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凝土结构建筑抗震设计
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原理沈蒲生第5版
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原理沈蒲生第5版1. 引言在建筑工程中,抗震设计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原理是为了保证建筑物在地震时能够承受较大地震力而制定的一系列设计准则和原则。
沈蒲生的《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原理》一书是该领域的经典著作,本文将对该书的第5版进行深入的探讨,从多个方面阐述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原理的核心思想。
2. 评估与总结2.1 深度评估沈蒲生的《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原理》第5版基于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深入介绍了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该书围绕抗震设计的核心思想,从地震力的基本概念、力学性能参数、结构抗震设计的原则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通过对混凝土材料性质、结构构件受力机理以及结构地震反应的研究,读者可以全面了解混凝土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性能与行为。
2.2 广度评估《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原理》第5版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地震力的引入、地震效应分析、结构的塑性设计和计算方法等。
该书还包括了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准则、设计阶段和设计方法等内容。
这样的广度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各个环节,并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设计中的应用。
3. 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原理3.1 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核心思想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控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和变形,保证结构在地震中具有足够的延性和抗震性能。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设计中需要合理配置结构的刚度和强度,采用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确保结构的整体安全性和可靠性。
3.2 地震力的引入与分析地震力的引入是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
地震力的计算通常采用地震动力学分析方法和静力分析方法。
地震动力学分析方法要求对地震波的特性进行分析,考虑结构的振动特性和地震作用方式,从而得出结构的地震反应。
而静力分析方法则是根据结构承受的等效静力,计算结构的地震反应。
3.3 结构的塑性设计和计算方法塑性设计是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震设计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震设计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在地震频繁的地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尤为重要。
而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其抗震设计对于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纵向抗震设计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中,纵向抗震设计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其目的是通过合理设置竖向钢筋和钢筋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来增强结构的刚度和延性。
在地震发生时,通过增加结构的刚度和延性可以有效减少结构的位移和应力,从而减小地震的破坏程度。
纵向抗震设计的重点是确定合适的钢筋直径和间距,并遵守规范中的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结构的荷载和地震力,并根据地震烈度和设计级别进行合理的布置,以确保结构在地震中能够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
二、横向抗震设计除了纵向抗震设计外,横向抗震设计也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中的重要部分。
横向抗震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增加结构的刚度和强度来抵抗地震力的作用。
常见的横向抗震设计方法包括设置剪力墙、剪力框架和剪力楼板等。
剪力墙是一种竖向设置的墙体结构,其作用是通过承担水平剪力来减小地震力对结构产生的影响。
剪力墙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结构的高度、布局和开孔等因素,并按照规范的要求确定墙体的尺寸和钢筋配筋。
剪力框架是由钢筋混凝土梁柱组成的一种结构形式,其特点是刚度大、延性好。
在剪力框架的设计中,需要合理确定梁柱的尺寸和钢筋配筋,以满足结构的抗震要求。
剪力楼板是一种水平设置的楼板结构,其作用是通过承担水平剪力来增强结构的抗震性能。
在剪力楼板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楼板的厚度、间距和钢筋配筋等因素,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布置。
三、墙柱结构设计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中,墙柱结构的设计也非常重要。
墙柱结构是指通过设置钢筋混凝土墙体和柱子来增加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从而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在墙柱结构的设计中,需要合理确定墙柱的尺寸和钢筋配筋,并考虑到结构的布局和开孔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根据地震烈度和设计级别进行合理的布置,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摘要】地震是一种严重破坏建筑物的自然灾害,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对国内外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现状的了解,可以看出其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
正文部分包括了地震作用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影响、抗震能力评估方法、抗震设计原则和方法,以及抗震设计的具体应用。
结论部分强调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性、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
综合观点认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在确保建筑物和人员安全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其持续发展和应用将为抗震工程领域带来更多的进步和贡献。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地震作用、抗震能力评估、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应用、重要性、发展趋势、应用价值。
1. 引言1.1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性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日益凸显。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其破坏力巨大,给建筑物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目前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的结构形式,而抗震设计则是保证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工程措施,可以使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保持相对完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城市是人口聚集、财富集中的地方,地震灾害对城市的影响是巨大的。
对城市中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进行抗震设计,可以减轻地震灾害对城市造成的损失,保障城市的发展和稳定。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只有重视抗震设计,科学设计,才能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2 国内外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现状1. 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各国在此领域的研究成果涵盖了材料、构造、设计理论等方面,通过对结构性能、地震作用、抗震设计原则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不断完善和提升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
浅谈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
浅谈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高层混凝土建筑是现代城市中常见的建筑类型,其结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对于保障建筑安全至关重要。
在面对地震等自然灾害时,高层混凝土建筑的抗震设计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将从混凝土的性能、高层建筑的结构和抗震设计三个方面,浅谈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
一、混凝土的性能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碎石等材料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其性能对于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混凝土的抗压性能是其最重要的性能之一。
高强度的混凝土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从而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更好地保持建筑的结构稳定。
混凝土的延性也是影响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
延性较好的混凝土在地震时能够有一定程度的变形能力,减小震后的破坏程度。
混凝土的粘结性能、疲劳性能等也对抗震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在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混凝土的这些性能,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以及加强材料。
二、高层建筑的结构高层建筑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这两种结构在抗震设计中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要求。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梁柱结构和框架结构是较为常见的结构形式。
在地震发生时,梁柱结构能够承受较大的竖向荷载,同时框架结构由于其较大的剪力承载能力,也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而对于钢结构来说,其轻质高强的特性使得其在地震中有较好的变形能力和减震能力,因此在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而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建筑的整体平衡性、稳定性、刚度和延性等,以及对于在地震发生时的减震、隔震等措施的合理设计,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三、抗震设计在高层混凝土建筑的抗震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建筑的结构设计以及具体的抗震措施。
在材料的选择上,需要选择抗压、抗拉、延性等性能较好的混凝土材料,比如高强度混凝土、高延性混凝土等。
在混凝土的配筋上,需要根据不同部位的受力情况进行合理的配置,保证建筑结构在地震发生时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
在结构设计上,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的整体平衡性、稳定性和延性,采用适当的构造形式,合理布置构件,增加抗震性能。
探究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
探究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前言:随着高层建筑工程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于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地震影响因素十分复杂,是一种不能预见的外部作用。
在实际工作当中,想要对于建筑的抗震性进行精确的计算有很大的难度。
因此,在设计高层建筑时,应重返考虑高层建筑的抗震问题。
高层建筑混凝土的抗震结构设计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对减轻地震灾害,起到根本的作用。
被广泛的应用在高层建筑施工建设过程中。
只有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患措施,才能做到真正的防患于未然。
1.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原则就目前的高层混凝土建筑的情况而言,如果想要使其达到良好的抗震效果,在地震中保持稳固,或者是经历过地震之后,经过修理仍然能够继续使用。
当地震发生的更为严重时,高层混凝土建筑能够达到不会倾倒的程度。
要想做到以上所述的这几点,在设计高层建筑的时候,就一定要综合各方面影响因素,充分考虑到高层混凝土建筑的受力情况。
进行科学合理分析,并且根据实际中的具体情况,来科学规划,按照相关标准严格控制,以便最大程度上提高高层混凝土建筑的结构稳定性。
在对高层混凝土建筑进行设计时,最为关键的是把握好该结构刚度值的大小。
通过了解周围环境,地形条件,建筑所用的材料性能等相关外界因素。
再综合所涉及到的力学理论知识,最终确定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整体刚度强弱,依靠连接设置装备的调节作用,力求保证抗震能力的提高。
尽量让整个建筑波动受力保持在地质所能支持的范围之间。
这样一来,就可以保证高层建筑如果在地震中结构发生小幅度的变形,它也可以通过自身结构,进行自我调节,以保证整个建筑结构不会发生大幅度的变形,以致坍塌。
而其进过修整维护之后,仍然具有继续使用的价值。
既能避免人员伤亡,财务损失,也能保障自身价值不会贬值[1]。
另外,极其重要的一点是,建筑结构中的关键构件和连接点,务必要采取相关措施进行科学有效的調节。
可以达到消灾减震的目的,尽最大程度地降低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
本文将探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机理、抗震设计方法以及改善抗震性能的技术措施。
1. 抗震机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机理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钢筋混凝土是一种复合材料,由混凝土和钢筋组成。
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而钢筋则具有较好的抗拉性能。
在地震作用下,混凝土承受压力,而钢筋则承受拉力,二者形成了一种协同工作机制,共同抵抗地震力的作用。
其次,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了梁柱系统,通过设置合理的剪力墙或框架结构,能够将地震力传递到地基,保证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在地震时,梁柱系统能够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
2. 抗震设计方法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据不同地区的地震活动性质和设计要求,确定地震设计参数,如设计地震烈度、设计地震分组等。
其次,进行结构的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
静力分析主要考虑静态荷载的作用,动力分析则考虑地震作用下的动态响应。
通过分析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情况,确定结构设计方案。
然后,进行结构的抗震验算。
根据国家相关抗震规范,对结构进行验算,确保结构的抗震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最后,通过考虑结构的抗侧扭和抗倾覆性能,设计合适的增加刚度和增加阻尼的措施,提升结构的抗震性能。
3. 改善抗震性能的技术措施为了进一步提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和高强度钢筋,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韧性。
(2)设置合理的结构抗侧扭和抗倾覆措施,如增加剪力墙、设置剪力连接板等,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3)加强结构的抗震连接,如采用预应力技术、使用梁柱节点加劲板等措施,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
(4)在结构中合理设置减震装置,如液体阻尼器、摩擦减震器等,减小地震对结构的影响。
(5)进行结构的动力监测和健康评估,及时发现结构的隐患,采取相应的维修加固措施。
混凝土结构的防震设计与加固技术
混凝土结构的防震设计与加固技术混凝土结构一直是现代建筑中常用的结构材料之一,其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然而,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混凝土结构可能会受到严重破坏。
为了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混凝土结构的防震设计与加固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混凝土结构的防震设计和加固技术为主题,探讨其原理、方法和实际应用。
一、混凝土结构的防震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的防震设计旨在减小地震荷载对建筑物的影响,保证其在地震中能够抵抗破坏,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防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1. 设置合理的抗震设计目标: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所处地区的地震烈度,确定相应的抗震性能目标,如抗震等级、位移限制等。
2. 选择适当的结构形式:不同的建筑物应根据其用途和地震力学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如框架结构、筒体结构或剪力墙结构等。
3. 合理布置结构的刚度和强度:通过合理布置混凝土结构的刚度和强度,使其能够充分抵抗地震荷载,降低结构应力水平,提高结构的韧性。
二、混凝土结构的防震设计方法混凝土结构的防震设计方法可以从结构整体设计和细节设计两个层面上进行考虑。
1. 结构整体设计:包括确定结构形式、选择结构材料、确定结构布置等。
根据抗震设计原则,结构设计应具备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并能够合理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减小地震带来的影响。
2. 结构细节设计:混凝土结构的细节设计涉及到构件的连接、节点的设计等。
在抗震设计中,需要特别注意节点的设计,采用合理的连接方式和增加节点刚度,以提高结构的耐震性能。
三、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技术在现有混凝土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加固是提高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手段。
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 粘结加固:通过使用高强度胶粘剂将钢板或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粘贴在混凝土表面,增加结构的抗弯强度和刚度,提高结构的耐震性能。
2. 加筋加固:在混凝土结构的正面或背面加设钢筋加固板,通过锚固钢筋和混凝土结构,提高结构的刚度和强度。
谈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的设计
理论探索
谈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的设计
黄 炽 良
( 东莞 市建青建筑设 计有限公 司,广东 东莞 5 2 3 0 0 0)
【 摘
要 】面对 当前 地震 灾害频发的社会局 势,高层 混凝土建筑必须要加 强抗震 结构设计 ,以满足人们 的安全需求。就
当前 的高层混凝土建筑 而言,其抗震结构设计规 范还 满足 不 了人们对建 筑稳定性 与安 全性 的要 求 ,因此 ,有必要 加强高层混
凝 土 建 筑 的 抗 震 结 构 设 计研 究 。
【 关键词 】 高层;混凝 土建筑;抗震 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设计
一
、
高层 混凝土建筑 的结构特点
所谓高 层混凝 土建筑 是指建 筑高 度在 2 8 m 以上且 楼层
的层数 至少在 1 O层 以上 的混凝土结 构的建筑 。高层混凝 土 建筑 的结构实质上 为竖 向的悬臂结构 。高层混凝 土建筑 结构 产生 的弯矩与轴 向力分别 由水平 荷载与垂 直荷 载引起 ,且建 筑 的高度 与其轴 向力 为线性 的关 系。高层混凝 土建 筑结 构高 度与 内力 的关系如 图一所示 。 由 图一 可 知 ,高 层 混 凝 土 ; 一 建筑 的层数 、水 平位移 与弯矩 之 善; 间的关系 曲线 均呈现 出上升 的趋 一 势 ,且 轴 向力 与高度是成 正 比的 ; , r 。 。 , 关 系。就受力 特性而 言 ,水平荷 , . , / l 誊 。 载 为均布荷 载的情况 时 ,建筑 的 , 高度 与弯矩 的关 系呈 现出二次 方 … ……~ ~ … 变化 ,而在垂 直荷载 的方 向不 发 图一 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 生 变化 的情 况下 ,高层 建筑 的高 内力与高度关系图 度增加 引起 的受力是非常小 的。 二 、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的选择与布置 ( 一 )高层 混凝 土建筑的结构 选择。1 、框架结构 。室 内 空间的灵 活布置是框架结构的主要优势 。在建筑 的层数 比较 少的情 况下 ,建筑结构受水平荷载影响较小 。框架结构 因其 易受使 用高度以及剪切变形 的限制 的特点 ,广泛应用于非抗 震 设计 以及 层数少 的建筑 中。2 、剪力墙 结构 。该 结构在水 平力 的作用下 。抗侧力的刚度较大且侧 向的变形非常小 ,具 有 良好的空间整体性 。剪力墙结构是一种刚性结构 ,其主体 为弯曲变形。一般情况下 ,剪力墙会沿着横纵两个方 向展开 多轴线正 、斜交布置 ,钢筋砼墙体承担 了所有 的垂直与水平 荷载。然而该 结构具 有较大 的 自重 ,其平 面布置易受 限制 , 无 法满足建筑 内部大空间 的要求 。因此 ,在房 间面积 以及墙 体布置要求不大 的情况下 ,该结构被广泛地运用 ,从 而避免 室 内出现外 露梁柱 ,有效减 少非 承重墙 的数量 。3 、框架 一 剪力墙结构 。该结构是一种刚柔并重 的结构 ,它是 由适量单 片剪力墙与框架组合而成的 。在框架 一剪力墙结 构中 ,框架 与剪力墙一起承担 了水平 承载力 ,能够使建筑各 部位 的协调 性相应提高 ,而且还能够增加使用 空间。但 由于该结 构是 由 柔性与刚性结构组合 而成 ,因此在 变形形状 以及 刚度上都存 在着 巨大的差异 。为使剪力墙 与框架 能够协作 ,就必须协调 配合各层楼板 ,促进 变形达 到一致 。就 受力 而言 ,剪力墙与 框架分 别 以弯 曲变形 与剪切变形 为主体 ,若两者 变形协调 , 剪力墙抗震时 ,就能够得 到顶 部框 架的协助 ,而且框架抗震 时也能得到底部 剪力 墙的协助 , 从 而使 高层 混凝土建筑的抗 震性 能大幅 提升 。4 、板 柱 一剪力 墙结构 。由于将井 筒或剪 力墙加 入到 了板 柱框 架之 中,侧 向力 则主要 由剪力墙 承担 , 同时还最大 限度 地提高了侧向的刚度。该结构适用 的建筑高 度须低于框架 一剪力墙结构的建筑高度 ,较适用于高层混凝 土建筑 中的 7度或 8度 的抗震设计 中。 ( 二 )高层混 凝土建筑 的结构布 置。平面布置 与竖 向布 置是高层混凝 土建筑结构布置 中的两种典型 的类型 。对于一 个独 立 的高层 结构单 元而言 ,平 面布置 中必 须使其 承载力 、 规则与 刚度 均匀分布且平面形状宜简单 。竖 向布置 中 ,应尽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探究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探究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是指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应用一系列技术和措施来保证建筑在地震力作用下安全可靠的结构设计方法。
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高层建筑建设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出现在城市的天际线上。
由于地震波对建筑结构的威胁,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一旦高层建筑在地震发生时不能承受住地震力,将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甚至导致建筑的倒塌。
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探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主要措施包括:选取合适的抗震结构体系、合理配置抗震墙和剪力墙、采用合适的抗震支撑措施以及加强构件的抗震能力。
选取合适的抗震结构体系是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基础。
常见的抗震结构体系包括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和核心筒结构等。
不同的结构体系具有不同的抗震性能,需要根据建筑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震结构体系。
合理配置抗震墙和剪力墙是提高高层建筑抗震性能的重要措施之一。
抗震墙和剪力墙能够吸收地震力,减少地震对建筑的影响。
在设计中,需要合理配置抗震墙和剪力墙的位置和数量,以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
采用合适的抗震支撑措施是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
抗震支撑措施包括抗震支撑、抗震承板和抗震隔震等。
这些措施能够减少地震产生的动力效应,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
加强构件的抗震能力也是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构件的抗震能力直接影响着高层建筑的整体抗震性能。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构件的材料选择、截面尺寸的确定以及钢筋的配置等因素,以提高构件的抗震能力。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科学性和复杂性的课题。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抗震结构体系的选择、抗震墙和剪力墙的合理配置、抗震支撑措施的采用以及构件的抗震能力的加强等因素,以确保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达到要求。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对于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探究将会不断深入,为高层建筑的安全可靠提供更好的保障。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探讨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探讨一、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特点1、结构应具有适宜刚度。
随着高度的增加,高层建筑的侧向位移迅速增大。
因此设计高层建筑时不经要求结构有足够的强度,而且要求结构有适宜的刚度,使结构有合理的自振频率等动力特性,并使水平力作用下的层位移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2、结构应具有良好的延性。
相对于较低楼房而言,高楼结构更柔一些,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更大一些。
建筑结构的耐震主要取决于结构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两个因素。
为了使结构在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后仍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避免高层建筑在大震下倒塌,必须在满足必要强度的前提下,通过优良的概念设计和合理的构造措施,来提高整个结构、特别是薄弱层(部位)的变形能力,来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
因此,在结构设计中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合理设计,使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适宜的刚度、良好的延性。
3、侧向力(风或水平地震作用)成为影响结构内力、结构变形及建筑物土建造价的主要因素。
高层建筑和低层建筑一样,承受自重、活载、雪载等垂直荷载和风、地震等水平力。
在低层结构中,水平荷载产生的内力和位移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在多层结构中,水平荷载的效应(内力和位移)逐渐增大;在高层建筑中,水平荷载和地震力将成为主要的控制因素。
二、我国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常见的问题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在学习借鉴世界其他国家抗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较为先进的抗震设计思路,并符合现代抗震设计理念,但是仍有一些缺陷,需加以完善。
(一)材料的选用不科学,结构体系不合理在地震多发区,采用何种建筑材料或结构体系较为合理应该得到人们的重视。
由于我国建筑结构主要以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为主,变形控制要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位移限值为基准。
但因其弯曲变形的侧移较大,靠刚度很小的钢框架协同工作减小侧移,不仅增大了钢结构的负担,而且效果不大,有时不得不加大混凝土筒的刚度或设置伸臂结构,形成加强层才能满足规范侧移限值。
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
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一、引言地震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灾害,能够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损失。
在建筑工程中,抗震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对于使用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来说。
本文将探讨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原理、方法和关键考虑因素,以及推荐一些常用的增强措施。
二、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是为了保证在地震发生时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它的设计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弹性设计原理弹性设计原理是指建筑结构在地震加载下,其变形主要以弹性变形为主。
按照这个原理设计的结构,可以通过一定的变形来吸收地震能量,从而减小结构的受力,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2. 抗震设计的位移控制在抗震设计中,控制位移是至关重要的。
适当的位移控制可以减小结构受力和损伤程度,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常用的位移控制方法包括采用适当的刚度折减系数和使用隔震装置。
3. 层间位移协调原理建筑结构中,不同层段之间的位移不应过大,否则易出现结构破坏。
通过合理的刚度布置、适当的刚度折减以及设置层间位移控制装置等方法,可以实现结构各层之间的位移协调,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
三、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结构的受力性能、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地震作用等因素。
常用的抗震设计方法包括:1. 基于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结合具体项目的要求和地震参数,进行抗震设计。
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结构计算和分析,以满足规范中的要求。
2. 基于性能设计性能设计是一种基于结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进行设计的方法。
通过预先设定结构的抗震性能指标,根据地震作用对结构进行力学计算和分析,从而确定结构的构件尺寸和配筋等参数。
3. 基于先进分析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先进分析方法的抗震设计越来越被广泛使用。
这些方法包括非线性时程分析、非线性静力分析、谐波分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
基于性能设计理念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
基于性能设计理念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所,包括住宅、商业建筑、桥梁等。
抗震设计是保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足够强度和刚度,确保人员安全的重要考虑因素。
基于性能设计理念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旨在通过充分了解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性能特点和行为机制,确保结构在承受地震荷载后能够满足预定的性能要求。
本文将就基于性能设计理念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进行探讨。
首先,基于性能设计理念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需要明确设计目标。
根据不同的结构用途和地理条件,抗震性能目标可以有所差异。
设计目标中常涉及到的性能指标包括最大位移限制、结构刚度、能量耗散等。
通过合理选择设计目标可以对结构进行有效的控制,以满足不同场所的安全要求。
其次,基于性能设计理念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需要充分了解结构的荷载和地震特性。
荷载分为常规荷载和地震荷载两部分,地震荷载是结构面临的主要荷载,也是设计中最关键的一部分。
设计人员需要通过研究地震地区的地质条件和历史地震数据,合理确定地震荷载并进行合理分配,以保证结构能够抵御地震作用。
同时,基于性能设计理念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需要进行结构的性能分析和强度验算。
通过结构的有限元分析等手段,研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刚度退化以及破坏机制等,并利用试验数据进行模型验证。
基于这些分析结果,设计人员可以确定合理的结构形式、材料选择以及受力传递机制,确保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基于性能设计理念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需要进行适应性设计。
适应性设计是指在地震荷载下,结构在某些区域或构件发生破坏时,仍能保持全局稳定性,即使受损区域发生破坏,整个结构也能完成必要的功能。
为实现适应性设计,可以采用抗震剪力墙、钢筋混凝土框架、层间剪力连接等措施,以提高结构的韧性和抗震能力。
最后,进行基于性能设计理念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时,还需要进行综合考虑经济和施工的因素。
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
浅谈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摘要:在我国,多层建筑一般指高度不超过10层的建筑。
目前,这类建筑大部分为现浇及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框架和框架-剪力墙结构。
现就这两种结构的抗震设计及加固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加固方法1 多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1.1 框架结构1) 框架柱设计。
框架柱是框架结构中最主要的承重构件,要使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就要确保框架柱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必要的延性。
因此,框架柱设计应满足强柱弱梁要求,破坏时柱尽量不出现塑性铰,柱在弯曲破坏前不发生剪切破坏,同时控制柱的轴压比不要太大,并应加强约束,配置必要的约束箍筋。
2) 框架梁设计。
框架结构的合理屈服机制是在梁上出现塑性铰。
但梁形成塑性铰后又要保证不发生剪切破坏,同时要防止由于梁筋屈服渗入节点影响节点的性能核心。
因此,框架梁设计应保证框架梁形成塑性铰后有足够的受剪承载力,框架梁筋屈服后,塑性铰区段应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框架梁筋锚固应满足构造要求。
3) 框架节点设计。
框架节点易破坏且难以修复。
其破坏形式是节点核心区剪切破坏和钢筋锚固破坏。
因此框架节点设计应满足节点的承载力不应低于梁柱的承载力。
多遇地震时,节点应在弹性范围内工作;罕遇地震时,节点承载力的降低不得危及竖向荷载的传递,同时节点配筋不应使施工太难。
1.2 框架-剪力墙结构1) 框架设计要求。
框架- 剪力墙结构的框架部分设计按上述考虑。
2) 剪力墙设计要求。
剪力墙部分的破坏形态有弯曲破坏、斜拉破坏、斜压破坏、剪压破坏、沿施工缝滑移和锚固破坏等。
为使剪力墙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设计中应保证剪力墙在发生弯曲破坏之前,不发生斜拉、斜压或剪压等剪切破坏形式和其他脆性破坏形式,同时应采用合理的构造措施,保证剪力墙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
2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加固方法分析2.1 结构抗震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的加固方法结构抗震承载力不满足要求的加固方法要针对具体部位来选用。
关于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探讨
100JIAN SHEYAN JIU规划设计关于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 设计探讨Guan yu gao ceng hun ning tu jian zhu kang zhen jie gou she ji tan tao罗海兵现如今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升,对于建筑物方面也有了更高需求。
当前普遍高层建筑几乎都以混凝土结构为主,主要因为其本身具有加强的抗震结构,能够有效提升整体安全性。
因此,相关人员就需要做好研究工作。
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高层混凝土抗震结构性能的研究,探讨了抗震结构设计的原则,并对于优化抗震结构的方法方面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对于在建筑设计而言,抗震设计一直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当建筑物的整体抗震能力够强时,自然可以有效抵御各类灾害问题。
因此相关人员就要对此有所重视,做好结构设计分析,进而提升综合质量。
一、高层混凝土抗震结构性能的研究对于高层建筑来说,抗震结构的理论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分别是拟静力理论、反应谱理论以及动力理论。
这其中,拟静力理论是指对建筑原有的结构进行假设,认为其有着较强刚性,而地震力的整体大小基本上等于结构重量乘以比例常数;反应谱理论则是对于震动加速度以及地面运动的基本特点予以把握;而动力理论则是将地震当作一个时间过程,选用最具代表性的加速度作为动输入,把握地震问题出现之后,建筑物在每一个时刻呈现出来的变化,从而可以明确后期的设计方式。
二、高层混凝土抗震结构设计的原则1.结构合理性原则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当前建筑物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为合理的构建。
通常来说,必须在整体结构得到明确之后,采取系统化选择的方式。
尽管由于建筑物本身的差异,选用的构件会有一定区别。
但具体选择的时候,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建筑物自身可以对部分刚度相对较差的梁体部分提供支撑,而一些需要承受竖向荷载的构件最好不要作为耗能构件,毕竟竖向结构十分脆弱,很容易由于受力不均的问题,造成局部位置发生坍塌的情况。
探析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
探析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一.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要求首先,高层混凝土建筑在设计规划之初就应该把握好结构、材料的刚度值大小,通过精确的数据计算分析,对地质地形的外在内在条件、施工材料性能、机械设备运行参数、物理力学相关知识等内容进行充分了解,最终确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整体刚度强弱分布或者某个建筑结构设施的刚度,依靠互相的调节作用,提高高层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尽量让施工建筑波动的受力大小和范围保持在地质和结构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在对高层混凝土建筑进行详细地设计规划时,只有掌握了结构的刚度计算,才能更好地进行其他方面的操作。
其次,在设计和规划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重要部位的构件和连接点的受力是否合适,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利用专业措施进行整体的调节和设计,从而真正做到消灾减震,在最大程度上尽量避免以及减少地震所带来的损失。
此外,在设计规划高层混凝土建筑时,相应的调节措施也必须到位,着重强调关键构建的受力强弱情况,达到抗灾减震的效果。
相关数据表明,过于柔和的高层混凝土建筑的结构刚度也是不合理的,这不仅会在经历地震后就会受到很大的损毁,而且有很大可能在余震的作用下也会发生崩塌。
总之,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的设计是有一定困难的,一定要尽量保证其适宜的结构刚度,并通过多种方式,增强高层混凝土结构建筑的抗震能力。
二.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结构布置不合理。
不合理的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极其容易在地震的影响下导致建筑物结构扭转破坏、薄弱层受到损毁以及防震缝处发生碰撞等情况的发生。
第二,高层建筑物框架结构的震坏。
建筑物框架结构的震坏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整体破坏形式,还有一种是局部破坏形式。
根据其破坏性质的界定,整体破坏形式又可以分为延性破坏和脆性破坏两种。
三.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策略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从建筑的全局出发任何设计都是从全局出发的,全面考虑各个建筑部位的特殊功能,在此基础上,科学设计结构构件,保证相互之间的契合,促使每个部件或者是若干部件相互之间建构起来可以完成某些特定的结构设计要求,满足人们对建筑的实际需求。
探讨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
探讨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了城市居民住址主体,因此高层建筑的抗震结构设计也就成为了当下城市建设当中的首要问题。
高层混凝土建筑杭震结构是最新研究的建筑结构之一,因其良好的杭震能力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进行研究和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层混凝土建筑的结构特点高层混凝土建筑指的是建筑物高于24m,并且楼层超过十层的混凝土建筑。
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就是一种竖向的悬臂结构。
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上的弯矩和轴向力是水平荷载跟垂直荷载导致的,建筑的高度跟轴向力实际上呈现线性关系。
高层混凝土建筑的层数与水平位移,跟弯矩是呈上升曲线的关系,并且轴向力是与高度成正比例。
从受力特性方面来说,当水平荷载离分布较均匀时,建筑的高度跟弯矩是呈二次方变化关系,而当垂直荷载方向不变时,高层建筑的增加高度所带来的受力也很小。
二、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要求高层混凝土建筑若要实现良好的抗震性能,需要在对其进行设计时综合考虑刚柔配合,并科学设计其结构各方面的受力,根据具体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和设计。
在具体对其抗震结构进行设计时,主要按照以下两个要求来进行。
1、在对高层混凝土建筑进行设计时,要把握好结构刚度值的大小,通过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计算,要对整体情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比如施工的地质地形条件、所用建材性能、机械设备运行参数等,通过这些内容对高层结构的整体刚度强弱进行确定,然后按照连接设置的调节作用,尽可能地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使其整个建筑波动受力保持在地质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2、在对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进行设计和规划时,要重点考虑关键的构件和连接点的受力情况,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利用相关措施进行调节和设计,从而实现消灾减震的效果,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地震所带来的损失。
在进行设计时,还要充分考虑刚度和柔度之间的配比关系,如果刚度过于柔和,则高层混凝土建筑在受到比较强大的震动作用时,其主体结构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毁,并且如果还有余震的影响,会受到持续损坏而导致崩塌。
混凝土结构抗震标准
混凝土结构抗震标准一、前言混凝土结构在建筑领域中应用广泛,而抗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标准不仅是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规范,也是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有足够的抵抗力和稳定性的关键。
本文将从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混凝土结构抗震标准。
二、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基本要求1. 总体要求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在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应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保证人员和财产的安全;(2)在地震中,建筑物应有足够的韧性和延性,以保证结构在受到震动时能够有一定的变形能力,从而减少结构的破坏;(3)在抗震设计中,应考虑地震波的作用,结构应能够承受地震波的作用并保持稳定。
2. 抗震设计参数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应遵循以下参数:(1)地震分区:根据地震活动状况,将建筑地区划分为不同的地震分区,以确定相应的抗震设计要求和强度参数;(2)场地分类:根据场地的地形、土壤、地质条件等因素,将建筑地区划分为不同的场地分类,以确定相应的地震作用参数;(3)结构分类:根据建筑物的形式、高度、刚度等因素,将建筑物划分为不同的结构类型,以确定相应的设计要求和强度参数;(4)设计地震作用:根据地震作用谱和结构特性,确定结构在地震中受到的最大地震力和地震位移。
3. 抗震设计方法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可采用以下方法:(1)等效静力法:将地震作用转化为静力作用,对结构进行强度设计;(2)反应谱法:将地震波的加速度作用转化为结构的反应谱,通过反应谱对结构进行强度设计;(3)时程分析法: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结构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分析和计算,以确定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三、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细则1. 抗震设计强度混凝土结构在抗震设计中应满足以下要求:(1)抗震设计应满足建筑物的耐震等级要求,建筑物的耐震等级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高度、重要性等因素确定;(2)混凝土结构的抗震强度应满足相应的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强度等级、抗震设防烈度等级等;(3)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应考虑地震作用的影响,通过等效静力法、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等方法进行设计。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探究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探究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高层建筑的数量逐渐增多,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如何保证其安全性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其中,抗震设计是造成建筑损毁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抗震设计成为高层建筑设计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本文将从混凝土建筑的抗震结构设计角度出发,对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进行探究。
1.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的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高层建筑因其形态各异、高度较大,自重和地震荷载等荷载作用比一般建筑更加复杂,运用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法难以满足抗震性能要求,而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又是保证建筑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保证建筑的整体稳定性,抗震能力要强,摆锤干扰要小,外力加速度的分布要均匀。
(2) 结构构造要简洁、合理,各构件的应力分担均匀,不允许出现严重铰缝。
(3) 结构的刚度要符合规范要求,同时考虑到抗震设防地区的最大水平基准设计地震加速度以及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
(4) 结构的受力性能要满足规范要求,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不得出现可动性、可变形性,应满足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
(1) 建筑结构形式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空间布局、功能布置和结构体系选择符合抗震要求的结构形式,具体包括钢筋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加筋砖墙结构、钢结构等。
(2) 结构抗震设计等级的确定:为了统一抗震设计标准,我国建筑设计规范规定了抗震设计分级,分为4级。
设计抗震等级应根据地震区的烈度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结合起来,选择合适的防震等级。
(3) 结构设防地震力计算:通过设防地震力对建筑进行水平惯性力的设计计算,在确保建筑物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建筑物的震害。
(4) 节能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要重视节能设计,通过冷暖负荷的计算和分析,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4. 结束语高层建筑抗震性能是十分关键的,其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设防地震区的烈度进行综合考虑,同时应采用符合要求的结构形式、应满足规范要求的抗震等级以及合理的节能设计。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探讨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探讨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城市,高层建筑甚至成为了城市的地标。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其面对的各种自然和人为灾害的挑战,尤其是被动力因素强烈的地震,这为高层混凝土建筑的抗震性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本文中,将会讨论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方案的几个重点问题。
1. 抗震基础设计一般情况下,深基础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这是因为深基础可以帮助承受建筑的自重和抵御地震激励的力。
地震作用下,建筑物会产生应变和位移,深基础可以通过承担一部分的建筑应变和位移,来保护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在高层混凝土建筑的抗震楼层设计中,框架结构是被广泛采用的一种。
因为这种结构可以承受地震的水平力和重力,还可以抵御风的水平力。
在框架结构的设计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地震的横向力,以及建筑在地震时的动态响应。
此外,设计师还需要考虑地震后的建筑物恢复能力,以及能力的消失程度。
抗震墙面是承受地震振动影响的重要构件,可以帮助建筑物承受横向力。
在墙面的设计中,应该考虑到墙面所承受的荷载和反力。
同时,应该优先考虑支撑重要的人员和设备所在的区域,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4. 地震隔离设计地震隔离是指在建筑物与地面之间增加一层隔离层,通过其减震作用来保护建筑物。
地震隔离层通常由弹性材料制成,如橡胶、钢铅橡胶等。
地震隔离设计最适宜应用于轻型结构建筑。
5. 结构刚度设计结构刚度是指建筑物承受垂直载荷时的抗拔性能,也是建筑物抗震结构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
结构刚度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物自身的形状和尺寸,以及楼层的数量和高度等因素。
此外,还需要考虑地震时建筑物的动态响应,以确保所采用的结构刚度符合实际需要。
综上所述,高层混凝土建筑的抗震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包括基础设计、楼层设计、墙面设计、地震隔离设计等。
在设计中,应该从整体上考虑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同时注重细节和实际情况。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层建筑物在强烈地震中保持确保其安全与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混凝土结构建筑抗震设计
作者:何良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5期
摘要:随着近年来世界各地的地震频发,有关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问题已得到广泛关注,将对人类生命与财产安全产生重要作用。
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抗震问题的重视程度,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减少地震发生时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层建筑数量也越来越多,而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来看,一些高层建筑的高度显然超过了国家规定范围;针对这种高层建筑项目,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谨慎对待;一方面,经过专家的调查与论证;另一方面进行严格的模型振动台试验。
实际上,一旦受到地震力的作用,如果高层建筑的高度已经超过了国家的高度限制,那么变形破坏就会大幅度增加,就会导致建筑存在安全问题。
如何能够让建筑在地震中保持安全,不受严重的损害,是当前建筑设计、施工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大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地震频繁,人们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建筑安全则成了社会安全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为保证建筑的抗震能力,设计人员必须要根据相关规范、标准,设计出具有相当抗震性能的房屋。
2、抗震设防的目标
我们所说的抗震设防,指的是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同时有针对性的采取一定的抗震构造的措施,最终实现结构抗震的效果和目的。
一般来说,抗震设防主要依据的是抗震设防烈度。
而抗震设防烈度的依据,是以国家规定权限审批或颁发的文件执行的,其是一个地区作为抗震设防的标准。
通常情况下,是采用国家地震局颁发的地震烈度区划图和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的规定,确定基本烈度的。
从当前抗震设防目标的发展总趋势来看,其基本要求建筑物在使用期间,可以应对对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地震,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其地震烈度与概率密度函数如图1,这是我国抗震设计规范所采用的抗震设防目标。
建筑工程在设计、施工中的设防的目标如下:(1)如果所遭受的是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多遇的常规地震,建筑物不受损坏,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2)如果遭受到本地区规定的设防烈度的地震,建筑物包括结构和非结构部分,可能损坏,但不会对人民生命和生产设备的安全造成威胁,经修理仍可使用;(3)如果遭受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建筑物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也就是说,在建筑结构的防震设计上,设计方可以按照众值烈度、基本烈度和罕遇烈度这三个层次进行考虑。
从概率上看,多遇地震烈度是发生机会较大的地震级别。
按照现
行规范设计的建筑,在设计上要达到这样的防震效果:当遭遇众值烈度作用时,建筑物处于弹性阶段,通常不会损坏;当遭遇相应基本烈度的地震时,建筑物将进入非弹性工作阶段,但非弹性变形或结构体系的损坏控制在可修复的范围;当遭遇罕遇烈度作用时,建筑物可能会有严重破坏,但不至于倒塌。
图1地震烈度与概率密度函数
3、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要点
我国所颁布的《抗震规范》提出了两阶段设计方法,以实现上述三个烈度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
第一阶段的设计方案,必须要符合抗震设计原则,同时根据与基本烈度相对应的众值烈度(相当于小震)的地震动参数,通过采用弹性反应谱法求得结构在弹性状态下的地震作用标准值和相应的地震作用效应,接着与其他荷载效应按一定的组合系数进行组合,同时对结构构件截面,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承载力验算,如果建筑物较高,还必须要进行变形验算,以保证其侧向变形不要过大。
这样,一方面满足了第一水准下必要的承载力可靠度,同时也满足第二水准的设防要求(损坏可修)。
当然,最后还必须通过概念设计和构造措施来满足第三水准的设防要求。
对于非地震高发区的大多数建筑结构而言,只进行第一阶段的设计已经足够了,但根据建筑的特点和地区的特征,少部分结构诸如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和地震时易倒塌的结构,还必须要进行第二阶段的设计,也就是按与基本烈度相对应的罕遇烈度(相当于大震)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层间变形是否满足规范要求(不发生倒塌)。
如果发现有变形过大的薄弱层,那应该积极修改设计,或者可以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以满足第三水准的设防要求,也就是大震不倒。
4、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4.1、合理确定结构类型
在高层建筑中,其竖向荷载主要使结构产生轴向力,而水平荷载主要使结构产生弯矩、剪力,随着高度的增加,在竖向荷载不变的情况下,水平荷载作用力增加,此时竖向荷载所引起的建筑物侧移很小,但是水平荷载产生的侧移非常大,与高度成四次方变化。
因此在高层建筑中,主要对水平荷载进行控制,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在满足建筑功能及抗震性能的前提下,选择切实可行的结构类型,使其具有良好的结构性能。
另外,高层混凝土建筑中采取轻质材料的隔墙或者填充墙,可以控制结构的自身重量,减轻地震作用效应。
4.2、尽量设置多道抗震防线
对于每一次强震来说,往往伴有后续的若干次余震。
因此,在建筑物的抗震结构设计中,如果只设置一道防线,那么经过首次破坏之后,可能由于余震的到来而再次损伤结构,最终造成倒塌事故。
因此,在建筑物结构抗震设计时,应考虑若干个延性良好的分体系组成,一旦发生地震灾害,可形成有效的多重荷载传递路径,实现协同作用抵抗地震力;如果遇到第二水准
烈度的地震,也就是在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时,结构就会进入到非弹性变形状态,可能对建筑物造成轻微的损坏,但是只需要简单修理甚至无需处理,就可以继续使用;因此,这就要求建筑结构必须具备强大的延性能力,不会出现难以修复的彻底性破坏;如果遇到第三设防烈度地震,也就是比本地区的抗震设防度中罕遇地震更高的情况下,虽然结构的破坏相对严重,但是不会造成结构倒塌,不会产生致命性破坏。
4.3、适当提升抗震能力
首先,如果发生强烈的地震作用,构件的强度安全储备大幅度下降,通过对构件实际承载力的分析,可客观判断薄弱部位;其次,应确保建筑楼层的承载力与计算弹性受力的比值保持均匀性变化,如果比值突然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塑性集中变形;再次,避免地震力集中在局部位置,而对结构整体的承载力协调产生影响。
4.4、客观考虑位移问题
对于我国建筑设计来说,大多以承载力作为结构抗震设计的重点,设计人员采取线弹性方法,对小幅度震动情况下的结构变形、内力等进行分析,采取组合内力方法,对构件的截面进行验证,以此确保结构的可靠性、稳定性。
然而,为了更好地针对位移状况变化引起的结构内力变化,在进行抗震设计时应该充分了解结构变形情况和配筋之间的关系,有针对性地采取设计方法,当建筑结构进入到抗震阶段后,对其变形进行精确分析与探讨。
因此,除了计算小震阶段的情况以外,也要收集、统计、分析大震过程,实现更深层次的设计,必将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5、结束语
结构抗震设计对建筑抗震起着重要作用。
一个优良的建筑设计,必须是在建筑设计与结构抗震设计相互配合、协作的基础上完成。
为此,要充分重视结构抗震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在建筑设计中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鲍海英:《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年01期
[2] 刘宪玮:《浅谈抗震对多层砖混结构房屋的设计要求》,《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年12期
[3] 孙彬牛荻涛:《在役损伤结构基于能力谱方法的抗震性能评估》,《世界地震工程》,2006年01期
[4] 杨仕升郝效强秦荣:《结构抗震能力评估计算程序的编制》,《工业建筑》,2006年09期
(文章中的一些专业术语不准确,已经改过。
部分内容与文章标题论述方向关系不大,已经修改、删减。
参考文献中“加黑”部分与标题“混凝土结构建筑抗震”不符,且关于其相关内容已做修改。
)请核实。