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中国与欧洲各国政治婚姻的实例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和当时的世界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和当时的世界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代,它不仅塑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格局,也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从政治、文化和经济三个方面来探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一、政治交流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各诸侯国相互之间进行着频繁的政治交流。
各国之间经常通过联姻、贸易和外交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和权力。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齐、楚、秦、晋、燕、赵、韩、魏这八个大国。
他们不仅通过婚姻联姻来建立外交关系,也通过贸易活动来增进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此外,各国之间还会举行盟会、会盟来达成共同的议程以对抗强敌。
这种政治交流不仅仅局限在中国各国之间,还延伸到当时的周边地区。
例如,中国与韩国、越南、日本等周边国家之间也进行着政治上的交流与互动,扩大了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
二、文化交流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也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
各诸侯国在政治交流的同时,也进行了广泛的文化交流。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诸子百家的学说。
儒家、墨家、道家等各种思想流派相互竞争,各有千秋。
这些思想家的学说不仅在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周围的国家和地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文学方面,春秋战国时期也涌现了一大批文学巨匠,如孔子、韩非子、庄子等。
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思想观念,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经济交流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经济相对发达。
各诸侯国通过贸易活动来建立互惠互利的经济关系。
在经济交流中,中国与当时的世界也发生了广泛的联系。
中国进口了丝绸、象牙等奢侈品,并通过丝绸之路等贸易路线将自己的特产如丝绸、茶叶等输出到海外。
同时,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也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和农业发展。
例如,韩国移植了中国的水稻种植技术,实现了农业的大发展。
结语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仅在政治、文化和经济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也影响了周围地区和国家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变动和发展,为中国的封建社会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的秦汉统一和中华文明的继续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石。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演变分析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演变分析婚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制度之一,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具有不同的形式和特点。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也不例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变革。
本文将从远古时期到清朝时期,逐一分析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演变过程。
远古时期:女性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远古时期,中国的婚姻制度以父系氏族制为主,婚姻关系主要由父亲通过聘请的方式来协定。
这种婚姻制度下,女性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具有一定的自由选择权和地位。
西周时期:出现“妻妾同室”的制度进入西周时期,婚姻制度开始出现一些变化。
从这个时期开始,男性可以娶妻妾同室,并对妻妾进行严格的等级管理。
在这种制度下,夫妻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了明显的极端化。
春秋时期:夫权思想逐渐形成随着历史的演进,到了春秋时期,夫权思想逐渐形成,并开始在婚姻制度中占据主导地位。
男性成为全家的主人,拥有绝对的权力和婚姻权利。
女性的地位开始下降,成为了从属的对象。
战国时期:贞烈思想和嫡庶区分开始发生战国时期,中国婚姻制度的变化趋势进一步加剧。
在这个时期,贞烈思想开始流行,妇女被期待着守节。
同时,嫡庶区分的意识也开始发生,这导致了正妻、妾室和儿媳的地位和权力之间的激烈竞争。
汉朝时期:封建礼教开始强化到了汉朝时期,婚姻制度逐渐开始朝向封建礼教方向发展。
在这个时期,宗法社会的婚姻制度更趋完善,政治和社会的身份保持着高度统一。
男尊女卑的制度逐渐剥夺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男女之间的爱情被排斥,严格的婚姻规范和伦理道德逐渐被建立起来。
唐宋元明清时期:性别差别和等级化趋于加强进入唐宋元明清时期,婚姻制度趋于加强。
妻妾不再同室,而是进行妻子和妾室的区分。
在这个时期,性别差别和等级化趋于加强,阶层之间的婚姻约束也愈加严格。
同时,家族制度的加强和继承方式的变化,导致了“娶妻养子”的婚礼习俗的形成。
总结综合来看,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变革。
从最早的女性相对平等的地位,到春秋时期以后的男尊女卑制度的形成,再到唐宋元明清时期的阶层等级和性别差异的强化。
春秋战国时期的家庭与婚姻制度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婚姻缔结注重门当户对, 政治、经济利益是婚姻的 重要考量因素。
婚姻礼仪繁琐,包括纳采 、问名、纳吉、纳征、请 期、亲迎等六个环节。
对现代家庭与婚姻制度的启示
提倡男女平等,消除性别歧视,促进家庭 和谐。
尊重个人意愿,反对包办、买卖婚姻,保 障婚姻自由。
强化法律意识,遵守婚姻家庭法律法规, 维护家庭稳定。
道德风尚具有重要作用。
政治经济
03
家庭与婚姻制度与政治、经济密切相关,对于国家治理和社会
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02
春秋战国时期的家庭制度
家庭结构与规模
大家庭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大家庭是社会的基本 单位,通常包括祖父母、父母、子女 以及旁系亲属。
家庭规模
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制度, 家庭规模相对较大,多代同堂的现象 比较普遍。
家长制与家庭管理
家长权威
在家庭中,父亲或祖父是家长,拥有绝对 的权威,负责家庭的管理和决策。
家庭分工
男性成员主要负责外出耕作、狩猎和征战 ,女性成员则负责家务劳动和照顾子女。
家庭财产
家庭财产主要由家长支配,用于维持家庭 生活和扩大再生产。
家庭教育与文化传承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春秋战国时期教育的主要形式,家长负责传授子女基 本的生活技能、道德观念和家族传统。
家庭作为社会基本单位,其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社会秩序。春秋战国时期,家庭制度逐渐从宗族制向个 体家庭转变,这种转变削弱了宗族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形成和国家的统一。
婚姻制度中的聘礼、嫁妆等习俗,在维护家庭稳定的同时,也加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有 助于缓和社会矛盾。
春秋战国时期的婚姻与家庭观念
春秋战国时期的婚姻与家庭观念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众多地方国家并立、百家争鸣的时代,婚姻与家庭观念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背景、男女婚姻角色、婚姻制度以及家庭结构等方面,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的婚姻与家庭观念。
一、政治经济背景下的婚姻观念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的政治关系错综复杂,不断的争雄使得婚姻成为地方国家之间联姻亲和的一种手段。
各国通过婚姻来巩固盟友关系,达到政治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这一时期的贵族家族普遍推崇近亲结婚,以确保家族的纯洁性和延续性。
然而,由于地方国家纷争不断,很多婚姻都是政治联姻,权衡政治利益往往大于个人感情。
二、男女婚姻角色的变迁春秋战国时期,男性在家庭中的地位相对较高,他们有着更多的权力和自由。
男性通常是家族事务中的主导者,他们拥有独立的财产和财产继承权。
在这个时期,男性的社会地位与家族地位紧密相连,尤其是贵族阶层男性。
女性则被视为家庭的依附和附庸,她们在婚姻中的地位相对较低。
女性的主要责任是生育后代,传承家族血脉,对于她们来说,个人愿望和幸福往往被抛到了次要位置。
然而,在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的推动下,女性的地位有所改变。
一些富有的贵族家庭,特别是那些受到儒家思想影响的家庭,开始重视女性的教育和培养,赋予她们一定的社会角色。
有些女性也通过婚姻结盟,实现一定程度上的政治影响力。
同时,一些女性也表现出强烈的求学欲望和政治抱负,个别女性更成为诗人、思想家甚至政治家,给当时的社会风气带来了一些新鲜的气息。
三、婚姻制度的多样性春秋战国时期,婚姻制度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传统上,婚姻是由父母包办的,女方往往没有选择的权力。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理念的变迁,自由婚姻意识开始觉醒,社会上出现了一些自由恋爱的现象。
人们开始重视婚姻中的感情因素,并提倡婚姻的平等和自由。
婚姻制度也在这一时期发生了一些变化。
除了传统的包办婚姻外,类似于现代的婚姻介绍所也开始兴起。
人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主动寻找自己的伴侣,选择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结婚。
中国古代外交故事
中国古代外交故事
中国古代的外交故事数不胜数,其中不乏令人叹为观止的佳话。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精彩故事:
1. 赵国使者的停战谈判:战争期间,赵国的使者前往齐国,希
望与齐国停战。
然而,齐国国王并未正式接见赵国使者,而是让他等待了数日。
于是,赵国使者便开始在宫殿周围逛逛,每次都找到了齐国的薄弱之处,并给予了建议。
最终,齐国国王认识到了赵国使者的才干,同意了停战。
2. 邹国公主的嫁妆:春秋战国时期,邹国公主嫁给了秦国国王。
为了表示对邹国的尊重,秦国国王准备了一份巨大的嫁妆。
然而,邹国公主并未采纳这份礼物,而是选择将自己的头发编成了一条长辫子,作为嫁妆送给了秦国国王。
这种细腻的礼物不仅展现了邹国公主的美貌,也彰显了她的才华和情感。
3. 吕不韦的外交计策:秦国的名相吕不韦曾利用一段外交计策,将敌国楚国的一个城市拱手送给了秦国。
他事先派遣了一个名为“铜驴”的间谍,让他在楚国城市的大门口拦住路过的人,问他们是否愿意将这个城市送给秦国。
这样的询问本身并不会引起楚国人的反感,因为他们只是被问了一个问题而已,没有做出任何承诺。
但是,吕不韦却将这些人的回答转交给了秦国国王,最终取得了对楚城的控制。
4. 孟尝君的让利:战国时期,齐国和楚国之间发生了一次贸易
纠纷。
齐国的使者孟尝君,为了避免战争,主动提出了减少齐国的利润,以让利于楚国。
这样的做法,不仅解决了双方的争端,更加彰显
了孟尝君的仁德。
这些故事,展现了中国古代外交的智慧和技巧。
它们充满了情感,兼顾了政治和文化的因素,成为了中国外交史上的佳话。
春秋时期的婚姻与家庭制度
春秋时期的婚姻与家庭制度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春秋时期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时代,婚姻与家庭制度也有着独特的发展与演变。
本文将从婚姻的形式、家庭的结构以及婚姻观念等方面,介绍春秋时期的婚姻与家庭制度。
一、婚姻的形式在春秋时期,婚姻的形式较为多样化。
其中,最为普遍的形式是一夫多妻制,即一个男人可以同时拥有多位妻子。
这种制度源于封建社会对男性的特殊地位认可,同时也与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有关。
除了一夫多妻制,春秋时期还存在一夫一妻制和女子协婚制。
一夫一妻制在春秋时期并不常见,但在贵族阶层中却有一定的存在。
女子协婚制则是指女方在婚后可以选择离婚再嫁的制度,这一制度对于女性的权益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家庭的结构春秋时期的家庭结构以宗族为基本单位。
宗族制度在当时的社会中十分重要,是组成家庭和社会关系的基础。
宗族制度规定了家族中各个成员的职责和地位,维护了家族的利益和尊严。
在春秋时期的家庭结构中,男性是家庭的主要支柱,家族财产由男性继承。
家族内部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治理家族事务的婆姨等女性成员也具有一定的权力和地位。
三、婚姻观念春秋时期的婚姻观念相对保守,以男尊女卑为主导。
男性被认为是家庭和社会的栋梁之材,而女性则主要承担起生育和家庭劳动的责任。
在世俗观念中,男性和女性在社会地位上存在很大的差距。
然而,婚姻观念在春秋时期也有一定的变化。
女性在选择婚姻对象方面有一定的发言权,而家族之间的政治联姻也成为一种常见的婚姻形式。
此外,春秋时期的社会中也存在着女权意识的觉醒,一些女性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更多的权益和自由。
总结:春秋时期的婚姻与家庭制度在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夫多妻制、家族宗法制度以及男尊女卑的婚姻观念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特点。
然而,春秋时期的婚姻制度也包含了女性的一些权益保护和自我选择的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当时社会逐渐进步的迹象。
当然,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是浅尝辄止地介绍了春秋时期的婚姻与家庭制度,还有许多深入的研究方向等待我们去探索。
中国历代婚姻制度
中国历代婚姻制度
中国历代婚姻制度自古以来经历了许多变迁和演变,以下简要介
绍了中国历代的婚姻制度:
1. 夏商周时期:中国的婚姻制度以父权制为基础,家族的利益
至上,婚姻多由父母或长辈安排。
婚姻制度强调血亲关系和家族的延续。
2.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变革和国家的分裂,个人自由意识
逐渐兴起,土地私有和家族势力衰退,个人选择婚姻的权利逐渐增加。
3. 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了新婚姻制度,婚姻以男
尊女卑为原则,禁止私娶私妻的行为,实行婚姻制度的法律化。
4. 魏晋南北朝时期:受到佛教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影响,婚姻制
度逐渐趋向于平等和尊重个人意愿。
婚姻多由男女自由选择和订约而成。
5. 唐宋时期:以儒家思想为主导,重视家族和门第,礼教约束
严厉,一夫一妻制开始确立。
婚姻多由父母或长辈安排,夫妻关系以
男性为中心。
6. 明清时期:在封建社会的制约下,家族的利益至上,家族成
员的婚姻多由长辈或媒妁安排,女性地位相对较低。
婚姻制度依然保
持着封建特色。
7. 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婚姻制度开始向西方的
婚姻制度靠拢。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传统的封建婚姻制度逐渐改革,婚姻法的颁布实施,强调男女平等、自由恋爱、自由婚姻、保护妇女
权益等原则。
总的来说,中国历代的婚姻制度在受到家族和封建思想的影响下,有时强调血亲关系和家族延续的父权制思想,有时又受到佛教和道家
等思想的影响,倡导个人自由意识和人性平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
会的变迁,中国的婚姻制度逐渐走向了现代化,重视个人意愿、男女
平等和法律保护妇女权益。
秦晋之好外还有齐晋之好,春秋三强国的联姻里有太多的故事!
秦晋之好外还有齐晋之好,春秋三强国的联姻里有太多的故事!说起秦晋之好,大家都熟悉,本意是指秦国和晋国互通姻缘,现在指两家人结为亲家。
其实晋国不但和秦国联姻,跟齐国同样有过几次婚姻来往,今天讲讲晋国跟齐秦两国的婚姻,以及中间发生的故事。
据《左传》和《史记晋世家》记载,晋武公在世的时候,为了跟齐国搞好关系,娶了齐桓公的女儿齐姜(齐国女子,姓姜),作为自己的姬妾。
晋武公的太子诡诸跟齐姜私通,生下了一个儿子。
晋武公死后,诡诸继位,就是晋献公。
晋献公把齐姜封为夫人,那个儿子被封为太子,叫做申生。
后来齐姜又给晋献公生了一个女儿,之后就生病去世了,那个女儿就是后来的穆姬。
齐姜去世以后,夫人的位置空了出来,晋献公因为宠幸骊姬,就想把骊姬生的儿子改立为太子,骊姬也在后面帮忙,这才把太子申生给逼得自杀,公子重耳也夷吾出国流亡。
晋献公没有因为失去三个儿子影响了雄心壮志,他假虞伐虢,先后灭掉了虢国和虞国,在灭掉虞国的时候,除了俘虏了虞国国君,还把虞国的大夫百里奚给抓住了。
晋献公春风得意,再次展开了联姻的外交手段,他把穆姬(其实是因为嫁给了秦穆公,才有了这个名字)嫁给了秦穆公,把百里奚作为嫁妆,陪送给了秦国。
后来百里奚为秦穆公推荐了蹇叔,两个人一起辅佐秦穆公,成就了秦国西方不败的伟业。
晋献公死后,国内大乱。
里克等人在国内作乱,先后杀死晋献公两位继承人,而后公子夷吾在秦国的帮助之下,回国继位,就是晋惠公。
晋惠公是喝完水就填井的主,回国以后就找借口,把许诺给秦国的土地赖掉了。
之后还有更不要脸的,晋国发生了旱灾,秦穆公在百里奚的劝说之下,卖给了晋国粮食。
等秦国发生旱灾去晋国买粮食的时候,晋惠公非但不知恩图报,还发兵攻打秦国。
双方这就撕破了脸皮,秦穆公和晋惠公亲自上阵,都往死里招呼对方,结果晋军大败,晋惠公成为秦国的俘虏。
看到这个不知廉耻的家伙,秦穆公牙根都痒痒,就想拿他开刀祭天。
前面我们讲过,公子夷吾的姐姐穆姬是秦穆公的妻子,穆姬眼看弟弟要人头落地,肯定不能坐视不管,她也不说话,身穿孝服对着秦穆公就是一顿痛哭。
春秋战国时期的女性地位与婚姻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的女性地位与婚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而在这个时期的社会中,女性地位与婚姻制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女性地位与婚姻制度以及影响因素三个方面来探讨春秋战国时期的女性地位与婚姻制度。
一、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分水岭,社会变革与思想变化频繁出现。
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使得阶级差异日益明显,婚姻制度也受到了深刻影响。
此时期,社会结构逐渐复杂化,诸侯争霸,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这一切都对女性地位与婚姻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女性地位与婚姻制度1. 女性地位在春秋战国时期,女性地位相对较低。
大多数女性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束缚,主要担负起繁衍后代、管理家务和侍奉丈夫的责任。
妇女的社会地位主要依赖于丈夫和家庭的地位,个人发展空间相对有限。
2. 婚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婚姻制度基本上遵循封建礼教和家族制度。
婚姻主要是为了家族的延续、联姻结盟和女性地位的提升。
宗法制度的影响下,世袭世聘的婚姻方式逐渐形成。
父母为子女选婚伴,强调门当户对,注重社会地位与财富匹配。
三、影响因素1. 社会思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纷纷涌现,其中儒家思想提出了男尊女卑的观念,并深刻影响了封建社会中的婚姻制度。
孔子强调父权制,主张男性为家族延续和社会稳定承担责任,女性则被赋予了自守纯洁、勤于家务的角色。
2. 家族观念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以家族为单位,家族地位与财富是衡量人们身份和地位的主要标准。
因此,在婚姻选择中,门当户对是婚姻匹配的首要考虑因素。
女性嫁入高门嫁入显赫家族有助于提升自身地位。
3. 社会经济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和手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女性的地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女性地位逐渐提升,部分女性出现了进入社会、参与经济活动的现象。
综上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女性地位与婚姻制度存在一定的特点。
尽管女性地位相对较低,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女性地位开始有所提高。
春秋时期政治联姻与欧洲中世纪王室联姻的异同
视界观OBSERVATION SCOPE VIEW 春秋时期政治联姻与欧洲中世纪王室联姻的异同于万海(鲁山县委党校,河南,鲁山 467300)摘 要:春秋时期政治联姻与欧洲中世纪王室之间的联姻,虽然你在同一时期,但是代表着中西政治联姻的特点。
要认识这些特点,最好放在一块进行比较研究。
两者都对当时的政治、外交、军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人们了解当时社会的一个窗口。
关键词:春秋时期;欧洲中世纪;联姻婚姻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那种婚姻形态都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征伐。
周初建立起来的婚姻制度,规定同姓不婚,在这一时期被打破,婚姻形态有了新的变化,婚姻的政治目的更加凸显。
欧洲中世纪王室联姻如汤普逊在《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一书中说:“中世纪的婚姻关系,远不是像小说所描写的那样,是感情的结合,而大多是一种利害关系上的婚姻,也是一种野蛮强制的婚姻。
”①这与春秋时期的政治联姻有本质上的相似性。
两者之间既有共同的特点,也有不同点。
一、政治联姻和王室联姻的概念无论是政治联姻还是王室联姻都有很强的政治目的。
政治与婚姻相结合其实早在商代就已经存在,周朝建立后,规定以婚姻作为纽带加强与诸侯之间的联系,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这种形式的婚姻有很强的政治色彩。
因此,政治联姻就是婚姻在政治的表现,具有图存、结盟、救亡、争霸等政治目的,各国通过政治联姻来壮大自己的势力。
二、春秋时期政治联姻与中世纪欧洲王室联姻的共同点(一)联姻有时伴随着战争。
无论是春秋时期的联姻还是中世纪欧洲的王室联姻,有时会伴随着领土的变更和战争,这在两者中都有体现,春秋时期一些大国利用联姻,来麻痹一些小国使他们放松警惕最后袭取这个婚姻之国。
中世纪欧洲王室联姻伴随扩大领土封地,只是他们一般是通过王朝的合并与继承,如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卡斯提王国与阿拉冈王国就是通过联姻而实现两国的合并,一般采取的是和平的手段,当然王室之间为了继承王位或领地也会兵戎相见,如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爆发的原因就是因为联姻而导致王位继承问题,最后两国进行了旷日持久的百年战争。
春秋战国时期的外交关系与国际政治
春秋战国时期的外交关系与国际政治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颇具特色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外交关系与国际政治在中国历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七雄割据的局面下,各国之间的外交互动日益频繁,演绎出许多动人的故事,同时也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战国时期的外交关系非常错综复杂,各国为了保证自身的安全与利益,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外交手段。
外交婚姻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各国国君通过将自己的子女嫁娶给其他国家的贵族,以达到维护盟友关系、争取支持的目的。
例如,楚国的夫差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吴王夫差,以达到联合吴国对抗齐国的目的。
这种外交手段使得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也为后来统一中国的秦国创造了条件。
除了外交婚姻,诸侯之间的联盟也常常出现。
各国通过联盟来共同对抗强大的敌人,维护自己的利益。
在战国时期,齐国较弱,常常受到其他国家的侵略。
为了对抗侵略,齐国与魏国、赵国等诸侯国结成联盟,形成一种相互支持、相互保护的关系。
而秦国则通过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一方面与魏、赵等国结盟,一方面与齐国对抗,最终实现了统一中国的目标。
在这个动乱的时期,外交手段的重要性凸显无疑。
公孙鞅作为战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提出了“变法图强”的主张,并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外交手段来推进自己的改革。
公孙鞅与秦穆公联手,通过培植秦魏的联盟关系,推翻了秦国内部有强大势力的太子丹,最终为秦国的改革铺平了道路。
这种外交手段的运用,不仅使得国内的改革取得成功,也使得各国在外交上更加注重谋求自身的利益。
然而,战国时期的外交关系也并非都是基于合作与和平的。
各国为了争夺霸权地位,不惜使用战争手段。
诸侯之间的争斗经常引发战争,使得战国时期成为一个乱世。
其中,楚国与齐国之间的战争尤为著名。
楚国与齐国的争斗,不仅使得两国付出了巨大代价,也使得中原各国感到不安。
这种局势迫使中原各国寻求与强大势力的结盟,最终为秦国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总的来说,春秋战国时期的外交关系与国际政治在中国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
春秋战国时期的婚姻研究
齐国婚姻研究
齐国婚姻研究:婚姻制度与习俗 齐国婚姻研究:婚姻家庭关系 齐国婚姻研究:婚姻与政治关系 齐国婚姻研究:婚姻与文化传承
楚国婚姻研究
楚国婚姻制度的特点:尊重妇女,重视婚姻自由,强调门第和血统。
楚国婚姻礼仪:繁琐而隆重,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礼。
楚国婚姻中的女性地位:女性在婚姻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和自由,可以提出离婚并再嫁。
楚国婚姻与政治的关系:婚姻在楚国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王室和贵族通过婚姻巩固政治联盟, 扩大势力范围。
秦国婚姻研究
秦国婚姻制度的特点:多采用一夫一妻制,重视门第和族姓,提倡早 婚
秦国婚姻法的规定:禁止与外国通婚,禁止同姓通婚,禁止亲属间 通婚
道德观念:春秋战国时期的婚姻也影响了 后世的道德观念,如“贞节”观念的兴起 和强化。
法律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的婚姻法律 制度对后世的法律制度建设产生了重 要影响,如“七出”、“三不去”等 规定。
社会风俗:春秋战国时期的婚姻风俗也对 后世产生了影响,如婚礼的仪式和习俗沿 袭至今。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重视家庭和婚姻的价值
添加标题
商业贸易繁荣,促进商品流通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婚姻制度变革,影响社会结构
文化影响
儒家思想对婚姻观念的影 响
春秋战国时期婚姻对政治 的影响
婚姻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婚姻对当时社会风俗的影 响
政治影响
婚姻成为政治手段,巩固统治阶层利益 婚姻对国家外交政策的影响,通过联姻来稳定或扩张势力范围 婚姻在政治斗争中的作用,成为权力的争夺和继承的重要因素 婚姻对民族融合和统一的推动作用
强化பைடு நூலகம்德观念和责任意识
春秋战国时期的外交政策联姻与婚姻外交的运用
春秋战国时期的外交政策联姻与婚姻外交的运用春秋战国时期,联姻与婚姻外交成为各国之间外交政策中的重要手段。
通过婚姻,各国能够建立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巩固各自的势力范围,同时也能够化解纷争,增进相互间的善意和信任。
本文将就春秋战国时期的外交政策联姻与婚姻外交的运用进行探讨。
一、联姻与婚姻外交的背景与意义1.1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各国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借助外交手段来巩固自身的地位。
1.2政治意义联姻与婚姻外交是各国之间建立亲密关系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联姻,各国能够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更好地利用外交资源,进一步巩固各自的地位和势力。
二、联姻与婚姻外交的运用与策略2.1联姻的运用各国在外交政策中利用联姻,一方面是为了借力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巩固各自的地位。
例如,齐国的公子光娶了晋国的卫姬,通过这次婚姻,齐国得到了晋国的支持,加强了自身的势力。
2.2婚姻外交的策略在进行婚姻外交时,各国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
一方面,要有选择合适的对象,以确保婚姻的效果。
另一方面,要把握好婚姻外交的时机,使之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利益。
例如,魏国利用婚姻与晋国联姻,使自己得到了晋国的支持,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三、联姻与婚姻外交的影响与效果3.1政治影响联姻与婚姻外交使各国之间建立了紧密的政治联系,进而在关键时刻能够相互协助,增强自身的实力。
同时,婚姻也能化解一些政治上的纷争,为各国稳定提供有利条件。
3.2经济影响联姻与婚姻外交不仅在政治方面有影响,同时也对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
各国通过婚姻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贸易往来等经济利益,从而提高各自的经济实力。
3.3文化影响婚姻外交还在文化交流和融合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各国之间的亲缘关系加深了相互间的文化交流,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四、联姻与婚姻外交的局限性4.1权力争斗在利用联姻与婚姻外交时,各国往往会产生权力争斗的问题。
《左传》中的春秋贵族婚嫁礼仪浅析(2).doc
《左传》中的春秋贵族婚嫁礼仪浅析摘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每一种生活场景、行事做法都有其特定的礼仪。
例如,祭祀有祭祀的礼仪,婚嫁有婚嫁礼仪,对待宾客有相对应的宾礼,还有祭祀礼、成人礼等等。
《左传》中关于不同场景的礼仪描写非常之多,其中涉及到描写婚嫁礼仪的就有130篇之多,是研究当时上层社会婚姻形式与文化的重要史料,这些都能够使我们对春秋时期的社会形态以及当时的婚姻观念有一定的了解。
本文将立足《左传》中描写婚嫁的内容,分三个层次对春秋时期的婚嫁礼仪进行研究,第一层从婚前、迎娶、婚后等婚姻中不同阶段的礼仪和礼俗来分析春秋时期的婚嫁礼仪和礼俗;第二层探究春秋时期的婚嫁礼俗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关系,第三层以第二层的研究内容为支撑,对春秋时期婚姻礼仪习俗形成的原因以及当时的社会形态和婚姻观念进行研究和分析,由此对作为社会文化载体的春秋时期婚嫁礼仪做一个全面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左传;婚嫁礼仪;婚俗;社会文化;AbstractSince ancient times, China has been a state of honor, and every living scene and action has its own etiquette.For example, the ritual of sacrificial ceremony, marriage ceremony, the corresponding ceremony of the guests,and coming-of-age ceremony.There are so many etiquette descriptions of different scenes in zuo zhuo, which involve more than 130 wedding ceremonies.It was the study of the marriage form and culture of the upper classes at the time,All of this makes us aware of the social shape of the Chunqiu period and the concept of marriage at the time.This article will be based on the content of marriage in zuo zhuan, and the three levels of marriage ceremony in the Chunqiu period are studied.The first layer analyzes the etiquette and etiquette of marriage and marriage in the Chunqiu period from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marriage, marriage and marriage.The second layer explores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relationships that are reflected in the marriage etiquette of the Chunqiu period.Third layer supported by the second layer of the research content, to the Chunqiu period, the causes of the formation of marriage etiquette custom and the time of the study and analysis on the social form and the concept of marriage.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marriage etiquette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s a carrier of social culture.Key words:zuo zhuan;wedding rituals;marriage customs;the social culture;目录摘要••••••••••••••••••••••••Abstract•••••••••••••••••••••••前言••••••••••••••••••••••一、春秋的婚嫁礼仪及礼俗••••••••••••••(一)婚嫁礼仪••••••••••••••••••••1.婚前准备礼仪•••••••••••••••••••1.1卜、筮•••••••••••••••••••••1.2求妻••••••••••••••••••••••1.3纳采(委禽)••••••••••••••••••••1.4问名••••••••••••••••••••••1.5 纳币(納幣) •••••••••••••••••••2.迎娶礼仪•••••••••••••••••••••3.婚后礼仪•••••••••••••••••••••(二)婚嫁礼俗••••••••••••••••••••二、春秋婚嫁礼俗存在的原因•••••••••••••••(一)性别结构失调下的一夫多妻制••••••••••••(二)等级内婚制••••••••••••••••••(三)生育观的影响••••••••••••••••••1.重男轻女•••••••••••••••••••••2.多子多福•••••••••••••••••••••三、春秋时期的婚姻观••••••••••••••••••(一)强烈的政治功利性婚姻观••••••••••••••(二)同姓不婚的观念••••••••••••••••••(三)包容的婚姻观•••••••••••••••结语•••••••••••••••••••参考文献••••••••••••••••••谢辞•••••••••••••••••••前言自古以来,婚姻之事作为人生大事颇受关注和重视,关于婚姻礼仪问题研究和探讨的课题也不计其数。
周宣王与齐桓公的联姻婚姻的利益交换
周宣王与齐桓公的联姻婚姻的利益交换周宣王是西周时期的国君,齐桓公则是春秋时期的齐国君主,两位君王的联姻婚姻为后世留下了重要的历史事件。
本文旨在探讨周宣王与齐桓公联姻的利益交换,以及这个联姻对于两国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影响。
在西周时期,联姻被视为政治手段的一种,通过通婚可以实现朝廷与诸国的联结。
周宣王与齐桓公的联姻正是出于政治利益的考虑。
两个国家的结合旨在平衡周朝的势力,巩固周室的统治地位,并在外交方面达到稳定与和平。
首先,从政治层面来看,周宣王与齐桓公的联姻使得两国之间建立了亲属关系,实现了政治上的互助和合作。
这种关系使得周朝能够在春秋时期获得齐国的支持,巩固了王室的地位,为周宣王提供了更多维护朝廷权威的力量。
同时,由于两国的联姻,亲戚关系的存在也使得两国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更容易实现政治上的互惠互利。
其次,经济方面的利益交换也是联姻的重要目的之一。
联姻使得贸易与经济交流得到了促进,促使周朝与齐国通过互通有无的贸易更加繁荣。
周宣王与齐桓公的联姻婚姻为两国商业活动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促进了商品流通、资源互补与经济发展。
这种经济交流不仅丰富了两国的经济实力,同时也推动了周朝与齐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双方的文明进步。
最后,文化上的交流与影响也是周宣王与齐桓公联姻的重要成果之一。
两国的通婚使得双方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深入。
周朝的礼仪制度与齐国的乐舞艺术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加强了两国文化的交融。
这种文化的交流与影响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来的历史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从而,周宣王与齐桓公的联姻婚姻不仅在政治、经济层面上有利,同时也推动了两国文化的交流互鉴。
综上所述,周宣王与齐桓公的联姻婚姻实现了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利益交换。
在政治上,联姻增强了周朝的国际地位并加强了统治地位;在经济上,联姻促进了两国的贸易与经济发展;在文化上,联姻实现了两国文化的交流互鉴。
这一联姻为后世留下了重要的历史事件,并对两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的婚姻研究
婚姻与经济的关系
聘礼与嫁妆
婚姻对家庭经济的影响
婚姻与土地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的婚姻中,聘礼和嫁妆 是非常重要的经济因素。聘礼是男方 在婚前向女方家庭支付的礼金或财物 ,而嫁妆则是女方在结婚时带到男方 家庭的财产。这些聘礼和嫁妆在当时 的社会中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对于 双方家庭来说都是一笔重要的财富。
在春秋战国时期,婚姻对于家庭经济 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通过婚姻 可以扩大家庭的经济来源和增加家庭 的财富;另一方面,不合理的婚姻也 会导致家庭经济的困难和破产。
05
春秋战国时期的婚姻变革与影响
婚姻变革的背景和原因
01
社会经济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推广使得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井田制逐渐
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这种经济基础的变革为婚姻制度的变
革提供了物质基础。
02
政治制度变革
分封制的破坏和郡县制的兴起,使得原有的贵族世袭制度逐渐崩溃,新
的官僚制度逐渐形成。这种政治制度的变革对婚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THANK YOU
感谢聆听
。
03
思想文化变革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婚姻的
看法和态度也随之改变。
婚姻变革的内容和特点
婚姻自主权的提高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她们的婚姻自主 权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女性可以选择自己的配偶, 而不是完全由父母决定。
婚姻礼仪的简化
随着社会的变革,婚姻礼仪也逐渐简化,不再像过去那样 繁琐。这种简化的礼仪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实用主义倾向。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不足
目前对春秋战国时期婚姻制度的研究仍不够深入,尤其是对不同国家、不同阶层婚姻制度的比较研究相对缺乏。
《春秋时期婚姻制度演变研究》范文
《春秋时期婚姻制度演变研究》篇一一、引言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的婚姻制度演变,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也深刻影响了后世婚姻观念和制度的发展。
本文旨在通过对春秋时期婚姻制度的深入研究,探讨其演变过程、特点及影响。
二、春秋时期婚姻制度的背景春秋时期,社会动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频繁,但同时也伴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婚姻制度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一方面,旧的宗法制度逐渐瓦解,另一方面,新的社会阶层开始崛起,婚姻逐渐从宗法制度中解放出来,成为了一种更为自由的社会关系。
三、春秋时期婚姻制度的演变过程1. 宗法制度的衰落在春秋初期,宗法制度仍是婚姻制度的核心。
然而,随着社会的动荡和变革,宗法制度逐渐衰落。
一方面,战争使得许多宗族力量消减,另一方面,新兴的士人阶层开始崛起,他们的婚姻观念和行为开始对传统的宗法制度产生冲击。
2. 自由婚制的兴起随着社会的变革,自由婚制开始兴起。
在春秋中后期,贵族之间的政治联姻逐渐减少,而平民之间的自由婚制逐渐增多。
这种婚制不再受宗法制度的束缚,男女双方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伴侣。
3. 礼制的形成与完善在春秋时期,礼制在婚姻制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礼制逐渐形成并完善。
婚礼的举行、嫁妆的多少、婚书的签订等都成为了婚姻的必要程序。
这些礼制不仅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规范,也体现了人们对婚姻的尊重和重视。
四、春秋时期婚姻制度的特点1. 多样性:春秋时期的婚姻制度具有多样性,既有传统的宗法婚制,也有新兴的自由婚制。
2. 复杂性:当时的婚姻往往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使得婚姻制度变得复杂。
3. 礼制化:礼制在婚姻制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得婚姻更加规范和庄重。
五、春秋时期婚姻制度的影响1. 对后世的影响:春秋时期的婚姻制度演变,为后世的婚姻制度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后世的婚姻制度在许多方面都受到了春秋时期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亲族关系与婚姻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亲族关系与婚姻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国家之间的亲族关系与婚姻制度在整个时代的演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亲族关系的发展、婚姻制度的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亲族关系的发展在春秋战国时期,亲族关系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首先,许多国家的贵族阶层之间都存在着近亲婚姻的现象。
这一现象主要是为了巩固家族的势力,以及确保贵族家族血脉的纯正。
其次,在亲族关系的建立中,多数国家倾向于通过婚姻来达到政治联盟和外交关系的目的。
例如,通过联姻可以建立盟友关系、扩大影响力、化解战争。
二、婚姻制度的特点1. 家族主导:在春秋战国时期,婚姻制度以家族为中心,家族的利益和地位是婚姻决策的核心考量因素。
父母通常会为子女安排合适的婚姻对象,以维护或扩大家族的势力和地位。
2. 礼仪严谨:在婚姻仪式上,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非常讲究礼仪。
这其中包括婚姻合约的订立、婚礼仪式的庄重举行以及礼物的交换等。
这些礼仪的严谨性,不仅体现了婚姻的重要性,也显示了各国对亲族关系的认可和尊重。
3. 男尊女卑:在婚姻制度中,春秋战国时期普遍存在着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
男性在婚姻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和权利,女性通常要遵从男性的决策,并履行妇道。
三、亲族关系与婚姻制度的关系亲族关系与婚姻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互为因果,相互影响。
首先,亲族关系的建立和发展需要通过婚姻来实现,婚姻是加强国家间联系和联盟的一种手段。
其次,婚姻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亲族关系的发展。
由于婚姻制度的特点,贵族们更倾向于选择近亲结合,以确保血脉纯正和家族势力的延续。
这也进一步加强了各个国家间的亲族关系。
总结起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亲族关系与婚姻制度紧密相连,既是因果关系,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特点。
亲族关系的发展和婚姻制度的特点共同塑造了整个时代的面貌,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正是这种以亲族关系为基础的婚姻制度,为春秋战国时期国家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左传》中的政治联姻看春秋时期的女性地位
从《左传》中的政治联姻看春秋时期的女性地位作者:林思瑞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7年第7期摘要:《左传》是研究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左传》记载了当时王室婚姻的基本状况。
在春秋时期的王室婚姻中,普遍存在通过一夫多妻的形式实现政治联姻的现象,女性完全处于从属地位。
除了一般的王室联姻外,当时的政治联姻还存在“蒸报”婚制和“媵妾”婚制,以此保障男女双方家族的利益。
春秋时期的政治联姻还普遍存在“同姓不婚”的原则,以此使异姓诸侯国间实现紧密的政治联盟。
关键词:《左传》女性一夫多妻政治联姻■《左传》是研究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在《左传》中,有一百六十多名女性进入此书的记载,为我们展现了东周前期中国女性社会生活的历史风貌。
其中,婚姻生活是《左传》中对女性记载的重要内容,她们的婚姻生活往往牵涉到更高层面的政治、经济、外交等问题。
本文即以《左传》中政治联姻的女性为视角,试对当时女性的地位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政治联姻中的一夫多妻制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周王室的影响力逐渐衰落,诸侯渐兴,中华文明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转型。
《左传》作为记录这个时代的主要文献,其中不乏对于婚姻状况的记载,这为我们观察这一时期的婚姻状况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在《左传》中考察当时社会的婚姻状况,较普遍地发现一夫多妻现象的存在。
而且,这一现象大多存在于贵族阶层,尤其是在王室诸侯的政治联姻中普遍可见。
有关这一时期的一夫多妻现象,学者赵光贤说:“贵族们虽行一夫多妻制,但是就人数来说,他们毕竟是少数;如就全国绝大多数的庶人来说,无疑一夫一妻制是普遍通行的制度。
”?譹?訛因此,一夫多妻虽未对一般庶民作限制,但庶民阶层本身由于经济状况有限,一夫多妻的现象较少存在。
而贵族阶层中,尤其是势力强大的王室诸侯,一夫多妻近乎于一种“标配”。
在一夫多妻的婚姻结构中,男性可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多个配偶。
这些女性有来自于王室诸侯之间的通婚及其随嫁的媵妾,也有收继婚制中的亲族女性,或地位低下的庶民女子和战争中掠获的女性。
中国古代联姻例子
中国古代联姻例子中国古代的联姻制度是一种通过婚姻关系来达到政治目的的方式。
联姻的对象通常是贵族、皇室或其他有权势的家族之间的婚姻联盟。
以下是十个中国古代的联姻例子:1. 周公与太公望的联姻:周公是周朝的重要政治家,太公望则是鲁国的重要人物。
周公通过与太公望的女儿联姻,巩固了与鲁国的关系,增强了周朝的统治地位。
2. 纣王与妲己的联姻:商朝的纣王与妲己是一对臭名昭著的夫妻。
他们的联姻是为了巩固纣王的统治地位,但最终导致了商朝的衰败。
3. 秦始皇与赵姬的联姻:秦始皇娶了赵国公主赵姬为妃子,以此来加强秦国和赵国之间的联盟,进一步统一六国。
4. 汉武帝与卫子夫的联姻:汉武帝娶了卫子夫为皇后,以此来巩固与卫氏家族的关系,增强自己的统治地位。
5. 三国时期的连环计:刘备与孙权的联姻:刘备与孙权通过联姻,形成了对抗曹魏的联盟,为后来的三国鼎立局面埋下了伏笔。
6. 北魏和南朝梁的联姻:北魏的宇文泰与南朝梁的贵族杨坚之间达成了婚姻联盟,为后来的隋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7. 唐朝的外交婚姻:唐朝时期,通过与外国王室的联姻,如与吐蕃、突厥、契丹等国,保持了与周边国家的和平关系,有利于唐朝的疆土稳定和国力发展。
8. 宋朝与辽国的联姻:北宋时期,为了与辽国保持和平,宋徽宗娶了辽朝的公主萧皇后为妃子,以维护两国的稳定。
9. 明朝与蒙古的联姻:明朝洪武帝娶了元朝的公主为皇后,以此来巩固两国之间的和平关系,保护明朝的北方边境安全。
10. 清朝与满洲贵族的联姻:满洲贵族通过与中国汉族的婚姻联姻,加强了清朝对中国的统治,维持了满洲人的统治地位。
总结:中国古代的联姻制度是一种通过婚姻关系来达到政治目的的方式。
这种制度在不同的朝代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巩固统治地位、扩大势力范围、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联姻也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如争夺皇位、家族纷争等问题。
不过,联姻制度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秋时期中国与欧洲各国政治婚姻的实例
政治婚姻,在历史上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被称为“影响
历史的爱情”。
各国当政者出于结交军事同盟、巩固政治关
系、调节政治矛盾的目的,迎取他国王室、贵族子女或将本国
子女嫁给他国政治首领。
这里分别列举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中国和欧洲各国政治婚姻为例。
中国:
一、公元前535年西施由范蠡引荐,赠送吴王夫差
“〃〃〃十二年,越王谓大夫种曰:"孤闻吴王淫而好
色,惑乱沉湎,不领政事,因此而谋,可乎?"
种曰:"可破。
夫吴王淫而好色,宰嚭8佞以曳心,往献美女,其必受之。
惟王选择美女二人而进之。
"越王曰:"善。
"
乃使相者国中得苎萝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
饰以罗榖,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
三年学服而献于吴。
乃使相国范蠡进曰:"越王勾践窃有二遗女,越国洿下困迫,不敢稽留,谨使臣蠡献之。
大王不以鄙陋寝容,愿纳以供
箕帚之用。
"
吴王大悦,曰:"越贡二女,乃勾践之尽忠于吴之证也。
"
——《吴越春秋》卷9
二、前641 年齐桓公将宗女齐姜许配给晋重耳——晋文公
“至齐,齐桓公厚礼,而以宗女妻之,有马二十乘,重耳
安之。
重耳至齐二岁而桓公卒,会刀等为内乱,齐孝公之立,
诸侯兵数至。
留齐凡五岁。
重耳爱齐女,毋去心。
赵衰、咎犯
乃于桑下谋行。
齐女侍者在桑上闻之,以告其主。
其主乃杀侍者,劝重耳趣行。
重耳曰:“人生安乐,孰知其他!必死于
此,不能去。
”齐女曰:“子一国公子,穷而来此,数士者以
子为命。
子不疾反国①,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
且
不求,何时得功?”乃与赵衰等谋醉重耳,载以行。
”
——《史记〃晋世家》
三、前527 年,楚平王见秦女伯嬴美自娶之
哀公八年,楚公子弃疾弑灵王而自立,是为平王。
十一年,楚平王来求秦女为太子建妻。
至国,女好而自娶之。
——《史记〃秦本纪》平王二年,使费无忌如秦为太子建取妇①。
妇好,来,未至,无忌先归,说平王曰:“秦女好,可自娶,为太子更求。
”平王听之,卒自娶秦女,生熊珍。
——《史记〃楚本纪》
西方各国:
经过对与中国春秋时期同时代的现代西方各国的历史查阅,我们可以清晰的,在那个时代的西方主要文明地是地中海沿岸的希腊、罗马文化和两河流域出现的古代国家,“东地中海世界的联盟和联姻即发生于上述几个国家之间, 它们之间频繁的联盟和联姻成为这一时期东地中海世界外交活动的主要途径和基本方式。
”所以在这里主要列举这些地区出现的典型政治婚姻。
一、公元前604 年尼布甲尼撒二世迎娶米底公主阿米蒂斯
尼布甲尼撒二世即位为新巴比伦王国国王。
即位之初,尼布甲尼撒就开始着手统一两河流域。
当时他所面对的政治形势为:叙利亚已归顺新巴比伦王国, 但腓尼基和巴勒斯坦地区却态度不明,而埃及对这一地区仍欲图之,扩张之心不泯。
为使扩张之业得以成功,必须避免四面受敌。
尼布甲尼撒权衡利弊, 采取了和东击西的策略, 新巴比伦与东邻米底王国结成盟邦。
为使这一关系更加巩固,尼布甲尼撒娶了米底公主阿米蒂斯为后,并在巴比伦城中为其修建了一座举世闻名的“空中花园”。
——《世界古代文明史》维克多〃瑞布里克
二、“高傲者”塔克文
罗马的最后一位国王是“高傲者”塔克文,(公元前535年——前510年),是前国王塔奎尼乌斯〃普利斯库斯的儿子。
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为奴隶并通过撺夺成为国王,塔克文分别与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的大女儿和二女儿图里亚结婚。
罗马国王与埃奎人维持和平,并与伊特鲁里亚重新交好,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图斯库兰〃马弥利乌斯,还依据实力强弱确立了各拉丁城市间的关系。
——《世界古代文明史》维克多〃瑞布里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