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讲:老子的以弱胜强之道

合集下载

论老子的军事思想

论老子的军事思想

论老子的军事思想摘要:《老子》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军事哲学思想。

“柔弱胜刚强”是老子战略思想的核心;后发制人是老子战略思想的基本方针;以奇用兵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手段;“知人”、“自知”、“胜人”、“自胜”是老子的军事指挥原则。

而且, “不以兵强天下”的朴素唯物主义战争观、“天之道, 不争而善胜”的军事认识论和“以奇用兵”、“柔弱胜刚强”的战争指导思想, 虽有其时代的局限性, 但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深入发掘老子的军事哲学思想, 取其精华, 避其糟粕。

关键字:老子思想军事反战柔引言: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一、老子与《老子》1老子与《老子》简介(约公元前571~公元前471),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 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这本书。

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老子哲学》主要思想老子的思想体现在人生的哲学上时,就是无欲——无私、无为——无争,前者是修己的根本,后者是处人的原则,因为无欲所以能够知足,因为不争说以能够谦和;知足者常乐,谦和者者受益。

《老子》解读:道家谋略的三大原则

《老子》解读:道家谋略的三大原则

《老子》解读:道家谋略的三大原则老子既是哲学家又是谋略家,古代帝王将相、文人学士从《老子》学谋略的不会比学哲理的少,老子的谋略思想,发展为“黄老之学”,形成了“人君南面之术”等,成了古代权谋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十分深远。

老子所创立的道家谋略,与儒家、法家、兵家、纵横家等的谋略思想共同组成了先秦丰富的谋略文化思想,成了中国智慧的突出代表。

而且,老子所创立的道家谋略堪称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智慧的理论之一。

还有,道家的谋略比儒家谋略影响面更广。

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无论是在朝的还是在野的,无论是将帅还是士人,都对道家的谋略很有兴趣,受其影响;道家谋略比法家、兵家和纵横家的谋略更温和,更善意,更守基本德道底线。

秦始皇用法家谋略,虽统一六国,但使广大民众遭受到血与火洗劫,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汉初文帝景帝采用道家的“无为而治”策略,却是民众得以在遭受楚汉战争的残酷浩劫之后,能有机会休养生息,分享“文景之治”的成果。

老子推崇顺其自然,主张回归素朴纯真状态,而兵家研究战争,重视“诡道”,钻研“用间”(间谍),纵横家通过纵横捭阖和权变雄辩来争名争权争利,老子的智谋是不是比法家、兵家、纵横家等的谋略更有善意呢?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的确提倡谋略,但道家的谋略是来自于自然之道,虽也将策略,如“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等,但毕竟比其他学派的阴谋家相当少了一些险恶诈术等,道家智慧更重视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和因势利导,是很值得重视的古代谋略。

老子像那么,老子的道家谋略的主要理论是什么呢?下面,分析道家谋略的三大原则,即“无为而治”“反者道之动”和“知其雄守其雌”,与读者朋友一起探索。

第一,老子主张坚持“无为而治”谋略原则。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重要理念,正是“道法自然”的本性演绎出“无为而治”的道家谋略原则。

“道”是自然而然运行的,因而,顺“道”的行为,自然也就是“无为”。

“无为而治”这一概念,其实孔子也说过,他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老子》七十八章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老子》七十八章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老子》七十八章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七十八章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原文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

正言若反。

注释秘解1、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

以水比道,已前见于八章,“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言水的特性品格与道极其相像了。

故,言水实为言道,赞水实是赞道。

本章则以柔弱为中心,言水性至柔至弱,然而滴水可以穿石,狂滔汹涌能够摧毁一切,故曰“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此例说明,对任何事物的认识,不可只看其表面而不见其实质,柔弱只是水的外像,而其实质则是柔里藏刚,弱中有强。

水如是,万事万物莫不如是。

道是比水更柔更弱之物,无形无象,因而其攻坚克强之能,真不知还要比水强过多少倍!前言者为水,而实在是指道,切莫真以为言水为宜。

其无以易之,累赘,与“莫之能胜”雷同,故不似老氏原文。

2、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柔弱胜刚强之事之理,自古(老子很早以前)就已见已知,然而没有人真的去实行。

当然,对此话并不可太认真,如果真的一个人都没有去实行,那么就不会有古代的圣人了。

作者之言,只不过是状其极少有人去做而已。

所谓实行者,是去刚强而返至于柔弱,亦即是不为世而为道。

莫不知者,道之能,道之用;莫能行者,不能为道成道。

为何莫能行?还是因为人的求生之厚。

因为去刚强而返回柔弱而为道,必须先去其名和利,无名无利则生如何能厚?故此,人莫愿为。

而愿为者,必是深知真知其理,才会舍此生之厚而取彼生之薄,舍此坚强而取彼柔弱,舍其后天而取其先天。

真能实行者,便真能至于长生久视、出神入化、至大至刚之境地。

故前谓之曰“后其身而身先,忘其身而身存”。

古言:非大智大勇不能为道,语不虚矣。

以上为前部分。

3、后部分,“故圣人云”至末。

故,从上之“柔弱”论述而得出下之结论。

老子哲学论文论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老子哲学论文论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主题:论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摘要:老子的辩证法,不是简单地猜测和比喻,而是进入理性的说明论证:第一、老子肯定世界上的事物不是铁板一块。

而是遍普存在着对立的,存在着一个肯定,必然存在着一个否定。

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他首先揭示了对立存在普遍性,从而提出了矛盾的普遍性。

第二,进而提出世界万事万物是动的,是运动变化的。

动因是事物内部存在对立面,对立面的作用促进了事物的运动,“反者道之动”,准确地说明了相反两个方面的斗争或相反的两种作用,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根据。

第三,矛盾的两个方面并非绝对对立。

老子进而揭示了对立面的相互依存性,渗透性、同一性,提出“相反相成”的矛盾论思想,“万物负阴而抱阳”肯定事物的内在矛盾。

第四,老子提出反是事物变化的遍普规律,而柔弱是运用道而使事物保持相对长久的关键。

反是不可避免的,但柔弱是可以延缓反的到来。

关键词:老子哲学朴素辩证法对立矛盾规律正文:第一部分:概述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

约生于前571年。

老子即老聃,生卒年不可详考,约生于公元前580年(周简王6年0,约死于公元前500年(周敬王20年)。

史载,曾任周王朝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晚年见周王朝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过着隐居生活。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始祖。

1.1老子学说的产生春秋战国时期,农民小私有者,自从公社解体后是一直存在的人数众多的阶层。

在社会剧烈变动的时代,逃亡的奴隶,被大国吞并的小国的降为皂隶的贵族,都有成为自由农民的可能,农民小私有者阶层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有扩大的趋势。

老子书中小国寡民反对剥削农民平均主义等思想都反映了当时农民小私有者的愿望。

他们没有政治特权,受剥削,有反抗压迫的要求,但又不是一无所有,并非处于社会的最低层,所以其革命性不彻底、不坚决,只要统治者对其不太苛刻,能保持其现有的经济地位就知足常乐了,老子的哲学正是反映了当时这个阶层的要求和愿望。

老子以柔弱胜刚强

老子以柔弱胜刚强

老子以柔弱胜刚强*导读:在老子看来,柔弱具有一种内在的生命力,不是虚弱,不是脆弱,而是柔韧,有一种不断发展、成长的生机,必定能战胜"强大"。

……从童年开始,李耳就对水产生了特殊的感情。

他的家乡就在安徽的涡河边。

涡河是一条美丽的河流。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

没有水,就没有万物;没有水,就没有人类。

水表面上柔弱无力,却又有势不可挡的力量。

看着这似乎矛盾的水,童年李耳开始了深深的思考。

这一思考过程是漫长的,其实老子的一生,都是在思考这个问题:水如此,为人处世何尝不是如此?"柔弱胜刚强"的道理,老子的老师常枞也曾跟他讲过。

有一次,常枞问老子自己的舌头在不在,老子答在;他又问牙齿,老子答没有了。

常枞问李耳这样答的理由,李耳回答说:"老师您年纪大了,舌头还在,是因为它柔软;而牙齿掉了,是因为它刚强。

"常枞在肯定李耳回答的同时进一步启发他,这个道理不仅对舌头、牙齿如此,对天下万事万物都同样适用。

《老子》的七十八章对"柔弱胜刚强"作了阐释:"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第七十六章由水而人,而草木,说人活着的时候柔弱,死了变得坚强。

万物草木活着的时候柔脆,死了变得枯燥。

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存一类。

由于看到树木强大会折断,从而推断军队强大就会覆灭。

《吕氏春秋不二篇》中载:"老聃贵柔"。

守柔、处弱是《老子》中的决胜之道。

在老子看来,柔弱具有一种内在的生命力,不是虚弱,不是脆弱,而是柔韧,有一种不断发展、成长的生机,必定能战胜"强大"。

因为,"强大"也就意味着已在走向死亡物壮则老。

像水那样柔弱,那样趋下,那样平而后止;像水那样深沉平静,那样不求报答,那样洗涤污秽,正是为了"胜刚"、"胜强"。

弱胜之道

弱胜之道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认为,柔弱胜刚强。

处于弱势而把自己摆在低下的位置,守柔弱之势、沉心敛气、辨识先机、不立危墙之下、化解危机于未萌,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其境遇反倒比处于强势地位要好。

此“弱”非彼弱,此弱可谓外柔内刚、弱于形而强于神,是故柔弱可以胜刚强。

所以,儒家、道家都教人不要过刚,过刚则易折。

水处在低下的位置,其纳入的支流不都是干净清爽的;降尊纡贵、以退让求共荣有时也会被误解、被人视为愚钝可欺。

只有真正悟道、以水德立命的人,才能坦然受之、泰然处之、不计一时得失,虚怀若谷、延纳百川才能成就江河之博大、泰山之高峻。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老子说,为社稷主,为天下王,必然要忍辱受诟,最后到达大道无形的至高阶段。

古今中外历史上的“柔弱胜刚强”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星河中,秦王嬴政也许是最璀璨的一颗。

他13岁即位,39岁称帝,9年灭了战国七雄中的其他六个国家,在政治上开创了大一统的文化,经济上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规模经济效应。

秦始皇灭六国建立秦王朝、修万里长城、推行郡县制、收缴民间兵器、焚书坑儒等等,用的都是强权,当时的秦始皇及其宗室勋亲比那些反抗力量不知强大多少倍,于是秦始皇就根据这种物质力量对比下了判断:秦王朝将凭借强权力量,永生永世地传下去。

结果如何呢?“祖龙死而地分”,秦王朝只存在了短短的46年,传到二世胡亥时就灭亡了。

秦王朝短暂的历史犹如一场壮观的烟火:从功可强成、名可强就、普天之下惟我独尊到陈胜、吴广揭竿而起,诺大一个秦王朝顷刻之间分崩离析;从强胜到二世而斩,验证了强者易折、“柔弱胜刚强”这个道理。

汉高祖刘邦到汉初的几任皇帝,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与秦王朝相反的例子。

秦末年间的“楚汉相争”,刘邦最终战胜“西楚霸王”项羽,将“柔弱胜刚强”演绎得淋漓尽致。

但是经过秦末的连年征战,刘邦得到的是一个百业凋零、百废待兴的战后残局。

对此,汉高祖刘邦到汉初的几任皇帝都吸取了秦王朝强权、暴政的教训,在“清静无为”的指导思想下,经过汉初几十年的休养生息,终于开创了被司马迁称为“德至盛也”的文景之治。

对老子道德经的认识和理解

对老子道德经的认识和理解

对老子道德经的认识和理解老子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被誉为中国道教经典,同时也对中国哲学、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我对老子道德经的认识和理解。

老子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道”。

老子将“道”视为宇宙的根源和自然秩序,它是一种包容万物的普遍力量。

老子认为,人们应该与道相应,追寻它的本质和方式,从而实现个人的修行和社会的和谐。

与此相对应的,老子强调了“无为而无不为”的概念,意味着顺应自然,不做违背道的事情,实现心灵的平静与自由。

老子道德经提倡“至柔”的思想。

老子认为,柔和温顺的力量胜过强硬和暴力。

他提出了“柔弱胜刚强”的观点,强调了柔韧性和包容性在社会治理和个人修行中的重要性。

他指出,柔软的水能够克服坚硬的石头,暴风雨过后,柔弱的草木能够重新生长。

乐观、宽容和柔软的品质对个人和社会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老子道德经还强调了“无为而治”的原则。

他主张在领导和管理上,要尽量减少过度干预和控制,而是以善意、自由和信任的态度引导人们。

他认为,真正的领导者应该像水一样,无为而治,不做过多摆布,从而能够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合作,实现真正的领导力。

老子道德经还涉及了个人修行和道德准则的问题。

老子强调了自我反省的重要性,提出了“反求诸己”的观念,认为人们应该时刻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所追求的目标,以求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坦然。

他还指出适度和谦虚的重要性,反对过度追求物质与权力的欲望,提倡心灵的平衡与自我反省。

综上所述,老子道德经是一部富有哲学思想的著作,其核心思想和价值观一直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它提出了追求与自然相应的道德准则和修行方式,强调柔软胜过刚强,主张无为而治的领导原则,并强调个人修行和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老子关于刚柔的论述

老子关于刚柔的论述

老子关于刚柔的论述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刚和柔是对立而又互相依存的两个概念。

刚柔之道需要在不同事物之间寻求平衡,以达到和谐的境界。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刚和柔是相对而言的。

刚是指坚硬、强硬、有力量的性质,而柔则是指柔软、灵活、具有弹性的性质。

无论是刚性还是柔性,在特定的情境下都有作用和意义,而二者之间的平衡则是实现和谐共存的关键。

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到“柔弱胜刚强”。

这句话表明了柔性的优势,并强调了柔性力量的特性。

刚强的力量常常被其自身的硬度所限制,而柔弱的力量则能够渗透,并在细微之处寻求突破。

就像大河之水能够顺势而下,融入万物,这正是柔性的特质。

然而,在老子看来,刚柔之道并不是仅仅偏向柔性,而是要在刚柔之间寻求平衡。

在《道德经》第二十六章中,老子写道:“强盛处下,柔弱处上。

”这句话强调了刚柔力量之间的互补性。

有时候,我们需要表现刚强的一面来解决问题,而在另一些情况下,我们则需要以柔弱之态来顺应事物变化。

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发现刚柔之道的力量。

就像弓箭的使用一样。

弓的身体必须具备一定的刚性,才能够发射箭矢,并将其快速传递出去。

但是,如果弓过于刚硬,它就会变得不可靠且易于断裂,从而导致功能丧失。

因此,弓的刚性和柔性要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平衡,才能够发挥最佳的效果。

在人际关系中,刚柔之道也同样适用。

如果一个人过于刚强,始终坚持己见,可能会导致他人的反感和冲突。

但是,如果一个人过于柔弱,不能够坚守自己的立场和原则,也会让他人失去对其的尊重。

因此,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我们需要进一步培养刚柔之道,既要保持自己的立场,又要能够倾听他人的想法,以实现互利互惠。

总而言之,老子关于刚柔的论述中强调了这两个概念的相互依存和互补性。

刚柔之道不仅需要在个体中追求平衡,也需要在社会关系中寻求和谐。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需要不断地探索刚柔之道,以追求更加平衡和谐的状态。

《道德经》中的强者示弱之道

《道德经》中的强者示弱之道

《道德经》中的强者示弱之道
《道德经》中的强者示弱之道,实际上是老子对于自然法则的深度洞察与诠释。

在《道德经》中,老子观察到,柔弱常常胜过刚强,因为柔弱代表着生命力和适应性,而刚强则常常因为过于僵硬而容易受到伤害。

老子认为,真正的强者,不是那些外表强悍、气势汹汹的人,而是那些内心强大、善于示弱的人。

示弱不是软弱,而是一种智慧和包容,它意味着能够看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同时也能包容他人的缺点和错误。

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倡“守柔处弱”的哲学,他认为柔弱是生命的本质,而刚强则是生命的反面。

真正的强者,是那些能够顺从自然法则、适应环境变化、不逞强不斗狠的人。

他们懂得示弱,不轻易展现自己的力量和智慧,而是在必要的时候才展现出来。

这种示弱的智慧,在现代社会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人们往往追求强大和成功,却忽略了示弱的价值。

示弱能够让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与他人和谐相处,同时也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总之,《道德经》中的强者示弱之道,是一种深邃的人生哲学。

它教会我们如何以柔克刚、以守为攻,如何在生活中做到既强大又温润。

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一哲学,相信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会走得更加坚定和从容。

浅谈《老子》兵学思想

浅谈《老子》兵学思想

老子的兵学思想就是上善若水、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甚至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概括起来讲,就是英国军事学家李德哈特后来提倡的“间接路线”战争战略。

子的《道德经》一书,通篇短短五千余字,“无”字出现最频繁,比如无为、无名、无欲......许多人误以为老子的思想消极,不适合一心入世的有志之士。

殊不知《道德经》最后八个字“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一语道出了老子思想的精髓。

《道德经》一书,是有为,不是无为。

书中所有的“不为”,都是为“为”字准备。

老子的清静无为,应用到军事上,就成了绝妙兵法。

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可见老子反对战争,用兵是出于自卫,出于不得已,以慈为主。

慈有两层含意:一是不忍我的人民被敌人所杀;二是不忍敌人的人民被我所杀。

因而,我不会主动挑起事端,若敌人执意要来攻打我,才会应战,即所谓“不敢为主而为客”。

“轻敌几丧吾宝”,这个宝字,就是“吾有三宝”的宝字,慈为三宝之一,轻于开战,即是不慈,就失去了一宝。

故我虽应战,却不会主动开战。

我不开战,敌人却来攻击,该怎么办?老子的办法是守,故曰:“以守则固”。

万一敌人进攻猛烈,我实在守不住了,又该怎么办?老子就向后退,宁可退一尺,不可进一寸。

万一退到无路可退,敌人还要进攻,再不开战,我的军士将有性命之忧,就是不慈至极,即失了一宝。

到了此刻,我就不得不开战了。

我军步步退让,收敛到了极点,一旦爆发出来,势不可挡。

这个时候,我的军士,处处是死路,人人悲愤,唯有奋勇杀敌,才有生路,故曰“哀者胜矣”。

敌人的军士,遇着这种拼死抵抗的人,向前冲必死无疑,后退才有生路,出现这种情形,我军当然能够获胜,故曰“以战则胜”。

“坚强者死之徒”,敌人的兵,恃强者极,当然要失败。

《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同样是这个道理,故曰:“以奇用兵”。

韩信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即采用了这个作战策略。

老子“以慈用兵”,一守二退三攻,顺自然而行,不造不始,是正义战争,故“柔胜刚,弱胜强”,侵略战争“是以兵强则不胜”。

老子的弱为思想

老子的弱为思想

老子的弱为思想摘要:老子认为生命是人的最高价值和根本目的。

人类应该选择适合生命存在的生存方式。

在老子看来,人类关于自身生命的根本任务在于确立能够善待生命的生存方式。

老子以其道为宇宙的终极本体,以无为作为其道的根本法则。

老子认为人类作为道的产物应当效法道的无为方式。

无为即是做事处弱为或柔弱,柔弱方式符合人的生命特性,有利于生命安康长存。

关键词:老子无为守柔弱为“《庄子·天下篇》在评述老子思想时说:…以谦弱为天下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

?”在老子看来,柔弱既是符合其道的无为法则又适合人类生命的生存方式,能够保障人类生命的安康持久。

所以老子主张无为法则,以柔弱为生存方式。

在老子的深邃思想中的认识方面,老子通过分析事物的反面,弥补人们通常认识事理的单向度和肤浅性;实践方面,老子旨在以此论证其无为的主张,使人信奉其“无为”。

无为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它的提出既有哲学上的根据,又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入分析,因任自然且不恣意妄为。

弱为,则是子思想中无为方式的基本表现。

一、老子思想中的强、弱辩证观点。

老子从维护人类生命生存着眼,对人类在生存当中的有着强弱辨证思想的现象及其观点与人类的生存关系进行论述。

柔弱与刚强并不是绝对的,说明柔弱作为一种生存方式有利于人类生存,而坚强作为一种与柔弱对立的生存方式不利于人类生存。

(一)老子对“弱为”的形而上意义的诠释在常人来看,弱者是强者的征服对象,弱者屈服于强者是一条恒古不变真理。

在老子的思想里,他所强调的“弱”并不是事物的本质特征,而是一种表面形式的弱,是要通过表面的“弱”的表现来达到自身的修身养息,而以柔胜刚。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老子通过逆向思维的思考,得出了强与弱的辩证结论,认为弱和强是一对对立的但又有联系的辩证概念,强和弱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这正就如阴阳五行中的相生相克原理一样,相互克制但又相互依存。

《道德经》“柔弱胜刚强”怎么理解?国之利器为何不可以示人?

《道德经》“柔弱胜刚强”怎么理解?国之利器为何不可以示人?

《道德经》“柔弱胜刚强”怎么理解?国之利器为何不可以示人?开经语宣道贵德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此篇承接《道德经》“将欲弱之,必固强之”是有何含义?与兵法有何联系?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二段经文:柔弱胜刚强。

道一直以貌似柔弱的力量荡平一切不法和刚强。

柔弱胜刚强是老子的核心思想,但这里的柔弱只能理解为貌似柔弱。

道的力量是无处不在的(大道氾兮,其可左右),可名为小,可名为大,在凡夫看来是柔弱,但道如滚滚洪流,冲垮一切阻挡。

道是保护弱者的,道代表天罚。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欺凌弱者的不法者(为畸者)都不可能逃脱天网。

这是《道德经》后半部的主要思想之一。

“天下莫柔弱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七十八章),攻坚强者就是宝剑,能够把兕虎劈为两半,但抽刀断水水更流。

能够把凶猛的兕虎劈为两段的宝剑不能斩断柔弱的水。

道保护弱者,必将让刚强者毁灭。

第三段经文: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韩非子《喻老》正是用这一句来证明自己的强者理论。

“不可示人”被简单的理解为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

第一段《孙子兵法》“兵者,诡道也”和韩非子“不可告人”就彻底让后人把《道德经》和老子思想贴上了阴谋论的标签。

孙武是正常的兵法,而韩非子则是曲解老子思想,为自己的理论洗白。

西方的马基雅弗利与韩非子都是不择手段的倡导者,西方把不择手段者称为臭名昭著的马基雅弗利主义者。

利器和示人是指什么?王弼注:“利器,利国之器也。

唯因物之性,不假刑以理物,器不可睹而物各得其所,则国之利器也。

示人者,任刑也,刑以利国则失矣。

”王弼的利器就是有利于国家的手段。

对国家有利的,是依据事物之理而治理,没有看见手段,但国家事务已经各得其所,没有不妥,这就是国之利器。

示人就是用刑法威权施加于国民,只有愚蠢的国君才会用刑法来利益国家。

道德经中的强者示弱之道

道德经中的强者示弱之道

道德经中的强者示弱之道
《道德经》中的强者示弱之道主要体现在柔弱胜刚强和示弱求平衡的观念上。

老子认为柔弱是生命的本质,而刚强则是死亡的标志。

因此,真正的强者懂得示弱,而弱势的人则喜欢逞强。

柔弱是生存之道,示弱则可以求得平衡。

这种
思想体现了“道”的本性,即柔弱不凌驾于任何人之上,默默昭示着其永恒的存在。

在《道德经》中,有一种强大的力量隐藏在柔弱中。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
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因此,老子告诉我们柔弱能胜刚强——柔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品质;柔弱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柔弱是一个伟大的生命筹码,可以让事业天长地久、幸福天长地久!因为“道”的本性最为柔弱,从不凌驾于任何人之上,相反好像只是蒙昧混沌、不为人知。

“道”正是以这种柔弱的品性默默昭示着其永恒的存在!
同时,《道德经》也强调了谦逊与包容的重要性。

例如,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在生活中隐藏着一条太极原理:因为少,所以要用多来掩饰自己;而另外一
种情况是示弱——由于自己强大,反而要用示弱来得到一个平衡。

因此,真正强
大的人都懂得示弱,而弱势的人却喜欢逞强。

无论多少强弱,什么东西过头了都不好,贵在平衡。

总之,《道德经》中的强者示弱之道是一种深刻的人生哲学,强调了柔弱胜刚强、示弱求平衡的观念。

这种思想可以指导人们正确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事物,保持谦逊和包容的态度,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

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

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太极分阴阳,即为黑白二色,预示着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也代表着中国阴阳相生相克的人生观。

古人认为万事万物没有绝对性,弱,能胜强;柔,可克刚;静;能制动。

一、弱,能胜强:老子寿诞的时候,有人曾经问他长寿的秘诀,老子没说话,只是张开嘴让大家看,人们大惑不解,老子解释说:坚硬的牙齿都没了,而柔软的舌头却完好无损,所以柔弱可以胜过刚强。

“柔”可以说是道家最重要的一个字,老子经常赞美女性(雌),就是因为女性身上阴柔的力量。

老子曾经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水是天下最柔软的东西,但是却能够击穿最坚硬的岩石,这就是柔弱可以战胜刚强。

弱小相对于强大来说,是一种初始的状态,再强的生命,最初都是柔弱的。

从表面看,水珠确实渺小、柔弱,但水珠们汇聚到一处,便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它以冰、霜、雨、雪、雹等各种不同形式出现,又不断流动,更具有无可比拟的耐心和韧劲,所谓洪水猛兽,水哪里是卑微的弱者,它的“柔”是柔韧之“柔”,它的“弱”是表面用以蒙蔽于人的智慧。

水的柔弱不是脆弱、不是孱弱,不是弱者的“弱”;同理。

老子所谓的刚强也不是真正的强势,老子所阐述的,只是两种存在的姿态。

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故事多不胜数。

以弱胜强,必不是真弱。

项羽破釜沉舟,让将士们的内心变得无比强大,把数量的“弱”变成了力量的“强”;太极四两拨千斤,是因为招数和智慧足够强大,把力量的“弱”变成智慧的“强”,大自然是个巨大无比的转轮,我们都在自然法则的掌控之中物竞天泽,谁也逃不出这个维度。

二、柔,可克刚:柔,就是不要硬挺,要懂得弯腰。

大风来的时候,坚硬的树干会被刮断,而柔弱的小草却能幸免。

道德经中说,“物壮则老,是为不道,不道早已。

”在老子看来,刚强是不符合大道的。

刚则易折,我们身边那些飞扬跋扈,一味刚强的人,一般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孔子的学生中,子路的个性是最刚强的,勇敢好斗。

孔子早就说过他最后可能“不得其死”,他的结果真是很悲惨,在兵乱中被杀死。

老子的核心思想

老子的核心思想

老子的核心思想
老子的核心思想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道家思想,主要体现在《道德经》中。

老子认为宇宙是一个无限的整体,而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和本质。

他的核心思想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道的观念: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根源,是一切事物的本质。

他将道描述为无形无物、无名无象的存在,超越了一切对立和局限性。

他强调人们应当遵循道的原则,与自然融合,寻求和谐与平衡。

2. 无为而治:老子强调“无为而治”,即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不人为干涉和操控。

他认为人们应当学会放弃过度的欲望和努力,顺势而为。

只有通过无为而治,才能达到最理想的社会秩序和生活方式。

3. 柔弱胜刚强:老子提倡柔弱胜过刚强,他认为坚强和强大往往容易引发冲突和对抗,而柔弱则可以避免冲突,实现和平共处。

老子提倡以柔克刚,以弱胜强,通过退让和包容来解决问题。

4. 自然无为:老子倡导人们追求自然无为的状态,即放下欲望和执念,回归自然的本真。

他认为人们应当摆脱功利的心态,追求内心安宁和心灵的宁静。

只有在无为的状态下,人们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5. 简朴生活:老子提倡简朴的生活方式,追求质朴和自然。

他认为过度的追求物质财富和名利只会带来劳累和烦忧,而简朴的生活可以使人心境宁静,远离烦恼。

总结起来,老子的核心思想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无为而治的理念以实现社会的和顺与平衡。

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哲学,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代,老子的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和社会行为具有启示作用。

《老子》的生存哲学——柔弱胜刚强

《老子》的生存哲学——柔弱胜刚强

文化视野《老子》的生存哲学——柔弱胜刚强刘 恒 买 鹏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摘要:“‘柔弱’的观念意在不可恃强陵物、强悍暴戾。

‘柔弱’并非懦弱,老子所说的‘柔’是含有无比的韧性和持续性的意义”①本文系统介绍了老子“柔弱胜刚强”的生存哲学,分别从辩证法角度和价值立场角度分析了“柔弱胜刚强”的哲学基础。

文章假借“水”、“婴儿”、“草木”等自然界中诸多人们熟悉的意象来讲述“柔弱胜刚强”的道理,论述了老子“不争”的智慧。

并且系统分析了《老子》“柔弱胜刚强”的生存哲学。

笔者深入分析“柔弱”的内涵,并阐述了“柔弱胜刚强”生存哲学的价值,即对古代圣人来说,要到达去战、息兵的目的;对于现代人来讲,要重构信仰、回归自然,以破解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诸多难题。

关键词:柔弱;不争;刚强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21-0367-03一、“柔弱胜刚强”简析先秦诸子中,老聃最为推崇柔弱的力量。

他从现象世界中发现了很多弱胜强、柔胜刚的例子,并且以此来论证其“柔弱胜刚强”的生存哲学。

老子所处的那个时代,科学与逻辑学还不是很发达,人们总是通过生活中长久以来的对人类世界和自然世界的观察和经验的总结来表述其哲学观点。

在人类世界中,人们很容易发现,小孩子刚一出生的时候是非常柔弱的,“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小孩子(婴儿)非常柔弱,然而却包含着无限的生机和强大的生命活力,毒虫不会伤害到他,猛兽、凶鸟不会攻击他。

小孩子身体柔软,拳头却能握的很紧,不知道成年男女交合之事,小小的生殖器却能勃起,精气充足。

整天嚎叫、哭泣,嗓子却不会嘶哑,这是元气充足的缘故。

老子特别推崇“赤子”,认为赤子骨弱筋柔、无知无欲,却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这就是从人类世界中发现的柔弱的力量。

与“赤子”相对比的就是成年人、老人甚至是刚刚去世的人,他们身体坚硬,骨头容易断折,没有生机于活力,是衰败的代表。

在与人类世界相同的自然世界中,不难发现“柔弱胜刚强”的规律依然适用。

浅析老子“柔弱胜刚强”的辩证思想

浅析老子“柔弱胜刚强”的辩证思想

文化视野浅析老子“柔弱胜刚强”的辩证思想郭星瑶 尚芸先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摘要: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六章中所述“柔弱胜刚强”,认为柔弱可以战胜刚强。

这种辩证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极大,无论是为人处世,亦或是管理之法,都可以巧妙地被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

本文通过对这种辩证思想的浅要分析,用以体现出其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柔弱;刚强;老子;以柔克刚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389-03十年磨剑终成器,百炼成钢绕指柔。

柔弱胜刚强,是一种人生哲学,以柔克刚,是一种人生智慧,其中所蕴藏的意义价值,值得我们深思。

一、从水的特性来看水的特性和作用就是柔。

水看似柔弱,实则厚积薄发,它拥有着强大的能量。

正如老子在《道德经》第七十八章所述: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强者,莫能胜焉。

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林希逸注曰:水为至弱,而能攻坚强,世未有能胜之者。

水是最柔弱的,但是可以攻克最坚强的东西,万物都是可以向对立面转化的。

老子认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够驰骋于最坚硬的东西之中。

看似柔弱的水可以穿过任何地方。

千金之堤,败于蚁穴之漏,是弱之胜强者,无以易于水也,因此老子才说“其无以易之”,柔弱能胜刚强,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改变它。

水让我们看到了“柔”能以小博大,就像中国功夫中的“太极”一样,太极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运作方式,它不是硬碰硬、实打实、争锋相对、鱼死网破的做法,而是避实击虚、以小胜大、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这充分运用了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正所谓:“柔弱无须沮丧,何妨奋发图强。

太极之道细思量,管叫后来居上。

凡事虚实明辨,言行柔曲温良。

学得流水几分长,大道恢恢通畅。

”老子说:“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句话大致指出,水滋养万物,却从不和万物相争,它甘心情愿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说水是最接近道的。

道家以静制动以弱胜强的例子

道家以静制动以弱胜强的例子

道家以静制动以弱胜强的例子
道家的哲学思想强调以静制动、以弱胜强。

这种思想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以下是其中几个例子:
1. 水:《道德经》中曾经说过,“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是柔软的,但却能够流遍万物,并且不会与其它物体产生争斗。

道家借此来表达“以弱胜强”的思想。

2. 政治:道家认为,政治领袖应该像水一样温和而有力。

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治理国家。

同时,领袖应该避免过多地干预百姓的生活,以便让人民自由发展。

3. 军事:道家主张用智慧而非暴力来解决军事问题。

《道德经》中曾经说过,“弱者胜强者,柔者胜刚者。

”这意味着,只要运用正确的策略和智慧,弱者也可以战胜强者。

4. 艺术:道家的艺术思想也反映了“以弱胜强”的理念。

它主张在艺术创作中,要以简洁、清晰、自然的风格来表达思想。

这种风格不仅可以凸显艺术作品的内在美,而且能够使人们更好地理解艺术家的思想。

- 1 -。

读懂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将受益无穷!

读懂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将受益无穷!

读懂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将受益无穷!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章中提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两千多年来的诸多历史事件,都印证了这一规律。

即使科学技术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今天,《道德经》仍然被海尔的张瑞敏、阿里巴巴的马云等精英阶层奉为经典,反复研读,爱不释手。

世间万物都有朝相反方向推演的规律,弱会变强,强会变弱,月盈则亏就是这种表象。

老子提出善上若水,认为柔弱胜刚强。

一切刚强的事物,都容易被摧毁,而柔弱如果能充分运用道的规律,终将战胜刚强。

(1)楚汉相争时期,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是何等的强大,是当之无愧的盖世英杰。

强大的人大都有一个通病,目空一切,认为自己无人能敌。

由于自己的强大,更加容易瞧不起别人,韩信就是这样被推到刘邦的阵营。

而无赖出身的刘邦,相对于项羽,却是柔弱得一无所长,曾自我评价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正因为他知道单凭自己的力量是打不过项羽的,所以虚心对待周围的能人志士,聚集了一大批能臣干将,最终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逼到乌江边自刎。

强大的事物,如果还自认为强大,没有半点柔弱谦虚的危机心态,则离毁灭就不远了。

比尔盖茨说,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这样的认识,与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如出一辙,这也是微软得以持续经营的重要原因。

(2)三国故事家喻户晓,诸葛亮已经被神化成智慧的化身。

然而从团队领导的角度来说,他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

刘备创业之初,深知自己的条件不如别人,极尽谦恭下士,因而造就了蜀汉的强大阵容。

水镜先生说“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

”刘备文有卧龙凤雏,武有五虎上将,战斗力达到了顶峰。

随着关羽败走麦城,刘备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成为了蜀汉的实际操盘手。

孔明确实是个能人,料敌如神,安居平五路,且事必亲躬,二十军棍以上的处罚都要过问,没有很好地给下属留出锻炼的平台,蜀国人才出现断层,最终导致“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局面。

论老子的军事战略思想

论老子的军事战略思想

论老子的军事战略思想一、柔弱胜刚强柔弱胜刚强是老子军事战略思想的核心。

《老子》一书论兵之处甚多,有对当时战争情景的描绘,有对战争态度的表述,有对选将用兵的要求,有对战争规律的认识和作战经验的总结,然而“柔弱胜刚强”贯穿于《老子》军事思想的各个方面,是它军事战略思想的核心。

《老子》指出:“兵强则灭、守柔曰强”,这是它言兵的总结论。

从战争的规律看,《老子》认为:“坚强处下”,“柔弱处上”;从实战的经验看,《老子》认为:“抗兵相加,哀者胜”;从对将帅的要求看,《老子》提出“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

从敌我态势的发展上看,《老子》与古代许多军事家一样,以水喻兵,指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因此,历代军事家、政治家在研究《老子》时,都把“贵柔”看成是《老子》的基本思想。

《老子》从以弱胜强,以柔胜刚这一论兵的基本思想出发,观察自然界,得出了相应的结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搞”。

又用这一基本思想论及人生,认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从而概括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就是说,坚强是走向灭亡的道路,柔弱是走向新生的道路。

因而告诫人们凡事都要“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老子》还把这一基本思想引伸到政治上,主张以柔取天下,指出:“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老子》把这些现象提到哲学高度加以概括,从而看到了“物壮则老”这一事物的发展规律,并且试图用宇宙的本体论来进行说明,提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作为他的理论基础,由此看来,柔弱胜刚强不仅是《老子》军事战略思想的核心,而且也是《老子》整个思想体系的重要基础。

《老子》讲的“柔弱”是指初生的事物,将此比之于初生的婴儿,又比之于刚出土的幼芽,这些事物从表面现象虽然柔弱,但实际上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所讲的“刚强”是指强盛的事物,将此比之于人生的壮年,又比之于成熟的草木,这些事物看起来坚强茂盛,“但木强日则折”、“物壮则老”,实际上日益走向死亡和枯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八章 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 处世哲学
•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 离,复归于婴儿。
•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
不忒,复归于无极。——此六句很多学者认为是后人窜入 不忒,复归于无极。
的,去此六句其余句子组合合乎逻辑,且与上一段相应)
石乞
• 在大时代里,石乞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 人物,其自身存在的意义必须通过他人才 能界定。然而,石乞却在瞬间遭逢了重大 命题,义与道,生与死,荣誉与尊严…… 他取道正义, “事成为卿,不成而烹,固 其职也!”
叶公
• 叶公子高:楚庄王玄孙尹成子,名沈诸梁, 字子高。为楚大夫,封于叶(旧注读为 shè),出国君主称王,故县令称 “公”, “叶公子高”之称由此而来。 • “叶公好龙”即是此人。
第六十三章 难易、大小可以转化
•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第三讲)
•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 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 故终无难矣。
• 大小多少:①不管别人对我的怨恨有多大 (我都要以德报答他)。 • ②“大”“多”都是以动用法,以小为大, 以少为多,意思是,把小事看成大事,把 少事看成多事。 • ③大生于小,多起于少,因此解决问题要 从小处着手。
老子的哲人智慧
第二讲:老子的以弱 胜强之道
第九章日中则昃,月满则亏,韬 光养晦,功成身退
• • • • •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宥卮
• 宥卮,宥坐之器,即攲器。古时国君置于 座右,以为不要过或不及之劝戒。
孔子观宥卮后说的话
• 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日中而移,月盈 而亏。是故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多闻博 辩,守之以陋;武力毅勇,守之以畏;富 贵广大,守之以俭;德施天下,守之以让。 此五者,先王所以守天下而弗失也;反此 五者,未尝不危也。
白公胜回归故里
• 若干年之后,楚昭王之子楚惠王即位,楚 惠王决定迎久居他国的胜回归故里。对此, 楚国名臣叶公强烈反对。他的理由就是, 胜为人好勇斗狠,私下里豢养了众多死士, 让他回国恐怕会带来不祥。然而惠王不为 所动,郑重其事地召回了胜,并把鄢地特 批给了刚回国的胜,胜从此就被称为“白 公”。
杜赫
•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 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 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 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 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第三十六章 先退后进
•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 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 固与之。是谓微明。
•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其无以易之。 •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 行。 •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 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越王勾践
• 勾践(约公元前520年-前465年),大禹后裔, 春秋末期越国的君主。越王允常之子。因“卧 薪尝胆”而名垂千古。他任用范蠡、文种等人, 改革内政,休养生息。后来勾践利用夫差北上 争霸、国内空虚之机,一举攻入吴国并杀死了 吴太子。夫差返国后只得言和。勾践不断举兵 伐吴。勾践二十四年,吴都被围三年后城破, 夫差自杀。吴亡。
卫成襄侯
• 卫嗣君,亦作卫成襄侯,姬姓,卫氏,名 已失传。卫国第41代国君,前334年—前 293年在位。他是卫平侯之子,卫怀君之父。 前334年,即卫侯之位。嗣君五年(前330 年),嗣君自行贬号曰君,卫国自此仅存 濮阳一地。 • 薄疑
乌获
• 乌获 • 战国时大力士。秦国人,与任鄙、孟说齐 名。秦武王崇好力士,罗致并宠用他们, 皆至大官。孟轲说他力能举百钧(三千斤)。 年八十余岁。后用作力士的泛称。
康熙
• 大清圣祖仁皇帝,名爱新觉罗·玄烨(1654 -1722),清朝第四位皇帝,也是清军入 关以来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继位时只 有八岁,是顺治的第三子。顺治接受汤若 望的意见因其出过天花最有可能不夭折而 把他选为继承人。康熙六年,在其祖母太皇 太后孝庄文皇后的帮助下,在康熙八年赢 得了与辅政大臣鳌拜的斗争,开始真正亲 政的阶段。 通称康熙皇帝,为中国历史上 的成功帝王之一。
•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第 四讲)
微明
• 知幽眇之理而收显著之效。河上公《老子 注》 :“此四事,其道微其效明也。” 《韩非子·喻老》:“起事於無形,而要大 功於天下,是謂微明。” • 幽微的征兆 • 深沉的预见 • 微弱的光亮;稍微明亮。
鬼谷子
• 鬼谷子,姓王名诩,一说为春秋时代卫国人; 一说为战国时代卫国人;但具体生卒日不详, 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苏秦与张 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另有孙膑与庞涓亦 为其弟子之说。 他通天彻地,兼顾数家学问, 人不能及。一是神学:日星象纬,占卜八卦, 预算世故,十分精确;二是兵学,六韬三略, 变化无穷,布阵行军,鬼神莫测;三是游学, 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口成章,万人难当; 四是出世学,修身养性,祛病延寿,学究精深。
子思
• 子思,名孔伋,字子思,孔子嫡孙。生于东周 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卒于周威烈王 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终年八十二岁。 春 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子思受教于孔子的 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 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 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 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
第五十二章 见小、守柔可以远害
•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 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 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子贡
• 端木赐,字子贡,(前520—前456)是孔门 七十二贤之一,他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且列言 语科之优异者。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 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 达。曾任鲁、卫两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 曾经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 子弟子中首富。相传,孔子病危时,未赶回。 子贡觉得对不起老师,别人守墓三年离去,他 在墓旁再守了三年,一共守了六年。
• 知其荣,守其辱,为官长,故大制不 割。
赵简子
• 赵鞅(?—前475年):嬴姓,赵氏,原名名鞅, 后名志父,谥号简。时人尊称其赵孟,史书中多 称之赵简子,亦称赵简主。春秋后期晋国卿大夫, 六卿之一,赵氏大宗宗主。赵武之孙,赵成嫡长 子,出生世卿大族,至晋定公时执政晋国十七年 之久。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改革家。 战国时代赵国基业的开创者,郡县制社会改革的 积极推动者,先秦法家思想的实践者,与其子赵 无恤(即赵襄子)并称“简襄之烈”。
郭子仪
• 郭子仪(697-781),中唐名将,汉族,华州郑县 (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汾阳。以武举高第入 仕从军,累迁至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天 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后,任朔方节度使, 率军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 书令,封汾阳郡王。代宗时,又平定仆固怀恩叛乱, 并说服回纥酋长,共破吐蕃,朝廷赖以为安。郭子 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大唐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 20多年,史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 不疑” 。年八十五寿终,赐谥忠武,配飨代宗庙廷。
• 艾默森说:所有的伟人与英 雄,最后都会被人厌烦。
范蠡
• 范蠡,字少伯,生卒年不详,春秋楚国宛人。 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实业家。后人 尊称“商圣”。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与 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 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 辅佐越国勾践。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 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化名姓 为鸱夷子皮,变官服为一袭白衣与西施西出姑 苏,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中,遨游于七十二峰 之间。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 陶朱公,乃我国儒商之鼻祖。
第七十三章 顺应自然,好处多多
•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 或害。 •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 疑为错简,63章有此句。) •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 而自来,繟(shān)然而善谋。 •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宋康王
• 宋康王,或称宋王偃,原名戴偃,宋剔成君之 弟,史载戴偃堂堂一表,“面有神光,力能屈 伸铁钩”。剔成二十七年(前329年)戴偃以 武力取得宋国君主之位,宋剔成君逃至齐国。 载偃在第十一年时,自立为王。史记称“东伐 齐,取五城。南败楚,拓地三百余里,西败魏 军,取二城,灭滕(山东省滕州市),有其 地。”,号称“五千乘之劲宋”。到了前286 年,宋国发生内乱,齐举兵灭宋。宋王偃出亡, 死在魏国的温邑(今河南省温县)。
吴钩
• • • • • • 骢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钩 吴钩。——鲍照 吴钩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 吴钩。——杜甫 吴钩 赵客缦胡缨,吴钩 吴钩霜雪明。——李白 吴钩 男儿何不带吴钩 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 吴钩 腰垂锦带佩吴钩 吴钩,走马曾防玉塞秋。——李益 吴钩 把吴钩 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吴钩 —辛弃疾 • 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 吴 钩。——张孝祥 • 吴钩 吴钩越棘,纯钧湛卢。——左思
《蝜蝂传》全文
•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昂 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 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 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 力不已。至坠地死。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 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 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 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 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 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 哀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