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

合集下载

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第1课时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第1课时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1.(易错题)现有30 ℃的不饱和KNO3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①水 的质量;②溶液中溶质KNO3的质量;③KNO3的质量分数;④溶液的质量。
用序号填写以下各空。
(1)在该不饱和溶液中加少量硝酸钾至饱和,不变的量有___①_____。 (2)将该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至饱和,不变的量有_________。
B.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C 5.(2017·苏州)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泥土加入水中,振荡后可以形成溶液 B.蔗糖溶液上半部分溶液的甜度低于下半部分溶液的甜度 C.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少量硝酸钾晶体
(4)若固体溶质是KNO3,对A、B两烧杯进行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先 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B______。
(5)在一定温度下,向A、B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中固体刚好全溶,
A中是否也全溶?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 不是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解水____________________; 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5 ℃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则下列 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C )
7.要将一瓶接C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方法,其
中可行的是(
)
①加入CaO ②加入Ca(OH)2 ③升高温度 ④降低温度
A.②③

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ppt课件

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ppt课件
• m点表示什么意义?
1. 4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B)
• C、B、A • A、B、C • B、A、C • B、C、A
S
B
m
C
30
20的溶解性:
在20℃时, S>10g
1g<S<10g
易溶物 可溶物
0.01g< S <1g S <0.01g
微溶物
难溶物 (不溶物)
E、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补充: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 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
二、溶解度曲线: 1、定义: 表示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 线叫溶解度曲线
5、 结晶
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使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的物质从 溶液中结晶析出,例如:KNO3
S
0
T2
T1
T
蒸发结晶法:
使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化不明显的物质 从溶液中结晶析出,例如:NaCl
S
0
T
Ca(OH)2
2、三种典型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S
KNO3 大多数物质
NaCl 少数物质
Ca(OH)2 极少数物质
0
T
3.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①可读出任意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 ②溶解度曲线交点意义 ③可以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 40℃时B物质的溶解度是多少?
一、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一)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的因素 1.溶质种类的影响 2.温度的影响

初三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章-溶解现象-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含答案)

初三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章-溶解现象-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含答案)

初三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章-溶解现象-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含答案)一、单选题1. ( 2分) 室温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4%),另一瓶为5%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A. 加一定量的水B. 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C. 略降低温度D. 室温时,蒸发少量水2. ( 2分)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t2℃时,用等质量的甲和乙固体配制饱和溶液,得到乙溶液的质量大于甲C. 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2℃,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大D. 将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甲析出的晶体多3. ( 2分) 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不同溶质的溶液同时蒸发掉10g水,并冷却到T℃时,分别析出2g甲和3g乙物质(均不带结晶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B. T℃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C. T℃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小于乙D. 将析出晶体后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混合后(甲、乙不反应),溶液仍饱和4. ( 2分)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B. 升温可使乙物质的饱和溶液析出固体C.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D. 40℃时,将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二者都变为不饱和溶液5. ( 2分)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B. 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C. 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D. 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6. ( 2分)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B. 升高温度可以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 20 ℃时,100 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30 gD. 40 ℃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7. ( 2分)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①③⑤D. ①②⑤8. ( 2分) 关于硝酸钾溶解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20℃时,20g硝酸钾溶在100g水里,所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0gB. 20℃时,把20g硝酸钾溶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0gC. 把31.6g硝酸钾溶在100g水里,形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D. 20℃时,把31.6g硝酸钾溶在100g水里,形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二、多选题9. ( 3分)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1℃时,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乙﹥甲=丙B. t2℃100g甲物质饱和溶液中含有60g甲C. 将丙物质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D. t2℃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再降温到t1℃,析出无水晶体的质量:甲﹥乙10. ( 3分) 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20℃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40℃, 溶液中两物质的质量均不变B. 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为30gC. 乙中含有少量甲时,一般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D. 40℃时,甲、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11. ( 3分) 物质甲与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大于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 温度升高可以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后变成饱和溶液C. 将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都会析出晶体D. 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12. ( 3分) 甲、乙试管中各盛有10.0g水,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3.0g Na2CO3粉末,另一支试管中加入3.0gNaCl粉末,按图1、2进行实验。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

5、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 (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现有t2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
溶 解 度 /g
甲 乙
0
t1
t2
丙 温度/℃
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请根据右图回答:
( 1 ) t2 ℃时,将三种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相同质量 的水,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甲 ; (2)将三种饱和溶液分别从t2 ℃降温到t1℃时,所得溶 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乙>甲>丙 。
a
氯化铵 氯化钠 硼酸
80 90 100
的溶解度相同。 曲线:曲线越陡,该物
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越大。
温度(t)
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 度升高而降低
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情况: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如NaCl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 Ca(OH)2
同种溶质在不同的溶 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不同的溶质在同种溶 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溶解性
①一定温度 ②100克溶剂 ③溶液饱和 ④单位是克 定 量 描 述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不)溶
影响因素 (温度)
物质的溶解度 固体的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
影响因素 (温度、压强)
表示方法
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于思维,就是粗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
1、会用实验探究方法确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2、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含义
3、了解溶解度的含义,会绘制和使用溶解度曲线
4、了解结晶现象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为什么在相同的条件下,面粉在水中不易

初中化学《物质的溶解性》教案

初中化学《物质的溶解性》教案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课题:沪教版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教材及学情分析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6章《溶解现象》是化学课程标准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溶液是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一类分散体系,也是学生在上册的化学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一类物质(如澄清石灰水、稀盐酸等)。

学生虽然熟悉溶液和溶解现象,却缺乏深入的了解,也不曾从化学的视角去研究。

所以让学生集中和系统的学习一些溶液和溶解现象的知识,对于提高学生对溶液和溶解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是很必要的,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利用有关溶液的知识去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本节内容包括了影响物质的溶解性的因素、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溶解度;结晶现象及其应用等知识;各1课时教学时间,共分3课时。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们对化学科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基础,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验探究、分析归纳能力,但是,初中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还不够,学习过程中仍需要教师的引导,借助实验和多媒体电教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供动脑的问题情景,提供动手的实验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学习目标分析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2.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溶液是否饱和及转化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情感与态度目标1.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让学生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2.建立内因与外因对事物发展共同影响的辨证观教学重点1.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能对实例进行转化教学难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实例进行转化教学思路设计教学媒体及实验设计1.多媒体课件2.合作探究实验(每4人一个实验小组):(1)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①10ml水中分别溶解NaCl、KNO3和Ca(OH)2②10ml水和酒精中分别溶解碘③10ml水在不同温度下溶解KNO3(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其转化:①溶质、溶剂的改变;②温度的改变创设情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从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探究问题(①影响物质的溶解性的因素有哪些?②一定量的水中能否无限地溶解某种物质?③溶液是否饱和应确定哪些条件?)组织、指导科学探究(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观察、记录→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反思评价)应用提高现象:10ml水和酒精中分别溶解碘“为什么呀?”糖是我们熟悉的物质,为什么再加糖也不会更甜方案①:方案②:通过以上实验,再次强调条件,从而得出结论(板书);;。

第六章物质溶解性

第六章物质溶解性
温度 20 20 溶质 碘2g 碘2g 溶剂 酒精10g 水10g 现象 全部溶解 部分溶解
从上表中可以分析得出结论是( A物质溶解性与溶质性质有关 B物质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C物质溶解性与溶剂性质有关 D物质溶解性与溶质质量有关
C

3下列措施不能使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D ) A.蒸发溶剂 B.增加溶质 C.改变温度 D.加速搅拌 4、现有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100克,能使该溶液变 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D ) A.恒温蒸发掉20克水 B.温度不变,加入20克硝酸钾 C.降低温度到10℃ D.升高温度到30℃ 5、装有饱和溶液的瓶的瓶底,一定有这种溶质 的固体,这句话正确吗?
溶解性:
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 中的能力即物质的溶解性。(物理性质)
思考:根据你的生活体验,物质的溶解性可 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一、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猜想一:与溶质的性质有关 猜想二: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猜想三:与温度有关 如何设计实验检验猜想(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实验一影响物质溶解性因素
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溶剂越多溶解的溶质越多,温度越高,一 定量的溶剂里溶解的溶质越多
2、在上面的限定条件下,判断饱和溶液关键看什么?
溶质是否还能继续溶解
3、为什么必须说明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但对于其他 物质就不一定是饱和溶液了。
交流与讨论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如何相互转化?
溶 质
溶剂 温度 现象 结论 溶解性与溶质的性质有关
探究 不同 相同 相同 一 探究 相同 不同 相同 二 探究 相同 相同 不同 三
溶解性与溶剂的性质有 关
溶解性与温度有 关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六章溶解现象 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 培优练习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六章溶解现象 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 培优练习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六章溶解现象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培优练习一、选择题1.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操作是A.加热B.振荡C.搅拌D.加压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所含的溶质多B.不饱和溶液都可以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变成饱和溶液C.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D.将一定质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小3.降低温度使氯化钠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前后,不改变的是A.溶解度B.溶剂质量C.溶液质量D.溶质质量4.关于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22g/100g 水B.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C.难溶物质的溶解度为零D.溶解度可以定量的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5.下图为硝酸钾(KNO3)和氯化钠(NaCl)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说法正确的是A.T1℃时,KNO3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B.T3℃KNO3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30 克C.T2℃时,KNO3 和NaCl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可能相等D.T1℃时,20 克KNO3和20 克NaCl 的混合物放入100g 水中,恒温蒸发至析出晶体,晶体中一定有NaCl,可能有KNO36.某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白砂糖、柠檬酸和水等多种物质,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逸出,说法正确的是A.白砂糖的溶解度减小B.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C.气泡逸出后的溶液为二氧化碳的不饱和溶液D.汽水溶液质量不变7.一定温度下,在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继续投入少量硫酸铜固体,会发生改变的是A.溶解度B.溶液质量C.溶液密度D.溶液质量分数8.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g/100g水,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整个过程中无溶剂损失)。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和丙都是KCl的饱和溶液B.丁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4%C.溶液中溶质质量大小的关系是:甲>丙=丁D.若乙溶液恰好饱和,则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100g水9.已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分析下列实验过程,可以作出的正确判断是()A.溶液甲的质量分数为25%B.溶液丁的质量分数与溶液乙的质量分数相等C.溶液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溶液乙的质量为150克10.t1℃时,将a、b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各15g,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降温到t2℃时,忽略水分蒸发,现象如图乙所示。

第三节_物质的溶解性(1)

第三节_物质的溶解性(1)

固体没有全部溶解
固体全部溶解
结论
注意: ⑴.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如,硝酸钾 ⑵.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弱,如,消石灰
一、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一)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2、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3、同一种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二、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
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 解度。 固体溶解度的四要素: 条件: 标准: 一定温度 100克溶剂(一般指水)
溶液状态: 饱和状态 单位:
质量(克)
我理解
例:蔗糖在20℃时的溶解度是203.9g。 在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203.9g蔗糖。 在20℃时,100g水中溶解203.9g蔗糖时,溶液达 到饱和。
查:查某温度下
某物质的溶解度
硝酸钠
比:比较不同物
质在某温度下溶解 度的大小。
50 40 30 20 10
看:同一种物质
硼酸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 变化情况
0
温度(℃)
溶 200 解 度 19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3)含有未溶溶质的溶液,一定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4)使一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倒出一些溶液。 (5)在同一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会比不饱和溶液含 有的溶质多。 (6)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7)在相同温度下,食盐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

初中化学物质的溶解性课件(优秀版)

初中化学物质的溶解性课件(优秀版)
1.将硝酸钾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 __1._加_水___2_._升_高__温_度___
2.将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 _1_._加_硝__酸_钾__固_体___2_._蒸_发___3_.降__低__温_度____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如何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
1.加溶剂 2.改变温度
学以致用
2、为何夏天 闷热的天气, 河里的鱼喜欢 冒出水面吐泡 泡?
答:因为夏天水温高,水里面溶解氧气 的能力下降,鱼浮到水面呼吸。
二.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2.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3.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4.气体物质的溶解性还与温度、压强有关
他们一个15岁,一个16岁,花开的季节。初学立体几何,大熊用小纸壳手工助洁心理解立体与平面的迥异,地理考试这对同桌囊括了班里两个第一,大熊94分,第一名,洁心47分, 倒数第一。大熊不知怎么就让无论如何都搞不懂季风洋流方向的洁心尤如神助,醍醐灌顶。洁心盼着上作文课,老师会朗读几篇上榜佳作,每每读到洁心的作文,大熊会看洁心一眼, 好像在说我知道这一篇是你写的,洁心也会漫不经心瞥一眼,故作平淡地回复嗯,是我。不知从何时起,他们走进彼此的心。大学毕业的第二年,他们结了婚,第三年,有了一个可爱 的孩子。洁心的日常开始以大熊小熊为中心,辞去优渥工作,成为家庭主妇,曾经的诗情画意干练要强变成琐碎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窈窕淑女变成自带三层救生圈的黄脸婆,大熊成为 业内认可的职业经理人,小熊也取得全国乃至世界各大数学竞赛计算机竞赛的各色奖牌。被大熊小熊的光环映着,洁心日复一日忙忙活活庸庸碌碌地快乐着。人和人之间的比较,是丢 失快乐最简单的方式。昔日的同学大多事业有成,成为各自领域的精英,而洁心日渐落伍,好像被抛弃在另一个时代。比较也是客观认识自己最直接的方式。失落带来思考,洁心终于 意识到这十几二十年的岁月她把自己搞丢了。洁心想重回轨道却无力又无助,知识陈旧,书生意气,与社会严重脱节,抱怨,她偏执地认为大熊消耗了她的青春改写了她的命运,而人 到中年的大熊再不会像过去只要听到洁心呼唤,马上放下全世界飞奔而来,事业有成的他也不再对洁心的发号施令全盘言听计从,洁心觉得自己失去了整个世界。洁心没有意识到很多 时候大熊只是在迁就她,不和她计较,也没有意识到一个企业高管若凡事对一个家庭主妇唯命是从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她越来越暴躁,越来越容易愤怒,家庭气氛像一只随时会被引 爆的火药桶,说不定什么琐事就会成为导火索。大熊忙碌粗心,洁心心灰意冷,俩人之间有了罅隙,有了不满,洁心不止一次发怒时大喊分手。洁心最脆弱的时候,大熊没有及时给予 支持和关注,洁心撕心裂肺的难过,大熊忙于工作,浑然不觉,洁心认为大熊不再爱自己,痴心错付,悔不当初,对自己的婚姻感到绝望,她给自己7天的时间思考,要不要走出这曾 欣欣然冲进来的围城。一位生性爱冒险的作家本杰明,无法走出半年前的丧妻之痛,带着一个青春期一个幼儿期的两个孩子,生活一团糟。本杰明放弃了专栏写作,拒绝开始新感情, 欲带着儿女换一个崭新环境开始新生活,于是他买了新房子,未曾想这房子却是一个经济窘迫、难以维系正常运转的动物园……本杰明走投无路之时,发现妻子给留下的“冒险基金”, 妻子自知无法常相陪伴,竭尽所能给丈夫最后的成全,这份爱让人唏嘘汗颜。本杰明给一双儿女讲述他和妻子初次见面,一见钟情,自惭形秽,踌躇不前时,自己骨子里天生的冒险精 神推着自己抓住了这份非你莫属的爱情。看着本杰明和一双儿女对着阴阳相隔的妻子、妈妈,互诉衷肠,洁心百感交集,泣不成声,她想世人听过见过无数美丽的爱情故事,但都是别 人的,现实的生活总会有种种难言的苦楚不如意,“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接受人和事的缺憾不完美,才是真实的生活。发起冷战的第三天,洁心不再继续臆想徒生 闷气,她决定给彼此一个机会,和大熊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长谈,长谈的结果是洁心庆幸失而复得的婚姻和爱情,大熊说洁心没失去过,自己一直都在,从未离开,只是不该忽视了洁 心的内心需求。洁心开始找回自己的人生旅程,列清单,定目标,开始学习、锻炼、尝试,由内而外改变自己,每晚洁心大熊两人瑜伽对望,相伴练习腹肌撕裂。假期里,大熊更多地 陪伴洁心,两人相濡以沫走遍千山万水,洁心开始一展所长,用文字记录下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人到中年,两人相互珍惜,共同成长,生命和爱情焕发出绚丽光彩,照亮了彼 此的人生,很多小伙伴说因为他们,自己又开始相信并渴望爱情了。一日,,麦克是校园篮球明星,他本可以因篮��

物质的溶解性(课件)

物质的溶解性(课件)
计算机模拟技术
利用计算机模拟物质溶解过程,预测不同条件下物质的溶解性,提 高理论预测的准确性。
溶解性的实验研究进展
高压/高温实验技术
01
模拟地球深部的极端条件,研究物质在高压、高温下的溶解行
为。
微观结构观察技术
02
利用先进的显微技术观察物质溶解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揭
示溶解机制。
先进光谱分析技术
03

药物分析
物质的溶解性在药物分析中用于 分离、纯化和鉴定药物成分。
药物输送
药物的溶解性影响其在体内的吸 收和分布,进而影响治疗效果。
05
物质溶解性的研究展望
溶解性的理论研究进展
分子间相互作用理论
深入探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解释不同物质溶解性的差异 。
溶解热力学理论
研究溶解过程中的热力学参数,如溶解热、熵变等,以建立更准确 的溶解度预测模型。
按照实验材料清单准备 好所需材料。
为了更好地观察物质溶 解性,设置对照实验, 将相同质量的食盐、白 糖、沙子分别放入三个 烧杯中,并加入相同量 的水。
用玻璃棒搅拌烧杯中的 混合物,观察物质在水 中的溶解情况,并记录 下来。
对于不能完全溶解的物 质,如沙子,使用漏斗 和滤纸将不溶物与溶液 分离。
对比不同物质在水中的 溶解情况,分析影响物 质溶解性的因素,得出 结论。
物质的溶解性(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溶解性的基本概念 • 物质溶解性的规律 • 物质溶解性的实验 • 物质溶解性的应用 • 物质溶解性的研究展望
01
溶解性的基本概念
解性的定义
01
溶解性是指物质在特定溶剂中的 溶解能力,通常用溶解度来衡量 。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课时2)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课时2)

教学反思:
溶质质量 100% 溶液质量
联系
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溶解度 100% 100g 溶解度
(3)溶解度的意义 如:20℃时,NaCl 固体的溶解度为 36g。 表示在 20℃时,每 36gNaCl 固体溶解在 100g 水中恰好形成其饱和溶液 也可表示在 20℃时,每 100g 水中最多溶解 NaCl 的质量为 36g。 (小结)1。溶解度概念要认清四个要素: “三个前提(缺一不可) ”条件下的“一个 克数” 。 三个前提 ① 一定温度 ② 100 g 溶剂 ③ 饱和状态 2.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室温 20℃) 溶解性的分类 溶解度 易溶 >10g 可溶 1~10g 微溶 1~0.01g 难溶 <0.01g 所溶解某溶质的最大克数――溶解度 一个克数(单位一定是克)
ag 100% a% ag 100g
溶解度 36g 100% 100% 26.5%,D 错误。 100g 溶解度 36g 100g
溶质质量分数 表示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多少 不定 没有规定 不一定饱和 1(为比值)
溶解度
关系式
溶质质量 100g 溶剂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c.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升高反而降低的,如 Ca(OH)2 等属于“下 降型” 。 4.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a.查找某物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 b.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 c.了解温度变化对某物质的溶解度的影响及变化趋势; d.根据曲线进行有关溶解度的计算(注:溶解度曲线中隐含条件为:溶剂质量为 100g) 5.影响气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除了与气体和水的性质有关之外,还与压强及温度有关。气体 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物质的溶解性

物质的溶解性

.
在80℃时,将110g硝酸钾加入
160
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 150
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硝酸钾的不__饱__和
140 130
溶液。欲使其刚好形成饱和溶液, 120
可采用的方法有:
110
蒸发掉一定量的水份
100
90
. 59g .

.酸

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
80 70
.89g
降温到60℃
60
50
. 40 . 若再降温到10℃,会怎样? 30
1.增氧机增氧
2.水流增氧等
课堂小结
一、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 g 溶剂(通 常溶剂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①一定温度;②溶剂为 100 g;③必须达到饱和 状态;④单位为 g。 2.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1)列表法;(2)溶解度 曲线 二、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1.概念:在压强为 101 kPa 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 1 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气体的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压强和温度。
而增大,例如 硝酸钾等。
60
氯化铵
50
氯化钾
(2)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40
氯化钠
不大,例如食盐。
30
20
硼酸
10
(3)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 高而减小,例如熟石灰。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溶 200
解 度 190
/
g 180
169 170
g

180


170
160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
D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6.一定温度下,有一杯食盐水,杯底尚有少量食盐固体不能溶解。现将新鲜的萝卜块放入其中,放置
一段时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A.原食盐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萝卜块质量一定减少(jiǎnshǎo)
C.杯中的食盐固体一定全部溶解
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 第一课时(kèshí)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物质的溶解性: 一种物质(溶质(róngzhì))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中的。能力
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
不同的物质 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如食盐和蔗糖可溶于水,而
氢氧化钙 则较难溶于水。
(2)同一种物质在
不同溶剂 中的溶解性不同。如食用油难溶于水,却易溶于
A.生石灰 B.氯化钠
C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2021/12/11
第十页,共十五页。
9.四个烧杯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溶剂,向四个烧杯中加入某溶质,且固体溶质质量依次减 少(jiǎnshǎo)(温度相同),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A、B 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2) C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
(3) D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4)若固体溶质是KNO3,对A、B两烧杯进行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5)在一定温B度下,向A、B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中固体刚好全溶,A中是否也全
溶?

不是(bù shi)
2021/12/11
第十一页,共十五页。
10.如图所示,在室温下的饱和食盐水中放了一个塑料小球。

第六章第三节(第2课时)溶解度

第六章第三节(第2课时)溶解度

第六章第三节(第2课时)物质的溶解度【知识整理】1.人们常用来定量描述物质溶解性的强弱。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

理解该概念要把握如下几个要点:(1)在下;(2)在g溶剂里(一般为水);(3)达到状态;(4)溶解度指的是所溶解的质量(单位可以是g,也可以是Kg)。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常用(字母)表示。

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主要因素:①外在因素:;②内在因素:、。

2.10℃的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3g。

这句话的含义是。

3.已知在t℃时,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为S g。

根据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定义,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在t℃时,g固体物质能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g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因此在t℃时,某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与其溶解度S的关系为:a%= (用S表示)。

【知识巩固】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

()(2)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是31.6。

()(3)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是31.6克。

()(4)在20℃时,100克水中溶解了10克氯化钠,则氯化钠的溶解度为10克。

()(5)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即100克溶液中含有31.6克硝酸钾。

()(6)20℃时,5克A放入50克水中溶解达到饱和,0℃时,5克B放入100克水中溶解达到了饱和,则A比B的溶解能力强。

()5.下列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无关的因素是()A.溶质的种类B.溶剂的种类C.溶质.溶剂的多少D.温度的高低6.某校化学探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在一定温度时某物质的溶解度,则待测液必须是该温度下该物质的()A.浓溶液B.稀溶液C.不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7.在室温(20℃)时,把0.05g某物质溶于100g水里,即达到饱和,则一般把这种物质划为()A.易溶物质B.可溶物质C.微溶物质D.难溶物质8.下列方法中,能够使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的是()A.增加水的质量B.在水中增加硝酸钾的质量C.降低水的温度D.升高水的温度9.生活中的下列现象,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变化而变化的是()A.夏季,鱼塘中的鱼常常会浮在水面呼吸B.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C.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D.烧水时,沸腾前水中有气泡产生10.2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31.6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31.6g硝酸钾B.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31.6%C.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硝酸钾D.100g水中达饱和状态时溶解了31.6g的硝酸钾11.20℃时,50g水里最多溶解5g甲物质,60℃时,100g水里最多溶解10g乙物质。

6-3-1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6-3-1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氢氧化钙等少数物质溶解性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 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搅拌或振荡 颗粒的粗细或大小
温度
溶质性质 溶剂性质
温度
老爸,我要喝 最甜的糖水, 还要加,一直
加……
老爸骗人,为什么糖 溶不进去却还能再溶
进去食盐?
儿子,现在最甜 的了,再加也不 会再变甜了……
嘿,别吵了, 我给个建议吧:
3. 加热后有什么变化 4. 继续加入5gKNO3固体,
用玻棒搅拌,观察是 否仍完全溶解 5. 将上述加热后的烧杯 ,静置冷却,观察现
实验二: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1.在烧杯中加20mL水,
再加入5gKNO3固体,用玻 棒搅拌,观察是否完全
溶解
KNO3固体刚开 始完全溶解;
再加入的KNO3
加到一定量之 后不再溶解;
加入的CuSO4 固体溶解了,
不再溶解 KNO3的溶液 ,不影响 CuSO4的溶解。
溶液变成蓝色;
什么溶液
(1)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的溶解是 有限的。
(2)配制溶液时,溶剂量越多,溶解的溶质量越多; 反之越少。
(3)温度升高时,溶质在一定量溶剂中所能溶解的 质量也越多;反之越少。
2. 在上面的前提条件下,关键还得看什么? 溶质是否能继续溶解
3. 为什么必须说明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溶解这种物质不能再溶,但还可以溶解其它物质
1、如何判断一瓶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
①观察,溶液中是否有剩余的溶质。
②向原溶液中继续加入同种溶质, 若不减少则原溶液为饱和溶液;若 减少则原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练习】 20oC时,将33克食盐放入100克水中,食盐 全部溶解,此时溶液质量为133 克,再向此溶液加入3 克食盐又恰好全部溶解,则溶质为 36 克,现在溶液 恰好饱和,此时溶液的质量为136 克,再向此溶液加 入3克食盐,溶液的质量是 136 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主备人:韩梅玲审核人:朱廷松董闫芳2011-12-1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相互转化。

2、掌握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明确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

3、理解溶解度曲线的含义并应用。

4、了解气体溶解度的概念,并与固体溶解度相比较,说出影响其大小的内因和外因。

5、了解结晶的概念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1、学生在“情景---问题---探索”的教学过程中,实施探究性学习,获取知识,运用知识2、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分组实验等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归纳.总结等能力3、初步运用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学会用多种思维形式大胆地质疑.假使.联想,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习惯2、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内容的生活意义和社会意义,树立学以致用的观念3、训练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学习重、难点:1、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涵义。

3、溶解度的含义及相关计算。

课前准备:食盐,蔗糖,消石灰,水,汽油,食用油,试管,量筒,硝酸钾,:酒精灯,烧杯,玻璃棒,石棉网,试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师:设置疑问:溶质是否可以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呢?根据你的所见所闻,举出例子,说出你的想法。

二、探讨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生:1、教材P.166“联想与启示”(上的联想与启示)师:引导学生的答案方向,抛出溶解性概念。

师:设置疑问:你认为,物质的溶解性与那些因素有关?归纳学生的猜想与假设,选择“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三个因素要求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师:演示教材P.166“活动与探究”(实验1、实验2、实验3)生:观察实验想象并记录:实验一:蔗糖全部溶解,食盐大部分溶解,有少量固体剩余,消石灰几乎看不出溶解,大部分剩余。

实验二:食用油溶于汽油中形成溶液,食用油与水分层,食用油浮于水的上面。

实验三:硝酸钾不能完全溶解,试管加热后,未溶的硝酸钾固体又逐渐溶解。

师:由以上实验你得出什么结论?生:实验一: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试验二:食用油溶解在汽油中,不能溶解在水中。

实验三:同一种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

生:小组内交流讨论:教材P167“交流与讨论”。

师:简介生活中物质溶解性的应用师:创设情景引入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定义情景:小明于小刚向一杯水中加了几勺糖后,搅拌,杯底有糖剩余。

小明还要加糖,小刚却说:“不要再加了,再加也不会更甜了。

”小刚说得对吗?为什么呢?我们将一起通过实验来研究。

师:演示教材p.167“活动与探究”中的实验1。

生:1、观察试验现象,并作记录。

2、讨论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生: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定义。

师:注意:①在说明“饱和”与“不饱和”溶液时,必须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

②在说明“饱和”与“不饱和”溶液时还应说明是“哪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师: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定义中为什么要强调“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呢?生:思考并讨论。

生:①上讲台演示教材p.167“活动与探究”中的实验2、实验3②小组内讨论并完成P168“交流与讨论”。

生:总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①一般情况下,增加溶剂、升高温度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②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生:课堂总结:1、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课堂练习:4、P.172练习与实践T.1、2、3板书设计:第六章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1、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食用油溶解在汽油中,不能溶解在水中。

同一种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

5、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还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6、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增加溶剂、升高温度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教后反思: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第2课时)教学过程:师:复习提问:1、什么叫溶解性?2、什么叫饱和溶液?什么叫不饱和溶液?3、一般情况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有哪些?生:回答。

师:1、引入新课:如何描述物质溶解性的大小呢?2、引导启发学生提示:饱和溶液在什么条件下才有确定的意义。

生:小组讨论。

师:归纳学生的汇报结果,给出溶解度的概念。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溶质在100g溶剂(通常溶剂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师:溶解度是为了定量的表示物质的溶解性强弱。

师:你能理解这样规定的意义吗?能寻找到四个关键的要素吗?生:讨论总结,溶解度概念四个要点:①条件:在一定温度下。

②标准:在100克溶剂中。

③状态:达到饱和时。

④以克为单位。

师:理解溶解度的含义,如KNO3在20℃时的溶解度为31.6g的含义是?生:20℃时,100g水中溶解KNO3达到饱和时的质量为31.6g。

(或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KNO3的质量为31.6g。

)师:设置疑问:同一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怎样表示这种变化关系最直观、形象,又便于应用呢?生:学习教材P169“活动与探究”。

了解溶解度曲线的绘制方法及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同一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用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光滑)来表示。

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

生:1、讨论溶解度曲线的意义:①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②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该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气对应溶液必然是饱和溶液。

③两条曲线的交叉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④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则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2、溶解度曲线随温度变化情况提示:随着温度如何变化?归纳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3、应用完成教材P170“观察与思考”,归纳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课堂总结:1、溶解度的定义及含义。

2、溶解度曲线的绘制及意义。

课堂练习:P.172练习与实践T.4、5板书设计:第六章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第2课时)1、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溶质在100g溶剂(通常溶剂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溶解度概念四个要点:①条件:在一定温度下。

②标准:在100克溶剂中。

③状态:达到饱和时。

④以克为单位。

2、溶解度曲线的意义①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②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该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气对应溶液必然是饱和溶液。

③两条曲线的交叉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④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则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教后反思: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第3课时)师:提问复习:1、什么叫溶解度?2、物质的溶解度是如何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呢?3、溶解度曲线上的交点表明什么呢?师:引入新课:设置疑问:能否将溶解的溶质从溶液中取出来?生:演示实验:P.170“活动与探究”实验1、实验2生:观察实验现象。

生:了解晶体与结晶的的概念(1)晶体:是从溶液中析出的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2)结晶:在一定条件下,在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称为结晶。

生:看书讨论:1、有哪些结晶的方法?2、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师:演示实验:蒸发食盐水得到食盐晶体;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得到硝酸钾晶体生:小结:(1)蒸发溶剂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的固体溶质,即缓升型的物质。

如蒸发海水获得食盐;应用举例:海水晒盐(2)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或称降温结晶法。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溶质。

如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来获取硝酸钾晶体师:如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采用什么方法除去?并说出步骤。

生: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步骤:将KNO3和NaCl的混合物溶于水,然后加热蒸发至析出少量晶体后,冷却热饱和溶液至常温,最后进行过滤得滤渣为KNO3,NaCl留在母液中。

总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的固体中,混有少量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小的固体,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除去。

师:如NaCl中混有少量的KNO3,采用什么方法除去?并说出步骤。

生: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步骤:将NaCl和KNO3的混合物溶于水,然后加热蒸发至出现一些固体,趁热过滤,得滤渣为NaCl,KNO3留在母液中。

总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的固体中混有少量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的固体,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除去。

应用举例:硝酸钾中混有少量食盐,可用这种方法来除去食盐。

课堂小结1、晶体、结晶的概念。

2、结晶的方法课堂练习P.172练习与实践T.6、7、8板书设计: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第3课时)1、晶体:是从溶液中析出的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结晶:在一定条件下,在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称为结晶。

2、结晶的方法:①蒸发溶剂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的固体溶质,即缓升型的物质。

如蒸发海水获得食盐;应用举例:海水晒盐②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或称降温结晶法。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溶质。

如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来获取硝酸钾晶体教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