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学》教学方案
幼儿文学语言作品活动教案(通用)ppt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目录
CONTENTS
• 活动目标 • 活动内容 • 活动方法 • 活动过程 • 活动评价 • 活动反思与总结
01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幼儿能够了解文学语 言作品的基本概念和 特点。
幼儿能够理解文学语 言作品的主题和情节 。
幼儿能够掌握文学语 言作品的分类和表现 形式。
引导学生根据自我评价的结果 ,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
果。
家长评价
孩子参与度
了解孩子在家庭中参与文学语言活动 的程度和积极性。
孩子表达能力
观察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文学语言 的表达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孩子自信心
评估孩子在文学语言学习过程中自信 心的发展情况。
家庭支持与配合
鼓励家长提供家庭支持,如与孩子共 同阅读、讨论文学作品等,促进孩子 文学语言能力的提高。
深入环节
角色扮演
让幼儿扮演文学作品中的角色, 通过表演深入理解角色的性格和
情感。
创意表达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文学 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如绘画、手工 等。
情感体验
引导幼儿深入体验文学作品中的情 感和意境,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和 审美能力。
结束环节
总结回顾
对本次文学语言作品活动进行总 结和回顾,强调作品的主题和意 义。
游戏导入
通过与文学语言作品相关 的游戏,引导幼儿参与其 中,在游戏中感受作品的 主题和意义。
展开环节
朗读文学作品
教师朗读文学作品,让幼 儿通过听来感受作品的语 言美和韵律感。
讲解文学பைடு நூலகம்品
教师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 浅出的讲解,帮助幼儿理 解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语言与文学》教案设计
《语言与文学》教案设计导读:1.理解语言与文学的重要关系,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2.理解词汇、语音、语法与文学的几个具体关系,把握文章的内容。
3.学会从几个具体的角度,分析古诗和现代诗的语言。
1.形象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2.语言的抑扬美。
3.语言的整齐美。
1.文中引用的古诗文与所证观点的关系。
2.古代声韵如何构成诗句抑扬的美。
3.不完全句、使动用法与文学的关系。
教学方法1.自学与串讲相结合。
2.通过解析一首古诗来分析语言的抑扬美、回环美和整齐美。
3.精细研究课文的几个片断。
媒体设计电脑教学课件教学时数两课时方案一(针对一般学生的教案设计)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南朝时期,刘勰写了本书叫《文心雕龙》,20世纪有个叫王力的人太喜欢这本书了,他为自己的书斋起名为“龙虫并雕斋”,这个人就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
1987年香港出版的《王力先生纪念文集》的“前言”中,尊王力为“用世纪来计算时间”的文化名人。
这个称号形象地显示了王力先生毕生从事学术研究的成就和他科学的治学精神所凝聚起来的生命之光。
他从事了逾半个世纪的汉语研究,研究几十个世纪的汉语,而由他融会中西、贯通古今开创的汉语现代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以及他培养的后人的研究成果,将持续和保留到以后无尽的世纪。
我们今天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语言和文学》。
二、解题怎样运用语言来描写事物,是文学的重大课题。
高尔基说:“文学创作的技巧,首先在于研究语言,因为语言是一切著作,特别是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
人类社会一天也离不开语言,文学作品也是一刻也少不了语言。
没有语言,就没有人类社会;同样,没有语言,也决不会有文学作品。
王力先生就是抓住语言进行了一生的研究。
他于1962年发表的《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略论语言形式美》两篇论文,就是对语言研究的重要成果。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是王力先生为大学生作的一次演讲,可以说是这两篇文章的概要。
三、研习课文1.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从文中至少提出一个问题。
一年级语文与文学总体教学目标
一年级语文与文学总体教学目标一、前言在一年级语文与文学教学中,我们致力于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热爱,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帮助他们在阅读与写作中找到乐趣。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培养良好的阅读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并初步形成自己的表达风格。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会拼音,掌握基本的发音规则,能正确拼读和书写汉语拼音。
-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认识常用的汉字,能正确书写和阅读。
- 理解词语的含义,能运用词语进行简单的句子构建。
- 熟悉不同类型的文学体裁,如诗歌、散文、童话等,了解其基本特点。
2.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 通过朗读、复述、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 教授学生有效的阅读和写作方法,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 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惯,让他们体验到阅读的乐趣。
- 通过文学作品的研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 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注生活,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三、教学内容- 汉语拼音的研究与练- 汉字的认读与书写- 词汇的积累与运用- 简单句子的构造与表达- 童话、诗歌等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 写作技巧的指导与练四、教学评价- 通过定期的测验和考试,评估学生对拼音、汉字、词汇、句子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积极性、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等。
- 收集学生的作文和练作品,评估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 综合评价学生的研究态度、进步情况和综合素质。
五、教学资源- 教材:选用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语文教材,如《语文》、《语文同步》等。
- 辅助材料:字典、词典、阅读书籍、写作范文等。
- 多媒体资源:教学课件、视频、音频等。
《语言与文学》教学设计示例教学教案
《语言与文学》教学设计示例教学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语言与文学》课程的背景和意义。
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阅读欲望。
1.2 教学内容介绍《语言与文学》课程的定义和目的。
分析文学作品的种类和特点。
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传达。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相结合,引导学生了解文学的基本概念。
通过展示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讨论发言和作业作品,对其进行分析评估。
第二章:诗歌欣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2 教学内容介绍诗歌的定义和分类,如抒情诗、叙事诗、散文诗等。
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如韵律、节奏、修辞等。
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情感表达和意象描绘。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和朗读法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形式和特点。
通过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欣赏诗歌的美感。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诗歌欣赏作文和作业作品,对其进行分析评估。
第三章:小说阅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小说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小说的定义和分类,如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科幻小说等。
分析小说的结构特点,如情节、人物、环境等。
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和讨论法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结构和特点。
通过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情感。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阅读心得和作业作品,对其进行分析评估。
第四章:戏剧欣赏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戏剧的基本特点和欣赏方法。
培养学生的戏剧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4.2 教学内容介绍戏剧的定义和分类,如悲剧、喜剧、戏剧等。
分析戏剧的结构特点,如情节、人物、对话等。
语言领域儿童文学活动教案
语言领域儿童文学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培养儿童对文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能够通过文学活动,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3. 能够引导儿童用文学作品来认识世界,培养他们的情感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儿童文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
2. 儿童文学作品的选取和解读。
3. 儿童文学活动对儿童语言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教育性的儿童文学活动。
2. 如何引导儿童深入理解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如童话、寓言、儿歌等。
2. 准备一些与文学作品相关的手工、游戏等活动。
3. 确定教学活动的时间和地点。
五、教学过程1. 初步导入(5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主题是儿童文学活动。
并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喜欢的文学作品,以及他们对文学的理解和感受。
2. 儿童文学作品的选取和解读(15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几个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如《三只小猪》、《小红帽》等,并进行简单的解读。
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等方面的讲解,让学生对文学作品有初步的了解。
3. 文学活动设计与组织(20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一些与文学作品相关的手工、游戏等活动,如制作小猪面具、小红帽的折纸活动等。
并组织学生进行这些活动,让他们在动手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文学作品。
4. 活动实施(30分钟)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文学活动。
老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 活动总结(10分钟)活动结束后,老师与学生一起进行活动总结。
引导学生回顾活动过程,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并对文学作品进行再次解读,让学生对文学作品有更深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有了很大的提高。
他们在文学活动中展现出了很强的参与性和创造力,这对于他们的语言发展和情感培养都是非常有益的。
下一步,我会继续设计更多富有趣味性和教育性的文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语言与文学》教学方案教案教学设计
《语言与文学》教学方案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词汇量。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2 教学内容介绍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采用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章:诗歌欣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欣赏诗歌的形式和美感。
提高学生对诗歌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的理解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诗歌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分析并解读诗歌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采用案例分析法,解读诗歌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
第三章:小说阅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小说的结构和文化内涵。
提高学生对小说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理解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小说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分析并解读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小说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采用案例分析法,解读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第四章:戏剧欣赏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欣赏戏剧的对话和表演艺术。
提高学生对戏剧主题和人物性格的理解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戏剧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分析并解读戏剧的对话和表演艺术。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戏剧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采用角色扮演法,解读戏剧的对话和表演艺术。
第五章:散文阅读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欣赏散文的语言和情感表达。
提高学生对散文主题和结构的理解能力。
5.2 教学内容介绍散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
分析并解读散文的语言和情感表达。
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散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
采用写作实践法,解读散文的语言和情感表达。
第六章:文学作品的主题分析6.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主题的深入理解。
提高学生分析文学作品主题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介绍文学作品主题的种类和表现手法。
通过案例分析,解读不同文学作品的主题。
《语言与文学》教学方案教案教学设计
《语言与文学》教学方案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欣赏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他们的语文水平。
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文学作品的类型和特点。
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
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情感和价值观。
1.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文学作品,吸引学生的兴趣。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文学作品的看法和感受。
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第二章:诗歌教学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诗歌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情感和主题。
2.2 教学内容介绍诗歌的类型和特点。
分析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如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
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情感和主题。
2.3 教学方法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其韵律和节奏。
分析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其深层含义。
布置诗歌创作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创作自己的诗歌。
第三章:小说教学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小说的特点和结构。
培养学生的小说欣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
3.2 教学内容介绍小说的类型和结构。
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和主题。
引导学生欣赏小说的情感和价值观。
3.3 教学方法阅读小说片段,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小说的看法和感受。
布置小说创作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自己的小说。
第四章:戏剧教学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戏剧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培养学生的戏剧欣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理解戏剧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
4.2 教学内容介绍戏剧的类型和表现手法。
分析戏剧的情节、人物和主题。
引导学生欣赏戏剧的情感和价值观。
4.3 教学方法观看戏剧片段,引导学生分析情节和人物。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戏剧的看法和感受。
布置戏剧创作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自己的戏剧。
《语言与文学》教学设计示例教学教案
《语言与文学》教学设计示例教学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概述介绍《语言与文学》课程的目标、意义和内容强调语言与文学之间的关系,以及课程对学生语言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作用1.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阅读、写作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1.3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批评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二章:诗歌教学2.1 诗歌概述介绍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分类,如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等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如韵律、节奏、意象等2.2 诗歌鉴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感,如情感、形象、思想等教授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如关键词语、意象分析、情感理解等2.3 诗歌创作指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如自由诗、抒情诗、叙事诗等强调诗歌创作的个性化和创新性,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第三章:散文教学3.1 散文概述介绍散文的定义和特点,如真实性、文学性、叙述性等分析散文的语言特点,如清晰、流畅、细腻等3.2 散文鉴赏引导学生理解散文的主题和思想,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情感表达等教授散文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如段落分析、修辞手法、风格理解等3.3 散文创作指导学生进行散文创作,如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明散文等强调散文创作的真实性和文学性,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第四章:小说教学4.1 小说概述介绍小说的定义和特点,如情节、人物、环境等分析小说的结构形式,如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等4.2 小说鉴赏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思想,如人物性格、情节发展、环境描写等教授小说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如情节分析、人物分析、主题理解等4.3 小说创作指导学生进行小说创作,如短篇小说、长篇小说等强调小说的情节构思和人物塑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五章:戏剧教学5.1 戏剧概述介绍戏剧的定义和特点,如舞台表演、对话等分析戏剧的结构形式,如三幕剧、四幕剧等5.2 戏剧鉴赏引导学生理解戏剧的主题和思想,如人物关系、情节发展、对话分析等教授戏剧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如角色分析、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5.3 戏剧创作指导学生进行戏剧创作,如校园戏剧、短剧等强调戏剧的情节构思和角色塑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第六章:童话与寓言教学6.1 童话与寓言概述介绍童话与寓言的定义、特点和分类分析童话与寓言的语言特色、人物形象和寓意6.2 童话与寓言鉴赏引导学生感悟童话与寓言的魅力,如想象、奇幻、教育性等教授童话与寓言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如寓意解读、角色分析、情境体验等6.3 童话与寓言创作指导学生进行童话与寓言创作,鼓励创意和想象力强调寓意表达和人物塑造,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七章:神话与传说教学7.1 神话与传说概述介绍神话与传说的起源、特点和分类分析神话与传说的文化内涵、象征意义和叙事风格7.2 神话与传说鉴赏引导学生理解神话与传说的主题和思想,如英雄叙事、宗教信仰、民族精神等教授神话与传说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如象征意义解读、叙事分析、文化背景了解等7.3 神话与传说创作指导学生进行神话与传说创作,鼓励创新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运用强调故事情节构思、人物塑造和文化内涵的体现,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八章:古文教学8.1 古文概述介绍古文的定义、特点和分类,如诗文、散文、小说等分析古文的语言特色、修辞手法和文学价值8.2 古文鉴赏引导学生理解古文的主题和思想,如道德观念、历史背景、人文精神等教授古文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如实词虚词辨析、句子结构分析、修辞手法解读等8.3 古文创作指导学生进行古文创作,鼓励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创新运用强调文言文的表达规范、修辞运用和文学价值,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九章:比较文学教学9.1 比较文学概述介绍比较文学的定义、研究范围和意义分析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如跨文化、跨民族、跨语言等9.2 比较文学鉴赏引导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如主题、形式、风格等教授比较文学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如文本对比、文化背景了解、文学理论运用等9.3 比较文学创作指导学生进行比较文学创作,鼓励创新和跨文化思考强调对不同文化元素的融合与创新,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十章:课程总结与拓展10.1 课程总结回顾整个学期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收获,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给予肯定10.2 课程拓展推荐相关的文学作品和学术资源,鼓励学生进行深入学习鼓励学生参与文学社团、写作比赛等活动,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10.3 展望未来对学生的未来学习和成长给予期望和鼓励强调文学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持续关注和热爱文学第十一章:现代文学教学11.1 现代文学概述介绍现代文学的背景、特点和代表人物分析现代文学的语言实验、形式创新和主题多样性11.2 现代文学鉴赏引导学生理解现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如人性探索、社会批判、文化认同等教授现代文学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如象征手法、解构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11.3 现代文学创作指导学生进行现代文学创作,鼓励创新和个性化的表达强调实验精神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十二章:后现代文学教学12.1 后现代文学概述介绍后现代文学的定义、特点和代表人物分析后现代文学的解构主义、多元化和反传统倾向12.2 后现代文学鉴赏引导学生理解后现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如文化碎片、主体性消解、历史重构等教授后现代文学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如文本互涉、叙事视角、符号解读等12.3 后现代文学创作指导学生进行后现代文学创作,鼓励创新和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强调解构精神和反传统思维,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十三章:网络文学教学13.1 网络文学概述介绍网络文学的定义、特点和分类,如网络小说、网络诗歌等分析网络文学的创作方式、传播途径和受众特点13.2 网络文学鉴赏引导学生理解网络文学的主题和思想,如现实关怀、网络生活、虚拟现实等教授网络文学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如网络语言理解、叙事方式分析、互动性体验等13.3 网络文学创作指导学生进行网络文学创作,鼓励创新和与网络受众的互动强调网络文学的视觉冲击、互动性和创新表达,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十四章:文学批评与评价14.1 文学批评概述介绍文学批评的定义、功能和类型,如形式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等分析文学批评的方法和原则,如文本分析、历史文化解读、审美评价等14.2 文学批评实践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批评实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教授文学批评的方法和技巧,如逻辑推理、证据引用、观点阐述等14.3 文学评价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教授文学评价的方法和技巧,如标准制定、权重分配、综合评价等第十五章:课程总结与反思15.1 课程总结回顾整个学期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收获,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给予肯定15.2 课程反思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提出改进和提高的建议鼓励学生提出对课程的建议和意见,以促进教学的不断完善15.3 展望未来对学生的未来学习和成长给予期望和鼓励强调文学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持续关注和热爱文学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批评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言与文学《大家一起来》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言与文学《大家一起来》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研究本课,学生能够认识并掌握《大家一起来》这篇课文的内容。
2.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其中的基本意思。
3.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词汇进行简单的对话练。
4. 能够模仿课文,自己创作一段类似的对话。
二、教学重点1. 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朗读。
2. 句式和词汇的运用。
3. 创作一段类似的对话。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句式和词汇,并能正确运用。
2. 创作一段类似的对话,注意运用正确的语法和词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 利用图片和课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导入本课的主题,让学生猜测课文的内容。
2. 研究课文1. 教师课文的词汇和句式。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帮助学生理解。
2. 教师朗读全文,学生跟读。
3. 学生个别或全班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疑难句,帮助学生理解。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 对话练1.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对话练,模仿课文的情景和句式。
2. 每个小组派出代表进行展示,展示时其他同学认真听讲并提出建议。
5. 创作对话1. 学生个人或小组进行创作,创建一个与课文类似的对话。
2.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并提出改进意见。
3. 学生展示自己的对话。
6. 小结1. 教师总结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梳理思路。
2. 学生回答问题,检查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展示情况进行评价。
2. 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基本意思。
3. 检查学生是否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词汇进行对话练。
4. 检查学生对自己创作的对话的语法和词汇使用情况。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大家一起来》这篇课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他们通过朗读课文、对话练习和创作对话的方式进行了深入学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引导他们运用多样的句式和词汇进行创作和对话练习,提高语言水平和表达能力。
语言教学文学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三年级教材:《语言与文学》教学目标:1. 理解语言与文学的重要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 掌握词汇、语音、语法与文学的几个具体关系,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能力。
3. 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古诗和现代诗的语言,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理解语言的抑扬美和整齐美。
教学重点:1. 语言与文学的关系。
2. 词汇、语音、语法与文学的具体关系。
3. 古诗和现代诗的语言分析。
教学难点:1. 古代声韵如何构成诗句的抑扬美。
2. 不完全句、使动用法与文学的关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讲述刘勰的《文心雕龙》和王力先生的学术成就,激发学生对语言与文学的兴趣。
2. 提问:语言与文学之间有何关系?二、新课讲授1. 语言与文学的关系(1)讲解语言是文学的基础,文学创作离不开语言。
(2)举例说明优秀文学作品对语言的运用。
2. 词汇、语音、语法与文学的关系(1)讲解词汇、语音、语法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表现。
(2)举例说明词汇、语音、语法如何影响文学作品的表达效果。
三、案例分析1. 以一首古诗为例,分析其语言特点。
2. 以一首现代诗为例,分析其语言特点。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提问:语言与文学的关系有哪些方面?二、新课讲授1. 形象思维与语言的关系(1)讲解形象思维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2)举例说明形象思维如何影响语言的表达。
2. 语言的抑扬美和整齐美(1)讲解语言的抑扬美和整齐美的特点。
(2)举例说明古代声韵如何构成诗句的抑扬美。
三、案例分析1. 以一首古诗为例,分析其形象思维和语言特点。
2. 以一首现代诗为例,分析其形象思维和语言特点。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情况,了解其对语言与文学的理解程度。
英语语言文学培养方案
英语语言文学培养方案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工具已经成为人们必备的语言知识,成为未来的关键语言。
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文学能力,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为此,本文将提出一个英语语言文学培养的方案,并详细论述英语语言文学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目标,以及有效的学习和培养策略。
首先,有关英语语言文学培养的方案,有两个重要内容,一是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二是英语文学的学习。
英语语言文学培养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在语言水平及关联能力的基础上,一步加深对英语的了解。
其次,英语语言文学的学习方法非常多,从最基础的语法、语音、句法等等,到复杂的文体分析,以及语言、技巧、文学历史等等,涵盖了大量内容。
在学习英语语言文学时,需要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注重细节,善于思考,积极提问,提高自身英语水平。
同时,英语语言文学的培养也需要有效的策略,像掌握和深入研究英语中的一些基础概念,如词汇、句式、文体等,进行系统的课程学习,强化实践训练,加强写作技能的训练,增强对英语语言与文学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技能。
最后,本文以《英语语言文学培养方案》为题,详细阐述了英语语言文学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目标,以及有效的学习和培养策略。
英语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更
大的作用。
学前教育教案的语言与文学教学
学前教育教案的语言与文学教学在学前教育中,语言与文学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促进幼儿对文学的理解与欣赏。
本文将探讨学前教育教案的语言与文学教学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一、语言教学语言教学是学前教育中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之一。
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因此,通过语言教学能够帮助幼儿建立起正确的语言意识和语言能力。
下面是几种有效的语言教学策略:1. 聆听与模仿幼儿的语言能力主要通过聆听和模仿来获得。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儿歌、故事和绕口令等内容来引导幼儿聆听,并鼓励他们模仿。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图片、手势等辅助工具,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模仿语言。
2. 创设语言环境教师应该创设一个充满语言的环境,例如,贴上带有图片的单词卡片,使用带有丰富语言的游戏和教具等。
这样能够激发幼儿的语言敏感性,并促进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语言交流鼓励幼儿之间的语言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利用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幼儿有机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二、文学教学文学教学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通过引导幼儿接触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能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
下面是几种有效的文学教学策略:1. 绘本阅读绘本是学前教育中常用的文学作品形式之一。
教师可以选择富有故事性和形象性的绘本,与幼儿一起欣赏和解读故事,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2. 儿歌演唱儿歌是幼儿文学的重要形式。
教师可以选择优秀的儿歌,引导幼儿一起演唱,并通过歌曲中的词语和意境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语言游戏通过一些有趣的语言游戏,例如诗歌填空、接龙等,可以激发幼儿的文学兴趣,培养他们对诗歌、故事等文学形式的理解与欣赏能力。
总结:学前教育教案的语言与文学教学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语言教学,幼儿可以建立正确的语言意识与表达能力;而通过文学教学,幼儿可以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文学欣赏教案ppt
文学作品背景介绍
作者介绍
简要介绍作品的作者,包括作者 生平、主要作品等,帮助幼儿了 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作品背景
简要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文化 背景等,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作 品的主题和思想。
文学欣赏重点与难点
重点
确定文学欣赏的重点,如作品的主题 、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引导幼儿 深入理解作品。
难点
分析文学欣赏的难点,如抽象概念、 语言表达方式等,采取相应的教学策 略,帮助幼儿克服理解障碍。
小组合作教学法
总结词
分组合作学习
详细描述
将幼儿分成小组,通过合作完成文学 作品的学习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合 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小组合作教学法
总结词:分享交流
详细描述:鼓励幼儿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通过交流促进彼此成长 和提高。
总结词:促进自主学习能力发展
小组合作教学法
详细描述
引导幼儿在小组合作中自主探究、思考和发现,培养他们的自主 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效果的反思
教学目标达成度
评估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以及达成程度如何。
幼儿发展状况
反思幼儿在语言领域的发展状况,以及是否通过教学有 效地促进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引导幼儿在情境中体验文学作品的情感内涵,培 养他们的情感表达和审美情趣。
总结词
促进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
情境教学法
• 详细描述:鼓励幼儿在情境中展开想象,进行创编、表演 等活动,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情境教学法
总结词
提升解决问题能力
详细描述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尝试解 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言与文学》教案设计
《语言与文学》教案设计刘晓春--------------------------------------------------------------------------------??【教学目的】 ??1。
理解语言与文学的重要关系,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2。
理解词汇、语音、语法与文学的几个具体关系,把握文章的内容。
??3。
学会从几个具体的角度,分析古诗和现代诗的语言。
??【教学重点】 ??1。
形象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2。
语言的抑扬美。
??3。
语言的整齐美。
??【教学难点】 ??1。
文中引用的古诗文与所证观点的关系。
??2。
古代声韵如何构成诗句抑扬的美。
??3。
不完全句、使动用法与文学的关系。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
自学与串讲相结合。
??2。
通过解析一首古诗来分析语言的抑扬美、回环美和整齐美。
??3。
精细研究课文的几个片断。
??媒体设计电脑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步骤】方案一(针对一般学生的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南朝时期,刘勰写了本书叫《文心雕龙》,20世纪有个叫王力的人太喜欢这本书了,他为自己的书斋起名为“龙虫并雕斋”,这个人就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
1987年香港出版的《王力先生纪念文集》的“前言”中,尊王力为“用世纪来计算时间”的文化名人。
这个称号形象地显示了王力先生毕生从事学术研究的成就和他科学的治学精神所凝聚起来的生命之光。
他从事了逾半个世纪的汉语研究,研究几十个世纪的汉语,而由他融会中西、贯通古今开创的汉语现代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以及他培养的后人的研究成果,将持续和保留到以后无尽的世纪。
我们今天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语言和文学》。
??二、解题 ??怎样运用语言来描写事物,是文学的重大课题。
高尔基说:“文学创作的技巧,首先在于研究语言,因为语言是一切著作,特别是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
"人类社会一天也离不开语言,文学作品也是一刻也少不了语言。
《语言与文学》教学设计示例
《语言与文学》教学设计示例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设计A)教学过程1.测览课文,完成练习一通过教师谈话导入新课后,即布置学生阅读“分论”部分。
在示范填写练习一“词汇”部分空格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继续完成练习一的其余空格,以达到梳理课文、把握作者主要观点的目的。
(答案参见《教师教学用书》)2.研读课文,分析论证艺术有选择地朗读“分论”部分,并作以下分析(仅列要点):“词汇与文学”一节,从《诗经》的比兴说到杜甫的《秋兴》,再到朱熹的《观书有感》。
接着引用《文心雕龙》中有关形象思维的论述,从正面说明词汇与文学的关系。
这一部分最后所举明世宗《送毛伯温》诗一例,属于反面论证。
“语音与文学”一节,抓住了古韵和声调这两个特点,以旧体诗、古代骈体文和新诗为例,重点说明了文学作品的抑扬美和回环美。
论述之中,作者还用了大量的篇幅介绍了古韵和古代声调的一些基本常识,其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扩大知识面。
“语法与文学”一节,依次谈了“对仗”和一些“特殊语法形式”能够造成语言的整齐美,做到言简意赅。
3.默读课文,点击“总论”部分在这一个教学环节中,应引导学生分辨“总论”与“分论”的结构关系,明确“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的立论依据。
4.组织学生完成练习三,培养迁移运用能力分析《天净沙·秋思》时,要抓住三个名词句连用、句句押韵、平仄相对相间等特点;讨论《荷塘月色》时,可在叠字的使用、句式的铺排、修辞的选择、节奏的安排、平仄的变化等方面做文章。
(设计B)教法展示1.明确重点上课伊始,教师就向学生讲清楚本课文的训练重点:一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理解课文,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二是用学过的文学作品印证作者说的道理,懂得学好语言的重要性;三是积累“抑扬、回环、绝缘、味同嚼蜡、息息相关、言简意赅”等词语。
2.课文扫描引导学生分节朗读课文,概括大意,完成练习一。
中国语言文学培养方案
中国语言文学培养方案中国语言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国语言文学人才,我们制定了以下中国语言文学培养方案。
一、课程设置1. 语言基础课程:包括汉语拼音、汉字书写、词汇学、语法学等,旨在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2. 文学理论与批评课程: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批评能力和审美素养。
3. 文学作品选读课程:选取中国古代和现代的优秀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分析和解读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4. 中国文化与历史课程: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语言文学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5. 创作与写作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包括散文、诗歌、小说等多种文学形式的写作训练。
二、实践教学1. 语言实践:通过实地考察、实习实训等方式,帮助学生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2. 文学创作实践:组织学生参加文学创作比赛、写作工作坊等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文学创作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3. 学术研究实践: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研究项目,培养学术研究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
三、师资队伍建设1. 高水平教师:聘请国内外知名的语言文学专家担任教授和讲师,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和指导。
2. 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优秀教学资源和研究成果,提升教学水平。
3. 师资培养:组织教师参加学术研修、教学培训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四、学生培养1. 学术指导与辅导: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术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2. 实习实训机会:与相关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让他们能够接触实际工作环境,提升实践能力。
3. 学术竞赛与奖励: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术竞赛,并设立奖学金和荣誉称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活动。
通过以上的中国语言文学培养方案,我们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学基础、广博的文化素养和创新的思维能力的中国语言文学人才。
幼儿园语言文学课程设计方案构建
【幼儿园语言文学课程设计方案构建】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语言文学课程在幼儿园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于幼儿园语言文学课程的设计,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以确保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幼儿园语言文学课程设计方案的构建,从整体框架到具体细节,为您带来一份高质量、深度和广度兼具的文章。
一、幼儿园语言文学课程设计的整体框架1.目标和原则在构建幼儿园语言文学课程设计方案时,首先需要明确课程的目标和原则。
幼儿园语言文学课程的目标应当包括语言能力、文学素养和情感态度的培养,同时要考虑幼儿的芳龄特点和学习需求。
设计课程时,应当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阅读能力和美感鉴赏能力为主要目标,同时注重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情感体验。
2.内容和结构幼儿园语言文学课程的内容应当包括语言的基础知识、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表达、以及文学相关的情感体验。
课程结构可以分为语言基础教学、文学作品欣赏和情感体验三个部分,以此来全面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
3.方法和手段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上,应当注重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方式。
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故事讲解、歌曲活动、手工制作等,以帮助幼儿全面发展语言和文学能力。
二、幼儿园语言文学课程设计的具体细节1.语言基础教学在语言基础教学中,需要注重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可以通过词汇教学、语音教学和句子教学等方式,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语言基础。
2.文学作品欣赏在文学作品欣赏环节,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幼儿的文学作品,如童话故事、儿童诗歌等,通过朗读和讲解,引导幼儿感受文学之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3.情感体验情感体验是幼儿园语言文学课程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情感体验,可以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同时也可以增强幼儿与文学作品的亲近感。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幼儿园语言文学课程设计应当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特点,因材施教,灵活多样。
课程设计也应当与幼儿园的整体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相衔接,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
幼儿园语言文学课程设计方案分析与总结
幼儿园语言文学课程设计方案分析与总结一、概述幼儿园语言文学课程设计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语言、文学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
在幼儿园语言文学课程设计方案中,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文学品味,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语言价值观和文学观念,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幼儿园语言文学课程设计方案分析1. 课程目标幼儿园语言文学课程的设计目标应该明确,要考虑到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阶段,培养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阅读兴趣和文学情感。
通过课程设计,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激发幼儿对语言和文学的热爱。
2. 课程内容幼儿园语言文学课程的内容应该全面、丰富,包括语言启蒙、文学启蒙、诗词鉴赏、文学故事等。
在内容设计上,应该注重贯穿幼儿文学经典,引导幼儿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感受语言和文学的魅力,培养他们的文学情感和审美情趣。
3. 教学方法幼儿园语言文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特点,采用游戏教学、情境教学、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形式。
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4. 课程评价幼儿园语言文学课程的评价应该注重全面性和多样性,通过观察、记录、口头和书面评价等多种途径,全面了解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的发展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幼儿园语言文学课程设计方案总结通过对幼儿园语言文学课程设计方案的分析,可以看出,一个成功的课程设计方案需要明确的目标、丰富的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全面的评价体系。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到全面、灵活和有深度的设计,才能真正促进幼儿语言和文学素养的培养。
四、个人观点从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幼儿园语言文学课程设计方案需要有针对性,要结合幼儿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设计。
语言和文学教育应该贯穿于幼儿园教育的方方面面,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情感,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语文语言与文学说课 人教版 教案
高中语文语言与文学说课要说的第一点是本人并不喜欢这篇课文。
如果有幸编撰教材,本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把这篇几乎一无所善的文字拿来为难老师和学生。
假如课文编者是出于对王力先生的崇敬,那也是好心办坏事,这篇文字不读还好,读了给人留下的印象势必是大语言学家不过尔尔,要创见没创见,要新鲜材料没新鲜材料,文采更是别说。
假如编者是为了凑足这个单元而拉壮丁,只能说编者的视野太狭窄,或者也可以解释为惟名人是从。
本人要说的第二点是,本文又并非没有“使用价值”。
文中所讲的平仄的知识、对仗的知识等可以帮助中学生长见识。
文中强调的诸如“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之类的观点虽然是语文常识,但真正成功跨过语言基本关口的学生比例越来越少,真能运用语言准确、生动甚至精妙传情达意的学生就更是凤毛麟角,所以当务之急是在重视语言重要性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语言的鉴赏操练,争取为学生指点升格语言的若干途径,并使学生在美化亮化艺术化语言的尝试中看到巨大的空间和提升的希望。
课文第三部分“语音与文学”这一部分用大量篇幅讲平仄方面的知识,背景是这篇文章当初是面向中文系大学生的讲话。
这一部分内容专业性强,中学生没有必要作透彻了解,学生只要懂得文学语言要有音乐美(抑扬美、回环美),对于平仄只要作常识性的了解即可,不必深究。
文中在谈语言和文学的关系时,大量列举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材料,使得文章的时代性不强,有较大的局限。
为了让学生对文中若干重要观点有深入的理解,需补充引入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名著在内的鲜活经典的材料,高中三年所学语文教材中就有这样的材料,用学过的课文中的精彩段落来印证本文中的观点,是十分必要的。
●教学目标1.理解文中的基本观点,并能用以前所学课文中的语言材料来印证本文中的有关观点。
2.能运用语言和文学的关系原理来鉴别评说有关语言材料的优劣得失。
3.能在老师指导、同学交流的基础上归纳出升格语言的几种有效方法,并在今后的语言实践中自觉运用,真正提升自己的语言文学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与文学》教学方案[教学目的]1、理解语言一面是稳定的,另一面又在演变的道理。
2、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并初步区别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一般异同点,注意语体风格,纠正书面用语中“半文不白”的现象。
3、学习本文在说明中运用不同的方法和通俗简练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本文举例说明的方法和综合运用各种说明方法的写法。
2、难点:古今语言的差别和汉语的演变。
[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课文与作者简介]本文为《语文常谈》一书的第六章,原名《古今言殊》,是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普及性读物,共收文章八篇,课文是其中的第六篇。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四个部分的小标题为“语言也在变”,“语汇的变化”,“语法、语音的变化”,“从文言到白话”。
选入课本时,作者删去了第四部分,前三部分的小标题换成了序数词一、二、三。
吕叔湘,江苏省丹阳县人,我国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
数十年来一直从事语文研究和语文教学工作。
写了不少专著,代表作是《中国文法要略》、《汉语语法论文集》、《语法修辞讲话》(与朱德熙合著)[课文分析]第一部分:语言也在变。
写一封信的“信”,古人用哪一个字表达?“书”例: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信”在古代是什么意思?“信”在古代的意思很多:(1)相信“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人买履》(2)使者“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孔雀东南飞》(3)确实“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一节告诉我们:语言具有稳定性,它的变化短时期不能察觉。
但是语言同世界上万事万物一样,是不断地运动和变化着的。
语言又具有继承性,现代汉语就是继承了古代汉语并加以发展而成的。
它们之间是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人”、“手”、“心”、“笔”、“墨”、“山”、“水”、“牛”、“羊”、“田”、“收”、“放”、“大”、“小”“追”、“长”、“短”、“弱”等的词义,古今大体是一致的。
但就语言文字的整体来说,由于时代相隔久远,旧事物、旧概念不断地衰亡或改变,新事物、新概念不断地产生发展,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之间便出现了很多差异。
阅读2--7节,划出《邹忌讽齐王纳谏》这段文言里与现代汉语“意义有所不同”,“用法有些两样”的字。
如: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孰与徐公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1、根据划出的词看,哪些词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但不能单用?意义相同,不能单用的有:古:形貌衣镜妻自信外↓↓↓↓↓↓↓↓↓今:体形容貌衣服镜子妻子自己相信外面通过上述比较,可以看出: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古代汉语中许多单音节词在现代汉语中成了复音词里的一个词素,有的只是成语的一个成分。
如“形影不离”、“糖衣炮弹”、“破镜重圆”、“自以为是”、“信以为真”等,这是古今汉语的一大差别。
2、以“之”字为例子,结合课文说明“意义没有改变,可是使用受到很大限制”。
“之”在古代汉语里使用极其频繁,其它用法暂且不说,单就表示从属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用法,就有附在名词后边的。
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有时附在形容词后边的,如“高爽之地”。
可是“之”表示从属关系时,今天就不能说“李明之学问很好”,“美丽之校园,令人陶醉”等,因为这种说法半文半白,不规范,要把这两句话中的“之”改为“的”,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要求。
(在某些特殊固定短语里,“之”仍旧保留着。
如“之上、之下、之中、之内、之外、之前、之后、三分之一、原因之一、条件之一、一技之长、光荣之家、少年之家”)3、所用的意义现代已经不用,尽管别的意义还在使用。
如“修”:古时可作“修建”“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岳阳楼记》“学习”“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原毁》“修订”“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庭。
”《答司马谏议书》上述“修”的三种用法,至今仍然保留在现代汉语里,而且使用广泛。
如:修理、修路、修改、自修等,可是,现代汉语表示“长”却不能单用“修”。
以上说的是字义的变化,其实有些是词义的变化,有些是复合词里词素的变化。
请把第三自然段里文言句子划出来,并译成现代汉语。
原句:译文:(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1)、我跟城北徐公比哪个漂亮?(2)、我与徐公孰美?(2)、我跟徐公比哪个漂亮?(3)、君美甚。
(3)、你漂亮得很。
(4)、忌不自信。
(4)、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漂亮)。
(5)、客从外来。
(5)、客人从外边来。
(6)、与坐谈。
(6)、(邹忌)跟(他)一起坐下来交谈。
(7)、不若君之美。
(7)、不及你漂亮。
古今汉语语法比较大致也有三种情况:(1)、文言句式在现代汉语里已经消失的。
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忌不自信”。
(2)、文言句式跟现代汉语句式大体相似,但现代汉语句式有了改进的。
如:“贤者使(之)使贤王。
”(《晏子使楚》)兼语“之”文言可省去,现代汉语除了“他请吃饭”之外,一般不省兼语,这是现代汉语比文言明确的地方。
(3)、文言句式仍旧保留着,但用法上受了很大的限制。
如:“之所以”、“给……”、“为……而”、“唯……是”、“有……所”等只是作为固定短语形式沿用在书面语言里。
第二课时第二部分:语汇变化的几个方面。
1、有些字的消失。
为什么古时一些常用的字,现在不用了?“有些字眼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
古代以马车,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马在人们生活里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马的名称便特别繁多。
今天在人们生活里占的地位已没有过去那么重要,除了养马主人对他的马起的特殊名称外,一般只照毛色区别。
所以原来称谓马的一些字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了。
我们学过的《劝学》(节选)里有“舆”、“蛟”、“跬”、“骐”、“骥”等词,这些词今天也不用了。
2、“新字的出现”。
“有些字眼随着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而出现。
”如:属于“金”部首新出现的字:钍、钒、钙、钛、钡、铱、镭……属于“气”部首新出现的字:氘、氚、氖、氢、氧、氩、氮……属于“石”部首新出现的字:码、泵、硅、砝码……又如:“四化”、“语言美”等,也是新出现的,但这些字不是单字,而是词组。
这些字都是随着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而产生的。
可以肯定,将来还会有大量的新字眼充实到现代汉语词汇里来。
自然,出现新事物、新概念不一定就要造新的字,也可以通过其它形式造出新词来表达新的概念。
3、外来事物带来了外来语。
汉语中的外来词有意译、音译、部分音译法三种。
意译:民主、科学、专政。
音译:葡萄、苜蓿、咖啡、可可、柠檬、雪茄、巧克力、白兰地、沙发、扑克、哔叽、尼龙、马达、引擎、雷达、休克、奎宁、吗啡、尼古丁、凡士林、逻辑、米、克、吨。
部分音译:啤酒、卡片、法兰绒、道林纸、芭雷舞、摩托车、水泵。
4、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改变,许多字眼的意义也起了变化。
比较下面句子里加点的字的古今意义的不同:(1)、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古:逃跑今:步行(2)、以头抢地耳《唐雎不辱使命》古:撞今:非法夺取(3)、孤与老贼势不两立《赤壁之战》古:不敬之词今:偷东西的人(4)、欲亡赵而走燕《廉蔺列传》古:逃今:灭亡、死亡(5)、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古:劝告今:讽刺(6)、劝学《劝学》古:勉励今:说服(7)、使人给其食用《冯谖客孟尝君》古:供应今:给予学习文言文或现代书面语某些复合词和成语时,要注意古今词义的演变。
(1)、词义变化的一种形式是词义扩大或者缩小。
例: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赤壁之战》“中国”在这里指“中原”一带,即黄河流域,不包括长江以南,现包括台湾省在内的三十个省市自治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疆域。
从这一例可以看出,虽然字眼不变,但意义扩大了。
又如:古代的“天下”指“中国”,现却指“世界”。
词义除了扩大外,还有缩小的。
如:“臭”古时指一切气味,现指跟“香气”相对的一种难闻的气味。
这是词义缩小的缘故。
又如:“金”古时指金、银、铜、铁。
今天成了黄金的专用词,不包括银、铜、铁,只有在少数情况下,还保留着古义,如“五金公司”。
(2)、词义的转移也是一种变化形式。
如:①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冯婉贞》古:整装今:完毕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古:供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为国为民献身许多词尽管字形一样,古今的意义却完全不同。
它们之间不是共同存在,而是新的意义代替了旧的意义。
(3)、词义变化的又一种形式是词义的弱化与强化。
如:①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廉蔺列传》古:获得罪过今:“得罪你了”“得罪”约相当于“抱歉”,意思轻。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蔺列传》古:对立今:极深的怨恨。
(重)(4)、从变换形式上看,古代的单音词很多成了复音词或多音词。
(略,见前)(5)、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同一概念时,古今用字也不同。
如:①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隆中对》古:看重,看得起今:器皿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古:广泛今:渊博。
这些都是语言演变的明显标志。
总之,语言的变化涉及语音、语法、语汇三个方面。
由于语汇联系人们的生活最为紧密,因而变化也最快、最显著,而且形式最多、最复杂。
但是不管变化的形式怎么复杂,却总是沿着语言的“简”和“明”两方面发展的。
如:过去讲“病愈”用“瘳”chōu(病数月乃愈《狱中杂记》);讲“儿童”用“垂髫”tiáo(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这些字既难读又难写,现在分别被“病愈”、“小孩”等词代替了。
补充作业1、写出与下列文言词相当的现代汉语单音词。
走()行()往()去()返()食()履()饮()2、解释下面句子里加点的字,并说明这些字古今用法的不同。
(1)、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2)、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第三课时第三部分:语法和语音的变化。
1、语法的变化。
原句译文(1)、吾谁欺?我欺骗了谁?(2)、不我知不了解我在古代汉语里,疑问句里的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前面如例(1);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也放在动词前面如例(2),这两例都是古代汉语特有的语序。
今天如果要表达上述意思,模仿过去的语序,把它分别说成“我谁欺骗了”“不我了解”,就不难了。
从这两例中可以看出古今语序的变化。
此外,现代汉语常用“把字式”,如:“把信写完”,“把收音机打开”“写完信”,“打开收音机”;“得字式”如:“打得好”,“写得快”,这些格式古代汉语是没有的。
语法是语言中最稳定的要素,许多语法现象古今基本相同,所以作者在这一节简略地谈了古今语法的一些不同现象,接着就指出:“可是总起来看,如果把虚词除外,古今语法的变化不如语汇2、语音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