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溶血性弧菌快速检测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副溶血弧菌简介

副溶血弧菌简介

预防控制措施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
对海产品等副溶血弧菌易污染的食品进行严格检验,确保食品新鲜 、无污染。
改善环境卫生
加强海水养殖区、沿海旅游景区的环境卫生管理,减少副溶血弧菌 的传播途径。
个人防护
避免生食海产品,煮熟的食物是预防副溶血弧菌感染的最佳选择。同 时,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
生物学特性
形态与染色
生理生化特性
副溶血弧菌呈杆状或弧状,革兰氏染 色阴性。
副溶血弧菌具有趋化性,能够产生多 种酶和毒素。
培养特性
副溶血弧菌需在特定培养基上进行培 养,如TTC培养基。
分布与栖息环境
分布
副溶血弧菌广泛分布于海洋环境中, 尤其是沿海地区。
栖息环境
副溶血弧菌主要栖息在海洋动物体内 ,如贝类、鱼类等。同时,在海洋植 物表面、海底沉积物以及海水中也能 检测到副溶血弧菌的存在。
疫苗与药物研究
针对副溶血弧菌的致病机制,开展了疫苗和药物的研究,取得了 一定的成果。
未来研究方向预测
跨种属感染研究
副溶血弧菌不仅感染人类,还可感染其他动物,未来需要深入研究 其跨种属感染的机制。
耐药性研究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副溶血弧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需要加强 耐药性的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
基因组学研究
通过对副溶血弧菌基因组的研究,发现了一些可用于检测的基因 片段。
实时荧光定量PCR
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针对副溶血弧菌的特异性基因片段进行检 测,可实现快速、准确的检测。
生物传感器技术
通过将副溶血弧菌的特异性抗体或基因片段固定在传感器上,实现 对副溶血弧菌的快速检测。
人群特点

副溶血性弧菌检验

副溶血性弧菌检验
规范。
01
02
03
采用适当的生物安全防护措 施,如穿戴防护服、戴手套
、口罩等。
对实验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 ,防止交叉污染和环境污染

04
05
定期对实验室进行生物安全 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
隐患。
废弃物处理与环保要求
建立废弃物处理制度,对实 验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和处 理。
04
遵守环保法规和相关标准, 确保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符合 环保要求。
副溶血性弧菌检验
汇报人:XX
• 引言 • 病原学特性 • 检验方法与步骤 • 临床意义与解读 • 实验室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 • 研究进展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了解副溶血性弧菌的 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机 制
提高对副溶血性弧菌 感染的防控意识和能 力
掌握副溶血性弧菌的 检验方法和诊断标准
副溶血性弧菌概述
对实验人员进行定期培训 ,提高其专业技能和质量 控制意识。
对实验仪器进行定期维护 和校准,确保其处于良好 状态。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采用标准化的实验方法和 操作程序,减少实验误差 。
生物安全管理与防护
对实验人员进行生物安全培 训,提高其生物安全防护意
识。
建立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明 确实验室人员的食品卫生管理,防止海产品污染;避 免食用未经煮熟的海产品;加强个人卫生 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对于食品加工人员 ,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防止带菌者污染 食品。
05
实验室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
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
建立完善的实验室质量管 理体系,包括质量手册、 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 记录等。
抵抗力与传播途径
抵抗力

LAMP方法在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属检测的应用论文

LAMP方法在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属检测的应用论文

LAMP方法在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属检测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副溶血性弧菌属(vibrio parahaemo lyticus, vp)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在食源性食物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利用文献报道的lamp检测方法和分离培养法分别对12类286份食源性食品标本进行副溶血性弧菌检测;检测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来评价lamp法和分离培养法的差异性。

结果:lamp 法从64份动物性水产标本中检出44份副溶血性弧菌阳性菌株,阳性率为68.75%,电泳和加荧光染料染色后均能判断结果;国标法从64份动物性水产标本中检出33份副溶血性弧菌阳性菌株,阳性率为51.6%。

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经统计学分析,p<0.005,结果有显著性差异,lamp法阳性率高于培养法。

lamp法可在24小时内从食品中检测出副溶血性弧菌,而国标法检出副溶血性弧菌需要4-7天,lamp法更快速。

结论:副溶血性弧菌属lamp法检测阳性率高于国标法,lamp法可用于食源性食物副溶血性弧菌属的快速检测。

【关键词】环介导等温扩增;副溶血性弧菌属;食源性;检测【中图分类号】r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555-0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源性食物的安全越来越受到全社会和政府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关注,而与食源性食物安全相关的微生物检测已成为食品保障的重要措施之一[1]。

用lamp法可以快速、简便、准确的检测出食源性食物中致病性微生物,大大缩短检测时间,提高致病性微生物的检出率,为致病性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提供指导方向和科学依据。

副溶血性弧菌是引起人类急性胃肠炎和食物中毒的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在海水产品中其感染水平可达80%[2],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居首位[3]。

传统的副溶血性弧菌国标法[4]检测时间长,检出率低,不宜快速出结果。

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7]是一种新型等温核酸扩增方法,针对靶基因设计4-6条引物,利用一种具有链置换活性的bst dna聚合酶,在恒温条件(60-65 ℃)保温约 60 分钟,即可完成核酸扩增反应,产物为针对靶基因扩增产生的各种大小的茎环状dna混合物,副产物为肉眼可见的白色焦磷酸镁沉淀。

副溶血弧菌基因分型和检测的研究进展

副溶血弧菌基因分型和检测的研究进展
( etco rg et e  ̄ o m rhs , F P ,编码极性 R s ii Fam n Ln hP l op i R L ) r tn y m
鞭 毛的基 因位点 R I 分析 (ll u R L 分 析 )肠杆菌科 FP F cs F P ao ,
基 因 间重 复 序列 为 引 物 的 聚合 酶 链 式 反 应 ( neoat a E t bc f l r e i
断方 法以其敏感性高 、 特异性 强 、 型率和分辨率 佳的优点 , 分
逐渐取代传统 的表型分型技术 ,在微生物 的分型与诊断 中发 挥 巨大 的作用 。本文就近年来 国内外在副溶血弧菌的基因分 型与检测方法上的研究作一综述。
D A分析(ad ma l e o m rh N R P , N rn o mpi dp l op i D A, A D)运用 随 i f y e
7 9 , 4 ,5 l ,1 %和 2 .5% ,3 C 、 lB 、 2和 . % 9 % 4. % 6 7 7 . 7 8 . 1 7 C 、 5 E 、 1D
1 基因分 型的研 究进 展
基因分型有利于追踪副溶血弧菌病流行的病原 ,以及进

步 了解水域 中微生物生态状况 ,特别是 由于传统的血清分 型、 表型分型技术在流行病学调 查中的局限性 越来 越明显, 基
A 2亚型是主要 的图谱型 。
1 限制性片断长度 多态性分析 ( . P R L . 3 RF ) F P是 D A分 L N 子水平上 的多态性检测技 术 ,其通过特定 的探针杂交检测 不 同品种 ( 个体 ) 因组 的限制性 内切 酶的酶切位 点碱基 突变 , 基
或 酶切位点之 问由于发生 了碱 基的插人 、缺失而导致酶 切片

副溶血性弧菌检测

副溶血性弧菌检测

副溶血性弧菌的分布与传播
分布
副溶血性弧菌主要分布在近海岸的海 水、海底沉积物和鱼贝类等海产品中 ,尤其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沿海水 域更为常见。
传播
副溶血性弧菌主要通过食用被污染的 海产品,尤其是生的或未煮熟透的鱼 、贝类等传播给人类。此外,也可通 过直接接触带菌的水或食物传播。
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性
结果报告
根据检测结果,撰写并提交检测报告。
04 副溶血性弧菌检测的应用 与意义
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
食品生产过程监控
副溶血性弧菌检测是食品安全监 控的重要环节,用于确保食品在 生产、加工和储存过程中的卫生
安全。
食品质量评估
通过检测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数 量和种类,评估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性,确保消费者健康。
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副溶血性弧菌检测数据可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促进 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领域的政策制定和实施。
05 副溶血性弧菌检测的挑战 与展望
当前面临的挑战
检测方法的局限性
目前常用的副溶血性弧菌检测方法,如培养法、免疫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存在灵敏 度不高、特异性不强、操作繁琐等问题,难以满足快速、准确检测的需求。
分离培养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检测时间较长,且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
免疫学检测方法
免疫学检测方法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 异性结合来检测副溶血性弧菌,包括 间接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等。
免疫学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的优 点,但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 果。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利用DNA或RNA的特异性序列来检测副溶血性弧菌,如聚合酶 链式反应(PCR)、基因芯片等。
检测规范

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检测技术

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检测技术

3、多重PCR
结果显示,所有的V.p都扩增出tl基因,tl 基因是V.p特异的;54%的V.p扩增出tdh基因; 只有38.73%的V.p扩增出trh基因;该法灵敏度 38.73 V.p trh ; 高,能把10g牡蛎培养肉汤里10~100个V.p 检测出来。与其他常规生化方法相比,多重 PCR更快速,仅8h就能完成检测,结果更为准 确、可靠,而且还可改进成定量竞争PCR,对 标本中靶序列进行定量。
3、多重PCR
由于不是全部副溶血性弧菌都含有tdh基因 或trh基因,所以只针对tdh或trh的单一PCR, 有时会漏检。多重PCR(multiplex-PCR)能全 PCR(multiplex-PCR) 方位高效率地检测V.p。 Bej白等针对tl、tdh、trh设计不同的引物 对,在同一PCR反应体系内同时扩增tl、tdh、 trh。
总结
与传统方法相比较,PCR法更加快速、 灵敏,基本满足了快速检测的要求,但是其 技术含量较高,试剂费用都比较高,而且一 般检测时间也还是要6-8小时左右,离即时 检测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随着分子生物学 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加准确、可靠、 方便、快速、经济、安全的检测方法将是食 品安全检测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 [1] 张凡非. 副溶血性弧菌及其引起的食物中毒研究进展. 中国 卫生监督杂志, 2003, 10 (1) : 8 -10.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4789.7—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8. • [3] 刘秀梅, 陈艳, 王晓英, 等. 1992-2001年食源性疾病爆发资料 分析-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 卫生研究, 2004, 33 ( 6) : 725 727. • [4] 朱雪兰,陈艳. 副溶血性弧菌溶血素基因及其检测的研究进 展.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7, 34 (4) :233-237. • [5] 程苏云,张俊彦,王赞信, 等. 海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定 量检测分析.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7, 17 (2) :336-338.

免疫金层析技术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方法的初步研究

免疫金层析技术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方法的初步研究

免疫金层析技术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方法的初步研究*1.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孔繁德1刘阳1,2徐淑菲1彭小莉1吴德峰2林立1[摘要]本研究应用兔抗V.parahaemolyticus IgG-2包被硝酸纤维素膜检测线,羊抗兔IgG包被对照线,胶体金标记兔抗V.parahaem olyticus IgG-1,建立了检测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的免疫金层析试纸条法(IGCA)。

结果表明,阳性者试纸条检测线和对照线均出现红色线,实验过程仅需5~15min即可判断结果,该法对V.parahaemolyticus的最低检测量为3.60×104cfu/mL,与溶藻弧菌、霍乱弧菌、美人鱼弧菌、麦氏弧菌、弗氏枸橼酸杆菌和沙门菌等常见肠道菌不发生交叉反应。

将试纸条4℃存放6个月、常温存放3个月,37℃存放1个月,检测结果无差异。

说明建立的试纸条检测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结果容易观察和判断,非常适于基层养殖部门应用。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胶体金免疫层析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简称V.parahaem o-lyticus)最早是由Fujino等[1]于1953年从日本一个食物中毒患者身上初次分离得到的,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嗜盐菌,常呈多态性,有鞭毛,无荚膜和芽孢。

在含3%~5%的食盐培养基中,pH7.5-8.5及37℃条件下,生长最为良好并且对酸敏感。

该菌分布于世界各地,通常广泛分布于近海区域、盐湖及鱼、贝类等海产品中,是沿海地区引起食物中毒的重要病原菌,在食物中的数量超过106即可导致患者出现腹泻、肠痉挛、恶心、呕吐和头疼等典型胃肠炎反应,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甚至死亡,也曾有发烧和发冷的报道,但较少。

我国沿海地区每年都有因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报道。

1998年以来的资料显示,副溶血弧菌引发食物中毒的规模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已超过沙门菌食物中毒,跃居首位[2]。

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和检测方法研究

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和检测方法研究

doi :10.3969/j.issn.1002-7386.2022.22.034·综述与讲座·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陈媛媛 王亚男 刘士朋项目来源:河北省医学研究重点课题(编号:20211149)作者单位:100029 北京市,中日友好医院(陈媛媛);河北省宁晋县医院(王亚男);河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与人群健康重点实验室(刘士朋)通讯作者:刘士朋 E⁃mail:17100880@ 【摘要】 本文对副溶血性弧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特点、污染食品规律、食物中毒事件、检测标准等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了溶血毒素和检测方法,提出预防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5要点和关键措施,以期更好地预防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发生。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耐热性溶血毒素;耐热性溶血毒素相关溶血毒素;检测标准【中图分类号】 R 37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7386(2022)22-3491-05Study on pathogenicity and detection method of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CHEN Yuanyuan ∗,WANG Yanan ,LIU Shipeng.∗China⁃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 ,Beijing 100029,China【Abstract 】 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reviews related aspects in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VP ),including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athogenic characteristics ,contaminated food conditions ,food Posisoning incidents detection standard ,etc.,focusing on hemolytic toxins and detection methods.Five key points for preventing VP⁃related food poisoning and treatment measures are proposed aiming to to better prevent the occurrence.【Key words 】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food poisoning ;thermostable direct hemolysin ;thermostable related hemolysin ;testing standards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是一种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栖息在海水中,存在于近海海水、海产品及盐渍食品中。

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现状及快速检测

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现状及快速检测
中图分类 号 R 7. 3 83 文献标 识 码 B
副溶 血性 弧菌 ( ir aaamo tu p是 一 Vbiprhe l i sV ) o yc
严 重I 5 1 。
种具有嗜盐性的细菌 , 常存在于近海海水 、 海底沉积 物、 海产品及盐渍食品 中, 是夏、 秋季沿海地区食物中
23 核酸 杂交 -
据 国家食 源性 疾病 监测 网统计 ,中国近 年 由 V p
引起的食物中毒呈显著上升趋势回V 感染已成为中 ,p 国一个严重的食源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中国食源性 疾病 监测 网 ( 括 1 个 省份 )9 220 年 的数据 显 包 3 19 ~0 1
示 , p 发居 沿海省 份 ( 建 、 东 、 江 、 V 爆 福 广 浙 江苏 ) 生 微 物性 食源性疾病爆 发之首 , 3%。 占 5 而浙 江省 V 爆发 p 占微 生物性食源性 疾病 6%左 右[ 0 3 1 。
副溶血性弧菌临床分离株绝 大部分都能产生耐 热 直 接 溶 血毒 素 ( D , 能在 莪 萋 氏血 平 板 上 产 T H)并 生一种特殊 的溶血现象 , 叫做神奈川现象( P 。 K )该试
验 需 经 过 前增 菌 、 择 性 增 菌 、 择性 培 养 后 , 选 选 挑取
可疑菌落接种到莪萋氏血平板上 , 置于 3 7℃孵箱中
维普资讯
第 l 2卷 第 2期
口岸 卫 生 控 制
综 述
副溶血性 弧菌污染现状及快速检 测
李铭 新 沈 阳市 苏家 屯 区疾 病预 防控 制 中心 ( 阳 ,1 1 1 沈 l00)
姜 义霖 辽 宁 出入 境检 验检 疫局 ( 大连 , 10 1 16 0 )
2. PCR 4
近 年来 , 着微 生物 基 因组 学 的发 展 , 生 物基 随 微

副溶血性弧菌荧光快速检验方法的研究

副溶血性弧菌荧光快速检验方法的研究

副溶血性弧菌荧光快速检验方法的研究摘要:为了快速识别副溶血型弧菌导致的食物中毒和食品污染,本文经过试验研究采用免疫荧光原理使用荧光二抗血清在荧光显微镜下识别副溶血型弧菌荧光菌球,以期达到快速筛查副溶血弧菌污染食品目的。

本方法适用于海洋水产品和淡水水产品及加工的含盐其它食品。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荧光快速检验副溶血性弧菌( Vibrioparahaemolyticus Vp)是一种具有嗜盐性的细菌,常存在于近海海水、海底沉积物、海产品及盐渍食品中,是夏、秋季沿海地区食物中毒和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

根据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对我国部分地区食源性疾病爆发情况的监测数据显示,中国近年由VP引起的食物中毒呈显著上升趋势,Vp感染已成为中国一个严重的食源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副溶血性弧菌常规检验方法主要通过样品富集培养、分离、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药敏试验报告结果。

存在检验周期长和标本腐败变质快不利于对突发食物中毒事件的处置及复现标本试验的问题。

副溶血性弧菌免疫荧光快速检验方法是通过磁珠富集固定和快速选择性增菌,使用荧光检测方法,应用免疫学实验技术,通过对副溶血性弧菌的荧光二抗制片和固定,在落射型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标本片来识别副溶血性弧菌。

该方法具有检验时间短检出概率高的特点,可以应用到食品快速检验领域。

1 实验部分1.1 实验原理荧光抗体染色是荧光显微镜标本上的抗原—抗体反应和荧光结合第二抗体反应。

必须制成镜检标本。

作为检测抗原目的标本片,细菌检样作成单层。

夹心法,即用未标记的特异性抗原加在玻片上先与菌体中之相应抗体结合,再用该抗原之荧光抗体重叠结合其上,而在荧光激发下间接地显示出菌体中抗体的存在。

实验中应注意所用荧光二抗采用进口兔抗羊血清,相较国产荧光抗血清具有更好的荧光强度。

所用试剂在用前需要进行荧光物质检查防治导致误判。

1.2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1)拍打式均质器。

(2)电动试管振荡器。

(3)低温高速冷冻离心机(25000r/min)。

食品中3种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食品中3种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重要食源性致病菌 , 它们广泛分布在 河 口、 海水及沉 积 物、 水产养殖 区域 , 寄生在海洋 生物体 中【 通过污染的 1 】 , 动物源性食品感染人类 , 导致食物 中毒 , 严重危害人 体 健康 。 在我 国现行 国家卫生标准中 , 3 这 种菌被列为致
病菌 的常规检验项 目。
菌, 广泛分 布于近海岸 的海水 、 海底 泥沙 、 浮游生 物和 鱼、 、 虾 贝类等海产 品中, 引起 急性 胃肠炎 的重 要病 是
原菌之一圆 。
1 K 溶 血 实 验 . 1 P
目前我 国食 品 中致 病菌 的检验 普遍 采用传 统 的
细菌学检验方法 ( 如细菌分离培养 等 ) 和血清学方 法 , 这些 方法一般都 繁琐 、 费时 , 大致需 要 4d 6d 能 出 ~ 才 检验结果 , 且检验 的准确度不高 。 因此 , 建立一些快速 、 准确度 高的检 验食 品 中致 病菌 的方法 已成 为我 国食 品监 管部 门的当务之急 。本文总结 了 目前一些检测食 品 中沙 门 氏菌 、 副溶血 性 弧菌 、 单核 细胞增 生李斯 特
Absr c :T e d v lp n fmeh d frte r pd d tcin o a mo e l y i vb i r h e lt u n t a t h e eo me t t o o h a i e e to f l n latpl, iropaa a moy i s a d o s c l tra mo o y o e e nfo r e iwe nt i a e . eta iin l a troo yd t cin a en t e n i e i n c tg n si o dwe erv e di h sp p r Th r dt a ce ilg ee to sh v o e s o b b s ts e h e u rme to e eo me tb c u e o i aif d t e r q ie n fd v lp n e a s ftme- o s mi g i c n u n .Th u r n a i ee t n ,s c s e c re tr pd d tci s u h a o PCR,ELI A,n cec cd h b d bo e s r n i S u li a is y r , is n o a d mmu oo y e h oo ,we e f ce t p e ie ih y i n l g tc n lg y r e in , r c s ,h g l i s e i ct n e stvt. a t r s e td t edr cin o e eo me ta dpes e t eo emeh d o p cf i a d s n i i At s p o p ce h ie to fd v lp n n rp ci f h t o sfr i y i y l we v t d tcino et r ep t o e i a trai h t r . e e to f h e ah g n cb ce i nt ef u e t h u Ke r s amo el pl; iropa a a moy iu ; itramo o yo e s rp dd tcin ywo d :s l n l t iv b i r h e lt s l e i n c tg n ; a i ee to ay c s e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法检测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法检测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

c o p i e s / mL p u r i i f e d c o n s t r u c t e d p l a s mi d s we r e a n a l y z e d t o e v a l u a i t o n i t s s e si n i t v i y. t Re p r o d u c i b i l i y t ss a a y wa s a l s o c o n d u c t e d o n p u r i i f d e
该方法能选择 } 生 检测副溶血弧菌,T 值为 7 6 . 6 4 i  ̄ 0 . 5 7℃;而与创伤弧菌、霍乱弧茵、金黄 色葡萄球菌等 多 种海产品中常见的食源性 病原菌没有交叉反应。 灵敏度试验表明, 该方法最少可检测 t o x R重组质粒的浓度为 3 . 5 0 x l 0 2 c o p i e s / m L 。 重复性试验表明, 同一样 品
关键词:副溶 血J } 生 J 弧菌;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检测;实时 P C R;荧光
文 章篇 号 : 1 6 7 3 . 9 0 7 8 ( 2 0 1 3 ) 9 . 2 2 8 8 - 2 2 9 3
Ra p i d De t e c t i 0 n 0 f V i b r i opa r a h a e mo l y t i c u s b y Re a l ・ ・ t i me PCR u s i n g Hi g h Re s o l u t i o n Me l i t n g Cu r v e An a l y sd o n g Wl e n ’ s C a r e n F o o d C o . , L t d . , Y h n f u 5 2 7 4 0 0 , C h i n a )

食品中副溶血弧菌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食品中副溶血弧菌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实验技术食品中副溶血弧菌实时荧光PCR 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徐德顺 吴晓芳 查云峰 中图分类号:R 4461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0931(2009)0120093202湖州市科技计划项目(Y S 5)作者单位湖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湖州 33 实时荧光PCR (Real 2time PCR )是近几年兴起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其检测灵敏性高,特异性好且操作简便,出结果快。

在众多现代检测技术中脱颖而出,成为检测领域中越来越重要的一种快速检测手段。

我们针对副溶血弧菌的属特异性基因gyr B 基因设计引物和探针。

优化该菌的Real 2time PCR 反应条件,建立了食品中副溶血弧菌实时荧光PCR 检测方法。

材料与方法1 仪器设备与试剂 7300型荧光定量PCR 仪(美国A BI 公司),N o :11175674型高速冷冻离心机、220/224型台式高速离心机为Therm o 公司产品。

Real 2timePCR 反应试剂盒为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Ta K aRa Ex Taq 产品,细菌培养用显色培养基均为法国科玛嘉(郑州博赛生物技术研究所),增菌培养基为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生产。

2 引物与TaqMa n 探针设计合成 从G enBank 中获取各种不同来源地副溶血弧菌的gyrB 基因序列,应用P rim er Expr ess 软件分析基因序列,根据文献提供的T aq Man 引物和探针设计原则,在这些序列的保守区域筛选一对引物,并在该引物的扩增区域内设计1条荧光探针[4],见表1。

探针5′,端标记的荧光报告基团是F A M ,3′,端标记荧光淬灭基团是T A MR A ,委托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成。

 表1 副溶血弧菌TaqMan PCR 检测体系引物和探针序列名称序列(5′-3′)长度(mer)Tm (℃)tgaaggtttgactgccgttgt 2158下游引物tgggttttcgaccaagaactca 2269探针ttctcacccatcgccgattcaaccgc25673 菌种 副溶血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大肠杆菌O 157H 7、绿浓杆菌、霍乱弧菌、沙门氏菌、奇异变形杆菌、单增李斯特菌菌株、福氏志贺菌等菌株由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

副溶血弧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副溶血弧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关 键 词 :副 溶血 性 弧 茵 ;检 测 ;基 因 ; C 技 术 PR
中冈分类号 : 9 44 ¥ 4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0 9 8 3 ( 0 0 0 — 1 2 0 1 0 — 6 1 2 1 )4 0 9 — 2
方 法 相 比 . 有 特 异 性 强 、 感 性 高 、 测 时 间 短 、 设 备 的 要 求 较 低 等 具 敏 检 对 优点 , 可以 在 短 时 间 内准 确 地 将 副 溶 血 性 弧菌 检 测 出 来 。 已 有 类 似 报 道
副 溶 血 性 弧 菌 ( ir aaam ltu , ) 革 兰 氏 阴性 嗜盐 细 菌 , V bi p rbe oyi s o c VP 是 隶 属 弧 菌 科 中的 弧 菌 属 的 一 种 人 畜 共 患 病 菌 。最 早 由 F j o等 在 1 5 ni n 90 年从 日本 1例食 物 中 毒 患 者 排 泄 物 中 初 次 分 离 得 到 , 菌 里 弧 型 、 型 、 本 杆 丝状 等 多形 态 , 体 一 端 有 单鞭 毛 , 菌 营养 要 求 不 高 。副溶 血 性 弧 菌 主 要 存
li m n死亡 ,0 1 n即被 杀 死 。在 淡 水 中 存 活 不 超过 2 , 海 水 中可 存 9℃ mi d在 活 5 d 副 溶 血 性 弧 菌 在 普 通血 平 板 ( 羊 、 或 马 等 l ) 不 溶 血或 只 0。 含 兔 血液 上 产生 8 溶血。 一 目前研 究认 为 与 副溶 血 性 弧 菌 致 病 力 相 关 的 主要 毒 力 因 子
用 问接 竞 争 E IA 法 检 测 几 种 水 产 动 物 中 副 溶 血 性 弧 菌 ,检 测 下 限 为 LS 14c / L. 常 规 生 化 培 养 检 测 法 对 比 , 0 f m 与 u 常规 生 化培 养 无 法 检 测 出 的 而 E IA 却 可 以 将 其 检 测 出 , LS 检测 时 间 为 8 对 鳗 弧 菌 、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 h 金 沙 门 氏 菌及 志 贺 氏菌 等 几 种 常 见 食 品致 病 菌 菌株 无 交叉 反 应 。李 国 等『1 4 将 E IA法 应 用 于 文 蛤 副 溶 血 性 弧 菌 检测 中 。但 是 , 能 进 一 步 优 化 各 LS 若 项 反应 条 件 . 备 成 快 速 检 测 试 剂 盒 , 有 较 高 的 实用 和 推 , 值 , 将 制 具 价 必 在水 产 养 殖 大 量 样 品 的 检 测 中 发 挥 重 要 作用 。

副溶血性弧菌检测及分型技术研究进展

副溶血性弧菌检测及分型技术研究进展
试验证 明 , c h r o m l D V i b r i o比 T C B S平 板灵 敏性 和特 异 性 都好 。但传 统方 法整 个检 测过 程需要 5— 7 d才 能
萋 氏血平板上引起 B溶血 ( 神奈川现象 ) , 具有致 死 毒性 、 心脏毒性 、 细胞毒性和肠毒素作用 ; 后者虽不能
上海预防 医学

2 0 1 3年第 2 5卷 第6期
2 01 3。 Vo 1 . 2 5 No . 6
3 3 2・
S h a n g h a i J o u na r l o f P r e v e n t i v e Me d i c i n e
文章 编号 : 1 0 0 t 一 9 2 3 1 ( 2 0 1 3 ) 0 6— 0 3 3 2— 0 6
为 了便 于 临床 诊 断 、 流行 病 学 调查 、 食 品 中微 生 物检 测及 医院感 染监控 , 微 生物 的分 型与 诊断 技术是 必不 可少 的工具 。随着分 子生物 学 技术 的发展 , 基 因
目 前广泛使用的定量检测方法是 F D A细菌分析 手 册 中的 M P N。该 方法 将样 品匀 浆后 在碱 性 蛋 白胨 盐增菌液( A l k a l i n e p e p t o n e w a t e r , A P W) 增菌后 , 接种 于T C B S分离该菌 。但这 种方法 费时费力 , 并 且在
1 . 3 K P溶血 试验 ( 神 奈 川试验 的表型分型技术 , 在
微生 物 的分 型 与诊 断 中发 挥 巨大 的作 用 。
本文综述了副溶血性弧菌的传统检测方法 、 应用 广泛的快速检测方法及常用于实验室溯源的分子分型
生 化试 验 及 副 溶 血 性 弧 菌 的特 有 生 化 试 验 ( K a J l a — g a w a p h e n o m e n o n , K P ) 。具 体 做法 是 采 用氯 化 钠 结 晶

基于特异性基因的副溶血性弧菌快速分离鉴定

基于特异性基因的副溶血性弧菌快速分离鉴定
第 3 O卷 第 3期 21 O 1年 5月
食 品 与 生 物 技 术 学 报
J u n l fF o ce c n oe h oo y o r a o d S in e a d Bi tc n l g o
Vo. No 1 30 .3
M a 2O1 v 1
关 键词 :副溶 血性 弧 菌 ; 异性基 因;l ;o R; 特 t tx 鉴定 h 中图分 类号 : 7 S3 文 献标 识码 : A
Ra d I o a i n a d I e i i a i n M e ho s d o pe i i ne pi s l to n d ntf c to t d Ba e n S c fc Ge
性 基 因分 离鉴 定所得 1 9株 菌的 准确性 为 1 0 , 程检 测 时 间为 3d 0 全 。上 述 结 果 显 示本研 究 开发 的基 于特异 性基 因的 副溶血性 弧 茵分 离鉴 定法是 一种 高效 、 快速 的检 测 方 法 , 异 性 强且 耗 时短 , 特
在 食 源性致 病 菌的风 险评 估和 大规模 样 本 的分析 检 测领域 具有 较 高的 潜在 应 用价值 。
文 章 编 号 :6 318 (0 1 0—4 70 17 —6 92 1 )30 1-5
基于特异 性基 因的副溶血性弧菌快速 分离鉴定
翁仕 强 , 赵 勇 , 潘 迎 捷 , 卢 瑛
( 上海 海洋 大学 食 品学 院 , 海 2 1 0 ) 上 0 3 6
摘 要 :副溶血性 弧 菌( irop r h e l t u ) 海 洋环 境 中常 见 的食 源性 致 病 菌。采 用 自行 V bi a a a moyi s 是 c
f r Vi r oiu

滚环扩增法检测副溶血性弧菌

滚环扩增法检测副溶血性弧菌
第2 9卷 增 刊 1 21 0 1年 I 月 1






V o .2 S 1 9 upp . 11 N o m b r,2 ve e O11
A DV A NCES I N M A RI E S EN CE N CI
滚 环 扩 增 法 检 测 副 溶 血 性 弧 菌
连 接 成环 , 而实 现 R A 对线 性 R 从 C NA 或 DNA 靶序 列 的信号 放大 检测 。RC 线 性扩 增 和指数 扩增 分别 可 A 实现 模板 的 1 和 1 。 扩增 , 扩 增产 物分 别是 由大 量 锁 式探 针 拷 贝衔 接 而 成 的 D 0倍 0倍 其 NA 单 链 和 长 度不
收 稿 日期 :0 11 - 8 2 1—10 资 助 项 目 : 东 出 入 境 检 验 检 疫 局 研 究 项 g— — 滚环 扩 增 和荧 光偏 振 技术 同 步检 测 食源 性 致 病 菌 及其 标 准化 研 究 (K2 82 ) 山 t s O 8 1
作 者简 介 : 张
健 ( 94) 男 , 1 8一 , 山东 青 岛人 , 主要 从 事 食 品微 生 物 检 测 方 面 研 究 . — i zjo 3 9 9 s a cr E mal h2 0 9 9 @ i .on ; n
需要 , 确实 需 要更快 更 准 的方法 来替 代传 统检 测方 法 。
滚环 扩增 技术 ( ol gC rl Ampi ct n, C 是在 1 9 R ln i e i c l i i R A) fao 9 8年发 明 的一 种核 酸 恒 温 扩增 技 术 。该 技 术模 拟 自然界 微 生物 环状 DNA 的滚 环复 制过 程 , 具有 链 置换 活性 的 D 在 NA 聚合 酶作 用下 由一 条 与靶 序列 互 补 的引 物引 发沿 环形 DNA模 板 的链 置换 扩 增 , 现环 状 D 实 NA 模 板 的体 外恒 温 线 性 扩增 口 。在此 基 础

一株副溶血性弧菌鉴定结果分析

一株副溶血性弧菌鉴定结果分析

一株副溶血性弧菌鉴定结果分析为提高检验工作质量,提高检验人员素质,促进实验室规范管理,我所近几年连续四次参加了铁道部铁科院环控劳卫所全路疾控所实验室安全质量控制考核。

今年共进行了五株盲样的考核,其中一株我们鉴定为副溶血性弧菌,现将此菌的鉴定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由铁道部铁科院环控劳卫所下发考核菌株。

1.2检测依据GB/T4789——2003《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03——08——11发布]。

1.3试剂由宁波天润购于宁波天润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及北京陆桥医学生物技术中心生产,有效期内使用。

1.4检验方法1.4.1增菌无菌操作打开菌种管,向其内用无菌注射器加入0.2ml的营养肉汤,混匀,吸取0.1ml细菌混匀液加入10ml营养肉汤管内混合均匀,于37℃6h培养。

1.4.2菌种分离及鉴定取上述肉汤增菌液各一环,分别接种于CIN-I琼脂平板、EMB琼脂平板、HE琼脂平板、SS平板、麦康凯平板、TCBS平板、血平板、营养琼脂平板、李斯特氏菌显1/ 3色培养基平板各两个,分别置37℃、26℃,18-24h培养;观察菌落形态特征,挑取TCBS平板上典型菌落接种于3.5%三糖铁上琼脂斜面上于37℃24h培养;取挑取TCBS平板上典型菌落涂片做革兰氏染色镜检,取3.5%三糖铁上琼脂斜面培养物做嗜盐性试验并接种副溶血性弧菌生化套装一套,取营养琼脂平板上菌落做氧化酶试验。

2结果2.1革兰氏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呈卵圆形;菌落形态:在TCBS平板上生长出圆形、半透明表面光滑的绿色菌落。

在营养琼脂上生长出圆形、光滑湿润、无色半透明的菌落;在血平板上生长出灰白色,湿润、表面光滑、无溶血的圆形菌落。

2.2嗜盐性试验结果,见下表:2.3生化试验3.5%三糖铁琼脂斜面结果:斜面(K),底层(A),产气(-),H2S;(-);氧化酶试验阳性,见下表:副溶血性弧菌生化套装结果依据细菌的染色形态,在鉴别培养基上生长特征,嗜盐性试验及生化试验结果,综合判断此菌为弧菌科、弧菌属、副溶血性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两种增菌方法的比较

副溶血性弧菌两种增菌方法的比较

副溶血性弧菌两种增菌方法的比较摘要】目的比较普通增菌法和摇床培养增菌法对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的增菌效果。

方法采用测量吸光度值和菌落计数检测Vp数量,直接分离法和PCR法测定方法灵敏度。

结果普通培养增菌法可使菌量在3h增加200倍,摇床培养法可增加2000倍。

1.3×102cfu/ml的Vp在普通增菌3h后可直接分离培养,3.8×101cfu/ml培养3h后可用PCR法检出;5×101cfu/ml的Vp在摇床增菌3h后可直接分离培养,2.5×100cfu/ml增菌3h后可用PCR法检出。

结论摇床培养在短时间内快速增菌效果比普通增菌法好。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摇床培养增菌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是一种嗜盐性细菌,主要存在于近海岸的海水、海底沉积物和鱼类、虾类、贝类、牡蛎等海产品中,具有致病性的菌株能引起人类食物中毒,是我国沿海地区夏秋季节最常见的一种食物中毒[1]。

人可因食用被本菌污染而未煮熟的海产品而引起中毒,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占了很大的比例[2]。

近年来世界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3],我省舟山、象山地区每年都有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报道[4,5]。

因此,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检测对于食品卫生监督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副溶血性弧菌传统的分离鉴定方法主要是生化表型鉴定法,不仅耗时长,操作复杂,而且灵敏度有限,易受环境差异影响[6]。

对于含该菌较少的海产品,通过传统鉴定方法很难在短时间内检出。

因此,对样品进行快速有效增菌,可提高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

本实验对普通培养法和摇床培养法增菌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菌株副溶血性弧菌ATCC 178021.2 主要试剂与仪器振荡培养箱,哈尔滨东联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722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欣茂仪器有限公司;碱性蛋白胨水、TCBS、M-H培养基,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DNA提取试剂盒(GK1071)购自上海捷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单位:第一军医大学热带军队卫生学系微生物学教研室,广东广州510515・综述・副溶血性弧菌快速检测研究进展谭翰清,万成松 中图分类号:Q9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039(2004)01-0021-03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是一种嗜盐性细菌,属弧菌科(Vibrio)弧菌属,主要存在于近海岸的海水、海底沉积物和鱼类、虾类、贝类、牡蛎等海产品中。

人多因食用被本菌污染而又未煮熟的海产品而引起中毒,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比例高、危害大。

目前,我国常规检测方法大多要经过前增菌、选择性增菌、选择性培养、生化鉴定、神奈川现象和血清学反应等过程。

这些实验操作繁琐,需耗时5~6d,检出率低,给海产品生产、出入境检验检疫、食品卫生监督等带来困难,影响经济发展。

我国每年都有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报道,近年来世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

因此,建立Vp快速、准确、特异、灵敏的检测诊断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对副溶血性弧菌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KP溶血试验副溶血性弧菌临床分离株绝大部分都能产生耐热直接溶血毒素(therm ostable direct hem olysin,T DH),并能在我萋血平板上产生一种特殊的溶血现象,叫做神奈川现象(kanawaga phenomenen,K P)[2]。

该试验需经过前增菌、选择性增菌、选择性培养后,挑取可疑菌落接种到我萋血平板上,置于37℃孵箱中过夜,如菌苔周围出现透明溶血环,即为K P阳性,据此诊断样本中含有Vp。

该试验是检测副溶血性弧菌最基本的方法,能把绝大部分副溶血性弧菌检测出来,但操作繁琐、所需时间长(约4d),而且存在部分T DH-株,易漏检,给人们健康带来危害。

2 免疫学方法免疫学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易于观察、应用广泛。

血清学反应是最基本的免疫学反应,主要用于细菌分型。

目前,通过血清学反应,Vp可分为13种O血清型、71种K血清型[3]。

正确的分型为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但此反应只能大概区分不同地区和来源的菌株,而且由于抗原位点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易发生突变,出现新的血清型时[4],以现有的血清检测就会漏检。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免疫学方法是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 orbent assay,E LIS A)。

该方法从抗体的包被到酶联显色,都已经具备了成熟的技术,易于制备试剂盒,操作简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

由于Vp临床分离株大多为T DH+株,TRH(ther2 m ostable related hem olysin)阳性株只占10%~15%,少数为T DH和TRH双阳性,环境分离株几乎无T DH+[5,6],所以大多研究者主要选择T DH、TRH为抗原,制备相应的抗体进行检测。

E LIS A抗体的包被与固定是关键,影响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H onda等[7]设计了一种新的固定方法,用HCl、聚乙烯(polythylence imine,PEI)、甲基乙烯基马来酸酐聚合醚(malwic anhydride methylvinyl ether copolymer,MAMEC)等化学试剂处理尼龙膜,接着固定包被T DH和TRH的单克隆抗体,然后与Vp 培养肉汤中T DH或TRH反应15min,洗涤后,与抗T DH、TRH的兔血清多克隆抗体37℃反应15min,再与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兔抗体IgG反应,最后底物显色。

结果显示,经过紧密相连的三次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100%,灵敏度9515%,并且通过肉眼观察就能区分T DH和TRH株。

同时,该尼龙膜也可以直接用于检测粪便标本,特异性达8819%,灵敏度达92%,并能在1h内完成检测。

此固定方法减少非特异性吸附,增强抗体结合度,从而增强了特异性,提高了灵敏度。

但是,这种方法涉及到抗体包被、固定、抗体的标记、显色等步骤,操作繁琐,技术要求高,而且尼龙膜不能长期保存,不能进行大规模临床检测。

同时,直接检测时,抗原量可能不足,抗原位点也容易改变,导致出现新的血清型,如近年来出现新的O3∶K6血清型[8],最终造成漏检。

3 核酸杂交免疫学方法是在蛋白水平检测Vp,而核酸杂交则是在基因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更为特异、准确、可靠。

用于检测Vp的核酸杂交方法主要有斑点杂交、S outhern杂交、夹心法杂交。

311 斑点杂交 1992年,Y amam oto等[9]针对tdh和trh101~125bp的基因设计探针,对Vp进行斑点杂交检测,其中tdh探针基因序列为5′2ccccggttctgaX gagatattgtt2 3′,trh探针基因序列为:5′2tccaggttcggaX gagctactatt2 3′,X为dUTP,用于标记碱性磷酸酶。

他们将Vp临床分离株的克隆基因片段点到尼龙膜,与探针在50℃杂交10min,洗涤,最后底物显色。

结果显示, tdh探针特异性为100%、灵敏度为93%;trh探针特异性为93%、灵敏度为86%。

但是,tdh探针把部分弧菌科的其他细菌也检测出来,造成一定的假阳性,而且膜上核酸片段易脱落,不能长期保存。

312 Southern杂交 1998年,Suthienkul等[6]对137株Vp临床分离株进行S outhern杂交。

tdh探针选自p KY199的EcoRI片段,长359bp,trh探针选自p KY298的EcoRI 片段,长334bp,两探针的dUTP都标记上地高辛。

他们将菌株的DNA片段HindⅢ酶切、电泳、尼龙膜转移后,与tdh、trh探针杂交,然后与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地高辛抗体反应,最后底物显色。

结果显示, tdh和trh探针特异性好,把tdh+株(共127株)和trh+株(共37株)全部检测出来。

然而,这种方法操作繁琐、时间长,不适合临床实验室的快速检测。

313 夹心法杂交 2003年,Lee等[10]采用夹心杂交法检测海产品中Vp的tl基因。

他们对微孔板进行NH修饰,然后与tl基因捕获探针的磷酸基团共价结合,接着把PCR变性产物、标记生物素的信号探针加到微孔板中进行杂交反应,洗涤后,与酶标链亲和素结合,最后底物显色并在405nm紫外灯下检测。

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信噪比在1411~4312之间,特异性好,灵敏度高,能把每克牡蛎组织里10个Vp检测出来。

该方法易于制成试剂盒,目前,美国市场上已有销售。

由于试剂盒已经把捕获探针固定在微孔板上,检测时只需把PCR产物加到微孔板中杂交就行了,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能进行临床大规模的快速检测,并且易于在普通实验室推广。

4 PCR近年来,随着微生物基因组学的发展,微生物基因检测迎来了新的机遇。

2000年,Makino等[11]已经完成Vp的基因组测序,Vp毒力基因及特异的基因序列得到进一步确定。

根据Vp特异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检测,是现阶段检测Vp的最快速准确的方法。

目前应用于检测Vp的PCR方法主要有任意引物PCR(abritrarily primed PCR,Ap2PCR)、针对任意引物PCR、多重PCR(multiplex2PCR)、实时PCR(real2time PCR)。

411 任意引物PCRMatsum oto等[12]采用任意引物PCR对Vp进行检测。

他们针对Vp的tdh和trh基因一段特异的序列,设计两条引物,引物1:5′2ggtgcgggaa23′和引物2: 5′2gtttcgctcc23′,对1977~1998年所收集的227株Vp 进行PCR。

通过电泳分析发现,1996~1998年收集的22株血清型为03∶K6菌株与1996年以前收集的O3∶K6血清型菌株基因序列有所不同,为O3∶K6血清型新出现的变异株,并最初出现在孟加拉国。

这是目前最简单的以基因为基础的细菌亚分型方法。

412 针对任意引物PCR由于临床分离株绝大多数含有tdh基因,因此绝大部分研究者都根据tdh设计引物进行特异扩增。

1993年,Lee等[13]根据tdh基因设计引物,对36株T DH+株、89株T DH-株以及46株其他弧菌和肠道菌进行PCR检测。

结果显示,36株T DH+株全部特异扩增出来,其余菌株都没有扩增;而检测灵敏度高,最低检测量可至40pg DNA,并可直接检测粪便标本,无需分离培养,方便快速。

1999年,K im等[14]选择toxR基因序列设计两对引物,5′2gtcttctgacgcaatcgttg23′和5′2atacgagtggttgctgtcatg2 3′,对14株Vp、14株其他弧菌进行PCR。

结果显示, 14株Vp都得到一条368bp的特异扩增亮带,而其他菌株没有特异扩增。

此外,Venkateswaran等[15]选择gyrB基因设计引物对Vp进行PCR、C ordova等[16]选择pR72H基因设计引物进行PCR,特异性、灵敏度都很好。

413 多重PCR由于不是全部副溶血性弧菌都含tdh或trh基因,所以只针对tdh或trh的单一PCR,有时会漏检。

多重PCR(multiplex2PCR)能全方面高效率地检测Vp。

1994年,Bej等[5]针对tl、tdh、trh设计不同的引物对,在同一PCR反应体系内同时扩增tl、tdh、trh。

结果显示,所有的Vp都扩增出tl基因,tl基因是Vp 特异的;54%的Vp扩增出tdh基因;只有38173%的Vp扩增出trh基因;该法灵敏度高,能把10g牡蛎培养肉汤里10~100个Vp检测出来。

与其他常规生化方法相比,多重PCR更快速、仅8h就能完成检测,结果更为准确、可靠,而且还可改进成定量竞争PCR,对标本中靶序列进行定量。

414 实时PCR常规PCR检测,需要从反应体系中吸取产物做电泳或S outhern杂交等实验进行鉴定,转移过程中易污染,造成假阳性,而且耗费时间。

1996年,T yagi 开创了一种实时PCR(real2time PCR)。

实时PCR是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标记有报告基团和猝灭基团的线性T aqman探针或茎环型荧光分子信标探针,在基因扩增过程中,与产物杂交,此时,报告基团和猝灭基团距离分开,根据能量共振转移现象,报告基团发出荧光而被检测。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闭管检测,减少污染,灵敏度高,并且可以在PCR结束或PCR过程进行同步定性或定量检测,而且可以进行临床大规模快速检测。

2003年,Blackstone等[17]针对tdh设计荧光分子信标探针,对从牡蛎中富集的13个不同种类的菌株进行实时PCR检测。

结果显示,只有含tdh的Vp才被检测出来,特异性好,灵敏度高,能把每个纯培养体系的1个CFU检测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