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文化殖民·媒介帝国主义
警惕西方文化的入侵
文化殖民是西方强大国家实施新殖民主义的一种手段,抑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
强大国家以之达到军事占领、政治统治所能达到的目标——经济依附,弱小国家因之而处于被剥削、被压迫、被支配的地位。
中国要实现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的大业,就必须注意防止经济依附与文化殖民,实现经济的独立富强以及文化的自觉自信。
一、新殖民主义与文化殖民文化是积淀在民族最深处的文明成果,是民族国家薪火相传的基因,不同的民族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个性。
二战后,美国等西方国家,一方面以政治、军事等“硬实力”强迫弱小国家接受他们的文化;另一方面借助传媒、投资、商品等“软实力”,将其宗教信仰、消费观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撒播到其他国家,借以消灭其他民族国家文化自主性,同化其他民族国家文化,这就是文化殖民。
文化影响思维,思维影响政策,政策影响态势。
持续持久的文化殖民令弱小国家广泛而深刻地对强大国家产生依恋、崇拜和奴性,从而使弱小国家在思想观念上心甘情愿地处于服从与被支配地位。
西方国家的文化殖民通常包裹在商品、资本中,也掺杂在国际文化传播、合作与交流中。
正如罗素所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
但是,西方国家利用文化交流,经久不息地实施文化入侵,美学者弗兰克•宁柯维奇在其《文化外交》中指出:文化手段成为美国穿越障碍的一种更加重要的强大渗透工具。
二战以来,美国推行文化霸权、文化入侵、文化殖民可谓不遗余力。
英国年轻女编辑弗朗西丝•斯托纳•桑德斯在《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一书中指出,在文化殖民过程中,美国中央情报局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将美国包装加工成为文化大国,且利用经济、政治乃至军事等各种手段把这种强势文化兜售给世界,与此同时竭力诋毁、抹杀竞争对手(敌手)的文化。
教育文化是美国“对外政策的第四维”。
多年来,美国通过组建营运各种基金会(如福特基金会、索罗斯基金会等)为弱小国家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信奉自由主义的人才,这些人才成为美国的文化牧师,成为美国意识形态的宣传队、播种机,甚或直接成为美国的经济杀手,把“自由经济”、“比较优势”等理论传播到其他国家,把“华盛顿共识”政策落实到弱小国家。
大众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_基于斯图亚特_霍尔的理论视角_王雅琴
收稿日期:2013-03-21作者简介:王雅琴(1980-),女,安徽舒城人,安徽行政学院/安徽经济管理学院讲师,扬州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
基金项目:2013年安徽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ASS2013205)。
王雅琴大众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安徽行政学院/安徽经济管理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系安徽合肥230031)正确认识和理解大众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是当前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对大众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属性定位研究、对两者间张力的研究、两者间的影响与作用研究、两者的理论与实践之关系研究等在推进和深化文化改革和发展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为“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第二代领导人,斯图亚特·霍尔在二十世纪下半叶对文化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霍尔的文化理论研究虽然是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国家为主要研究对象,但其理论中的大众文化转向,特别是借助传播理论深入挖掘文化信息传播中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以及背后的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导权的研究对我国的文化研究同样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本文以斯图亚特·霍尔的理论为视角研究大众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关系,试图为我国的文化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帮助。
目前关于文化的定义说法较多,较为统一的认识是:认为文化有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
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在其《社会学》中提出:文化是国家、民族或群体所共同的符号、价值观和规范,以及相应的物质形式。
[1]对文化的分类,持较多观点的是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三分法。
在文化的三种类型中,主导文化由于是由***第33卷第6期绥化学院学报2013年6月Vol.33No.6JournalofSuihuaUniversityJun .2013———基于斯图亚特·霍尔的理论视角摘要:利用斯图亚特·霍尔的理论我们可以辩证看待大众文化兴起和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正确定位大众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使两者在相同意识形态基础上形成共生共发展,从而推动我国文化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大众传播总结
名词解释:1、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物质、能量与信息)之一,旨在显示事物的存在状态与变化趋势;就人类传播而言,信息是消除事物中或事物间任何不确定性因素的东西;信息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2、社会传播----特指社会传播,简称传播。
既指社会信息的交流和精神交往活动,又指社会信息在一定系统内运行。
具有行为性、过程性和系统性。
3、信息社会----是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而出现的第三个社会发展阶段,是指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简言之,就是大量生产、传播和消费信息的社会。
4、信息产业----是专门从事信息产品的加工、处理、传播和服务的产业。
信息产业的发育和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际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尺。
5、符号----符号又称指号、记号、符码、代码等,是意义和形式的统一体,是特定指示对象的代表物,是信息的物质载体。
6、信号----信号就是反映指示对象的特征,与指示对象之间存在着自然因果关系的一类符号。
7、象征符----象征符是通过人为约定的方式用作指示对象的代表,与指示对象建立起非必然性联系的一类符号。
8、意义----意义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一方面,它是客观事物在主观意识中的反映,另一方面它又是认知主体赋予认知对象的精神内容。
9、人内传播----也称自身传播,自我传播,内向传播。
是发生在自身内部的信息传播过程,沉思默想及自言自语等都属于此类。
人内传播是其他人类传播得以展开的基础,没有人内传播能力,任何形式的传播活动都无从进行。
10、人际传播----又称人际沟通,它是人类传播的主体。
是个人与个人之间借助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而彼此交流信息,沟通情感,协调行为的社会活动。
一般认为它有两种方式:面对面的交谈和通过中介进行的信息沟通,如通过电话、电报、电传等手段进行的交流。
11、组织传播----是发生在社会组织中的传播活动,其功能在于通过信息传递而将组织的各个部分连为一个整体,以保障组织的正常运行和目标的有效实现。
文化帝国主义
文化帝国主义理论的特征、实质与内在矛盾央视国际 2005年08月17日 14:19 来源:[内容提要]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是后殖民批评的主要话语之一,有其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历史背景。
因此,本文考察了文化帝国主义的实践特征和理论特征,揭示了文化帝国主义理论的实质,分析了文化帝国主义理论自身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对文化帝国主义理论做出客观评价。
文化帝国主义就是西方发达国家基于优势的物质条件之上,运用经济和政治的力量,宣扬和普及自身文化的种种价值观、行为模式、制度和身份,以达到重塑被压迫人民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制度和身份,使被压迫人民服从帝国主义阶级的利益。
简言之,文化帝国主义就是通过文化思想的渗透来控制一个国家人民的灵魂,然后把这个国家变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殖民地。
就此而言,文化帝国主义不仅涉及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而且也涉及到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如美国与法国、美国与加拿大等国家之间的关系。
文化帝国主义不仅涉及到实践层面,而且还涉及到理论层面。
本文考察了文化帝国主义的实践特征和理论特征,揭示了文化帝国主义理论的实质,分析了文化帝国主义理论自身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对文化帝国主义理论做出客观评价。
一、文化帝国主义的实践特征帝国主义的本性是侵略、征服、控制和剥削别人,老牌帝国主义用炮舰和金融或商品手段,也就是用军事或经济手段来达到目的。
而新帝国主义手段越来越高明,除用军事、经济手段外还用文化思想手段。
文化帝国主义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现代帝国主义总过程的一部分。
概括起来文化帝国主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文化帝国主义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为后盾,主要通过市场而进行的扩张过程某些经济上占支配地位的国家向其他国家系统地扩展其经济、政治与文化控制方式,其结果导致了实力雄厚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和西欧)与相对贫弱的欠发达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和南美、亚洲、非洲等单民族的独立国家)之间形成的支配、附属和依赖的全球关系。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评析
of
criticism and research,this paper describes in detail its mass
process.This
culture
theory development
of mass
paper
describes the Frankfurt School critical theory
为更好的利用这一重要的信息资源为国家的教育和科研工作服务在国家科技部的大力支持和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提议下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承担并开发建设了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的加工和服务任务通过对学位论文全文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建成全国最大的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进行信息服务
关于同意使用本人学位论文的授权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 的成果,论文中有关资料和数据是实事求是的。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加以标注和致 谢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或他人为获得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 工作的同志对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出了明确的说明。 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愿意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manipulation of other features.A brief
analysis of the
theory of mass
discuss the
culture
and the
era
of the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of
limitations,and
the
Frankfurt School critical theory
大众文化的殖民化
许均和周宪主编的《 介 、 播 、 媒 传 文 化 译 丛 ,很 值 得 阅 读 ,因 为 那 里 告 诉 我 们 很 多新 知识 。那 些 新 信 息 ,对 绝 大
叫做一元化 。 但 是 ,这 种 非 善 即 恶 的 思 想 方 式 ,
面 , 世 界 现 在 面 临 的 最 大 问 题 , 是 全 就 以 美 国 为 代 表 的 、 处 于 强 势 的 西 方 文
很好呀 !是 的,是很好 , 我们 有钱 ,可 以购买以 上所 有的外国名牌 。 我突 然想 起, 卢梭在谈 到精神 自由时 , 说过 的一
金 时 段 或 地 段 的 广 告 ,可 以 不 厌 其 烦
殖 民主 义” ,虽然与鸦 片战争式的明火
执 仗 有 明 显 不 同 ,但 有 一 点 是 相 同 的 , 就 是 自 己的 文 明被 人家 打 败 了 !难 道 不 是吗 ? 2 0世纪 初 , 我 们 的物 质 文 明 不
幸 , 不 过 人 家 的 洋枪 ;2 世纪 初 , 打 l 我
媒介、 传播、文化
在这个过程 中, 以网络 为代表的新兴传 媒技术 的兴起 ,起着关键性作用 。为什
么呢? 因为在新的世纪 ,信息的封闭 ,
几乎 成 为一件 不可 能的事 情 。整个世
界 ,就像 一 张 大 的 蜘 蛛 网 , 一 点上 发 每
趣:《 媒介、传播、文化》( 商务印书馆 ,
个 有悠 久历 史 的世界 文明 古国家 来
说 , 简 直 就 是 生 死 攸 关 。 也 许 有 人 会
说 , 有 什 么 呀 , 们 照 样 可 以生 活 得 这 我
地 一 遍 遍 重 复 。 电 视 上 最 常 出现 的 画 面 , 观 众 有 潜 移 默 化 的 影 响 。 这 方 对 在
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提纲)一、大众文化的基本理论分析(一)何谓大众文化1.在19世纪中期,“大众文化”(Mass culture)是相对于高等文化(High culture)而言,它被精英们提炼出来,用来“指称当时正在凸现的与传统的高等文化不同的文化现象,因为当时的资产阶级正处在上升期,资产阶级新贵族们的市侩之气,下层工人运动的发展,在文化精英看来,都在破坏传统的社会秩序与人际关系。
‘大众’包含着无知、庸俗、偏见、冲动、非理性的意思,‘大众文化’自然是对这个阶层粗俗文化状态的贬称。
”[14]约翰.菲斯特认为,“大众文化是由居于从属地位的人们为了从那些资源中获取自己的利益而创造出来的,是从社会内部和底层创造出来的。
大众文化始终是一种关于冲突的文化,它总是关涉到生产社会意义的斗争。
这种意义有利于从属者。
”2.20世纪20、30年代对大众文化来说是具有转折性的年代。
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认为,“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是通俗文化研究和评价的很有意义的转折点。
电影与电台的出现,文化的大批量生产和消费,在一些西方社会中法西斯主义的崛起与自由民主政治的成熟,全都为大众文化的论证提供了条件。
”3.法兰克福学派认为,所谓大众文化是指“借助大众传播媒介而流行于大众中的通俗文化,如通俗小说、流行音乐、艺术广告等。
它融合了艺术、商业、政治、宗教和哲学,在闲暇时间内操纵广大群众的思想和心理,培养支持统治和维护现状的顺从意识。
1944年,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在《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一文中提出大众文化是以独特的大众宣传媒介,如电影、电视、收音机和报刊、杂志等,操纵了非自发性的、物化的、虚假的文化、成为束缚意识的工具、独裁主义的帮凶……从而显示了从启蒙向意识形态倒退,进入大众欺骗的阶段。
”、4.20世纪50年代,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开始对文化与大众文化研究。
雷蒙威廉斯不同意“把文化理解为上层的专利,同工人阶级的文化对立起来,从此‘popular culture’开始代替包含着太多贬义的‘mass popular’。
大众文化七讲
大众文化七讲导论何谓大众文化内容:流行音乐广告文化电视文化时尚文化电影文化网络文化都市亚文化导论何谓大众文化?第一节本节提示:每一种文化类型都是相对,不是绝对的。
要想理解某一种文化,应将和它对应的文化类型找出来进行比较。
第二节广告与女性形象第三世界的奢侈品消费热西方文化的中国化娱乐偶像与民主狂欢运动网络社会的罪与罚审丑时代的恶趣味第三节本章要点大众文化与大众社会大众文化研究概况一、“大众”的起源现代社会是一个大众社会,是工业化和都市化进程的结果。
工业化和都市化造成了所谓的“原子化”,意味着个人像物理或化学复合物中的原子一样相互联系,但彼此缺乏任何有意义的或道德上的紧密联系。
大众社会就是一个由原子化的个人组成的社会群体,文化工业的作用是为该群体提供替代性的道德来源。
文化工业假定消费者是统一、无差别、无个性的,消费这些产品的人们被称为大众。
二、资本主义文化分期顺序名称时间文化形式第一阶段国家资本主义 19世纪后期现实主义第二阶段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一战前后现代主义第三阶段晚期资本主义二战以后后现代主义三、大众文化研究大众文化研究最早起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法兰克福学派对于“文化工业”的批判研究,核心问题是研究资本主义商业文化对人的“异化”影响。
因此,在大众文化的最初概念里,大众文化被直译为“mass culture”,带有贬义色彩。
今天的大众文化概念,采用的是中性词语“popular culture”,这里的大众包涵的意思是流行的、通俗的、普遍的。
研究方法提示:大众文化最先发生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尤其是欧美,这是解读大众文化的世界背景和框架大众文化研究的主要理论来源于西方,某些术语和概念是否适用于中国现实需要具体分析第一章大众文化概述第一章大众文化概述◆文化的分层:大众、精英、民间◆当代文化群类◆大众文化的基本特征◆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第一节文化的分层第二节当代文化群类1、精英文化:知识阶层中的人文知识分子创造、传播、分享的文化,其精神与传统的士大夫文化一脉相承,承担着社会教化使命,发挥价值导范功能。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和流派
1.话语是指围绕着特定语境中的特定文本所形成的传播实践和社会实践。
话语研究不再关注事物的本质,而是把关注点放在事物本质所做出的种种话语的可能性上。
换句话说,话语研究不是研究一个事物是什么,而是研究为什么人们用某种方式对该事物进行表述,是什么社会条件导致了这个话语,这个表述能否自我证明,它导致了什么样的后果。
话语研究不关注获得了什么知识,而是关注知识是在什么前提下获得的,以及是否可靠2.传播是一个社会现象,人们对它的定义与理解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
传播也是个历史现象,在人类社会实践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会赋予传播不同的功能。
因此传播的复杂性决定在某个时期,任何一种对于传播的界定都无法概括所有的传播实践3.我们不应该傲慢地否定其他的理解,而是应该保持一种宽容的心态,尽可能地超越自己的视阈,理性地分析各种不同的看法在不同的语境中优势和不足,以一种建设性的态度对社会现象做出较为全面的解释4.信息论的提出者申农认为:信息就是消除不确定性。
自然科学的确定性,成为实证主义追求的目标。
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这三种理论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被引入到社会科学研究之中5.隐喻使得我们对事物作出形象的理解,同时也限制了我们对比喻物的想象。
关于传播是传递或者是讯息的定义强调了信息的客观性的一面,却忽视了信息的编码与解码的复杂性,忽视了传播的社会意义6.意义和言语的困境:传播的活动必须使用语言,但是语言并不是一条透明的通道,而是一个晦暗不明的迷宫。
而苏格拉底却认为,传播的理想境界是心灵之间的交流7.在传播的过程中,我成为中心,我是否能被真正地理解,是传播成功与否的标志,“传播是传递”这个话题最终也会导致交流陷入困境8.传播是传递,还只是唯我主义的自怜自爱的话,那么传播是控制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肆意妄为9.美国着名的报人-李普曼在1922年出版的《民意》中认为,对外部的世界、媒体营造的虚假环境和人们头脑中关于世界的图像做了区别。
因为我们对现实的认识越来越间接,我们自以为是真实的东西,只不过是利益群体利用大众媒体制造出来的虚假环境。
文化帝国主义与文化霸权思想考察
文化帝国主义与文化霸权思想考察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文化帝国主义与文化霸权思想考察内容提要西方有关文化帝国主义的文化霸权理论,其形态与立场都比较复杂,本文所考察的有关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中,萨伊德的东方学理论与后殖民文化批判理论对文化帝国主义是持批判与否定态度的,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以及福山的历史终结论都暗中支持了一种西方文化帝国主义的文化霸权观.一、文化帝国主义法兰克福学派是从对实证主义、工具理性的批判入手阐述了科学技术与文化工业的关系,认为文化工业与科学技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制造了消费主义观念,从而不仅资本主义的文化工业、甚至科学技术本身都成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如果说法兰克福学派还只是对西方国家内部的文化霸权进行批判的话,那么,与此相对应,有关对国际上西方大国对不发达国家的文化统治的批判,也形成了对"文化帝国主义"的批判理论.文化帝国主义批判理论始于法兰克福学派激进批判开始时的20世纪60年代,在70—80年代得到发展,其中以萨伊德的东方学最为突出.90年代对文化帝国主义的批判达到高潮,1991年美国学者汤林森写出专着文化帝国主义, 1993年萨伊德发表了文化与帝国主义.此后,有关这方面的着作不断问世,人们对文化帝国主义的研究与认识日益深入.如果说从60年代直到冷战结束前,帝国主义反映了资本主义时代的特征的话,那么现在,全球化则取代了这个概念.这样,"文化帝国主义"批判最近的话语描述又是和"后殖民文化批判"对欧洲中心主义的批评紧密相联的."文化帝国主义",最常见的用法大概就是指在帝国主义原来政治、经济、军事的殖民统治意味以外,再加上文化的殖民、侵略与霸权.据考证,文化帝国主义的概念,是由美国传播学研究巨擘,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名誉教授赫伯特·许勒于1976年的传播与文化支配一书中被首度被使用和诠释的.二次大战之后几十年间,大约有将近100个脱离西方殖民统治的地区成立新兴的民族国家,但是绝大多数的这些国家,仍然在经济上与文化上严重依赖着少数的资本主义先进国家.就传播与文化领域来说,西方几个大型通讯社主导了全球信息的流通与诠释权,美国好莱坞电影更是席卷了绝大部分新兴国家的市场,国际文化的交流出现严重的失衡,新兴国家的文化发展空间被严重地挤压.许勒在大众传播与美国帝国一书中研究过这种现象,并就美国的大众传播政策与结构对新兴民族国家的控制进行了批判.在传播与文化支配一书中,许勒开篇就表示他的研究是架构于华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理论之上.他认为华勒斯坦的观点有三个要点,第一是资本主义追求极大化利润的逻辑,是首要的切入点;第二是国家之间存在着层级结构;第三是这个层级结构的剥削关系是三个层次即中心、半边陲和边陲.许勒说,"我认为,当今的文化帝国主义,可以透过这些要点获得理解".他接着说,"世界体系的文化—传播部门,必须同整个体系连系起来共同发展,并且促进整个体系的目的与目标",因此"文化—信息的呈现,大体上,尽管不是完全的,是被那些控制着整个系统的财货与劳务之生产的同一些市场动力所决定的".1许勒认为文化帝国主义是一个全面的、历史性的现象,涵盖了包含媒体讯息的各个生活层面;文化帝国主义研究的集中议题并不在对讯息诠释的同质化,也不在一般性的文化消费面向,而是集中在:国际文化生产与流通的不平等结构,是如何形成、扩大和加强了一种新型态的跨国支配.总之,"文化帝国主义是许多过程的总和.经过这些过程,某个社会被吸纳入现代世界体系之内,而该社会的统治阶层被吸引、胁迫、强制,有时候是被贿赂了,以致于他们塑造出的社会机构制度适应于,甚至是促进了世界体系之中位居核心位置而且占据支配地位之国家的种种价值观与结构".2"文化帝国主义"被不同的学者界定为经济先行、文化是目的倾向的"文化帝国主义",或者是文化先行、文化是辅助经济与政治进行支配的工具倾向的"文化帝国主义".前者这样来界定文化帝国主义:"运用政治与经济权力,宣扬并普及外来文化的种种价值与习惯,牺牲的却是本土文化."3后者认为文化帝国主义指:西方统治阶级对人民进行文化上的渗透和控制,以达到重塑被压迫人民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社会制度和身份,使之服从于帝国主义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目标.有论者认为,文化帝国主义的文化渗透有三种方式:一是在理论层次上推行以西方中心主义为基础的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宣扬西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二是在大众文化层次上通过各种文化媒体传播它们的文化,例如通过电视、国际互联网络、书籍、刊物、广告使广大民众耳闻目睹.三是在文化性的物质产品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用品方面大做文章,使人们的环境和生活方式西方化.4有关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比较复杂,它其实并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定义,分开来看,"文化"与"帝国主义"本身就是复杂而争议颇大的词,再加上"文化"与"帝国主义"的连用,就进一步扩张了"文化"与"帝国主义"原来就难以界定的意义.虽然一开始就对概念加以界定的研究方法具有限定研究内容与分析范围的好处,但它也存在着忽视概念本身在历史发展中具有变动特点的缺陷共时性研究与历时性研究方法上的矛盾.这里,本文的处理方式是并不尝试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而只求能够抓住这个概念的实质特征,以及它在不同理论形态中的表现形式与具体历史背景下的变化趋势等也就是注意其运用的语境.这样,有些表面看似反对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实际上暗中支持了西方文化霸权的观点,有些以话语分析的方式,好像是在解构文化帝国主义,其实是在建构文化帝国主义的话语.就本文所考察的有关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而言,萨伊德的东方学理论与后殖民文化批判理论对文化帝国主义是持批判与否定态度的,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以及福山的历史终结论都暗中支持文化帝国主义理论.只有具体考察与评论这些理论才能揭示其思想实质.二、萨伊德的东方学研究萨伊德的东方学是对西方文化霸权的一种批判性研究,被认为是开创了后殖民主义批判的先河.萨伊德认为,西方人制造出的东方学是被当作一种西方认识东方的框架与视角,它以西方对东方的支配、霸权为基础上让西方处在有利地位而替东方讲话的东方学,这种东方学本身是西方创造的一个理论与实践体系.例如,萨伊德在分析了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概念后,认为西方人对西方的文化生活的理解,霸权这一概念必不可少,"正是霸权,或者说文化霸权,赋予东方学以我一直在讨论的那种持久的耐力和力量."5长久以来,西方就有一种欧洲民族与文化优越于非欧洲的民族与文化的观念,这种观念,也交织在他们的东方学研究中,因此,东方学是欧洲人的东方学.总体来说,萨伊德通过对东方学文学文本的分析,主要是想解决或阐述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想回答:上层建筑的总体层面和文本研究、历史研究存在着怎样的微妙与精心策划的关系西方政治帝国主义在政治的、体制的、意识形态的限制方面如何影响了东方学的研究其二是想弄清楚东方学话语的政治情境.东方学是一种文化和政治的现实反映,其话语本身当然和粗俗的政治权力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它直接表达的并不是西方帝国主义阴谋颠覆东方话语,而是说它是在西方霸权意识形态的框架中、通过与不同形式的权力关系的互动如政治权力、学术权力、文化权力与道德权力创造出来的并存在于这一互动过程之中的话语体系.东方学虽然在表面与直接的形式上并非是西方文化霸权伎俩的表达,但它确实是在西方的霸权观念中、在单个文本的背后意蕴中隐藏着其操纵、控制、甚至吞并的愿望与意图.东方学出版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与政治背景的人对它作出了不同的解释与反映,这样,实际上就存在着对东方学的大量形形色色的误读.正如萨伊德自己指出的那样,他的东方学并不是要制造东西方之间的对立,但确实有人对它误读了,并且有两种观点相反的误读还奇怪地混合在一起.一种就是认为书中体现了反西方论的倾向,认为整个西方就是被西方所殖民所支配的东方的敌人.第二种是认为一个掠夺性的西方和东方学正体现了对伊斯兰和阿拉伯的侵犯.实际上,按萨伊德自己的看法,他要反对的是作为一种思想体系的东方学的本质主义立场,因为这种立场暗示了一个不变的东方本质,也同时暗示了一个同样经久不变的西方实质,并造成两方的割裂与对立.东方与西方在现实中都是多元的、动态的与复杂的.萨伊德的意图是认为"东方""西方"这样的词没有与其相对应的自然事实而存在的稳定本质,他的东方学不是想去加强与永久化东西方政治与文化的对立,而是试图减轻这种对立,并指出对立的可怕后果.因此,萨伊德更希望人们把他的东方学解读成为一种持有多元文化主义的倾向,而不是认为他坚持排外、孤立的种族中心主义的观点.当萨伊德说"人文研究是以理想的方式寻求对强加的思想限制的超越以实现一种非霸权性的、非本质主义的学术类型"时,6我想,他想强调的还是东方与西方的交流与理解,而不是想强化差异与对立萨伊德当然也不是简单地否定差异,他也认为民族和文化差异在人类交往过程中是起作用的,他否定的是把差异看作是无法消解的对立的观念,他批评的是民族主义中偏执的本土主义和好斗的军国主义思想,主张对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生活的环境、历史与现实进行批判性的考察,这样,才能以和平对话方式缓解这两个民族之间无休止的冲突.萨伊德正是在他后来的东方学的姊妹篇文化与帝国主义中认为,所有的文化都是杂交性的、混成的、内部千差万别的,任何一种对其进行一元化与简单化描述的企图都注定是要失败的.三、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分析以其着作文化帝国主义为代表.汤林森认为文化帝国主义是一个模糊、散漫的概念,若要对其分析与考察,则从这个概念可以理解的范围与谈论的方式而言,他认为有四种途径:作为媒介帝国主义的话语、作为"民族国家"的话语、作为批判全球资本主义的话语,以及作为一种对现代性的批判的话语.应当指出的是,汤林森虽然借用了福柯的"话语分析"理论以及解释学的方法,力求给人以客观公正的外表,但实质上他还是消解与否定了谈论文化帝国主义的四种话语体系.如他认为用媒介帝国主义表达文化帝国主义是不成立的,具体有以下原因.其一,一些经常对媒介帝国主义进行批判的研究,其分析层次总是要退缩至政治经济方面或制度方面,并且虽然宣称文化支配是其分析对象,但经常没有分析文化支配这个特定的层面.其二,媒介并不是现代文化的核心,或者说,媒介只是传播意识形态的中介,而非决定性的文化经验.这样,汤林森实际上是主张媒介是中性的,其在传播过程中并不含有意识形态性.其三,在汤林森看来,主张媒介会对另一个文化产生诸多效果的观点,其局限性在于只是把媒介机构与媒介文本作为分析对象,而接受媒介传播的受众其实是一些对"实体的生活经验"即汤林森所说的文化具有互异体验的"主动观众",不同种族、观众对话语的解读能力是相当复杂的,他们在"消费"西方的文化产品时,实际上存在着和西方的文化价值相互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说,"主动观众"不是被动地被媒介所支配,他们在接受媒介的同时,既批判了西方的文化价值观,也强化了本族、本人的价值观.这样,汤林森就消解了媒介帝国主义这种文化帝国主义的表达.再者,汤林森认为作为文化帝国主义的民族性的话语也是不能成立的.一些对文化帝国主义持批判态度的论者感觉到了西方文化霸权的控制使民族文化的生存受到了威胁,但汤林森却试图以消解民族国家与文化的方式反对这种观点.他赞同安德森的观点,认为民族国家与文化不过是"想象出来的社群".所谓"想象出来的的社群"是说,即使是最小的民族国家的人们,大多数也是互不了解与见面的,他们只是在各自心目中存在着彼此共处一个具有共同归属的社群的想象.汤林森说,这是由于资本主义现代性在今天以其普遍同质化原则,使原来来自公共领域的文化认同已日益不可能的结果.文化认同现在更多是来自私人领域,如家庭、私人朋友等,"我之所以认同英格兰人,是因为他们是我的家人与朋友等等,而不是因为他们是我的国人".7这样一来,西方文化的传播与渗透就不会对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构成威胁了,因为认同的内涵本身已是处于个人的想象中的.总之,笔者认为,浓厚的西方中心论色彩、全球化的文化同质化正是汤林森有关文化帝国主义的论调,对四种文化帝国主义话语分析中流露出来的也是对文化霸权、文化殖民主义的辩护,这些都说明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绝非消解了文化帝国主义,实际上他是以消解文化帝国主义话语谈论的方式维护了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四、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再看一下福山的"历史终结论".福山认为,冷战结束后,西方民主制已彻底战胜了共产主义与法西斯主义这两个旧的敌手,而新的敌手原教旨主义与民族主义现在由于自身的缺陷又不足以对自由民主构成威胁,因此,历史已终结于西方自由主义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8西方的自由民主已是人类政治的最佳选择与最后形式,消费文化必将造成一个全球同质的、西方化的社会.福山说,原来那种被视为唯一、一贯的演进过程的历史现在走向终结的思想,是与黑格尔、马克思的历史观关系密切的.福山相信,黑格尔与马克思都有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终极形态的看法,对黑格尔来说,社会发展的终点是自由国家,对马克思来说,是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现在,西方自由主义的思想已先后战胜了布尔什维克主义与现代马克思主义,自由民主在目前遂就普遍存在于全球不同的地区与文化之中,成为唯一的政治憧憬对象.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在哲学上的依据,就是认为人类历史是一部"普遍史".在从康德和黑格尔那里追溯思想渊源后,福山觉得,普遍史的存在有两个原因.其一是近代自然科学的逻辑为社会历史发展方向规划了普遍的进化道路,自然科学的发展对所有经历过这一发展的社会具有同一的影响,如科技提供的军事优越性对国家独立自存的重要性、近代自然科学对经济生产的影响等.然而,福山指出,近代自然科学的逻辑其实是历史变迁的经济解释,它不足以解释民主现象.也就是说,虽然蒸汽机和工业促进了带有专制倾向的、集中的和等级的政治制度的产生,虽然灵活的信息技术和服务经济也促进着民主的制度和自我意愿的表达,但近代自然科学只能引导我们通向自由民主之路,它并不必然给我们带来自由与民主.这就转向了他对"普遍历史"的第二种解释,也就是借用黑格尔的"承认的欲望",即任何人或团体具有的要使自己的尊严得到他人承认的欲望把它视作普遍历史的动力.承认的欲望可以联系自由经济和自由政治间的断层,人不仅是有欲望与理性的动物人的欲望与理性可以解释工业化过程与经济的发展,人更重要的还是要求自尊获得承认的动物,正因为人具有这种普遍的人性,所以他们需要民主政府,因为民主政府是唯一承认他们自由个人的自主性的政府.自由的民主制度乃是一种可使人们获得充分"承认"的制度,而"极权主义逐渐为自由民主所取代,因为极权主义是一种对承认含有重大缺陷的统治形态".9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其立论的哲学前提即对马克思、黑格尔、康德的解释并不是十分准确的,而其观点中鲜明的西方中心论的倾向更是不能令人容忍与接受的,福山的乐观的普遍主义的态度实质是为当今不完美的社会提供合理化的基础.难道说全球性的消费文化真的可以消除文化差异与多样性的存在吗西方式的自由主义真的是最高层次的社会组织方式吗经济的繁荣和价值观的普遍西方化真的就能带来一个和平的世界吗这些,都是笔者所不能苟同的.福山可以说是文化帝国主义理论的典型代表,他为西方的文化霸权提供了一个并不能让人信服的理论基础.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与福山相信西方文明具有普世性相反,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似乎更坚信文明的差异性存在及各种文明之间竞争与争夺的不可避免性.他认为现代化并不等于西方化,西方的民主不是普遍的模式,被西方文明视为世界性的东西,其它文明则视为帝国主义.亨廷顿指出,文明是放大了的文化,是最高的文化群体和范围最大的文化认同,它确定人们的精神状态的同一性.冷战结束后,重在"认同"的文明之间的冲突,在国际上正在取代由经济和意识形态所引起的冲突,成为世界冲突的主要根源.亨廷顿把世界文明分为八种:西方文明、儒家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教文明、印度教文明、斯拉夫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和非洲文明.受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驱使,人们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越来越变为对更大的文明的认同,人民和国家之间的联盟也由按原来意识形态的组合变为沿着文明之间的界线进行重组.这样,文明冲突就以文明的断层线为界,发生在微观与宏观两个层次上.微观层次上,指不同文明的邻邦或同一国家之内具有不同宗教信仰的族群在文明断层线上的冲突;宏观层次上,不同文明的主要核心国家的冲突.亨廷顿认为,由于文化特征的差异性具有历史上的、政治上的、经济上的以及宗教和人口因素构成的复杂特征,因此,文明断层线上的冲突或战争也就比单纯政治与经济造成的冲突更难以调和,这种冲突是无休无止的,它不能永久地结束,而只能暂时性地休止.亨廷顿对正在走向衰落的西方文明的未来持悲观态度,他对处于上升势头的伊斯兰教文明与儒家文明充满忧虑,为对抗这两种文明的结盟和延缓西方文明的没落,他的策略就是严守北大西洋公约以保卫和维护西方文明."文明冲突论"问世后,引起了无数的批评与争议.笔者认为,对其致命的批评可能就是除了他坚持文明差异、弱化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融合与交流的作用以外,他的唯世界之冲突是文明冲突引起的观点大概不能让人信服.当今世界的冲突表面上确实有文化差异上的原因存在,但以文化差异作为国际冲突的根本动力,是不是模糊与掩饰了世界冲突的更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呢凭什么说几大文明之间的冲突一定大于经济之间的冲突呢"冲突的真正原因是社会经济,而不是文明.虽然文明差异确实助长、促成了许多讨厌的冲突,但它们与一些冲突并无必然的关联,而只是作为诸多因素中的一个起作用,或许在有些情况下,文明的差异甚至有助于避免战争."10由此途径入手,亨廷顿是不是以否认经济构成冲突的作用来维护西方的经济霸权主义呢经济支配确实是文化控制的基础,因此,当我们再度审视亨廷顿将东欧与拉美融入西方文明、加强俄国与日本的联盟来对抗儒教与伊斯兰国家的策划时,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亨廷顿的确暗含有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文化侵略的文化帝国主义思想.六、后殖民文化批判最近,人们所谈论的后殖民文化批判是后殖民主义思潮的一个组成部分.后殖民批判理论继承了马克思及法兰克福学派的反压迫、反专制的批判传统,又吸收了后现代主义的一些观点,因此,它可称之为后现代和后殖民对抗性批评.后殖民文化批判继承了后现代文化批评的一些观点,吸收了后现代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有关思想,如反中心性、反元话语、反二元论、反体系性等这些思维向度,提倡取消中心与边缘的区别.后殖民文化批评家反对殖民主义的二元主义思维方式,主张全球范围内的社会复杂的异质性、偶然性、历史性,并把它们拿来用作反对西方文化殖民和语言霸权主义的思想武器.与后现代主义概念是有着强烈的西方中心色彩的话语体系一样,大多数挑起后殖民主义讨论的批评者由于兼具东西。
文化帝国主义思潮
欧洲鼓励跨文化交流合作,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融合,促 进欧洲内部的团结和稳定。
06
结论与展望
结论
文化帝国主义思潮是西方国家在文化 领域推行霸权的一种表现形式,旨在 将其他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和制度纳 入其自身的主流文化体系中,从而实
现对其他国家的控制和影响。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帝国主 义思潮呈现出更加复杂和多元化的特 点,不仅涉及到文化、政治和经济领 域,还涉及到社会、教育和科技领域
文化帝国主义思潮
2023-11-05
目录
• 文化帝国主义思潮概述 • 文化帝国主义思潮的影响 • 文化帝国主义思潮的批判 • 文化帝国主义思潮的应对策略 • 文化帝国主义思潮的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文化帝国主义思潮概述
定义与特点
• 定义:文化帝国主义思潮是一种以西方中心主义为特点的文 化扩张和渗透策略,旨在通过全球化的文化传播和交流,将 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同化或削弱,从而实现文化 霸权和全球文化垄断。
西方国家的文化政策
西方国家通过各种政策和措施,大力推广和传播其文化和价值观 ,如美国的好莱坞电影、欧洲的流行音乐等。
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西方国家的文化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了 主导地位,这为文化帝国主义的推行提供了物质基础。
发展历程
01
早期阶段
在早期阶段,西方国家主要通过殖民扩张和宗教传播等手段,强行推
文化交流合作
中国通过文化交流项目、孔子学院等方式,推动与其他国家的文化 交流与合作,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
欧洲的文化多样性保护
多元文化政策
欧洲国家重视多元文化政策,尊重和保护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 传统和价值观,促进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和谐。
大众文化的特征及成因
大众文化的特征及成因我们知道,西方马克思主义延续了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思想,从科技、消费、文化等各个维度切入来批判现实,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社会批判理论,这其中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尤其值得重视,因为,大众文化批判不仅仅是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视角,而且成为当前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当务之急。
党的十七届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笔者认为只有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前提,审视当今的文化建设,才能在文化问题上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一、大众文化特点的透视和分析大众文化已经成为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主导文化形态。
就如同中世纪的宗教、十九世纪初德国的哲学和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自然科学一样,它以其自己的方式得到确立并深入人心。
正如伊格尔顿所言":高雅与后现代文化日益融合,成为西方社会的文化‘主导‘"〔1〕81。
因此,我们要深入探讨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和价值取向,从而对大众文化进行整体的透视和分析。
(一)大众文化使文化由高雅走向世俗。
在传统社会里,文化的力量非常强大,伊格尔顿就指出,在宗教正在失去它对劳动大众的控制时,文化曾经是作为一个代用品在场的。
我们可想而知文化力量的强大。
而大众文化的出现,使得文化已经由原先作为高雅、追求真、善、美和激发人们欲望的精神物品转变为受市场所主导、被消费所控制的商品,是人人都可以得到的东西。
在传统社会里,文化意味着教养,肩负着教育的作用,起着引导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的作用。
伊格尔顿认为",国家要繁荣,它就必须向其国民灌输适当类型的精神倾向;而这正是文化或教育的观念根据一种从席勒到马修•阿诺德的古老传统所预示的"〔1〕7。
到了后现代社会,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受到身份政治、市场文化和后现代的意识形态怀疑主义的攻击,文化从精英阶层走向普通大众,从贵族式的"文明生活"变成了普通民众的"文化生活",文化成为了人人都可以有的东西,文化曾经意味着巴赫和巴尔扎克,现在它已经扩展到海滨文化、警署文化、天空穿越文化等。
西方文化渗透的程式与路径
西方文化渗透的程式与路径 西方文化渗透的程式与路径金 民 卿【内容提要】西方国家实施文化渗透的运作过程可以从媒介霸权、话语控制、意识形态殖民等方面分析。
媒介霸权提供了文化殖民的技术基础,话语控制疏通了文化殖民的关键环节,而文化文本所隐含的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在被输入国的广泛渗透并获得认同,最终实现了文化殖民的目的。
西方国家实施文化渗透,主要通过精英文化、主导文化和大众文化三个途径展开,其中,大众文化途径是最有效力,也是阻力最小的途径。
【关键词】西方文化 渗透程式 渗透路径作者金民卿(1967-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北京 100732)。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已经把每一个国家、民族都投入到了全球性的空间之中,特别是经济全球化所内含的信息全球化、媒介全球化,绝不仅仅具有经济意义,它所带来的政治、文化方面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不断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必须高度重视外来文化的渗透,维护我国的文化主权。
基于这种思考,本文着力就西方文化渗透的程式和路径做一些简单分析。
一、文化渗透的发生程式冷战结束后,文化日益成为国际关系的新焦点。
文化地位的上升使得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制定了新的文化战略,把文化作为一种软权力向其他国家渗透,在世界上扩展自己的霸权地位,从而构成了对世界文化的强烈冲击。
正如美国学者弗兰克·宁柯维奇在《文化外交》一书中指出的:“文化手段和政治、经济、军事手段一样,不但都是美国外交政策的组成部分,在大国间军事作用有限的情况下,特别是在现代核战争中无法严密保护本国不受报复的情况下,文化手段尤其成为美国穿越障碍的一种更加重要的强大渗透工具。
”①那么,这种文化渗透是如何发生的呢?构筑传媒优势是西方文化渗透的首要环节。
传播媒介决不是完全中立性的,媒介无非是文化的中介或物质载体,离开了文化内容,传媒只不过是一堆机械设备和从业人员,工具性的传媒只有在它和特定的文化、政策、意识形态结合在一起时才具有意义。
大众文化概念
大众文化概念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 或mass culture)是指以大众传播媒介(机械媒介和电子媒介)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的、旨在使大量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
在这个意义上,通俗诗、报刊连载小说、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无疑属于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西班牙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叛》一书中。
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
扩展资料:大众文化的特点:1、属性的商品化大众文化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文化与工业联姻的结果。
作为一种消费文化,它具有由文化产业机构生产供现代大众消费的商品属性。
高雅文化往往羞羞答答,不承认其商品特性,或者有意淡化它,似乎艺术一旦与商品结缘,就浑身沾满了铜臭,亵渎了审美的圣洁。
大众文化一开始就以商品的形式出现,从不隐讳自己的商品属性。
作为文化商品,它极力开拓文化市场,以文化、审美去获取最大的利润。
电影制片厂、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杂志社、网站等正是这些文化商品的生产机构。
2、传播的媒介化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关系密切。
大众传播由专业群体使用大众媒介,大量、迅速地传播信息,对受众施以影响。
大众媒介包括报纸、杂志、书籍等机械印刷媒介和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电子媒介。
大众媒介的应用,拓展了大众文化的公共领域和大众文化的对象、范围。
我们接受人类存在的在象征意义上超越民族和无可改变的物质特性越快,那就越好。
3、制作的标准化现代科学技术为大众文化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手段,不仅表现在传媒方面,而且表现在生产制作方面。
高新技术的引进、器材设备的更新,尤其是电脑技术的使用,提高了大众文化的质量。
因此,大众文化能够像工业产品那样,生产程序化、规模化、批量化和标准化,形成了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文化工业。
正是由于大众文化能够批量生产、无限度复制,所以大众文化具有明显的标准化、齐一化的特征,而缺乏真正艺术品所具有的无可替代的个性特征。
大众文化·文化殖民·媒介帝国主义
大众文化·文化殖民·媒介帝国主义大众文化·文化殖民·媒介帝国主义1、《泰坦尼克号》风波在90年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中,有一种值得注意的方法是把大众文化批判与媒介帝国主义批判(或相关的后殖民主义、第三世界批评、多元文化主义、全球化等)结合起来。
认为西方(尤其是美国)大众文化的跨国性、全球性的传播导致非西方或第三世界国家文化传统的丧失,导致全球文化的"美国化"。
以形象的语言说就是整个世界的"麦当劳化"或"可口可乐化"。
比如姚文放先生在《文化工业:当代审美文化批判》(《社会科学辑刊》1999、2)中专门谈到了"文化工业与文化殖民主义"问题。
文章指出:"文化工业的跨国跨地区运作,最终结果势必是达成全球文化的一体化、单一化,它致力于让长期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们用同样的方式去看、去听、去思考,将他们的意愿、思想、情绪、欲望统统纳入同样的模式,而这同一的观念形态、生活方式和话语系统主要以发达国家地区的文化为标准,以牺牲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差异性为代价。
"作者认为这是文化上的一场"不带硝烟的战争。
"(1)在好莱坞巨片《泰坦尼克号》以锐不可挡之势席卷中国之时,运用媒介帝国主义的理论讨伐该片以及中国观众的文章也铺天盖地地被炮制出来。
媒介帝国主义的批评常常有高屋建瓴之势与振聋发聩之声。
比如在媒介帝国主义的论述者看来,《泰坦尼克号》的凯旋标志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传媒对于第三世界的文化征服。
有论者写道:"《泰坦尼克号》的巨大胜利是金钱的绝对胜利,金钱以它战无不胜的巨大力量将一部空洞无聊的三流影片变成了一部’巨片’。
同时,它是美国意识形态的胜利,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遮蔽和欺骗","90年代,是美国文化工业在中国的巨大胜利,成为美国文化工业在中国的一次诺曼底登陆。
媒介帝国主义名词解释
媒介帝国主义名词解释媒介帝国主义是一个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概念,指的是现代媒介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影响力,以及它们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媒介帝国主义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
当时,一些学者开始关注现代媒介在经济上的影响,以及它们对社会和文化变革的推动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的发展,现代媒介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并对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媒介帝国主义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媒体行业内部的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媒体的市场运作和广告策略、媒体与政治的关系、媒体对大众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等等。
在现代社会中,媒体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影响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变革。
媒介帝国主义的影响不仅仅是在媒体行业内部,还对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现代媒体可以更好地传播信息和知识,促进知识的普及,但同时也可能导致信息的泛滥和虚假信息的传播。
此外,媒体也会影响到大众文化和价值观,例如广告和媒体宣传可以影响人们的审美和消费观念。
除了对媒体行业的影响外,媒介帝国主义也对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现代媒体可以更好地传播信息和知识,促进知识的普及,但同时也可能导致信息的泛滥和虚假信息的传播。
此外,媒体也会影响到大众文化和价值观,例如广告和媒体宣传可以影响人们的审美和消费观念。
媒介帝国主义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到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个方面。
在现代社会中,媒体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影响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变革。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媒体行业内部的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媒体的市场运作和广告策略、媒体与政治的关系、媒体对大众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等问题,以更好地应对媒介帝国主义所带来的挑战。
文化帝国主义的几种理论形态
文化帝国主义的几种理论形态文化帝国主义的几种理论形态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采取一种被西方学者称之为“文化帝国主义”的政策,即进一步加强文化外交,全面输出西方的政治经济模式和价值观念,并且把“西方的思想和实践”视为“具有普遍性权威”的唯一标准,认为“凡是不顺从西方、尤其是美国人权观念的政权都是专制和非法的”(参看英国《卫报》1994年4月4日约翰·格雷的文章:《拒不接受东方有希望的前景》)。
与西方国家的文化帝国主义政策相呼应,一些西方学者纷纷提出“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后殖民主义论”,经济、政治、文化、人权“无国界”论等各种观点,试图为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和扩张披上一层道德的、合法的外衣。
这可称之为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形态。
现择其主要的作扼要介绍。
关于“历史终结论”。
美国《国民利益》季刊1989年夏季号刊登了国务院政策计划司副司长、原兰德公司分析家弗朗西斯·福山纪念冷战结束的文章,题为《历史的终结》,提出了所谓的“历史终结论”。
“历史终结论”的主要观点是:中国和苏联不得不进行改革和西方文化处于统治地位等现象,不仅标志冷战结束,更表明西方自由民主的普及而作为历史的终结,即今后统治物质世界的将是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想,人类社会发展不会再出现更新的形态。
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在20世纪,西方的自由主义首先与专制主义的残余,然后与布尔什维克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最后与现代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斗争,最终西方思想取得了胜利。
这表明,有系统地取代西方自由主义的可行方案已经取尽用竭,人类意识形态和统治形式演变,以西方自由民主的普及而终结并且巩固下来,世界已进入大同状态,即:在政治领域中享有自由民主,同时在经济领域中容易得到录像机和立体声系统。
费朗西斯·福山还进一步阐述:在西方国家,资本与劳工之间的矛盾已经解决,阶级问题已退居次要地位,共产主义今天在发达的西方世界的吸引力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任何时候都低;在亚洲,日本人以自己的方式采纳并改变了传输到日本的西方资本主义和政治自由主义,对西方自由主义在亚洲的发展与普及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中国的改革表明,中国今天已不成为亚洲或世界的指路明灯或典范;在苏联,斯大林主义已经开始为自由主义所取代,苏联过去的制度已遭到彻底的毁灭性的批判;今后能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提出挑战的,只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宗教信仰,另一种是民族主义,但它们都不能对西方自由主义构成致命的危险。
对大众文化的看法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
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
它是在工业社会中产生的以都是大众为其消费对象,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无深度、易复制、模式化,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
它的产生、崛起与发展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社会现象,大众文化成为社会的主要文化形态,标志着一种新的文化模式的出现,是由文化工业塑造和支撑起来的消费文化和消费主义倾向。
大众文化的产生具有必然性,这包含在历史发展的进程当中。
尤其是随着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生存空间城市化、社会市民化、教育大众化以及传媒大众化的步伐,大众文化因而应运而生。
大众文化从实质上说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产生、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
它一方面是同与其共时态的官方主流文化、学界精英文化相互区别和对应的,另一方面也是同传统自然农业经济社会里的各种民间文化、通俗文化有着一些原则差异。
大众文化与大众传播媒介密切相关,大众文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技术发展为支撑的文化,它的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相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
传媒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新,不断推动大众文化的发展与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大众文化凭借传媒技术不断向世界散播,文化从传统的贵族特权变成渗透到大众生活之中的平民化文化产业,因而具有以下特点:1. 商品性即它伴随着文化产品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大众文化活动属于一种伴随商品买卖关系的消费行为;2. 通俗性即大众文化不是特定阶层的文化,而是为社会上散在的众多“一般个人”的文化;3. 流行性即大众文化是一种时尚文化,呈忽起忽落的变化趋势;4. 娱乐性大众文化文本无论其结局是悲是喜,总是追求广义上的愉悦效果,使公众的消费、休闲或娱乐渴望获得轻松的满足。
5. 依赖性即大众文化主要是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没有大众传媒,也就没有大众文化。
西方“文化帝国主义”及其负面影响
西方“文化帝国主义”及其负面影响作者:吕海茹来源:《新闻世界》2011年第06期【摘要】“文化帝国主义”伴随文化全球化而来,通过文化渗透等方式侵略弱小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安全,而且其侵略的目的和手段更隐蔽。
奉行“文化帝国主义”的国家为他们的文化侵略发明了许多看似高尚合理却充满侵略性的论调,例如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第三世界和弱小国家要对这种文化入侵有清醒的认识和警惕,积极参与文化全球化,大力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建立起本国的文化安全防御系统。
【关键词】媒介文化民族性文化安全“文化帝国主义”是相对于政治帝国主义和商业帝国主义而言的。
“文化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侵略他国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相比于赤裸裸的军事侵略和政治侵略,不仅更易于隐藏目的不被察觉,而且从文化和价值观上控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更加彻底和有效,通过把一种自认为“优越的”文化灌输给另一个国家的人民,能让人们自愿的臣服于他们的控制和统治。
文化有两个基本的性质——民族性和世界性。
文化的民族性是文化的个性、特殊性,它的构成要素有民族特殊的语言、特殊的思维方式、本民族内共同的特殊的价值观念。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就不能称之为一个民族。
文化的世界性是文化的一般性、普遍性,它来源于人类本质的社会性和实践的普遍性。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特殊与普遍的辩证关系,两者互为对方存在的前提,不能脱离。
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世界性得到极大的彰显,极具侵略性的“文化帝国主义”也随之而来,文化的民族性受到极大的威胁。
一、“文化帝国主义”理论西方一些国家一直很重视文化领域的研究,为其奉行的“文化帝国主义”行为找寻合理的理由和理论根据,如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福山的历史终结论、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他们都隐晦的表达了对第三世界的文化侵略和对“文化帝国主义”的支持。
这些理论,有的是直接露骨的文化侵略论,很强势,会让我们警醒。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大众文化答:大众文化是一种产生于20 世纪城市工业社会、消费社会的,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并且以城市大众为对象的复制化、模式化、批量化、类像化、平面化、普及化的文化形态。
2、全球化答: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
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
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
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纷纷引起研究热潮。
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
3、文化产业答:文化产业,这一术语产生于二十世纪初。
最初出现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之中。
它的英语名称为Culture Industry,可以译为文化工业,也可以译为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影响了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把握,不同国家从不同角度看文化产业有不同的理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角度进行界定。
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作为目标,是指文化意义本身的创作与销售,狭义上包括文学艺术创作、音乐创作、摄影、舞蹈、工业设计与建筑设计。
4、文化转型答:文化转型是指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替代旧的文化形态,表现为文化的变革、进步过程。
文化转型的实质是指特定时代特定民族或社会群体中主导性文化模式的新旧转换过程。
文化转型一般是指大的历史尺度上所发生的主导性文化的根本转变。
研究文化转型的一般规律、特点,对于创新文化建设,构建优良文化生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将有积极的启迪与借鉴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众文化·文化殖民·媒介帝国主义大众文化·文化殖民·媒介帝国主义大众文化·文化殖民·媒介帝国主义2006-11-26电影艺术论文在90年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中,有一种值得注意的方法是把大众文化批判与媒介帝国主义批判(或相关的后殖民主义、第三世界批评、多元文化主义、全球化等)结合起来。
认为西方(尤其是美国)大众文化的跨国性、全球性的传播导致非西方或第三世界国家文化传统的丧失,导致全球文化的”美国化”。
以形象的语言说就是整个世界的”麦当劳化”或”可口可乐化”。
比如姚文放先生在《文化工业:当代审美文化批判》(《社会科学辑刊》1999、2)中专门谈到了”文化工业与文化殖民主义”问题。
文章指出:”文化工业的跨国跨地区运作,最终结果势必是达成全球文化的一体化、单一化,它致力于让长期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们用同样的方式去看、去听、去思考,将他们的意愿、思想、情绪、欲望统统纳入同样的模式,而这同一的观念形态、生活方式和话语系统主要以发达国家地区的文化为标准,以牺牲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差异性为代价。
”作者认为这是文化上的一场”不带硝烟的战争。
”(1)在好莱坞巨片《泰坦尼克号》以锐不可挡之势席卷中国之时,运用媒介帝国主义的理论讨伐该片以及中国观众的文章也铺天盖地地被炮制出来。
媒介帝国主义的批评常常有高屋建瓴之势与振聋发聩之声。
比如在媒介帝国主义的论述者看来,《泰坦尼克号》的凯旋标志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传媒对于第三世界的文化征服。
有论者写道:”《泰坦尼克号》的巨大胜利是金钱的绝对胜利,金钱以它战无不胜的巨大力量将一部空洞无聊的三流影片变成了一部’巨片’。
同时,它是美国意识形态的胜利,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遮蔽和欺骗”,”90年代,是美国文化工业在中国的巨大胜利,成为美国文化工业在中国的一次诺曼底登陆。
于是中国成为好莱坞的一个分销店,它不仅压迫了中国的国产电影,而且放逐和压迫了电影的精神内涵,使电影彻底地商业化,电影实际上成为一片精神废墟,90年代将作为中国电影引进史上和中国思想史上最可耻的年代而进入历史”(2);另有论者就《泰坦尼克号》的消极影响写道:”我们的感官在感受强烈刺激的时候,大脑已被悄悄地冲洗。
长此以往,没有任何意义的消遣和盲目的认同,将成为我们走进电影院的直接动机和不期然而然的结果”(3)说实在的,最初看到这样的批评时,感受到的震惊实在不亚于《泰坦尼克》。
我想如果不是我缺乏起码的艺术趣味与民族尊严还有阶级觉悟,那就是我们的这些批评家的艺术趣味、民族尊严、阶级觉悟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
因为我本人作为偶尔也从事电影批评的人,居然很喜欢《泰坦尼克号》,而且看了两遍!有几天,我对自己从事文学与文化批评的信心大大动摇。
好在最近看了汤林森(J·Tomlinson)的一本书叫《文化帝国主义》,对于媒介帝国主义的论述提出了质疑,这才稍稍找回了一点感觉。
依据汤林森的划分,文化帝国主义的论述可以分为四种,一是作为一种媒介帝国主义(1)、姚文放:《文化工业:当代审美文化批判》,《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第2期。
(2)、旷新年:《”泰坦尼克”的胜利》,《粤海风》1998年第3期。
(3)、《泰坦尼克号让我们颤栗》,《电影评价》,1998年4月。
论述的文化帝国主义。
这一论述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媒介工业霸权角度分析文化帝国主义,认为媒介与其他文化面向是不可分离的,人们与媒介的接触总是发生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并带有文化的后果,必须揭露媒介帝国主义背后的政治帝国主义与经济帝国主义。
媒介帝国主义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一定是与文化帝国主义以及更一般的帝国主义内在勾连的,因而谈论媒介帝国主义而回避其背后的政治经济的权力支配关系是毫无意义的(1);二是作为一种民族性(nationality)论述的文化帝国主义。
该论述关心的是西方外来文化对于第三世界本土文化造成的灾难性影响,关注本土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的逐步消亡。
但是人们在何为”本土文化”(nativeculture)问题是常常莫衷一是。
文化不可能属于某一地域(地理范畴)。
本土的正宗性如何来保证?”本土”的合理范围是什么?村落?社区?国家?跨国组合(如拉美)?多数此类论述习惯上是以民族国家为划分单位。
因而此类文化帝国主义论述的主旨实际上是谈论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支配(2);第三种文化帝国主义论述侧重对全球资本主义的批判,其成员多为新马克思主义者,在理论上继承了列宁的帝国主义学说。
它认为所谓”世界体系”事实上是全球的资本主义体系,真正的”帝国”是资本主义本身而不是特定的民族国家,因而应当在资本主义的支配与民族国家的支配之间建立对应关系。
在论证文化帝国主义就是资本主义文化的全球性胜利时,它提出的两个证据是:1、资本主义文化是造成同质文化的一种力量;2资本主义文化的扩展等于消费主义文化的扩张,因而可以用全球性的消费主义文化狂潮论证资本主义文化的全球性凯旋。
(3)最后一种文化帝国主义论述是现代性批判。
它试图探讨文化同质化、文化帝国主义与现代性的扩张之间的内在勾连关系。
在这里现代性的内容大致有资本主义、都市化、大众传媒的勃兴、民族国家体系的形成、个人主义价值观的盛行等。
这一论述认为,现代性的叙述(如发展、进步、理性)已经成为支配性的叙述,因而成为文化帝国主义的构件,而批判现代性则要表明这个叙述远未穷尽人类叙述。
此外,这一论式在一定意义上超越了第三种论式,因为资本主义是现代性的一种,马克思主义也是现代性的一种言说。
(4)当然,上述文化文化帝国主义的四种论述不是截然分离的,实际上它们分别突出了文化帝国主义的四种面向中的一个,而实际上这四个面向是紧密关联的。
比如媒介帝国主义的理论就认为,对于媒介权力的解释必须纳入西方国家与非西方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
对于西方媒介霸权的分析可以是经济角度的(媒介产品的经济利益),这个意义上的媒介帝国主义就是经济帝国主义;也可以是文化角度的,侧重媒介帝国主义的文化价值面向,媒介产品在文化价值观上的效应。
而作为文化帝国主义论述的媒介帝国主义则试图把两者结合起来,着重揭示文化支配与经济支配、文化依附与经济依附、媒介帝国主义与资本主义体系之间的内在同源性,这样它就与其他几种文化帝国主义论述连接起来了。
媒介帝国主义的一些代表人物,如赫伯特·西勒(HerbertSchiller),一般是在世界体系理论与依附理论框架中的谈论媒介帝国主义问题,因此政治经济的分析取向在其中占有明显的优先性。
然而这一取向在为媒介帝国主义论述提供无庸置疑的理论高度的同时,也为它带来了明显的大而化之的倾向,即对于媒介对于观众的实际影响缺乏深入的经验分析。
他们常常只是想当然地断言:由于经济上的支配地位,帝国主义西方国家、尤其美国的媒介在文化上的操纵性效果是无庸置疑的,而不再进一步追问:这种效果是直接且没有(1)、参见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中译本,冯健三译,台北时报文化企业公司,1993,第42-43页。
下引此书只注页码。
本文的观点与材料极大地得益于此书,特此致谢。
(2)、(3)、(4)、同上书,第46-48页,第51-54页,第54-57页。
中介的吗?文化支配与一般经济支配的区别何在?如何把文化支配这个过于笼统的说法坐实?人们到底是如何体验资本主义的文化的?那些中介是应该而且必须考虑的?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这种直接影响说的哲学与心理学基础很类似洛克的”白板”说,其结论则与我们熟悉的机械反映论如出一辙。
我们不妨通过《唐老鸦》与《豪门恩怨》这两个著名的美国大众文化文本来进一步分析这个问题。
多夫曼与马特拉(A·Dorfman,A·Mattelart)曾经写过一部著名的著作《如何解读唐老鸦?迪斯尼卡通的帝国意识形态》(HowtoReadDonnaldDuck:ImperialistIdeologyintheDisneyComic,1971年出版于智利),从天真无邪的卡通故事背后解读出了帝国主义意识形态的罪恶阴谋。
该书认为:这部卡通片正是因为它的有趣而成功地实现了意识形态控制的目的,使得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以及美国生活方式的优越性变得”自然而然”。
他们对于那些沉溺于帝国主义消费品的乌合之众发出棒喝:”可口可乐不是简单的事,在它背后顶着整个上层结构。
”然而,虽然他们对于”唐老鸦”的可怕的意识形态阴谋的分析显得振振有辞,令人毛骨悚然;但是我们仍然有一个疑问:《唐老鸦》这一文本是否真的产生了这样的意识形态效应?如果是,它是如何产生的?这里关键的问题是:一般儿童乃至成人是如何阅读这个文本的?他们正的像这两位批评家所分析那样去解读吗?他们也那么在乎作品的意识形态内容么?也就是说,要想令人信服地论证《唐老鸦》的意识形态”洗脑”功能,就必须仔细深入地(而不是想当然地)说明人们阅读迪斯尼文本的具体方式与过程。
因为只是文本的存在不足以证明其实际的影响,否则就不能从政治经济学的解读进入关于媒介帝国主义的文化效果的论述。
随着西方传媒理论界对于阅听人研究的.日益深入,上述简单化的分析引起了越来越多的西方理论家的不满。
在有些批评家看来,对于大众文化文本之意识形态效果的简单化理解,事实上完全忽视了观众的主动性与选择能力,与法兰克福学派的错误如出一辙,只不过是把论域扩展到了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关系。
在这些批评中,伊安·昂(IanAng)的《收看豪门恩怨》(《WatchingDallas:SoapOperaandtheMelodramaticImagination》,London,1985)尤其值得注意。
该书对于大众文化文本的意识形态效果的分析显得慎密得多。
关于这个肥皂剧,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空前的成功,另一方面则是专业知识分子的空前激烈的批判(认为它威胁了第三世界的民族认同,是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的象征)。
安指出,此类对于《豪门恩怨》的批判,把对于文本的意识形态内容的解读简单等同于文本的实际文化效果,他们只揭露该剧的”险恶”用心,而不去分析观众的实际收看过程。
安感兴趣的是:这部作品带给观众的巨大愉悦到底来自何处?与意识形? ?Ч?形薰叵担克?欠窭醋宰髌返慕峁贡旧淼某晒Γ慷琳呤欠褚馐兜较硎苷庖晃谋居虢邮茏时局饕逡馐缎翁??涞慕粽牛克?ㄋ?┠芊褡约夯?獠⒔饩稣庋?慕粽牛克档降祝?琳哂忻挥信?械哪芰Γ课?耍?苍诤衫嫉囊患腋九?又旧峡?且辉蚬愀妫??蠊壑诎炎约菏湛础逗烂哦髟埂返奶寤嵝葱鸥嫠咚?=峁?⑾郑盒矶嗳耸湛唇谀渴钡幕犊煜硎苡胨?囊馐缎翁?Ч?⑽薇厝还亓?R涟病ぐ夯狗⑾郑?quot;(那些激烈批评《豪门恩怨》的)文化批评家忽视了一个事实,即在外来文化价值与’文本的愉悦’之间产生矛盾以后,观众能够加以鉴别而取其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