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古诗词背诵《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6泊船瓜洲(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6泊船瓜洲(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泊船瓜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泊船瓜洲》,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泊船瓜洲》,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古诗的韵味和美感,培养他们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泊船瓜洲》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瓜洲夜景的美丽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 诗歌结构:本诗共四句,每句七字,采用了平仄对仗、押韵工整的格律,体现了古诗的韵律美。

3. 诗歌意境:通过描绘瓜洲夜景的宁静、美丽,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无尽的思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泊船瓜洲》,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的意境,体会古典文化的韵味和美感,培养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讲解相关背景知识,引起学生对《泊船瓜洲》的兴趣。

2. 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泊船瓜洲》,注意语音、语调、节奏的把握,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解读:逐句解读诗句,分析诗句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4. 背诵:教师带领学生背诵《泊船瓜洲》,要求学生熟记诗句,培养记忆力。

5. 讨论:分组讨论《泊船瓜洲》的意境和美感,分享彼此的理解和感受。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泊船瓜洲》2. 诗歌背景:唐代诗人王之涣,瓜洲夜景,思念故乡3. 诗歌结构:七言绝句,平仄对仗,押韵工整4. 诗歌意境:宁静、美丽,深深眷恋,无尽思念七、作业设计1. 背诵《泊船瓜洲》。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6泊船瓜洲教案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6泊船瓜洲教案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泊船瓜洲》教案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泊船瓜洲》,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在瓜洲泊船时,遥望家乡,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 诗歌结构: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采用了平仄对仗的手法,韵律优美。

3. 诗歌内容:诗中描绘了瓜洲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全诗。

2.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把握诗歌的意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词,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诗歌解析:教师引导学生解析诗句,分析诗歌的意境和表现手法。

5. 朗读与背诵: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并组织背诵比赛。

6. 拓展延伸:介绍王安石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了解其文学成就。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审美价值。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泊船瓜洲》2. 诗歌背景:王安石,北宋文学家,瓜洲泊船时作此诗。

3. 诗歌结构:七言绝句,平仄对仗,韵律优美。

4. 诗歌内容:瓜洲美景,思乡之情。

5.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背诵全诗。

6.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情感,把握诗歌意境。

七、作业设计1. 背诵并默写《泊船瓜洲》。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6《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6《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6《泊船瓜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古诗的韵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味古诗的意境,提高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对古诗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作者在瓜洲泊船时,眺望家乡的情景。

2. 诗歌结构:七言绝句,共四句。

3. 诗歌意境:通过对江南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难点:把握古诗的节奏和韵律,品味诗歌的意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朗读诗歌:学生自读、齐读、指名读,注意把握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3. 理解诗意:教师讲解诗句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4. 品味意境:通过多媒体展示江南美景,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

5. 体会情感:讨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体会情感。

6.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七、作业设计1. 抄写并背诵《泊船瓜洲》。

2. 模仿《泊船瓜洲》的格式,创作一首描写家乡美景的诗歌。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理解了诗句的含义,感受了古诗的意境。

在品味诗歌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诗歌背景的讲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

此外,对于学生的作业设计,可以尝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一首描写家乡美景的诗歌,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本节课在诗歌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在诗歌背景讲解和作业设计方面进行改进。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第1篇】泊船瓜洲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3.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复习背诵宋朝诗人范仲淹的《江上渔者》。

2.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古代诗人多如繁星,而北宋王安石就是耀眼的一颗星,谁知道他的相关事迹(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发起过历史上有名的“王安石变法”。

主要作品有《元日》《泊船瓜洲》《梅花》等。

)今天我们共同走进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板书课题)二、初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初读,读准字音。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下列词语的读音:一水间(jiàn) 数(shù)重(chóng)山照我还(huán)2.教师范读。

3.让学生结成小组,利用三到五分钟理解诗句意思。

4.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字词。

泊船:停船。

泊,停泊,指停泊靠岸。

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面。

京口:今江苏镇江。

间:隔开。

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绿:这里用作动词,“吹绿”的意思。

还:回到家乡。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1.出示古诗,看图读诗,想想:诗人的家乡在哪儿呢画出古诗中表示地点的名词,大胆猜一猜。

(1)“京口”“瓜洲”“钟山”,结合注释思考这三个地点的地理位置是怎么样的。

师生合作简笔画板书。

(2)王安石出生于临川,小时候跟在南京做地方官的父亲长大,在钟山,他度过了天真烂漫的童年时代和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所以此地又被诗人看作是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

2.引导学生了解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学习前两句。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第【1】篇〗学习目标:1.自读中识记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2.感悟中学习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3.朗读中体会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课前预习: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收集、背诵以前学过的他写的古诗2.了解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阅读他们的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游介绍,激趣导入(出示地图标明“瓜洲”“京口”的大略位置。

)1.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当导游,好不好?A“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镇头。

”这首传唱了千年的歌谣向我们介绍的是——(生答:瓜洲)川流不息的长江水见证了瓜洲的兴衰,瓜洲曾经是“江北重镇、千年古渡”。

B而“京口”不仅是东汉吴国第一古都,更是文气洋溢的灵秀地。

许多诗人在此流下千古绝唱的诗句: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宋代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课件展示诗句)而其中最为人们传诵的就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2.板书诗题,读题。

3.过渡:为什么人们最喜欢这首诗呢?先去读一读吧。

二、整体感知,直扑重点1.用自己的方式读古诗。

2.指名读,正字音。

尤其注意:“一水间(jiàn)、数(shù)重(chóng)山、照我还(huán)”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学生多读。

4.指名答。

(我觉得它写得很美、我觉得写出了诗人想念家乡的感情)5.你最欣赏诗中哪句呢?三、赏析诗句,感悟诗境1.刚刚同学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课件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我们一块儿来读一读吧。

齐读。

2.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指名答。

3.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

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说什么。

4.同桌之间互相读与练说。

5.指数名说。

6.小结:你们的回答很精彩!原来短短一句诗可以在人的头脑中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画面,文字的魅力真是无法想象。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读准“间”、“数”、“重”的读音,理解“又”、“绿”两个字的用法。

2、在了解作者的经历及诗歌大意,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尝试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3、以一诗带多诗,拓宽学生视野。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古诗,理解诗句的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初读古诗,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通过课前的预习,老师想检验一下大家读的情况。

(1)指名读。

(2)读准字音与节奏。

2、任何一首诗都承载着作者的一份情怀,一段经历,这首诗又向我们展现了哪些内容?又有一些什么样的故事在里面呢?要想知道这些我们就要对作者王安石有所了解,谁能说一说你知道的王安石呢?(1)介绍王安石。

(2)回顾《元日》王安石这一生可谓是非常坎坷,作为一名大政治家,哲学家,写作此诗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记录宋代的春节民俗,那时正是王安石变法的初期,此时身为宰相的他正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所以这首诗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他革除时弊、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及乐观情绪,抒发了他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心情。

王安石变法遭到了很多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后来变法遭到失败,王安石也被废除了宰相,《泊船瓜洲》写于1075年初,当时王安石接到皇帝的命令,第二次要他担任宰相。

他便乘船从京口渡江到达瓜洲,此诗抒发了他赴任途中到达瓜洲时的心情。

二、精读品悟,深度探究1、出示自学提纲,自学古诗下面请同学们借助自学提纲走近这首诗。

(1)运用看注释、查字典、查资料、联系上下文的多种方法,理解诗意。

(2)对于不懂得地方可以问问身边的同学,如果解决不了提出来和全班同学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教师相机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理解绿的用法(2)试着背一背描写江南风光的诗句(3)理清“京口”、“瓜洲”、“钟山”三个地名之间的关系。

3、探究诗人情感学完了这首诗,你觉得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你是从哪句诗中感受到的?(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第1篇】【设计理念】这首诗的教学设计,从语言文字入手,紧抓重点词句,反复咀嚼,反复品味,反复诵读,引导学生把握诗词意象,提升感悟内涵。

通过吟诵,体会情感,融入情感,升华情感。

【教学目的】学习有感情诵读,在吟唱中感受诗歌意境,积累诗句。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诵读诗句,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情感。

2.学会吟唱古诗,在吟唱中感受诗歌意境。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诗人介绍一。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王安石吗?(认识)说说你认识的王安石吧!(生说,师不做点评)今天与大家一起学一首王安石的诗,请大家在书法纸上,跟着我一起书写课题,看一看谁写得比老师的好。

(认真书写课题:泊船瓜洲)2.师:我们一起读一读课题。

(生齐读)请问,谁知道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吗?(预设:把船停泊在瓜洲码头。

)(师以简笔画画地图,标明瓜洲在长江北岸。

)二、诵读古诗1.师:这是五年级一篇课文,我们四年级的学生来学,有信心学好吗?(有)真是一群好学的孩子。

请自己练习读一读,读准字音,对照下面的注释,想一想诗里的故事。

(出示诗歌,生自由练习。

)2.全班齐读一遍。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可是古诗除了这种读法,其实还有一种更有趣的读法。

那就是——(生:诵读)3.师示范诵读。

请同学们认真倾听老师的读法,听听与同学们读的有什么不同?(出示含平仄符号的诗句)(提前渗透诵读的平仄含义)4.师:同学们想不想把这首诗学会诵读?师带着同学们读一遍,师读一句,同学们读一句。

反复读2-3遍。

5.师:有哪位同学想来单独读一遍给大家听的。

(相机指导)(再点一学生单独读。

)6.师:一起诵读吧!(全班齐读)同学们读得真好听,可是,老师不知道是男同学读得好,还是女同学读得好。

这样吧,男女同学分别读一读,看看到底谁读得更好。

女士优先,女同学先读吧。

(分男女生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诵读巩固基础。

)三、感受意境1.读了这么多遍,你读到诗人什么样的情感了?(生回答)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再全班诵读吧。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6《泊船瓜洲》(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6《泊船瓜洲》(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6《泊船瓜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泊船瓜洲》。

(2)理解并掌握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中的内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探究等方式,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2)学会通过诗歌的描写,感受诗人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泊船瓜洲》全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2)掌握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2)如何让学生通过诗歌的描写,感受诗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播放古典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诗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朗读诗歌:(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 理解诗意:(1)学生自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2)教师讲解诗意,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4. 体会情感:(1)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重点词语,体会诗人的情感。

(2)教师通过诗歌的描写,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

5.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6. 总结提升:(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学生谈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泊船瓜洲》2. 诗人:王安石3. 诗意:描绘了瓜洲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4. 情感:对家乡的思念之情5. 重点词语:泊船、瓜洲、江南、明月、乡关、故人6. 句式特点:对仗工整,韵律和谐七、作业设计1. 背诵《泊船瓜洲》。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泊船瓜洲(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泊船瓜洲(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泊船瓜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中的重点词语,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感悟古诗的意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古诗的韵律美,学习作者的表达手法,培养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的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化的热爱,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瓜洲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离愁别绪。

2. 诗歌内容:通过对诗句的逐句解读,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离别的哀愁。

3. 诗歌鉴赏: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对仗、押韵、意象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学习作者的表达手法。

2. 教学难点:把握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3. 解读:逐句解读诗句,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4. 讨论:分组讨论诗歌的艺术特色,如对仗、押韵、意象等。

5. 欣赏:欣赏与《泊船瓜洲》相关的画作或音乐,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6.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色。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泊船瓜洲》2. 作者:王安石3. 诗句解读:-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4. 艺术特色:对仗、押韵、意象七、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泊船瓜洲》。

2. 结合诗句,描绘一幅瓜洲的美丽景色。

3. 查找王安石的其他诗作,比较其风格特点。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否正确理解诗句,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泊船瓜洲》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泊船瓜洲》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泊船瓜洲》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有关知识。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采用借助注释、抓住重点词句、利用插图、发挥想象等方法理解诗意。

4.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表达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诗题1.谈话导入。

导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离开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之一。

今天,我们一起品读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体会诗人深深的思乡情怀。

2.出示诗题,齐读诗题,释题。

预设:学生结合注释可以弄明白“瓜洲”其实是一个地名,理解诗题的难点在“泊”字上。

“泊”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是动词,是“停泊”的意思,应读“bó”。

(课件出示)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了解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

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今存《临川先生文集》等。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3.引导学生把古诗读通顺,留意节奏。

节奏示例: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指名读,齐读。

预设:读古诗,我们不仅要把它读得准确、有节奏,还要读出感情来。

5.引导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

明确:京口和瓜洲隔着长江相对,钟山也只在数重山外。

春风吹过,江岸上的草又变绿了,那日复一日的明月什么时候能照着我返乡呢?三、研读诗句,感悟诗情1.学习“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课件出示)(1)结合诗意弄清楚“京口”“瓜洲”“钟山”这三个地点的位置关系。

预设:引导学生弄清楚“京口”“瓜洲”“钟山”这三个地点的位置关系有利于学生理解古诗、揣摩情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纸上画一画,这样更容易弄清楚三地的位置关系。

(2)这两句诗哪一句是写诗人所见?诗人看见了什么?明确:“京口瓜洲一水间”写的是远眺所见,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江南,看到“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只隔一条江。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第【1】篇〗学习目标:1.自选方法学习古诗,“读读、背背、议议、画画、写写”。

2.运用查阅资料的方法自学,培养运用资料解决问题、处理信息的能力。

3.了解丰富多彩的祖国文化,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已学过了许多古诗,回忆与月相关的古诗?生:《静夜思》、《枫桥夜泊》等。

师: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这一首古诗也是跟月有关的,这首诗的题目我写在黑板上了,谁愿意大声地念给大家听呢?好,请你来读吧(微笑地请一学生)。

生1:(大声地)泊船瓜洲。

师:可以,谁再来?声音要大一点,你来(请学生)。

生2:(大声地)泊船瓜洲。

师:非常好。

再来(请学生)生3:泊船瓜洲。

师:第一个字是多音字,在这里读什么?全班:(大声地)bǒ。

师:连着题目一起读,一、二全班:泊船瓜洲。

师:这是一首很著名的古诗,是宋代著名的诗人王安石写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

这节课我们要把这首诗学好,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们打算怎样来学习这首古诗呢?要完成哪些任务呢?生1:要了解这首诗的时代背景。

生2:要懂得题目的意思。

生3:要抓住重点词来理解诗的意思。

生4:还要了解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5:要先读。

生6:还要背诵。

师:好,我们就初定三个任务。

(读、理解、背诵)(反思:“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这“主体”地位怎样才能得到落实?我有意识地将学生推进学习的实践活动中。

背诵古诗,唤起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创造平等的交流机会。

让学生确定学习任务,使而后的学习变成学生自已的事。

)二、读诗。

师:我们先说说怎样读,分小组读,一个一个地读,其他的听,看看有没有读错的志地方。

读错的马上帮助他纠正。

清楚了吗?生:清楚了。

师:(课件出示配乐诗句。

老师巡查、指导。

)师:(充分朗读后)好,刚才在小组学习的'时候,有没有得到其他同学的帮助?告诉老师好吗?生:有。

生1:京口瓜洲一水间的“间”我读成jiān,同学告诉我“间”在这里是间隔的意思应读jian。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第1篇】[设计理念]打破串讲串问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

紧扣诗眼“还”字,引导学生披文入情,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运用比较法品味欣赏“绿”字在本诗中的作用,学习、体验诗人苦心推敲字词的写作态度。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默写。

2、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品味欣赏“绿”字在本诗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整体把握,初步感知诗人思乡之情1、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泊船瓜洲》(板课题),这是北宋诗人王安石(板书)在旅途中写下的一首思念家乡的诗。

2、把你收集到的有关王安石的资料向大家做一个介绍。

3、教师范读(注意听清楚每个字音)4、出示课件,自由读诗,判断六个多音字和一个变音字在诗中的正确读音。

5、指名判断读音后齐读。

6、自由读诗,并从诗中找出能集中表达诗人想回家的一个字。

(“还”字)7、你知道诗人是在什么地方写下这首诗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解题,板画)(过渡:诗人停船瓜洲,想念着离自己不远的家乡,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人的家乡在哪里?诗人又是怎样通过短短的四句诗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呢?)下面我们就通过理解诗句来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二、紧扣“还”字,披文入情,深入体会诗人思乡之情1、自由读诗,根据注释,四人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2、自由汇报:你学懂了什么?3、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引导学习:若A:学生汇报一、二句的诗意,师引导生从这两句诗句中找出有关的地名,并弄清它们的位置关系,指名一生上台在原有的长江图上贴画,并看着图示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问:从这两句诗句中你还体会到什么?(可提示:从“一水间”、“只”、“数重山”等词去体会)(板书:靠家近——很想还)若B:学生尝试解释第三句,并从“又”字体会诗人的感情。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第1篇】【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古诗。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

【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诗歌表达的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

【教具】课件、录音。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整体把握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诗──《泊船瓜洲》,通过预习大家知道了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北宋诗人王安石)2、简介王安石: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

宋神宗时,任宰相,推行新法,公务非常繁忙,经常东奔西走实行变革。

这首诗是他有一回坐着船沿着长江向西行驶的旅途中写的。

3、释题:从诗题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指点学生说说诗题的意思。

)二、初读古诗,把握主旨1、王安石泊船瓜洲时写下了怎样一首诗呢?读古诗三遍,注意读音。

2、指名读诗,互相正音:注:“间”应读“jiàn”。

3、正音后齐读全诗,想想诗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想回家的这一念头:(“还”字;点明:“还”字就是回家的意思。

)三、小组学习,扣住“还”字,披文入情,理解诗意(在学生交流回答的基础上,教师适时点拨,并作必要的讲解。

)哪一小组读懂了哪句?教师相机指点:1、学生交流一、二句:⑴找出地名,(点击出示:京口、瓜洲、钟山)搞清三者位置。

⑵重点理解:“间”和“数”。

京口和瓜洲一个在长江的南岸,一个在长江的北岸,被一条长江间隔开了,所以这儿应该读“ jiàn”。

例如:“间断”,还有“间隔、隔开”,在这儿就是“间隔”的意思。

⑶“钟山只隔数重山。

”“数:几”;“只:说明离家近。

”既然离家这样近,就应该回家去看看。

(板书:离家近──应该还)⑷指导朗读。

2、交流三、四句:⑴提示“绿”字的解释(吹绿、染绿)。

⑵从“又”字你能知道什么,体会到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离家时间很久了,特别想回家去看看。

)(引导学生合作板书:离家久──更该还)⑶在第4句的解释时,引导学生尝试加上语气词“啊”,把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表达出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

2、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文。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理解诗题1、复习过去学过的王安石所写的诗作,交流有关于王安石的资料。

尤其要引导学生交流关于王安石作为政治家方面的资料,帮助学生了解诗作的背景。

2、板书并齐读诗题,重点指导“泊”字读音。

3、引导学生思考诗题中写了几样东西,并让学生将找到的几样事物连起来说说,理解诗题意思。

4、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提问质疑。

二、初读古诗,自解诗意1、课件出示《泊船瓜洲》,让学生自读全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声音宏亮。

2、指名读诗,重点指导其中6个多音字的读法。

3、回顾过去学诗的方法,并指导学生运用那些方法自己理解诗句意思。

三、学习古诗,理解诗意1、理解前两句诗的意思,教师通过画图演示,理清瓜洲、长江与京口、钟山等地的位置关系,明确钟山是诗人的第二故乡。

2、结合诗意思考:诗人离家乡近还是远呢引导学生抓住“一水”“只隔”等词语,各抒己见。

3、从学生的辩论中,使他们逐步了解诗人的思乡心切。

4、教师结合资料介绍王安石在钟山的生活,启发学生认识到这里绝不仅仅是他的居住之地,而是见证诗人成长的地方以及他实现政治理想,挥洒青春和理想的地方……5、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前两句诗。

6、学生交流从后两句诗中读懂的内容。

7、引导学生抓住“绿”字,通过换词比较等方法,体会“绿”字一箭三雕的妙用。

8、透过最后两句诗,想象江南春天百草逐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之景。

文字本是有情物,引导学生想象诗人除了想到家乡美丽的春景,还想到了哪些人、哪些事。

9、教师渲染情境,读出思乡之情。

四、回归全诗,升华主题1、连起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2、综观全诗,引导学生找到诗眼“还”,发现每句诗与“还”之间的关系,离家近,应该还,思家切,却不能还,想想有什么问题要问诗人。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6泊船瓜洲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6泊船瓜洲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6泊船瓜洲教案【教材简析】《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节选四句,历代传诵,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

读罢这四句,我们仿佛看见一个身心憔悴的戍卒,冒着大雪,沿着泥泞的小路慢腾腾地走向画面深处,走向大雪浓重的远方。

只给我们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一声幽怨的叹息。

作为六年级的学生,要学这首两千多年前的古诗,也实在是难为他们。

他们的认知能力、人生阅历、情感态度等因素限制了对这首诗艺术品位的挖掘。

我所采取的办法就是老师作为一个组织者和管理者,引导学生自己读诗,自己质疑,自己解惑,自己品诗,自己悟诗,自己背诵,不强求学生能够多么深刻,只要对这首诗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就可以了。

二、回顾内容,谈话入题古诗《泊船瓜洲》让我们体会到了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的千般惆怅?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呢?三、初读古诗,整体感受1.读一读《秋思》和《长相思》,要求正确、流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弄清不懂的词。

2.指几名学生读,正音。

3.看看诗词题目,你发现了什么?4.同样的思乡之情,但表达却不相同。

和你的伙伴好好读诗,看看诗人们是怎么表达的?5.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选一首读。

四、品读诗句,领悟感情1.诗人那浓浓的乡情,藏在哪些诗句中呢:读,勾画。

2.指名答。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5.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惆怅满怀的感觉。

6.诗中诗人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7.小组内交流: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

8.引读“意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提示:头脑中想象情景)9.这一次又一次的想写信、封信、拆信的过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的挂念。

10.感情朗读。

11.王安石见月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

那么,纳兰性德又是如何将情藏于诗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吗?12.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3. 感受补充诗句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赏明月,明主题(一)出示月亮的,引出课题。

学生齐读诗题。

(二)说一说你是怎样学习古诗的?二、知诗人,解诗题(一)了解题目意思。

(二)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了解王安石。

三、诵全诗,解字句(一)初读古诗。

把诗读准确,读出节奏。

(二)学习前两行诗句。

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2.请你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3.诗句中出现了几个地名?(出示地理位置)4.钟山与诗人是什么关系?补充资料。

5.齐读这两句诗。

(三)学习后两句诗句。

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说一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四)读整首诗。

四、入诗境,悟诗情(一)感受“近”和“远”。

出示“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一”和“只”两个字让你感受到什么?那么“数”又让你感受到什么?作者这样写矛盾吗?为什么?(二)感受“绿”字。

1.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哪个字用得特别好?看到这个“绿”字,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2. 选一个字替换“绿”字,再读一读,比较哪一个字更好,为什么?(出示诗句填空:春风又()江南岸)3. 补充知识。

王安石选定这个“绿”字,其实也是希望他的改革有一定作用,帮助国家恢复经济。

(三)师生一起入情入境地朗读。

(四)循历史,铭月心1.其实,王安石在途经瓜州时还写过两首关于明月的古诗。

a.王安石第一次远离家乡,前途未卜,他望着明月,写下了这两句诗:为问扬州月,何时照我还。

b.王安石被贬,心情郁闷,他遥望明月,写下了两句诗:与公京口水云闲,问月何时照我还。

c.王安石又一次途经瓜州,赴京上任,他遥望明月,写下了这千古传诵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此时此刻,当王安石把这艘小船停泊在瓜洲,他不禁想起了家乡的亲人,想起了年迈的父母,想起了年幼的孩子,想起了故乡的山山水水。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古诗词诵读《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古诗词诵读《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古诗词诵读《泊船瓜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泊船瓜洲》,理解诗意,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能够理解诗中的意象,培养朗读和欣赏古诗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泊船瓜洲》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诗人在瓜洲泊船时所见所感。

2. 诗歌内容:诗中描绘了瓜洲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泊船瓜洲》,理解诗意,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诗中的意象,培养朗读和欣赏古诗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瓜洲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进入古诗的情境。

2. 朗读:学生齐读《泊船瓜洲》,注意停顿和语气,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理解诗意:教师逐句解读诗意,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4. 背诵: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尝试背诵《泊船瓜洲》。

5. 欣赏: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进一步欣赏古诗的美,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6. 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诗的朗读和欣赏方法。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泊船瓜洲》2. 诗歌背景:唐代诗人王之涣3. 诗歌内容:瓜洲景色、思乡之情4. 朗读与背诵:正确、流利、有感情5. 欣赏古诗:意象、情感七、作业设计1. 背诵《泊船瓜洲》。

2. 摘抄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并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引导他们发现古诗的美。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和欣赏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地感受和理解古诗。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整体上把握本组教材的主题内容、训练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泊船瓜洲》。

3.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理解诗词的大意及重点词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泊船瓜洲》。

诗句的意思。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借助明月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5、积累思乡的一些名句。

教学重点: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理解诗词的大意及重点词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借助明月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准备音乐《月之故乡》《思乡曲》及课件。

课前导学1、读三首古诗词,读准字音,遇到难读字多读几遍;读出节奏。

2、借助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画面,大概了解诗意,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细读,从哪些词语或者句子你能感受到作者的思乡?一、浏览单元导语,明确本单元的主题内容及训练重点。

二、情境导入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

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

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

首先,让我们走进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去感受他的乡愁。

二、出示古诗《泊船瓜洲》,初读古诗学生自读古诗,学习要求如下:1)读准字音,遇到多音字多读几遍;字正腔圆,读准节奏。

(间:jiān)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3)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你能感受到作者的思乡?4)诗人的思乡之情是通过什么表达的呢?三、学生自学。

1、生对照自学提纲自读自悟。

2、检查初读情况,指名读。

齐读。

3、四人学习小组交流3、4题。

四、再读,理解诗意1、此时此刻,诗人身在何处?(身在瓜洲)你是怎么知道的呢?(从诗题看出来的)2、生读诗题,理解诗题。

3、介绍王安石写诗背景。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与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与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2、使学生能说出诗句的意思,感受并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中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读懂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述的景象,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课件。

2、学生预习并了解诗人王安石的有关状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刚才的音乐好听吗?大家明白是什么曲子吗?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在我国的古代诗歌中,月亮一向是诗人们乐于描述和遐想的对象,据统计在《唐诗三百首》中写月亮的诗就占去了五分之一,多达60余首。

当然,宋代诗歌中也不乏佳作。

这些写月亮的诗歌或表达思乡之情;或抒发喜爱之意。

这天我们一齐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宋诗《泊船瓜洲》,看一看这首诗,抒发了王安石怎样的感情?(板书:泊船瓜洲)本节课的任务:(1)透过各种方式的读,然后背过这首诗。

(2)透过读和老师的讲解理解诗意,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温故而知新我们已经学过了许多有关描述月亮的诗,谁能给大家背几句?(1-2个同学)学生有可能背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张继《枫桥夜泊》、白居易《暮江吟》、刘禹锡《望洞庭》等。

(齐背)刚才大家背的这几首诗,有二个特点:1、它们都是写秋天的景象的(“疑视地上霜”,“月落乌啼霜满天”,“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湖光秋月两相和”。

)2、都有月亮,其中《静夜思》和《枫桥夜泊》是表达思乡之情的;《暮江吟》、《望洞庭》抒发对月亮的喜爱之意的。

那么,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到底是秋天的,还是春天的景?思乡的?还是表达喜爱之情的呢?下面让我们在读中来感悟吧。

三、读(读出层次)1、默读一遍,看一看诗中有什么不会的字和或不懂的问题,请用笔画出来。

(不动笔墨不读书)出示第一张幻灯片。

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
《古诗词背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背诵诗词。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把握诗意,背诵诗词。

2.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1.想象诗歌意境。

2.具有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导入,知诗人,奔主题。

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古代诗人多如繁星,而北宋王安石就是耀眼的一颗星,谁知道他的个人资料?【出示课件】(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字介甫,号半山。

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神宗时任宰相,实行变法,史称“王安石变法”。

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歌遒劲清新。

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

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

)今天我们共同走进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板书课题)【出示课件】
2.读课题,正音:泊(bó)、间(jiān)、数(shù)、重(chóng)、还(huán)
二、初读古诗。

理解:诗人的家乡在哪儿呢?默读古诗前两行,用“一”画出表示地点的名词,大胆猜一猜?
京口、瓜洲、钟山,结合注释这三个地点名词的地理位置是怎么样的?
理解:王安石出生于江西临川,小时候跟在南京做地方官的父亲长大,因此在钟山他度过了天真浪漫的童年时代和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被诗人看作是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

接下来,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

【出示课件】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读诗歌,要明白字里行间的意思,你对这首诗哪些地方不太明白呢?大家可以借助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进行理解。

【出示课件】这首诗的大意是: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

三、知诗情、悟诗境。

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那么熟悉,作者的第二故乡南京,属于我国的江南地区,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对这里都怀着深深的赞叹之情。

而人们都说这首《泊船瓜洲》里诗人最美的江南,聪明的你,觉得哪一句把江南写的美呢?(“春风又绿江南岸”)那你觉得哪个字,让你眼睛一亮呢?(“绿”)。

四、知背景,入诗境。

【出示课件】简介背景资料。

公元1042年王安石曾入朝做官,后升任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他一心想为天下苍生、黎民百姓谋福,他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变法,可因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所以遭到了朝廷内外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他们千方百计地排斥他、打击他,而当时的宋神宗也缺乏杀罚果断的能力,摇摆不定,最后皇帝对王安石失去了信任,
万般无奈之下,王安石只能辞官隐退,回到南京的家中寄情山水,一年后的春天,摇摆不定的皇帝又召他回京赴任,公元1075年,55岁的王安石又背上了沉重的行囊,拖着早已疲惫的身子从钟山出发去京赴任。

5. 读全诗,背全诗。

【出示课件】
五、板书设计
泊船瓜洲
一水间
京口————瓜洲
数重山写景
京口————钟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抒情
明月何时照我还
课后反思:
我想让学生从“绿”这个字中感受江南满眼新绿,一派生机的景色。

我也感觉学生对于作者多次换字的典故熟悉万分,没必要再进行换字练习。

然而我的想法错了,学生的体会不深刻,只有进行换字练习,他们才能体会作者用字的巧妙之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