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剧背后的大众文化
美剧在中国受众分析
美剧在中国的受众分析摘要:美剧,即由美国制作生产的电视剧,诞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长足发展,美剧逐渐进入黄金时期。
放眼当今国际电视剧市场,美国电视剧占据了半壁江山。
美剧在美国每年文化产品的出口中,拥有三分之一的份额。
美剧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进入国人视野,短短的30年后,美剧在中国已经成为中国受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究竟美剧有怎样的魅力和特点使其取得如此广泛的成功?中国受众观看美剧的动机是什么?美剧对中国受众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本文会对以上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美剧中国受众受众分析一、美剧的概况美剧按类型主要分为日间肥皂剧、情节系列剧、迷你剧、情景喜剧。
依据题材不同,又分成科幻剧、犯罪剧、冒险剧、奇想剧、医疗剧等。
美剧的制作流程包括设计情节,总括提纲,撰写对白,编剧形成定稿的剧本,再由制片人和导演拍摄,经过后期制作,到最后播出发行,出现在观众的面前。
美剧的播出方式是按季播出,每年的9月到下一年4月为主要的秋冬播出季,时间长达25周,每周一集,可以播出整整一季的美剧。
大部分的美剧都会选择在秋冬季播出,这一期间剧集播出时间和时长基本固定,也有因为节日假期停播的现象。
这种安排明显是考虑到在4月到9月美国棒球职业联赛期间,观众注意力会集中在体育方面,仅有少量剧集会选择在夏季播出。
9月的艾美奖被称为美国电视剧的“奥斯卡奖”,能获得艾美奖肯定的剧集一定会得到更多关注。
每一年各大电视台会根据时段针对不同年龄、文化、收入、性别、居住地、生活圈、教育程度、社会背景的受众,推出新的电视剧。
同一个电视台每周大约播出十部左右的电视剧,有不同偏好的受众都可以寻找到符合自己喜好的电视剧。
新的剧集在首播之后,可能会在同一电视台的不同时段重播,达到一定数量时会相对廉价地买给其他电视台。
假如剧集的口碑较好影响范围广泛,也会卖到国外。
美剧既然是大众文化的一种文本形式,具有大众文化的基本属性。
大众文化是在工业社会产生,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无深度的、模式化的、易复制的、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
美剧中的文化渗透分析
美剧中的文化渗透分析最近迷恋上了美剧,剧中华美的服饰,俊男靓女,上层社会的富贵气派时时让人艳羡和眩晕。
然而,当我从纷繁喧杂的情节,回到现实时,我意识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这种带有文化渗透的美剧其实是一种毒,而每一个醉心其中的人都仿佛在吸取鸦片一样惹毒上身,同时吞噬着中华民族原有的意识形态。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美剧就已经开始在我国传播。
1896年电影在我国首次放映,此后的50年里,美国电影风起云涌。
由其好莱坞后来居上,赶超欧洲。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意识形态等问题,再加之抗美援朝对“美帝”主义的批判,使得美剧在中国迅速消失,并作为被批判的对象彻底禁播。
改革开放后,好莱坞东山再起,《神探亨特》《成长的烦恼》等一系列美剧的播出给中国青少年造成了负面影响,国家开始对美剧进行限制。
进入21世纪,电脑的普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给美剧的迅速传播提供了契机。
各种翻译机构如伊甸园论坛等使相异语言间的文化传播成为可能。
美剧在美国上映后几天,甚至是几小时,中国观众就可以通过网上论坛或者在线视频收看到最新的美剧。
如此迅猛的传播速度不禁让人惊叹!美剧中处处体现着娱乐气息和商业步伐。
这些当然是建立在美国的核心价值体系上的,正如任何文化产品都受到本国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等的影响一样。
美剧的内容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个人英雄主义,享乐主义。
不难看出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精神都是背道而驰的。
超人,加菲猫,X特工,到底世界上哪来那么多的救世主?我更想着重强调享乐主义。
美剧往往画面色彩鲜明,充斥着商业文化气息和娱乐氛围。
天天派对、舞会、酒会,整夜的歌舞升平。
由于美国自由、民主、平等的核心价值体系,剧中人物常常过分追求个性张扬,随之,吸毒、性滥交、枪案一幕幕上演。
想想这些对于懵懂的中国青少年的教育意味着什么?从美剧中还能看出美国人对名牌时装,汽车,数码产品的推崇。
例如《绯闻女孩》中,贵族学校上学的高中生们,房车接送,相互攀比服饰的贵贱,经常性的狂欢,加之用手机,互联网迅速传播的绯闻信息等。
影视制作中的大众文化与审美趣味
影视制作中的大众文化与审美趣味影视制作作为一种强大的媒介形式,通过影像语言和故事叙事,向观众传达各种信息,同时也塑造和影响了观众的审美趣味。
大众文化与审美趣味在影视制作中有着密切的关系,互相交织和影响。
本文将探讨影视制作中大众文化与审美趣味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一、大众文化与影视制作大众文化是指在现代大众社会中普遍传播和接受的文化形式,它体现了大众对于文化产品的共同需求和兴趣。
在影视制作中,大众文化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创作素材和表达方式。
制片方通过挖掘和利用大众文化中的经典元素,吸引观众的关注和共鸣。
例如,改编网络文学、漫画和游戏等热门IP成为了制作影视作品的流行趋势,通过将热门IP 搬上银幕,制片方能够吸引原著粉丝和大众观众的双重关注,从而提高作品的知名度和票房收入。
同时,大众文化还在影视制作中影响着创作的主题和叙事风格。
观众对于某种类型的影视作品或者特定元素的喜好和追求,也成为了创作的参考依据。
例如,当下的青春偶像剧大行其道,这部分是因为观众对于浪漫爱情、青春成长等主题具有浓厚的兴趣。
因此,影视制作方在选择题材和风格时会考虑观众对于这些元素的需求,以满足大众对于特定类型作品的喜好。
二、影视制作对审美趣味的引导审美趣味是指人们对于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影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向观众传递了丰富多样的审美体验。
通过影像画面和音乐声效等多种方式,影视制作成功地引导和影响了观众的审美趣味。
首先,影视制作通过创造精美的画面和视听效果来满足观众对于视觉上美的追求。
例如,电影《阿凡达》通过先进的特效技术创造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异星世界,无数人被其惊人的视觉效果所吸引和沉醉其中。
这种影视制作的引导使观众开始对于高质量的视觉表现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欣赏水平。
其次,影视制作通过音乐配乐和声效设计等方式来影响观众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一部影片深情的配乐能够引起观众共鸣,增强观影的艺术享受。
同时,精心设计的声效能够增强电影的冲击力和真实感,使观众更加沉浸在故事情节中。
浅谈美剧背后的大众文化
浅谈美剧背后的大众文化The heaven is but one remove from the hell, love stands between them. --< Prison Break>天堂与地狱的一线之隔,原来是爱。
——《越狱》“美剧”这一专有词汇,相信对大部分接触网络、电视等媒体的人们来说并不陌生。
2006年凤凰卫视引进美国FOX公司的《Prison Break》,并掀起了一阵“越狱”狂潮,自此各种在国内“秘密”流行的美剧终于通过网络进入了主流媒体和大众的视野。
除此之外,《迷失》、《实习医生葛·雷》、《超能英雄》、《绝望的主妇》、《丑女贝蒂》、《豪斯医生》、《反恐24小时》以及较早前的《欲望都市》等,似乎一夜之间美剧就默默的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中国火热的流行开来。
其实,美剧很早就曾登陆大陆影视剧市场。
上世纪80年代,一部拍摄于1970年的《大西洋底来的人》成为敞开国门之后中国人窥视美国的窗口,麦克·哈里斯脸上的蛤蟆镜一度成为时尚青年的标志。
《加里森敢死队》的热播、停播与复播更是中国人观念变化的晴雨表。
《成长的烦恼》让我们走进美国家庭,体验了代际沟通的可能及其背后的美国式幽默。
凡此种种,都已成为那个年代的文化切片。
美剧精良的画面、扣人心弦的剧情、意想不到的创意和与众不同的视角带给了中国观众回味无穷的视觉享受,在20~35的年轻人之间造成了极大反响,美剧在中国的流行独具特色。
由于受文化保护以及版权等政策法律的影响,因此,它一直延续着以网络为根据地、以光碟销售为强大后备的灰色流行方式。
美剧不像韩剧,它没有国内电视台大张旗鼓的引进,而更多地依靠互联网络在有限的人群中火热地流行。
它的流行背后意味着一种独特的文化传播模式——“大众文化”值得我们去探讨去挖掘。
大众文化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 是20世纪从西方发达国家率先发展起来的,它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大众文化:我眼中的《Gossip Girl》
我眼中的《Gossip Girl》电视如今已不容置疑地成为大众文化的一种核心媒介和存在形式,人们几乎每天都要和电视打交道,而随着网络的发展,电视剧的观看方式更多样,人们也能够观看更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电视剧,近年来美剧国内的发展非常强劲。
从高中开始,受同桌的影响,一直在追《绯闻女孩》这部美剧。
刚开始对于里面众多人物及其复杂的人际关系并不能理解,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却越来越欲罢不能,深深的被里面主人公的感情纠葛所吸引。
一开始,只是作为局外人看他们演戏,感觉这群乱搞关系的狗男女,不可爱,不可恨,只是折腾自己折腾别人的很可怜。
他们只有在头破血流的痛感里才能看见真实,在沧海桑田的剧变里才能有所收获。
但是随着剧情变化,因为编剧的无常反而爱上了这部剧,一集一集的追下来,它伴随我走过来大学三年,马上就要大结局了,有些东西不吐不快。
GG的看点,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它的无常。
没有永恒的恋人,BFF 的最後一个F总是因为BF而不成立,没有过不的坎(一切都会move on,不管好事坏事,向好的方向发展还是坏的方向发展),没有表里如一的真实。
一份八卦爆料的手机报,操纵着整个上东区的生活。
幕後的那个you'll never tell的神秘主页君,实实在在的洞悉人心,改变世界。
两位女主,Queen S、Queen B, 都是我非常那个喜欢的人物。
但是面对她们两个的感情生活却有不同见解。
dear S,我希望你会离开Dan,一个道德模范没有什么不好,尤其他有才华、晓分辨、识大体、辩对错,但是当他用这一切品行上的优越感来打败你的时候,这段感情就要好好考虑。
有钱没什么大不了,千金小姐的出身不代表你肤浅,诚如Little J一样,你也会在17岁之前犯下过致命的错误,但是会在17岁的时候真正变得善良和努力生活。
你的过去并不糟糕,也没有什么难以启齿。
你并不是什么身上带着污点的姑娘,富裕家庭不会让你蒙羞。
而可怕的是,Dan却让你感觉你不够好,不够完美。
浅析美剧流行及对文化入侵的思考
浅析美剧流行及对文化入侵的思考电视剧历来就是国家文化的良好载体,能很好地反映与传播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观、大众行为、思维模式、审美趣味等因素。
在此意义上,美国电视剧的跨国传播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
现如今美剧《生活大爆炸》,《绝望主妇》,《实习医生格雷》等影视剧以其精彩的情节,步步紧逼的剧情和美式生活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粉丝。
一,美剧流行原因分析1.美剧的传播的方式美剧传播有三种形式:电视台,DVD和网络。
其中网络传播占主要地位。
网络高效,快捷和原滋原味的独特魅力,让观众不用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可以几乎同步观看让美剧。
同时,各种美剧爱好者社区,翻译字幕组,又帮助许多不通英文的人群解决了语言障碍,扩大了受众的范围。
2.美剧的题材。
美剧的题材涉猎广泛,经济,社会,生活,科幻几乎无奇不有。
一些在中国限制的题材和内容在美剧中确是家常便饭。
这大大满足了,求新,求变,追求理想主义的中青年人群的心理诉求。
3.全球化的时代背景。
当代社会世界各国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占据了世界政治经济,甚至文化的主要命脉。
在了解西方文化,提高语言水平,与世界接轨的心态下,不少青年成为了美剧的中坚力量。
二,美剧流行对中国的影响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
美剧对国人的影响也可以分为积极和消极的两面。
1,从积极方面看,美剧丰富的内容和主题以及对美国当代社会现实的反映,大大丰富了我国民众的视野。
除了带给民众许多新奇之外,还有利于我国民众改变僵化的思想观念和落后的生活方式。
其次美国人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平等地对待别人,也希望自己受到平等的对待,在生活中人们不看重家世背景,更注重本人的能力。
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坦诚、率直、自助、自我实现,具有创造精神的现代青年。
最后是培养社会责任和道德教育。
许多美剧着力表现责任、家庭、自由、正义、爱等理念,对青年思想道德发展具有隐性教育的作用。
2,美剧对我国文化安全和文化产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小视。
浅析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
浅析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以《绝望主妇》为例日剧韩剧在中国曾风靡一时,如今,美剧也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引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浪潮。
《绝望主妇》、《绯闻女孩》、《欲望都市》等美剧一经引入,便获得了大众尤其是年轻大众的追捧,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同时,也引起了大众对于这些影片中所传达出的爱情价值观、婚姻价值观、恋爱观、金钱观等一系列价值取向的讨论。
事实上,美国文化正通过音乐、电影、电视剧等各种手段,越来越大地影响着整个世界的文化形态。
世界整体文化格局可以分为三类: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我们通常所说的“美剧”就是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美剧作为表现和传播世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在中国的发展是有着很重要的时代原因、社会原因和文化原因的。
以《绝望主妇》在中国的热播为例,首先,《绝望主妇》能够从大洋彼岸跨国万里重洋来到中国,在几十年前的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科技水平不允许。
因此,诸如《绝望主妇》此类的承载着其本国文化、社会生活、人民精神状态和各种价值观的世俗电视剧,只有在当今时代,依靠现代先进的传媒通讯等各种高科技手段,才能到达异域,实现文化的传播。
其次,《绝望主妇》在中国的热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原因的。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经济、科技、军事、教育的巨头,其文化本身就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非常容易形成单向的跨文化传播。
《绝望主妇》以“讲述一个故事”来满足大众想“听一个故事”的愿望,以紫藤郡一个死去主妇的灵魂的角度来讲述居住在这里的主妇们的故事。
叙述的语言生动而贴近生活,例如加布里尔·索利斯是剧中一个离不开金钱的主妇,她说:“我试过从贫穷中找快乐,可根本找不到快乐。
”这与中国“贫贱夫妻百事哀”的主题非常吻合,同时,它不像中国“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此类表达那么含蓄,因而会让观众有一种“非常过瘾”的感觉。
再次,《绝望主妇》中的人物形象都十分生动真实。
例如一心想要追求忠贞长久爱情的离异单身母亲苏姗·梅尔;曾经是职场女强人但如今被四个顽皮到令人讨厌的孩子搅得焦头烂额的丽奈特·斯加沃;事事追求完美,有着非常强的控制欲望和自我控制能力,但丈夫的外遇却让她对家庭的控制面临土崩瓦解的布丽·范德坎普;年轻貌美,丈夫富有,房子豪华,但是内心却非常空虚的加布丽尔·索利斯。
浅析好莱坞电影植入式广告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浅析好莱坞电影植入式广告与大众文化的关系一、好莱坞电影植入式广告的发展历程到20世纪70年代,好莱坞还一直竭力避免在电影中出现产品的商标或名称。
后来,植入式广告正式发展为由厂家免费提供产品作为电影背景道具、演员使用道具或被演员提及。
在1980年之前,企业为电影提供所需的产品作为道具,作为交换,电影制作方在最后放映时,会将该品牌在观众面前曝光,这种广告也叫做“潜意识广告”,它就相当于现在的植入式广告。
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硬广告铺天盖地地袭来,消费者逐渐产生审美疲劳,这使得植入式广告开始迅速发展成熟。
今天,好莱坞电影中的植入式广告以迅速成长为一个数百万美元的产业。
企业营销者会花少则几千美元,多则几百万美元将自己的产品植入到电影中。
二、好莱坞电影植入式广告的分类(一)置景道具式植入置景道具植入是最古老的电影广告的植入方式。
在《007》系列电影中,詹姆斯.邦德驾驶的一辆辆豪华车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让观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而在《黄金眼》中,皮尔斯-布鲁斯南作为了新邦德的代表,在电影中用上了德国的宝马,并跟主角出现感情的连线。
宝马的情感诉说不仅在连续的《007》电影中得到了加强,也使宝马汽车公司产生了12亿美元的溢价。
这种类型的植入,一方面满足了电影本身情节的需要,另一方面符合了时代潮流,不会给观众一种矛盾感和冲突感,这也是符合了大众文化当中的时代性。
(二)对白式植入在《时尚女魔头》中,梅丽尔·斯特里普告诉安妮海瑟薇:“我要10-15条Calvin Klein的裙子,去‘59号餐厅’确定明天8点的座位。
”安妮海瑟薇的同事艾米丽说:“马琳达要你去爱马仕拿她定的25条围巾。
”“马琳达回来时要喝热的星巴克咖啡。
”时尚总监Nigel在替安妮海瑟薇改变形象时说:“你需要香奈儿,非常需要香奈儿。
”之后,脱胎换骨的安妮海瑟薇对着惊讶万分的艾米丽说:“是的,我穿的是香奈儿的靴子。
”对白式的植入广告迎合的是美国独特的说话方式。
美国电视剧的文化解读
美国电视剧的文化解读美国著名大众文化理论家约翰·费斯克在其早期著作《解读电视》中借用了“吟咏功能”一词,来形容电视在文化中扮演的角色。
“bard”是指中世纪的游吟诗人,他们“利用既有的语言,把当时社会的生活作息,整理组织出一套又一套的故事或讯息,并强化肯定了听者对自己,以及对自己文化的感受”。
[1]在费斯克看来,中世纪的游吟诗人和电视,这种现代化的大众传媒之间存在着诸多的相似之处,所以发展出“吟咏功能”的概念来说明电视在社会生活当中所具有的文化功能,具体有:“①明示文化成员对现实环境的共识;②鼓励暗示个别成员对文化中强势价值系统的支持;③歌颂传布个别成员在外地的丰功伟绩;④肯定该文化放诸四海皆准的适用性;⑤揭示文化自我意义与新环境之间的失谐之处;⑥说服众人相信其文化能保证个人身份及认同;⑦藉以上种种管道传输文化成员的归属感。
”[2]藉由这些功能,电视的运作就如同社会礼俗一般,泯没了个别成员的差异,以达到一种塑造集体文化的目的。
而电视的讯息也承受了“强调社会中心性”的特性,以散布滋生强势支配阶级的意识为主。
次级文化或团体,如黑人、年轻人以及女性等等,在电视中声音的大小,则依其与中产阶级意识接近的程度而定。
美国作为世界上电视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其生产的电视剧不但数量广泛,而且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特别是近些年,美国电视剧市场呈现出令人赞叹的繁荣景象,如《欲望都市》、《24小时》、《越狱》、《迷失》、《CSI》、《绝望的主妇》等等,它们成为电视击败其他媒体的收视率的新王牌,斩获了艾美奖、金球奖等诸多奖项。
可以说,美国电视剧已经成为社会大众文化的核心议题,它在稳定社会的文化认同方面发挥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借助约翰·费斯克的电视媒介功能理论,分析美国电视剧在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文化功能。
具体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美剧是美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表征。
通过美剧,观众可以直接感受到美国的社会现实、价值观念、时代风尚和文化潮流。
美国电视剧的文化解读
美国电视剧的文化解读作者:冯婉来源:《科学之友》2009年第17期摘要:约翰·费斯克作为当代西方著名的大众文化理论家,他在《解读电视》中提出了电视在整个社会文化中,扮演了中古世纪的“游吟诗人”的角色,具有塑造集体文化的功能。
美国电视剧作为一种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样式,也在塑造着美国文化,向观众传递着美国的文化价值和意识形态。
关键词:约翰·费斯克;游吟诗人;美国电视剧;文化功能中图分类号:G2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09)17-0089-02美国著名大众文化理论家约翰·费斯克在其早期著作《解读电视》中借用了“吟咏功能”(bardic function)一词,来形容电视在文化中扮演的角色。
“bard”是指中世纪的游吟诗人,他们“利用既有的语言,把当时社会的生活作息,整理组织出一套又一套的故事或讯息,并强化肯定了听者对自己,以及对自己文化的感受”。
[1]在费斯克看来,中世纪的游吟诗人和电视,这种现代化的大众传媒之间存在着诸多的相似之处,所以发展出“吟咏功能”的概念来说明电视在社会生活当中所具有的文化功能,具体有:“①明示文化成员对现实环境的共识;②鼓励暗示个别成员对文化中强势价值系统的支持;③歌颂传布个别成员在外地(其他世界)的丰功伟绩;④肯定该文化放诸四海皆准的适用性;⑤揭示文化自我意义与新环境之间的失谐之处;⑥说服众人相信其文化能保证个人身份及认同;⑦藉以上种种管道传输文化成员的归属感。
”[2]藉由这些功能,电视的运作就如同社会礼俗一般,泯没了个别成员的差异,以达到一种塑造集体文化的目的。
而电视的讯息也承受了“强调社会中心性”的特性,以散布滋生强势支配阶级的意识为主。
次级文化或团体,如黑人、年轻人以及女性等等,在电视中声音的大小,则依其与中产阶级意识接近的程度而定。
美国作为世界上电视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其生产的电视剧不但数量广泛,而且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特别是近些年,美国电视剧市场呈现出令人赞叹的繁荣景象,如《欲望都市》(Sex and City)、《24小时》、《越狱》(Prison Break)、《迷失》(Lost)、《CSI》、《绝望的主妇》(Desperate Housewives)等等,它们成为电视击败其他媒体的收视率的新王牌,斩获了艾美奖、金球奖等诸多奖项。
电影中的美国大众文化——当幸福来敲门
当幸福来敲门一、剧情简介已近而立之年的克里斯•加德纳(威尔•史密斯),早已经厌烦了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医疗器械推销员的职业。
如今,则面临着来自家庭、社会等等的压力。
况且,从他自己内心出发,克里斯•加德纳也不甘心这样庸碌一生而终。
于是,克里斯•加德纳终于不顾妻子的反对,在这一年下定了转行的决心。
投入到奉献颇高却也回报不斐的股票行业。
并准备凭借自己的灵活头脑大展拳脚一番。
然而,瞬息万变的股票业的风险岂是经验单薄的克里斯•加德纳可以应付的。
他的成功梦很快就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多年来积累的家底被迅速耗尽,连自己的房子也被银行抵押,伤痛的妻子琳达更是甩手离去。
留下加德纳只有五岁的儿子克里斯托弗与其共同艰难度日。
除了可爱的小儿子加德纳一无所有。
从此,小克里斯托弗便跟着爸爸开始了颠沛流离的漂泊生活。
最潦倒时,父子俩甚至要跑到火车站的澡堂里捱过漫长的黑夜。
但如此惨淡的磨难却从未摧毁父子间的亲情与他们的信念,在小儿子的不断鼓励下,加德纳愈发地坚强起来,并迸发出了惊人的斗志。
在历经多次挫折之后,终于再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事业——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证券公司。
终于从一个穷困潦倒、济济无名的投资经纪人变成了世人瞩目、人人景仰的百万富翁。
二、文化分析1.个人主义--------美国文化价值观念的核心美国的个人主义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人生哲学,确认认识价值的主题,相信每个人都具有价值,高度重视个人的自支配,自我控制,自我发展,可以说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价值观念的本质和核心,他推动着人么追去富庶自由和机会均等,无论他何种肤色,无论他贫穷和默默无闻,只要他勤奋苦干,便能够有朝一日到达成功的天堂个人主义在美国盛行,但是其中包括很多美国文化。
例如人们的自信,努力,拼搏,奋斗等等。
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美国人的坦率,真挚,热情,自信,向上都在主人公克里斯身上得到体现。
克里斯有了目标就会不顾一切,不放过任何一点机会推销和表现自己,不卑不亢全力以赴,从不放弃自己的理想。
从美剧看美国文化
从美剧看美国文化会计144 段佳从高中开始迷上了看美剧,也发现了美剧中一点点折射出来的美国精神以及慢慢渗透出来的美国文化。
影视作品是很好的渗透文化的一把工具,各国都渴望利用自己在影视方面的作品渗透本国的一些精神文化。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看美剧这样一种轻松的方式来学习英语,感受地道的发音,然而,精彩的剧情也是美剧迷们深深迷恋它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这样一种无形的环境中,一些美国文化也渐渐的为更多的中国人所接受。
美剧以其简短幽默而又贴近现实的故事情节和简单易懂的语言和内涵,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活生生的美国以及美国人民所尊崇的价值理念。
回想起看过的美剧,无论是启蒙剧《PRISON BREAK》的MICHAEL,还是连着追了好多年的《CRIMINAL MIND》萌萌哒的REID,或是《WHITE COLLAR》里超级帅的孔雀,每一个形象仿佛深深扎入脑海中挥之不去。
从任何一个人物的身上,我们都可以隐隐约约感受到刻在美国人身上的印记。
同样,我们应该学会在观看美剧的同时学会思考,学会吸收和学习美剧所传达的向上乐观的精神,也要思考到美剧所反映出的社会现实以及它的广泛影响。
在美剧大火大热的今天,广电却频频传出封杀美剧的消息。
理由竟是会影响到青少年的成长,且不说破产的黄段子,GOT这么一部经典的美剧却在优酷土豆上等正规网站上消失的踪迹全无。
但是在资源如此丰富的今天,完全的阻隔美剧的传播是不可能做到的…..那么,美剧究竟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呢?根本不是所谓的崇洋媚外,现在的青少年还有几个守着电视机看8点档的婆媳战争,有几个愿意坐着几个小时看毫无新意的抗日神剧。
美剧能大火的原因大概有一下几个:第一,相比国产剧来说,美剧制作绝对良心,花费成本相当高。
根据统计的数据,当年拍《越狱》的时候,每一集的制作成本达到了1300万,超出了许多电影的成本。
并不是说投入成本越高的电影越成功,但像很多中国拍的科幻电影有几个人愿意去花钱去电影院看,本该在制作上投入的资金,却没有好好利用。
浅论美剧流行的文化表征
浅论美剧流行的文化表征随着全球跨文化传播的发展,美剧的成功不仅局限于它的经济效益和娱乐功能,还在于它扩大了自己的大众文化传播。
作为跨文化传播的文化产品,美剧具有商业性、娱乐性、类型性的文化表征,它使中国的受众在娱乐消遣中受到了美式价值观、生活方式的影响,改变了中国受众对美国社会文化和自己的社会文化的认知。
标签:美剧;流行文化;文化表征一、美剧流行的商业性从生产方式上来看,美剧本身就是以商品的身份而不是艺术品的性质而产生的。
在美国,电视剧制作是一个完整有序的产业,发展电视剧产业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巨大的商业利润。
美剧创造的很多神话已经成为大众文化商业运作成功的典范。
美剧采取了经典的好莱坞模式的商业投资。
电视台对自身的经营状况和外部产业环境进行理性的衡量和评判,确定相应的经营战略目标和风险评估,这一重要的环节可以有效规避可预测的风险。
一位好莱坞制片人认为,财政风险太高,因此拍电影意味着“既要有内容,又要风险小”。
美国《剧艺报》对于164部好莱坞影片做出调查,结果显示:“电影预算超过6000万美元的比低成本影片更有可能赢利。
1996年,好莱坞发行的417部电影中,仅13部就占票房总收入的30%左右。
主要的电影制片商在扩大出口量的同时,也集中生产‘巨型炸弹’”。
从理论上来说,巨额资金可以购买到最好的剧本,聘用最好的导演和大牌明星,构建演职人员的豪华阵容。
美国人的投资可谓不惜血本只为能购得精彩的剧本。
ABC的科幻冒险剧《迷失》创下了一集5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纪录;NBC的医疗剧《急诊室的故事》,每一集的制作费用更是高达1300万美元,这个数字已超过很多低成本电影的预算。
在美剧制作中,即使是一般的剧集,平均每集的制作成本也在200到400万美元,情景喜剧的成本也能达到100万美元每集(约20分钟)。
巨额的投资有力保证了美剧的良好品质,从画面质量、细节的精致程度,到丰富的内容度和曲折刺激的情节,美剧都有着跟好莱坞电影可以媲美的综合素质。
论美国情景喜剧步入大众文化主流的背景与方法
论美国情景喜剧步入大众文化主流的背景与方法
一、历史发展
二、文化交流
美国情景喜剧之所以能够步入大众文化的主流,与文化交流密不可分。
随着全球化的
发展,美国文化正逐渐成为全球文化的一部分,其中的情景喜剧作为美国文化的代表,自
然也受到了全球观众的欢迎。
大量的美国情景喜剧作品被引进到其他国家,通过电视、网
络等渠道传播到全世界,成为了与国际友人分享乐趣和文化观念的重要媒介。
来自不同国
家的观众也通过接触美国情景喜剧,了解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促进了不同文
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文化交流促进了美国情景喜剧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使其成
为了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三、市场影响
美国情景喜剧之所以能够步入大众文化的主流,既与其自身的优质内容和创意密不可分,也离不开历史发展、文化交流和市场影响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美国情景喜剧将继续发挥其特有的魅力,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大众带来更
多欢乐和快乐。
论美国情景喜剧步入大众文化主流的背景与方法
论美国情景喜剧步入大众文化主流的背景与方法美国情景喜剧是一种以笑话和幽默情节为主的电视剧类型,它在美国的大众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并逐渐成为了文化主流。
这种情景喜剧在美国社会中的蓬勃发展背后有以下几个背景和方法。
情景喜剧的发展与社会的变革密切相关。
在20世纪初期,美国经历了一系列社会变革,例如妇女解放运动、禁酒令的废除和经济大萧条等。
这些变革引发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情景喜剧则顺应了这一社会需求,通过幽默的方式呈现了人们在困境中的生活,以及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态度和观点。
情景喜剧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为了探讨社会问题和传递价值观念的重要媒介。
情景喜剧的成功离不开优秀的编剧和演员。
情景喜剧的编剧和演员必须擅长创造有趣、引人入胜的情节和角色。
他们通过巧妙的对白和搞笑的情节设计,让观众产生共鸣和笑声。
他们还需要有深刻的洞察力,能够准确地把握社会问题和人性弱点,让观众在欢笑中思考。
由于情景喜剧的制作周期短,演员和编剧的天赋和创造力也成为了影响剧集品质和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情景喜剧的成功离不开电视和媒体的支持。
电视在20世纪的美国成为了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娱乐形式,情景喜剧通过电视的传播渠道,将幽默和笑声带入千家万户。
媒体的报道和宣传也起到了推动和塑造情景喜剧的作用。
媒体通过对剧集的评价和报道,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到情景喜剧的魅力,进而推动了情景喜剧的普及和影响力的扩大。
情景喜剧的成功还离不开观众的喜爱和接受。
观众是电视剧的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情景喜剧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观众的支持和喜爱。
观众通过收视率和反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剧集的命运。
情景喜剧能够步入大众文化主流,得益于观众对其幽默和笑声的喜爱,以及对剧集的认同和共鸣。
美国情景喜剧走入了大众文化主流,离不开社会的变革、优秀的编剧和演员、电视和媒体的支持,以及观众的喜爱和接受。
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情景喜剧在美国社会中的蓬勃发展,并使其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
美剧的流行及美剧文化形成原因
美剧的流行及美剧文化形成原因摘要:“《老友记》大结局播出的那天,五千万美国观众坐在家里的电视机前告别陪伴他们十年的剧集;在纽约时代广场,有三千多人席地而坐,人们边看大屏幕边流泪。
”美国电视剧的魅力可见一般,近年来,由于传播条件的提高,美剧成为中国小众文化消费的重要部分。
看美剧成为一种流行,不仅仅是热播的美剧,就连看美剧这一现象本身也成为了讨论的热门。
本文将从传播角度对美剧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美剧;流行文化;流行原因自80年代以来,美国科幻电视剧《从大西洋底来的人》和动作剧《加里森敢死队》相继登上中国的电视荧屏,之后的《神探亨特》、《豪门恩怨》、《成长的烦恼》等一部部各具特色的美剧都让中国的电视观众大饱眼福。
1995年,情境喜剧《老友记》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美剧风潮。
2000年后,互联网的普及使美剧通过网络新媒介,更方便快捷地渗透进中国,成为一种普遍流行的文化现象。
年轻人口中时常听到的美剧就数不胜数。
从《越狱》、《迷失》、《24小时》、《犯罪现场调查》、《英雄》、《绯闻女孩》、《绝望的主妇》、《实习医生格蕾》到《邪恶力量》,一部部美剧都被人疯狂地追看着、喜爱着。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美剧以及美剧这种流行文化风靡的原因。
美国电视剧采用季播制度。
美国民众喜爱外出活动,但凡在有闲暇时间的好天气里,他们都会选择外出,拒绝待在家中。
于是,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美国的电视工作者会在节目编排上全力迎合观众的生活习惯。
美国电视节目播出的黄金季节时间一般从每年9月上旬到第二年4月下旬,周播。
国人与美剧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文化认同感,美剧的题材大都远离中国观众的现实生活。
正是这样的异域性使得年轻的观众群对于其中所展现的一切产生了一种“陌生化效应”,正是这种“陌生化效应”成就了观赏的距离美感驱使他们会不自觉地为了追求新奇和来自外邦文化的刺激,但这样的文化距离感恰恰引发了中国受众对于美国大众文化镜像的遥望和向往。
论美国情景喜剧步入大众文化主流的背景与方法
论美国情景喜剧步入大众文化主流的背景与方法美国情景喜剧一直以来都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自上世纪50年代起,美国情景喜剧就开始步入大众文化主流,并且一直深受观众喜爱。
而其步入主流的背景和方法实则是多方面的,从电视行业的发展,到社会文化的变迁,再到创作手法的创新,都是导致情景喜剧步入大众文化主流的重要因素。
美国情景喜剧步入大众文化主流的背景是电视行业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是电视行业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也是美国情景喜剧崛起的时期。
电视的普及让情景喜剧得以在家庭中普遍传播,观众可以在家中舒适地观看这类节目。
电视行业的竞争助长了情景喜剧创作水平的提高,各家电视台为了吸引观众,纷纷投入到情景喜剧的制作中,不断提升技术和内容水平,从而为情景喜剧的普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社会文化的变迁也是情景喜剧步入大众文化主流的重要背景。
情景喜剧常常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通过夸张、讽刺、讽刺等手法反映社会生活的一些问题,因此情景喜剧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
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变革,民权运动、反越战抗议、女权运动等社会变革影响了美国人的思想和生活方式,情景喜剧也随之产生了一些变化。
比如《长枪大炮》以越战为背景,讽刺了当时的政治情况;《雷霆战将》则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反映了女性地位的变化。
这些情景喜剧作品通过对社会变革的反映,吸引了大量观众,促使情景喜剧成为大众文化的焦点。
创作手法的创新也是情景喜剧步入大众文化主流的重要方法。
情景喜剧一直以来就是以幽默、讽刺为主要手法的,但是在不断变革和发展过程中,情景喜剧也在创作手法上不断进行创新。
比如《辛普森一家》尝试采用了动画形式,通过对社会和政治事件的讽刺来吸引观众;《老友记》则是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讲述了一群年轻人的生活故事。
这些创新的创作手法吸引了更多的观众,使情景喜剧成为了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论美国情景喜剧步入大众文化主流的背景与方法
论美国情景喜剧步入大众文化主流的背景与方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情景喜剧已经成为了电视大众文化中的主流。
这些喜剧节目一直以来都在美国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具有娱乐效果,还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和反思美国社会的现实和问题。
本文将探讨美国情景喜剧步入大众文化主流的背景和方法。
背景同时,美国社会也经历了一段剧烈的变革和转型时期,如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嬉皮文化和越战抗议等。
情景喜剧借助自己的独特语言和形式,深刻地反映了这些社会变革,将它们打包呈现给观众。
这种形式既有趣又深刻,明显吸引了电视观众的关注。
在70年代和80年代,随着有线电视的兴起和电视市场的竞争,情景喜剧也进一步发扬光大。
这个时期的喜剧节目受到更多的投资和关注,它们开始着重推出针对不同人群和不同生活观念的节目,如《亲爱的约翰和玛丽》、《辛普森家庭》和《酒吧》等。
这些节目也以更贴近现实的形式去描绘美国这个多元和复杂的社会,尽力让观众感受到节目中的人物追求幸福和和谐的心路历程。
方法1.用幽默让重要话题引起关注情景喜剧是一种深入浅出的表现形式。
它常常用幽默的方式将重要和复杂的主题更好地呈现给观众,例如种族关系、性别角色、家庭关系、健康、政治等等。
通常,幽默是通过角色之间的互动,以及定住套路的笑点来达到效果的。
这种方式可以让观众了解和思考社会重要话题的同时产生笑声。
这种幽默对话总能激发笑声并且揭示内涵,这些内涵也可以触发观众的深层反思。
2.展示各种人群和生活方式情景喜剧不只是用一种角度去看待世界或类型的人。
它可以涉及各种人群和生活方式,因此,可以使观众更全面地了解美国社会及其身份差异和社会问题。
情景喜剧可以充分展示各种不同的角色,无论男女老幼,白人或少数族裔。
这样,观众将能更好地了解不同人群的文化和经验,认同他们的生活方式,并在其中发现相似点和相互理解。
3.表现复杂的情感和生活状态情景喜剧通常会描绘复杂的情感态度和生活状态,如婚姻、离婚、恋爱、职业、家庭以及孩子等根本的人生柱。
论美国情景喜剧步入大众文化主流的背景与方法
论美国情景喜剧步入大众文化主流的背景与方法美国情景喜剧(Sitcom)是一种广受欢迎的电视剧类型。
自上世纪50年代初出现以来,它已经成为了美国文化的一部分。
在美国社会文化中,情景喜剧以幽默的方式为人们提供娱乐,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和文化趋势。
本文将探讨美国情景喜剧步入大众文化主流的背景与方法。
背景美国的情景喜剧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这时候,美国电视台正在迎来电视机普及的黄金时代,而情景喜剧也得以在电视荧屏上亮相。
起初,情景喜剧大多是以家庭为主题,如《父亲母亲》(Father Knows Best)和《我爱露茜》(I Love Lucy)。
这些作品旨在反映当时的文化和道德观念,同时也表现了美国家庭理想中的形象。
随着社会的变革,情景喜剧也开始出现了涉及种族、性别、政治等话题的电视剧。
例如,《茱莉亚》(Julia)是一部讲述职业女性和单亲家庭的情景喜剧,主演是一位黑人女演员;而《皮蒂科特一家》(The Jeffersons)则关注黑人阶层的问题,讲述了一位成功商人家族的故事。
这些情景喜剧显现出了社会危机和文化多元性的现实,也使得观众能够在欢声笑语中接受这些议题。
方法情景喜剧通过一系列的技巧和手法来吸引观众,让他们参与和关注电视剧中的故事情节。
以下是其中的几种方法:1.生动的角色:情景喜剧的角色通常具有非常生动的性格,有时甚至是有些“夸张”。
这种性格可以使观众更容易地将他们自己的经历和情感投射到这些角色身上。
2.常见的问题:情景喜剧往往涉及到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如夫妻、家庭、事业、友情等,这让观众能够轻松地与剧中的故事产生共鸣。
3.轻松的幽默:情景喜剧往往具有一定的幽默,有利于缓解观众的紧张情绪和压力。
这种幽默常常是以人性为基础的,并通过典型化、以及语言机智巧妙以及运用奇特的故事情节来获取观众的共鸣。
结语美国情景喜剧以其风趣幽默、刻画鲜明的角色描述满足观众需求,既反映了时代的社会和文化,也承载了观众心中的期望。
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
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摘要随着全球化语境的不断推进,影视作品的跨文化传播速度令人吃惊,且进展趋势日渐强盛。
影视作品具有很庞大的群众基数,是当下风靡全球的文化娱乐产业,随之延伸的是巨大的商机,不仅如此,对于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传播也是很好的途径,能够让你足不出户体验全球盛世华典,是促进当代文化进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视剧是一种集艺术,生活,文化于一身的产业,它不仅包含了一个国家的社会生活,还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社会价值观,伦理道德,文化传统等精神层面的东西。
电视剧无疑是文化产业的表现形式之一,深受大众的喜爱与追捧,是闲暇之余的重要娱乐方式。
互联网的共享性和传播性加速了美剧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老友记、破产姐妹等优质美剧成为了很多年轻人争相收看和商议的对象。
美剧打破了日剧和韩剧的统治地位,逐渐成为了新一代的剧集主体,当代年轻人更是将观看美剧当做一种生活仪式感,美剧、英剧的粉丝早已进展到无法估算的地步。
如此风靡的现状必将引发我们对欧美电视剧文化的思考,究竟是什么魔力吸引着大量的中国观众沉迷于此,它是通过什么方式完成了文化的跨语言、跨国界、跨习俗的传播。
面对如此盛况,我们应该思想,究竟欧美电视剧有什么魅力,让中国这么多观众情愿成为其忠实的粉丝呢,这种跨文化传播是如何实现的。
设计尝试用论文的形式探寻美剧对我国大众文化格外是影视作品跨文化传播的启发和借鉴有哪些,以此来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跨文化,价值观,传播,大众文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American Drama in China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 has reached an amazing level, and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ntense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 have a huge audience and wide coverage. As the most popular popular way of popular cultural entertainment, they not only bring rich economic benefits, but also enhanc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untries, making the cultures of various countries and regions rapidly shared by the global people.Teleplay is an industry that integrates art, life and culture. It not only includes the social life of a country, but also reflects the spiritual aspects of a country's social values, ethics, cultural traditions and so on. Nowadays, as a cultural industry, TV play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of entertainment and recreation for the general public in family lif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merican TV plays dominated by Western TV plays are prevalent among young people. These TV plays have produced a very sensational effect. For example, famous old friends, bankrupt sisters and so on. American TV is sweeping the Internet screen in a dark horse posture after Korean and Japanese dramas. There are countless young Chinese and American fans and English fans. Watching American TV has become a fashion.Faced with such a grand occasion, we should think about the charm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TV dramas, so that so many Chinese audiences are willing to become their loyal fans, and how thi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achieved.The design attempts to use the form of papers to explore the enlightenment and reference of American drama on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popular culture, especially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ultural soft power of our country.Key Words:C ross-culture, Values, Communication, Mass Culture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 (1)第一章美剧及其在中国的传播历程 (1)1.1美剧及其主要类型 (1)1.1.1美剧的解读 (1)1.1.2美剧的剧种分类 (1)1.2美剧在我国的传播历程 (3)第二章美剧在中国实现跨文化传播的因素 (4)2.1差异文化带给受众距离美感 (4)2.2理性主义造就受众心理优越感 (4)2.3个人主义迎合受众人生追求 (5)2.4普世价值激起受众内心共鸣 (6)第三章美剧在中国跨文化传播的影响 (6)3.1跨文化传播的定义 (6)3.2美剧在中国跨文化传播的影响 (7)3.2.1意识形态的影响 (7)3.2.2对国内影视剧创作的影响 (7)第四章美剧流行对中国跨文化传播的启发 (8)4.1重新定义跨文化传播 (8)4.2美剧的流行对中国影视剧跨文化传播的启发与借鉴 (9)4.3中国影视剧进行跨文化传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9)4.3.1机遇 (9)4.3.2挑战 (10)结语 (11)参考文献 (13)引言全球化进展是经济进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经之路,文化、经济乃至政治的跨界交流与合作将是当今社会的重要思考话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美剧背后的大众文化The heaven is but one remove from the hell, love stands between them.--< Prison Break> 天堂与地狱的一线之隔,原来是爱。
——《越狱》“美剧”这一专有词汇,相信对大部分接触网络、电视等媒体的人们来说并不陌生。
2006年凤凰卫视引进美国FOX公司的《Prison Break》,并掀起了一阵“越狱”狂潮,自此各种在国内“秘密”流行的美剧终于通过网络进入了主流媒体和大众的视野。
除此之外,《迷失》、《实习医生葛·雷》、《超能英雄》、《绝望的主妇》、《丑女贝蒂》、《豪斯医生》、《反恐24小时》以及较早前的《欲望都市》等,似乎一夜之间美剧就默默的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中国火热的流行开来。
其实,美剧很早就曾登陆大陆影视剧市场。
上世纪80年代,一部拍摄于1970年的《大西洋底来的人》成为敞开国门之后中国人窥视美国的窗口,麦克·哈里斯脸上的蛤蟆镜一度成为时尚青年的标志。
《加里森敢死队》的热播、停播与复播更是中国人观念变化的晴雨表。
《成长的烦恼》让我们走进美国家庭,体验了代际沟通的可能及其背后的美国式幽默。
凡此种种,都已成为那个年代的文化切片。
美剧精良的画面、扣人心弦的剧情、意想不到的创意和与众不同的视角带给了中国观众回味无穷的视觉享受,在20~35的年轻人之间造成了极大反响,美剧在中国的流行独具特色。
由于受文化保护以及版权等政策法律的影响,因此,它一直延续着以网络为根据地、以光碟销售为强大后备的灰色流行方式。
美剧不像韩剧,它没有国内电视台大张旗鼓的引进,而更多地依靠互联网络在有限的人群中火热地流行。
它的流行背后意味着一种独特的文化传播模式——“大众文化”值得我们去探讨去挖掘。
大众文化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 是20世纪从西方发达国家率先发展起来的,它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我们今天所说的大众文化是一个特定范畴,它主要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是处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的,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的,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
它是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后的产物。
是当代大众大规模地共同参与的当代社会文化公共空间或公共领域,是有史以来人类广泛参与的,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事件。
它是以现代工业技术为手段,以现代传媒为载体,集平民性、娱乐性和商业性为一体的一种市民文化形态,具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的特征。
根据利奥塔的看法,后现代文化的发展方式是“语言游戏”,“在一个谈话者的语境中,说话者处在一个‘知者’的地位,而听话者则处在一个同意或反对的地位”。
而大众文化所坚持的也正是这种语言游戏的手法,它脱离了以二元对立为基础的历时性的发展模式,以一种共时的平面性创造了一种开放的文化游戏,给读者充分的自由,想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
正是这种开放的性格赋予了大众文化于其他文化所没有的独特性和社会功能。
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大众文化已经普及世界,并改变了现代文化格局:大众文化不断占领社会的文化场,成为当代主流文化;精英文化日渐衰微,走向边缘。
大众文化创造了全新的现代生活方式,同时也对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大众文化从实质上说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产生、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
它一方面是同与其共时态的官方主流文化、学界精英文化相互区别和对应的,因为高级文化具有明显的阶层性,另一方面也是同传统自然农业经济社会里的各种民间文化、通俗文化有着一些原则差异的,因为后者具有明显的自发性。
商业性、流行性、娱乐性和普及性可以说是其最主要的基本特征,人文化、科学化、国际化和民族化则是大众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
浅谈美剧背后的大众文化美剧,一般以季(season)的形式出现,一周播出一集,剧情根据观众的反应和收视率做出微调,这既提高了观众的参与热情和互动体验,更为产出公司带来了巨额的商业利润,降低了商业风险。
可以说,美剧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剧情和画面的简单叠加更重要的是其背后地一套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对大众需求的深入研究,这恰恰是大众文化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
用商业化模式充实文娱美剧区别于其他国家的重要区别在于它是按季演出,遍演编拍一切活动围绕着收视率,美剧从编剧、拍摄到播出具有自己成熟的运作模式,美剧是典型的编剧中心制。
这个中心的名号叫Creator,基本上是主编剧,他出主意,写出最开始的一些集,然后推销出去,如果有制片公司愿意做,手下再组织一个写作班子。
连续剧的导演可以有很多人轮换,演员也有离开的,只有Creator不会变,编剧把它们装进特定的模具里,到流水线上走一遭,剧本就出来了。
一般Creator组织编剧团队,每人有不同分工。
有的负责设计情节;有的负责设计对白;有的写分场大纲;有的写分镜头脚本。
为了保证不犯常识性错误,往往还有专业知识方面的剧本医生,最后再由Creator统一修改润色。
比如《24小时》动用了16位编剧、10位导演、6位执行制片。
不同的剧本怎么写,模具很重要。
电视台每8分钟就会暂停剧情插播一次广告,于是一集电视剧被迫被分割为前情提要、4幕主戏,有时还附加一个尾声。
编剧把每一幕主戏中最大的戏剧冲突都设置在广告前,并把悬念解决掉。
不然,观众因广告时间离开再回来,要继续剧情,还得在脑海中重新复习前面的情节,会影响剧情观赏的流畅性。
为了保证广告后观众还在,新的矛盾冲突必须是渐进式的。
新矛盾的铺垫时间要保证观众即使延误了返回观看的时间,也不会损失重要信息。
拖延、反转、不完全答案等手法阻断情节,这些悬念都能激发观众观看下一集甚至下一季的欲望。
美剧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借鉴电影工业的炒作模式,并且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每一个走红的美剧都离不开成功的推销,无论是电视开播前铺天盖地的宣传还是播放时对于演员、剧情的“无意渗透”还是美剧的大奖艾美奖的红地毯走秀,电视剧的炒作宣传丝毫不亚于一部美产大片。
另外,美国电视剧的播出方式是一周一集,这与国内电视台的播放习惯和国人的收看习惯明显不同。
这点从某种程度上造就了美剧的流行。
国人习惯上一口气看完所有剧集,而美剧不仅每周只放一集,而且还会休假几个月,这种播放节奏无疑会吊起国人胃口,一时间“追”剧成了流行。
一周的时间对于“越狱迷”“CSI迷”“尼基塔迷”“吸血鬼迷”等等各种迷们留足了充分的讨论和猜想的空间,很多网友特意在各种以美剧命名的贴吧上交流对于剧情的看法和猜测。
曾经有人这么评价“它首先下了本钱将自己装扮得靠外表就足以打动你,再投入演技施展浑身解术勾引你挑逗你,然后以各种刺激的服务项目让你欲罢不能。
”这些迎合大众需要的运营模式,恰恰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市场捕获了工业/后工业社会人们的对能带来轻松愉悦的文化作品的强烈的心理需求,把文化的相当一部分纳入了自己商品的范畴的大胆尝试,这些文化商品运用流水线式模具和商品化的营销理念,生产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艺术快餐。
抛弃门第,服从观众交互式愿望美剧不是一开始就拍全部,而是有了个新主意,先拍几集试播片,电视台买了试播片播出后看观众反应。
如果受欢迎、有潜力,就继续投资拍;如果收视不行就此打住。
这种做法无疑降低了投资风险,也照顾了观众口味。
首播集通常由一群资深观众组成的“焦点陪审团”先看,一旦审核不通过,就放弃拍摄。
观众的意见,往往能决定一切,编剧全部要听观众的。
比如在《越狱》中,女主角就这样“死而复生”了。
介于美剧一周一集的特点,很多电视传媒所面临的压力都减轻许多,比如害怕收视率低,演员不受欢迎,剧情不吸引人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剧集播出期间得到修改,这样灵活的方式允许观众的充分参与,大大的提高了观众的参与热情,而且美剧参入了大量的实效因素,使得剧情更加真实立体,好像发生在观众周围一样,比如《反恐24小时》}前五季涉及的重大事件有:暗杀总统、伊拉克战争、核爆炸、核电站危机、因特网攻击、毒品贩卖、生化危机、神经毒气、反恐协议等。
这些重大事件折射出美国从2001年的9·11事件后整个社会、国家对恐怖活动的态度及所采取的措施。
可以说,世界和美国发生了什么,《反恐24小时》内就出现了什么样的内容。
美剧的服从大众恰恰你反应了大众文化摒弃了贵族文化和精英文化强烈的门第观念,它“是大众的艺术,它为各个阶层千千万万的民众提供了相同的艺术性娱乐”。
正是大众文化的后现代性使受众不仅可以遵循自己的理解准则,跳出作者的原定框架,消除了精英文化的特定对象限制和文化特权。
而且它更使民众能真实地参与文化活动,促进了大众的发言权。
正如本雅明认为的“工业化时代文化扩张的潜在倾向,就是作者和读者系统里角色的奇特流动性:随着报纸发行量的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读者变成了作者。
这样,作者与大众之间的区别正失去其基本特征。
……工业产品作为欲望的意向,把人的创造力从欧洲传统艺术的垄断中解放出来,它的意义不下于16世纪科学把自己从哲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因此,大众既是文本的阅读者也是发言者,这种发言与他的身份地位无关,发言者仅是代表自己利益关系来作为一个主体参与了文化创造活动。
电视、商场、广播、网络和报纸等各类文化产业的发展,大大扩大了人们的公共空间领域,同时更进一步扩大了人们参与意识,促进了“公众舆论”的发展。
在大众文化的时代里,先辈的荣耀和家族的兴旺不再是个人的贵族标志,后天的努力和成功才是衡量个人价值的标尺,因而自身的价值得到前所未有的体现,人与人之间的文化阶级观念日益消蚀,文化特权也不复存在,大众文化向所有人开放,感性直观,满足快餐式需要前段时间,央视某主持人炮轰《让子弹飞》没有教育意义,引起了网上的大讨论,我个人认为电影电视不应当陷入模式化的误区,电影电视分为很多大的种类,就美剧来说就分为Soap Opera(肥皂剧)、情景喜剧、Drama(情节系列剧)、Science-fiction show(科幻剧),Crime show(犯罪剧:又可分为警察、侦探和律师),Medical show(医疗剧),Adventure show(冒险剧),Fantasy show(奇幻剧:一般以漫画,小说,电子游戏的超级英雄为主角,如《超人》),war show(战争剧),当然我们希望寓教于乐,崇尚如《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楚门的世界》这样给我们带来心灵震撼的佳作,但是如果要求所有剧情都富含传统的教育意义,都要加上20分钟的教育性对白,那就真没什么意思了。
大众文化承担了补偿性娱乐功能,消解了传统价值在物质生活有较大提高的工业社会,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时期,面对社会生活中难以避免的各种混乱,大众尤其是都市大众的心灵充满迷惘,迫切需要以消遣作为减压阀和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