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模糊的意义

合集下载

雾里看花 帘中窥美——论文学语言的模糊美

雾里看花 帘中窥美——论文学语言的模糊美
质 特 征 之 一 人 的 情 感 内容 是 最
论 文学语言 的模糊美
一 江 苏 省 丰县 中学
战国宋玉 在《 徒子好色 赋》 登
中 描 写 邻 家 之 子 时 写 道 :增 之 一 “
又 如 《 楼 梦 》 有 不 少 半 截 红 中 话 . 如第 三 十 四 回 . 宝 玉 被 打 就 在 后 。 钗 来 探 望 他 时 ,点 头 叹 道 : 宝 “
味 . 是 读 者 产 生 审 美 愉 悦 的 重 要 又
原 冈 但 不 等 同 于 思 想 上 的 “ 糊
涂 ” 而 是 给 人 一 种 朦 胧 美 , 语 言 . 是
艺术美的精灵。 剜
( 上接 第 2 4页 )
调 查 性 的 字 句 研 读 , 学 生 借 此 取 之 路 . 尝 试 创 造 课 堂 活 力 的 有 效 途 径 。当 然 。 是
美标 准来 体会琢磨 罗敷的美 那
她 究 竟 有 多 美 .肯 定 是 模 糊 的 难
分 .情 感 的模 糊 性 必 然 带 来 写 作
者 思 维 的模 糊 性 “ 只恐 双 溪 舴 蜢
以 回 答 模 糊 意 识 是 关 于 人 们 认 识 中 对 于 对 象 类 属 和性 质 的 不 确 定 的
不 必 把 完 整 的 j 面 、深 刻 的 意 境 田 j
传 递 的 意 思 ,就 要 进 行 再 创 造 。 选 择 某 一 个 或 几 个 答 案 来 判 定 . 《 福 》 的 鲁 四 老 爷 “ 恶— — 祝 中 可
静 静 地 泻 在 这 一 片 叶 子 和 花 上 薄 薄 的青 雾 浮 起 在 荷 塘 里 。叶 子
千个 哈姆雷特 ”
糊” 的谜 团 又 怎 能 用 某 一 种 或 几

对比语言学视野下的中外学术论文摘要中的模糊修辞

对比语言学视野下的中外学术论文摘要中的模糊修辞

对比语言学视野下的中外学术论文摘要中的模糊修辞通过对中外学术论文摘要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总结出模糊限制语在摘要语篇中的分布状况、语用功能和文体风格,以及中外学者在模糊限制语使用方面的异同和原因。

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摘要语篇中的模糊修辞,增强学术英语写作能力,为更好地开展ESP教学研究作出一些有益的尝试。

标签:中外学术论文摘要;模糊限制语;对比研究前言摘要,作为一种学术体裁,其主要功能是迅速而准确地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

因此,摘要以其内容的客观性和信息传递的精确性而著称。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科学探索的不确定性,摘要无法真正做到“准确”和“客观”,因此,一些模糊限制语便出现在摘要语篇之中。

模糊限制语是指“有意把事物弄得模模糊糊的词语”,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生成语义学家拉科夫于1972年在他的论文《语义标准和模糊概念逻辑的研究》中首次提出来的。

由于人们一贯关注学术语篇的准确客观性,因此忽视了学术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修辞作用,而对于摘要中模糊修辞的研究则更是少之又少。

为了深入理解摘要中模糊限制语的人际功能和语言特色,本文将通过对中外学术论文摘要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总结出模糊限制语在摘要语篇中的分布状况、语用功能和文体风格,以及中外学者在模糊限制语使用方面的异同和原因。

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摘要语篇中的模糊修辞,增强学术英语写作能力,为更好地开展ESP教学研究做出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Swales学派的IMRD结构作为分析语料中摘要宏观结构的参照,即学术论文摘要的宏观结构分为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四个语步。

对于模糊限制语的分析,本文将主要研究由Varttala划分的以下五类词汇形式的模糊限制语:认知情态动词模糊限制语、认知动词模糊限制语、认知副词模糊限制语、认知形容词模糊限制语以及认知名词模糊限制语。

二、结果与讨论(一)模糊限制语在中西方学者撰写的英文摘要各语步中的使用分析从模糊限制语在中西方学者撰写的英文摘要各语步中的使用频率来看,讨论语步模糊限制语的出现频率最高,其次是引言和结果语步,而方法语步中模糊限制语的密度最小。

学术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篇语用分析

学术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篇语用分析

第 1 8卷
第 4期
学 术 论 文 中模 糊 限 制 语 的 语 篇 语 用 分 析
黄 小 苹
( 江 师范大 学 外 国语学 院 , 江 金 华 浙 浙 3 10 ) 2 0 4

要 : 糊 限制 语对 学术 社会 意 识的构 建 是在语 篇层 次 而不 是语 法 层 次上 逐 步 实现 的。 因此 , 模 学术 英 语 教 学 不仅
Ke r s h g s c d m c i e lg ;c n tu t n;d s o r e a d p a ma c a ay i y wo d : e e ;a a e d i d oo y o r ci s o i c u s r g t n lss n i
1 .引 言
综 述 、2 事实 性真 理 的描 述 、 3 () ( )阐释 性 真 理 的提 出这 三 个
模 糊 限制 语 (e 艄 ) 指 有 意使 用 的不 明 朗 或模 糊 的 语 方 面探 讨学 术论 文语 篇 中模 糊 限制语 的语 用 功 能与 学术 社会 hd 是 言 表达 形 式 。它 们 不仅 可 以就话 语 的真 实程 度 或范 围对话 语 意 识 之 间 的 关 系 。 的内容 作 出修 正 , 而且 可 以表 明 说话 人 对 话 语 内 容所 作 的 直 接 主 观估 计 , 提 出客 观 根据 , 话 语作 出间 接 的评 估 。 尽 或 对 … 2 1 料性 真理 的综 述 .资 资料 性 真理 的 综述 主要 出 现 于论 文 的 引 言部 分 , 它几 乎
维普资讯
20 0 2年 7月
四川 外语学 院学 报
J un lo ih a nen t n l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u isU iest o ra fSc u nI trai a tde nv ri o y

模糊理论概述

模糊理论概述

模糊理论概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的事物,或多或少都具有模糊性和混淆不清的特性。

“模模糊糊”的概念,是最微妙且难以捉摸,但却又是常見最重要的,但在近代数学中却有了很清晰的定义。

但是所为“模糊”有两种含义,一是佛似关系、一是恍似关系。

模糊理论的观念在强调以模糊逻辑来描述现实生活中事物的等級,以弥补古典逻辑(二值逻辑)无法对不明确定义边界事物描述的缺点。

人类的自然語言在表达上具有很重的模糊性,难以“对或不对”、“好或不好”的二分法来完全描述真实的世界问题。

故模糊理论将模糊概念,以模糊集合的定义,将事件(event)属于这集合程度的归属函数(Membership grade),加以模糊定量化得到一归属度(Membership grade),来处理各种问题。

随着科学的发展,研究对象越加复杂,而复杂的东西难以精确化,这是一个突出的矛盾,也就是说复杂性越高,有意义的精确化能力越低,有意义性和精确性就变成两个互相排斥的特性。

而复杂性却意味着因素众多,以致使我们无法全部认真地去进行考察,而只抓住其中重要的部分,略去次要部分,但这有时会使本身明确的概念也会变得模糊起来,从而不得不采用“模糊的描述”。

1 模糊理论的产生1.1 模糊数学的背景精确数学是建立在经典集合论的基础之上,一个研究的对象对于某个给定的经典集合的关系要么是属于(记为“”),要么是不属于(记为“”),二者必居其一。

19世纪,由于英国数学家布尔(Bool)等人的研究,这种基于二值逻辑的绝对思维方法抽象后成为布尔代数,它的出现促使数理逻辑成为一门很有适用价值的学科,同时也成为计算机科学的基础。

但是,二值逻辑无法解决一些逻辑悖论,如著名的罗素(Russell)“理发师悖论”、“秃头悖论”、“克利特岛人说谎悖论”等等悖论问题。

传统数学所赖以存在的基石是普通集合论,是二值逻辑,而它是抛弃了事物的模糊性而抽象出来的,将人脑思维过程绝对化了,数学中普通集合描述的是“非此即彼”的清晰对象,而人脑还要识别那些“亦此亦彼”的模糊现象。

综述性学术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情况及其人际功能——以钱永健的论文《绿色荧光蛋白》为例

综述性学术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情况及其人际功能——以钱永健的论文《绿色荧光蛋白》为例
缓和语气 。模糊 限制语在 语言 的诸 多层 面如词 汇 、 短语 、 句
子等层面上都有所体 现。在词汇层 面上 主要 有表 达认识 的
情态 助动词 ,如 : a ,mg t cn ol ,w u ,so d 表 m y i , a ,cu h d o d hu ; l l 明可 能 性 的名 词 、 容 词 、 词 ,如 :poal,poal, 形 副 rbbe rbby
第2 3卷 第 4期 2009年 7月






Vo . 3 N0 4 12 . J 1 u .2 0 0 9
J OURNAL 0F CH ANGSHA UNI VERStY T
综述性学术论文中 模糊限制语的使用 情况及其人际功能
— —
以钱永健 的论 文《 绿色荧光蛋 白》 为例
地撰写综述性学术论文。

交际过程 中涉及到的不仅仅是论文撰写者和科研信息 , 有 还
交际的对象即读者 , 因为语言不仅具有表达讲话者 的思想 和 内心活动的功能 , 即概念功能 , 还具有表达讲 话者的身份 、 态
模糊 限 制语
模 糊限制语就是那些把 事物弄得模 模糊糊 或把那 些看 起来 比较模 糊的事物变得 比较清楚 的词语 , 它们可 以用来修
限制语 。变动 型模糊 限制语包括 程度变 动语 和范 围变 动
语 , 们可对原话语做 出某种程度的修正或对话语的变动 范 它 围作出界定或 限定 。缓 和型模糊 限制语 又可分 为直接 缓 和 语和间接缓 和语 , 前者直 接表达说话 人 的态 度和 主观猜 测。
后者用来引用第三方 的看法 , 间接表 明说话人 的态 度 , 同时
关键词 : 综述性 学术论 文; 模糊限制语 ; 际功能 人

模糊教学艺术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模糊教学艺术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模糊教学艺术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的巨大进步,另一方面也忽视、压抑了人的天性和情感,科学主义作为一种思潮,一种理论,使人们习惯于用精确的方法思考和推理,极力追求精确的明晰的方法,以获得事物的科学的逻辑美。

在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教学的精益求精,讲究教学方法的模式化和考试命题的标准化。

这些精确化的科学手段虽然解决了一些传统教学中的难题,但忽视和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情感。

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性的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的发展。

”如若在教学中注重模糊教学艺术的运用,就能弥补科学主义的不足。

脑科学研究表明,模糊机制可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相互渗透。

在教学过程中,也像一般审美体验那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相互渗透、统一中得到提高,不仅能使学生对教学艺术的模糊美进行有效的体验和把握,而且能帮助学生把握其深层的思想观念。

换言之,理性积淀在感性之中,理解溶化在想象和情感之中,不仅不影响教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反而能促进教学尽快实现向素质教育迈进的目标。

实践证明,模糊教学艺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和教育时机下,都能收到比用清晰的表达、明确的语言、严谨的推理等科学教学手段更优化的教学效果,更能激发学生审美想象力和学语文的兴趣。

《晋祠》是一篇文质优美的课文,教授此文时,如果打破常规教学方法,采取模糊教学艺术,将《晋祠》作为审美客体,引导学生进入对大自然旖旎风光和古代灿烂文化的审美过程,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的想象,这样不但潜移默化地增长了学生的知识,还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升华了学生的思想境界。

试想,如果老师对此文作纯理性思辩的讲授,按课文层次进行分层,或者为了所谓的严谨、精确,讲授中冷不防提问:“这一句是单句还是复句?”那么,一节完整的充满审美情趣的课堂教学将因此而被肢解得鸡零狗碎,生动的审美过程还有什么趣味呢?有些中外文学杰作之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无动于衷,是因为我们有些老师在教学中忽视了模糊教学艺术,片面地过分地追求所谓科学、严谨、精确之故。

模糊综合评价在学术研究中的意义

模糊综合评价在学术研究中的意义

模糊综合评价在学术研究中的意义一、模糊综合评价概述模糊综合评价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它通过将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评价过程,对评价对象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得出一个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结果。

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如经济、管理、环境、安全等。

二、学术研究中的模糊综合评价应用在学术研究中,模糊综合评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学术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新知识、推进科学进步,而评价学术研究的质量和成果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通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可以对学术研究的成果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1.学术论文的评价学术论文是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之一,对其进行评价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环节。

通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可以对学术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可以根据论文的研究内容、方法、结论、创新性、可读性等多个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各个指标进行量化评价,从而得出一个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结果。

2.科研项目的评估科研项目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载体,对其进行评估是推进科研工作的重要手段。

通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可以对科研项目的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实施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估。

在评估过程中,可以根据项目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团队等多个因素,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各个指标进行量化评估,从而得出一个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估结果。

三、模糊综合评价在学术研究中的意义1.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可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定性和定量因素,避免了单一评价指标的片面性和主观性。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各个指标进行量化评价,可以得出一个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结果,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2.促进学术研究的创新和发展通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可以对学术研究的成果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从而发现研究中的不足和缺陷,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模糊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模糊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模糊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近年来,模糊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模糊理论是一种基于概率和不确定性的数学模型,它可以很好地模拟教育中的实际情况,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学生和教师之间模糊知识及其应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表现。

语文教学中使用模糊理论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深入分析文本的能力及构建阅读思维的能力。

学生可以根据模糊理论进行模糊语言理解和模糊细节处理,从而有效达成文本理解。

模糊理论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拓展概念,进一步分析概念间的特点和联系,培养学生的假设性思维,帮助学生完成更复杂的文本分析。

模糊理论的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而且可以拓展学生的视角,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表现,从模糊理论出发,利用模糊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发挥,帮助学生掌握关键词和概念,从而更好地研究课文内容。

另外,模糊理论在语文教学中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文本分析相关的概念和方法。

模糊理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背景,更好地认识文学手法,进行文本把握,更快地完成文本分析,有效地揭示课文的内涵。

最后,模糊理论在语文教学中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文言语言学习。

针对文言文的学习,教师可以根据模糊理论的思想教授学生如何模糊理解文言文的句子和结构,以及如何灵活运用文言文中的基本表达方式,从而有效地掌握文言文的学习能力。

总之,模糊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促进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拓展视野、提高文本分析能力和文言语言学习能力,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表现。

同时,运用模糊理论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潜力。

模糊语义的概念及其作用

模糊语义的概念及其作用

模糊语义的概念及其作用摘要]日常交际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语言,模糊性是语言自身所固有的属性,本文从语义学的角度探究其语言的模糊性,分析了模糊语义在日常交际和公文写作中的功能以及它的文学价值。

[关键词]模糊语义;文学价值;作用模糊性是语言自身所固有的属性之一,是人们认识中关于对象类属边界和性态的不确定性在语言中的反映。

人类语言的模糊性在语音、语义、语法诸方面都有所体现,尤其是语义,模糊性更加突出。

波兰语言学家沙夫说过:“交际需要词语的模糊性,虽说这听起来很奇怪,但如果我们通过约定的方法完全消除了词语的模糊性,那么我们就会使我们的语言变得非常贫乏,就会使它的交际的和表达的作用受到如此的限制”,那么语言就无法真实地、生动地反映纷繁多变的客观世界,无法表达人类复杂的思想感情。

下面就分别讨论模糊语义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的必要性和独特作用。

模糊语义在日常交际中的必要性。

首先,在日常交际中,有时使用模糊语义并不会影响表达的准确性,反而用精确表达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或使听话人不好理解。

例如,古时媒婆在给人介绍对象描述姑娘的长相时说:“大大的眼睛,弯弯的眉,深深的酒窝,小小的嘴。

”其中“大大、弯弯、深深、小小”这些形容词都是模糊的,却也恰当地把一姑娘的长相描述得精致、讨人喜爱。

试想,如果用精确的语言把眼睛“大”到什么程度,眉毛“弯”到什么角度,酒窝“深”到几毫米,嘴“小”到几厘米都描述出来,反而美感全无。

并且听话者并不需要这样精确的信息,模糊的语言已经满足了交际双方的需要,达到了交流的目的。

其次,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要求快而省,为此必须借助于语义模糊的语言,这样就能用“寥寥数语”把意思表达得很清楚。

例如,你向别人炫耀你的一次旅行:“住的是高档酒店,坐的是豪华游艇,吃的是丰盛晚餐。

”“高档、豪华、丰盛”都是语义模糊的词语,没有过多具体的描述,但也成功地传递了你想表达的信息,也使听话者有空间去想象这些模糊概念。

模糊语义的文学价值。

论语言模糊性的哲学意义

论语言模糊性的哲学意义

论语言模糊性的哲学意义作者:张勇来源:《文教资料》2011年第26期摘要:模糊是人类认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反映了人类思维的某些局限性。

语言模糊性主要指语义范畴的边界不确定性,是思维模糊的语言体现。

了解语言模糊性的本质具有完善思维、深化认知、提升审美等重大哲学意义。

关键词:模糊语言语言模糊性哲学意义一、模糊语言综述对模糊的思考源于“麦堆”悖论,即如果N粒麦子形成麦堆,那么N-1粒麦子同样会形成麦堆,最终推出0粒麦子形成麦堆。

显然,这是违背常理的。

但我们又不能否定这一命题。

问题关键是不确定质变究竟发生在哪一点上。

模糊语言主要指语义范畴的边界不确定性,或者说概念的外延不确定性。

例如,“红色”这一概念虽然内涵明确,但确实存在一些颜色,我们不能肯定它是红色还是非红,尤其是在明显的红色与其相邻色之间的过渡色。

其实不仅是颜色词具有模糊性,任何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模糊。

模糊性是所有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

因为词就是概念的符号具体化,而概念的形成必定涉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分类。

类别的划分就必定与人的认知工具、认知需要、认知目的、认知参照物、价值取向及审美情趣密切相关。

我认为,模糊现象反映了人类逻辑思维的局限。

认知世界不能仅靠真值二元论,不能完全依赖概念、判断、推理这一逻辑分析思维。

二、语言模糊性的哲学意义1.完善思维人类的思维本质上有逻辑分析和直觉顿悟两大类。

西方人擅长逻辑分析,将认知对象进行以概念的形式进行切分,对每一个概念给出明确的定义,然后找出概念间的联系,形成判断,从而进行推理,发展知识。

中国人自古以直觉顿悟为主,对认知对象的理解不是建立在分析和综合基础上,而是将认知对象作为一个整体,并与其他认知对象进行联系,在感觉差异中寻找共同本质,从整体上把握认知对象。

这两种思维方式各有利弊,逻辑分析有助于认知对象的定量分析,直觉顿悟有助于认知对象的定性分析。

逻辑分析适合普罗大众,直觉顿悟适合少数精英。

模糊的出现是概念化认知的必然,是逻辑思维方式不可避免的现象,其根本解决方法应借助直觉顿悟,将两者思维有机结合。

论文初稿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论文初稿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论文初稿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引言1. 研究背景不明确:引言部分没有清晰地描述当前研究领域的问题和研究现状,缺乏对相关文献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总结。

2. 目标和意义模糊:未明确指出研究目标和希望实现的科学或实践意义,需要更加明确地表述。

二、理论框架1. 缺乏深度论证:对所选择的理论框架进行简单叙述,未进行充分深入的讨论,并未提及相关理论在当前领域中的应用和局限性。

2. 文献综述不足够:理论框架部分未能详细介绍前人已有的核心研究成果以及该领域内存在的争议点和未解决问题。

三、方法与数据1. 方法描述不清晰:对所采用的方法及其原理说明不够充分,缺乏图示等可视化材料支撑,无法让读者完全理解你采用了哪些步骤来进行实验或调查。

2. 数据来源不准确:没有明确列举具体获得数据的途径,并且对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过程缺乏详细描述,无法确保数据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四、结果与讨论1. 结果陈述不够严谨:在结果部分,只进行了简单描述,未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撑,并缺少有关所获得结果的详细解读以及与现有理论分析进行对比。

2. 讨论内容过于肤浅:对实验结果的讨论仅限于表面现象,没有深入挖掘实验结果背后的深层原因,并与相关研究进行充分比较和补充。

五、结论与展望1. 结论不够明确:结论部分只是简单总结了你所做的工作,并没有提出具体结论。

也未能明确指出该研究的局限性或需要进一步改进研究方向。

2. 展望内容过于泛泛:只是简单地提到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但并没有给出明确计划或建议,无法为后续研究提供有效借鉴。

改进措施:一、引言1. 需要重新梳理引言部分的内容,明确研究问题并描述相关领域内已有研究成果和存在的局限性,以突出本研究的重要性和创新点。

2. 引言部分还应包括清晰明确的研究目标,并解释该研究对学术领域和实践的贡献。

二、理论框架1. 应加强对所选理论框架的深度论证,包括优势、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并举例说明其在相关领域内的应用情况。

2. 需要进一步完善文献综述部分,回顾前人已有成果,并分析存在的争议及未解决问题,以凸显本研究的原创性和创新性。

议论文概念界定

议论文概念界定
▪ 这些词语有的本身就存在多重含义,而在不 同的学科、人群、语境中,人们对同一个概 念的理解也存在许多差异。但是,在一篇议 论文中,一个概念一般只能表达一个确切的 含义。因此,在议论文写作中,先要对核心 概念作必要的界定。
精选课件
3
球王贝利踢进第一千个球时,记者问他:哪 一 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 “下一个。”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写一篇议论文,表明 你的态度、思考或建议,并提出解决此事的具体办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准角度,确定立意,完成 写作任务,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审题四境界
料的“(话一非《题、内利孙第涵不子一。境动兵—,法—非·火对得攻“不》必用备),知识非”危的不挖战掘。,”即还原材 “利者,义之和也。”(《易》)
精选课件
22
佳作片段
忙乃心亡。日日在繁忙中度日的现代人 ,可曾停下来想一想,现在自己的心是不 是亡了?而心亡究竟意味着什么?
心亡就是我们的心智失去了功能,例如 敏锐的洞察力、清晰的分辨力、理智的判 断力不起作用了,如同盲人一般,搞不清 自己的方位,认不清前进的方向。
“说文解字”法
精选课件
23
任性
第四圈层“核心价值”——考查和引导要求学生能 够在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和素质养成的过程中,逐步形 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这也体现了高考所承载的“坚持 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 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
审题四境界
二、第二境——对“关键能力”的检测,即升级处 理材料的话题内涵。
“不满”:A.不甘心停留在……水平上 B.痛恨、否定
“现状”:A.已达到水平,已取得成绩 B.当时的社会
现实
精选课件
7
“知识就是力量”

模糊空间的研究及对现代启示

模糊空间的研究及对现代启示

四、总结模糊空间的优势和不足, 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四、总结模糊空间的优势和不足,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模糊空间作为一种处理不确定性和不精确性的有效工具,已经在许多领域取 得了成功应用。然而,它仍然存在一些优势和不足。
四、总结模糊空间的优势和不足,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优势:
1、能够处理不确定性和不精确 性问题;
3、如何将模糊空间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 究。
2、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
未来研究方向:
1、完善和发展模糊空间的基础 理论和方法;
2、研究针对具体问题的模糊空 间建模、算法和应用技术;
2、研究针对具体问题的模糊空间建模、算法和应用技术;
3、将模糊空间的理念和方法拓展到更多领域,如人文社会、生态环境等;
二、模糊空间在现代启示下的应用价值与意义
最后,模糊空间的研究和发展将推动相关学科的进步和发展,为人类社会的 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三、模糊空间研究的主要方法和 技术
三、模糊空间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技术
目前,模糊空间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技术包括:
三、模糊空间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技术
1、模糊集合理论:该理论是模糊数学的基础,通过引入模糊集合的概念,来 描述模糊性。在此理论框架下,元素对集合的隶属程度可以是一个区间值,而不 仅仅是二值(0或1)。
一、模糊空间的概念及其研究现 状
一、模糊空间的概念及其研究现状
模糊空间是指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精确性的空间,其中包含了许多复杂的因素 和关系。这种空间往往没有明确的边界和规则,需要人们运用综合的思维和判断 来理解和应对。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数学等学科的 发展,模糊空间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新闻学模糊概念的作用

新闻学模糊概念的作用

新闻学模糊概念的作用自古以来,新闻就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

然而,由于新闻来源的多样性和信息流量的巨大增长,人们在获取新闻时往往会遇到模糊概念的问题。

模糊概念是指含糊、不确定或暧昧的概念。

在新闻报道中,模糊概念的存在往往会对新闻的传播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而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通过对模糊概念的研究,能够有效地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和质量。

首先,新闻学对于模糊概念的研究可以使新闻传播更加有效。

新闻报道的目的是为了传达信息,而信息的传达必须要求明确、准确和简洁。

然而,在新闻报道中,有些信息可能存在模糊性。

如果报道者不加以研究和分析,就会导致信息传递不明确、不准确,甚至引起歧义。

因此,新闻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报道者准确理解模糊概念,消除不确定因素,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其次,新闻学对于模糊概念的研究可以提高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模糊概念可能导致新闻报道存在信息缺失甚至错误。

这也给新闻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靠性。

新闻学对于模糊概念的研究可以帮助新闻报道者更好地了解新闻背景、深度分析和解释模糊的概念,从而使报道更加准确、有信度和权威。

第三,新闻学对于模糊概念的研究可以提高读者的新闻阅读体验。

新闻报道中存在模糊概念不可避免,如果新闻报道者能够对模糊概念进行解释和阐述,使报道更加清晰和易于理解,就可以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和理解新闻的能力。

此外,新闻报道者还可以通过新闻学的研究掌握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新闻报道的文采和吸引力,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

最后,新闻学对于模糊概念的研究可以增加新闻报道对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深度分析。

模糊概念一般都涉及到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因此对于模糊概念的研究,可以使新闻报道者更深入地了解新闻背后的深层次含义,加深对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新闻学对于模糊概念的研究对于新闻传播的效果和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新闻报道者需要深入研究模糊概念,了解其背后的深层次含义,从而确保新闻报道的准确、可靠和权威。

模糊理论在创新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的论文

模糊理论在创新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的论文

模糊理论在创新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的论文所谓“模糊”,指的是客观事物(包括人们的思维与语言)的不稳定、不确定、不清晰。

通常,人们的认知就有一定的模糊性。

学生的学习亦然。

学生的学习对象,既有精确的一面,也有模糊的一面。

在一定的条件下,学生能够大致地把握住学习的对象,如果他们学会对材料的“模糊处理”,就能够更加快速而有效地抓住事物的本质,从整体上、宏观上认识事物。

从创新教学的特点来说,作文本身就是一种模糊集合,充满着大量反映事物的模糊性语言。

如果教师利用模糊语言在作文中的功能去引导学生作文,不失为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种卓有成效的途径。

几年来,笔者借鉴模糊理论改进作文教法,指导作文学法,在调动学生作文兴趣、开发学生创新思维与加快学生学习节奏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

讲述模糊语言的功能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在作文教学中,经常利用阅读教学的范文课,或者作文知识专题课,向学生讲述模糊语言在作文中的功能,可以大大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

一、描写人物肖像方面《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李小二向林冲介绍“东京来的尴尬人”,作者是这样描写的:“五短身材,白净面皮,没甚髭须,约三十余岁。

”句中“五短”、“白净”、“没甚”与“约”、“余”,都是一种模糊语言。

我先让学生试把这些模糊词改写为精确语言,精确到最大限度。

一位学生这样写道:身高5尺1寸5分,腰围2尺2寸5分,体重119斤12两5钱。

脸皮白得像雪一般。

嘴上面的胡子有69根,下面的须有92根。

年纪34岁1个月零8天。

这段文字够精确的了。

但这些精确语言,并未能起到模糊语言所起的作用。

因为,人在外貌上的差异是不能从体重几两几钱之差或者几月几天之异去区别的。

假设李小二用改写的文字去向林冲介绍,可以肯定,林冲是不可能一下子判断出那人是谁的。

而原著那段文字,却使林冲一听便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这正是陆虞侯……”作者在描写人物肖像时,只抓住人物的基本特征,用模糊语言作了大体的勾勒,通过李小二之口说出来,反而起到了准确的表达作用。

硕士学位论文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硕士学位论文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硕士学位论文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向若芝【摘要】硕士学位论文在研究生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各高校对硕士学位论文的评价存在着指标的模糊性等缺陷;前人的研究中,给定权重时,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定法忽略了人判断的模糊性,针对这一问题选择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给出权重,有效地改善了专家的判断模糊性;这里将F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对毕业生的学位论文进行了实证分析.【期刊名称】《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31)007【总页数】4页(P30-33)【关键词】模糊综合评价;模糊层次分析;指标【作者】向若芝【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数学学院,重庆4013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24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已引起各高校的高度重视.而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这就突出了学位论文评价的重要性.但学位论文的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其评价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相关影响的因素.目前的论文评价中存在如何从定性走向定量评价的问题.为了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价学位论文,这里通过模糊数学的方法以综合模型的方式来评价硕士论文.在这方面前人已有所研究,在处理权重的时候大都用专家评定法或层次分析法这些常用方法,忽略了人的判断模糊性,此处选用了模糊层次分析法,巧妙地避开了这一缺陷.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是由指标体系、权重体系、综合评判的评价集构成.1.1 指标体系的确定[1]为能够更全面客观地评价硕士学位论文,经专家评定选出实用价值、前沿性、理论水平、文献综述、知识的应用、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写作能力、基础知识、论述水平、英文水平等评价指标,考虑相关性等因素,用多元回归分析精简后剩下实用价值、前沿性、基础知识、知识用、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写作能力7个指标.综合各个专家建议,选评价集为V={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2].1.2 收集模糊评价信息为更全面、准确地评价硕士学位论文,在此收集专业人士对论文质量的评价信息,设计了一份简易的学位论文质量调查表,并选择对硕士学位论文有一定客观、准确认识的不同的人,分别对调查表中的各指标做出等级评定.在例中,分别选择4名校内教师,4名校外教师,2名领导一共10名专业人士对随机选取的一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各级指标作出等级评价.然后收集调查表,统计10张调查表.其中实用价值这行后面的数据分别表示:4名校内教师对所选论文的实用价值评价为优秀的有1人,良好的有2人,及格的有1人,不及格的没有;4名校外教师对所选论文的实用价值评价为优秀的没有,评价为良好的有2人,评价为及格的有2人,评价为不及格的没有;2名领导对所选论文的实用价值评价为优秀的有1人,评价为良好的有1人.其余依此类推.由此得到表1.表1 指标体系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校内教师评价(4名)校外教师评价(4名)领导评价(2名)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论文质量(u)选题(u1)知识(u2)能力(u3)实用价值(u11)121002201100前沿性(u12)022*********基础知识(u21)211013000110知识的应用(u22)112002110110科研能力(u31)021*********创新能力(u32)103001210110写作能力(u33)1201111102001.3 指标权重的确定在确定权重的过程中,考虑人判断的模糊性,选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3].首先请3名调研员对二级指标成组(按选题(u1)、知识(u2)、能力(u3)分为3组)进行比较,各自得到一个模糊数.如(0.6 1 1.5)是所请调研员一对选题(u1)中的实用价值(u11)和前沿性(u12)比较得到的三角模糊数.中u11、u12比较各自得到一个模糊数构成如表2的模糊矩阵:表2 三角模糊数矩阵u11u12u11(1 1 1)(0.6 1 1.5)(0.4 1.5 2)(0.67 11.33)u12(0.67 1 1.67)(0.5 0.672.5)(0.75 1 1.5)(1 1 1)表3 处理后的模糊矩阵u11u12u11(1 1 1)(0.56 1.17 1.61)u12(0.64 0.89 1.89)(1 1 1)接下来将3个模糊数用求算术平均的方法整合成一个数[4],即得到表3,再通过去模糊化和归一化,最终得u11,u12的权重分别为0.94,0.06.同理可得各指标的权重分别为u21的权重为0.6,u22的权重为0.4,u31的权重为0.2,u32的权重是0.4,u33的权重是0.4,u1的权重为0.2,u2的权重为0.35,u3的权重为0.45.据校内教师、校外教师及领导对论文质量的影响程度不同,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得校内教师的权重为0.45,校外教师的权重为0.35,领导的权重为0.2.2 模糊综合评价用w代表校内教师,x代表校外教师,y代表领导.2.1 求专家的模糊综合评价首先看校内教师对选题(u1)的评价情况.由表1中4名校内教师对u11,u12评定等级情况,可写出如下评价矩阵接下来看校内教师对u1的模糊评价.这里记u的权重为A,ui的权重为Ai(i=1,2,3).由表2的内容知的权重为用矩阵乘法计算得校内教师对u1的模糊评价B1,w:类似地有校内教师对u2、u3的模糊评价求校内教师对学位论文质量u的模糊评价,由表1知又由表2的内容知,u的权重为用矩阵乘法计算得小数点保留两位得同理可得校外教师对学位论文质量u的模糊评价归一化后得领导对学位论文质量u的模糊评价归一化后得2.2 求3类人员对学位论文质量的综合评价将Bw,Bx,By构成学位论文评价矩阵:由表2的内容可知校内教师、校外教师及领导对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权重集为由此可得3类人员对学位论文的模糊综合评价为归一化处理后结果为即3类人员对这篇学位论文质量总的模糊综合评价为24%的程度为优秀,38%的程度为良好,30%的程度为及格,8%的程度为不及格.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说明该论文的质量属于良好[5].以上通过模糊数学的方法以综合模型的方式评价硕士论文,实现了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化,在给定指标权重的时候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较层次分析法而言,这种方法有效地避开了专家的判断模糊性.这样得到的评价结果更有借鉴意义.【相关文献】[1] 杜栋,庞庆华,吴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 韩主君,汪培庄. 应用模糊数学[ M].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1998[3] 王战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技术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 安静.本科生毕业论文模糊评价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2,25(6):72-75[5] 雷亚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模糊综合评价法[J].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3,23(3):331-334。

模糊数学在毕业论文评定中的应用 毕业论文

模糊数学在毕业论文评定中的应用  毕业论文

模糊数学在毕业论文评定中的应用毕业论文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模糊数学理论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模糊数学理论的特点是,它可以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信息,有效地解决问题。

本文从模糊集合、模糊关系、模糊逻辑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在毕业论文评定中的应用,其中涉及到的所有要素都是不确定的或模糊的。

通过对毕业论文的评定,发现模糊数学能够很好地解决评定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提高了评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模糊数学;毕业论文;评定;不确定性;模糊性一、背景介绍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指在本科或研究生阶段为了完成学业而写的一篇较为完整的学术性论文。

毕业论文的评定是学院或学校授予学位的重要环节之一。

传统的评定方法通常是根据规定的评价指标进行量化评定,最终将结果汇总得出评价结果。

然而,在实际评定过程中,评价指标的权重往往并不确定,评价标准也可能存在模糊性。

而模糊数学理论具有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信息的能力,因此可以很好地应用于毕业论文评定中。

二、模糊数学理论简介2.1 模糊集合模糊集合是指那些元素不必完全满足集合定义中的所有特征,而是只需满足一个程度上的特征即可被包含在集合中的一类集合。

模糊集合可以通过隶属函数来描述,该函数用于描述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2.2 模糊关系模糊关系是一种反映元素之间关系的数学对象。

它与传统的关系不同之处在于,它允许元素之间的关系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一种程度上的关系。

2.3 模糊逻辑模糊逻辑是一种能够处理模糊性信息的逻辑。

与传统的逻辑不同,模糊逻辑可以允许命题的真假度不是只有两种取值(真或假),而是在0到1这个区间上取值。

因此,对于那些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或模糊性的情况,模糊数学可以提供更为准确有效的处理方法。

三、模糊数学在毕业论文评定中的应用在毕业论文评定中,模糊数学可以应用于多个方面,其中包括:3.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是毕业论文评定中的一个关键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 者 篱 介 : 玉 敏 (9 1 , , 族 , 宁 鞍 山 市 人 , 师 。研 究 方 向 : 美语 言 文 学 及 翻 译 。 刘 16 一)女 汉 辽 讲 英 周 方 珠 (90一)男 , 族 , 徽 合 肥 人 , 授 。研 究 方 向 : 美 语 言 文 学及 翻 译 。 15 , 汉 安 教 英
的推移, 社会的变迁, 读者群体的构成也会不断变化 , 读者的 加以具体化” 的任务应由读者去完成 , 译者不应越俎代庖。
期待视野也会相应地变化, 而作品则是不变的。不变的作品
空间可言。
文学的模糊性决定了读者的期待视野是个变量而非常 笔者曾在研究生班作为试验 : 要求学生将马致远的散曲
意象具有模糊性 : 几枝枯藤, 多少昏鸦, 是独木桥, 还是石拱
译文 ②
A t n huh u m ogt u T s
o1 ie l re, 啪 a uk. 7 v ,odt n e aD td s d e sra rn ig c t gs g ,t m u nn ,ot e , e a A cetra w s id,l n珊I, n in od, et n w e a g T e81w s r h 11 et i 1 e  ̄
的作用在于为读者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问。翻译理论认为原作与译作为其各 自 约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应该是相
同的, 但事实远非如此。本文从接受芙学的角度论述 了文学翻译为其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应最大限度地接近或
等同于原作为其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 关键词: 文学模糊; i 不确定性; t译; 想象空间 中圈分类号: 0 I6 l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4( 0)5 1 - 1 22 32 20- 1 0 0 6 0 003
笔者认为, 模糊是文艺作品, 尤其是优秀作品的基本属 为后者, 他同样也应为其译作的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从理 性。文艺作品的模糊性通常表现为: 意象空白,iae pe) 论上讲 , ( g ¥ e m a 原作为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和译作为读者留下的想
意义不确定 性 (e ai ik叫n y 和 召唤结 构 (ai 象空间应该是相同的。但事实远非如此, s nc n t i ) m t ‘ mc clg l n 这是原作和译语在
余, 历朝才子对其意蕴曾纷纷揣度, 可至今仍莫衷一是。之 传> 在文革期间和现在读起来, 对其内涵的领悟, 纵然是一位 也会有很大的差异。一部伟大作品的内涵只有经过历 所以如此, 是其模糊性使然。这里所说的模糊性不是空洞与 读者 , 空虚, 也不是虚无漂渺 , 而是意象中蕴含的潜在性和无限性。 时性和共时性的解读, 才能在不断延续的接受链条中逐渐被 它对读者提供的想象空间是开放性的, 无止境的。随着时间 读者所发掘。基于上述分析 , 笔者认为,对文本中的来定性 “
收 一 时 闫 :0 一0 —2 2吆 5 4源自lO l 维普资讯
同的散文和译文根本没有。是要求太高, ; 不然 是学生水平
参差不齐, 也不尽然。实为原作( 见下文 ) 文学模糊性所致。 原作的意义不确定性并不突出, 但却留下诸多意象空白和召 唤结构。。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 、流水”。 、人家” 等
如果缺乏模糊性 , 则势必使作品一览无余, 而读者也无想象 量 。
译者, 原作品的读者 , 同时也是译作的作者 。作为前者, < 天净沙 . 秋思> 首先改写成 1 5 0字左右的散文, 然后再将 自
他可以在原作为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里 自由的驰骋。但作 己的散文译成英文。结果发现在 9 个学生的作品中, 完全相
suu ) 具体化> tc r 。< r te 中所言及的未定性实则为文学模糊的第 文化语言上的差异所致。文学作品的译者, 尤其是诗歌的译 二种表现形式。接受美学认为,一部文学作品, “ 并不是一个 者往往试图释疑原作的模糊性 , 其结果使原本深邃的意境荡 自身独立, 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容 然无存, 译作一目了然, 读起来味同嚼蜡。笔者认为, 译者应 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 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 当明确自己的角色和作用 : 作为原作的读者, 他有权在原作 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 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 留下的想象空间里任凭想象的羽翼 自由地搏击; 但作为译作 映, 使文本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 出来 , 成为一当代的存 的作者, 他不应该, 也无权侵 占( 如果可 以避免的话) 译作读 “ 在。( ”姚斯, 8: ) 1 42 大凡优秀的作品都具言外之意, 9 6 象外之 者的想象空间。法国象征派诗人瓦莱里说过 :我诗歌中的
” 旨, 弦外之音和景外之情 , 其全部 内涵不会也不可能为其一 意义是读者赋予的。不同的读者赋予同一部优秀的作品不
时代的读者所穷尽。李商隐的一首< 锦瑟> 曾使无数文人骚 同的意义, 即使是同一位读者在不 同的时代 , 不同的环境下
客为倾倒 , 凡喜诗者无不争相吟诵。此诗问世至今已千年有 解读同一部作品, 也会对其赋予不同意义。同是一部< 水浒
桥, 又有几户人家均是未知数;枯藤” 老树” 。 和。 的空间距离
如何,老树” 昏鸦” 。 和。 是何种关系,小桥流水” 人家” 。 和。 又
A d n whb ai e tth &y8 de n e i r k g a t k’ eg o t e n h ra e ( .yl ih 乜 CI B c) i r
维普资讯
山东外语 教学 2O O2年第 5期( 总第 9 0期
论 文 学 模 糊 的 意 义
刘 玉敏 一周 方 珠
( 北 煤 炭 师 范 学 院 , 截 淮 北 25o ) 淮 安 3o o
摘要 : 模糊是文学作品的基本属性。文学模糊具体表现为: 语义的不确定性, 雾中观花的意象和召唤结构。模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