看法是什么呢?他的运动赖以建立起来的教条又是什么呢?弗洛伊德对上述问题最明确的答案可能是:“哪里有本我(id),哪里就得有自我(Ego)。
”他的目标在于用理性控制非理性的、无意识的欲望,在于使人从他的无意识力量中解放出来。
人想控制自己的无意识力量,就必须对之有所认识。
他的目标是对真实有恰如其分的知识,这种知识乃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指路明灯。
这些目标是理性主义、启蒙哲学与清教伦理的传统目标。
不过,当宗教与哲学以一种可以称之为“乌托邦”的方式提出了这些自我控制的目标后,弗洛伊德却是(或自己相信自己是)第一个通过无意识的探测把这些目标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并指出如何实现这些目标的人。
弗洛伊德代表了西方理性主义的顶点,与此同时,他又以他的天才克服了其中虚假的理性主义与肤浅的乐观主义方面,创造性地把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起来。
而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以其对人的情感的非理性方面的热衷和崇尚,本来是与理性主义相对立的。
至于对个人的治疗,弗洛伊德比一般人所想象的更为关心哲学与伦理上的目标。
在《精神分析引论》中,他谈到某些神秘实践用来导致人格根本转变的种种尝试。
他接着指出:“我们不得不承认,精神分析的治疗结果亦选择了类似的方法。
其目的在于加强自我(EgO),使其日益从超我(Super-Ego)中独立出来,扩充其视野,以便从本我(Id)中夺取更多的地盘。
哪里有本我,哪里就得有自我。
这是一种像开拓须德海②一样的文化工作”。
他又以同样的口吻说道,精神分析疗法意在“把人从神经症症候、压抑及变态性格中解放出来”。
他也同样看到,精神分析者的作用并不限于作一个“治病”的医生。
他说:“精神分析者必须在某种意义上处于超然的地位:在有些分析情境中,他是患者的楷模;在另一些情境中,他得做患者的教师。
”他又写道:“‘最后,我们不可忘了,分析者与患者的关系,建立在对真理的爱上面,即建立在对现实的认知上,它排除任何形式的虚伪与欺骗。
”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概念中,还有一些超越通常疾病与治疗概念的因素。
熟悉东方思想——特别是禅宗——的人,将会注意到下述因素与东方思想中的概念并非无关。
首先要指出的是弗洛伊德关于知识导致转变的概念,他认为理论与实践密不可分,在认识自己这个行为中,我们也就改变了自己。
毋庸赘言,这一观念同弗洛伊德当时和我们这一时代科学心理学的概念有多大的不同,在这种科学心理学中,知识本身仅停留在理论上,对知者却没有转变的作用。
弗洛伊德的方法还有一点与东方思想(特别是禅宗)密切相关。
弗洛伊德并不赞同给有意识的思想体系以高度评价,而这恰恰是现代西方人的典型态度。
相反,他认为我们有意识的思想只不过是我们整个精神过程中的一小部分,同渊源于内心深处的巨大力量相比,实在微不足道;这种力量是隐秘的、非理性的,同时又是无意识的。
为达到对人的真正本性的洞察,弗洛伊德用自由联银的方法,打破有意识的思想体系。
自由联想绕开逻辑的、有意识的、通常的思维方式,它把我们导向人格的新渊源,即无意识领域。
不管对弗洛伊德无意识领域的内容有什么样的批评,事实上他已因强调自由联想方法,而超越了西方通常的理性思维模式这一基点,从而转入新的趋向,这在东方思想中已有更彻底更长足的发展。
还有一点是弗洛伊德与当代西方态度完全不同的。
这里指的是,他愿花费一年、两年、三年、四年、五年,或更多时间为同一个人做精神分析。
这种疗程事实上使弗洛伊德受到诸多非议。
毋须多说,我们应当力求使精神分析尽可能迅速有效;但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弗洛伊德有勇气说为一个人花费穷年累月的时间是有意义的,只要这种努力能帮助他了解自己。
从功利观点、盈亏的角度来看,这样做是不值得的。
人们会说,从社会效果上看,为了一个人的转变花费这么多的时间去做这样一种冗长的分析,是不值得的。
要理解弗洛伊德的方法,只有超越现代的“价值”观念,超越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的现行观念,超越收支平衡表。
如果我们认为一个人不可与任何物相比拟,如果他的解放、他的安宁、他的觉悟——无论我们愿意使用什么样的说法——乃是我们的“终极关怀”本身,那么我们就不能用时间和金钱来量度这一目的。
提出这样一种寓含着对一个人巨大关切的方法,是具备着远见卓识和勇气的,尤为重要的是,它所体现的态度超越了西方的传统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